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论文题目有哪些类型

发布时间:2024-07-05 01:02:25

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论文题目有哪些类型

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是我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是我国及南亚、东南亚地区的“江河源”和“生态源”,被誉为亚洲乃至北半球气候变化的“启动器”和“调节器”,生态地位极其重要。同时,高寒、干旱、缺氧的气候特征使高原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敏感,自我调节和修复能力差,一旦破坏,极难恢复。为加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近年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青藏高原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2011—2030年)》稳步推进实施,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取得了良好成效,青藏高原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得到有效控制,生物多样性持续恢复,生态环境状况总体改善。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好转生态系统质量和功能稳步提升。根据生态环境部和中科院联合开展的全国生态环境调查评估,青藏高原生态系统以草地为主,草地生态系统面积约为0万平方公里,占青藏高原总面积的近60%;其次为荒漠和雪山冰川生态系统,约占高原总面积的20%。2010—2015年间,森林、灌丛和草地生态系统质量整体有所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趋于改善。优等级的森林、灌丛和草地面积比例提高了9个百分点,良等级面积比例提高了5个百分点,较差等级面积比例降低了6个百分点。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极重要区域面积增加了4个百分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整体有所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类型多样,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是世界上山地生物物种最主要的分化和形成中心。高原特有种子植物3760多种,特有脊椎动物280多种,珍稀濒危高等植物300多种,珍稀濒危动物120多种。其中,野牦牛、藏野驴、藏原羚、普氏原羚、雪豹、岩羊等作为旗舰物种已被列入全球珍稀濒危物种。近年来,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西藏藏羚羊种群数量由1995年的5万—7万只上升到目前的20万只以上,黑颈鹤由1995年1000—3000只上升到目前的7000只左右。在环青海湖地区13个普氏原羚观测样区,共观测记录到普氏原羚个体数量2057只,物种种群数量再创新高,超过1988年同期观测的4倍。在青海湖流域,裸鲤资源从3000吨左右恢复到8万吨规模,达到观测以来的最大值。区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随着流域综合治理、农村与城镇人居环境建设、工矿污染防控等环境保护工程的大力推进,青藏高原地区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向好。青藏高原主要江河湖泊总体处于天然状态,重金属元素含量低于人类活动频繁区域,水质状况保持优良。青藏高原仍是地球上最洁净的地区之一,2016年,全国颗粒物年均浓度达标的96个重点城市中,16个位于青藏高原。青藏高原草地土壤碳储量持续增加,高寒草地3米深土壤无机碳库约占全国土壤无机碳库的70%。生态保护修复力度不断加大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进度加快。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发布以来,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区建设明显加快。目前,青藏高原已建成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155个,面积达24万平方公里,约占高原总面积的6%,基本涵盖了高原独特珍稀的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资源。随着国家公园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青藏高原保护地体系正在由自然保护区为主体向国家公园为主体转变。地处青藏高原地区的三江源和祁连山成为国家公园建设试点,其中三江源试点是我国第一个得到批复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总面积达31万平方公里,也是目前试点中面积最大的一个。2017年以来,青藏高原开展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预计将有约40%的国土面积被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实施最严格的管控。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稳步实施。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系列重大生态工程在青藏高原落地实施,包括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祁连山区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青海湖流域综合治理等,取得了显著成效,工程实施区域生态系统质量明显改善,生态功能稳中有升,发挥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累计投入80亿元,有效遏制了草地退化趋势,提升了江河源头区水源涵养功能。与2004年相比,长江、黄河、澜沧江年均向下游多输出58亿立方米优质水,真正确保了“三江清水向东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助力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加快建立。十八大以来,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政策和法规日益完善。西藏、青海等省区结合高原实际,制定了地方性法规及实施办法。例如,西藏自治区制定了《关于着力构筑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建设美丽西藏的意见》《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考核办法》,青海省制定了《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青海省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行动方案》,甘肃省制定了《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云南省制定了《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加快推进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在青藏高原建立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湿地生态效益补偿等制度。2008—2017年,仅青海、西藏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就达到246亿元,补助范围涉及77个县域和全部国家级禁止开发区,真正实现了保护者受益。绿色产业稳步发展。多年来,青藏高原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调整区域流域产业布局,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加快建立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青海省设立了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区、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2个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园区示范带动作用明显。西藏自治区制定了《西藏自治区循环经济发展规划(2013—2020年)》,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依托高原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牧产品生产加工、绿色能源生产和全域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绿色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日益加强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本底敏感而脆弱,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大,特别是1999年以来高原升温趋势更加明显。在有效控制人类活动强度的同时,应对气候变化成为高原生态环境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展望未来,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依然是大力抓好保护与修复,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为此,应继续实施好《青藏高原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2011—2030年)》,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开展高原科学考察,摸清生态环境家底,科学评估主要生态问题,实施更具针对性的生态保护与修复治理措施,深化生态文明机制体制改革,保护好青藏高原这片绿水青山,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长治久安留住“金山银山”。(作者单位:高吉喜: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邹长新: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徐延达: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侯鹏: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来自《 人民日报 》( 2018年07月22日 08 版)

