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论文查询官网下载

发布时间:2024-08-28 23:35:26

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论文查询官网下载

据官网2014年8月信息,“211工程”三期建设以来,先后获得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海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海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海南省科技成果转化奖一等奖、海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近百项,获授权专利近百项。 2009年-2014年,学校承担的“973”、“863”、科技支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项目数量逐年增加,科研立项经费快速增长,2011年突破2亿元,比2008年增加了近5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海南省社科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1项、海南省科技成果转化奖一等奖1项、海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海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6项、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及其它省级以上奖励30多项,获授权专利27项。 自然科学类科研成果 (2008年—2013年) 序号成果名称完成人(前三位)获奖级别年度1石斑鱼遗传多样性及其种质评价技术的研究尹绍武 陈国华 张本海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2流动沙丘的固定和绿化用新材料、新结构及其野外实践效果研究李建保 陈永 周青平20103热带水产养殖动物微生物性疾病检测及其安全高效控制技术研究周永灿 谢珍玉 王世锋20114高温气固分离陶瓷过滤管材的研制及应用李建保 邓湘云 姬忠礼20125极值图论的相关度序列理论及其应用尹建华 高泽图 尹梦晓20126中国棉叶螨各近似种的研究程立生 蔡双虎 蔡笃程海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7绿色环保型农药----16%氟硅唑水乳剂与5%阿维哒微乳剂的研制及应用李嘉诚 冯玉红 林强20088一种补偿网络控制系统随机时延的新方法杜峰 杜文才 雷榰20099几种鱼鳔的成分分布规律及鱼鳔寡肽的制备技术研究段振华 易美华 汪菊兰200910海巴戟(NONI)规范化种植和精深加工技术及应用符文英 邢诒旺 云韵琴200911海南城市与农村生态环境理论研究与应用杨小波 吴庆书 李东海201012马氏珠母贝育种和养殖新技术王爱民 王 嫣 顾志峰201013金、磷酸钙和氧化钛光功能纳米材料及性能研究刘钟馨 曹献英 文 峰201014三维医用体数据稳健多水印算法研究李京兵 杜文才 黄梦醒201215转基因水稻颖花突变体形态学鉴定、遗传学分析和基因克隆罗丽娟 何朝族 张 艳等201216优质“定安黑猪”标准生产技术体系的研究与示范推广王凤阳 吴科榜 李笑春海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17长丰2号紫长茄引进、试验与示范推广林师森 成善汉 符海秋201118海巴戟(NONI)产业化技术集成及推广应用符文英 邢诒旺 符传贤201219绿色农药新制剂的产业化及应用推广李嘉诚 林强 李鹏海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2社会科学类科研成果 (2008年—2012年) 序号成果名称完成人(前三位)获奖级别年度1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比较研究赵康太 沈德理 张云阁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92海南历史文化大系(10卷104本书)曹锡仁(参与)海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特等奖20093中国共产党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史李德芳 杨素稳海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94现代化背景下的海南大特区曹锡仁 鲁兵20095海南农村基层政治与社会发展研究李德芳20126股权结构与企业资本支出决策:理论与实证分析胡国柳 黄景贵 裘益政20097论黎族文身的伦理隐喻郑小枚20098论我国民法典总则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王崇敏 张丽娜20099股权分置、公司治理与股利分配决策:现金股利还是股票股利?胡国柳等201210高校创新性基础科学研究团队特征研究——以汤姆逊—卢瑟福团队为例夏代云等201211什么是当代文学批评?——一个理论论纲刘复生201212多变量整体模式累加多层统计模型的建立及其在组织绩效预测上的应用研究刘殿国等201213海南农村基层政治与社会发展研究李德芳201214股权分置、公司治理与股利分配决策:现金股利还是股票股利?胡国柳等201215高校创新性基础科学研究团队特征研究——以汤姆逊—卢瑟福团队为例夏代云等201216什么是当代文学批评?——一个理论论纲刘复生201217多变量整体模式累加多层统计模型的建立及其在组织绩效预测上的应用研究刘殿国等201218民间资本投资基础设施领域研究王丽娅海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919中国天然橡胶经济问题研究柯佑鹏 过建春200920《企业柔性管理——获取竞争优势的工具》安应民、郝冬梅200921贯彻科学发展观——海南干部读本王毅武 彭京宜200922丘濬集(10册)(明)丘濬著 周伟民 王瑞明 崔曙庭 唐玲玲点校200923商法学徐民201224制度递延逆反论——一个典型制度变迁的案例描述与推论张尔升200925蜕变中的历史复现——从“革命历史小说”到“新革命历史小说”刘复生200926海南文物保护、开发、利用与发展战略阎根齐 梁小平200927海南农业保险补贴与需求研究王芳201228我国高校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研究赵康太等201229海上侵权法律制度研究张丽娜201230商法学徐民2012 馆藏资源 据学校官网2014年8月信息显示,海南大学图书馆藏书65万册,其中,纸质文献(含纸质图书、期刊合订本)52万册,电子图书13万册。还有丰富的中外文电子数据库,如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题录数据库、中国专利题录摘要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EBSCO数据库、BIOSIS Previews数据库、CA 数据库、Springer Link电子期刊系统、LexisNexis律商联讯等中外文电子信息资源,可查询检索国内外重要的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期刊题录与全文资料。 学术期刊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3年创刊,是海南省惟一进入CSSCI的学术期刊;连续四次被评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的期刊;2000年被评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2001年获《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 《热带生物学报》由海南大学主办,海南省教育厅主管,公开发行。选登热带生物领域学术论文、研究报告、专题评述、学术问题讨论、研究简报(或快报)、成果摘要等稿件。该刊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CHINAINFO)系统科技期刊群》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数据库收录。2013年9月被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安乐死并不违背医生的职业道德 医生是安乐死中一个重要的角色,对于医生在安乐死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伦理上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认为用医学手段结束病人的生命与传统的医生道德相冲突。传统的伦理观念认为医生的职责在于救死扶伤,当医生帮助病人结束生命,促成病人的死亡违背了医生的传统职业道德。但道德是与一定的历史条件相联系的。传统的道德要求和规范产生于传统社会,随着现代医疗条件、病患关系的改变,传统的医疗道德要求显示出一定的局限。 第一,就疾病的概念来讲,现代疾病的概念已经不仅仅是指人的生理上的不健康,人的心理上的不健康也严重的威胁到人的生存,疾病的概念也由单纯的生理扩展到人的心理,人们对心理上的健康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医生的职责也不应该仅仅关注人的生理,对人的精神以及心理也应该给予同等的关注。第二,道德总是在冲突中存在,当道德发生冲突的时候,要坚持更高的道德。健康的生理并不是人生的全部目的,如果仅仅把保存肉体的存在作为人生的目的,显然违背了人的本质。人是追求意义存在的生物,肉体的存在相对于人的整个生命和存在的意义来讲,只是一种手段,而这种手段是否应该存在,最终取决于这种存在是否与最终的目的相违背。当肉体的存在阻碍甚至损害生命意义的实现,就应该毁坏掉肉体。在这种情况下,医生为病人寻求一种更文明更减少的痛苦的生命实现方式,当然是一种责任。 第三,减轻病人的病痛和延长病人的生命之间本来就是相互矛盾。止痛而不缩短生命不仅是许可的,更是医师的义务。困难的是,止痛药的往往会同时缩短病人的寿命,那么,作为医生是否应该为了延长病人的寿命而拒绝给病人服用止痛药,所以,在延长生命和减轻痛苦两者之间不应该用一方否定另一方,而是要寻求二者之间的最佳结合点。既不要为了减轻痛苦而过度伤害生命,也不要片面强调生命的保存而否定了减轻或终止痛苦的必要。当减轻痛苦的必要超出了生命存在的必要时,医生就有义务利用各种手段减轻或者终止病人的痛苦。第四,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医学的进步,使人的生命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传统道德在解决现代问题的时候必然会造成实践中的一系列困难,比如,对一切病人实行尽可能的医治是资源不允许的,现有的医疗资源是有限的,有限的资源不可能实现传统道德的要求。对有些疾病的医治超出了家庭的实际负担能力,恪守医生的传统职业道德,不仅是不可能的,还会对社会对他人造成严重的负担,甚至导致家破人亡的悲剧。要认识医生在安乐死中所扮演的角色,首先要正确认识安乐死的本质。安乐死的本质是生命的一种方式,安乐死的本质既不是杀人也不是自杀,而是帮助他人实现生命的意义,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医生在安乐死中所扮演的角色不是杀人而是助人,而医生的行为与传统的医生的职业道德也不违背。