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动物研究论文读后感三百字以上初中

发布时间:2024-08-30 12:29:32

动物研究论文读后感三百字以上初中

艾略特曾说:动物是最可亲近的朋友--他们从不提问,也从不指责。小时候最喜欢最经常翻阅的书,是一本《中外动物故事精选》。这本书由一个又一个的动物故事组成的,都是些非常感人的关于动物的故事,赚了我不少眼泪。即使今天,随便翻一篇看看,心里也闪过一波一波的震撼。在这些小故事里,我惊奇地发现动物有着人一样的感情,又或是说,自从人成为“人”开始,就渐渐丧失了作为“动物”的真情。的确,人类是高智慧的种族,心理、情感都比其他生物复杂。可是,正是因为这种复杂,让人类的心不再纯净起来,不再绿起来。狼会为有救命养育之恩的主人付出生命,人愿意为狼作出同样之举吗?一条猎犬被主人误解而备受委屈,然至死守护主人,人却与此同时抛弃忠犬,只因为一个“烦”字;就连再烈性的马,也懂得要保护主人,而我们人却以鞭斥之……这些鲜明的对比,其实都是由人类的优越感引起的。有聪明的脑袋、有独特的精神,造就了我们的文明,摆脱了野蛮时代,从而看昔日的同类时,不再有共鸣,似乎它们的落后是它们的错。于是,人类有了自己的“他”、“她”,又多了人类以外的“它”。我们不喜欢为除了我们以外的东西分类得很细致,因为在我们眼里,它们是不能够与我们平起平坐的。然而我们永远敌不过它们的是,它们简简单单地生活却遵守至自然的法则,而我们只是想尽办法巡抚自然,希望自然依我们的习惯行事。所以无论我们如何恼怒地去猎杀这些其实活得比我们幸福的生物,甚至逼迫一些物种走向灭绝,我们依旧是败者。心已不向着大自然的绿色,更不能使大自然反过来步随我们的“灰”。毛主席曾意气风发地在《沁园春•长沙》中挥笔道:“看万山红遍,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我想改则引用:“看万人净染,漫心碧透,百类和寿。”值得庆贺的是,我们一部分人已经逐渐醒悟过来回归自然的重要性,也已经学会向动物学习,保护动物,并努力使剩下那些依旧浑浑噩噩中的人明白过来。过去为拍一部电影而射杀一头雄狮的情急已不会再发生,转而一起合作的动物伙伴若不幸逝去会引起泪落伤悲,也随之有许多讲述动物与人的美好关系的书或电影正大量上市,有越来越多人愿意为了动物无偿付出所有……从小的来说,这是人类良心发现回归自然的过程;从大的来说,这是净化心神绿化心灵的过程。地球上与我们最相近却依旧遥远的动物们用它们最纯净的心灵感动了我们,我们也用同样真挚的心来回馈它们,乃至整个大自然。只有心灵完全干净完全绿色的人,才看得到自然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朴素感动,像诗人一般,也许靠在树下,透过叶隙洒下来的阳光能打动我们;也许微风吹拂,在湖面上摇曳的白荷花能打动我们;又或是繁星春水、清香的土壤、甚至难看的蚯蚓,在我们心里都成了美丽的、动人的东西--到时候,再没有“他”“她”“它”之分……

读后感什么都行,因为是老师让抄的

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读后感怎么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如下:(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