一、最新地理论文选题参考1、产业地理集中、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测量与辨识2、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进展与展望3、中国制造业的地理集聚与形成机制4、论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地理学中的地位5、能源地理学——中国生物质能源的定量评价及其地理分布6、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论吴传钧院士的地理学思想与学术贡献7、地理学: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进展与展望8、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论吴传钧院士的地理学思想与学 …9、地理空间数据的可视化10、产业地理集聚与外商直接投资产业分布——以北京市制造业为例11、关于地理学的区域性和地域分异研究12、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进展与展望13、要素禀赋、地理因素与新国际分工14、集成GIS和细胞自动机模型进行地理时空过程模拟与预测的新方法15、地理和贸易16、绿洲地理特征及其气候效应17、产业特征、空间竞争与制造业地理集中——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18、中国21世纪议程与地理学19、对自然地理区划方法的认识与思考20、我国古地理学的形成、发展、问题和共识二、地理论文题目大全1、GIS环境下面向地理特征的制图概括的理论和方法2、分形理论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研究3、地理科学的信息化与现代化4、中国地理学发展若干值得思考的问题5、华北植物区系地理6、地理数据尺度转换方法研究进展7、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研究进展8、我国土壤动物生态地理研究进展9、河南农区经济发展差异地理影响的小尺度分析10、西方地理学界关于生产性服务业作用研究述评11、烟粉虱不同地理种群的mtDNA COI基因序列分析及其系统发育12、新疆黄山东铜陵硫化物矿床Re—Os同位素测定及其地理动力学意义13、地理空间的尺度-结构分析模式探讨14、中国地理教育:继承与创新15、科学地理解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16、中国青年大肠癌的发病特点及地理分布17、关于综合地理区划若干问题的探讨18、我国地理标志法律保护的制度选择19、金融地理学:国外地理学科研究新动向20、WebGIS中的地理关系数据库模型研究三、热门地理专业论文题目推荐1、北京市地理编码数据库的研究2、小熊猫种群遗传结构和地理分化3、计算机网络信息空间(Cyberspace)的人文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4、产业地理集中研究进展5、地理标志的性质和保护模式选择6、伊犁野果林的生态地理特征和群落学问题7、祁连山区降水的地理分布特征8、地理环境演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鄂尔多斯地区晚第四纪以来地理环境演变的研究9、地理生态学的干燥度指数及其应用评述10、从地图到地理信息系统与虚拟地理环境--试论地理学语言的演变11、我国SO_2和NO_X排放强度地理分布和历史趋势12、中国地理教育:继承与创新13、气候变化对中国森林生产力的影响 Ⅰ中国森林现实生产力的特征及地理分布格局14、中国城市地理15、三江源地区植被指数下降趋势的空间特征及其地理背景16、中国城市体系的“中心—******模式”:地理与经济增长的经验研究17、中国城市地理18、湖南省森林植被的碳贮量及其地理分布规律19、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地理分布的影响及对策20、地理和贸易四、关于地理毕业论文题目1、中国北方近50年温度和降水极端事件变化2、中国农村空心化的地理学研究与整治实践3、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4、中国制造业地理集中与省区专业化5、我国湿地研究进展——献给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成立40周年6、地理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7、根瘤菌-豆科植物共生多样性与地理环境的关系8、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地理界定及其生态问题9、基础地理数据库的持续更新问题10、景观生态战略点识别方法与理论地理学的表面模型11、植物区系地理12、地理位置与优惠政策对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贡献13、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前沿领域14、关于地理学的“人-地系统”理论研究15、基础地理数据库的持续更新问题16、城市地理分形研究的回顾与前瞻17、植物区系地理18、地理科学的中国进展与国际趋势19、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前沿领域20、分形理论在地理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五、比较好写的地理论文题目1、从地理空间到地理网络空间的变化趋势--兼论西方学者关于电信对地区影响的研究2、人文地理学"空间"内涵的演进3、中国氨的排放强度地理分布4、中国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地理区划5、谈地理科学的内容及研究方法:(在1991年4月6日中国地理学会6、生态地理区域界线划分的指标体系7、栓皮栎种群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和地理分布研究8、经验地理解法官的思维和行为——波斯纳《法官如何思考》译后9、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10、西南区野生狗牙根遗传多样性的ISSR标记与地理来源分析11、四川省农作物生产力的地理分布12、论地理空间形象思维——空间意象的发展13、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中国大陆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空间分布及环境因素分析14、产业地理集中度测度方法研究15、产业集聚:地理学与经济学主流观点的对比16、人文主义与后现代化主义之兴起及西方新区域地理学之发展17、我国20世纪地理学发展回顾及新世纪前景展望--祝贺中国地理学会创立90周年18、马氏珠母贝不同地理种群内自繁和种群间杂交子一代形态性状参数及相关性分析19、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黄、渤海3个野生地理群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DNA分析20、家蚕不同地理品种分子系统学研究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小标题,独立成篇地系统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报告明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国内许多学者分别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内涵、特征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但针对生态文明如何同中国现实国情相结合,生态文明理念如何转化为行动的研究较少。本书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以期为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指导。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内涵生态文明是人们在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及其实践成果,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遵循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宗旨,寻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保护环境的最佳结合点,彻底改变资源和环境无价值、自然界可以任意索取和利用的观念,不断克服人类活动的负面效应,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实践过程(刘静,2011)。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发达国家在过去遇到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改革开放的30年中也同样发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正是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的,它涵盖了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和社会领域。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它强调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在资源环境的承载力范围内,与生态保护相协调,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立足于我国现阶段特殊的国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在实践过程中力求取得的成果,应包括生态文明软件建设和生态文明硬件建设两个方面。生态文明软件建设包括人的生态意识的转变、生态素质的培养、生态文化的发展、生态教育、生态相关法律制度和规范的制定等方面的内容;生态文明硬件建设包括生态产业、生态设施、环境保护等硬件建设。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原则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等方方面面。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遵循生态性(绿色)原则、公平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1)生态性(绿色)原则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相和谐与共、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的文明,是绿色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性原则体现在人类的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生态性原则体现在人类的经济方面就是生态经济,生态经济探讨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经济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并继而探究能够维系两者之间达到长期动态平衡的关键所在。生态经济通过提供能满足人类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商品与服务,同时使整个生命周期的生态影响和资源强度逐渐降低到与地球的承载力一致的水平,并同时达到环境与社会发展的目标。生态性原则体现在消费方面即绿色消费,要求我们摒弃过去的“消费理念至上”的消费主义、享受主义价值观,建立从资源环境实际出发的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等生态消费观。生态性原则体现在创新方面即生态-技术创新,生态-技术创新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由政府、企业和公众采用绿色技术及相应的管理手段,追求自然生态平衡、社会生态和谐有序和人的全面发展,将自然技术、社会技术和人文技术成果转化为经济、社会、生态等价值的动态过程(索贵彬,2014)。(2)公平性原则生态文明建设既要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求,还要给全体人民机会以满足他们要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公平性原则包括四个层次:一是代内的横向公平。包括一国之内的地区间公平、城乡间公平和阶层间公平等,还包括给世界人民以公平的发展权。二是代际的纵向公平。三是公平分配有限资源,即各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公正,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公正。四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公平。表现为遵循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原则来满足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需要。(3)可持续性原则可持续性体现在三个方面,即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和生态可持续。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性原则要求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以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协同发展为目标。只有建设生态文明,才能使人口、环境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保证世世代代永续发展。(4)共同性原则地球是一个整体,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不可能单独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坚持共同性原则,对于世界各国而言,就是要遵循《里约宣言》提出的“地球的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原则。只有全球认识到地球的整体性和相互依赖性,采取联合行动,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取得成功。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上明确提出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到2020年,“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两句话系统表述了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综上,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目标是:建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建设美丽中国,增进人民福祉和实现民族的永续发展。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内容和建设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以人与自然相和谐为核心,遵循生态性(绿色)原则、公平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等原则,强调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在资源环境的承载力范围内,与生态保护相协调,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涵盖了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和社会领域,与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五位一体、相辅相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须贯穿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体系见图1。图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图(1)建设主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丰富的内容。从建设主体看,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建设主体包括:企业、政府、科研院所、社会团体和居民。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主体,是绿色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政府是相关政策和规划的制定者、建设的推动者和公共环境服务的提供者;科研院所是生态文明建设所需科学技术的研发基地,生态文明建设人才培养基地和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基地;社会团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发挥咨询、监督作用;广大居民是最广泛的参与者、推动者和监督者。(2)建设领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从建设领域看,包括生态系统的各种类型,分为水域(海洋、淡水)生态文明建设、湿地(湖泊、沼泽、海滨湿地)生态文明建设、陆地(森林、草原、荒漠)生态文明建设、农业(农村、农田)生态文明建设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等。各种生态系统的生态文明建设都应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遵守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在生态承载力范围内,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的原则,发挥各种经济机理(如企业利润最大化、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和社会福利最大化等)和生态机理(如生态位、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物质输入输出的动态平衡、相互适应与补偿的协同进化、环境资源的有效极限规律等),以科学规划、制度创新和科技支撑作为保障。