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的影响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7 21:15:16

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的影响毕业论文

一、引言二、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以及同传统会计的区别和联系1会计电算化的发展2 会计电算化与传统会计之间的区别21传统手工会计的业务处理流程22会计电算化业务处理流程3 会计电算化与传统会计之间的联系三、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工作的影响1、对会计记账规则发生变化2、会计数据的处理方式和处理程序有所改变3、部分会计处理方式有所改变四、会计电算化与传统会计的利与弊会计电算化的优缺点传统会计的优缺点五、电算化会计未来发展趋势展望六、结论

一:减轻工作负担;二:减少错误,提高准确率;三:可有效防止作假帐,可做到数据的时效性,高效性,准确性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方法的影响探讨 摘 要: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学进入信息时代的发展,它是会计学、电脑与信息技术、企业管理及经济计量学等学科相互交叉结合后产生的综合性学科。其实质是将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中,即是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与报账,以及部分代替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和决策的过程。本文通过以下几个代表性问题进行探讨,从而对会计电算化在会计工作方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规范性的解决方法。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会计工作方法影响前 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应用, 这个巨大飞跃也给会计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不仅仅是会计核算工作的现代化,实现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也是促进会计工作标准化、制度化、规模化的过程,是促进会计、会计工作改革和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观念更新、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过程。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能为用户提供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是会计事业发展史上一次史无前例的飞跃。一、会计电算化的概述(一)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 要探讨会计电算化对传统手工会计的影响就必须先搞明白会计电算化的一些基本概念,即什么是会计电算化?ERP是什么样的软件?网络会计又是怎么回事?只有搞清楚这些概念我们才能明白我国会计电算化得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使我们搞清楚我们的会计电算化处于什么样的经济环境下,以及将来将会进行如何改革。科学联系实际才能称之为科学,否则我们将无从对会计电算化对传统手工会计的影响进行探讨,即使进行了探讨也无法将其应用于实际。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主要是应用计算机代替人工记帐、算帐、报帐以及代替部分由大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处理、分析和判断的过程;广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与实现会计工作电算化有关的所有工作,包括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训、会计电算化的宏观规划、会计电算化的制度建设、会计电算化软件市场的培育与发展等。(二)会计电算化的作用提高会计数据处理的实效性和准确性、提高会计核算的水平和质量、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使财务会计管理由事后管理向事中控制、事先预测转变,为管理信息化打下基础推动会计技术,方法,理论创新和观念更新,促进会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二、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的状况以及发展趋势(一)发展状况人类正在步出工业社会,而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到来,无疑对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当然包括会计在内,必将产生巨大的冲击,并对传统会计模型提出新的挑战。从理论上讲,会计模型中的所有规则都应当与其所存在的客观社会经济环境相适应,然而所有这些规则的建立,却又都不能超越其在信息技术上实现的可能性。 从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开展程度、组织管理和会计软件开发等因素综合分析, 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1983年以前的缓慢发展阶段;1983年到1987年的自发发展阶段;1987年以财政部发布的第一个全国性会计电算化的行政法规《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试行)》为标志的有计划的稳步发展阶段。相应的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应用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以前, 基本上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处于各自为政、闭门造车的局面。盲目、孤立地投资开发会计软件, 不仅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 而且极大地影响了会计软件的市场基础。到80 年代后期, 财政部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调查研究, 认为仅有会计软件的规范化和通用化还不够, 必须实现会计软件的商品化和服务的社会化, 并解决低水平重复开发的问题。进入90 年代, 财政部先后发布了一系列的有关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发、评审、实施等管理规章, 大批由业务主管部门主持开发的软件或商品化会计软件得到广泛应用。到目前为止,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已成为一个相当成熟而又市场广阔的领域。ERP软件的不断发展让我们看到会计电算化软件正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但是,我们又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国内的会计电算化并没有全面实现。全面的、完整的电算化会计系统应为电算化会计数据处理子系统,电算化会计理子系统和电算化会计决策支持系统。它凭愧会计数据处理来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情况;通过会计管理来监督企业的经营活动情况并通上会计决策来参与企业管理。只有三个子系统书辅相成、共同作用,才能真正实现会计的反映监督和参与决策的职能。应当看到,我国目前会计电算化水平,尚处于电算化会计工作的弟一步—会计核算的电算化,即把原来由会计人员处理的会计核算业务,原样移植到计算机中,由计算机模拟、替代人工处理,远没有真正发挥计算机运算速度快、精度高、存储量大的优点。(二)发展趋势目前因为我们有基本现成的会计核算模式,而财务或企业管理工作则比较复杂且没有成型的模式,会计核算的输人/输出数据比较规范且容易组织,我们已形成一套固定的会计核算过程和方法,所以设计并实现电算化会计核算系统比较容易,因此只能先搞核算电算化。 然而当今社会财务和企业管理计算机化是会计电算化最有拿义的战略决战阶段,建立并实际运行以管理为重心的、网络化的、完整的会计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将显著提高企业财会管理水平,会计电算化长期的、隐含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大量地迸发出来在这个阶段将实现财会和企业管理现代化。此时会计电算化已融人到整个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洪流之中,可能称其为会计及企业管理信息化、计算机化等。这个阶段的系统必然是网络化的,系统化的和以管理为重心的 。三、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方法的影响(一)对会计核算的影响编制会计凭证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和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是记账的依据。手工条件下,会计凭证按照填制程序的不同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两种。