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戏曲鉴赏论文800字的意思是啥

发布时间:2024-08-27 17:15:46

戏曲鉴赏论文800字的意思是啥

最佳答案璀璨的中华文化——戏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它不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从盘古开天辟地,到如今的现代科技飞速发展,中华文化也从几千年前的单调,发展到现在的辉煌。中华文化,范围广阔。传统学科中的数学、医学、农学;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印刷术;建筑中的万里长城、阿房宫;绘画中的中国国画;文学中的中国古典诗词、小说、神话、寓言;还有书法、音乐、舞蹈、戏曲、曲艺、服饰、饮食、武术等等,这些绚丽的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变得丰富多彩,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之中。而在众多的传统文化中,戏剧,无疑是能够很好地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和特色的一项文化。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它的起源 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革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戏剧的发展可以说是随着文明的出现就出现了,虽然原始的戏剧很粗糙,也可能称不上是戏剧,但任何一项文明的发展都是要经历刚开始的粗糙,才能逐渐得趋于完善的。原始的戏剧为后来完美的戏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戏剧从原始社会发展代中国古代,经历了一个重大改革。中国古代戏剧因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所以称作“戏曲”。中国戏曲主要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传奇和明清传奇,也包括近代的京戏和其他地方戏的传统剧目在内,它是中国民族戏剧文化的通称。正是从古代的戏剧开始,到如今,戏剧已经成为了一个庞大的,完美的整体。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出现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都受广大观众热烈欢迎。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湘剧、粤剧、秦腔、川剧、河北梆子、安庆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等众多剧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戏剧的发展可以说是相当的成功的,有众多老一辈的艺术家和群众们热衷戏剧,希望将戏剧,这项中华的璀璨文化发扬光大。然而,戏剧在现在的发展中却面临着一个非常大的问题:现代文化的冲击。随着老一辈艺术家的渐渐衰老,新一代的年轻人逐渐崛起,现代文化正和传统文化商讨着一个问题:我们两个,到底哪一个才能站得住脚呢?我曾经看过一个电视节目,记者到街上进行随机采访,对象都是一些年轻人,记者一些老艺术家的名字,问他们知不知道,而大多数被采访者都表示没有听过。现在,新一代的文化如浪潮般席卷而来,新一代的偶像受到众多粉丝的追捧,新一代的歌曲、舞蹈在人群之间流传。有许许多多的现代偶像的粉丝对中华传统文化不屑一顾,认为那样的艺术、文化不适合喜欢追赶潮流的自己;对老一辈艺术家和传统节目一无所知,认为父母那一代人知道,并不等于他们也应该去知道。这是多么令人心寒啊!当然,我并不觉得追赶潮流不好,我也喜欢新生代的偶像,但是我觉得对于传统的文化也应该有一定的了解。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意识到,现代的文化需要发展,但传统的文化更需要发扬光大。于是,媒体开始越来越多地把传统文化向年轻的一代用他们喜欢的方式进行发扬、宣传,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上了中国传统的戏剧;新一代的影星、歌星也开始在自己的影片、歌曲中加入中国传统元素,利用他们自身的号召力,让更多的年轻一代对戏剧有更多地了解,为发扬传统戏剧献上自己的力量,毕竟,这些年轻的歌手的老师也是上一辈的老艺术家;而老艺术家们也开始在传统中融入新元素,是传统戏剧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吸引年轻人,使年轻人不仅追赶潮流也爱上传统,对戏剧有更加深入地了解。现在,也有许多外国人喜欢上中国的戏剧,对中华文化也有深入地了解。戏剧,这一中华独特的文化,正在被更多的人所了解,所喜爱。璀璨的戏剧艺术将会在世界的东方放出光芒!

学戏  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每种戏曲都有各自的特点,如京剧的容华美;昆曲的雅精致;梆子戏的高亢悲凉,越剧的轻柔婉转,黄梅戏的悠扬委婉……  为了感受它博大的内涵,去品味它悠长的韵味,我特地去“师学戏”。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不见其人,只闻其声,不用猜就知道张奶奶又在一展歌喉了。  点明来意后,张奶奶乐得合不拢嘴,二话不说便开始教我唱戏了。  张奶奶给我选了一段既简单又好听的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张奶奶先找来了《天仙配》的音乐让我欣赏一番,那似乎散发着清香的泥土气息的黄梅小调使人仿佛感受到了剧情人物的欢喜幸福,看到了潺潺的溪水,在枝头欢歌的小鸟……突然,我感到一阵摇晃,猛地睁开眼,才知道是张奶奶正唤醒沉迷于戏曲的我。原来戏早已唱完了。真是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原来戏曲也并不亚于现在的流行歌曲,同样挺好听。  接着张奶奶开始一句一句地教我唱,她唱一句,我学一句。一曲下来,原本婉转的黄梅戏被我唱得“面目全非”,没一句是着了调的。在场的叔叔阿姨听后笑得前仰后合,我不禁愁眉苦脸开始丧失了学戏的信心。奶奶看到我这副表情,便和蔼地对我说:“别急,万事开头难,只要有毅力一定能学好。”听了这话,我心头一热,信心之火又重新燃起。张奶奶也继续教我唱。遇到较难的让我重复练习,不厌其烦地示范唱,直到把我教会为止。几遍下来,我已能完整并着调地唱下来了。又跟着音乐练几遍后,我便能与张奶奶一个“牛郎”一个“织女”地对唱起来了。  常言道: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得去尝尝。其实,很多东西不能光看表面,需要亲自去实践,才能知道事物的真假,做事的难易。同时,我还悟出另一个道理,凡事熟能生巧,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一定能把事情做好!

“书房门前一支梅,树上鸟儿对打对&hllip;&hllip;” 婉转,悠扬——我这样形容它。别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没错,就是它——戏曲。 也许你会笑我喜欢它。“戏曲?不会吧?你也太土啦。现在哪儿还有人听这个啊!”原本,我也是这样想的。但我今天才发现了真正的它,然后,喜欢上了它。你听见了吗?它在诉说。诉说着千古的绝唱,诉说着永恒的经典,诉说着世界的惊叹。我想,它需要听众,我愿意听它诉说,用心。 第一次真正打动我的戏曲是它。那浓烈的依依不舍之情溢于言表。无数次的暗示,而那木头脑袋又屡敲不响,无奈于伤心离别。那颗心是火热的。我能感觉,我能触碰得到。而那股莫名的感动便也就通过我的指尖刺激了神经。 《梁祝》——一个不老的神话。人们惊异于它的凄美。又该怎样让它更广为人知呢?戏曲便为它插上了双隐形的翅膀,让它飞跃了国界,在世界自由翱翔。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让它来诉说这最初的神话,自然就成锦上添花,给予了它最好的诠释。于是,便有了千古绝唱。 经典,何谓经典?依我看,能绕梁三日,使人齿舌留香,便是经典。而那兼容二胡的温宛、铜锣的刚劲、琵琶的飞扬、月琴的优雅的戏曲又岂是“绕梁三日”?它是一种力量,穿透你身上的每个细胞;它是一股清泉,沁透了你的心脾;它是一缕阳光,贯穿于你的发梢到足底。于是,便有了“永恒”的经典。 闻声寻去,世界惊叹的源头在哪儿?掀开那神秘的面纱,欣然,原来早已有种命定的情愫牵绊着你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早已有那潺潺的戏曲之流在血液中流淌。 于是,你找到了我,我也找到了你。欣喜若狂的打声招呼,然后相伴一生。

