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我国制药行业发展现状与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17 03:22:58

我国制药行业发展现状与分析论文

发展现状根据统计,2010 年至 2014 年全球医药市场规模由 7,936亿美元增长到 9,761 亿美元,到 2019 年全球医药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 12,249亿美元,相比于 2014 年增长约 50%。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全国卫生总费用已由 2007 年的 11,97 亿元、2010 年的19,39 亿元增长到 2014 年的 35,40 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 18%。随着经济持续发展、人口老龄化加速、人均寿命增加与医疗改革相关措施的出台,未来我国医药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高。近年来,全国医药生产一直处于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阶段。过去十年,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保持快速增长。根据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的统计,我国七大类医药工业总产值在“十一五”期间复合增长率达到 31%,进入“十二五”后仍然保持快速增长势头,2014 年达 25,798 亿元,同比增长 70%。目前,我国大概有3000多家制药企业,但是TOP100就贡献了60%以上的市场份额,剩下的2900多家企业瓜分其余的不足40%份额,由此可见我国医药市场集中度越来越明显,按照现在的趋势以后集中度会愈发明显。-html从企业集团来看,我国医院市场销售额排名前20位的依次为辉瑞、扬子江、阿斯利康、山东齐鲁、四环医药、上海复星、赛诺菲、江苏恒瑞、科伦、正大天晴、拜耳、上药、诺华、罗氏、远大、默沙东、中国医药总公司、石药、步长制药以及诺和诺德。TOP20里本土企业已然占据半壁江山。从药物品种来看,在我国医院市场排名前20位的畅销产品中,外资的产品可以说屈指可数,只有4种,其他的16种均是国内的品种。但是4种外资企业药品在2016年同比年增长率均有所提升,而本土企业产品增长率则多数呈现下滑趋势,本土企业在药品市场销售方面仍需继续努力。IMS在今年3月份公布了一个预测,预测从2016到2020年五年之间中国医药市场的整体增速在7%左右,预测根据是2018、2019年将有很多新产品上市,但是2019年之后因为很多产品的一致性评价面临过期,可能会对于无论是外资企业还是本土企业都有新的挑战和格局的变化。2017年下半年中国医药行业发展十大趋势新版医保目录在下半年将正式实施,部分处方药主流企业销售将严重下滑。新版医保目录在年初的万众瞩目中落地,按照国家相关部门要求将在下半年正式实施。新版医保目录的实施将决定一部分处方药企业的生死:产品在新医保目录里,尚有生存的余地,医药企业可借此提高自身的软实力,在提供良好的学术支持和服务支持上狠下功夫;但是如果产品不在新医保目录里的药企,销售下滑将更严重,这些企业要么把销售阵地转移到竞争激烈的院外渠道销售和OTC渠道销售、第三终端渠道销售,要么企业面临被淘汰或被收购的境况。今年的国家医保目录与前几版的国家医保目录有很大的差异:其中部分医药企业的“大品种”使用范围的限制扩大了,在医疗机构身份、病种和使用人群上有很多的限制;另外就是产品即使进入了医保目录,在有些省份也没有对应的医保支付政策的落实。这些限制部分主流处方药企业的发展影响较大,部分企业的销售将因此下滑较为严重。各省医保目录大增补开始,有优质品种资源的中小型药企将有望弯道超车。众所周知,产品优势是药企竞争之根本。一个好的主力产品往往决定一个医药企业的命运。很多药企都是靠一两个拳头产品一鸣惊人的。随着各省医保目录的大增补,具有明星产品或黄金单品的特别是有优质中成药的中小型药企可能迎来春天。部分中小药企由于其产品的优势和独特性,在激烈的竞争中会脱颖而出,成为医保目录增补后的黄金产品。这些入选了医保目录的中小药企会迎来很大的发展机会,在众多的市场竞品中一骑绝尘,这就是优势品种的魅力所在。这些中小药企在“春天里”会一路高歌,有望在“赛车场”上弯道超车。中药饮片企业遭遇血雨腥风,规模1亿以下的企业面临被出局。中药饮片企业,尤其是部分规模较小的中药饮片企业,由于中药饮片质量问题频频出现,成了飞检的重灾区,导致在上半年的经营已经陷入困境,还有部分企业已经被淘汰出局。从上半年飞检的情况来看,被收回GMP证书的40多家企业中,中药饮片企业就占了近一半。具备强大的资金实力和抗风险能力是中药饮片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随着国家和相关部门对中药饮片监管力度的加大,相关的政策和制度的出台,中药饮片生产经营企业的难度会不断加大。对于规模在1亿以上、具备相当实力的企业来说,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和设备来提高质量和竞争力是能够渡过难关的;但对于规模在1亿以下的中小型中药饮片企业来说,缺乏资金实力和竞争力较弱是心头抹不去的痛。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药饮片行业销售收入1922亿元,在医药工业中的占比最低,只有5%,但保持较高的5%的增速,高于医药经济整体增速,呈现良好发展势头;2017年,因为国家政策的利好,中药饮片市场容量将高达近4000亿。中药饮片作为 中医药产业的重要支柱之一,亟待进一步规范生产工艺和质量管理规范,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中药饮片市场会一枝独秀,迎来更加快速的发展。药店+诊所模式日益成熟,并广受消费者青睐。随着国家医改的深入,处方药企大量转入药店连锁销售渠道,药店里销售的处方药会越来越多。