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历史和文化古迹保护调查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8-29 09:12:50

历史和文化古迹保护调查论文

(一)历史村镇的文化价值和抢救历史村镇的重大意义一个村落、一个集镇的形成,需要几百年的时间,而特有的历史环境以及村镇文化则需要更长时期的历史积淀才能形成。长沙地区各种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的传统建筑与古道、古村、池塘、山岗、寺庙、溪流、小桥以及宽敞的晒谷坪等等相映成趣,构成了长沙村镇所特有的自然景观。加上蕴含在这些有形物质背后的文化价值取向和固有观念,使长沙先民血缘团体上得到凝聚,精神上得到陶冶,形成了独特的地方特色。这种日益缺乏的、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成为今日长沙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文化要素。长沙历史村镇自然和人文的背景,或与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因素紧密结合,或与村落区域在空间上相互融合,并给予静态和动态的影响,从而形成自然与历史融为一体的环境,其价值是无法用确切的语言和数量来表示和衡量的。随着日月的推移,这种文化意义上的价值将会越来越大。文脉是历史的延续。许多历史文化遗存散布于广大的乡村和集镇,它是我国深厚历史文化的宝藏,是社会文明的源头。在农村小城镇建设时,应当充分挖掘这些宝藏,让它们流传下去,发扬光大。国际社会对村镇历史文脉的保护越来越予以关注,因为任何一个村镇的历史,都是人类史的一部分,都是全社会和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在进行小城镇建设的时候,我们只有保护和延续这些文脉的责任,而没有破坏和中断它们的权利。文脉由多方面组成:传统和具有特色的建筑,街区、村落的格局,见证过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场所和其它物体,甚至古树、奇石以及各种具有鲜明特色的风土人情等都是历史文脉的载体,即使已经是断墙残垣,,不够完整,仍然可以通过合理的手段,让它们化腐朽为神奇,发出诱人的光辉。无数教训证明,由于人们不珍惜,许多有价值的文化传统已经中断或正在消亡。在建设农村小城镇时,应当尽可能地把这些曾经存在过的历史发掘出来,用各种方式把它延续下去,以弥补前人的过错或缺憾。而它们的留存不仅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而且有重要的现实的社会及经济价值。一是为现代城镇建设提供传统文化基础和规划建设的宝贵经验;二是为向人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民族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最好的实物标本和历史教材;三是为发展现代旅游事业提供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二)历史文化村镇历史风貌的保护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关键是历史风貌的保护。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历史风貌保护理论不断深化,其保护内容写进了国际历史保护宪章。196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保护景观和遗址的风貌与特征的建议》指出,风貌保护是:“保存并在可能的情况下修复无论是自然的或人工的,具有文化或艺术价值,或构成典型自然环境的自然、乡村及城市景观和遗址的任何部分。”而ICOMOS(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1987年发布的《保护历史城镇和城区宪章》则指出了历史街区和地段风貌保护的内容:“(一)用地段和街道说明的城市的形制;(二)建筑物与绿地和空地的关系;(三)用规模、大小、风格、差筑、材料、色彩以及装饰说明的建筑物的外貌,包括内部和外部的;(四)该城镇和城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包括自然的和人工的;(五)长期以来该城镇和城区所获得的各种作用。”并指出:“任何危及上述特征的威胁,都将损害历史城镇和城区的真实性。”历史风貌保护的对象是有特征的组群景观,其中不一定要有特别重要的文物或古迹,但作为一个整体,这种景观的形体、形象已成为某个地点、区域,或某种文化的标志;历史风貌保护的目标则是基于对文献和遗存实物的研究来反映历史场景,以获得地方文化上的认同感。规划中的个体不一定都是过去的物质真实,而是采取“修旧如旧”、“建新如旧”、“异地搬迁”等方式创造出来的为环境气氛服务的景观。由于风貌保护手段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以及许多人对“风貌”的简单化理解,许多为保存“多样性”和“独特性”而进行的风貌保护,单纯在“仿古”上做文章,反而导致“多样性”和“独特性”的丧失。历史风貌保护的精髓在于: 1.保持文化的延续性保持文化的延续性,首先要从文化地理的视野中观察村镇的来龙去脉,把握并延续村镇所根植的文化。古代的匠师们没有受过任何关于“保持文脉”、“风貌协调”的说教,可是他们的作品都在丰富之中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哲理,这是受同一种文化熏陶而自然产生的结果。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和建设要综合“原存”、“修缮”、“重建”和“新建”,而且“以旧衬新”,新旧结合,使中国砖木结构建筑群与其它传统景观风貌达到和谐统一。2.保持场所特征的延续性保护场所特征的延续性,意味着风貌保护中应当尽可能保留场所的标志性特征。这种标志性特征可以是形象上的,如朗梨镇陶公庙的山门、戏楼、主殿等景观中特征最鲜明的部分,即通常所谓的“地标”。地标通常是占据空间中重要位置或能与背景形成对比的景物,它是人们确认场所的重要参照,风貌保护中保留标志物已是一种共识:诸如风水塔、村口的大树、城镇的门楼之类都是村镇景观海产中的首选之物。场所的特征也可以是整体形态上的,特定的标志性空间和形式对于识别特定的场所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如铜官镇民居的特征三厂镇建筑材料特有的陶砖陶瓦及其造型。场所的特征也可以是文化上的,如靖港的老街、沩山的密印寺、文家市的里仁学校等。但是这种文化上的特征同样是需要空间和形态去表达的。如密印寺山门和大殿之间的庭院,作为沩山镇景区一个特别的休息场所,给人的感觉是独特的、印象深刻的。人们在这里休息会听到典雅古朴的佛教音乐,看到作法的僧人们鱼贯走入一个侧院,殿前香炉中青烟袅袅升起,古树、大殿、山门、廊院形成相对闭合的广场空间,充满了历史的神秘感和感染力。3.保持生活的延续性风貌保护的目的就是维系和加强居民之间以及与他们生活的村镇环境的情感纽带。日本学者早川和南认为“保存、保护历史环境就是保存、保护从古至今的人的关系。”历史村镇风貌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保护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包括传统院落中的淳朴民风、民间风俗、民间节日、传统文化艺术、传统工艺、历史地名等等。我们并不是作为原封不动的保护主义者来完成这个项目的,而是要营造一个有创造力、有活力、善于应变的环境。任何历史环境中的活动都会随时间而有所变化。我们所强调的延续生活,是希望历史环境不成为死文物,而是作为一个充满活力的人居环境发展下去。(三)精心塑造各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村镇形象在推进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过程中,必须增强社会尤其是各级领导的文化意识和文物保护意识,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精心塑造符合自然和历史环境、具有地方特色、体现时代特征的村镇形象。1.准确定位历史村镇类型历史村镇必须有自己的风格和个性。没有个性就没有生命力。要根据城镇的地域特色、历史传统、资源条件、现代城镇功能以及在城镇群中所处的地位,确定城镇的形象基调。如文家市是浏阳市东南部的中心集镇,在商贸、煤炭、食品、花炮等轻工业以及旅游服务业等方面虽有一定实力,但是这些产业在全国均没有明显的特色和比较优势,相反,其作为中国革命重大转折点的“秋收起义”在全国几乎妇孺皆知。可见,文家市塑造城镇形象首先应立足于革命文化,定位于“革命老区名镇”。而大围山镇境内有著名的国家级森林公园,是高品位风景名胜聚集的地区,其城镇性质应定位于生态旅游城镇。2.科学编制历史村镇规划村镇形象的塑造涉及自然、社会、经济、政治、历史等诸多因素,必须规划先行。在制订形象总体规划过程中,要有全局观念,总揽历史、文化、村镇格局等因素,做好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综合评价;坚持以功能调整为主,在强化管理功能、服务功能、集散功能的同时,突出文化功能;在抓好村镇供水、供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完善优化文化基础设施;把保护村镇自然生态环境作为形象设计的基本点,最大限度地保护水系和山系,最大限度地做到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力求做到建设的总量有控制,给后人保留开拓的余地。维护城镇历史文化的连续性,一定要精心设计,精心塑造.突出地方建筑和环境特色。3.继承和提升村镇的历史文化特色特色文化是村镇发展的灵魂和精髓。每一座村镇的发展都面临着对历史传统、风格和地方特色的继承和发展,都面临着如何将历史民族文化和具有时代特征的现代风格相结合的问题,都不能割断历史和文化。对朗梨、靖港、铜官这样的历史文化城镇进行规划和建设,就要保护文化古迹和历史地段,保护和延续古城的格局和风貌特色。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保护历史文化村镇特色,不仅仅是保护几处古迹文物、几栋建筑、一段城墙,更重要的是要保留历史特色的现状格局和整体风貌,要保留成片的重点历史街区和历史村落。这些街区或村落以建筑群为整体环境风貌展现着村镇的历史特色。印证着历史脉络。它们是村镇记忆“档案”,是村镇历史的瑰宝。是村镇保护建设的重中之重。4.构建适应村镇居民文化需要的公共设施网络当前,村镇建设中忽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倾向十分明显,图书室、文化馆、体育场等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于村镇经济的发展,远不能满足村镇居民的文化需求,远不能突出地方文化特色。在村镇规划和建设中,必须把村镇公共文化设施纳入重要内容,切实做到公共文化设施与历史建筑的协调统一。长沙地方风情浓郁,民间节日众多,如龙舟节、花炮节、庙会等,在村镇规划建设中,要充分考虑民俗文化的继承发展和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发展,重视表演场所等必备的硬件设施、民间文化主题公园、民俗文化生态博物馆所等项目的建设。5.切实保证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和建设的资金投入各级政府要切实提高历史村镇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并保证必要的资金投入。筹资渠道主要有政府、社会、外资3个途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更多的是依靠后两个途径。6.加强地面文物保护,落实历史文化村镇保护措施这次调查除推荐了7处村镇为候选历史文化村镇外,还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294处,其中,古文化遗址45处,古墓葬和名人墓132处,古建筑(含古桥、古道、古井等)71处,近现代重要史迹20处,其他26处。各县(市)及各区要按照《文物法》的规定:“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由县级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予以登记并公布”。要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领导和群众对历史村镇及其地面文物的保护意识,变被动保护为主动保护。对所辖区域内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造册登记,在报刊上予以正式公布,并公布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另外,市级主管部门汇总市区、各县资料基础上择定36处申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择价值更高者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组织申报历史文化村镇的工作将同步进行。文物保护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必须建立制度保障机制,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制定《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规定》,各县、区文物主管部门与下可移动文物使用、管理单位、个人签订保护责任书,将保护职责落实到组、到人。各县(市)对拟定申报的历史文化村镇首先要保持原貌,停止大拆大建,然后制定保护规划。规划包括对区域内历史风貌和各文物点的保护措施,及对村民房屋改造,新建房屋的建设风格,街道环境规划等,逐步达到文化名镇的要求。无论申报成功与否,这些村镇的历史风貌都要得到合理的保护。同时配合旅游、园林等部门做好文物旅游线路的规划,形成点、线、面的有机结合,实现人文资源合理利用,为发展地方经济增加新的增长点,为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增辉添色。

