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江西萍乡旅游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2024-07-06 15:11:28

江西萍乡旅游论文发表

萍乡旅游必去十大景点有武功山、吉内得种植基地、荷花博览园、安源森林公园、孽龙洞、杨岐山、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明月湖、芦溪县玉皇山景区、上栗龙溪生态景区。

1、武功山

萍乡旅游一定要去的景点,武功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西省萍乡市东南边境,绵延起伏120公里,景区面积260余平方公里,主峰白鹤峰海拔1918.3米,为江西境内最高峰,自然风光极其秀美,山体博大、山高林密、溪流遍布、美妙绝伦。

2、吉内得种植基地

萍乡家庭游一定要去的景点,背靠武功山,万亩的油菜花田可供观赏,有“满目金黄香百里,一方春色醉千山”之称,当地同时还是秋收起义部队召开军事会议之地。“将军农民”甘祖昌将军和老阿姨龚全珍在高滩村修水库、治理冷水田福及百姓等红色经典文化景点。

3、荷花博览园

萍乡旅游一定要去的景点,那便是荷花博览园,荷花博览园以花为媒,将生态与文化相结合,水上、水中、水下三个层次的观赏格局,3千多亩的荷花花海,让江西也拥有如湘西般“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现属国家4A级旅游景区,而且还是中国连片种植面积最大、品种最丰富的荷花主题公园。

4、安源森林公园

萍乡旅游一定要去的景点:安源森林公园,该公园位于江西萍乡市城区北部杨岐山区和南部安源山、乌龙山、仙峰岩一带,分为南北两大片区,总面积为7866公顷。环绕大半个萍乡城,园内山岳耸峙、峰回嶂叠、森林茂密、泉流瀑飞、洞奇岩异、古刹掩、山清水秀、景色宜人。

公园内外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景观独特,人文景观丰富,是连接长沙、南昌、韶山、井冈山等名城和旅游胜地的枢纽。

5、孽龙洞

萍乡旅游一定要去的景点,孽龙洞位于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福田镇清溪村,国家4A级旅游景区。319国道可直达,距萍乡市中心13公里,是以天然溶洞为主的自然景观,形成于1.8亿年前,绵延8里,洞中水景独特,其中,洞天飞瀑为世间奇景,十分壮观。

6、杨岐山

萍乡旅游一定要去的景点,杨岐山古称翁陵山、漉山,海拔约1000米,位于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境内,距县城25公里,是一个以优美的自然景观为外延,以丰厚的人文景观为内涵,构成融自然风光和宗教文化为一体的重点风景名胜区,已成立杨岐山风景区、杨岐山风景管理处。杨岐山层峦叠翠,山势嵯峨,四时秀色,气候宜人,素有“二十四景”之称。

7、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

萍乡旅游一定要去的景点安源路矿工人纪念馆座北朝南,占地面积200亩,建筑面积3245平方米,陈列面积2400平方米。

纪念馆陈列大楼高24米,长100米,宽30米,系二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正中间建有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部徽,两边是红色瓷砖组成的五星红旗和大型有机玻璃火炬灯,大厅门口有6根用大理石砌成的方开型大柱,高约14米,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8、明月湖

萍乡旅游一定要去的景点,萍乡明月湖风景区位于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南垢坪村。距县城约二十五公里。被誉为“群山锁铜”的大型水库,坝型为条石拱坝,高四十六点五米,总库溶为一千九百七十五万立方米。 风景区修建于一九六六年十月,水淹面积为一千三百七十二亩。

是萍乡县最大的一坐水库。甚为宏伟,坝体两侧巨石矗立,争高竞奇。如遇溢洪之季,库水沿坝顶奔腾直泻,形成瀑布飞珠溅玉,雾气蒸腾,真有“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意味,甚为壮观。

9、芦溪县玉皇山景区

随着山势的起伏,千亩梯田错落有致显示出与众不同;春天牧耕吆喝,田叠如镜;秋天荷锄夕阳,挂壁金黄。高山民居土墙黛瓦,独具特色。村前龙潭清泉滚涌,四季不歇,好一幅乡村美景图。

10、上栗龙溪生态景区

龙溪生态景区山清水秀,重峦叠嶂,乡村旅游圣地,景区脚下是刘凤诰亲笔提名的千年龙溪溶洞,原始生态环境,环境优美,是人们宜居、徒步、攀巖、旅游、观光的盛地。

萍乡是一处充满了自然风情的独特景区,这里可以带给游客更多的惊喜和畅快视觉体验,每个人都能很好的适应当地的气候和自然环境,让你的生活变的更加充满活力,下面给大家分享具体的攻略指南。

萍乡是中国最低调的城市,江西最小的地级市之一,因位居湘赣边界,江西西部,素有“赣西明珠”之称。

有人说,萍乡像是一位小家碧玉的女子,灵气秀美,让人迷恋又让人难以忘怀。也有人说,萍乡像是泰国的清迈,文艺浪漫,淳朴悠闲。

萍乡拥有1700多年历史,素有“湘赣通衡,吴楚咽喉”之称,因古代生有浮萍草而得名。萍乡,也是萍实之乡,意为:“吉祥富实,安康好运”。

萍乡因煤而立,被誉为“江南煤都”,一跃而上成为江西地级市不到50年。

萍乡是中国著名烟花爆竹之乡,也是中国傩文化之乡,在近代史上,萍乡是中国工人运动策源地,秋收起义策源地,中国少先队员诞生地,红领巾的摇篮。

萍乡是江西才子刘凤诰的故里,素有“江西才子之乡”的美誉。萍乡山清水秀,风景迷人,只有去过的人才知道她的美!