记账凭证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编制,实行会计电算化后,这一基本程序仍不会改变,会计人员仍然是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将有关数据输入计算机,完成记账凭证的填制。但是,电算化的实行对手工条件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产生了影响,表现在如下方面:①原始单据承载的信息量加大。在手工方式下信息的提供可以从不同的途径获得,而在计算机系统中,原始单据将成为资料的惟一入口。原始单据的录入,将满足各层次信息需要者的要求,这就要求原始单据中,承载更多的信息量。②记账凭证添加了“科目代码”栏。手工条件下,编制记账凭证时直接写出科目名称即可,而在向计算机中录入凭证时可以直接录入各个科目的代码,计算机根据代码自动产生相应科目的名称,这就大大提高了录入速度。另外,电算化条件下,凭证要素和格式都是由会计人员事先按会计制度设定好,只要与制度不符合的凭证,计算机就会拒绝接受,这样会促使会计凭证规范化程度得以进一步提高。③凭证中各数据项根据类型、范围和勾稽关系可以进行有效控制,从而使一些不合规范的录入不能输入到计算机中。在电算化条件下,凭证借贷方金额必须相等才能保存,在初始化设置中应事先确定凭证中供方或贷方必有或必无科目、非法对应科目等,编号可以自动连续,日期可以限制顺序等。通过这些,在电算化条件下对于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可以使会计凭证更加规范化,同时也可以降低会计凭证的差错率。④手工条件下, 会计凭证的生成都是由人工书写来完成的,在电算化会计中会计凭证输入模块中一般的凭证处理都是由人工录入来完成的,类似于手工条件下的处理。但是,大多数会计核算软件都提供自动转账功能,即由计算机根据程序设计可自己生成所需凭证,它主要用于定期结转损益、结转有关税金的账务业务处理。⑤在记账凭证发生错误时,两种条件下的处理也有所不同,结账前的处理类似,没有太大的区别。在结账后,手工条件下可采用划线更正的方法,并需使原有字迹仍可辨认。在电算化条件下,有些核算软件提供了反结账的功能,可对已发生的错误凭证进行修改,并能删除原错误凭证,或采用补充登记法或红字冲销法进行修改,我们提倡使用后面的两种方法进行修改,而一般情况下不使用反结账的方法修改。⑥键盘操作较之手工处理的“笔误”更容易发生“误操作”,因而“凭证填制”在操作功能上分为“填制”、“修改”、“删除”等步骤以进行正确性控制。⑦填制好的凭证同样需要审核。由于在电算化会计中凭证是全部资料的惟一入口,即一般情况下只要凭证输入正确,账、表资料则一定正确对待,所以对于凭证的录入、审核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对对账在手工会计登账时,总账由一名会计人员根据凭证汇总进行登账,明细账由另一名会计人员根据凭证平等登记入账,月末检查两者是否相等。由于两名会计在登记入账时有可能发生错误,平行登账就可以检查错误。但在电算化会计中,总账与明细账均来源于记账凭证,其他的处理均由计算机内部来完成的,而计算机的内部运算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能发生错误的,所以在电算化会计中总账恒等于明细账,平行登账的校验功能在电算化会计中失去了在手工体条件下所起的作用,取而代之的是对数据输入阶段的控制,以保证数据处理的结果是正确可靠的。(二)对会计监督的影响第一、会计电算化对政府监督工作的影响。第二、会计电算化对社会监督工作的影响。第三、会计电算化对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影响 。(三)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的影响联系(1)目标与理论一致。两者都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记录和核算,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加强经营管理,提供会计信息,参与经营决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两系统都要遵循基本的会计理论和方法,都采用复式记账原理。都要遵守会计和财务制度,以及国家的各项财经法纪,严格贯彻执行会计法规,从措施、技术、制度上堵塞各种可能的漏洞,消除弊端,防止作弊。(2)功能相同。任何一个信息要达到系统目标,都应具备信息的采集输入、存贮、加工处理、传输和输出这五项功能。作为会计信息系统的输出,会计信息档案必须妥善保存,以便查询。(3)编制报表。两系统都要编制会计报表,并且都必须按国家要求编制企业外部报表。比较差异典型电子商务的支付应该是在网上完成支付的,网上支付通过信用卡支付和虚拟银行的电子资金划拨来完成,而实现这一过程涉及网络银行玉网络交易客户之间的协议、网络银行与网站之间的合作协议以及安全保障问题。因此,需要制定相应法律,明确网上支付的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制定相关网上支付制度。(1)系统初始化。手工会计的初始化工作包括建立会计科目,开设总账,登录余额等;会计电算化的初始化设置工作则较为复杂,且带有一定的难度,其内容主要有会计系统的安装,账套的设置,网络用户的权限设置,操作员及权限的设置,软件运行环境的设置,科目级别与位长的设置,会计科目及其代码的建立,最明细科目初始余额的输入,凭证类型设置,自动转账分录定义,会计报表名称、格式、数据来源公式的定义等。在手工会计中,由于手工核算的限制,将账户分设为总账和明细账,明细账大多仅设到三级账户,此外,再开设辅助账户以满足管理核算上的需要;科目的设置和使用一般都仅为中文科目。而在会计电算化中,计算机可以处理各种复杂的工作,科目的级数和位长设置因不同的软件而异,有的财务软件将科目的级崐数可设置到6级以上,完全满足了会计明细核算方面的需要;科目的设置上除设置中文科目外,仍应设置与中文科目一一对应的科目代码,使用科目时,计算机只要求用户输入某一科目代码,而不要求输入该中文科目,但在显示打印时,一般都将中文科目和与之对应的科目代崐码同时显示。(2)账务处理。手工会计根据企业的生产规模、经营方式和管理形式的不同,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形式,常用的账务处理程序有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日记账核算形式等,对业务数据采用了分散收集、分散处理、重复登记的操作方法,通过多人员、多环节进行内部牵制和相互核对,目的是为了简化会计核算的手续,以减少舞弊和差错。而在会计电算化中,一般要根据文件的设置来确定,常用的是日记账文件核算形式和凭证文件核算形式,在一个计算机会计系统中,通常只采用其中一种核算形式,对数据进行集中收集、统一处理、数据共享的操作方法。四、会计电算化的利弊分析(一)会计电算化在会计工作中的积极作用科学的计算机数据处理过程大大加速了会计核算工作。在手工作业下,会计人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从事着记账、算账、对账、手工编制报表等简单、重复、繁杂的事务性工作,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由于手工计算速度极其缓慢,无法及时、准确地为各级管理阶层提供管理决策所需的信息,造成会计工作严重滞后的局面,使财务部门不能发挥领导决策的参谋作用。会计电算化的有效开展,将在这方面给会计实务工作带来根本性的改善。手工条件下, 会计核算工作要由许多人共同完成;实现会计电算化后,输入一张会计凭证,会计电算化系统可自动对其进行记账、汇总、转账、结账、出报表等一经济业务,系统还可以调用常用凭证、常用摘要、系列工作,对于大量重复出现的自动转账等固定的模式自动生成。对于编制会计报表,可运用电子表格UFO,根据自己的需要设置好计算公式,从总账模块中自动抽取数据,随时按照自己的要求输出不同类型的报表,这样不仅使复杂的会计核算工作变得简单、迅速,而且大大提高了会计运算过程中数据的准确性, 确保了会计核算工作更精确、更及时地满足经营决策层对不同财务信息的需求。进一步提高会计核算的正确性,有效防止人为造假等现象。在手工记账条件下,一笔经济业务需要经过很多人重复记账、制单、制表等,因此数据记录时难免发生计算及登记错误;而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计算精度高,只要按程序正确输入财务数据,便可确保会计信息的正确性,而且符合国家规定的会计软件本身必须具备可靠性、安全性、保密性的特点。另外在使用软件过程中,可以根据本单位工作岗位、工作职责设置相应软件的管理权限,增设个人密码,遵循财务相互牵制制度。财务人员只能使用,不能篡改程序,确保会计信息系统真实、准确、安全、可靠。会计电算化改变了会计核算方式、数据储存形式、数据处理程序和方法,扩大了会计数据领域,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而且改变了会计内部控制与审计的方法和技术, 推动了会计理论与会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完善,促进了会计管理制度的改革。会计电算化成就了会计信息的及时传递,为企业经营决策奠定了可靠的基础。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会计信息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经济效益提高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会计电算化能够将社会全部的经济活动按自己的要求精确地记录、保存和传播。会计信息是决策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传统会计方式下,反映会计信息主要靠每月会计报表和年终的财务决算,时效性较差,其他会计信息的取得则更为不易,会计工作始终处于滞后状态,因而难以实现会计信息的共享。而在电算化环境下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局面,它充分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利用效率,单位之间可以通过网络相互查询,各级领导也可以随时从网上调阅所需要的经济信息,实现了信息共享。因此在电算化环境下,会计信息可以随时取得。