在整个医药大环境的深刻影响下,具备药店+诊所经营资质的零售门店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分级诊疗快速落地,等级医院医疗技术费用不断提高,使得一部分原有医院患者有病到医院的习惯正在改变,就近到社区门诊或具备诊所资质的药店看病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在诊所、药诊店看病后凭借诊所、药诊店专业医生的处方到药店取药,既能得到快速、有效的治疗,又节省了到医院看病挂号费用和排队的时间。随着我国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大病到医院,小病到社区或药店”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随着药店+诊所模式的日益成熟,诊所医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和设备的改进,药店+诊所模式正在大面积推广,相信这种模式在我国会有较大的作为,中国版的“梅奥诊所”将有望出现。有资源力的医药企业快速拓展新的销售模型,处方药、OTC、第三终端、KA、院外、大健康事业部“六驾马车”并驾齐驱的局面将开始出现。之前药企的销售模型相对比较单一,要么是处方销售、要么是OTC销售、要么是第三终端销售。但随着医药环境变得日益复杂,只凭借几种销售模型已经很难再“玩转”中国的医药市场。部分有资源力的医药企业和有眼光的医药企业家凭借自身的优势在大力拓展之前未曾尝试的销售模型,在这里我们称之为“新的销售模型”。“新的销售模型”包括第三终端、KA、院外销售、大健康等,在每个销售模型中都有成功的典范。有资源力的医药企业需要认真研究成功案例,充分结合自身的优势“取长补短”,定会在目前严峻的 医药市场独辟蹊径,有一番新的作为。比如国内某知名医药 企业,在原先的控销领域做到了全国的前3甲,其公司老板高瞻远瞩,在国家大力倡导大健康产业的背景下,率先成立了大健康事业部。短短的几年内,其大健康事业部的销量和规模已经远超原有第三终端控销模式的规模,成为企业的又一核心利润增长点。连锁药店上市热潮涌现,大中型连锁药店竞相上市带来连锁药店新一轮的跑马圈地。已经上市的连锁药店如老百姓、益丰和一心堂等在省外的开店和并购依然在加速。从最新的变化来看,它们在并购方面都有所减缓,逐步转为以自建门店为主。究其原因,收购固然相对于自建门店较快,但收购质量的稳定性和收购之后的不确定性也很多。相对而言,自建门店质量的稳定性和收购之后的不确定性问题会少些。广东的区域龙头大森林连锁、山东的区域龙头漱玉平民已经进入上市倒计时;其他一些知名医药连锁如众友康连锁、燕喜堂连锁也正在厉兵秣马谋划上市并加快开店和并购的速度,以期在不远的将来能在主板上市。中原某知名医药连锁今年的新开店目标是1000家,平均每天3家的速度在高速扩张。其目标是用3-5年走向资本市场,实行新的跨越式增长。大中型医药企业兼并的对象不再是高大上的医药企业,而是有品牌医保和品牌OTC品种的中小型医药企业。优势大中型医药企业兼并的速度依然在加快,但眼光变得越来越挑剔。外表高大上的、待被收购医药企业往往表面光鲜,不良资产率较高,被兼并后也会问题重重。而有品牌医保和品牌OTC品种的中小型企业因为其品牌知名度和产品知名度,在有意被收购时会被优势大中型企业所青睐。产品的品牌度和知名度不是一时形成的,而是要经历过漫长的历程。产品经过了长期的使用已经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了品牌力,品牌力就是竞争力,具有了完备的竞争力就具备了很强的盈利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大中企业把目光瞄向这些企业是非常有眼光和具有前瞻性的。行业政策的多变导致大型医药企业的战略目标变得迷茫,大型医药企业高管纷纷离队。行业的不确定性导致了人员的不确定性,也导致部分大型医药企业高管纷纷离队。这是一个以考核结果论英雄的时代。药企高管是药企的灵魂人物,他们的到来或离去,对药企短期战略或长期战略的形成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很多时候会是致命性的。新的高管入职又会带来新的战略和新的文化进来,增加了太多的不确定性。在目前行业大环境不好的今天,对企业来说无疑雪上加霜。保持相对稳定的高管团队是很多迷茫中的医药企业需要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因为高管对一个公司的发展非常重要,他刚熟悉情况又离开企业的危害尤其巨大。只有高层稳定了,战略才能稳定,企业发展才能够具有可持续性,企业才能致力于长期发展。纵观历史,世界500强中凡是做到基业长青的企业,其核心高管都是具备非常人格魅力并长期服务于该公司并与公司一起发展的人。医药企业基层医疗事业部的工作重心转移到销售管理与服务上来。国家在大力倡导基层医疗,大病、疑难杂症到 医院,小病到基层医疗机构、 药店。并在基层医疗建设和新农合等方面进行了大力的投入。作为专为基层医疗服务的广大医药企业,他们的工作重心不再是仅仅卖产品,而是将工作重心转移到销售管理和服务上来。以前这些医药企业通过认真研究消费者和产品,在基层医疗市场确实分得了一杯羹。但随着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基层医疗机构的需求也发生了新的变化。首先他们需要学习新的知识以满足消费者日益提高的需求;其次,国家大面积叫停输液,基层医疗机构需要新的可替代输液的技能和方法去实现医德、盈利双丰收。最后,他们对医药企业人员素质和销售管理服务等综合能力有了新的要求。针对基层医疗机构出现的这些新的需求,作为药企基层医疗事业部,必须顺势而为,要充分了解并满足基层医疗机构的需求,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技能和水平,更好地为基层医疗机构进行专业的服务。第三终端绿色疗法越来越火热,品牌企业开始脱颖而出。第三终端诊所和药店在国家基层医疗改革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国家大规模禁止输液的同时,第三终端诊所和药店已经找到了可以完全取代输液的绿色疗法。