“新的可能性带来了真正的新问题:医生应该遵循只要他们能够就要保存人类生命的原则,还是他们应该在‘不自然’延长生命质量远远低于正常时不去使用他们新的力量?科学进展使许多处于临终状态的人延长生命成为可能。在这里,也提出了同样的问题:医生只要他们能够就应该保存人类生命,还是当按照正常人的标准病人处于超常期的生命质量不值得活下去时,他们应该不做出特别的努力去‘反抗自然’呢?”[44]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对生命的能动性是人的本质的体现,人既然能够主动干预人的生命实现人的生存的延长,人就有权利主动干预实现生命的终止。医生在安乐死中扮演的角色是医生的职业范围所在,不应该受到道德的非难。 安乐死的消极后果是可以消除的安乐死作为死亡的一种方式,与其他结束生命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安乐死作为一种死亡方式与杀人与自杀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如果在对安乐死的界定和实施中缺乏限制,必然会给社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鉴于安乐死在历史上曾经造成的人道灾难(希特勒曾经用安乐死对犹太人和残疾人进行过屠杀)和严峻的现实,很多人对安乐死的后果提出了担忧:其一,一些不孝子女为脱摆赡养老人的义务而钻安乐死的空子,造成社会的悲剧。其二,当病人因为经济原因不愿继续接受救治,因而申请以安乐死结束生命时,这无疑是因为贫困而自杀,这必然形成社会的非人道。 其三,安乐死合法化提案的发起人之一的北京儿童医院儿科专家胡亚美曾指出,从我国的具体国情来看,安乐死可以节约我国有限的医疗资源,把它用于更有治疗希望的病人身上。然而人们也担心,这样一来将造成在医疗资源的分配上弱势群体更弱,而强势群体更强的局面,造成新的社会不公。其四,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可能会利用安乐死来达到自己的不可告人的目的并以此逃脱法律责任。其五,安乐死容易让死亡成为一种义务,从而造成老年人的负担。比如,“一个中年人,上有要进养老院的父母,下有将上大学的儿子。他既要为老人进养老院花钱,有要为儿子上大学花钱。假如他的钱数有限(这种情况往往很少见),只能顾及一头,供儿子上大学就供不起父母上养老院,供父母上养老院,儿子又上不成大学。如果自杀还没有成为一种‘义务’,这个人并不会认为父母继续活着是不应该的事,因而很自然地出钱让父母进养老院,让儿子别寻他路,他自己别无怨言,他父母和孩子也觉得只能如此。但是,一旦自杀成了老人的‘义务’,希望别人自杀也成了社会可接受的合法念头。”[45]就第一种情形来讲,禁止安乐死并不能避免这样的悲剧。作为第二种情形,如果既没有对这部分人进行经济上的救助,又不允许其安乐死,显然会造成更不人道的后果。而第三、四种情形,问题的本质不在于安乐死本身,而在于制度的不健全。这些消极性后果应该从制度上入手解决,并不能由此否定了安乐死。关键在于第五种情形。义务具有客观性,作为社会存在的个人,有为他人和社会的福利而做出贡献的义务,必要的时候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这与社会保障个人生存的权利并不矛盾。社会保障个人生存的义务,个人也有为国家奉献自己的能力甚至生命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对立的存在,权利和义务的消长也是在不断的变动中的,对人的生存权的维护并没有否定个人有牺牲自己生命的义务。而有安乐死的义务也并不意味着人就一定要自杀,安乐死作为义务具有客观性,但不能把安乐死的义务性质与自杀的合理性混为一谈,更不应该认为安乐死是义务就意味着人一定就应该选择安乐死或放弃对疾病的治疗,安乐死的义务是对应于人的生存权利的存在,而人最终“应然”的选择是权利和义务平衡的结果。安乐死所导致的消极后果实际上并不在于安乐死本身,安乐死问题的实质在于制度的不健全,安乐死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完全可以通过制度上的完善来解决的,如果因为困难而否定了安乐死本身,势必会给社会和个人造成更大的痛苦,造成更大的不人道。被动安乐死并不侵犯人的权利 从道德上来讲,“不得杀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不证自明的道德法则,而被害人的承诺并不足以使实施者的杀死行为在法律上具有正当性。在安乐死问题上,安乐死的特点就在于死亡的过程要由他人帮助实现或直接实施来实现。从主动安乐死来看,主动安乐死因为死亡是个人的意愿,作为参与其中的个人只不过是在帮助他人实现自己的目的,只要证明了死亡是个人的权利,安乐死就不是对生命权的伤害,帮助安乐死的人也不是杀人。这在前面已经做出了证明。安乐死是否侵害他人生命权的争论主要集中到被动安乐死中,被动安乐死的特殊性在于被动安乐死的对象缺乏明确的意志表达,安乐死并非是对象本身意志的体现。被动安乐死是否就是对人的权利的侵犯,他人有没有对被动安乐死的对象实施安乐死的权利,这一直是有关安乐死讨论中的一个难题。而要解决这个难题就要从安乐死的对象来分析。被动安乐死的对象主要是脑死亡者、脑瘫婴儿和植物人。就脑死亡者和脑瘫婴儿来讲。脑死亡者和脑瘫婴儿有区别于正常人的以下特征:第一,脑死亡者和脑瘫婴儿不具备形成人的意识的能力,不具备人的精神。第二,没有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没有也不可能在社会实践中形成人的本质。从脑死亡者和脑瘫婴儿来看,脑死亡者和脑瘫婴儿现在不是人,将来也不是人。他们既然不具备人的本质,就不能在实际上形成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针对脑瘫婴儿实施的安乐死就不是对人的权利的侵犯。被动安乐死中争论的另一个焦点是植物人。“医学上认为:脑外伤后连续昏迷不醒一周、半月左右者并不少见,苏醒的机会很大,惟昏迷持续逾一个月以上者始可称为一时性植物状态。逾三个月者为持续性植物状态(persisitent vegetable state PVS),至于永久性植物状态(permanent vegetable state) 则在多年随诊PVS之后,经MRI提供客观依据证实之后始可确诊。PVS每见于脑缺氧,大脑皮质广泛损害等严重脑外伤和脑血管疾病之后,患者貌似清醒,故有睁眼昏迷或醒状昏迷(coma vigil)或去皮质状态(decorticated state)去皮质综合证(apallic sydrome)之称。 因脑干(中脑、桥脑)上行性激活系统受损不重,故有不规则的醒觉、睡眠周期,患者对周围环境无任何意识反应,缺乏任何思维、情感、知觉、认知,无任何自发语言或自主四肢活动,对自身生存状态了无知觉,有如植物就地生根,故被称为植物状态,俗称‘植物人’。”[46]因此,植物人有以下特点:第一,植物人不同于死人,植物人在肉体上有生命特征。第二,植物人不同于一般的动物和其他存在,植物人至少与人还有一定的情感联系。第三,植物人也不同于正常的人,植物人缺少成为正常人所必要的意识,缺乏实践能力,作为重症病人,其生命特征的维持需要社会或他人给予必要的照顾和一定的医疗资源维持生命。植物人不具备人的本质。人的本质中包括这样几个要素,能动性(能动的能力即健全的人脑)、社会性、精神性,显然,植物人虽然具备肉体上的生命特征,但单纯是肉体生命并不构成人的存在。植物人与一般处于昏睡状态的人不同,昏睡状态的人虽然暂时失去了能动性,但昏睡的人却没有失去能动能力,其能动性的恢复是必然的,而不是可能的。植物人不具备社会实践能力,同时也缺乏人基于社会实践和能动能力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精神性,所以,植物人不是现实意义上的人。但植物人也不同于植物,更不同于死人。因为植物人有恢复能动能力的可能,因此,植物人是潜在的人。而这正是植物人能否实行安乐死讨论的关键。反对对植物人实行安乐死的人认为,植物人有恢复的可能,所以不能对他们实行安乐死,对植物人实行安乐死实际是杀死了潜在的人。曾经引起广泛争议的美国女植物人特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1990年,年轻的特丽因心脏病发作而导致脑损伤,最终被医生确诊为“永久性植物人”,从患病以后15年来,特丽一依靠靠人工进食管维持生命。1998年,特丽的丈夫迈克尔因为不堪忍受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向佛罗里达州法院提出申请,要求对其实行安乐死。特丽的父母强烈反对,他们否认女儿已经死亡,因为她曾朝他们微笑流泪并做出过其他反应。在这个例子中,从反对和支持的双方的立场来看,反对的人认为植物人有复苏的可能,作为潜在的人应该享有人的权利。而作为特丽的丈夫之所以支持对特丽实行安乐死,主要是因为特丽的存在已经严重威胁到了自己的生活,造成沉重的负担。人是社会性的存在,任何权利和义务只有在社会中才具有现实性。植物人的权利也不是单独的存在,植物人的权利要放到社会中衡量。植物人的生存是社会性的,它关系到与植物人有关的当事人的权利。植物人的存在并不是无偿的,如果植物人的存在不需要任何的物质条件,他们当然最好可以无限度的存在下去。但现实是植物人存在需要一系列人力物力的投入,植物人的存在有两个基本的问题:第一,植物人的复苏的需要一系列的投入,而这一系列的投入只能换取将来的某种几率很小的可能,这就像进行一项投资,虽然,人的生命不能简单用投入产出来衡量,但维持植物人存在所需要的投入的巨大也不能不使当事人做出权衡。第二,植物人存在所需要的物质是否超过了当事人的负担。如果超出了当事人的负担,当事人是否有权利放弃对植物人的治疗。一个人不能对他人尽无限度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总是在相互的作用中维持一种平衡,如果这种平衡被打破,就会造成社会的不公正。如果坚持植物人生存权绝对,这必然超出很多家庭能够负担的能力,也必然会因为植物人的生存而使他人是正当权益受到损害,造成权利义务的失衡。 植物人的权利与其他当事人的权利是对立的,在对立的权利中人们要寻求的不是对哪一方实行保护,而是要维持权利的平衡。在对待植物人的问题上,人们往往注意到了植物人的权利,而忽视了病人家属的权利。事实恰恰应该相反,在处理植物人的问题上,植物人作为被动的一方,权利和义务的划分要以其他当事人来决定,而不应该仅仅参照植物人的权利。应该承认,其他当事人有照顾植物人的义务,虽然在义务的具体履行过程中,很难划定一个准确的度。一个衡量尽了多少义务就可以的准确的数量度。但当事人所能够承担义务的能力是有限的,植物人的存在之所以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就是因为对植物人的照顾超出了当事人的负担能力,所以,对植物人的照顾要以当事人所能够承受为标准,这不管是从权利和义务平衡的角度还是现实的可操作性上,都是现实可行的。“如果哪个个人已经停止存在,我们就没有什么道德理由帮助他的心脏继续跳动下去,或者说没有什么道德理由忍住不去防止这么做。这个主张把个人与人类的一员区分开来。如果我们知道人类的一员处于不可治愈昏迷中,就是说这个人类的一员肯定永远不能重获意识,那么我们将认定哪个个人已经停止了存在。既然有一个属于人类的活体,那人类的一员则仍然存在。但是,在生命的这个归宿之处,我们应当主张只有杀死个人才是错误的。”植物人的生存是关系到人与人之间权利和义务平衡的问题,植物人是否应该安乐死不是由单方面的权利义务决定的,而是要寻求所有当事人之间权利和义务的平衡。对植物人是否应该实行安乐死,也不能简单的肯定和否定。他人对植物人的生存负有一定的责任,超出了这个责任的限度之外,对植物人实行安乐死并不是对植物人权利的侵犯。总结以上所述,对脑死亡病人和脑瘫婴儿实行安乐死并不损害病人的权利,而针对植物人的安乐死,只要处理得当,也不是对他们权利的损害。

