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南方日报发表社论文章

发布时间:2024-07-07 11:20:02

南方日报发表社论文章

那个“人民网报刊”的时评~比较好的呀。。新闻评论是媒体阐述立场观点、影响引导舆论的“旗舰”。近年来,报刊时评作为一种新闻样式正大行其道。人民日报、南方日报、新京报、南方都市报等众多媒体,都以各自的方式开办起了时评类栏目,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是为什么?当前的报刊时评写作应如何进行规范? 时评中兴之三缘由 我国的新闻时评,源于辛亥革命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时事短评这种新的评论体裁,始创者是在日本出版的清议报,引起注意并为国内纷纷仿效的是上海时报。”时评在上海申报,天津大公报等报刊上也被广泛使用;建国后由于各种原因,时评趋于沉寂。但是近年来,在我国的大众传播媒体上频频露面,呈现出中兴之势。 人民日报平日里开设有“人民论坛”、“今日谈”,在“两会”时期的特刊中有“两会时评”、“热评”;中国青年报有“冰点时评”、“青年话题”;南方日报开设了“观点”专版;南方都市报、新京报等新锐报纸更是每天用2个专版的篇幅来刊载时评;不一而足。 当今新闻时评中兴的缘由主要有三:(1)新闻竞争随着媒体之间新闻同源化现象越趋普遍,新闻竞争已进入“白热化”状态。面对受众,新闻媒体不禁要自问:“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爱人!”有人说,当今的新闻竞争已进入到一个观点竞争的时代。新闻时评已经成为提升媒体品位,打造传媒竞争力的力点之一。以报纸为例,如果说社论是重兵器,那么时评就是轻骑兵。南方都耐匠、新京报等新兴媒体之所以能在短期内成功,吸引读者“眼球”,时评版的功劳不小。(2)政治民主近年来党和国家顺应时代潮流,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尊重和保护人权”写入宪法;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等执政理念的确立,等等,都为新闻时评的中兴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大环境。(3)受众的觉醒现代社会通讯工具的发达,人员流动的加剧,人们接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面对不断变化着的社会,受众的觉醒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知晓权,即大众需要传媒提供充分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去伪存真,以指导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使自己处于竞争的主动地位;二是渴望拥有话语的平等权,在大众传媒上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构建起一个“你说、我说、大家说”、“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传播生态。 报刊时评写作的规范之路 当前新闻时评中兴之时,新闻时评也存在着作者来源广泛、观点纷呈,甚至出现了观点“沙漠化”现象(即各种观点的“泥沙俱下”,)值得我们去关注研究。为此,有必要对时评写作的要求进行一番廓清,以达到去莠存良、使之规范的目的。时评的写作规范化,主要体现在:缘事而发、迅速及时、敢言善言、贴近受众。 缘事而发、讲究可信 新闻时评要发挥引导监督舆论的作用,就必须使写作缘事而发——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而不以“据说”、甚至作者的主观臆断做时评的由头。客观事实真实与否决定了新闻时评的生命。 现实社会是复杂的,客观事实也是复杂的,这就要求时评作者在选题时必须有敏锐的洞察力,分清主流与支流;把社会普遍关注、意义重大的事情做时评写作的由头,而不是些风花雪夜、无关痛痒的话题。 新闻由头的选择是新闻时评成败的关键,是时评可信性的源泉。 当前新闻时评最大的魅力在于,说当今社会的热点,抓民众关心的焦点;破群众生活的难点,解民忧释民惑。 突发性重大事件、“三农”问题、教育收费、金融财税、下岗职工再就业、环境保护、反腐倡廉等都可做当前时评写作的话题。 试以南方日报2印4年3月17日在“观点”专版上刊载的经济时评《基金缘何热销》(作者:林文俏,广东商学院金融学院教授)为例加以分析。 文章以2004年一季度证券市场的亮点为由头,分别从去年基金投资业绩骄人;通胀预期使广大居民摒弃传统的银行存款理财方式;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改革的若干意见》增强了广大居民对证券市场和基金理财的信心;基金公司理财水平大幅度提高,推出各种基金品种满足投资者选择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在文末用数字说话一一“到2003年底,我国已有基金管理公司34家,管理证券投资基金95只,基金规模达到1650.09亿元。” 这则时评以受众关心的基金热销为主题,分析其热销的内在原因。选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分析原因用事实说话,具有很高的可信度,自然会受到受众的欢迎。 迅速及时、讲究时效 时评必须迅速及时,具有时效性的时评才能赢得受众。其时效性不仅体现在刊发的时间上,也体现在选材上。好的时评如果压上十天半月,或选材上老是用陈年往事,当然不能赢得受众。 针对今天的新闻事实,报纸的时评应做到最迟在次日就要“出炉”;广播电视的时评应在当天就“出炉”;网络的时评应更快,做到“即时”传播,争取时效和主动。 由于出版周期的限制,现在报纸的时评一般在新闻发生的第二天见报。 今年“两会”期间,3月3日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开幕。3月4日人民日报就在其《两会特刊》的“两会时评”专栏中发表题为《为国辛苦为民忙》时评。3月5日发表了《委员的责任》,该文以3月4日政协委员梁晓声答外国记者间为由头生发开来。 人民日报在“两会”期间开设了《两会特刊》,迅速及时地刊载一些“时评”和“热评”,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3月3日,人民日报在“两会时评”栏刊登时评——《雨后的彩虹更绚丽》。该时评通过总结2003年内,全国人民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强领导下,取得抗击“非典”的重大胜利、国民经济健康稳步发展、人均国民收入首次过千元等重大成就,分析了2004年将面临的现实困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表明作者的观点——对国家民族的前途充满信心,“雨后的彩虹更绚丽”。配合“两会”开幕,该时评及时刊发,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为“两会”的召开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起到了团结鼓劲、积极向上的舆论引导作用。 银行卡收费刚刚提出,21世纪经济报道就在4月7日的“时论”中发表时评——《银行收费 意欲何为?》,及时道出了广大消费者的心声,对银行的作为表达出了作者的观点。 快节奏的社会生活需要快时效的评论——迅速及时地传递政情、民情、舆情,尽到“守望者、传声筒”的责任义务,只有这样的时评才能成为媒体引导舆论、竞争制胜的法宝。 敢言善言、讲究艺术 时评写作必须要有为民鼓与呼的勇气,又要有为民争取权益、促社会稳定发展的智慧——一敢言善言,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敢言者,即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不虚美不隐恶;善言,即做到有话会说,说两面,效果好。 南方都市报2004年4月10日时评版“来信/来论”中有一则题为《污染指数上升不等于污染加重?》的时评。文章开头处说,“3月25日国家环保总局举行‘2003年中国环境质量状况’新闻发布会,指出包括深圳市在内的广东省3个综合污染指数与2002年相比有所上升。”“对此,深圳市环保局局长于4月6日表示,污染指数上升并不等于污染加重,深圳环境目前总体趋势向好,不能说深圳污染加重。”基于此两种不同来自“权威”的说法,作者指出,“这都是政府环保部门的权威看法,老百姓不胡涂也难。”是为敢言。 接着,作者进一步分析道,“综合污染指数是反映该城市整体污染情况的数量指标,它是由各个单项指标经过统计处理得到的,因此,确有编制的是否合理、全面的问题,但是,国家环保总局使用的指数还是比较科学和严肃,污染指数上升,就反映该城市整体而言污染情况加重了,应该引起有关部门注意,起一个警示作用。” 在分析中,作者心平气和,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指出综合污染指数“确有编制的是否合理、全面的问题”、“如果环保总局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合理,不能准确反映缄市污染的全面真实情况,有关部门特别是各地的环保部门就应及早向总局提出意见,及时修改编制指数方法,以免误导政府和市民。”这就是说两面,换言之,就是辩证地看问题。 经过一番分析,作者指出,“其实,局长对深圳市环境状况的进一步介绍,并未能对‘污染指数上升不等于污染加重’这一命题提供有力的支持,客观地概括局长的话,也许这样说更好:‘污染指数上升,表明我们的城市环境污染情况有所加重,但并未超出国家允许范围之内,并且这.种趋势已经遏止了’。”如此,作者既做到了观点明确,又与人为善,使时评能为人接受,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是为善言。 敢言与善言相结合,可谓时评吸引受众“眼球”的“秘密武器”。 贴近受众、讲究可读 新—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原则,时评写作也应遵循。时评写作时,作者心中装着受众,有意识地贴近受众,写出的评沦才会有可读陛,才能为受众所喜爱。 在写作态度上,视受众为朋友亲人,给受众以亲近感。吸收目标受众时尚的话语,用他们熟悉的新闻事件为叨人点,运用平衡的手法展现不同观点,稿件的语言风格多样化,可豪情奔放畅快淋漓,也可含蓄婉约点到为止。 时评写作时吸取点杂文的笔法,运用类比、借代、双关、反语等修辞手法加大众化的语言——使时评更幽默风趣,不失为提高时评可读性的一种方法。 杂文报2002年11月10日在“读者”栏中刊登题为《“官贩子”更可怕》的时评。文中把“卖官者”说成是“官贩子”,使之与人们熟知的“商贩子”、“人贩子”、“毒贩子”作个类比,说“这‘官贩子’比起‘毒贩子’、‘人贩子’更糟糕。‘人贩子’、‘毒贩子’有很大危害,这毋庸赘言,但它们的危害还只限于特定人群;而这‘官贩子’则败坏党风政风、危害整个社会。因此,‘官贩子’就更为可怕!”这样的时评通俗易懂,读者自然喜爱。 传统的媒体评论多半由专业人员,如编辑、记者或有关领导亲笔撰写,居高临下,官腔、大话、套话多,满纸的“必须……、应该……、要……”令人望而生畏、敬而远之——谁愿老被人教训呀? 没有可读性,没有受众的媒体,如何担当得起“喉舌、耳目”的重担呢? 当今的新闻传播已经进入了由大众传播向小众传播、人际传播转化的时期,受众地位日益凸显。受众的独立主体意识日渐浓厚,价值观多元化,对新闻传媒的自主选择性增强。时评的编辑写作必须认真研究受众个性心理,以人为本,重视新闻传播的人性化。 “人际传播的状态如何,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在新闻时评编辑写作中应尊重受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反论权、监督权等权益,给受众留下“自己人”的感受。

