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汉语史专题论文怎么写范文初中版

发布时间:2024-08-29 11:09:20

汉语史专题论文怎么写范文初中版

据学术堂的了解,论文绪论主要包含三方面,包括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背景、研究主要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写绪论时,学生首先要明确说明自己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写这篇论文,这篇论文要解决什么具体问题,达到什么效果,为哪些人或工作提供什么参考或帮助。  如在撰写试验类论文时,学生可说明仪器设备和实验材料,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并运用何种方法进行分析,以期达到什么结果,为哪些人或工作提供什么参考或帮助。  而在撰写设计类的论文时,学生要说明该项设计从哪里开始(一般从现状入手)进行调查研究,并分析考虑各种综合因素和条件,确定何种设计方案,以期达到什么结果,为哪些人或工作提供什么参考或帮助。  如果撰写综合调查类的论文,则要说明是以什么为调查对象,分析了哪些存在问题和影响因素,进而提出哪些改进措施或对策建议,以期达到什么效果,为哪些人或工作提供什么参考或帮助。  二、研究背景  在说明了研究目的和意义后,学生在绪论部分还要阐述自己的研究背景,如前人在本领域曾做了哪些实验、调查、研究或设计,进行过哪些工作,对本论文的研究有哪些启发?本论文填补了哪些研究空白?国内外相关研究有哪些?前人没有调查研究过,也就是说研究领域中一个新颖有意义的课题,被前人所忽略的;前人有过研究或阐述,但阐述论证不够全面(或学生所在地区没人做过),学生的论文加以充实、发展或补订,或者驳斥前人的观点。  三、研究主要内容和方法  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学生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也要在绪论中加以说明。文献查阅法是各类论文都要使用的方法,撰写学术论文离不开查阅各种资料、学术文献及专着。根据论文类别的不同,学生撰写论文的过程中还会用到其他的研究方法,如调查分析法、统计法、现场调查法、典型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  绪论部分,学生还要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如试验类的论文主要内容通常包括实验材料和方法、结果分析、结论等几部分,设计类的主要内容通常包括现状分析、设计方案、具体设计说明、图纸及结论等几部分,综合调查类的论文主要内容包括现状调查、存在问题分析、影响因素分析、对策和建议、结论等几部分。  当然,根据专业不同,各个院校对毕业论文的要求不尽相同。

一般在学术著作开篇,概括作品内容、研学要点及方法的部分叫做绪论。一般来说,绪论的字数不多于五百字,一边优秀的论文中,对于绪论的要求是很严格的。这篇绪章的任务是交代自己的选题、论文的主攻方向、文献检索过程和情况(即前人这方面已经做了些什么)、自己的论文在哪些方面有所创新(或所有整理)、使用的研究方法、论文大致的结构,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关于论文的问题。但当今社会许多论文的格式有很大的偏离。什么绪论写感言、感谢语什么的,令人哭笑不得。绪论之所以在文章中站主导位置,正因问论文绪论与网络检索一样起到了统领全文的作用。一篇好的绪论,可以充分的展现文章的观点与意见,给人留下第一印象。如何写绪论呢?可以有简单的两种方式。(个人总结的经验,非教科书原版)1、发表为何写该论文的意图2、发表自己的主观看法3、发表自己对于这一论点的褒贬以及对对立论点的看法4、阐述叙述论文的主要内容,提及的步骤5、可能会进行的实验、行程的计划表6、希望读者注意的事项7、对论文大多概述格式什么的其实不必要过于拘谨。论文在当今社会的格式性被适当的淡化了。可以自我加入一些其他元素。当论文写作上手后,所有的条理自然会一清二楚,不必他人知道如何格式,而是自成一派。范文如下:《相对论》序:本书的目的,是尽可能使那些从一般科学和哲学的角度对相对论有兴趣而又不熟悉理论物理的数学工具的读者对相对论有一个正确的了解。本书假定读者已经具备大学入学考试的知识水平,而且,尽管本书篇幅不长,读者仍需具有相当大的耐心与毅力。作者力求最简单、最明了的方式来介绍相对论的主要概念,并大体上按照其实际创生的次序和联系来叙述。为了便于明了起见,我感到不能不经常有所重复,而不去考虑文体的优美与否。我严谨地遵照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玻尔兹曼的格言,即形式是否优美的问题应该留给裁缝和鞋匠去考虑。但是我不敢说这样已可为读者解除相对论中固有的难处。另一方面,我在论述相对论的经验物理基础时,又有意识地采用了“继母”式的做法,以便不熟悉物理的读者不致感到像一个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迷路人。但愿本书能为某些读者招致愉快的思考时间。我想说明,空间时间未必能看做是可以脱离物质世界的真实客体而独立存在的东西。并不是物体存在于空间中,而是这些物体具有空间广延性,这样看来,关于“一无所有的空间”的概念就失去了意义。手打的好累。网上找不到原版一篇很大家风范的绪论。并没有过多阐述论点,但对个人的论文有一定的概括作用。如果觉得写的好请加分,我可是一个字一个字手打的。

一:汉字发展史概况  中华民族是一个很伟大的民族,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里,只有我们中国的文化是始终没有间断过的传承下来,也只有我们的“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古代一直演变过来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中华文明也是最独特的文明。  中国自古就有“书画同源”一说,这是因为最早的文字来源就是图画,书与画好比是兄弟,同根生,有很多内在的联系。汉字的起源就是原始的图画,原始人在生活中用来表达自己的“图画”形式。慢慢的从原始图画变成了一种“表意符号”。  大约是在公元前14世纪,殷商后期。“表意符号”演变成了比较定型的“甲骨文”。这被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被刻在动物的骨头上和乌龟的龟板上的文字,从殷墟中发现的文字,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直系祖先,这一点就可以证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几千年以来,中东人都不能解读他们祖先的象形文字。只有中国现代人能读懂一些殷商时期的“甲骨文”。这些龟板上的文字,最先是用来起占卜吉凶的作用,古代的人认为把有关于疾病、梦境、狩猎、天时等一些疑问刻在龟板上,然后用火来来烤烙这些龟板和动物的骨头,其产生的裂缝,占卜者可以根据这些裂缝的形状和走向来判断所占之事的吉凶。这就是“甲骨文”现代汉字的祖先。至今为止发现的“甲骨文”有五千多种。而可以解读的有一千多个。  到了西周时期,青铜器的大量使用,而被刻在青铜的钟鼎和石鼓上的文字即——“大篆”。亦有钟鼎文和石鼓文之称。相传是周宣王时期太史所创写。现在的故宫博物院内存有十个周代的石鼓,上刻有十首四言诗文。因为封建割据,四分五裂各自为政,文字也不尽相同。一直到了秦朝。秦始皇一统中国。才把文字统一起来。  秦朝时期,秦始皇统一文字,统一度量。其功绩显著的就是当时的宰相——李斯。李斯对当时的文字进行收集整理然后进行删繁就简美化加工后,这种统一后的文字被称为——“小篆”,亦称为“秦篆”。这个时候的文字几乎已经完全没有象形文字的痕迹了。  秦朝时期的“小篆”书写过于规范,书写起来速度很慢,于是民间就出现了许多的简便字体。这种字体的特点是变“小篆”的原为方。改“小篆”的曲为直,并分出了一些偏旁部首,被称之为——“秦隶”。  到了汉朝,隶书十分盛行,“秦隶”并没有完全摆脱“小篆”的结构特点,基本上是方形,而“汉隶”就完全发挥了毛笔的特点,出现了“蚕头燕尾”的波折之笔,书写起来轻松自如。西汉时期流行的这种隶书。称之为——“汉隶”。  汉朝流行“汉隶”的同时,“楷书”正在萌芽阶段。到魏晋南北朝的时期已经很盛行,晋代的王羲之,王献父子是楷书的真正创始人,同时吸取了篆书圆转笔画,也保留了隶书的方正平直,去掉了“蚕头燕尾”。使汉字的结构大体的固定了下来。当时被称之为——“真书”,后人因为以这种字体作为学习书法的楷模,即改称之为——“楷书”。  在唐朝时期,“楷书”尤为盛行,盛真卿、柳公权、欧阳询等书法家都是当时的佼佼者,他们的书法作品至今仍被人们学习作为范例。  由于楷书的工整,为了书写快捷的需要,和书者为了抒发自己的的胸臆,寄情于笔端的创造,产生了一种流动顺畅,一气呵成,极具有韵律和艺术感染力的字体——“草书”。  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就是“行书”,行书没有楷书那样规范严肃,也没有草书那样奔放和难以识别,而是优雅欢畅的运笔,字体书写灵活贯通。也是最受大众喜欢最常用的一种字体。还不懂字体的时候,本人小时候就被要求练习行书。  到了宋朝,中华四大伟大发明之一,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术被发明,“宋体字”也应此产生。最早产生于北宋,是有楷书变化而来。有肥体和瘦体之分,可无论肥瘦,都是横细竖粗,方方正正。显得古朴端庄。  “仿宋体”也是模仿“宋体”而产生一种字体,这种字体的出现至今也不过七、八十年,但是发展十分迅速。是人们最喜欢使用的一种规范字体,在印刷品还有各种不同场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与此同时,“黑体”也诞生了,这种字体醒目大方,笔迹全部一样粗细,结构醒目严密,笔划粗壮有力,撇捺等笔画不尖,使人易于阅读。由于其醒目的特点,常用于标题,导语,标志等等。丰富了汉字的表现形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种字体纷纷诞生,综艺体、整块体、浮云体、变体等等。这是祖国文化繁荣的具体表现,也是汉字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汉字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方向》  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刘又辛教授负责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字发展史纲要",其最终成果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专著《汉字发展史纲要》,这项成果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的观点。  1、关于汉字发展史的三个阶段  在汉字发展史上,有不同的发展阶段。传统的分期是以汉字字体变化为标准,即以大篆、小篆、隶书、楷书为标准划分为四个阶段。这项成果提出,字体变化不是汉字发展中的本质变化,不能说明汉字的历史发展规律,而应从汉字的构造方法的变化来说明汉字的本质变化。这项成果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汉字发展三阶段的理论。即第一阶段是图画文字阶段。商代以前的文字应该属于这个阶段。第二阶段是以表形文字为基础,以表音文字为主体的表音文字阶段。从甲骨文到秦代的文字都属于这个阶段。第三阶段是以形声字为主体,还保留了一些表形字和表音字的形音文字阶段,从秦汉到现代汉字都属于这个阶段。  2、关于汉字的优缺点  现在世界上比较通行的文字有两种:一是用几十个字母记录词语语音的表音文字;二是兼表音和表形的汉字。这两类文字体系,都各有优点和缺点,不能说哪种文字绝对好,哪种文字绝对不好。欧洲的一些学者认为,表音字是最进步的文字,汉字是一种落后的文字。这种偏见被国内的一些学者所接受,他们在书刊上谈到汉字时,很少说到汉字的优点,这是片面的。  汉字的优点。汉字的最大优点,是他的超方言性。中国是地域广阔、方言复杂的国家。在古代不可能做到语言规范化,就是现在推广普通话,也还不能在短期内完成。但是汉字却是全国通行的书面语言交际工具。语言不同,以笔代口写出字来,却完全一样。如果是文字拼音化,就会出现广东文、闽南文、上海文、北京文等,妨碍人们思想交流。汉字的另一优点,是它的有理性。文字是一种符号体系,它可分为有理性文字和无理性文字两大类。所谓无理性,是指纯表音文字,如假借字、音节文字、字母文字等,这种文字纯系一种符号,与要表达的事物没有直接联系。所谓有理性文字如汉字,它除了表示词的读音,还是代表事物形类的标志。如"水"字,是从象形文字水的形状演变而来的。它有表形和表音两个作用。再如"汪"、"洋"两字,用"水"表示类属,用"王"、"羊"表示读音,叫做形声字,是汉字的主体,这种形声兼顾的特点,便于识别和记忆。  汉字在表音方面的缺点。汉字表形字中,有一小部分长期被当作假借字使用,这是汉字中的表音字。由于它的数目不大,且多为常用字,可以不谈。在这里,只讲形声字的表音功能。形声字的声符大都是可以单独使用的表形字,用以当作表音的声符,不如字母表音准确。汉字在表音功能方面有不少缺点,而主要是以下三点:a,形声字的声符不能区分声调的差异,同一个声符往往表示不同的调如"胡"字是阳平字,但"糊涂"的"糊"读阳平,"糊弄"的"糊"读去声。b,形声字的声符,往往因语言的变易,而丧失或减弱了表音功能。如"尚"读"shang"的第四声,但以"尚"为声符的"倘"、"躺"读"tang"的第三声,"党"读"dang"的第三声,"徜"、"常"读"chang"的第二声,"敞"读"chang"的第三声。c,汉字的一字多读的重音现象。如"参"字,在"参加"、"参观"等词中读"can"的第一声,在"人参"一词中读"shen"的第一声,在"参差不齐"一词中读"cen"的第一声,共有三个重音。  3、关于汉字的简化问题  汉字是从图画文字演变发展而来的,若画成其物,笔画就多。从汉字发展史来看,简省笔画一直是汉字演变的明显倾向。1956年公布汉字简化方案,1964年又扩大了简化字的范围和字数,这是两千多年来第一次大规模的汉字改革。经过四十几年的实践证明,在普及教育和书写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从另一方面看,简化字也并非全无可议之处。如"邓"、"欢"、"难"、"树"、"戏"、"对"等字,其部件"又",代替了"登"等声韵不同的声符,有些草书楷化的写法同楷书的结构不同,有些同音代替字也有可斟酌之处。但文字的规范一经确定,就不能朝令夕改,也不能各行其是,放任自流。汉字是中国优秀文化的载体,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待汉字也要像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一样,一是要继承传统而不能割断传统,二是要改革,按照汉字本身的发展规律进行改革,使之成为更好的交际工具。由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经济的发展,使得学习汉语汉字的人越来越多。在各国教汉语的教师中,有的来自台湾,有的来自大陆,在教汉字时自然就会出现繁简两套教法。对这两套教法是否统一,或如何统一,有待海峡两岸及海外有关人士和专家学者聚集一堂,共同讨论解决。  4、关于汉字不能走拼音文字的道路  1958年国家公布了汉语拼音方案。它的作用是作为推广普通话的工具,以及给汉字注音。目前拼音方案的应用范围还有扩大的可能。如小学生在写作文时,遇到不会写的汉字,可以用拼音写这个字,书刊中的难字僻字可以加上拼音,在引用外国的人名、地名时,有人主张用拼音方案拼译等。可以预测,这套方案将会同汉字一样长期生存下去。但曾有人认为,人类语言的书面符号都应走向拼音文字的道路,不符合这个标准的文字一概视为落后文字。这是毫无科学根据的偏见。汉字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优秀文化之一,它不但是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载体,而且在现在,仍然是全国人民以及国外炎黄子孙的共同交际工具。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外有识之士已认识到汉字的优越性,这个文字体系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重新走拼音文字的道路。  5、关于汉字的教学问题  按照汉字的教学方法教学汉字,这个原则是对的。但是,陈腐的"六书"说(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六种造字方法)必须改革。这项成果根据比较文字学的研究,并在唐兰先生"三书"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表形、借音、形声这个"新三书"说。它包括了"六书"中的合理部分,淘汰了"转注"。表形字包括"六书"中的象形、指事、会意这三书;借音字就是假借。改称借音字或表音字,是因为有些人认为假借中还有一种借形字,无中生有,徒乱人意。在唐兰先生的"三书"中,把假借字排除在外,把用表形法造的字勉强分为象形和象意两类,都不妥当。"新三书"中,既吸取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也纠正了前辈的不足之处。掌握"新三书"的划分标准,对于汉字教学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今年八十九岁高龄的刘又辛先生在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日记中写到:"这本书终于写成,算是了却了五六十年来的一点心愿。······这部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因为有了一点资助,这部书才得以完稿。我们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交了这份答卷,希望我们没有白白耗费了人民的这点宝贵资金。"著名语言学家、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马学良先生说:"这部《汉字发展史纲要》是(刘又辛)积多年对汉字研究的成果,与其传人方有国合著公之于世的,不但理清古今汉字的本质与发展规律,且从汉字发展的必然趋势,提出汉字改革的方向和汉字教学等一系列的重要问题,是一部研究汉字史和文字改革的务实的论著。"