江西著名的十大旅游景点有:

滕王阁,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位于中国江西省南昌市赣江畔。

井冈山,革命历史辉煌,自然风光绚烂,红绿辉映,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国红色旅游景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瑞金共和国摇篮景区位于江西赣州瑞金市,由叶坪、红井、二苏大、中华苏维埃纪念园四大景区组成,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也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龟峰系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它位于江西省弋阳县城区西南部。

大觉山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分布广,被专家誉为“天然氧吧,全国罕见的动植物基因库”。

武功山位于罗霄山脉北段,位于江西西部,地跨吉安市安福县、萍乡市的芦溪县、宜春市袁州区三地,是以自然风光为主要特色的山岳型风景区,同时也为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

明月山旅游区位于赣西中部有“中国宜居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绿化模范城市”、“2010中国最佳休闲养生城市”之称的宜春市中心城西南15公里处,旅游区面积136平方公里。

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家以陶瓷文化为主题的5A级景区。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处贵溪市境内,是道教正一派的祖庭。

庐山位于中国中部江西省九江市南,北濒长江,东接鄱阳湖,共有90多座山峰,群峰间散布有许多壑谷、岩洞、瀑布、溪涧,地形地貌复杂。

江西红色旅游论文发表

1.强化品牌意识,打造红色旅游品牌。目前,包括北京、上海、陕西、贵州在内的全国许多省市都在开发红色旅游资源。在这种激烈竞争的环境中,江西的红色旅游市场一定要在全国叫响“红色摇篮”这一品牌,并使之成为红色旅游中最具震撼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品牌。 2.提升旅游品位,打造红色旅游新亮点。近年来,江西各红色旅游基地大力推进红色旅游文化节事开发,提升旅游品位。如井冈山完成了“星火燎原——岁月井冈山”大型红色主题歌舞节目和“红色歌曲——唱响井冈山”大型红歌会。同时,江西正着力于高标准打造旅游新亮点,如红色文化研习游,革命摇篮体验游,红色故都寻访游等红色旅游新亮点。 3.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红色旅游配套设施。各红色旅游景点都要进一步改善景区的公路状况和相关配套设施,不断提高参观游览的安全性和舒适度。另外,在设施建设过程中,要大力引进现代科学技术,如利用声、光、电等把单调的资源陈列变得活灵活现,使人如临其境,印象深刻。 4.加强红色旅游区域间的合作,整合红色旅游资源。各地要积极主动地搞好区域之间的协调、配合工作,在项目选择上统筹兼顾,形成合理分工和相互促进的格局,防止各自为政、争抢项目、自成体系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5.加强对红色导游员和解说员的培训,进一步提高其综合素质。相对于山水风光游,红色导游员和解说员的要求更高。他们不仅要通晓当地的革命史,还要了解整个区域乃至全国的革命发展脉络。因此,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定期培训,不断提高其服务质量。 6.稳定红色旅游市场,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发展红色旅游是加强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红色旅游区所在地政府要建立健全综合协调机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进一步拓展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不断推进红色旅游的健康、持续、和谐发展。

