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乐业县城第一小学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2024-07-05 14:09:18

乐业县城第一小学论文发表

小学教师师德论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小学教师师德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强化小学师德师风建设,是整体提高小学教师素质的必然要求,也是素质教育改革在教师质量提升方面的中心环节。师德师风建设关系到一个学校的未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更是提高一个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学校应该充分重视师德师风建设,通过转变考核方式、鼓励创新教学、丰富教师活动、采取激励奖励机制等一系列措施,强化小学师德师风建设。重点介绍了如何采取措施强化小学师德师风建设。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在质量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显著提高,人们对教育的认可程度越来越大。但是在物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对物质的追捧远远大于精神,使得某些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忽略了自身的师德师风建设,对待教育事业失去了曾经的高尚性或者说纯洁性,这些教师在思想和行动上出现素质低下甚至严重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现象,这是值得每一位教师思考的问题。

教师的职业道德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关爱学生。但是受这个社会环境的影响,教师的师德师风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与警惕,那么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应该如何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小学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呢?本文从如下几个方面谈谈笔者的感想与建议。

一、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从转变教师职业道德观念开始。

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不仅需要本身具有较高水平的教育教学技能,还需要具有高尚的师德和师风作为精神支撑,只有这样才能算是合格的教育工作者。那么,师德师风建设需要什么呢?我认为良好的师德师风建设首先需要教师转变职业道德观念。

那么,教师要怎样做才能尽快转变自身职业道德观念呢?

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这需要学校积极组织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的培训学习活动,为教师提升自身素质、学习师德师风理论知识提供物质基础。例如,学校可以为每位教师定制多本教材参考书作为本学期的学习目标,督促教师将书中知识点进行记忆实践,强调在实践中掌握真知,在理论学习中获得精神的升华,为此,我还建议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师德师风检查,提高教师对理论学习的重视。

其次,教师和教师之间应该多交流,针对本班级出现的典型学生事例进行探讨,根据师德师风要求商量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处理策略,也是对教师处理事物能力的考验以及将师德师风建设付诸行动的策略之一。

最后,学校要及时召开会议,要求教师按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到的师德师风方面需要遵守的突出问题进行自我对照,及时发现和改正自身的不足之处,努力将自己培养成教学素质和精神面貌多方面优秀的教师。

二、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在完善制度建设中得到提升。

将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提升到制度化、规范化的高度来建设,是师德师风建设的关键步骤。因为,师德师风建设是涉及到全国教师素质的关键方面,只有提升到制度层面对其进行改革和强化,才能够在根本上保证建设实施的有效性。

完善师德师风建设制度,首先,要完善师德师风评价制度,通过教师之间的投票评价评选最团结友爱、师德高尚的教师,将全校教师在思想品德上划分为四个等级: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每个等级根据学校规模都有固定的投票人数,如学校可以设定4个优秀名额,4个不合格名额,其余都为良好或者合格名额,其余人数规模的学校以此类推,从而在教师队伍当中形成相互比较、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良好师德师风评价氛围。

其次,还可以在学生之中对教师的上课风格和品德品行进行调查、抽查,及时了解在学生心目当中最受欢迎的教师,促使教师在学生面前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自律和他律的相互渗透结合。

再次,学校还可以动员级部主任、思想政治部主任、教务处主任等中层领导形成师德师风监督小组,切实将师德师风建设制度落实到实处。

最后,学校还应该建立师德师风监督举报箱以及开设举报电话,允许并且鼓励学生、家长、教师、校长甚至是路人,将教师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举报上来,为教师投票提供依据,并将属实信息登记到教师个人成长档案,给职业道德不明确,心理放松的教师以警示,督促其正确对待师德师风在教师成长中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建立对优秀教师的奖励机制,也是督促新教师的一项重要举措,奖惩并进是完善师德师风建设制度的重要措施,也是强化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必然要求。

三、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要重视教师榜样的作用。

为人师表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之一,这句话不仅告诉我们教师是学生的榜样,还告诉我们,教师也可以称为教师的榜样,在强化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过程中要重视榜样的力量,通过宣传优秀教师事迹、评选全国最优秀教师以及教学能手、优质思想课、优质心理课评选等活动,将隐藏在教师队伍当中优秀榜样发掘出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学生,也适用于教师。例如,“最美教师”“优秀青年教师”等的评选活动中,通过将教师的先进事迹在电视广播中宣传赞扬,以达到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的目的。

树立优秀教师典范,不仅是对优秀教师作为的肯定,也是对优秀社会风气的推广,更是在每一名教师心目中形成一个需要学习的榜样和示范,又或者说是目标与追求,是给每一位教师心里播种了一粒师德师风建设的种子,只要教师以优秀的品德和切实的行动去灌溉耕耘,就会收获希望的果实。

四、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要落实到教师职业道德的多个方面。

我国中小学生师德师风建设体现在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多个方面: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其中爱国守法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教师,更作为一名中国公民,要将热爱祖国、遵守法律作为严格约束自己的一条准绳来要求自己,想要成为一名合格教师,首先要成为一名合格公民;热爱教师职业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前提,孜孜不倦、业精于勤、任劳任怨、追求卓越、无私奉献是一名优秀的教师的特点,拥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更是一名优秀教师不断攀登事业高峰实现人生价值的必要条件,作为教师,只有牢记自己的职责与使命,不辜负广大人民的信任与尊敬,作出有良心有真心的业绩,才能够得到他人的爱戴和自我的心灵满足。

五、结束语

循规蹈矩的教育只能培养出埋头学习的学生,只有饱含教学激情、热爱教学事业的教师才能培养出能力高超的人才,强化小学师德师风建设,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对教师来说,最好的回报就是得到学生的真心拥戴。好的师德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学习、相互尊重。“言必行,行必果”,行动实践远胜于说教。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该文将就一些平时教学生涯中常出现的现象,谈一谈师德在教育教学中责任心与爱心两方面的作用与意义。

要想成为师德高尚的教师,首先应该是爱岗敬业。这是精神追求的两种境界:一是乐业;二是敬业。乐业就是兴趣,就是热爱;敬业就是使命感,责任心。怎样才算是爱岗敬业呢?就是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尽职尽责,认真备课上课辅导,认真批改作业,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10年的教书生涯使我充分认识到爱岗敬业是干好本行的前提,只有爱岗才能敬业。其次,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怎样才算是爱护学生呢?就是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不讽刺、不挖苦、不歧视学生,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对学生要严格要求、耐心教导。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师爱。师爱是人们对教师作出道德评价的一个重要标准,是构成师德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人类爱的海洋中,师爱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而无私、高尚、纯洁的感情。它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活动的进行,关系到年青一代的成长,尤其在德育工作中更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1、良好的师德修养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性格的形成

1.1高尚的师德等于言传身教

对教师来说,他的言行举止,衣着仪表都对学生有着直观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运用的恰当与否也直接对教学工作和学生心灵产生性质不同的作用。好的言语是促进师生情感沟通的有利保证,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反之,则传递消极的信息,阻碍师生之间良好的沟通。作为教师来说不仅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保持自己高尚的师德,在平时生活中也要言传身教。记得大学实习期间,因为看着马路两边没有车就习惯性的骑自行车闯了红灯,不巧就被几个学生看到了,嘴里还大喊着“老师都闯了,大家也快跟着过去……”深刻反思学生说出的话,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平时的表现对学生也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影响。

1.2高尚的师德等于提高效率

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氛围与效率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老师的真正本领,不只在于会讲授知识,而更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与其他学科相比,教学更具有双边性,没有学生积极地参与,即使教师的“独角戏”唱的再好,英语教学效率也提高不上去。因此,创设和谐、愉悦、充满求知欲的课堂教学氛围无疑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环节。而要做到这些,必须要有崇高的师德作为其必要的保证。

1.3高尚的师德等于唤醒心灵

教师高尚的师德如一缕阳光,可以温暖学生的心房;如一泓清泉,可以洗涤学生的灵魂。每一个学生都是抱着好好学习的愿望来上学的,他们以无比信任的心情把他们的愿望交给这些做教师的人。这种激情很容易被尖刻的、粗暴的、冷淡的、不信任的态度所熄灭。在《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里我曾经看了一个关于巴普里克这个孩子的故事,就是因为那位植物学老师的善于观察、鼓励与培养,使得这位从一开始就问题重重的孩子在学习成绩上一年比一年好,最终顺利的从农业学院毕业成为一名农艺师。由此可见,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没被发现的潜能。

2、良好师德的激励作用

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影响很大。一个教师治学严谨,学识渊博,热情教学,精心施教,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学内容的更新,作为教师应追踪科技前沿,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不断将教学内容时代化、信息化,保证教学内容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的在备课时“吃透”了重点,“抓住”了难点,并形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方法,传授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技巧。教师孜孜以求,学而不厌,满腔热情的工作态度,必将给学生很大的榜样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学习兴趣。

2.1重视学习,敢于实践

认真学习,工作中要时刻牢记自己作为教师的基本职能:育人,只有品德高尚、学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才能胜任此项光荣的工作。而要做到这些,就应该不断地坚持学习和实践。练兵千遍不如战场一日,只有不断让自己充电加码,先把自己的“半桶水”端满,才能有更多的知识给予可爱的孩子们。反之,教育教学也只是纸上谈兵、花架子、皮毛、背离重点。

2.2严于律己,注重言行

为人师表,坚持严以律己,增强自身的自控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始终保持良好、平和的心境,精神饱满地投入工作,要把自己看作既是个普通的人,又是个教育者,到了学校就应该把属于个人一切不快和烦恼留在门外,学会合理地处理自己的个人感情,不将私人情感带入给孩子们教育的课堂中。言谈应该和颜悦色,循循善诱,举止应该优美文雅,体现心灵之美。

2.3提升素养,塑造内涵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重要的是塑造内在修养,在日常生活中应加强学习,开阔视野,不断丰富,充实自己。有意识地从优秀文化中吸取养料,提高自己的内在素养,不断让自己向专业化逐渐靠拢,发挥自身专业和职业的鲜明特征。

3、师德教学中,做好后进生的关爱工作

对后进生,做为教师,更多给予学生的,是要多的关爱,使他们能够在这温暖集体里得到足够的关怀与鼓励。都说“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教师一定不能对学生感情用事,厚此薄彼。这就要求现当代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既要为人师表,又要注重身教重于言教。由于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特点,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师的思想感情,处世哲理、道德境界、品德修养甚至最简单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有着熏陶诱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为了让学生接受更多更优更全面的正面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要做到言教、身教,并且身教重于言教。

4、结语

综上所述,师德修养,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刻的。师德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体现,除了必备的教学责任心外,还应把满腔的爱心溶入教学的课堂的课前课后。作为德育工作者,要播种信念,播种行动,播种习惯,播种性格,做引领德育工作的旗帜,做给学生指明方向的路标,帮助每一个学生收获金色的人生。

摘要: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首先要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以及主人翁责任感,正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也就是说,作为一名教师,不仅仅要传授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还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做人,那么这就要求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通过言传身教,去感染学生、熏陶学生,使学生能够建立更加积极、正面、健康的思维,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

关键词:

小学教师;师德修养;分析

教师承担着教育的'百年大业,他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的表率和榜样,是学生生活的引导者和引领者,所以说,教师的师德修养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十分紧迫的。

