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论文免费下载

发布时间:2024-07-08 23:18:51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论文免费下载

人民币中的数学问题有一天,我跟妈妈去逛商场。妈妈进了超市买东西,让我站在付钱的地方等她。我没什么事,就看着营业员阿姨收钱。看着看着,我忽然发现营业员阿姨收的钱都是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的,我感到很奇怪:人民币为什么就没有3元、4元、6元、7元、8元、9元或30元、40元、60元呢?我赶快跑去问妈妈,妈妈鼓励我说:“好好动脑筋想想算算,妈妈相信你能自己弄明白为什么的。”我定下心,仔细地想了起来。过了一会儿,我高兴地跳了起来:“我知道了,因为只要有1元、2元、5元就可以随意组成3元、4元、6元、7元、8元、9元,只要有10元、20元、50元同样可以组成30元、40元、60元……”妈妈听了直点头,又向我提了一个问题:“如果只是为了能随意组合的话,那只要1元不就够了吗?干吗还要2元、5元呢?”我说:“光用1元要组成大一点的数就不方便了呀。”这下妈妈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夸奖我会观察,爱动脑筋,我听了真比吃了我最喜欢吃的冰激凌还要舒服。在此,我也想告诉其他的小朋友: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问题,只要你多留心观察,多动脑思考,你就会有很多意外的发现,不信你就试一试!

『小学数学教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全册教案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 学数 下载:470 推荐程度: 『小学数学教案』人教版小学数学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教案

《小学数学3上课件等多个文件》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链接:提取码:4v2p小学数学3上课件等多个文件|三年级上数学PPT课件+教案|三数上(RJ)--精品教学课件 (1)|三年级上数学PPT课件+教案|课件|单元教案|一 时、分、秒|五 倍的认识|四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三 测量|七 长方形和正方形|六 多位数乘一位数|九 数学广角——集合|二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八 分数的初步认识