看过《卧薪尝胆》的人都知道越王勾践的隐忍精神,而我也喜欢勾践这个人的。 全剧以青铜色调的深沉气质表达出中华民族文明的内涵,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两位大王之间的征服和斗争呈现出英雄精神个性的征服竞争,体现出大国与小国之间的生存竞争。而勾践在百般凌辱之下,他没有改变自己的意志。没有忘记自己国家的仇恨,他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经历过千辛万苦,等那复国之日,他能忍常人之不忍,能做常人之不做的事,而这也毕竟是电影所演,在那遥远的年代,越王勾践真正忍受了多少,又有什么历史事,实可以见证。 所以说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是无人可比的,他忍受了天下最耻辱`最令人不忍受的事。而他的卧薪尝胆也取得了最后得胜利,他完成一件不可能完成的大事。我敬佩他,我要以他为榜样,认真去做一件事,无论事情有多大,我们都会有收获,都会有成功的那一天。 相信自己,只要努力一定就会有收获,不要放弃自己,否则老天也会放弃你,努力吧!同学们。 第二篇 长篇电视剧《还珠格格》中的小燕子的形象真不知道被多少的少男少女倾倒过。而我每看完一集后,那个纯洁善良、心胸开阔的夏紫微的形象,总让我激动不已。[用简洁的语言阐述了自己所评论的角度和主题。] 剧中结尾的情节是让我不能忘怀的。皇阿妈已经知道皇后和容嬷嬷是一路追杀他的儿女们的幕后指使,决定将她们一同处死。而饱受皇后和容嬷嬷刁难伤害的紫微,这时却把皇阿妈赏给她的金牌令箭拿了出来救皇后和容嬷嬷。两相对比,让皇阿妈从自己女儿的善良大度中看到了皇后和容嬷嬷的心狠手毒,于是,大发雷庭坚决要处斩她们。这时,紫微竟让人意外地跪到地上,恳求皇上开恩,免皇后和容嬷嬷一死。[主要从戏剧情节中选择材料论证紫微纯洁善良、心胸开阔的高尚品质。] 看到这里,真让人不能不受感动:皇后和容嬷嬷对紫微何止是刁难和伤害,其实有许多时候已经到了要置她于死地的份上。但紫微却不记前嫌和恩怨,挺身而出求情救人。你说,这是多么宽阔的胸怀!这是多么善良的心地![作者自己阐述的道理,论证紫微纯洁善良、心胸开阔的高尚品质。] 在皇阿妈仍有些犹豫时,紫微别出心裁地念《不打诗》,让皇阿妈最终放弃了处死皇后和容嬷嬷的想法。这时,紫微说出了一句最美的话来:“人生最大的美德就是饶恕。”[引用戏剧情节和人物的台词作论据]是的呀,“得饶人时且饶人。”这是中国的一句古语。可是,紫微等兄妹们,一路上被皇后和容嬷嬷派人追杀,为摆脱杀身之祸历尽了千辛万苦,就是没有得到饶恕的时候。为什么偏偏这时,紫微要饶恕自己的敌人呢?在有几分不理解的同时,我真想高声地为她身上那种纯洁善良,心胸开阔的高贵品质高声喝彩![作者自己恰到好处地阐述道理,对紫微进行歌颂和赞美。] 有人说:《还珠格格》给人的精神享受太肤浅。可是,我却于这种肤浅中,喜爱上紫微这个人物形象,因为,她让我感受到一种纯洁善良,心胸开阔的人性美;她告诉我们,做人,不论是同学朋友之间,还是亲人邻里之间,应该抛弃斤斤计较,心胸狭窄的陋习。这样,我们这个世界就会更美![评论自己喜欢的戏剧人物,最终就是要让读者在道德情操等方面受到感染。结尾处把对戏剧人物的评论的体会和生活中做人结合起来,其主题升华到了一个非常实际的层次上,妙!] [简评]本文从小处着眼选择了一个极易发挥的角度对紫微纯洁善良、心胸开阔的高尚品质进行了评论和赞美。这是本文成功首要之处。同时,文章选取结尾处的一些情节作为论据,让文章的内容显得充分有力;更可贵的是,作者在引述戏剧情节后,不是简单地对人物进行赞美,而是充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让文章的论证既充分又严密。结尾处把生活中的做人问题结合了进来,给人启迪和教育。 第三篇 阅读激情澎湃的《雷雨》却独独感到侍萍是沉默的。她不是曹禹最钟爱的人物,不具有最“雷雨”的性格,所能唤起的阅读共鸣也不会是最“雷雨”的。然而,侍萍的沉默却让我们不敢同样沉默地漠视命运。意义恰好相反,侍萍的人生经历最沉重地敲击着《雷雨》的悲剧丧钟:将最有价值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 侍萍作为一个旧时代的下层妇女,她的人生已被分成两部分:一半属于丈夫;一半属于儿女。她希冀在默默无私地为他人奉献中得到对方的关爱与理解,从而确证自己存在的价值。然而侍萍命运的悲剧性却让这汪纯净的生命之泉慢慢干涸,直至枯竭。 女人前半生的幸福往往押在婚姻的赌注上。少女时代的侍萍与周家少爷周朴园定情,并为他生下两个儿子。然而周朴园狠心的遗弃毁灭了少女的爱情之梦,失贞的耻辱永远地葬送了侍萍通过婚姻可能获得幸福的人生坦途。因此,她绝望于爱情,也失去了追求爱情的权力。这段感情令她受尽折磨,背负着失德的十字架艰难前行。可以肯定地说,周朴园的背叛彻底毁灭了少女诗萍的“纯真”。 没有了爱情,余下的就是必须生存的现实。侍萍遇人不善地嫁了两次,与鲁贵的结合显然也不是幸福的。鲁贵鄙贱失贞的侍萍,待其如奴仆般吆喝训斥,侍萍只能以沉默来拒斥这个她极端厌恶的男人。因此,被迫选择的婚姻也没有结侍萍带来解脱,相反只是在一次次廉价的自卖中践踏着作为人的尊严。前半生的侍萍最诚挚地奉献过爱情,却遭到背弃;试图经营家庭,却倍受歧视。沉重的现实境遇使她逐渐丧失了爱人的能力,侍萍生命的一半早早地枯萎了。 中年的侍萍悉心于照料儿女,作为一个母亲,她关爱着自己的孩子,她总是竭尽全力地张开羽翼为儿女们这风挡雨。她毫无保留地将后半生的幸福押在儿女的回报上。然而命运之神所安排的“回报”却彻底击垮了这个善良的母亲。面对长大成人的长子周萍,侍萍的隐忍与欣慰矛盾交织,只一句“我是——你打的这个人的妈。”将母亲想认而又不能认子的悲哀浓缩到无尽的心灵空间中,侍萍清楚地意识到她已经永远地失去了这个儿子。生长在两个不同家庭,代表着两个截然对立阶级的兄弟周萍与鲁大海之间必然的阶级冲突又让侍萍在“手心手背都是肉”的矛盾中备受煎熬,心力交瘁。可是命运还在步步紧逼这个满身疮伤、苦难深重的母亲,向她追讨三十年前的“旧账”。女儿四风与异父兄长周萍的乱伦令侍萍猝不及防,前半生的“罪恶”由此将她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尽管待萍以最大的勇气独自吞咽着儿女们为她酿制的苦酒,一场势不可挡的大雷雨摧毁了一切,侍萍彻底失去了生命仅有的支撑。如果说前半生失去爱情的侍萍还能麻木地生存,后半生失去亲情的侍萍则一无所有,她所奉献出的都成为前半生的赎罪,彻底绝望的侍萍别无选择地疯狂了。 活生生的侍萍在命运安排下逐步走向死寂的绝境。她沉默的人生具有最大的包容性:她自始至终地关爱他人,以最大限度忍耐别人给她造成的伤害,不断退让地守着生命的底线。戏剧大师曹禺将所有苦难集中于侍萍一身,也许意义正在于证明:人必然会经受苦难,即使他(她)默默无闻。面对苦难,人无法选择,只有去面对、去接受。 侍萍的悲剧是一曲用心良苦的命运挽歌。侧耳倾听时,荡漾在心里的是“水似的悲哀,流不尽的”。

戏曲鉴赏论文800字的意思是什么

围绕戏剧的具体内容来展开,可追溯来源,传承……

戏剧是描写人生的艺术,真实应是它的第一要素,人们常说,艺术是真善美的统一。在我看来,真是戏剧的基础,是生命;善是这个生命的意义、价值;美使得这个生命有持久的可以品味的艺术魅力。 何谓真实?它是有一些基本品质的。第一,它能使观众信以为真。观众明知戏是假的,舞台所演是个虚构的世界,看戏是娱乐,是一种精神游戏,为什么又很乐意在心理上接受戏剧的支配,做“介于信与不信之间的有意识的自欺”呢?原因就在舞台上表现的人生,能使观众产生可以出入于自身经历的种种联想,从而加深对人生的体悟。有了这种联想、体悟,就会获得虽假犹真的审美愉快。美国剧作家阿瑟·密勒说:“戏剧与任何艺术相比更要求中肯恰当。如果一出戏能令人相信‘事情正是这样的’,那么,即使它缺点很多,仍不失为好戏。”如果一出戏连可信这一关也过不去,观众在看戏过程中不断产生疑问,就难以进入审美状态,有时甚至感到智力受了伤害。这样的戏还谈什么真实呢?第二,戏剧的真实还必须是动人的,是情感化了的真实。在社会科学中,真实可以用理性来直接表达。但在戏剧中,理性隐藏在情感之中,是靠情感的真实来影响观众的。明代作家袁于令说得好:“剧场假而情真。”这个“情真”,先由艺术家体验到了,他先被自己的体验所激动,才有可能打动观众。而戏剧的情感,是感性状态的理性,总是包含着是非判断的。表现美好的情感或邪恶的情感,都是经过了艺术家理性之光的照耀,是审美化了的东西,不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所以看莎士比亚的悲剧,不会染上麦克白的野心、理查三世的残忍、奥赛罗的猜疑。戏剧中的真总是要通向善的。现代戏曲在对人性的描写上,会超脱于过去的价值判断,其表现方式也不一定黑白分明,有些作品还着力于表现“灰色地带”,仍然不会泯灭是非善恶,泯灭理性精神。那种不包含是非善恶的愉快,只是一般的消遣性娱乐,成不了高尚的娱乐,不是戏剧真正的审美愉快。因而第三,戏剧的真实,还应当是有力量、有力度的。这种力量,源于戏剧的真实、真情,不是细琐的、卑微的,而是表达了某种“对人类具有普遍意义的旨趣”(黑格尔语),或者如恩格斯说的“具有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我们不能要求许多作品都有思想力度、深度,但如果太缺少这类作品,现代戏曲就没有脊梁骨了。 真实不同于事实,重要的是心灵的贴近