蚌埠地区名胜古迹调查报告 摘 要 蚌埠——淮河流域的一颗明珠,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许多古代的英雄曾在此留下足迹,许多美丽的故事曾传遍淮河两岸。可如今,英雄的足迹几尽磨灭,美丽的故事已被人遗忘。作为淮河儿女,我们有必要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有责任宣传它,并使之重新焕发光彩,为蚌埠的腾飞作出贡献。 关键词 蚌埠 历史文化 一、调查目的: 众所周知,蚌埠作为淮河流域的一颗明珠,地属中原腹地,也是联结南方和北方、东部和西部的枢纽,交通十分便利。蚌埠虽是个新兴城市,但这块土地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蚌埠市的中学生,为了更好的了解故乡悠久的历史、文化,让子孙后代永远记住它,并让她为蚌埠的腾飞发挥重要的作用,我们开展了本项调查。 二、调查方法: 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我们不但查阅了大量资料,而且做了实地考察。 研究初期,我们通过图书馆、网络等途径,掌握了一部分资料,对蚌埠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我们对蚌埠地区较有代表性的几处古迹——禹王宫、卞和洞、白乳泉、汤和墓、 明中都皇城和 明皇陵 ,做了更深入的实地考察。 三、调查研究过程: ⒈ 第一阶段(2001 年10 月): 在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如:《中国文化大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 社会学》、《安徽风光 皖北风光》。 通过网络查寻。相关网址:历史博物馆(http :// /travel/ )。 通过查阅,初步掌握了蚌埠地区历史文化起源和发展的有关情况,为进一步的调查研究提供了线索。 ⒉ 第二阶段(2001 年11 月——2002 年2 月): 实地考察蚌埠地区历史文化遗迹,以验证所查资料的真实性,了解这些古迹的现状。 重点考察对象: ① 禹王宫(蚌埠与怀远交界处的涂山上) ② 白乳泉、卞和洞(怀远荆山上) ③ 汤和墓(蚌埠东郊龙子湖畔) ④ 明中都皇城、明皇陵(凤阳县境内) ⒊ 第三阶段(2002 年2 月): 筛选、整理资料、图片,总结成果,撰写论文,反复修改,打印成文。 四、初步研究成果: 蚌埠是淮河流域的一个新兴城市。最初是一个小渔村,因盛产河蚌而得名。古书有云,此地乃早期祖先“採珠之地,繁衍生息之壤”,直到清末,才演变为凤阳县西北边陲的一个小镇。短短一百多年,如今,蚌埠已发展成为安徽中部的重要城市,成为祖国重要的铁路枢纽,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默默地做着贡献。 蚌埠城市的历史虽然不长,可这一地区却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上至中国历史上原始社会末期的大禹,下到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都在此地留下过足迹,并在此留下了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朱元璋坎坷的经历,创业的艰难;…… 我们怀着对历史的崇敬,摸着历史的脉搏,开始了调查。 ⒈ 禹王宫 禹王宫地处蚌埠与怀远交界处,位于涂山之上,是为纪念大禹治水而造福百姓的丰功伟绩所建。涂山海拔2米,隔淮河与荆山相峙,相传为夏禹娶涂山氏女和会诸侯之地,也是夏朝第一代帝王启的诞生地。涂山古称涂山氏国,并留传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传说涂、荆二山原为一体,大禹治水时,劈山引水,疏通淮河,形成峡谷,并使之分离,今二山间尚有断梅谷遗迹。涂山顶建有禹王庙,始建年代不晚于唐代。庙有禹王殿、启母殿。两侧厢房陈列历代修建的碑刻。庭内有一株古银杏树,曾被雷火击伤,树中长出两株桃树,蔚为奇观,人称“树中树”,有诗赞曰:“山外有山都如画,树中生树不知年”。庙西南有一石矗立,极目远眺,宛如妇人正襟危坐,人称启母石,又称望夫石。相传大禹治水,终年奔波在外,其妻涂山氏女(启母)登山望夫,朝思暮想,化而为石。山上还有圣泉、灵泉、聚仙台、卧仙石等景点。山下有禹会村、防风冢等遗址。历代文人曹丕、柳宗元、苏轼、苏辙、欧阳修、黄庭坚、梅尧臣、宋濂等都曾到此游览,留下大量诗文。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为纪念夏禹诞辰,当地均举行盛大庙会,延续至今。 ⒉卞和洞 卞和洞又名抱璞岩、抱玉岩,位于怀远县荆山东北麓。相传为春秋时期楚国人卞和献玉归隐之处,唐代诗人李白有“抱玉入楚国,风疑古所闻。良宝终风弃,徒劳三献君”的诗句咏其事。石洞由巨岩覆盖,天然巧成。洞内宽阔如屋,可容数十人。岩壁刻有“青螺石帐”四字。夏日暑气不侵,冬季温暖如春。古人有“白璧连城无双产,古洞青螺有旧题”诗句。洞口有亭,匾题“抱璞岩”,建于明万历年间。 ⒊白乳泉 白乳泉又名白龟泉,位于怀远县城南荆山北麓,因传说泉内有白龟而得名。宋元祐年间,苏东坡偕子出游至此,见泉水浓白似乳,四时不竭,水满杯而不溢,颇为奇特,誉为“天下第七泉”并留下“荆山碧相照,楚水清可乱”、“龟泉木杪出,牛乳石池漫”的诗句,后人遂改名白乳泉。经水质分析,泉水富含矿物质,表面张力大,故能满出杯口而不溢。泉左侧有望淮楼,匾额为郭沫若手书,楼内四壁镶挂历代名流书写的楹联。泉右侧有双烈祠,为纪念辛亥革命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怀远籍烈士宋玉琳、程良而建。祠侧有亭,名为半山亭。白乳泉现已辟为“乳泉公园”,成为蚌埠地区主要名胜之一。 ⒋ 汤和墓 汤和(1326 ~1395)是明朝开国名将,字鼎臣,濠州(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幼与朱元璋为同乡好友。元至正十二年(1352)参加郭子兴农民起义军,后以功授千户。后应朱元璋之请,出巡山东、浙江沿海备倭,筑卫所城59处,征兵民8万余戍守,倭寇不敢轻犯。二十一年,还居中都(今安徽凤阳)新第,将所得赏赐分送故交。晚年益加恭慎,终年70岁。汤和墓位于龙子湖畔,地处曹山之上,坐北朝南。墓前有陵道,道旁立有石马、石羊若干,形态各异,栩栩如生。陵道尽头立一祠堂。祠堂内供有汤和灵位,下通汤和墓地宫。地宫石门前卧有墓志铭和汤和将印碑刻。石门内即主墓室,正中为汤和灵柩。若干小型人物石刻位于灵柩四周。主室旁有一侧室,陪葬一童女。墓内原有大量陪葬物品,后因墓室被盗,文物大量流失,但仍存有部分有价值的文物,如国家一级保护文物,全国仅存三件的明青花陶瓷花瓶。墓室因年代久远和盗墓破坏而塌陷,后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重建。 ⒌ 明中都皇城 明中都皇城位于安徽省凤阳县城西北凤凰山之南,这里三山相连,向阳高亢,淮水萦回。明洪武二年(1369年),太祖朱元璋决定在他的发祥地临濠(今凤阳)建中都。中都皇城具有我国宫廷建筑的基本格局和形制。城有三道:外城是中都城,城围25公里;第二道砖城为皇城,城围5公里;内城为紫禁城,城围3公里,四周设午门、玄武、东华、西华四门。主要建筑有正殿——奉天殿,其左右各建楼台。交泰殿、奉先殿、柔信殿、春和殿、文渊殿等散布其间,此外皇城内还有太庙、太社、大都督府、御史台等皇家建筑,整个建筑成为后来北京故宫的蓝本,后历经沧桑,殿宇宫阙尽毁。现仅存残破的午门和西华门一段城墙。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⒍明皇陵 明皇陵,位于凤阳县西南7公里的太平乡,距明中都城西南5公里,明皇陵为明太祖朱元璋的父母及三个哥哥、三个嫂子、两个侄子的坟墓。皇陵陵势若岗阜,列以石人石兽,气势雄伟。主要建筑有皇城、砖城、土城三道,内有正殿、金门、碑亭、华表、石人石兽36对,神路,宫厅等建筑。现仅存墓冢、华表、《皇陵碑》等。虽残缺断裂,仍巍然屹立。特别是神道两侧的石雕群像,神态各异,栩栩如 生。皇陵石刻是明代皇家陵寝中数量最多,规模最大,刻工最好的石雕艺术珍品。《皇陵碑》系朱元璋御撰,是研究朱元璋的重要史料。皇陵石刻与明中都皇城一同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收获与建议: 通过本次调查研究,我们对家乡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从夏朝之前的禹王宫到明朝开国皇帝的中都城,从春秋时楚国的卞和隐居之处到被誉为天下第一泉的白乳泉,都是很有价值的人文景观。面对着我们拍摄的一张张照片,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自豪之情油然而生。我们一定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家乡的历史再添光彩! 同时,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⒈有些部门对古迹的保护不够。 有的古迹虽被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却管理不善。如:凤阳明中都城遗址出土的文物损坏严重,甚至遗失。有的古迹甚至无人管理,年久失修,破烂不堪,只有无奈地任凭雨打风吹去。如:汤和墓孤零零地“废弃”在龙子湖畔,上层墓室破损严重,墓前碑文已完全消失,游客已根本无法了解有关汤和的经历。 ⒉政府对古迹的宣传和开发利用不够。 由于有关部门的疏忽,古迹年久失修,破坏严重,游客数量越来越少。我们在市内进行了小范围的调查,令人吃惊的是很多人竟不知道还有这些文化遗迹。