一、教师眼中的“倍”   从众多发表的文章中,我们可以发现,多数教师把“倍”看成是刻画两个量之间关系的一种表达方式,其数学核心思想是:用一个量去刻画另一个量。“倍”代表着两个数量间的比较关系,它产生的前提和基础是两者比较,而关键是要把其中一方以另一方为标准,分成相同的几份。[1]“倍”是学生在刻画两个量之间关系的时候,第一次从绝对数量的比多少,到相对数量的关系的转变。对于中高年级即将接触到的“分数”“百分数”“比”甚至以后的函数等内容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还有教师认为:“倍”是刻画两个量之间关系的众多表达方式中的一种,和其他的刻画方式属于同等位置,应该和众多的刻画方式建立起联系,并将“倍”的刻画方式准确地纳入到表达关系这一知识体系当中。   目前,从研究现状来看,多数一线教师对“倍”的理解到了“关系”的层面,北京教育学院刘加霞老师认为“倍”是从加法结构到乘法结构的转折点。小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主要是加法结构和乘法结构,而乘法结构是在加法结构基础上产生的高层次的数学认知结构。乘法结构不是指单一的认识乘法,而是一个概念体系,基本概念是乘法与除法,与之相关的倍、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运算律甚至面积、体积、表面积、速度等概念和定律。[2]从现状来看,从乘法结构的角度去进一步研究“倍”未必不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我们既可以从乘法结构聚焦到“倍的认识”,也可以从“倍的认识”辐射到乘法结构。   二、教师在教学时关注到了什么   (一)学生学习的基础   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如果我不得不将教育心理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一线教师在“倍”的教学时,能从学生的已有认知出发,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教材中“倍”的概念是依据乘除法知识中“几个几”“份”的概念扩展而来的,通过两个数量的比较,由“份”引出“倍”,使学生初步认识“倍”的含义,这就是学生已经具备了的认识“倍”的基础。[3]针对“倍”的意义理解,就是要让学生对乘法意义中的“几个几”与新知“几倍”形成关联。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来认识概念的本质,建立新旧概念间的联系,以促进知识的有效迁移。   (二)教学情境   北师大版教科书以快乐的动物为情境,通过问题串一步步引导学生对不同动物的只数进行比较,从而认识“倍”的概念。人教版教科书则是让学生在用小棒拼摆图形的过程中建立“倍”的概念。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进一步把它转换成了各种各样有趣的情境,有的以猜数游戏开始,有的先利用拍手歌激趣,有的是先动手摆不同颜色的图片再发现数量关系的问题,有的是比较不同事物的数量关系,有的是比较物体的长度关系,有的创设挑战三个卡通人物带来的数学问题的情境,等等。无论什么样的问题情境,目的都是让学生在其感兴趣的情境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在感受数学的魅力的同时掌握“倍”的概念。   (三)从关系入手,理解“倍”的意义   前文中提到,多数教师把“倍”看成是刻画两个量关系的一种表达方式。因此教师往往从研究关系入手,来理解“倍”的意义。例如北京海淀教研室的郭丽军老师在教学时先出示3个红圆片、3个黄圆片,问两种圆片的数量有怎样的关系?然后增加3个黄圆片,再让学生说一说3个红圆片和6个黄圆片又有怎样的关系。学生最先会发现多少的关系,然后教师慢慢地引导学生从多少的关系过渡到倍的关系,也就是让学生的思维从加法结构上升到乘法结构。   (四)注重动手操作,利用画图表征,促进“倍”的理解   教师一般通过引导学生画一画、比一比等操作活动,引发、激活学生头脑中的原有认知,并使之外显;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从“几个几”的角度初步认识“倍”的含义。认知心理学认为,概念形成其实可以概括为两个阶段,即从完整表象上升为抽象概念,实现抽象概念在思维过程中的具体再现。在这两次必备转换过程中形成完整表象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但由于低年级学生表达能力的欠缺,让学生通过画图表征来表达出自己构建的概念表象就显得尤为重要。