目前中国医药制造行业仍面临多种问题,如技术水平低、行业集中度低、部分产品产能过剩、研发能力弱等。且从企业数量来看,2010年以来中国医药市场不断扩大,医药制造业企业数量快速增加,但大部分都是规模小,竞争力弱。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医药制造行业还处于生命周期的成长阶段,未来成长空间大。不过,由于近年来基础化学原料和中药材价格均有所波动,预计未来制药原材料采购成本仍存在一定压力。扩展资料药品监管下的机会药品的质量监管越来越严格,药企必须规范生产行为,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而质量的提升需要工艺、装备的更新,为满足药品高质量的生产需求,制药装备只有重置更新才能有市场,这也将带动我国制药装备朝着质的方向发展,行业集中度将不断提高,传统、落后、低水平重复生产的装备将会被淘汰。随着国内制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以及产品种类的日趋丰富,中国的制药装备几乎涵盖了国际制药装备市场上的所有规格产品,借助“一带一路”春风,出口市场成为了不少制药装备行业发展的驱动力。

受疫情影响,生物药品制造(生物制药)行业发展面临较好的局势,其营收增速高于医药行业整体以及大部分医药细分子行业,利润率更是达到第一。2020上半年,生物制药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6亿元,同比增长6%,占医药行业比重的63%;利润总额为6亿元,占医药行业比重的49%,生物制药行业在医药行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行业规模波动变化,增速高于医药行业整体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下,2013年后我国生物药品制造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近年来增速有所放缓,行业进入平稳发展阶段。从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走势来看,2013-2016年我国生物制药行业主营业务收入逐年上升,2017年后整体呈波动趋势。2019年我国规模以上生物制药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亿元。2020上半年,生物制药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6亿元。相对于整个医药行业和其它占主流的子行业来说,生物制药是一个市场份额较低的小行业,但是它的发展潜力却是非常巨大的,行业发展速度较快。2019年我国生物制药行业营收增速达到3%,2020上半年达到6%,均高于同期医药行业整体增速及原料药制造、中成药等医药子行业增速。利润波动上升,利润率高于医药各细分行业2013-2019年我国生物制药行业利润总额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45%。2019年我国生物制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亿元,同比增长14%,占医药行业比重的04%;2020上半年生物制药行业利润总额为6亿元。从利润率来看,2020年上半年医药工业整体销售利润率为9%,较上年同期(7%)提高2个百分点。2019年,生物制药行业利润率达到6%,2020上半年达到9%,均高于同期医药行业整体及各子行业利润率,总体来看,行业获利情况较好。生物制药地位较为重要,营收及利润占比较高由以上分析可知,生物制药行业在医药工业中的地位较为重要,2013-2020上半年行业利润总额占比保持在12%以上,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在9%以上。2019年生物制药行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和利润比重分别达到48%和04%;2020上半年分别为63%和49%。—— 更多数据来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化学药品为最大细分市场受益于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以及医疗体制改革等因素,我国医药行业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医药行业是集高附加值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我国也一直将医疗产业作为重点支柱产业予以扶持。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药品消费市场。2019年中国医药市场规模达到16330亿元,2015-2019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5%。2019年在医药行业的细分市场中,化学药品市场规模为8190,占整个行业的市场份额为15%;中药市场规模为5020亿元,市场份额为74%;生物制造市场规模为3120亿元,市场份额为11%。新药上新速度有所延迟与发达市场相比,中国的新药上市有所延迟。从2014年至2020年6月,美国FDA批准的277种新药中,合共142种(或52%)尚未在中国开始临床研发。由于临床项目及监管批准的延迟,中国与北美或欧洲的许多疾病的治疗标准有所不同,这为引入发达市场经证明具有临床益处的创新候选药物提供了巨大机遇。在中国,国家医保目录规定了药品报销的框架。中国政府正在逐步改善创新药物的可及性,包括以越来越高的频率将创新药物纳入国家医保目录。通过名为「动态调整」的机制,应对紧急临床需求的创新药物正日益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计划,在此过程中,对降价与价值判断评估进行了谈判。2017年,36种药物通过动态调整机制获纳入国家医保目录;2018年,纳入17种,及2019年纳入97种。国家医保目录覆盖范围的扩大极大地提高了创新药物在市场的可获得性。尽管价格降低,但纳入国家医保目录通常会带来更高的销量和显着的销量增长。例如,安维汀在2017年将价格下调逾60%后就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其进而实现了86%的销售收入增长。与之类似,赫赛汀在2017年将价格下调逾65%之后获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作为回报,其实现了50%的销售收入增长。从近年来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的创新肿瘤药物数量来看,从NDA批准到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的平均时间已经明显缩短。对于2018年批准的药物,列入国家医保目录的平均时间低于一年。——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医药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现状论文

当前我国医药行业的分析

期刊论文 我国生物医药行业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 致富时代(下半月)2010(12) 期刊论文 我国医药行业实施电子商务现状及对策研究 -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22(6) 学位论文 我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资产结构优化问题研究 2006 期刊论文 浅析电子商务在医药行业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 中国科技博览2010(1) 学位论文 我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研究 2006 期刊论文 我国医药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 中国药房2003, 14(3) 学位论文 WTO与我国医药行业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 2001 学位论文 中国医药行业并购绩效研究 2006 学位论文 天津市中医药行业信息服务发展策略的实证分析 2007 期刊论文 医药行业OTC新产品的终端现状及策略原则 - 中国集希望能帮到你~我也在写O(∩_∩)O~