余锡渠,1917年1月23日出生于澄海县莲阳上社永平乡(今莲上镇永新村)一个贫农家庭,小时候入私塾读了几年书,接受启蒙教育。大革命时期,他参加该乡农会领导的童子团,守栅门、管土劣,受到革命的熏陶。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全国各地掀起了抗日高潮。余锡渠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参加第九区民众抗日自卫团分队长教导队的训练,得到共产党员陈锐志等的教育和帮助,从此,他“把出路寄托在共产党身上”。 1939年2月,余锡渠由余仰韩介绍,参加中国共产党。他入党不久即担任了中共永平乡(现永新村)支部书记。他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巧妙地同各种反动势力作斗争,以灰色的面目出现,联合组织守菁队,掌握乡里的武装。组织群众兴修水利、生产渡荒、互济互助,使农民得到实惠,同时,也使党组织得到巩固和发展。党在群众中的影响日益扩大,革命活动阵地不断巩固,使永平乡党支部成为潮澄饶平原革命活动的一个重要转动点。 1948年8月,余锡渠担任中共潮澄饶平原县委副书记。这一时期,他努力恢复发展党的文教阵地,建立新的革命转动点,发展地下民兵组织,打通了平原和山区的交通线,积极发动群众参军、借枪、募粮,为山地主力部队输送兵员、武装、给养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经他的努力争取,闽粤边著名海盗乌森旧部杨英勇弃暗投明,投奔革命。汕头市警察局警察训练所中队长卓积基率队(87人枪)起义,震撼了潮汕全境,敌人十分震惊,一片混乱,群众则受到很大鼓舞。 1949年5月,余锡渠任中共韩江地委委员兼组织部副部长,同年7月改任中共潮汕地委潮澄饶分委委员兼组织部长。在南下大军压境、潮汕面临解放前夕,余锡渠受命以边纵代表的身份出面,同国民党广东绥靖公署第一纵队司令兼第一团团长陈汉英进行谈判。经过几次接洽,终于在10月21日夜谈判成功。23日,陈汉英公开登报,宣布率部起义。这次谈判成功,为我军解放澄海减少了阻力。10月24日,澄海县全境解放,余锡渠率队入城做好接管工作。10月25日,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潮梅行政委员会命令,成立澄海县人民政府,余锡渠被任命为澄海县行政委员会主任委员兼县长。1953年10月任中共澄海县委副书记兼县长。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余锡渠同志坚定信仰,对党忠诚,在艰难的环境中坚持革命斗争,为发展壮大党的组织,为澄海乃至潮汕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同时,由于长期在复杂斗争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经受了特殊的考验和锻炼,其革命斗争艺术和领导才能得到全面提高,为解放后卓有成效的领导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 澄海刚解放,满目疮荑,百废待兴。作为第一任县长,余锡渠秉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为了消除澄海和潮汕地区的旱涝祸患,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他几乎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在平整改土、兴修水利、建设稳产高产农田的工程上。治水——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产条件,这是余锡渠给澄海人民,也是给潮汕人民的最大贡献。 澄海地处韩江下游出海处。韩江分为十七道支流穿过澄海县境内(解放初期辖区),把澄海县分为一个个孤立的小洲,其水、旱、风、潮,灾害之严重,为粤东各县之冠。正如余锡渠在治水歌中写道:“暮春苦旱田断水,枯苗叶上飞螟蛾;初夏长夜风吹雨,荒土洋中浸稻禾;秋潮冬涸盐满地,洲中人民灾难多”。为了消除水旱灾害,他“下乡访农叟,恳切问温寒”;“朝涉莲峰水,暮登程洋岗”。每逢下雨,他就雨衣一披,骑着单车,从县城到海滨,从韩江上游到各支流下游,观察地势,了解水情。哪里高,哪里低,哪里积水,哪里可以泄洪,哪里怕旱,哪里可以引水灌溉,广泛搜集水文资料。他还拜访经历丰富的老人,吸取防洪御旱经验。经年累月,他的足迹遍及全县各个角落,对全县的水流、土壤、地势,作了深入的调查,日间深入农村,夜间钻研水利书籍,经多方征求意见,制订出澄海县兴水利、除水害的蓝图。按着这个蓝图,他带领澄海人民埋头苦干,“南断牛溪口,北截鲤鱼洲,西滩蓬洞河,东移沙坝头”,以“敢笑大禹无先例”的气慨,把韩江流入县境的17条支流缩减为6条,兴修了许多排涝、灌溉、拒咸、防潮等工程,对海边十几万亩沙(咸)田进行了犁冬晒白,引淡洗咸,加沙改土,水旱轮栽,平整改良,综合利用,基本改变了澄海农田水利的落后面貌,一跃成为汕头地区水利先进县,确保旱涝保收。加上执行一系列的农业增产措施,1955年大旱之年,农业生产却获得了大丰收,澄海成为全国第一批双季水稻千斤县,1957年粮食单产甲全国。余锡渠在担任澄海县长期间,为改变澄海“春旱、夏涝、秋潮、冬涸”自然灾害频繁的落后面貌,建设稳产高产农田,确实呕心沥血。他的功绩有口皆碑,永远铭刻在人民的心中。 余锡渠于1954年6月以后,调任粤东行署农业处副处长、汕头专署副专员,1961年冬担任中共汕头地委书记处书记。他到地区机关工作,地位变了,但仍保持和发扬在基层工作时的优良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他分工主管农、林、水方面工作,为了完成党交给的任务,他坚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亲临生产第一线,认真蹲点,以点带面。为了充分利用土地,发展农业生产,解决潮汕地区人多地少的矛盾,1958年春他带领专署工作组到澄海冠山蹲点,发动群众,进行大规模的平整改土,综合治理耕地。冠山平整改土的经验轰动全国,前来参观学习的有22个省、市代表团,中央一些领导同志也来到冠山视察。1959年冬和1960年冬又先后在冠山搞作物间套种18种形式和扩大冬种作物的样榜。此外,还在外砂、苏南等地搞耕地园林化、种植区域化,进行现场示范推广,对发展全专区农业起着推动作用。 