围绕戏剧的具体内容来展开,可追溯来源,传承

我国传统艺术的遗产极其丰富并且辉煌。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曲、园林、建筑、雕塑、工艺美术、传统美食等等,都有几千年的积累,都有伟大的创造,都透着五千年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国传统艺术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淳厚的艺术内涵和生动的历史痕迹,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和欣赏,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大餐”。 ��中国的传统艺术发展到今天,一些门类正在或多或少地隐退于边缘化的地位,陷入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有的门类发展前景很不明朗,有人甚至认为这些门类已失去生命力,应该送进博物馆。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形态的日趋多元和外来文化的不断撞击,在西方的文化艺术、生活方式、价值观审美观如潮水般涌进的情况下,我国传统艺术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例如戏剧,无论是被誉为“国粹”的京剧,还是各地历史悠久的地方剧种,它们的市场都在日益萎缩;再例如美术,国画等纯中国传统的艺术科系,则越来越不被看重。��值得思考的是,我们为何只对国外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例如年轻人喜欢咖啡而不喜欢喝茶,喜欢听国外的民谣而抗拒中国戏剧,而在国外,咖啡是传统的,但照样流行,甚至连摇滚乐也是传统,但现在也依然能让年轻人狂热。国外的年轻人没有太重的前卫与传统的区分,很多时尚的东西都是由传统演变过来的。中国传统艺术出现这种情况当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对中国传统艺术缺乏深入的了解,对它们的文化精神内涵以及多方面的价值缺乏大众化的有规模的宣传,许多年轻人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对我们的传统艺术是知之甚少,如此下去,中国广博的传统艺术总有一天会烟消云散。��从文化欣赏的角度来说,传统的就是民族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但是从文化特性与保护的层面上看,传统的只能是民族的,中国的传统艺术当然只能由中国自己来保护。传统艺术的创作和发展离不开孕育她的民族特性和民族习惯。只有集合各方面的力量,才能完成这一光荣的使命。��我们的心愿就是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向大家展示中国传统艺术的悠久、深厚、绮丽和多姿,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传统艺术,让这些艺术瑰宝发扬光大,流传下去。很难想象如果没有了戏剧,没有了中国结,没有了元宵粽子,没有了茶道,没有了国画,那样的中国还会是一个几千年的文明古国吗?但是相信有了我们共同的努力,这一切就永远不可能发生。

戏曲鉴赏论文800字的意思是什么呢

戏剧是描写人生的艺术,真实应是它的第一要素,人们常说,艺术是真善美的统一。在我看来,真是戏剧的基础,是生命;善是这个生命的意义、价值;美使得这个生命有持久的可以品味的艺术魅力。 何谓真实?它是有一些基本品质的。第一,它能使观众信以为真。观众明知戏是假的,舞台所演是个虚构的世界,看戏是娱乐,是一种精神游戏,为什么又很乐意在心理上接受戏剧的支配,做“介于信与不信之间的有意识的自欺”呢?原因就在舞台上表现的人生,能使观众产生可以出入于自身经历的种种联想,从而加深对人生的体悟。有了这种联想、体悟,就会获得虽假犹真的审美愉快。美国剧作家阿瑟·密勒说:“戏剧与任何艺术相比更要求中肯恰当。如果一出戏能令人相信‘事情正是这样的’,那么,即使它缺点很多,仍不失为好戏。”如果一出戏连可信这一关也过不去,观众在看戏过程中不断产生疑问,就难以进入审美状态,有时甚至感到智力受了伤害。这样的戏还谈什么真实呢?第二,戏剧的真实还必须是动人的,是情感化了的真实。在社会科学中,真实可以用理性来直接表达。但在戏剧中,理性隐藏在情感之中,是靠情感的真实来影响观众的。明代作家袁于令说得好:“剧场假而情真。”这个“情真”,先由艺术家体验到了,他先被自己的体验所激动,才有可能打动观众。而戏剧的情感,是感性状态的理性,总是包含着是非判断的。表现美好的情感或邪恶的情感,都是经过了艺术家理性之光的照耀,是审美化了的东西,不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所以看莎士比亚的悲剧,不会染上麦克白的野心、理查三世的残忍、奥赛罗的猜疑。戏剧中的真总是要通向善的。现代戏曲在对人性的描写上,会超脱于过去的价值判断,其表现方式也不一定黑白分明,有些作品还着力于表现“灰色地带”,仍然不会泯灭是非善恶,泯灭理性精神。那种不包含是非善恶的愉快,只是一般的消遣性娱乐,成不了高尚的娱乐,不是戏剧真正的审美愉快。因而第三,戏剧的真实,还应当是有力量、有力度的。这种力量,源于戏剧的真实、真情,不是细琐的、卑微的,而是表达了某种“对人类具有普遍意义的旨趣”(黑格尔语),或者如恩格斯说的“具有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我们不能要求许多作品都有思想力度、深度,但如果太缺少这类作品,现代戏曲就没有脊梁骨了。 真实不同于事实,重要的是心灵的贴近

。欣赏戏剧的时候,我也会觉得戏剧比单纯的音乐、舞蹈和美术要浅显易懂

戏剧是描写人生的艺术,真实应是它的第一要素,人们常说,艺术是真善美的统一。在我看来,真是戏剧的基础,是生命;善是这个生命的意义、价值;美使得这个生命有持久的可以品味的艺术魅力。 何谓真实?它是有一些基本品质的。第一,它能使观众信以为真。观众明知戏是假的,舞台所演是个虚构的世界,看戏是娱乐,是一种精神游戏,为什么又很乐意在心理上接受戏剧的支配,做“介于信与不信之间的有意识的自欺”呢?原因就在舞台上表现的人生,能使观众产生可以出入于自身经历的种种联想,从而加深对人生的体悟。有了这种联想、体悟,就会获得虽假犹真的审美愉快。美国剧作家阿瑟·密勒说:“戏剧与任何艺术相比更要求中肯恰当。如果一出戏能令人相信‘事情正是这样的’,那么,即使它缺点很多,仍不失为好戏。”如果一出戏连可信这一关也过不去,观众在看戏过程中不断产生疑问,就难以进入审美状态,有时甚至感到智力受了伤害。这样的戏还谈什么真实呢?第二,戏剧的真实还必须是动人的,是情感化了的真实。在社会科学中,真实可以用理性来直接表达。但在戏剧中,理性隐藏在情感之中,是靠情感的真实来影响观众的。明代作家袁于令说得好:“剧场假而情真。”这个“情真”,先由艺术家体验到了,他先被自己的体验所激动,才有可能打动观众。而戏剧的情感,是感性状态的理性,总是包含着是非判断的。表现美好的情感或邪恶的情感,都是经过了艺术家理性之光的照耀,是审美化了的东西,不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所以看莎士比亚的悲剧,不会染上麦克白的野心、理查三世的残忍、奥赛罗的猜疑。戏剧中的真总是要通向善的。现代戏曲在对人性的描写上,会超脱于过去的价值判断,其表现方式也不一定黑白分明,有些作品还着力于表现“灰色地带”,仍然不会泯灭是非善恶,泯灭理性精神。那种不包含是非善恶的愉快,只是一般的消遣性娱乐,成不了高尚的娱乐,不是戏剧真正的审美愉快。因而第三,戏剧的真实,还应当是有力量、有力度的。这种力量,源于戏剧的真实、真情,不是细琐的、卑微的,而是表达了某种“对人类具有普遍意义的旨趣”(黑格尔语),或者如恩格斯说的“具有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我们不能要求许多作品都有思想力度、深度,但如果太缺少这类作品,现代戏曲就没有脊梁骨了。 真实不同于事实,重要的是心灵的贴近 真实是一种感受,是来自客观又对于客观有认识意义的主观感受。真实不同于事实。历史学要靠事实,戏剧艺术要靠真实。戏剧所以要写“事实”(故事)只是为了让观众感受真实,并非为了“事实”本身;而这个“事实”一般也不必是现实中的事实(或称实事)来支持的。鲁迅论讽刺艺术时说:“不必是曾有的实事,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所以艺术离不开虚构,允许幻想,甚至可以出神出鬼。写历史剧,在历史事实与艺术虚构之间,艺术家可以自由摆动。摆动的自由,服从于能表现出一种令人信服的“内在的可能性”(莱辛语),并且,它是和艺术家的意图紧紧地连结在一起的,达到情与理的相互渗透和自由转换。我们似乎有一种重事实、轻真实的倾向,如所谓重大题材,以为找到了它就可以获得巨大的真实了,客观效果常常并非如此,因为受实事的束缚较多,就难以在真实的开掘上获得充分自由。在过去传媒不发达的年代,写时事新闻的戏很有号召力,现在已经不是这种情况了。对于观众来说,戏中的“事实”在时间上离我们是近还是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心灵的贴近。心灵的贴近对艺术家和观众都很重要。而且还应看到,时间距离恰恰是创作上拥有较大自由度的有利条件,京剧《曹操与杨修》、梨园戏《董生与李氏》就是很好的例子。