江西省红色旅游发展纲要来源:寻乌县信息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9.16红色旅游是指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以及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内涵,以现代旅游为基本形式,组织接待旅游者参观游览、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是红色革命精神与现代旅游经济的结晶。自1999年我省提出“红色旅游”概念以来,红色旅游在全省各地蓬勃开展,成为国内旅游的新亮点个重要增长点。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积极发展红色旅游的指示精神,进一步把我省红色旅游打造成具有震撼力的品牌,把红色旅游活动推向心得高潮,把红色旅游产业做大做强,使之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特制订本纲要。一、重大意义发展红色旅游,既是打造中国特色旅游品牌、繁荣旅游经济的重要内容,更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一项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战略工程,还是展示时代风貌的重要途径。(一)红色旅游是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它实现了三个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在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也推进了精神文明的建设,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红色文化”的需求;它实现了传统教育与现代休闲方式的有机结合,寓教于游,寓教于乐,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它宣传的是政治内容,运用的是市场手段,满足的是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能够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形式。(二)红色旅游是培育“红色”下一代的重要课堂。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是我党一项重要的任务。旅游是青少年普遍喜欢参与的时尚型、文化性的高层次生活消费活动,具有很强的学习、教育功能。通过开展“红色旅游”活动,可以将革命历史知识、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以旅游的方式传输给广大青少年,潜移默化,行之有效。(三)红色旅游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各项工作的指针。发展红色旅游,实行红色、绿色、古色旅游资源互融,区域旅游线路互连,城乡旅游市场互动,海内外客源互流,实现地区间经济效益再分配,符合科学发展,能够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与国外的协调。(四)红色旅游是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引敬。革命老区曾为革命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但目前经济社会大多还比较落后。发展红色旅游,就是依托自身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培育革命老区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是一项重大的扶贫工程。发展红色旅游,有助于革命老区打破封闭格局,加快开发开放;扶贫扶智结合,提高人口素质;改善生态环境,再造秀美山川。(五)红色旅游是展示我省新形象的重要窗口。红色文化是中华名族的骄傲,也是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发展红色旅游,是弘扬红色文化、彰现革命精神、展示崭新风貌、提升整体形象的重要窗口。当前我省正在广泛开展“弘扬井冈精神,兴我美好江西”主题学习教育活动。发展红色旅游,即可让人们了解江西丰富的红色文化,又能向世人展示江西崭新的时代风貌。(六)红色旅游是我省建设“旅游休闲后花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江西建设成“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居民旅游休闲后花园”,是省委、省政府的一大战略决策。发展红色旅游,加快红色旅游景区建设,完善红色旅游产品,打造红色旅游品牌,是我省旅游业的最大亮点和新的增长点,并籍此带动绿色、古色旅游开发,促进旅游整体发展,使江西尽快成为东南沿海乃至全国和海外人们旅游休闲的后花园。二、发展条件(一)资源极为丰富,品位独特超群。江西被誉为“红土地”,即指全省以红壤土为主体的地形地貌,更指江西为最重要、最著名的革命老区。全省各地分布着大量的革命胜迹、旧址和纪念物,拥有革命摇篮——井冈山、共和国的摇篮——瑞金、军旗升旗的地方——南昌、秋收起义的策源地——萍乡等著名的革命圣地和9处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还有一大批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而且,这些红色旅游资源又大多与绿色旅游资源、古色旅游资源有机融合,相映生辉,对发展旅游十分有利。(二)基础条件良好,品牌基础形成。经过多年开发建设,我省红色旅游景区初具规模,接待设施不断完善,形成了较强的接待能力。全省交通状况有了根本性的改善,尤其是京九铁路、天字型的高速公路网络和南昌昌北国际机场、井冈山机场等重要交通基础设施相继投入使用,为进一步发展红色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同时,我省还有一支从事红色旅游服务的、具有较高政治和业务素质的专业队伍。我省推出的三条黄金旅游线路中的南昌——井冈山——赣州——瑞金红色文化旅游线,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在市场颇受欢迎;“红色摇篮、绿色家园”已成为闻名的旅游品牌。(三)历经多年探索,积累不少经验。我省从提出红色旅游概念、建设红色旅游景区、编排红色旅游线路、策划红色旅游节目,到组织大型的红色旅游宣传推广活动、联合兄弟省市打造红色旅游品牌、探索红色旅游发展模式、开展红色旅游理念研究等方面,均具有率先性和创造性,并在多年的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为红色旅游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四)影响日益深远,适逢发展良机。随着红色旅游的蓬勃发展,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日益显现,对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越大。同时,从中央到地方对发展红色旅游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今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把红色旅游作为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主题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各级党团工会组织都纷纷将组织红色旅游活动作为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形式。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5周年的喜庆之年,也是红色长征开始70周年、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年内我国将正式启动红色旅游工程;明年又是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和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国家旅游局还确定明年为红色旅游发展年,这些都为红色旅游提供了空前的发展机遇。三、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念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落实“两个务必”的要求,全面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弘扬井冈精神,兴我美好江西”的总体目标,在切实搞还革命文物保护的前提下,充实利用红色资源,大手笔策划,高水准运作,大力推进我省红色旅游快速发展。将发展红色旅游与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使我省红色旅游区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基地;将发展红色旅游与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使我省红色旅游区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基地;将发展红色旅游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促进江西在中部地区的迅速崛起和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奔小康;将红色旅游、绿色旅游、古色旅游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我省旅游“三色”互融、品质超群的鲜明特征;将瞻仰放下与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商务会展紧密结合起来,使我省旅游业尽快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推进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将省内红色旅游与省外红色旅游紧密结合起来,与兄弟省市联手打造中国红色旅游品牌,为我国红色旅游的全面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四、战略目标充分发挥我省红色旅游资源优势,牢牢把握市场机遇,通过三年的努力,力争实现以下四大战略目标,以取得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开发好一批成熟的红色旅游产品。