汉语史专题论文怎么写范文初中

汉字的文化魅力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锤炼,创造出世界上唯一古老却仍具有旺盛生命力的表意文字。它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的主要载体,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汉字是中华民族文明之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在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上具有不可磨灭的功勋。汉字具有多方面的优越性,她以优美的形态、和谐的韵律、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世界上流传至今的古老的文字,并在新世纪越发散发出她无与伦比的魅力!汉字形体优美。汉字是由图画发展而来、由线条图形构成的表意文字,线条图形本身的结构就能表现出图画美。仔细端详我国的汉字,有的端庄秀美,有的自然简洁,有的流畅飘逸。正因为如此,中国才有那么丰富的书法艺术。汉字优美的形态,给我们以无限的想象力。翻开书本,你会觉得每一个汉字都是鲜活的,一个个汉字犹如一幅幅精美的画卷展现在我们眼前。“日”的形状像太阳,“月”的形状像月牙,“山”像高高隆起的连绵山峰,“川”像飞流直下的悬崖瀑布;“马”像骏马在奋蹄奔驰,“鸣”似鸟儿在引吭高歌,“旦”似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集”似三只鸟儿在树上依偎栖息;三人为“众”,日月为“明”,“步水(三点水)”为“涉”,双“木”成“林”几乎每一个汉字都能为我们插上一双想象的翅膀,让我们在汉字的世界里自由畅想,在汉字艺术的画廊里得到形象真实的美感。汉字音韵和谐。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在一个音节内,没有复辅音,无论开头或是结尾,都没有两个或三个辅音连在一起的现象,因此,音节与音节的界限分明,音节的结构形式整齐。汉语的音节元音占优势,一个音节中可以没有辅音,但不能没有元音,而且,由复元音构成的音节比较多,因元音是乐音,所以汉语音节乐音成分比例大。汉语的每一个音节都有若干声调,声调可以使音节和音节之间界限分明,又富于高低升降的变化,于是形成了汉语音乐性强的特殊风格。许多汉字韵母相同或相近,把这些韵母相同或相近的音节放在每一句或隔一句的末尾,就可以使音调和谐悦耳,富于音乐节奏,诵唱顺口,好听好记。诗歌就是利用汉字的这一规律构成的韵文。每一个汉字有一个特定的声调,阴平、阳平读起来比较舒缓,叫平声,上声、去声读起来比较急促,叫仄声,有规律地交替使用这两大类声调,可以使音调抑扬顿挫、悦耳动听。汉字历史积淀深厚。几千年来,中国历史文献,浩如烟海,文献中典故、成语、丰富多彩。几个汉字,可以表达一篇文章、一个故事的内容。如“班门弄斧”、“滥竽充数”、“黔驴技究”、“江朗才尽”、“车水马龙”、“门可罗雀”„„数不清的简洁词汇,将含义丰富深远的内容,鲜明生动地表现出来。中国古籍,车载斗量。《老子》五千字,奥妙无穷,已形成一个学派《老子学》。《孙子兵法》几千字,变换不测,不仅适用与军界,世界多国的商界也在应用。而且,汉字字与字之间区分明显,个性突出,便于高速新产品试销读。由汉字排列组成的诗词歌赋和析字联等,讲究整齐、压韵、平仄、对仗,文字精炼,内涵丰富,高雅清新,是其它文字难以具备的。汉字是汉文化的创造物。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符号系统,故可直接传递语义信息。“江、河、汛、汤、泊”与“水”有关,“扎、打、扑、扒、扔”与手的动作行为有关。汉字的构造有一定的理据性。张斌指出:“汉字的理据性透露出丰富的汉民族文化信息,通过汉字内部结构的分析,我们甚至可以窥见古代的风俗、社会发展、认知水平等。”深入到每一个汉字的结构中去,就会发现其中都蕴藏着很深的造字理据,从中可以窥探当时的社会生活。例如远古用贝壳作货币,故记录有关经济活动的汉字都加上一个“贝”,如“贪、贫、货、贷、资、贱、财、购”等,汉字体现了汉民族的思想观念和认知水平。例如,封建社会妇女地位低下,故含有贬义色彩的汉字都加上一个“女”,如“妒、奸、婪、妖、妄、嫖”等。汉语中表示思想感情的汉字都从心旁(或心的变形),如:想、忘、忠、恕、怨、愁、忆、恼、悦、惮、愠、恭、慕等,这是古人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一种观念的反映。先人认为,心是思维的器官,鉴于这种认识,在造字时,留下了一批从心旁的表示思想、感情的汉字。“汉字”是世界上唯一从古代一直演变过来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从甲骨文到西周时期的金文、大篆(钟鼎文、石鼓文),再到秦朝时期的“小篆”,实现了“书同文”,之后“隶变”实现了古文字向今文字阶段的转变,隶书、楷书以及