发展现状根据统计,2010 年至 2014 年全球医药市场规模由 7,936亿美元增长到 9,761 亿美元,到 2019 年全球医药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 12,249亿美元,相比于 2014 年增长约 50%。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全国卫生总费用已由 2007 年的 11,97 亿元、2010 年的19,39 亿元增长到 2014 年的 35,40 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 18%。随着经济持续发展、人口老龄化加速、人均寿命增加与医疗改革相关措施的出台,未来我国医药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高。近年来,全国医药生产一直处于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阶段。过去十年,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保持快速增长。根据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的统计,我国七大类医药工业总产值在“十一五”期间复合增长率达到 31%,进入“十二五”后仍然保持快速增长势头,2014 年达 25,798 亿元,同比增长 70%。目前,我国大概有3000多家制药企业,但是TOP100就贡献了60%以上的市场份额,剩下的2900多家企业瓜分其余的不足40%份额,由此可见我国医药市场集中度越来越明显,按照现在的趋势以后集中度会愈发明显。-html从企业集团来看,我国医院市场销售额排名前20位的依次为辉瑞、扬子江、阿斯利康、山东齐鲁、四环医药、上海复星、赛诺菲、江苏恒瑞、科伦、正大天晴、拜耳、上药、诺华、罗氏、远大、默沙东、中国医药总公司、石药、步长制药以及诺和诺德。TOP20里本土企业已然占据半壁江山。从药物品种来看,在我国医院市场排名前20位的畅销产品中,外资的产品可以说屈指可数,只有4种,其他的16种均是国内的品种。但是4种外资企业药品在2016年同比年增长率均有所提升,而本土企业产品增长率则多数呈现下滑趋势,本土企业在药品市场销售方面仍需继续努力。IMS在今年3月份公布了一个预测,预测从2016到2020年五年之间中国医药市场的整体增速在7%左右,预测根据是2018、2019年将有很多新产品上市,但是2019年之后因为很多产品的一致性评价面临过期,可能会对于无论是外资企业还是本土企业都有新的挑战和格局的变化。2017年下半年中国医药行业发展十大趋势新版医保目录在下半年将正式实施,部分处方药主流企业销售将严重下滑。新版医保目录在年初的万众瞩目中落地,按照国家相关部门要求将在下半年正式实施。新版医保目录的实施将决定一部分处方药企业的生死:产品在新医保目录里,尚有生存的余地,医药企业可借此提高自身的软实力,在提供良好的学术支持和服务支持上狠下功夫;但是如果产品不在新医保目录里的药企,销售下滑将更严重,这些企业要么把销售阵地转移到竞争激烈的院外渠道销售和OTC渠道销售、第三终端渠道销售,要么企业面临被淘汰或被收购的境况。今年的国家医保目录与前几版的国家医保目录有很大的差异:其中部分医药企业的“大品种”使用范围的限制扩大了,在医疗机构身份、病种和使用人群上有很多的限制;另外就是产品即使进入了医保目录,在有些省份也没有对应的医保支付政策的落实。这些限制部分主流处方药企业的发展影响较大,部分企业的销售将因此下滑较为严重。各省医保目录大增补开始,有优质品种资源的中小型药企将有望弯道超车。众所周知,产品优势是药企竞争之根本。一个好的主力产品往往决定一个医药企业的命运。很多药企都是靠一两个拳头产品一鸣惊人的。随着各省医保目录的大增补,具有明星产品或黄金单品的特别是有优质中成药的中小型药企可能迎来春天。部分中小药企由于其产品的优势和独特性,在激烈的竞争中会脱颖而出,成为医保目录增补后的黄金产品。这些入选了医保目录的中小药企会迎来很大的发展机会,在众多的市场竞品中一骑绝尘,这就是优势品种的魅力所在。这些中小药企在“春天里”会一路高歌,有望在“赛车场”上弯道超车。中药饮片企业遭遇血雨腥风,规模1亿以下的企业面临被出局。中药饮片企业,尤其是部分规模较小的中药饮片企业,由于中药饮片质量问题频频出现,成了飞检的重灾区,导致在上半年的经营已经陷入困境,还有部分企业已经被淘汰出局。从上半年飞检的情况来看,被收回GMP证书的40多家企业中,中药饮片企业就占了近一半。具备强大的资金实力和抗风险能力是中药饮片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随着国家和相关部门对中药饮片监管力度的加大,相关的政策和制度的出台,中药饮片生产经营企业的难度会不断加大。对于规模在1亿以上、具备相当实力的企业来说,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和设备来提高质量和竞争力是能够渡过难关的;但对于规模在1亿以下的中小型中药饮片企业来说,缺乏资金实力和竞争力较弱是心头抹不去的痛。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药饮片行业销售收入1922亿元,在医药工业中的占比最低,只有5%,但保持较高的5%的增速,高于医药经济整体增速,呈现良好发展势头;2017年,因为国家政策的利好,中药饮片市场容量将高达近4000亿。中药饮片作为 中医药产业的重要支柱之一,亟待进一步规范生产工艺和质量管理规范,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中药饮片市场会一枝独秀,迎来更加快速的发展。药店+诊所模式日益成熟,并广受消费者青睐。随着国家医改的深入,处方药企大量转入药店连锁销售渠道,药店里销售的处方药会越来越多。在整个医药大环境的深刻影响下,具备药店+诊所经营资质的零售门店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分级诊疗快速落地,等级医院医疗技术费用不断提高,使得一部分原有医院患者有病到医院的习惯正在改变,就近到社区门诊或具备诊所资质的药店看病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在诊所、药诊店看病后凭借诊所、药诊店专业医生的处方到药店取药,既能得到快速、有效的治疗,又节省了到医院看病挂号费用和排队的时间。随着我国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大病到医院,小病到社区或药店”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随着药店+诊所模式的日益成熟,诊所医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和设备的改进,药店+诊所模式正在大面积推广,相信这种模式在我国会有较大的作为,中国版的“梅奥诊所”将有望出现。有资源力的医药企业快速拓展新的销售模型,处方药、OTC、第三终端、KA、院外、大健康事业部“六驾马车”并驾齐驱的局面将开始出现。之前药企的销售模型相对比较单一,要么是处方销售、要么是OTC销售、要么是第三终端销售。但随着医药环境变得日益复杂,只凭借几种销售模型已经很难再“玩转”中国的医药市场。部分有资源力的医药企业和有眼光的医药企业家凭借自身的优势在大力拓展之前未曾尝试的销售模型,在这里我们称之为“新的销售模型”。“新的销售模型”包括第三终端、KA、院外销售、大健康等,在每个销售模型中都有成功的典范。有资源力的医药企业需要认真研究成功案例,充分结合自身的优势“取长补短”,定会在目前严峻的 医药市场独辟蹊径,有一番新的作为。比如国内某知名医药 企业,在原先的控销领域做到了全国的前3甲,其公司老板高瞻远瞩,在国家大力倡导大健康产业的背景下,率先成立了大健康事业部。短短的几年内,其大健康事业部的销量和规模已经远超原有第三终端控销模式的规模,成为企业的又一核心利润增长点。连锁药店上市热潮涌现,大中型连锁药店竞相上市带来连锁药店新一轮的跑马圈地。已经上市的连锁药店如老百姓、益丰和一心堂等在省外的开店和并购依然在加速。从最新的变化来看,它们在并购方面都有所减缓,逐步转为以自建门店为主。究其原因,收购固然相对于自建门店较快,但收购质量的稳定性和收购之后的不确定性也很多。相对而言,自建门店质量的稳定性和收购之后的不确定性问题会少些。广东的区域龙头大森林连锁、山东的区域龙头漱玉平民已经进入上市倒计时;其他一些知名医药连锁如众友康连锁、燕喜堂连锁也正在厉兵秣马谋划上市并加快开店和并购的速度,以期在不远的将来能在主板上市。中原某知名医药连锁今年的新开店目标是1000家,平均每天3家的速度在高速扩张。其目标是用3-5年走向资本市场,实行新的跨越式增长。大中型医药企业兼并的对象不再是高大上的医药企业,而是有品牌医保和品牌OTC品种的中小型医药企业。优势大中型医药企业兼并的速度依然在加快,但眼光变得越来越挑剔。外表高大上的、待被收购医药企业往往表面光鲜,不良资产率较高,被兼并后也会问题重重。而有品牌医保和品牌OTC品种的中小型企业因为其品牌知名度和产品知名度,在有意被收购时会被优势大中型企业所青睐。产品的品牌度和知名度不是一时形成的,而是要经历过漫长的历程。产品经过了长期的使用已经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了品牌力,品牌力就是竞争力,具有了完备的竞争力就具备了很强的盈利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大中企业把目光瞄向这些企业是非常有眼光和具有前瞻性的。行业政策的多变导致大型医药企业的战略目标变得迷茫,大型医药企业高管纷纷离队。行业的不确定性导致了人员的不确定性,也导致部分大型医药企业高管纷纷离队。这是一个以考核结果论英雄的时代。药企高管是药企的灵魂人物,他们的到来或离去,对药企短期战略或长期战略的形成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很多时候会是致命性的。新的高管入职又会带来新的战略和新的文化进来,增加了太多的不确定性。在目前行业大环境不好的今天,对企业来说无疑雪上加霜。保持相对稳定的高管团队是很多迷茫中的医药企业需要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因为高管对一个公司的发展非常重要,他刚熟悉情况又离开企业的危害尤其巨大。只有高层稳定了,战略才能稳定,企业发展才能够具有可持续性,企业才能致力于长期发展。纵观历史,世界500强中凡是做到基业长青的企业,其核心高管都是具备非常人格魅力并长期服务于该公司并与公司一起发展的人。医药企业基层医疗事业部的工作重心转移到销售管理与服务上来。国家在大力倡导基层医疗,大病、疑难杂症到 医院,小病到基层医疗机构、 药店。并在基层医疗建设和新农合等方面进行了大力的投入。作为专为基层医疗服务的广大医药企业,他们的工作重心不再是仅仅卖产品,而是将工作重心转移到销售管理和服务上来。以前这些医药企业通过认真研究消费者和产品,在基层医疗市场确实分得了一杯羹。但随着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基层医疗机构的需求也发生了新的变化。首先他们需要学习新的知识以满足消费者日益提高的需求;其次,国家大面积叫停输液,基层医疗机构需要新的可替代输液的技能和方法去实现医德、盈利双丰收。最后,他们对医药企业人员素质和销售管理服务等综合能力有了新的要求。针对基层医疗机构出现的这些新的需求,作为药企基层医疗事业部,必须顺势而为,要充分了解并满足基层医疗机构的需求,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技能和水平,更好地为基层医疗机构进行专业的服务。第三终端绿色疗法越来越火热,品牌企业开始脱颖而出。第三终端诊所和药店在国家基层医疗改革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国家大规模禁止输液的同时,第三终端诊所和药店已经找到了可以完全取代输液的绿色疗法。