水域生态文明建设以海洋和淡水资源的科学规划、开发、利用为核心,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湿地(湖泊、沼泽、海滨湿地)和陆地(森林、草原、荒漠)生态文明建设以保护生态系统稳定、平衡和维护生物多样性为重点,实施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湿地保护、荒漠治理、生态修复等重大生态工程,构筑国土生态安全屏障;农业(农村、农田)生态文明建设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做好农村住房规划和建设,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以维持稳定持续的农田生态系统为目标,利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建立遵循自然规律的农业生产体系;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城市建设为目标,生态城市是社会、经济、文化和自然高度协同和谐的复合生态系统,具备高质量的环保系统、高效能的运转系统、高水平的管理系统、完善的绿地生态系统、高度的社会文明和生态环境意识,要把城市建设成宜业、宜居、宜游的生态空间(谷树忠等,2013)。(3)建设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从建设内容看,包括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政治建设、生态文化建设和生态社会建设四个层面。1)生态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经济层面,是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有经济方面的活动都要贯穿生态文明的思想,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生态经济探讨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经济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以维系两者之间达到长期动态平衡,使人类的经济活动在生态承载力范围内,实现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协同发展。生态经济具有深绿色、大循环、超低碳的特点。生态经济是一种深绿色经济。生态经济通过提供能满足人类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商品与服务,同时使整个生命周期的生态影响和资源强度逐渐降低到与地球承载力一致的水平,并实现环境与社会发展的目标。按照科学史家库恩(1962)的科学范式理论,对于传统工业文明的增长模式造成的资源环境问题,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调整方式。一种是修补式、应对式的反思和调整,例如在污染造成以后进行治理。另一种则是变革式、预防式的反思和调整,例如通过变革生产和生活模式,使得污染较少产生甚至不再产生。褚大建(2008)将两种模式分别称为浅绿色和深绿色,而只有深绿色才是生态经济的真正内涵。生态经济是一种大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按其产业类型划分为三个层次:单个企业的循环经济(也称为杜邦化学公司模式)(企业层次)。组织内物料循环是循环经济在微观层次的基本表现,其实质是组织内各工艺之间的物料循环。面向共生企业的循环经济(也称为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模式)(产业层次)。针对消费后排放的循环经济(社会层次)从社会整体循环的角度大力发展旧物调剂和资源回收等静脉产业,只有这样才能在整体社会的范围内形成“自然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环路。生态经济应是包括企业层次、产业层次和社会层次在内的大循环经济。生态经济是一种超低碳经济。低碳概念是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倡减少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温室气体排放的背景下提出的(辛章平等,2008)。英国在其2003年《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正式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指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通过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随后,低碳的理念由经济发展领域扩展到社会生活领域。诸大建教授认为,低碳城市内涵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从宏观层面讲指的是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增长及CO2排放相脱钩。从微观上的物质流过程来看,低碳经济包括下列三个方面的经济活动,在经济过程的进口环节,要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等高碳性的能源;在经济过程的转化环节,要大幅度提高化石能源的利用效率;在经济过程的出口环节,要通过植树造林、保护湿地等措施增加地球的绿色面积,吸收经济活动所排放的CO2,即所谓碳汇(褚大建,2009)。关于如何评价经济发展是否低碳,可采用年CO2排放增长率和人均GDP增长率的比率,即弹性系数来进行评价,可分为三种情况:一般情景、相对脱钩情景(5情景)和绝对脱钩情景(0情景)(图2)。本书将弹性系数小于等于25的相对脱钩情景下的经济称为超低碳经济,而超低碳经济应是目前人类经济活动所追求的目标。图2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2)生态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政治层面,是指党和政府要把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作为国家重大的政治问题,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明确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求我们第一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生态观。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任务;第二要加强生态法制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第三要重视生态行政建设,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第四要推进生态民主建设,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3)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化广义理解是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方式。狭义理解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又称为绿色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化建设,要求我们要树立生态文化意识;注重生态道德教育,使人们自觉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摒弃人类自我中心的思想,按照尊重自然、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要求赋予文化以生态建设的含义。4)生态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社会层面,是指党和政府要重视和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处理好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推动人们生活方式的革新,引导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生态意识。具体要求:一要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树立文明、健康、科学、和谐的社会风气;二要优化“人居”生活环境,建设“绿色居住区”;三要实现人口良性发展,提高人口素质;四要实现消费方式的生态化,形成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4)建设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建设美丽中国,增进人民福祉和实现民族的永续发展。为了实现该目标,就要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从建设路径看,可以分为生态文明意识导向、生态文明行为建设和生态文明制度创新。1)生态文明意识导向。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生态文明意识包括进步的生态意识、生态心理、生态道德以及生态价值取向等。人类如果没有对待自然的正确态度,就必然缺乏对待自然的合理行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这是指导人们进行自然实践的基础。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坚持全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导向,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包括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一切思想、方法、规划等意识和行为都必须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2)生态文明行为建设。生态文明行为建设是指人类的各种实践活动包括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都需在生态承载力的范围内进行,同时要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生态文明行为建设可分为三个领域。一是生产领域。在生产领域,人们通过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模式来实施生态经济、循环经济,采用生态-技术创新来进行清洁生产,发展环保产业。同时,做好资源开发和利用、环境保护与治理、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二是生活领域。在生活领域,应当践行合理的生活方式,追求“绿色”消费、合理消费、健康消费,改变“消费社会”不合理的现状。人们消费方式发生变化,必然反馈给生产环节,从而带动生产向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三是规划建设领域。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性、持续性工作,必须以科学规划为指导。目前我国基本建立了由主体功能区规划、环境规划与各专项资源规划构成的规划体系,应加强规划的实施管理。要做好国土资源规划,划定“生存线”、“生态线”,统筹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另外,应编制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来统领资源环境生态规划体系。3)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依靠制度创新,要对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制度进行深化研究。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和目标相比,我国现行制度还存在诸多问题和缺陷。资源制度方面,资源性产品价格不反映其稀缺程度,资源产权边界不明晰、流转不顺畅,资源税费结构不科学。环境制度方面,环境污染付费制度仍未全面落实,环境信息公开机制仍不健全。生态制度方面,生态补偿制度尚未全面建立。国土管理方面,制度缺失或落实不到位,国土开发失序、开发强度失当、整治格局失衡等问题突出。为此,迫切需要加大制度创新力度,以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有序、健康、有效地推进(谷树忠等,2013)。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评价(1)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从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出以来,我国许多省市都积极参与到了生态文明的建设中,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地方发展目标,并制定了建设规划。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如何评价,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是为了客观、准确地评价人与自然和谐程度及文明水平而制定的指标体系,是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准确评价、科学规划、定量考核和具体实施的依据。本书研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综合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法、频度统计法和专家咨询法,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可行性等原则,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表1)。表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2)基于SPSS的实证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包括经济、社会和自然三个子系统,涉及水域、湿地、陆地、农业和城市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等内容,构成要素众多,结构和功能复杂,必须采取综合评价方法对其进行分析。为解决多指标综合评价中的评价指标赋权问题和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问题,本书采用因子分析法,运用SPSS软件,计算出我国从2004~2013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在各个因子上的得分以及综合得分。评价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在进行评价时,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和指标内涵的准确性,对表1中的个别指标进行了调整。原始数据见表2。表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原始数据表续表本书研究采用因子分析法,运用SPSS软件,对2004~2013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如下:表3是总方差解释表,表中描述提取四个公因子对原始变量的解释情况,从表3可以看出,在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进行评价时,提取四个公因子可以解释原始变量96%的信息,这是非常理想的。表3 总方差解释表注: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图3为碎石图,可以显示因子的重要程度,根据点间连线坡度的陡缓程度可以直观看出因子的重要程度。由图3可以看出,提取四个因子是比较合适的。表4是因子载荷矩阵表,从表中可以看出,在对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评价时,共提取了四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96%,非常理想。第一个公因子主要包括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人均财政收入、居民消费水平指数、城镇化水平、高校在校生数量、养老保险覆盖率、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比重、社会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指标,可命名为综合发展因子;第二个公因子主要包括单位GDP能耗、第三产业比重等指标,可命名为发展模式因子;第三公因子主要包括城镇登记失业率等指标,可命名为发展目标因子;第四公因子主要包括森林覆盖率、自然保护区占辖区面积比重等指标,可命名为和谐发展因子。图3 碎石图(可以显示因子的重要程度)表4 因子载荷矩阵表(方差最大化旋转)注: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法。旋转法: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旋转在六次迭代后收敛。表5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效果评价表,表中显示自2004~2013年10年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在四个公因子的得分和综合得分情况,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在综合发展、发展模式、发展目标、和谐发展等方面的情况以及整体建设状况。表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效果评价表进一步对我国10年间的生态文明建设历程进行分析,以时间为横坐标,以四个公因子和综合得分为纵坐标,作图4。从图4中可以看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总体状况处于稳步上升状态,发展情况趋好,在2004~2007年出现小幅波动。从五条曲线的形状分析,综合得分曲线与综合发展因子曲线高度关联,说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综合发展情况良好。而发展模式因子、发展目标因子以及和谐发展因子则显示出较大的波动性。发展模式因子自2010年后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和谐发展因子从2011年开始好转,而发展目标因子以2009年为转折点开始趋稳,但发展趋势不容乐观,显示出以增进人民福祉为根本目标的生态文明建设导向作用还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图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历程图