动物研究论文读后感三百字以上

艾略特曾说:动物是最可亲近的朋友--他们从不提问,也从不指责。小时候最喜欢最经常翻阅的书,是一本《中外动物故事精选》。这本书由一个又一个的动物故事组成的,都是些非常感人的关于动物的故事,赚了我不少眼泪。即使今天,随便翻一篇看看,心里也闪过一波一波的震撼。在这些小故事里,我惊奇地发现动物有着人一样的感情,又或是说,自从人成为“人”开始,就渐渐丧失了作为“动物”的真情。的确,人类是高智慧的种族,心理、情感都比其他生物复杂。可是,正是因为这种复杂,让人类的心不再纯净起来,不再绿起来。狼会为有救命养育之恩的主人付出生命,人愿意为狼作出同样之举吗?一条猎犬被主人误解而备受委屈,然至死守护主人,人却与此同时抛弃忠犬,只因为一个“烦”字;就连再烈性的马,也懂得要保护主人,而我们人却以鞭斥之……这些鲜明的对比,其实都是由人类的优越感引起的。有聪明的脑袋、有独特的精神,造就了我们的文明,摆脱了野蛮时代,从而看昔日的同类时,不再有共鸣,似乎它们的落后是它们的错。于是,人类有了自己的“他”、“她”,又多了人类以外的“它”。我们不喜欢为除了我们以外的东西分类得很细致,因为在我们眼里,它们是不能够与我们平起平坐的。然而我们永远敌不过它们的是,它们简简单单地生活却遵守至自然的法则,而我们只是想尽办法巡抚自然,希望自然依我们的习惯行事。所以无论我们如何恼怒地去猎杀这些其实活得比我们幸福的生物,甚至逼迫一些物种走向灭绝,我们依旧是败者。心已不向着大自然的绿色,更不能使大自然反过来步随我们的“灰”。毛主席曾意气风发地在《沁园春•长沙》中挥笔道:“看万山红遍,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我想改则引用:“看万人净染,漫心碧透,百类和寿。”值得庆贺的是,我们一部分人已经逐渐醒悟过来回归自然的重要性,也已经学会向动物学习,保护动物,并努力使剩下那些依旧浑浑噩噩中的人明白过来。过去为拍一部电影而射杀一头雄狮的情急已不会再发生,转而一起合作的动物伙伴若不幸逝去会引起泪落伤悲,也随之有许多讲述动物与人的美好关系的书或电影正大量上市,有越来越多人愿意为了动物无偿付出所有……从小的来说,这是人类良心发现回归自然的过程;从大的来说,这是净化心神绿化心灵的过程。地球上与我们最相近却依旧遥远的动物们用它们最纯净的心灵感动了我们,我们也用同样真挚的心来回馈它们,乃至整个大自然。只有心灵完全干净完全绿色的人,才看得到自然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朴素感动,像诗人一般,也许靠在树下,透过叶隙洒下来的阳光能打动我们;也许微风吹拂,在湖面上摇曳的白荷花能打动我们;又或是繁星春水、清香的土壤、甚至难看的蚯蚓,在我们心里都成了美丽的、动人的东西--到时候,再没有“他”“她”“它”之分……

读后感什么都行,因为是老师让抄的

你自己写啊,还要别人给你写,自己要有真本事的,知不知道的啊,我不是不帮你,是要你自己想出来,你老师布置的,还要别人帮你,谁会啊

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读后感怎么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如下:(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