画图表征在实物操作与抽象思维之间架起了桥梁,让学生在圈一圈、画一画中初步建立“倍” 的表象,有利于学生有效表达自己构建的概念表象。   (五)在不断对比与抽象中, 逐步理解“倍”的意义   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通过画图等手段初步认识了“倍”后,如何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倍” 的概念呢?这就需要在不断对比与抽象中,舍弃各种非本质的特征,在变化中抓住“不变”, 而这“不变” 就是它们的量性特征,就是“倍” 的本质。许多教师会设计多个比较的环节,例如:一份数不变,几份数在变,倍数也随之变化;一份数在变,几份数也在变,倍数却不变。通过比较,引导学生逐步明晰和把握概念的本质,使认知和理解走向深入。   三、“倍”的认识的新思考   虽然我们认识了“倍”的本质,虽然我们了解了学生的学习基础,但是对于“倍”的理解,学生还是有一定困难的,虽然学生能够说出谁是谁的几倍,也能借助乘法进行计算,但这并不表示学生真正认识、理解了“倍”,在运用时仍然会出现许多困难。这首先受到儿童自身的认知结构水平的影响,从加法结构到乘法结构,学生认知结构需要发生一定程度“质”的变化。倍的学习是发生质的变化的第一次机会,学生学习“倍”都要经历从加法结构到乘法结构的转变,认知结构的转变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困难。[4]其次是因为该知识点本身的难度,“倍”不是单一的乘法结构,它是乘法意义的拓展延伸,但同时也包含对除法意义的理解,这无疑会对初次理解“倍”的概念的学生造成一定的困难。   学校最近开展了“课堂观察”研究,通过教师和学生一对一的课堂细致观察,我们还发现了学生在学习“倍”的过程中有如下三个问题。   (一)学生对“关系”不理解   “关系”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这个词,感觉理解起来很简单,但孩子对于用在数学背景中的“关系”一词并不是很理解,大多数学生听到教师提出的问题“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时表现出了听不懂的状态,所以教师在这时不妨停一停,可以举个例子来进一步说明,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继续下面的学习。   (二)理解“倍”的概念不能只通过观察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许多一线教师都是让学生直接通过观察静止的事物来找数量之间的关系,例如黑板上摆好的教具或画好的简单图形。当教师在黑板上摆出6个红色圆片和3个白色圆片时,学生会很快说出6比3多3或者3比6少3,但很难想到6里面有2个3,或者是6是3的2倍,这也恰恰说明了儿童的认知从加法结构上升到乘法结构是十分困难的。怎样能让学生自然地过渡呢?通过尝试,我们发现“动手操作”是一个可行的办法。课前为学生准备一些可以摆动的学具,例如最简单的小圆纸片,学生在摆一摆学具的过程中,会非常自然的产生分堆的想法(如下图),他们会把3个白纸片摆成1堆,把6个红纸片摆成两堆,这里的“一堆”就是“1份”或者叫作“1倍量”最好的形体展示,这样学生从形上更自然地想到6里面有2个3,这就是学生脑子中最初的“倍”。   许多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倍”,看清数量之间的关教师一上课就让学生去圈一圈,然后直接引出了“倍”的概念。笔者认为这样做也许有点太快了,“倍”的认识需要一个时间的等待,我们不妨放慢脚步,在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时,能通过教师的引导动手摆一摆,其实摆出的“1堆”和圈出的“1份”能达到异曲同工之妙,而动手摆一摆会让学生对“倍”的认识更加深刻。   (三)“倍”难于表达   学生能够说出谁是谁的几倍,也能借助乘法进行计算,但在描述时仍然会出现许多困难。认识“倍”就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倍”的含义并学会表达“倍”。在表达“倍”时,我们不要急于给学生标准的表达形式,而要等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的理解能力前于学生的表达能力,所以我们认为学生表达不清楚是正常的。在表达“倍”的时候,我们可以尝试用画图的方式进行多个角度的表达以加深理解。   “倍的认识”一课不是一节新课,但是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们需要有把它看成一节新课去研究的意识,我们更需要有站在前辈的肩膀上去思考、去研究、去创新的精神。