医药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医药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华北制药(600812)、哈药股份(600664)、鲁抗医药(600789)、科伦药业(002422)、科华生物(002022)等。本文核心数据:全球市场规模,全球市场格局,全球研发支出,研发投入金额TOP10企业,研发投入占比TOP10企业1、全球规模逐年走高,非洲、东南亚等成为主要驱动力量近年来,全球医药市场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一些主要药品的专利将陆续到期,使更多的仿制药能够进入市场;另一方面是新兴国家的经济快速增长拉动了这些国家的药品需求。全球金融危机以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提高,全球药品销售额不断增加,2003-2009年间,全球药品销售额始终保持7%以上增速增长;2012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度影响仍在继续,全球经济复苏未见明显好转,但由于金融资本的进入促进药品需求的增长和医疗通道的改进,全球药品销售额开始实现恢复性增长,增速逐步上升,随着专利到期的药品数量锐减,创新药层出不穷且价格上涨,截至2019年,全球药品销售额预计达到30万亿美元,相比2018年增加8%。根据IMS的初步估计,2020年全球药品销售额预估达到4万亿美元,同比增长7%。根据IMS预测,到2021年,全球消耗的药品总量每年将以3%的速度增长,略高于人口变化和人口结构转变,但世界各地的增长驱动因素各不相同。药品支出将增长4-7%,主要是由成熟市场的新药上市及新兴市场的药品用量增加所驱动。成熟市场将通过使用仿制药抵消使用新药的增加成本,并且更加关注定价和可及性措施,而新兴市场则力求实现在其经济前景走强时所允诺的可及性扩张预期。到2021年,基于发票价格的全球药品支出将接近5万亿美元。东南亚和东亚、非洲、南亚等新兴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将超过10%,成为全球医药行业的主要驱动力量。从Statista的数据可以看出,2010-2020年北美地区的市场份额一直维持在40%以上,初步估计在2020年的市场份额为1%。其次是欧洲市场,市场份额一直维持在20%以上,但近年来呈现萎缩的趋势,在2020年的市场份额预计为6%;非洲、亚洲(除日本和澳大利亚)地区,全球药物销售收入占比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2、科技发展投入促进行业发展对于医药行业来说,研发投入是影响医药研发产出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根据Evaluate Pharma的统计,2019年全球医药研发支出达到1860亿美元,同比增长6%。特别近几年随着基础前沿学科不断取得进展、针对新型药物(ADC、PD-1等)及新型治疗技术(CAR-T等)各大制药公司纷纷加大研发投入。此外,EvaluatePharma预测2021年将上升至195亿美元。全球的药物研发正在逐渐升温,这主要基于在过去几年里,癌症、糖尿病、认知障碍和炎症等疾病治疗领域中一些新分子药物的出现、诊断和治疗的紧密结合和相辅相成,以及人们对传统商业模式(重视仿制药品,而不重视未知罕见病的治疗药物)依赖性的下降等重要因素的影响。从2019-2020年全球药品生产企业研发投入前十企业中可以看出,2020年研发投入最多的是罗氏,总额为139亿美元。居第二位的是默克,研发费用为136亿美元,占销售额比重为3%。而强生在2020年研发费用为122亿美元排名第三。从各公司研发投入占总收入的比重来看,默克在研发上的投入最高,下来是诺华,与默克相差非常较少,分别为30%和20%;前十的企业中研发费用投入占比最少的是艾伯维,占比为30%。