(二)会计电算化在会计实际工作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会计人员缺乏计算机理论知识,遇到计算机故障不能及时处理。一般会计人员所掌握的知识、理论仅能满足手工会计核算,而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会计人员不仅要掌握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相关的计算机知识、财务软件使用技术以及保养和维护知识。通常在使用微机过程中,除了开机使用财务软件之外,对微机的软硬件知识了解甚少,一旦微机出现乱码、死机等故障,财务人员便会束手无策;既使最初参加了一些会计软件的应用培训,也无法避免在上机时遇到难以处理的一些故障,一旦出现问题,可能就会使自己很长时间的工作成果付诸东流,使系统数据丢失,严重的将导致系统崩溃。如在日常工作中,会计人员正在录入数据,计算机突然出现黑屏或一些无法理解的其他图案,按回车键或其他键,异常情况仍然无法消除,最后,只好实施“ 热启动”结束任务。但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都以会计数据丢失甚至应用程序损坏为最终代价,使辛辛苦苦的劳动一瞬间化为乌有。无疑这种现象直接影响到会计工作的正常有序。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同时也面临着财务数据的安全隐患。会计电算化实现了会计信息资源的共享,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财务风险,如:系统密码被非法盗用,致使企业财务数据外泄、货币资金账户资金被转移;网络传输中,各企业之间的经济交易、经济结算同样也面临着安全风险;计算机病毒无止境地生成,不断破坏数据库,造成系统无法正常运行;财务数据的保存,既使数据的多次备份,也很有可能出现备份介质的自然损坏而导致数据丢失等。(三)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应采取的一些措施转变观念,强化认识,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依赖于电算化会计理论的发展,财务人员要从思想上打破常规,把会计知识与计算机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因此,电算化会计理论是指导、推动会计电算化在新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实践指南。会计电算化给会计工作增添了新的内容,电算化会计下的人员不仅要掌握会计专业知识,更应掌握计算机相关知识,形成复合型人才。要提高会计人员计算机业务素质,必须大力加强人才培训的力度。积极组织所有会计人员系统地学习会计电算化的理论知识,维护软件正常运行,掌握计算机先进技术,为建立高效的会计信息系统创造条件。避免风险,杜绝隐患,确保财务数据安全完整。财务上的数据往往是企业经营的重要资料,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尤为重要,主要包括:实体安全控制、硬件安全控制、内部控制、软件安全控制、网络安全控制、病毒的防范与控制和加强审计监督等。防范病毒最为有效的措施是一方面加强安全教育,建立健全防范病毒管理制度;另一方面采取一些安全措施,具体内容包括:软件、软盘及计算机系统的采购和更新要通过计算机病毒检测后方可使用;专机专用,绝对禁止在工作机上玩游戏、看电影。同时也要防止计算机之间软盘的乱拷贝;安装适时的杀病毒软件,并且定期、定时地清除计算机病毒。由于现在许多病毒是通过网络进行传播的,所以还应设置适当的网上防火墙,防止病毒的侵袭。最后应做好会计资料的保存与收集工作,要定期把计算机系统中的所有会计数据拷贝存储到磁性介质或光盘上,并采用双份备份,且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复制,这样才能保证计算机硬件系统损坏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在最小的损失下恢复原有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四)会计电算化的深远意义1.会计电算化为充分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创造了有利条件,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将会计人员从传统的抄写、计算、记账等繁琐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可以把工作重点和主要精力转向对经济活动的分析、预测和日常管理方面, 更好地完成会计反映和监督生产经营活动的各项任务,充分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会计电算化不仅减轻了财会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而且促进了会计工作的规范化,从而提高了会计工作的质量。由于在编制会计电算化软件的过程中,将对会计数据的来源提出一系列规范化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手工操作中的不规范、易出错、易疏漏等问题,使会计工作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保证。会计电算化能够快速、及时、大量和精确地处理各类数据,扩展了会计工作的领域,为实现整个管理工作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可以把复杂的数学方法与会计工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不仅使成本计算更加精确,在分析、预测和决策中借助各类数学模型,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掌握经济活动发展变化的规律,并将促使会计核算的方式、方法、内容以及理论研究发生巨大的变化,促进了会计学科的发展与飞跃。综上所述,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应用不仅仅是会计核算工作的现代化,也是促进会计标准化、制度化、规模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促进会计工作改革和发展、观念更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并及时解决,这样会计电算化改革的步伐才会迈得更大。结 论电算化会计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是突破传统会计观念,对现行会计理论和方法提出新问题、新课题,以及研究和确立新的理论和方法的过程。从长期看,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普及应用,新的问题和新的课题将不断出现。对新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必将形成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而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确立,又将使电算化会计在新的基础上获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电算化会计理论应当研究实现电算化后的会计信息系统的组织、会计核算的程序和管理制度、会计核算的方法,以及用计算机作为主要的核算工具后对会计理论、会计制度的影响和会计工作的新特点。电算化会计理论的基本问题研究透彻了,会计软件的研制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才能更符合会计工作的实际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电算化会计理论的研究,建立较完备的电算化会计理论体系,以适应会计电算化迅速发展的需要。重视并及时解决会计电算化进程中的这些问题,对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和会计信息的质量,提高各级企、事业单位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都会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致 谢本论文是在老师悉心指导下完成的,论文的选题、构思、撰写直至最终定稿,都饱含着导师的心血,老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善豁达的为人,将使我终身受益。值此论文完成之际,向老师对我的帮助和关怀表示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在本人学习期间教育和培养过我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与我一起学习了四年,在生活和学习上都给予我很多帮助的同窗好友表示衷心的感谢!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和朋友,他们对我的无私的爱和支持是我完成学业、奋发向上的最大动力! 感谢所有关心、帮助我的人! 参考文献 [5] 新会计电算化 [EB/OL] [2009-5-1] [6] 作者:郭剑锋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7]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企业会计制度2001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8] 作者:贾杰 会计电算化教材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9] 作者:孙红侠 浅谈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 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2006(1)[10] 作者:白晓军 会计档案中存在的问题与策划 1