小学数学论文免费下载500字五年级上册

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吗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吗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吗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吗

原来小学也开始写论文了,看来这是一大进步。不过论文必须自己写。论文抄袭比考试作弊更加恶劣,因为牵涉到知识产权等法律问题。所以,论文要自己写,没人能帮你。

看看那篇适合!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我们数学王国里也有许多有趣的事情。比如,在我现在的第九册的练习册中,有一题思考题是这样说的:“一辆客车从东城开向西城,每小时行45千米,行了5小时后停下,这时刚好离东西两城的中点18千米,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王星与小英在解上面这道题时,计算的方法与结果都不一样。王星算出的千米数比小英算出的千米数少,但是许老师却说两人的结果都对。这是为什么呢?你想出来了没有?你也列式算一下他们两人的计算结果。”其实,这道题我们可以很快速地做出一种方法,就是:45×5=5(千米),5+18=5(千米),5×2=261(千米),但仔细推敲看一下,就觉得不对劲。其实,在这里我们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这时刚好离东西城的中点18千米”这个条件中所说的“离”字,没说是还没到中点,还是超过了中点。如果是没到中点离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就是前面的那一种,如果是超过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应该就是45×5=5(千米),5-18=5(千米),5×2=189(千米)。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45×5=5(千米),5+18=5(千米),5×2=261(千米)和45×5=5(千米),5-18=5(千米),5×2=189(千米)。两个答案,也就是说王星的答案加上小英的答案才是全面的。  在日常学习中,往往有许多数学题目的答案是多个的,容易在练习或考试中被忽略,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审题,唤醒生活经验,仔细推敲,全面正确理解题意。否则就容易忽略了另外的答案,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其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小学数学教学从一年级起就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谈几点看法。 一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 思维具有很广泛的内容。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有各种各样的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思维能力呢?《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一条规定是很正确的。下面试从两方面进行一些分析。首先从数学的特点看。数学本身是由许多判断组成的确定的体系,这些判断是用数学术语和逻辑术语以及相应的符号所表示的数学语句来表达的。并且借助逻辑推理由一些判断形成一些新的判断。而这些判断的总和就组成了数学这门科学。小学数学虽然内容简单,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但却离不开判断推理,这就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再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他们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这里所说的抽象逻辑思维,主要是指形式逻辑思维。因此可以说,在小学特别是中、高年级,正是发展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有利时期。由此可以看出,《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把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项数学教学目的,既符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又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大纲》中的规定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和足够的重视。一个时期内,大家谈创造思维很多,而谈逻辑思维很少。殊不知在一定意义上说,逻辑思维是创造思维的基础,创造思维往往是逻辑思维的简缩。就多数学生说,如果没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训练,很难发展创造思维。因此如何贯彻《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目的要求,在教学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还是值得重视和认真研究的问题。 《大纲》中强调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只是表明以它为主,并不意味着排斥其他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学生虽然在小学阶段正在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是形象思维并不因此而消失。在小学高年级,有些数学内容如质数、合数等概念的教学,通过实际操作或教具演示,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与此同时学生的形象思维也会继续得到发展。又例如,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虽然不能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但是在教学与旧知识有密切联系的新知识时,在解一些富有思考性的习题时,如果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可以对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起到促进作用。教学时应该有意识地加以重视。至于辩证思维,从思维科学的理论上说,它属于抽象逻辑思维的高级阶段;从个体的思维发展过程来说,它迟于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据初步研究,小学生在10岁左右开始萌发辨证思维。因此在小学不宜过早地把发展辩证思维作为一项教学目的,但是可以结合某些数学内容的教学渗透一些辩证观点的因素,为发展辩证思维积累一些感性材料。例如,通用教材第一册出现,可以使学生初步地直观地知道第二个加数变化了,得数也随着变化了。到中年级课本中还出现一些表格,让学生说一说被乘数(或被除数)变化,积(或商)是怎样跟着变化的。这就为以后认识事物是相互联系、变化的思想积累一些感性材料。 二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的过程。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来说,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如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另一方面,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为运用思维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和材料。这样说,绝不能认为教学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会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只是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供有利的条件,还需要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并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计划地加以培养,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如果不注意这一点,教材没有有意识地加以编排,教法违背激发学生思考的原则,不仅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相反地还有可能逐步养成学生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 怎样体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是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 (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阶段各个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要明确各年级都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从一年级一开始就要注意有意识地加以培养。