动物研究论文读后感四百字以上初中

美英中学生物课程教材中的科学素质教育及其启示作者:未知 来源: 一、美国生物课程教材中的科学方法与科学态度教育 美国重视科学素质培养始于60年代初,到90年代提出2061计划更把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作为科学教育的目标。就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教育而言,60年代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态度和技能,教材中的体现是增加大量的实验活动,把科学方法的学习放在首位。如《生命科学的概念与挑战》,第一单元为“科学方法与技能”,讲了以下几个问题:什么是生命科学、什么是科学技能、什么是科学方法、什么是科学实验、什么是测量系统、你如何用测量系统进行测量、显微镜是什么、显微镜的结构。在整套教材每一章后面都有与科学研究有关的内容,它们是:生命科学生涯、科学联系、科学研究人员、科学与社会、(学校)活动、科学回顾、课下活动。 又如《生命科学的焦点》,它也将“科学方法”作为独立的一章,介绍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原理,并将相应的训练体现于教材中心。[1]其对科学方法训练的目的要求为: 使学生了解应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步骤,包括:明确问题——收集资料——提出假说——验证假说——接受或摒弃假说——得出并报告结果。 使学生掌握应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一系列过程技能。其中基本的过程技能有:观察、分类、推论、交流、认识和利用空间关系、测量、应用数学方法;复杂的过程技能有:解释资料、形成假说、分解和控制变量、实验、构建模型、形成操作性定义。[2] 美国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及技能教育,科学方法的训练内容也比较全面。2061计划中指出:各种科学领域中知识的探索和技术的应用都随着时间的发展和新设备的出现而不断变化,但各种科学探索的过程是相似的,科学研究都需要有证据、可以进行操作的假设、逻辑及理论上的分析、得出并解释理论结果、努力识别和避免偏见。[3] 因此,美国更注重行为教育而非单纯的理论学习。例如,对喝生水会引起疾病问题的学习,教师并不直接告诉学生生水里有细菌、不卫生,而是让学生对生水进行卫生检查、测定,并提供多种有关的数据和材料,然后由学生分析自己的研究结果和材料,回答为什么不能喝生水。学生通过亲自参与这些简单的科学研究过程,学习和应用科学方法,并懂得了如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正是美国的科学教育重视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生活的能力和素质的体现。 此外,通过了解生命科学的发展历程和进展、了解科学家的工作、回顾科学知识产生的过程,学生也可从中学到科学研究的思维过程,并学习科学家坚韧不拔、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认识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的联系及科学的本质。活动过程中,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设计和结果,要求学生各自报告结果、开展讨论、各抒己见、大胆怀疑,体现了科学态度的培养,并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二、英国生物课程教材中的科学方法与科学态度教育 与美国相同,英国也是在科学教育中重视科学方法训练和科学态度培养的国家。在60年代世界教育改革浪潮中,英国推出的纳菲尔德生物学就具有此明显的特点。如它的教师指导书中指出:要训练学生进行科学研究计划的方法、提出问题、设计实验(特别是应用对照);使学生懂得生物学不仅建立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而且建立在怀疑、提出假说、验证假说及互相交流的基础上。[4] 在教材的编写上也体现了这种要求。如《生物学引论》[5]即是其中一套教材, 其中充满了科学研究的气氛。 将“探究—发现”教学理论引入教材 教材在编写方式上注重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每章教材的开始总是以谈话式的语言把学生带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激起学生进行探究的欲望。然后,指出观察、实验的方法和步骤,并提出相应的问题。这样的结构反复出现,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自己获取有关的知识。例如,第四章“生命是如何开始的”,连续让学生进行如下活动:观察煮熟的鸡卵、观察生鸡卵、观察开始孵化了的鸡卵,在暖房参加鸡卵孵化的管理工作。随着这些活动的逐步进行,学生的知识逐渐增加,最后达到对鸡卵的结构、受精卵的产生、鸡的个体发育等知识的学习。在一些不易安排学生活动的地方,教材采取对可能进行的活动、可能发生的现象等进行描述的方式,提供学习的背景知识,然后提出问题。所以整套教材没有纯粹的学术知识的介绍,而是提供了引导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材料。 重视科学方法的教育 首先,教材用两章的篇幅将研究生物的方式、方法交给学生,这里包括了进行科学研究的步骤和方法。第一章“研究生物”分为以下几部分:(1)研究什么。介绍了一些常见的生命现象, 及我们可以在哪发现生物体;(2)你发现了什么。 使用放大镜分类鉴别所观察的生物体。给出近30种动物的图画,让学生按这些动物进行观察,并试着进行分类;(3)从其它方面研究生物。观察动物的结构,研究动物的运动,寻找动物活动的证据;(4)观察研究动物的各种行为。 这里以研究动物为例,介绍了两种研究方法:观察法、分类法。提示了科学研究应从问题开始,首先应明确研究什么,接下来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研究。使学生明白研究内容及相应方法。