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发表350篇sci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5 12:51:23

发表350篇sci论文

能发就很厉害了,再看发表的分区影响因子,来看真实学术水平。

文学与传媒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创建于1977年,是学院最早开设的系科之一。经过近40年的建设和发展,设有汉语言文学(师范方向、高级文秘方向)、汉语国际教育两个本科专业,有杏花村文化研究中心、皖南诗学研究中心、通俗文学与张恨水研究中心和女性与性别文化研究中心等四个研究中心。2012年,汉语言文学专业被评为安徽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文学与传媒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8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7人,硕士生导师2人,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人,省校级中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5人。文学与传媒学院具有浓厚的学术氛围、健全的教学管理机制和优良的办学传统。所培养的毕业生具有基础扎实、人文素质高、创新潜力大、适应面广等现代社会对复合型人才所需求的基本素质,获得了良好的社会赞誉。 外国语学院设有英语(师范)、英语(商务)和法语等本科专业。外国语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5人、外籍教师4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7人。教师中有省校级教学名师各1名;省级教坛新秀1名;校级教坛新秀2名;有2人先后到新加坡和澳大利亚学习深造、2人到美国参加短期培训、1人到法国留学。外国语学院一直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能力,抓课堂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方法;注重语言的工具性,积极组织课内实践教学;同时还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将课堂教学有效地延伸到课外,除每年的五月定为外语活动月外,还办有英文报纸Sunflower、定期开展大型外语角活动等。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各种竞赛以及考证、考级。这些课外实践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用能力和专业素质,学生专业四、八级通过率逐年提高;2012年以来外语系毕业生考研录取率和就业率均名列前茅;2013年我院学生在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中获得一等奖。教师的科研水平不断提高,有1项课题获教育部立项;3项课题获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立项;主编或参编教材5部;公开出版学术论著1部;厅级人文社科课题及教研课题立项达20余项;获得省校级教学成果奖若干项;2012年英语专业获批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基础英语》为省级精品课程;基础英语教学团队2013年获批省级教学团队;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为校级首批重点学科;英语为校级特色专业。此外还有校级1+N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校级大学英语教学团队。音乐与教育学院音乐与教育学院现有美术学、音乐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四个本科专业。现音乐与教育学院有专业教师46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博士1人,硕士40人。新落成的艺术大楼建筑面积18000余平方米,风格新颖,功能齐全,艺术系现有版画工作室、漆画工作室、陶艺工作室、综合材料工作室、电脑设计工作室、设计教室、学生画室、书法国画工作室、陈列室、艺术展厅以及电钢琴室、电脑音乐室、电子琴教室、古筝教室、合唱教室、视唱教室、学生琴房、其它乐器教室、形体教室、小音乐厅、多媒体教室等教学设备。艺术系历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均达100%。 体育学院前身为池州学院体育教学部,创建于2007年,2014年开设社会体育(体育旅游方向)本科专业和社会体育与体育教育两个专科专业,2013年新增休闲体育本科专业,学生数413人。现有专、兼任教师34人,其中国内访问学者1人,副教授7人,讲师16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21人。一个2500人看台的体育馆,400米标准体育运动场、300米田径场、室内风雨球场、体操房、健身房、三十多块篮球场地及10余块排球场地,4块室内羽毛球场地和6个网球场地,生化实验室,解剖实验室,体育行业特有培训基地,拥有多个实验基地,教学设备完善。音乐与教育学院音乐教育学院现有学前教育、应用心理学两个本科专业;设有学前教育学、应用心理学、公共教育学心理学三个教研室,有心理学实验室1个,学前教育基础技能实训室15个,学前儿童行为观察室1个。音乐教育学院现有教师22人,其中硕士生导师1人、教授2人、副教授4人。拥有1个省级教学团队(教师教育类课程)、1个院级重点学科(教育学原理),建有1门省级重点课程,1门院级精品课程,一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全系教师主持和参加国家级、省部、厅级各类课题50多项,出版专著和教材2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 管理与法学院成立于1982年。2014年设有土地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知识产权三个本科专业,其中土地资源管理为省级特色专业;设有九华山佛文化研究中心、乡村发展与法治发展研究中心和政治学、法学、土地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四个教研室。管理与法学院现有教师55人(含外聘教师8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8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48人。在校生1165人。建有土地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产权等校外专业实习基地;设有土地资源管理模拟实验室、土地开发经营实验室、建筑制图实验室、人力资源管理模拟实验室、法律援助部和模拟法庭实验室等校内实验实训室;享有“安徽知识产权培训(池州)基地”、“安徽省知识产权培训中心池州培训基地”;办有《求索报》、《学生工作简报》等报刊;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五根棒”文艺团、“晨曦”社会调查协会、大学生法学会、“未来管理者”协会、Eleven足球协会等多个学生社团。建院以来,已向社会各界输送合格毕业生4000余人,其中有大学教授、教学名师、执业律师、房地产估价师,土地估价师、企业高管和知名企业家等,不少已走上领导岗位。2012年以来,毕业生就业率都在96%以上,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稳步提升,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现代传媒系设有广播电视编导、广告学(数字媒体方向)、动画、网络与新媒体等四个本科专业。现有副教授4名、客座教授6名,讲师14名、工程师2名、助教10名,其中硕士26人。现代传媒系拥有开路、闭路两个经国家批准的正规电视台;建有新闻演播室、专业非编实验室、影视制作实验室、摄影实验室、音频设计实验室、广告设计制作实验室、二维动画实验室、三维动画实验室、多媒体设计实验室、常规媒体实验室、计算机组网与维护实验室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800余万元,主要有专业摄像机45台、专业数码照相机70余台、高档非线性编辑系统36套、电子现场制作系统2套、电视发射机2台、有线电视接收系统60套、大幅面特种材料打印机1台、喷绘机1台、雕刻机1台、动画专业数位板70个、拷贝台40台等。该系教师大部分是多年从事电视台工作、数字媒体技术、动画设计制作网络与新媒体工作的资深教师,工作经验丰富,技术力量强。该系与池州市广播电视台、铜陵市广编电视台、安徽中卡通动画制作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建有多处实习实训基地,教学设施完善。 商学院成立于2002年,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三个本科专业。商学院现有专兼任教师49人,3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800余人。学生结构呈多元化,文理科兼容。现建有商学院实验实训中心,对外联络发展部。拥有省级实践实训创新基地,建有电子商务实验室、ERP沙盘实验室、国际贸易实验室、市场营销模拟实验室、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室等;设有经济学、会计学、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四个教研室;应用经济学现为校重点培育学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市场营销专业为校特色专业,会计学科师资为校优秀教学团队。 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设有历史学(师范类)、文化产业管理两个本科专业,设有中国历史与文化、世界历史与文化、文化产业管理、社会工作四个教研室,建有“池州傩文化研究中心”、“皖南民俗文化展览室”、“皖南农业历史与农村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等科研和实践教学平台。