例如,开始认识大小、长短、多少,就有初步培养学生比较能力的问题。开始教学10以内的数和加、减计算,就有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问题。开始教学数的组成就有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逐步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形成10以内数的概念,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学会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如果不注意引导学生去思考,从一开始就有可能不自觉地把学生引向死记数的组成,机械地背诵加、减法得数的道路上去。而在一年级养成了死记硬背的习惯,以后就很难纠正。 (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每一节课的各个环节中。不论是开始的复习,教学新知识,组织学生练习,都要注意结合具体的内容有意识地进行培养。例如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有经验的教师给出式题以后,不仅让学生说出得数,还要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特别是当学生出现计算错误时,说一说计算过程有助于加深理解“凑十”的计算方法,学会类推,而且有效地消灭错误。经过一段训练后,引导学生简缩思维过程,想一想怎样能很快地算出得数,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教学新知识时,不是简单地告知结论或计算法则,而是引导学生去分析、推理,最后归纳出正确的结论或计算法则。例如,教学两位数乘法,关键是通过直观引导学生把它分解为用一位数乘和用整十数乘,重点要引导学生弄清整十数乘所得的部分积写在什么位置,最后概括出用两位数乘的步骤。学生懂得算理,自己从直观的例子中抽象、概括出计算方法,不仅印象深刻,同时发展了思维能力。在教学中看到,有的老师也注意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但不是贯穿在一节课的始终,而是在一节课最后出一两道稍难的题目来作为训练思维的活动,或者专上一节思维训练课。这种把培养思维能力只局限在某一节课内或者一节课的某个环节内,是值得研究的。当然,在教学全过程始终注意培养思维能力的前提下,为了掌握某一特殊内容或特殊方法进行这种特殊的思维训练是可以的,但是不能以此来代替教学全过程发展思维的任务。 (三)培养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中。这就是说,在教学数学概念、计算法则、解答应用题或操作技能(如测量、画图等)时,都要注意培养思维能力。任何一个数学概念,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进行抽象、概括的结果。因此教学每一个概念时,要注意通过多种实物或事例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揭示其本质特征,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例如,教学长方形概念时,不宜直接画一个长方形,告诉学生这就叫做长方形。而应先让学生观察具有长方形的各种实物,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边和角各有什么共同特点,然后抽象出图形,并对长方形的特征作出概括。教学计算法则和规律性知识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判断、推理能力。例如,教学加法结合律,不宜简单地举一个例子,就作出结论。最好举两三个例子,每举一个例子,引导学生作出个别判断〔如(2+3)+5=2+(3+5),先把2和3加在一起再同5相加,与先把3和5加在一起再同2相加,结果相同〕。然后引导学生对几个例子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即等号左端都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而等号右端都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结果不变。最后作出一般的结论。这样不仅使学生对加法结合律理解得更清楚,而且学到不完全归纳推理的方法。然后再把得到的一般结论应用到具体的计算(如57+28+12)中去并能说出根据什么可以使计算简便。这样又学到演绎的推理方法至于解应用题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这里不再赘述。 三 设计好练习题对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学习计算方法、掌握解题方法一样,也必须通过练习。而且思维与解题过程是密切联系着的。培养思维能力的最有效办法是通过解题的练习来实现。因此设计好练习题就成为能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一环。一般地说,课本中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练习题。但是不一定都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而且由于班级的情况不同,课本中的练习题也很难做到完全适应各种情况的需要。因此教学时往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一些调整或补充。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 (一)设计练习题要有针对性,要根据培养目标来进行设计。例如,为了了解学生对数学概念是否清楚,同时也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概念进行判断的能力,可以出一些判断对错或选择正确答案的练习题。举个具体例子:“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如要作出正确判断,学生就要分析偶数里面有没有质数。而要弄清这一点,要明确什么叫做偶数,什么叫做质数,然后应用这两个概念的定义去分析能被2整除的数里面有没有一个数,它的约数只1和它自身。想到了2是偶数又是质数,这样就可以断定上面的判断是错误的。  记得暑假里的一天,我们到叔叔家里玩,正玩到兴头上,叔叔拿了10个硬币走了过来,说:“你们想要这些硬币吗?”“当然想啦!”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道。我望着叔叔,真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心里琢磨着,不知道叔叔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你们想要这些硬币,就要回答我的问题,谁答对,硬币就全归他了。”说完,叔叔就提出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把10个硬币放进3个杯子里,使每个杯子里的硬币数都是奇数,看谁能找出最多的方法。”  听完叔叔的题目,大家冥思苦想。只见表弟在客厅里走来走去,表姐坐在椅子上冷静地思考着。不一会,我看见妹妹找来了材料,试着做。可是,做了很久,妹妹还是没找到具体解题的方法。我也不甘示弱,开动脑筋想着。哎,要是能把这硬币拿到手,那该多好啊!  过了十多分钟,大家都没有想到怎么做,叔叔见此情景,对我们说:“给你们一点提示吧!解这道题要学会多转几个弯,不要……”“等等!”话没说完,表弟好象想到了什么似的。只见他拿起10个硬币,先把第1个硬币放到第1个杯子里去,然后把3个硬币投进第2个杯子里,看到这里,我不禁想道:这个办法嘛,我早就想过了,根本就不行,剩下的硬币有6个,6是偶数,我可以肯定地说一句:“这个办法是行不通的。”当表弟把剩下的6个硬币放到第3个杯子时,我插嘴道:“这办法根本……”我的话还没说完,表弟就把我的话打断了,“表姐,你还是看我的表演吧!”表弟神气地说。只见他拿起第1个杯子,把那个硬币放到第3个杯子里去。“这就是第一种方法。”表弟得意地扮了个鬼脸。“哎呀!我真笨,怎么想到第三步就放弃了呢?真不值得!”接着,表弟按照第一次那样做,先把3个硬币放到第1个杯子里,然后在第二个杯子里放5个硬币,接着把剩下的硬币放到第三个杯子里,最后,把第一个杯子里的硬币放到第三个杯里去。这样第二种方法就完成了。按着这样的方法,表弟连续做了13次。  看到这里,站在一旁的叔叔拍起了手掌,点点头说:“真想不到,你这小鬼还会有动脑筋的时候,这回你赢了,10个硬币都归你了。”叔叔一边称赞表弟,一边抚摸着他的小脑袋。“不过,小瑜呀,你可得加把劲了,这回连表弟都赢了你。记住,凡事多动脑筋,别轻易放弃。”  是呀,叔叔说得对,凡事多动脑筋,别轻易放弃。如果我刚才想到第三步没放弃的话,再动动脑筋,那道题就被我解开了。以后,真的要加把劲,要努力学好数学,掌握好数学,更要学会在生活中灵活运用好数学。