第二章介绍了测量、记录、数据处理、分析等方法,学生练习列表、填表、绘图表等技能。 其次,将观察、实验有机地融入课文中。课文的编排是按提出问题、实验活动,再提出问题,再实验的方式,处处闪烁着科学研究的火花。 第三,每章后都提供与本章内容有关的背景材料,介绍有关的科学发现过程,这是可供学生阅读的学习材料。在这些资料中,包括了科学研究的步骤、方法,更重要的是科学家的思维过程。这些思维过程正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思维过程。 不难想象,教材的这种编写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能力是极为有利的。 80年代中期以来,英国政府开始制订统一的国家课程标准。其科学课程中主要关注的是科学方法、科学意识、科学与社会的联系教育,对于概念学习的要求层次并不高,对于科学方法训练的要求比较全面。如1995年的《国家科学课程》中对11~14岁学生的实验与调查能力要求是:设计实验过程;收集证据资料;分析资料并得出结论;认识所获资料中的优点与不足。[6]北方考试与评价委员会制定的1998 年《生物学》教学大纲中有关的评价目标为:在进行实验和调查活动中,学生能设计活动程序,用正确而系统的方法进行测量、观察、分析和评价资料,并将其与科学知识相联系;交流科学观察的结果和思想,用一系列科技术语及恰当的科学和数学方法进行讨论;评价有关的科学信息,并从中作出有见解的判断。[7] 可见,英国的生物学课程不仅重视系统的科学方法的训练,还将设计实验及科研过程纳入教学要求,要获得中学普通证书,学生还必须具备进行科学交流及评价的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释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勇于并能够提出独到见解。这些要求将科学方法教育与科学品质培养提到了相当的高度。 科学教育在重视训练科学方法的同时,重视科学态度教育。如实事求是、独立思维的科学态度;加强学生的集体精神与合作意识的培养;重视科学与生活的联系;等等。如初中的科学教学目标中规定,在一系列探索活动中鼓励学生进行合作;鼓励学生在成员不同的各种小组中活动,发挥各种作用,包括领导作用,小组可以由两人组成到由全班学生组成;鼓励学生自省他们对小组活动有何贡献并发展合作精神及集体工作能力。教学目标还规定,鼓励学生运用他们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鼓励学生认识并报告在活动过程中出现的误差和不准确的根源,识别异常结果并在可能时予以考虑;鼓励他们意识到他们探索活动的局限性,从而知道并非所有的探索活动都能获得保险的、“正确的”解答。 三、对我们的启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美英中学生物课程教材中的科学方法及科学态度教育,在以下方面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全面而完善的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的认识与训练。使学生认识、经历科学研究的过程,并训练其使用有关的具体方法完成每一步骤,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思维方式和操作方式。我国中学生物教材中,在体现科学方法训练方面还不够全面,主要是简单的具体方法训练,如观察、分类、实验等,对于如何发现并提出问题、形成假说、设计实验、模型化、给出定义等则没有体现或体现不够充分。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创造力是科学素质之冠上的一颗明珠,科学方法教育的成功导致创造力的提高。英国生物课程中对于实验设计能力的要求,美国生物教材中大量的学生“课下活动”,这都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表现。另外,他们都注重鼓励学生得出自己的结论、畅述自己的观点。这种求新、求异的精神,是创造性人才不可缺少的素质,这一点在我国的文化及教育中是极其薄弱的,甚至是被压抑的,我们的课程教材改革应在这方面勇于革新和突破。 多渠道的信息交流能力训练和集体协作精神教育。信息的获取与交流将是信息时代公民的生命,与他人的友好合作是信息时代发展的重要基础,美英的科学教育都看到了这一点。如他们都提倡学生间的讨论与交流,学生既要进行语言交流,还要写出各自的研究报告进行书面交流;要求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美国2061计划关于“科学的思维”中专门提出交流技能,要求从一般阅读到能清楚地以口头和书面的方式阐述基本观点、指示和信息;用表格和简图组织信息,绘制草图;阅读和理解大众媒体中出现的科技新闻。我国的教育往往把交流能力的训练归于语言课、把集体精神的培养归于思想品德课,这种泾渭分明的划分是无益的。我们的生物课程教材改革,应打破这种框架的束缚,在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上有所加强,在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上有所体现。 注重科学史教育。美英教材中都有大量的科学史料,以期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思维方法、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世界观的教育。正如美国的2061计划所说,科学训练的详细知识本身即是一系列有说服力的世界观。2061计划还指出:科学素质包括按照文化和智慧的发展史来看待科学探索。它包括知道科学世界观来源于长期积累下来的许多小发现和认识世界的方法的迅速改革;了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些特殊事件及我们的文化传统是非常有益的;懂得一些被证实了的重要思想,这些知识对于我们理解事物的产生原理是非常有用的。我国的生物教材改革在此方面有所改观,但只是出现于阅读材料中极少量的内容,阅读材料应去掉一般性科普知识介绍,加强生物学发展史、生物学家生平、生物学知识与社会、生物学知识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介绍。