1958年至1959年冬春,为了彻底解决灌溉和交通问题,余锡渠带领澄海人民投入兴建“三桥”的大型建设工程。首仗建设外砂大桥(闸),他凭着多年治水改土积累的经验,创造性地运用土办法,在沙质河床上用沙把基础平整之后,用贝灰沙土夯实联合桥基,将澄海的旧城墙拆来砌桥墩;港澳同胞和华侨听说要建外砂大桥,捐赠了大量的水泥;当时钢筋奇缺,只能利用“抗旱”存下的大小长短不一的钢材,由铁匠锻打接成桥面钢筋。大家群策群力,这座长620米、106孔的桥闸,经过奋战三十个昼夜就奇迹般地建成起来。紧接着,又按照建设外砂桥闸的经验,相继建成了莲阳大桥(闸)和东里大桥(闸)。“一年飞架三长虹”,“从此江水遂人愿,不向东去向西朝”,使澄海提早实现水利排灌自流化,同时也改变了汕樟公路的交通状况。 (三) 余锡渠一贯坚持求真务实,勤奋实干的作风,坚持不懈地带领群众艰苦创业,扎实工作,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在领导农业生产、同各种自然灾害和困难作斗争中,他总是身先士卒,亲临现场指挥,果断解决问题。1955年3月干旱的时候,他到澄海县外砂领导封锁韩江工作。快要合龙的时候,已是下半夜,合龙口的一艘木船翻了,木船上有十二个人。余锡渠看到这个情景,说了一声“下水救人”,连衣服都没有脱,就带头跳入江中,把落水的农民一个个救上岸来。1956年夏天,韩江水暴涨。潮安庵埠的小长桥涵闸出险,眼看韩江东面澄海县的大片田地就要受淹。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他亲自跳进韩江的激流中,摸清出险的所在,对症下药,采取了抢险措施,使涵闸转危为安。这一天,他一直坚守在现场,从上午一直工作到晚上十一点,连饭都没有吃上一口。1960年5月,揭阳县龙颈水库遭到七百多毫米暴雨的袭击,上坝的涵管口出险,附近的内坡一股劲的往下塌,有些地方下塌了十多米,大坝受到严重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余锡渠仍然坚守在大坝上,七天七夜不下火线,更没有好好地睡上一觉。涵管头出险时,他还亲自上前视察险情,研究对策。当地的干部和民工一再要把他拉回来,但都被他拒绝了。事后大家都批评他:“你是指挥员,不应该到那么危险的地方去。”他说;“指挥员不能光靠一把嘴,哪里最危险,就要到哪里去。光靠嘴巴喊冲啊,抢险啊,谁听你的!” 1961年秋刮11级以上强台风,席卷海潮,澄海全县海堤一百三十多处决口,十一万多亩水稻受淹。鸿沟大队受灾最重,海堤75处决口,一万多亩粮食作物仅30%有收成的希望。正当群众出现悲观消极情绪的时候,余锡渠赶到那里,帮助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带领干部和群众修复海堤,引淡洗咸,建议种上耐咸耐旱的地瓜;并提出用抗灾的干劲、绣花的功夫种好管好作物。余锡渠的意见切实可行,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生产很快得到恢复。结果,鸿沟大队受灾没荒情,而且还有大批地瓜出售,成为全专区生产自救的一面旗帜。 1963年春,全区发生大旱,很多地方秧苗插不下,春种难完成。余锡渠带领工作组到一些旱情最严重的社队去,亲临现场,同当地干部群众共商克服困难和解决抗旱争水矛盾的办法,因地制宜地帮助解决问题,既保证春种作物能适时种好管好,又促进群众内部的团结。 “大跃进”那年,余锡渠对瞎指挥进行了积极而又巧妙的抵制。当时各地推广了“并禾”、“满天星”、“双龙出海”等“高产”措施,放高产卫星。省里组织到某县参观。该县自报水稻亩产平均达到3000斤,还放了一颗亩产六万斤的“高产卫星”。当然,现场免不了做些手脚,蒙了不少人,但明眼人是可以看出来的。省里一位负责同志问余锡渠:“你看亩产3000斤没有问题吧?”余锡渠默思良久,回答说:“我看亩产3000斤以下。”这妙语一出,引起了在场的人会心的微笑。会后,余锡渠对澄海的干部说:“全省学潮汕的经验,潮汕大面积种植每造才五、六百斤,高产田也不过八、九百斤。这些‘卫星’田,亩产不会超过四、五百斤。明知是假,还去学他?”他为了让群众了解“满天星”和“并禾”的做法不行,那年秋,搞了个很有意思的现场“示范”:一小片是“并禾”现场,几天后稻叶变质,还发出了霉臭味;一片是高密度植扶苗,同样几天后出现一些苗死了,一些苗叶子抽得很长,跟“并禾”同样糟糕。这一“示范”使各级领导的头脑清醒了,从而避免了不应有的损失。 (四) 余锡渠担任领导职务以来,始终做到清正廉明,永葆共产党员的浩然正气,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时刻关心群众疾苦。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人生的信条,真正做到关心群众比关心自己更重。 余锡渠常说:“一个干部职位的高低,不能说明一个干部的优劣。重要的标准是看你能否领导群众过好日子。”因此,他常用这个标准衡量自己,对群众生活、群众疾苦,总是关怀备至。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他深入基层,为解决群众的生活困难问题日夜操劳。他把自己节衣缩食省下来的钱,赞助给群众的公共福利事业,自己因营养不足发生水肿,也顾不得医治。地委领导送他住院治疗,他却偷偷跑到农村,同群众共艰苦,创造出很多生产渡荒的办法,帮助群众闯过难关。1961年12月,余锡渠回到家里,大队干部看见他身体又病又弱,弄来两条鱼给他吃,被他婉言谢绝。他说:“现在正是大灾之后,群众生活很困难,我不能闹特殊呵!”那年春节后,余锡渠在溪南蹲点,一个寒冷的夜晚,管水员在海头放水网鱼,意外地捕到一条28斤重的大鳗鱼。大家高兴地准备改善一下生活,告诉余锡渠:“中午一起吃,尝一尝乌耳鳗。”余锡渠听了十分高兴地说:“乌耳鳗煮蒜,好!”接着又补充说:“把它切成五十七块。”大家听了纳闷。他才说:“前几天不是查出有水肿病人57人吗?让公社干部挨家挨户送去,我们就不要留了。”大家领会他的意思,一一照办。 余锡渠调到行署以后,仍然保持当“赤脚县长”时那种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他到行署任农业处副处长时,身上一条水布,脚下一双水陆两用拖鞋。当上行署副专员、地委书记处书记时,还是俭朴过日子。住的房子不大,陈设非常简单,一张睡床、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个书橱、一个皮箱。睡的木板床上,只有一张草席、一领薄薄的被子,一顶土改发的单人蚊帐。有一次,地委的负责同志到他的住房看望他,发现他盖的被子太薄,床上又没有东西垫,要给他拿一张棉被来,可是他坚持不肯要。