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现状论文题目

期刊论文 我国生物医药行业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 致富时代(下半月)2010(12) 期刊论文 我国医药行业实施电子商务现状及对策研究 -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22(6) 学位论文 我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资产结构优化问题研究 2006 期刊论文 浅析电子商务在医药行业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 中国科技博览2010(1) 学位论文 我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研究 2006 期刊论文 我国医药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 中国药房2003, 14(3) 学位论文 WTO与我国医药行业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 2001 学位论文 中国医药行业并购绩效研究 2006 学位论文 天津市中医药行业信息服务发展策略的实证分析 2007 期刊论文 医药行业OTC新产品的终端现状及策略原则 - 中国集希望能帮到你~我也在写O(∩_∩)O~

化学药品为最大细分市场受益于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以及医疗体制改革等因素,我国医药行业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医药行业是集高附加值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我国也一直将医疗产业作为重点支柱产业予以扶持。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药品消费市场。2019年中国医药市场规模达到16330亿元,2015-2019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5%。2019年在医药行业的细分市场中,化学药品市场规模为8190,占整个行业的市场份额为15%;中药市场规模为5020亿元,市场份额为74%;生物制造市场规模为3120亿元,市场份额为11%。新药上新速度有所延迟与发达市场相比,中国的新药上市有所延迟。从2014年至2020年6月,美国FDA批准的277种新药中,合共142种(或52%)尚未在中国开始临床研发。由于临床项目及监管批准的延迟,中国与北美或欧洲的许多疾病的治疗标准有所不同,这为引入发达市场经证明具有临床益处的创新候选药物提供了巨大机遇。在中国,国家医保目录规定了药品报销的框架。中国政府正在逐步改善创新药物的可及性,包括以越来越高的频率将创新药物纳入国家医保目录。通过名为「动态调整」的机制,应对紧急临床需求的创新药物正日益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计划,在此过程中,对降价与价值判断评估进行了谈判。2017年,36种药物通过动态调整机制获纳入国家医保目录;2018年,纳入17种,及2019年纳入97种。国家医保目录覆盖范围的扩大极大地提高了创新药物在市场的可获得性。尽管价格降低,但纳入国家医保目录通常会带来更高的销量和显着的销量增长。例如,安维汀在2017年将价格下调逾60%后就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其进而实现了86%的销售收入增长。与之类似,赫赛汀在2017年将价格下调逾65%之后获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作为回报,其实现了50%的销售收入增长。从近年来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的创新肿瘤药物数量来看,从NDA批准到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的平均时间已经明显缩短。对于2018年批准的药物,列入国家医保目录的平均时间低于一年。——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医药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医药行业被称为“永远的朝阳行业”,逆经济周期,内生性增长动力强劲。除政策影响之外,尚受益于国民收入水平持续走高、人口结构调整、居民主动健康意识增强等。发展现状和趋势都挺好的。希望被采纳~谢谢~

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现状论文选题

期刊论文 我国生物医药行业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 致富时代(下半月)2010(12) 期刊论文 我国医药行业实施电子商务现状及对策研究 -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22(6) 学位论文 我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资产结构优化问题研究 2006 期刊论文 浅析电子商务在医药行业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 中国科技博览2010(1) 学位论文 我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研究 2006 期刊论文 我国医药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 中国药房2003, 14(3) 学位论文 WTO与我国医药行业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 2001 学位论文 中国医药行业并购绩效研究 2006 学位论文 天津市中医药行业信息服务发展策略的实证分析 2007 期刊论文 医药行业OTC新产品的终端现状及策略原则 - 中国集希望能帮到你~我也在写O(∩_∩)O~

我总共帮你找到七个,你看行吗?1。医药业经营发展态势 2。电子商务在中国发展态势 3。网上药店经营现状分析 4。国家网上药店管理综述 5。医药企业电子商务进程分析 6。国外医药企业电子商务分析 7。医药企业连锁经营分析

当前我国医药行业的分析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很多的,但是需要原创哦。雅文网很多这类论文,也是同学给的  当时我写的《杨树花及其复方制剂药学与临床应用研究》  杨树花(Flos popul)为杨柳科(Salicaceae)植物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加拿大杨(Populus canadensis)或同属树种植物干燥雄花序,性味苦寒,具有清热解毒,化湿止痢之功效。但因目前缺乏对杨树花药理、药效及毒理学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其主要活性物质的化学成分也尚不清楚,因此局限了杨树花在兽医临床上的开发利用。本研究将杨树花(毛白杨雄花序)与黄芩复方,研制了杨树花复方注射液,对其制备工艺、药理、毒理、质量标准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采用试管法和薄层层析方法对杨树花水提液和水提液的乙酸乙酯及正丁醇萃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检识,结果表明,杨树花水提液中主要化学成分包括多糖、黄酮类、有机酸、强心甙、内酯及香豆素,蒽醌类化合物、酚类或鞣质;可能含有生物碱,不含有皂苷、甾醇、三萜类;乙酸乙酯萃取液中含有化学成分与水提液中基本一致;而正丁醇萃取液含有黄酮、内酯及香豆素、有机酸和鞣质。以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水提醇沉法和醇提法对杨树花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并按L9(43)正交试验设计对杨树花水提醇沉工艺进行优化,优化后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溶液PH为7,煎煮提取2次,提取时间为2h,醇沉过程中乙醇浓度为65%,超滤液浓度小于5g/mL(按原生药计),超滤温度为15-45℃,压强大于05Mpa。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和硅胶层析方法对杨树花中水杨苷进行了提取分离和纯化,结果表明,经过大孔吸附树脂和硅胶柱层析后,所得水杨苷纯度分别为17%和23%并建立了HPLC方法检测其含量,以C18色谱柱,乙腈-水(7:9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0nm,柱温25℃,水杨苷在025μg-0μg(r=9994)之间呈现良好线性关系。

