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科技进步吧与对策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2024-07-05 03:03:32

科技进步吧与对策论文发表

审稿流程编辑部收稿---责任编辑初审---编辑部复审---专家(编委)终审---主编定稿。2 论文格式论文格式采用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稿件的结构组成按次序排列为题名、作者署名、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前言、正文、参考文献、全部作者的简介、英文题名、作者英文署名、作者工作单位英文名称、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及文章所涉基金项目及基金编号。2.1 题名题名应简单明了,并能概括文章的主题,一般不超过15字。2.2 作者署名及单位作者署名置于题名下方,且不宜超过4位。2.3 摘要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实验方法、结果和结论等,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以200~300字为宜,用第3人称写,尽量不重复题名中已有信息。不出现插图、表格、公式及参考文献序号等。2.4 关键词每篇论文选取4~8个单词或术语作为关键词。英文关键词与中文关键词必须对应。2.5 中图分类号参见《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2.6 正文和结论正文字数最好在6000——10000字符以内(包括插图及表格)。各层次标题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前言部分力求精炼,不编号。结论内容不重复正文内容,较多时可分条来写,并给以编号,如(1)、(2)等。2.7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标准采用GB/T 7714-2005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引用的参考文献请在正文中用方括号和阿拉伯数字按顺序标在引用处。作者一律姓前名后(外文作者名应缩写),作者间用“,”间隔。作者少于3人应全部写出,3人以上只列出前3人,后加“等”或“et al”。 凡参考过本刊论文的请勿忘标注在参考文献中。主要标注示例:(1)图书著者.题名[M].其他责任者.版本项.出版地(城市名):出版者(可以是学术团体),出版年.例[1]霍斯尼 R K.谷物科学与工艺学原理[M].李庆龙,译.2版.北京:中国食品出版社,1989.(2)科技报告著者.题名,报告编号(如果有)[R].保存地(城市名):保存者(可以是学术团体),年份.[2]U.S.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Guidelines for Handling Excavated Acid-producing Materials,PB 91-19400[R].Springfield: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National Information Service,1990.(3)学位论文著者.题名[D] .保存地(城市名):保存者(一般为大学或研究机构),年份.[3]Calms R B. Infrared Spectroscopic Studies on Solid Oxygen[D].Berkeley:Univ. of California,1965.(4)标准标准提出者(一般为标准化组织).标准代号 标准顺序号-发布年 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4]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六分委员会.GB/T 7714-2005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5)专著(包括图书、会议录、论文集等)中析出的文献(从整本文献中析出的具有独立篇名的文献)著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专著责任者.专著题名.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的起止页码.[5]黄蕴慧.国际矿物学研究的动向[M]//程裕淇.世界地质科技发展动向.北京:地质出版社,1982:38-39.(6)期刊中析出的文献作者.题名[J].期刊名全称,年,卷(期):起止页码.[9]徐滨士,欧忠文,马世宁,等.纳米表面工程[J].中国机械工程,2000,11(6):707-712.(7)报纸中析出的文献 作者.题名[N].其他责任者.报纸名,年-月-日(版次).[10]傅刚,赵承,李佳路.大风沙过后的思考[N].北京青年报,2004-11-20(15).?(8)专利文献 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9)电子文献(上述(1)~(8)类的电子版文献,在上述著录格式后加“[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其他电子文献按如下规则处理):著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文献类型标志:普通图书-M;会议录、论文集-C;汇编-G;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凡参考过本刊论文的请勿忘标注在参考文献中。2.8 作者请注明性别、出生年、籍贯、工作单位(具体到院系)、职称、学位(注明正在攻读还是已经获得)、研究方向、成果获奖情况、出版专著数、发表论文数;其余作者注明性别、职务职称、研究方向。

《科技进步与对策》的栏目要求如下,希望有所帮助:

本刊是软科学研究类学术期刊,凡向本刊投寄的稿件,均要求理论性、学术性与可操作性并重,具有创新性、前沿性和前瞻性。科普类、概念介绍类、经验总结类等本刊均不发表。本刊的主要栏目及重点选题如下: 科技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理论;管理科学理论;战略管理理论;科研管理;项目管理;科技管理部门自身建设等。区域科学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科技创新;区域可持续发展;科技进步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高新区、生态园区与循环经济园区;城市化与城市经济理论等。产业技术进步:产业研发管理;产业经济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产业技术进步;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产业集群、产业链与价值链;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等。企业创新管理: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管理创新;企业技术创新;企业组织创新;企业市场创新;企业文化建设;企业能力培育等。科技法制与政策:国家科技法律和宏观科技政策;区域或地方科技法规与政策;资源及环境保护法律与政策;科技规划;创新、创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化政策。凡不涉及科技的法律理论与实务研究均不在本刊选题范围之列。评价与预见:科研评价;大学评价;区域评价;产业评价;企业评价等。综述: 侧重于与科技管理相关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评述及预测。科学理性与科学方法: 科学学、科技哲学、科学研究方法论、科技伦理等。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 知识管理的最新理论及其具体应用。人才与教育: 高等教育理论(侧重于宏观理论研究,不包括远程教育、职业教育、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工作);大学科研、大学科技产业;科技人才理论。科技进步论坛:名家名言;时事专题等。

建立模型,公式推导也可以。实证不也是建立模型吗

科技进步与对策期刊投稿

审稿流程编辑部收稿---责任编辑初审---编辑部复审---专家(编委)终审---主编定稿。2 论文格式论文格式采用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稿件的结构组成按次序排列为题名、作者署名、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前言、正文、参考文献、全部作者的简介、英文题名、作者英文署名、作者工作单位英文名称、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及文章所涉基金项目及基金编号。2.1 题名题名应简单明了,并能概括文章的主题,一般不超过15字。2.2 作者署名及单位作者署名置于题名下方,且不宜超过4位。2.3 摘要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实验方法、结果和结论等,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以200~300字为宜,用第3人称写,尽量不重复题名中已有信息。不出现插图、表格、公式及参考文献序号等。2.4 关键词每篇论文选取4~8个单词或术语作为关键词。英文关键词与中文关键词必须对应。2.5 中图分类号参见《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2.6 正文和结论正文字数最好在6000——10000字符以内(包括插图及表格)。各层次标题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前言部分力求精炼,不编号。结论内容不重复正文内容,较多时可分条来写,并给以编号,如(1)、(2)等。2.7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标准采用GB/T 7714-2005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引用的参考文献请在正文中用方括号和阿拉伯数字按顺序标在引用处。作者一律姓前名后(外文作者名应缩写),作者间用“,”间隔。作者少于3人应全部写出,3人以上只列出前3人,后加“等”或“et al”。 凡参考过本刊论文的请勿忘标注在参考文献中。主要标注示例:(1)图书著者.题名[M].其他责任者.版本项.出版地(城市名):出版者(可以是学术团体),出版年.例[1]霍斯尼 R K.谷物科学与工艺学原理[M].李庆龙,译.2版.北京:中国食品出版社,1989.(2)科技报告著者.题名,报告编号(如果有)[R].保存地(城市名):保存者(可以是学术团体),年份.[2]U.S.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Guidelines for Handling Excavated Acid-producing Materials,PB 91-19400[R].Springfield: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National Information Service,1990.(3)学位论文著者.题名[D] .保存地(城市名):保存者(一般为大学或研究机构),年份.[3]Calms R B. Infrared Spectroscopic Studies on Solid Oxygen[D].Berkeley:Univ. of California,1965.(4)标准标准提出者(一般为标准化组织).标准代号 标准顺序号-发布年 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4]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六分委员会.GB/T 7714-2005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5)专著(包括图书、会议录、论文集等)中析出的文献(从整本文献中析出的具有独立篇名的文献)著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专著责任者.专著题名.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的起止页码.[5]黄蕴慧.国际矿物学研究的动向[M]//程裕淇.世界地质科技发展动向.北京:地质出版社,1982:38-39.(6)期刊中析出的文献作者.题名[J].期刊名全称,年,卷(期):起止页码.[9]徐滨士,欧忠文,马世宁,等.纳米表面工程[J].中国机械工程,2000,11(6):707-712.(7)报纸中析出的文献 作者.题名[N].其他责任者.报纸名,年-月-日(版次).[10]傅刚,赵承,李佳路.大风沙过后的思考[N].北京青年报,2004-11-20(15).?(8)专利文献 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9)电子文献(上述(1)~(8)类的电子版文献,在上述著录格式后加“[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其他电子文献按如下规则处理):著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文献类型标志:普通图书-M;会议录、论文集-C;汇编-G;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凡参考过本刊论文的请勿忘标注在参考文献中。2.8 作者请注明性别、出生年、籍贯、工作单位(具体到院系)、职称、学位(注明正在攻读还是已经获得)、研究方向、成果获奖情况、出版专著数、发表论文数;其余作者注明性别、职务职称、研究方向。