俗话说得好:"人有爱好,百事不烦。"人的一生谁没有几项业余爱好呢?有的喜欢种花养鸟,有的喜欢琴棋书画,有的喜欢吟诗颂词,有的喜欢体育竞技,而对我来说,读书与听戏是我的最爱。 从小到大,书本和戏曲就始终伴我成长至今。读书养人,"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也倒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可是说起爱听戏,就令人有些费解了,因为祖上既不是优伶戏子,出身也非什么梨园世家,自己怎么回喜欢上那节奏缓慢,咿咿呀呀的戏曲呢?这也许就是天生的一份情缘吧。 记得小时侯,家乡那个小镇有个规模不大的电影院,经常上映电影,对于当时文化生活极端贫乏的我们来说,每逢放一场电影就像是过节一样兴奋。邀上两三个小伙伴,只需花上五分钱,便可进得场来,占上一个靠前排的好座位,嘴里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一包五香瓜子,或是妈妈事先给烤熟的一捧香喷喷的玉米粒,一边聚精会神地盯着银幕上的一举一动、一花一树。小伙伴们大都喜欢看《红孩子》、《小兵张嘎》、《小花》等故事情节生动曲折的儿童片或武打片,而我呢?却独独偏爱那唱腔优雅、风韵独具的戏曲影片,什么《卷席筒》啦,《铁弓缘》啦,《花为媒》啦,《窦娥冤》啦…… 小伙伴多受不了那缓慢咿呀的唱腔,而我则看得如痴如醉,有时还难免为剧中人物悲惨的遭遇而撒上一掬同情的眼泪呢!偶尔赶上省京剧团到我们小镇来演几场戏,我更是心花怒放,激动不已。现在想起那情景来,还是历历在目。有时想想,到底是戏剧的什么地方吸引了我儿时的视线呢? 哦!原来是舞台上那优美熟稔的水袖功夫,那魅力独具的说唱道白,那五彩缤纷的油彩以及那精彩纷呈的舞蹈及武打场面令我沉迷其中,不能自拔。虽然当时的我并不真正懂得戏曲的内涵,但那出色的表演却令我如沐春风,如饮甘泉,那种美妙的滋味啊,深深地印在我的 脑海中,恐怕我今生今世也难以忘怀了。 哦!我儿时的梦与欢乐…… 就这样,伴着悠扬的戏曲声,我慢慢地长大。19岁那年离家上了大学。学校倒是有影院,规模也不算小,可是从未演过戏。所幸的是,学校开设了"戏曲理论"这门课程,于是我便毫不犹豫地选修了这门课。给我们授课的王文彬教授是个不折不扣的戏迷。课上,只见他眉飞色舞,滔滔不绝,每每讲到动情处,还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咿咿呀呀地来上几段,真让我们大开眼界,也受益匪浅,更加迷上了戏曲。受王老师影响,在异彩纷呈的戏曲种类中,尤其喜爱京剧。因为老师告诉我们:京剧无论从创作思想、表演形式,还是到审美价值和欣赏态度,都和西方的话剧、歌剧、舞剧大相径庭,在世界戏剧舞台上独树一帜。的确如此,我听过歌剧,光唱不说更没有舞,话剧是光说不唱,舞剧则不说不唱,而京剧却是集诗歌、音乐、舞蹈、武打、美术等多种艺术样式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在世界艺术殿堂内都有它的一席之地,是我们炎黄子孙的骄傲,因为,只有我们这个古老优秀的民族才能创造出如此灿烂夺目的艺术,令人叹为观止。正如一首歌唱到的:"四击头一亮相,美极了,妙极了。简直OK顶呱呱。"连外国人都赞叹不已,何况我们中国人呢?有什么理由不去喜爱自己的"国粹",不去欣赏那出神入化的表演呢? 闲暇时,经常和同寝好友从老师那里借来道具,在脸上勾勾画画,涂涂抹抹,披衣甩袖,模拟戏曲里人物的一招一式,一颦一笑。摇曳着一头的凤冠,飘荡着两腮的笑靥,挥洒着满腔的柔情,那一举手一投足还真有模有样,满像那么回事。这时候的寝室,满溢着甜脆的笑声,萦绕着莺啼燕语,那种欢乐呵,是今生也难以抹去的记忆。 哦!我黄金般珍贵、清露般美好的大学时光…… 如今的我,已步入中年,外界的很多事物已经不再能吸引我了,年轻时的许多爱好也已荡然无存,变得平静深沉了许多,然而对于戏曲的喜爱却丝毫未减,反而与日俱增。在人世繁杂浮躁、快节奏的生活中奔走、忙碌的我,闲暇时听上一段京剧,那便是难得的享受了。戏剧中那缓慢从容的旋律,曼妙典雅的舞姿,悲欢离合的演绎使我那颗常常被周围所充斥的狂歌劲舞、泡沫文化所包围的心灵重新归于淡泊平静。中年看戏,不仅读懂了京剧那通俗化、大众化的风格,也更深刻地参悟了京剧那具有高层次的美学特征和美学价值。京剧行腔之完美,是无与伦比的:有的柔美,有的高亢,有的清丽,有的苍劲,有的飘逸洒脱,英姿勃发,有的似行云流水,一泻千里:京剧那极具程式化的舞蹈和动作,是玄妙多姿的,你看那演员在台上:圆场、走边、起霸、亮相、两军交战、跃马摇船,甚至一举手一投足都程式俱备,极为讲究,令人赞叹不已;再加上那魅力独具的念白,精彩纷呈的水袖,以及令人眼花缭乱的武打场面无不散发着中华戏曲特有的魅力,让人留连忘返,叹为观止。我敢说,京剧即使和汉文、晋书、唐诗、宋词、元曲、明画相提并论,也毫无逊色之处。怪不得国际友人将京剧称为我国的"国粹",实不为过也。 最喜欢程派弟子--张火丁的演唱,最难忘那次在天津大剧院亲耳聆听、亲眼目睹了张火丁声情并茂的演出,真是令人叫绝,让我过足了戏瘾。记得她唱的那出戏是著名古典剧目《玉堂春》,那唱腔,那动作,那身段,声起处如雨燕凌空,珍珠落盘;声落时如瀑布飞流,一泻千丈;那眼神,那表情,那神态,将苏三那含冤负屈的怨愤,惊悸、痛苦的思绪以及对前途渺茫的无奈表演得淋漓尽致,听起来令人回肠荡气,看起来让人为之动容,真是一种灵魂的荡涤,思想的洗礼,艺术的享受。听罢令我久久不能忘怀,真有古人所谓"绕梁三日,余音不绝"之感。 人到中年,历历回首,戏韵情浓,余味悠悠。 有道是"戏曲大舞台,人生小天地",我看戏剧多妩媚,料戏剧看我应如是!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戏如人生,人生如戏。

戏曲鉴赏论文800字

知道梁祝故事的人,听过梁祝音乐的人,都永远会为这种千古传咏的爱情故事所深深撼动,爱情就是这样,它是两情相悦两厢倾慕两性向往生死相随之最完美体现。而更让人永世不忘的就是那感人心魄的绝唱。梁祝的化身,就是那翩翩起舞紧密相随的蝴蝶,在云南民间传说中是指美凤蝶。从它诞生以来,就一直成为世人的爱情楷模和民族伟大情操的典范,它深刻蕴育着民族精神和忠贞理想,中国人民深深喜爱梁祝,世界人民也同样是喜爱梁祝!人民用不同的音乐形式来表达这种情愫,在其中赋予着高尚的精神寄托  乐曲一开始在轻柔的弦乐颤音背景上,由长笛吹出了优美动人的鸟鸣般华彩旋律,呈现出一派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景象,接着双簧管以柔和的音色奏出抒情的主题。整个引子展示出一幅风和日丽下,草桥畔桃红柳绿、百花盛开的画面。  接下来,在竖琴的伴奏下,小提琴演绎出纯朴而美丽的“爱情主题”。这段旋律在整部作品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少人听了这段旋律都为之陶醉。作者在选取这段主题时可谓煞费苦心。创作者之一的何占豪曾在杭州越剧团当演员,他对越剧音乐既熟悉又喜爱。在创作《梁祝》时,故事流传在浙江一带,越剧是浙江的代表剧种,他决心从越剧音乐中取材。据平时的观察,许多越剧名演员,不论他们演出任何剧目,只要唱到一段唱腔时,台下都会博得热烈地掌声为之呼应。作者抓住了这段唱腔作为《梁祝》中“爱情主题”的基本音调。这段主题是全曲的核心的音调。独奏小提琴从柔和朴素的A弦开始,在明朗的高音区富于韵味地奏出了诗意的爱情主题。在音色浑厚的G弦上重复一次后,乐曲转入A微调,大提琴以潇洒的音调与独奏小提琴形成对答(中段)。后乐队全奏爱情主题,充分揭示了梁祝真挚、纯洁的友谊及相互爱慕之情。  在独奏小提琴的自由华彩的连接乐段后,乐曲进入副部。这个由越剧过门变化来的主题,由独奏小提琴奏出(包括加花变奏反复)。这个副部主题与柔美、抒情的主部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音乐转入活泼、欢快的回旋曲,旋律轻松活泼。独奏小提琴模仿古筝、竖琴与弦乐模仿琵琶的演奏,作者巧妙地吸取了中国民族乐器的演奏技巧来丰富交响乐的表现力。独奏与乐队交替出现,描写梁祝同窗共读时的生活情景。传说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去读书,在途中与梁山伯相识后两人情投意合,结拜为兄弟。这段音乐主题就是表现梁祝同窗三载共读共玩时的情景。在这段快板过后,音乐转入慢板,副部主题中的结束部。抒情而徐缓现在已经是断断续续的音调,表现了祝英台有口难言,欲言又止的感情。而在弦乐颤音背景上出现的“梁”、“祝”对答,清淡的和声与配器在弦乐颤音的衬托下,梁祝二人同窗三载就要分别,音乐表现十八相送、长亭惜别的依恋之情。传说中二人在临别时,祝英台假意说家中有个妹妹愿嫁与梁山伯,约梁山伯去探望。而这部分最后低沉的音响预示出不详的事情就要发生。突然,阴森可怕的大锣与定音鼓以及惊惶不安的小提琴,把我们带到这场悲剧的斗争中。音乐进入展开部,这段旋律由三部分构成,抗婚、楼台会、哭灵投坟。  原剧中祝英台的父亲逼祝英台嫁与官僚马府少爷马文才,祝英台抗婚不嫁。音乐中铜管乐以严峻的节奏、阴沉的音调,奏出了封建势力凶暴残酷的主题。紧接着独奏小提琴采用戏曲的“散板”节奏,奏出英台惶惶不安和痛苦的心情。乐队以强烈的全奏,衬托着主奏小提琴猛烈的切分和弦奏出反抗主题。它们在不同的调性上不断出现,最后达到一个斗争高潮——强烈的抗婚场面,而达到了矛盾冲突的高潮。  此刻音乐突然停顿下来,又转入慢板乐段──“楼台会”。传说中正在此时,梁山伯来祝家探望,得知祝英台为女子也得知祝英台的痛苦,二人楼台相会互诉衷肠。这时大提琴与小提琴开始“一问一答”。这段旋律缠绵悱恻,如泣如诉;小提琴与大提琴的对答,时分时合,把梁祝相互倾述爱慕之情的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  接下去音乐急转而下,转入“哭灵投坟”的段落,乐曲运用戏曲中的紧拉慢唱的手法,将祝英台悲切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至。传说中在梁山伯归家后不久病故,祝英台得知后悲痛万分,她已下定了决心选择了一条道路,她与父亲约定,穿素服上花轿,并绕道梁山伯的坟前祭奠,父亲同意。那天祝英台来到坟上向苍天哭诉后碰碑自尽。在这段旋律中,弦乐的快速的切分节奏,激昂而果断,独奏的散板与乐队齐奏的快板交替出现。这里加了板鼓,变化运用了京剧倒板与越剧嚣板(紧拉慢唱)的手法,深刻地表现了英台在坟前对封建礼教的血泪控诉的情景。这里,小提琴汲取了民族乐器的演奏手法,和声、配器及整个处理上更多运用了戏曲的表现手法,将英台形象与悲伤的心情刻画得非常深刻。她时刻呼天嚎地,悲痛欲绝,时而低回婉转,泣不成声。当乐曲发展到改变节拍(由二拍子变为三拍子)时,英台以年轻的生命,向苍天作了最了最后的控诉。接着锣鼓齐鸣,英台纵身投坟,乐曲达到最高潮。  最后是再现部。乐曲出现了引子的音乐素材,而这已不是人世间的美景。长笛以美妙的华彩旋律,结合竖琴的级进滑奏,把人们带到了神仙的境界。再现了传说中“化蝶”的场景——当祝英台撞向石碑,墓穴突开,祝英台纵身投入后,从坟墓中飞出一双蝴蝶。我们又再次听到了那段熟悉的“爱情主题”。在加弱音器的弦乐背景上,第一小提琴与独奏小提琴先后加弱音器重新奏出了那使人难忘的爱情主题。然后,色彩性的钢片琴在高音区轻柔地演奏五声音阶的起伏的音型,并多次移调,仿佛梁祝在天上翩翩起舞,歌唱他们忠贞不渝的爱情。