1234567890以及应用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论文免费下载

近代学制中的小学语文教学 郑国民 文献来自: 小学语文教学 1996年 第12期 CAJ下载 PDF下载 近代学制中的小学语文教学北京师范大学博士郑国民近代的语文教学是我国语文教育史上的过渡时期,无论是教学的目的、内容,还是教学的方法,都具有鲜明的二重性的特征,既保留着几千年沿袭下来的传统,又逐渐增添了当时的特殊的社会发展阶段 被引用次数: 3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书讯 文献来自: 小学语文教学 2003年 第11期 CAJ下载 PDF下载 00小学语文备课艺术00小学语文教学艺术00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00小学语文教学疑难答问13 被引用次数: 2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 易昌波,王天白 文献来自: 江西教育 1981年 第12期 CAJ下载 PDF下载 要明确教学任务,切实搞好三年级语文教学的过渡。 1、由识字教学过渡到阅读教学。一,二年级识字是重点,三年级虽也有识字的任务,但重点已转到阅读上。语文教材取消了集中识字和给独立阅读课文全部注音的形式。因此,识字主要以学 被引用次数: 0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文献来自: 四川教育 1980年 第08期 CAJ下载 PDF下载 这两点是和一二年级不同的。另外,由于学生已经学会查字典,在识字教学的教法上也应和一二年级有所区别,要加强查字典的训练,培养学生自学生字的能力。 (1)读准字音课本中的所有生字都有注音,基础。11练中巩固汉语拼音的作业有{5 被引用次数: 0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关于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的调查 丁炜 文献来自: 上海教育科研 2002年 第10期 CAJ下载 PDF下载 使u语交际教学的理论和实践逐步走向成熟上诲右|盲n研2002年第10卿关于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的调查@丁炜$上海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被引用次数: 4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探讨 雷小芳 文献来自: 文教资料 2005年 第27期 CAJ下载 PDF下载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无定法,只要教师善于发现,注重引导,日常生活中识字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留心生活,你会有无尽的发现。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探讨@雷小芳$耒阳市红卫煤业公司子弟学校 被引用次数: 0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质量评价方法 吴爱宝 文献来自: 上海教育科研 1987年 第06期 CAJ下载 PDF下载 全面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整体发展,还有待于不断研究和完善。32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吴爱宝<正> 二年级阶段总结性考察是整个小语教学过程中一项关键性的评价 被引用次数: 0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中日现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比较 付宜红 文献来自: 小学语文教学 1997年 第01期 CAJ下载 PDF下载 二、中日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在具体内容上的不同首先,表现在小学语文教学总目标方面。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这样概括的:“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 被引用次数: 2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崔峦 文献来自: 小学语文教学 1997年 第05期 CAJ下载 PDF下载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语文教学的目标和语文教学应做的全部工作。怎样在语文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 充分发挥语文教学育人的作用。在强调语文工具性的时候,要防止出现淡化思想性、削弱语文教学进行思想教育的偏向。2 被引用次数: 1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发散性思维训练 戴玉琴,赵海 文献来自: 教育科学研究 2002年 第01期 CAJ下载 PDF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发散性思维训练@戴玉琴$北京市朝阳区劲松第四小学中学!高级教师100021 @赵海$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被引用次数: 1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新课程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构建 姜迎雪,白先杰 文献来自: 吉林教育 2005年 第09期 CAJ下载 PDF下载 根据以读为本的阅读教学达标模式,我们进行了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以语文第二册第14课《荷叶圆圆》第二课时为例。第一步,复习上节课认读的生字词。第二步,交待学习目标。这节课第一展示朗读课文的水平,第二展示写字的水平。