他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在家里住得太舒服了,就会不想下乡了。”他下乡短途常常蹬单车,穿是布衣,吃是淡饭。他自己艰苦朴素,不搞特殊,要求家属也这样做。解放以来,虽然他工作在城市,可是他一直让自己的妻子儿女留在农村,参加劳动。余锡渠在长期的地下斗争和游击战争中,积劳成疾,患了肾脏炎、胃溃疡等慢性病。有的同志建议他把家属接到城里来住,这样可以在生活上对他有所照顾。可是余锡渠不以为然。他认为自己的妻子儿女留在农村参加生产劳动,能为国家创造财富,要是在城市闲住,就变成一个消费者,增加国家和人民的负担。他家人口多劳动力少,他就让小学还没毕业的大儿子,回家参加农业生产了。他每次回家,总要帮助家里计划一下开支,绝不让生产队给他家庭有任何特殊照顾。他经常嘱咐妻子儿女:“你们是干部家属,社员和队干部很容易另眼看待,所以要更加谨慎。队里有困难,我们要走在前头,分东西却要退在后头。”他自己处处为他们树立这样的榜样。1957年初,村里办高级社缺乏资金,他将三百多元积蓄交给妻子投到社里。大队发电站发电时,先为一百多户社员装电灯,要给他家装两盏。他知道了,却对大队干部说:“我们村里有一千五百多户,等大家都有电灯了,再为我们家安吧。我们干部的生活不能超过一般群众啊!”在他的影响下,他的一家不仅以勤俭持家闻名,而且个个热爱劳动,热爱集体。他的妻子被评为“五好”社员,大儿子每月出全勤,从不拈轻怕重;女儿从学校回来,也参加辅助劳动,干活总是踏踏实实,后来大哥参军了,她就拿起哥哥的锄头,参加农业劳动。 (五) 余锡渠虽出身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但他从小就喜爱《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古今小说,常跟乡亲谈古论今。他喜爱文艺,富有艺术天赋,善于结合现实生活,运用文化艺术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早在民主革命期间,他就运用文艺这个武器去揭露敌人,教育人民,创作出了《鳌鱼词》、《卖炭歌》等好多民歌,在民间广为流传。又通过组织灯谜会猜、摆“神前彩景”、游鳌鱼舞等娱乐活动来达到团结人民、打击敌人的目的。解放后,他高度重视地方文化建设,关心和扶掖文艺人才,为澄海的文化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他自己更是身体力行,创作了《阿姆半夜想前情》、《治水歌》等一批诗歌、小演唱,很受群众的喜爱和好评,他创作的“专员戏”更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成为当时一道绚丽的文艺风景线。 1960年,正当我国遇到经济困难时期,余锡渠带领地委工作组到冠山蹲点,帮助群众渡荒。为了鼓舞斗志,坚定信心,开展社会主义教育,余锡渠亲自创作了潮剧《龙舌涵》,到澄海各地演出,受到观众的好评,取得明显的教育效果。接着,他又创作了《韩江水》和《滨海风潮》,均获得巨大成功。《滨海风潮》赴广州演出后得到广泛好评,《羊城晚报》、《南方日报》先后发表了一批评论文章。该剧本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国家文化部又将其发给全国各剧种,有潮剧、汉剧、山歌剧、花剧、越剧等10多个剧团进行改编演出,影响甚广。他先后创作的大型现代潮剧剧本共有8部,其中7个被专业剧团搬上舞台。他的戏剧作品取材于农村生活,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色彩,具有生动的艺术语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强烈的时代特点,使人看了深受教益,起着良好的作用,被群众誉为“专员戏”。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这些剧本,不是脱产写作,而是他在工作繁忙之余,利用公余休息时间写出来的。 为了总结和介绍农业生产的成就和经验,普及农业科学知识,余锡渠创作了一大批农业科普诗歌,有的还配了画,刊于《南方日报》、《作品》、《汕头日报》等报刊。1962年,又组织举办了一场独具特色、颇具规模的《田间文艺》展览。展览会把科学与文艺巧妙地结合起来,采用了诗、书、画、文以及抽纱、嵌瓷、纱丁、彩灯、剪纸、香末塑、盆景等多种艺术手法,既形象地突出了展览效果,又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参观展览会达数万人,观众不仅来自广东各地,福建等地也专门组织农业、宣传文化部门人员前来参观。有“农艺文艺,并蒂花开”之称誉。 余锡渠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得到了中央、省、地区各级党组织的充分肯定。1963年春,中共广东省委树立余锡渠同志为模范党员,并向全省党组织发出通知,号召全省党员和干部向余锡渠同志学习。《南方日报》也在同年3月31日头版上作了报道。《红旗》杂志、《汕头日报》也先后刊登了余锡渠模范事迹的文章。1963年余锡渠当选为广东省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64年又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65年,余锡渠调任广东省农业厅副厅长,正当他年富力强,能更好发挥才能为党为人民办更多事情的时候,面临着“文化大革命”风暴的到来。他在“文革”这场浩劫中,受到诬陷和摧残,于1968年6月16日,被迫害含冤逝世,终年51岁。 余锡渠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艰苦奋斗的一生,无私奉献的一生。他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为人民谋利益鞠躬尽瘁。他对自己和家属要求严格,对群众疾苦关怀备至。他始终保持劳动人民和人民公仆的本色,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他艰苦朴素,廉洁奉公,模范地遵纪守法,不谋个人私利,呕心沥血为公为民。他的崇高风范,永远值得我们怀念;他的高尚品德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如果满意给我追点分吧!谢谢