。欣赏戏剧的时候,我也会觉得戏剧比单纯的音乐、舞蹈和美术要浅显易懂

戏剧是描写人生的艺术,真实应是它的第一要素,人们常说,艺术是真善美的统一。在我看来,真是戏剧的基础,是生命;善是这个生命的意义、价值;美使得这个生命有持久的可以品味的艺术魅力。 何谓真实?它是有一些基本品质的。第一,它能使观众信以为真。观众明知戏是假的,舞台所演是个虚构的世界,看戏是娱乐,是一种精神游戏,为什么又很乐意在心理上接受戏剧的支配,做“介于信与不信之间的有意识的自欺”呢?原因就在舞台上表现的人生,能使观众产生可以出入于自身经历的种种联想,从而加深对人生的体悟。有了这种联想、体悟,就会获得虽假犹真的审美愉快。美国剧作家阿瑟·密勒说:“戏剧与任何艺术相比更要求中肯恰当。如果一出戏能令人相信‘事情正是这样的’,那么,即使它缺点很多,仍不失为好戏。”如果一出戏连可信这一关也过不去,观众在看戏过程中不断产生疑问,就难以进入审美状态,有时甚至感到智力受了伤害。这样的戏还谈什么真实呢?第二,戏剧的真实还必须是动人的,是情感化了的真实。在社会科学中,真实可以用理性来直接表达。但在戏剧中,理性隐藏在情感之中,是靠情感的真实来影响观众的。明代作家袁于令说得好:“剧场假而情真。”这个“情真”,先由艺术家体验到了,他先被自己的体验所激动,才有可能打动观众。而戏剧的情感,是感性状态的理性,总是包含着是非判断的。表现美好的情感或邪恶的情感,都是经过了艺术家理性之光的照耀,是审美化了的东西,不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所以看莎士比亚的悲剧,不会染上麦克白的野心、理查三世的残忍、奥赛罗的猜疑。戏剧中的真总是要通向善的。现代戏曲在对人性的描写上,会超脱于过去的价值判断,其表现方式也不一定黑白分明,有些作品还着力于表现“灰色地带”,仍然不会泯灭是非善恶,泯灭理性精神。那种不包含是非善恶的愉快,只是一般的消遣性娱乐,成不了高尚的娱乐,不是戏剧真正的审美愉快。因而第三,戏剧的真实,还应当是有力量、有力度的。这种力量,源于戏剧的真实、真情,不是细琐的、卑微的,而是表达了某种“对人类具有普遍意义的旨趣”(黑格尔语),或者如恩格斯说的“具有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我们不能要求许多作品都有思想力度、深度,但如果太缺少这类作品,现代戏曲就没有脊梁骨了。 真实不同于事实,重要的是心灵的贴近

黄梅戏鉴赏800字 黄梅戏鉴赏800字,鉴赏是对文物、艺术品等的鉴定和欣赏。人们对艺术形象进行感受,理解和评判的思维活动和过程。当我们很欣赏一个东西的时候可以写一遍鉴赏作文,以下分享黄梅戏鉴赏800字 黄梅戏鉴赏800字1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很多历史悠久的文化,至今流传,黄梅戏就是其中之一。 从记事起,每次到爷爷奶奶家玩,他们总端坐在电视机旁的摇椅上,兴致勃勃地观看电视上一群人唱戏。当时我还小,并不明白这是什么。只是坐在奶奶怀里,咿咿呀呀的哼着。长大以后才知道,原来爷爷奶奶他们看的叫黄梅戏。 我对黄梅戏了解并不深,但也知道些,毕竟这是我们安徽的特色文化。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它吸收了汉剧、楚剧、高腔、采茶戏、京剧等众多剧种的因素,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点。 黄梅戏最出名的莫过于《天仙配》和《女驸马》了。 记得有一天傍晚,百般无聊的,我想去公园逛逛,便拉上弟弟奔向公园,还未走到公园,就远远的看到那里灯火璀璨,似乎隐隐约约的听到有主持人讲话。我立即起了劲,冲向公园。果然不出我所料,有人在公园里搭了戏台子,正准备表演黄梅戏,围观的人大多都是老人,偶尔有几个孩子。即使是这样,人还是很多。我和弟弟始终挤不进去,就找了一个较高的地方坐下,远远的看着。第一个就是黄梅戏的经典《天仙配》"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随手摘下花一朵,我与娘子戴发间"听着听着,我便沉迷于这曲调之中,不愧是经典,不愧是黄梅戏,这曲调甚有韵味,让人念念不忘。由于偶尔会带几句家乡话的缘故,我总感到很亲切。一曲很快就完了,我意犹未尽地等待着下一曲。下一曲的《女驸马》也是较为出名,只见一个身穿古代状元衣裳的人从后台走上前来"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黄榜中状元,中状元着红袍,帽插宫花好哇,好新鲜哪"这一曲我听过很多次,所以会唱一点,便跟着哼了起来。不知不觉天已经黑了,妈妈让我回家了,我回头看了看台上,依依不舍地回去了。自那以后,我对黄梅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当有人搭台子唱黄梅戏,我都会坐在台下,兴致盎然地看着。 黄梅戏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唐代,他流行于长江中下游的湖北、安徽、江西、江苏等省周边的广大区域。黄梅戏的唱腔属板式变化体,有花腔、彩腔、主调三大腔系。花腔以演小戏为主,曲调健康朴实,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歌小调色彩。彩调曲调欢畅,曾在花腔小戏中广泛使用。主调是黄梅戏传统正本大戏常用的唱腔,有平词、火攻、二行、三行之分,其中平词是正本戏中最主要的唱腔,曲调严肃庄重,优美大方。 黄梅戏是中华传统文化,更是安徽特色文化。我们这些中华儿女应传承下去,让它流传千古! 黄梅戏鉴赏800字2 通过我院开课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过去我一直认为文化是一种飘渺虚无的东西离我们很远,通过学习我了解到文化其实就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生活创造形成的产物。是指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民族小到一个人的言行举止、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怎能不了解自己的文化呢?虽然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被中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但我们仍有必要系统地学习我们的文化。因为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地有新的元素融入到我们生活中如今许多的年轻人为了追求时尚、追求特立独行,在人生进程中已迷失了自己。哈韩、哈日已经成为了一种风尚,我们现在有些年轻人能够流利讲出国外的服饰历史以及饮食文化能够讲一口流利的外语,却对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不深,甚至不能流利的朗诵一篇孝经。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给后代留下了无穷无尽的精神财富,传统文化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血脉,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脊梁,没有了深厚的传统文化,我们会变得野蛮、愚昧,缺少了对传统的了解和认识,我们将变得浅薄、无知。但是在现代中国人的身上随着一代一代更替,这种传统精神的影子越来越模糊了。提起传统文化,成长于文化断层期的现代人多数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培养文化气质,开拓我们的人生境界,并能启悟生命的智能,发挥理性的功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反映了中国人民在改造自然和社会中的一些高尚品质,是应该得到继承的。 有段时间,我学习了关于《孝经》的知识,父母在最初的时候给予了我们生命,然后他们花了很多时间教我们用勺子和筷子吃东西,教我们穿衣服、绑鞋带、扣扣子,教我们洗脸,等教我们学会了所有东西时候,我们首先回报给他们的是顽皮和顶嘴,我们忘记了父母将你我捧在手心,含在嘴里那些日子,我们忘记了父母是怎样把毕生的心血一点一点的传输给我们。所以我很庆幸能在这个时候学习到传统文化让我学会了感恩。 我们需要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一个人有了良好的品德,才会得到大家的肯定和认可,才会给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做出有利的贡献,才能是个有精神有信仰的有灵魂的人…… 黄梅戏鉴赏800字3 我的家乡安庆最大的特色便是那婉转的黄梅戏了。在我还在故乡时,一家人去听戏可是家常便饭的事呢!那时的我虽然年幼,但黄梅戏的柔绵悦耳的却依然深深的可在我心里。 黄梅戏是委婉清新的`,它仿佛是海边的微风,带着清新的空气,轻轻地抚摸着你,使人心旷神怡;似乎是天边的彩霞,多姿多彩,美轮美奂,在天空中游荡着,让人悠然自得;又好像是百灵鸟的歌声,既圆润又清脆,在无形之中变化,令人应接不暇。当黄梅戏迎面扑来时,你并不觉得突兀,也许相反的,你还会惊讶于自己竟这么快地沉浸其中;当它环绕在你耳边时,你会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起来;当它悄然离开时,你也许还浑然不知,脸上还挂着一丝安详的笑容。黄梅戏是美的! 黄梅戏是极其质朴的。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都充满了朴实的气息。原汁原味的地方方言唱腔和那古朴的伴奏也让黄梅戏有着浓浓的生活气息。一个个特点都让观众们身历其境,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黄梅戏。它是美丽的! 黄梅戏虽朴实但绝不肤浅。 黄梅戏是富有哲理的。每一支戏曲都讲叙了一个动听的故事。这些故事都直接来源于当时当地的真人真事。而朴实的字眼织就了故事戏谑的外衣,披在了故事们的身上,可是因为来源于民间,自然就不可避免的渗透着生活的经验与道理,内蕴丰富,极具个性。谁能说它不是黄梅戏的一个特点呢?它是美的! 有人说黄梅戏太过婉转。不如流行歌曲简洁。我说,那是它的特点,美的悠扬;有人说黄梅戏太过乡土,不如京剧华丽,我说那是它的特点,美的朴素;有人说黄梅戏道理浅显,我说源于生活中的道理永远是最深奥的。 黄梅戏是轻快的,是幽默的,是新鲜的,它是美的! 这个文化快餐的时代,戏曲文化逐渐衰落,可我还会衷心地希望黄梅戏能够发扬光大,不止在我一个人心中婉转回荡!

