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关于企业的经营与发展的论文标题

发布时间:2024-08-29 17:41:29

关于企业的经营与发展的论文标题

企业管理的,可以写一下执行力的问题,很好找素材

学术堂整理并提供了96条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的题目:1、现阶段高职财经类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2、政府绩效管理理论及其实践研究  3、公共服务供给的组织间合作网络  4、企业中个人的绝对权力与企业衰败  5、项目管理:大学生社团管理的创新模式  6、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措施  7、德鲁克论管理的新范式  8、税收精细化管理刍议  9、政府治理与公司治理中委托代理问题比较及其启示  10、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案例教学模式及其评析  11、政府执行力研究现状  12、工商管理类专业企业管理案例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13、构建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14、成都市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职业流向调查  15、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16、我国工商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思考  17、浅析市场调查与预测教学中实践能力的培养  18、改革人力资源管理课程 培育实用型应用性人才  19、中美工商企业管理文化比较研究析论  20、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研究  21、试论学校体育政策执行力的基本理论与构成因素  22、“案例教学法”及其对管理学教学的启迪  23、基于定货合同的供应商柔性分析和选择模型  24、国有企业绩效管理体系研究  25、浅谈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问题  26、国外工商管理案例教学法及其借鉴  27、宽就业口径下的高职工商管理专业群构建  28、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改革探讨  29、实证方法在管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30、基于专业群理念的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问题的改革探讨  31、基于就业导向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施  32、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33、论高职工商企业管理特色专业建设  34、基于供应链管理(SCM)思想的中高职衔接  35、适应企业需求,培养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人才--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调查分析  36、论公共组织战略管理的核心  37、商业医疗保险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38、九型人格与政府领导力重塑  39、浅谈管理沟通课程的教学  40、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创新教育探索  41、绩效管理在中国地方政府管理中应用的现状和缺陷  42、浅谈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  43、高职高专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管理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44、九型人格模型和政府领导力构建  45、电力企业应提升供应链管理战略  46、基于能力培养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47、实践导向的高职工商企业管理类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48、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49、综合职业能力视角下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重构  50、管理者社会责任观教育与工商管理专业培养  51、库存管理技术综述  52、中国成功企业家的素质特征  53、政府企业化管理若干问题探析  54、新时期管理创新所面临的问题--兼论社会转型伴随管理转型  55、管理类学生职业胜任力结构模型研究--以浙江台州地区为例  56、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57、高校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利用率提高探讨  58、高职院校校中厂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59、高职工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0、浅谈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政府管理功能转变的启示  61、以就业为导向的工商管理专业动态模块化教学探讨  62、以模拟公司为载体的人力资源课程项目化设计  63、沙盘模拟演练在高校专业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64、以能力为导向的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65、高校专业建设如何避免同质化--以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为例  66、我国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中的问题与对策  67、工商管理发展趋势与高等学科教育  68、近代中国民间工业会计核算的改革与发展  69、一种永续经营的思维观  70、工商管理专业创新研究与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71、基于地方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探讨  72、艺术管理与设计管理  73、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与行业发展调研报告  74、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75、企业工商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能力及提升途径  76、营销专业“实验、实训、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77、论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的应用  78、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学生实践课考核方式探讨  79、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80、浅析中美工商管理本科教育课程设置  81、基于职业经理人培养的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以吉首大学为例  82、SA800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与企业社会责任建设  83、工商管理培训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84、高职教育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85、儒学对日本企业文化的影响--兼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  86、探析工商管理应怎样推动经济的发展  87、关于管理沟通课程教学和考试改革的思考  88、制造企业预算控制系统的构成  89、浅谈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  90、基于ERP沙盘模拟企业管理课程实训教学浅析  91、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思考  92、突出创新能力培养,创建有特色的《管理学》课程教学体系  93、创建经管类综合实验教学基地的研究与实践  94、试析MBA教育的基本特点  95、“工学结合”模式下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  96、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初探

一是您自己学的好的知识方向;二是您可以接触到的企业管理的实物;三是一定是有感触、有感觉、有兴奋、有创建的部分。

工商企业管理是研究工商企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的学科,该专业的应用性很强,它的目标是依据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等基本理论,通过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学术堂整理了20条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  1、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整合问题  2、我国快速消费品行业营销渠道管理研究  3、基础设施产业反垄断问题研究  4、我国网游产业开展网络营销的策略分析  5、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  6、企业信息化与营销创新  7、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创新  8、WTO对中国电子商务的影响  9、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平台构建与应用  10、企业电子化与商务整合策略研究  11、决策支持系统在电子化企业中的应用  12、企业间信息系统平台的开发与构建  13、物流管理的应用技术研究和实施  14、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整合问题  15、企业购并扩张研究  16、浅议商业银行管理创新  17、浅析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  18、探讨深化国企改革与建立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问题  19、论企业的激励机制  20、论中国私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关于企业的经营与发展的论文

★★★博士教育网--- 计算机论文--新形势下邮新形势下邮政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 博士教育网——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站 各位网友,如果此篇文章不能满足您新形势下邮政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 辽宁省铁岭市邮政局 周国英 一、经营战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邮政企业市场化 /content/2005-3-2/html 44K 2006-5-20 - 百度快照 ★★★博士教育网--- 述职述廉报告--在公司领认真组织实施“4+1”企业发展战略,全面展开“五项战略性工作”,深入开展“五学三创”思想政治工作主题活动,扎实有效地落实“16156”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思路,推动了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维护了大局的稳定和职工队伍的稳定,在公司改革 /content/2005-9-30/html 19K 2006-7-17 - 百度快照 ★★★博士教育网--- 市场营销论文--企业新业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考虑,以产品和市场作为业务计划的核心内容,对企业总体经营对策略起概括的作用。 西方企业从关于企业发展战略的类型,国外还有不少提法,如密集性发展战略、一体化发展战略、多样化发展战略等。 免责声明 /content/2005-3-1/html 13K 2006-9-22 - 百度快照 ★★★博士教育网--- 保险论文--试论新生财产很快陷入发展是亏损不发展也是亏损的两难境地,最后只能是把放慢发展步伐作为修正企业发展战略缺陷的一种权宜之计。专业化发展战略为新生企业分支机构布局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新生企业可以根据遴选的产业集中度、产业重心转移趋向 /content/2005-10-23/html 45K 2006-7-24 - 百度快照 ★★★博士教育网--- 国民经济论文--中国城市管理力包括城市、城市企业发展战略和管理水平及管理效率。开放力包括城市内部各要素、城市与区域内外(包括国内外)联系的程度。 基础设施与城市竞争力的关系 城市基础设施是以物质形态为特征的城市基础结构系统,是指城市可利用的 /content/2005-1-4/html 58K 2006-5-19 - 百度快照 ★★★博士教育网--- 财政论文--财务管理与成在企业发展战略中,成本控制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如果同类产品的性能、质量相差无几,决定产品在市场竞争的主要因素则是价格,而决定产品价格高低的主要因素则是成本,因为只有降低了成本,才有可能降低产品的价格。成本管理控制目标必须 /content/2005-3-1/html 30K 2006-9-9 - 百度快照 ★★★博士教育网--- - ERP ---企业ERP实施●决策管理方面:决策是实现企业发展战略并赢得市场竞争的管理活动。企业至少在三个方面需要科学研究、正确处理和快速反应,即:市场出现波动时或遇竞争对手时的价格调整,没有信息系统的支持无法准确地把握每个产品的动态成本数据是很难 /content/2005-3-25/html 27K 2006-9-20 - 百度快照 虚拟经营——新时代企业发展的成功之道 虚拟经营方式由于顺应、体现了当代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故各行各业越来越多的企业实行虚拟经营大获成功。这给我们考虑新经济时代的企业发展战略提供了以下四点原则的启示: “不求大,但求强”——不要片面追求规模大,而要努力 /content/2005-1-11/html 22K 2006-7-27 - 百度快照 ★★★博士教育网--- 知识管理--从科技下乡看他们需要一些具体能指导他们怎么可以更快完成本职工作的技巧,而不是怎么去修改流程或者企业发展战略等高层面的东西。这些知识都需要是实质显性的,拿来就能用的。而实质隐性知识的共享更多的应该归入人力资源部门,作为人才培养的一 /content/2005-3-24/html 13K 2006-9-18 - 百度快照 %C6%F3%D2%B5%B7%A2%D5%B9%D5%BD%C2%D4&tn=bds&cl=3&ct=2097152&si=

