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南京大学cns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2024-07-06 13:28:19

南京大学cns论文发表

南大核心包括管理学、统计学、教育学、体育学、新闻学与传播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艺术学、心理学、人文经济地理、自然资源与环境、综合性社会科学、经济学等学科。

南京大学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历史时期,于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

南京大学调整出工学、农学、师范等部分院系后与创办于1888年的金陵大学文、理学院等合并,仍名南京大学。校址从四牌楼迁至鼓楼金大原址。截至2022年,南京大学位列2023年QS世界大学排名第133名。位列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第6名,位列2022年ABC中国大学排行榜第6名。

南京大学科研成果:

南京大学建立了中国最早的现代科学研究实验室。截至2010年5月,南京大学共取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2项,名列大陆高校第一。在最能反映基础研究水平的SCI论文榜上,发表论文数连续7年第一,被引用次数连续8年第一;在国际顶尖杂志《Science》和《Nature》发表的论文数全国第一。

截止2014年10月,南京大学进入ESI排名前1%的学科为13个,分别是:化学、物理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临床医学、工程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药理学与毒理学、数学、动植物学、计算机科学和农业科学。化学学科发表论文总数和被引总次数在全球科研机构中的排名分别为17名和32名。

南大发表论文的平台:核心期刊、论文部落等等。

在核心期刊投稿发表论文,一般的时间大概得三、四个月,四个月以后,若论文还不见发表,基本上就被pass掉了,与其这样望眼欲穿,还不如交给机构发表,可以找论文部落,专业的发表网站。

目前网上有很多学术论文发表的平台,性质来说都大同小异,也曾经发表过学术论文当时选的是学术优选,有19年的学术平台经验,为学术优选在学术领域奠定了雄厚的技术基础和师资储备。

南大cssci期刊:

指的是被南大核心期刊目录收录的期刊,也就是俗称南大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研制而成,是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攻关项目。

CSSCI遵循文献计量学规律,采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从全国2700余种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性期刊中精选出学术性强、编辑规范的期刊作为来源期刊。目前收录包括法学、管理学、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在内的25大类的500多种学术期刊。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论文

南京大学cns发表论文

南大核心包括管理学、统计学、教育学、体育学、新闻学与传播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艺术学、心理学、人文经济地理、自然资源与环境、综合性社会科学、经济学等学科。

南京大学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历史时期,于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

南京大学调整出工学、农学、师范等部分院系后与创办于1888年的金陵大学文、理学院等合并,仍名南京大学。校址从四牌楼迁至鼓楼金大原址。截至2022年,南京大学位列2023年QS世界大学排名第133名。位列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第6名,位列2022年ABC中国大学排行榜第6名。

南京大学科研成果:

南京大学建立了中国最早的现代科学研究实验室。截至2010年5月,南京大学共取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2项,名列大陆高校第一。在最能反映基础研究水平的SCI论文榜上,发表论文数连续7年第一,被引用次数连续8年第一;在国际顶尖杂志《Science》和《Nature》发表的论文数全国第一。

截止2014年10月,南京大学进入ESI排名前1%的学科为13个,分别是:化学、物理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临床医学、工程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药理学与毒理学、数学、动植物学、计算机科学和农业科学。化学学科发表论文总数和被引总次数在全球科研机构中的排名分别为17名和32名。

华中科技大学高排名引争议

2019年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出炉,其中华中科技大学强势插队华东五校,综合成绩和南京大学相同,并列全国第七,这样的排名为华中科技大学引来不少的非议,认为华中科技大学是典型的网红高校,是靠着排名炒作来提升学校的声誉和影响力,但是真实的情况是如何?

国际权威科研机构Nature和science对华中科技大学的赞誉就是最好的数据支持,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发表了5篇不同学科的CNS主刊论文。

而南京大学从2016~2018年连续三年没有在CNS主刊发表过任何论文,直到2019年,南京大学才恢复往日的实力,半年时间内出现了4篇CNS主刊论文,因此仅仅是2018年顶级科研期刊5比0的数据,也让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和南京大学平起平坐!