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论文题目有哪些

“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体,是世界屋脊、亚洲水塔、地球第三极的核心区,对保障我国生态安全、维护南亚及周边国家生态平衡、气候系统稳定具有重要屏障作用。”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周亦峰说,西藏自然生态系统先天脆弱、自我维持和恢复能力差,一旦遭到破坏,有的需要几十年上百年才能恢复,有的真是不可逆转。只有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明确了立法目的、立法依据、适用范围、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的重大意义,对编制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规划提出要求,对生态文明高地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相衔接、制定专项规划等提出要求,形成统一的规划体系。按照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的要求,条例分别对构建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等提出了要求。以“五个高地”为依托建设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即明确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战略地、国家绿色发展试验地、国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示范地、国家自然保护样板地、国家生态富民先行地。拓展资料:按照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的要求,条例分别对构建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等提出了要求。法律依据:《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经费应当纳入省市级当地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并作为重要评估指标。

一、最新地理论文选题参考1、产业地理集中、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测量与辨识2、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进展与展望3、中国制造业的地理集聚与形成机制4、论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地理学中的地位5、能源地理学——中国生物质能源的定量评价及其地理分布6、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论吴传钧院士的地理学思想与学术贡献7、地理学: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进展与展望8、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论吴传钧院士的地理学思想与学 …9、地理空间数据的可视化10、产业地理集聚与外商直接投资产业分布——以北京市制造业为例11、关于地理学的区域性和地域分异研究12、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进展与展望13、要素禀赋、地理因素与新国际分工14、集成GIS和细胞自动机模型进行地理时空过程模拟与预测的新方法15、地理和贸易16、绿洲地理特征及其气候效应17、产业特征、空间竞争与制造业地理集中——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18、中国21世纪议程与地理学19、对自然地理区划方法的认识与思考20、我国古地理学的形成、发展、问题和共识二、地理论文题目大全1、GIS环境下面向地理特征的制图概括的理论和方法2、分形理论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研究3、地理科学的信息化与现代化4、中国地理学发展若干值得思考的问题5、华北植物区系地理6、地理数据尺度转换方法研究进展7、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研究进展8、我国土壤动物生态地理研究进展9、河南农区经济发展差异地理影响的小尺度分析10、西方地理学界关于生产性服务业作用研究述评11、烟粉虱不同地理种群的mtDNA COI基因序列分析及其系统发育12、新疆黄山东铜陵硫化物矿床Re—Os同位素测定及其地理动力学意义13、地理空间的尺度-结构分析模式探讨14、中国地理教育:继承与创新15、科学地理解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16、中国青年大肠癌的发病特点及地理分布17、关于综合地理区划若干问题的探讨18、我国地理标志法律保护的制度选择19、金融地理学:国外地理学科研究新动向20、WebGIS中的地理关系数据库模型研究三、热门地理专业论文题目推荐1、北京市地理编码数据库的研究2、小熊猫种群遗传结构和地理分化3、计算机网络信息空间(Cyberspace)的人文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4、产业地理集中研究进展5、地理标志的性质和保护模式选择6、伊犁野果林的生态地理特征和群落学问题7、祁连山区降水的地理分布特征8、地理环境演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鄂尔多斯地区晚第四纪以来地理环境演变的研究9、地理生态学的干燥度指数及其应用评述10、从地图到地理信息系统与虚拟地理环境--试论地理学语言的演变11、我国SO_2和NO_X排放强度地理分布和历史趋势12、中国地理教育:继承与创新13、气候变化对中国森林生产力的影响 Ⅰ中国森林现实生产力的特征及地理分布格局14、中国城市地理15、三江源地区植被指数下降趋势的空间特征及其地理背景16、中国城市体系的“中心—******模式”:地理与经济增长的经验研究17、中国城市地理18、湖南省森林植被的碳贮量及其地理分布规律19、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地理分布的影响及对策20、地理和贸易四、关于地理毕业论文题目1、中国北方近50年温度和降水极端事件变化2、中国农村空心化的地理学研究与整治实践3、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4、中国制造业地理集中与省区专业化5、我国湿地研究进展——献给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成立40周年6、地理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7、根瘤菌-豆科植物共生多样性与地理环境的关系8、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地理界定及其生态问题9、基础地理数据库的持续更新问题10、景观生态战略点识别方法与理论地理学的表面模型11、植物区系地理12、地理位置与优惠政策对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贡献13、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前沿领域14、关于地理学的“人-地系统”理论研究15、基础地理数据库的持续更新问题16、城市地理分形研究的回顾与前瞻17、植物区系地理18、地理科学的中国进展与国际趋势19、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前沿领域20、分形理论在地理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五、比较好写的地理论文题目1、从地理空间到地理网络空间的变化趋势--兼论西方学者关于电信对地区影响的研究2、人文地理学"空间"内涵的演进3、中国氨的排放强度地理分布4、中国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地理区划5、谈地理科学的内容及研究方法:(在1991年4月6日中国地理学会6、生态地理区域界线划分的指标体系7、栓皮栎种群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和地理分布研究8、经验地理解法官的思维和行为——波斯纳《法官如何思考》译后9、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10、西南区野生狗牙根遗传多样性的ISSR标记与地理来源分析11、四川省农作物生产力的地理分布12、论地理空间形象思维——空间意象的发展13、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中国大陆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空间分布及环境因素分析14、产业地理集中度测度方法研究15、产业集聚:地理学与经济学主流观点的对比16、人文主义与后现代化主义之兴起及西方新区域地理学之发展17、我国20世纪地理学发展回顾及新世纪前景展望--祝贺中国地理学会创立90周年18、马氏珠母贝不同地理种群内自繁和种群间杂交子一代形态性状参数及相关性分析19、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黄、渤海3个野生地理群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DNA分析20、家蚕不同地理品种分子系统学研究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崛起必须有良好的自然生态作保障。随着生态问题的日趋严峻,生存与生态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联系紧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支撑和根本保障。(二)建设生态文明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选择。90多年来,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发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曾经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口号。这两次理论上的飞跃,都是为了解决时代面临的突出问题。在这两大理论成果的指导下,我们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建设生态文明是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现象十分严峻,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日益突出,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合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大力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四)建设生态文明是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的迫切需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不仅期待安居、乐业、增收,更期待天蓝、地绿、水净;不仅期待殷实富庶的幸福生活,更期待山清水秀的美好家园。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文明发展模式,注重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正是为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而作出的战略决策,也为子孙后代永享优美宜居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顺应时代潮流,契合人民期待 。

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论文题目有哪些要求

被中特老师难为的孩纸啊……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是:1、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党创造性地回答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问题所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2、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积极主动顺应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进行的重大部署,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内涵。3、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道路,是我们党深刻把握当今世界发展新趋向作出的战略抉择,将为推进人类文明进步作出重大贡献。建设生态文明的重点任务是: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2、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3、深化节能减排,加大水、大气、土壤等污染治理力度,强化核与辐射监管能力,明显改善环境质量。4、切实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现城乡生态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5、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构建生态安全屏障。6、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构建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政策法规和体制机制。7、加强宣传教育,在全社会树立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8、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是:1、以把握自然规律、尊重自然为前提。2、以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3、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4、以建立可持续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以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着眼点。5、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本质要求。扩展资料: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需要注意以下四点:1、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2、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3、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水利建设,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4、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参考资料来源:国务院-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体,是世界屋脊、亚洲水塔、地球第三极的核心区,对保障我国生态安全、维护南亚及周边国家生态平衡、气候系统稳定具有重要屏障作用。”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周亦峰说,西藏自然生态系统先天脆弱、自我维持和恢复能力差,一旦遭到破坏,有的需要几十年上百年才能恢复,有的真是不可逆转。只有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明确了立法目的、立法依据、适用范围、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的重大意义,对编制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规划提出要求,对生态文明高地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相衔接、制定专项规划等提出要求,形成统一的规划体系。按照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的要求,条例分别对构建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等提出了要求。以“五个高地”为依托建设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即明确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战略地、国家绿色发展试验地、国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示范地、国家自然保护样板地、国家生态富民先行地。拓展资料:按照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的要求,条例分别对构建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等提出了要求。法律依据:《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经费应当纳入省市级当地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并作为重要评估指标。

首次将环境保护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畴,从理论上明确了提供具有公共服务属性功能的环境产品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职责。提到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时也提出要“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 “生态产品”的概念首次亮相党代会报告,体现了党对人民群众渴望优质生态产品、优良生态环境迫切需求的积极回应,同时也对各级政府加大环保投入、保障基本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论文题目大全