摘要:实行学分制以来,学生网上选课、选教师已成为同学们关注的话题孰不知排课也成为摆在教务处和各二级学院的难题之一。在教室少、课程多的客观背景下,在各种条件的约束下,排出一份让学生和老师都满意的课程表实属不易。本文在分析了数学系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开设的所有教师课程安排和班级课程表的基础上,旨在通过建立适当的排课问题的数学模型,应用Visual FoxPro等数据库软件,按照穷举法和和移山填海思想,利用计算机运行数据,得出结果。然后尝试根据所给条件进行优化处理,重新排课,以使各班级和教师的课表更趋合理。本文发展出的穷举法可以依所能分配到的教室数目,适当的调整,而实现藉由电脑快又有效的解决人员头痛的教室数目要最少的排课问题 本文得到的结论和程序可以供数学系教务处有关排课人员进行参考,结合实际,优化资源配置,从而在保证正常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实现学校高效化管理 关键词:数学模型 排课 数据库穷举法 移山填海法 一、问题的提出:注:原问题及有关原始数据请参考本论文附页,本文在此不再赘言 二、解决排课问题的基本方法:排课问题主要是思考如何在众多的条件限制下,对相关的资源作最佳的分配 排课是每一所学校都会面临的繁重作业,且通常是校务行政电脑化中最难解决的一环虽然各级学校对排课的作业流程莫衷一是,但如何将排课的资源与其限制,作一个妥善而令人满意的调度安排,却是排课作业的基本要求与目标目前一般学校在配合校务行政电脑化的要求下,排课的作业的方式大致可分为下列三种: 人工排课再将结果输入电脑 透过系统的辅助,以交谈式的方式进行排课 将排课限制因素加入计算机程序中,由电脑自行排出课表 传统的的排课系统多采第一或第二种方式,这两种排课的方式充其量只能算是互动式的排课辅助工具,并未具备自动化的功能,但因为排课作业极为复杂,其过程常需耗费排课者大量的处理及验证时间,这两种作业往往是靠排课人员主观经验完成和凭直观检验,缺乏较严格的理论证明,在目前高校扩招、扩建的情况下,这两种作业日益暴露出冗繁,复杂,不易扩展等缺点故现行的排课系统皆朝向第三种模式开发, 即运用计算机的高效率运算,在附加一定量的限制条件下,由计算机自行排出课表 三、Visual FoxPro的相关知识: 1、二维表:是由字段名和数据两部分构成,VFP能方便的将二维表作为“表”存储到电脑的存储器中建表时,二维表标题栏的列标题将成为表的字段标题栏下方的内容输入到表中成为表的数据,每一行数据称为表的一个记录如图1,即是一个典型的二维表课号 课名 班级号 教师号 T1 T2 T3 T4 T5 课时 已选 A1 常微分方程 B20 C1 T T T T T 4 0 A2 常微分方程 B21 C1 T T T T T 4 0 A3 常微分方程 B5 C1 T T T T T 4 0 A4 高等代数 B22 C2 T T F T F 5 0 A5 高等代数 B23 C2 T T F T F 5 0 2、SELECT-SQL查询命令: VFP支持在VFP环境中直接使用SQL型的查询命令,即SELECT-SQL命令 SELECT-SQL命令具有强大的单表与多表查询功能3、表的关联:每个打开的表都有一个记录指针,用以指示当前记录所谓关联,就是令不同工作区的记录指针建立一种临时的联动关系,使一个表的记录指针移动时,另一个表的记录指针能随之移动4、 本文所用到的程序控制结构: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

渤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论文查询官网下载

根据全国高等学校信息可知,渤海大学是公办大学。通常来说,公办大学社会认可度高,各专业学费较便宜,民办大学各专业收费较贵。公办大学与民办大学的区别公办大学:通常是国家部委或地方政府举办的大学,办学历史一般比较悠久,社会认可度比较高,有中央财政或地方财政经费支持,学费通常较便宜,一般5000元/年左右,不过公办大学中也有中外合作等部分高收费专业,本科通常20000-30000元/年,专科通常10000-20000元/年,而且大几万一年的也不少,当然中外合作专业录取分数线比普通类专业通常低10-20分,家庭条件不错的同学可以考虑填报。民办大学:通常是社会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等举办的大学,没有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经费支持,需要自筹资金办学,学费一般比较贵,本科通常在15000-25000元/年,专科通常10000元/年左右,公办大学举办的独立学院办学性质也属于民办大学,但是民办大学也是正规大学,是受国家认可的,毕业证、学位证等都是在学信网可查的,国家也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办学。院校介绍:渤海大学(BOHAI University),简称“渤大”,位于渤海之滨的历史文化名城辽宁省锦州市,是辽宁省人民政府举办的综合性大学。学校为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院校和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院校。

锦州市松山新区科技路19号渤海大学 邮编 121000

1、渤海大学自主知识产权2、函数一致连续证明方法研究3、二元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组特解的求法4、对带有区间时滞的不确定系统的稳定性分析5、高中数学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6、与铁磁导体耦合的量子点中非线性热自旋效应7、联合旋转噪声下单光子与两光子态的隐形传送8、利用微波布拉格反射测量模拟点阵的晶格常数9、逻辑函数表达式几种常用形式的转换方法10、支持向量回归音频均衡器性能评价策略11、γ-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自组装膜的制备及其防腐蚀性能12、掺杂柞蚕丝肽合成MCM-41介孔分子筛13、超级电容器气胀现象的起因与控制14、查找算法平均查找长度的计算方法15、利用模糊神经网络方法建立CSCL分组模型 2 一类具有标准发生率SIR模型的稳定性分析及控制 宋燕;张宇;刘薇; 97-100+171   3 假设检验的原理及其应用 王志福;潘旭;金姝;田丰;王艳; 101-105   4 基于中值滤波去噪和小波融合的乳腺图像增强方法 温学兵;栾孟杰; 106-109+176   5 匹配渐进展开法求Navier-Stokes方程的渐进解 王笑岩;王石; 110-114   6 一类Kirchhoff型方程退化时的弱解存在性 姜静香; 115-120   7 基于T-S模糊模型的非线性系统的鲁棒H_∞滤波设计新方法 王艳杰;邓雪;苏亚坤;孙静; 121-125   8 RLC正弦交流电路电量的Multisim仿真测试 腾香; 126-130   9 带电黑洞在Dirac场扰动下的似正规模频率 王春艳;赵亚峰; 131-135+182   10 确定势下SO(2)暗物质宇宙模型场方程求解初探 齐晓华;魏益焕;佟慧;李杜; 136-139   11 芳胺取代嘧啶基薁类衍生物二阶NLO性质的DFT研究 赵岷;王璐;邓政义;黄醒; 140-145   12 精细化学品检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马占玲;顾佳丽;夏云生;鲁奇林; 146-149   13 二维超分子化合物[Cu(Dpq)(CO_3)]水热合成、晶体结构及荧光性质 曾凌; 150-153+219   14 1,2-二甲基-3-丁基咪唑硫酸氢盐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 杨杨;张鑫源;刘海超;吴止境;张庆国; 154-160   15 新型薁并[1,2-f]苯并[1,4]二氮卓类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 于家懿;刘忠;董哲;崔庆涛;冯姗姗;杨菲菲;赵伟;王道林; 161-165   16 基于VB与Matlab的磁化曲线实验教学软件的开发 巫庆辉;庞艳伟; 166-171+95   17 顺序存储二叉树的遍历及其应用研究 马靖善;秦玉平; 172-176   18 内燃机示功图的曲线拟合修正研究 于靖博;段树林;吴伋;董丽娜; 177-182   19 网络购物中的多重委托代理与诚信激励机制研究 杨皎平;张恒俊;张野; 183-189   20 关系营销、感知价值与网络购物信任维系的实证分析 赵宏霞;单丽娟;刘岩峰; 190-196   21 基于模糊综合分析的港口物流绩效评价 张丽凤;占鹏飞; 197-202+242   22 基于CVaR与平均离差波动性限制的多阶段投资组合模型 王维;秦玉平;李春; 203-207   23 基于AT90S8535的炉温控制器设计 于桂君; 208-213   24 基于OWL本体的英语应用文体信息抽取技术 张野; 214-219   25 高等院校科技创新能力模糊聚类分析 王莉军; 220-224   26 改进alpha-matting算法及其在军事红外目标提取中的应用 崔兆华;高立群;马红宾;李洪军; 225-231+95   27 工人技能部分柔性的流水车间调度问题 郭艳东;伦淑娴; 232-236   28 健美操运动中人体动作单线简图的制作方法 陈忠英;梁冰; 237-242   29 渤海大学大型仪器简介 243