由此可见,政府对这些古迹的宣传、开发、利用还远远不够,投入资金太少。这不仅会直接导致游客减少,旅游业衰落,甚至会使一些古迹彻底消失,我们的子孙后代很可能再也见不到它们了。这是多么大的遗憾!将来如何向后人交代! 鉴于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让社会了解蚌埠地区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提高它的知名度;并加大资金、人力的投入,对家乡的历史文化古迹进行保护、修整;还应大力发展旅游业,充分开发利用这些文化遗产,使它重新焕发光彩,为蚌埠的经济腾飞做出贡献。 六、备注: 由于本次活动时间紧迫,我们只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更深入的研究有望在本学期完成。在此,我们对为我们的研究活动提供帮助的刘建尧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朔州市朔城区文物、古迹的调查调查方法:走访询问调查对象:文物管理单位工作人员、当地百姓等朔城区,古称马邑,朔州。位于山西省北部,为雁门关外重镇。朔城区这一塞北古城,具有古老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在桑干河上游的黑陀山东麓有"峙峪人"文化遗址;秦始皇三十二年,大将军蒙恬率军北击匈奴,在此筑城养马,故称"马邑"。历代王朝更迭,沧海桑田,岁月如流,历经数千年的风雨变幻,留下了丰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笔者利用假期,走访了各级文物管理单位、遗迹遗址及当地百姓,对朔城区的文物、古迹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一、 现存主要古建筑崇福寺 崇福寺位于朔城区东大街北侧,坐北向南。山门两侧有石狮一对,门上悬有"崇福寺"竖匾一方,自山门向里有金刚殿,钟鼓楼,千佛阁,文殊殿,地藏殿,大雄殿,弥陀殿和观音殿。全寺东西宽117米,南北长200米,总面积为23400平方米。前后五重院落,布列宽舒,主次分明。崇福寺创建于唐高宗麟德二年(665),辽改寺为林太师府署。金熙宗皇统三年(1143)建弥陀殿,后又建观音殿。历经元、 崇 福 寺 弥 陀 殿明、清各代,都有扩建,重建和修葺。现寺内除弥陀殿,观音殿为金代所建外,其余均为明代建筑。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吉庄大王庙 在吉庄村东,由大王殿,龙王殿,娘娘殿,戏台,钟楼,东西配殿等组成。始建于乾隆三年,民国14年重修,续建。大王殿为主殿,面宽三间,进深两间,硬山式屋顶,殿内塑有大大王,二大王,三大王像。主殿西侧厢房三间为龙王殿,正面塑有龙王像,两侧绘有兴方施雨图;东侧厢房三间为娘娘殿,正面塑有娘娘及侍女像,西侧绘有壁画。院东南角为角楼,十字歇山顶式,内悬民国14年铸造铁钟一口。为朔城区保存下来的唯一的一座大王庙。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庄"旌表节孝"坊 在东庄村南街口,四柱三间式,单檐悬山顶,坊座四立柱基高1米,是民国初年东庄王家为孀妇宫氏所建造。原有题额"旌表节孝",后失落。内长城 在朔城区西南部,宁武,神池县交界处。南起托逻台、经寇庄、利民、暖崖、至平鲁县境内,全长约30多公里。原为砖或石包砌,后大部残损,一部分基本完整。底宽3米左右,顶宽2米左右,高4米左右。明洪武至万历年间为防御鞑靼,瓦刺族的侵扰而修筑。 内 长 城利民堡 在朔城区城西30公里处,建于明代嘉靖至隆庆年间。地处内长城边口,为驻军地,是朔城区要地之一,称利民设东、南、西三门,石砌。清代后期驻军撤出,居民逐渐迁居城内。民国初改称利民营,有住户200多户。西,南两面城墙大部被拆除,城门无存。东门已拆。 二、 主 要 古 遗 址峙峪遗址 在城西北黑陀山下,峙峪村北小泉沟的一个沙丘中。中国科学院1963年发现,为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距今约8万年。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峙峪遗址除发现一块人类枕骨外,还发现有相当多的动物化石、大批精巧的细小石器以及其他遗物。这个地点地层清楚,遗体集中。从遗物中可以看出,当峙峪人在这里生活的时候,山上长着茂密的森林,丘陵中有灌木林,东面是丰茂的草原,河里有鱼类。峙峪有羚羊、野马、野猪、鹿、 峙 峪 人 遗 址犀、鸵鸟等。他们获取最多的猎物是野马,所以峙峪人又称"猎马人"。 赵家口遗址 在赵家口村南向阳山坡。1958年修赵家口水库时,在半山腰发现有石斧、石铲、陶片等。1984年,修元卢铁路时,在村南的寨躺壕、寨上圪塔发现2大批红砂陶片、石环、石斧等遗物。在南山向阳山坡上,地面上到处有上述文化遗物。初步考证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丰裕村遗址 在丰裕村东南5公里处有一土丘,东侧为恢河,土丘高出河床约5米,土质为砂土,南北长约100米,东西宽约50米。发现有石斧、石铲和有绳纹、网格纹的陶片等。初步考证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三、 主要城堡战场遗址 秦汉马邑城遗址 在朔城区西北隅。据《元和郡县志》记载:"昔秦人筑城于武周塞以备胡,城将成而崩者数矣,有马驰走,周旋反复,父老异之,因依而筑,城乃不崩,遂名马邑。"另外,《马邑县志》、《晋太康地记》中也有对马邑城的记载。在古城内地下,为汉文化层,城周围到处有汉墓。秦汉马邑城遗址,亦即北齐增建古城遗址。今已拆毁殆尽。 汉阴馆城遗址 在朔城区东南5公里处的里仁村村南。汉景帝三年于楼烦乡置阴馆县,属雁门郡。《太平寰宇记》载:"阴馆城,今名下馆城。"《二十五史补编》、《马邑县志》等史书中亦有记载。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齐朔州城遗址 朔城区西北隅古城为北齐朔州城。是北齐在秦汉马邑城故址上重新修建的。《朔州志》记有:"古 残留的城门及部分城墙城旧基九里十三步","元至正末年,右丞相孛罗帖木尔驻兵大同,使其将姚枢守朔州"。后来的县城是元末明初在北齐朔州城基上改建的,残存古城墙是北齐所建。70年代以来,古城东北城墙上新建民房。80年代以来,南、西、北部西段古城墙逐渐被拆除,昔日古城面目全非。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战场遗址 在里仁村南5公里一带。范围约100亩。在距地面30--50厘米的沙土层下,为黑色的腐殖质土,厚约20--30厘米,其土中夹有人与马的骨骼。里仁村位于雁门关外的雁门山下,又为汉阴馆遗址,为历史戍守重地和战场。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地道遗址 1969年,在建筑战斗城挖地道时,发现古地道三处。一处在崇福寺大雄宝殿前院中。洞口为竖穴,洞向南延伸。一处在警所街北侧,地道距地面约三米,宽约一米,高约90厘米。另一处在南街东侧,南北向延伸。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 主 要 古 墓 1.马邑汉墓群 1982年以后,兴建平朔露天煤矿时发现汉墓640座。1984年在修铁路时发现汉墓200余座。之后,随着其他单位基建动工,不断有汉墓发现。到1988年,共发掘汉墓1700余座。出土文物16000余件,其中不少为珍品。墓葬形制有穴土坑墓、土洞墓、砖室墓等。西汉中期以前的墓,常见单人葬;西汉晚期后,多为夫妻同穴合葬。葬式为仰身直肢,少数为屈肢,属秦人 汉 墓 群 (一)遗风。另外还有不少特殊的葬式和现象,如 头部中箭的、怀胎的、无头颅的、身体蜷缩的、骨骼变形的,以及男女同棺合抱的。城区四周还有不少汉墓,但地面多无封土堆,一经钻探,即可发现。梵王寺古墓群 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梵王寺村周围各三公里,村北、村西有明显的汉墓封土堆30多座。亦有北魏墓多座。梵王寺村南发掘北朝时期砖室墓一座,砖多数有花纹图案。当地群众在生产劳动中,常发现有汉、北朝时期墓葬。3.北旺庄金代丛葬墓 1983年,省平朔考古队在北旺庄村南发掘清理金代墓三座。墓室平面均呈圆形,穹隆顶,有墓道。3座墓的骨灰罐各位8、9、10个。多数骨灰罐盖上有墨书或刻划题铭。随葬品有唐、北宋、金代铜钱和瓷盘、陶碗等。从铭文看,这三座墓是周氏家族丛葬墓。家族多人丛葬墓,尚不多见。对研究金代丧葬制度有重要价值。4.北魏元姬墓 在朔城区北15公里刘家窑村东的元姬山。冢高5米,南北长27米,东西宽21米。冢正南有盗洞。从盗洞剖面看,夯土层约10厘米,并有木炭、陶碎片,封土下有砖筑勿。墓东500米处,有烽火台。据《朔州志》记载,为北魏元姬墓。除上述墓葬外,主要的墓葬还有长头村金 汉 墓 群 (二)代僧人丛葬墓、唐丰王墓、明乐昌王墓、明霍锳墓、清田翰林墓等。 朔州市朔城区历史悠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大量的文物古迹,其中不少都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研究中国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地方政府以及省、国家都对这些遗迹投入了一定的资金进行发掘保护,使得这些文物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但仍有不少遗迹、墓葬遭到了人为的较为严重的破坏。保护文物,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