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现有专任教师26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5人,博士8人,硕士17人;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人,安徽省高校学科拔尖人才2人,安徽省高校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属重点高校兼职硕士生导师3人。拥有1个省级C类重点学科(专门史),1个省级教学团队(中国历史与文化),1个省级特色专业(历史学),1个院级重点学科(历史学);建有《中国历史与文化》、《中国近现代史》、《历史课程与教学论》等3门省级精品课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各级各类研究项目8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10部,发表专题学术论文400余篇,主持编写出版“历史与社会丛书”一套,参与组织编写出版“社会工作丛书”一套;获安徽省社科成果奖二等奖2项,安徽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该系办有《粉笔头》、《九华史林》报刊及历史爱好者协会、草根社会工作协会等学生社团,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供舞台。学生社会实践曾获“安徽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学生综合素质高,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4%以上,曾获院“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机电工程学院是我院工科类办学最早、实验设施最雄厚、实践教学最有面效的系之一;设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等五个本科专业。有新能源与节能技术研究中心、先进材料制备与成形技术工程研究中心、量子信息与光电信息科学技术交叉研究中心。机电工程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18人,具有硕博士学位50余人。近三年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的论文20余篇,承担各级教科研项目60多项。2014年在校生达1650余人,在办学实践中高度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现有实验实训中心包括逸夫机电实验大楼(建有机械、电子、光电、微电等学科专业实验室34个)和机械加工实训中心,总面积约10000平方米,拥有实验设备价值约1200余万元,有工科校内外实习基地8处。对毕业生实行双证制,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5%以上,近几年,连续获得院“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资源环境学院现有地理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系统、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测绘工程七个本科专业,其中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专业采取课堂教学与集中实习相结合的培养模式,统一安排实习实训工作。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入选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和校级特色专业,地理学教学团队入选省级教学团队,地理科学被评为学院首批重点建设学科。现有专任教师48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7人,讲师19人;博士6人,硕士42人;硕士生导师2人,安徽省高校学科带头人1人,省级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名,校级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安徽省高校教坛新秀1人,校级教坛新秀1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此外还在高校、政府部门和企业聘请了8名客座教授。建有地质实验室、测量实验室、GIS实验室、环境分析实验室、导游模拟实验室、模拟客房、模拟中餐厅、模拟西餐厅等实验实训场所,在庐山、黄山、九华山、上海、杭州、苏州、宁波等地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设有应用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化学三个本科专业,其中应用化学是安徽省特色业和教育部本科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材料学是学校重点建设学科。现有专、兼职教师56人(包括外聘教师),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或高级工程师14人,讲师或工程师20人,博士和在读博士13人,硕士学位37人。系实验中心是省级实验实训示范中心,建筑面积12000 m。各类基础实验室共48间,另还建有精细化工实训、材料加工实训、材料与化工仿真实训等专业实训实验室。中心拥有各类仪器设备总值近1000万元。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先后承担国家级本科教学改革试点项目、省级实验中心建设项目、省级特色专业、省级精品课程、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等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和提升计划5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科技部项目1项、省厅级科研课题共71项,主编教材3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50篇,其中SCI、EI收录70篇。2012年以来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建有非金属工程材料研究中心、应用化学研究中心,与20家企事业单位开展了产学研合作、实习与就业基地。我院注重应用型专业建设,与九江天赐新材料股份公司的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开设“池州学院天赐班”。我系注重学风建设,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除国家和学校给予的各类奖学金外,我系还设有“立白奖学金”、“天赐奖学金”。近两年,本科生考研达线率均在30%以上。各类毕业生深受企事业单位欢迎。数学与计算机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现有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应用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网络工程五个本科专业。下设基础数学、应用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理论与软件技术、网络工程和计算机公共基础六个教研室。现有教师(含兼职、特聘、返聘)76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3人,博士(含在读)11人,硕士(含在读)61人。教师中获陈香梅教育奖1人,省级模范教师称号1人,省级教坛新秀奖1人,院优秀教师奖4人,院教坛新秀奖3人,另外还有教学型导师10人,科研型导师10人。全院教师已主持省厅级科研项目25项,院级教、科研项目40项,公开发表论文400多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收录的有63篇,在国家二类期刊上发表的有60篇。已出版《高等数学》、《大学计算机基础》、《现代教育技术》、《VFP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等六套教材。现有计算机软件、硬件、网络、组装与维护、综合布线、嵌入式和创新等七个专业实验室,微机300多台,设备总价值逾400万, 实验室面积660平米。现有数学类、计算机类图书近10万册,其中中、外文期刊100多种。该院本着“宽基础、重应用、强能力”的原则,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搭建三个平台:一是实习实训平台,除了与2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实习实训就业基地外,还利用校内资源建立了嵌入式与物联网应用开发小组、软件设计与开发小组、信息技术与网络维护维修小组;二是科技创新平台,组织学生申报国家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开展数学建模训练、计算机设计训练、单片机开发训练、机器人控制训练、软件工程师计划和卓越中小学数学教师计划,2014年该系共有21名同学获得国家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资助,有100余人在国家级、省级以上的比赛中获奖。三是职业资格证书获奖平台,该系开展了教师资格认证、信息技术应用认证、软件工程师认证、准精算师认证和思科网络认证,毕业生90%以上都获得其中一种以上证书。该院不仅为学生提供就业能力,同时还为部分学生想进一步深造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打下坚实的学科基础。为此开设了高等数学选讲、高级英语选讲、专业课选讲等选修课,供学生按不同的发展需求选择。该系办有《求证报》,设有清泉书画社、蓝天电脑爱好者等学生社团,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组织协调和动手操作等能力,历届毕业生就业率都在95%以上。