渤海大学是公办大学,该校是辽宁省政府举办涵盖经、法、教、文、史、哲、理、工、农、管、艺等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

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论文查询官网

据官网2014年8月信息,“211工程”三期建设以来,先后获得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海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海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海南省科技成果转化奖一等奖、海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近百项,获授权专利近百项。 2009年-2014年,学校承担的“973”、“863”、科技支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项目数量逐年增加,科研立项经费快速增长,2011年突破2亿元,比2008年增加了近5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海南省社科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1项、海南省科技成果转化奖一等奖1项、海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海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6项、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及其它省级以上奖励30多项,获授权专利27项。 自然科学类科研成果 (2008年—2013年) 序号成果名称完成人(前三位)获奖级别年度1石斑鱼遗传多样性及其种质评价技术的研究尹绍武 陈国华 张本海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2流动沙丘的固定和绿化用新材料、新结构及其野外实践效果研究李建保 陈永 周青平20103热带水产养殖动物微生物性疾病检测及其安全高效控制技术研究周永灿 谢珍玉 王世锋20114高温气固分离陶瓷过滤管材的研制及应用李建保 邓湘云 姬忠礼20125极值图论的相关度序列理论及其应用尹建华 高泽图 尹梦晓20126中国棉叶螨各近似种的研究程立生 蔡双虎 蔡笃程海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7绿色环保型农药----16%氟硅唑水乳剂与5%阿维哒微乳剂的研制及应用李嘉诚 冯玉红 林强20088一种补偿网络控制系统随机时延的新方法杜峰 杜文才 雷榰20099几种鱼鳔的成分分布规律及鱼鳔寡肽的制备技术研究段振华 易美华 汪菊兰200910海巴戟(NONI)规范化种植和精深加工技术及应用符文英 邢诒旺 云韵琴200911海南城市与农村生态环境理论研究与应用杨小波 吴庆书 李东海201012马氏珠母贝育种和养殖新技术王爱民 王 嫣 顾志峰201013金、磷酸钙和氧化钛光功能纳米材料及性能研究刘钟馨 曹献英 文 峰201014三维医用体数据稳健多水印算法研究李京兵 杜文才 黄梦醒201215转基因水稻颖花突变体形态学鉴定、遗传学分析和基因克隆罗丽娟 何朝族 张 艳等201216优质“定安黑猪”标准生产技术体系的研究与示范推广王凤阳 吴科榜 李笑春海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17长丰2号紫长茄引进、试验与示范推广林师森 成善汉 符海秋201118海巴戟(NONI)产业化技术集成及推广应用符文英 邢诒旺 符传贤201219绿色农药新制剂的产业化及应用推广李嘉诚 林强 李鹏海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2社会科学类科研成果 (2008年—2012年) 序号成果名称完成人(前三位)获奖级别年度1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比较研究赵康太 沈德理 张云阁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92海南历史文化大系(10卷104本书)曹锡仁(参与)海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特等奖20093中国共产党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史李德芳 杨素稳海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94现代化背景下的海南大特区曹锡仁 鲁兵20095海南农村基层政治与社会发展研究李德芳20126股权结构与企业资本支出决策:理论与实证分析胡国柳 黄景贵 裘益政20097论黎族文身的伦理隐喻郑小枚20098论我国民法典总则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王崇敏 张丽娜20099股权分置、公司治理与股利分配决策:现金股利还是股票股利?胡国柳等201210高校创新性基础科学研究团队特征研究——以汤姆逊—卢瑟福团队为例夏代云等201211什么是当代文学批评?——一个理论论纲刘复生201212多变量整体模式累加多层统计模型的建立及其在组织绩效预测上的应用研究刘殿国等201213海南农村基层政治与社会发展研究李德芳201214股权分置、公司治理与股利分配决策:现金股利还是股票股利?胡国柳等201215高校创新性基础科学研究团队特征研究——以汤姆逊—卢瑟福团队为例夏代云等201216什么是当代文学批评?——一个理论论纲刘复生201217多变量整体模式累加多层统计模型的建立及其在组织绩效预测上的应用研究刘殿国等201218民间资本投资基础设施领域研究王丽娅海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919中国天然橡胶经济问题研究柯佑鹏 过建春200920《企业柔性管理——获取竞争优势的工具》安应民、郝冬梅200921贯彻科学发展观——海南干部读本王毅武 彭京宜200922丘濬集(10册)(明)丘濬著 周伟民 王瑞明 崔曙庭 唐玲玲点校200923商法学徐民201224制度递延逆反论——一个典型制度变迁的案例描述与推论张尔升200925蜕变中的历史复现——从“革命历史小说”到“新革命历史小说”刘复生200926海南文物保护、开发、利用与发展战略阎根齐 梁小平200927海南农业保险补贴与需求研究王芳201228我国高校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研究赵康太等201229海上侵权法律制度研究张丽娜201230商法学徐民2012 馆藏资源 据学校官网2014年8月信息显示,海南大学图书馆藏书65万册,其中,纸质文献(含纸质图书、期刊合订本)52万册,电子图书13万册。还有丰富的中外文电子数据库,如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题录数据库、中国专利题录摘要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EBSCO数据库、BIOSIS Previews数据库、CA 数据库、Springer Link电子期刊系统、LexisNexis律商联讯等中外文电子信息资源,可查询检索国内外重要的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期刊题录与全文资料。 学术期刊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3年创刊,是海南省惟一进入CSSCI的学术期刊;连续四次被评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的期刊;2000年被评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2001年获《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 《热带生物学报》由海南大学主办,海南省教育厅主管,公开发行。选登热带生物领域学术论文、研究报告、专题评述、学术问题讨论、研究简报(或快报)、成果摘要等稿件。该刊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CHINAINFO)系统科技期刊群》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数据库收录。2013年9月被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51种) 序号 期刊名称 期 刊 信 息 1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北京市中关村大街59号(100872) (010)62511499 2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100871) (010)62751216 3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100875) (010)58807848 4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天津市卫津路94号南开大学学报编辑部(300071) (022)23501681 5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南京市汉口路22号(210093) (025)3592704 6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200433) (021)65642109 7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学报编辑部(100084) (010)62783533 8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广州新港西路135号(510275) (020)84111990 9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四川省成都市望江路29号文科楼156室(610064) (028)85412440 10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编辑部(361005) (0592)2182366 11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湖北武昌珞珈山(430072) (027)68754203 12 求是学刊 哈尔滨南岗区学府路74号(150080) (0451)86608815 13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杭州市天目山路148号(310028) (0571)88273210 88925616, 14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130024) (0431)85099325 85098026 15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湖北武昌珞珈山(430072) (027)68754203 16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130012) (0431)5166970 17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200062) (021)62232305 18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编辑部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33号(100037) (010)68984614 19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南京市宁海路122号《南京师大学报》编辑部(210097) (025)83598341 20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武昌桂子山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430079) (027)67868127 21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710049) (029)82663982 82667978 22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西安市长安南路,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710062) (029)85308849 23 思想战线 昆明市翠湖北路2号(650091) (0871)5033249 24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450001) (0371)67781275 25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西三环北路105号(100037) (010)68902450 26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南京四牌楼2号(210096) (025)83791190 27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广州市石牌(510632) (020)85220281 85224092 28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河北省保定市五四东路180号(071002) (0312)5079412 29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武汉市珞瑜路1037号(430074) (027)87543816 30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太原坞城路92号山西大学学报编辑部(030006) (0351)7018311 31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西安市太白北路229号(710069) (029)88302822 32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河西区卫津路241号(300074) (022)23541014 23540081 33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湖南长沙岳麓山(410081) (0731)8872209 8872471 34 齐鲁学刊 山东·曲阜(273165) (0537)4455347 35 西南大学学报(原: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更名)(人文社会科学版) 重庆市北碚区西南师范大学学报(400715) (023)68252538 36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上海市桂林路100号(200234) (021)64322304 37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兰州大学学报编辑部(730000) (0931)8912706 2312707 38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250100) (0531)88364645 39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1000号信箱(200030) (021)62933089 40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福建省福州市工业路523号(350002) (0591)87892444 41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福州市仓山区(350007) 42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兰州市安宁东路967号(730070) 0931-7971692 43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路235号(010021) (0471)4992004 44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上海市上大路99号(200444) (021)66135506 45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杂志社(广州石牌)(510631) (020)85211440 46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成都市锦江区静安路5号(610068) (028)84760703 47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安徽合肥安徽大学学报编辑部(230039) (0551)5107719 5107157 48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深圳大学学报编辑部(518060) (0755)6536133 49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宁夏银川西夏区文萃北街217号宁夏大学学术期刊中心(750021) (0951)2061793 2061735 50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昆明市一二·一大街298号(650092) (0871)5516038 51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海南省海口市(570228) (0898)66279237