一、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小学学生正在处于一个学习阶段,学生通过对身边人进行不断的模仿学习,逐渐的对这个世界进行了解。在家庭中父母是学生学习的对象,在学校中教师就是学生学习的对象。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应该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要严格要求自己,进而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小学生就像是一张白纸,一旦教师的道德品德有不良的表现,学生的这种白纸上就会显示出一种胡乱的涂鸦。其次,教师的品德修养是一个很重要的素质,这不仅是影响教师的个人表现,还会对教师所教的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因为一旦教师具有很高的教学理论却不具有一定的道德素质,虽然教师会带给学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对学生的行为素质有不良的影响,最终这些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因为教师的行为表现都是学生的指路标,会对学生的发展有严重的影响。如果教师具有良好品德,不仅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而在教师的不断影响下,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最后,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在要求学生做到一些事情时自己也要做到,首先作为典范,发挥榜样作用,学生在课堂中如果有一些不良表现时,教师应该用语言婉转相劝,使得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感动下改正自己的问题,进而学生能够在长期的熏陶下养成一种好的行为习惯。

二、授业解惑,诲人不倦

教育是一项具有爱的事业,教师对学生的这种爱是与众不同的爱,教师的爱是严爱也是慈爱,是一种不会想要回报的一种爱,这是一种无私的爱,这种爱是在教师对学生的责任和使命上有所体现。

蜡炬成灰泪始干,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教师的人生历程写照。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都是带着爱心,用爱对待学生,用爱对待工作,不仅把工作当作工作,还将工作看作是一项事业,是为国家未来发展培养人才的事业,能够站在一个新高度,为国家的未来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教师能够将人们教育事业的发展看作是最重要的事情,进而能够为成为一个人民教师而感到自豪和荣誉。教师不论在生活还是在工作中都能够遵守职业道德,乐于奉献。教师在用爱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应该不断的学习培训,进而能够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积极的探索教学方式,不断的创新教学方法,进而能够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教师应该用爱来对待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在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能够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成为学生的朋友,能够了解学生的思想,在学生出现困难的时候,教师能够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教给学生一些生活道理。

三、弘德育人,廉洁从教

廉洁从教是时代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新的职业规范。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建设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廉洁社会,对教师廉洁从教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廉洁从教要求教师将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守得住清贫,不在教育工作中从事谋取私利的活动,不从学生及家长身上谋取私利,真正能以身立教,以教淙恕

廉洁从教要求教师在工作中树立廉洁无小事的廉政意识,防微杜渐。廉洁从教要求教师在思想上要始终保持高尚节操,为人师表,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准绳;不利用教师职业便利向学生或家长索要钱物或者变相谋取私利,不向学生推销或摊派学习资料、用品并从中牟利,不动员、组织学生参加有偿补课并从中牟利;在态度上能平等公正的对待全体学生,不因为学生学习好坏、家庭经济基础好坏、父母社会职业和地位不同而歧视学生、区别对待。廉洁从教能为学生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学校环境,使学生产生一种公平正义的情感体验,对老师产生一种信赖感,能增强老师教育教学的说服力、公信力、权威性和感染力,从而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

总之,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其自身道德修养的养成,以及良好道德品质的提升,直接关系到整个基础教育的效率和质量。强化教师师德建设,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根本,为了能够更好的提升我国小学教师的师德修养,学校应该明确教师师德培养的重要性,并制定更加完善的制度,坚持贯彻下去。

参考文献

[1]小学教师以爱进行德育教育策略[J].丁桂英.赤子(上中旬).2016(22)

[2]小学教师教学风格研究[J].李德显.教育科学.2016(05)

[3]小学教师课程素养的现状调查[J].杨东燕,严U.基础教育研究.2016(17)

[4]简谈小学教师的素质构成[J].宋婧.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5(03)

先文章你得先写好啦~然后看你们人事局什么要求,要发多少篇,在什么级别的期刊上。然后就是发表啦。发表的话记住一定要找个正规的机构代发,现在基本上都是交给机构的,又快又省心。而且很效率的。我当时在白杜输入“壹品优”再输入“刊” 这发的。服务态度也很好。你去咨询下吧。

首先,重复率需要达到要求;其次,论文格式需要正确;再次,对于核心论文需要有一定的创新性,国家级不需考虑这一因素;然后,就要看语言水平了,同一个事物,不同的描述,会让审稿人看出自己是否专业;九年发表经验,发的都是正刊。

发表论文很简单的搜:论文发表 秘籍网

和静县第五小学发表的论文

小学教育是教育体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国对小学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很多教师也都会参与职称评审,职称论文是教师职称评审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不可缺少的业绩材料,那么小学教学论文的发表期刊有哪些呢?下面学术堂给大家推荐一些小学教学论文发表期刊以供参考。一、省级教学论文发表期刊推荐:《小学生时空》期刊周期:月刊期刊级别:省级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65-1246/G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5689主办单位:新疆教育出版社主管单位:新疆教育出版社《小学生时空》 快乐少年的亲密伙伴 轻松愉快、幽默风趣的知识、童话,开启学生智力,拓宽学生视野。 常年刊登小学生优秀作文习作,让不同个性的学生体验成功,享受快乐 “时空杯”小学生作文竞赛让学生享受作文的乐趣 优秀教师点评指导考试习作,为学生进重点助力加油 《小学生时空》是新疆教育出版社为西部少年儿童特别是新疆少年儿童精心打造的通向成功、体验快乐的平台。丰富多彩的栏目,生动幽默的语言,让学生在轻松的 阅读中开阔视野,提高素养。二、国家级教育期刊推荐:《中小学教育》期刊周期:半月刊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国内统一刊号:11-4299/G4国际标准刊号:1001-2982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教育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辑出版的教育专业期刊。 为了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加强教育教学学术交流.给一线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展示自己教育教学才能的平台,为评职晋级提供理论依据,《中小学教育》杂志常年征稿。三、小学教育论文发表期刊推荐:《小学教学设计》期刊周期:旬刊期刊级别:省级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4-1240/G4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9-2544主办单位:山西省教育厅主管单位:山西省教育厅《小学教学设计》是以小学语文教师和教研员为主要对象,以教学设计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教学类期刊。2001年创刊,它立足前沿,科学指导,启迪思维,实用性 强,深受广大一线教师和教研员的喜爱。本刊六个常设板块交相辉映,彰显教学理念、演绎精彩课堂:理论网站教学频道、名师精品、教研视窗、测评园地、实践空 间。

“网上祭英烈”精彩寄语摘选

你们爱祖国,爱革命,鲜花是你们的;你们抛头颅,洒热血,掌声是你们的;你们带给了我们美好的生活,整个中国都是你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你们看不到鲜花,听不到掌声,更无法享受现在的一切,但这更让我们值得去为你们献鲜花,鼓掌声,掉热泪!你们是最值得我们尊敬的!(湖南长沙芙蓉区育才一小六年级 廖仁浩)

让我们向伟大革命先烈致敬!让我们铭记革命先烈的光荣事迹不断努力学习,为振兴中华建功立业,实现我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奋斗!(桦甸市站前小学二年一班 袁嘉玥)

清明节快到了,是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感谢你们,你们的名字会永远刻在我们的心里,脑海里。(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实验小学 陈鑫)

你们为了祖国根本不顾个人的安危,用生命换取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你们这种大无畏的英勇气概和对祖国对人民的忠诚, 让人久久不能忘怀。(新疆巴州和静县第一小学)

伟大的革命烈士们啊!是你们用鲜血换来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们一定会倍加珍惜。我们会记住过去,创造未来!(河南新乡市育才小学四1班 周晗紫伊)

先烈们,是你们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时候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血杀拼搏,昨日英雄浴血奋战,换来我们的幸福今天。让我们后辈为您献上一束鲜花,你们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我向你们致敬!(山西大同古汉城小学一年级一班 张仪伶)

革命先烈们,你们为人民的利益而死,你们的死重于泰山,你们与青山同在,你们与大地永存。你们永远是我们心中的一块丰碑。(临沂朱陈小学六3班 沈炳成)

清明时节雨纷纷,借飘飞的春雨带去我们对你们的敬意,你们的事迹和精神将引领我们永远向前进!向烈士们致敬!向烈士们学习!向烈士们鞠躬!(长沙市芙蓉区燕山二小三2班 何欣远)

烈士们,我会好好学习,我不会忘记你们为祖国做出的牺牲。(吉林市船营区实验小学4年4班 王子权)

英烈们,在你们艰苦的奋斗之下,我们祖国繁荣昌盛,今天的美好生活,是靠你们的鲜血换来的,我们现在要好好学习,将来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为国家做贡献。你们虽然牺牲了,但是依然活在我们的心中,我向你们致敬。(东莞市石碣袁崇焕小学六5班 韦运辉)

革命先烈们,你们永远是我们心中的一块丰碑。如果世界上有永垂不朽,那么我相信那是一种精神——不悔。你们就有这样的不悔,不悔为革命的付出。所以,你们理应受到敬仰!愿你们像那美丽的鲜花,在祖国大地上散发出阵阵芳香,让祖国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着生机与希望!(山西省阳城县晋城市水村小学六2班 陈珂宇)

巍巍昆仑、万里长城,因为你们豪迈的壮志而永恒!敬爱的烈士啊!就让鲜艳的五星红旗为我们作证,你们未能走完的征程将有我们进行!请安息!(济南市槐荫区闫千户小学六年级一班 傅晓辰)

白山黑水起狼烟,国破家亡卧不安。抗日身先旗猎猎,凌霜肉搏血斑斑。朝阳壮士甘抛首,尚志新名永照丹。(河北省张家口市高新区沈家屯中心校东辛庄小学六年级 寇春伟)

烈士墓前,不知是谁献上一束鲜花,鲜红的花,鲜红的心。碑上的红心已失去了曾经的颜色,但依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震撼人心。(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胜利路小学四二班 李贺丹)

烈士长眠,精神永存,让我们踏着烈士的足迹前进吧。(博湖县第四小学巴音刚)

让我们向伟大的革命先烈们致敬!向那些有大无畏革命精神的革命战士们学习。是你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们!(九台市实验小学六年三班李 连鑫)

向先烈学习,向先烈致敬!你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勿忘国耻,爱我中华!(哈尔滨市依兰县宏克力镇小学 三年一班 刘磊)

今天,又是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我们少先队员在飘扬的五星红旗下,在庄严的国歌声中, 我们又一次深深地为你们哀悼。同时, 一种烈火又在心中燃烧——我们一定要继承你们的'遗志,认真学习, 为报效祖国,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新疆巴州和静县第一小学)

永远铭记英烈们为新中国的建立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奋斗史,时刻不忘新一代少先队员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中华民族永立世界之巅而努力的神圣使命!(江苏省张家港巿实验小学二1班 陈灏玟)

又是一年清明之际,这淡淡的杏花绽放之际,总会让国人不由得怀念那些为了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仁人志士们。没有你们,就没有新中国的今天,没有你们,就没有小康社会的未来梦想。你们是中国的骄傲,更是我们这一代学习的榜样和楷模,作为新一代的我们,更要以你们为榜样,好好学习,多多锻炼,争做新时代优秀少先队员。(山东平谷区庄学区少先大队)

生得伟大,死亦光荣!身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如今的幸福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我将铭记革命先烈的光荣事迹,奋发图强,将来为祖国富强作出贡献!(湖南长沙盼盼小学117班 曾琳)