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著350余篇(部),近五年发表SCI论文80余篇。代表论著如下:1. Yang D. & Nagatomi A. 1992. A study on the Chinese Beridinae (Diptera: Stratiomyidae). South Pacific Study 12(2): 129-178.2. Yang D. & Nagatomi A. 1993. The Xylomyidae of China (Diptera). South Pacific Study 14(1): 1-84.3. Yang D. & Nagatomi A. 1994. The Coenomyiidae of China (Diptera). Memoirs of the Faculty of Agriculture Kagoshima University 30: 65-96.4. Yang D., Yang J. K. & Nagatomi A. 1997. The Rhagionidae of China (Diptera). South Pacific Study 17(2): 150pp.5. Nagatomi A. & Yang D. 1998. A review of extinct mesozoic genera and families of Brachycera (Insecta, Diptera, Orthorrhapha). Entomologist’s Monthly Magazine 134: 95-192.6. Nagatomi A., Yang J. K. & Yang D. 1999. The Chinese species and the world genera of Vermileonidae (Diptera). Tropics Monograph Series No.1: 1-154.7. Nagatomi A., Ohishi H. & Yang D. 2002. A review of the genera of Leptogastrinae (Diptera: Asilidae). The Kagoshima University Museum Monographs No.1: 1-111.8. 杨定 杨集昆 2004. 中国动物志双翅目舞虻科 34: 1-329. 科学出版社9. 杨定 译 2004. 昆虫(友国雅章 主编).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0. Yang D., Gaimari S. & Grootaert P. 2004. A new genus and species of Tachydromiinae (Diptera: Empididae) from the Oriental realm. Transactions of the American Entomological Society 130(4): 487-492.11. Gao C. X., Yang D. & Gaimari S. D. 2004. The subgenus Euhomoneura Malloch in the Palaearctic Realm (Diptera: Lauxaniidae). Pan-Pacific Entomologist 2003 79(3/4): 192-197.12. Yang D. & Merz B. 2004. New species of Hybos from Guangxi, China (Diptera,Empidoidea, Hybotidae). Revue Suisse de Zoologie 111 (4): 877-887.13. Zhang L., Yang D. & Masunaga K. 2005. New species of Hercostomus from Taiwan(Diptera, Dolichopididae). Entomological News 2004 115(4): 219-225. (SCI)14. Yang D., Li W. H. & Zhu F. 2005. Two new species of Rhopalopsole (Plecoptera: Leuctridae) from China. Entomological News 2004 115(5): 279-282. (SCI)15. Li W. H., Yang D. & Sivec I. 2005. Two new species of Indonemoura (Plecoptera: Nemouridae) from China. Zootaxa 893: 1-5. (SCI)16. Wang M. Q., Yang D. & Grootaert P. 2005. Chrysotimus Loew from China (Diptera: Dolichopodidae). Zootaxa 1003: 1-32. (SCI)17. Liu X. Y., Yang D., Ge S. Q. & Yang X. K. 2005. Phylogenetic review of the Chinesespecies of Acanthacorydalis from China (Megaloptera: Corydalidae). Zoologica Scripta 34:373-387. (SCI)18. Shamshev I., Grootaert P. & Yang D. 2005. Two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Stilpon Loew from China (Diptera: Hybotidae). Genus 16(2): 299-305.19. Zhu Y. J. & Yang D. 2005. New species of Chrysosoma Guérin-Méneville (Diptera:Dolichopodidae), with a key to Chinese species. Zootaxa 1029: 47-60. (SCI)20. Zhang J. H., Yang D. & Mathis W. N. 2005. A new genus and species of Ephydridae (Diptera) from the Oriental Region. Zootaxa 1040: 31-43. (SCI)21. Xu Y. L. & Yang D. 2005. Species of Rhodesiella from Guangdong, South China (Diptera: Chloropidae). Zootaxa 1046: 49-53. (SCI)22. Masunaga K., Yang D. & Saigusa T. 2005. Taxonomy of the genus Acymatopus Takagi (Diptera: Dolichopodidae). Entomological Science 8(3): 301-311. (SCI)23. An S. W. & Yang D. 2005. Review of the genus Meromyza from China (Diptera: Chloropidae). Entomologica Fennica 16(3): 151-158. (SCI)24. Du Y. L., Song S. M. & Yang D. 2005. New species of Ceroprepes Zeller (Lepidoptera:Pyralidae: Phycitinae), with a key to Chinese species. Zootaxa 1082: 57-64. (SCI)25. Zhu Y. J., Yang D. & Masunaga K. 2005. A review of the species of Thambemyia Oldroyd (Diptera: Dolichopodidae) from China. Aquatic Insects 27(4): 299-307.26. 董慧 杨定 2005. 红火蚁入侵的种群生物学与行为遗传学. 植物保护 31(4): 18-23.27. 董慧 杨定 2005. 红火蚁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植物检疫 19(6): 351-354.28. 王孟卿 杨定 2005. 昆虫的雌雄二型现象. 昆虫知识 42(6): 721-725.29. Zhang K. Y., Yang D. & Ren D. 2006. The first snipe flies (Diptera: Rhagionidae)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of Daohugou. Zootaxa (in press)

三年发表350篇SCI论文

作为一名准研究生,三年16篇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破格推荐授予博士学位也是可以理解的