安乐死并不违背医生的职业道德 医生是安乐死中一个重要的角色,对于医生在安乐死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伦理上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认为用医学手段结束病人的生命与传统的医生道德相冲突。传统的伦理观念认为医生的职责在于救死扶伤,当医生帮助病人结束生命,促成病人的死亡违背了医生的传统职业道德。但道德是与一定的历史条件相联系的。传统的道德要求和规范产生于传统社会,随着现代医疗条件、病患关系的改变,传统的医疗道德要求显示出一定的局限。 第一,就疾病的概念来讲,现代疾病的概念已经不仅仅是指人的生理上的不健康,人的心理上的不健康也严重的威胁到人的生存,疾病的概念也由单纯的生理扩展到人的心理,人们对心理上的健康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医生的职责也不应该仅仅关注人的生理,对人的精神以及心理也应该给予同等的关注。第二,道德总是在冲突中存在,当道德发生冲突的时候,要坚持更高的道德。健康的生理并不是人生的全部目的,如果仅仅把保存肉体的存在作为人生的目的,显然违背了人的本质。人是追求意义存在的生物,肉体的存在相对于人的整个生命和存在的意义来讲,只是一种手段,而这种手段是否应该存在,最终取决于这种存在是否与最终的目的相违背。当肉体的存在阻碍甚至损害生命意义的实现,就应该毁坏掉肉体。在这种情况下,医生为病人寻求一种更文明更减少的痛苦的生命实现方式,当然是一种责任。 第三,减轻病人的病痛和延长病人的生命之间本来就是相互矛盾。止痛而不缩短生命不仅是许可的,更是医师的义务。困难的是,止痛药的往往会同时缩短病人的寿命,那么,作为医生是否应该为了延长病人的寿命而拒绝给病人服用止痛药,所以,在延长生命和减轻痛苦两者之间不应该用一方否定另一方,而是要寻求二者之间的最佳结合点。既不要为了减轻痛苦而过度伤害生命,也不要片面强调生命的保存而否定了减轻或终止痛苦的必要。当减轻痛苦的必要超出了生命存在的必要时,医生就有义务利用各种手段减轻或者终止病人的痛苦。第四,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医学的进步,使人的生命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传统道德在解决现代问题的时候必然会造成实践中的一系列困难,比如,对一切病人实行尽可能的医治是资源不允许的,现有的医疗资源是有限的,有限的资源不可能实现传统道德的要求。对有些疾病的医治超出了家庭的实际负担能力,恪守医生的传统职业道德,不仅是不可能的,还会对社会对他人造成严重的负担,甚至导致家破人亡的悲剧。要认识医生在安乐死中所扮演的角色,首先要正确认识安乐死的本质。安乐死的本质是生命的一种方式,安乐死的本质既不是杀人也不是自杀,而是帮助他人实现生命的意义,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医生在安乐死中所扮演的角色不是杀人而是助人,而医生的行为与传统的医生的职业道德也不违背。“新的可能性带来了真正的新问题:医生应该遵循只要他们能够就要保存人类生命的原则,还是他们应该在‘不自然’延长生命质量远远低于正常时不去使用他们新的力量?科学进展使许多处于临终状态的人延长生命成为可能。在这里,也提出了同样的问题:医生只要他们能够就应该保存人类生命,还是当按照正常人的标准病人处于超常期的生命质量不值得活下去时,他们应该不做出特别的努力去‘反抗自然’呢?”[44]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对生命的能动性是人的本质的体现,人既然能够主动干预人的生命实现人的生存的延长,人就有权利主动干预实现生命的终止。医生在安乐死中扮演的角色是医生的职业范围所在,不应该受到道德的非难。 安乐死的消极后果是可以消除的安乐死作为死亡的一种方式,与其他结束生命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安乐死作为一种死亡方式与杀人与自杀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如果在对安乐死的界定和实施中缺乏限制,必然会给社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鉴于安乐死在历史上曾经造成的人道灾难(希特勒曾经用安乐死对犹太人和残疾人进行过屠杀)和严峻的现实,很多人对安乐死的后果提出了担忧:其一,一些不孝子女为脱摆赡养老人的义务而钻安乐死的空子,造成社会的悲剧。其二,当病人因为经济原因不愿继续接受救治,因而申请以安乐死结束生命时,这无疑是因为贫困而自杀,这必然形成社会的非人道。 其三,安乐死合法化提案的发起人之一的北京儿童医院儿科专家胡亚美曾指出,从我国的具体国情来看,安乐死可以节约我国有限的医疗资源,把它用于更有治疗希望的病人身上。然而人们也担心,这样一来将造成在医疗资源的分配上弱势群体更弱,而强势群体更强的局面,造成新的社会不公。其四,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可能会利用安乐死来达到自己的不可告人的目的并以此逃脱法律责任。其五,安乐死容易让死亡成为一种义务,从而造成老年人的负担。比如,“一个中年人,上有要进养老院的父母,下有将上大学的儿子。他既要为老人进养老院花钱,有要为儿子上大学花钱。假如他的钱数有限(这种情况往往很少见),只能顾及一头,供儿子上大学就供不起父母上养老院,供父母上养老院,儿子又上不成大学。如果自杀还没有成为一种‘义务’,这个人并不会认为父母继续活着是不应该的事,因而很自然地出钱让父母进养老院,让儿子别寻他路,他自己别无怨言,他父母和孩子也觉得只能如此。但是,一旦自杀成了老人的‘义务’,希望别人自杀也成了社会可接受的合法念头。”[45]就第一种情形来讲,禁止安乐死并不能避免这样的悲剧。作为第二种情形,如果既没有对这部分人进行经济上的救助,又不允许其安乐死,显然会造成更不人道的后果。而第三、四种情形,问题的本质不在于安乐死本身,而在于制度的不健全。这些消极性后果应该从制度上入手解决,并不能由此否定了安乐死。关键在于第五种情形。义务具有客观性,作为社会存在的个人,有为他人和社会的福利而做出贡献的义务,必要的时候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这与社会保障个人生存的权利并不矛盾。社会保障个人生存的义务,个人也有为国家奉献自己的能力甚至生命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对立的存在,权利和义务的消长也是在不断的变动中的,对人的生存权的维护并没有否定个人有牺牲自己生命的义务。而有安乐死的义务也并不意味着人就一定要自杀,安乐死作为义务具有客观性,但不能把安乐死的义务性质与自杀的合理性混为一谈,更不应该认为安乐死是义务就意味着人一定就应该选择安乐死或放弃对疾病的治疗,安乐死的义务是对应于人的生存权利的存在,而人最终“应然”的选择是权利和义务平衡的结果。安乐死所导致的消极后果实际上并不在于安乐死本身,安乐死问题的实质在于制度的不健全,安乐死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完全可以通过制度上的完善来解决的,如果因为困难而否定了安乐死本身,势必会给社会和个人造成更大的痛苦,造成更大的不人道。被动安乐死并不侵犯人的权利 从道德上来讲,“不得杀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不证自明的道德法则,而被害人的承诺并不足以使实施者的杀死行为在法律上具有正当性。在安乐死问题上,安乐死的特点就在于死亡的过程要由他人帮助实现或直接实施来实现。从主动安乐死来看,主动安乐死因为死亡是个人的意愿,作为参与其中的个人只不过是在帮助他人实现自己的目的,只要证明了死亡是个人的权利,安乐死就不是对生命权的伤害,帮助安乐死的人也不是杀人。这在前面已经做出了证明。安乐死是否侵害他人生命权的争论主要集中到被动安乐死中,被动安乐死的特殊性在于被动安乐死的对象缺乏明确的意志表达,安乐死并非是对象本身意志的体现。被动安乐死是否就是对人的权利的侵犯,他人有没有对被动安乐死的对象实施安乐死的权利,这一直是有关安乐死讨论中的一个难题。而要解决这个难题就要从安乐死的对象来分析。被动安乐死的对象主要是脑死亡者、脑瘫婴儿和植物人。就脑死亡者和脑瘫婴儿来讲。脑死亡者和脑瘫婴儿有区别于正常人的以下特征:第一,脑死亡者和脑瘫婴儿不具备形成人的意识的能力,不具备人的精神。第二,没有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没有也不可能在社会实践中形成人的本质。从脑死亡者和脑瘫婴儿来看,脑死亡者和脑瘫婴儿现在不是人,将来也不是人。他们既然不具备人的本质,就不能在实际上形成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针对脑瘫婴儿实施的安乐死就不是对人的权利的侵犯。被动安乐死中争论的另一个焦点是植物人。“医学上认为:脑外伤后连续昏迷不醒一周、半月左右者并不少见,苏醒的机会很大,惟昏迷持续逾一个月以上者始可称为一时性植物状态。逾三个月者为持续性植物状态(persisitent vegetable state PVS),至于永久性植物状态(permanent vegetable state) 则在多年随诊PVS之后,经MRI提供客观依据证实之后始可确诊。PVS每见于脑缺氧,大脑皮质广泛损害等严重脑外伤和脑血管疾病之后,患者貌似清醒,故有睁眼昏迷或醒状昏迷(coma vigil)或去皮质状态(decorticated state)去皮质综合证(apallic sydrome)之称。 因脑干(中脑、桥脑)上行性激活系统受损不重,故有不规则的醒觉、睡眠周期,患者对周围环境无任何意识反应,缺乏任何思维、情感、知觉、认知,无任何自发语言或自主四肢活动,对自身生存状态了无知觉,有如植物就地生根,故被称为植物状态,俗称‘植物人’。”[46]因此,植物人有以下特点:第一,植物人不同于死人,植物人在肉体上有生命特征。第二,植物人不同于一般的动物和其他存在,植物人至少与人还有一定的情感联系。第三,植物人也不同于正常的人,植物人缺少成为正常人所必要的意识,缺乏实践能力,作为重症病人,其生命特征的维持需要社会或他人给予必要的照顾和一定的医疗资源维持生命。植物人不具备人的本质。人的本质中包括这样几个要素,能动性(能动的能力即健全的人脑)、社会性、精神性,显然,植物人虽然具备肉体上的生命特征,但单纯是肉体生命并不构成人的存在。植物人与一般处于昏睡状态的人不同,昏睡状态的人虽然暂时失去了能动性,但昏睡的人却没有失去能动能力,其能动性的恢复是必然的,而不是可能的。植物人不具备社会实践能力,同时也缺乏人基于社会实践和能动能力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精神性,所以,植物人不是现实意义上的人。但植物人也不同于植物,更不同于死人。因为植物人有恢复能动能力的可能,因此,植物人是潜在的人。而这正是植物人能否实行安乐死讨论的关键。反对对植物人实行安乐死的人认为,植物人有恢复的可能,所以不能对他们实行安乐死,对植物人实行安乐死实际是杀死了潜在的人。曾经引起广泛争议的美国女植物人特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1990年,年轻的特丽因心脏病发作而导致脑损伤,最终被医生确诊为“永久性植物人”,从患病以后15年来,特丽一依靠靠人工进食管维持生命。1998年,特丽的丈夫迈克尔因为不堪忍受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向佛罗里达州法院提出申请,要求对其实行安乐死。特丽的父母强烈反对,他们否认女儿已经死亡,因为她曾朝他们微笑流泪并做出过其他反应。在这个例子中,从反对和支持的双方的立场来看,反对的人认为植物人有复苏的可能,作为潜在的人应该享有人的权利。而作为特丽的丈夫之所以支持对特丽实行安乐死,主要是因为特丽的存在已经严重威胁到了自己的生活,造成沉重的负担。人是社会性的存在,任何权利和义务只有在社会中才具有现实性。植物人的权利也不是单独的存在,植物人的权利要放到社会中衡量。植物人的生存是社会性的,它关系到与植物人有关的当事人的权利。植物人的存在并不是无偿的,如果植物人的存在不需要任何的物质条件,他们当然最好可以无限度的存在下去。但现实是植物人存在需要一系列人力物力的投入,植物人的存在有两个基本的问题:第一,植物人的复苏的需要一系列的投入,而这一系列的投入只能换取将来的某种几率很小的可能,这就像进行一项投资,虽然,人的生命不能简单用投入产出来衡量,但维持植物人存在所需要的投入的巨大也不能不使当事人做出权衡。第二,植物人存在所需要的物质是否超过了当事人的负担。如果超出了当事人的负担,当事人是否有权利放弃对植物人的治疗。一个人不能对他人尽无限度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总是在相互的作用中维持一种平衡,如果这种平衡被打破,就会造成社会的不公正。如果坚持植物人生存权绝对,这必然超出很多家庭能够负担的能力,也必然会因为植物人的生存而使他人是正当权益受到损害,造成权利义务的失衡。 植物人的权利与其他当事人的权利是对立的,在对立的权利中人们要寻求的不是对哪一方实行保护,而是要维持权利的平衡。在对待植物人的问题上,人们往往注意到了植物人的权利,而忽视了病人家属的权利。事实恰恰应该相反,在处理植物人的问题上,植物人作为被动的一方,权利和义务的划分要以其他当事人来决定,而不应该仅仅参照植物人的权利。应该承认,其他当事人有照顾植物人的义务,虽然在义务的具体履行过程中,很难划定一个准确的度。一个衡量尽了多少义务就可以的准确的数量度。但当事人所能够承担义务的能力是有限的,植物人的存在之所以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就是因为对植物人的照顾超出了当事人的负担能力,所以,对植物人的照顾要以当事人所能够承受为标准,这不管是从权利和义务平衡的角度还是现实的可操作性上,都是现实可行的。“如果哪个个人已经停止存在,我们就没有什么道德理由帮助他的心脏继续跳动下去,或者说没有什么道德理由忍住不去防止这么做。这个主张把个人与人类的一员区分开来。如果我们知道人类的一员处于不可治愈昏迷中,就是说这个人类的一员肯定永远不能重获意识,那么我们将认定哪个个人已经停止了存在。既然有一个属于人类的活体,那人类的一员则仍然存在。但是,在生命的这个归宿之处,我们应当主张只有杀死个人才是错误的。”植物人的生存是关系到人与人之间权利和义务平衡的问题,植物人是否应该安乐死不是由单方面的权利义务决定的,而是要寻求所有当事人之间权利和义务的平衡。对植物人是否应该实行安乐死,也不能简单的肯定和否定。他人对植物人的生存负有一定的责任,超出了这个责任的限度之外,对植物人实行安乐死并不是对植物人权利的侵犯。总结以上所述,对脑死亡病人和脑瘫婴儿实行安乐死并不损害病人的权利,而针对植物人的安乐死,只要处理得当,也不是对他们权利的损害。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论文查询官网下载