读了契柯夫的《苦恼》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生活的凄惨。 《苦恼》讲述的是马车夫约纳在一个冬夜的拉车生活。约纳的儿子这个星期在医院死去,他老人家早已失去老伴,现在孤苦伶仃,悲痛麻木。他接待了几批乘客,路上几次想向乘客苦诉自己的苦恼与悲痛,但得到的却是乘客催赶的责骂,因为人们嫌他心不在焉。夜深了,他回到大车店,但连喂马的燕麦钱都没赚到。黑暗,孤寂与悲痛又涌上心头,天冷使他心更冷。他轻轻地抚摩着自己忠实的小母马,把心里话统统对它说了…… 马车夫约纳只是千万生活在社会底层命运悲惨的人们中的一个。这些人贫穷,没有依靠,生活凄惨。他们不能享受生活,每天为了生计奔波。他们生活艰难,经常为下一顿饭的着落犯愁。这些人全力为生计劳动,心中的苦恼能向谁人倾诉呢?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他们,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呢?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的是生活是我们常人难以想象的,而且他们比我们常人有更多的苦恼。 其实,不管在哪个社会,无论繁荣还是落后,都有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而且他们的命运都是同样悲惨的。读了《苦恼》以后,我想起了那些在街边捡垃圾为生的老人。这些老人衣衫褴褛,驼着背,背着个沉重的大垃圾袋,夏天顶着烈日,冬天冒着寒风,终日在大街游荡。他们有时翻着脏兮兮的垃圾桶,找有没有可卖钱的东西,有时尾随着行人,捡他们扔下的易拉罐,包装袋。这些老人可能是没有子女的,也可能是失去子女的,也可能是被子女抛弃的,也可能是残疾的,或者没有多少学识的。他们没有多少劳动力,所以只能过这种穷苦的生活,生活在社会最底层。还要遭人白眼和鄙视。他们长期生活压抑,心中的苦恼向谁去述说?他们有人承受着失去子女的悲痛,有人承受着被子女抛弃的凄凉,有人承受着残疾人的自卑,有人承受着“少壮不努力”的悔恨……这些人都把各自的苦恼憋在心里,他们找不到人诉苦,也没有时间去伤春悲秋,因为慢下一步,下一顿饭又没有着落了。 《苦恼》中马车夫约纳的生活固然悲惨,但并不是只有他一个人苦恼。