浅析会计电算化在农村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摘要:在农村推行会计电算化,是提高农村财务管理水平的治本之策,然而在过去几年的推广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在分析会计电算化对农村财务管理影响的基础上,就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会计电算化在农村财务管理中应用改善与改进的方法。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农村财务管理;应用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会计传统的手工记账模式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与冲击,由于电算化会计与手工会计无论是在会计基础,还是在会计工作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别,使得财务管理工作由记账型向管理型转变。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农村会计电算化工作也已初具规模,然而农村财务管理问题一直是影响农村稳定的焦点和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难点。      一、会计电算化对农村财务管理的影响      有效消除村级财务管理混乱问题,提高了农村财务公开的透明度、可信度   会计电算化是解决农村财务管理问题的一种模式,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从整体层面上看是农村会计管理水平落后,农村财务管理混乱的状况比较普遍。实行会计电算化后,会计数据的输入、处理和输出必须符合有关财务管理制度规定和操作规范,使整个会计核算过程受到有效监控,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手工操作中的不规范、不统一、错账和假账等村级财务管理混乱问题。同时对村干部在职期间的一切经济行为进行全程控制,离任审计等,即可随时监督控制村干部不按政策规定乱支、乱花、乱送等违法违纪行为。当前部分农村财务管理混乱、透明度不够,公开程序、内容不规范,是造成部分农民上访、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主要原因。以往采用手工记账的方法,难免会产生一些易出错的弊端,实行计算机管理,提高了工作透明度,出纳账、会计账都在网上进行账务核算,增加了群众参与管理透明度。所发生的经济业务,自动生成各村财务公开榜,经加盖镇审计专用章后,到各村进行公布,有利于提高财务管理效率,规范村级财务管理,保持农村社会稳定。   保证各项村级财务制度落实,提高村级会计工作效率   实行会计电算化后, 由于是计算机自动记账、转账,生成报表,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从已经运行会计电算化的乡镇来看,平均每名会计能管理10个村左右的账务,减少了村级会计人数,减轻了农民负担。此外,利用计算机运行速度快,共享程度高以及可以通过联网实现财务数据传输等特点,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传递速度和共享程度,有利于上级及时掌握农村的财务状况,加强了上级有关部门对村级财务的监督和控制。   对集体资产进行有效监控,防止集体资产流失   微机管理系统设置了自动提示功能,能够及时提醒应收款的项目、时间和数额,提示及时催收,对各项集体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一目了然,使集体资产管理体系得到更有效地管理和监督,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会计电算化与农村财务管理相互促进、互为联系   会计电算化把计算机引入到财务管理的工作中来,把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从纷繁复杂的手工记账、算账和报账中解放出来,不仅缩短了财务处理时间,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而且大大提高了财务管理的质量,实现了会计工作的“无纸化”。与此同时,在财务部门配备了与会计电算化相适应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这些设备客观上为实现财务管理提供了必要的硬件。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使广大财务人员树立了会计电算化的观念,培养出一批批既精通财务管理理论又熟悉计算机知识的复合型财务人才,而且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大大促进了财务管理软件的成长,在社会上初步形成了一支会计电算化软件开发的队伍,并培育了一些知名软件开发企业。为农村财务管理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软件基础。因此,在建设会计电算化的同时客观上为发展农村财务管理奠定了良好的软硬件基础,为此会计电算化与农村财务管理的融合使两者相互促进、互为联系。      二、会计电算化在农村财务管理应用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目前,全国96%的村实行了财务公开,其中比较规范的村达到了60%以上,有30多万个村实行了村会计委托代理,财务管理电算化工作快速推进,已经有9 457个乡镇实现了财务管理电算化,涉及17万个村,效果良好。但对于全国600万个村来说比例仍然非常小,很多地方的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相对落后,仍停留在传统的手工记账、算盘计算的原始阶段,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的需要,会计电算化在农村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思想认识不到位   许多农村领导干部往往认为会计电算化只是会计核算工具的改变,其实就是用电脑来代替人工记账、做报表、没有其他的作用,未看到其对会计职能和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流程的深刻影响,因此对会计电算化工作一味求简。更有甚者,认为目前农村所处的环境并不缺乏劳动力,因而也就无须另外花钱去购置硬件和软件。还有部分农村领导干部仅把会计电算化认为是农村财务管理现代化的标志,当作树立形象的一种手段, 而对实施会计电算化后带来的深刻影响,他们往往是不了解或不重视,因此并没有真正使会计电算化在农村财务管理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农村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较低,难以胜任会计电算化工作   长期以来,中国的农村会计工作相对比较落后,与城镇会计人员相比,农村会计人员学历偏低、年龄偏大、专业素质不高、信息不灵,培训和进修机会很少,现有的会计人员普遍缺乏应有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能,严重影响了农村会计电算化的顺利发展。此外自配备电脑后,各乡镇依据相关财务软件进行账务处理,脱离了手工账,但由于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账务系统管理混乱。   缺乏有针对性的财务会计软件   由于利润可观,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近几年得到了较快发展,推动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然而面对农村会计工作开发的会计软件却寥寥无几,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套完全适合农村财务工作的软件。有许多会计人员是靠师傅带徒弟这样培养出来的,他们往往对会计专业中的一些术语感到费解,以会计科目为例,在农村企业中,企业拥有的资产往往不是常见的厂房、机器设备等,而是以土地、山林、水库、池塘等这些资源。而现行会计软件难以满足需要且不规范,无法保证会计数据处理的相对稳定性,这也使会计电算化在农村的推行受到限制。 基础工作薄弱、资金不足   农村会计基础工作差,从会计账簿的登记到账簿的装订以及会计档案的保管,与规范相比多数做得都存在差距,并且会计人员对新会计制度的规定要求还存在理解上的出入,这给会计电算化的推行形成很大的障碍。同时实行电算化要进行计算机硬件配备、购买软件和有关的辅助设备(如不间断电源系统),操作人员培训和耗材,这些方面都需要资金的投入,合计起来少则一万元,多则十几万元,对农村企业来说,这不是一笔小数目,他们往往一时难以承受。      三、推进会计电算化在农村财务管理中应用的建议      政府要正确引导,加强宣传、提高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   政府的正确引导是推进农村会计电算化发展的直接动力。农村工作的领导者要自觉充分认识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大力支持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和运作,各级管理部门可以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介加强对农村会计电算化意义的宣传,重点宣传会计电算化在规范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提高财务公开质量、提供准确、及时会计信息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使各级管理部门认识到电算化对农村经营管理的深远影响,并在资金、人员配备等方面给予支持,使有关部门增强责任感,使软硬件厂商认识到无限商机,主动加入,使广大使用者了解其意义,热情投入这项工作,从而为加快村组织会计电算化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切实加强农村财会人员会计电算化培训   会计电算化需要既懂得会计知识,又掌握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这种“复合型”人才是实施会计电算化的一个必要条件。就农村而言,完全符合上述条件的人员还比较少,因此加大培训力度,全面提高人员素质是当务之急。各级管理部门,要加强调研,从实际出发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培训方式可以多种多样,离岗培训和在岗培训都可以,同时要加强培训内容的理论深度和广度,使培训对象对会计电算化有比较全面和深入的了解;此外,还要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各会计岗位的人员进行各种类型的操作培训,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降低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故障率;最后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次不间断培训。   有针对性地开发农村会计软件   会计软件是否合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会计电算化在农村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能否顺利进行。农村的会计核算业务相对简单。一般没有工资核算的要求,固定资产的数量与种类与也大大减少,但农村一般都有土地、山林、鱼塘等承包业务,农村会计人员对会计专业术语较少使用,因而普通会计软件的操作界面对于他们来说可能会比较费解,因而建议能开发一些图文并茂、形象直观、易于操作的会计软件供他们使用,加强会计软件的输入控制功能,防止不合要求的数据进入计算机会计系统。另外在推行农村会计电算化软件时,最好先在条件较好的乡镇试行一段时间,然后再推广使用,以点带面,全面普及。同时要与软件商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这样,在运行过程中,当设备或软件出现问题,或是单位对软件提出新要求时,能得到相关的人员指导和技术支持。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提供资金支持   实行农村会计电算化离不开必要的软件、硬件设备,各级政府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加大对农经站的资金投入,帮助购买会计电算化设备、财务软件,并对人员进行培训。在推进农村会计电算化时,应该从实际出发,重视农村会计电算化的实用性,减少技术性,充分发挥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军辉农村会计电算化着力点该放在哪[J]农村财务会计,2004,(1):   [2]张旭霞推行会计电算化村账乡镇集中管[J]农村财务会计,2004,(8):58-   [3]王晴,王建华会计电算化[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影响论文