合水县小城镇建设论文发表

发展小城镇的城镇化建设 摘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规划中,应把小城镇的城市化建设作为我们当今工作中的主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和优惠的政策加强中小城镇的建设�1�0发展,以便更好发挥城乡经济的功能,为大城市建设卫星城提供良好的模板�1�7关键词:发展小城镇;建设新农村;二元化结构 三农工作的物质载体,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点?是亿万农民安居乐业的家园,直接体现着农村经济社会文化�1�0生态环境状况�1�0农村面貌�1�0农民生活乃至农村文明的总体水平�1�7在建设新农村这个大背景下,建议把优先发展小城镇作为重要抓手,稳定数量,提高质量,先抓点,后扩面�1�7要壮大小城镇人口规模,提升带动周边农村发展的能力,以便更好地发挥统筹城乡的功能,真正加快小城镇迅速发展�1�7 一、支持全国重点镇,发挥以点带面示范效应 2004年2月,建设部等六部委从2万多个建制镇中确定了1 887个全国重点镇�1�7选择结果无疑证明它们在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也表明其在“质量”上走在了全国小城镇发展的前列�1�7应当强调的是,重点镇是小城镇衔接大中小城市形成战略布局的重要节点,必须在不同地区的发展格局中明确重点镇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努力达到抓好一个点�1�0带动一个面�1�0影响一大片的效果�1�7 在对重点镇的扶持上,国家开发银行优先对全国169个小城镇提供信贷支持的探索,是实现党和政府发展目标�1�0弥补体制落后和市场失灵的一种金融形式,为我国城镇化提供了示范和样板,为党和政府在更大范围内有效指导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经验�1�7 二、整合小城镇资源,形成城乡一体工作格局 小城镇发展需要按照综合协调�1�0政策集成的要求,整合规划�1�0建设�1�0国土�1�0农业�1�0交通�1�0水利�1�0扶贫�1�0卫生等各部门的资源,把环境整治�1�0精神文明�1�0农房规划�1�0生态农业以及扶贫等职能工作加以统筹,形成合力,共同推进�1�7在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中,应坚定不移地加快小城镇发展,坚定不移地把优先发展小城镇作为重要抓手,推动从中央到地方把小城镇发展全面纳入支持三农的各类规划�1�0计划中,把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1�0繁荣小城镇经济作为制定经济社会政策的重要原则,形成城乡一体的工作格局和推进机制�1�7 当前,特别应当重视小城镇发展的有关政策研究,加快小城镇发展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的转变,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健全城乡资源良性互动的市场体系,促进小城镇加快发展�1�7 三、重视小城镇规划,突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规划在发展中居于龙头地位?小城镇发展离不开规划水平的提高�1�7应当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强化“科学规划”的理念,体现“因地制宜�1�0节约用地�1�0延续特色�1�0简明适用”的原则�1�7按照改造镇中村�1�0合并小型村�1�0缩减自然村�1�0拆除空心村和节约村庄占地总量的要求,优化小城镇布局规划,合理布置生产�1�0生活�1�0生态空间,合理布置教育�1�0医疗�1�0文化等服务设施,并与小城镇外部的基础设施�1�0生态环境�1�0交通道路�1�0产业园区�1�0水利设施等专项规划相衔接�1�7建议部分农村公路建设�1�0农村电网改造�1�0通讯建设放缓步伐,与小城镇整体规划相协调,以免通了公路�1�0电网�1�0通讯的村庄可能被撤并而造成浪费�1�7从原则上来讲,小城镇规划管理重在解决地脉�1�0人脉�1�0文脉�1�0经脉“四脉”问题�1�7小城镇规划是不是成功,主要看人工建筑与自然风景是不是和谐地融合在一起�1�7 针对小城镇有关扶持资金不完备�1�0不配套的情况,应当通过立法形式,按照城乡统筹发展和“多予�1�0少取�1�0放活”的方针,把国家支持小城镇建设�1�0推进反哺与支持机制的资金逐步制度化�1�7 四、完善小城镇功能,实现人居环境的逐步好转 要加快小城镇交通�1�0通信�1�0能源�1�0供排水�1�0园林绿化�1�0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和科教文卫设施建设,构筑城乡一体的生活垃圾处理�1�0供排水�1�0公共交通等公共服务网络,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1�0城市的公共服务向小城镇覆盖�1�0城市的现代文明向小城镇辐射�1�7 现在?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都呼吁?小城镇畜禽养殖污染�1�0农药化肥污染�1�0废水污染和工业“三废”污染等问题越来越严重?不仅直接影响城乡统筹发展?而且还严重威胁着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1�7因此?研究制定小城镇污染控制技术方案和政策法规体系?是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当务之急�1�7 五、繁荣小城镇经济,构建城乡互动产业格局 小城镇的核心问题还是经济发展,应立足当地资源条件�1�0环境优势�1�0人文特色等?继续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发展畜牧业,大力发展小城镇二�1�0三产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1�7 有必要指出的是,以内生比较优势为基础的竞争力培育正在成为小城镇�1�0尤其是资源缺乏型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手段�1�7根据自身条件�1�0竞争环境�1�0市场需求及变化趋势,通过知识学习�1�0技术积累和人才培育,做出相应的战略性产业选择,可以帮助小城镇实现长期效益的最大化,形成小城镇的独特魅力和吸引力�1�7从长远考虑?应当在小城镇构建合理的城乡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框架,形成城乡互动的产业发展格局�1�7一方面要引导乡镇企业把适合于在小城镇发展的产业和产品向小城镇集中;另一方面,城市要在加快产业升级的同时,把技术成熟�1�0产品成型的劳动密集型�1�0资源密集型产业,采取技术转移�1�0设备转移�1�0兼并联合�1�0设立子公司或建立新厂等形式,向小城镇转移�1�7 六、深化小城镇体制改革,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是小城镇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既涉及农村生产关系调整,也直接触及农村上层建筑变革�1�7应加快职能转变,发挥好政府经济调节�1�0市场监管�1�0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切实把小城镇政府的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保证基层政权正常运转�1�7应稳妥地推进以乡镇机构改革�1�0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1�0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的综合配套改革;逐步建立与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体系,探索农村宅基地有效流转方式,研究农村房屋产权登记与流通政策;完善小城镇公共设施投入与长效运行管理机制,推进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资产变股权�1�0农民当股东,确保农民带着资产进入小城镇,并享受集体资产的股权收益;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在小城镇执行国家土地政策问题上,应当完善土地承包政策,推进承包地使用权流转,确保进入小城镇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解除进入小城镇的农民在土地经营权上的后顾之忧,保障农民在土地流转中失地不失利�1�0失地不失业,让农民在小城镇发展中得到实际利益�1�7 结论 为了解决小城镇发展中遇到的农民居住分散�1�0生活配套设施欠缺�1�0宅基地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应根据小城镇的区位特点�1�0经济状况和村庄实际,有针对性地推进小城镇村庄整治进程�1�7坚持由点到线到面,一个镇一个镇地整体推进,不搞形式主义,不搞强迫命令,不搞千篇一律,不搞包办代替,不搞盲目攀比�1�7 小城镇的发展在追求当前经济效益的同时,不应忽视同等重要的社会和环境效益,必须改变以往粗放型经营的经济发展观念,选择强化清洁生产,注重节约能源,充分利用绿色和可再生能源,保持稳定�1�0持久和健康的发展模式�1�7 参考文献: [1] 李文学.建设和谐的新农村[J].农村合作通讯,2006(11). [2] 曹宗敏.新时期小城镇如何发展[J].城市管理,2006(3). [3] 冯春燕.三农问题的实质性原因及解决途径[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6(3). [4] 杨守春.新农村建设要做好五篇文章[J].今日浙江,2006(2).