广州地铁六号线已经动工7年了,科学城已经建设了10年、“东进战略”喊了多年,知识城又开建了,萝岗区还是没有一寸地铁,真成了大笑话了。 刚刚到萝岗区和科学城实地看过,没有地铁已经严重影响到越来越多的科技人才和职工和管理人员的工作和生活。特别是新引进的人才(比如国家知识产权局广东专利审查中心就招录2000名硕士以上的知识分子),有的已经不安心工作了。应该问责此事。。

新民早报 新闻早报

南方日报发表社论论文

《我国省际技术进步及其空间扩散分析》(与才国伟),《经济研究》2007年第6期《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投资导向研究》(与 才国伟、王曦),《南方经济》2007年04期《FDI Flows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Emerging Factors and Prospect》(与 曾凯生),《China and World Economy》,Volume 14,2006年11-12月《我国国有经济的双重目标与TFP核算的微观基础》(与 王曦,才国伟),《经济学季刊》第6卷 第1期,2006年10月《广东省区间协调发展形势的定量分析》,《广东经济蓝皮书 2006》,2006年2月《财政分权、转换系数与经济增长》(与 云鹤),《经济研究》2005年第6期《有关外汇注资的学理与法理问题辨析》(与 王曦),《学术研究》2005年第5期,总第246期《协调发展:一个新的分析框架》(与 徐现祥),《管理世界》,2005年第2期《再议对美出口与美国GDP增长的相关性分析——基于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与 林秀丽),《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第1期《The “Banker Effect”on Chinese Stock Pricing》 (与宾国强),《Critical Issues in China’s Growth and Development》,Edited by Yum K. Kwan and Eden S.H. Yu, 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 England, 2005.1《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与中国地区双峰趋同》 (与 徐现祥),《世界经济》2005年第1期《协调改善、知识增进与经济持续增长》(与 云鹤、刘涛),《经济学季刊》,2004.7第3卷.第四期《失业风险与城镇居民消费行为》(与 周吉梅),《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3期《中国省区经济增长分布的演进:1978-1998》(与 徐现祥),《经济学季刊》,2004年第三卷.第三期《股权分割、公司业绩与投资者保护》(与 宾国强),《管理世界》 2003年第5期《中国货币市场运行: 内生性、调整时滞与动态》(与 王曦),《经济学季刊》第2卷第3期,2003年4月《混沌经济学 一 混沌与分形》(与 周作领),《数学的实践与论识》2003年第3期《中国经济增长模型的设定:1952-1998》(与徐现祥),《经济研究》2002年第11期《解析世界商学院全日制MBA课程教学质量排行榜》(与 祁湘涵),《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年第7期《长期货币中性:理论及其中国的实证》(与 陆军),《金融研究》2002年第6期《构造我国经济转型的量化指标体系: 关于原则和方法的思考》(与王曦),《管理世界》 2002年第4期《货币政策无效性命题在中国的实证研究》(与 陆军),《经济研究》2002年第3期《混沌经济学的分析基础简评》(与 周作领),《经济学动态》2001年第8期《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劳动结构效应》(与 徐现祥),《世界经济》2001年第5期《劳动结构效应的实证分析》(与 徐现祥),《上海经济研究》2001年第2期《中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分析》(与 万世平),《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21卷第1期《经济增长与就业协调论》(与 汤光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年第9期《浅议我国的隐性失业》(与祁珣),《全国劳动力就业与保障问题》, 四川财经大学2000年《中国地区经济的收敛与增长决定力量:1978-1997》(与 刘木平),《中山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广东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分析》,《世界经济文汇》,1999年第4期《我国城镇隐性失业问题的解决途径》(与 祁珣),《厂长经理日报》1999年8月26日《贷款及贷款对通货膨胀影响的实证分析》(与 张华嘉),《预测》1999年第1期《中国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与 杨全发),《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年第8期《逐步回归分析的拓展》(与 张华嘉),《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第5期《中国最优货币供给增长率》(与 陈欢),《经济学家》,1998年第3期《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复兴》(与 张华嘉),《社会科学》,1998年第1期《现代信息、通讯技术与MBA教育》(与 蔡荣鑫),《计算机世界》,1997年第45期《中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与中美经贸关系》(与 杨全发),《世界经济文汇》1997年第三期“Development of Sino-US Trade and Economic Relations”, World Economy and China, 1997-2.《中国经济与中美经济贸易》,《经济学家》,1997年第2期《中国经济的增长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中国宏观经济分析,1995—1996》,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年《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与经济增长》,《浙江社会科学》,1996.1《经济史学家的贡献》,《书城杂志》,1994.2。《中国经济增长的国际比较》,《世界经济》,1993.6??《中国经济增长问题实证研究》,《江海学刊》, 1990.3??《关于“潜在总供给”及其他》,《复旦学报》(社科版), 1987.7??《怎样认识乘数理论》,《函授通讯》, 1987.5??《<资本论>中两大部类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学术月刊》, 1987.3??《总需求.总供给.潜在总供给-兼论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 《复旦学报》(社科版),1987.3《论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原理 - 纪念<通论>发表五十周年》,世界经济文汇》,1986.12?《经济发展水平的国际比较和我们的奋斗目标》,《社会科学》, 1986.8??《莫迪格里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设”》,《世界经济文汇》,1986.4??《宏观经济学的新发展》(上,下)(翻译),《世界经济文汇》,1985.10 和 1985.12??《198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 斯通》,《世界经济文汇》,1985.2发表的部分著作、译著和教材:《广东经济蓝皮书 2006》(舒元:广东省区间协调发展形势的定量分析),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编,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年2月,ISBN 7-80652-433-9《开放条件下企业发展的制度建设研究》(舒元 王珺),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岭南经济论坛》(第二辑)(舒元 王珺 陈平),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5年3月《宏观经济学--复习指南》(舒 元 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ISBN 7-302-09655-4/F.956《岭南经济论坛》(第一辑)(舒元 王珺 陈平),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2年12月《经济增长导论》(查尔斯·琼斯) (译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10月,ISBN 7-301-05742-3/F.0531《中国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与就业关系研究》(与 王曦 等),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2年3月ISBN 7-306-01902-3《现代经济增长模型》(与 谢识予、孔爱国、李翔),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8年12月ISBN 7-309-02069-3/F.469《中国宏观经济分析,1995—1996》(合著),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年《国际经营知识》,江西人民出版社,1994.7《经济大辞典》(撰稿人),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3《西方经济学名著提要》(副主编), 江西人民出版社, 1989??《现代经济学辞典》(合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8《中国经济增长分析》,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3.6 ISBN 7-309-01036-1/F. 222??《微观经济理论 - 数理分析方法》(翻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2??《微观经济学》,《当代西方经济思潮》,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6