科技进步与对策字数5000字,科技进步与对策创刊于1984年,是由中国管理科学学会、湖北省科技厅主管,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关于科技进步理论、政策与方法的学术类期刊。

什么时候安排发表?

字数约为5000个字(请注明字数最多

科技进步法与论文发表

Prochlorococcus )的发现人,佩妮 · 奇斯霍姆(Penny Chisholm)教授。让我感慨的是,她介绍说,从一个基金会(创办人父亲出生于渔民家庭)获得了一笔资助时间长达 5 年、4 倍于其实验室常规经费的资金,来开展浮游生物的系统研究,只提交了一份 5 页纸的方案书,每年没有任何任务,只是年终给基金会的理事们做一次报告,讲讲研究进展。 在感叹如此宽松的资助环境与雄厚的研究基础结合,怎么能不出成绩的同时,我也在思考,这种宽松的学术环境是如何修炼成功的。为什么中国尽管近年来科研经费大增,但不是 “腕儿” 往往拿不到多少钱,而成了 “腕儿”,烦恼也很多: 科研经费多吧,每一个都有详尽的近期、中期和长期目标,申请书是厚厚的一摞,每过一段时间一次考评,总要有不少文书要干。 收获宽容而在 MIT,类似奇斯霍姆教授这样 “收获” 宽容的案例,其实不在少数。 如果说奇斯霍姆是在纯粹的基础科研领域,那么生物纳米技术领域的罗伯特 · 兰格(Robert Langer),则是在热点的应用领域 “整事儿”。在聆听其讲座的时候,你会觉得他更像一个西部牛仔而不是大学教授。他把脚踩在椅子上,讲起话来口无遮拦。但这不妨碍他拥有近 800 项专利,发表了 1100 多篇论文,包括多篇 Nature 和 Science。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罗伯特 · 兰格,手持 MicroCHIPS 公司(兰格名下众多公司中的一家)研发的一款给药装置。兰格拥有专利(包括正在申请中的)近 800 项,大多集中在制药、化学、生物技术和医疗设备行业。他的研究使癌症治疗、组织再生和药物释放机制的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被《福布斯》等媒体评为全球生物技术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Rick Friedman/CREN) 兰格的研究风格可以用任意而为来形容,经常会在一项科研工作中异想天开,想到完善另一个主意,甚至停下手里的既定工作,而 “跟着感觉走” 突击研究的结果,则往往会让他短期内收获有趣的科研成果。 这样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做法,虽然可能延误既定的科研进程,却没有人追究,甚至还得到了鼓励。 在 MIT 知名的尖端信息技术开发机构、诞生了多位互联网英雄的媒体实验室(Media Lab)里,研究人员也可以用任意而为来形容。Media Lab 的一大特点,便是研发尖端的信息技术,引领社会需求。这里的很多研究人员并没有博士头衔,而是产业界的资深人士。但与产业界不同的是,Media Lab 的研发不需要考虑市场需求。这方面的研究包括: 通过数字技术来发现,人在陌生环境中的不安感,是受到了怎样的视觉刺激形成的; 或者在钱包里植入芯片,来警示消费者,这个月花钱又超支了。 不需要看市场脸色的结果,就是媒体实验室里研发的技术引导和创造了明天的市场。从早期的互联网到网络检索,从人机互动到社交媒体,这方面的例子不一而足。 MIT 媒体实验室(Media Lab)的一大特点是研发尖端的信息技术,引领社会需求。在他们眼中,“媒体” 可以是车,也可以是人。上面展示的是 MIT 媒体实验室的一些信息技术成果:[上]左边是高清晰、多视角裸眼 3D 显示屏;右边是新型乐高机器人,小孩子可以输入自己编写的程序,控制机器人活动,自己制作玩具;[下]从左到右依次为,可折叠、可堆放的电动汽车;数码儿童玩具空间,正方体机器人可以把周围变成数码环境;有面部表情、能跟人交流的机器人;大型触控桌面。(bbc.co.uk)宽容术探秘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 MIT 以及类似的美国尖端科研机构,这样 “纵容” 奇思异想的科研,给科研人员创造一个宽容的氛围呢?社会因素在考察科学问题本身之前,必须先承认,整个社会的诚信状况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这种诚信状况下,不论是科研基金管理人还是校方,都不需要设计繁琐的表格、严格的科研经费支出条例,制定定期考核程序,来防止科研人员在科研资金上做手脚。用经济学的术语讲,就叫 “交易成本极低”。(需要说明的是,MIT 报销时,什么钱能花、什么不能花,还是规定得很仔细的,但并不会根据科研进程来规定具体的花销项目,基本上是确定了一个基准后,由科学家自行调整。)科研性因素而考虑科研性因素时,我们不得不承认,上述的被 “放任” 的例子,大部分都是真正的科研大腕儿。