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思考 小城镇是以聚集人口、商品、文化、信息、科技、教育、金融和服务为特征的地域系统。小城镇位于农村之首、城市之尾,与农村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点;又与大中城市关系密切,是大中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后盾。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这是十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加快小城镇建设,走符合十堰实际的城镇化道路,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一个战略性问题。一、发展小城镇、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战略意义 十堰作为地处鄂西北山区的新兴工业城市,产业结构单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典型,扶贫任务艰巨,加速推进城镇化,既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跨越的历史阶段,也是解决目前以及今后经济社会发展诸多问题的关键。发展小城镇,推进城镇化,实现社会、经济结构转型,把城镇化与农村工业化和产业化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实现城乡共荣、协调发展。因此,加快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化水平,成为我市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1、推进城镇化,有利于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特别是像十堰这样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十堰市有近70%的人口在农村,有14万贫困人口尚未解决温饱问题。贫困山区的自然条件恶劣,单位土地的产出率很有限,种植业增长的空间也很有限。要使农民致富,唯一的出路就是通过城镇化,实现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减少农民的数量,提高人均生产率。转移出来的农村劳动力收入增加了,农村劳动力的价值也大大提高,收入相应增长。而大中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又极为有限。因此,实现大规模农村人口转移只有发展小城镇,实现城镇化,改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人口、经济要素的合理分布和自由流动,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和城乡共同富裕,除此别无出路。 2、推进城镇化,有利于加快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从理论上说,城镇化是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生产专业化的结果。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现代化过程的两个侧面。工业化需要聚集状态,只有人类活动集中才会降低工业生产成本,才会形成聚集效应。因此,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然产物,离开了城镇化,工业化的效率就会降低;离开了工业化,城镇化就无的放矢,就会失去发展的动力。目前,我市乡镇企业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通过发展小城镇,使乡镇企业向小城镇聚集。充分发挥小城镇作为农村交通中心、信息中心、技术中心和人才中心的作用,为乡镇工业的发展提供基础设施、市场、技术和人才条件;通过发挥小城镇对农村的辐射作用,带动农业产业化。 3、推进城镇化,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十堰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调水源头,改善生态环境的任务光荣而又艰巨。我市山多地少,生态环境脆弱,在全市240多万农村人口中,有当家地仅160万亩,由于居住分散,自然灾害频发,种植业的70%望天收。只有通过城镇化,减少农民数量,在总量上相应减少现有耕地承载人口数量,转变农民的谋生方式,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使他们向城镇聚集,给大自然以休养生息的机会,最终才能解决土壤退化、水土流失、森林覆盖率降低等生态环境问题。 二、小城镇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94年地市合并后,十堰市的城镇有了较快发展。截止目前,建制镇由1984年的13个发展到63个,其中城镇居民万人以上的9个,城镇总人口111.8万人,短短17年城镇化率由14.9%提高到32.5%。城镇的空间布局主要沿交通干线襄渝铁路、汉江、209国道、316国道展开,城镇职能改变了过去单一的政治职能或低水平商贸职能为主的状况,形成了以经济职能为主的各种类型结构。纵观十堰城镇化进程,有两个特点:一是十堰城区(中心城市)作为区域经济增长极,因汽车产业的聚集效应使城市人口增长较快,城市综合实力日益增强;二是乡村城镇化即小城镇的发展相对缓慢。建制镇的发展由于在地市合并以前受行政管理区划的限制,中心城市与区域内城镇之间的经济联系表现为松散型,区域城镇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边境贸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中心城市对小城镇发展的辐射能力较弱。地市合并后,城镇建设步入协调发展的轨道。由于十堰市农村人口较为稀疏,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有限,这就决定了农业劳动力转移压力适中,同时农村经济非常落后,因此,在农村地区形成小城镇的内、外动力较弱,导致小城镇发展滞后。 十堰小城镇发展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规划问题。规划不科学,执行缺乏严肃性。城镇建设缺乏特色,风格雷同;二是融资问题。目前,城镇化仍然是一种政府行为,尚未面向市场,形成多元投资主体,因此,城镇建设资金来源贫乏,投资渠道单一,投入严重不足;三是制度障碍。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延缓了农民离土离乡的步伐,不利于调动农民进镇务工经商的积极性。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滞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使农民进镇缺乏“安全感”,增加了城镇化成本;四是政策问题。各地出台了鼓励农民进镇务工经商的系列优惠政策,但落实不力,农民在市场准入、税费征收、子女就学等方面享受不到优惠待遇,甚至有的地方农民进镇享受不到城镇居民的待遇。我市小城镇发展滞后固然有许多原因,但从主观上来看,主要原因在于城镇建设的思维方式和指导思想存在有思维误区,我们必须克服:第一,要克服官位设市的思维误区。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除了帝王以外,下面的州、府、郡、县的设置,等级森严,不可僭越,哪一级官管辖下的城市,城墙该有多高,该有几条街道,衙门有多大,均有严格的规定。建国后到改革开放以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省、市、县、镇的设置,也基本沿用封建社会那一套,严格按行政级别、管辖面积、人口设市,城镇规模基本以官帽定位,而不是按经济规模以及经济发展速度定位。改革30多年了,包括体制上、观念上很多脱离实际的东西都改过来了,但这一传统的设市设镇模式仍被顽强地保留下来。而且在我们的头脑中、在体制上形成了固有的模式,难以体现时代精神,制约了城镇化发展,我们必须克服。 第二,要克服人为构市的思维误区。如果说古楼兰曾为古丝绸之路开辟立下汗马功劳的话,那么它的消失,也应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城镇的生存与发展及其发展规模该有多大,完全是有规律可循的。因此不能凭主观想象来构筑城镇框架,我们不能不顾城镇发展规模和区域经济社会动态比较优势,好大喜功,人为构市,盲目扩市,以至于城镇“增肥”了,却有城无市。如我市一些小城镇,虽耗巨资建起了几条街道和广场,至今门可罗雀,成为“空壳”。这样的浪费和教训令人心痛。今后,我市的城镇化必须注意克服这种违反规律、人为构市的思维误区。第三,要克服全能乱市的思维误区。由于受计划经济思想和自然经济的影响,我市不少小城镇总想来个各行各业齐头并进,搞“大而全”、“小而全”,忽略自身城镇的产业强项和文化特色,搞“全能城镇”。资深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苏南地区凋查后曾提出一个“小城镇、大战略”的概念,意思是说,改革开放后,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很快,呼唤小城镇的发展,为其提供信息、市场和科学文化服务。加快小城镇建设,其目的一是解决农村内部商品经济发展的流通问题;二是以小城镇的广泛建设解决大城市的“通病”。遗憾的是我们却误解了费老的原意,片面认为发展小城镇商品经济就是要搞“小而全”,而未能与时俱进,把小城镇建设放在国际社会分工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去考察去建设,导致在小城镇的发展上出现了不少“全能城镇”,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 三、加快我市小城镇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我市小城镇建设要立足市情,既要增加城镇的数量,但更应注意提高城镇化的质量,不能搞“一刀切”。要科学规划,完善体系,合理布局,突出重点,梯度推进,全面增强城镇的综合实力、聚集能力和经济辐射功能,逐步形成以重点城镇为支撑、各具特色的城镇体系。要把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作为小城镇建设的出发点和归缩点,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乡镇企业和推进农业产业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小城镇的吸引力和带动作用,使小城镇成为推动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战略支点。按照小城镇建设的基本思路,加快我市小城镇建设应采取以下对策:1、变官位设市为按经济规模设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就经济规模而言,一些原来默默无闻的沿海乡镇已超过了西部不少地级市,其城镇发展的规模和格局,也超过了西部的不少县和市。就十堰而言,城镇化进程起步晚,即使是县城,与沿海一些乡级小镇相比,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经济质量上的差别都很大,思想观念上的差距、经营理念上的差距就更大了,尽管国家还沿用按行政级别设市的传统行政管理模式,但打破这一传统的桎梏,只是时间迟早的问题。我市应遵循城镇化是一个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自然历史过程这样一条客观规律,按经济规模来安排城镇资源的分配,收紧拳头,突出重点,把握规律,有选择、有特色地走自己的城镇化之路。否则,我们的城镇化进程必然会受到不可估量的影响。2、变人为构市为产业兴市城镇发展必须以经济产业作为依托。我市多数小城镇近些年来之所以出现布局混乱、交通阻塞、城镇服务功能不配套等问题,甚至是没有经济内涵的“空壳镇”,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和产业发展的角度去规划和架构小城镇,小城镇缺乏主导产业支撑。一个城镇可以构筑多种产业功能,但从城镇特点来看只能突出一两项主功能,形成一两项优势产业,而不是面面俱到。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新兴的城镇,如温州、绵阳、诸城等等都是以特色产业立市。小城镇的发展,必须依据各自的优势,推准主攻方向,大力培植工业主导产业,走依靠产业支撑辐射功能的路子。我市小城镇应当发挥山区资源优势,发展山区资源加工工业,培育城镇支柱产业,增加城镇经济实力,从而增强对农村经济的辐射功能。3、变全能镇为特色镇我市小城镇建设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片面追求“小而全”,使小城镇特色不突出。我市城镇化应该走“小而特”的路子,不同的小城镇必须打造不同的特点,或以产业特、或以文化风情特、或以区位特,突出特色,形成比较优势,实施差别化竞争战略,以鲜活的城镇特色,形成“名镇效应”,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小城镇的竞争力,反过来又推动城镇规模的扩张。结合十堰产业与资源特点,可以着力发展以下几类具有特色的小城镇:一是建设工业主导型小城镇。把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紧密结合起来,根据区域市场、资源特点,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引导乡镇企业集中连片发展,建设小型工业园区,把乡镇工业塑造成为带动小城镇建设的主体力量。二是建设旅游服务型小城镇。旅游资源丰富的乡镇要搞好景区生态环境建设,完善服务设施,全面提高风景名胜区的硬件设施水平和服务接待水平。三是建设流通商贸型小城镇。边贸口子镇要在突出抓好市场等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以最优惠的政策、最便捷的服务、最宽松的经营环境,吸引周边的鄂、渝、陕客商前来经商兴业。四是建设特色产业型小城镇。要依托药材、黄姜、茶叶、绿松石等山区资源,建设特色产业基地,在扩大规模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加工、包装、销售业,逐步形成集种植、加工、包装、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镇。五是建设移民镇。抢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机遇,用好用活移民政策,推动移民小城镇的建设。4、积极解决小城镇建设中的具体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根据这一精神,结合我市实际,为使小城镇得以健康发展,还应解决如下问题:(1)搞好科学规划。小城镇规划要坚持科学合理原则,选址要与国家的宏观产业政策、导向政策、交通、通讯大动脉相联系。起点要高,具有时代气息;必须满足我市农业产业化的要求,使小城镇成为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的载体。小城镇发展的规划,不仅要考虑长远义务教育设施布局,还应考虑职业技术教育设施布局,科教兴镇,保证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要把市场一体化要求与本地经济特点相结合,将小城镇规划建设融入分工明确、布局合理、同中心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城镇化体系格局,利用大市场形成强有力的经济增长点;小城镇的风貌一定要体现综合经济实力和居民群体凝聚力,使本地的文化历史传统得到继承和发扬;要把环境生态建设列为主要内容,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和自然条件,建设生态小城镇。规划必须体现全局意识,着眼于长远,决不能因党政负责人的更换而改变。规划一经批准,就具有法律效力,而且要列入目标考核责任制,要强化规划的实施力度。(2)运用市场机制,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筹集小城镇建设资金,可以实行财政资金为引导、吸纳民间资金为主,吸引外资为辅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首先,财政资金可以向小城镇倾斜,在注重抓好水、电、路及通讯、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增加与农民利益有密切联系的、有巨大消费空间的项目,以此吸纳民间投资与吸引外资,加快建设速度,完善城镇功能,增强城镇的经济实力。其次,通过小城镇安居工程,吸引农民建房资金。再次,把市场机制引入小城镇建设。政府通过在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健全规章制度、创造良好投资环境等软件上下功夫,使小城镇产生较强的吸引力,并以“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吸引众多的人带着资金参与城镇建设。要大胆尝试和探索将城镇当作资产来经营的思路,坚持市场化运作,不断建立和完善“经营城镇”的新机制。要最大限度地盘活土地资源,把自然资源变成城镇发展的宝贵财源,变过去土地使用的“行政审批制”为现在的“市场配置制”,使国有土地的资本效益趋向最大化,大力推行竞价拍卖等多种土地经营形式,为城镇建设筹集更多的资金。同时,营运市政设施,实现滚动开发。经营城镇有形资产,把公共房产及道路、桥梁、公路灯杆等市政设施的使用权和经营权推向市场,能卖则卖,宜租则租;经营城镇无形资产,把城镇空间、户外广告标牌经营权、交通线路营运权、道路和其它设施的冠名权等,通过转让、拍卖、租赁等形式推向市场,使无形资产变成有形资产。(3)加快改革步伐,消除制度障碍。要推进城镇户籍制度改革,逐步落实以现居住地划分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的户籍登记制度,实行以住户、职业、生活来源等主要生活基础为依据的落户标准,以居民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确保进镇农民的子女入学、参军、就业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鼓励和吸引农民进镇落户,务工经商。要改革土地使用办法,在坚持稳定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同时,对农村土地使用流转制度进行创新,允许农民对土地进行出让、出租、转包、入股、抵押等流转活动,解决农民担心长期离开农村后、遇到困难生活没有保障和后路问题,并为农民进镇后土地集中使用打好基础。同时,要推进配套制度改革,大力推进医疗、就业、教育制度等配套改革,建立规范的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为农民进镇解决后顾之忧。