中国期刊论文网,杂志社。社论是新闻评论的一种是最为重要的新闻评论和舆论工具,是报纸编辑部就重大问题发表的评论。在英文中,社论称Leader。又称Editorial或Leadingarticle,前者指的是“总编评论文章”,后者,则有首席评论文章之意。美国作者史本沙尔在《社论写作》一书中认为:社论是一种事实与意见的精确、合理与有系统的表白,为了娱乐,并影响公众,也为了要解释新闻,使一般读者能够了解其重要性。期刊论文就是发表在国家正规期刊的论文,有学术性与非学术性之分。包括教育教学累、经济管理类、医药医学类(含护理)、文学艺术类、科技工程类、社科综合等类别。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文章

有,比如:《人民日报:深入推进医改,要把握好改革的节奏》《人民日报:深入推进医改,要落实好改革的内容》《人民日报:深入推进医改,要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人民日报:深入推进医改,要把握好改革的节奏》《人民日报:深入推进医改,要确保改革的质量》《人民日报:深入推进医改,要把握好改革的步调》《人民日报:深入推进医改,要把握好改革的力度》《人民日报:深入推进医改,要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人民日报:深入推进医改,要把握好改革的节奏》《人民日报:深入推进医改,要把握好改革的步调》《人民日报:深入推进医改,要解决好改革中的矛盾》《人民日报:深入推进医改,要确保改革的质量》《人民日报:深入推进医改,要把握好改革的力度》《人民日报:深入推进医改,要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人民日报:深入推进医改,要把握好改革的节奏》《人民日报:深入推进医改,要确保改革的质量》《人民日报:深入推进医改,要把握好改革的步调》《人民日报:深入推进医改,要解决好改革中的

《人民日报》社论《深入推进医改,不断改善民生》(2012年2月17日)痛批了在医改过程中出现的部分问题:“一些医院把患者当做‘财神爷’,治疗服务质量堪忧,医患矛盾频发,患者维权难,医疗费用不透明,药品价格过高,药品流通环节存在着垄断等等。”