我很喜欢小动物。以前养过好多小动物,金鱼、鹦鹉、兔子、小鸡、母鸡、牛蛙、鸽子、蚕宝宝……我也玩过小动物。有一次,爸爸给我买了一只兔子,晚上,我把小兔子放在床上,让它蹦蹦跳跳。爸爸来的时候,我就把它藏在被子里,坐在它身上,以免它乱动,差点压死。我也玩过金鱼。妈妈给我买了一只金鱼,午睡时,我拿着金鱼瓶子到厨房,把筷子放到里面搅拌,过不了多久,金鱼就被我玩死了。  我还在奶奶家买过一只大野兔,我叫她乖乖。这是我头一次见到最乖的兔子。乖乖的眼睫毛很长,简直漂亮极了!她那短短的尾巴,似乎像个绒球;小鸡也少不了,它们都是爷爷养的,长着毛茸茸的身体,很可爱;我的鸽子是很“难”买到的,可是,在我的再三恳求下,它们不胜其烦,就答应了;鹦鹉是在日本买的,虽然不会说话,但那两只水汪汪的眼睛,使我一下子就喜欢上它们;蚕宝宝是朋友送给我的。它的身体白色的,摸上去比海绵还要软,还有黏黏的小脚、小小的头,身体旁长着小黑点;我也喜欢养小猫,可爸爸不同意。

动物研究论文读后感三百字以上怎么写

读了契柯夫的《苦恼》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生活的凄惨。 《苦恼》讲述的是马车夫约纳在一个冬夜的拉车生活。约纳的儿子这个星期在医院死去,他老人家早已失去老伴,现在孤苦伶仃,悲痛麻木。他接待了几批乘客,路上几次想向乘客苦诉自己的苦恼与悲痛,但得到的却是乘客催赶的责骂,因为人们嫌他心不在焉。夜深了,他回到大车店,但连喂马的燕麦钱都没赚到。黑暗,孤寂与悲痛又涌上心头,天冷使他心更冷。他轻轻地抚摩着自己忠实的小母马,把心里话统统对它说了…… 马车夫约纳只是千万生活在社会底层命运悲惨的人们中的一个。这些人贫穷,没有依靠,生活凄惨。他们不能享受生活,每天为了生计奔波。他们生活艰难,经常为下一顿饭的着落犯愁。这些人全力为生计劳动,心中的苦恼能向谁人倾诉呢?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他们,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呢?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的是生活是我们常人难以想象的,而且他们比我们常人有更多的苦恼。 其实,不管在哪个社会,无论繁荣还是落后,都有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而且他们的命运都是同样悲惨的。读了《苦恼》以后,我想起了那些在街边捡垃圾为生的老人。这些老人衣衫褴褛,驼着背,背着个沉重的大垃圾袋,夏天顶着烈日,冬天冒着寒风,终日在大街游荡。他们有时翻着脏兮兮的垃圾桶,找有没有可卖钱的东西,有时尾随着行人,捡他们扔下的易拉罐,包装袋。这些老人可能是没有子女的,也可能是失去子女的,也可能是被子女抛弃的,也可能是残疾的,或者没有多少学识的。他们没有多少劳动力,所以只能过这种穷苦的生活,生活在社会最底层。还要遭人白眼和鄙视。他们长期生活压抑,心中的苦恼向谁去述说?他们有人承受着失去子女的悲痛,有人承受着被子女抛弃的凄凉,有人承受着残疾人的自卑,有人承受着“少壮不努力”的悔恨……这些人都把各自的苦恼憋在心里,他们找不到人诉苦,也没有时间去伤春悲秋,因为慢下一步,下一顿饭又没有着落了。 《苦恼》中马车夫约纳的生活固然悲惨,但并不是只有他一个人苦恼。