城镇化与集约用地,上的文献是免费查阅的

香河县小城镇建设论文发表

发展小城镇的城镇化建设 摘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规划中,应把小城镇的城市化建设作为我们当今工作中的主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和优惠的政策加强中小城镇的建设�1�0发展,以便更好发挥城乡经济的功能,为大城市建设卫星城提供良好的模板�1�7关键词:发展小城镇;建设新农村;二元化结构 三农工作的物质载体,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点?是亿万农民安居乐业的家园,直接体现着农村经济社会文化�1�0生态环境状况�1�0农村面貌�1�0农民生活乃至农村文明的总体水平�1�7在建设新农村这个大背景下,建议把优先发展小城镇作为重要抓手,稳定数量,提高质量,先抓点,后扩面�1�7要壮大小城镇人口规模,提升带动周边农村发展的能力,以便更好地发挥统筹城乡的功能,真正加快小城镇迅速发展�1�7 一、支持全国重点镇,发挥以点带面示范效应 2004年2月,建设部等六部委从2万多个建制镇中确定了1 887个全国重点镇�1�7选择结果无疑证明它们在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也表明其在“质量”上走在了全国小城镇发展的前列�1�7应当强调的是,重点镇是小城镇衔接大中小城市形成战略布局的重要节点,必须在不同地区的发展格局中明确重点镇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努力达到抓好一个点�1�0带动一个面�1�0影响一大片的效果�1�7 在对重点镇的扶持上,国家开发银行优先对全国169个小城镇提供信贷支持的探索,是实现党和政府发展目标�1�0弥补体制落后和市场失灵的一种金融形式,为我国城镇化提供了示范和样板,为党和政府在更大范围内有效指导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经验�1�7 二、整合小城镇资源,形成城乡一体工作格局 小城镇发展需要按照综合协调�1�0政策集成的要求,整合规划�1�0建设�1�0国土�1�0农业�1�0交通�1�0水利�1�0扶贫�1�0卫生等各部门的资源,把环境整治�1�0精神文明�1�0农房规划�1�0生态农业以及扶贫等职能工作加以统筹,形成合力,共同推进�1�7在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中,应坚定不移地加快小城镇发展,坚定不移地把优先发展小城镇作为重要抓手,推动从中央到地方把小城镇发展全面纳入支持三农的各类规划�1�0计划中,把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1�0繁荣小城镇经济作为制定经济社会政策的重要原则,形成城乡一体的工作格局和推进机制�1�7 当前,特别应当重视小城镇发展的有关政策研究,加快小城镇发展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的转变,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健全城乡资源良性互动的市场体系,促进小城镇加快发展�1�7 三、重视小城镇规划,突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规划在发展中居于龙头地位?小城镇发展离不开规划水平的提高�1�7应当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强化“科学规划”的理念,体现“因地制宜�1�0节约用地�1�0延续特色�1�0简明适用”的原则�1�7按照改造镇中村�1�0合并小型村�1�0缩减自然村�1�0拆除空心村和节约村庄占地总量的要求,优化小城镇布局规划,合理布置生产�1�0生活�1�0生态空间,合理布置教育�1�0医疗�1�0文化等服务设施,并与小城镇外部的基础设施�1�0生态环境�1�0交通道路�1�0产业园区�1�0水利设施等专项规划相衔接�1�7建议部分农村公路建设�1�0农村电网改造�1�0通讯建设放缓步伐,与小城镇整体规划相协调,以免通了公路�1�0电网�1�0通讯的村庄可能被撤并而造成浪费�1�7从原则上来讲,小城镇规划管理重在解决地脉�1�0人脉�1�0文脉�1�0经脉“四脉”问题�1�7小城镇规划是不是成功,主要看人工建筑与自然风景是不是和谐地融合在一起�1�7 针对小城镇有关扶持资金不完备�1�0不配套的情况,应当通过立法形式,按照城乡统筹发展和“多予�1�0少取�1�0放活”的方针,把国家支持小城镇建设�1�0推进反哺与支持机制的资金逐步制度化�1�7 四、完善小城镇功能,实现人居环境的逐步好转 要加快小城镇交通�1�0通信�1�0能源�1�0供排水�1�0园林绿化�1�0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和科教文卫设施建设,构筑城乡一体的生活垃圾处理�1�0供排水�1�0公共交通等公共服务网络,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1�0城市的公共服务向小城镇覆盖�1�0城市的现代文明向小城镇辐射�1�7 现在?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都呼吁?小城镇畜禽养殖污染�1�0农药化肥污染�1�0废水污染和工业“三废”污染等问题越来越严重?不仅直接影响城乡统筹发展?而且还严重威胁着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1�7因此?研究制定小城镇污染控制技术方案和政策法规体系?是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当务之急�1�7 五、繁荣小城镇经济,构建城乡互动产业格局 小城镇的核心问题还是经济发展,应立足当地资源条件�1�0环境优势�1�0人文特色等?继续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发展畜牧业,大力发展小城镇二�1�0三产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1�7 有必要指出的是,以内生比较优势为基础的竞争力培育正在成为小城镇�1�0尤其是资源缺乏型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手段�1�7根据自身条件�1�0竞争环境�1�0市场需求及变化趋势,通过知识学习�1�0技术积累和人才培育,做出相应的战略性产业选择,可以帮助小城镇实现长期效益的最大化,形成小城镇的独特魅力和吸引力�1�7从长远考虑?应当在小城镇构建合理的城乡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框架,形成城乡互动的产业发展格局�1�7一方面要引导乡镇企业把适合于在小城镇发展的产业和产品向小城镇集中;另一方面,城市要在加快产业升级的同时,把技术成熟�1�0产品成型的劳动密集型�1�0资源密集型产业,采取技术转移�1�0设备转移�1�0兼并联合�1�0设立子公司或建立新厂等形式,向小城镇转移�1�7 六、深化小城镇体制改革,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是小城镇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既涉及农村生产关系调整,也直接触及农村上层建筑变革�1�7应加快职能转变,发挥好政府经济调节�1�0市场监管�1�0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切实把小城镇政府的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保证基层政权正常运转�1�7应稳妥地推进以乡镇机构改革�1�0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1�0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的综合配套改革;逐步建立与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体系,探索农村宅基地有效流转方式,研究农村房屋产权登记与流通政策;完善小城镇公共设施投入与长效运行管理机制,推进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资产变股权�1�0农民当股东,确保农民带着资产进入小城镇,并享受集体资产的股权收益;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在小城镇执行国家土地政策问题上,应当完善土地承包政策,推进承包地使用权流转,确保进入小城镇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解除进入小城镇的农民在土地经营权上的后顾之忧,保障农民在土地流转中失地不失利�1�0失地不失业,让农民在小城镇发展中得到实际利益�1�7 结论 为了解决小城镇发展中遇到的农民居住分散�1�0生活配套设施欠缺�1�0宅基地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应根据小城镇的区位特点�1�0经济状况和村庄实际,有针对性地推进小城镇村庄整治进程�1�7坚持由点到线到面,一个镇一个镇地整体推进,不搞形式主义,不搞强迫命令,不搞千篇一律,不搞包办代替,不搞盲目攀比�1�7 小城镇的发展在追求当前经济效益的同时,不应忽视同等重要的社会和环境效益,必须改变以往粗放型经营的经济发展观念,选择强化清洁生产,注重节约能源,充分利用绿色和可再生能源,保持稳定�1�0持久和健康的发展模式�1�7 参考文献: [1] 李文学.建设和谐的新农村[J].农村合作通讯,2006(11). [2] 曹宗敏.新时期小城镇如何发展[J].城市管理,2006(3). [3] 冯春燕.三农问题的实质性原因及解决途径[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6(3). [4] 杨守春.新农村建设要做好五篇文章[J].今日浙江,2006(2).