按照旅游六大要素的要求,高标准搞好重点红色旅游景点和线路的开发建设,把红色文化习游、革命摇篮体验游、红色故都寻访游、长征之路觅踪游、人名军队寻根游、工人运动探源游、秋收起义访习游等红色旅游产品和红色旅游文化节事活动,打造成国内一流的旅游精品。(二)打造出具有震撼力的红色旅游品牌。将井冈山打造成中国红色旅游的中心,将南昌、瑞金、萍乡安源、上铙集中营等地建设成具有影响力和吸引了的红色旅游基地,使“红色摇篮”旅游品牌深入人心。(三)建设成快速增长的红色旅游产业,近几年,全省红色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每年要以30%以上的幅度增长,到2005年,全省红色旅游接待人和收入力争占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到2007溺爱,全省红色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力争占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总收入的40%左右。(四)培育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充分发挥红色旅游读对革命老区经济的推动作用,延长产业链,形成巨大的人流、物流、财流、信息流、扩大招商引资,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劳动力转移,加快革命老区脱贫制服奔小康的步伐。五、总体布局全省红色旅游按照“一个龙头、四个基点、两个集散中心、六条精品线路”和红色、绿色、古色旅游有机结合的原则进行布局。一个龙头:井冈山红色旅游区,包括赣西南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井冈山、永新、莲花、泰和、万安、遂川、吉安、吉水、永丰等地的红色旅游景区景点。四个基本点:南昌红色旅游区,包括南昌市区八一起义系列、革命历史博物馆、革命烈士纪念馆、烈士陵园、新建望城岗等地的红色旅游景区景点;瑞红色旅游区,包括赣南的瑞金、兴国、于都、宁都、会昌、大余等地的红色旅游景区景点;萍乡红色旅游区,包括赣西北的萍乡安源工人运动系列和秋收起义萍乡纪念馆、铜鼓纪念馆、修水纪念馆以及新余、万载等地的红色旅游景区景点;上饶红色旅游区,包括赣东北的上饶集中营旧址、革命烈士纪念馆及陵园和弋阳、横峰余江等地的红色旅游景区景点。两个集散中心:南昌主集散中心;赣州次集散中心。六条精品线路:中国红色旅游概念线路“上海—嘉兴—南昌—井冈山—瑞金—长汀—高州—延安—西柏坡—北京”,江西红色文化旅游金牌线路“南昌—井冈山—赣州—瑞金”;赣湘红色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南昌或井冈山—萍乡—韶山—长沙”;赣闽粤红色文化旅游精品线路“赣州—瑞金—长汀—龙岩—梅州—广州”;赣浙红色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南昌—龙虎山—上饶—三清山—杭州—嘉兴—上海”;赣鄂红色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武汉—黄冈—九江(庐山)—共青城—南昌—井冈山。”六、开发重点(一)突出主题形象,搞好景区建设。井冈山红色旅游区要突出革命摇篮的主题和革命胜地与秀丽风光相结合的特色;加快实施朱毛会师再现工程、黄洋界保卫战再现工程、茅坪红军村访习体、验区建设工程、井冈山红色之旅建设工程、主峰景区建设工程、笔架山十里杜鹃长廊建设工程、完善和提升永新三湾改编旧址景区等,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南昌红色旅游区要突出英雄城的主题和革命历史名城与花园城市相结合的特色;完善八一广场、八一起义纪念馆、小平小道、小平楼等红色景区景点,兴建陆军博物馆。瑞金红色旅游区要突出共和国摇篮的主题和红色故都与客家风情相结合的特色;完善和提升叶坪、沙州坝、云石山等红色文化博览区和兴国将军纪念馆、于都红军长征第一渡旧址景区等,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萍乡红色旅游区要突出中国工人运动与秋收起义策源地的主题和革命故地与古摊文化、高山草甸风光相的特色;完善和提升安源工人运动纪念博览区、萍乡秋收起义广场、铜鼓纪念馆、修水纪念馆等,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上饶红色旅游区要突出血染的奉碑主题和革命旧址与三清山绝景相结合的特色;保护上饶集中营旧址,完善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纪念馆,保护和整理横峰闽浙赣苏区旧址和弋阳方志敏纪念馆、余江邹韬奋故居等,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二)半好重大节事,创造旅游亮点。今年秋季举办办2004中国奥克斯红色之旅万里行活动;以后每年秋季举办中国红色旅游文化节,在南昌举行大型主题文艺晚会、旅游推介、经贸洽谈、招商引资活动,在井冈山举行红色旅游高峰论坛和业内交流活动。每年4月下旬在井冈山举办井冈山杜鹃节,举行杜鹃化观赏、革命胜地访习、革命传统教育研讨、大型红色主题歌舞表演以及经贸洽谈、旅游交易等活动。每年8月1日至7日在南昌举办英雄城国防教育周,并于“八一”建军节在“八一”广场隆重举行升军旗仪式、大型主题文艺晚会等活动。每年11月7日在瑞金举办红色故都华诞纪念活动,举行中华苏维埃旧址考察、中央机关寻根、旅游推介活动和红色旅游区域合作研讨会、大型文艺晚会。(三)推出精特节目,提升旅游品位。大力推进红色旅游文艺节目的开发,南昌策划并推出“军旗升起的地方”大型红色主题歌舞节目;井冈山完善“星火燎原——岁月井冈山”大型红色主题歌舞节目;瑞金策划并推出“赤国红都——共和国从这里走来”大型红色主题歌舞节目;萍乡策划并推出“秋收起义之歌”红色主题文艺节目;上饶策划并推出“血染的丰碑”红色主题文艺节目。(四)完善配套设施,优化旅游产品。各红色旅游景区景点艘要搞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加快建设高速公路网络的基础上,突出改善景区公路和游步道设施,提高景区的可进入性与参观游览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应根据市场需求,科学安排与红色旅游城市和景区相协调的住宿和饮食设施。在南昌、井冈山、瑞金等地,加快建造会展中心,促进我省商务会展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五)扩大商品产销,推出特色餐饮。要努力改善红色旅游商品产销的经济环境,鼓励生产适销对路的红色旅游商品,疏通并扩大供销渠道,满足游客的购物需求,使红色旅游商品产销的增长速度高于接待人数的增长速度。积极开发以金属、玻璃、石块、木材、棉麻为材质,以革命圣地、领袖人物、革命文物等为主题的系列红色旅游纪念品;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木竹品、服饰以及农副产贫寒;编制反映红色旅游书籍、光盘等。鼓励发展红色旅游商品销售网点,在主要红色旅游城市和景区建立旅游购物中心。同时,要大力挖掘和推出反映红色文化的特色菜肴和食品。七、主要措施(一)统一规划布局,分级组织实施。为准确把握战略方向,调动各有关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加快发展的合力,达到最佳整体效果,并争取时间,加快发展速度,各有关市、县、区和有关部门都要依据本纲要的原则,尽快研究制订便于操作的方案并组织实施。已经确定、正在实施的项目,要一鼓作气,早日建成;已经看准、具备条件的项目,要尽快上马,付诸实施。鉴于旅游业对相关产业的关联性和依赖性强,各地在制订实施方案时,都要注意与相关产业规划的相关部门紧急衔接。(二)改善交通条件,增强旅游运力。要进一步加快红色旅游景区兣建设,改善景区交通状况,并鼓励汽车业发展。南昌昌北国际机场、赣州黄金机场、井冈山机场要开通更多的航班,以便远程游客来赣旅游。铁路部门要增开与省外主要城市的直通客车,并采取加挂车厢、预留客票、连网购票等形式,方便游客旅行。(三)加快“三个整合”,强化建设管理。要按照全面整合旅游资源、旅游体制、旅游产业大要求,把“三色”旅游资源有机组合,开发出复合型旅游精品。要全面理顺主要红色旅游景区管理体制,实行对景区统一管理。要根据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强化红色旅游相关管理部门的协调与合作。(四)加强宣传促销,开拓客源市场。要采取多种形式搞好我省红色旅游的整体形象宣传,提高知名度。要加强省际横向联合,逐步在国内主要旅游点城市设立旅游办事机构,形成全方位的旅游宣传促销攻势,建立稳定的客源市场网络。各红色旅游区的宣传推广要围绕主题、突出特色、增强吸引力,要适时推出一些富有特色的招徕性强的旅游线路和旅游节事活动,并要主动与兄弟省市特别是沿海地区和中心城市互动对接。要鼓励旅游企业在省外设立促销机构,或利用我省各驻外机构,通过直接派员或委托、合作的方式,开拓旅游业务。(五)搞活旅游经济,提高综合效益。以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理念指导我省旅游经济工作。充分利用我省旅游资源特点,巧妙组合红色、绿色、古色相结合的多种复合型旅游产品。红色旅游参观点要逐步降低门票收费价格乃至免费对公众开放,从而吸引更多游客,实现更大的社会效益;而与之相关联的其他旅游景区景点和经营性项目,则要努力搞活经营,增加游客消费,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六)加强队伍建设,培养优秀人才。切实提高对开发红色旅游人才的认识,把旅游教育培训作为红色旅游基础工程来抓。广泛吸收社会各界有志于从事红色旅游服务的人士加入到服务队伍中来。要加强职业道德和服务技能的培训,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实现红色旅游服务向专业化、规范化、艺术化和人性化方向发展。(七)实施优惠政策,广筹建设资金。发展红色旅游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工程和系统工程,必须在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下进行。各级政府要采取优惠政策大力鼓励红色有的发展。要切实增加读革命旧居旧址维护、红色旅游开发和景区公路建设的投入,完善红色旅游参观点和相关基础设施。同时,减免投资红色旅游项目的规费,创造优良的投资环境,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开发建设经营性红色旅游服务设施和其他配套旅游项目。(八)树立客本观念,营造旅游气氛。一游客为本,是“以人为本”在旅游也的具体化。要转变观念,强化意思,从更新经营理念入手,大力营造旅游氛围。要组织和动员红色旅游城市和景区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加强旅游环境培育,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发扬革命优良传统,增强“处处都是旅游环境,人人都是旅游形象”的意识,自觉塑造和展示良好的社会风貌。要切实保护好旅游资源,维护旅游环境卫生和秩序。在城乡规划建设中,要注意突出本地红色文化的特色,营造浓郁的红色旅游氛围。