历史和文化古迹保护调查论文范文

那你就亲力亲为走一趟,相信你会有很大收获的,中国有5000多年的文化历史相信不管怎样写都会不止500字。

蚌埠地区名胜古迹调查报告 摘 要 蚌埠——淮河流域的一颗明珠,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许多古代的英雄曾在此留下足迹,许多美丽的故事曾传遍淮河两岸。可如今,英雄的足迹几尽磨灭,美丽的故事已被人遗忘。作为淮河儿女,我们有必要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有责任宣传它,并使之重新焕发光彩,为蚌埠的腾飞作出贡献。 关键词 蚌埠 历史文化 一、调查目的: 众所周知,蚌埠作为淮河流域的一颗明珠,地属中原腹地,也是联结南方和北方、东部和西部的枢纽,交通十分便利。蚌埠虽是个新兴城市,但这块土地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蚌埠市的中学生,为了更好的了解故乡悠久的历史、文化,让子孙后代永远记住它,并让她为蚌埠的腾飞发挥重要的作用,我们开展了本项调查。 二、调查方法: 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我们不但查阅了大量资料,而且做了实地考察。 研究初期,我们通过图书馆、网络等途径,掌握了一部分资料,对蚌埠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我们对蚌埠地区较有代表性的几处古迹——禹王宫、卞和洞、白乳泉、汤和墓、 明中都皇城和 明皇陵 ,做了更深入的实地考察。 三、调查研究过程: ⒈ 第一阶段(2001 年10 月): 在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如:《中国文化大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 社会学》、《安徽风光 皖北风光》。 通过网络查寻。相关网址:历史博物馆(http :// /travel/ )。 通过查阅,初步掌握了蚌埠地区历史文化起源和发展的有关情况,为进一步的调查研究提供了线索。 ⒉ 第二阶段(2001 年11 月——2002 年2 月): 实地考察蚌埠地区历史文化遗迹,以验证所查资料的真实性,了解这些古迹的现状。 重点考察对象: ① 禹王宫(蚌埠与怀远交界处的涂山上) ② 白乳泉、卞和洞(怀远荆山上) ③ 汤和墓(蚌埠东郊龙子湖畔) ④ 明中都皇城、明皇陵(凤阳县境内) ⒊ 第三阶段(2002 年2 月): 筛选、整理资料、图片,总结成果,撰写论文,反复修改,打印成文。 四、初步研究成果: 蚌埠是淮河流域的一个新兴城市。最初是一个小渔村,因盛产河蚌而得名。古书有云,此地乃早期祖先“採珠之地,繁衍生息之壤”,直到清末,才演变为凤阳县西北边陲的一个小镇。短短一百多年,如今,蚌埠已发展成为安徽中部的重要城市,成为祖国重要的铁路枢纽,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默默地做着贡献。 蚌埠城市的历史虽然不长,可这一地区却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上至中国历史上原始社会末期的大禹,下到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都在此地留下过足迹,并在此留下了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朱元璋坎坷的经历,创业的艰难;…… 我们怀着对历史的崇敬,摸着历史的脉搏,开始了调查。 ⒈ 禹王宫 禹王宫地处蚌埠与怀远交界处,位于涂山之上,是为纪念大禹治水而造福百姓的丰功伟绩所建。涂山海拔2米,隔淮河与荆山相峙,相传为夏禹娶涂山氏女和会诸侯之地,也是夏朝第一代帝王启的诞生地。涂山古称涂山氏国,并留传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传说涂、荆二山原为一体,大禹治水时,劈山引水,疏通淮河,形成峡谷,并使之分离,今二山间尚有断梅谷遗迹。涂山顶建有禹王庙,始建年代不晚于唐代。庙有禹王殿、启母殿。两侧厢房陈列历代修建的碑刻。庭内有一株古银杏树,曾被雷火击伤,树中长出两株桃树,蔚为奇观,人称“树中树”,有诗赞曰:“山外有山都如画,树中生树不知年”。庙西南有一石矗立,极目远眺,宛如妇人正襟危坐,人称启母石,又称望夫石。相传大禹治水,终年奔波在外,其妻涂山氏女(启母)登山望夫,朝思暮想,化而为石。山上还有圣泉、灵泉、聚仙台、卧仙石等景点。山下有禹会村、防风冢等遗址。历代文人曹丕、柳宗元、苏轼、苏辙、欧阳修、黄庭坚、梅尧臣、宋濂等都曾到此游览,留下大量诗文。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为纪念夏禹诞辰,当地均举行盛大庙会,延续至今。 ⒉卞和洞 卞和洞又名抱璞岩、抱玉岩,位于怀远县荆山东北麓。相传为春秋时期楚国人卞和献玉归隐之处,唐代诗人李白有“抱玉入楚国,风疑古所闻。良宝终风弃,徒劳三献君”的诗句咏其事。石洞由巨岩覆盖,天然巧成。洞内宽阔如屋,可容数十人。岩壁刻有“青螺石帐”四字。夏日暑气不侵,冬季温暖如春。古人有“白璧连城无双产,古洞青螺有旧题”诗句。洞口有亭,匾题“抱璞岩”,建于明万历年间。 ⒊白乳泉 白乳泉又名白龟泉,位于怀远县城南荆山北麓,因传说泉内有白龟而得名。宋元祐年间,苏东坡偕子出游至此,见泉水浓白似乳,四时不竭,水满杯而不溢,颇为奇特,誉为“天下第七泉”并留下“荆山碧相照,楚水清可乱”、“龟泉木杪出,牛乳石池漫”的诗句,后人遂改名白乳泉。经水质分析,泉水富含矿物质,表面张力大,故能满出杯口而不溢。泉左侧有望淮楼,匾额为郭沫若手书,楼内四壁镶挂历代名流书写的楹联。泉右侧有双烈祠,为纪念辛亥革命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怀远籍烈士宋玉琳、程良而建。祠侧有亭,名为半山亭。白乳泉现已辟为“乳泉公园”,成为蚌埠地区主要名胜之一。 ⒋ 汤和墓 汤和(1326 ~1395)是明朝开国名将,字鼎臣,濠州(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幼与朱元璋为同乡好友。元至正十二年(1352)参加郭子兴农民起义军,后以功授千户。后应朱元璋之请,出巡山东、浙江沿海备倭,筑卫所城59处,征兵民8万余戍守,倭寇不敢轻犯。二十一年,还居中都(今安徽凤阳)新第,将所得赏赐分送故交。晚年益加恭慎,终年70岁。汤和墓位于龙子湖畔,地处曹山之上,坐北朝南。墓前有陵道,道旁立有石马、石羊若干,形态各异,栩栩如生。陵道尽头立一祠堂。祠堂内供有汤和灵位,下通汤和墓地宫。地宫石门前卧有墓志铭和汤和将印碑刻。石门内即主墓室,正中为汤和灵柩。若干小型人物石刻位于灵柩四周。主室旁有一侧室,陪葬一童女。墓内原有大量陪葬物品,后因墓室被盗,文物大量流失,但仍存有部分有价值的文物,如国家一级保护文物,全国仅存三件的明青花陶瓷花瓶。墓室因年代久远和盗墓破坏而塌陷,后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重建。 ⒌ 明中都皇城 明中都皇城位于安徽省凤阳县城西北凤凰山之南,这里三山相连,向阳高亢,淮水萦回。明洪武二年(1369年),太祖朱元璋决定在他的发祥地临濠(今凤阳)建中都。中都皇城具有我国宫廷建筑的基本格局和形制。城有三道:外城是中都城,城围25公里;第二道砖城为皇城,城围5公里;内城为紫禁城,城围3公里,四周设午门、玄武、东华、西华四门。主要建筑有正殿——奉天殿,其左右各建楼台。交泰殿、奉先殿、柔信殿、春和殿、文渊殿等散布其间,此外皇城内还有太庙、太社、大都督府、御史台等皇家建筑,整个建筑成为后来北京故宫的蓝本,后历经沧桑,殿宇宫阙尽毁。现仅存残破的午门和西华门一段城墙。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⒍明皇陵 明皇陵,位于凤阳县西南7公里的太平乡,距明中都城西南5公里,明皇陵为明太祖朱元璋的父母及三个哥哥、三个嫂子、两个侄子的坟墓。皇陵陵势若岗阜,列以石人石兽,气势雄伟。主要建筑有皇城、砖城、土城三道,内有正殿、金门、碑亭、华表、石人石兽36对,神路,宫厅等建筑。现仅存墓冢、华表、《皇陵碑》等。虽残缺断裂,仍巍然屹立。特别是神道两侧的石雕群像,神态各异,栩栩如 生。皇陵石刻是明代皇家陵寝中数量最多,规模最大,刻工最好的石雕艺术珍品。《皇陵碑》系朱元璋御撰,是研究朱元璋的重要史料。皇陵石刻与明中都皇城一同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收获与建议: 通过本次调查研究,我们对家乡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从夏朝之前的禹王宫到明朝开国皇帝的中都城,从春秋时楚国的卞和隐居之处到被誉为天下第一泉的白乳泉,都是很有价值的人文景观。面对着我们拍摄的一张张照片,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自豪之情油然而生。我们一定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家乡的历史再添光彩! 同时,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⒈有些部门对古迹的保护不够。 有的古迹虽被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却管理不善。如:凤阳明中都城遗址出土的文物损坏严重,甚至遗失。有的古迹甚至无人管理,年久失修,破烂不堪,只有无奈地任凭雨打风吹去。如:汤和墓孤零零地“废弃”在龙子湖畔,上层墓室破损严重,墓前碑文已完全消失,游客已根本无法了解有关汤和的经历。 ⒉政府对古迹的宣传和开发利用不够。 由于有关部门的疏忽,古迹年久失修,破坏严重,游客数量越来越少。我们在市内进行了小范围的调查,令人吃惊的是很多人竟不知道还有这些文化遗迹。由此可见,政府对这些古迹的宣传、开发、利用还远远不够,投入资金太少。这不仅会直接导致游客减少,旅游业衰落,甚至会使一些古迹彻底消失,我们的子孙后代很可能再也见不到它们了。这是多么大的遗憾!将来如何向后人交代! 鉴于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让社会了解蚌埠地区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提高它的知名度;并加大资金、人力的投入,对家乡的历史文化古迹进行保护、修整;还应大力发展旅游业,充分开发利用这些文化遗产,使它重新焕发光彩,为蚌埠的经济腾飞做出贡献。 六、备注: 由于本次活动时间紧迫,我们只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更深入的研究有望在本学期完成。在此,我们对为我们的研究活动提供帮助的刘建尧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文物古迹点大体上可分为古建筑物、遗址及非建筑物三类。第一类:历史文物建筑,包括古建筑、历史纪念建筑物、具有各种文化意义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在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上具有意义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具有重大意义的近现代建筑物和构筑物。第二类:古文化遗址、遗迹(包括比较集中的文物古迹地段)以及尚未完全探明的地下历史遗存。第三类:古典园林、风景名胜、古树名木及特色植物的保护,是以环境保护为根本,保护这些古迹点周围的环境不受破坏,也就根本上保护了这一古迹的历史氛围和文化气息。两种保护方法:1)冻结保存;2)重建。

历史和文化古迹保护调查论文摘要

也可以到国涛期刊网 在百度里搜一下进去看看得 听同事说也挺好的!你自己看吧 想发呢就上网 跟他们谈谈 不想发我帮不了你!自己问问嘛!对不对 他们找你未必安全啊!1、题目: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本专科毕业论文一般无需单独的题目页,硕博士毕业论文一般需要单独的题目页,展示院校、指导教师、答辩时间等信息。英文部分一般需要使用Times New Roman字体。2、版权声明:一般而言,硕士与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内均需在正文前附版权声明,独立成页。个别本科毕业论文也有此项。