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现状论文摘要

化学药品为最大细分市场受益于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以及医疗体制改革等因素,我国医药行业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医药行业是集高附加值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我国也一直将医疗产业作为重点支柱产业予以扶持。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药品消费市场。2019年中国医药市场规模达到16330亿元,2015-2019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5%。2019年在医药行业的细分市场中,化学药品市场规模为8190,占整个行业的市场份额为15%;中药市场规模为5020亿元,市场份额为74%;生物制造市场规模为3120亿元,市场份额为11%。——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医药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当前我国医药行业的分析

发展现状根据统计,2010 年至 2014 年全球医药市场规模由 7,936亿美元增长到 9,761 亿美元,到 2019 年全球医药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 12,249亿美元,相比于 2014 年增长约 50%。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全国卫生总费用已由 2007 年的 11,97 亿元、2010 年的19,39 亿元增长到 2014 年的 35,40 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 18%。随着经济持续发展、人口老龄化加速、人均寿命增加与医疗改革相关措施的出台,未来我国医药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高。近年来,全国医药生产一直处于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阶段。过去十年,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保持快速增长。根据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的统计,我国七大类医药工业总产值在“十一五”期间复合增长率达到 31%,进入“十二五”后仍然保持快速增长势头,2014 年达 25,798 亿元,同比增长 70%。目前,我国大概有3000多家制药企业,但是TOP100就贡献了60%以上的市场份额,剩下的2900多家企业瓜分其余的不足40%份额,由此可见我国医药市场集中度越来越明显,按照现在的趋势以后集中度会愈发明显。-html从企业集团来看,我国医院市场销售额排名前20位的依次为辉瑞、扬子江、阿斯利康、山东齐鲁、四环医药、上海复星、赛诺菲、江苏恒瑞、科伦、正大天晴、拜耳、上药、诺华、罗氏、远大、默沙东、中国医药总公司、石药、步长制药以及诺和诺德。TOP20里本土企业已然占据半壁江山。从药物品种来看,在我国医院市场排名前20位的畅销产品中,外资的产品可以说屈指可数,只有4种,其他的16种均是国内的品种。但是4种外资企业药品在2016年同比年增长率均有所提升,而本土企业产品增长率则多数呈现下滑趋势,本土企业在药品市场销售方面仍需继续努力。IMS在今年3月份公布了一个预测,预测从2016到2020年五年之间中国医药市场的整体增速在7%左右,预测根据是2018、2019年将有很多新产品上市,但是2019年之后因为很多产品的一致性评价面临过期,可能会对于无论是外资企业还是本土企业都有新的挑战和格局的变化。2017年下半年中国医药行业发展十大趋势新版医保目录在下半年将正式实施,部分处方药主流企业销售将严重下滑。新版医保目录在年初的万众瞩目中落地,按照国家相关部门要求将在下半年正式实施。新版医保目录的实施将决定一部分处方药企业的生死:产品在新医保目录里,尚有生存的余地,医药企业可借此提高自身的软实力,在提供良好的学术支持和服务支持上狠下功夫;但是如果产品不在新医保目录里的药企,销售下滑将更严重,这些企业要么把销售阵地转移到竞争激烈的院外渠道销售和OTC渠道销售、第三终端渠道销售,要么企业面临被淘汰或被收购的境况。今年的国家医保目录与前几版的国家医保目录有很大的差异:其中部分医药企业的“大品种”使用范围的限制扩大了,在医疗机构身份、病种和使用人群上有很多的限制;另外就是产品即使进入了医保目录,在有些省份也没有对应的医保支付政策的落实。这些限制部分主流处方药企业的发展影响较大,部分企业的销售将因此下滑较为严重。各省医保目录大增补开始,有优质品种资源的中小型药企将有望弯道超车。众所周知,产品优势是药企竞争之根本。一个好的主力产品往往决定一个医药企业的命运。很多药企都是靠一两个拳头产品一鸣惊人的。随着各省医保目录的大增补,具有明星产品或黄金单品的特别是有优质中成药的中小型药企可能迎来春天。部分中小药企由于其产品的优势和独特性,在激烈的竞争中会脱颖而出,成为医保目录增补后的黄金产品。这些入选了医保目录的中小药企会迎来很大的发展机会,在众多的市场竞品中一骑绝尘,这就是优势品种的魅力所在。这些中小药企在“春天里”会一路高歌,有望在“赛车场”上弯道超车。中药饮片企业遭遇血雨腥风,规模1亿以下的企业面临被出局。中药饮片企业,尤其是部分规模较小的中药饮片企业,由于中药饮片质量问题频频出现,成了飞检的重灾区,导致在上半年的经营已经陷入困境,还有部分企业已经被淘汰出局。从上半年飞检的情况来看,被收回GMP证书的40多家企业中,中药饮片企业就占了近一半。具备强大的资金实力和抗风险能力是中药饮片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随着国家和相关部门对中药饮片监管力度的加大,相关的政策和制度的出台,中药饮片生产经营企业的难度会不断加大。对于规模在1亿以上、具备相当实力的企业来说,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和设备来提高质量和竞争力是能够渡过难关的;但对于规模在1亿以下的中小型中药饮片企业来说,缺乏资金实力和竞争力较弱是心头抹不去的痛。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药饮片行业销售收入1922亿元,在医药工业中的占比最低,只有5%,但保持较高的5%的增速,高于医药经济整体增速,呈现良好发展势头;2017年,因为国家政策的利好,中药饮片市场容量将高达近4000亿。