超级大神的概念。能写出SCI水平的文章,已经是学识丰富的泰斗了,更何况还在这么短的时间写出了这么多。

负责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863新材料领域项目、1项973能源领域项目(兼子项目负责人)和数项中科院项目及国际合作、省市项目。1、实验观察到宏观数量的单壁纳米碳管(SWNT)、纳米炭纤维和多壁纳米碳管在室温和较高压力下储氢量为4wt%以上。储存的氢部分可在室温常压下释放,具有循环储放氢能力。实验方法和结果合理性和可信度较高,受到广泛关注。2、提出有机物催化热解法和氢等离子体电弧法,制备出高质量的SWNT及定向性好、长达10cm的SWNT绳,发现含硫化合物的生长促进作用。3、用卧式炉流动催化法,制备出直径可控、纯净的多壁纳米碳管和纳米炭纤维,观察到纳米炭纤维的结晶性随纤维直径的减小而完善的变化规律。4、采用化学镀方法实现了在炭纤维表面均匀涂覆银镀层,提出纤维间微粒附着压铸方法,制备出性能很好的炭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5、采用机械化学处理方法对焦炭进行处理,赋予焦炭自烧结性。提出炭材料整体自愈合抗氧化新思想,通过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发现陶/炭复合材料可实现抗氧化自愈合功能,并制备出自愈合抗氧化陶/炭复合材料。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共发表论文7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7项。自95年以来在国际学术刊物Science、Adv. Mater.、APL、CPL、JMR、Carbon 上发表SCI论文350余篇,他人称引4000余次。相关工作被NSFC《简报》选用、两院院士评为“1999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和科技部评为“1999年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十大新闻”、美国《Chem. & Eng. News》在1999年内曾两次评述。

答题/ 帅小西De --期待为您解惑!

小西的答题肯定有些许不到之处,欢迎各位朋友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这大概由下面几个因素决定。

首先看学校,不同的学校要求不一样,不同的学校水平不一样,这样他们的博士毕业生毕业时文章数肯定不一样,一般说来,水平高的大学博士发的文章好些,文章说可能也多些。比如,有的985高校要求毕业时应该有四五篇文章,其中核心几篇,sci几篇都是有明确规定的,这就是为什么国内好多期刊文章泛滥成灾,没办法,为了毕业,不得不发。

第二,做研究肯定要看个人天赋,有的人三年小二十篇sci有的人延期一次又一次,七八年了还达不到学校要求,必须承认,人和人的天赋有差距,还差距很大。

博士不容易毕业,而且在职的尤其时间长。有了老婆孩子肯定要分散一部分精力,而且有工作了后顾之忧也少了。不像纯学生那么容易投入精力。

博士毕业能发多少文章是个人能力,发100篇也可以,发1篇也行,但是能不能顺利毕业就另说了。

1,目前很多学校正在逐步取消博士论文的硬性要求,更多的学校对论文的数量和层次都要要求。

越好的学校要求越高,有的学校要求sci,有的学校要求国内核心期刊,以下是国内一些学校的要求,题主可以参考。

清华大学:2019年起,不再硬性要求发表论文,新规称:”鼓励依据学位论文以及多元化的学术创新成果评价博士生学术水平,不再以学术论文作为唯一依据。

北京大学:本人为第一作者身份(导师为第一作者时本人可以为第二作者)在国内核心刊物或国际重要刊物上至少发表或被接受发表2篇论文。

北京师范大学:4篇以上(含4篇)学术论文公开发表(其中至少1篇为CSSCI期刊论文),或2篇以上(含2篇)学术论文在C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第一作者应为博士生本人(与导师共同署名文章同视为第一作者),第一署名单位应为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浙江大学:SCI 文章两篇。且对IF(影响因子)有要求。

这么多人考博士是为了什么?做研究呗,做研究总得有研究成果吧,没有研究成果的博士和你我有什么区别。

而展现研究生成果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论文,对于学校来说,这个评价标准特别好量化,而且是借助第三方权威机构的力量来进行量化。

将来会有更多的学校会学习清华大学的方式,多元评价,但是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也容易出问题,有利有弊吧。

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博士毕业发论文多少取决于博士导师与博士生本人的学术水平和勤奋程度。南京大学曾要求博士毕业至少发表两篇SCI论文,国内核心杂志论文两篇相当于一篇SCl论文,均要笫一作者,合作的SCⅠ论文第二作者视同国内核心杂志论文一作。我所指导的十五名博士有个别人发表了4篇SCl论文以上包括另外有合作的SCⅠ论文或国内核心杂志论文,他们除了特别勤奋有才能外,实际上为硕博连读生,在实验室干了四至五年。绝大部分博士能通过答辩拿到学位的都能发表两篇SCⅠ论文。我的同行博导的学生特别优秀者在特级杂志Scⅰence杂志发表一篇论文也可以顺利毕业获得学位。多数博士发表论文在专业一流或一般水平(影响因子2至6左右)。博士毕业论文及发表论文质量数量是博士能否通过答辩的重要因素,但学风和学习能力也极重要,如果有一项图表数据造假论文抄袭则论文再多也会被取诮学位资格,并追究导师责任。

博士毕业一般发多少文章?这问话问的都没有一个限定,中文期刊还是SCI?几区?影响因子高不高等等方面都没有,只单单问多少篇文章,是不是有点太过草率了?

我要说的是,博士毕业向来不是以发了多少篇文章来定义好坏的,因为单纯的看数量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现在更看重的是上面我说的那几点,不然你发的再多也不好找工作,一样不具有核心竞争力。

这个要求有时候不是学校要求的,而是博士导师要求的,若是没达到要求,导师一般不会让你毕业。

至于发文章的要求,都已经到了博士这个等级了,大部分的导师都是重质不重量的,不信的话你可以问问身边的博士生,他们毕业要求发表的文章是规定多少篇吗?不是的,他们一般都会回答你几区、影响因子为多少以上的SCI一篇至两篇,当然也有不做要求的,那几区都无所谓,影响因子也不做考量。

是的,导师宁愿自己的学生整个博士就发了一篇一区或者二区、影响因子为5以上的SCI,也不要发了五六篇四区、影响因子零点几的。

其实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而且在很多高校或者科研院所招聘博士毕业生时,他们要求的也都是高水平的文章,分区比较靠后的可能需要十几篇才能抵得上人家一篇。而985/211等(现在可能主要说双一流)高校的要求更是高的吓人。

所以不要再问什么博士生一般能发多少文章,应该问的是博士生一般要发几区、影响因子多少以上的文章才能毕业更为准确 。

我见到有师兄发了2篇SCI刚刚能够毕业的,有师兄都快毕业了还没写到2篇SCI不断为毕业发愁,我也见过有师兄发了10篇SCI的,直接去某二本学校任教安家费就100万,每个博士能够发多少文章的数量真的天差地别。