你说的这个领域很大的,你应该说的更细一点,这样吧,你还是直接自己去现代管理这本期刊的官网上看看相关文献,学习学习吧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了全球经济的脉搏,中国的经济的确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竞争无处不在,我们必须看到,中国企业从规模、技术到营销、人力资源等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环节都不占绝对优势。那么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成为常胜将军,企业长久的动力怎样获取?  无数经典的案例表明:人力资源作为一种战略性资源,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在人力资源管理的众多手段中,激励问题又是重要内容之一。激励运用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人力资源运用的效率。面对企业的人才外流现象,如何留住人才已成为很多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之一。有效的激励正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一、企业管理中为何要引入激励机制  (一)激励机制是企业留住和吸引人才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以下现象:一方面,员工文化素质相对较差,中学甚至小学学历的员工占了相当的比重,他们中的大多数只能从事一般的、技术含量低的工作,真正懂得经营、管理、技术等全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很少;另一方面,企业中一些有能力、有经验的管理者和技术、业务骨干流失却很严重,由此造成的人才匮乏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由此看来,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留住和吸引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二)激励机制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绩效企业最关心的恰恰是绩效。企业有了好的绩效才能生存。企业要想有较高的整体绩效水平就要求全体员工有较高的个人绩效水平。在企业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些才能卓越的员工的绩效却低于一些才能明显不如自己的人。可见好的绩效水平并不一定和员工的个人能力成正比。以往我国的企业过分强调员工的个人能力,认为企业效益完全由员工素质决定。其实,这个观点并不是十分科学。从“绩效函数”(如下)可以看出,个人绩效还与激励水平、工作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激励水平也是工作行为表现的决定性因素。员工能力再高,如果没有工作积极性,也是不可能有良好的行为表现的。p_-f(M×AbX E)P-——个人工作绩效;M——激励水平(积极性);Ab_——个人能力;E——工作环境。  (三)激励可挖掘人的潜力。提高人力资源质量挖掘员工潜力在生产和管理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根据困外学者研究发现,在缺乏激励的环境中,人的潜力只能发挥出20%~30%,如果受到充分激励,他们的能力发挥可上升至80%一90%。由此可见,激励是挖掘潜力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为主旨的激励是人力资源  二、目前企业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1.激励意识落后。有的企业,尤其是我国的一些中小企业,缺乏激励意识,认为有无激励一个样。这些企业就需要革新自己的陈旧观点,把人才当作一种资本来看,挖掘人的潜力,重视激励,否则,必然会遭淘汰。还有的企业,口头上重视人才,行动上却还是以往的一套。这些企业管理思想落后,在这些企业里的员工很难有高的积极性。  2.未能建立科学的薪酬体系。员工薪酬水平主要依赖职务的提升,未能以价值贡献作为激励标准。中小企业采用基于岗位的薪酬模式,主要依据岗位在企业内的相对价值为员工付酬。岗位的相对价值高,其工资也高,反之亦然。薪酬往往跟高层、中层和基层主管等职务挂钩,员工工资的增长主要依靠职位的晋升。这种激励制度主要以对高中基层管理人员激励为主。这种仅以职务高低确定薪酬高低容易使企业资源错置、浪费人事成本,不能充分发挥员工个人潜力。  3.考核机制不够完善,缺乏严格、系统、科学的评定手段。良好的激励机制需要合理的考核机制配合才能发挥作用,有些企业制度较为粗放,主要凭直觉、印象、随意的观察以及凭简单的成绩记录对工作情况做出评定,因而缺乏严格、系统、科学的评定手段,容易造成评定上的失误。对一般员工而言,因为缺乏对员工日常工作的标准化考核,升迁和裁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的个人情感。这样,往往离职的并非是庸才,升迁的也未必就是良将。  4.激励方式单一,缺乏文化、精神激励。中小企业所采用的激励形式主要是物质激励,缺乏文化、精神激励机制,过分强调利益导向及物质激励,不积极了解员工最喜欢什么、最关心什么,没有挖掘员工的内在精神动力。不能充分满足员工尊重、成就、动力、自我价值实现等高层次的精神需要,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而且造成很多负面影响,如只讲竞争、不讲合作,损人利己、封锁消息、一切向钱看等等,往往得不偿失。  三、企业激励机制的选择路径  (一)改革薪酬分配制度,制定科学均衡的薪酬体系激励是管理的核心,而薪酬激励又是激励机制中最重要的激励手段。而要想真正发挥薪酬管理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就要深化薪酬改革,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首先,要建立一整套规范的职位管理体系。包括规范的职位设置、职位序列、职位说明书等。其次,要运用科学的量化评估系统对职位价值进行评价。即职位评估。再次,员工能力要与职位要求基本匹配。按职位价值确定报酬,可以让员工从注重职位高低转变到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上来,以价值贡献换得报酬。让员工面对了解自身价值的高低并寻求真正的努力目标,有利于个人、企业的长远发展和企业价值最大化。  (二)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和激励淘汰机制绩效、考核和激励淘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绩效一考核一激励淘汰—绩效”的流程来描绘,由此可以看出,因绩效而考核,因考核而激励淘汰,因激励淘汰而有绩效,彼此间是互动关系。完善绩效考核制度,科学的考核是奖惩的主要依据。企业要运用正式的评价系统,准确、公正、积极地对员工做出考核和评定。考核方法应该有科学性,应该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应该使考核制度化、规范化。能准确地不带个人感情色彩地判断每个人的功与过,以及每个人贡献的绝对量和相对量,公正地决定奖励谁、惩罚谁。公正和公平的奖惩,必须建立在公正和公平的考核基础上。以“绩效”为主线的员工考核是完善激励机制的核心内容。实施员工绩效考核,不仅能够激发员工比业绩、论贡献的积极性,还能为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提供可靠的依据,从而有效促进员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总之,发展新经济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企业管理中,管理者必须采用合理而有效的激励方式,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经久不衰,才能够走出去,获得更大更好的发展。

当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知味观时,脑海里禁不住浮想联翩。年轻的我想到了自己,想到了如何让自己的青春更加耀眼、璀璨!知味观的命运就是每一个知味观人的命运,知味观的骄傲就是每一个知味观人的骄傲;知味观的发展与壮大要靠我们每个员工的奉献与奋斗,而只有知味观发展了、壮大了,也才能成就我们每个员工。企业关心我,我奉献企业。“能吃苦方为志士,肯吃亏不为痴人”。作为知味观的一员,我苦的滋味胜过咖啡,乐的喜悦胜过蜂蜜。我对自己职业的挚爱,日月可鉴;我对企业的关注,超越自身。多少日子,披星戴月,伴着自己要倾注无限精力的事业,走过了一程又一程。多少欢喜的日子,舒展疲惫,品味着收获的甜蜜,笑了一回又一回。这一刻,我深深体会到奉献的价值、追求的快乐,也深深地感受到来自同事们的信任和支持、关心与呵护。为此,我兴奋、自豪,同时更加地珍惜和热爱我们的知味观。我于07年毕业,走进了知味观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大门。熟悉是因为“知味停车,闻香下马”这几个字对于杭州人来说实在熟悉不过了。陌生那是正式参加工作岗位,一切都与学校不同了。两年来,我深深体会到各级领导对我们这些年轻员工素质提高的重视和关心,只要有机会,就会想方设法、尽可能的给我们提供学习与提高的机会,很快就熟练地投入到了工作中去了。作为一名知味观员工,我是幸运的。因为有着重视、关心我综合素质提高的企业;有着传我经验、助我成长的同事;有着彼此相携、同舟共济的和谐氛围。通过两年的磨练与勤苦钻研,我从一个对食品专业一知半解的毛头学生逐渐成长为一个熟练员工。我想:做为一名知味观员工,我所要实现的最大职业价值,就是将责任心作为一种本分,融入到所从事工作的点点滴滴之中,融入到“忠诚企业、奉献社会”的矢志追求之中。进入知味观以来,我对工作始终保持着满腔热情。这里有我的付出,有我的牵挂,有我可供一生追忆的足迹。虽然,我的岗位可能微不足道,从事的工作也平凡而普通,但只要我是爱岗敬业的、是勤勉有为的,就是无怨无悔的。我一直坚定地认为,我们每个人走出的一小步,就是企业跨越的一大步,我们添砖加瓦的每一块,就能成就企业发展的一座又一座里程碑。如果把企业比作一个大家庭,我们就是其中的孩子。企业深怀对每个家庭成员的热忱关怀与疼爱,让每个人都获得成长的财富;而我们这些家庭成员也无比珍视地敬爱与拥戴着企业,并且无怨无悔地维护着整个大家庭的利益。在这个集体中,每个员工都有体现自我价值和展示才华的平台。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才能在敬业爱岗的舞台上炫出自己最美的舞姿。如果把企业比作一艘航船,我们便是同舟共济的舵手。在漫漫征程里,有无数的暴风骤雨、暗礁险滩,我们只有与企业同心协力,才能冲破种种险阻驶向胜利的彼岸。在为企业的奉献实践中,使我坚定了搏击风浪的信心;在挑战中的成长,才有我人生的饱满写意与锻造。在企业的关爱呵护中,使我懂得了殚精竭虑的心血是那样的亲和有力。任何成长都不会是绝对一帆风顺的,知味观前辈坚韧不拔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我要像他们一样在岗位上不断历练腾飞的翅膀,向着更广阔的天空去探索、去翱翔!今天,我们与知味观精英们共同磨练智慧的灵光;未来,历史将见证我们,与后来者一起分享收获的馨香!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让我们在知味观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努力超越、追求卓越、开拓进取、奋发有为,去开创知味观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关于企业的经营与发展的论文题目