云南日报发表评论文章

李跃云,云南日报报业集团高级记者、中国武术六段、云南省电影电视评论学会常务副会长、云南省武术协会常务委员、云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昆明书法家协会会员。 “学识渊博、书法俊秀、武功卓绝、儒雅风流,这样的人好像只存在于金庸的武侠小说里。其实,现实生活中也大有人在。李跃云,就是这样一位书剑合一的儒雅人物。” 博学好书写春秋 “文章璀璨字生花,奋笔挥毫学百家,壮志献身红土地,承传碑帖艺无崖。”这是著名书法家杨向阳生前专门为李跃云题写的一首诗,诗中赞美了李跃云的文章、书法,同时也对他寄予了厚望。 李跃云自小酷爱读书,并喜爱绘画、书法。他从颜真卿、柳中元的楷书开始,踏上了一条习练书法的漫长路。后来,他又临习《石鼓文》、《曹全碑》、《史晨碑》,以及王羲之、赵孟烦、怀素等碑帖,兼习明清及当代著名书法家的碑帖及技法。并师从著名书法家杨向阳等名家学习用笔之法,大获裨益。 李跃云记忆力超强而又极有悟性,博闻强记,勤于思考,他崇尚那种“万物皆备于我”的修为,深信成功来自于厚积薄发。因此,长期以来对许多传统知识和技能进行锲而不舍的积淀,努力磨砺自己的德识才学,在传统知识的海洋中流连忘返,上下求索。 终于,他撰写的电影评论获得了全国影评大赛一等奖,他的书法作品获得了全国金奖,并为一些有识之士赞誉有加。 转益多师成一家 李跃云从小喜看《三国演义》、《水浒传》等武侠小说,又由于有缘结识了许多武术大师,因此与武术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深得武术大师、著名太极拳螳螂拳名家张静和喜爱并得其真传,习内外家功夫及拳械,又得唐瑞林传劲虹硬气功,彭长春、吴祯祥传太阳神功及内功,沙国政及其弟子传通背拳及形意拳等,师从诸多著名武术名家,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与许多武林豪杰成为莫逆之交。 李跃云没有门户之见,只有中华武术真谛之诚,信守能者为师,爱师更爱真理。他从各家功法中吸取丰富营养,取各家之长,成一炉之精。如:张家之功,沙家之形,唐家之气,彭家之神,吴家之意……养身健体,妙不可言。并将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与武术互参,熔冶于一炉,渐渐形成自己颇具特色的武学体系。 李跃云首次参赛便获得首届中国传统武术节银奖(演练螳螂拳)。他所习练的太极拳,是传自清末民初北京著名的十大武术家之一、清末宫廷御林军教习人称大力恒的恒寿山(恒泰),张静和将108式太极拳改编为88式,李跃云又将之改编为48式,并在云南省第五届太极拳械锦标赛中荣获一等奖。此外,他还获得云南省第四届传统武术锦标赛形意拳一等奖、刀术一等奖等。 承传国术艺无涯 李跃云个子不高,外表儒雅,为人低调。陌生人除了从他那明亮灼人的眸子里感到不同外,几乎感觉不到练武人特有的孔武强悍。甚至许多人和他相处几十年,也只知他的文章、谦和,以及略显文弱,而不识其身怀绝技。一些武林高手和他推手败北后方才大惊。只有真正了解他的人才知他的国术修养有多深。 他的师傅张静和临终前,将小师弟托付给他,于是他代师授艺;他的师兄郑重其事地让儿子拜他为师;一位了解他的老总聘他到单位去教太极拳;来自加拿大的华裔,百忙中挤出时间跟他学习太极拳,回加拿大后带起了一班学生传授他教的恒式太极拳。 李跃云为人谦和,从不惹事生非。自己定下遇事以三让为原则。但却乐于真正的技艺切磋,许多同道中人正是在交流中相互引以为知己。 书中有剑剑有书 李跃云常说:真正懂书的,书中有剑,真正懂剑的,剑中有书。书剑本是合一不可分。真正的武术是很有文化性的,而优秀的书法作品也是很有武术的律动之美的。 他不仅学得十分传统正宗的少林金刚拳、金翅螳螂拳、少林单刀、双刀、六合抢、三丰剑、判官笔、太极拳,以及溜腿式、跋步式、形意拳、通背拳等;而且将武术与书法冶于一炉,将人生与社会融为一体。他说:武术需要内三合,外三合,书法同样需要合。越是好的书法作品,越是达到了高度的合。他并将这一观点写成论文,在我省一家省级刊物上发表。 如今,他是云南省武术协会常委、中国武术六段,在武林界小有名气。他说:“如果说我有点武术修养,那是为我的书法服务、积淀,反过来,我的书法也是为我的武术修为服务的。这两者,就如手心手背不可分。是一个事物的两面。”