中药饮片作为 中医药产业的重要支柱之一,亟待进一步规范生产工艺和质量管理规范,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中药饮片市场会一枝独秀,迎来更加快速的发展。药店+诊所模式日益成熟,并广受消费者青睐。随着国家医改的深入,处方药企大量转入药店连锁销售渠道,药店里销售的处方药会越来越多。在整个医药大环境的深刻影响下,具备药店+诊所经营资质的零售门店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分级诊疗快速落地,等级医院医疗技术费用不断提高,使得一部分原有医院患者有病到医院的习惯正在改变,就近到社区门诊或具备诊所资质的药店看病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在诊所、药诊店看病后凭借诊所、药诊店专业医生的处方到药店取药,既能得到快速、有效的治疗,又节省了到医院看病挂号费用和排队的时间。随着我国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大病到医院,小病到社区或药店”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随着药店+诊所模式的日益成熟,诊所医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和设备的改进,药店+诊所模式正在大面积推广,相信这种模式在我国会有较大的作为,中国版的“梅奥诊所”将有望出现。有资源力的医药企业快速拓展新的销售模型,处方药、OTC、第三终端、KA、院外、大健康事业部“六驾马车”并驾齐驱的局面将开始出现。之前药企的销售模型相对比较单一,要么是处方销售、要么是OTC销售、要么是第三终端销售。但随着医药环境变得日益复杂,只凭借几种销售模型已经很难再“玩转”中国的医药市场。部分有资源力的医药企业和有眼光的医药企业家凭借自身的优势在大力拓展之前未曾尝试的销售模型,在这里我们称之为“新的销售模型”。“新的销售模型”包括第三终端、KA、院外销售、大健康等,在每个销售模型中都有成功的典范。有资源力的医药企业需要认真研究成功案例,充分结合自身的优势“取长补短”,定会在目前严峻的 医药市场独辟蹊径,有一番新的作为。比如国内某知名医药 企业,在原先的控销领域做到了全国的前3甲,其公司老板高瞻远瞩,在国家大力倡导大健康产业的背景下,率先成立了大健康事业部。短短的几年内,其大健康事业部的销量和规模已经远超原有第三终端控销模式的规模,成为企业的又一核心利润增长点。连锁药店上市热潮涌现,大中型连锁药店竞相上市带来连锁药店新一轮的跑马圈地。已经上市的连锁药店如老百姓、益丰和一心堂等在省外的开店和并购依然在加速。从最新的变化来看,它们在并购方面都有所减缓,逐步转为以自建门店为主。究其原因,收购固然相对于自建门店较快,但收购质量的稳定性和收购之后的不确定性也很多。相对而言,自建门店质量的稳定性和收购之后的不确定性问题会少些。广东的区域龙头大森林连锁、山东的区域龙头漱玉平民已经进入上市倒计时;其他一些知名医药连锁如众友康连锁、燕喜堂连锁也正在厉兵秣马谋划上市并加快开店和并购的速度,以期在不远的将来能在主板上市。中原某知名医药连锁今年的新开店目标是1000家,平均每天3家的速度在高速扩张。其目标是用3-5年走向资本市场,实行新的跨越式增长。大中型医药企业兼并的对象不再是高大上的医药企业,而是有品牌医保和品牌OTC品种的中小型医药企业。优势大中型医药企业兼并的速度依然在加快,但眼光变得越来越挑剔。外表高大上的、待被收购医药企业往往表面光鲜,不良资产率较高,被兼并后也会问题重重。而有品牌医保和品牌OTC品种的中小型企业因为其品牌知名度和产品知名度,在有意被收购时会被优势大中型企业所青睐。产品的品牌度和知名度不是一时形成的,而是要经历过漫长的历程。产品经过了长期的使用已经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了品牌力,品牌力就是竞争力,具有了完备的竞争力就具备了很强的盈利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大中企业把目光瞄向这些企业是非常有眼光和具有前瞻性的。行业政策的多变导致大型医药企业的战略目标变得迷茫,大型医药企业高管纷纷离队。行业的不确定性导致了人员的不确定性,也导致部分大型医药企业高管纷纷离队。这是一个以考核结果论英雄的时代。药企高管是药企的灵魂人物,他们的到来或离去,对药企短期战略或长期战略的形成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很多时候会是致命性的。新的高管入职又会带来新的战略和新的文化进来,增加了太多的不确定性。在目前行业大环境不好的今天,对企业来说无疑雪上加霜。保持相对稳定的高管团队是很多迷茫中的医药企业需要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因为高管对一个公司的发展非常重要,他刚熟悉情况又离开企业的危害尤其巨大。只有高层稳定了,战略才能稳定,企业发展才能够具有可持续性,企业才能致力于长期发展。纵观历史,世界500强中凡是做到基业长青的企业,其核心高管都是具备非常人格魅力并长期服务于该公司并与公司一起发展的人。医药企业基层医疗事业部的工作重心转移到销售管理与服务上来。国家在大力倡导基层医疗,大病、疑难杂症到 医院,小病到基层医疗机构、 药店。并在基层医疗建设和新农合等方面进行了大力的投入。作为专为基层医疗服务的广大医药企业,他们的工作重心不再是仅仅卖产品,而是将工作重心转移到销售管理和服务上来。以前这些医药企业通过认真研究消费者和产品,在基层医疗市场确实分得了一杯羹。但随着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基层医疗机构的需求也发生了新的变化。首先他们需要学习新的知识以满足消费者日益提高的需求;其次,国家大面积叫停输液,基层医疗机构需要新的可替代输液的技能和方法去实现医德、盈利双丰收。最后,他们对医药企业人员素质和销售管理服务等综合能力有了新的要求。针对基层医疗机构出现的这些新的需求,作为药企基层医疗事业部,必须顺势而为,要充分了解并满足基层医疗机构的需求,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技能和水平,更好地为基层医疗机构进行专业的服务。第三终端绿色疗法越来越火热,品牌企业开始脱颖而出。第三终端诊所和药店在国家基层医疗改革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国家大规模禁止输液的同时,第三终端诊所和药店已经找到了可以完全取代输液的绿色疗法。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