学术堂整理并提供了96条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的题目:1、现阶段高职财经类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2、政府绩效管理理论及其实践研究  3、公共服务供给的组织间合作网络  4、企业中个人的绝对权力与企业衰败  5、项目管理:大学生社团管理的创新模式  6、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措施  7、德鲁克论管理的新范式  8、税收精细化管理刍议  9、政府治理与公司治理中委托代理问题比较及其启示  10、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案例教学模式及其评析  11、政府执行力研究现状  12、工商管理类专业企业管理案例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13、构建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14、成都市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职业流向调查  15、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16、我国工商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思考  17、浅析市场调查与预测教学中实践能力的培养  18、改革人力资源管理课程 培育实用型应用性人才  19、中美工商企业管理文化比较研究析论  20、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研究  21、试论学校体育政策执行力的基本理论与构成因素  22、“案例教学法”及其对管理学教学的启迪  23、基于定货合同的供应商柔性分析和选择模型  24、国有企业绩效管理体系研究  25、浅谈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问题  26、国外工商管理案例教学法及其借鉴  27、宽就业口径下的高职工商管理专业群构建  28、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改革探讨  29、实证方法在管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30、基于专业群理念的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问题的改革探讨  31、基于就业导向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施  32、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33、论高职工商企业管理特色专业建设  34、基于供应链管理(SCM)思想的中高职衔接  35、适应企业需求,培养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人才--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调查分析  36、论公共组织战略管理的核心  37、商业医疗保险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38、九型人格与政府领导力重塑  39、浅谈管理沟通课程的教学  40、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创新教育探索  41、绩效管理在中国地方政府管理中应用的现状和缺陷  42、浅谈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  43、高职高专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管理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44、九型人格模型和政府领导力构建  45、电力企业应提升供应链管理战略  46、基于能力培养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47、实践导向的高职工商企业管理类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48、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49、综合职业能力视角下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重构  50、管理者社会责任观教育与工商管理专业培养  51、库存管理技术综述  52、中国成功企业家的素质特征  53、政府企业化管理若干问题探析  54、新时期管理创新所面临的问题--兼论社会转型伴随管理转型  55、管理类学生职业胜任力结构模型研究--以浙江台州地区为例  56、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57、高校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利用率提高探讨  58、高职院校校中厂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59、高职工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0、浅谈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政府管理功能转变的启示  61、以就业为导向的工商管理专业动态模块化教学探讨  62、以模拟公司为载体的人力资源课程项目化设计  63、沙盘模拟演练在高校专业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64、以能力为导向的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65、高校专业建设如何避免同质化--以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为例  66、我国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中的问题与对策  67、工商管理发展趋势与高等学科教育  68、近代中国民间工业会计核算的改革与发展  69、一种永续经营的思维观  70、工商管理专业创新研究与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71、基于地方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探讨  72、艺术管理与设计管理  73、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与行业发展调研报告  74、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75、企业工商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能力及提升途径  76、营销专业“实验、实训、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77、论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的应用  78、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学生实践课考核方式探讨  79、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80、浅析中美工商管理本科教育课程设置  81、基于职业经理人培养的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以吉首大学为例  82、SA800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与企业社会责任建设  83、工商管理培训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84、高职教育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85、儒学对日本企业文化的影响--兼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  86、探析工商管理应怎样推动经济的发展  87、关于管理沟通课程教学和考试改革的思考  88、制造企业预算控制系统的构成  89、浅谈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  90、基于ERP沙盘模拟企业管理课程实训教学浅析  91、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思考  92、突出创新能力培养,创建有特色的《管理学》课程教学体系  93、创建经管类综合实验教学基地的研究与实践  94、试析MBA教育的基本特点  95、“工学结合”模式下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  96、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初探

1.我国企业跨国经营战略研究中国企业跨国经营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中国企业的经营模式及发展趋势;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及战略选择;跨国经营中的文化因素 中小企业发展与融资问题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国内外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比较;中小企业融资与金融创新;民间金融:中小企业融资的有效途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的思考;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 垄断与反垄断我国的垄断行业问题;行政垄断的原因及对策;自然垄断;垄断定价问题;竞争与垄断;垄断立法4.国企改革问题5.公司治理国企改革中的效率问题;国企中的员工激励问题;国企改革中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国内外国有企业改革的比较研究;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问题;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委托代理问题