都说往事如风,可我与廖德全先生相识26年,如今都是退休“半旬”的老汉了,他头发花白,我头发白花,想起与廖德全先生以文相识,以酒为朋的畴昔岁月,但往事并未如风。      认识廖德全,说起来还是职业行为,但和廖德全先生成为朋友,确实还是文学的勾连。26年前,赶上《北海日报》的10年报庆,社领导让我为市委书记起草一篇讲话稿。写完送审的时候,经过秘书看、科长看,都觉得稿子有毛病,可谁都不改。最后就交给了时任市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的廖德全先生那里。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廖德全先生,那时候他年轻,满头黑发,虽然个子不高,但精气神十足,眉宇之间有股英气。寒暄几句之后,他拿起稿子,也不多语,就开始在我的面前处理稿子。十几分钟后递给了我。一篇白纸黑字的文章变成了白纸红字了。见状,吓了我一跳,我也是宣传部镀过金的人,虽说没为大领导当过刀笔吏,但也为“小书记”执过笔,好在后来我吃的不是那碗饭,否则,像那天那样,这“吃饭家伙”就端不稳了。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写的稿被别人杀个“鲜血”淋漓,要不是本老夫向来脸皮厚,一定会有火烧云上脸了。       稿子改过,本想拿着回去交差,但廖德全先生说:不着急,喝杯茶吧!这样,我们两个就天南地北地聊起来了。       廖德全先生说:报社的同志向我介绍过你,知道你的杂文写得很好。但是给领导写讲话,有自己的程序与公共语言,这篇讲话稿我作了(加:些)修改,(加:主要是)要从一个市委书记的角度来写(删:才对);因为是说你们报社的事情,你回去再让报社的领导看看就可以定稿了。       接着,他就聊到自己也喜欢写言论、评论之类的文章,但不是纯杂文。他说这些年自己在市委办工作太忙,已经放弃了。我说:你千万别放弃呀,北海就是缺言论作者。说着廖德全先生拿出了几本儿报纸的剪贴,我打开一看,都是他发表在《云南日报》《贵州日报》《昆明日报》《贵阳晚报》上的言论、评论文章,时间大约是在80年代中后期,甚至更早。我说,既然你早年写了如此多的评论文章,发表的起点又这么高,放弃就可惜啦,不如重操旧业,我虽然不编言论版,但是我们副刊还是有杂文专栏的。       从此,我们就有了文字之交,我就成了他的杂文编辑,他就成了我的杂文作者。别看廖德全先生写评论像带着镣铐跳舞,循规蹈矩,可摇身一变,成了“紫苔”(廖德全笔名),写起杂文来就众横捭阖、犀利辛辣,甚至剖析入髓了,承担起一位作家的使命担当。当时,有些作品甚至“用力”过猛,辛辣、尖锐得让我不知如何处理。       记得有一篇杂文,是批评一位乡干部用强暴的手段做计划生育工作的。本来我很喜欢,可又怕发出来有麻烦,我就将他军:你如果用真名廖德全,我就敢发,如果用紫苔笔名我就不敢发了。他笑了说:用廖德全名字发就算了。我说:看来廖德全也是讲“规矩”的,紫苔就任性了。两人对视,会心一笑。       写杂文,受各种因素制约,不仅难写,有时候更难发。我就劝他不如写一写散文、随笔吧。他说,正合我意,我还真有这种想法。          那一段儿时间,廖德全先生也经历着事业的“瓶颈”期,于是,他有闲暇之时,开始操持自己大文化散文的写作。像《曹操之忧》《张飞之死》《万里瞻天》《客从何来》《远逝的珍珠城》《后主情怀》《得意高祖唱大风》《千古一渠》《罗马老矣》等篇章,都是在那期间写出来的。每篇都是洋洋洒洒上万字。从这些大文化散文中,可以看出廖德全先生的格局和心胸,认知与文采。这些大文化散文,后来分别被《中华散文》《杂文选刊》《美文》《散文百家》等报刊陆续发出,并结集出版,名曰《万里瞻天》,廖德全的几篇文化随笔还连续入选花城出版社编辑的年度随笔选,产生的文学轰动效应,至今仍在,历久弥新。       廖德全先生在结集出版《万里瞻天》之前,更想着北海的作家们,在他任宣传部长时就筹措资金,一次为38位作家出版了“北海作家丛书”,号称对北海作家“一网打尽”。这样的“壮举”在全国的地市州盟中都实属少见。好多作家写了大半生作品,可从来没机会出版自己的作品集。他的此举不仅是“壮举”,也是善举,了却多少作家的出书梦。       若不是有诗性心灵,谁会敬畏文学;若不是有文学情怀,谁能关心作家。合浦籍著名作曲家、音乐家,广西文联原党组书记、副主席傅磬去世后,虽然歌曲还被人们传颂,但对于演唱者,对于听众,那就是旋律、音符,没几个人知道傅磬是谁。又是廖德全先生出面,不是以政府名义,而是利用他的关系与人脉筹资,在傅磬的家乡沙田为傅磬先生塑造了一座纪念铜像,让人们长久地缅怀这位杰出的音乐家。这不仅是怀念傅磬本人,这也是对音乐艺术、对所有艺术家的尊重。       廖德全先生不仅是作家,也是学者。90年代初他就在大学学报上发表学术论文,并被收进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他的作品集《崛起超越》、《北海瞰潮》是他身临其境为北海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把脉的两部言论和调研报告集,在北海市各部委办局的各级干部中广受好评,是在理论的高度上研究北海改革开放经济走向的力作。其身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又头顶有“研究员”桂冠,还荣获过省给社科二等奖,这在领导干部中是不多见的。       当然,确定廖德全先生在北海乃至广西文坛地位的是他的那些文化随笔,也叫“大散文”。那是一篇篇历史与文化的“思想者笔记”。       廖德全先生大散文的文学叙事,并不是文化的铺陈与编码,他在借物、借史、借人的同时,也是他个人生活史与生活况境的有力书写。是对个人欲望,人性隐秘,甚至历史文化的揭示和理性的勘察。他笔下同步进行着编码与解码的“双管齐下。廖德全先生文化随笔文本中的素材是曹操、苏轼、后主、张飞、客家人;是灵渠、是罗马、是珍珠城。在这些物象服饰下,是他剖析人类有魂、有神、有灵性的思想。他通过自我个体生命的解读,那些个体的荡气回肠畅想,触目惊心的魂魄,才构成了他叙事意象的生命景观。他以自己独到的艺术思维和解读历史的能力,自觉地冲洗掉历史的吊诡,他克服岭南文人的柔弱,摒弃细小情调,不沉溺,不矫饰,文字中虽没有剧烈的震荡和重创,但也不乏抒情的伤感和悲壮的膂力。廖德全先生在历史的时空中好像与英雄豪杰,鸿儒大师在交流对话,一个作家的高蹈情怀都展现在他那成色十足的作品之中。       廖德全先生文学成就向上的过程,大概就是操练自己的过程,操练自己从某种意义上说不是一味地信赖、崇拜“千古风流人物”,而是充分地相信自己的认知,用好自己的领悟,最大限度创造个人审美评判与价值取向。操练别人,只能助长自己的自恋与娇气,操练自己则能增长自己的能力和勇气。       作家作文就像做人,敢亮出骨子里那个或高尚或卑微,或美丽或缺憾,或善良或冷酷,或高雅或粗俗,或勇敢或懦弱,一字排开逐个拷问,之后独自操练。成功属于勇于操练和慎于操练自己的人。廖德全先生作为自己的精神追求,坦荡无疑地体现在自己的作品中,大气磅礴,字里行间透着胆气、正气、豪气、勇气和智气。他的大随笔,引经据典,神采飞扬,那是他博览群书的见证,也是他独立思考和感悟的见证,无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犀利的笔锋、幽默诙谐的语言、激情飞扬的情感,率性不羁的表达,在广西的散文作家中可圈可点。一位作家的作品一旦问世,除了知识产权,其社会属性就大于它的个体归属了,就变成了读者的“集体记忆”,就成了公共的文化符号。廖德全先生(紫苔)在北海的文学身份就大于他的职务符号了,这也是他“传说依在”的重要原因。       我与廖德全由文友逐渐发展成酒友之后,这才有了一段“半是清醒,半是醉的”“潇傻”时光。我们俩人喝酒,能喝得酣畅淋漓,我觉得人生喝酒是比写文章更要爽快的事情。要是写作能像喝酒一样上瘾,那该多好,不好的是,作家就泛滥成灾了。当年我也年轻,虽然说酒量不大,但酒胆不小,北海作家中喝酒敢跟廖德全比划几个来回儿的并不多见,我是之一,那时的我,哪像如今的我,三五杯老酒便败下阵来。遥想当年,我也是“小伙”时,曾经最辉煌的一次与廖公对垒,让他也扶墙走了,我却扶墙站着,可他毕竟也没把我撂倒呀。       几年前,廖德全退出了事业的“江湖”,可他的传说依在,过去同事们称呼他廖秘书长、廖部长、廖市长、廖主任,这些称谓是象征着他工作过机关的区别,但在文学圈里他还有一个半是调侃半是真切的雅号——廖公。特别是他退休之后,廖公更能准确地代表了他身份符号。这是作家们对廖德全先生人格、学识、学养的认同。       也有合浦的作家与他的乡党们,在称谓上叫得更亲切的“腻歪”,如“三叔”“三哥”,一股乡土味,可知廖公重情厚意。廖公身边的人并非都“往来皆鸿儒”,也有“引车卖浆”之人。廖公对每个人都报以尊严、人格平等地对待。就是在酒桌上一些基层的“小人物”有些他连都叫不出名字,只要开口“三叔”“廖公”,“我也敬您一杯酒”,廖德全先生从不搪塞,你来多大杯,我就多大碗。这份真诚、豪爽让人感动、温暖。起初,我担心廖公喝多,就偷偷地让服务员把他的酒换成水,可“不解风情”的廖公,竟然当场一脸诧异:怎么搞地,我这不是酒呀?为人实在的廖公,一杯酒都不“虚假”。       与这样的廖公有着如此共同的经历与记忆,往事岂能如风!

网址:(云南日报网)投稿方式:也可登陆云南日报网:(云南日报网)在网页的最下面有右边有“网上投稿”的功能。

河南日报发表评论文章

省委书记卢展工在2010年6月3日的河南日报上署名发表了一篇题为《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文章,总结发展经验,破解发展难题,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反响。此后,河南日报先后发表9篇文章对此事作以宣传,作者署名何平,所以称之为何平九论。

河南日报写作班子,不是人名。人民日报有一个评论写作班子叫“任仲平”,模仿人民日报的

河南日报写作班子,不是人名意思是河南 平安

向报社直接邮寄稿件!并注明投稿!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