强悍的工科实力

华中科技大学作为工科强校,其实并不是ESI论文大户,但是却在理科论文上表现出强大的实力,也显示出这所高校的综合实力非常强。USNews2019年世界工程技术专业排名,华中科技大学可以杀入世界榜单前二十强。

而且华中科技大学和清华大学同时被美国制造业协会(SME)授予“大学领先奖”,虽然中国的工科强校还有很多,但是获得这项大奖的高校仅有清华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华中科技大学学科评估中,有4门学科进入A+,分别是生物医学工程、公共卫生医学、机械工程、光电工程。

这四门学科也代表了华中科技大学的历史,由工科强校华中理工和老牌医科劲旅同济医科大学合并而成,医学和理工科联合发展是未来的方向,因此华中科技大学未来的进步空间还很大!

世界500强企业雇主关系世界第一

由于华中科技大学的生源质量不能和清华、北大以及华东五校相比,生源排名大概在全国20多名,因此华中科技大学的毕业生对自己的定位比较低调,就像隐藏在森林中的华科大一样的务实,有着同济医学院金字招牌,却很少对外宣传,踏实的学风,让华中科技大学的毕业生备受世界500强企业雇主的喜爱。

因此在2019年QS雇主和高校毕业生关系中,华中科技大学竟然排名世界第一!华为作为世界500强企业之一,一半以上的高管都拥有华中科技大学的毕业背景,因此也能理解,为何华中科技大学会在这项排名中高居榜首!

在2023年的高校排名中,华科已经超过南大。

2023年985高校排行榜出炉,华科力压南大。

高校排名有一定的意义,因为排名可以从侧面反映出来这个学校的综合实力,也可以让学生真正了解到这所高校的价值,从而在报考志愿的时候谨慎考虑,而且对于已经毕业的学生来说,母校排名高也意味着一直在进步发展,自己也一定是非常骄傲的。

位于武汉市的华中科技大学,可以说是武汉教育事业的排头兵。

百年的发展进步让这所高校有着不凡的实力,各类的科研产出也是很多,在每年的学科评估中都有很好的成绩,为此有“华中小清华”的美誉,在此次的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中,表现也是非常亮眼,四成的学科都有A的好成绩,身处华中的学子都想要进入这所高校学习。

排在华东五校之一的南大实力也是非同小可的,作为江苏省的教育代表,政府拨款以及科研经费都是首屈一指的,这也意味着南京大学的教育资源优质,基础科研水平高,学生可以享受到更多的专业知识体系。

如此优质的条件对于学生的就业有相当大的影响,不负众望南大的就业率以及就业情况在整个华中地区都是相当不错的。

但可能是因为省内的优质高效众多,东南大学、南师大、南理工等高校的聚集,让南京大学的优势不再明显,而在此次的高校排名中低于华中大也是意料之内的事情,毕竟华中大是武汉重点关注且扶持的,投入的资金以及设备都是一流的,所以相对于南大还是略胜一筹。

2022南京大学cns发表论文

首先你需要了解的是:1.期刊不是说交钱就能发的,付费只是充分条件罢了。2.另一个论文发表的充分条件是论文写的必须过及格线。3.核心以外几乎没有免费的。有实力可以发核心,几乎都不要钱,但是核心你实力得过硬(ps非要定条标准的话,一般业内认为是研究生学历为佳)最后总结怎么在期刊上发论文:第一步,下载相关文献第二步,查重。论文发表需要10%-30%的查重率,根据具体期刊,按照要求来即可。第三步,有渠道的话可以通过渠道投稿,好处如下:1.渠道对期刊比较熟悉,知道哪些容易发表,哪些适合作者本身水平的发表2.审批快3.易通过4.安排出刊期数靠前,即出刊快没渠道的话就问下身边发过期刊的学长或者老师那既没有渠道,又没有学长或者关系好的老师怎么办?1从知网上找版面费比较贵的那种。2找知网上不收录的,只维普万方收录那种期刊。第四步,等结果就好了。最后强调一点,切勿一稿多投!!!