《浅析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的影响》论 看到的信息权威机构

一:减轻工作负担;二:减少错误,提高准确率;三:可有效防止作假帐,可做到数据的时效性,高效性,准确性

会计电算化;会计实践;影响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已跨入有组织、有计划的推广普及发展阶段。会计信息系统的长足发展,对会计工作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也出现许多问题。笔者仅就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应用对会计实践的影响和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实务的影响  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应用,不仅仅是会计核算工作的现代化过程,也是促进会计工作标准化、制度化、规模化的过程,更是促进会计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实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改变了会计数据的处理方式和账务处理方式  实现会计工作电算化后,会计数据的处理过程被分为输入、处理、输出三个环节,只要在数据输入环节加大其准确性控制,计算机就可以自动完成记账、算账、对账、结账、转账以及编制报表和会计核算数据分析等工作。与手工会计相比,数据处理无论在准确性上还是在处理速度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和会计数据处理的集中化、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账务处理程序也趋于简单。  2 对会计组织机构及人员素质要求更高  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会计组织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会计工作的组织机构以会计数据的不同形态为主要依据,把会计工作分为专业组、数据收集组、数据处理组、系统维护组等;另一方面,这种新的组织机构也产生了新的岗位设置和新的人员分工, 不仅需要专业会计人员,还需要计算机专业人员,特别需要既懂会计又懂计算机及网络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3 将改革会计的内部控制制度  会计电算化后,原来账簿之间相互核对的查错纠错控制不复存在。由于数据处理的自动化,大大减少了人工干预,人工不能直接参与内部控制。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内部控制工作必须由计算机通过专门程序进行,这种内部控制的部分程序化,使控制对象由原来的对组织、文档等进行控制扩展到对软件、硬件、运行环境进行控制;控制方式从单纯的手工控制转化为组织控制、手工控制和程序控制相结合的全面内部控制,包括组织控制、系统使用权控制、输入输出正确性控制、操作过程控制等。  4 更加重视会计信息分析  在各种信息高速发展时代,会计信息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经济效益提高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会计电算化能将社会经济活动的细枝末节精确地记录、保存和传播,会计信息的分类、提炼、再加工将成为极其重要的工作。系统化、条理化、有针对性的信息,只有经过加工整理、分析,才能满足这种需要。总之,会计电算化的实现,必然带动会计核算对象、内容、方法等会计理论和会计技术的发展,促进会计制度的改革。  二、会计电算化发展中需注意的问题  1 解决人们思想认识问题  我国电算化事业起步较晚,人们还未充分认识到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多数单位电算化都是应用于代替手工核算,仅仅是从减轻会计人员负担、提高核算效率方面入手,根本未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使现有会计提供的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为企业决策及管理服务。同时,在软件更新及硬件投入等方面支持力度不够,根本没能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来提高企业运作效率。事实表明,会计电算化不仅改变了会计核算方式、数据储存形式、数据处理程序和方法,扩大了会计数据领域,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而且改变了会计内部控制与审计的方法和技术,因而推动了会计理论与会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会计管理制度的改革。所以,会计电算化决不仅仅是核算工具和核算方法的改进,而且必然会引起会计工作组织和人员分工的改变,促进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全面提高。  2 重视会计电算化理论研究  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依赖于电算化会计理论的发展。电算化会计理论是指导、推动会计电算化在新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实践指南。电算化会计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是突破传统会计观念,对现行会计理论和方法提出新问题、新课题,以及研究和确立新的理论和方法的过程。如电算化会计在系统设计、工作组织、信息处理及账务处理程序等方式和方法上的改变,本身就是对现行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突破和完善。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普及应用,新的问题和新的课题将不断出现。如:信息处理网络建立后,企业将如何做到既及时合法提供会计信息,又能有效保护商业秘密;两个会计子系统实现结合后,如何改进现有财务报告;信息经济将对现行会计理论和方法产生什么影响等。对新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必将形成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而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确立,又将使电算化会计在新的基础上获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传统的会计电算化理论主要研究如何用计算机实现手工系统的工作,而没有对系统提出更高的具有其自身特点的要求,这是远远不够的。电算化会计理论即研究实现电算化后的会计信息系统组织、会计核算的程序和管理制度,会计核算的方法,以及用计算机作为主要的核算工具后对会计理论、会计制度的影响和会计工作的新特点。电算化会计理论的研究确定了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体系、运作规范及特点、审计接口、会计档案等基本要求,它一方面符合手工会计的基本要求,同时又具有自身独有的特点。电算化会计理论的基本问题研究透彻了,会计软件的研制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能更符合会计、审计工作的实际要求,会计电算化软件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会计工作,使会计工作在实现电算化后更加规范、效率更高、安全性更强,更好地为管理决策服务,以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效益原则。同时,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也使会计电算化系统出现许多新的特征。这些既推动现有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也对现有的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发展产生障碍。为此就提出了一个挑战性的课题,即会计电算化系统必然向网络化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电算化会计理论的研究,建立较完备的电算化会计理论体系,以适应会计电算化迅速发展的需要。  3 做好会计基础工作  电算化会计虽然以计算机为计算工具,但其整个信息处理过程仍表现为计算机与人工的结合。计算机对数据(信息)的处理是通过程序来进行的,系统内部控制方式均要求程序化。比如,对操作权限的限制有密码程序,验证借贷金额是否平衡有校验程序等。同时,由于数据处理的人机结合和系统内部控制方式程序化,使得系统控制复杂化。其控制点由手工会计对人的控制转到对人和机器两方面的控制,控制的内容涉及人员分工、职能分离和计算机软、硬件的维护,以及会计信息和会计档案的保存和保管。在网络环境下,会计电算化系统要求原始会计数据标准化和规范化,所有录入到电脑里面的会计信息必须代码化,以便于电脑集中处理。同时,所使用的代码必须与财政部规定相符,与网络环境对会计数据的传输要求相一致,从而更好地发挥网络的优势。在整个企业管理现代化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做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规划和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重新调整会计及整个企业的机构设置、岗位分工,建立一系列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还要修改扩建机房,选购、安装、调试设备,自行开发或购买会计软件,培训会计电算化人员,进行系统的试运行等工作。以上所列的各项工作必须做好,否则电算化会计系统将不能正常工作,有损于会计电算化的整体效益并使其不能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会计和企业管理现代化将无法实现。  4 增强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  财务上的数据往往是企业的绝对秘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但当前几乎所有的软件系统都在为完善会计功能和适应财务制度大伤脑筋,却没有几家软件公司认真研究过数据的保密问题。为了对付日益猖獗的计算机犯罪,国家应制定并实施计算机安全法律,在全社会加强对计算机安全的宏观控制,政府主管部门还应进一步完善会计制度,对危害计算机安全的行为进行制裁,为计算机信息系统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在电脑网络环境下,某些内部人员的恶意行为及工作人员的无意行为都可能造成会计信息的不安全性,因此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是必要的。一是实行用户权限分级授权管理,建立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岗位责任。二是建立健全对病毒、电脑黑客的安全防范措施。三是从电算化网络软件的设计入手,增加软件本身的限制功能。四是建立会计信息资料的备份制度,对重要的会计信息资料实行多级备份。五是强化审计线索制。六是建立进入网络环境的权限制。加强数据的保密与保护。在数据进入系统时必须加一些用户口令、声音监测、指纹辨认等检测手段和用户权限设置等限制手段。另外还可以考虑硬软件加密或把系统作在芯片上加密等机器保密措施和专门的管理制度。  5 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  为了更有效地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必须根据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特点,分别做好会计档案的收集、保存、利用等方面的工作。  (1)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收集。所谓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收集是指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如一个会计年度,把计算机系统中的所有会计数据拷贝(备份)存储到磁性介质或光盘上,从而脱离于原计算机系统的会计档案。财务部门应把财务数据的备份文件保存好,以防计算机硬件系统损坏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在最小的损失下恢复原有的会计电算化系统。  (2)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与保存。由于电算化会计档案是存储在磁性介质或光盘上的,要根据这些信息载体的物理特性采用双备份,并且每份上要注明形成档案的时间与操作员姓名,并将其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以防止地震或火灾等意外情况引起整个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毁灭与系统的不可恢复性。在保存这些档案时应远离磁场,注意防潮、防尘等。对采用磁性介质保存的档案,还应定期进行检查、复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质的损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造成无法挽救的损失。  (3)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利用还应注意电算化会计档案与对应的财务软件版本的一致性。在不同版本软件下形成的会计档案其会计数据的结构不可能相同,有可能产生会计档案不能被调阅或某些预料外的错误。因此,会计电算化档案除保存各版本的备份财务数据外还应保存对应版本的会计电算化软件系统版本,二者的一致性是非常必要的。  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应用,对会计和会计工作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也是十分深刻的,这种影响必将推动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会计电算化进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又必须重视和及时解决,否则将严重阻碍我国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发展。