通过上半年自考本科全部笔试和实践课程考核的考生,已开始撰写论文。作为指导考生论文写作的主考高校老师,提醒考生在撰写过程中论文题目的设计不要太大,通过运用论点、论据分析将题目阐述清楚就可以了。毕业论文是考生通过几年专业学习,对所学专业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和考查。在以往指导论文中我们发现许多考生确定不了论文题目,主要原因是有的考生将题目定得过大,而内容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出现文不扣题,题不点睛的现象。还有考生在选题时只考虑文献资料是否丰富,而没有经过深入思考,在论文写作时被大量的文献资料所左右,总觉得题目不妥。如论李白诗歌特质,题目范围可再小些为论李白诗歌特质中的“侠”,就足以发掘出一篇论文,可就李白诗歌特质中的“侠”,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历史上存在哪些说法、争议,已有的论点是什么,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说出原因。论文题目确定后,在进一步写作中,考生要围绕题目,突出主题。本科论文不要求有多少创新思想,也可以选择前人研究过的方向,根据所选主题,了解历史及现实存在哪些争议、各家各派有哪些论点、哪些共识,能针对争鸣,摆出观点并说出原因,就是一篇很好的论文。仍以古代汉语中 “李白”为例,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对李白诗歌的评价从宋朝就已开始,著名文学家王安石、苏轼、陆游等都对李白作品及其生活背景有过论述。经历数百年研究后,今天的“李白研究”分为几个主要部分:生平、性格、思想研究、诗歌的艺术成就、诗歌艺术渊源及对后人的影响等,在这几个主要领域中还包含了若干研究分支,如“诗歌的艺术成就”包含了研究李白诗的特质、风格、题材、内容等方面的成就以及李白乐府诗的成就、绝句诗的成就、律诗的成就等。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从文学史的角度,对历史上某一学说或评价发表观点。确定了主题,考生就可以围绕主题给论文拟定一个恰如其分的题目(如李白诗歌中的“侠”),不要出现题目失当的情况。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目录 一、现代汉语部分 二、写作部分 三、文学理论部分 四、美学部分 五、现代文学部分 六、古代文学部分 七、中国当代文学部分 八、语言学概论部分 九、外国文学部分 十、民间文学部分 十一、古代汉语部分 十二、中学语文教育学部分 一、 现代汉语部分 著名作家作品语言运作特色的研究 讽刺语言中的文化底蕴 语法中的语义因素 “是”字用法研究 语用与语法的关系 新兴词缀研究 祈非主谓句的修辞作用 论动词重叠式的使用条件 论句群纳入中学语文教学的实用意义 新兴辞格研究 语言环境对句式选择的制约作用 ××方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部分) ××方言现象专题报告 代词的语用研究 语言副词的语用研究 助动词的语用研究 时下新词描写 句型的语用研究 语气词的语用研究 言语行为在句子里的表现 二、 写作部分 论小说的叙述视角 论小说的误乐性 心态小说的艺术魅力 论现代小说性情节结构类型 论小说的新典型观 论小说语言的创新 论小说的写作技巧 论广告辞的审美特性 从报告文学的轰动效应探视读者的审美要求 试论新时期女性散文的艺术特色 试论毕淑敏小说的创作特色 试论诗歌中意象的类型与特征 论鲁迅小说对人物灵魂的深刻穿透力 试论当今散文的发展走向 论小说中的意识流手法 试论新时期散文创作的艺术特色 论新闻文体的审美特质 试论新闻写作的真实性 论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功用 试谈散文笔法的多元化趋势 论新时期散文的艺术嬗变 任选当今一个散文作家的作品进行评论 任选当今一个小说作家的作品进行论述 论散文的“自叙体”色彩 论文学语言的审美特性 试论王蒙小说的艺术特色 试论王安忆小说的艺术特色 论文学人物性格的立体结构 意识流写法的魅力 任选当今一个诗人的作品进行论述 文学创作情感论 论张洁小说的艺术三、文学理论部分 论艺术真实 论文艺欣赏中的心理距离 文艺欣赏中的共鸣与沟通 论艺术直觉 论艺术虚构 论典型 文学流派在艺术创作中的意义 简论文学作品形式的独立审美特征 9.新时期文学发展与典型内涵的新变化 新时期诗歌审美特点的新变化 论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 论艺术创作的通感与错位 论审美变形 论艺术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价值 论文艺作品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论本世纪中国文论的现代性主题 四、美学部分 儒家美学在中国古典美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庄子美学思想对中国艺术精神的影响 论朴素美 蔡仪美学思想述评 朱光潜在当代中国美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评李泽厚美学思想 中国意境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禅宗对中国美学发展的影响 试论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 论艺术接受中的个体差异 人类审美态度的演进历程 论悲剧审美的道德内涵 当代中国大学生审美情趣考察 论形式美的美育效应 美育与社会人文精神的转化与重建 美育与社会的文明进步 审美与文化的关系 略论大众审美文化的历史与现状 论宗白华美学思想 论审美现代性 广告的审美特征论析 论诗歌语言五、现代文学部分 冰心小诗研究 郁达夫小说中的抒情特征 郁达夫小说中的自我形象 《女神》中的泛神论色彩 《故事新编》研究 “革命十恋爱”小说模式论 《孔乙己》的艺术技巧论 《祝福》与中国的祭祀文化 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进化论与鲁迅思想研究 吴荪甫的悲剧特征 《腐蚀》的艺术特征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 徐志摩诗歌研究---以《再别康桥》为例 废名小说主题与艺术风格 《家》中的两种文化冲突 张爱玲小说的主题思想 《蚀》与《子夜》的比较分析 《四世同堂》的艺术特征 进化论与中国现代文学 废名小说的艺术风格 “五四”乡土小说研究 周作人散文的艺术特点 林语堂的散文艺术 新感觉派小说艺术 “七月”诗派的现实主义特征 张天翼小说的讽刺艺术 钱钟书《围城》的语言艺术 老舍小说中的幽默风格 中国现代小说中的散文化问题 胡风的诗和诗论 路翎小说艺术研究 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太阳”意象 茅盾小说中的“理性化”特征 戴望舒诗歌研究---以《雨巷》为例 瞿秋白杂文论 萧红小说的艺术特点 曹禺《雷雨》的思想主题 曹禺剧作的“生命”主题 曹禺《雷雨》的结构艺术 巴金《激流三部曲》的反封建意义 试论高觉新形象 《寒夜》中的曾树生形象、汪文宣形象分析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 苏青小说研究 中国现代作家与中国传统文学(择一角度) 艾青诗歌的艺术特征 赵树理小说民间化特征 论徐志摩的诗 论闻一多的诗 论钱钟书《围城》的主题思想 论穆旦的诗 曹禺与夏衍戏剧之比较 论沈从文的《边城》 萧军小说研究 论田汉的戏剧 论张爱玲的小说风格 丁玲小说研究 六、古代文学部分 《诗经》的审美学特色 论《诗经》中的征役诗 论《诗经》中的婚恋诗 论《诗经》中的史诗 论《诗经》中的农事诗(其他类型,自拟题目) 论中国古代神话的演变 中国古代神话与原始观念 先秦诸子书寓言研究 先秦史传寓言研究 先秦史书寓言研究(其他类型,自拟题目) 先秦文学与理性精神 《吕氏春秋》与杂家 《诗经》的比兴与《楚辞》的象征 论《左传》的战争描写 论《左传》的妇女形象 《战国策》的艺术成就 《战国策》名篇研究 老子的思想 《老子》的艺术特色 《庄子》的艺术特色 《庄子》寓言的艺术成就 孟子论辩散文的艺术风格 23.从《离骚》看屈原的自觉与不自觉 24.《史记》所描写的游侠 25.《史记》所描写的刺客 司马迁的反暴政思想 27.《史记》所描写的战国四公子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从《氓》到《孔雀东南飞》──论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发展 曹操与诗文革新 论曹操的诗歌创作特色 论曹操的散文创作 论曹丕在中国诗史上的地位 论曹丕的文学成就 曹植的生平与其诗歌创作的历程 论三曹对建安文学的贡献 论建安文学的美学倾向 阮籍诗歌的美学倾向 论陶渊明的田园诗 谢灵运与山水诗 陆机、潘岳诗文的比较研究 《世说新语》的语言技巧 《世说新语》的写人技巧 《世说新语》与中国古代小说 论王维和李白的山水诗 论李白的自由精神 论李白的情感世界 杜甫诗歌的地域色彩 论杜甫诗歌的儒家精神 试论李白诗歌的浪漫特质 论王维的“诗中有画” 唐代各类题材诗歌研究(任选一类) 唐代各体诗歌研究(任选一体) 唐代诗人研究(可选一人,也可选数人进行比较研究) 唐诗的精神风貌 唐代社会、政治、文化与唐诗创作之关系(可只论述唐诗创作与某一方面因素的关系) 对宋诗的研究可参照以上七个方面拟题 论李贺诗的怪诞 李贺诗与屈原赋 论李商隐诗的朦胧美 论白居易的新乐府 论白居易的感伤诗 唐代进士与文学的关系 杜牧的史论诗 论韩愈散文的“气” 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艺术成就 唐传奇名篇研究(可任选一篇分析) 唐传奇与佛教 唐传奇与道教 唐传奇题材类型研究(可任选一类题材研究) 唐传奇作家研究(可任选一位作家作综合研究) 唐传奇的审美风格 唐传奇与中国古代小说 唐传奇与中国古代戏曲 唐传奇的叙事特征 唐传奇与中国史传文学 唐传奇的抒情特征 唐代小说的创作观念 唐代小说专书研究 唐代小说的各类主题研究 唐代各体散文研究 唐代散文家研究 唐代散文的艺术特色 唐代散文的思想特色 唐代社会、政治、文化与散文创作之关系 对宋文的研究可参照以上诸方向自行拟题 苏洵散文研究 论苏轼的“超然” 试论宋词婉约派在美学上的意义 试论宋词豪放派在美学上的意义 论皮日休、陆龟蒙的小品文 从文艺政策看唐诗的繁荣 论文人山水诗的寄托 论王安石的咏史诗 论杜牧的咏史诗 李清照的词论及其实践 李清照之人格与风格 苏轼各体词研究 苏词的风格 苏轼的词论特色与其词创作的关系 对辛词的研究可参照以上诸方面自行拟题 苏、辛词与豪放词派之关系 论咏物诗 论晚唐小品文的艺术追求 温庭筠、韦庄词之比较 论节奏──古典叙事散文的抒情化调节机制 《三言》名篇研究(可只取一篇或一个系列分析) 《三言》人物形象研究(商人、妇女、僧道、文人、市民等各类人物,可只取其一) 《三言》思想倾向研究 《三言》创作技巧研究 《三言》与中国古代小说之关系 《三言》与中国古代社会生活 《三言》与冯梦龙的文学创作活动 《二拍》研究(参照《三言》研究诸方面自行拟题) 明代散曲与民歌 牡丹亭的人文主义色彩 《郁离子》研究 高启诗文的艺术特征 吴伟业的叙事诗艺术 《花间集》风格论 《花间集》题材论 《花间集》与唐宋词史 论贾宝玉(或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 论《红楼梦》的语言艺术 《水浒传》人物论(任选其一) 《水浒传》风格论 《水浒传》接受史 《水浒传》与中国文化精神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研究(任选其一) 《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 《三国演义》与中国文化精神 《西游记》孙悟空、唐僧形象分析 论《儒林外史》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论《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七、中国当代文学部分 试论王蒙新时期小说创作的新探索 试论谌容小说创作中的女性形象 试论蒋子龙笔下的改革者形象 试论张贤亮小说创作中的美学特征 《茶馆》简论 试比较许秀云与胡玉音的艺术形象 金庸小说主题论 试论梁晓声知青题材小说创作的特色 试论高晓声农村题材小说创作的新贡献 论莫言《红高梁》系列小说的特征 论邓友梅《那五》的艺术典型 试论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在军事题材小说创作上的新突破 试论《人生》中高加林与刘巧珍的爱情悲剧 陈忠实《白鹿原》研究(自拟题目) 苏童小说研究---以《米》为例 余华小说艺术探讨 试论宗璞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试论五十年代的“创业者”梁生宝与八十年代的改革者武耕新形象的异同 试论王安忆的小说创作 《废都》研究(以《废都》为论述对象,自拟题目,如人物、结构、语言等) 试论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浮躁》 试论刘心武长篇小说《钟鼓楼》或《四牌楼》的思想艺术特色 试论王安忆《长恨歌》 试论茹志鹃小说创作独具的审美特征 阿来小说《尘埃落定》研究 试论池莉小说创作的独特风格 张平《抉择》的意义 试论“先锋派”小说的创新与不足 试论“新写实主义”小说的思想倾向与艺术特色 试论郭沫若历史剧中的女性形象 试论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崛起、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试论贾平凹文学创作的特色 试论余秋雨的散文创作 试论徐迟对报告文学的新贡献 论“朦胧诗”的源起、成就与不足 论舒婷诗歌创作的思想意蕴与美学特色 八、语言学概论部分 试论语言符号与其他人工符号的异同 从社会功能看语言的本质 汉语词义的演变 ××话中常见的语流音变 ××话一般词汇的消长 谈句型变换与语言表达 试论词义的模糊性 汉字与拼音文字比较研究 浅谈语音演变的规律性 ××方言与普通话语音的对应关系 试论社会方言与言语社团的关系 九、外国文学部分 评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女性形象 评莎士比亚悲剧的艺术特色 评莫里哀的喜剧艺术 评雨果《悲惨世界》的人道主义思想倾向 评拜伦诗歌的艺术风格 评普希金的抒情诗 评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的“金钱”主题 评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艺术) 评左拉创作的自然主义倾向 评屠格涅夫的中短篇小说(可选择其中一部) 评托尔斯泰的“心灵辩证法”描写艺术 评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 评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创作中的“复调”艺术 评契诃夫短篇小说艺术 评《静静顿河》的艺术成就 从《双城记》来看狄更斯的人道主义精神 评《简爱》的爱情主题 评《呼啸山庄》的艺术特色 评哈代《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 评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 论卡夫卡小说的思想艺术特征 十、民间文学部分 当代中小学生新编顺口溜论 当代社会顺口溜论 当代笑话论 论民间文学的实用性 论民间文学的流传变异性 论民间文学的传统性 论民间文学的集体性 论民间文学与表演性的关系 论民间文学的历史价值 民间文学与风俗习惯的关系 论民间文学的多功能性 论民间文学在生产劳动中的实用价值 民间文学总结劳动经验论 论民间文学的教育功能 论民间文学的娱乐功能 民间文学的艺术欣赏价值 论洪水神话 论神话的艺术特征 论神话的影响 论×地民间传说的主要内容 论×地的人物传说 论×地的能工巧匠传说 论×地的英雄传说 论×地的历史传说 论×地的地方传说 26.论×地的风俗传说 论×地长工与地主的故事 28.论×地的劳动故事 29.论×地的家庭故事 30.论×地的爱情故事 论×地生活故事的类型问题 论×地的嘲讽笑话 论×地的幽默笑话 论民间笑话的艺术成就 论民间笑话的美学意义 论传统民间童话的内容 论传统民间童话的分类 38论×地的精灵童话(故事) 40.论×地的人物童话(故事) 论×地的童话的艺术特色 论×地的民谣 论×地的民歌 论×地的山歌 论×地的民间小调 论×族民歌 论×地的劳动歌 论×地的农民苦歌 论×地的长工歌谣 论×地的工人苦歌 论×地的妇女苦歌 论×地的讽刺歌谣 论×地的情歌 论×地的仪式歌 论×地的儿歌、童谣 论民间歌谣的艺术特点 论×地的政治谚语 论×地的劳动谚语 论×地的谚语的艺术特点 论谜语的历史 论×地的谜语内容 论×地的谜语分类 论地的谜语艺术特征 论×地歇后语分类 论×地民间长诗的艺术特色 论×地相声 论×地快书、快板 十一、古代汉语部分 论汉字的性质 论汉字发展演变的规律 许慎六书说论评 古汉语的后置定语问题 原始汉字的认定及其构形特点 “‘何所’十动词”的内部结构层次 现代汉字构形特点 现代汉字的表记功能 论现代汉字中的变体字 论现代汉字中的形声字 论现代汉字中的会意字 论现代汉字中的象形字 汉字编码研究及方案设计 汉字字形的文化信息研究 汉字考释方法述评 汉字析形方法研讨 汉字教学方法研究 词的多义性和词素的多义性 词义演变的深层意义基础 音义联系的任意性和命名的理据性 汉字起源研究述评 半坡刻符的性质及其与文字的关系 古汉字指事字的表义功能 形声字起源试论 甲骨文形声字研究 《说文》省声研究 汉字形体演变的基本规律 论汉字形体演变的繁简分合 汉字前途讨论述评 训诂学与中学语文教学 论中学教材文言文的注释 论汉字的音义联系 江永“女书”源流研究 江永“女书”的形体结构研究 主谓间“之”字探源 指代性“见”字词性再研究 主谓间“而”字的形成和发展 十二、中学语文教育学部分 语文教学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研究 论语文教学目标的规范表述 语文教学目标对语文教学效率的影响 论语文教学目标体系的建构 论文学教学内容与学生人文素养的关系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语文新教材的使用情况调查及分析(初、高中;各种版本均可) 论语文知识与技能的关系 论思维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 语文教学模式与语文教学个性关系 论语文教学中××模式(或方法)的运用 作文批改的多种方式及效果 论作文测评的效度与信度 论阅读题型的设计 语文素质的构成及培养思考 语文课堂评价的价值与策略 论语文教师的文学修养(或科学意识) 中学语文加大文言文内容的价值探讨 论说话(或听话、阅读、写作等)能力的培养 论语文教学中减负与提质的关系 文学教学模式及方法研究 语文教师科研意识和行为研究 探究性学习与语文教学 语文知识结构和教学结构的关系 中国古代文学类 1)李白诗中的仙、侠精神。 2)论辛词的英雄情节 3)论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特色 4)论辛弃疾的“以文为词” 5)论韩愈的“以文为诗”。 6“清空骚雅”、“幽韵冷香”的白石词。7)关于白居易〈新乐府的评价 8)关汉卿杂剧中的女性形象 9)韩愈散文的艺术风格 10)元散曲的艺术风格 11)柳宗元的寓言创作 12)<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13)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 14)〈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15)论杜牧的七言绝句 16)论归有光的散文 17)论李商隐的无题诗 18)〈牡丹亭〉的艺术成就 19)西蜀词与南唐词之比较 20)〈西游记〉的奇幼美与诙谐性 21)欧阳修词的艺术风格 22)〈金瓶梅〉人物论 23)欧阳修散文的情韵美 24)“三言”“二拍中经商题材的时代特色 25)王安石后期的诗歌 26)论纳兰性德词 27)苏轼词的主导风格 28)〈桃花扇〉人物论 29)秦观词的婉约风格 30)〈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 31)〈红楼梦〉的悲剧精神 32)论易安体 33)论陆游诗歌的爱国主题 34)〈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汉语史专题论文怎么写范文初中生

据学术堂的了解,论文绪论主要包含三方面,包括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背景、研究主要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写绪论时,学生首先要明确说明自己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写这篇论文,这篇论文要解决什么具体问题,达到什么效果,为哪些人或工作提供什么参考或帮助。  如在撰写试验类论文时,学生可说明仪器设备和实验材料,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并运用何种方法进行分析,以期达到什么结果,为哪些人或工作提供什么参考或帮助。  而在撰写设计类的论文时,学生要说明该项设计从哪里开始(一般从现状入手)进行调查研究,并分析考虑各种综合因素和条件,确定何种设计方案,以期达到什么结果,为哪些人或工作提供什么参考或帮助。  如果撰写综合调查类的论文,则要说明是以什么为调查对象,分析了哪些存在问题和影响因素,进而提出哪些改进措施或对策建议,以期达到什么效果,为哪些人或工作提供什么参考或帮助。  二、研究背景  在说明了研究目的和意义后,学生在绪论部分还要阐述自己的研究背景,如前人在本领域曾做了哪些实验、调查、研究或设计,进行过哪些工作,对本论文的研究有哪些启发?本论文填补了哪些研究空白?国内外相关研究有哪些?前人没有调查研究过,也就是说研究领域中一个新颖有意义的课题,被前人所忽略的;前人有过研究或阐述,但阐述论证不够全面(或学生所在地区没人做过),学生的论文加以充实、发展或补订,或者驳斥前人的观点。  三、研究主要内容和方法  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学生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也要在绪论中加以说明。文献查阅法是各类论文都要使用的方法,撰写学术论文离不开查阅各种资料、学术文献及专着。根据论文类别的不同,学生撰写论文的过程中还会用到其他的研究方法,如调查分析法、统计法、现场调查法、典型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  绪论部分,学生还要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如试验类的论文主要内容通常包括实验材料和方法、结果分析、结论等几部分,设计类的主要内容通常包括现状分析、设计方案、具体设计说明、图纸及结论等几部分,综合调查类的论文主要内容包括现状调查、存在问题分析、影响因素分析、对策和建议、结论等几部分。  当然,根据专业不同,各个院校对毕业论文的要求不尽相同。

一般在学术著作开篇,概括作品内容、研学要点及方法的部分叫做绪论。一般来说,绪论的字数不多于五百字,一边优秀的论文中,对于绪论的要求是很严格的。这篇绪章的任务是交代自己的选题、论文的主攻方向、文献检索过程和情况(即前人这方面已经做了些什么)、自己的论文在哪些方面有所创新(或所有整理)、使用的研究方法、论文大致的结构,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关于论文的问题。但当今社会许多论文的格式有很大的偏离。什么绪论写感言、感谢语什么的,令人哭笑不得。绪论之所以在文章中站主导位置,正因问论文绪论与网络检索一样起到了统领全文的作用。一篇好的绪论,可以充分的展现文章的观点与意见,给人留下第一印象。如何写绪论呢?可以有简单的两种方式。(个人总结的经验,非教科书原版)1、发表为何写该论文的意图2、发表自己的主观看法3、发表自己对于这一论点的褒贬以及对对立论点的看法4、阐述叙述论文的主要内容,提及的步骤5、可能会进行的实验、行程的计划表6、希望读者注意的事项7、对论文大多概述格式什么的其实不必要过于拘谨。论文在当今社会的格式性被适当的淡化了。可以自我加入一些其他元素。当论文写作上手后,所有的条理自然会一清二楚,不必他人知道如何格式,而是自成一派。范文如下:《相对论》序:本书的目的,是尽可能使那些从一般科学和哲学的角度对相对论有兴趣而又不熟悉理论物理的数学工具的读者对相对论有一个正确的了解。本书假定读者已经具备大学入学考试的知识水平,而且,尽管本书篇幅不长,读者仍需具有相当大的耐心与毅力。作者力求最简单、最明了的方式来介绍相对论的主要概念,并大体上按照其实际创生的次序和联系来叙述。为了便于明了起见,我感到不能不经常有所重复,而不去考虑文体的优美与否。我严谨地遵照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玻尔兹曼的格言,即形式是否优美的问题应该留给裁缝和鞋匠去考虑。但是我不敢说这样已可为读者解除相对论中固有的难处。另一方面,我在论述相对论的经验物理基础时,又有意识地采用了“继母”式的做法,以便不熟悉物理的读者不致感到像一个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迷路人。但愿本书能为某些读者招致愉快的思考时间。我想说明,空间时间未必能看做是可以脱离物质世界的真实客体而独立存在的东西。并不是物体存在于空间中,而是这些物体具有空间广延性,这样看来,关于“一无所有的空间”的概念就失去了意义。手打的好累。网上找不到原版一篇很大家风范的绪论。并没有过多阐述论点,但对个人的论文有一定的概括作用。如果觉得写的好请加分,我可是一个字一个字手打的。