南昌航空大学并不是一个211,只是一个重点本科类的院校

2006年至2010年,学校共获得各类科研经费近2亿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6项、国家社科基金6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3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1项、国防基础科研项目4项,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项,承担子项目7项、“973”计划子项1项、“863”计划子项1项,各类省部级项目630余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51项 。2009年至2013年5月,学校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参与),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78项、国家社科基金15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4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教育部人文一般项目、教育科技项目和优秀人才项目等40余项,承担和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项目、“973”、“863”计划子项等20余项,各类省部级项目600余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64项。罗胜联教授荣获2012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实现了江西省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100余篇,其中SCI、EI、ISTP检索1300余篇,CSSCI检索290余篇;获国家专利授权445件;出版论著、教材220余部。另外学生获得授权专利115项,发表论文622篇。 。2013年全年新增科研项目393项,科研到账经费5万元,其中国家基金项目54项;出版学术著作8部;专利授权122件,其中发明专利61件;发表学术论文574篇,其中SCI87篇,EI178篇,CSSCI18篇;获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高校科技成果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省第十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1项 。 馆藏资源 据2014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南昌航空大学图书馆馆藏有中外纸质图书40万余册,生均11册,数字图书(含特种文献品种)55万余种(册),中外文馆藏期刊2567种(其中现刊2217种),中外文报纸74种,特种文献及其它文献资料5万余册(件)。本馆的电子文献资源数据库有: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人大报刊复印资料 、Springer Link 数据库、EBSCO数据库等二十余个品种的中外文数据库信息资源。纸质藏书形成了以材料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电子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计算机科学等学科为主体及哲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文法等专业学科的馆藏文献体系 。 学报期刊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由南昌航空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社会科学学术刊物。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期刊电子版全文收录期刊和中国台湾华艺(airiti)电子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在2007年进行的首次江西省学报评估中,被评为“优良学报”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87年,是由南昌航空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自然科学类学术季刊,国际16开本。先后被《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用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同时还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的来源期刊,2007年被《美国化学文摘(CA)》全文收录,2009年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在2007年进行的首次江西省学报评估中,被评为“优良学报” 。 校歌《南昌航空大学校歌》歌词我们在汉口启航,怀着航空报国的梦想。我们在南昌成长,放飞强军富民的希望。啊,昌航,奋进的昌航!勤奋文明,求实创新。知行合一,日新自强。我们豪情满怀,我们壮志飞扬。我们继往开来,我们勇创辉煌。我们在昌航拼搏,怀着服务人民的向往。我们在蓝天飞翔,放飞报效国家的理想。啊,昌航,腾飞的昌航! 勤奋文明,求实创新。知行合一,日新自强。我们豪情满怀,我们壮志飞扬。我们继往开来,我们勇创辉煌。我们勇创,勇创辉煌!校训:日新自强 知行合一释义:日新”之义最早出自《尚书》,《易经》亦云“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后来《大学》引用《尚书》之意明确指出:“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天地之大德曰生,人生之大德曰创。意即人道要跟着天道变,不断追求,逐渐接近事物的内在规律。学校亦然,必须吐故纳新,与时俱进,勇于探索,止于至善。“日新”即是要求受教育者有强烈的进取精神。校风:勤奋文明 求实创新释义:1985年,学校总结办学历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经12月的教代会讨论并通过,确定了“勤奋、文明、自强、求实”的校风。“八字校风”既反映了全校师生勤奋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团结文明的道德风尚,也反映了学校自强自立奋斗拼搏的进取精神与尊重科学追求真理的求实态度。 学生会学生会是在校党委直接领导、校团委指导下的南昌航空大学全体大学生群众性组织,是学校组织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学生会已逐步打造出了属于自己的传统精品活动,主要有“振兴杯”体育竞赛、“主持人大赛”、“风采女生节”“模拟招聘会”、“大学生辩论赛”、“15维权护法周” “校园文化艺术节”等。