戏曲鉴赏论文800字的意思及答案高中

初读《雷雨》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当我一口气读完并合上最后一页时,仰头却发现天上的星星也在对我惨白地笑着,而我的心,已如夜一般黑,夜一般重。  重读《雷雨》时,吸引我的就不只是它那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情节了,而是曹禺用细腻的手法塑造出来的一个又一个丰满生动的人物形象。他对于这些形象的描述可谓增一分则长,减一分则短,多一分则胖,少一分则瘦,真是恰到好处。  一、 周冲  周冲永远都是个孩子,他有着一切孩子的空想,是五四运动后成长起来的一批年轻人的代表。他勇于反抗封建,希望接受新的思想,并且单纯地幻想着“世界对于他来说永远都是美好的”。天真的他甚至认为连爱也是无私的,他甚至幻想能和他所爱的人——四凤永远在一起,当这一要求被拒绝之后,他又幻想和四凤一起逃离这个没有爱的家。  我觉得周冲从头到脚都是无辜的,他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最后连死也是无端端的,但是,周冲的出现,毕竟给灰暗的故事色调增添了一抹亮色。  二、繁漪  繁漪不是个平凡的人,她有着多重身份,因此,封建礼教下的她生活得好不艰难。  繁漪是忧郁的,郁积的火燃烧着她,她的眼光时常充满了一个年轻妇人失望后的痛苦与绝望,她时常抑制着自己。她是一个受过一点儿新式教育的人,她文弱,明慧,对诗文有一定的爱好,但也有一贯的热情和力量在她心里翻腾着。她的性格中有一股不可抑制的“蛮劲”,这使她能够忽然做出不顾一切的决定,她爱起人来像火一样热烈,恨起人来又像火一样把人烧毁,然而她的外表是沉静的,就像秋天的落叶轻轻落在你身旁。  繁漪也许是《雷雨》中塑造的最为成功的人物之一,我喜欢繁漪。她是个接受过新式教育的女人,她接受了封建礼教,也勇于反抗封建礼教,但是由于封建礼教的思想在当时的中国还根深蒂固,她又不可能凭借自己的力量做出彻底的反抗,所以她就在接受和反抗的痛苦中苦苦挣扎,特别在“吃药”和处理与周萍的爱恨关系上。  我觉得用水来形容繁漪最合适不过了,繁漪,柔弱又坚强,像水一样,水至柔,柔肠百结,但也可水滴石穿;繁漪又是孤独的,虽然水滴石穿,可水穿后就无所谓水,因为水已没有了依靠;繁漪是可悲的,水执著得用一生来敲打石,可力尽了终生,也只能穿出一线小洞,最终也无力改变石;繁漪是可怜的,因为冰冷的水永远不会给繁漪带来爱的温暖;繁漪还是悲壮的,水滴石后即粉身碎骨,又如繁漪终究要凤凰涅磐。  三、周萍和周朴园  这是两个相似的人物,周朴园专横、自是、倔强,和一切起家立业的人物一样,在家里和下属面前都格外威严,不惜一切地剥削工人。周萍和他的相似之处在于两人的自私和自以为是,他们毫不迟疑地接受封建礼教,只不过周萍总有着昏暗的眼神,闪烁着迟疑和矛盾。他总是悔恨自己的错误,当一个新的冲动来了,他的热情与欲望就会像水一样淹没他。他那星星的理智,不过是卷在漩涡上的一段枯枝,这样,一个大错就跟着一个大错发生。他痛苦,悔恨,他羡慕一切没有顾忌而敢做坏事的人,他又羡慕一切能干一番“事业”并依循着上层人的“道德”做模范家长、模范公民的人。他佩服他的父亲,在他眼里,父亲除了有点冷酷和倔强外,是一个无暇的男子,但冷酷和倔强是他最喜欢的,因为这都是他自己没有的,他是一个软弱的人。  作者运笔的又一好处是安排了周萍父子相似的境遇,虽然对周朴园着墨不多,同样可知周朴园的卑劣之处,并由周朴园的行径揭露了资本家的罪恶本质。  四、鲁贵和鲁大海  虽然是父子,也许是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缘故,二人性格截然不同。鲁大海是工人阶级的典型代表,而中国的工人阶级受着多重压迫,反抗得就异常激烈。他的性格更是倔强的,他满蓄着精力,年轻的激情和热情就像即将爆发的火山,他的反抗精神被彻底地展现出来。  而鲁贵,十分“懂事”,尤其是礼节。他又有点驮背,似乎永远都应该欠着身子向主人答应着“是”。他恪守着“下人”的规矩,眼里还闪烁着贪婪的目光,但这贪婪和周朴园的贪婪绝不相同,周朴园的贪婪是张着狮子般的血盆大口对工人进行残酷的剥削,而鲁贵的贪婪只能是市井小人的见钱眼开。  五、鲁四凤  同周冲一样,四凤是个很纯洁的孩子,可与周冲最大的不同是:四凤没有接受过教育,她不可能接受新思潮的冲击。她不会反抗,不会站出来和封建礼教反抗,因此而只能具有劳动人民的朴素的美德:善良、勤劳。  总之,四凤是一个热爱生活的女孩子,却又逆来顺受,听从别人对自己的命运的安排。  六、鲁侍萍  最后才谈到侍萍,侍萍的确让我不知怎么去评价,侍萍也是个封建礼教下的牺牲品,她的生活中有太多的痛苦,又有太多的偶然。  应该说侍萍是个有骨子的人,有一定的反抗意识,但是她又对周萍有所依托,所以她的反抗不会彻底,在对待周冲和四凤的问题上,她又主动妥协,用一味地退却和忍让来成全别人,牺牲自己。  这就是《雷雨》中的全部人物,每个人都着实重重地涂了一笔灰暗的色调,于是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八个人都露出了煞白的面孔。