一、论文及其分类  今天是面对着即将毕业的学生,具体来说就是即将撰写毕业论文的学生进行的讲座。主要是来  讲一下毕业论文应该怎么写。因为每个本科生临近毕业之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撰写毕业论文。那么我们  就花一定的时间先讲一下相关的一些理论概念,让大家对毕业论文以及与它相关的一些理论概念有一些  清醒的认识。然后从写作的角度来探讨一下该怎么撰写毕业论文。我也会结合一些本科生撰写毕业论文  的经验和教训,也就是一些例文来讲解。  下面,我们讲第一个问题就是毕业论文的概念。高等院校根据各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开设了各  种基础课和专业课,使得学生能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同时也注意对学生的各种技能的训  练。从一年级到三年级,学生除了在学校学习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之外,还要接受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  的训练,为将来更好的深造、更好的研究打下好的基础。现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  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有这样的规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完成教学计划的各项要求,  经审核准予毕业,其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包括毕业设计和其他毕业实践环节的成绩表明确实已经比较  好地掌握了本门课程的基础理论或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且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负担专门技术工作  的初步能力的,授予学士学位。这里有几个重点:一是我们要把基础课程完成,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最  后的一个大作业就是完成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考察我们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个综合性的作业。  基础课程和毕业论文都完成的话,教育部就可以授予学士学位。其中还有一个要求,大家注意一下,就  是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负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后面我们讲到学位论文的时候可以再给大家  做一个比较。  那么在讲毕业论文概念之前,先了解一下学术论文的概念。因为毕业论文属于学术论文的范畴。  那么什么是学术论文呢?学术论文就是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简称为论文。它既是  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  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等,总称为学术论文。  1 、学年论文  我们先来讲一下学年论文。学年论文就是高等院校要求学生每学年完成的一篇学术论文,这是  一种初级形态的学术论文。其目的在于指导学生初步学会对一学年所学专业知识进行科学研究。每学年  写一篇,逐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为将来写毕业论文打基础。撰写学年论文要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  在我们学校,各个专业执行的情况不同。这个是学位条例规定要这么做的,教育部规定先要写学年论文,  逐步逐步积累经验以后,在毕业的时候撰写毕业论文就不会成为一件太难的事了。但是有很多学校没有  把学年论文当作是一个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一个途径或者是工具。那么,临近毕业的时候,学生还不知  道毕业论文该怎么写。当然还是有相当一部分高等院校,特别是重点院校是很注重学年论文的撰写的,  因为只有训练学年论文的写作才能顺理成章的过渡到毕业论文的写作。每一门课的授课到最后的考试,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实际上就是在训练一学期或一学年论文的写作。因为任课老师都是从自己的课程的角  度出发给大家考一点知识题,再考一个论述题。那么对于论述题,应该说有经验的老师是可以很好的利  用论述题来训练学生写论文的。有一部分学校这样做了,但还有部分学校没有将其提到日程上来。还是  由各个老师具体要求,让学生当一次作业来做的,没有强调学术性。北京师范大学的原来的中文系,现  在的文学院要求学生从大学二年级开始训练写学年论文,在“五四”或者“七一”、“一二九”等特殊  的日子进行论文竞赛,对学生进行论文写作训练。那么在每学年,每一位任课老师都有责任去训练学生  撰写学年论文,为将来毕业论文打基础。那么这是一个概念和相关的状况。  2 、毕业论文  下面要讲的是毕业论文。什么叫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就是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独立完成的一篇  总结性的学术论文。这里有这样几点需要大家注意:一是应届毕业生;二是独立完成,当然是在老师的  指导下;三是总结性的,所谓总结性的就是说,将来在选题的时候,比如中文系,你可能会选语言方面  的,也可能会选文学方面的。语言方面,你可能更喜欢古代汉语,或者更喜欢现代汉语,或者更喜欢应  用语言学。文学方面,你可能喜欢古典文学,或者喜欢现代文学,或者是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外国文  学,你可能喜欢东欧的或者西欧的,或者喜欢日本的等。总起来说专业分的比较强。为什么说是总结性  的呢?尽管你选择的选题可能是你所学的四年来最感兴趣的的题目,但要真正写出一篇象样的、合格的  毕业论文,需要调动各种基础知识。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毕业论文来检查一下你四年或三年半学习的基础  知识、基本理论和技能都处在一个什么水平上。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毕业论文具有总结性。  那么说它是论文,就意味着它不同于平时的读后感之类,自己有什么感性的认识记下来。毕业  论文具有学术性,所谓的学术性就是说当你提出自己的一个观点的时候即立论的时候,你必须有自己充  分的理据加以证实,使得你的立论能够站住脚。不光能够站住脚,而且我们要求你的理论要对社会或者  说对你的学科要有一定的贡献。  为什么要在毕业之前要求学生一定要写一篇毕业论文呢?主要是要让学生总结一下在校四年来  的学习成果。学校方面通过考察学生的毕业论文,检查学生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怎  么样。一个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一个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两个要点。所以一定不要小看毕业  论文,选个题,写一写就行了。真正动手开始写了以后,就会感觉到自己通过这篇论文的写作梳理了一  下自己所学的知识,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只要是认真去撰写论文的同学,他最后的体会就是如果我没  有写这篇论文就可能不知道自己的知识掌握了多少,能力在什么水平上。因为各门课的考试,有的时候  是通过背诵参加闭卷考试的。但是这篇论文是开放的,它不用你去背诵。主要看你的选题能力怎么样,  是不是能够结合社会实践,能够选一个社会需要的论题。这就看你的社会敏锐性怎么样了。这也是一种  考察,从选题上来讲,这就是一种能力的考察,这篇论文写出来有没有价值,有什么样的价值,价值的  深刻性、新颖性怎么样等等。  当你选出了一个题目,要真正形成一篇论文是不那么简单的。有的学生说毕业论文我突击一下  就可以完成了,一般情况来说毕业论文需要将近一学期的时间来写。从我们的经验来看,在四年级的上  学期,我们已经把学生分给各个导师,由导师与所辅导的学生进行沟通。学生选择了论题就由导师研究,  看合适不合适,合适了就让学生动笔写提纲。提纲被导师认可了,就再动笔撰写。从时间上讲有将近一  学期的时间。当然也有一些学校,可能就是突击一下,让学生在最后一两个月完成。那么这样的论文到  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水平我们可以做一下比较。当然我们并不是说时间长了就一定好,时间短了就一定不  好。但是话说回来,我们说写论文需要搜集大量的资料去思考。有没有充分的时间对论文的质量还是有  影响的。这是我要讲的毕业论文,主要是学校能够通过毕业论文来考察一下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也会受到科学研究规范的训练,否则就根本不知道  什么叫科学研究。考试的时候回答一个大题,那还不能叫科学研究。那是你面对着一门课看你学得怎么  样。有经验的老师必定会出一道论述题,那就是面对着所教授的那门课通过这一道论述题来考察一下学  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怎么样。因此,毕业论文对学生来讲是非同小可的。  毕业论文要根据学生所学的专业和培养的要求,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选定一个论题。有的学生  说我不知道怎么去选择题目。那么我说今天我讲完课了,你就应该知道怎么去选题。应该选择什么样的  题目来做论文题目。那么当你自己没有把握的时候要跟导师沟通。为什么要有导师呢?有导师的目的就  是要在这个大题目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毕业论文的完成也就是得到了导师的认可。导师根据  自己的经验认为你这篇论文完成了,也就是定稿了。定稿了以后,导师要邀请若干个老师组成论文答辩  小组,然后让学生围绕着自己的这篇论文进行答辩,也就是说答辩小组的各个老师看了你的论文以后,  从论文中提出相关问题,你面对着各位评委提出的问题应该作出实事求是的回答。一个是书面的撰写论  文,一个是论文完成以后的论文答辩,这两个过程结合起来,最后答辩小组对学生的论文给予一个成绩。  那么这个过程结束以后,我们就说这个毕业论文完成了。毕业论文现在分为三个等级,一个是本科生的  毕业论文,一个是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一个是博士生的毕业论文。那么这三个层次的毕业论文的要求是  不一样的。  3 、学位论文  下面我们把另一个概念——学位论文讲一下。学位申请者为申请学位而提出撰写的学术论文叫  学位论文。这种论文是考核申请者能否被授予学位的重要条件。那么什么样的人能申请呢?学位申请者  如果能通过规定的课程考试,而论文的审查和答辩合格,那么就给予学位。如果说学位申请者的课程考  试通过了,但论文在答辩时被评为不合格,那么就不会授予他学位。我说的再通俗一点:目前学校里通  行的一点是什么呢?就是你各门课都要及格,学分已满,这是专业方面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基本技  能的考察。现在一个很硬的一个指标是什么呢?一个很硬的指标就是英语。倘若你本科生的英语没有过  四级,那么你就不属于能够申请学问的人。我再重复一遍,有两种情况是不能申请学位的:一种情况就  是你的外语四级没有过,你的专业课都过了,但惟独你的外语没有过,那你就没有资格申请学位;第二  种情况是,四级英语是过了,但是你在学科当中有重要的课程即使补考也没有及格,那么也没有申请学  位的资格。说的更清楚一点,凡是有资格申请学位的本科生,第一是要把学校规定四年内要修满的学分  都修满,第二是外语四级及格,那么你就可以申请学位。  那么当你有资格申请学位并为申请学位所写的那篇毕业论文就称为学位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学士学位论文既是学位论文又是毕业论文。如果外语四级没过,但你的各门课的学分都拿满了,可以毕  业,所写的论文就只是毕业论文,而没有学位。同样的道理也是这样,硕士生的各门课修满,英语过了  六级,就可以有资格申请硕士学位,所写的毕业论文就是硕士学位论文,同时也是毕业论文。在硕士二  年级开题的时候,如果学分不够,外语没过都不容许开题。不容许开题也就不容许继续深造,就应该被  淘汰。硕士能够读到三年级,毕业的时候,学分修满,外语也通过了,开题也通过了,这样才有资格撰  写硕士学位论文。同样的,博士也是一样的。所以,学位论文和毕业论文对有些人来说是一码事,一篇  论文可以有两个含义,既毕业了也有了学位;可是对有些人来说,毕业了,但没有学位。  第一,撰写学士学位论文的标准和要求。  那么对于学士学位论文的标准、要求,我将做一个比较具体的讲解。首先,我们讲一下学士学  位论文。学士学位论文应该是什么样的要求?这篇论文应该反映出作者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一定  的独立研究科学能力,对所研究的论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论文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展开来说,要有扎  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如果基础知识比较浮,论文肯定写不好。这是写好毕业论文的一个前提;独立的科  学研究能力:不是说天下文章一大抄,我选了一个作家,他的参考资料很多,我拼一篇论文出来就行。  这样论文就肯定通过不了。作为毕业论文来说,一定要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决不能人云亦云。就算是  你的观点跟别人的相同,也要换一个角度,有自己的论述过程。所以说,有独立的科学研究的能力指的  是多方面的,一个是选题,通过选题能看出来你的能力;第二,如果你的选题跟别人一样,比如大家都  在研究沈从文的湘西文学,但是大家有各自不同的看法,或者退一步讲对他的看法评价都一样:从湘西  文学角度上讲沈从文是独树一帜的,没有人能超过他。评价是一致的,但各人有各人的切入点。不同的  切入点也是学生独立科研能力的表现。切入点不同,那么在阐述的过程中就会在某些地方表现出自己独  到的见解。所以我们都把科研能力框在“一定”的范围,因为你们是本科生,跟硕士生、博士生不一样。  这是从学士也就是你们本科生的角度说的。  第二,撰写硕士学位论文的标准和要求。  撰写硕士论文的标准和要求是,应该反映论者广泛而深入的基础知识,刚才我说的是扎实的专  业基础知识,这里是广泛而深入的基础知识以及相关领域的理论知识。这里就扩展了。对于本科生说,  我们只是要求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而对于硕士生来说,是广泛而深入的基础知识以及相关领域的理论知  识。因为我们有很多交叉学科,有些研究我们必须跨出自己的领域,有相关的理论知识。比如说研究中  文的作家、作品,必须要有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的知识,否则你的论文就不会有深度和广度。具有独  立的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本科生来说是“一定的科学研究的能力”,但是对于硕士生是必须有独立的  科学研究的能力。当然这种独立还是离不开导师的指导。对所研究的论题必须有独到的见解。就是说,  对所有的论题必须有独到的见解。刚才谈到了硕士论文,跟学士学问论文做了比较,那么作为硕士学位  论文当中还能让评委看到它比较好的科学价值。  第三,撰写博士论文的标准和要求。  作为博士论文,这篇论文应该反映论者能够掌握专业领域和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它突出的不  是广泛而是渊博二字。去年北大校长在校长论坛中谈到,国外的博士,一般情况下,每个博士差不多有  五到六位导师,导师的以一门学科为主,相互交叉,因此,这是名副其实的博士,知识是渊博的,不但  是在专业的领域是渊博的,而且在相关领域的知识也是渊博的。那么在国内这种情况就欠缺一点,一个  导师带五、六个甚至十几个博士,在国外是五、六个老师带一个博士,不同学科的老师共同去带一个博  士。我们大致了解一下国外的情况就行,就是要在专业领域和相关领域有渊博的知识,这是第一。第二,  要有熟练的科研能力,在本专业要有创见性和独到的见解。创见和独到的区别是,独到就是凭着你自己  的专业知识的基础,有自己的一些看法。创见就是在这个领域里,别人都没有涉及到,但你能考虑到,  而且确实在本领域里面有贡献。所以论文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这是我谈的第三个概念,谈到论文有学士  论文,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这三种论文的大致的状况,他们的大致标准是什么。  4 、科技论文  第四个概念是科技论文。这是科学技术领域当中描述科学技术成果的文章,也就是我们把文理  工这些都分开,前面的都是一种宏观的说法。科技论文单独拿出来,在不同的科研领域,可能它的提法  不一样,科技论文也包括在学术论文的框架里,我只是把它单独的拿出来。科技论文和文科类的学术论  文是有所区别的,文科一般是从书本到社会,从社会到书本,是双向的,尤其是对文学来说。文学基本  上就是从书本资料,如果是历史,查找的就是历史资料,现实的,如当代文学,就要了解当代社会的文  理思潮,这会方便一点。对历史,你无法亲身体验,所以仍然是资料,仍然是书本。科学技术,比如说  农业,林业,医学等,跟文学就不太一样。科技论文,它是在科学实验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对科学领  域的某些现象,或者是某些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和阐述(比如,这次的SARS,在医学界,还在孜孜不  倦的进行科学研究。从科学研究的角度上说,往往涉及到很多年,涉及到很长时间。涉及到科学实验,  时间就可能更长一些。),揭示这种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学术论文,我们都称它为科技论文。一般学  术论文的撰写要求对科技论文也适用,但是考虑不同学科技术有不同的特点,因此,科技论文也有它自  己写作上的一些特殊要求。也就是说,科技论文更多的是实验报告,有的是单独的实验报告,我们也认  为它是一篇学术论文。科技论文的写作是不容易的,要有很精确的数据和很完整的过程。有时实验报告  和理论阐述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学术论文,一般是这两种形式。这是讲的第一个大问题。  二、毕业论文撰写的要求  下面讲第二个大问题:毕业论文撰写的要求,我们只是从理论上来说毕业论文的撰写要求。毕  业论文是议论文中的一大类。学术论文是议论文中的一大类,毕业论文又是学术论文中的一种。所以,  议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毕业论文的写作要求,但是毕业论文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还有针对毕  业论文的特殊要求。  1 、毕业论文要求科学性  下面,我讲的毕业论文的撰写要求是指的它的特殊要求,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毕业论  文一定要讲究科学性。所谓的科学性,就是说这个论文是由科学研究的任务来决定的,必须要讲究科学  性。平时,我对这个作家有看法,对社会上的问题有些想法,你的想法是不是科学?如果随便写点文章,  只是锻炼锻炼是可以的。但是你写毕业论文的时候,你脑子里必须清醒地明白:我是在写毕业论文,必  须从科学的角度来要求自己,讲究科学性。作为科学研究,最重要的任务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探求客观的真理。因此,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规律,必须根据科学研究这个总的任务,对研究的对  象进行探讨,揭示规律。有很多本科生在写论文的时候——文学类表现的不是特别突出,但在社会科学,  教育学方面,论文的科学性认识还是很明显的。例如今年刚毕业的一个学生,他的论文题目是:《多方  突击,夹缝前进——北京晚报发展前景探析》。我主要解释一下科学性,毕业论文一定要有科学研究这  样一个概念,不是喜欢什么就写什么,不是有什么观点就写什么观点。必须要有科学研究这个总任务来  约束你,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你从选题开始就要对社会负责,至少你对你的学科有一定启发,是科学的,  经得起推敲的。独到见解也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的,不是我方便说什么就说什么。一定要有这个观念。  《多方突击,夹缝前进》这个标题对北京晚报还很形象的。另一个毕业生写《保密工作,依法行政问题  初探》,我们面临加入WTO ,我们的保密工作如何做。原先形成的一些保密工作观念怎样去改变。这个  论文写完以后,因为他有一个很严谨的科学做指导,它的价值体现在科学性上。它揭示了一些以往的毛  病,展望了一下将来的前景。现在新教材很多,新教材也不是完美无缺的,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论文  从这个角度切入,怎样改善这些新教材,有些什么样的规律,进行科学探讨,这些是符合科学研究总任  务的要求的。有了科学性的观念,如何去落实这个观念,毕业论文一定要有科学这个观念在里面。  第一,在立论上要实事求是。  如何去保证它的科学性,从三个方面来把关。第一,在立论上,作者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从  中引出符合实际的结论,不得带有个人的好恶和偏见,更不能主观臆造。现在出现两种情况,与学生在  写论文过程中的不成熟有关。一种毛病是抄袭别人,“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会抄不会抄”。这是很不负  责任的一种态度。文章不能抄别人的,必须有自己的独到见解。独到见解,不要做片面的理解,独到见  解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的,不得带有个人的好恶、偏见,不能主观臆造。  举例来理解,现在学的文学史对有些作家做了一些公平的评价,我当学生时学的文学史上的作  家,像沈从文,钱钟书这些文学家在文学史上是没有任何地位的。现在,我们看到这些作家他们也有自  己很好的创作领域,也有很好的成果,他们在文学史上应该有他们的地位。这是文学史上的一种现象,  主要是太“左”的原因。把有些优秀的作家排斥在文学史之外了。针对这样的一些现象,有些人就写文  章。他的立论是这样的:某某某所编著的文学史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文学史必须从新撰写。我们来看  这句话:某某某所编著的文学史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这句话是带有很大的主观片面性的。确实在这个  文学史里没有沈从文,没有钱钟书等应该进入文学史的文学家和学者,但是绝大部分的文学家、小说家、  散文家等,包括各个时代的文学思潮都还是有很多站的住脚、经的起历史推敲的评价的。因此,我们不  能因为这部文学史未收录我们现在很多很崇拜的作家,就说它不符合历史事实。这样的话,立论就带有  片面性。台湾的有些文学史里当然没有鲁迅,甚至有些文学史在总论里把鲁迅骂的不堪入耳。象这样的  就不仅是一个偏见的问题,而是带有个人的好恶了。明显的有阶级立场在里面。我们在讲《基础写作》  的时候讲主题的主观性,指的就是这样的情况。  我们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就应该有正确的立论,你必须站在正确的立场上。去正确的、科学的、  公允的去研究你的研究对象。尽量不要带主观色彩。我只能说尽量,因为你们是本科生,受年龄的限制  可能会有一些偏见,或者在观察上出现问题。老师要在这些问题上为学生把好关。但是有一条要记得,  一旦你确定了你论文的研究对象,力求站在一个比较公允的立场上,科学地去评判它。所以说,立论一  定要站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刚才我谈了那个人说某文学史不符合历史事实,必须重新撰写,这个立论不  科学,带有很大偏见。  也有些人这样写:某某文学史未能将一些优秀的作家放到文学史上进行科学的评判。他认为应  该给这些作家一席地位。比如说讲到沈从文,一个学生的文章是《论沈从文湘西文学的审美特征——兼  论沈从文在文学史中的地位》。他是从作家的作品入手,通过对作家的作品的审美特征的剖析,横向比  较同时代的作家中在湘西文学中确实还没有人能够超过沈从文的。所以通过分析他的湘西文学引出一个  科学的结论来:沈从文在文学史上应该有他的一席地位。那么应该是一席什么地位呢?湘西文学上填补  了文学史空白,在同时代的作家中没有能够与他相媲美的。这样就比较实事求是。他认为沈从文的湘西  文学是现代文学园圃中的一朵奇葩,独树一帜,有着鲜明独到的审美特征。他在文学史上占一席位置是  当之无愧的。那么我们听了这么一种立论,认为说的不过分。因为在湘西文学中,沈从文确实是没有人  能与之相媲美的,而且在整个文学史这样一个大花园里他是独树一帜的。他的贡献在文学史上不仅应该  有一席之地,而且在他看来是当之无愧的。这样的评论就比较客观的。象钱钟书,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学  者。人们在以前的文学史上也没有他的位置,有些论者他的对于钱钟书的观点也是比较客观的。比如他  们切入点是他的《管锥篇》这样一个大论文集。所以他们不是单单研究这个人了,而是所谓的“钱学”,  就象《红楼梦》的研究形成“红学”。钱钟书不喜欢人家称什么“钱学”。但就研究者来说,要研究钱  钟书,就某一两个方面来写文章是不困难的。但要对钱钟书的“钱学”精神进行评价就是一个很谨慎的  问题。那很明显就是一个研究课题了。那么,这个评论者在评论“钱学”上他有这么几个观点:第一,  “钱学”的基本特点是四个字——博大精深。他提出这样的一个立论,这个立论出来以后就要加以分析。  博大精深是一个立论,如果我们对钱钟书的创作了解的话,我们就可以说他这个立论是科学的、公允的。  我指的是立论。  上面我讲的《多方突击,夹缝前进——北京晚报发展前景探析》,从这个题目的就可以看出,  新闻界、报社竞争是非常激烈的,那么北京晚报是怎么发展、怎么在夹缝中前进的呢?为了在夹缝中生  存,它采取了多种方式,多方突击。这个就是作者对北京晚报的观察,观察跟北京晚报竞争很激烈的同  行们以后,他得出了这个结论。这个立论是站在事实基础上的。只有立论能站得住脚,你的论文才有个  落脚点。所以将来你们选题的时候,一定注意,你喜欢谁就选谁,但一定要注意力求不带个人的主观色  彩。文学跟自然科学不同,跟社会学不同,它是人学。正因为它是人学,所以会带一定的人情味在里面。  你一点都不带人情味在里面是不可能的。有些人的文笔很好,但人品不太好,就我个人来讲,我就不愿  意认同他。这在我们同学中间也有。但是真要研究的时候就不能带有这样个人的色彩。除非你不要研究  他。你认为你从感情上不能接受,那你干脆不要写。否则往往就会有失公允。明明这个人人品不好,但  是他在文学上还是有一定的建树,那么你呢应该肯定他文学上的建树,不要跟他的生活作风啊都挂在一  起。因为有生活作风而把他的文学成就给抹杀了。所以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一定不要有倾向性的感情色彩  在里面。不带自己的主观感情在里面,你才能对你的研究对象有个科学的评价。这是从立论上说保持科  学性。