南昌航空大学它既不是985大学,也不是211大学。学校肇始于1952年创办的汉口航空工业学校,1953年改名为中南第一工业学校。1954年迁址南昌,1956年改名为南昌航空工业学校。1978年更名为南昌航空工业学院。2007年更名为南昌航空大学。211工程和985工程简介:211工程,即在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985工程,1998年5月4日,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提出的“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985工程一期建设率先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开始实施。学校简介:南昌航空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法、教、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江西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截至2022年3月,学校拥有前湖校区、上海路校区、共青城校区等3个校区,占地面积35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02万平米。师资力量截至2022年2月,学校有教职工近2100人,其中专任教师近1600人;有双职双聘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等国家级人才42人次;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江西省“双千计划”人才、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井冈学者”特聘教授、“青年井冈学者奖励计划”人选、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江西省主要学术与学科带头人、江西省文化名家等省部级人才334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优势条件:众所周知,江西的整个航空产业以南昌为主,南昌有多家航空领域的上市公司,例如洪都航空。而且南昌还有很多航空领域的配套,包括航空发动机,生产修理,航空管制等相关的人才及产业都有,可谓是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航空产业链条。所以对于南昌航空大学的毕业生来说,他们是非常幸运的,他们既可以在南昌本地就找到一份合理的工作,也能够在其他其他城市找到一份合理的工作。毕竟现在航空领域的相关行业是我国鼓励支持发展的行业之一,尤其是把它列为了十四五发展时期的重要产业规划。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航空领域的人才需求量是非常大的,虽然现在由于疫情的因素影响,使得航空领域在客流运输方面存在一些亏损的情况,但是从长远来看,航空航天领域依然是大有可为的。历史沿革:1951年12月,航空工业局决定,将武汉311厂(厂址在武汉市硚口区铜厂乡)改建成航空工业学校。1952年3月15日,学校启用“汉口航空工业学校”印章;8月,学校启用“汉口航空工业专科学校”印章;10月9日,学校隆重举行首届学生开学典礼。从此10月9日定为学校校庆日。10月,航空工业局指示,学校定名为“汉口航空工业学校”。1953年1月30日,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四局通知,决定将学校迁址江西南昌,并指示学校立即筹备,派人前往选址。2月26日,南昌市人民政府建设局批准学校第一期征用土地450亩。8月2日,南昌新校址基建工程破土动工。9月17日,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四局通知,汉口航空工业学校改名为中南第一工业学校。1954年8月6日,学校全部教职工和学生都搬迁到了南昌。1955年9月10日,根据第二机械工业部办公厅通知,学校校名由“中南第一工业学校”改为“南昌工业学校”。1956年2月10日,第二机械工业部发出通知南昌航空工业学校实行二部制。3月16日,根据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四局的指示和命令,学校的名称由“南昌工业学校”改为“南昌航空工业学校”。1957年1月7日,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四局下发通知,要求南昌航空工业学校取消二部制。7月至11月,上海、昆明航校停办,上海航校学生414人、昆明航校学生202人转入南昌航空工业学校学习。1958年3月25日,被第二机械工业部确定为三所航空工业重点学校之一。1958年11月21日,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四局决定,将学校下放给国营320厂领导。1960年2月20日,学校改属第一机械工业部第四局领导,并升格为航空工业专科学校,保留中专部。4月5日,被第一机械工业部指定为13所重点学校之一。7月15日,第一机械部第四局决定,学校再次划归国营320厂领导。9月13日,学校决定以中专为主试办专科,并保留专科学校的校名。南昌航空大学1962年3月12日,第三机械工业部与中共江西省委商定,改变南昌航空工业专科学校由320厂领导的关系,确定行政上由第三机械工业部第四局直接领导,党的关系仍属中共南昌市委领导。8月20日,第三机械工业部下达通知,撤销学校专科建制,学校名称暂不改变,专科班学生毕业后,撤销专科学校名称。1963年6月27日,学校发布通知,校名定为“南昌航空工业学校”。1964年8月,学校铸造专业调整到株洲航校。1968年7月22日,经南昌市革命委员会批准,学校召开南昌航空工业学校革命委员会成立大会。1969年6月10日,第三机械工业部军管会通知,学校改为国营502厂,第二厂名是国营赣江机械厂。1972年4月29日,第三机械工业部下发《关于恢复南昌航空工业学校的通知》,要求在370厂南昌二分厂的基础上恢复南昌航空工业学校。1973年8月20日,江西省国防工业办批复,同意成立南昌航空工业学校、赣江机械厂革命委员会(两块牌子一套班子)。1977年9月13日,第三机械工业部在北京召开院校工作会议,会议提出拟将南昌航空工业学校改建为南昌航空工业学院。11月2日,第三机械工业部致函江西省革命委员会,征求“关于拟将南昌航空工业学校改办为南昌航空工业学院”的意见。12月12月,江西省复函同意将南昌航空工业学校改办为南昌航空工业学院。1978年5月29日,第三机械工业部转发教育部《关于同意恢复和增设普通高等学校的通知》。决定以南昌航空工业学校为基础增设南昌航空工业学院。1980年12月28日,经第三机械工业部批准,成立“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夜大学”。1982年1月5日,学校成为首批有权授予学士学位的458所高校之一。7月10日,举行首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典礼。1986年1月23日,学校成立青年业余党校。1990年11月,金属塑性加工和焊接两个专业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11月24日,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1999年2月10日,学校的隶属关系由航空工业总公司转为中央与江西省共建,以江西省管理为主。2000年1月17日,江西省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开展同等学历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工作。2002年12月26日,新教学区奠基仪式在红谷滩红角洲举行。2003年5月28日,前湖校区一期工程主体封顶。12月23日,南昌航空工业学院科技学院被确认为独立学院。2004年7月2日,学校开始实行学校学院二级管理体制。2005年11月,江西省政府办公厅科教处处长严祖逢等一行对学校更名大学条件进行考评。12月7日,江西省人民政府致函教育部:“关于恳请将南昌航空工业学院更名为南昌航空大学的函”。12月23日,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发文支持学校更名为南昌航空大学。2006年8月10日,学校本部从上海路校区向前湖校区搬迁。2007年3月16日,教育部正式批准学校更名为南昌航空大学。9月13日,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防科工委正式签署共建南昌航空大学协议书。2008年,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优秀等级。科研平台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国家级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3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和省级重点基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西省测试技术与控制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江西省航空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工程实验室:无损检测与光电传感技术及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重金属污染物控制与资源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持久性污染物控制与资源循环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筹)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江西省航空构件制造技术工程实验室、“航空材料热加工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江西省民用无人机工程研究中心、江西省无人飞行器设计与试验工程研究中心、江西省“金属材料微结构调控”重点实验室、江西省高等学校“腐蚀与防护”重点实验室、江西省“航空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航空材料表面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江西省持久性污染物控制与资源循环利用重点实验室、江西省造纸化学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重金属污染物控制与资源化工程实验室、江西区域经济与竞争力研究中心、江西省智慧建筑工程研究中心、江西省微小航空发动机重点实验室等省级重点基地:江西省公共艺术创新中心、脱胎漆器研究基地、江西省航空产业发展与管理创新软科学研究基地、江西省航空制造业协同创新中心、江西省环鄱阳湖流域污染物控制与资源化协同创新中心、江西省快速制造技术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研成果截至2020年12月,学校近年来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参与),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全国创新争先奖1项以及省部级社科成果奖20余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80多项;在中国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00多篇,出版论著180余部;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其他类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250余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以及其他国家级社科项目近20项;承担江西省科技重大专项、江西省社科重大招标项目、行业科技项目等省部级科研项目800多项。馆藏资源据2014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南昌航空大学图书馆馆藏有中外纸质图书40万余册,生均11册,数字图书(含特种文献品种)55万余种(册),中外文馆藏期刊2567种(其中现刊2217种),中外文报纸74种,特种文献及其它文献资料5万余册(件)。本馆的电子文献资源数据库有: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人大报刊复印资料、Springer Link数据库、EBSCO数据库等二十余个品种的中外文数据库信息资源。纸质藏书形成了以材料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电子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计算机科学等学科为主体及哲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文法等专业学科的馆藏文献体系。学术期刊南昌航空大学学报期刊。《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由南昌航空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社会科学学术刊物。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期刊电子版全文收录期刊和中国台湾华艺(airiti)电子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在2007年进行的首次江西省学报评估中,被评为“优良学报”。《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87年,是由南昌航空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自然科学类学术季刊,国际16开本。先后被《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用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同时还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的来源期刊,2007年被《美国化学文摘(CA)》全文收录,2009年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在2007年进行的首次江西省学报评估中,被评为“优良学报”。合作交流南昌航空大学学术交流。学校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日本、瑞典、乌克兰、韩国、斯洛伐克、越南、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建立了稳定的校际合作关系,共同开发科研项目。承担了“2012电磁、超声检测技术发展国际研讨会”、“2013年第八届全国青年岩土力学与工程会议”、“2010年光学全息与光信息处理学术年会”等学术会议。师资力量学校现有教职工20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7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30人、硕士学位教师735人;博士生导师30人,硕士生导师630余人;有双职双聘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1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 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层次人选40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36人;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14人,“井冈学者”特聘教授2人,江西省主要学术与学科带头人5人,江西省教学名师17人,江西省青年科学家培养对象和杰出青年培养计划26人,江西省文化名家1人。省(部)级学科带头人48人,省(部)级中青年骨干教师72人。学科建设具有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覆盖了6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并具有13个工程硕士领域和3个(公共管理硕士、艺术硕士、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类别。现有63个本科专业,其中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江西省一流学科,5个国防特色学科。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获批6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6个江西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数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设计学、化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交通运输、工程管理、公共管理、艺术、翻译江西省一流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教学建设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6个国家级一流专业,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个江西省一流专业,8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获批6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6个江西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拥有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拥有3个校企共建的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拥有校外实践(实习)基地254个,获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一流专业:环境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软件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金属材料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飞行器动力工程。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焊接技术与工程、测试技术与仪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环境工程、金属材料工程、自动化。江西省一流专业:经济学、英语、应用化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材料化学、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土木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工业工程、电子商务、表演、动画。江西省特色专业:焊接技术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英语、应用化学、环境工程、自动化、飞行器制造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江西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应用化学、新闻学、动画、工程管理等。江西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焊接技术与工程、测试技术与仪器、环境工程、金属材料工程、软件工程、自动化。