根据我的观察博士是否能够满足毕业要求和导师的关系更大一些,但是博士是否能够发出高水平的文章更多的还是靠自己是否有足够的想法、自己是否真正深入 探索 问题了。

1.博士是否能够达到毕业的要求真的和导师的状态有关。

有些博士生导师真的不会太管学生,心好一点的可能还会想办法让你博士顺利毕业,有的干脆就是你自己想办法、想idea,如果你想不出来的话你很可能就要延毕了。听说有个师兄就是导师不太管没办法毕业,最后退学了读了几年书还是本科学历。

有些博士生导师对学生真的会尽职尽责一些,会定期督促博士生的进度,刚开始想idea给博士生练练手,有一套成熟的培养体系,这样加上自身的努力,还是会有些学术强的学生突出出来。我们课题组的师兄就已经发表了3篇顶级期刊,还是非常厉害的。

2.博士毕竟要自己想出一些想法,有足够的创新点才能够发表文章甚至投好的文章。

博士刚开始看文献、看论文都是为了打开自己的思路,看了前人做的东西你发现他的有哪些改进的地方,这时候你和老师交流是否这个想法有进行下去的必要,如果能够做那么就把其付诸到实践当中,做实验就是这样的啊,文章不过就是做实验后的总结。你的多少篇文章就代表你博士想出了多少个成熟的创新点。

3.博士能够发多少文章还取决于专业。

一般来说传统工科、文学类的专业都比较难发文章,因为真的工科做实验、文科一些专业调研还是需要一定的实验周期的,但是像化学、材料、生物类的就相对好发文章一些。这些专业的博士平均论文数量还是比其他专业要高一些的。

结束语:能够发多少篇文章还是要看导师的状态、自身的努力有关系的,这也是为什么读博一定要找一个好导师的缘故。同时不同专业的博士平均发文章的数量也不太一样,生物、化学类的还是比其他专业多发文章的。

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关注和私信我!

我举几个学校的例子吧,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情况进行补充。

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果不准确请大家更正。

不同学校,同一学校不同专业要求都不一样,有些专业发十几篇属一般水平,有些专业发一两篇已经不错了,不能比.

这种事和很多因素有关。

1.文理科之间以及不同的研究领域差别很大。理科相对好发表文章。在理科中,材料化学领域也相比数学物理方向好发。

2.你的导师是否是你所在领域的大牛。大牛的课题组相对好发文章,也相对好发好顶级期刊。

3.这和个人能力有关。我是在材料领域,已我认识的人为例,有人博士期间可以发十八九篇一作的文章,也有因为达不到学校毕业要求而被延期的。

4.和你所在学校的层次有关。学校这个平台的好坏直接影响你好不好发文章。同样一篇文章以好学校的名义投稿和以一般学校的名义投稿差别很大。这是我的切身体会。

近些年来,随着各种各样的博士论文造假,以及因为博士发不出论文而选择自杀的新闻出现,人们对博士毕业的门槛产生了关注。

一名博士想要毕业的话,需要满足两个条件:1、证明学术水平的小论文成果达到要求;2、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就小论文这一项来说,诸如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等等各大重点高校,都是要求有两篇核心期刊论文。

当然,在具体的操作上或许会降低要求,至少要有1篇核心期刊,另外一篇可以是C扩、C集或者得到学术委员会认可的普刊。

此外,对于同一学校的不同专业来说,论文数量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有一些专业发论文比较容易,那么数量的要求就会更多。

但不管这些要求具体为何,普遍的要求就是两篇核心期刊。达到这个要求即可毕业。

对于大多数博士来说,两篇就是他们水平的极限,这点毋庸置疑。

但对于学术水平比较高的博士来说,两篇根本就是小意思洒洒水,他们发表的数量能够达到5篇以上,就属于很不错的情况了。

总而言之,通常是两篇。

sci论文发表篇

博士毕业需要至少三篇SCI论文。

各高校博士毕业要求是不一样的,但多数学校要求三篇sci论文,有些985大学要求必须在sci主刊发表论文,有些大学在子刊发表也可以,有些学校的重点学科博士还要求在科学院的一区发表,没有一区论文不能毕业,所以博士发论文压力也是比较大的。

各高校对博士毕业有不同的学术要求,要求的SCI论文数目并不一样。博士生学术水平不同,有的可以发表几十篇,有的只能达到三五篇,一般来说,基本会要求发表3-5篇SCI论文。建议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酌情安排,有能力和时间的情况下最好多准备几篇,这对毕业大有帮助。

不是毕业的难度是非常高的,尤其是在发表论文方面,对于普通的博士来讲,在毕业之前必须发表三篇以上SSCI论文,除此之外,还要完成毕业论文,只有通过毕业论文答辩之后,才能拿到毕业证书,大部分的博士都会延期一年,也就是四年左右的时间毕业

SCI由外国机构创办,是国内外学术交流的`平台之一。但随着SCI论文相关标准“独霸”教育、科研领域各类重要核心评价体系,“科技创新价值追求扭曲、学风浮夸浮躁和急功近利”等弊端日益凸显。

发表一篇sci意味着什么?sci论文发表被看作是科研能力水平的最高衡量标尺,如果作者可以发表sci论文,毫无疑问,可以充分证明个人的科研能力已经达到国际顶尖水平,也正是因此,国内很多科研机构对sci非常重视,是相关人员晋升与考核的重要指标。不仅仅是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副教授、教授的晋升也十分重视sci论文的发表,包括一些医院或者医疗机构的职称晋升,对sci论文也是硬性要求,在这些领域,不论是晋升还是考核,至少有一篇sci论文是基本要求。除了晋升,研究生毕业、博士生毕业、保研、保博中,sci论文的作用也是十分明显,尤其在博士生毕业,和保博中,sci论文发表也是硬性标准,一般需要1-3篇sci论文,保研保博中如果有成功发表的sci论文,可以说是很有竞争优势的,一般老师对发过sci的学生青睐有加。从大的角度来说,发表sci论文也是学术发展的需要,sci论文发表是国际上不同国家进行学术交流的主要途径,随着我国学术水平的不断提高,sci论文必然受到重视,这是推动学术水平进步的主要手段。

sci论文发表被看作是科研能力水平的最高衡量标尺。如果作者可以发表sci论文,毫无疑问,可以充分证明个人的科研能力已经达到国际顶尖水平,也正是因此,国内很多科研机构对sci非常重视,是相关人员晋升与考核的重要指标。

sci的特点

不仅仅是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副教授、教授的晋升也十分重视sci论文的发表,包括一些医院或者医疗机构的职称晋升,对sci论文也是硬性要求,在这些领域,不论是晋升还是考核,至少有一篇sci论文是基本要求。