是毕业论文?企业管理的倒是写过一些

企业管理的论文么,我能帮你写一份的,绝对能过的

企业的经营与发展论文

企业的经营与发展 企业如人。企业从无到有,从生存到发展,其间要经历很多的曲折、坎坷、沉浮,这取决于企业尤其是 作为企业高层决策者所获得的知识与信息,企业对事物的看法、观念和其指导思想,企业分析问题的思路 与思维方式,以及企业处理事务所采取的方式和方法。企业的所有活动都源自于企业的经营指导思想和企 业理念,并受它的指导,这是企业经营与发展的灵魂所在。从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角度上来说,企业理念、 企业规范、信息与环境、教育和培训、技术、人才、知识、管理是决定并保证企业经营发展的八大重要因 素,它决定了企业到底能走多远 一、 企业经营与企业思维 (一)企业经营与社会发展 企业是社会(市场)的一个子系统,个人是社会、企业的基本元素,众多个人构成了人类社会。社会、 企业、个人之间及各内部之间既相互影响、又相互作用。企业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他既是接受者,又是 作用者;他不能独立于社会而存在,他通过资源(包括人、财、物、信息、政策等)的交换、流动和运作, 与社会进行交流。即,企业离不开社会和个人,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依从并作用于社会,与社会发展息息相 关。企业是社区的企业,是社会化的企业。 (二)企业的思维意识过程 企业如人。人要有思想,要有作为,也要有良好的外表形象昭示于社会、群体。做企业也是如此。企业 的思维意识过程通常要经历如下的递进循环: 认识→观念→思想→思路→方法→行为→再认识→…… 认识——是指企业对世界、社会、人类、事物、周围环境的感知、看法和认知(包括学习与提升) ; 观念——是指企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市场观、发展观等自我特有的观念的形成; 思想——是指企业处事为人、认识世界所形成的思维方式以及所依据的哲学、道德、经营指导思想等; 思路——是指企业考虑问题所甄选和采取的线索、路径范围及处事准则; 方法——是指企业对实际处事为人的操作方式、方法的甄选、评价、运作与应用; 行为——是指企业实际的言行与作为及其结果的反馈。 认识形成思想,思想决定行为,行为结果又使企业对事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企业正是通过这种循环递 进的内化过程,推动了企业自身的发展。这就好比一棵大树,认识是根,思想观念是干,思路与方法是枝, 行为是叶;根提供干以养分,干指导并决定枝和叶,根、干、叶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交流将信息汇总,最终 叶落归根。即思想观念的正确,才是枝繁叶茂的基础。 从认识到思想,是人类真正的质的飞跃与升华;从思想到行为,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具体实践与认识提升 的第二次飞跃。企业对事物认识得透澈,真正明析事物内在的本质的机理,企业就能有正确的思想观念, 其看问题的高度与角度就会更广阔,思维方式与思路就更灵活、更广泛,企业所能采取的方式、方法也就 会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反过来,企业的所做所为,又反馈并决定了他是否符合当时的市场规律、社会发展 的需要,并不断使其认识更新,从而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时间和空间。换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就是要跳出 原先的思维框框,打破原先束缚自己的思想观念,重新认识问题,发现机会,创造契机,以推动企业的发 展。因此,企业通过由内至表、由表及里的思想和行为,从而导致了企业的长足发展。无论企业有意识还 是无意识,他都离不开这个思维意识过程。所以,正确的思想观念,能使企业不畏艰险,奋发向上,抱定 信念,勇于面对市场风浪,团结一致,把握自己,促成企业的发展。 (三)环境、思维与行为 信息、环境、企业的思想观念,以及企业的思维方式和思路,决定了企业行为和企业的发展方向,指出 了企业向何处去、怎么走、以及如何达成其目标的关键所在,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保障。 认识源自环境。企业通过对信息、知识、环境的认识、作用和反馈,形成了企业特有的观念和思想,这 种观念和思想决定了企业的理念。正确的企业思想和理念,提供了企业广阔的思路与方向,指出了企业作 为和不作为的原则,从而指导并细化为企业的规范与标准;进而企业有了更多的行为操作方法和选择空间, 并通过行为反馈与检讨,形成了企业良好的形象和企业文化,以致循环、递升、发展。反之狭隘的思想观 念,必然导致狭隘的思维方式和思路,以致固步自封、进退维限,无所适从,难以为进。因此,企业如何 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重新认识自己,洞悉社会与环境的发展趋势和方向,适时转变思想观念, 拓展思路,保持坚定的信念和意志,并使之不断完善与加强,是促使企业在航行中不迷失方向,获得长足 发展的重中之重。这样,我们就回到了企业作为的出发点——经营决策者要求其及其员工和企业怎么样或做 一个什么样“人”和怎么样去做事的问题上,即——企业理念。 二、 企业理念——企业经营发展的灵魂和指南 攻城掠地,攻心为上。人心齐泰山移,志同道合方能齐心协力,百战不殆。企业理念就是企业对世界的 看法、观念(包括过去、现在及其对未来的预见) ,在其言行作为上,所形成和奉行的,企业一整套的经营 指导思想的总和与概括。它是企业运营的精髓和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的所有活动,都是在此基础上并受 其指导而展开的。它通常是企业真实想法的简要文字提练,而不是虚、大、空;他告诉社会、员工和自己, 企业要做什么,为什么做,以及做的依据和准则,企业的经营哲学、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目标和信念。 企业理念主要包括: 企业宗旨——就是企业的志向和意图。他主要告诉和解答社会、员工和自己,企业要做什么和为什么做的问 题; 经营思想——是指企业在经营当中所依据的经营哲学和其指导思想; 经营方针——是指企业发展、前进、努力的方向、目标、指南和所奉行的政策、方略; 企业之道——是指企业在经营当中所选择的发展道路,尤其是做人之道和所奉行的做事准则; 企业精神——是指企业在其经营当中所形成的、特有的意志、信念和作风; 经营目标——是指企业的长期目标和各阶段目标,它还包括应当达到的程度、具有代表性的衡量标准与完成 标志。 (一)企业理念是企业整体经营的需要 企业是由各种千差万别的个人所组成,企业要生存,要发展,要成功,关键就在企业质素的提升,即企 业内在的质的提高——员工素质、技术和业务水平的提高。企业运用其手中有限的资源(包括人、财、物、 技术、信息、管理及无形资产等)进行运作,以达成企业目标。对于员工——这个在生产经营诸要素中唯一 的、能动的、活的要素——劳动力而言,企业所有的活动,都需要通过他们(包括经营决策者)去运作、去 完成。而人的认识、思维、需求和动机是多种多样、程度不同的;人们对某件事务的处理,尽管在其结果 或方式、方法上可能是一样的,但其过程,尤其是人们在其认识、观念、指导思想、思维方式和动机上必 然有所不同乃至大不同。由于其意图、出发点和考虑问题的思路与角度各不相同,则因其导致的结果所造 成的影响也必不相同。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因此,要使企业有完整统一的行为、良 好的企业形象所昭示,企业只有把员工统一到其共同的思想观念——企业理念当中,企业才能集中精力,消 除无用功,充分发挥企业尤其是员工的潜能,不断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提高员工的素质及业务水平,并 依其能力适时满足员工当时的首要的有效需求,提高其工作效率,团结一致,政令化一,浑若一人,方能 达成企业目标。 (二)正确的企业理念是社会的要求 人类社会,其最基本的要求和永恒的主题就是:社会发展与人类进步。也就是说,谁符合当时社会的发 展、人类的进步——包括道德、法律、观念和需求(尽管这是多方面的)——谁就能发展。这是公理和准绳。 当然,如果这种作为是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领先者,则企业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劲力(这中间知识 与技术首当其冲) 。正确的企业理念能够指导企业,把握方向,纵观全局,适时应变,推动企业的发展。任 何人,无论他怎么想,想什么,想得高或想得低,只要他们有一致的目标和理念,而这个目标又能满足他 们各自的需求,并且他们的作为符合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要求,企业就能发展。就成功企业而言,他必 然在其经营理念上有一整套适应与符合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思想观念一直在指导着企业的运营,并适时 予以调整完善而贯彻如一,企业才能成功、谋得发展。尽管这些思想、理念在企业初创伊始,可能是朦胧 的、单调的,甚至根本就没有,但当这个企业在某一点上有所突破(如在技术、营销方面) ,进入要生存、 要发展的需求后,他亟需逐步解决和完善的就是企业理念。反之,企业理念如果不符合社会发展和人类进 步的要求,企业就不会被社会所接受和认同,社会就会以不同的方式(如法律、道德、舆论、行政手段等) 予以限制或封闭他的发展,企业就难以成功。因此,企业要想得以长期地发展,他就必需首先要有符合或 领先当时社会发展、满足人类需要的正确的经营指导思想即——企业理念来指导企业的运营和作为,企业方 能实现。这是作为企业决策者所需要长期考虑与奉准的事务。 (三)企业理念与企业其他事务密不可分 任何事物,都有其必然联系和多重复杂性。企业理念之重要,并不是说企业有了一个好的、符合社会发 展与人类进步的思想和理念,企业就成功了。他还需要广泛的信息,对市场、环境及其客户、竞争者的分 析,开阔的思路、完善健全的企业规范与标准,以及适当的运作方法和技巧,如技术进步、营销网络的创 新、物流的组织、资财的调度、产品含量的递进、人员的培训与素质提升等等。这都需要企业一步一步、 脚踏实地、科学、客观、务实地去做,去倾力而为。这些都是企业理念的递深与细化,并由行为结果反馈 回来,使企业理念得到进一步的修正和完善。它们之间是是相辅相承、互为支撑的关系,是志向、指导与 实际实施、操作的关系。 没有思想、没有方向、目标的企业之长足发展和成功是难以想像的。他既使是获得成功,那也是暂时的、 短期的。没有符合社会发展、人类进步之指导思想和理念,企业就会迷失方向、盲然无从,企业就会产生 大量的内耗和无用功,使系统有机运转失灵,使企业驻足不前,甚至倒退,消亡,被社会所淘汰。 三、 企业规范——企业有机运营的根本保障 凡事,无法不立,无令不行,无规矩难以成方圆,没有对比和标准,就没有进步和优劣之分。企业规范 就是指企业根据企业理念,为保证达成企业目标和志向,对企业运营、行为、处事及为人所做的明文规定 和标准,以及企业在生产经营当中,所形成的企业特色、约定、习惯和作风。企业规范是企业理念的细化 和企业实际工作运营的规则、作业标准、行为准则与文化的具体规范,是企业正本清源的根本保障。这是 一项最为复杂繁琐、又最能立竿见影的企业管理之必需的事务,以保障企业正常、高效、有机地运转。在 这一方面,成功企业——经过历年来的运转——做得尤为出色。 (一)企业行为规范与标准是企业运营的内部法律 完善健全的企业行为规范与标准是企业运营的根本保证,是推动企业按既定目标发展、提升企业及其员 工素质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它通过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组织构架、工作标准、技术工艺标准等,把企业 行为统一到规范、高效的运作轨道上来,将企业理念细化和具体到企业运营的实际操作当中,告诉员工、 企业和社会,如何做人、做事及其运作规则、程序、流程、标准和诉求,明确各关系间的责任、权利、利 益,使之既有责任、又有利益,既有压力、又有动力,既赋予相应的权利、又有相应的防止失误发生的控 制、协调、督导和应变的有机机制,以推动企业的良性发展。企业行为规范与标准主要包括:企业章程、 企业性质、企业组织结构、工作流程与程序、企业规章与管理制度、企业行为守则、企业技术工艺标准、 工作标准和专用术语,岗位职责和权利及其分配与协同,员工的福利、管理、技术、培训、教育等规定。 如:良好的员工福利及员工发展机制与制度,良性的人才选拨与运用机制和制度,资金的核准、运用,企 业决策的产生等各项规定和标准等。 (二)企业行为规范与标准是企业运营的有机体系与机制 企业要进行有机、高效的运营,要保持良好的企业形象,树立企业文化,赢得顾客,保证企业的经营发 展及企业目标的有效达成,企业就必需要统一认识、统一思想、规范行为、统一标准、统一标识,明确企 业及其各部门、各人员的责任与奖惩,方能达成企业目标。