dyjgufujfksgkxgcutskjfddhsidkgzigdosgkkxljlpyxcnjhrgyipnvfryigdxvmkyedbiggjjduditjs5hhcgkirsylxil jckxlhxlcmxhlxljjcjlfjxlckfigichxyiclztkxlhyzlhhzglxfifidfufgsgkskgsyoxotxyoxyoxtozgkzgksgl)lxhlxhkxljzkgzhchlksyisykxlhxotstowudpofjxlkx,b,bfjuriu4424678924427667242797724675428973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多次郑重提出,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搞好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应搞清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几个层面。 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生态文明具有丰富的内容。就其内涵而言,主要包括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三个方面。 生态意识文明。它是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观念形态,包括进步的生态意识、进步的生态心理、进步的生态道德以及体现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价值取向。 生态制度文明。它是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制度形态,包括生态制度、法律和规范。其中,特别强调健全和完善与生态文明建设标准相关的法制体系,重点突出强制性生态技术法制的地位和作用。 生态行为文明。它是在一定的生态文明观和生态文明意识指导下,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推动生态文明进步发展的活动,包括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环保产业、绿化建设以及一切具有生态文明意义的参与和管理活动,同时还包括人们的生态意识和行为能力的培育。 生态文明建设的几个层面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包括人类在生态问题上所有积极的、进步的思想观念建设,而且包括生态意识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延伸和物化建设。(一)经济层面 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层面,是指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要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主要包括第一、二、三产业和其他经济活动的“绿色化”、无害化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化。这就要求我们: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资源是有限的。要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在全社会倡导节约资源的观念,努力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应大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并具体落实到单位、家庭、个人。实施清洁生产。清洁生产,不仅指生产过程要节约原材料、能源并减少排放物,同时也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整个生产周期对人的健康和自然生态的损害。“预防污染”是清洁生产的本质特征,它适宜于包括工业生产在内的第一、二、三产业。传统生产是一种只强调物质生产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改变这种生产方式,需要不断进行清洁生产意识教育,引导人们转变传统生产观念,让清洁生产的要求和方式深入人心,使采用清洁能源、预防和减少污染成为政府、企业、社会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增强环保产业的职业责任意识。环保产业作为专门为改善生态环境而开发提供实用技术、商品和服务的产业,不仅是一种实体、一种市场行为,而且具有十分重大的社会责任。因此,在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的基础上,应进一步通过广泛开展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不断提高环保产业单位和从业人员的生态职业责任意识。 (二)政治层面 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层面,是指党和政府要重视生态问题,把解决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我们: 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生态观。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任务,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生态观。各级政府应发挥主导和主体作用,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基础、社会基础以及相应的设施和政治保障。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绩效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及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 加强生态法制建设。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建设****法治国家进程的加快,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应调动人民群众主动自觉地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积极性,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来维护自身的生态环境权益,并敢于对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同时,要通过建立和实施生态环境违法违规责任追究制度,激发和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环保执法人员、环保产业单位及其从业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文明建设责任意识。 重视生态行政建设。正确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深刻认识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了解经济活动对生态变化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提高对生态质量变化的识别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推进生态民主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和主体作用的发挥,生态文明建设将一事无成。应保证人民群众生态文明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让人民群众从生态文明建设中深切体会和明确认识自己的利益所在,从而激发其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 (三)文化层面 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层面,是指一切文化活动包括指导我们进行生态环境创造的一切思想、方法、组织、规划等意识和行为都必须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 树立生态文化意识。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新世纪新阶段,人类已逐渐认识到长期对自然进行掠夺性索取、破坏必将遭受惩罚,一个从征服自然、破坏自然到回归自然、珍爱自然的新理念正在形成。全民生态意识觉醒之日,就是我国生态环境改善之时。因此,进行生态教育,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认同,增强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行为的自律,牢固树立生态文化意识,是解决生态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 注重生态道德教育。生态与道德不可割裂。生态环境的优劣,反映着人们生态道德水准的高低;同时,人们生态道德水准的高低,也极大地影响着生态环境的优劣。生态道德驱动着人们的生态意识和行为的自觉性、自律性与责任感。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可以使人们自觉地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同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应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多种形式的生态道德实践活动,努力形成防止污染、保护生态、美化家园、绿化祖国的社会文明新风尚。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摒弃了人类自我中心思想,按照尊重自然、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要求赋予文化以生态建设的含义。具体说来,生态文化大致包括生态哲学文化、生态伦理文化、生态科技文化、生态教育文化、生态文艺文化、生态美学文化、生态传播学等几个方面。 (四)社会层面 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层面,是指重视和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推动人们生活方式的革新。这就要求我们: 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建立法制化、民主化和安定团结的秩序以及高效率的社会管理体系,形成以生态文化意识为主导的社会潮流,树立以文明、健康、科学、和谐生活方式为主导的社会风气。 优化“人居”生活环境。“人居”生活环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保持和优化“人居”生活环境,既要注重城市,也要充分考虑农村。就城市而言,主要包括在城市内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社区,使城市内部与城市外部周围地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良性循环区域。要加强生态型社会建设,努力满足城市居民对居住环境品质愈来愈高的追求。就农村而言,要在普遍推行“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同时,重点发展一批“绿色居住区”,建设包括文化、教育、医疗以及各种服务在内的配套设施。 实现人口良性发展。继续贯彻优生优育的方针,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 。