实现自动化办公,提高工作效率

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的影响论文

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能为用户提供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是会计事业发展史上一次史无前例的飞跃。审计和会计面临巨变环境的一致性,特别是两者的联系,使会计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直接导致审计的重大变革。会计电算化是审计变革的催化剂,它将大大加快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按照审计环境要求进行审计变革的进程。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对传统的会计理论和实务都提出了新的问题和要求,必然对以会计为基础的审计产生重大影响,需要根据这些影响研究和采取相应的对策,以达到审计的目的,切实有效地防范审计风险。(一)审计线索的改变由于会计实行电算化,使审计线索发生很大变化,传统的手工会计系统中的审计线索在电算化系统中将会中断甚至消失。在手工系统中,由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由过账到财务报表的编制,每一步都有文字记录,都有经手人签字,审计线索十分清楚。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完全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顺查、逆查或抽查。为了能有效地审计电算化的会计个体,在电算化会计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时必须注意审计需求,要留下新的审计线索。例如,要留下每笔经济业务的详细记录,而不能只留下更新后的当前余额。有些系统中的暂存文件,经过一定的时间就要被删掉。如果审计需要查这些文件,则应拷贝,以便查询。(二)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的改变国际上近代的审计都是以系统为基础的,即审计师要对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进行审查和评价,以作为制定审计方案和决定抽查范围的依据。由于会计系统实现了电算化,手工会计系统原有的内容控制已不能适应电子数据处理的新特点,不能有效地降低电算化会计系统特有的风险。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表的第3号审计准则概论指出:“如果客户在其会计系统中使用了电子数据处理,无论应用是简单的带是复杂的,审计员都要充分地了解整个系统,使得能识别和评价系统的基本会计控制的特点。在包括较复杂的电子数据处理应用的情况下,审计员在执行必要的审计方案中将要就应用专业化的电子数据处理的专门知识”。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由于内部控制变化了,审计人员必然研究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掌握其审查方法。对程序控制,审计员要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进行审计。对于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弱点,审计人员要能评估其影响,并向被审单位提出改进的建议。(三)审计内容的改变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的监督职能虽然没有改变,但审计内容却发生了变化。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事项由计算机按程序自动进行处理,如果系统的应用程序出错或被非法篡改,则计算机只会按给定的程序以同样错误的方法处理所有的有关会计事项,系统就可能被人不知鬼不觉地嵌入非法的舞弊程序,不法分子可以利用这些舞弊程序大量侵吞企业的财物。系统的处理是否合规、合法、安全可靠,都与计算机系统的处理和控制功能有直接关系。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及其固有的风险,决定了审计的内容要增加对计算机系统处理和控制功能的审查。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人员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了解和审查计算机系统的功能,以证实其处理的合法性、正确性和完整性,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当一个系统已经完成并投用后,再对它进行改进,比在系统设计、开发阶段进行困难得多,费用昂贵得多。因此,除要对投用后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进行事后审计处,还应提倡在系统的设计、开发阶段,应有审计人员参与进行事前和事中的审计。(四)对审计人员的要求更高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由于审计线索内容控制、内容和审计技术的改变,决定了对审计人员的要求高了。不懂得计算机的审计人员,因审计线索的改变而无法进行审计;不懂得电算化会计系统的特点和风险而不能识别和审其内部控制;不懂得使有计算机而无法对计算机进行审查或利用计算机进行审计。因此,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有会计、审计理论和实务知识,而且要掌握计算机和电算化会计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会计电算化;会计实践;影响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已跨入有组织、有计划的推广普及发展阶段。会计信息系统的长足发展,对会计工作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也出现许多问题。笔者仅就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应用对会计实践的影响和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实务的影响  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应用,不仅仅是会计核算工作的现代化过程,也是促进会计工作标准化、制度化、规模化的过程,更是促进会计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实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改变了会计数据的处理方式和账务处理方式  实现会计工作电算化后,会计数据的处理过程被分为输入、处理、输出三个环节,只要在数据输入环节加大其准确性控制,计算机就可以自动完成记账、算账、对账、结账、转账以及编制报表和会计核算数据分析等工作。与手工会计相比,数据处理无论在准确性上还是在处理速度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和会计数据处理的集中化、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账务处理程序也趋于简单。  2 对会计组织机构及人员素质要求更高  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会计组织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会计工作的组织机构以会计数据的不同形态为主要依据,把会计工作分为专业组、数据收集组、数据处理组、系统维护组等;另一方面,这种新的组织机构也产生了新的岗位设置和新的人员分工, 不仅需要专业会计人员,还需要计算机专业人员,特别需要既懂会计又懂计算机及网络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3 将改革会计的内部控制制度  会计电算化后,原来账簿之间相互核对的查错纠错控制不复存在。由于数据处理的自动化,大大减少了人工干预,人工不能直接参与内部控制。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内部控制工作必须由计算机通过专门程序进行,这种内部控制的部分程序化,使控制对象由原来的对组织、文档等进行控制扩展到对软件、硬件、运行环境进行控制;控制方式从单纯的手工控制转化为组织控制、手工控制和程序控制相结合的全面内部控制,包括组织控制、系统使用权控制、输入输出正确性控制、操作过程控制等。  4 更加重视会计信息分析  在各种信息高速发展时代,会计信息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经济效益提高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会计电算化能将社会经济活动的细枝末节精确地记录、保存和传播,会计信息的分类、提炼、再加工将成为极其重要的工作。系统化、条理化、有针对性的信息,只有经过加工整理、分析,才能满足这种需要。总之,会计电算化的实现,必然带动会计核算对象、内容、方法等会计理论和会计技术的发展,促进会计制度的改革。  二、会计电算化发展中需注意的问题  1 解决人们思想认识问题  我国电算化事业起步较晚,人们还未充分认识到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多数单位电算化都是应用于代替手工核算,仅仅是从减轻会计人员负担、提高核算效率方面入手,根本未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使现有会计提供的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为企业决策及管理服务。同时,在软件更新及硬件投入等方面支持力度不够,根本没能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来提高企业运作效率。