如奇斯霍姆教授所说,资助她研究的基金会发现,没有什么机构做过系统的浮游生物的研究,他们并不了解最终会得到什么科研成果,所以索性给钱让她 “胡来”。 首先是长期形成的职业规范。说美国是全世界最自由的社会之一,是从政府管制程度低的角度出发的。我发现,从小学生开始,美国社会就会对伦理规范形成近似苛刻的要求。老师可以不在乎学生的学习成绩,但要发现学生们有一点纪律问题,那是一定会高度重视。自然,在大学、在实验室,这种规范教育也很常见,并且与中小学教育一起,自然地成为了社会规范的一部分。在每个人都自觉遵守这种科研职业规范的情况下,美国学生可以上课时坐姿随便、吃饭喝茶,但不用担心他们会真正的 “乱来”。 而在科研中对兴趣的鼓励,则毫无疑问与学术宽容是相仿相生的。既然是兴趣,那往往是个性化的。你感兴趣的不见得我感兴趣,但如果我是基金评委,那我就要充分肯定你的兴趣,只要它符合学术规范和基金申请流程。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去年 9 月份参与的 Ig Nobel(国内并不完全准确地翻译为 “搞笑诺贝尔”)颁奖活动,去年获奖的研究包括:雄甲虫错把啤酒瓶当成雌虫盯上的机制(生物奖),人们为什么会叹息(心理学奖),尿急的时候人们会对某些事情做出更加正确的决策、而对另外一些事情做出错误的决策(医学奖),哪一个不是兴趣主导的研究呢? 想想如果没有学术宽容,这些难登大雅之堂、鲜有应用价值的科研,恐怕早就得不到科研经费的支持了! 【相关专栏文章: 搞笑之后的思考——2011 年搞笑诺奖颁奖观感】除了规范和兴趣外,科学宽容的促成因素还包括广泛的和习惯性的跨学科研究。在学术上,跨学科研究是相对冒险的事情,因为你申请课题的时候要面对圈子以外的评委,这一点中外概莫例外。但当跨学科研究成为普遍的行为,面对圈子外的评委也就成了惯例。那个时候,如果评委们仍然把自己对某项工作的熟悉程度,作为资助的一个前提条件,就会耽误大量的优秀科研。在那个时候,学术宽容就成了必须要保证的东西。 当然了,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作为老牌发达国家,美国从社会领域到学术界,普遍享有一种比较从容的心态,做事情没有那么急,也就更愿意给人一些容忍,学术界也不例外。 相比较而言,大家都会承认,中国仍然缺少一种能让科研人员放手探索的宽容环境。 2008 年的时候,科技部修改了科技进步法,即便科研项目没有达到预定目标,也可以结题。当时这一法案被冠以 “宽容失败”[注] ,引发了人们在包括 Science 和 Nature 在内的专业媒体上的讨论。2011 年 11 月,在科技部介绍十二五科技计划时,这个事情又被重新提起。 这方面当然有发展阶段问题。用发展阶段论来理解学术宽容,最经常说到的就是:因为钱少,所以就要把好钢用到刀刃上。当然不能允许这好钢被浪费掉了。但仅仅用发展阶段来解释并不够。 近年来,我们的科研经费在不断增长,“咱不差钱” 的科研工作者也多了起来。但严格的科研考评、量化可比的发表记录、具体到甚至是一只铅笔开支的科研预算管理办法,让人们对学术宽容的呼吁变得无比苍白,让 “宽容失败” 的政策动议形同摆设。 同时,科研经费向大项目、大专家集中的现象也在同步发生。究其原因,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些大项目能看到成果,大专家能 “完成任务”。资助一个没有进入领导视野的科研人员可能承担风险,而大专家即便做不出来,科技官员可以向领导交差, “因为是大专家么,做不出来又不怨我”。同样的道理,找一个科学家感兴趣的领域来资助,总不如找一个别人已经搞过、咱只要团结起来就能超过的领域资助更加安全。 而反过来看这个问题,则是对广大并非大专家的青年科学家们不够宽容。既然是青年科学家,既然没有大量的论文发表作为 “担保”,那资助的时候当然就要小心了,直到这样的青年科学家慢慢地媳妇熬成婆。 于是,在所有人都要交差,所有人都需要一定程度的安全感的情况下,科学宽容也就无从谈起了。 [注]2008 年 7 月 1 日,修订后的科技进步法正式实施。法案规定, “国家鼓励科学技术人员自由探索、勇于承担风险。原始记录能够证明承担探索性强、风险高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项目的科学技术人员已经履行了勤勉尽责义务仍不能完成该项目的,给予宽容”。其中 “原始记录” 是指项目执行过程中形成的大量的科研工作记录、实验数据情况等; 其中 “给予宽容” 既包括不影响项目的结题验收,也包括不影响对项目承担人员的评价、申报新的课题等。(科技日报)作者简介:贾鹤鹏,著名科学评论者,中科院《科学新闻》杂志前任总编辑,现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Knight 科学新闻研究员、(中国)科学媒介中心创办人及执行主任。贾鹤鹏致力于科学传播与普及的总结和探索,多次获得国际性的科学传播大奖,包括 2011 年全球评选的 “科学新闻桂冠人物”(Science Journalism Laureates),是第一个获此奖项的亚洲人。