红色旅游作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政治工程,作为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文化工程,作为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经济工程,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对江西省来说,发展红色旅游是“三位一体”的重大工程。 江西是一个红色旅游资源大省,被称为“红色摇篮”。这里有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共和国的摇篮——瑞金、人民军队的摇篮——南昌和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安源。这里还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起点,孕育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辈和英烈在这里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部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为后人留下了一大笔值得永远学习和传承的伟大精神。利用红色资源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始终是江西省培育和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形式。发展红色旅游是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结果。 江西作为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省份之一,正在努力打造“具有震撼力”的红色旅游品牌。早在2000年,江西省就提出树立“红色摇篮,绿色家园”的旅游形象,将红色旅游作为江西省重要的旅游品牌。2004年1月,江西省联合北京、上海、河北、广东、福建、浙江等省市,签署了《七省市共同发展红色旅游郑州宣言》,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得到社会广泛认同。2004年10月,联合15省市开展了“红色之旅万里行”大型红色旅游宣传活动,为发展红色旅游宣传造势;提出了“新世纪、新长征、新旅游、新形象”的红色旅游主题,努力把“红色摇篮,绿色家园”的品牌唱响中华,走向世界;率先制定了《江西省红色旅游发展纲要》,力求对全省的红色旅游发展加强指导和规范,努力使红色旅游成为江西省旅游新的亮点和重要增长点。 通过发展红色旅游的实践和探索,江西对中央关于发展红色旅游的精神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充分发挥红色旅游资源的“资政育人”作用,是推动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举措 红色景区蕴藏着深厚的革命历史文化内涵,是资政育人、培育干部的重要基地。红色旅游将中国革命的辉煌历史与现代旅游形式统一起来,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持。多年来江西省井冈山、瑞金等革命圣地一直被辟为党政军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去年,中央在井冈山建立了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发改委、财政部等36个部委在瑞金修复旧址并辟为教育基地,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上百万党员干部前来参观学习。红色景区被广大党员干部誉为“党性培养和锻炼的大课堂”,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发挥出更为重要的作用。 充分发挥红色旅游活动的“寓教于游”功能,是新形势下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弘扬优秀民族精神的鲜活形式 红色旅游既是革命精神教育活动,又是旅游观光活动,为开展有声有色的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广阔天地。红色旅游实现了传统教育与现代休闲方式的有机结合,寓教于游,寓教于乐。通过红色旅游活动,传输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给人们以知识的汲取、心灵的震撼、精神的激励和思想的启迪。江西省在组织红色旅游活动中广泛开展的上一堂革命传统教育课、唱一首红军歌、吃一顿红军饭、看一场红色歌舞、走一段红军挑粮路、写一篇参观学习心得体会等“六个一”活动,受到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的欢迎。 充分发挥红色旅游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是以红色旅游为龙头,整合、优化、提升当地经济社会资源,促进包括旅游业在内的第三产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有效途径 发展红色旅游能激活当地经济,有效地整合、优化经济社会资源,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激活当地群众的市场经济意识、对外开放意识、勤劳致富意识、自主发展意识。为适应广大群众的需求,江西省围绕打造红色旅游精品区和完善旅游六大要素,加强革命旧址、遗迹的修缮,加快景区道路、供电、消防、环卫、给排水等设施建设,积极开发红色旅游商品、纪念品,建设旅游商品销售网点,建设红色旅游景区农副产品供应基地,使红色旅游景区成为交通便捷、环境优美、市场繁荣,人民富裕,经济快速发展的红色旅游城市。一业兴、众业旺。红色旅游的发展带来了整个旅游业的繁荣,带动了建筑、商贸、交通、电信、加工业和农业等多项关联产业的发展。 充分发挥“红色摇篮,绿色家园”品牌作用,是实现江西在中部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劲动力江西省委明确提出,把江西建设成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基地、优质农副产品供应的基地、劳动力输出的基地和旅游休闲的“后花园”,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奋斗目标。做强、做大江西红色旅游产业,成为实现这一奋斗目标的重要支柱和新的增长点。几年来,江西省紧紧围绕江西发展战略,打造“红色摇篮,绿色家园”品牌,加大红色旅游景区建设,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产业,先后建成了井冈山、瑞金、南昌、安源等一批红色旅游景区,红色旅游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2004年,全省红色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1350余万人次,红色旅游总收入77亿元,占全省接待国内游客总量、旅游总收入的30%,红色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省GDP的2.2%。“红色摇篮,绿色家园”的品牌效应,使江西成为海内外关注的红色旅游热点,扩大了对外影响,有力地促进了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为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红色旅游是指以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以后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红色旅游是把红色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景观结合起来,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主题旅游形式。其打造的红色旅游线路和经典景区,既可以观光赏景,也可以了解革命历史,增长革命斗争知识,学习革命斗争精神,培育新的时代精神,并使之成为一种文化。学习性红色旅游的学习性,主要是指以学习中国革命史为目的,以旅游为手段,学习和旅游互为表里。但是,这种学习不宜搞成灌输式的“现场报告会”,而应营造出自我启发的教育氛围,达到“游中学、学中游”,寓教于游、润心无声的境界。 对国民进行本国历史的旅游教育,在某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已成为制度。如德国一些州就对中小学生进行反法西斯的修学旅游做了专门立法,要求每个学校都要定期组织学生到纳粹集中营等地游览参观,勿忘历史。中国人的旅游与学习总是紧密相连在一起,有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传统。现在开展的红色旅游,是这个优良传统的发扬光大。它完全可以归类于修学的大类,定位于朝觐“革命圣地”的专题旅游,列入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团工会组织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序列。故事性故事性是相对说教性而言,反映出人们对历史吸引物的取舍观。现在到一些红色旅游点,给人的感觉是在参观“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的地区展览,千篇一律,千人一面,静态有余,动感不足,缺乏实景地厚重的历史感、独特的亲切感和“姹紫嫣红”的美感。这里除了经济条件落后、展陈手段单一等因素外,也是在英雄史观等陈旧观念影响下产生的人为缺陷之一。 要让红色旅游健康发展,使之成为有强烈吸引力的、大众愿意自费购买的旅游产品,还需要妥善处理红色教育与常规旅游的辩证关系,其中的关键是以小见大,以人说史。历史典故往往形象、生动、有趣,容易让英雄走下圣坛,贴近群众和生活,产生亲和力。因此,要深入发掘红色旅游中的历史人物故事,既要反映领袖、英雄等“大人物”在历史中的重要作用,更要通过“小人物”的故事,揭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真谛,使历史鲜活和丰满起来。参与性有些红色旅游景点的旅游过程较为艰苦,为改变这种状况,少数景点努力过头,出现城镇化、商业化、舒适化的倾向,有损害红色旅游本质特色的危险。为避免重蹈覆辙,红色旅游点应紧跟体验经济的潮流,突出旅游节目的参与性。红色旅游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性学习。红色旅游的组织者要设计、组合出“原汁原味、有惊无险、苦中有乐、先苦后甜”的产品来。近年来,有些红色旅游景点开展了“穿红军服、唱红军歌、吃红军饭、走红军路”等参与性活动,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多数还只是停留在化装拍照、观赏节目、饭菜品尝等浅层次上。