通过上半年自考本科全部笔试和实践课程考核的考生,已开始撰写论文。作为指导考生论文写作的主考高校老师,提醒考生在撰写过程中论文题目的设计不要太大,通过运用论点、论据分析将题目阐述清楚就可以了。毕业论文是考生通过几年专业学习,对所学专业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和考查。在以往指导论文中我们发现许多考生确定不了论文题目,主要原因是有的考生将题目定得过大,而内容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出现文不扣题,题不点睛的现象。还有考生在选题时只考虑文献资料是否丰富,而没有经过深入思考,在论文写作时被大量的文献资料所左右,总觉得题目不妥。如论李白诗歌特质,题目范围可再小些为论李白诗歌特质中的“侠”,就足以发掘出一篇论文,可就李白诗歌特质中的“侠”,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历史上存在哪些说法、争议,已有的论点是什么,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说出原因。论文题目确定后,在进一步写作中,考生要围绕题目,突出主题。本科论文不要求有多少创新思想,也可以选择前人研究过的方向,根据所选主题,了解历史及现实存在哪些争议、各家各派有哪些论点、哪些共识,能针对争鸣,摆出观点并说出原因,就是一篇很好的论文。仍以古代汉语中 “李白”为例,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对李白诗歌的评价从宋朝就已开始,著名文学家王安石、苏轼、陆游等都对李白作品及其生活背景有过论述。经历数百年研究后,今天的“李白研究”分为几个主要部分:生平、性格、思想研究、诗歌的艺术成就、诗歌艺术渊源及对后人的影响等,在这几个主要领域中还包含了若干研究分支,如“诗歌的艺术成就”包含了研究李白诗的特质、风格、题材、内容等方面的成就以及李白乐府诗的成就、绝句诗的成就、律诗的成就等。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从文学史的角度,对历史上某一学说或评价发表观点。确定了主题,考生就可以围绕主题给论文拟定一个恰如其分的题目(如李白诗歌中的“侠”),不要出现题目失当的情况。