除了晋升,研究生毕业、博士生毕业、保研、保博中,sci论文的作用也是十分明显,尤其在博士生毕业,和保博中,sci论文发表也是硬性标准,一般需要1到3篇sci论文,保研保博中如果有成功发表的sci论文,可以说是很有竞争优势的,一般老师对发过sci的学生青睐有加。

从大的角度来说,发表sci论文也是学术发展的需要,sci论文发表是国际上不同国家进行学术交流的主要途径,随着我国学术水平的不断提高,sci论文必然受到重视,这是推动学术水平进步的主要手段。

意味着可以快速晋升职称。

一般来说,如果本科期间能发表SCI论文,很大概率上都可以申请保研(只要成绩不是太差)。因为,在保研时,能加分不少。即使是在保研面试时,导师也会非常喜欢这样的学生。所以,对于考研的同学来说,同样帮助很大。

本科生发表一篇sci意味着是国际学术界的高水平论文,sci论文代表了本专业在世界上被认可的先进成果以及发展趋势。SCI所收录期刊的内容主要涉及数、理、化、农、林、医、生物等基础科学研究领域。

本科生发表SCI难的原因:

原因一: 时间不够充裕,机会少,在本科期间,学生能够从事科研相关工作的机会并不多。很多同学,大一大二都在上课,真正能够进入实验室的机会可能只有大三一年,大四又要准备保研、考研、找工作。所以说,首先在时间上,对于本科生来说,并不充裕。

原因二:本科生科研训练不够系统,达不到SCI论文要求其次,SCI文章要求较高,特别是对于文章格式有着严格的要求,如果,不经过系统训练,中稿率并不高。

sci发表100篇论文

问题过于宽泛,可以分享SCI经验,但是很难说某一种方法就可以保证。

体会一

1.一半时间做实验,一半时间看文献。

千万不能把时间全部消耗在实验台上。看文献、看书、看别人的操作、听别人的经验、研究别人的思路,边做边思考。要学会比较,不要盲从。否则,会被一些小小的问题困扰许久。

2.准备越充分,实验越顺利。

古人云,磨刀不误砍柴工。前期的知识储备、文献储备、材料准备、方法准备可以避免手忙脚乱,充分的预实验使你充满信心。一步一个脚印,就不必“从头再来”。最不能容忍的是在开始的几步偷懒,造成后面总有一些无法排除的障碍

3.记录真实详尽。

人总是有一点虚荣心的。只把成功的步骤或漂亮的结果记到实验记录里,是很多人的做法。殊不知,许多宝贵经验和意外发现就这样与你擦肩而过。客观、真实、详尽的记录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4.不要为老板省钱。

效率为先。整天算计着省钱,一旦用了不可靠的东西,只会浪费时间,遭受打击,到头来一分钱也省不了。

5.把握心理优势。

做过实验的人都经历过失败和挫折。有些失败应当在预实验阶段发生,你这时能坦然接受。假如不做预实验,在正式的实验中遇到,你的挫折感就很明显。假如你因为赶时间而错误操作,你会沮丧。假如你能因为目前心浮气燥而果断地放一放,就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假如你早上进入实验室之前还不知道今天要干什么,你最好想好了再去。最大的错误是重复犯同样的错误。记住,屡教不改者不适合做实验。

体会二

1.先看综述,后看论着。看综述搞清概念,看论着掌握方法。

2.先看导师既往发表的文章,再看师兄师姐答辩的论文。看前者知道大方向(实际上应当在考他的研究生之前看过),看后者知道哪些可以借鉴。

3.早动手,在师兄师姐离开之前学会关键技术。

4.如果接师兄师姐的工作往下做,一定要看其实验记录前人的结果不一定可信!

5.两手准备。设计课题要为了阐明问题,即不论结果为阳性或阴性,都能写文章。阳性结果说明什么,阴性结果说明什么。假如课题要求得出阳性结果,你可能要事先设计几部分,万一第一部分得不出预期结果,可以用其它部分弥补损失。

体会三

1.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

掌握了一点查全文的技巧,往往会以搞到全文为乐,以至于没有时间看文章的内容,更不屑于看摘要。真正有用的全文并不多,过分追求全文是浪费,不可走极端。当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对的。

2.集中时间看文献

看过总会遗忘。看文献的时间越分散,浪费时间越多。集中时间看更容易联系起来,形成整体印象。

3.做好记录和标记

复印或打印的文献,直接用笔标记或批注。pdf 或html 格式的文献,可以用编辑器标亮或改变文字颜色。这是避免时间浪费的又一重要手段。否则等于没看。

4.准备引用的文章要亲自看过

转引造成的以讹传讹不胜枚举。

5.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

刊物的影响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数能反映文章的参考价值。但要注意引用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评价这篇文章的:支持还是反对,补充还是纠错。

怎样看文献

1. 目标

漫无目的则毫无效率,抓不住重点才效率低下。选题之前可能会有一段时间处于迷茫状态,不知从哪入手。胡乱看了大量文献,却不知所以然。在导师的指导下,在同行的启发下,有些人可以迅速明确目标,有的放矢,入门就从这里开始。即使导师不导,没有定题,自己也要先设定一个具体的问题看文献。不管你将来做不做这些东西,总比没有目标好得多,保证有收获。科研的一般法则是共通的。

2. 层次

对于一个具体的课题来说,相关文献分属于三个层次:研究方向、研究领域、研究课题。例如有人研究干细胞定向分化治疗帕金森病,对他来说,研究方向就是帕金森病,研究领域是帕金森病的干细胞治疗,研究课题是某种物质诱导干细胞定向分化为分泌多巴胺的神经细胞。看文献时要分清手上的文献是属于那个层次,这决定你对它要掌握到什么程度。研究方向层次的文献:一般涉及,基础知识,学科水准,了解当前重大进展与趋势,达到专业人员水平;研究领域层次的文献:了解焦点与热点,已/正/将进行的课题,达到专家水平;研究课题层次的文献:要全面,了解历史、现状、展望、主要方法、手段,达到No1专家水平。正确分辨文章的层次,才能把精力用到点子上。