一、环境危机呼唤生态文明建设  科技进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文明开化程度日渐提高。“技术已给我们的生活与时代带来根本性的变化,它在各个领域的挺进已日益地改变、修正和更换着我们的环境,我们的面前呈现出一个可供行为与选择的迥然不同的世界”。[①]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使这个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工业化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给人类带来无限的幸福与憧憬。但是,伴随工业化生产方式而来的不仅仅是福音,环境恶化与资源短缺已使超常发展和消费巨增的人类面临着生存挑战:按传统生产方式和人类无节制的消费方式,地球提供给人类的资源能维持多久?“狭小”的自然空间还能容纳多少人类生产生活所产生的垃圾、废物、废气?有限的地球最终能够承载多少日益庞大的人群?我国的环境资源危机也是与工业化相伴而生的。近代中国为实现民族的平等和国家的发展,进入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期,百年动荡,内忧外患。直到中国共产党执政,中华民族才开始了一场艰难的工业化运动。20世纪50年代以前,我国的工业化刚刚起步,工业基础薄弱,环境污染问题尚不突出。50年代后,随着工业化的大规模展开,重工业的迅猛发展,环境问题初见端倪,但这时候污染范围仍局限于城市地区,污染的危害程度也较为有限。到了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化进程的突飞猛进,我国的国内资源已难以支撑传统工业文明的持续增长和当前这种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生产方式的持续扩张,环境危机已经呈现。其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危机主要表现在: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等等;受人与自然环境道德关系影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危机表现在:代内不平等(当代人在利用自然和环境、满足自身利益上的机会不平等。代内不平等主要反映在南北问题或者同一国家内部不同地区的不平衡上)、代际不平等(我们现在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如果超过其再生速度,就破坏了其再生性,我们的后代就不能再开发利用)。  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把经济利益作为追求的首要目标。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人们竞相开发“免费”或者“低廉”的自然资源, 降低甚至规避环境成本,由此引发了环境危机。如,在青海,人们为了获取土地上所剩无几的“发菜”,几乎将方圆数百公里的植被全部毁掉;在内蒙古,由于山羊绒的高价和畅销能够给生产者带来高额利润,大片的草场被养殖的山羊破坏殆尽。正如马克思所言,“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大胆起来,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二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可以说,某种野生动植物被人们发现有利可图之日,便是其濒临消亡之时。一些落后或边远地区为尽快脱贫致富,不惜一切手段开采本地的自然资源。例如:长江上游川西北地区的居民滥伐森林,直接引发1998年那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20世纪90年代初在宁夏草原上,当地群众疯狂挖采尚未成熟的沙淇、甘草,致使几十万亩草原沙漠化。[②]这种为了经济利益而破坏环境的例子不胜枚举,造成的环境危机是不可估量的,有时是无法挽回的。人们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所造成的环境破坏,是只顾及眼前利益、本位利益,而不顾及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不符合现代环境道德要求的。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幸福的生活,但在享受现代科技改造自然和发展经济所获得的好处的同时,也品尝到了其所带来的负效应。  总之,我们正面临着一场新的环境资源危机,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矛盾需要及时缓解,人类需要文明的转型。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进一步升华。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人类曾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这些传统文明的一个突出特征是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价值取向,其实质是“反自然”的。工业文明时代,奉行的是“物质消费至上,享乐至上”的价值观。人类凭借科技的进步,采取各种手段不断向自然大肆索取财富,忘却了对自然的爱护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了当今全球性的环境危机。[③]生态文明是人类在继承和批判工业文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种可持续的道德文明。它强调人类在追求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权力的同时,也应当与自然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而不应当凭借手中的技术和投资,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方式;强调人类在追求今世发展与消费的时候,应承认并努力做到使后代人与自己的机会平等,不允许当代人一味片面地、自私地追求自己今世的发展与消费,而毫不留情地剥夺后代人本应享有的同等生活、消费和发展的机会。  二、生态文明建设中环境道德的内容和作用  环境道德(也叫生态道德),即人与自然环境间的行为规范。《中国21世纪议程》将我国公民的生态道德界定为:1、所有的人享有生存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从而能够过健康和健全生活的权利,并承担有保护子孙后代满足其生存需要的责任。2、地球上所有的生物物种享有其栖息地不受污染和破坏,从而能够维持生存的权利,人类承担有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3、每个人都有义务关心他人和其它生命,破坏、侵犯他人和生物物种生存权利的行为是违背人类责任的行为,要禁止这种不道德的行为。  环境道德的思想和理念。基于生态文明的环境道德强调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关于人拥有对自然的绝对的单向权力、人是宇宙之灵、太阳为人而生、星斗为人所亮、自然为人而存、人是自然的主人、人类要征服自然等观点;反对认为自然是无价、无主、无限的观点;反对对自然资源进行“竭泽而渔”式的索取和掠夺。环境道德主张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确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人类对自然做了什么就是对自己做了什么,人对自然具有义务。在生态文明下,人类与自然要共同迈向未来,既不是人类统治自然,也不是自然界统治人类,而是在不断满足人类长远利益的前提下,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渗透。人类在尊重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合理地开发自然,把人类的活动控制在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范围内,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积极能动地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④]  环境道德的生产观。人们在从事生产、经济活动时,要在追求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兼得的前提下实现生产、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要改变传统的“原料—产品—废品”的生产模式为“原料—产品—剩余物—产品” 的生态模式,即循环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是追求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的先进经济模式,是实现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有机整合的基础,是一种与环境和谐共生、环境友好的经济模式,它是世界各国环境保护必然的选择。另外,要加强生产领域的伦理约束。首先,要使企业在保护环境方面发挥重要的主导作用,特别是在推行运用环保技术方面发挥示范作用。近年来,在环境污染日渐严重的情况下,生态生产技术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发展非常迅速。但是目前生态生产技术在我国企业生产中的应用还不充分,这就要求企业界能够克服生态上的短视,使不断进步的生态技术能够发挥真正的效力,有用武之地。其次,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以研发“绿色产品”为主导方向。企业生产绿色产品既会体现出企业对社会的责任感,推动“绿色市场”的发育,同时也有助于推动环保宣传教育,提高整个社会的生态意识。第三,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企业应勇于承担治理环境的责任,不能推诿,更不能采取转嫁生态危机的不道德的行为。  环境道德的消费观。1994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因素》中提出,可持续消费是“提供服务以及相关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资源有毒材料的使用量减少,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最少,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可持续消费要求引导人们选择合理的生活方式。人类的生活方式通常是指满足自己多种需求的基本样式。随着技术文明时代的到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评判也往往是通过“以个体对实物的占有量的多少和个体对实物的需求量的满足程度评判生活质量的高低”。[⑤]这种评判导致社会出现非人道化的消费时尚,即表现为片面地强调物质消费。因此,人们应转变消费模式和观念,提倡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一种以‘自然、和谐、健康’为宗旨的有益于人类健康和社会环境的一种消费形式”。[⑥]具体说来,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消费文明化。应该使消费行为成为个人发展完善的一种手段和条件,不能将其转化为生活的目的,要摒弃“消费至上”的价值观念。其二,消费无害化。要求对人的整个消费活动的诸多环节——从产品的设计生产、包装出售到被人以不同的方式消费掉,都应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破坏或将污染、破坏降到最低限度。其三,消费适量化。也就是指建立一种科学合理的消费结构,选择正确的消费方式,在使人们的消费规模保持适当增长幅度的同时,提倡消费适量化。  环境道德教育是为维护人类生存和经济持续发展所进行的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规范教育,是客观的环境道德原则和规范转化为人们个人环境道德品质的基础,是培养人们良好环境道德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实践活动。《21世纪议程》指出,“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能力的关键。教育对于改变人们的态度是不可缺少的,对于培养环境意识和道德意识、对于培养符合可持续发展和公众有效参与决策的价值观与态度、技术和行为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道德教育才能提高人们的环境道德素质和意识,才能对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迈向生态文明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环境道德教育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环境问题不仅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也直接导致了复杂的伦理恶果。恢复这些被环境危机破坏的伦理关系需要大力开展环境教育,特别是其中的环境道德教育。传统的道德教育仅仅教化人们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及社会关系,并没有对人类指向自然实体,直接作用于生态环境的行为加以伦理评价。环境道德教育所确定的道德教育目的和原理与此不同,它教导人们,不仅人对人的社会行为而且人对环境的自然行为均要受到伦理评价,不仅要正确处理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而且还要恰当地对待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利益关系,摆正人在自然中的位置。[⑦]近年来,环境道德成为环境伦理学领域内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但是,对环境道德教育的研究并不多,环境道德教育的实践也比较薄弱或缺乏。在领导层,对于环境道德教育口头上重视,行动上忽视。不少领导干部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往往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报告中,在实际工作中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较少。在各类学校,专门的环境道德教育几乎没有,只是在相关课程的教学中,有时提到一些支离破碎的环境道德观念。在媒体的宣传上,虽然有一些环境道德的提倡,但力度也不够,知识也不全面。受这种大环境的影响,家庭的环境道德教育更是付之阙如。环境道德教育的这种现状引起的结果是:我国公众环境道德总体水平不高。虽然近年来随着环境危机的日益严重,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意义、环境污染的危害性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也掌握了一些环保科学知识,了解了一些基本的环境道德规范,但还不尽如人意;另外,虽然许多公众确立了较为明确的环境道德观念,但环境保护的参与意识较为薄弱,对自己行为的作用以及应当承担的责任没有充分认识。  环境道德教育在我国是一门很不成熟的学科,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公众对环境问题认识不足,影响了环境道德教育的开展;缺乏系统的环境道德知识教材,各界无法进行完整的环境道德教育;师资匮乏,师资的培养还没有到日程上来;社会未能将环境道德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中提高未来公民素质的重要措施来实施,未能真正认识到环境教育广泛而深刻的德育内涵。  四、环境道德教育的实施途径  按照环境道德教育形成和发展的规律,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开展环境道德教育,使社会各阶层逐步树立环境道德意识,养成环境道德习惯,从而自觉履行环境道德义务。  (一)教育的内容。  普及生态环境知识和环境法律知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的支持。人们应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了解自然;只有掌握了自然规律,才有可能正确利用规律,满足人类自身需求,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只有拥有丰富的生态环境知识、环境法律知识,具有环境道德意识,才能对大自然产生热爱之情,才能产生保护大自然的挚着追求,才能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因此,系统传授生态环境知识、环境法律及环境道德知识就成了环境道德教育的中心任务。  灌输新的环境道德价值观。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大大拓展了传统价值观的内涵。首先要向人们揭示自然的内在价值,使人们能够将自然视为人类的伙伴,并产生一种保护自然、尊重自然的态度,产生对自然的亲近感情和关怀。其次引导当代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自觉维护下一代的发展权利,学会正确处理当代人之间、当代人与子孙后代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从而在平等的基础上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引导人们树立合理的利益观。利益是人们行为的驱动力。道德与利益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正确对待利益问题是一切道德的出发点。环境道德作为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于生态环境利益关系的规范,其基本原则就是生态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高于一切,要注重自然界各个要素的互利共生、协调发展。环境道德将我们置于一种挑战性的困境中,因为它们可能会要求我们抛弃一些物质理想,即我们的生活应达到一定的水准以及为了维持这种水准应该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因此,我们在发展经济,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不能忽视生态利益,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人类应重新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利益分配,以生态优先的原则重新定位一些产业。  提倡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观念。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须考虑它们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即使可以再生,也必须给它以喘息的机会,让其能够休养生息。我们应大力宣传和引导人们购买那些生产使用中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产品,培育绿色消费的情感和市场,从根本上杜绝一次性的消费。总之,我们强调:“自然界能够提供人类生存的资源,而人类消费过的东西又能够被自然界分解和吸收,成为自然界发育的有益养分,然后再以更多的财富回报人类。这样就形成了社会—人类—自然的良性循环”,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人类可持续的发展。  (二)教育的途径。  社会环境教育。在社会教育中,应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社会宣传教育格局。首先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强化他们对环境道德的重视。各级领导层是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社会经济重大事项的决策者,在环境道德建设中起着决策作用。领导者的环保意识和环境道德水平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和广大民众。因此,抓好领导者的环境道德教育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应利用党校和行政学院等各种领导干部培训班开设环境教育讲座,提高领导者的环保意识和环境道德水平,进而激发领导者带头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积极性。[⑧]同时,也要在群众中进行环境保护、环境科学和环境道德的普及宣传教育,使环境道德教育成为全体公众的必修课,让全社会都重视和行动起来,共同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充分利用环保部门和宣传媒体普及生态、环境科学知识。环保部门以公开环境情况的数据、案例等,引起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广泛关注,以科普讲座、板报宣传、影像教育等方式进行舆论宣传,加强环境道德的宣传教育,深化全社会环境道德意识。  学校环境教育。学校是教育和培养国家建设者和管理者的专门场所,对于学生环境道德素质的塑造,它们有着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培养学生的环境道德观念,是提高全民族环境道德观念的关键。因此,有必要根据各类学校的教育特点,进行环境道德教育。学校应将环境道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开设相关的必修课或选修课,以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意识。对他们进行广泛深入的环境保护和环境道德教育,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长期的战略任务。  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终身教育中是处于起点位置的。在对人的教育中,家庭教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家庭教育是家庭承担社会责任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家庭教育应包括环境道德教育,引导孩子从小做起,从点滴做起,自觉遵守行为规范,培养良好的环境道德素养。在家庭环境教育中,可以将环境道德教育内容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方式传授给孩子。也可以通过各种切实可行的实践活动来进行环境道德教育。如,可以参加每年的“世界环境日”、“植树节”、“爱鸟周”等宣传活动,从小培养孩子们良好的环境道德意识,了解一定的环保知识。  环境道德教育,是一项涉及面广的任务,宣传、教育、新闻、出版、文艺等部门应协调配合,把这项教育活动深入开展、抓紧抓实,使环境道德深入人心。形成一个人人关爱保护环境,领导者带头做起,企业家从本企业做起,公民从身边做起,学生从小事做起的良好社会风气,努力创造人和自然协调与和谐、优美的生态环境。