企业行为规范与标准是使企业日常事务、工作 流程正常、高效运作的基础和保障,是保证企业不偏离企业经营发展方向,达成企业目标的有力武器。它 关系到企业是人治还是法制、企业是要求长期发展还是短期发展的问题;他告诉社会尤其是员工(包括决 策者、管理者)——下属总是在看着、想着他的上级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达到什 么标准和程度,企业认同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他们的职责、权利、义务和利益是什么,标识出企 业的基本行为准则、产品技术工艺标准和工作标准及其评价标准与奖惩标准,如何去创新、去发展自我, 如何体现出企业的精神、追求、信念及其成就感等。 但统一和规范并不是单纯的限制和约束,而应是促使企业良性发展的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的有机体系和 机制,是鼓励员工去发展去创造,使企业内部各关系之间责、权、利相一致,使危机感、责任感、使命感、 成就感有机并存的统一体制,是使企业规避风险、减少失误、发挥企业优势与特色的有机手段。没有企业 规范与标准,企业将是一盘散沙,企业就会政无令出,令而不行,各行其事;企业就会背离其经营发展的 意图和方向,失去凝聚力、竞争力,企业就将难以运作,最终一事无成,并将企业理念及其发展毁之一炬。 (三)企业文化与企业形象——企业的内涵与表征 由企业理念和企业行为规范与标准,企业形象就有了内在的质。企业形象主要是指企业在其经营发展过 程当中,通过其产品、服务、言谈、行为、举止所树立起来的、能引起人们思想、感情活动的外观表征和 其性格态度。它通过企业的作为、产品、图案、文字、语言、外表等传播昭示于社会和员工,企业的诉求 即——企业的意图和理念是怎样的,企业要做什么,正在做什么,为什么做;使大众对企业有一个更新的认 识,更好地接受本企业(包括产品、理念、服务等) ,并使之牢牢地印在大众的脑海中,以达成并加速企业 的发展。为了形象而形象,是虚的、是短期的,最终民众是不接受的。 企业文化主要是指企业在其经营发展过程当中,所创造的企业特有的思想、行为、作风和精神特色;他 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念体系与生活方式。企业通过不断地学习、实践(包括成功和失败) ,企业找到了使其 自身发展的道路和优势——企业的核心能力,并进一步形成了企业的认识、思想及作为,创造出了更规范、 更切实的企业理念、企业精神、企业观及其行为规范与标准,并将其输入到企业、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 活当中,最终形成了企业所特有的文化境域——企业文化,进而予以发扬和保持,并使员工产生出优越感和 自豪感,使社会产生出认同感、信任感,使企业理念、企业文化成为企业的精髓,进而达成企业目标。正 确的思想,产生良好的行为。良好的企业理念和企业行为规范与标准,才能使企业形象和企业文化产生强 大的倍数效应。企业形象和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名称、企业标志、图案、企业容貌、产品与服 务、企业历史、企业精神、企业作风、企业文化之表现、企业诉求、企业绩效以及为人处事之行为结果等 的必然应生与反馈递进。 四、 教育和培训——提升企业及其员工素质的关键 企业通过企业理念(认识、思想) ,企业规范(产品、行为、作风) ,把员工的思想和行为统一规范到符 合社会发展、满足民众需求的企业发展当中,把企业的意图与运作告诉员工,教导员工该怎么想、怎么做、 怎么去创造和实现自己的理想,按照企业所规范的去做,去达成企业目标,是企业所期望的。那么,如何 把企业理念、企业规范、技术、技能、知识和文化,灌输到员工并得以活用,传达到社会,这是企业保持 其发展连续性的关键点。因此,良好的企业教育和培训循环就成为企业统一、规范、进步、创造,推动企 业提升与发展的有力手段和法宝。 (一) 教育和培训的目的 A紧紧围绕企业理念,统一思想,统一行为,使企业形成合力,以达成企业目标; B为了企业和个人的发展,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为社会塑造更高品质的人; C培养和发现企业自己的人才,充分发挥人的潜能,进行知识与技术创新。 (二)教育和培训的任务 A教导员工怎么样做人、做事,把员工统一到企业树立的思想、理念当中,注入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 B教会员工考虑问题的思路、思维方式和方法; C使员工掌握必要的技术、知识和运用其知识、技能的能力。 (三)教育和培训的内容 A企业理念、思想道德修养、企业发展史; B企业行为规范与标准、企业文化、以及认识、辨析事物的科学知识; C专业知识与技能及其相关文化知识等。 教育和培训的方式应灵活多样,注重效用与实际,它可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应把各种培训如专门培训、 日常培训、上级对下级的培训、先进人物的培训等结合起来,使教育和培训系统化、活用化,真正达到企 业教育和培训的目的和效果,而不拘于形式。它通常有如下几个环节: 教授——案例——启发——实践——思考——应用 五、 信息与环境分析——企业竞争与发展的权变之本 推动事物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企业自身) ,它取决于各因素对该事物的相关程度,影响方向和影响力 度。信息之重要,犹如人之耳目。企业与环境息息相关,市场竞争,重在应变,知己知彼,洞悉环境之变 化,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并进行准确的分析和判断,进而快速地做出正确的对策与行为,沉着应变,是 企业基于实力上的致胜关键。因此,企业应建立起通畅、灵活的信息搜集、传递、分析、处理渠道和机制。 (一)环境分析 有目的地去广泛调查、搜集信息,剔除干扰因素,对问题、信息、环境进行客观、科学、定性、定量的 分析,分清哪些是直接相关因素,哪些是间接相关因素;并在这些相关因素中,理清哪些是首要影响因素, 哪些是次要影响因素;再在这诸多影响因素中,确认各因素的影响方向(正向、反向、侧向) 、角度、影响 力度及权重即——矢力是怎样的,是摆在决策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尤其是运用科学的知识对不确定性因素进 行预测和推断,进而作出相应的最优决策,更是评价一个决策者当职与否的重要评价标准。 (二)信息的要求 在信息的操作与处理上,重在真、准、快。即对信息的真实可靠度,信息的分析、推断准确度,信息的快 速传递、正确决策和迅速行动上,有着极高的要求,这是由信息的时效性和信息的不全知性所决定的。把 握信息,抢占先机,做到人变我变,置企业于无形,是企业在竞争中获得成功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信息与环境的分类 信息源自环境,信息的内容依产业、行业、企业认知等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和侧重。 环境通常可划分为:外部环境、内部环境、间接环境。其影响力依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关程度的不同 而不同。 外部环境包括:政策、法律、当地的人文风情、气象地文地理、道德观念、行业、产业、市场、竞争者 (包括潜在的、替代的) 、客户(包括供应商、中间商、消费者)等; 内部环境包括:上级、下级、平级、参谋及职能管理者、企业运作规则与程序、企业文化、观念等;间 接环境包括:社会、学校、书籍、研讨会、报刊、同学、亲友、资深者(依管理者所交往的和需求的要点 而定,穿插于不同层次) ,以及看似与企业无关的其他产业、行业、企业等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六、 技术、人才、知识——企业发展的强力支撑与动力 技术、人才、知识之重要性众所皆知,重在理清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并将其活用。 (一)技术进步的三个阶段 社会发展、人类进步与物质的丰富,所依重的就是技术的发展。没有技术,发展就无从谈起,而高新技 术的发展,当然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动力和市场,这是不争之实。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的、广泛围的技 术,包括技术开发、技术进步、技术创新,如材料替代、技术递进与改造、外观与实用,尤其是小发明、 小改进、小创造等,同样能为企业带来新的活力,也同样能成为企业运营的发动机,并在调动员工积极性 方面有着非凡的作用。技术的进步源自于人的创造欲望和市场竞争的要求,在寻找技术发展的突破点上, 需理清技术进步的三个阶段: 1.产品的发明创造(包括基础理论、技术理论和应用理论) 2.产品的完善和成熟 (1)功能完善(如产品的大小、性能、美观、安全、便捷等) (2)设备、工艺的改进 (3)材料替代(包括节约能源和资源、保护环境、降低成本等的要求) 3.产品替代——新的发明创造 (二)人才选拔的基本标准 企业的所有活动,包括技术和企业的有机运作,都需要人去设计、规划、执行、运作、创造、完善,去 充分理解和保持企业意图并加以创新,这也是企业运用人才的期望。企业单靠某几个人才是不够的,这并 不是否定这些人才——他们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是企业在其经营发展当中,确是需要大批量高素质、高 水准的人员去操作、去完善所决定的。在企业用人上,重在人才的活用,这当然离不开企业的培训和实践, 如何培养企业自己的人才,同样是摆在企业决策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在“人才——将才——帅才”的关系和选拔 上,其基本的衡量标准与包含层次是: 1.要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并能培养和锻造出一大批人才; 2.要有统观全局的思维高度,和政治、军事、经济头脑; 3.要有相关的专业技能与专业知识。 (三)创造性思维——知识的活用 人的才能是依靠其所拥有的知识(包括学习和实践)来支撑并加以运用——去解决实际问题,方能实现而 体现出知识的价值的。在企业及其员工素质的提升中,知识的提高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在知识的获取 与运用当中,从“记忆——应用——活用”,重在活用,这同样离不开学习、培训与实践。方法是多种多样,学 不完的,并因环境条件的变化而不同,如何培养员工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即——科学知识的活用,使之知一晓 十,登泰山而晓天下,看江河而知汪洋,根据不同的条件,运用相应的方式、方法,是企业把握培训重点 之所在。 七、 管理——企业综合实力与能力提升的表现 管理渗透于企业的每个方面和每个角度,企业在其整个经营发展当中,包括人、财、物、供、产、销、 企业理念、企业规范、教育和培训、技术、信息与环境等,都始终贯穿着管理。 (一)管理是一门技术 管理是一门交叉性、综合性学科,是一门技术,它渗透于各个事物的各个方面。大到国家,小到个人, 都有管理,人人都能学会,都能效仿,并无神秘之处。但独独他人不能做到的是,企业有一整套真正符合 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企业特有的企业理念和企业规范。你能临摹大师的作品,但你决不可能临摹出大师 的风骨和神韵。这是由每个人、每个企业所面对的环境,对事物的看法、观念、思想、思路、思维方式和 动机的不同所决定的。 管理基于对人的看法和认识;企业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加工者之一。企业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市场) 调查、分析、计划、组织、培训、教育、指挥、控制、协调、激励、效果评价与奖惩等,为保障充分有效 地运用其手中有限的资源,以达成企业目标所进行的一系列明确的人的活动的总和。管理的最高境界是—— 没有管理的管理是最好的管理。这不是无为而治,而是通过明确、有效、规范的管理,提高了员工的素质 和技术、业务水平,最终不需要过多地去管理的管理。 管理的技术是指企业根据企业理念、目标,科学运用心理的、定性的、规范的、数理的、定量的(如心 理行为科学、经济学、系统工程、数理统计运筹学)等综合专业知识,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规划与计划,以 充分发挥集合人的聪明才智,保证其实施有效完成、达成企业目标的方法与技巧。 (二)管理的认知 典型的生产经营企业,其运作流程可归纳为:开发产品并取得成功,募集资金,招募人员,