汉语史专题论文怎么写范文初中学生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目录 一、现代汉语部分 二、写作部分 三、文学理论部分 四、美学部分 五、现代文学部分 六、古代文学部分 七、中国当代文学部分 八、语言学概论部分 九、外国文学部分 十、民间文学部分 十一、古代汉语部分 十二、中学语文教育学部分 一、 现代汉语部分 著名作家作品语言运作特色的研究 讽刺语言中的文化底蕴 语法中的语义因素 “是”字用法研究 语用与语法的关系 新兴词缀研究 祈非主谓句的修辞作用 论动词重叠式的使用条件 论句群纳入中学语文教学的实用意义 新兴辞格研究 语言环境对句式选择的制约作用 ××方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部分) ××方言现象专题报告 代词的语用研究 语言副词的语用研究 助动词的语用研究 时下新词描写 句型的语用研究 语气词的语用研究 言语行为在句子里的表现 二、 写作部分 论小说的叙述视角 论小说的误乐性 心态小说的艺术魅力 论现代小说性情节结构类型 论小说的新典型观 论小说语言的创新 论小说的写作技巧 论广告辞的审美特性 从报告文学的轰动效应探视读者的审美要求 试论新时期女性散文的艺术特色 试论毕淑敏小说的创作特色 试论诗歌中意象的类型与特征 论鲁迅小说对人物灵魂的深刻穿透力 试论当今散文的发展走向 论小说中的意识流手法 试论新时期散文创作的艺术特色 论新闻文体的审美特质 试论新闻写作的真实性 论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功用 试谈散文笔法的多元化趋势 论新时期散文的艺术嬗变 任选当今一个散文作家的作品进行评论 任选当今一个小说作家的作品进行论述 论散文的“自叙体”色彩 论文学语言的审美特性 试论王蒙小说的艺术特色 试论王安忆小说的艺术特色 论文学人物性格的立体结构 意识流写法的魅力 任选当今一个诗人的作品进行论述 文学创作情感论 论张洁小说的艺术三、文学理论部分 论艺术真实 论文艺欣赏中的心理距离 文艺欣赏中的共鸣与沟通 论艺术直觉 论艺术虚构 论典型 文学流派在艺术创作中的意义 简论文学作品形式的独立审美特征 9.新时期文学发展与典型内涵的新变化 新时期诗歌审美特点的新变化 论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 论艺术创作的通感与错位 论审美变形 论艺术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价值 论文艺作品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论本世纪中国文论的现代性主题 四、美学部分 儒家美学在中国古典美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庄子美学思想对中国艺术精神的影响 论朴素美 蔡仪美学思想述评 朱光潜在当代中国美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评李泽厚美学思想 中国意境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禅宗对中国美学发展的影响 试论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 论艺术接受中的个体差异 人类审美态度的演进历程 论悲剧审美的道德内涵 当代中国大学生审美情趣考察 论形式美的美育效应 美育与社会人文精神的转化与重建 美育与社会的文明进步 审美与文化的关系 略论大众审美文化的历史与现状 论宗白华美学思想 论审美现代性 广告的审美特征论析 论诗歌语言五、现代文学部分 冰心小诗研究 郁达夫小说中的抒情特征 郁达夫小说中的自我形象 《女神》中的泛神论色彩 《故事新编》研究 “革命十恋爱”小说模式论 《孔乙己》的艺术技巧论 《祝福》与中国的祭祀文化 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进化论与鲁迅思想研究 吴荪甫的悲剧特征 《腐蚀》的艺术特征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 徐志摩诗歌研究---以《再别康桥》为例 废名小说主题与艺术风格 《家》中的两种文化冲突 张爱玲小说的主题思想 《蚀》与《子夜》的比较分析 《四世同堂》的艺术特征 进化论与中国现代文学 废名小说的艺术风格 “五四”乡土小说研究 周作人散文的艺术特点 林语堂的散文艺术 新感觉派小说艺术 “七月”诗派的现实主义特征 张天翼小说的讽刺艺术 钱钟书《围城》的语言艺术 老舍小说中的幽默风格 中国现代小说中的散文化问题 胡风的诗和诗论 路翎小说艺术研究 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太阳”意象 茅盾小说中的“理性化”特征 戴望舒诗歌研究---以《雨巷》为例 瞿秋白杂文论 萧红小说的艺术特点 曹禺《雷雨》的思想主题 曹禺剧作的“生命”主题 曹禺《雷雨》的结构艺术 巴金《激流三部曲》的反封建意义 试论高觉新形象 《寒夜》中的曾树生形象、汪文宣形象分析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 苏青小说研究 中国现代作家与中国传统文学(择一角度) 艾青诗歌的艺术特征 赵树理小说民间化特征 论徐志摩的诗 论闻一多的诗 论钱钟书《围城》的主题思想 论穆旦的诗 曹禺与夏衍戏剧之比较 论沈从文的《边城》 萧军小说研究 论田汉的戏剧 论张爱玲的小说风格 丁玲小说研究 六、古代文学部分 《诗经》的审美学特色 论《诗经》中的征役诗 论《诗经》中的婚恋诗 论《诗经》中的史诗 论《诗经》中的农事诗(其他类型,自拟题目) 论中国古代神话的演变 中国古代神话与原始观念 先秦诸子书寓言研究 先秦史传寓言研究 先秦史书寓言研究(其他类型,自拟题目) 先秦文学与理性精神 《吕氏春秋》与杂家 《诗经》的比兴与《楚辞》的象征 论《左传》的战争描写 论《左传》的妇女形象 《战国策》的艺术成就 《战国策》名篇研究 老子的思想 《老子》的艺术特色 《庄子》的艺术特色 《庄子》寓言的艺术成就 孟子论辩散文的艺术风格 23.从《离骚》看屈原的自觉与不自觉 24.《史记》所描写的游侠 25.《史记》所描写的刺客 司马迁的反暴政思想 27.《史记》所描写的战国四公子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从《氓》到《孔雀东南飞》──论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发展 曹操与诗文革新 论曹操的诗歌创作特色 论曹操的散文创作 论曹丕在中国诗史上的地位 论曹丕的文学成就 曹植的生平与其诗歌创作的历程 论三曹对建安文学的贡献 论建安文学的美学倾向 阮籍诗歌的美学倾向 论陶渊明的田园诗 谢灵运与山水诗 陆机、潘岳诗文的比较研究 《世说新语》的语言技巧 《世说新语》的写人技巧 《世说新语》与中国古代小说 论王维和李白的山水诗 论李白的自由精神 论李白的情感世界 杜甫诗歌的地域色彩 论杜甫诗歌的儒家精神 试论李白诗歌的浪漫特质 论王维的“诗中有画” 唐代各类题材诗歌研究(任选一类) 唐代各体诗歌研究(任选一体) 唐代诗人研究(可选一人,也可选数人进行比较研究) 唐诗的精神风貌 唐代社会、政治、文化与唐诗创作之关系(可只论述唐诗创作与某一方面因素的关系) 对宋诗的研究可参照以上七个方面拟题 论李贺诗的怪诞 李贺诗与屈原赋 论李商隐诗的朦胧美 论白居易的新乐府 论白居易的感伤诗 唐代进士与文学的关系 杜牧的史论诗 论韩愈散文的“气” 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艺术成就 唐传奇名篇研究(可任选一篇分析) 唐传奇与佛教 唐传奇与道教 唐传奇题材类型研究(可任选一类题材研究) 唐传奇作家研究(可任选一位作家作综合研究) 唐传奇的审美风格 唐传奇与中国古代小说 唐传奇与中国古代戏曲 唐传奇的叙事特征 唐传奇与中国史传文学 唐传奇的抒情特征 唐代小说的创作观念 唐代小说专书研究 唐代小说的各类主题研究 唐代各体散文研究 唐代散文家研究 唐代散文的艺术特色 唐代散文的思想特色 唐代社会、政治、文化与散文创作之关系 对宋文的研究可参照以上诸方向自行拟题 苏洵散文研究 论苏轼的“超然” 试论宋词婉约派在美学上的意义 试论宋词豪放派在美学上的意义 论皮日休、陆龟蒙的小品文 从文艺政策看唐诗的繁荣 论文人山水诗的寄托 论王安石的咏史诗 论杜牧的咏史诗 李清照的词论及其实践 李清照之人格与风格 苏轼各体词研究 苏词的风格 苏轼的词论特色与其词创作的关系 对辛词的研究可参照以上诸方面自行拟题 苏、辛词与豪放词派之关系 论咏物诗 论晚唐小品文的艺术追求 温庭筠、韦庄词之比较 论节奏──古典叙事散文的抒情化调节机制 《三言》名篇研究(可只取一篇或一个系列分析) 《三言》人物形象研究(商人、妇女、僧道、文人、市民等各类人物,可只取其一) 《三言》思想倾向研究 《三言》创作技巧研究 《三言》与中国古代小说之关系 《三言》与中国古代社会生活 《三言》与冯梦龙的文学创作活动 《二拍》研究(参照《三言》研究诸方面自行拟题) 明代散曲与民歌 牡丹亭的人文主义色彩 《郁离子》研究 高启诗文的艺术特征 吴伟业的叙事诗艺术 《花间集》风格论 《花间集》题材论 《花间集》与唐宋词史 论贾宝玉(或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 论《红楼梦》的语言艺术 《水浒传》人物论(任选其一) 《水浒传》风格论 《水浒传》接受史 《水浒传》与中国文化精神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研究(任选其一) 《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 《三国演义》与中国文化精神 《西游记》孙悟空、唐僧形象分析 论《儒林外史》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论《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七、中国当代文学部分 试论王蒙新时期小说创作的新探索 试论谌容小说创作中的女性形象 试论蒋子龙笔下的改革者形象 试论张贤亮小说创作中的美学特征 《茶馆》简论 试比较许秀云与胡玉音的艺术形象 金庸小说主题论 试论梁晓声知青题材小说创作的特色 试论高晓声农村题材小说创作的新贡献 论莫言《红高梁》系列小说的特征 论邓友梅《那五》的艺术典型 试论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在军事题材小说创作上的新突破 试论《人生》中高加林与刘巧珍的爱情悲剧 陈忠实《白鹿原》研究(自拟题目) 苏童小说研究---以《米》为例 余华小说艺术探讨 试论宗璞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试论五十年代的“创业者”梁生宝与八十年代的改革者武耕新形象的异同 试论王安忆的小说创作 《废都》研究(以《废都》为论述对象,自拟题目,如人物、结构、语言等) 试论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浮躁》 试论刘心武长篇小说《钟鼓楼》或《四牌楼》的思想艺术特色 试论王安忆《长恨歌》 试论茹志鹃小说创作独具的审美特征 阿来小说《尘埃落定》研究 试论池莉小说创作的独特风格 张平《抉择》的意义 试论“先锋派”小说的创新与不足 试论“新写实主义”小说的思想倾向与艺术特色 试论郭沫若历史剧中的女性形象 试论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崛起、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试论贾平凹文学创作的特色 试论余秋雨的散文创作 试论徐迟对报告文学的新贡献 论“朦胧诗”的源起、成就与不足 论舒婷诗歌创作的思想意蕴与美学特色 八、语言学概论部分 试论语言符号与其他人工符号的异同 从社会功能看语言的本质 汉语词义的演变 ××话中常见的语流音变 ××话一般词汇的消长 谈句型变换与语言表达 试论词义的模糊性 汉字与拼音文字比较研究 浅谈语音演变的规律性 ××方言与普通话语音的对应关系 试论社会方言与言语社团的关系 九、外国文学部分 评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女性形象 评莎士比亚悲剧的艺术特色 评莫里哀的喜剧艺术 评雨果《悲惨世界》的人道主义思想倾向 评拜伦诗歌的艺术风格 评普希金的抒情诗 评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的“金钱”主题 评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艺术) 评左拉创作的自然主义倾向 评屠格涅夫的中短篇小说(可选择其中一部) 评托尔斯泰的“心灵辩证法”描写艺术 评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 评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创作中的“复调”艺术 评契诃夫短篇小说艺术 评《静静顿河》的艺术成就 从《双城记》来看狄更斯的人道主义精神 评《简爱》的爱情主题 评《呼啸山庄》的艺术特色 评哈代《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 评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 论卡夫卡小说的思想艺术特征 十、民间文学部分 当代中小学生新编顺口溜论 当代社会顺口溜论 当代笑话论 论民间文学的实用性 论民间文学的流传变异性 论民间文学的传统性 论民间文学的集体性 论民间文学与表演性的关系 论民间文学的历史价值 民间文学与风俗习惯的关系 论民间文学的多功能性 论民间文学在生产劳动中的实用价值 民间文学总结劳动经验论 论民间文学的教育功能 论民间文学的娱乐功能 民间文学的艺术欣赏价值 论洪水神话 论神话的艺术特征 论神话的影响 论×地民间传说的主要内容 论×地的人物传说 论×地的能工巧匠传说 论×地的英雄传说 论×地的历史传说 论×地的地方传说 26.论×地的风俗传说 论×地长工与地主的故事 28.论×地的劳动故事 29.论×地的家庭故事 30.论×地的爱情故事 论×地生活故事的类型问题 论×地的嘲讽笑话 论×地的幽默笑话 论民间笑话的艺术成就 论民间笑话的美学意义 论传统民间童话的内容 论传统民间童话的分类 38论×地的精灵童话(故事) 40.论×地的人物童话(故事) 论×地的童话的艺术特色 论×地的民谣 论×地的民歌 论×地的山歌 论×地的民间小调 论×族民歌 论×地的劳动歌 论×地的农民苦歌 论×地的长工歌谣 论×地的工人苦歌 论×地的妇女苦歌 论×地的讽刺歌谣 论×地的情歌 论×地的仪式歌 论×地的儿歌、童谣 论民间歌谣的艺术特点 论×地的政治谚语 论×地的劳动谚语 论×地的谚语的艺术特点 论谜语的历史 论×地的谜语内容 论×地的谜语分类 论地的谜语艺术特征 论×地歇后语分类 论×地民间长诗的艺术特色 论×地相声 论×地快书、快板 十一、古代汉语部分 论汉字的性质 论汉字发展演变的规律 许慎六书说论评 古汉语的后置定语问题 原始汉字的认定及其构形特点 “‘何所’十动词”的内部结构层次 现代汉字构形特点 现代汉字的表记功能 论现代汉字中的变体字 论现代汉字中的形声字 论现代汉字中的会意字 论现代汉字中的象形字 汉字编码研究及方案设计 汉字字形的文化信息研究 汉字考释方法述评 汉字析形方法研讨 汉字教学方法研究 词的多义性和词素的多义性 词义演变的深层意义基础 音义联系的任意性和命名的理据性 汉字起源研究述评 半坡刻符的性质及其与文字的关系 古汉字指事字的表义功能 形声字起源试论 甲骨文形声字研究 《说文》省声研究 汉字形体演变的基本规律 论汉字形体演变的繁简分合 汉字前途讨论述评 训诂学与中学语文教学 论中学教材文言文的注释 论汉字的音义联系 江永“女书”源流研究 江永“女书”的形体结构研究 主谓间“之”字探源 指代性“见”字词性再研究 主谓间“而”字的形成和发展 十二、中学语文教育学部分 语文教学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研究 论语文教学目标的规范表述 语文教学目标对语文教学效率的影响 论语文教学目标体系的建构 论文学教学内容与学生人文素养的关系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语文新教材的使用情况调查及分析(初、高中;各种版本均可) 论语文知识与技能的关系 论思维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 语文教学模式与语文教学个性关系 论语文教学中××模式(或方法)的运用 作文批改的多种方式及效果 论作文测评的效度与信度 论阅读题型的设计 语文素质的构成及培养思考 语文课堂评价的价值与策略 论语文教师的文学修养(或科学意识) 中学语文加大文言文内容的价值探讨 论说话(或听话、阅读、写作等)能力的培养 论语文教学中减负与提质的关系 文学教学模式及方法研究 语文教师科研意识和行为研究 探究性学习与语文教学 语文知识结构和教学结构的关系 中国古代文学类 1)李白诗中的仙、侠精神。 2)论辛词的英雄情节 3)论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特色 4)论辛弃疾的“以文为词” 5)论韩愈的“以文为诗”。 6“清空骚雅”、“幽韵冷香”的白石词。7)关于白居易〈新乐府的评价 8)关汉卿杂剧中的女性形象 9)韩愈散文的艺术风格 10)元散曲的艺术风格 11)柳宗元的寓言创作 12)<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13)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 14)〈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15)论杜牧的七言绝句 16)论归有光的散文 17)论李商隐的无题诗 18)〈牡丹亭〉的艺术成就 19)西蜀词与南唐词之比较 20)〈西游记〉的奇幼美与诙谐性 21)欧阳修词的艺术风格 22)〈金瓶梅〉人物论 23)欧阳修散文的情韵美 24)“三言”“二拍中经商题材的时代特色 25)王安石后期的诗歌 26)论纳兰性德词 27)苏轼词的主导风格 28)〈桃花扇〉人物论 29)秦观词的婉约风格 30)〈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 31)〈红楼梦〉的悲剧精神 32)论易安体 33)论陆游诗歌的爱国主题 34)〈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通过上半年自考本科全部笔试和实践课程考核的考生,已开始撰写论文。作为指导考生论文写作的主考高校老师,提醒考生在撰写过程中论文题目的设计不要太大,通过运用论点、论据分析将题目阐述清楚就可以了。毕业论文是考生通过几年专业学习,对所学专业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和考查。在以往指导论文中我们发现许多考生确定不了论文题目,主要原因是有的考生将题目定得过大,而内容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出现文不扣题,题不点睛的现象。还有考生在选题时只考虑文献资料是否丰富,而没有经过深入思考,在论文写作时被大量的文献资料所左右,总觉得题目不妥。如论李白诗歌特质,题目范围可再小些为论李白诗歌特质中的“侠”,就足以发掘出一篇论文,可就李白诗歌特质中的“侠”,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历史上存在哪些说法、争议,已有的论点是什么,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说出原因。论文题目确定后,在进一步写作中,考生要围绕题目,突出主题。本科论文不要求有多少创新思想,也可以选择前人研究过的方向,根据所选主题,了解历史及现实存在哪些争议、各家各派有哪些论点、哪些共识,能针对争鸣,摆出观点并说出原因,就是一篇很好的论文。仍以古代汉语中 “李白”为例,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对李白诗歌的评价从宋朝就已开始,著名文学家王安石、苏轼、陆游等都对李白作品及其生活背景有过论述。经历数百年研究后,今天的“李白研究”分为几个主要部分:生平、性格、思想研究、诗歌的艺术成就、诗歌艺术渊源及对后人的影响等,在这几个主要领域中还包含了若干研究分支,如“诗歌的艺术成就”包含了研究李白诗的特质、风格、题材、内容等方面的成就以及李白乐府诗的成就、绝句诗的成就、律诗的成就等。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从文学史的角度,对历史上某一学说或评价发表观点。确定了主题,考生就可以围绕主题给论文拟定一个恰如其分的题目(如李白诗歌中的“侠”),不要出现题目失当的情况。