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论文题目怎么写

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题中之意。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旨在引导和促进当代大学生真正树立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真正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观念。新世纪新阶段,应自觉把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大学生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整合资源,拓展载体,丰富路径,多措并举,普及生态文明知识,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引领生态文化风尚,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迈出新步伐、开创新局面。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强调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目前国内生态环境意识还很淡薄,生态伦理道德观念还存在扭曲现象,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资源高消耗、污染高排放和资源低利用等问题仍然存在,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包括通过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来解决。因为高校是社会先进文化、思想的发源地,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试读已结束,

dyjgufujfksgkxgcutskjfddhsidkgzigdosgkkxljlpyxcnjhrgyipnvfryigdxvmkyedbiggjjduditjs5hhcgkirsylxil jckxlhxlcmxhlxljjcjlfjxlckfigichxyiclztkxlhyzlhhzglxfifidfufgsgkskgsyoxotxyoxyoxtozgkzgksgl)lxhlxhkxljzkgzhchlksyisykxlhxotstowudpofjxlkx,b,bfjuriu4424678924427667242797724675428973

一、环境危机呼唤生态文明建设  科技进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文明开化程度日渐提高。“技术已给我们的生活与时代带来根本性的变化,它在各个领域的挺进已日益地改变、修正和更换着我们的环境,我们的面前呈现出一个可供行为与选择的迥然不同的世界”。[①]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使这个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工业化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给人类带来无限的幸福与憧憬。但是,伴随工业化生产方式而来的不仅仅是福音,环境恶化与资源短缺已使超常发展和消费巨增的人类面临着生存挑战:按传统生产方式和人类无节制的消费方式,地球提供给人类的资源能维持多久?“狭小”的自然空间还能容纳多少人类生产生活所产生的垃圾、废物、废气?有限的地球最终能够承载多少日益庞大的人群?我国的环境资源危机也是与工业化相伴而生的。近代中国为实现民族的平等和国家的发展,进入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期,百年动荡,内忧外患。直到中国共产党执政,中华民族才开始了一场艰难的工业化运动。20世纪50年代以前,我国的工业化刚刚起步,工业基础薄弱,环境污染问题尚不突出。50年代后,随着工业化的大规模展开,重工业的迅猛发展,环境问题初见端倪,但这时候污染范围仍局限于城市地区,污染的危害程度也较为有限。到了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化进程的突飞猛进,我国的国内资源已难以支撑传统工业文明的持续增长和当前这种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生产方式的持续扩张,环境危机已经呈现。其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危机主要表现在: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等等;受人与自然环境道德关系影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危机表现在:代内不平等(当代人在利用自然和环境、满足自身利益上的机会不平等。代内不平等主要反映在南北问题或者同一国家内部不同地区的不平衡上)、代际不平等(我们现在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如果超过其再生速度,就破坏了其再生性,我们的后代就不能再开发利用)。  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把经济利益作为追求的首要目标。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人们竞相开发“免费”或者“低廉”的自然资源, 降低甚至规避环境成本,由此引发了环境危机。如,在青海,人们为了获取土地上所剩无几的“发菜”,几乎将方圆数百公里的植被全部毁掉;在内蒙古,由于山羊绒的高价和畅销能够给生产者带来高额利润,大片的草场被养殖的山羊破坏殆尽。正如马克思所言,“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大胆起来,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二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可以说,某种野生动植物被人们发现有利可图之日,便是其濒临消亡之时。一些落后或边远地区为尽快脱贫致富,不惜一切手段开采本地的自然资源。例如:长江上游川西北地区的居民滥伐森林,直接引发1998年那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20世纪90年代初在宁夏草原上,当地群众疯狂挖采尚未成熟的沙淇、甘草,致使几十万亩草原沙漠化。[②]这种为了经济利益而破坏环境的例子不胜枚举,造成的环境危机是不可估量的,有时是无法挽回的。人们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所造成的环境破坏,是只顾及眼前利益、本位利益,而不顾及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不符合现代环境道德要求的。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幸福的生活,但在享受现代科技改造自然和发展经济所获得的好处的同时,也品尝到了其所带来的负效应。  总之,我们正面临着一场新的环境资源危机,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矛盾需要及时缓解,人类需要文明的转型。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进一步升华。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人类曾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这些传统文明的一个突出特征是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价值取向,其实质是“反自然”的。工业文明时代,奉行的是“物质消费至上,享乐至上”的价值观。人类凭借科技的进步,采取各种手段不断向自然大肆索取财富,忘却了对自然的爱护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了当今全球性的环境危机。[③]生态文明是人类在继承和批判工业文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种可持续的道德文明。它强调人类在追求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权力的同时,也应当与自然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而不应当凭借手中的技术和投资,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方式;强调人类在追求今世发展与消费的时候,应承认并努力做到使后代人与自己的机会平等,不允许当代人一味片面地、自私地追求自己今世的发展与消费,而毫不留情地剥夺后代人本应享有的同等生活、消费和发展的机会。  二、生态文明建设中环境道德的内容和作用  环境道德(也叫生态道德),即人与自然环境间的行为规范。《中国21世纪议程》将我国公民的生态道德界定为:1、所有的人享有生存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从而能够过健康和健全生活的权利,并承担有保护子孙后代满足其生存需要的责任。2、地球上所有的生物物种享有其栖息地不受污染和破坏,从而能够维持生存的权利,人类承担有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3、每个人都有义务关心他人和其它生命,破坏、侵犯他人和生物物种生存权利的行为是违背人类责任的行为,要禁止这种不道德的行为。  环境道德的思想和理念。基于生态文明的环境道德强调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关于人拥有对自然的绝对的单向权力、人是宇宙之灵、太阳为人而生、星斗为人所亮、自然为人而存、人是自然的主人、人类要征服自然等观点;反对认为自然是无价、无主、无限的观点;反对对自然资源进行“竭泽而渔”式的索取和掠夺。环境道德主张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确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人类对自然做了什么就是对自己做了什么,人对自然具有义务。在生态文明下,人类与自然要共同迈向未来,既不是人类统治自然,也不是自然界统治人类,而是在不断满足人类长远利益的前提下,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渗透。人类在尊重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合理地开发自然,把人类的活动控制在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范围内,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积极能动地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④]  环境道德的生产观。人们在从事生产、经济活动时,要在追求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兼得的前提下实现生产、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要改变传统的“原料—产品—废品”的生产模式为“原料—产品—剩余物—产品” 的生态模式,即循环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是追求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的先进经济模式,是实现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有机整合的基础,是一种与环境和谐共生、环境友好的经济模式,它是世界各国环境保护必然的选择。另外,要加强生产领域的伦理约束。首先,要使企业在保护环境方面发挥重要的主导作用,特别是在推行运用环保技术方面发挥示范作用。近年来,在环境污染日渐严重的情况下,生态生产技术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发展非常迅速。但是目前生态生产技术在我国企业生产中的应用还不充分,这就要求企业界能够克服生态上的短视,使不断进步的生态技术能够发挥真正的效力,有用武之地。其次,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以研发“绿色产品”为主导方向。企业生产绿色产品既会体现出企业对社会的责任感,推动“绿色市场”的发育,同时也有助于推动环保宣传教育,提高整个社会的生态意识。第三,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企业应勇于承担治理环境的责任,不能推诿,更不能采取转嫁生态危机的不道德的行为。  环境道德的消费观。1994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因素》中提出,可持续消费是“提供服务以及相关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资源有毒材料的使用量减少,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最少,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可持续消费要求引导人们选择合理的生活方式。