然后教师出示课件《 被引用次数: 0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之我见 卢松春 文献来自: 龙岩师专学报 1997年 第04期 CAJ下载 PDF下载 笔者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多年,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应以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为核心,并以此为目的进行教学全过程的改革。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体现如下特点:一是以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语文教学大纲》为依据 被引用次数: 0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 王本中 文献来自: 电化教育研究 1996年 第01期 CAJ下载 PDF下载 各试验学校产生了一批优秀的教案及课堂教学实录资料。 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高了小学语文教学质最。通过教学试验,对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都产生了十分显著的效果。主要表现在: (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由于学生对使用计算机很感 被引用次数: 2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探源寻根 根深叶茂——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之浅见 田本娜 文献来自: 课程教材教法 2004年 第10期 CAJ下载 PDF下载 总结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四、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要根深叶茂 今天我们要改革小学语文教学,怎样才能使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扎根传统,面向现代,形成根深叶茂的态势呢 继承并发展了传统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必须扎根传统,面向现代:要以科学的发展观学习传统、发展语文教学 被引用次数: 2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马关县举行小学二年级语文、数学课堂教学竞赛 杨寿琼 文献来自: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 2005年 第09期 CAJ下载 PDF下载 马关县小学二年级语文、数学课堂教学竞赛分别在城东学校、城西学校同时举行。这次竞赛有各乡镇、城区3校推荐出来的语文、数学各17位选手参加,观摩人数达600余人。此次竞赛呈现出3个显著特点:一是参赛教师的素质明显提高,尤 马关县举行小学二年级语文、数学课堂教学竞赛$马关县教育局教研室@杨寿琼 被引用次数: 0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原理(上) 田本娜 文献来自: 课程教材教法 2001年 第09期 CAJ下载 PDF下载 提高语文教学的创造性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原理(上)$天津师范大学@田本娜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被引用次数: 1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美国的小学语文课程和阅读教学 吴忠豪 文献来自: 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2年 第03期 CAJ下载 PDF下载 美国的小学语文课程和阅读教学@吴忠豪$上海师范大学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心<正> 一、美国小学的语文课程。 美国小学的课程一般分为语文、数学、社会学、科学、艺术(画图、音乐、舞蹈)、体育等。而用于语文课程的教学时间远远超 被引用次数: 1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试论素质教育中的小学语文教学 戴佩瑶,徐文博 文献来自: 小学语文教学 1997年 第03期 CAJ下载 PDF下载 也是小学语文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四、语文教学评价与语文素质评价教师教学工作评价和学生语文素质评价是一种新的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成绩考查方法,它对教育效用予以价值上的判断,是指导教学和推动教学的重要手段,在教育、教 能全面地、深层次地评价学生的语文素质试论素质教育中的小学语文教学@戴佩瑶@徐文博 被引用次数: 2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小学二年级语文《一株紫丁香》片段教学案例比较 陆燕 文献来自: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4年 第02期 CAJ下载 PDF下载 这种教学效果与第一次的教学效果简直是天壤之别。小学二年级语文《一株紫丁香》片段教学案例比较@陆燕$江苏省海门市育才小学!226100 被引用次数: 0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中韩两国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比较 权瑚 文献来自: 课程教材教法 2001年 第05期 CAJ下载 PDF下载 对中韩两国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情况作一大略的比较 ,以帮助大家了解韩国小学语文教学状况 ,为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中国朋友提供一点参考资料? 被引用次数: 2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查语文教学 的定义 搜小学语文教学 的学术趋势 搜年级 的学术趋势 翻译 二年级小学语文教学 搜索相关数字 山东省少年级运动员 年级学生作业量 年级语文教辅书成本价