蚌埠地区名胜古迹调查报告 摘 要 蚌埠——淮河流域的一颗明珠,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许多古代的英雄曾在此留下足迹,许多美丽的故事曾传遍淮河两岸。可如今,英雄的足迹几尽磨灭,美丽的故事已被人遗忘。作为淮河儿女,我们有必要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有责任宣传它,并使之重新焕发光彩,为蚌埠的腾飞作出贡献。 关键词 蚌埠 历史文化 一、调查目的: 众所周知,蚌埠作为淮河流域的一颗明珠,地属中原腹地,也是联结南方和北方、东部和西部的枢纽,交通十分便利。蚌埠虽是个新兴城市,但这块土地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蚌埠市的中学生,为了更好的了解故乡悠久的历史、文化,让子孙后代永远记住它,并让她为蚌埠的腾飞发挥重要的作用,我们开展了本项调查。 二、调查方法: 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我们不但查阅了大量资料,而且做了实地考察。 研究初期,我们通过图书馆、网络等途径,掌握了一部分资料,对蚌埠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我们对蚌埠地区较有代表性的几处古迹——禹王宫、卞和洞、白乳泉、汤和墓、 明中都皇城和 明皇陵 ,做了更深入的实地考察。 三、调查研究过程: ⒈ 第一阶段(2001 年10 月): 在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如:《中国文化大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 社会学》、《安徽风光 皖北风光》。 通过网络查寻。相关网址:历史博物馆(http :// /travel/ )。 通过查阅,初步掌握了蚌埠地区历史文化起源和发展的有关情况,为进一步的调查研究提供了线索。 ⒉ 第二阶段(2001 年11 月——2002 年2 月): 实地考察蚌埠地区历史文化遗迹,以验证所查资料的真实性,了解这些古迹的现状。 重点考察对象: ① 禹王宫(蚌埠与怀远交界处的涂山上) ② 白乳泉、卞和洞(怀远荆山上) ③ 汤和墓(蚌埠东郊龙子湖畔) ④ 明中都皇城、明皇陵(凤阳县境内) ⒊ 第三阶段(2002 年2 月): 筛选、整理资料、图片,总结成果,撰写论文,反复修改,打印成文。 四、初步研究成果: 蚌埠是淮河流域的一个新兴城市。最初是一个小渔村,因盛产河蚌而得名。古书有云,此地乃早期祖先“採珠之地,繁衍生息之壤”,直到清末,才演变为凤阳县西北边陲的一个小镇。短短一百多年,如今,蚌埠已发展成为安徽中部的重要城市,成为祖国重要的铁路枢纽,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默默地做着贡献。 蚌埠城市的历史虽然不长,可这一地区却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上至中国历史上原始社会末期的大禹,下到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都在此地留下过足迹,并在此留下了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朱元璋坎坷的经历,创业的艰难;…… 我们怀着对历史的崇敬,摸着历史的脉搏,开始了调查。 ⒈ 禹王宫 禹王宫地处蚌埠与怀远交界处,位于涂山之上,是为纪念大禹治水而造福百姓的丰功伟绩所建。涂山海拔2米,隔淮河与荆山相峙,相传为夏禹娶涂山氏女和会诸侯之地,也是夏朝第一代帝王启的诞生地。涂山古称涂山氏国,并留传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传说涂、荆二山原为一体,大禹治水时,劈山引水,疏通淮河,形成峡谷,并使之分离,今二山间尚有断梅谷遗迹。涂山顶建有禹王庙,始建年代不晚于唐代。庙有禹王殿、启母殿。两侧厢房陈列历代修建的碑刻。庭内有一株古银杏树,曾被雷火击伤,树中长出两株桃树,蔚为奇观,人称“树中树”,有诗赞曰:“山外有山都如画,树中生树不知年”。庙西南有一石矗立,极目远眺,宛如妇人正襟危坐,人称启母石,又称望夫石。相传大禹治水,终年奔波在外,其妻涂山氏女(启母)登山望夫,朝思暮想,化而为石。山上还有圣泉、灵泉、聚仙台、卧仙石等景点。山下有禹会村、防风冢等遗址。历代文人曹丕、柳宗元、苏轼、苏辙、欧阳修、黄庭坚、梅尧臣、宋濂等都曾到此游览,留下大量诗文。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为纪念夏禹诞辰,当地均举行盛大庙会,延续至今。 ⒉卞和洞 卞和洞又名抱璞岩、抱玉岩,位于怀远县荆山东北麓。相传为春秋时期楚国人卞和献玉归隐之处,唐代诗人李白有“抱玉入楚国,风疑古所闻。良宝终风弃,徒劳三献君”的诗句咏其事。石洞由巨岩覆盖,天然巧成。洞内宽阔如屋,可容数十人。岩壁刻有“青螺石帐”四字。夏日暑气不侵,冬季温暖如春。古人有“白璧连城无双产,古洞青螺有旧题”诗句。洞口有亭,匾题“抱璞岩”,建于明万历年间。 ⒊白乳泉 白乳泉又名白龟泉,位于怀远县城南荆山北麓,因传说泉内有白龟而得名。宋元祐年间,苏东坡偕子出游至此,见泉水浓白似乳,四时不竭,水满杯而不溢,颇为奇特,誉为“天下第七泉”并留下“荆山碧相照,楚水清可乱”、“龟泉木杪出,牛乳石池漫”的诗句,后人遂改名白乳泉。经水质分析,泉水富含矿物质,表面张力大,故能满出杯口而不溢。泉左侧有望淮楼,匾额为郭沫若手书,楼内四壁镶挂历代名流书写的楹联。泉右侧有双烈祠,为纪念辛亥革命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怀远籍烈士宋玉琳、程良而建。祠侧有亭,名为半山亭。白乳泉现已辟为“乳泉公园”,成为蚌埠地区主要名胜之一。 ⒋ 汤和墓 汤和(1326 ~1395)是明朝开国名将,字鼎臣,濠州(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幼与朱元璋为同乡好友。元至正十二年(1352)参加郭子兴农民起义军,后以功授千户。后应朱元璋之请,出巡山东、浙江沿海备倭,筑卫所城59处,征兵民8万余戍守,倭寇不敢轻犯。二十一年,还居中都(今安徽凤阳)新第,将所得赏赐分送故交。晚年益加恭慎,终年70岁。汤和墓位于龙子湖畔,地处曹山之上,坐北朝南。墓前有陵道,道旁立有石马、石羊若干,形态各异,栩栩如生。陵道尽头立一祠堂。祠堂内供有汤和灵位,下通汤和墓地宫。地宫石门前卧有墓志铭和汤和将印碑刻。石门内即主墓室,正中为汤和灵柩。若干小型人物石刻位于灵柩四周。主室旁有一侧室,陪葬一童女。墓内原有大量陪葬物品,后因墓室被盗,文物大量流失,但仍存有部分有价值的文物,如国家一级保护文物,全国仅存三件的明青花陶瓷花瓶。墓室因年代久远和盗墓破坏而塌陷,后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重建。 ⒌ 明中都皇城 明中都皇城位于安徽省凤阳县城西北凤凰山之南,这里三山相连,向阳高亢,淮水萦回。明洪武二年(1369年),太祖朱元璋决定在他的发祥地临濠(今凤阳)建中都。中都皇城具有我国宫廷建筑的基本格局和形制。城有三道:外城是中都城,城围25公里;第二道砖城为皇城,城围5公里;内城为紫禁城,城围3公里,四周设午门、玄武、东华、西华四门。主要建筑有正殿——奉天殿,其左右各建楼台。交泰殿、奉先殿、柔信殿、春和殿、文渊殿等散布其间,此外皇城内还有太庙、太社、大都督府、御史台等皇家建筑,整个建筑成为后来北京故宫的蓝本,后历经沧桑,殿宇宫阙尽毁。现仅存残破的午门和西华门一段城墙。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⒍明皇陵 明皇陵,位于凤阳县西南7公里的太平乡,距明中都城西南5公里,明皇陵为明太祖朱元璋的父母及三个哥哥、三个嫂子、两个侄子的坟墓。皇陵陵势若岗阜,列以石人石兽,气势雄伟。主要建筑有皇城、砖城、土城三道,内有正殿、金门、碑亭、华表、石人石兽36对,神路,宫厅等建筑。现仅存墓冢、华表、《皇陵碑》等。虽残缺断裂,仍巍然屹立。特别是神道两侧的石雕群像,神态各异,栩栩如 生。皇陵石刻是明代皇家陵寝中数量最多,规模最大,刻工最好的石雕艺术珍品。《皇陵碑》系朱元璋御撰,是研究朱元璋的重要史料。皇陵石刻与明中都皇城一同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收获与建议: 通过本次调查研究,我们对家乡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从夏朝之前的禹王宫到明朝开国皇帝的中都城,从春秋时楚国的卞和隐居之处到被誉为天下第一泉的白乳泉,都是很有价值的人文景观。面对着我们拍摄的一张张照片,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自豪之情油然而生。我们一定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家乡的历史再添光彩! 同时,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⒈有些部门对古迹的保护不够。 有的古迹虽被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却管理不善。如:凤阳明中都城遗址出土的文物损坏严重,甚至遗失。有的古迹甚至无人管理,年久失修,破烂不堪,只有无奈地任凭雨打风吹去。如:汤和墓孤零零地“废弃”在龙子湖畔,上层墓室破损严重,墓前碑文已完全消失,游客已根本无法了解有关汤和的经历。 ⒉政府对古迹的宣传和开发利用不够。 由于有关部门的疏忽,古迹年久失修,破坏严重,游客数量越来越少。我们在市内进行了小范围的调查,令人吃惊的是很多人竟不知道还有这些文化遗迹。由此可见,政府对这些古迹的宣传、开发、利用还远远不够,投入资金太少。这不仅会直接导致游客减少,旅游业衰落,甚至会使一些古迹彻底消失,我们的子孙后代很可能再也见不到它们了。这是多么大的遗憾!将来如何向后人交代! 鉴于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让社会了解蚌埠地区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提高它的知名度;并加大资金、人力的投入,对家乡的历史文化古迹进行保护、修整;还应大力发展旅游业,充分开发利用这些文化遗产,使它重新焕发光彩,为蚌埠的经济腾飞做出贡献。 六、备注: 由于本次活动时间紧迫,我们只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更深入的研究有望在本学期完成。在此,我们对为我们的研究活动提供帮助的刘建尧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端午节被思密达抢走了 以后你还想吃粽子吗再不好好保护 嫦娥也会被抢走的