一:汉字发展史概况  中华民族是一个很伟大的民族,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里,只有我们中国的文化是始终没有间断过的传承下来,也只有我们的“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古代一直演变过来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中华文明也是最独特的文明。  中国自古就有“书画同源”一说,这是因为最早的文字来源就是图画,书与画好比是兄弟,同根生,有很多内在的联系。汉字的起源就是原始的图画,原始人在生活中用来表达自己的“图画”形式。慢慢的从原始图画变成了一种“表意符号”。  大约是在公元前14世纪,殷商后期。“表意符号”演变成了比较定型的“甲骨文”。这被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被刻在动物的骨头上和乌龟的龟板上的文字,从殷墟中发现的文字,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直系祖先,这一点就可以证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几千年以来,中东人都不能解读他们祖先的象形文字。只有中国现代人能读懂一些殷商时期的“甲骨文”。这些龟板上的文字,最先是用来起占卜吉凶的作用,古代的人认为把有关于疾病、梦境、狩猎、天时等一些疑问刻在龟板上,然后用火来来烤烙这些龟板和动物的骨头,其产生的裂缝,占卜者可以根据这些裂缝的形状和走向来判断所占之事的吉凶。这就是“甲骨文”现代汉字的祖先。至今为止发现的“甲骨文”有五千多种。而可以解读的有一千多个。  到了西周时期,青铜器的大量使用,而被刻在青铜的钟鼎和石鼓上的文字即——“大篆”。亦有钟鼎文和石鼓文之称。相传是周宣王时期太史所创写。现在的故宫博物院内存有十个周代的石鼓,上刻有十首四言诗文。因为封建割据,四分五裂各自为政,文字也不尽相同。一直到了秦朝。秦始皇一统中国。才把文字统一起来。  秦朝时期,秦始皇统一文字,统一度量。其功绩显著的就是当时的宰相——李斯。李斯对当时的文字进行收集整理然后进行删繁就简美化加工后,这种统一后的文字被称为——“小篆”,亦称为“秦篆”。这个时候的文字几乎已经完全没有象形文字的痕迹了。  秦朝时期的“小篆”书写过于规范,书写起来速度很慢,于是民间就出现了许多的简便字体。这种字体的特点是变“小篆”的原为方。改“小篆”的曲为直,并分出了一些偏旁部首,被称之为——“秦隶”。  到了汉朝,隶书十分盛行,“秦隶”并没有完全摆脱“小篆”的结构特点,基本上是方形,而“汉隶”就完全发挥了毛笔的特点,出现了“蚕头燕尾”的波折之笔,书写起来轻松自如。西汉时期流行的这种隶书。称之为——“汉隶”。  汉朝流行“汉隶”的同时,“楷书”正在萌芽阶段。到魏晋南北朝的时期已经很盛行,晋代的王羲之,王献父子是楷书的真正创始人,同时吸取了篆书圆转笔画,也保留了隶书的方正平直,去掉了“蚕头燕尾”。使汉字的结构大体的固定了下来。当时被称之为——“真书”,后人因为以这种字体作为学习书法的楷模,即改称之为——“楷书”。  在唐朝时期,“楷书”尤为盛行,盛真卿、柳公权、欧阳询等书法家都是当时的佼佼者,他们的书法作品至今仍被人们学习作为范例。  由于楷书的工整,为了书写快捷的需要,和书者为了抒发自己的的胸臆,寄情于笔端的创造,产生了一种流动顺畅,一气呵成,极具有韵律和艺术感染力的字体——“草书”。  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就是“行书”,行书没有楷书那样规范严肃,也没有草书那样奔放和难以识别,而是优雅欢畅的运笔,字体书写灵活贯通。也是最受大众喜欢最常用的一种字体。还不懂字体的时候,本人小时候就被要求练习行书。  到了宋朝,中华四大伟大发明之一,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术被发明,“宋体字”也应此产生。最早产生于北宋,是有楷书变化而来。有肥体和瘦体之分,可无论肥瘦,都是横细竖粗,方方正正。显得古朴端庄。  “仿宋体”也是模仿“宋体”而产生一种字体,这种字体的出现至今也不过七、八十年,但是发展十分迅速。是人们最喜欢使用的一种规范字体,在印刷品还有各种不同场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与此同时,“黑体”也诞生了,这种字体醒目大方,笔迹全部一样粗细,结构醒目严密,笔划粗壮有力,撇捺等笔画不尖,使人易于阅读。由于其醒目的特点,常用于标题,导语,标志等等。丰富了汉字的表现形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种字体纷纷诞生,综艺体、整块体、浮云体、变体等等。这是祖国文化繁荣的具体表现,也是汉字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汉字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方向》  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刘又辛教授负责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字发展史纲要",其最终成果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专著《汉字发展史纲要》,这项成果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的观点。  1、关于汉字发展史的三个阶段  在汉字发展史上,有不同的发展阶段。传统的分期是以汉字字体变化为标准,即以大篆、小篆、隶书、楷书为标准划分为四个阶段。这项成果提出,字体变化不是汉字发展中的本质变化,不能说明汉字的历史发展规律,而应从汉字的构造方法的变化来说明汉字的本质变化。这项成果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汉字发展三阶段的理论。即第一阶段是图画文字阶段。商代以前的文字应该属于这个阶段。第二阶段是以表形文字为基础,以表音文字为主体的表音文字阶段。从甲骨文到秦代的文字都属于这个阶段。第三阶段是以形声字为主体,还保留了一些表形字和表音字的形音文字阶段,从秦汉到现代汉字都属于这个阶段。  2、关于汉字的优缺点  现在世界上比较通行的文字有两种:一是用几十个字母记录词语语音的表音文字;二是兼表音和表形的汉字。这两类文字体系,都各有优点和缺点,不能说哪种文字绝对好,哪种文字绝对不好。欧洲的一些学者认为,表音字是最进步的文字,汉字是一种落后的文字。这种偏见被国内的一些学者所接受,他们在书刊上谈到汉字时,很少说到汉字的优点,这是片面的。  汉字的优点。汉字的最大优点,是他的超方言性。中国是地域广阔、方言复杂的国家。在古代不可能做到语言规范化,就是现在推广普通话,也还不能在短期内完成。但是汉字却是全国通行的书面语言交际工具。语言不同,以笔代口写出字来,却完全一样。如果是文字拼音化,就会出现广东文、闽南文、上海文、北京文等,妨碍人们思想交流。汉字的另一优点,是它的有理性。文字是一种符号体系,它可分为有理性文字和无理性文字两大类。所谓无理性,是指纯表音文字,如假借字、音节文字、字母文字等,这种文字纯系一种符号,与要表达的事物没有直接联系。所谓有理性文字如汉字,它除了表示词的读音,还是代表事物形类的标志。如"水"字,是从象形文字水的形状演变而来的。它有表形和表音两个作用。再如"汪"、"洋"两字,用"水"表示类属,用"王"、"羊"表示读音,叫做形声字,是汉字的主体,这种形声兼顾的特点,便于识别和记忆。  汉字在表音方面的缺点。汉字表形字中,有一小部分长期被当作假借字使用,这是汉字中的表音字。由于它的数目不大,且多为常用字,可以不谈。在这里,只讲形声字的表音功能。形声字的声符大都是可以单独使用的表形字,用以当作表音的声符,不如字母表音准确。汉字在表音功能方面有不少缺点,而主要是以下三点:a,形声字的声符不能区分声调的差异,同一个声符往往表示不同的调如"胡"字是阳平字,但"糊涂"的"糊"读阳平,"糊弄"的"糊"读去声。b,形声字的声符,往往因语言的变易,而丧失或减弱了表音功能。如"尚"读"shang"的第四声,但以"尚"为声符的"倘"、"躺"读"tang"的第三声,"党"读"dang"的第三声,"徜"、"常"读"chang"的第二声,"敞"读"chang"的第三声。c,汉字的一字多读的重音现象。如"参"字,在"参加"、"参观"等词中读"can"的第一声,在"人参"一词中读"shen"的第一声,在"参差不齐"一词中读"cen"的第一声,共有三个重音。  3、关于汉字的简化问题  汉字是从图画文字演变发展而来的,若画成其物,笔画就多。从汉字发展史来看,简省笔画一直是汉字演变的明显倾向。1956年公布汉字简化方案,1964年又扩大了简化字的范围和字数,这是两千多年来第一次大规模的汉字改革。经过四十几年的实践证明,在普及教育和书写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从另一方面看,简化字也并非全无可议之处。如"邓"、"欢"、"难"、"树"、"戏"、"对"等字,其部件"又",代替了"登"等声韵不同的声符,有些草书楷化的写法同楷书的结构不同,有些同音代替字也有可斟酌之处。但文字的规范一经确定,就不能朝令夕改,也不能各行其是,放任自流。汉字是中国优秀文化的载体,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待汉字也要像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一样,一是要继承传统而不能割断传统,二是要改革,按照汉字本身的发展规律进行改革,使之成为更好的交际工具。由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经济的发展,使得学习汉语汉字的人越来越多。在各国教汉语的教师中,有的来自台湾,有的来自大陆,在教汉字时自然就会出现繁简两套教法。对这两套教法是否统一,或如何统一,有待海峡两岸及海外有关人士和专家学者聚集一堂,共同讨论解决。  4、关于汉字不能走拼音文字的道路  1958年国家公布了汉语拼音方案。它的作用是作为推广普通话的工具,以及给汉字注音。目前拼音方案的应用范围还有扩大的可能。如小学生在写作文时,遇到不会写的汉字,可以用拼音写这个字,书刊中的难字僻字可以加上拼音,在引用外国的人名、地名时,有人主张用拼音方案拼译等。可以预测,这套方案将会同汉字一样长期生存下去。但曾有人认为,人类语言的书面符号都应走向拼音文字的道路,不符合这个标准的文字一概视为落后文字。这是毫无科学根据的偏见。汉字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优秀文化之一,它不但是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载体,而且在现在,仍然是全国人民以及国外炎黄子孙的共同交际工具。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外有识之士已认识到汉字的优越性,这个文字体系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重新走拼音文字的道路。  5、关于汉字的教学问题  按照汉字的教学方法教学汉字,这个原则是对的。但是,陈腐的"六书"说(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六种造字方法)必须改革。这项成果根据比较文字学的研究,并在唐兰先生"三书"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表形、借音、形声这个"新三书"说。它包括了"六书"中的合理部分,淘汰了"转注"。表形字包括"六书"中的象形、指事、会意这三书;借音字就是假借。改称借音字或表音字,是因为有些人认为假借中还有一种借形字,无中生有,徒乱人意。在唐兰先生的"三书"中,把假借字排除在外,把用表形法造的字勉强分为象形和象意两类,都不妥当。"新三书"中,既吸取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也纠正了前辈的不足之处。掌握"新三书"的划分标准,对于汉字教学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今年八十九岁高龄的刘又辛先生在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日记中写到:"这本书终于写成,算是了却了五六十年来的一点心愿。······这部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因为有了一点资助,这部书才得以完稿。我们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交了这份答卷,希望我们没有白白耗费了人民的这点宝贵资金。"著名语言学家、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马学良先生说:"这部《汉字发展史纲要》是(刘又辛)积多年对汉字研究的成果,与其传人方有国合著公之于世的,不但理清古今汉字的本质与发展规律,且从汉字发展的必然趋势,提出汉字改革的方向和汉字教学等一系列的重要问题,是一部研究汉字史和文字改革的务实的论著。"

汉语史专题论文范文初中

汉语的魅力 从夏商时期的甲骨文,到秦汉时期的隶书;从魏晋时期的行书,到隋唐时期的楷书。借助这些文字载体,我们时刻感受到汉语五千多年历史的不朽和辉煌。 毫无疑问,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中国的语言也具有悠久的历史。沧海桑田,汉语为何得以流传?是因为中华民族祈求统一、和平、强大的精神动力使然。五千多年来,无论是改朝换代,还是外族侵略,中华民族始终守护着自己的精神财富,更重要的是守护着自己的文明和灵魂,这是世界上最伟大最长久守护。《世界通史》中说过:如果一个生活在汉朝时期的人在唐朝时期复活的话,他会发现,人们的语言依然不变。如果一个生活在古罗马时期的人在几百年后复活的话,他会听到人们的语言与自己的语言大不相同。汉语的魅力由此略见一斑。 汉语简洁,语言结构简单;记载语言的文字音型结合、易懂易记,因而汉语的特点也得以延伸。汉语中的成语就是典型的例子。成语可以精炼概括一种现象,四字的成语等于用十几字甚至更多字描述出来的一种现象。而近十字的成语,说起来却十分顺口易记易理解。中国古代寓言中,常用成语为标题生动地说明这则寓言蕴含的哲理;而古希腊的寓言,在标题上则是用名词直叙地表白故事的片面。如中国的寓言《亡羊补牢》、《掩耳盗铃》和《伊索寓言》中的《狗和倒影》、《农夫和蛇》。这说明,汉语表面生动形象,实际上它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还有汉语中的俗语、谚语、歇后语十分形象,通俗易懂,上至高官,下至草根百姓,都能使用。俗语、谚语、歇后语的运用,使汉语的表现形式更丰富多彩。 汉语,因为它历史的悠久和使用的人口众多而走向全世界,成了世界地位最高的国际组织——联合国的官方语言之一。在世界的许多国家都有说汉语学汉语的人,汉语是沟通中国和世界的桥梁。汉语使中国走向世界;汉语使世界了解中国。每一声问候、每一声祝福都传递着和谐、和平的信息。 汉语,这一种古老的语言,正在向世界散发出青春的魅力。