既不是985,又不是211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论文查询官网下载

请仔细看,老君论文,只要我回答了,就铁定能帮你解决实际问题!网上随便搜的我就不给你了,你自己能找,我给的是文后参考文献。由于文献较多,我不可能全部上传给你,请选择自己需要的篇目,然后按照最后说明的地址免费求助文献全文。 :2 南路边茶及“川藏茶马古道”(雅安—昌都部分)茶俗文化研究 汪海鹰 西南农业大学 2005-06-05 硕士 0 116 3 云南茶马古道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普洱茶产品营销策划 朱立国 昆明理工大学 2006-06-10 硕士 0 321 4 跨区域旅游产品开发的理论与实践——以“茶马古道”旅游开发为例 严岗 四川大学 2003-05-15 硕士 2 235 序号 题名 作者 文献来源 发表时间 来源库 被引频次 下载频次 1 “茶马古道”与鲁史古镇文化底蕴 李明 中国茶叶 2008-12-15 期刊 0 4 2 “茶马古道”与鲁史古镇文化底蕴 李明 广东茶业 2008-10-15 期刊 0 0 3 茶马古道 巩建华; 梁生安 音乐天地 2007-09-15 期刊 0 9 4 丽江古城——茶马古道一重镇 魏鸿 驾驶园 2007-07-15 期刊 0 24 5 平乐:茶马古道上的千年古镇 叶蔚 中国地名 2007-11-16 期刊 0 27 6 哈尼族与“茶马古道” 敏塔敏吉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08-15 期刊 0 16 7 来自茶马古道的当代版画艺术 杨琳 艺术市场 2007-12-01 期刊 2 36 8 茶马古道的起点——西双版纳 陈红伟 广东茶业 2007-10-15 期刊 0 11 9 茶马古道话上里 周维祥 四川统一战线 2007-02-15 期刊 0 31 10 茶马古道上的滇西抗战 阮殿蓉 茶叶经济信息 2004-05-15 期刊 0 14 11 茶马古道上的银器之乡 周一染 城乡致富 2005-12-15 期刊 0 1 12 茶马古道世界上最艰险最壮丽的古道 现代交际 2008-01-15 期刊 0 24 13 基于“点——轴系统”理论的云南茶马古道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刘建峰; 张洁; 王桂玉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2-15 期刊 0 148 14 川藏茶马古道研究的重大现实意义 陈书谦 茶叶经济信息 2006-03-30 期刊 0 128 15 糖房村:一个村庄和一段鲜为人知的茶马古道 许文舟 商业文化 2008-05-05 期刊 0 3 16 茶马古道:汉藏的纽带 汤易林 大科技(百科探索) 2008-06-15 期刊 0 18 17 茶马古道风 红土高原情 “第五届中国西部大地情——中国画、油画作品展”征稿通知 美术 2008-03-05 期刊 0 11 18 普洱茶马古道情歌 民歌词; 黄国平 民族音乐 2008-07-20 期刊 0 6 19 茶马古道上的马帮文化 敏塔敏吉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8-15 期刊 0 17 20 茶马古道:民族文化之路 韩海华; 周斌星 茶叶 2008-09-10 期刊 0 28 21 茶马古道 居鞍千里——体验福伊特“千里马”商用车液力缓速器解决方案 郑鹏 交通世界(运输车辆) 2008-11-18 期刊 0 2 22 茶马古道上的千年盐都 西藏盐井 周一 地图 2008-11-15 期刊 0 4 23 沿着茶马古道去拉萨(二) 陈钟华 文史博览 2006-01-05 期刊 0 18 24 沿着茶马古道去拉萨 陈钟华 文史博览 2006-02-05 期刊 0 20 25 茶马古道发展启示与西部多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 周智生; 李伟 理论前沿 2006-01-15 期刊 0 68 26 川藏站辉耀茶马古道 杨泽元; 陈崇林 中国石油石化 2006-02-15 期刊 0 14 27 论滇僰古道的形成及其文化传播地位——茶马古道早期形态研究 陈保亚 思想战线 2006-03-15 期刊 1 125 28 聆听“茶马古道”上历史的回韵 庾莉萍 文博 2006-02-28 期刊 0 56 29 茶马古道飘国香——记天全兰花 彭毅 中国西部科技 2006-03-10 期刊 0 13 30 茶马古道的历史物证——马店 薛春霖; 施维琳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3-15 期刊 1 39 以上是专业数据库(CNKI等)查到的部分文献,您可以去这里免费求助资料篇目的全文: 文献检索是一门很有用的学科,指依据一定的方法,从已经组织好的大量有关文献集合中查找并获取特定的相关文献的过程。。一般的论文资料检索集合包括了期刊,书籍,会议,报纸,硕博论文等等。记得采纳啊

云南民族大学是教育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坐落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云南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教育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民委双语人才培养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云南民族大学创建于1951年8月1日,前身是云南民族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成立的民族高等院校之一,2003年4月更名为云南民族大学。据2020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占地2550亩,校舍建筑面积97万平方米;有各类纸质图书200余万册,电子图书近130万册;下设26个学院;开办94个本科专业。云南民族大学特点据学校网站2016年8月信息显示,云南民族大学共有教职工1314人,其中教授184人,副教授333人;共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教师1人,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1人,云南省教学名师14人。据学校网站2015年5月信息显示,云南民族大学共有云南省院士工作站2个,国家民委和教育部共建实验室1个,云南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级哲学社会基地5个以及云南省民族研究所(省属研究机构)、云南省民族文化研究院等研究机构。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云南民族大学

您好,这个卷号 一般是只有医学类的期刊才有的。经济或者科技类的一般没有卷号。查询的时候,是找到这篇文章点击进去就能看到。

迪庆专项是指云师大降20~30分在迪庆录取的师范生专项2021年云南民族大学(迪庆专项)在云南招生计划如下: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行政管理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印度尼西亚语专业招生人数为1人。云南民族大学简介:云南民族大学(Yunnan Minzu University)坐落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是教育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云南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教育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民委双语人才培养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云南民族大学创建于1951年8月1日,前身是云南民族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成立的民族高等院校之一,2003年4月更名为云南民族大学。据2020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占地2550亩,校舍建筑面积97万平方米;有各类纸质图书200余万册,电子图书近130万册;下设26个学院;开办94个本科专业;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0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6个专业硕士点;有教职工1823人,其中专任教师1389人;有全日制在校生29024人,其中本科生25187人、硕士2783人、博士85人。以上内容参考:云南民族大学官网-首页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