南大发表论文的平台:核心期刊、论文部落等等。

在核心期刊投稿发表论文,一般的时间大概得三、四个月,四个月以后,若论文还不见发表,基本上就被pass掉了,与其这样望眼欲穿,还不如交给机构发表,可以找论文部落,专业的发表网站。

目前网上有很多学术论文发表的平台,性质来说都大同小异,也曾经发表过学术论文当时选的是学术优选,有19年的学术平台经验,为学术优选在学术领域奠定了雄厚的技术基础和师资储备。

南大cssci期刊:

指的是被南大核心期刊目录收录的期刊,也就是俗称南大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研制而成,是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攻关项目。

CSSCI遵循文献计量学规律,采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从全国2700余种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性期刊中精选出学术性强、编辑规范的期刊作为来源期刊。目前收录包括法学、管理学、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在内的25大类的500多种学术期刊。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论文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 王达、王强华课题组 经过长达五年的 探索 ,终于找到了破解过掺铜氧超导体中电子「丢失」之谜的关键: 氧空位 。由于该顶角氧空位的存在,会使得电子感受到一种各向异性散射率,从而很自然的解释几年前超流密度和光电导的「反常」实验结果,即电子并没有「丢失」,而只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隐藏」了起来。日前,相关研究成果以 “Anisotropic Scattering Caused by Apical Oxygen Vacancies in Thin Films of Overdoped High-Temperature Cuprate Superconductors”为题发表于【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28, 137001 (2022)】。

该论文的 第一作者为王达副教授,通讯作者为王达副教授和王强华教授,其他作者包括徐俊奇硕士生和张海军教授。 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资助,也得到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人工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在2016年,人们在过掺铜氧超导体LSCO中发现低温下超流密度的变化正比于温度,即

而零温超流密度本身正比于超导转变温度,即

【I. Bozovic et al., Nature 536, 309 (2016)】。这两个关系共存在当时看来是与BCS理论相矛盾的,被称为「超导电子丢失」之谜【J. Zaanen, Nature 536, 282 (2016)】。而随后在2018年,人们又对光电导进行了测量,发现即使在正常态,光电导谱权重也会随着掺杂而下降,即正常电子也会「丢失」【F. Mahmood et al., Phys. Rev. Lett. 122, 027003 (2019)】。 这两个奇怪的实验结果就对过掺铜氧超导体符合BCS理论这样一个物理图像提出了挑战。

经过长期的 探索 ,王达副教授和王强华教授发现,只要正确的处理顶角氧空位所带来的各向异性散射率

就可以调和上述所有的矛盾。 这在物理上其实是很容易理解的:由于散射率在超导节点处降为零,因此低温下超流密度随温度的线性变化行为不发生改变;而该无序的存在可以同时压制

这又与各向同性散射

的效应类似。这样就同时解释了超流密度实验中所得到的两个看似矛盾的线性关系。另一方面,计入各向异性散射

也可以对正常态的光电导实验数据进行更好的拟合,从而使得正常电子的谱权重不再「丢失」。在材料计算方面, 张海军教授 和其课题组的 徐俊奇硕士生 通过第一性原理的计算,也给出了支持LSCO中顶角氧空位的结论。

论文链接:

--南京大学新闻网

北京林业大学发表cns论文

我靠,这真冷门!