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思考 小城镇是以聚集人口、商品、文化、信息、科技、教育、金融和服务为特征的地域系统。小城镇位于农村之首、城市之尾,与农村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点;又与大中城市关系密切,是大中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后盾。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这是十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加快小城镇建设,走符合十堰实际的城镇化道路,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一个战略性问题。一、发展小城镇、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战略意义 十堰作为地处鄂西北山区的新兴工业城市,产业结构单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典型,扶贫任务艰巨,加速推进城镇化,既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跨越的历史阶段,也是解决目前以及今后经济社会发展诸多问题的关键。发展小城镇,推进城镇化,实现社会、经济结构转型,把城镇化与农村工业化和产业化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实现城乡共荣、协调发展。因此,加快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化水平,成为我市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1、推进城镇化,有利于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特别是像十堰这样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十堰市有近70%的人口在农村,有14万贫困人口尚未解决温饱问题。贫困山区的自然条件恶劣,单位土地的产出率很有限,种植业增长的空间也很有限。要使农民致富,唯一的出路就是通过城镇化,实现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减少农民的数量,提高人均生产率。转移出来的农村劳动力收入增加了,农村劳动力的价值也大大提高,收入相应增长。而大中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又极为有限。因此,实现大规模农村人口转移只有发展小城镇,实现城镇化,改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人口、经济要素的合理分布和自由流动,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和城乡共同富裕,除此别无出路。 2、推进城镇化,有利于加快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从理论上说,城镇化是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生产专业化的结果。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现代化过程的两个侧面。工业化需要聚集状态,只有人类活动集中才会降低工业生产成本,才会形成聚集效应。因此,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然产物,离开了城镇化,工业化的效率就会降低;离开了工业化,城镇化就无的放矢,就会失去发展的动力。目前,我市乡镇企业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通过发展小城镇,使乡镇企业向小城镇聚集。充分发挥小城镇作为农村交通中心、信息中心、技术中心和人才中心的作用,为乡镇工业的发展提供基础设施、市场、技术和人才条件;通过发挥小城镇对农村的辐射作用,带动农业产业化。 3、推进城镇化,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十堰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调水源头,改善生态环境的任务光荣而又艰巨。我市山多地少,生态环境脆弱,在全市240多万农村人口中,有当家地仅160万亩,由于居住分散,自然灾害频发,种植业的70%望天收。只有通过城镇化,减少农民数量,在总量上相应减少现有耕地承载人口数量,转变农民的谋生方式,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使他们向城镇聚集,给大自然以休养生息的机会,最终才能解决土壤退化、水土流失、森林覆盖率降低等生态环境问题。 二、小城镇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94年地市合并后,十堰市的城镇有了较快发展。截止目前,建制镇由1984年的13个发展到63个,其中城镇居民万人以上的9个,城镇总人口111.8万人,短短17年城镇化率由14.9%提高到32.5%。城镇的空间布局主要沿交通干线襄渝铁路、汉江、209国道、316国道展开,城镇职能改变了过去单一的政治职能或低水平商贸职能为主的状况,形成了以经济职能为主的各种类型结构。纵观十堰城镇化进程,有两个特点:一是十堰城区(中心城市)作为区域经济增长极,因汽车产业的聚集效应使城市人口增长较快,城市综合实力日益增强;二是乡村城镇化即小城镇的发展相对缓慢。建制镇的发展由于在地市合并以前受行政管理区划的限制,中心城市与区域内城镇之间的经济联系表现为松散型,区域城镇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边境贸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中心城市对小城镇发展的辐射能力较弱。地市合并后,城镇建设步入协调发展的轨道。由于十堰市农村人口较为稀疏,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有限,这就决定了农业劳动力转移压力适中,同时农村经济非常落后,因此,在农村地区形成小城镇的内、外动力较弱,导致小城镇发展滞后。 十堰小城镇发展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规划问题。规划不科学,执行缺乏严肃性。城镇建设缺乏特色,风格雷同;二是融资问题。目前,城镇化仍然是一种政府行为,尚未面向市场,形成多元投资主体,因此,城镇建设资金来源贫乏,投资渠道单一,投入严重不足;三是制度障碍。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延缓了农民离土离乡的步伐,不利于调动农民进镇务工经商的积极性。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滞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使农民进镇缺乏“安全感”,增加了城镇化成本;四是政策问题。各地出台了鼓励农民进镇务工经商的系列优惠政策,但落实不力,农民在市场准入、税费征收、子女就学等方面享受不到优惠待遇,甚至有的地方农民进镇享受不到城镇居民的待遇。我市小城镇发展滞后固然有许多原因,但从主观上来看,主要原因在于城镇建设的思维方式和指导思想存在有思维误区,我们必须克服:第一,要克服官位设市的思维误区。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除了帝王以外,下面的州、府、郡、县的设置,等级森严,不可僭越,哪一级官管辖下的城市,城墙该有多高,该有几条街道,衙门有多大,均有严格的规定。建国后到改革开放以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省、市、县、镇的设置,也基本沿用封建社会那一套,严格按行政级别、管辖面积、人口设市,城镇规模基本以官帽定位,而不是按经济规模以及经济发展速度定位。改革30多年了,包括体制上、观念上很多脱离实际的东西都改过来了,但这一传统的设市设镇模式仍被顽强地保留下来。而且在我们的头脑中、在体制上形成了固有的模式,难以体现时代精神,制约了城镇化发展,我们必须克服。 第二,要克服人为构市的思维误区。如果说古楼兰曾为古丝绸之路开辟立下汗马功劳的话,那么它的消失,也应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城镇的生存与发展及其发展规模该有多大,完全是有规律可循的。因此不能凭主观想象来构筑城镇框架,我们不能不顾城镇发展规模和区域经济社会动态比较优势,好大喜功,人为构市,盲目扩市,以至于城镇“增肥”了,却有城无市。如我市一些小城镇,虽耗巨资建起了几条街道和广场,至今门可罗雀,成为“空壳”。这样的浪费和教训令人心痛。今后,我市的城镇化必须注意克服这种违反规律、人为构市的思维误区。第三,要克服全能乱市的思维误区。由于受计划经济思想和自然经济的影响,我市不少小城镇总想来个各行各业齐头并进,搞“大而全”、“小而全”,忽略自身城镇的产业强项和文化特色,搞“全能城镇”。资深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苏南地区凋查后曾提出一个“小城镇、大战略”的概念,意思是说,改革开放后,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很快,呼唤小城镇的发展,为其提供信息、市场和科学文化服务。加快小城镇建设,其目的一是解决农村内部商品经济发展的流通问题;二是以小城镇的广泛建设解决大城市的“通病”。遗憾的是我们却误解了费老的原意,片面认为发展小城镇商品经济就是要搞“小而全”,而未能与时俱进,把小城镇建设放在国际社会分工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去考察去建设,导致在小城镇的发展上出现了不少“全能城镇”,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 三、加快我市小城镇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我市小城镇建设要立足市情,既要增加城镇的数量,但更应注意提高城镇化的质量,不能搞“一刀切”。要科学规划,完善体系,合理布局,突出重点,梯度推进,全面增强城镇的综合实力、聚集能力和经济辐射功能,逐步形成以重点城镇为支撑、各具特色的城镇体系。要把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作为小城镇建设的出发点和归缩点,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乡镇企业和推进农业产业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小城镇的吸引力和带动作用,使小城镇成为推动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战略支点。按照小城镇建设的基本思路,加快我市小城镇建设应采取以下对策:1、变官位设市为按经济规模设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就经济规模而言,一些原来默默无闻的沿海乡镇已超过了西部不少地级市,其城镇发展的规模和格局,也超过了西部的不少县和市。就十堰而言,城镇化进程起步晚,即使是县城,与沿海一些乡级小镇相比,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经济质量上的差别都很大,思想观念上的差距、经营理念上的差距就更大了,尽管国家还沿用按行政级别设市的传统行政管理模式,但打破这一传统的桎梏,只是时间迟早的问题。我市应遵循城镇化是一个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自然历史过程这样一条客观规律,按经济规模来安排城镇资源的分配,收紧拳头,突出重点,把握规律,有选择、有特色地走自己的城镇化之路。否则,我们的城镇化进程必然会受到不可估量的影响。2、变人为构市为产业兴市城镇发展必须以经济产业作为依托。我市多数小城镇近些年来之所以出现布局混乱、交通阻塞、城镇服务功能不配套等问题,甚至是没有经济内涵的“空壳镇”,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和产业发展的角度去规划和架构小城镇,小城镇缺乏主导产业支撑。一个城镇可以构筑多种产业功能,但从城镇特点来看只能突出一两项主功能,形成一两项优势产业,而不是面面俱到。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新兴的城镇,如温州、绵阳、诸城等等都是以特色产业立市。小城镇的发展,必须依据各自的优势,推准主攻方向,大力培植工业主导产业,走依靠产业支撑辐射功能的路子。我市小城镇应当发挥山区资源优势,发展山区资源加工工业,培育城镇支柱产业,增加城镇经济实力,从而增强对农村经济的辐射功能。3、变全能镇为特色镇我市小城镇建设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片面追求“小而全”,使小城镇特色不突出。我市城镇化应该走“小而特”的路子,不同的小城镇必须打造不同的特点,或以产业特、或以文化风情特、或以区位特,突出特色,形成比较优势,实施差别化竞争战略,以鲜活的城镇特色,形成“名镇效应”,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小城镇的竞争力,反过来又推动城镇规模的扩张。结合十堰产业与资源特点,可以着力发展以下几类具有特色的小城镇:一是建设工业主导型小城镇。把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紧密结合起来,根据区域市场、资源特点,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引导乡镇企业集中连片发展,建设小型工业园区,把乡镇工业塑造成为带动小城镇建设的主体力量。二是建设旅游服务型小城镇。旅游资源丰富的乡镇要搞好景区生态环境建设,完善服务设施,全面提高风景名胜区的硬件设施水平和服务接待水平。三是建设流通商贸型小城镇。边贸口子镇要在突出抓好市场等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以最优惠的政策、最便捷的服务、最宽松的经营环境,吸引周边的鄂、渝、陕客商前来经商兴业。四是建设特色产业型小城镇。要依托药材、黄姜、茶叶、绿松石等山区资源,建设特色产业基地,在扩大规模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加工、包装、销售业,逐步形成集种植、加工、包装、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镇。五是建设移民镇。抢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机遇,用好用活移民政策,推动移民小城镇的建设。4、积极解决小城镇建设中的具体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根据这一精神,结合我市实际,为使小城镇得以健康发展,还应解决如下问题:(1)搞好科学规划。小城镇规划要坚持科学合理原则,选址要与国家的宏观产业政策、导向政策、交通、通讯大动脉相联系。起点要高,具有时代气息;必须满足我市农业产业化的要求,使小城镇成为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的载体。小城镇发展的规划,不仅要考虑长远义务教育设施布局,还应考虑职业技术教育设施布局,科教兴镇,保证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要把市场一体化要求与本地经济特点相结合,将小城镇规划建设融入分工明确、布局合理、同中心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城镇化体系格局,利用大市场形成强有力的经济增长点;小城镇的风貌一定要体现综合经济实力和居民群体凝聚力,使本地的文化历史传统得到继承和发扬;要把环境生态建设列为主要内容,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和自然条件,建设生态小城镇。规划必须体现全局意识,着眼于长远,决不能因党政负责人的更换而改变。规划一经批准,就具有法律效力,而且要列入目标考核责任制,要强化规划的实施力度。(2)运用市场机制,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筹集小城镇建设资金,可以实行财政资金为引导、吸纳民间资金为主,吸引外资为辅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首先,财政资金可以向小城镇倾斜,在注重抓好水、电、路及通讯、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增加与农民利益有密切联系的、有巨大消费空间的项目,以此吸纳民间投资与吸引外资,加快建设速度,完善城镇功能,增强城镇的经济实力。其次,通过小城镇安居工程,吸引农民建房资金。再次,把市场机制引入小城镇建设。政府通过在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健全规章制度、创造良好投资环境等软件上下功夫,使小城镇产生较强的吸引力,并以“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吸引众多的人带着资金参与城镇建设。要大胆尝试和探索将城镇当作资产来经营的思路,坚持市场化运作,不断建立和完善“经营城镇”的新机制。要最大限度地盘活土地资源,把自然资源变成城镇发展的宝贵财源,变过去土地使用的“行政审批制”为现在的“市场配置制”,使国有土地的资本效益趋向最大化,大力推行竞价拍卖等多种土地经营形式,为城镇建设筹集更多的资金。同时,营运市政设施,实现滚动开发。经营城镇有形资产,把公共房产及道路、桥梁、公路灯杆等市政设施的使用权和经营权推向市场,能卖则卖,宜租则租;经营城镇无形资产,把城镇空间、户外广告标牌经营权、交通线路营运权、道路和其它设施的冠名权等,通过转让、拍卖、租赁等形式推向市场,使无形资产变成有形资产。(3)加快改革步伐,消除制度障碍。要推进城镇户籍制度改革,逐步落实以现居住地划分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的户籍登记制度,实行以住户、职业、生活来源等主要生活基础为依据的落户标准,以居民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确保进镇农民的子女入学、参军、就业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鼓励和吸引农民进镇落户,务工经商。要改革土地使用办法,在坚持稳定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同时,对农村土地使用流转制度进行创新,允许农民对土地进行出让、出租、转包、入股、抵押等流转活动,解决农民担心长期离开农村后、遇到困难生活没有保障和后路问题,并为农民进镇后土地集中使用打好基础。同时,要推进配套制度改革,大力推进医疗、就业、教育制度等配套改革,建立规范的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为农民进镇解决后顾之忧。

这个问题在好多地区被炒得很热,如果说有个别地区在推进还是有可能,在全国普及那就要时间了,最少要50年吧.....这是个理想而艰巨的过程,要全国人民和政府一同努力的结果,也是现代化进城的大势所趋......

乐东县发表论文

中组部干部——邢孔豪简介邢孔豪,又名邢孔森,男,汉族,海南省乐东县佛罗镇新坡村人。在佛罗中学读中学,高中毕业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在海南省军区、广州军区后勤部政治部服役。1988年转业到广东省委组织部干部调配处工作,先后担任科长、副处长、处长等职务。2002年调到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调局工作。陈水珑之妻简介陈海青,1974年生于海南省乐东县县城,父亲是万宁县人,母亲是乐东县佛罗镇佛罗村人。1991年毕业于乐东中学,同年考上中国人民大学国际金融专业,1995年毕业取得经济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受聘于中国工商银行海南省分行国际业务部,曾任国际结算科长。2002年赴美,2005年获加州大学应用经济学与金融专业理科硕士学位。目前在加州一家基金公司从事政券分析工作,为注册金融分析师(CFA)协会会员,全球金融风险管理(GARP)协会会员,和注册非传统投资分析师协会会员(CAIA)。省作协主席——孔见简介原名邢孔建。海南乐东县佛罗镇丰塘村人。先后毕业于海南自治州师范专科学校与广东教育学院。历任海南东方师范学校、通什教育学院教员,《海南开发报》编辑、编辑部主任、副总编辑,《新东方》杂志常务副主编,海南作协专职副主席,《天涯》杂志社社长。中国作协第六、七届全委会委员。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200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随笔集《卑微者的生存智慧》、《赤贫的精神》,诗集《水的滋味》,小说《河豚》等。作品曾获首届海南省青年文学奖。现任海南省作家协会主席(副厅级)。教授、史学家——林日举简介林日举,海南省乐东县佛罗镇佛罗村人,佛罗中学高中毕业。恢复高考后参加高考,考上通什师专政史系,一九八一年毕业留校任教,主讲中国古代史、中国通史。从1983年起先后到华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学习。1988年晋升为讲师,1993年晋升为副教授,2003年晋升为教授。在行政上,该同志历任政史系副主任兼党支部书记,文科部副主任兼历史系主任、文科部负责人兼政史系主任、科研处长、教务处处长、宣传部长。该同志现系本学院民族研究中心副主任、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处处长,学院重点扶持学科“中国古代史”学科带头人。一直以来,该同志积极从事科学研究,同时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先后成为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员、中国敦煌吐鲁番研究会会员、全国师专史学会理事、海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委员、海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海南省书法艺术培训中心副主任。长期以来,林日举同志从事中国古代史、海南史、海南民族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先后参加《中国古代史教程》(李春棠、侯力主编,湖南出版社1992年出版)和陈立浩先生主编的《海南民族文学作品选析》(南海出版公司1992年出版)、《黎族合亩制研究》(国家教育部资助课题,南海出版公司1994年出版)、《黎族教育史》(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八五”重点课题)的编写。完成并出版学术著作《海南少数民族现代化问题研究》(第一作者,海南省社科课题,2000年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海南史》(海南省教育厅资助课题,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海南民族概论》(“海南历史文化大系”民族卷之一,2008年4月海南出版社、南方出版社出版)。撰写学术论文多篇。由于该同志在教学科研上成绩突出,曾于1999年荣获国家曾宪梓教育基金会授予“高等师范院校优秀教师奖三等奖”。其学术著作《海南史》荣获海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编著三等奖学术论文《宋代盐政及其引发的社会***》(《史学集刊》2003年第2期)荣获海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三等奖。2008年被评为“海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同时被省社科联推荐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同行评议专家”。2007年该同志申报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课题——“海南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研究”获得批准,此项研究正在进行中。教授、全国模范教师——吴义简介吴义,男,琼州学院教授,学校党委委员、体育系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海南省乐东县佛罗镇佛罗村人。华中师范大学体育系毕业,全国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常务理事、中国体育卫生保健学会副秘书长、海南省中小学调教课评委,教育部主办的《体育学刊》杂志编委完成教学科研成果近50余项,主持参与校、省、国家、教育部课题、重点课程13项,出版专著3部,教材等9部在国家、省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参加全国各级学术报告会获一、二等奖多篇。曾获“海南省优秀教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工作者”、“曾宪梓教育基金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奖二等奖”、“全国高校优秀青年体育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并授予“全国模范教师”等光荣称号。主要担任学校体育学、排球等课程的教学。