通过上半年自考本科全部笔试和实践课程考核的考生,已开始撰写论文。作为指导考生论文写作的主考高校老师,提醒考生在撰写过程中论文题目的设计不要太大,通过运用论点、论据分析将题目阐述清楚就可以了。毕业论文是考生通过几年专业学习,对所学专业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和考查。在以往指导论文中我们发现许多考生确定不了论文题目,主要原因是有的考生将题目定得过大,而内容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出现文不扣题,题不点睛的现象。还有考生在选题时只考虑文献资料是否丰富,而没有经过深入思考,在论文写作时被大量的文献资料所左右,总觉得题目不妥。如论李白诗歌特质,题目范围可再小些为论李白诗歌特质中的“侠”,就足以发掘出一篇论文,可就李白诗歌特质中的“侠”,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历史上存在哪些说法、争议,已有的论点是什么,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说出原因。论文题目确定后,在进一步写作中,考生要围绕题目,突出主题。本科论文不要求有多少创新思想,也可以选择前人研究过的方向,根据所选主题,了解历史及现实存在哪些争议、各家各派有哪些论点、哪些共识,能针对争鸣,摆出观点并说出原因,就是一篇很好的论文。仍以古代汉语中 “李白”为例,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对李白诗歌的评价从宋朝就已开始,著名文学家王安石、苏轼、陆游等都对李白作品及其生活背景有过论述。经历数百年研究后,今天的“李白研究”分为几个主要部分:生平、性格、思想研究、诗歌的艺术成就、诗歌艺术渊源及对后人的影响等,在这几个主要领域中还包含了若干研究分支,如“诗歌的艺术成就”包含了研究李白诗的特质、风格、题材、内容等方面的成就以及李白乐府诗的成就、绝句诗的成就、律诗的成就等。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从文学史的角度,对历史上某一学说或评价发表观点。确定了主题,考生就可以围绕主题给论文拟定一个恰如其分的题目(如李白诗歌中的“侠”),不要出现题目失当的情况。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目录 一、现代汉语部分 二、写作部分 三、文学理论部分 四、美学部分 五、现代文学部分 六、古代文学部分 七、中国当代文学部分 八、语言学概论部分 九、外国文学部分 十、民间文学部分 十一、古代汉语部分 十二、中学语文教育学部分 一、 现代汉语部分 著名作家作品语言运作特色的研究 讽刺语言中的文化底蕴 语法中的语义因素 “是”字用法研究 语用与语法的关系 新兴词缀研究 祈非主谓句的修辞作用 论动词重叠式的使用条件 论句群纳入中学语文教学的实用意义 新兴辞格研究 语言环境对句式选择的制约作用 ××方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部分) ××方言现象专题报告 代词的语用研究 语言副词的语用研究 助动词的语用研究 时下新词描写 句型的语用研究 语气词的语用研究 言语行为在句子里的表现 二、 写作部分 论小说的叙述视角 论小说的误乐性 心态小说的艺术魅力 论现代小说性情节结构类型 论小说的新典型观 论小说语言的创新 论小说的写作技巧 论广告辞的审美特性 从报告文学的轰动效应探视读者的审美要求 试论新时期女性散文的艺术特色 试论毕淑敏小说的创作特色 试论诗歌中意象的类型与特征 论鲁迅小说对人物灵魂的深刻穿透力 试论当今散文的发展走向 论小说中的意识流手法 试论新时期散文创作的艺术特色 论新闻文体的审美特质 试论新闻写作的真实性 论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功用 试谈散文笔法的多元化趋势 论新时期散文的艺术嬗变 任选当今一个散文作家的作品进行评论 任选当今一个小说作家的作品进行论述 论散文的“自叙体”色彩 论文学语言的审美特性 试论王蒙小说的艺术特色 试论王安忆小说的艺术特色 论文学人物性格的立体结构 意识流写法的魅力 任选当今一个诗人的作品进行论述 文学创作情感论 论张洁小说的艺术三、文学理论部分 论艺术真实 论文艺欣赏中的心理距离 文艺欣赏中的共鸣与沟通 论艺术直觉 论艺术虚构 论典型 文学流派在艺术创作中的意义 简论文学作品形式的独立审美特征 9.新时期文学发展与典型内涵的新变化 新时期诗歌审美特点的新变化 论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 论艺术创作的通感与错位 论审美变形 论艺术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价值 论文艺作品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论本世纪中国文论的现代性主题 四、美学部分 儒家美学在中国古典美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庄子美学思想对中国艺术精神的影响 论朴素美 蔡仪美学思想述评 朱光潜在当代中国美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评李泽厚美学思想 中国意境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禅宗对中国美学发展的影响 试论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 论艺术接受中的个体差异 人类审美态度的演进历程 论悲剧审美的道德内涵 当代中国大学生审美情趣考察 论形式美的美育效应 美育与社会人文精神的转化与重建 美育与社会的文明进步 审美与文化的关系 略论大众审美文化的历史与现状 论宗白华美学思想 论审美现代性 广告的审美特征论析 论诗歌语言五、现代文学部分 冰心小诗研究 郁达夫小说中的抒情特征 郁达夫小说中的自我形象 《女神》中的泛神论色彩 《故事新编》研究 “革命十恋爱”小说模式论 《孔乙己》的艺术技巧论 《祝福》与中国的祭祀文化 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进化论与鲁迅思想研究 吴荪甫的悲剧特征 《腐蚀》的艺术特征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 徐志摩诗歌研究---以《再别康桥》为例 废名小说主题与艺术风格 《家》中的两种文化冲突 张爱玲小说的主题思想 《蚀》与《子夜》的比较分析 《四世同堂》的艺术特征 进化论与中国现代文学 废名小说的艺术风格 “五四”乡土小说研究 周作人散文的艺术特点 林语堂的散文艺术 新感觉派小说艺术 “七月”诗派的现实主义特征 张天翼小说的讽刺艺术 钱钟书《围城》的语言艺术 老舍小说中的幽默风格 中国现代小说中的散文化问题 胡风的诗和诗论 路翎小说艺术研究 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太阳”意象 茅盾小说中的“理性化”特征 戴望舒诗歌研究---以《雨巷》为例 瞿秋白杂文论 萧红小说的艺术特点 曹禺《雷雨》的思想主题 曹禺剧作的“生命”主题 曹禺《雷雨》的结构艺术 巴金《激流三部曲》的反封建意义 试论高觉新形象 《寒夜》中的曾树生形象、汪文宣形象分析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 苏青小说研究 中国现代作家与中国传统文学(择一角度) 艾青诗歌的艺术特征 赵树理小说民间化特征 论徐志摩的诗 论闻一多的诗 论钱钟书《围城》的主题思想 论穆旦的诗 曹禺与夏衍戏剧之比较 论沈从文的《边城》 萧军小说研究 论田汉的戏剧 论张爱玲的小说风格 丁玲小说研究 六、古代文学部分 《诗经》的审美学特色 论《诗经》中的征役诗 论《诗经》中的婚恋诗 论《诗经》中的史诗 论《诗经》中的农事诗(其他类型,自拟题目) 论中国古代神话的演变 中国古代神话与原始观念 先秦诸子书寓言研究 先秦史传寓言研究 先秦史书寓言研究(其他类型,自拟题目) 先秦文学与理性精神 《吕氏春秋》与杂家 《诗经》的比兴与《楚辞》的象征 论《左传》的战争描写 论《左传》的妇女形象 《战国策》的艺术成就 《战国策》名篇研究 老子的思想 《老子》的艺术特色 《庄子》的艺术特色 《庄子》寓言的艺术成就 孟子论辩散文的艺术风格 23.从《离骚》看屈原的自觉与不自觉 24.《史记》所描写的游侠 25.《史记》所描写的刺客 司马迁的反暴政思想 27.《史记》所描写的战国四公子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从《氓》到《孔雀东南飞》──论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发展 曹操与诗文革新 论曹操的诗歌创作特色 论曹操的散文创作 论曹丕在中国诗史上的地位 论曹丕的文学成就 曹植的生平与其诗歌创作的历程 论三曹对建安文学的贡献 论建安文学的美学倾向 阮籍诗歌的美学倾向 论陶渊明的田园诗 谢灵运与山水诗 陆机、潘岳诗文的比较研究 《世说新语》的语言技巧 《世说新语》的写人技巧 《世说新语》与中国古代小说 论王维和李白的山水诗 论李白的自由精神 论李白的情感世界 杜甫诗歌的地域色彩 论杜甫诗歌的儒家精神 试论李白诗歌的浪漫特质 论王维的“诗中有画” 唐代各类题材诗歌研究(任选一类) 唐代各体诗歌研究(任选一体) 唐代诗人研究(可选一人,也可选数人进行比较研究) 唐诗的精神风貌 唐代社会、政治、文化与唐诗创作之关系(可只论述唐诗创作与某一方面因素的关系) 对宋诗的研究可参照以上七个方面拟题 论李贺诗的怪诞 李贺诗与屈原赋 论李商隐诗的朦胧美 论白居易的新乐府 论白居易的感伤诗 唐代进士与文学的关系 杜牧的史论诗 论韩愈散文的“气” 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艺术成就 唐传奇名篇研究(可任选一篇分析) 唐传奇与佛教 唐传奇与道教 唐传奇题材类型研究(可任选一类题材研究) 唐传奇作家研究(可任选一位作家作综合研究) 唐传奇的审美风格 唐传奇与中国古代小说 唐传奇与中国古代戏曲 唐传奇的叙事特征 唐传奇与中国史传文学 唐传奇的抒情特征 唐代小说的创作观念 唐代小说专书研究 唐代小说的各类主题研究 唐代各体散文研究 唐代散文家研究 唐代散文的艺术特色 唐代散文的思想特色 唐代社会、政治、文化与散文创作之关系 对宋文的研究可参照以上诸方向自行拟题 苏洵散文研究 论苏轼的“超然” 试论宋词婉约派在美学上的意义 试论宋词豪放派在美学上的意义 论皮日休、陆龟蒙的小品文 从文艺政策看唐诗的繁荣 论文人山水诗的寄托 论王安石的咏史诗 论杜牧的咏史诗 李清照的词论及其实践 李清照之人格与风格 苏轼各体词研究 苏词的风格 苏轼的词论特色与其词创作的关系 对辛词的研究可参照以上诸方面自行拟题 苏、辛词与豪放词派之关系 论咏物诗 论晚唐小品文的艺术追求 温庭筠、韦庄词之比较 论节奏──古典叙事散文的抒情化调节机制 《三言》名篇研究(可只取一篇或一个系列分析) 《三言》人物形象研究(商人、妇女、僧道、文人、市民等各类人物,可只取其一) 《三言》思想倾向研究 《三言》创作技巧研究 《三言》与中国古代小说之关系 《三言》与中国古代社会生活 《三言》与冯梦龙的文学创作活动 《二拍》研究(参照《三言》研究诸方面自行拟题) 明代散曲与民歌 牡丹亭的人文主义色彩 《郁离子》研究 高启诗文的艺术特征 吴伟业的叙事诗艺术 《花间集》风格论 《花间集》题材论 《花间集》与唐宋词史 论贾宝玉(或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 论《红楼梦》的语言艺术 《水浒传》人物论(任选其一) 《水浒传》风格论 《水浒传》接受史 《水浒传》与中国文化精神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研究(任选其一) 《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 《三国演义》与中国文化精神 《西游记》孙悟空、唐僧形象分析 论《儒林外史》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论《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七、中国当代文学部分 试论王蒙新时期小说创作的新探索 试论谌容小说创作中的女性形象 试论蒋子龙笔下的改革者形象 试论张贤亮小说创作中的美学特征 《茶馆》简论 试比较许秀云与胡玉音的艺术形象 金庸小说主题论 试论梁晓声知青题材小说创作的特色 试论高晓声农村题材小说创作的新贡献 论莫言《红高梁》系列小说的特征 论邓友梅《那五》的艺术典型 试论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在军事题材小说创作上的新突破 试论《人生》中高加林与刘巧珍的爱情悲剧 陈忠实《白鹿原》研究(自拟题目) 苏童小说研究---以《米》为例 余华小说艺术探讨 试论宗璞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试论五十年代的“创业者”梁生宝与八十年代的改革者武耕新形象的异同 试论王安忆的小说创作 《废都》研究(以《废都》为论述对象,自拟题目,如人物、结构、语言等) 试论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浮躁》 试论刘心武长篇小说《钟鼓楼》或《四牌楼》的思想艺术特色 试论王安忆《长恨歌》 试论茹志鹃小说创作独具的审美特征 阿来小说《尘埃落定》研究 试论池莉小说创作的独特风格 张平《抉择》的意义 试论“先锋派”小说的创新与不足 试论“新写实主义”小说的思想倾向与艺术特色 试论郭沫若历史剧中的女性形象 试论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崛起、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试论贾平凹文学创作的特色 试论余秋雨的散文创作 试论徐迟对报告文学的新贡献 论“朦胧诗”的源起、成就与不足 论舒婷诗歌创作的思想意蕴与美学特色 八、语言学概论部分 试论语言符号与其他人工符号的异同 从社会功能看语言的本质 汉语词义的演变 ××话中常见的语流音变 ××话一般词汇的消长 谈句型变换与语言表达 试论词义的模糊性 汉字与拼音文字比较研究 浅谈语音演变的规律性 ××方言与普通话语音的对应关系 试论社会方言与言语社团的关系 九、外国文学部分 评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女性形象 评莎士比亚悲剧的艺术特色 评莫里哀的喜剧艺术 评雨果《悲惨世界》的人道主义思想倾向 评拜伦诗歌的艺术风格 评普希金的抒情诗 评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的“金钱”主题 评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艺术) 评左拉创作的自然主义倾向 评屠格涅夫的中短篇小说(可选择其中一部) 评托尔斯泰的“心灵辩证法”描写艺术 评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 评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创作中的“复调”艺术 评契诃夫短篇小说艺术 评《静静顿河》的艺术成就 从《双城记》来看狄更斯的人道主义精神 评《简爱》的爱情主题 评《呼啸山庄》的艺术特色 评哈代《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 评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 论卡夫卡小说的思想艺术特征 十、民间文学部分 当代中小学生新编顺口溜论 当代社会顺口溜论 当代笑话论 论民间文学的实用性 论民间文学的流传变异性 论民间文学的传统性 论民间文学的集体性 论民间文学与表演性的关系 论民间文学的历史价值 民间文学与风俗习惯的关系 论民间文学的多功能性 论民间文学在生产劳动中的实用价值 民间文学总结劳动经验论 论民间文学的教育功能 论民间文学的娱乐功能 民间文学的艺术欣赏价值 论洪水神话 论神话的艺术特征 论神话的影响 论×地民间传说的主要内容 论×地的人物传说 论×地的能工巧匠传说 论×地的英雄传说 论×地的历史传说 论×地的地方传说 26.论×地的风俗传说 论×地长工与地主的故事 28.论×地的劳动故事 29.论×地的家庭故事 30.论×地的爱情故事 论×地生活故事的类型问题 论×地的嘲讽笑话 论×地的幽默笑话 论民间笑话的艺术成就 论民间笑话的美学意义 论传统民间童话的内容 论传统民间童话的分类 38论×地的精灵童话(故事) 40.论×地的人物童话(故事) 论×地的童话的艺术特色 论×地的民谣 论×地的民歌 论×地的山歌 论×地的民间小调 论×族民歌 论×地的劳动歌 论×地的农民苦歌 论×地的长工歌谣 论×地的工人苦歌 论×地的妇女苦歌 论×地的讽刺歌谣 论×地的情歌 论×地的仪式歌 论×地的儿歌、童谣 论民间歌谣的艺术特点 论×地的政治谚语 论×地的劳动谚语 论×地的谚语的艺术特点 论谜语的历史 论×地的谜语内容 论×地的谜语分类 论地的谜语艺术特征 论×地歇后语分类 论×地民间长诗的艺术特色 论×地相声 论×地快书、快板 十一、古代汉语部分 论汉字的性质 论汉字发展演变的规律 许慎六书说论评 古汉语的后置定语问题 原始汉字的认定及其构形特点 “‘何所’十动词”的内部结构层次 现代汉字构形特点 现代汉字的表记功能 论现代汉字中的变体字 论现代汉字中的形声字 论现代汉字中的会意字 论现代汉字中的象形字 汉字编码研究及方案设计 汉字字形的文化信息研究 汉字考释方法述评 汉字析形方法研讨 汉字教学方法研究 词的多义性和词素的多义性 词义演变的深层意义基础 音义联系的任意性和命名的理据性 汉字起源研究述评 半坡刻符的性质及其与文字的关系 古汉字指事字的表义功能 形声字起源试论 甲骨文形声字研究 《说文》省声研究 汉字形体演变的基本规律 论汉字形体演变的繁简分合 汉字前途讨论述评 训诂学与中学语文教学 论中学教材文言文的注释 论汉字的音义联系 江永“女书”源流研究 江永“女书”的形体结构研究 主谓间“之”字探源 指代性“见”字词性再研究 主谓间“而”字的形成和发展 十二、中学语文教育学部分 语文教学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研究 论语文教学目标的规范表述 语文教学目标对语文教学效率的影响 论语文教学目标体系的建构 论文学教学内容与学生人文素养的关系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语文新教材的使用情况调查及分析(初、高中;各种版本均可) 论语文知识与技能的关系 论思维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 语文教学模式与语文教学个性关系 论语文教学中××模式(或方法)的运用 作文批改的多种方式及效果 论作文测评的效度与信度 论阅读题型的设计 语文素质的构成及培养思考 语文课堂评价的价值与策略 论语文教师的文学修养(或科学意识) 中学语文加大文言文内容的价值探讨 论说话(或听话、阅读、写作等)能力的培养 论语文教学中减负与提质的关系 文学教学模式及方法研究 语文教师科研意识和行为研究 探究性学习与语文教学 语文知识结构和教学结构的关系 中国古代文学类 1)李白诗中的仙、侠精神。 2)论辛词的英雄情节 3)论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特色 4)论辛弃疾的“以文为词” 5)论韩愈的“以文为诗”。 6“清空骚雅”、“幽韵冷香”的白石词。7)关于白居易〈新乐府的评价 8)关汉卿杂剧中的女性形象 9)韩愈散文的艺术风格 10)元散曲的艺术风格 11)柳宗元的寓言创作 12)<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13)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 14)〈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15)论杜牧的七言绝句 16)论归有光的散文 17)论李商隐的无题诗 18)〈牡丹亭〉的艺术成就 19)西蜀词与南唐词之比较 20)〈西游记〉的奇幼美与诙谐性 21)欧阳修词的艺术风格 22)〈金瓶梅〉人物论 23)欧阳修散文的情韵美 24)“三言”“二拍中经商题材的时代特色 25)王安石后期的诗歌 26)论纳兰性德词 27)苏轼词的主导风格 28)〈桃花扇〉人物论 29)秦观词的婉约风格 30)〈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 31)〈红楼梦〉的悲剧精神 32)论易安体 33)论陆游诗歌的爱国主题 34)〈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