事实表明,会计电算化不仅改变了会计核算方式、数据储存形式、数据处理程序和方法,扩大了会计数据领域,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而且改变了会计内部控制与审计的方法和技术,因而推动了会计理论与会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会计管理制度的改革。所以,会计电算化决不仅仅是核算工具和核算方法的改进,而且必然会引起会计工作组织和人员分工的改变,促进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全面提高。  2 重视会计电算化理论研究  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依赖于电算化会计理论的发展。电算化会计理论是指导、推动会计电算化在新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实践指南。电算化会计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是突破传统会计观念,对现行会计理论和方法提出新问题、新课题,以及研究和确立新的理论和方法的过程。如电算化会计在系统设计、工作组织、信息处理及账务处理程序等方式和方法上的改变,本身就是对现行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突破和完善。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普及应用,新的问题和新的课题将不断出现。如:信息处理网络建立后,企业将如何做到既及时合法提供会计信息,又能有效保护商业秘密;两个会计子系统实现结合后,如何改进现有财务报告;信息经济将对现行会计理论和方法产生什么影响等。对新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必将形成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而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确立,又将使电算化会计在新的基础上获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传统的会计电算化理论主要研究如何用计算机实现手工系统的工作,而没有对系统提出更高的具有其自身特点的要求,这是远远不够的。电算化会计理论即研究实现电算化后的会计信息系统组织、会计核算的程序和管理制度,会计核算的方法,以及用计算机作为主要的核算工具后对会计理论、会计制度的影响和会计工作的新特点。电算化会计理论的研究确定了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体系、运作规范及特点、审计接口、会计档案等基本要求,它一方面符合手工会计的基本要求,同时又具有自身独有的特点。电算化会计理论的基本问题研究透彻了,会计软件的研制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能更符合会计、审计工作的实际要求,会计电算化软件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会计工作,使会计工作在实现电算化后更加规范、效率更高、安全性更强,更好地为管理决策服务,以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效益原则。同时,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也使会计电算化系统出现许多新的特征。这些既推动现有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也对现有的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发展产生障碍。为此就提出了一个挑战性的课题,即会计电算化系统必然向网络化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电算化会计理论的研究,建立较完备的电算化会计理论体系,以适应会计电算化迅速发展的需要。  3 做好会计基础工作  电算化会计虽然以计算机为计算工具,但其整个信息处理过程仍表现为计算机与人工的结合。计算机对数据(信息)的处理是通过程序来进行的,系统内部控制方式均要求程序化。比如,对操作权限的限制有密码程序,验证借贷金额是否平衡有校验程序等。同时,由于数据处理的人机结合和系统内部控制方式程序化,使得系统控制复杂化。其控制点由手工会计对人的控制转到对人和机器两方面的控制,控制的内容涉及人员分工、职能分离和计算机软、硬件的维护,以及会计信息和会计档案的保存和保管。在网络环境下,会计电算化系统要求原始会计数据标准化和规范化,所有录入到电脑里面的会计信息必须代码化,以便于电脑集中处理。同时,所使用的代码必须与财政部规定相符,与网络环境对会计数据的传输要求相一致,从而更好地发挥网络的优势。在整个企业管理现代化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做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规划和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重新调整会计及整个企业的机构设置、岗位分工,建立一系列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还要修改扩建机房,选购、安装、调试设备,自行开发或购买会计软件,培训会计电算化人员,进行系统的试运行等工作。以上所列的各项工作必须做好,否则电算化会计系统将不能正常工作,有损于会计电算化的整体效益并使其不能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会计和企业管理现代化将无法实现。  4 增强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  财务上的数据往往是企业的绝对秘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但当前几乎所有的软件系统都在为完善会计功能和适应财务制度大伤脑筋,却没有几家软件公司认真研究过数据的保密问题。为了对付日益猖獗的计算机犯罪,国家应制定并实施计算机安全法律,在全社会加强对计算机安全的宏观控制,政府主管部门还应进一步完善会计制度,对危害计算机安全的行为进行制裁,为计算机信息系统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在电脑网络环境下,某些内部人员的恶意行为及工作人员的无意行为都可能造成会计信息的不安全性,因此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是必要的。一是实行用户权限分级授权管理,建立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岗位责任。二是建立健全对病毒、电脑黑客的安全防范措施。三是从电算化网络软件的设计入手,增加软件本身的限制功能。四是建立会计信息资料的备份制度,对重要的会计信息资料实行多级备份。五是强化审计线索制。六是建立进入网络环境的权限制。加强数据的保密与保护。在数据进入系统时必须加一些用户口令、声音监测、指纹辨认等检测手段和用户权限设置等限制手段。另外还可以考虑硬软件加密或把系统作在芯片上加密等机器保密措施和专门的管理制度。  5 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  为了更有效地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必须根据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特点,分别做好会计档案的收集、保存、利用等方面的工作。  (1)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收集。所谓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收集是指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如一个会计年度,把计算机系统中的所有会计数据拷贝(备份)存储到磁性介质或光盘上,从而脱离于原计算机系统的会计档案。财务部门应把财务数据的备份文件保存好,以防计算机硬件系统损坏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在最小的损失下恢复原有的会计电算化系统。  (2)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与保存。由于电算化会计档案是存储在磁性介质或光盘上的,要根据这些信息载体的物理特性采用双备份,并且每份上要注明形成档案的时间与操作员姓名,并将其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以防止地震或火灾等意外情况引起整个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毁灭与系统的不可恢复性。在保存这些档案时应远离磁场,注意防潮、防尘等。对采用磁性介质保存的档案,还应定期进行检查、复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质的损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造成无法挽救的损失。  (3)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利用还应注意电算化会计档案与对应的财务软件版本的一致性。在不同版本软件下形成的会计档案其会计数据的结构不可能相同,有可能产生会计档案不能被调阅或某些预料外的错误。因此,会计电算化档案除保存各版本的备份财务数据外还应保存对应版本的会计电算化软件系统版本,二者的一致性是非常必要的。  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应用,对会计和会计工作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也是十分深刻的,这种影响必将推动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会计电算化进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又必须重视和及时解决,否则将严重阻碍我国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发展。