民营企业的经营与发展过程  最近关于民营企业的发展问题成为各方热点关注的问题,关于民营企业发展的争议也在逐渐增多,不可否认,民营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有益的补充,同时对中国GDP的增长、市场经济的活跃以及国家税收的增长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样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历史、文化、社会、法制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同时也由于民营企业自身的局限性,尤其是管理体制和公司机制的不成熟,导致民营企业在发展壮大的同时,也给社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民营企业的现状究竟如何?产生的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中国的民营企业适合怎样的管理模式和发展模式?民营企业想要做大做强,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大背景下,中国的民营经济怎样做才能真正走出去,并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敬请关注本期财经聚焦。  更大的背景从上个世纪开始讲起,上世纪我们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革命,第二件事就是改革,建国以前都是革命,1949年建国以后主题还是革命。1980年以前,一直在革命。以后就是改革。  开始是民族资本工业化运动,在农村搞公社,其主题,就是把私变成公,把民族资本改革到国有企业,农村里面搞人民公社,所谓变成公就是两种所有制,一种叫全民所有制,一种叫集体所有制。1980年两种公有制占中国经济几乎是百分之百。经济很不景气,问题很多,我们与一些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就企业本身来讲,大量企业都是亏损的,维持不下去。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从80年代开始慢慢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 就是把公的变成私的。  首先是提倡个体户的发展,后来慢慢允许私人办工厂。中国的民营经济是这样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当然还有很多下放青年到农村没事干,很多待业青年,还有下岗职工没事干,这样不得不允许他们干一些个体私营,这样是发展增量,按照公有制的存量不变,发展个体、私有增量。80年代后半期,主要是90年代,公有制的存量慢慢开始改革,把集体所有制卖给职工、厂长,分给大家,到后来把国有企业或者卖一个车间卖给职工、厂长,这样使得存量改革。民营经济发展分两块,一块是存量,后来增加了一块私营的,个体户、私营企业。除此之外,80年代后期特别是90年代以后,是存量改革,即把国有制企业逐步改为私有制,因此中国的民营经济是通过这两个办法发展起来的  民营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应该这么讲,现在已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某些领域当中起到支柱作用,有一些产业逐渐起到骨干作用。这是从静态来看。从动态来看,在各个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包括我们创造财富,包括我们提供就业。这20年来,民营企业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民营企业无论在增加就业、创造税收、提供财富、社会稳定方面都起到很大作用,而且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民营企业的问题一个是资本的问题,几十个亿、几十个亿的钱怎么挣那么快?民营经济资本原始积累的来历,我有两个判断。第一个判断,绝大多数民营企业的财富是合法的。第二个,绝大多数民营企业是通过自己的正常经营赚的。有两个少数,真正靠非法所得是少数。真正靠投机炒股票、炒地发家的是少数。  对少数人的暴富怎么看?要分两个方面来看,政府要检讨自己,为什么能够暴富?政府的政策漏洞太多,政府的政策就像企业的产品一样,产品质量太差,政策漏洞太多。一个不好的政策,漏洞很大的政策长期得不到修正,影响是很大的。很多人靠房地产暴富,比如北京或者上海一块地是这个单位的这个工厂的这个企业的,这个地明确规定是国有资产的,企业有什么权利把这个地拿出来卖?  对民营企业来讲,最棘手的问题一个是融资问题,民营企业发展到现在靠自有资金是不够的,我们现有的金融体系对民营经济无论从观念上、体制上还是技术上,对民营经济融资支持力度不如国有企业。怎么解决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我有一个看法,发展中国的民营经济需要三“小”。一个是需要小银行,股份制的民间银行,由小银行为小的民营企业服务。第二个是小的担保公司。第三,发展小型的交易所到现在为止,我们所经历过的企业制度有这么几种,有国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股份制包括上市公司、家族企业。我个人看法,这几种企业模式里面最有优势的要算家族模式,当然每个行业不一样。中国这几年比如浙江、广东、福建经济发展很不错,浙江、广东、福建成了老板省,家家户户当老板。湖北、湖南、四川、东北、江西成了打工省,家家户户去打工。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别?差别来自体制。家族模式要不要改?要不要搞职业经理人?要考虑几个因素。第一个,要考虑企业的产业特征。第二个,要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个,看产业的外部环境。中国民营企业怎么做强有一个绝招,向格兰仕学习。中国企业最应该学习的是格兰仕。有几个特点,一个是专注,就搞微波炉,搞了十年的微波炉,把微波炉搞透再去搞空调。在众多产品里面,众多产业里面不是什么都干。不要高看自己,应该小看自己。  下面是一些相关的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2-05/html  