历史和文化古迹保护调查论文题目

那你就亲力亲为走一趟,相信你会有很大收获的,中国有5000多年的文化历史相信不管怎样写都会不止500字。

蚌埠地区名胜古迹调查报告 摘 要 蚌埠——淮河流域的一颗明珠,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许多古代的英雄曾在此留下足迹,许多美丽的故事曾传遍淮河两岸。可如今,英雄的足迹几尽磨灭,美丽的故事已被人遗忘。作为淮河儿女,我们有必要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有责任宣传它,并使之重新焕发光彩,为蚌埠的腾飞作出贡献。 关键词 蚌埠 历史文化 一、调查目的: 众所周知,蚌埠作为淮河流域的一颗明珠,地属中原腹地,也是联结南方和北方、东部和西部的枢纽,交通十分便利。蚌埠虽是个新兴城市,但这块土地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蚌埠市的中学生,为了更好的了解故乡悠久的历史、文化,让子孙后代永远记住它,并让她为蚌埠的腾飞发挥重要的作用,我们开展了本项调查。 二、调查方法: 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我们不但查阅了大量资料,而且做了实地考察。 研究初期,我们通过图书馆、网络等途径,掌握了一部分资料,对蚌埠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我们对蚌埠地区较有代表性的几处古迹——禹王宫、卞和洞、白乳泉、汤和墓、 明中都皇城和 明皇陵 ,做了更深入的实地考察。 三、调查研究过程: ⒈ 第一阶段(2001 年10 月): 在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如:《中国文化大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 社会学》、《安徽风光 皖北风光》。 通过网络查寻。相关网址:历史博物馆(http :// /travel/ )。 通过查阅,初步掌握了蚌埠地区历史文化起源和发展的有关情况,为进一步的调查研究提供了线索。 ⒉ 第二阶段(2001 年11 月——2002 年2 月): 实地考察蚌埠地区历史文化遗迹,以验证所查资料的真实性,了解这些古迹的现状。 重点考察对象: ① 禹王宫(蚌埠与怀远交界处的涂山上) ② 白乳泉、卞和洞(怀远荆山上) ③ 汤和墓(蚌埠东郊龙子湖畔) ④ 明中都皇城、明皇陵(凤阳县境内) ⒊ 第三阶段(2002 年2 月): 筛选、整理资料、图片,总结成果,撰写论文,反复修改,打印成文。 四、初步研究成果: 蚌埠是淮河流域的一个新兴城市。最初是一个小渔村,因盛产河蚌而得名。古书有云,此地乃早期祖先“採珠之地,繁衍生息之壤”,直到清末,才演变为凤阳县西北边陲的一个小镇。短短一百多年,如今,蚌埠已发展成为安徽中部的重要城市,成为祖国重要的铁路枢纽,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默默地做着贡献。 蚌埠城市的历史虽然不长,可这一地区却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上至中国历史上原始社会末期的大禹,下到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都在此地留下过足迹,并在此留下了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朱元璋坎坷的经历,创业的艰难;…… 我们怀着对历史的崇敬,摸着历史的脉搏,开始了调查。 ⒈ 禹王宫 禹王宫地处蚌埠与怀远交界处,位于涂山之上,是为纪念大禹治水而造福百姓的丰功伟绩所建。涂山海拔2米,隔淮河与荆山相峙,相传为夏禹娶涂山氏女和会诸侯之地,也是夏朝第一代帝王启的诞生地。涂山古称涂山氏国,并留传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传说涂、荆二山原为一体,大禹治水时,劈山引水,疏通淮河,形成峡谷,并使之分离,今二山间尚有断梅谷遗迹。涂山顶建有禹王庙,始建年代不晚于唐代。庙有禹王殿、启母殿。两侧厢房陈列历代修建的碑刻。庭内有一株古银杏树,曾被雷火击伤,树中长出两株桃树,蔚为奇观,人称“树中树”,有诗赞曰:“山外有山都如画,树中生树不知年”。庙西南有一石矗立,极目远眺,宛如妇人正襟危坐,人称启母石,又称望夫石。相传大禹治水,终年奔波在外,其妻涂山氏女(启母)登山望夫,朝思暮想,化而为石。山上还有圣泉、灵泉、聚仙台、卧仙石等景点。山下有禹会村、防风冢等遗址。历代文人曹丕、柳宗元、苏轼、苏辙、欧阳修、黄庭坚、梅尧臣、宋濂等都曾到此游览,留下大量诗文。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为纪念夏禹诞辰,当地均举行盛大庙会,延续至今。 ⒉卞和洞 卞和洞又名抱璞岩、抱玉岩,位于怀远县荆山东北麓。相传为春秋时期楚国人卞和献玉归隐之处,唐代诗人李白有“抱玉入楚国,风疑古所闻。良宝终风弃,徒劳三献君”的诗句咏其事。石洞由巨岩覆盖,天然巧成。洞内宽阔如屋,可容数十人。岩壁刻有“青螺石帐”四字。夏日暑气不侵,冬季温暖如春。古人有“白璧连城无双产,古洞青螺有旧题”诗句。洞口有亭,匾题“抱璞岩”,建于明万历年间。 ⒊白乳泉 白乳泉又名白龟泉,位于怀远县城南荆山北麓,因传说泉内有白龟而得名。宋元祐年间,苏东坡偕子出游至此,见泉水浓白似乳,四时不竭,水满杯而不溢,颇为奇特,誉为“天下第七泉”并留下“荆山碧相照,楚水清可乱”、“龟泉木杪出,牛乳石池漫”的诗句,后人遂改名白乳泉。经水质分析,泉水富含矿物质,表面张力大,故能满出杯口而不溢。泉左侧有望淮楼,匾额为郭沫若手书,楼内四壁镶挂历代名流书写的楹联。泉右侧有双烈祠,为纪念辛亥革命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怀远籍烈士宋玉琳、程良而建。祠侧有亭,名为半山亭。白乳泉现已辟为“乳泉公园”,成为蚌埠地区主要名胜之一。 ⒋ 汤和墓 汤和(1326 ~1395)是明朝开国名将,字鼎臣,濠州(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幼与朱元璋为同乡好友。元至正十二年(1352)参加郭子兴农民起义军,后以功授千户。后应朱元璋之请,出巡山东、浙江沿海备倭,筑卫所城59处,征兵民8万余戍守,倭寇不敢轻犯。二十一年,还居中都(今安徽凤阳)新第,将所得赏赐分送故交。晚年益加恭慎,终年70岁。汤和墓位于龙子湖畔,地处曹山之上,坐北朝南。墓前有陵道,道旁立有石马、石羊若干,形态各异,栩栩如生。陵道尽头立一祠堂。祠堂内供有汤和灵位,下通汤和墓地宫。地宫石门前卧有墓志铭和汤和将印碑刻。石门内即主墓室,正中为汤和灵柩。若干小型人物石刻位于灵柩四周。主室旁有一侧室,陪葬一童女。墓内原有大量陪葬物品,后因墓室被盗,文物大量流失,但仍存有部分有价值的文物,如国家一级保护文物,全国仅存三件的明青花陶瓷花瓶。墓室因年代久远和盗墓破坏而塌陷,后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重建。 ⒌ 明中都皇城 明中都皇城位于安徽省凤阳县城西北凤凰山之南,这里三山相连,向阳高亢,淮水萦回。明洪武二年(1369年),太祖朱元璋决定在他的发祥地临濠(今凤阳)建中都。中都皇城具有我国宫廷建筑的基本格局和形制。城有三道:外城是中都城,城围25公里;第二道砖城为皇城,城围5公里;内城为紫禁城,城围3公里,四周设午门、玄武、东华、西华四门。主要建筑有正殿——奉天殿,其左右各建楼台。交泰殿、奉先殿、柔信殿、春和殿、文渊殿等散布其间,此外皇城内还有太庙、太社、大都督府、御史台等皇家建筑,整个建筑成为后来北京故宫的蓝本,后历经沧桑,殿宇宫阙尽毁。现仅存残破的午门和西华门一段城墙。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⒍明皇陵 明皇陵,位于凤阳县西南7公里的太平乡,距明中都城西南5公里,明皇陵为明太祖朱元璋的父母及三个哥哥、三个嫂子、两个侄子的坟墓。皇陵陵势若岗阜,列以石人石兽,气势雄伟。主要建筑有皇城、砖城、土城三道,内有正殿、金门、碑亭、华表、石人石兽36对,神路,宫厅等建筑。现仅存墓冢、华表、《皇陵碑》等。虽残缺断裂,仍巍然屹立。特别是神道两侧的石雕群像,神态各异,栩栩如 生。皇陵石刻是明代皇家陵寝中数量最多,规模最大,刻工最好的石雕艺术珍品。《皇陵碑》系朱元璋御撰,是研究朱元璋的重要史料。皇陵石刻与明中都皇城一同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收获与建议: 通过本次调查研究,我们对家乡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从夏朝之前的禹王宫到明朝开国皇帝的中都城,从春秋时楚国的卞和隐居之处到被誉为天下第一泉的白乳泉,都是很有价值的人文景观。面对着我们拍摄的一张张照片,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自豪之情油然而生。我们一定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家乡的历史再添光彩! 同时,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⒈有些部门对古迹的保护不够。 有的古迹虽被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却管理不善。如:凤阳明中都城遗址出土的文物损坏严重,甚至遗失。有的古迹甚至无人管理,年久失修,破烂不堪,只有无奈地任凭雨打风吹去。如:汤和墓孤零零地“废弃”在龙子湖畔,上层墓室破损严重,墓前碑文已完全消失,游客已根本无法了解有关汤和的经历。 ⒉政府对古迹的宣传和开发利用不够。 由于有关部门的疏忽,古迹年久失修,破坏严重,游客数量越来越少。我们在市内进行了小范围的调查,令人吃惊的是很多人竟不知道还有这些文化遗迹。由此可见,政府对这些古迹的宣传、开发、利用还远远不够,投入资金太少。这不仅会直接导致游客减少,旅游业衰落,甚至会使一些古迹彻底消失,我们的子孙后代很可能再也见不到它们了。这是多么大的遗憾!将来如何向后人交代! 鉴于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让社会了解蚌埠地区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提高它的知名度;并加大资金、人力的投入,对家乡的历史文化古迹进行保护、修整;还应大力发展旅游业,充分开发利用这些文化遗产,使它重新焕发光彩,为蚌埠的经济腾飞做出贡献。 六、备注: 由于本次活动时间紧迫,我们只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更深入的研究有望在本学期完成。在此,我们对为我们的研究活动提供帮助的刘建尧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悠悠中华五千年,散落在各地的古村落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见证,是中国农耕文明的结晶,是镌刻着人类智慧光芒的“活化石”。中国的村落遍布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江南水乡之唉乃,茫茫草原之炊烟,东方海岛之渔村,西北山中之人家,黄土高原之窑洞,东北密林之木屋,西南边陲之寨子……千姿百态,魅力迷人。但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现代演进,许多历史街区、古镇、古村落正遭遇着被忽视、甚至被毁灭的命运。这些即将消失的历史遗存,在中国的文化中占居着何等的地位,它们目前的境遇如何,现在的人们又该如何对其进行保护和利用?带着这些疑问和担忧,近日中外专家聚首西塘,探讨古村落保护之法。在前来参加论坛的五十多名专家学者当中,有被称作“民间文化守望者”的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作家、画家冯骥才;有以“骂”著称、且被媒体称为“保护古城的卫士”的国家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还有远道而来的两位日本民俗学界的领军人物:日本神奈川大学教授福田亚细男和日本东京大学副教授菅丰博士。另外,国内外具有典型意义的古村落——江西婺源、山西榆次、越南顺化等地的代表也悉数到场,为论坛带来了更多的声音。让我们借着专家的智慧,试着寻找延续这些传统文化的良方。宣言书4月27日清晨,银色的月光刚刚退去,苏醒中的古镇西塘充满了生机,鸟鸣声、摇橹声、脚踏车声、还有清风拂柳的婆娑声袅袅不绝于耳……一如“生活着的千年古镇”本色。