动物世界读后感(一)  暑假里,我看了许多书,而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那本图文并茂的《动物世界》。那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仍历历在目:动物间的友情故事可歌可泣,人与动物间的真情故事扣人心弦……我久久地沉浸其中,沉醉其间。  翻开这本书,静静地阅读着,我仿佛成了里头的小动物,又仿佛真切地感受到了动物之间那诚挚的情谊……不知不觉,我陶醉在作者描绘的动物王国里。  翻开这本书,静静地阅读着,我不禁为动物们的各种情感而觉得自愧不如:为了主人,甚至是抛弃过自己的主人,它们可以舍弃生命,为了同伴,甚至是排斥过自己的同伴,它们可以自残身体,为了报恩,即使与那动物有不共戴天之仇,它们也可以不计前嫌……如果换成我,我能做到吗?不知不觉,我感动在作者描绘的善良天地里。  读着读着,我明白了,动物,人类的朋友,原来动物也是有感情的呀!它们也和我们一样,它们是人类的朋友啊!  我知道,如果我们伤害了动物,它们也会感到难过和痛楚。试想一下,如果是你受到伤害,你会怎么想?  《动物世界》动物也是地球上的合法居民,如果肆无忌惮地捕杀和伤害动物,必会破坏地球的生态平衡。为了自己,也为了我们的朋友,请爱护动物们吧。  动物世界读后感(二)  在这颗蔚蓝色的星球上,除了人类,还生活着一群快乐的精灵。它们同人类一起分享着这个美丽的家园,和人类相比,动物固然没有人类的智慧;然而,在身体结构和生存本领上,它们却也有着许多人类所不能及的优势。凭借着自身的长处,动物们在这个星球上生息、繁殖,一代又一代。  我读了《动物世界》这本科普书后,了解到北极熊、骆驼,它们凭借着自己独特的本领,克服了它们恶劣的生活环境;非洲狮、猎豹,它们靠自身高超的捕猎技术,赢得了猎物;水牛、斑羚,为了取得雌性的欢心或为了争夺王位,雄性往往会展开一场同类之间的对决……  但是,因为人类大量捕杀或因为自然环境的破坏,大熊猫、藏羚羊等保护动物已经开始急剧减少了。我希望我们在了解动物的同时,也要树立起保护动物的意识,保护动物们的家园,与动物们做永远的朋友。  动物世界读后感(三)  一天晚上,妈妈下班回到家递给我一本书,我一看,哇!是关于动物的,是我最喜欢的,妈妈说这不是买的,是参加试读免费获得的奖品,真是好开心啊!  我拿着书立刻跑到屋里看了起来,书里面有两个小故事,第一个是小猫头鹰茱莉,这个猫头鹰跟别的可不一样哟,他不是昼伏夜出而是夜伏昼出的,是不是很奇怪呀!可是奇怪的事儿还不只这些呢?猫头鹰最爱吃的食物是田鼠,可是茱莉却跟田鼠一家成了好朋友,茱莉的爸爸妈妈知道了很生气说茱莉没出息,但是茱莉觉得跟田鼠一家和其他小动物成为好朋友很开心,真是一只奇怪的猫头鹰呢!  第二个故事是河狸赫特,一天早晨,水獭嘉沃和翠鸟力奥要进行捕鱼比赛,赫特给他们当裁判,可是嘉沃和力奥抓了一条鱼后就再也看不到鱼了,赫特赶紧去看看是怎么回事,结果发现原来是他的侄子们在河里建大坝玩耍造成的,赫特赶紧告诉侄子们不能这样做,喜欢的话可以去别的地方建,赫特和侄子们一起将搭好的大坝拆掉了,拆完后嘉沃和力奥跟赫特说他们不想比赛捕鱼了,说以后只捕用来吃的鱼,剩下的鱼还可以活下去,赫特说这是个明智的决定,然后很开心地和朋友告别去找他的侄子们了。  该书画面很美很生动,一下子就抓住了孩子的兴趣,儿子很快读完后我就开始诱惑他写读后感,因为没怎么写过儿子有些怵,于是我便先让他给我讲了书的大概内容,儿子很流利地讲述了出来,然后又加上了我的一些引导才形成了上面的读后感,因为儿子没有写过,我这当妈的水平又实在有限,所以也就将就着交作业了,呵呵!下次一定会努力,争取能有进步!

读后感什么都行,因为是老师让抄的

动物研究论文读后感四百字以上

在我们人类生活的地球上,除了人类,还生活着许多种动物。它们是人类的朋友,它们是人类朝夕相处得好朋友!就是我们这样的好朋友,人类却要伤害它们,有人捕杀金钱豹,把它的皮剥下来,拿去卖钱,有的人猎杀鳄鱼,把它的皮剥下来做成各种皮鞋及皮衣……虽然这些现象越来越少,但是人类做得还不够。 人类啊!人类!你们朝夕相处的是动物啊!如果没有了动物,你们的生活是多么的单调,是多么的枯燥无味啊!人类啊,你们别忘了,地球上不能只有人类!白蚁它们虽然是害虫,但它们建造的房子,却让我们的人类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所以,人们在建造高楼大厦的时候,就充分利用了蚁穴的通风原理,使我们的人类在高楼大厦里学习工作,不受空气流通的影响。蝙蝠虽然没有眼睛,但它们在飞行的过程中,却能准确地飞到任何一个地方,而不碰壁。这是因为蝙蝠有一个准确地反馈系统。今天我们人类就利用这个动物的长处,发明了雷达,使它为人类服务。 在我们首都北京有一个水上公园,在里面游人可以欣赏到成群的野鸭子在嬉戏、游玩。但你可曾知道,这里的野鸭子怎么会在这儿栖息、繁衍呢? 人们每到春夏之际就可以看到一些野鸭子在这里戏水、觅食、产卵、养育后代。季节过后,人们就看不到它们了。尽管人们想挽留它们。水上公园里的张师傅想了一个高招,如果给它们建造一个属于它们自己的地方,让它们在这里安心居住,那人们一年四季不是都可以看到它们了吗?于是,张师傅自己出钱,建造了野鸭水上乐园。就这样它们有了嬉戏、玩耍的地方,所以野鸭子们在这里得到了生命的保护,生态得到了平衡。嘿,这一年野鸭子真的就没走!从此以后,野鸭在这里繁衍后代。人们看到这样的情景,心里都非常的高兴。爱护动物、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珍惜动物的生命、善待动物的种群,是我们人类的神圣的职责。保护的动物越多,我们人类的朋友也就越多。只要我们人类生活在这个美丽的地球上,这个地球就会越丰富多彩,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只要人和动物友好相处,我们的世界才是完美的、幸福的。