乡村旅游发表论文

中文摘要: 国家旅游局确定2006年全国旅游的主题为“中国乡村游”。这种大环境下,深入研究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广大的农村地区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乡村旅游如何可持续发展,以促进该区域的资源的科学利用,完善旅游系统结构,解决制约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持续发展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研究是在对前人相关研究进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应用系统科学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新农村建设理论开展研究。通过文献资料和定量及实证分析研究,重点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运行系统进行了构建。结合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建立起了乡村旅游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影响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指标体系进行了模型分析,并运用该模型对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太子岩旅游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对河北省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SWOT分析,构建了河北乡村旅游发展战略。 论文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运行系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首次将技术环境运用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运行环境中,提出了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运行目标,构建了系统运行的保障机制,创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运行的动态调控机制。论文...英文摘要: In 2006,China National Tourism Administration entitled the year the theme of“Rural Travel in China.”Under the circumstances, the in-depth research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SDR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areas rich in resources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with the purpose to promote the region’s scientific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and improve the system structure of tourism.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r...目录:中文摘要 3-4ABSTRACT 4-5第一章 绪论 10-191.1 乡村旅游本质及其发展 10-131.1.1 乡村旅游本质 101.1.2 乡村旅游的起源与发展 10-121.1.3 乡村旅游的类型 12-13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151.2.1 理论研究方面 13-141.2.2 开发实践方面存在的问题 14-151.3 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5-16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6-17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17-19第二章 国内外乡村旅游相关研究进展 19-332.1 国外乡村旅游理论相关研究 19-272.1.1 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的主要内容 19-262.1.2 国外乡村旅游的研究方法 26-272.2 国内乡村旅游相关研究 27-302.2.1 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的背景 272.2.2 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的主要内容 27-302.3 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比较 30-322.3.1 研究内容的差异 30-312.3.2 研究层次的差距 312.3.3 研究方法的差异 312.3.4 研究理念的差异 31-322.4 本章小结 32-33第三章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分析 33-473.1 我国乡村旅游兴起的历程 33-353.1.1 我国乡村旅游的起步和逐步形成 343.1.2 我国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阶段 34-353.2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 35-403.2.1 发展模式现状 35-363.2.2 主要的开发形式和分布 36-373.2.3 乡村旅游运行机制的现状分析 37-403.2.4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总体特点 403.3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40-463.3.1 对乡村旅游的认识 413.3.2 宏观管理力度不够 41-433.3.3 缺乏系统的营销策略 43-453.3.4 负面影响日益加剧 45-463.4 本章小结 46-47第四章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研究 47-674.1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 47-504.2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50-664.2.1 可持续旅游发展理论 50-544.2.2 旅游系统理论 54-564.2.3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56-604.2.4 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理论 60-664.3 本章小结 66-67第五章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运行系统分析 67-905.1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运行体系 67-695.2 乡村旅游系统的结构 69-715.2.1 旅游客源市场系统 69-705.2.2 旅游目的地系统 705.2.3 旅游出行系统 70-715.2.4 旅游支持系统 715.3 乡村旅游运行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运行环境分析 71-765.3.1 区域生态环境 725.3.2 区域经济环境 72-735.3.3 社会文化环境 73-745.3.4 政治法律环境 74-755.3.5 技术环境 75-765.4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运行目标分析 76-815.4.1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76-775.4.2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运行目标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77-815.5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运行保障机制分析 81-875.5.1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保障系统 81-825.5.2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资金保障系统 825.5.3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设施保障系统 82-835.5.4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保障系统 83-845.5.5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文化保障系统 845.5.6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支持系统 84-855.5.7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危机管理机制系统 85-875.6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运行调控系统分析 87-895.6.1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联与反馈分析 875.6.2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运行系统的调控 87-895.7 本章小结 89-90第六章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90-1076.1 乡村旅游评价与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90-916.1.1 评价标准 906.1.2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90-916.2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与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91-966.2.1 评价目的 916.2.2 评价内容 91-926.2.3 指标的筛选 92-936.2.4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单项指标评价及其赋值 93-966.3 综合评价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数学模型 96-1066.3.1 各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96-986.3.2 各评价指标的评分 98-996.3.3 评价模型 996.3.4 灵敏度分析 99-1016.3.5 案例分析: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太子岩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 101-1066.4 本章小结 106-107第七章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证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107-1297.1 河北省旅游业发展现状 107-1087.2 河北省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108-1117.2.1 河北省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108-1097.2.2 河北省乡村旅游资源特征 109-1107.2.3 河北省乡村旅游市场定位与发展前景 110-1117.3 河北省乡村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111-1187.3.1 优势分析(S) 112-1147.3.2 劣势分析(W) 114-1167.3.3 机遇分析(O) 116-1187.3.4 威胁分析(T) 1187.4 河北省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118-1277.4.1 总体发展思路 118-1217.4.2 发展策略 121-1277.5 研究展望 127-1287.6 本章小结 128-129参考文献 129-139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139-140致谢 140

找到一篇它的大的方面就两部分:一、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二、对策与借鉴。我觉得你也可以稍微加些其它的。

你的论文准备往什么方向写,选题老师审核通过了没,有没有列个大纲让老师看一下写作方向?老师有没有和你说论文往哪个方向写比较好?写论文之前,一定要写个大纲,这样老师,好确定了框架,避免以后论文修改过程中出现大改的情况!!学校的格式要求、写作规范要注意,否则很可能发回来重新改,你要还有什么不明白或不懂可以问我,希望你能够顺利毕业,迈向新的人生。一、编写提纲的步骤:(一)确定论文提要,再加进材料,形成全文的概要论文提要是内容提纲的雏型。一般书、教学参考书都有反映全书内容的提要,以便读者一翻提要就知道书的大概内容。我们写论文也需要先写出论文提要。在执笔前把论文的题目和大标题、小标题列出来,再把选用的材料插进去,就形成了论文内容的提要。(二)原稿纸页数的分配写好毕业论文的提要之后,要根据论文的内容考虑篇幅的长短,文章的各个部分,大体上要写多少字。如计划写20页原稿纸(每页300字)的论文,考虑序论用1页,本论用17页,结论用1—2页。本论部分再进行分配,如本论共有四项,可以第一项3—4页,第二项用4—5页,第三项3—4页,第四项6—7页。有这样的分配,便于资料的配备和安排,写作能更有计划。毕业论文的长短一般规定为5000—6000字,因为过短,问题很难讲透,而作为毕业论文也不宜过长,这是一般大专、本科学生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所决定的。(三)编写提纲论文提纲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的要点,如何展开则不涉及。这种提纲虽然简单,但由于它是经过深思熟虑构成的,写作时能顺利进行。没有这种准备,边想边写很难顺利地写下去。二、毕业论文提纲的拟定如何落笔拟定毕业论文提纲呢?首先要把握拟定毕业论文提纲的原则,为此要掌握如下四个方面:(一)要有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去检查每一部分在论文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看看各部分的比例分配是否恰当,篇幅的长短是否合适,每一部分能否为中心论点服务。比如有一篇论文论述企业深化改革与稳定是辩证统一的,作者以浙江××市某企业为例,说只要干部在改革中以身作则,与职工同甘共苦,可以取得多数职工的理解。从全局观念分折,我们就可以发现这里只讲了企业如何改革才能稳定,没有论述通过深化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职工收入增加,最终达到社会稳定。