而此时,冯骥才和西塘镇党委书记沈国强两人早早地就出现在了“明清食代”的二楼露台上,参加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的节目录制,主题正是“古村落保护”。第二次来到西塘的冯骥才还是老样子,一头桀骜不驯的头发,说起话来慷慨激昂。这几年他一直为抢救民俗文化而奔忙,走了不少地方,今年他把保护的重点放在的古村落上,他坚定地认为,在民间文化遗产和抢救过程中,古村落是民间文化的“箱底”,因此从2005年3月至今,他已辗转考察了国内七八个省的古村落。他说:“时间很紧迫,我们现在连多少古村落都不知道,怎么保护?因此在这里开这个会议,希望集中各方力量探讨今后古村落的出路。”“古村落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农耕文明留给后人的财富,我不希望我们的后代只能在博物馆里看到镰刀、锄头,那将是无比的悲哀。”这是他最大的担忧。不止在一个场合,冯骥才用“来晚了”来形容对西塘的感受,他也不止一次讲述他第一次到西塘时偶遇的一个细节:“我去年第一次到西塘,镇长陪我在岸边走,走着走着天有些凉了,我看到一个老太太正把支窗户的棍子拿起来关窗户,同时把一盆窗外的花拿进去。我注意到当时花盆上落了一只蝴蝶,老太太拿起花盆,轻轻一抖,蝴蝶飞走了。西塘连生活的诗意都保存下来了,这种和谐让我感动。”冯骥才认为西塘的经验是一种生态的保护方式,它延续了当地人生活的原态,是以人为本,可以作为典型供其他地方学习。当谈到为什么选择西塘作为论坛主办地时,他说,除了西塘的保护做得成功之外,当地政府的观念也让他感动。“当时西塘镇领导有两句话给我印象特别深,一句是‘对于古村落的保护,责无旁贷是政府的事’,还有一句是‘当经济的GDP和文化保护发生冲突时,我们要把根留住。’一名基层的领导能有这样的先见之明和文化责任感,让我看到了希望。”带着这样的希望,冯骥才把论坛带到了西塘,并发出了旨在呼吁开展古村落保护的《西塘宣言》。他说:“必须要抓紧时间,不然的话,很多古村落可能我们还没来得及认识它,就要失去它。”观点论一批重量级专家、学者、官员的到场无疑为本次论坛增色不少,他们在会场上激烈的观点碰撞更是擦出了精彩绝伦的火花。冯骥才:古村落遗产,比万里长城还大“我一直认为古村落是中国最大的文化遗产,比万里长城还大。”冯骥才这样解释他的观点,“从规模上讲,我国有5000年到7000年的农耕文明,56个民族,960万平方公里,约1600个县,19000个镇,按照一个镇10个行政村来算,我们有20万个左右行政村落。但不是所有村落都是古村落。我原来估计中国的古村落大约有3000个到5000个。但后来听说仅贵州黔东南地区就有六七百个古村落。所以我们心里应该有个数,我们的古村落数量至少过万。”他认为,古村落应该符合以下几个标准:悠久的历史,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历史文化遗存,基本保留原来村庄的体系以及鲜明的地方特色。“村落是历史文化的容器,它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体。它的建筑,它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独特规划,都是其物质遗产,还有很多诸如民俗之类的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关于民俗,他补充道:“我所说的民俗,包括人们生产、生活的民俗,商贸的民俗,婚丧嫁娶的民俗,起居饮食的民俗,节日的民俗,信仰的民俗,还有类似神话、故事、谚语、歌谣之类的口头文化。民间戏剧、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等艺人们身怀的民间技艺和民间手艺都是这个村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什么要进行保护?冯骥才这样回答:“我们的古村落有它研究的价值、学术的价值、见证的价值、历史文化的价值、审美的价值、欣赏的价值,但最终的价值还是它的精神价值。我们之所以传承文化遗产,最终的目的就是传承我们民族的独特文化,就是把我们的民族身份、民族基因传承下来。”他认为我们的文化遗产有一个问题,就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面对的是全球化这种同质化的文化,它把我们的文化变成了同一个样子。同时它又是商业文化,能成为卖点的就利用,不能成为卖点的就抛弃、甚至毁掉。“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文化危机,也是我们这一代文化人的失职。”“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从去年开始做的,但是由于目前没有法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现在只能做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但令他感到欣慰的是,目前有关方面正在加紧相关法律的制定。阮仪三:村落是最后的“净土”“阮仪三”这个名字,对于关注中国遗产保护的人并不陌生。作为一名建筑学家,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他就发起了山西平遥古城的保护运动,而他最让人熟悉的“力作”莫过于周庄古镇的保护了。在他的努力下,上世纪80年代,北京、西安、开封、扬州、洛阳等城市相继被列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山西平遥、江苏周庄、云南丽江等又在上世纪90年代同时进入世界文化遗产的行列;进入21世纪,阮仪三又马不停蹄地促使了同里、南浔、乌镇、西塘等古镇走上了“保持原汁原味、扩展文化内涵”的道路,为中国留下了叹为观止的“水乡”。阮仪三认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城市建设热潮使许多传统历史地域遭到了灭顶之灾。许多旧城在“旧貌换新颜”的同时,失去了原有的特色风貌。他说:“一个民族文化的根基、一种精神文明的传承,需要载体。而我们所说的非物质的东西,民俗文化的东西,就依存在建筑等物质载体当中。所以那些具有价值的物质与非物质的遗存都应该保护。比如江南水乡,就要保护构成江南水乡的构建:因水成市、因水成街、因水建房、邻水建镇的特点,这是它的灵魂。”在谈到“城市记忆”这一概念时,阮仪三举了“上海犹太人保护区”的例子,那里是中国人民与犹太人民友好的见证,现在是上海市第12块历史风貌区。“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残酷屠杀犹太人,在许多国家拒绝接纳四散逃亡的犹太难民时,也在遭受日本帝国主义蹂躏的中国人民友好地接纳了3万多犹太人。曾任美国卡特政府财政部部长的布鲁门撒尔60年后旧地重游时,泪流满面,对身边的女儿说,‘记住,没有上海就没有我们一家,没有中国就没有我们这些犹太人的活路。’为什么?就是因为这个街区反映了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慈爱之心,是和世界人民和谐相处的里程碑。这个街区就是重要的城市记忆,记忆着一代人的友谊,这不是语言能够承担的。相反,如果承载着历史信息的载体消亡了,负载在其上的历史和文化也必然会被冲淡或消亡。”他对把旅游与保护等同起来的看法嗤之以鼻:“我们通常认为用保护来发展旅游,来搞经济开发,把保护等同于赚钱。”他认为保护不应该围绕着商业利益,因为商业利益的背后必然是破坏。“保护不是为了政绩,不是为了开发旅游,为的是留存我们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民族建筑的精华、和谐的人与自然相处的环境。而这些是我们今后创造新城镇、新建筑的规范。”青岛泰之:保护活态的文化联合国教科文驻亚太地区总代表青岛泰之应邀出席了论坛。他在发言中表示,古村落是一个特定文化历史发展的珍贵的有形见证,反映了人们文化、哲学和审美价值的演变过程。与考古遗址和废墟相比,这些历史遗产群落是活态的遗产。青岛泰之认为,在快速的经济发展、社会转型以及全球化过程中,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体系正面临严峻的挑战。与此同时,传统建筑和街道正不断被现代建筑所替代。因此,保护历史遗产群落的非物质文化元素与保护其物质形态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而在保护这类遗产的努力中,提高当地社团保护遗产的意识,促进他们的参与至关重要。他说,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明的国家,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在中国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文化遗产保护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平遥古城、丽江古城以及皖南古村落西递和宏村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他同时希望中国政府、非政府机构和组织以及地方社团都能够参与到遗产保护工作中来。他山石在“中国古村落保护”(西塘)国际高峰论坛上,浙江西塘、江西婺源、山西榆次、越南顺化等地代表的经验发言也为其他古村落的保护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江西婺源——文脉的延续婺源的乡村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冯骥才对婺源也是赞不绝口,“色彩太漂亮了!青砖、灰瓦、白墙、翠绿的竹林、金色的菜花、蓝色的山野、红色的霞光,简直像一幅画。”婺源县政府根据各村落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不同的保护方式。包括景区式、博物馆式、分区保护式和原始生态式。由于婺源境内徽派建筑遍布乡野,独具地方特色的傩舞、徽剧、茶道等文化绚丽多彩,因此政府出资对分散在乡村的古建筑进行普查、登记、建档,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保护性规划,同时成立了“婺源县历史文化名村(古村落)建设管理领导小组”,还制定了详细的农村建房审批流程,以抑制乱拆乱建的现象。为了增强古村落的生命力,该县还专门成立“婺源文化研究会”,研究会下设茶文化、民俗文化、古建文化、徽商文化、民艺文化和民间故事等9个分会,负责对全县民间民俗文化进行保护性挖掘整理。今年,婺源傩舞、婺源徽剧、婺源徽州三雕、婺源歙砚制作技艺等4项民间艺术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西榆次后沟古村——民居博物馆后沟古村以古朴的农耕文化、精美的建筑文化、传统的信仰文化、灵动的生态文化,构成了完整的民间文化体系。特别是精巧别致的古戏台、玉皇殿、观音堂等堪称北方民俗文化的“活化石”。后沟古村因地制宜、顺势选址、择吉而居,强调和谐的“田园山水”和“耕读文化”。2005年,在经过周密论证的基础上,当地政府对后沟古村进行了抢救性的整理和修复开发。同时还成立工作组,围绕村民生产生活的自然形态开展调查、挖掘、整理、引导工作,再现了古村久远的民间艺术、独特的饮食文化、特色地域节庆活动,并筹建了农耕民俗博物馆。在抢救和保护古村过程中,始终贯穿“简单不简陋,民俗不粗俗”这一主线,在修复保护过程中,力求展现其简单而精巧的建筑、悠久而古朴的风俗、厚重而传统的民风,使“田园风光、淳朴民风、古村风貌”跃然而出。越南顺化——新旧的和谐顺化市是承天化的省会,位于越南的中部。在顺化市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和金属时代遗物的年代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年,当时受南方考古文化的影响和北方青铜时代文化的影响。因此从古代起,这里就成为独特文化的十字路口,也奠定了多样风格和生活方式的城市基调。顺化的一个特点是博采众长,历史上所有的独特艺术形式都为顺化文化所吸收利用;而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宫廷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共存与互融。顺化是一个都市,但仍保存着历史中形成的诸多传统。因此,顺化不仅扮演着多样城市和历史城市的角色,其实它本身就是一座博物馆,在这座博物馆里有着很多的可触与不可触的文化遗存。