人类的生活方式通常是指满足自己多种需求的基本样式。随着技术文明时代的到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评判也往往是通过“以个体对实物的占有量的多少和个体对实物的需求量的满足程度评判生活质量的高低”。[⑤]这种评判导致社会出现非人道化的消费时尚,即表现为片面地强调物质消费。因此,人们应转变消费模式和观念,提倡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一种以‘自然、和谐、健康’为宗旨的有益于人类健康和社会环境的一种消费形式”。[⑥]具体说来,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消费文明化。应该使消费行为成为个人发展完善的一种手段和条件,不能将其转化为生活的目的,要摒弃“消费至上”的价值观念。其二,消费无害化。要求对人的整个消费活动的诸多环节——从产品的设计生产、包装出售到被人以不同的方式消费掉,都应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破坏或将污染、破坏降到最低限度。其三,消费适量化。也就是指建立一种科学合理的消费结构,选择正确的消费方式,在使人们的消费规模保持适当增长幅度的同时,提倡消费适量化。  环境道德教育是为维护人类生存和经济持续发展所进行的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规范教育,是客观的环境道德原则和规范转化为人们个人环境道德品质的基础,是培养人们良好环境道德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实践活动。《21世纪议程》指出,“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能力的关键。教育对于改变人们的态度是不可缺少的,对于培养环境意识和道德意识、对于培养符合可持续发展和公众有效参与决策的价值观与态度、技术和行为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道德教育才能提高人们的环境道德素质和意识,才能对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迈向生态文明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环境道德教育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环境问题不仅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也直接导致了复杂的伦理恶果。恢复这些被环境危机破坏的伦理关系需要大力开展环境教育,特别是其中的环境道德教育。传统的道德教育仅仅教化人们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及社会关系,并没有对人类指向自然实体,直接作用于生态环境的行为加以伦理评价。环境道德教育所确定的道德教育目的和原理与此不同,它教导人们,不仅人对人的社会行为而且人对环境的自然行为均要受到伦理评价,不仅要正确处理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而且还要恰当地对待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利益关系,摆正人在自然中的位置。[⑦]近年来,环境道德成为环境伦理学领域内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但是,对环境道德教育的研究并不多,环境道德教育的实践也比较薄弱或缺乏。在领导层,对于环境道德教育口头上重视,行动上忽视。不少领导干部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往往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报告中,在实际工作中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较少。在各类学校,专门的环境道德教育几乎没有,只是在相关课程的教学中,有时提到一些支离破碎的环境道德观念。在媒体的宣传上,虽然有一些环境道德的提倡,但力度也不够,知识也不全面。受这种大环境的影响,家庭的环境道德教育更是付之阙如。环境道德教育的这种现状引起的结果是:我国公众环境道德总体水平不高。虽然近年来随着环境危机的日益严重,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意义、环境污染的危害性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也掌握了一些环保科学知识,了解了一些基本的环境道德规范,但还不尽如人意;另外,虽然许多公众确立了较为明确的环境道德观念,但环境保护的参与意识较为薄弱,对自己行为的作用以及应当承担的责任没有充分认识。  环境道德教育在我国是一门很不成熟的学科,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公众对环境问题认识不足,影响了环境道德教育的开展;缺乏系统的环境道德知识教材,各界无法进行完整的环境道德教育;师资匮乏,师资的培养还没有到日程上来;社会未能将环境道德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中提高未来公民素质的重要措施来实施,未能真正认识到环境教育广泛而深刻的德育内涵。  四、环境道德教育的实施途径  按照环境道德教育形成和发展的规律,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开展环境道德教育,使社会各阶层逐步树立环境道德意识,养成环境道德习惯,从而自觉履行环境道德义务。  (一)教育的内容。  普及生态环境知识和环境法律知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的支持。人们应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了解自然;只有掌握了自然规律,才有可能正确利用规律,满足人类自身需求,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只有拥有丰富的生态环境知识、环境法律知识,具有环境道德意识,才能对大自然产生热爱之情,才能产生保护大自然的挚着追求,才能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因此,系统传授生态环境知识、环境法律及环境道德知识就成了环境道德教育的中心任务。  灌输新的环境道德价值观。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大大拓展了传统价值观的内涵。首先要向人们揭示自然的内在价值,使人们能够将自然视为人类的伙伴,并产生一种保护自然、尊重自然的态度,产生对自然的亲近感情和关怀。其次引导当代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自觉维护下一代的发展权利,学会正确处理当代人之间、当代人与子孙后代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从而在平等的基础上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引导人们树立合理的利益观。利益是人们行为的驱动力。道德与利益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正确对待利益问题是一切道德的出发点。环境道德作为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于生态环境利益关系的规范,其基本原则就是生态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高于一切,要注重自然界各个要素的互利共生、协调发展。环境道德将我们置于一种挑战性的困境中,因为它们可能会要求我们抛弃一些物质理想,即我们的生活应达到一定的水准以及为了维持这种水准应该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因此,我们在发展经济,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不能忽视生态利益,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人类应重新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利益分配,以生态优先的原则重新定位一些产业。  提倡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观念。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须考虑它们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即使可以再生,也必须给它以喘息的机会,让其能够休养生息。我们应大力宣传和引导人们购买那些生产使用中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产品,培育绿色消费的情感和市场,从根本上杜绝一次性的消费。总之,我们强调:“自然界能够提供人类生存的资源,而人类消费过的东西又能够被自然界分解和吸收,成为自然界发育的有益养分,然后再以更多的财富回报人类。这样就形成了社会—人类—自然的良性循环”,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人类可持续的发展。  (二)教育的途径。  社会环境教育。在社会教育中,应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社会宣传教育格局。首先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强化他们对环境道德的重视。各级领导层是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社会经济重大事项的决策者,在环境道德建设中起着决策作用。领导者的环保意识和环境道德水平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和广大民众。因此,抓好领导者的环境道德教育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应利用党校和行政学院等各种领导干部培训班开设环境教育讲座,提高领导者的环保意识和环境道德水平,进而激发领导者带头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积极性。[⑧]同时,也要在群众中进行环境保护、环境科学和环境道德的普及宣传教育,使环境道德教育成为全体公众的必修课,让全社会都重视和行动起来,共同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充分利用环保部门和宣传媒体普及生态、环境科学知识。环保部门以公开环境情况的数据、案例等,引起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广泛关注,以科普讲座、板报宣传、影像教育等方式进行舆论宣传,加强环境道德的宣传教育,深化全社会环境道德意识。  学校环境教育。学校是教育和培养国家建设者和管理者的专门场所,对于学生环境道德素质的塑造,它们有着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培养学生的环境道德观念,是提高全民族环境道德观念的关键。因此,有必要根据各类学校的教育特点,进行环境道德教育。学校应将环境道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开设相关的必修课或选修课,以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意识。对他们进行广泛深入的环境保护和环境道德教育,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长期的战略任务。  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终身教育中是处于起点位置的。在对人的教育中,家庭教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家庭教育是家庭承担社会责任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家庭教育应包括环境道德教育,引导孩子从小做起,从点滴做起,自觉遵守行为规范,培养良好的环境道德素养。在家庭环境教育中,可以将环境道德教育内容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方式传授给孩子。也可以通过各种切实可行的实践活动来进行环境道德教育。如,可以参加每年的“世界环境日”、“植树节”、“爱鸟周”等宣传活动,从小培养孩子们良好的环境道德意识,了解一定的环保知识。  环境道德教育,是一项涉及面广的任务,宣传、教育、新闻、出版、文艺等部门应协调配合,把这项教育活动深入开展、抓紧抓实,使环境道德深入人心。形成一个人人关爱保护环境,领导者带头做起,企业家从本企业做起,公民从身边做起,学生从小事做起的良好社会风气,努力创造人和自然协调与和谐、优美的生态环境。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