乡村旅游论文发表

你的论文准备往什么方向写,选题老师审核通过了没,有没有列个大纲让老师看一下写作方向?老师有没有和你说论文往哪个方向写比较好?写论文之前,一定要写个大纲,这样老师,好确定了框架,避免以后论文修改过程中出现大改的情况!!学校的格式要求、写作规范要注意,否则很可能发回来重新改,你要还有什么不明白或不懂可以问我,希望你能够顺利毕业,迈向新的人生。一、编写提纲的步骤:(一)确定论文提要,再加进材料,形成全文的概要论文提要是内容提纲的雏型。一般书、教学参考书都有反映全书内容的提要,以便读者一翻提要就知道书的大概内容。我们写论文也需要先写出论文提要。在执笔前把论文的题目和大标题、小标题列出来,再把选用的材料插进去,就形成了论文内容的提要。(二)原稿纸页数的分配写好毕业论文的提要之后,要根据论文的内容考虑篇幅的长短,文章的各个部分,大体上要写多少字。如计划写20页原稿纸(每页300字)的论文,考虑序论用1页,本论用17页,结论用1—2页。本论部分再进行分配,如本论共有四项,可以第一项3—4页,第二项用4—5页,第三项3—4页,第四项6—7页。有这样的分配,便于资料的配备和安排,写作能更有计划。毕业论文的长短一般规定为5000—6000字,因为过短,问题很难讲透,而作为毕业论文也不宜过长,这是一般大专、本科学生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所决定的。(三)编写提纲论文提纲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的要点,如何展开则不涉及。这种提纲虽然简单,但由于它是经过深思熟虑构成的,写作时能顺利进行。没有这种准备,边想边写很难顺利地写下去。二、毕业论文提纲的拟定如何落笔拟定毕业论文提纲呢?首先要把握拟定毕业论文提纲的原则,为此要掌握如下四个方面:(一)要有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去检查每一部分在论文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看看各部分的比例分配是否恰当,篇幅的长短是否合适,每一部分能否为中心论点服务。比如有一篇论文论述企业深化改革与稳定是辩证统一的,作者以浙江××市某企业为例,说只要干部在改革中以身作则,与职工同甘共苦,可以取得多数职工的理解。从全局观念分折,我们就可以发现这里只讲了企业如何改革才能稳定,没有论述通过深化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职工收入增加,最终达到社会稳定。

中文摘要: 国家旅游局确定2006年全国旅游的主题为“中国乡村游”。这种大环境下,深入研究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广大的农村地区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乡村旅游如何可持续发展,以促进该区域的资源的科学利用,完善旅游系统结构,解决制约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持续发展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研究是在对前人相关研究进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应用系统科学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新农村建设理论开展研究。通过文献资料和定量及实证分析研究,重点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运行系统进行了构建。结合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建立起了乡村旅游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影响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指标体系进行了模型分析,并运用该模型对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太子岩旅游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对河北省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SWOT分析,构建了河北乡村旅游发展战略。 论文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运行系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首次将技术环境运用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运行环境中,提出了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运行目标,构建了系统运行的保障机制,创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运行的动态调控机制。论文...英文摘要: In 2006,China National Tourism Administration entitled the year the theme of“Rural Travel in China.”Under the circumstances, the in-depth research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SDR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areas rich in resources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with the purpose to promote the region’s scientific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and improve the system structure of tourism.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r...目录:中文摘要 3-4ABSTRACT 4-5第一章 绪论 10-191.1 乡村旅游本质及其发展 10-131.1.1 乡村旅游本质 101.1.2 乡村旅游的起源与发展 10-121.1.3 乡村旅游的类型 12-13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151.2.1 理论研究方面 13-141.2.2 开发实践方面存在的问题 14-151.3 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5-16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6-17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17-19第二章 国内外乡村旅游相关研究进展 19-332.1 国外乡村旅游理论相关研究 19-272.1.1 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的主要内容 19-262.1.2 国外乡村旅游的研究方法 26-272.2 国内乡村旅游相关研究 27-302.2.1 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的背景 272.2.2 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的主要内容 27-302.3 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比较 30-322.3.1 研究内容的差异 30-312.3.2 研究层次的差距 312.3.3 研究方法的差异 312.3.4 研究理念的差异 31-322.4 本章小结 32-33第三章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分析 33-473.1 我国乡村旅游兴起的历程 33-353.1.1 我国乡村旅游的起步和逐步形成 343.1.2 我国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阶段 34-353.2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 35-403.2.1 发展模式现状 35-363.2.2 主要的开发形式和分布 36-373.2.3 乡村旅游运行机制的现状分析 37-403.2.4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总体特点 403.3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40-463.3.1 对乡村旅游的认识 413.3.2 宏观管理力度不够 41-433.3.3 缺乏系统的营销策略 43-453.3.4 负面影响日益加剧 45-463.4 本章小结 46-47第四章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研究 47-674.1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 47-504.2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50-664.2.1 可持续旅游发展理论 50-544.2.2 旅游系统理论 54-564.2.3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56-604.2.4 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理论 60-664.3 本章小结 66-67第五章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运行系统分析 67-905.1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运行体系 67-695.2 乡村旅游系统的结构 69-715.2.1 旅游客源市场系统 69-705.2.2 旅游目的地系统 705.2.3 旅游出行系统 70-715.2.4 旅游支持系统 715.3 乡村旅游运行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运行环境分析 71-765.3.1 区域生态环境 725.3.2 区域经济环境 72-735.3.3 社会文化环境 73-745.3.4 政治法律环境 74-755.3.5 技术环境 75-765.4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运行目标分析 76-815.4.1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76-775.4.2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运行目标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77-815.5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运行保障机制分析 81-875.5.1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保障系统 81-825.5.2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资金保障系统 825.5.3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设施保障系统 82-835.5.4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保障系统 83-845.5.5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文化保障系统 845.5.6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支持系统 84-855.5.7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危机管理机制系统 85-875.6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运行调控系统分析 87-895.6.1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联与反馈分析 875.6.2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运行系统的调控 87-895.7 本章小结 89-90第六章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90-1076.1 乡村旅游评价与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90-916.1.1 评价标准 906.1.2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90-916.2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与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91-966.2.1 评价目的 916.2.2 评价内容 91-926.2.3 指标的筛选 92-936.2.4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单项指标评价及其赋值 93-966.3 综合评价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数学模型 96-1066.3.1 各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96-986.3.2 各评价指标的评分 98-996.3.3 评价模型 996.3.4 灵敏度分析 99-1016.3.5 案例分析: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太子岩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 101-1066.4 本章小结 106-107第七章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证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107-1297.1 河北省旅游业发展现状 107-1087.2 河北省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108-1117.2.1 河北省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108-1097.2.2 河北省乡村旅游资源特征 109-1107.2.3 河北省乡村旅游市场定位与发展前景 110-1117.3 河北省乡村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111-1187.3.1 优势分析(S) 112-1147.3.2 劣势分析(W) 114-1167.3.3 机遇分析(O) 116-1187.3.4 威胁分析(T) 1187.4 河北省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118-1277.4.1 总体发展思路 118-1217.4.2 发展策略 121-1277.5 研究展望 127-1287.6 本章小结 128-129参考文献 129-139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139-140致谢 140