美英中学生物课程教材中的科学素质教育及其启示作者:未知 来源: 一、美国生物课程教材中的科学方法与科学态度教育 美国重视科学素质培养始于60年代初,到90年代提出2061计划更把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作为科学教育的目标。就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教育而言,60年代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态度和技能,教材中的体现是增加大量的实验活动,把科学方法的学习放在首位。如《生命科学的概念与挑战》,第一单元为“科学方法与技能”,讲了以下几个问题:什么是生命科学、什么是科学技能、什么是科学方法、什么是科学实验、什么是测量系统、你如何用测量系统进行测量、显微镜是什么、显微镜的结构。在整套教材每一章后面都有与科学研究有关的内容,它们是:生命科学生涯、科学联系、科学研究人员、科学与社会、(学校)活动、科学回顾、课下活动。 又如《生命科学的焦点》,它也将“科学方法”作为独立的一章,介绍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原理,并将相应的训练体现于教材中心。[1]其对科学方法训练的目的要求为: 使学生了解应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步骤,包括:明确问题——收集资料——提出假说——验证假说——接受或摒弃假说——得出并报告结果。 使学生掌握应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一系列过程技能。其中基本的过程技能有:观察、分类、推论、交流、认识和利用空间关系、测量、应用数学方法;复杂的过程技能有:解释资料、形成假说、分解和控制变量、实验、构建模型、形成操作性定义。[2] 美国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及技能教育,科学方法的训练内容也比较全面。2061计划中指出:各种科学领域中知识的探索和技术的应用都随着时间的发展和新设备的出现而不断变化,但各种科学探索的过程是相似的,科学研究都需要有证据、可以进行操作的假设、逻辑及理论上的分析、得出并解释理论结果、努力识别和避免偏见。[3] 因此,美国更注重行为教育而非单纯的理论学习。例如,对喝生水会引起疾病问题的学习,教师并不直接告诉学生生水里有细菌、不卫生,而是让学生对生水进行卫生检查、测定,并提供多种有关的数据和材料,然后由学生分析自己的研究结果和材料,回答为什么不能喝生水。学生通过亲自参与这些简单的科学研究过程,学习和应用科学方法,并懂得了如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正是美国的科学教育重视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生活的能力和素质的体现。 此外,通过了解生命科学的发展历程和进展、了解科学家的工作、回顾科学知识产生的过程,学生也可从中学到科学研究的思维过程,并学习科学家坚韧不拔、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认识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的联系及科学的本质。活动过程中,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设计和结果,要求学生各自报告结果、开展讨论、各抒己见、大胆怀疑,体现了科学态度的培养,并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二、英国生物课程教材中的科学方法与科学态度教育 与美国相同,英国也是在科学教育中重视科学方法训练和科学态度培养的国家。在60年代世界教育改革浪潮中,英国推出的纳菲尔德生物学就具有此明显的特点。如它的教师指导书中指出:要训练学生进行科学研究计划的方法、提出问题、设计实验(特别是应用对照);使学生懂得生物学不仅建立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而且建立在怀疑、提出假说、验证假说及互相交流的基础上。[4] 在教材的编写上也体现了这种要求。如《生物学引论》[5]即是其中一套教材, 其中充满了科学研究的气氛。 将“探究—发现”教学理论引入教材 教材在编写方式上注重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每章教材的开始总是以谈话式的语言把学生带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激起学生进行探究的欲望。然后,指出观察、实验的方法和步骤,并提出相应的问题。这样的结构反复出现,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自己获取有关的知识。例如,第四章“生命是如何开始的”,连续让学生进行如下活动:观察煮熟的鸡卵、观察生鸡卵、观察开始孵化了的鸡卵,在暖房参加鸡卵孵化的管理工作。随着这些活动的逐步进行,学生的知识逐渐增加,最后达到对鸡卵的结构、受精卵的产生、鸡的个体发育等知识的学习。在一些不易安排学生活动的地方,教材采取对可能进行的活动、可能发生的现象等进行描述的方式,提供学习的背景知识,然后提出问题。所以整套教材没有纯粹的学术知识的介绍,而是提供了引导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材料。 重视科学方法的教育 首先,教材用两章的篇幅将研究生物的方式、方法交给学生,这里包括了进行科学研究的步骤和方法。第一章“研究生物”分为以下几部分:(1)研究什么。介绍了一些常见的生命现象, 及我们可以在哪发现生物体;(2)你发现了什么。 使用放大镜分类鉴别所观察的生物体。给出近30种动物的图画,让学生按这些动物进行观察,并试着进行分类;(3)从其它方面研究生物。观察动物的结构,研究动物的运动,寻找动物活动的证据;(4)观察研究动物的各种行为。 这里以研究动物为例,介绍了两种研究方法:观察法、分类法。提示了科学研究应从问题开始,首先应明确研究什么,接下来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研究。使学生明白研究内容及相应方法。第二章介绍了测量、记录、数据处理、分析等方法,学生练习列表、填表、绘图表等技能。 其次,将观察、实验有机地融入课文中。课文的编排是按提出问题、实验活动,再提出问题,再实验的方式,处处闪烁着科学研究的火花。 第三,每章后都提供与本章内容有关的背景材料,介绍有关的科学发现过程,这是可供学生阅读的学习材料。在这些资料中,包括了科学研究的步骤、方法,更重要的是科学家的思维过程。这些思维过程正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思维过程。 不难想象,教材的这种编写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能力是极为有利的。 80年代中期以来,英国政府开始制订统一的国家课程标准。其科学课程中主要关注的是科学方法、科学意识、科学与社会的联系教育,对于概念学习的要求层次并不高,对于科学方法训练的要求比较全面。如1995年的《国家科学课程》中对11~14岁学生的实验与调查能力要求是:设计实验过程;收集证据资料;分析资料并得出结论;认识所获资料中的优点与不足。[6]北方考试与评价委员会制定的1998 年《生物学》教学大纲中有关的评价目标为:在进行实验和调查活动中,学生能设计活动程序,用正确而系统的方法进行测量、观察、分析和评价资料,并将其与科学知识相联系;交流科学观察的结果和思想,用一系列科技术语及恰当的科学和数学方法进行讨论;评价有关的科学信息,并从中作出有见解的判断。[7] 可见,英国的生物学课程不仅重视系统的科学方法的训练,还将设计实验及科研过程纳入教学要求,要获得中学普通证书,学生还必须具备进行科学交流及评价的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释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勇于并能够提出独到见解。这些要求将科学方法教育与科学品质培养提到了相当的高度。 科学教育在重视训练科学方法的同时,重视科学态度教育。如实事求是、独立思维的科学态度;加强学生的集体精神与合作意识的培养;重视科学与生活的联系;等等。如初中的科学教学目标中规定,在一系列探索活动中鼓励学生进行合作;鼓励学生在成员不同的各种小组中活动,发挥各种作用,包括领导作用,小组可以由两人组成到由全班学生组成;鼓励学生自省他们对小组活动有何贡献并发展合作精神及集体工作能力。教学目标还规定,鼓励学生运用他们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鼓励学生认识并报告在活动过程中出现的误差和不准确的根源,识别异常结果并在可能时予以考虑;鼓励他们意识到他们探索活动的局限性,从而知道并非所有的探索活动都能获得保险的、“正确的”解答。 三、对我们的启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美英中学生物课程教材中的科学方法及科学态度教育,在以下方面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全面而完善的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的认识与训练。使学生认识、经历科学研究的过程,并训练其使用有关的具体方法完成每一步骤,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思维方式和操作方式。我国中学生物教材中,在体现科学方法训练方面还不够全面,主要是简单的具体方法训练,如观察、分类、实验等,对于如何发现并提出问题、形成假说、设计实验、模型化、给出定义等则没有体现或体现不够充分。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创造力是科学素质之冠上的一颗明珠,科学方法教育的成功导致创造力的提高。英国生物课程中对于实验设计能力的要求,美国生物教材中大量的学生“课下活动”,这都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表现。另外,他们都注重鼓励学生得出自己的结论、畅述自己的观点。这种求新、求异的精神,是创造性人才不可缺少的素质,这一点在我国的文化及教育中是极其薄弱的,甚至是被压抑的,我们的课程教材改革应在这方面勇于革新和突破。 多渠道的信息交流能力训练和集体协作精神教育。信息的获取与交流将是信息时代公民的生命,与他人的友好合作是信息时代发展的重要基础,美英的科学教育都看到了这一点。如他们都提倡学生间的讨论与交流,学生既要进行语言交流,还要写出各自的研究报告进行书面交流;要求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美国2061计划关于“科学的思维”中专门提出交流技能,要求从一般阅读到能清楚地以口头和书面的方式阐述基本观点、指示和信息;用表格和简图组织信息,绘制草图;阅读和理解大众媒体中出现的科技新闻。我国的教育往往把交流能力的训练归于语言课、把集体精神的培养归于思想品德课,这种泾渭分明的划分是无益的。我们的生物课程教材改革,应打破这种框架的束缚,在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上有所加强,在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上有所体现。 注重科学史教育。美英教材中都有大量的科学史料,以期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思维方法、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世界观的教育。正如美国的2061计划所说,科学训练的详细知识本身即是一系列有说服力的世界观。2061计划还指出:科学素质包括按照文化和智慧的发展史来看待科学探索。它包括知道科学世界观来源于长期积累下来的许多小发现和认识世界的方法的迅速改革;了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些特殊事件及我们的文化传统是非常有益的;懂得一些被证实了的重要思想,这些知识对于我们理解事物的产生原理是非常有用的。我国的生物教材改革在此方面有所改观,但只是出现于阅读材料中极少量的内容,阅读材料应去掉一般性科普知识介绍,加强生物学发展史、生物学家生平、生物学知识与社会、生物学知识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介绍。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