你这。。。。导师姓名: 张颖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64 年 3 月 4 日 院系名称: 经济管理学院 一级学科: 农林经济管理 二级学科: 林业经济管理 研究方向1: 区域经济 研究方向2: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 研究方向3: 森林资源价值评价与政策 政治面貌: 共青团员 现在职称: 副教授 职称评定时间: 2000 年 1 月 导师最后学历: 博士 导师最后学位: 博士 获学位时间: 1999 年 6 月 获学位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 是否留学: 是 留学国别: 韩国 留学时间: 从 1999 年 06 月 到 2000 年 06 月 硕导、博导: 硕导 批硕、博导时间: 2001 年 9 月 在读硕士: 2人 上岗时间: 2001 年 9 月 现在在岗否: 是 所在学科是否博士后流动站: 否 工作简历: (1)1989年8月—1990年7月,在黑龙江朗乡林业局挂职锻炼; (2)1990年8月—1994年8月,在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书; (3)1994年9月—1999年6月,北京林业大学在职研究生.博士学习; (4)1999年6月—2000年6月,韩国Korea University 博士后学习; (5)2002年11月—2003年1月,台湾大学森林系访问学者. 教学工作: (1)1989年7月,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毕业,并留校任教. (2)1990年8月—1994年8月,在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任教; (3)1994年9月—1999年6月,北京林业大学在职研究生.博士学习,并任教; (4)2000年7月至今,在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任教. 研究领域: (1)森林资源价值评价和政策; (2)森林资源核算; (3)区域经济; (4)宏观经济统计分析. 在研课题: (1)中国热带森林环境价值核算研究,ITTO PD 39/98,1999_2003,3万元,副主持,承担"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核算"."热带林地.林木价值核算"研究. (2)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价研究,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2002-2003,4万元,独立完成. 论文目录: 发表论文30多篇,主要有: 1、宗教与森林保护,张颖,森林与人类,1988(4)。 2、我国森林工业投资与产值的灰色关联分析,张颖,西北林学院学报,1991(3)。 3、我国木材供需缺口模式当议,张颖,吴志文,技术经济,1992(6)。 4、家具开发趋势,张颖,中国技术经济信息,1992(24)。 5、我国森工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的度量分析,张颖,西北林学院学报,1993(1)。 6、再论我国林分价值量的评价,王琦、张颖,西北林学院学报,1994(3)。 7、我国林业再生产系统的灰色控制研究,张颖,西北林学院学报,1994(1)。 8、对宏观调控理论依据的探讨,张颖,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增刊)。 9、林业系统生产力的量化分析研究,张颖、于凤,林业经济,1996(4)。 10、林业在保证本世纪末粮食增产中所起作用的研究,张颖、于凤,林业工作研究,1996(3)。 11、协同学与林业持续发展,张颖,于凤,林业经济问题,1996(2)。 12、山区林业综合开发应注意的问题,林业工作研究,1996(12)。 13、我国林业经济监测预警系统初探,陈建成、胡明形、王立群、张颖等,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6(2)。 14、牡丹江林区林产工业产品结构优化研究,“牡丹江林区林产工业产品结构优化模式的研究”课题组(张颖为课题组成员之一),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6(2)。 15、中国林地价值评价研究综述,张颖,林业经济,1997(1)。 16、林业科技进步速度加快,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张颖,林业工作研究,1997(5)。 17、西南地区林业区域发展优势研究,于玲、张颖,林业科技管理,1998(3)。 18、林地有偿使用的理论依据的探讨,张颖,林业经济问题,1999(6)。 19、what is the impact of unemployment and how should it e dealt with is China, Zhang Ying, Applied Economics,APE/1999/096782. 20、The economics evaluation of forest biodiversity in china involved in international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biodiversity, Zhang Ying, Global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and forest Issues in Northeast Asia,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Northeast Asia Forest Forum, 2000-19. 21、关于加强森林资源社会效益核算的几个问题,张颖,林业工作研究,2000(11)。 22、北京市林业用地价值核算,张颖、于玲,林业科技管理,2000(4)。 23、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核算研究,张颖,环境观察与评论,2001(2)。 24、必须加强森林资源社会效益的核算,张颖,经济研究参考,2001(2 L-1) 25、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核算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张颖,林业科技管理,2001(1) 26、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研究,张颖,林业经济,2001(3) 27、A Discussion on the Selection of Methods for Forestry Land and Tree Value Accounting, Zhang Ying, ITTO PD 39/98 Rev.2(M),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orest Environmental Value Accounting, October, 9-12, 2001, Beijing, China. 28、The Economic Evaluation on China’s Forest Biodiversity, Zhang Ying and Woo-Hyuk Byun, ITTO PD 39/98 Rev.2(M),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orest Environmental Value Accounting, October, 9-12, 2001, Beijing, China. 29、我国森林生物多样性变化的评价研究,张颖,林业资源管理,2002(2) 30、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总体趋势的变化评价,张颖,世界环境,2002(2) 著译目录: 出版专著2部,担任副主编、参编著作6部,主要有: 1、绿色核算——森林资源核算及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理论、方法、实证研究,张颖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2、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评价,张颖著,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3、森林环境价值核算,侯元兆主编、张颖副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4、Forest Environmental Value Accounting, Chief Editor Hou Yuanzhao, Assistant Editor Zhang Ying, ITTO PD 39/98 Rev.2(M),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orest Environmental Value Accounting, October, 9-12, 2001, Beijing, China. 5、实用林业统计,陈建成主编(张颖参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6、中国森林资源核算研究,侯元兆主编(张颖参编,第四作者),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7、北京市森林资源价值,周冰冰等著(张颖参编,排名第三),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8、世界私有林概览,李智勇等主编(张颖参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科研成果: 获省部级奖3项,优秀论文奖3项。其中: (1)1991年,撰写的“北京市建筑木材厂技术进步的度量分析”获1991年全国企业技术经济论文大奖赛鼓励奖。 (2)1994-1995年,参加了国家科委、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主持的“中国森林资源核算研究”项目,并担任“林木.林地核算研究”子项目主持。完成科研报告10万多字。该项目1996年获国家科委、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五个部门的“国家优秀科技信息成果奖”三等奖,排名第三。 (3)1995-1996年,参加了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主持的“中国森林资源价值评价研究”项目,并担任“林木.林地价值评价研究”子项目主持,完成科研报告7万字。该项目1997年获林业部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五。 (4)“中国森林资源价值评价研究”项目中独立完成的“中国林地价值评价研究综述”,1998年获“第二届华中地区科学技术推广大会二等奖”。 (5)“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核算研究”,2002年获北京市统计系统优秀论文奖。 (6)专著《绿色核算》,2002年获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 成果推广应用情况: (1)在"中国森林资源价值评价研究”项目中独立完成的“中国林地价值评价研究综述”,1998年获“第二届华中地区科学技术推广大会二等奖”。 (2)对"森林生物多样性的评价研究",在国内产生较大影响,其中"科技日报"."科学时报"."北京日报"."中国绿色时报",等13家报刊杂志作了报道."九亿网"."中国环保网"等也作了大量报道.2002.11_2003.1,在台湾大学作访问学者时,也专门作了讲座. (3)"绿色核算"2002年获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其成果已在国家统计局"森林资源核算"中应用. 表彰和荣誉: (1)2002_2003,对"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价的研究"获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资助; (2)2002年,获北京林业大学"三育人标兵"称号; (3)2001.2002,连续两年在学校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 主要兼职: (1)任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林业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2)国家林业局《林业工作研究》特约研究员. 办公室电话: 62337674 传真: 62337674 通讯地址: 北京林业大学39号信箱 邮政编码: 100083 电子邮件地址:

南科大发表CNS论文

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深圳大学198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肩负着为特区培养人才和为国家高等教育改革探路的光荣使命。中央、教育部和地方高度重视深圳大学建设,组织北大援建中文、外语类学科,清华援建电子、建筑类学科,人大援建经济、法律类学科,一大批知名学者云集深圳大学。建校伊始,学校在高校管理体制上锐意改革,在奖学金、学分制、勤工俭学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率先在国内实行毕业生不包分配和双向选择制度,推行教职员工全员聘任制度和后勤部门社会化管理改革,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深圳大学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文明校园。,建校39年,深圳大学秉承“自立、自律、自强”的校训,紧随特区,锐意改革、快速发展,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了从学士、硕士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多层次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体系,形成了“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的办学特色,培养了20多万各类创新创业人才,95%以上扎根粤港澳大湾区,为特区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学校实施高水平大学建设发展战略,成为内地进步最快的大学之一,综合实力得到全面快速提升,实现了从本科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科研并重型大学的转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人事管理体制等领域的改革走在全国前列。目前,学校已经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实力雄厚、在国内外具有良好声誉和重要影响力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深圳大学现有在校生41164人,其中本科生28425人、硕士研究生11887人、博士研究生561人、留学生291人;现有成人教育学生24714人。,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涵盖哲学、文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医学、历史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学校设有27个学院,101个本科专业,2所直属附属医院。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6个;有省级重点学科1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27个。工程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化学、物理学、社,会科学总论、环,境科学/生态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等14个学科进,入ESI学科世界排名前1%,在中国高校扩展版ESI高被引论文排行榜中位列第32位;其中工程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是深圳本土高校第一个ESI进入全球前1‰的学科。学校发起组建“全国地方高校UOOC联盟”,加盟高校达136所,上线课程761门,选课学校累计765所,累计选课人次突破155万。2020-2021学年本科生获各级各类竞赛奖928项,其中国际级94项、国家级297项、省部级537项。,学校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成果丰硕。现有教职工4001人,其中专任教师2568人(教授602人、副教授751人)、技术人员601人、管理人员832人。有博士后1426人,专职研究人员756人,访问教授99人。有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23人(含短聘9人),外国院士22人(含短聘9人)。全职高层次人才队伍包含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2人。,学校不断深化科研体制改革,科研项目与经费增长显著。2021年,科研总经费超过17亿元;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75项,立项数连续五年居广东省第2位。2021年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2项,处于广东省高校前列。SCI收录论文6304篇,SSCI收录论文764篇。获专利授权1004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708项。《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在2018年、2020年连续获评“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每两年评一次);《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是CSSCI来源期刊、全国高校社科名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化科研合作、国际化师资建设、国际文化交流”,目前与境外280所高校签署了协议,开展学生交换、教师研修和科技交流、合作办学等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并积极吸纳全球留学生就读深造,打造学校国际化氛围,全面提升国际交流质量和层次。,当前,深圳大学积极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坚持文化引领,强化创新驱动,追求内涵发展,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创新型大学,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标杆大学而努力奋斗!