历史文化古迹保护论文范文

天下闻名的赵州桥位于历史文化名城赵县,它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好的巨大石拱桥,建于隋代开皇年间(581-601),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被誉为"华北四宝之一"。赵州桥是一座弧形单孔石拱桥。桥全长4米,拱顶宽9米,两端宽6米,跨径38米在桥两端的石拱上,辟有两个券洞,这种结构叫"敞肩拱",拱矢高23米。这些敞开的小拱在减轻桥身的重量同时,又起到减少流水冲力的作用。这在当时是世界桥梁中的首创。千百年来,民间均传说是神仙祖师鲁班修建的,其实,它是出自工匠李春之手。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赵州桥进行了修缮,成为旅游观光的胜地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建于隋大业(公元605-618)年间,是著名匠师李春建造。桥长40米,跨径02米,是当今世界上跨径最大、建造最早的单孔敞肩型石拱桥。因桥两端肩部各有二个小孔,不是实的,故称敞肩型,这是世界造桥史的一个创造(没有小拱的称为满肩或实肩型)。 赵州桥距今已1400年,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特别是1966年邢台发生的6级地震,邢台距这里有40多公里,这里也有四点几级地震,赵州桥都没有被破坏,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先不管桥的内部结构,仅就它能够存在1300多年就说明了一切。1963年的水灾大水淹到桥拱的龙嘴处,据当地的老人说,站在桥上都能感觉桥身很大的晃动。据记载,赵州桥自建成至今共修缮8次。 在主拱券的上边两端又各加设了二个小拱,一是可节省材料,二是减少桥身自重(减少自重15%),而且能增加桥下河水的泄流量。 1979年5月,由中国科学院自然史组等四个单位组成联合调查组,对赵州桥的桥基进行了调查,自重为2800吨的赵州桥,而它的根基只是有五层石条砌成高55米的桥台,直接建在自然砂石上。 这么浅的桥基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梁思成先生1933年考察时还认为这只是防水流冲刷而用的金刚墙,而不是承纳桥券全部荷载的基础。他在报告中写道: “为要实测券基,我们在北面券脚下发掘,但在现在河床下约70-80厘米,即发现承在券下平置的石壁。石共五层,共高58米,每层较上—层稍出台,下面并无坚实的基础,分明只是防水流冲刷而用的金刚墙,而非承纳桥券全部荷载的基础。因再下30-40厘米便即见水,所以除非大规模的发掘,实无法进达我们据学理推测的大座桥基的位置。” 为了保护赵州桥,上世纪末在赵州桥东100米处新建的桥梁,其结构还是沿袭赵州桥,只是主拱上的小拱数量增加到一边5个。 沧州铁狮子是我国最大的铸铁文物,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河北省开始举办的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其金狮、银狮、铜狮奖杯和以雄狮作图形的节徽,其原意来源和图案范本就取自和选自沧州铁狮子。如今,沧州铁狮子已是声名远播,在国内外有很高的知名度,它作为中国的象征和友谊的使者,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沧州铁狮子,当地又称作“镇海吼”,它位于沧县旧州城内,坐落在原开元寺前。关于铁狮子的确实来历,有许多说法,古今不一。据《沧县志》记载,相传周世宗北征契丹罚罪人所铸,“以镇州城”。可是,后来的考据家分辩说,周世宗素不信佛,罚罪之说不足信。流传广泛又比较合乎情理的,是当地一个有名的传说。古时沧州一带滨临沧海,海水经常泛滥,海啸为害,民不聊生,当地人为清除这无情的水患,自动集资捐钱,请当时山东有名的铸造师李云铸此狮以镇遏海啸水患,并取名“镇海吼”。狮身外面铸有捐钱者的姓名,一般认为此说比较可信。 话说古时候,沧州一代濒临大海,海中有一条妖龙,时时兴风作浪,海水上涨,淹没了大片农田,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这一天,五台山的文殊菩萨路过沧州,见到此情此景,慈悲心肠大发,于是就派自己的座骑狮下界降伏妖龙,座骑狮来到海边,大吼三声,逼出妖龙,一狮一龙就这样斗在一起,直杀得天错地暗,日月无光。大战三天三夜,妖龙逐渐体力不支,座骑狮瞅准一个破绽,扑了上去,咬住妖龙的脖子,妖龙惨叫一声,挣脱狮品逃回海中,再也不敢兴风作浪,于是沧州便又恢复了太平。人们为了纪念这只为民除害的狮子,便仿照它的样子铸造了这只铁狮子,还给他起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镇海吼”。 铁狮铸造的年代和铸造师,皆铸造于狮身。狮颈右侧有“大周广顺三年铸”七字,右肋有“山东李云造”五字。按大周(北周)广顺三年即公元953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这一件我国最大的铸铁艺术品,其体态究竟有多高大?狮身高8米,头部高5米,通高48米,通长5米,身躯宽17米。其总重量是多少?原来,传说铁狮总重量约40吨,1984年为保护狮身为其移位时,经过准确称量,铁狮的总重量为30吨。铁狮高大的躯体,面南尾北,昂首挺胸,怒睁双目,巨口大张,四肢叉开,仿佛正疾走乍停,又好似阔步前进。其威武雄壮的气势,栩栩如生的姿态,与其头部铸有的“狮子王”三个大字,是多么的相匹配呀!难怪历代文人都为之赞叹讴歌。清代文人李云峥作《铁狮赋》,赞美铁狮“飙生奋鬣,星若悬眸,爪排若锯,牙列如钩。既狰狞而蹀躞,乍奔突而淹留。昂首西倾,吸波涛于广淀;掉尾东扫,抗潮汐于蜃楼”,对铁狮的雄姿和气势作了绝妙而生动的描述。 铁狮装束的铸造工艺也堪称奇绝。身披障泥(防尘土的垫子),肩负巨大莲花盆,莲花盆底部直径1米,上口直径2米,通高7米,可以拆卸下来。相传这是文殊菩萨佛像的莲座。狮身毛发呈波浪状或作卷曲状,披垂至颈部,胸前及臀部飘有束带,带端分垂于两肩及胯部。此外,狮身内外还有许多铸文,除前述铸造年代和铸造者、捐钱者姓名以外,头顶及颈下还铸有“狮子王”三字,腹腔内还有以秀丽的隶书字体铸造的金刚经文,具有一定的书法、考古价值,可惜现在大都模糊不清,只有少数字依稀可辨认。 铁狮精巧的铸造工艺,确系我国铸造工艺的一大珍品。但是,这件总重3万公斤的铁狮是如何铸造的呢?据研究,这是古人采用一种特殊的“泥范明铸法”,分节叠铸而成的。铁狮腹内光滑,外面拼以长宽三四十厘米不等的范块,逐层垒起,分层浇注,共用范544块拼铸而成。凭1000多年前的手工冶铸技术,能铸造出如此庞然大物,足见其制模、冶炼、浇铸工艺是相当高的,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铸造工艺的高度成就。 1957年春天,当时的一位苏联专家来沧州参观考察,当他看到铁狮子威武凛然的形象和豪迈磅礴的气势时,非常钦佩并赞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和工匠的聪明才智。但当他发现由于多年风雨剥蚀,铁狮多处伤残,特别是因下巴损坏残缺影响铁狮造型时,感慨地说:“这样的珍贵文物堪称国宝,如果在我们国家是要受到加意保护的,我要天天去看它一趟,因为它可以引为国家和民族的骄傲。” 如何保护这件国宝,当地政府和各级文物部门一直都很重视,并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但令人十分遗憾和不安的是,近年,铁狮子开始出现开裂现象。目前铁狮子躯干保存完好,但四肢均有程度不同的裂缝,由于风雨剥蚀,全身锈蚀严重。省、市文物部门已向全国征集铁狮子“医疗方案”,国家文物局甚至请来美国、英国、日本的专家,专程到沧州研究保护方案。我们期待着修复早日成功,以使铁狮重振雄姿。

“没有文化的城市是空洞的,没有记忆的城市是苍白的”。近年来,在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和谐发展的实践中,常州市委、市政府深深感受到,历史是城市之根,文化是城市之魂。古城历史文化资源是常州不可再生的资源,是竞争的重要生产力,是城市独特的软实力。保护古城历史文化遗产,是一项历史性的任务,需要世世代代的共同努力,传承历史文化,建设现代文明,是常州实现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基

你先去网站找常州的古迹和历史,一边写古迹和历史,一边写你的感受,在抒情一阵,这就是散文。要像你就在常州一样写常州,但别把你写出来,那就像游记啦。你可找一篇散文,看他们是咋写的。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