材料分析题,如 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答题角度:1科技的重要性(科技是第一生产力...)2我国科技的现状(国内、国外)

科技成果评价体系的局限性:

对于科技成果的分类具有不同的划分标准,根据《科技进步法》的有关规定,将科技成果分为技术开发型应用技术成果。社会公益型应用技术成果和软科学研究成果三类。但科技成果的评价体系依然存在许多局限性:

1、科技成果评价以单一的“同行评议”为主国外对于科技成果评价体系较为全面多样,采用数据模型精确估计。

整个行业呈活跃态势,与之相比,我国科技评价体系还不健全,以单一的“同行评议”为主,没有形成完整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因此形成了熟人评议、内部评议,导致科技成果的认可度不高。评价指标单一, 以科技水平、科技价值、成果效益为主要评价指标,未将科技成果评价指标分类设计、行业区分,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向科技强国的发展。

2、科技成果评价过程的监督机制不健全

我国目前在科技成果监督机制方面依然存在问题,过度相信专家、注重专家的光环。在实行监督机制时,选择权威专家对评事小组的结果进行监督评价.专家监督评审的方法虽然有一定的优势。

但专家之间存在强弱现象,相对弱势者必然会依附更权威者的观点,且评事小组在进行成果评价时,必然会考虑相关主体利益的分配,更关注的是利益主体关系的平衡,因此科技成果评价监督机制存在形式化问题,没有很好的发挥其监督作用。

3、过度追求SCI论文的数量,忽视研究的真正价值

目前用SCI论文评价科研人员的工作业绩已成为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普遍的做法,形成了中国独有的"sCr"现象。将SCI论文作为考评科研人员业绩或科研成果水平高低的标准体现了科技成果评价工作中管理者的价值取向。正是在这种价值取向下,经过近年的努力,中国SCI论文的排名从1991年的世界第15名跃升至2006年的世界第4名,但就SCI十年来的引文来看,中国排名世界第18位。

中国SCI论文和引文在世界排名中的鲜明反差说明,仅仅是论文数量的增加并不能为中国科学创造真正的价值。中国科学的进步与发展需要更多原始性、创新性的工作。如何引导中国的科学家进入真正的科学探索轨道,而不是片面追求SCI论文的数量,这是中国科技成果评价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4、科技成果评价重立项轻结果