深圳大学不是985大学,也不是211大学。全国共有115所211大学,39所985大学,其中广东有4所211大学,2所985大学,而且教育部门不再接受211和985大学申报。 广东省的四所211大学分别是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近期,南方 科技 大学副校长兼教务长、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席教授、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张东晓课题组针对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力学非连续结构面的演化这一古老但富有挑战的力学问题,通过自主构建新的计算力学模型,阐明多尺度裂缝扩展及相互作用力学机理,相关系列成果发表在地球科学领域顶级期刊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Solid Earth 和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上。 图1 页岩生烃诱导的复杂三维非平面裂缝网络仿真结果 长期以来,地壳内流体驱动的裂缝扩展力学机理备受地球科学、能源、矿业等领域学者关注。与之密切相关的自然现象包括冰川融水诱导冰架坍塌、岩浆入侵引起岩墙的扩展、雁列型断层及裂缝的演化、烃源岩自然生烃导致的裂纹扩展等。与能源、矿业产生密切联系缘于水力压裂技术的广泛采用,大规模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促成了美国页岩气革命,改变了美国的能源格局。该技术在我国四川涪陵、威远、焦石坝等国家页岩气主力产区获得成功实践,有利于缓解我国能源供需矛盾并有效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此外,深层地热和天然气水合物的开采、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评估、深部金属矿床开发等均涉及裂缝扩展问题。因此,研究流体驱动的裂缝扩展对于理解地壳内多尺度力学结构面的演化规律、高效清洁开发非常规能源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断裂力学、岩石力学、渗流力学等力学原理,推导并构建全新的复杂裂缝扩展计算力学模型,该模型对于简单币形裂缝在断裂韧性主导和粘性主导区域,获得了与经典解析解相一致的预测结果,主要的特色在于实现了对具有复杂形态裂缝(任意三维曲面裂缝)扩展过程的精确追踪,同时体现流体流动、岩体变形、裂缝起裂与扩展、裂缝应力干扰等多物理场的耦合控制作用。相关成果以“Hydromechanical Modeling of Nonplanar Three‐Dimensional Fracture Propagation Using an Iteratively Coupled Approach”为题,发表于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Solid Earth。 图2三维非平面裂缝扩展计算力学模型示意图及模型验证结果 以烃源岩生烃诱发裂缝扩展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手段系统研究多条裂缝扩展过程。回答了生烃过程中为什么会产生三维非平面交叉裂缝网络,发现了三维曲面裂缝力学相互作用的不同表现形式,阐明了多条三维裂缝扩展过程中出现交替式、差异性、扩展速度渐变性等扩展行为背后的力学机理。该成果为深入理解烃源岩内部复杂力学结构面的形成过程、高速渗流通道的空间拓扑结构特征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相关成果以“Development of 3-D Curved Fracture Swarms in Shale Rock Driven by Rapid Fluid Pressure Buildup: Insights From Numerical Modeling”为题,发表于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图3 烃源岩生烃过程不同初始裂缝形态下的三维缝网扩展数值模拟结果 环境学院研究副教授李三百为系列论文的第一作者,张东晓为系列论文的通讯和共同通讯作者,美国莱斯大学教授、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Abbas Firoozabadi为第一项成果的共同通讯作者。南科大为该论文的第一单位。该系列成果的开展和完成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JGR: Solid Earth论文链接: 论文链接: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