姓尹的现代名人:尹明亮:(公元1915~1999年),江西泰和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团第六师十六团卫生队队长,第五师卫生部部长兼政治委员,第十三团卫生队队长,陕北独立第一师一团卫生队队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长征和直罗镇战役。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一团卫生队队长、第三军分区卫生部部长兼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热辽军区卫生部政治委员,冀察热辽军区卫生部政治委员,第十三兵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东北野战军第十三兵团组织部部长。参加了著名的辽沈、平津、衡宝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十三兵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1950年入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三兵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志愿军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参加了第一、二、三次战役。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兼干部部部长。1957年毕业于军事学院。后任军政治部主任,炮兵学院副政委,闽北指挥部副政委、政委、福州军区副政治委员、顾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9年10月19日因病在福州逝世,终年八十四岁。尹静山:(1926.8-2002.11.15),山东省牟平县人。1944年参加革命,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先后任中共牟平县委组织部干事、土改工作组组长等职。入伍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参谋,解放军军事学院司令部合同战术教研室教员,军政大学战略教研室教员,军事学院训练部正师职研究员、研究部副部长,解放军**副教育长等职。 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2002年11月15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6岁。尹经正 男,汉族,江苏宜兴人,1935年12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文化程度,喀什卫生学校校长、主任医师、副教授, 199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中国病理生理学》杂志编委。在任校长的10多年间,抓住机遇,锐意进取,大胆改革,使学校面貌有了根本性改观。教学管理、师资培养、图书建设、后勤服务、学生管理均取得成效。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环境优美、秩序井然,为社会输送大批合格人才,为喀什和南疆的卫生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长期坚持在教学第一线,30多年来累计授课达6000余学时,由于备课认真,讲解得法,深入浅出,效果较佳,受到学生们的欢迎。1989年被评为自治区优秀教师。多次评为“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组建领导的教研组,1984年被卫生部授予“先进集体”称号。在国内公开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获奖论文4篇,《维吾尔族食道癌192例临床病理分析》被中国医学卫生学术文库收录。1984、1986年2次获自治区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1989、1994年分别由喀什地区授予第一、二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拔尖人才。 尹荣棠 男,1940年生,江苏泰兴人。中共党员,放映技师。毕业于扬州农业专科学校。全国视听工程学会会员,泰州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员。原任江苏省泰州市梅兰芳剧院副经理。长期从事电影放映技术管理工作,年投笔从戎,1964年在部队获得技术能称号。公开发表“影剧院(演播厅)空调设备的选用”、“电影放映自动化必须准确可靠实用”、“春兰牌RF-14W分离式热泵空调器的工作原理、使用与维修”等著作。其中“影剧院(演播厅)空调设备的选用”一文1992年在《电影机械》第5期发表以后,引起各界关注。各地电影公司、影剧院的经理纷纷来信来人咨询。武汉大学《经济管理丛书》、四川省社科院《中国当代科教文选》、中国经济出版社《中国新时期社会科学成果荟萃》、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教育大精典》、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文库》等均为函,将该文定为优秀科技论文入选。个人辞条编入《中国当代学者大辞典》、《中国专家大辞典》、《中华魂-中国百业领导英才大典>等。个人兴趣广泛,在环保科研究领域亦有独到之处。所提出的理论、方法和设计的装置,能有效的减少燃煤,燃油所产生的CO、CO2、SO2、烟尘等有害物质的排放,彻底消除酸雨的产生,防止地球变暖,恢复其生态平衡。该项目诚征国内外有识从士、企业合作开发。尹爱民 政工师。男,1953年7月出生,河北南宫人。中共党员。毕业于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1981年9月一1986年7月任郑州铁路分局月山地区党委干事;1986年7月一1997年7月任郑州铁路分局纪委检查员;现任职于郑州铁路分局医院。主要业绩:1997年7月任郑州铁路分局医院纪委书记,兼任机关党支部书记。撰写的论文《反腐倡廉需“四慎”》增被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经济改革丛书《经济改革理论探索》收编;撰写的论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医德建设的思考》在郑铁党校刊物上发表;论文《弘扬高尚的医德医风,赢得市场的”人场券”》在郑铁纪检监察刊物上发表,也曾在省、市级刊物及《中原铁道报》上发表过理论文章多篇。曾荣获郑州铁路局“优秀纪检监察干部”、郑州铁路分局“优秀纪检监察干部”、“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思想政治工作”。尹奉廷 研究员。男,1950年8月出生,山东淄博人。中共党员。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系。1969年入伍,历任副指导员、副教导员等职;1978年任桂林陆军学院马列基础教研室营职教员;1985年任海军航空技术学院政治理论教研室副团职教员;1988年被授予中校军衔;1991年转业至青岛市体改委工作,曾任副处长、处长、副主任、青岛市证管办主任。现任中国证监会青岛证券监管特派办主任。主要业绩:长期从事经济理论教研工作和改革实际指导工作。公开发表于省及全国类社科研究刊物、出版社的论文、编写教材及著作170篇(部),先后获得省、军级以上各项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及证书20余项。其中,发表的《论共同基金及其投资探析》入编《中国“八五”科技成果选(第三卷)》;发表的《谈国有企业在创建现代企业制度中内部结构优化问题》刊于《开拓者足迹》,并入编《中国新时期社会科学成果荟萃》。同时多次执笔或参与起草地方政府出台的改革政策性文件及实施方案。尹国龙 男,1960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毕业于中央党校。现任职于海南省乐东县计划统计局。主要业绩:从事少儿教育工作,成绩显著,1987年被评为海南省自治州先进少儿教育工作者,同年参加中国儿童情况抽查,成绩突出,获中国儿调领导小组颁证表彰;3次获县新长征突击手称号,获1990年度海南大特区青年建设者奖章;1989—1992年参加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出色被评为县级先进工作者;1993年参加首次全国第三产业普查,成绩优异,被评为国家级综合部门第三产业普查先进工作者,同年被评为县优秀信息员;1995年参加全国人口抽查,被评为海南省人口抽查先进个人;1995-1998年先后组织全县普查工作者开展第三次工业普查,首次基本单位普查、农业普查、投入产出调查等,被评为省级工业普查先进工作者,国家级和省级基本单位普查先进个人,国家级农业普查先进工作者,省级投入产出调查先进个人;1997年获全省统计先进工作者称号。有多篇论文获省、县级奖励,其中《略谈制约乐东县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发表于中科院《民族研究》,获全省统计分析报告二等奖和县首届优秀精神产品社科类优秀奖;《1991-2000年乐东县人口发展预测及控制人口增长的对策》获全省人口普查资料分析一等奖和县首届优秀精神产品社科类优秀奖;另有6篇普查分析资料获全省分析资料评比一二等奖,分别发表于《中国信息报》、《海南日报》等报刊。编辑出版《乐东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学习资料》等书刊。尹国铮 主治医师。男,1932年2月出生,内蒙古人。中共党员。毕业于河南汉县医学专科学校。曾任河南开封第二人民医院功能科副主任,中国医学超声工程学会会员,河南医学超声工程学会常务委员,开封超声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会员。现受聘于开联医院。主要业绩:回954年发表论文《开封地区砂眼发病情况分析》《中华眼科》;1964年参加全国第一届超声应用学术会议《河南省惟一代表》,在北京科学会堂发表《超声对传染性肝炎诊断价值的探讨》,刊于会议论文摘要。在河南广播电台发表讲座《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介绍》。1984年发表论文《A型超声对视网膜细母细胞瘤的诊断》《开封医药》》,发表论文《肝脏影像诊断法的死角与对策》《1986《开封医药》,或超微处理彩色显像仪的临床使用观察油1990年淮海经济区第一届超声会议宣读。尹世超 教授。男,1944年3月出生,山东莱州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语言专业。毕业后先后在黑龙江省宾县学校、哈尔滨市南岗区教育局、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哈尔滨市建设职工大学和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工作。现任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助理巡视员。兼任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修辞学会会员,中国修辞学会东北分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黑龙江省语言学会副理事长,黑龙江省思维科学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翻译工作者协会会员,哈尔滨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主要业绩:是哈尔滨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发现并描写了多种现代汉语的语言事实,开辟了标题语言研究的新领域,填补了哈尔滨方言研究的空白。论著有《哈尔滨方言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哈尔滨话音档》(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哈尔滨市志·方言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试论粘着动词》(《中国语文》1991.6)、《说标题动词及相关的标题格式》(《中国语文》1993.4)、《说语气调“哈”和“哈”字句》(《方言》1999.3)、《怎样学会解数学题》(合译,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数学与数学家趣话》(合泽,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等60余种。尹堂诚 中学高级教师。男,1938年3月出生,湖南桂阳人。中共党员。毕业于长抄有色金属专科学校。曾任职于长按市五中、湖南轻工业学校、新田一、二中、郴州市三、五中、郴州市教师进修学校。主要业绩:从事中学教育40年,辛勤耕耘,积累了丰富的教书育人经验。10余次被评为县、市级优秀教师或先进教育工作者,1989年被评为郴州地区优秀教师,两度被评为郴州市“记功”,1992年被评为郴州市优秀知识分子,1994年被授予“郴州市十佳教育工作者”称号,1994、1997年两度被评为郴州市、北湖区优秀共产党员。所撰写的《叩开学生心灵之窗是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环节》一文,于1990年在郴州市教育工作研讨会上作了大会发言。撰写的《因势利导力促后进生的转化》一文,于1992年收集在郴州市教育工会“三育人”经验材料汇编一书中。总结的班级管理64字诀和“八要八不要”的转差方法,在市内外得到了推广,在师生中引起了良好的反响。对教学精益求精,始终把握教学过程的实质是给予与获取的统一,而更重要的在于获取。其重要经验是“授人以渔”,以“金针度人”,其教授得法,深受学生欢迎。善于总结各类型的解题方法,并能编制出一些口诀,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所撰写的《结合班级特点进行教学》、《向50分钟要质量》、《怎样做有用的辅助线》、《编制某些口诀有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等文章分别在各级刊物上发表或交流。尹维森 主任医师。男,1938年2月出生,武汉人。农工党员。1963年毕业于湖北医科大学医疗系。1963-1980年在黄冈地区防疫站任医师,从事血吸虫病的治疗工作。1981年后历任鄂州市二医院内科主任,心内科主任,急诊科主任,门诊部主任,专家组组长。《医学新知》杂志编委,远程医疗会诊入网专家。市二届政协委员,区四届政协常委。农工党支委。主要业绩:1986年在鄂州市率先创建较正规ICU,开展对重症病人的心电监护。对心内科疾病的诊治和急诊科急救处理掌握较熟。1986年以来在省医院指导下先后安置埋藏式人工心脏起搏器2例获得成功。抢救成活了许多危重病人,如1987年对术后心跳呼吸骤停达35分钟的患者复苏成功。对癌的化疗及其副作用的预防和处理积累了一些经验。同时对急性乳腺炎和颈淋巴结核的治疗也摸索了一些经验。主要论文有《过高热临床分析》、《口服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所致副作用的观察》、《我院ICU收治心律失常病例情况报告》、《早期冬眠疗法在治疗自发性气胸中的应用》、《心脏压塞征的临床分析》、《高血压病《日文译文》等10余篇,分别刊登省级以上杂志或参加省级以上学术会议交流。尹文君 经济师。男,1949年出生,长春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吉林市分校企管专业。1970年工人;1976年调度员;1982年车间主任;1983年电大学习;1986年车间主任;1992年副厂长。现任一汽集团公司标准件厂副总经济师。主要业绩:电大毕业后,安排在厂内最大的生产车间多轴车间任车间主任。在担任车间主任期间,用在电大中所学的企业管理知识,从抓车间管理入手,摸索出一条适应多品种、大批量生产特点的管理新路子,使生产由被动变主动,月月完成生产任务,车间面貌发生了极大的改观,连续6年被评为先进车间,受到一汽集团公司的好评。曾先后写出多篇企业管理方面的论文,对提高其管理工作,提高车间生产起了重要作用。曾两次被评为厂标兵,1987年被评为吉林市劳动模范。发展方向:企业管理。尹招焕 中学高级教师。男,1939年2月出生,浙江嵊州人。中共党员。毕业于浙江师范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1962年8月—1978年7月在嵊州崇仁中学教语文;1978年8月—1987年7月在嵊州甘霖中学教语文;1987年8月至今任嵊州市教委教研室高中语文教研员。兼任绍兴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嵊州市教育学会副秘书长。主要业绩:长期以来工作勤勤恳恳,先后8次被评为县级先进教师、优秀党员,1992年被评为嵊州市优秀专门人才,4次被评为市级先进教师、优秀党员,1998年被评为绍兴市优秀教研员,1999年荣获浙江省优秀教研员称号。教育研究成果显著,获省级教育科研成果奖1次(发表于1992年第2期《中学语文教学》的《议论文一定要写“为什么”》),市级教研成果奖3次(关于作文批改的教改实验获绍兴市教改成果一等奖)。在省级或省级以上的语文报刊上发表文章50余篇,参与编写出版的教学参考书6本。为加强语文训练,主编《高中语文一课一练》,在市内外普高使用近10年,获得好评,专著《作文优化之梯》(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是一本作文评改系列训练,以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风得了广大师生欢迎。尹子贵 政工师。男,1958年出生,四川巴中人。中共党员。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律专业。1976年11月一1988年12月在部队当兵服役;1989年1月一1992年9月任重庆铁路分局广安电务段党委干事、党委办公室主任;1992罕10月至今,先后任重庆铁路分局达县火车站党委宣传助理、党委办公室主任。主要业绩:有近40篇论文在铁路内部有关报刊杂志上发表,有多篇论文在国内有关报刊杂志上发表,撰写的《迎经济浪潮塑“窗口”形象》、《为了“窗口”形象更美好》、《把精神文明建设体现在实际工作中》、《肩负重任创大业》、《新形势下站段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分别被《中国社会科学文库——十四大以来中国改革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世纪启示录——当代中国改革文选》、《中国当代改革者》、《民族的脊粱》、《中国社会发展战略研究文汇》收录。立三等功2次,多次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党员、先进生产者、优秀干部、优秀通讯员、优秀理论辅导员、优秀宣传干部。