看过《卧薪尝胆》的人都知道越王勾践的隐忍精神,而我也喜欢勾践这个人的。 全剧以青铜色调的深沉气质表达出中华民族文明的内涵,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两位大王之间的征服和斗争呈现出英雄精神个性的征服竞争,体现出大国与小国之间的生存竞争。而勾践在百般凌辱之下,他没有改变自己的意志。没有忘记自己国家的仇恨,他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经历过千辛万苦,等那复国之日,他能忍常人之不忍,能做常人之不做的事,而这也毕竟是电影所演,在那遥远的年代,越王勾践真正忍受了多少,又有什么历史事,实可以见证。 所以说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是无人可比的,他忍受了天下最耻辱`最令人不忍受的事。而他的卧薪尝胆也取得了最后得胜利,他完成一件不可能完成的大事。我敬佩他,我要以他为榜样,认真去做一件事,无论事情有多大,我们都会有收获,都会有成功的那一天。 相信自己,只要努力一定就会有收获,不要放弃自己,否则老天也会放弃你,努力吧!同学们。 第二篇 长篇电视剧《还珠格格》中的小燕子的形象真不知道被多少的少男少女倾倒过。而我每看完一集后,那个纯洁善良、心胸开阔的夏紫微的形象,总让我激动不已。[用简洁的语言阐述了自己所评论的角度和主题。] 剧中结尾的情节是让我不能忘怀的。皇阿妈已经知道皇后和容嬷嬷是一路追杀他的儿女们的幕后指使,决定将她们一同处死。而饱受皇后和容嬷嬷刁难伤害的紫微,这时却把皇阿妈赏给她的金牌令箭拿了出来救皇后和容嬷嬷。两相对比,让皇阿妈从自己女儿的善良大度中看到了皇后和容嬷嬷的心狠手毒,于是,大发雷庭坚决要处斩她们。这时,紫微竟让人意外地跪到地上,恳求皇上开恩,免皇后和容嬷嬷一死。[主要从戏剧情节中选择材料论证紫微纯洁善良、心胸开阔的高尚品质。] 看到这里,真让人不能不受感动:皇后和容嬷嬷对紫微何止是刁难和伤害,其实有许多时候已经到了要置她于死地的份上。但紫微却不记前嫌和恩怨,挺身而出求情救人。你说,这是多么宽阔的胸怀!这是多么善良的心地![作者自己阐述的道理,论证紫微纯洁善良、心胸开阔的高尚品质。] 在皇阿妈仍有些犹豫时,紫微别出心裁地念《不打诗》,让皇阿妈最终放弃了处死皇后和容嬷嬷的想法。这时,紫微说出了一句最美的话来:“人生最大的美德就是饶恕。”[引用戏剧情节和人物的台词作论据]是的呀,“得饶人时且饶人。”这是中国的一句古语。可是,紫微等兄妹们,一路上被皇后和容嬷嬷派人追杀,为摆脱杀身之祸历尽了千辛万苦,就是没有得到饶恕的时候。为什么偏偏这时,紫微要饶恕自己的敌人呢?在有几分不理解的同时,我真想高声地为她身上那种纯洁善良,心胸开阔的高贵品质高声喝彩![作者自己恰到好处地阐述道理,对紫微进行歌颂和赞美。] 有人说:《还珠格格》给人的精神享受太肤浅。可是,我却于这种肤浅中,喜爱上紫微这个人物形象,因为,她让我感受到一种纯洁善良,心胸开阔的人性美;她告诉我们,做人,不论是同学朋友之间,还是亲人邻里之间,应该抛弃斤斤计较,心胸狭窄的陋习。这样,我们这个世界就会更美![评论自己喜欢的戏剧人物,最终就是要让读者在道德情操等方面受到感染。结尾处把对戏剧人物的评论的体会和生活中做人结合起来,其主题升华到了一个非常实际的层次上,妙!] [简评]本文从小处着眼选择了一个极易发挥的角度对紫微纯洁善良、心胸开阔的高尚品质进行了评论和赞美。这是本文成功首要之处。同时,文章选取结尾处的一些情节作为论据,让文章的内容显得充分有力;更可贵的是,作者在引述戏剧情节后,不是简单地对人物进行赞美,而是充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让文章的论证既充分又严密。结尾处把生活中的做人问题结合了进来,给人启迪和教育。 第三篇 阅读激情澎湃的《雷雨》却独独感到侍萍是沉默的。她不是曹禹最钟爱的人物,不具有最“雷雨”的性格,所能唤起的阅读共鸣也不会是最“雷雨”的。然而,侍萍的沉默却让我们不敢同样沉默地漠视命运。意义恰好相反,侍萍的人生经历最沉重地敲击着《雷雨》的悲剧丧钟:将最有价值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 侍萍作为一个旧时代的下层妇女,她的人生已被分成两部分:一半属于丈夫;一半属于儿女。她希冀在默默无私地为他人奉献中得到对方的关爱与理解,从而确证自己存在的价值。然而侍萍命运的悲剧性却让这汪纯净的生命之泉慢慢干涸,直至枯竭。 女人前半生的幸福往往押在婚姻的赌注上。少女时代的侍萍与周家少爷周朴园定情,并为他生下两个儿子。然而周朴园狠心的遗弃毁灭了少女的爱情之梦,失贞的耻辱永远地葬送了侍萍通过婚姻可能获得幸福的人生坦途。因此,她绝望于爱情,也失去了追求爱情的权力。这段感情令她受尽折磨,背负着失德的十字架艰难前行。可以肯定地说,周朴园的背叛彻底毁灭了少女诗萍的“纯真”。 没有了爱情,余下的就是必须生存的现实。侍萍遇人不善地嫁了两次,与鲁贵的结合显然也不是幸福的。鲁贵鄙贱失贞的侍萍,待其如奴仆般吆喝训斥,侍萍只能以沉默来拒斥这个她极端厌恶的男人。因此,被迫选择的婚姻也没有结侍萍带来解脱,相反只是在一次次廉价的自卖中践踏着作为人的尊严。前半生的侍萍最诚挚地奉献过爱情,却遭到背弃;试图经营家庭,却倍受歧视。沉重的现实境遇使她逐渐丧失了爱人的能力,侍萍生命的一半早早地枯萎了。 中年的侍萍悉心于照料儿女,作为一个母亲,她关爱着自己的孩子,她总是竭尽全力地张开羽翼为儿女们这风挡雨。她毫无保留地将后半生的幸福押在儿女的回报上。然而命运之神所安排的“回报”却彻底击垮了这个善良的母亲。面对长大成人的长子周萍,侍萍的隐忍与欣慰矛盾交织,只一句“我是——你打的这个人的妈。”将母亲想认而又不能认子的悲哀浓缩到无尽的心灵空间中,侍萍清楚地意识到她已经永远地失去了这个儿子。生长在两个不同家庭,代表着两个截然对立阶级的兄弟周萍与鲁大海之间必然的阶级冲突又让侍萍在“手心手背都是肉”的矛盾中备受煎熬,心力交瘁。可是命运还在步步紧逼这个满身疮伤、苦难深重的母亲,向她追讨三十年前的“旧账”。女儿四风与异父兄长周萍的乱伦令侍萍猝不及防,前半生的“罪恶”由此将她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尽管待萍以最大的勇气独自吞咽着儿女们为她酿制的苦酒,一场势不可挡的大雷雨摧毁了一切,侍萍彻底失去了生命仅有的支撑。如果说前半生失去爱情的侍萍还能麻木地生存,后半生失去亲情的侍萍则一无所有,她所奉献出的都成为前半生的赎罪,彻底绝望的侍萍别无选择地疯狂了。 活生生的侍萍在命运安排下逐步走向死寂的绝境。她沉默的人生具有最大的包容性:她自始至终地关爱他人,以最大限度忍耐别人给她造成的伤害,不断退让地守着生命的底线。戏剧大师曹禺将所有苦难集中于侍萍一身,也许意义正在于证明:人必然会经受苦难,即使他(她)默默无闻。面对苦难,人无法选择,只有去面对、去接受。 侍萍的悲剧是一曲用心良苦的命运挽歌。侧耳倾听时,荡漾在心里的是“水似的悲哀,流不尽的”。