个人建设网站非诚勿扰保证低廉。

企业的经营与发展论文选题

企业的经营与发展 企业如人。企业从无到有,从生存到发展,其间要经历很多的曲折、坎坷、沉浮,这取决于企业尤其是 作为企业高层决策者所获得的知识与信息,企业对事物的看法、观念和其指导思想,企业分析问题的思路 与思维方式,以及企业处理事务所采取的方式和方法。企业的所有活动都源自于企业的经营指导思想和企 业理念,并受它的指导,这是企业经营与发展的灵魂所在。从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角度上来说,企业理念、 企业规范、信息与环境、教育和培训、技术、人才、知识、管理是决定并保证企业经营发展的八大重要因 素,它决定了企业到底能走多远 一、 企业经营与企业思维 (一)企业经营与社会发展 企业是社会(市场)的一个子系统,个人是社会、企业的基本元素,众多个人构成了人类社会。社会、 企业、个人之间及各内部之间既相互影响、又相互作用。企业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他既是接受者,又是 作用者;他不能独立于社会而存在,他通过资源(包括人、财、物、信息、政策等)的交换、流动和运作, 与社会进行交流。即,企业离不开社会和个人,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依从并作用于社会,与社会发展息息相 关。企业是社区的企业,是社会化的企业。 (二)企业的思维意识过程 企业如人。人要有思想,要有作为,也要有良好的外表形象昭示于社会、群体。做企业也是如此。企业 的思维意识过程通常要经历如下的递进循环: 认识→观念→思想→思路→方法→行为→再认识→…… 认识——是指企业对世界、社会、人类、事物、周围环境的感知、看法和认知(包括学习与提升) ; 观念——是指企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市场观、发展观等自我特有的观念的形成; 思想——是指企业处事为人、认识世界所形成的思维方式以及所依据的哲学、道德、经营指导思想等; 思路——是指企业考虑问题所甄选和采取的线索、路径范围及处事准则; 方法——是指企业对实际处事为人的操作方式、方法的甄选、评价、运作与应用; 行为——是指企业实际的言行与作为及其结果的反馈。 认识形成思想,思想决定行为,行为结果又使企业对事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企业正是通过这种循环递 进的内化过程,推动了企业自身的发展。这就好比一棵大树,认识是根,思想观念是干,思路与方法是枝, 行为是叶;根提供干以养分,干指导并决定枝和叶,根、干、叶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交流将信息汇总,最终 叶落归根。即思想观念的正确,才是枝繁叶茂的基础。 从认识到思想,是人类真正的质的飞跃与升华;从思想到行为,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具体实践与认识提升 的第二次飞跃。企业对事物认识得透澈,真正明析事物内在的本质的机理,企业就能有正确的思想观念, 其看问题的高度与角度就会更广阔,思维方式与思路就更灵活、更广泛,企业所能采取的方式、方法也就 会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反过来,企业的所做所为,又反馈并决定了他是否符合当时的市场规律、社会发展 的需要,并不断使其认识更新,从而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时间和空间。换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就是要跳出 原先的思维框框,打破原先束缚自己的思想观念,重新认识问题,发现机会,创造契机,以推动企业的发 展。因此,企业通过由内至表、由表及里的思想和行为,从而导致了企业的长足发展。无论企业有意识还 是无意识,他都离不开这个思维意识过程。所以,正确的思想观念,能使企业不畏艰险,奋发向上,抱定 信念,勇于面对市场风浪,团结一致,把握自己,促成企业的发展。 (三)环境、思维与行为 信息、环境、企业的思想观念,以及企业的思维方式和思路,决定了企业行为和企业的发展方向,指出 了企业向何处去、怎么走、以及如何达成其目标的关键所在,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保障。 认识源自环境。企业通过对信息、知识、环境的认识、作用和反馈,形成了企业特有的观念和思想,这 种观念和思想决定了企业的理念。正确的企业思想和理念,提供了企业广阔的思路与方向,指出了企业作 为和不作为的原则,从而指导并细化为企业的规范与标准;进而企业有了更多的行为操作方法和选择空间, 并通过行为反馈与检讨,形成了企业良好的形象和企业文化,以致循环、递升、发展。反之狭隘的思想观 念,必然导致狭隘的思维方式和思路,以致固步自封、进退维限,无所适从,难以为进。因此,企业如何 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重新认识自己,洞悉社会与环境的发展趋势和方向,适时转变思想观念, 拓展思路,保持坚定的信念和意志,并使之不断完善与加强,是促使企业在航行中不迷失方向,获得长足 发展的重中之重。这样,我们就回到了企业作为的出发点——经营决策者要求其及其员工和企业怎么样或做 一个什么样“人”和怎么样去做事的问题上,即——企业理念。 二、 企业理念——企业经营发展的灵魂和指南 攻城掠地,攻心为上。人心齐泰山移,志同道合方能齐心协力,百战不殆。企业理念就是企业对世界的 看法、观念(包括过去、现在及其对未来的预见) ,在其言行作为上,所形成和奉行的,企业一整套的经营 指导思想的总和与概括。它是企业运营的精髓和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的所有活动,都是在此基础上并受 其指导而展开的。它通常是企业真实想法的简要文字提练,而不是虚、大、空;他告诉社会、员工和自己, 企业要做什么,为什么做,以及做的依据和准则,企业的经营哲学、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目标和信念。 企业理念主要包括: 企业宗旨——就是企业的志向和意图。他主要告诉和解答社会、员工和自己,企业要做什么和为什么做的问 题; 经营思想——是指企业在经营当中所依据的经营哲学和其指导思想; 经营方针——是指企业发展、前进、努力的方向、目标、指南和所奉行的政策、方略; 企业之道——是指企业在经营当中所选择的发展道路,尤其是做人之道和所奉行的做事准则; 企业精神——是指企业在其经营当中所形成的、特有的意志、信念和作风; 经营目标——是指企业的长期目标和各阶段目标,它还包括应当达到的程度、具有代表性的衡量标准与完成 标志。 (一)企业理念是企业整体经营的需要 企业是由各种千差万别的个人所组成,企业要生存,要发展,要成功,关键就在企业质素的提升,即企 业内在的质的提高——员工素质、技术和业务水平的提高。企业运用其手中有限的资源(包括人、财、物、 技术、信息、管理及无形资产等)进行运作,以达成企业目标。对于员工——这个在生产经营诸要素中唯一 的、能动的、活的要素——劳动力而言,企业所有的活动,都需要通过他们(包括经营决策者)去运作、去 完成。而人的认识、思维、需求和动机是多种多样、程度不同的;人们对某件事务的处理,尽管在其结果 或方式、方法上可能是一样的,但其过程,尤其是人们在其认识、观念、指导思想、思维方式和动机上必 然有所不同乃至大不同。由于其意图、出发点和考虑问题的思路与角度各不相同,则因其导致的结果所造 成的影响也必不相同。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因此,要使企业有完整统一的行为、良 好的企业形象所昭示,企业只有把员工统一到其共同的思想观念——企业理念当中,企业才能集中精力,消 除无用功,充分发挥企业尤其是员工的潜能,不断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提高员工的素质及业务水平,并 依其能力适时满足员工当时的首要的有效需求,提高其工作效率,团结一致,政令化一,浑若一人,方能 达成企业目标。 (二)正确的企业理念是社会的要求 人类社会,其最基本的要求和永恒的主题就是:社会发展与人类进步。也就是说,谁符合当时社会的发 展、人类的进步——包括道德、法律、观念和需求(尽管这是多方面的)——谁就能发展。这是公理和准绳。 当然,如果这种作为是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领先者,则企业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劲力(这中间知识 与技术首当其冲) 。正确的企业理念能够指导企业,把握方向,纵观全局,适时应变,推动企业的发展。任 何人,无论他怎么想,想什么,想得高或想得低,只要他们有一致的目标和理念,而这个目标又能满足他 们各自的需求,并且他们的作为符合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要求,企业就能发展。就成功企业而言,他必 然在其经营理念上有一整套适应与符合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思想观念一直在指导着企业的运营,并适时 予以调整完善而贯彻如一,企业才能成功、谋得发展。尽管这些思想、理念在企业初创伊始,可能是朦胧 的、单调的,甚至根本就没有,但当这个企业在某一点上有所突破(如在技术、营销方面) ,进入要生存、 要发展的需求后,他亟需逐步解决和完善的就是企业理念。反之,企业理念如果不符合社会发展和人类进 步的要求,企业就不会被社会所接受和认同,社会就会以不同的方式(如法律、道德、舆论、行政手段等) 予以限制或封闭他的发展,企业就难以成功。因此,企业要想得以长期地发展,他就必需首先要有符合或 领先当时社会发展、满足人类需要的正确的经营指导思想即——企业理念来指导企业的运营和作为,企业方 能实现。这是作为企业决策者所需要长期考虑与奉准的事务。 (三)企业理念与企业其他事务密不可分 任何事物,都有其必然联系和多重复杂性。企业理念之重要,并不是说企业有了一个好的、符合社会发 展与人类进步的思想和理念,企业就成功了。他还需要广泛的信息,对市场、环境及其客户、竞争者的分 析,开阔的思路、完善健全的企业规范与标准,以及适当的运作方法和技巧,如技术进步、营销网络的创 新、物流的组织、资财的调度、产品含量的递进、人员的培训与素质提升等等。这都需要企业一步一步、 脚踏实地、科学、客观、务实地去做,去倾力而为。这些都是企业理念的递深与细化,并由行为结果反馈 回来,使企业理念得到进一步的修正和完善。它们之间是是相辅相承、互为支撑的关系,是志向、指导与 实际实施、操作的关系。 没有思想、没有方向、目标的企业之长足发展和成功是难以想像的。他既使是获得成功,那也是暂时的、 短期的。没有符合社会发展、人类进步之指导思想和理念,企业就会迷失方向、盲然无从,企业就会产生 大量的内耗和无用功,使系统有机运转失灵,使企业驻足不前,甚至倒退,消亡,被社会所淘汰。 三、 企业规范——企业有机运营的根本保障 凡事,无法不立,无令不行,无规矩难以成方圆,没有对比和标准,就没有进步和优劣之分。企业规范 就是指企业根据企业理念,为保证达成企业目标和志向,对企业运营、行为、处事及为人所做的明文规定 和标准,以及企业在生产经营当中,所形成的企业特色、约定、习惯和作风。企业规范是企业理念的细化 和企业实际工作运营的规则、作业标准、行为准则与文化的具体规范,是企业正本清源的根本保障。这是 一项最为复杂繁琐、又最能立竿见影的企业管理之必需的事务,以保障企业正常、高效、有机地运转。在 这一方面,成功企业——经过历年来的运转——做得尤为出色。 (一)企业行为规范与标准是企业运营的内部法律 完善健全的企业行为规范与标准是企业运营的根本保证,是推动企业按既定目标发展、提升企业及其员 工素质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它通过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组织构架、工作标准、技术工艺标准等,把企业 行为统一到规范、高效的运作轨道上来,将企业理念细化和具体到企业运营的实际操作当中,告诉员工、 企业和社会,如何做人、做事及其运作规则、程序、流程、标准和诉求,明确各关系间的责任、权利、利 益,使之既有责任、又有利益,既有压力、又有动力,既赋予相应的权利、又有相应的防止失误发生的控 制、协调、督导和应变的有机机制,以推动企业的良性发展。企业行为规范与标准主要包括:企业章程、 企业性质、企业组织结构、工作流程与程序、企业规章与管理制度、企业行为守则、企业技术工艺标准、 工作标准和专用术语,岗位职责和权利及其分配与协同,员工的福利、管理、技术、培训、教育等规定。 如:良好的员工福利及员工发展机制与制度,良性的人才选拨与运用机制和制度,资金的核准、运用,企 业决策的产生等各项规定和标准等。 (二)企业行为规范与标准是企业运营的有机体系与机制 企业要进行有机、高效的运营,要保持良好的企业形象,树立企业文化,赢得顾客,保证企业的经营发 展及企业目标的有效达成,企业就必需要统一认识、统一思想、规范行为、统一标准、统一标识,明确企 业及其各部门、各人员的责任与奖惩,方能达成企业目标。企业行为规范与标准是使企业日常事务、工作 流程正常、高效运作的基础和保障,是保证企业不偏离企业经营发展方向,达成企业目标的有力武器。它 关系到企业是人治还是法制、企业是要求长期发展还是短期发展的问题;他告诉社会尤其是员工(包括决 策者、管理者)——下属总是在看着、想着他的上级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达到什 么标准和程度,企业认同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他们的职责、权利、义务和利益是什么,标识出企 业的基本行为准则、产品技术工艺标准和工作标准及其评价标准与奖惩标准,如何去创新、去发展自我, 如何体现出企业的精神、追求、信念及其成就感等。 但统一和规范并不是单纯的限制和约束,而应是促使企业良性发展的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的有机体系和 机制,是鼓励员工去发展去创造,使企业内部各关系之间责、权、利相一致,使危机感、责任感、使命感、 成就感有机并存的统一体制,是使企业规避风险、减少失误、发挥企业优势与特色的有机手段。没有企业 规范与标准,企业将是一盘散沙,企业就会政无令出,令而不行,各行其事;企业就会背离其经营发展的 意图和方向,失去凝聚力、竞争力,企业就将难以运作,最终一事无成,并将企业理念及其发展毁之一炬。 (三)企业文化与企业形象——企业的内涵与表征 由企业理念和企业行为规范与标准,企业形象就有了内在的质。企业形象主要是指企业在其经营发展过 程当中,通过其产品、服务、言谈、行为、举止所树立起来的、能引起人们思想、感情活动的外观表征和 其性格态度。它通过企业的作为、产品、图案、文字、语言、外表等传播昭示于社会和员工,企业的诉求 即——企业的意图和理念是怎样的,企业要做什么,正在做什么,为什么做;使大众对企业有一个更新的认 识,更好地接受本企业(包括产品、理念、服务等) ,并使之牢牢地印在大众的脑海中,以达成并加速企业 的发展。为了形象而形象,是虚的、是短期的,最终民众是不接受的。 企业文化主要是指企业在其经营发展过程当中,所创造的企业特有的思想、行为、作风和精神特色;他 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念体系与生活方式。企业通过不断地学习、实践(包括成功和失败) ,企业找到了使其 自身发展的道路和优势——企业的核心能力,并进一步形成了企业的认识、思想及作为,创造出了更规范、 更切实的企业理念、企业精神、企业观及其行为规范与标准,并将其输入到企业、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 活当中,最终形成了企业所特有的文化境域——企业文化,进而予以发扬和保持,并使员工产生出优越感和 自豪感,使社会产生出认同感、信任感,使企业理念、企业文化成为企业的精髓,进而达成企业目标。正 确的思想,产生良好的行为。良好的企业理念和企业行为规范与标准,才能使企业形象和企业文化产生强 大的倍数效应。企业形象和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名称、企业标志、图案、企业容貌、产品与服 务、企业历史、企业精神、企业作风、企业文化之表现、企业诉求、企业绩效以及为人处事之行为结果等 的必然应生与反馈递进。 四、 教育和培训——提升企业及其员工素质的关键 企业通过企业理念(认识、思想) ,企业规范(产品、行为、作风) ,把员工的思想和行为统一规范到符 合社会发展、满足民众需求的企业发展当中,把企业的意图与运作告诉员工,教导员工该怎么想、怎么做、 怎么去创造和实现自己的理想,按照企业所规范的去做,去达成企业目标,是企业所期望的。那么,如何 把企业理念、企业规范、技术、技能、知识和文化,灌输到员工并得以活用,传达到社会,这是企业保持 其发展连续性的关键点。因此,良好的企业教育和培训循环就成为企业统一、规范、进步、创造,推动企 业提升与发展的有力手段和法宝。 (一) 教育和培训的目的 A紧紧围绕企业理念,统一思想,统一行为,使企业形成合力,以达成企业目标; B为了企业和个人的发展,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为社会塑造更高品质的人; C培养和发现企业自己的人才,充分发挥人的潜能,进行知识与技术创新。 (二)教育和培训的任务 A教导员工怎么样做人、做事,把员工统一到企业树立的思想、理念当中,注入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 B教会员工考虑问题的思路、思维方式和方法; C使员工掌握必要的技术、知识和运用其知识、技能的能力。 (三)教育和培训的内容 A企业理念、思想道德修养、企业发展史; B企业行为规范与标准、企业文化、以及认识、辨析事物的科学知识; C专业知识与技能及其相关文化知识等。 教育和培训的方式应灵活多样,注重效用与实际,它可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应把各种培训如专门培训、 日常培训、上级对下级的培训、先进人物的培训等结合起来,使教育和培训系统化、活用化,真正达到企 业教育和培训的目的和效果,而不拘于形式。它通常有如下几个环节: 教授——案例——启发——实践——思考——应用 五、 信息与环境分析——企业竞争与发展的权变之本 推动事物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企业自身) ,它取决于各因素对该事物的相关程度,影响方向和影响力 度。信息之重要,犹如人之耳目。企业与环境息息相关,市场竞争,重在应变,知己知彼,洞悉环境之变 化,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并进行准确的分析和判断,进而快速地做出正确的对策与行为,沉着应变,是 企业基于实力上的致胜关键。因此,企业应建立起通畅、灵活的信息搜集、传递、分析、处理渠道和机制。 (一)环境分析 有目的地去广泛调查、搜集信息,剔除干扰因素,对问题、信息、环境进行客观、科学、定性、定量的 分析,分清哪些是直接相关因素,哪些是间接相关因素;并在这些相关因素中,理清哪些是首要影响因素, 哪些是次要影响因素;再在这诸多影响因素中,确认各因素的影响方向(正向、反向、侧向) 、角度、影响 力度及权重即——矢力是怎样的,是摆在决策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尤其是运用科学的知识对不确定性因素进 行预测和推断,进而作出相应的最优决策,更是评价一个决策者当职与否的重要评价标准。 (二)信息的要求 在信息的操作与处理上,重在真、准、快。即对信息的真实可靠度,信息的分析、推断准确度,信息的快 速传递、正确决策和迅速行动上,有着极高的要求,这是由信息的时效性和信息的不全知性所决定的。把 握信息,抢占先机,做到人变我变,置企业于无形,是企业在竞争中获得成功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信息与环境的分类 信息源自环境,信息的内容依产业、行业、企业认知等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和侧重。 环境通常可划分为:外部环境、内部环境、间接环境。其影响力依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关程度的不同 而不同。 外部环境包括:政策、法律、当地的人文风情、气象地文地理、道德观念、行业、产业、市场、竞争者 (包括潜在的、替代的) 、客户(包括供应商、中间商、消费者)等; 内部环境包括:上级、下级、平级、参谋及职能管理者、企业运作规则与程序、企业文化、观念等;间 接环境包括:社会、学校、书籍、研讨会、报刊、同学、亲友、资深者(依管理者所交往的和需求的要点 而定,穿插于不同层次) ,以及看似与企业无关的其他产业、行业、企业等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六、 技术、人才、知识——企业发展的强力支撑与动力 技术、人才、知识之重要性众所皆知,重在理清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并将其活用。 (一)技术进步的三个阶段 社会发展、人类进步与物质的丰富,所依重的就是技术的发展。没有技术,发展就无从谈起,而高新技 术的发展,当然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动力和市场,这是不争之实。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的、广泛围的技 术,包括技术开发、技术进步、技术创新,如材料替代、技术递进与改造、外观与实用,尤其是小发明、 小改进、小创造等,同样能为企业带来新的活力,也同样能成为企业运营的发动机,并在调动员工积极性 方面有着非凡的作用。技术的进步源自于人的创造欲望和市场竞争的要求,在寻找技术发展的突破点上, 需理清技术进步的三个阶段: 1.产品的发明创造(包括基础理论、技术理论和应用理论) 2.产品的完善和成熟 (1)功能完善(如产品的大小、性能、美观、安全、便捷等) (2)设备、工艺的改进 (3)材料替代(包括节约能源和资源、保护环境、降低成本等的要求) 3.产品替代——新的发明创造 (二)人才选拔的基本标准 企业的所有活动,包括技术和企业的有机运作,都需要人去设计、规划、执行、运作、创造、完善,去 充分理解和保持企业意图并加以创新,这也是企业运用人才的期望。企业单靠某几个人才是不够的,这并 不是否定这些人才——他们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是企业在其经营发展当中,确是需要大批量高素质、高 水准的人员去操作、去完善所决定的。在企业用人上,重在人才的活用,这当然离不开企业的培训和实践, 如何培养企业自己的人才,同样是摆在企业决策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在“人才——将才——帅才”的关系和选拔 上,其基本的衡量标准与包含层次是: 1.要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并能培养和锻造出一大批人才; 2.要有统观全局的思维高度,和政治、军事、经济头脑; 3.要有相关的专业技能与专业知识。 (三)创造性思维——知识的活用 人的才能是依靠其所拥有的知识(包括学习和实践)来支撑并加以运用——去解决实际问题,方能实现而 体现出知识的价值的。在企业及其员工素质的提升中,知识的提高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在知识的获取 与运用当中,从“记忆——应用——活用”,重在活用,这同样离不开学习、培训与实践。方法是多种多样,学 不完的,并因环境条件的变化而不同,如何培养员工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即——科学知识的活用,使之知一晓 十,登泰山而晓天下,看江河而知汪洋,根据不同的条件,运用相应的方式、方法,是企业把握培训重点 之所在。 七、 管理——企业综合实力与能力提升的表现 管理渗透于企业的每个方面和每个角度,企业在其整个经营发展当中,包括人、财、物、供、产、销、 企业理念、企业规范、教育和培训、技术、信息与环境等,都始终贯穿着管理。 (一)管理是一门技术 管理是一门交叉性、综合性学科,是一门技术,它渗透于各个事物的各个方面。大到国家,小到个人, 都有管理,人人都能学会,都能效仿,并无神秘之处。但独独他人不能做到的是,企业有一整套真正符合 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企业特有的企业理念和企业规范。你能临摹大师的作品,但你决不可能临摹出大师 的风骨和神韵。这是由每个人、每个企业所面对的环境,对事物的看法、观念、思想、思路、思维方式和 动机的不同所决定的。 管理基于对人的看法和认识;企业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加工者之一。企业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市场) 调查、分析、计划、组织、培训、教育、指挥、控制、协调、激励、效果评价与奖惩等,为保障充分有效 地运用其手中有限的资源,以达成企业目标所进行的一系列明确的人的活动的总和。管理的最高境界是—— 没有管理的管理是最好的管理。这不是无为而治,而是通过明确、有效、规范的管理,提高了员工的素质 和技术、业务水平,最终不需要过多地去管理的管理。 管理的技术是指企业根据企业理念、目标,科学运用心理的、定性的、规范的、数理的、定量的(如心 理行为科学、经济学、系统工程、数理统计运筹学)等综合专业知识,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规划与计划,以 充分发挥集合人的聪明才智,保证其实施有效完成、达成企业目标的方法与技巧。 (二)管理的认知 典型的生产经营企业,其运作流程可归纳为:开发产品并取得成功,募集资金,招募人员,