①杨善集(1900年2月-1927年9月)琼东县(今琼海市)人。指导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的中共广东区委特派员,曾任共青团广东区委书记、中共琼崖特委第一任书记。革命烈士。 ②王文明(1894年11月-1930年1月)乐会县(今琼海市)人。中共琼崖一大代表,曾任中共琼崖地委书记、琼崖特委书记、琼崖苏维埃政府主席。革命烈士。 ③冯平(1899年3月-1928年7月)文昌市人。中共琼崖一大代表,曾任中共琼崖地委(特委)委员兼军事部长、琼崖讨逆革命军、琼崖工农革命军、工农红军总司令。革命烈士。 ④许侠夫(1901年2月-1927年12月)文昌市人。中共琼崖一大代表,曾任中共琼崖地委委员兼宣传部长、文昌县委书记。革命烈士。 ⑤陈垂斌(1900年2月-1928年1月)乐东县人。中共琼崖一大代表,曾任中共琼崖地委委员兼组织部长、琼崖特委常委。革命烈士。 ⑥罗文淹(1904年8月-1961年4月)文昌市人。中共琼崖一大代表,曾任中共琼崖地委委员兼青年部长、琼崖地(特)委常委兼组织部长。 ⑦李爱春(1901年2月-1927年5月)琼山市人。中共琼崖一大代表,曾任国民党琼山县党部书记、中共琼崖地委委员。革命烈士。 ⑧陈德华(1900年5月-1933年6月)琼山市人。中共琼崖一大代表,曾任中共琼崖地委委员。革命烈士。 周士第,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琼海市人。“六师”毕业后,报考黄埔军校,为第一期步兵科学员。北伐时,曾代理团长,南昌起义时,任师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军军团参谋长,红二方面军参谋长,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参谋长兼抗大七分校校长和晋绥军区副司令员。解放战争期间,任晋绥军区副司令员,第一兵团、十八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太原前线指挥部副司令员。建国后,历任川西军区司令员兼成都市军管会副主任、成都市市长、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军委防空司令员、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兼军事训练部部长。1955年授予上将军衔。 谢飞,海南唯一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女战士。原名谢琼香,出生于文昌县农家,1926年,她考入“六师”初中班时,年仅十三岁,曾在福州、厦门从事地下斗争。后来转到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工作,作为为数不多的参加长征的女战士之一,走完二万五千里征程。从政曾任地委常委、宣传部长、组织部长兼县委书记;从军曾任独立营政治委员,同日伪军打过将近二十仗。解放后,担任公安大学副校长和全国政协委员。谢飞是一位不平凡的海南女杰。 范会国,著名数学家,文昌市人。1913年就读琼崖中学,1918年毕业。1920年,以海南第一名的成绩考取公费赴法国留学,获数学博士、数理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在南京中央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学院任教,先后任教授、系主任、院长和校长。他为我国培育出大量的高等人才,如华罗庚、钱学森、陈建功、吴建雄、“电脑大王”王安、香港船王包玉刚等,对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杰出贡献。 林书洛,琼山市人。1929年“六师”初中毕业,1940年考入广东岭南大学,获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生产委员会农艺部主任,1946年任南京市园林管理处负责人,50年代赴美深造,1955年获美国俄荷拉哈马州立大学硕士学位,1958年获伊利诺伊州立大学博士学位,留美从事农业科学研究,他的研究成果解决了“诱导薯类抗病品种植株常年开花”的世界难题,获得了巨大经济效益。应邀参加多个颇具影响力的专业团体和组织。现为美国普度大学荣誉退休教授。 吴乾鹏,“六师”初中学生,1927年秋毕业。海南沦陷后投笔从戎,带领文昌中学多名学生投奔琼崖抗日根据地。历任文昌县委书记兼县长、中共琼崖北区专署专员、琼崖民主政府交通处长。解放后任中共海南区青委副书记、共青团海南区工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长、海南区党委宣传部第一副部长。海南解放伊始,受海口军事管制委员会委派与刘青云一起接管琼台师范,同时以海南区党委宣传部第一副部长身份兼任琼台校长。 陈义侠,琼山市人。1946年十六岁入读琼崖师范,受党的委托,积极开展学生运动,组织成立府海地区“地下学联”的创立者和主要领导人之一,分工负责领导琼山中学的学生运动,后转到根据地工作。因“学联事件”而含冤蒙难。他在遗留的日记中,写尽人生苦难及对党忠诚,令人长叹。 吴慰君,文昌人。出生于富裕的商人家庭,早年随父往香港。1946年考入琼师初中班,从组织“琼师学生读书会”至“府海地下学联”的成立,她都积极参加谋划,是创立者和领导人之一,主管琼师女生和私立匹谨中学的学生运动。因“学联事件”而蒙难。校友谢飞为吴慰君事迹所感动,曾撰文盛赞。 温心园,1920年在琼崖中学毕业,到北京大学深造,主修哲学兼英文。北大本科毕业后,接受我国著名学者、前北大教授、时任广东一中校长梁漱溟的聘请任教员。先后在广州、琼山、重庆、香港各中学当上了十多年的教师或校长。琼崖中学粤北分校成立时,被推荐当校长,直至抗战胜利。 王开发,琼山市人。1951年考入琼台,1954年毕业时以优异成绩考上华南师范,原任华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教授,全国近代物理研究学会理事长,主持和参加多项国家和省级重点科研课题。 邢福义,1951年考入琼台,1954年后以优异成绩毕业,保送读华中师大。现为华中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会长,是目前中国语言学界扛鼎级人物。 吴榕生,文昌市人。1953年以全岛第一名成绩考入琼台,中师毕业后被推荐到华南师范学院物理系读书,现任海南物理系教授,学术成就突出,被海南省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韩渊丰,文昌市人。1954年保送琼台深造,1957年以优异成绩保送到华南师范学院地理系读书。现任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系教授,为我国高等院校中国地理的骨干人物。 曹声春,文昌市人,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大学精细化工研究所所长,中国化学学会会员。1952年考入琼台,1955年毕业后,考入湖南师范学院,天津大学就读。多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级和部级(省)级科技奖,有的达到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发表论文上百篇,专著多部。 蔡乃忠,万宁市人。华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教授。1957年考入琼台,1960年被保送到华南师范学院物理系读书,毕业后留校工作,著作较多,曾获得“广东省先进工作者”、“广东省优秀思想教育工作者”等称号。 郭泽福,琼山市人。60届校友,《海南日报》副总编,多篇新闻作品在国内外引起关注,1992年,被授予“海南省首批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 徐庆东,澄迈县人。64届校友,澄迈三中高中物理教师,擅长转化“差生”,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 金一虹,硕士毕业,南京师范大学教授。1977年考入琼台化学大专班,1980年毕业并被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录取为研究实习员,198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后获法学硕士学位。著作丰富。 丁孟芳,儋州市人。77届校友,海口画院副院长,美术作品多次荣获全国奖,被授予“海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称号。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