3. 形式

广义的文献包括可以阅读的所有出版形式。教科书、专着、会议摘要汇编、期刊、网页、甚至ppt文件。比如要了解免疫应答的基本形式,最好是看教科书;要参考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最好是看专着;要知道最新进展,最好是查阅期刊;要了解别人的研究动向,最好是参会或看会议论文汇编。不要找错信息源。

4. 程度

对文献的熟悉程度不同,阅读文献的方式大不相同。新手学习式阅读,逐字逐句,搞清细节,掌握最基本的知识点。最初的十几、几十篇要精读,精华的几篇甚至要背诵。老手搜索式阅读,已熟悉各种研究的常见模式和一般套路,能够迅速提取关键信息,把握思路,经常不按常规顺序阅读。有人看图说话,有人辨数识字。高手批判式阅读,一针见血,直指问题所在。实际上没有一篇论文是无懈可击的。新手要稳,老手要准,高手要狠。新手、老手、高手的代表人物分别是研究生、导师和审稿人,但认真钻研的研究生完全可以在3年中实现从新手到高手的嬗变。对自己有清醒的定位,才能选择正确的阅读方式。

5. 矛盾

文献读的多了,脑子里塞满了信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反而无所适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循证医学划分临床试验证据的等级;同理,我们看文献也要重视实验证据的强度。发现矛盾,是第一步;找出异同,是第二步;思考解决,是第三步。从相互矛盾的结论推导中发现矛盾的根源,此时如能跳出圈外,不走思维定势,从原始的科学问题出发,“无招胜有招”,真正是到达另外一种境界了。何必翻译外国人的综述谎称自己的综述?何必重复别人做过的实验谎称自己的思路?

体会四

1.实验课学不会实验

实验课之前老师把前面的步骤做完了,把所有问题都解决了,上课的时候让大家见到完美无缺的最后一步的表演。这是真正的实验吗?那时候我们还天真地问老师:我们可以走了吗?什么时候交实验报告?对多数人来说,实验技能只能是在实验室里“泡”出来的。

2.交流是最好的老师

做实验遇到困难是家常便饭。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反复尝试?放弃?看书?这些做法都有道理,但首先应该想到的是交流。对有身份的人,私下的请教体现你对他的尊重;对同年资的人,公开的讨论可以使大家畅所欲言,而且出言谨慎。千万不能闭门造车。一个实验折腾半年,后来别人告诉你那是死路,岂不冤大头?

3.最高层次的能力是表达能力

再好的工作最终都要靠别人认可。表达能力,体现为写和说的能力,是需要长期培养的素质。比如发现一个罕见病例,写好了发一篇论着;写不好只能发一个病例报道。比如做一个课题,写好了发一篇或数篇论着;写不好只能发一个论着摘要或被枪毙。一张图,一张表,无不是表达能力的体现。寥寥几百上千字的标书,可以赢得大笔基金;虽然关系很重要,但写得太差也不行。有人说,我不学PCR,不学spss,只要学会ppt(powerpoint)就可以了。此话有一点道理,实验室的boss 们表面上就是靠一串串ppt 行走江湖的。经常有研究生因思维敏捷条例清楚而令人肃然起敬。也经常有研究生不理解“为什么我做了大部分工作而老板却让另一个没怎么干活的人写了文章?让他去大会发言?”你没有看到人家有张口就来的本事吗?

4.学好英语,不学二外

如今不论去日本还是欧洲,学术交流早已是英语的天下。你不必为看不懂一篇法语的文章而遗憾,写那篇文章的人正在为没学好英语而犯愁。如果英文尚未精通,暂且不要去学二外。

这是因为她在大二的时候就和院士一起做课题,掌握了非常多的知识,学习的经历非常丰富,而且还加入了韩宏伟教授团队。

是一个过于宽泛的问题,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一个数据库,它收录了上万种期刊,质量也必然良莠不齐。就化学,至少有机化学来说,出色的期刊一定被SCI收录,但是反过来就不一定了。 所以说,在SCI收录期刊上发表文章的难度是参差不齐的。 毫不客气的说,如果只是想在任意一个被SCI收录的期刊上发表文章而不考虑质量的话,任何一个人(这个人可以没有任何化学基础)在出色的学长(老师)的指导下,一年左右肯定能做出一篇来;实际上这个时间已经非常宽泛了,如果是熟练工的话,一年两三篇也容易得很。当然,大部分有这个能力的指导者不会做这种事,名声重要。 举个例子,我第一篇文章发表于我研一入学时,IF在6左右,花了我大概一年的时间,仅做参考。 这同样也可以回答题主的另一个问题 sci到底有多厉害,为什么,大家都喜欢朝他们杂志发论文,以及论文的要求到底是什么? ,国内一般习惯按照影响因子把期刊大致分为几个区,一般来说区和区之间有水平差异,但区内部不能按照影响因子判断影响力。在有机化学领域,一般认为,二三区的文章就是需要花费精力和有自己独创性的工作了,也就是不那么容易“混”的工作了。 所以说,有的SCI收录的期刊是很不错的,有的则不然,一般来说不能直接认为“SCI就很厉害”。 至于向SCI发表论文的目的是为了发表自己的成果,一是宣布自己进行并完成了某个工作,二是为之后其他人的研究提供引导和数据支持。同样,在自然科学界,论文的发表情况是对科研能力最重要的评估标准。 即使是SCI,论文的要求同样良莠不齐,难以给出定论,我个人认为一篇真正值得发表的论文的标准是“对之后的其他工作有指导作用”。 然后是答主对于自己同学英语能力的质疑 身边有个同学,连4级都没过,居然发表了篇sci,让我震惊 这里存在三种情况:1、SCI收录期刊中包括中文期刊,所以不一定要英文水平;2、真正出色的工作,导师一般都会协助修改甚至完全改写论文,因为他才是论文的负责人,你的同学只是实验部分的完成人;3、期刊水平较低,随便写什么都能投出去。 既然你现在是大二的学生,也就是说你入学已经快两年了。如果你同学对科研的兴趣较强,在第一学期结束之后进入实验室开始工作的话,现在有一篇不错的工作也是完全有可能的,所以无法判断是哪一种情况。 至于发表论文对读研的帮助 曾听学姐学长们说,当你在sci或ei上,发表一篇文章,你以后的保研可以加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这个是一个非常理所当然的事情,当你有论文发表后,就意味着你已经熟悉了进行科学研究的流程。 因为一篇合格的文章包含了思考研究方向—查阅背景资料—寻找模板反应—筛选反应条件—探究反应普适性和机制—完善工作并撰写文章等多个部分。对于一般的研究生而言可能需要一年甚至更多的时间来训练这些能力,而你在入学之前就已经部分掌握了这些的话,导师自然会对你青眼相待。文章来源:早检测