我国各大高校目前对于教师的考核占比最大的即为核心期刊的数量,却很少关注成果背后研究的真正价值,拿到项目经费匆匆结题,重立项轻结果,只要发表论文完成要求即可。经过调查发现我国每年申请的科技成果数量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但真正能应用于实践的科技成果较少、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对于科研成果往往只注重表象收评价。

这问题主要是由于我国科技成果评价体系还不完善,评价重眼前,轻长远,过度重视论文的数量、专利的申请.没有真正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导致科研工作者在研究时存在饶幸心理,重视眼前的利益,没有持绩对研究结果进行后续追踪与绩效评估。

没有,把最佳答案给我。快快,呵呵

科学技术进步法对论文发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规定,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科学技术事业的全面领导。国家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科技创新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科技强国。科学技术进步工作应当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服务。国家鼓励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推动应用科学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社会事业,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催生新发展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第四条国家完善高效、协同、开放的国家创新体系,统筹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各类创新主体紧密合作、创新要素有序流动、创新生态持续优化,提升体系化能力和重点突破能力,增强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国家构建和强化以国家实验室、国家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关键领域和重点方向上发挥战略支撑引领作用和重大原始创新效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要。

2021年2月20日,国家卫健委科技教育司官网发布了《关于印发医学科研诚信和相关行为规范的通知》。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修订的《医学科研诚信和相关行为规范》中,涉及到医学科研人员诚信行为规范和医学科研机构诚信规范。

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医学科研诚信建设,提高医学科研人员职业道德修养,预防科研不端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规则(试行)》等相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所称的医学科研行为,是指开展医学科研工作的机构及其人员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药学、中医学与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开展的涉及科研项目申请、预实验研究、研究实施、结果报告、项目检查、执行过程管理、成果总结发表、评估审议、验收等环节中的行为活动。

医学科研人员在进行项目申请等科研与学术活动时,必须保证所提供的学历、工作经历、发表论文、出版专著、获奖证明、引用论文、专利证明等相关信息真实、准确。

医学科研人员在采集科研样本、数据和资料时要客观、全面、准确;要树立国家安全和保密意识,对涉及生物安全、国家秘密、工作秘密以及个人隐私的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医学科研人员在研究中,应当诚实记录研究过程和结果,如实、规范书写病历,包括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依照相关规定及时报告严重的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信息。

论文相关资料和数据应当确保齐全、完整、真实和准确,相关论文等科研成果发表后1个月内,要将所涉及的原始图片、实验记录、实验数据、生物信息、记录等原始数据资料交所在机构统一管理、留存备查。

医学科研人员在发表论文或出版学术著作过程中,要遵守《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和学术论文投稿、著作出版有关规定。论文、著作、专利等成果署名应当按照对科研成果的贡献大小据实署名和排序,无实质学术贡献者不得“挂名”。

医学科研人员作为导师或科研项目负责人,要充分发挥言传身教作用,在指导学生或带领课题组成员开展科研活动时要高度负责,严格把关,加强对项目(课题)成员、学生的科研诚信管理。

导师、科研项目负责人须对使用自己邮箱投递的稿件、需要署名的科研成果进行审核,对科研成果署名、研究数据真实性、实验可重复性等负责,并不得侵占学生、团队成员的合法权益。

学生、团队成员在科研活动中发生不端行为的,同意参与署名的导师、科研项目负责人除承担相应的领导、指导责任外,还要与科研不端行为直接责任人承担同等责任。

中国科技与进步期刊投稿

一般期刊都有自己的投稿email或是期刊网址网上投稿

汗 是 国家级~核心期刊吧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又称统计源核心期刊,每年约1200种左右,而且每年有所变动,统计源期刊的选择确定因照顾了学科及地区平衡,学术水平要求不如学科核心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出版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如:中国医药导刊,实用预防医学,中国药业,中国医刊,中国基层医药等等等。)学科范畴主要为自然科学领域,是目前国内比较公认的科技统计源期刊目录。因其受科技部委托,带有官方色彩,权威性名列国内首位。投稿方式 ,须注明期刊名字。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