一:减轻工作负担;二:减少错误,提高准确率;三:可有效防止作假帐,可做到数据的时效性,高效性,准确性

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职能的影响论文

几时需要,可以帮忙写的

一:减轻工作负担;二:减少错误,提高准确率;三:可有效防止作假帐,可做到数据的时效性,高效性,准确性

实现自动化办公,提高工作效率

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职能的影响研究论文

会计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并不断完善起来的,而会计电算化是现代化社会生产和新技术革命以及会计本身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会计电算化发展到今天,已不再是单纯的会计与计算机的简单结合,而已发展成为延伸到通信学、企业管理学、市场运筹学等学科的综合性学科。会计电算化将手工会计对数据的分散处理、重复记录的操作方式,改变为统一处理、数据共享的操作方式,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处理速度。同时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增强会计核算的深度和广度,使会计向多种量度发展,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适应了现代化管理的要求,也给传统的会计职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会计电算化;会计实践;影响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已跨入有组织、有计划的推广普及发展阶段。会计信息系统的长足发展,对会计工作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也出现许多问题。笔者仅就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应用对会计实践的影响和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实务的影响  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应用,不仅仅是会计核算工作的现代化过程,也是促进会计工作标准化、制度化、规模化的过程,更是促进会计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实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改变了会计数据的处理方式和账务处理方式  实现会计工作电算化后,会计数据的处理过程被分为输入、处理、输出三个环节,只要在数据输入环节加大其准确性控制,计算机就可以自动完成记账、算账、对账、结账、转账以及编制报表和会计核算数据分析等工作。与手工会计相比,数据处理无论在准确性上还是在处理速度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和会计数据处理的集中化、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账务处理程序也趋于简单。  2 对会计组织机构及人员素质要求更高  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会计组织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会计工作的组织机构以会计数据的不同形态为主要依据,把会计工作分为专业组、数据收集组、数据处理组、系统维护组等;另一方面,这种新的组织机构也产生了新的岗位设置和新的人员分工, 不仅需要专业会计人员,还需要计算机专业人员,特别需要既懂会计又懂计算机及网络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3 将改革会计的内部控制制度  会计电算化后,原来账簿之间相互核对的查错纠错控制不复存在。由于数据处理的自动化,大大减少了人工干预,人工不能直接参与内部控制。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内部控制工作必须由计算机通过专门程序进行,这种内部控制的部分程序化,使控制对象由原来的对组织、文档等进行控制扩展到对软件、硬件、运行环境进行控制;控制方式从单纯的手工控制转化为组织控制、手工控制和程序控制相结合的全面内部控制,包括组织控制、系统使用权控制、输入输出正确性控制、操作过程控制等。  4 更加重视会计信息分析  在各种信息高速发展时代,会计信息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经济效益提高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会计电算化能将社会经济活动的细枝末节精确地记录、保存和传播,会计信息的分类、提炼、再加工将成为极其重要的工作。系统化、条理化、有针对性的信息,只有经过加工整理、分析,才能满足这种需要。总之,会计电算化的实现,必然带动会计核算对象、内容、方法等会计理论和会计技术的发展,促进会计制度的改革。  二、会计电算化发展中需注意的问题  1 解决人们思想认识问题  我国电算化事业起步较晚,人们还未充分认识到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多数单位电算化都是应用于代替手工核算,仅仅是从减轻会计人员负担、提高核算效率方面入手,根本未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使现有会计提供的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为企业决策及管理服务。同时,在软件更新及硬件投入等方面支持力度不够,根本没能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来提高企业运作效率。事实表明,会计电算化不仅改变了会计核算方式、数据储存形式、数据处理程序和方法,扩大了会计数据领域,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而且改变了会计内部控制与审计的方法和技术,因而推动了会计理论与会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会计管理制度的改革。所以,会计电算化决不仅仅是核算工具和核算方法的改进,而且必然会引起会计工作组织和人员分工的改变,促进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全面提高。  2 重视会计电算化理论研究  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依赖于电算化会计理论的发展。电算化会计理论是指导、推动会计电算化在新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实践指南。电算化会计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是突破传统会计观念,对现行会计理论和方法提出新问题、新课题,以及研究和确立新的理论和方法的过程。如电算化会计在系统设计、工作组织、信息处理及账务处理程序等方式和方法上的改变,本身就是对现行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突破和完善。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普及应用,新的问题和新的课题将不断出现。如:信息处理网络建立后,企业将如何做到既及时合法提供会计信息,又能有效保护商业秘密;两个会计子系统实现结合后,如何改进现有财务报告;信息经济将对现行会计理论和方法产生什么影响等。对新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必将形成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而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确立,又将使电算化会计在新的基础上获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传统的会计电算化理论主要研究如何用计算机实现手工系统的工作,而没有对系统提出更高的具有其自身特点的要求,这是远远不够的。电算化会计理论即研究实现电算化后的会计信息系统组织、会计核算的程序和管理制度,会计核算的方法,以及用计算机作为主要的核算工具后对会计理论、会计制度的影响和会计工作的新特点。电算化会计理论的研究确定了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体系、运作规范及特点、审计接口、会计档案等基本要求,它一方面符合手工会计的基本要求,同时又具有自身独有的特点。电算化会计理论的基本问题研究透彻了,会计软件的研制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能更符合会计、审计工作的实际要求,会计电算化软件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会计工作,使会计工作在实现电算化后更加规范、效率更高、安全性更强,更好地为管理决策服务,以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效益原则。同时,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也使会计电算化系统出现许多新的特征。这些既推动现有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也对现有的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发展产生障碍。为此就提出了一个挑战性的课题,即会计电算化系统必然向网络化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电算化会计理论的研究,建立较完备的电算化会计理论体系,以适应会计电算化迅速发展的需要。  3 做好会计基础工作  电算化会计虽然以计算机为计算工具,但其整个信息处理过程仍表现为计算机与人工的结合。计算机对数据(信息)的处理是通过程序来进行的,系统内部控制方式均要求程序化。比如,对操作权限的限制有密码程序,验证借贷金额是否平衡有校验程序等。同时,由于数据处理的人机结合和系统内部控制方式程序化,使得系统控制复杂化。其控制点由手工会计对人的控制转到对人和机器两方面的控制,控制的内容涉及人员分工、职能分离和计算机软、硬件的维护,以及会计信息和会计档案的保存和保管。在网络环境下,会计电算化系统要求原始会计数据标准化和规范化,所有录入到电脑里面的会计信息必须代码化,以便于电脑集中处理。同时,所使用的代码必须与财政部规定相符,与网络环境对会计数据的传输要求相一致,从而更好地发挥网络的优势。在整个企业管理现代化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做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规划和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重新调整会计及整个企业的机构设置、岗位分工,建立一系列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还要修改扩建机房,选购、安装、调试设备,自行开发或购买会计软件,培训会计电算化人员,进行系统的试运行等工作。以上所列的各项工作必须做好,否则电算化会计系统将不能正常工作,有损于会计电算化的整体效益并使其不能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会计和企业管理现代化将无法实现。  4 增强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  财务上的数据往往是企业的绝对秘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但当前几乎所有的软件系统都在为完善会计功能和适应财务制度大伤脑筋,却没有几家软件公司认真研究过数据的保密问题。为了对付日益猖獗的计算机犯罪,国家应制定并实施计算机安全法律,在全社会加强对计算机安全的宏观控制,政府主管部门还应进一步完善会计制度,对危害计算机安全的行为进行制裁,为计算机信息系统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在电脑网络环境下,某些内部人员的恶意行为及工作人员的无意行为都可能造成会计信息的不安全性,因此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是必要的。一是实行用户权限分级授权管理,建立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岗位责任。二是建立健全对病毒、电脑黑客的安全防范措施。三是从电算化网络软件的设计入手,增加软件本身的限制功能。四是建立会计信息资料的备份制度,对重要的会计信息资料实行多级备份。五是强化审计线索制。六是建立进入网络环境的权限制。加强数据的保密与保护。在数据进入系统时必须加一些用户口令、声音监测、指纹辨认等检测手段和用户权限设置等限制手段。另外还可以考虑硬软件加密或把系统作在芯片上加密等机器保密措施和专门的管理制度。  5 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  为了更有效地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必须根据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特点,分别做好会计档案的收集、保存、利用等方面的工作。  (1)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收集。所谓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收集是指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如一个会计年度,把计算机系统中的所有会计数据拷贝(备份)存储到磁性介质或光盘上,从而脱离于原计算机系统的会计档案。财务部门应把财务数据的备份文件保存好,以防计算机硬件系统损坏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在最小的损失下恢复原有的会计电算化系统。  (2)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与保存。由于电算化会计档案是存储在磁性介质或光盘上的,要根据这些信息载体的物理特性采用双备份,并且每份上要注明形成档案的时间与操作员姓名,并将其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以防止地震或火灾等意外情况引起整个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毁灭与系统的不可恢复性。在保存这些档案时应远离磁场,注意防潮、防尘等。对采用磁性介质保存的档案,还应定期进行检查、复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质的损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造成无法挽救的损失。  (3)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利用还应注意电算化会计档案与对应的财务软件版本的一致性。在不同版本软件下形成的会计档案其会计数据的结构不可能相同,有可能产生会计档案不能被调阅或某些预料外的错误。因此,会计电算化档案除保存各版本的备份财务数据外还应保存对应版本的会计电算化软件系统版本,二者的一致性是非常必要的。  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应用,对会计和会计工作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也是十分深刻的,这种影响必将推动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会计电算化进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又必须重视和及时解决,否则将严重阻碍我国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发展。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