这是因为她的实力非常的强,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当中非常的有优势,写了很多关于新型太阳能电池方面的论文,这个博士生的颜值也是非常高的,所以能够走红网络。

sci发表50篇论文

这主要是因为他发表的六十多篇SCI论文,其中有20篇论文是属于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剩余的都是属于第二作者或者其他的称呼。其实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只有30%多的论文,他参与了全程的研究和发表工作。这样的工作量还是比较合理的,如果六十多篇论文全部都是属于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的话,那么普通人根本就难以完成。今天就跟大家来探讨一下网友的争议,以及它是如何完成的。

第一,他的作品数量的确是非常夸张的。现在这里跟大家科普一下,一般情况下,一个研究生都发表不了一篇SCI论文。对于博士生的要求,也只是在自己的全部学习生涯当中,发布两篇类似的论文。而他在博士毕业之后,短短的五年时间就发表了60篇SCI论文,这样的数字是极为夸张的。因为绝大多数人想要发表一篇都难以登天。

第二,他为什么可以做到这样的成就?在本科的时候,他的学习成绩并不是非常好,是一个普通的211大学,但是在硕士的时候,她就已经考取了985大学,然后又出国深造,在国外的爱丁堡大学完成了博士生毕业。同时在童年就完成了博士后的论文指导工作,回到国内就进入到了华中科技大学,在两年的时间内就成为了博士生导师,并且成为了副教授。其实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他的学习能力是非常强悍的,做出这样的成就也是情有可原。

第三,如何看待网友的质疑?网友的质疑主要有两点,第一个就在于他二十多篇的论文都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参与,这说明他参与了绝大多数的研究和后期的发表工作。而且有一些专业人士在调查的时候,也发现他有很多的论文,其实并不具备太大的含金量,存在着注水的成分。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专栏·熊丙奇 中国科学院院士郝柏林近日在其博客贴出一篇书面发言(这篇发言是写给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在北京举行“科学道德和科技伦理专题研讨会”的,但被研讨会“留中不发”),批评科学界领导和政府官员的不端行为和不正之风,并列出一名领导做博士后以来的20年中,每年发表SCI论文的统计,其中2003年高达51篇。郝院士认为,在自己没有实质性贡献、甚至根本没有看过稿子的文章上署名,而且官做得越大,每年所出文章越多,是目前有一定普遍性的现象。 按理说,官做得越大,做科学研究的时间和精力越少,发表的文章会越少,而且真正搞过学术研究的学者都知道,全身心投入研究,一年能发表三五篇论文就相当不错了。某些领导能一周发表一篇学术论文,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但是,要这些领导认识并检讨自己的“不端行为”,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些领导会认为自己是占据别人的劳动果实吗?今天,主动把领导作为自己论文和研究的第一作者和第一完成人的群体,规模不小。这个群体,大致包括领导所带硕士、博士(其实大多是以领导名义招收、由其他教师所带),领导所在学科的教授、副教授,下级研究人员,等等。领导没有参与的论文、成果,一些学者、专家却署上领导的大名,显然等于变相的学术行贿。 这些领导会认为自己没有为研究“作出贡献”吗?不会。领导都会认为自己对学科发展、学术研究作用巨大,因为正是他利用自己手中的资源配置权力,为学者、专家获得项目、课题、经费,这不就是贡献么?也正是他利用自己与企业界、科技界的交往,为本学科、本部门获得更多的研究资源,这不也是贡献么?至于参加立项会、开题会、座谈会等,那更是直接的研究行为了。 学者、专家会检举这些领导的“不端”,认为自己的劳动成果被侵吞,人格尊严被践踏么?他们深知“靠着大树好乘凉、朝中有人好办事”的道理,得到领导的赏识,树起领导的大旗,可以获得更多的课题、经费;否则便立项难,论文发表也难。领导在外通过自己的权力争取资源,学者在内做好研究,把领导放在论文作者首位,实现资源共享、利益均沾,何乐而不为呢? 显然,问题的根源在于当前行政导向的学术资源配置体制和学术行政化评价机制,让领导和学者、专家们紧密配合、“各取所需”。如果学术资源的配置权不在行政领导手中,如果学术评价权不被行政领导所掌控,那么,行政领导就不可能在学术圈里左右逢源,不可能有那么多的学者、专家放弃尊严,心甘情愿地为他们服务,替他们做学问、写论文。所以,只有行政领导不再从事学术研究,专心做自己的行政管理工作,以及把学术资源配置权、评价权交给学者、专家,才能解决以上问题。 在国外,即便担任大学校长,不管此前有多大学术成就,担任行政职务之后,往往就做职业校长,不再从事科学研究。原因之一便是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不允许有额外的精力去搞研究,而校董事会(理事会)对其的业绩评价,是校长当得怎样,而非学问做得如何。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校长再做科学研究,难免利用手中的职权,为自己获取学术资源谋求方便。既担任行政领导,又能获得更多学术资源、取得更大“学术成就”,不导致学术的严重行政化,不出现严重的学术腐败才怪呢。

您要发吗?我帮您发表的。

这是因为她的实力非常的强,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当中非常的有优势,写了很多关于新型太阳能电池方面的论文,这个博士生的颜值也是非常高的,所以能够走红网络。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