工商企业管理是研究工商企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的学科,该专业的应用性很强,它的目标是依据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等基本理论,通过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学术堂整理了20条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  1、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整合问题  2、我国快速消费品行业营销渠道管理研究  3、基础设施产业反垄断问题研究  4、我国网游产业开展网络营销的策略分析  5、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  6、企业信息化与营销创新  7、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创新  8、WTO对中国电子商务的影响  9、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平台构建与应用  10、企业电子化与商务整合策略研究  11、决策支持系统在电子化企业中的应用  12、企业间信息系统平台的开发与构建  13、物流管理的应用技术研究和实施  14、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整合问题  15、企业购并扩张研究  16、浅议商业银行管理创新  17、浅析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  18、探讨深化国企改革与建立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问题  19、论企业的激励机制  20、论中国私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作为本科即将毕业的学生,写毕业论文时,选择写宏观,似乎容易陷入题目过大的陷阱,所以我不太主张本科生以宏观问题作为论文题目。如果要写,尽量写一些小问题,下面是一些这样的小问题,供本科毕业生们参考。1我国货币运行中的漏损率发展趋势研究: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2我国黄金周长假制度的消费效应分析3我国股市对消费的影响分析4我国1997年-2002年的通缩的原因分析5我国……本文来自: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 详细内容清查看:

企业管理的,可以写一下执行力的问题,很好找素材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