俗话说得好:"人有爱好,百事不烦。"人的一生谁没有几项业余爱好呢?有的喜欢种花养鸟,有的喜欢琴棋书画,有的喜欢吟诗颂词,有的喜欢体育竞技,而对我来说,读书与听戏是我的最爱。 从小到大,书本和戏曲就始终伴我成长至今。读书养人,"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也倒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可是说起爱听戏,就令人有些费解了,因为祖上既不是优伶戏子,出身也非什么梨园世家,自己怎么回喜欢上那节奏缓慢,咿咿呀呀的戏曲呢?这也许就是天生的一份情缘吧。 记得小时侯,家乡那个小镇有个规模不大的电影院,经常上映电影,对于当时文化生活极端贫乏的我们来说,每逢放一场电影就像是过节一样兴奋。邀上两三个小伙伴,只需花上五分钱,便可进得场来,占上一个靠前排的好座位,嘴里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一包五香瓜子,或是妈妈事先给烤熟的一捧香喷喷的玉米粒,一边聚精会神地盯着银幕上的一举一动、一花一树。小伙伴们大都喜欢看《红孩子》、《小兵张嘎》、《小花》等故事情节生动曲折的儿童片或武打片,而我呢?却独独偏爱那唱腔优雅、风韵独具的戏曲影片,什么《卷席筒》啦,《铁弓缘》啦,《花为媒》啦,《窦娥冤》啦…… 小伙伴多受不了那缓慢咿呀的唱腔,而我则看得如痴如醉,有时还难免为剧中人物悲惨的遭遇而撒上一掬同情的眼泪呢!偶尔赶上省京剧团到我们小镇来演几场戏,我更是心花怒放,激动不已。现在想起那情景来,还是历历在目。有时想想,到底是戏剧的什么地方吸引了我儿时的视线呢? 哦!原来是舞台上那优美熟稔的水袖功夫,那魅力独具的说唱道白,那五彩缤纷的油彩以及那精彩纷呈的舞蹈及武打场面令我沉迷其中,不能自拔。虽然当时的我并不真正懂得戏曲的内涵,但那出色的表演却令我如沐春风,如饮甘泉,那种美妙的滋味啊,深深地印在我的 脑海中,恐怕我今生今世也难以忘怀了。 哦!我儿时的梦与欢乐…… 就这样,伴着悠扬的戏曲声,我慢慢地长大。19岁那年离家上了大学。学校倒是有影院,规模也不算小,可是从未演过戏。所幸的是,学校开设了"戏曲理论"这门课程,于是我便毫不犹豫地选修了这门课。给我们授课的王文彬教授是个不折不扣的戏迷。课上,只见他眉飞色舞,滔滔不绝,每每讲到动情处,还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咿咿呀呀地来上几段,真让我们大开眼界,也受益匪浅,更加迷上了戏曲。受王老师影响,在异彩纷呈的戏曲种类中,尤其喜爱京剧。因为老师告诉我们:京剧无论从创作思想、表演形式,还是到审美价值和欣赏态度,都和西方的话剧、歌剧、舞剧大相径庭,在世界戏剧舞台上独树一帜。的确如此,我听过歌剧,光唱不说更没有舞,话剧是光说不唱,舞剧则不说不唱,而京剧却是集诗歌、音乐、舞蹈、武打、美术等多种艺术样式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在世界艺术殿堂内都有它的一席之地,是我们炎黄子孙的骄傲,因为,只有我们这个古老优秀的民族才能创造出如此灿烂夺目的艺术,令人叹为观止。正如一首歌唱到的:"四击头一亮相,美极了,妙极了。简直OK顶呱呱。"连外国人都赞叹不已,何况我们中国人呢?有什么理由不去喜爱自己的"国粹",不去欣赏那出神入化的表演呢? 闲暇时,经常和同寝好友从老师那里借来道具,在脸上勾勾画画,涂涂抹抹,披衣甩袖,模拟戏曲里人物的一招一式,一颦一笑。摇曳着一头的凤冠,飘荡着两腮的笑靥,挥洒着满腔的柔情,那一举手一投足还真有模有样,满像那么回事。这时候的寝室,满溢着甜脆的笑声,萦绕着莺啼燕语,那种欢乐呵,是今生也难以抹去的记忆。 哦!我黄金般珍贵、清露般美好的大学时光…… 如今的我,已步入中年,外界的很多事物已经不再能吸引我了,年轻时的许多爱好也已荡然无存,变得平静深沉了许多,然而对于戏曲的喜爱却丝毫未减,反而与日俱增。在人世繁杂浮躁、快节奏的生活中奔走、忙碌的我,闲暇时听上一段京剧,那便是难得的享受了。戏剧中那缓慢从容的旋律,曼妙典雅的舞姿,悲欢离合的演绎使我那颗常常被周围所充斥的狂歌劲舞、泡沫文化所包围的心灵重新归于淡泊平静。中年看戏,不仅读懂了京剧那通俗化、大众化的风格,也更深刻地参悟了京剧那具有高层次的美学特征和美学价值。京剧行腔之完美,是无与伦比的:有的柔美,有的高亢,有的清丽,有的苍劲,有的飘逸洒脱,英姿勃发,有的似行云流水,一泻千里:京剧那极具程式化的舞蹈和动作,是玄妙多姿的,你看那演员在台上:圆场、走边、起霸、亮相、两军交战、跃马摇船,甚至一举手一投足都程式俱备,极为讲究,令人赞叹不已;再加上那魅力独具的念白,精彩纷呈的水袖,以及令人眼花缭乱的武打场面无不散发着中华戏曲特有的魅力,让人留连忘返,叹为观止。我敢说,京剧即使和汉文、晋书、唐诗、宋词、元曲、明画相提并论,也毫无逊色之处。怪不得国际友人将京剧称为我国的"国粹",实不为过也。 最喜欢程派弟子--张火丁的演唱,最难忘那次在天津大剧院亲耳聆听、亲眼目睹了张火丁声情并茂的演出,真是令人叫绝,让我过足了戏瘾。记得她唱的那出戏是著名古典剧目《玉堂春》,那唱腔,那动作,那身段,声起处如雨燕凌空,珍珠落盘;声落时如瀑布飞流,一泻千丈;那眼神,那表情,那神态,将苏三那含冤负屈的怨愤,惊悸、痛苦的思绪以及对前途渺茫的无奈表演得淋漓尽致,听起来令人回肠荡气,看起来让人为之动容,真是一种灵魂的荡涤,思想的洗礼,艺术的享受。听罢令我久久不能忘怀,真有古人所谓"绕梁三日,余音不绝"之感。 人到中年,历历回首,戏韵情浓,余味悠悠。 有道是"戏曲大舞台,人生小天地",我看戏剧多妩媚,料戏剧看我应如是!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戏如人生,人生如戏。

戏剧是描写人生的艺术,真实应是它的第一要素,人们常说,艺术是真善美的统一。在我看来,真是戏剧的基础,是生命;善是这个生命的意义、价值;美使得这个生命有持久的可以品味的艺术魅力。 何谓真实?它是有一些基本品质的。第一,它能使观众信以为真。观众明知戏是假的,舞台所演是个虚构的世界,看戏是娱乐,是一种精神游戏,为什么又很乐意在心理上接受戏剧的支配,做“介于信与不信之间的有意识的自欺”呢?原因就在舞台上表现的人生,能使观众产生可以出入于自身经历的种种联想,从而加深对人生的体悟。有了这种联想、体悟,就会获得虽假犹真的审美愉快。美国剧作家阿瑟·密勒说:“戏剧与任何艺术相比更要求中肯恰当。如果一出戏能令人相信‘事情正是这样的’,那么,即使它缺点很多,仍不失为好戏。”如果一出戏连可信这一关也过不去,观众在看戏过程中不断产生疑问,就难以进入审美状态,有时甚至感到智力受了伤害。这样的戏还谈什么真实呢?第二,戏剧的真实还必须是动人的,是情感化了的真实。在社会科学中,真实可以用理性来直接表达。但在戏剧中,理性隐藏在情感之中,是靠情感的真实来影响观众的。明代作家袁于令说得好:“剧场假而情真。”这个“情真”,先由艺术家体验到了,他先被自己的体验所激动,才有可能打动观众。而戏剧的情感,是感性状态的理性,总是包含着是非判断的。表现美好的情感或邪恶的情感,都是经过了艺术家理性之光的照耀,是审美化了的东西,不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所以看莎士比亚的悲剧,不会染上麦克白的野心、理查三世的残忍、奥赛罗的猜疑。戏剧中的真总是要通向善的。现代戏曲在对人性的描写上,会超脱于过去的价值判断,其表现方式也不一定黑白分明,有些作品还着力于表现“灰色地带”,仍然不会泯灭是非善恶,泯灭理性精神。那种不包含是非善恶的愉快,只是一般的消遣性娱乐,成不了高尚的娱乐,不是戏剧真正的审美愉快。因而第三,戏剧的真实,还应当是有力量、有力度的。这种力量,源于戏剧的真实、真情,不是细琐的、卑微的,而是表达了某种“对人类具有普遍意义的旨趣”(黑格尔语),或者如恩格斯说的“具有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我们不能要求许多作品都有思想力度、深度,但如果太缺少这类作品,现代戏曲就没有脊梁骨了。 真实不同于事实,重要的是心灵的贴近 真实是一种感受,是来自客观又对于客观有认识意义的主观感受。真实不同于事实。历史学要靠事实,戏剧艺术要靠真实。戏剧所以要写“事实”(故事)只是为了让观众感受真实,并非为了“事实”本身;而这个“事实”一般也不必是现实中的事实(或称实事)来支持的。鲁迅论讽刺艺术时说:“不必是曾有的实事,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所以艺术离不开虚构,允许幻想,甚至可以出神出鬼。写历史剧,在历史事实与艺术虚构之间,艺术家可以自由摆动。摆动的自由,服从于能表现出一种令人信服的“内在的可能性”(莱辛语),并且,它是和艺术家的意图紧紧地连结在一起的,达到情与理的相互渗透和自由转换。我们似乎有一种重事实、轻真实的倾向,如所谓重大题材,以为找到了它就可以获得巨大的真实了,客观效果常常并非如此,因为受实事的束缚较多,就难以在真实的开掘上获得充分自由。在过去传媒不发达的年代,写时事新闻的戏很有号召力,现在已经不是这种情况了。对于观众来说,戏中的“事实”在时间上离我们是近还是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心灵的贴近。心灵的贴近对艺术家和观众都很重要。而且还应看到,时间距离恰恰是创作上拥有较大自由度的有利条件,京剧《曹操与杨修》、梨园戏《董生与李氏》就是很好的例子。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