新乡市旅游论文发表

中文摘要: 国家旅游局确定2006年全国旅游的主题为“中国乡村游”。这种大环境下,深入研究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广大的农村地区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乡村旅游如何可持续发展,以促进该区域的资源的科学利用,完善旅游系统结构,解决制约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持续发展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研究是在对前人相关研究进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应用系统科学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新农村建设理论开展研究。通过文献资料和定量及实证分析研究,重点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运行系统进行了构建。结合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建立起了乡村旅游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影响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指标体系进行了模型分析,并运用该模型对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太子岩旅游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对河北省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SWOT分析,构建了河北乡村旅游发展战略。 论文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运行系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首次将技术环境运用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运行环境中,提出了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运行目标,构建了系统运行的保障机制,创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运行的动态调控机制。论文...英文摘要: In 2006,China National Tourism Administration entitled the year the theme of“Rural Travel in China.”Under the circumstances, the in-depth research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SDR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areas rich in resources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with the purpose to promote the region’s scientific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and improve the system structure of tourism.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r...目录:中文摘要 3-4ABSTRACT 4-5第一章 绪论 10-191.1 乡村旅游本质及其发展 10-131.1.1 乡村旅游本质 101.1.2 乡村旅游的起源与发展 10-121.1.3 乡村旅游的类型 12-13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151.2.1 理论研究方面 13-141.2.2 开发实践方面存在的问题 14-151.3 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5-16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6-17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17-19第二章 国内外乡村旅游相关研究进展 19-332.1 国外乡村旅游理论相关研究 19-272.1.1 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的主要内容 19-262.1.2 国外乡村旅游的研究方法 26-272.2 国内乡村旅游相关研究 27-302.2.1 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的背景 272.2.2 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的主要内容 27-302.3 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比较 30-322.3.1 研究内容的差异 30-312.3.2 研究层次的差距 312.3.3 研究方法的差异 312.3.4 研究理念的差异 31-322.4 本章小结 32-33第三章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分析 33-473.1 我国乡村旅游兴起的历程 33-353.1.1 我国乡村旅游的起步和逐步形成 343.1.2 我国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阶段 34-353.2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 35-403.2.1 发展模式现状 35-363.2.2 主要的开发形式和分布 36-373.2.3 乡村旅游运行机制的现状分析 37-403.2.4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总体特点 403.3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40-463.3.1 对乡村旅游的认识 413.3.2 宏观管理力度不够 41-433.3.3 缺乏系统的营销策略 43-453.3.4 负面影响日益加剧 45-463.4 本章小结 46-47第四章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研究 47-674.1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 47-504.2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50-664.2.1 可持续旅游发展理论 50-544.2.2 旅游系统理论 54-564.2.3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56-604.2.4 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理论 60-664.3 本章小结 66-67第五章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运行系统分析 67-905.1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运行体系 67-695.2 乡村旅游系统的结构 69-715.2.1 旅游客源市场系统 69-705.2.2 旅游目的地系统 705.2.3 旅游出行系统 70-715.2.4 旅游支持系统 715.3 乡村旅游运行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运行环境分析 71-765.3.1 区域生态环境 725.3.2 区域经济环境 72-735.3.3 社会文化环境 73-745.3.4 政治法律环境 74-755.3.5 技术环境 75-765.4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运行目标分析 76-815.4.1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76-775.4.2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运行目标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77-815.5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运行保障机制分析 81-875.5.1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保障系统 81-825.5.2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资金保障系统 825.5.3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设施保障系统 82-835.5.4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保障系统 83-845.5.5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文化保障系统 845.5.6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支持系统 84-855.5.7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危机管理机制系统 85-875.6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运行调控系统分析 87-895.6.1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联与反馈分析 875.6.2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运行系统的调控 87-895.7 本章小结 89-90第六章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90-1076.1 乡村旅游评价与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90-916.1.1 评价标准 906.1.2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90-916.2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与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91-966.2.1 评价目的 916.2.2 评价内容 91-926.2.3 指标的筛选 92-936.2.4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单项指标评价及其赋值 93-966.3 综合评价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数学模型 96-1066.3.1 各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96-986.3.2 各评价指标的评分 98-996.3.3 评价模型 996.3.4 灵敏度分析 99-1016.3.5 案例分析: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太子岩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 101-1066.4 本章小结 106-107第七章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证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107-1297.1 河北省旅游业发展现状 107-1087.2 河北省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108-1117.2.1 河北省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108-1097.2.2 河北省乡村旅游资源特征 109-1107.2.3 河北省乡村旅游市场定位与发展前景 110-1117.3 河北省乡村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111-1187.3.1 优势分析(S) 112-1147.3.2 劣势分析(W) 114-1167.3.3 机遇分析(O) 116-1187.3.4 威胁分析(T) 1187.4 河北省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118-1277.4.1 总体发展思路 118-1217.4.2 发展策略 121-1277.5 研究展望 127-1287.6 本章小结 128-129参考文献 129-139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139-140致谢 140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