你想问什么,本人可以帮忙解答

回答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本单元的专题为“识字”,安排了四课识字:《春夏秋冬》《姓氏歌》《小青蛙》和《猜字谜》。目的是要求学生知道识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ロ语交际”是听故事,讲故事,训练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怎样做到说话时既连贯又完整。语文园地是对本单元内容的综合考查,要求学生在主动识字的基础上,喜欢积累优美词语,爱上阅读。本单元的“语文园地一”,包括“ロ语交际”和“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教学目标1.会认51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识字韵文,并能背诵部分韵文。3.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识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阅读能力,收集有关春天的词语,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春天。教学重点:1.会认51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2.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识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识字韵文,积累词语。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阅读能力,收集有关春天的词语,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春天。 以上资料,提供参考作用。答题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了尘斋人为您解答完毕了,希望您能满意!希望可以得到您的赞!您还有什么问题吗?我可以为您解答,如果解答的不符合您的要求,您可以提出来哦!提出来我才可以进步的,感谢您!谢谢啦。心。您好,亲,还有什么我可以帮助您吗麻烦给个赞哦,谢谢您!

教学反思范文一:这次考试后,考卷知识面较广,题型较灵活,重点在考学生应用能力。通过本次测试,发生学生做得较好的方面有:1、汉语拼音掌握较好,看拼音写词语,和连线题做的较好。2、能看图写出相应的象形字,会给字加偏旁组词,能根据字的意思选字填空。3、对课文内容较熟悉,因此按课文内容填空失分不多。   不足之处: 1、不能规范写字。部分学生书写不认真。  2、弄不清形近字和同音字。 3、阅读理解能力不够理想,有些人数不清自然段,分不清故事和故事中的人物, 题上要求写故事中的人物写成了故事。   基于以上的错误,在今后教学上,我的整改措施有:   1、在日常的教学中,我要加强对学生的良好的读书、写字、倾听、动手、思考等习惯的培养。 2、加强识字教学,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如:加强识字、写字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更合理的运用所学的生字。教学反思范文二:布置了学习任务:尝试运用“发现法”学习课文。仔细读课文,想想读懂,还有不理解。在四人小组里讨论交流。并强调学生能感悟多少就说多少,发现就交流,看谁发现得多,看谁的思维最敏捷。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教室里呈现出书声琅琅、圈圈画画、主动思考、热烈交流的景象。交流时,各小组的同学都争着发言,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教师应该教学生“学会学习”。只有学会学习,才能应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进而构建新的知识。在这一教例中,我让学生用自学讨论法去读书、思考、讨论,解决问题,并注意保护学生的发现,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

小学数学论文免费下载500字五年级下册

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吗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吗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吗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吗

巧用平均数,同学们我们日常生活中都做过简单有趣的数学问题吧,今天我和大家来分享一题罢问题有¥6超重,鹅卵石他们的重量是5千克6千克4千克4千克3千克2千克要求他们分别放在三个背包里,最要求,最终的一个背包尽可能近一点,请写出最终的背包的石头是多少千克,请同学们动手开始吧,接下来我来解答5+ 6:00 +6+4+4+3+2 ( ÷3等于17千克,这时三个背包的平均数,所以最终的肯定要超过17千克,如果¥1中联部,不是整数体育课块平均数为整数,所以最小最重的背包重量只能是5 千克10千克在这六个重量中,正好有6+46+4单5千克与其余的¥5中做的另一块都不可能得到5千克的重量最重的背包的证明,不可能是5千克,那么悲观中就可能最小就是10千克,六个重量重正好有个是6+4等于10或4+4+4+2等于10 24+4+2等于10也就是说,可以取到10千克,剩下的石头中4+3+2等于9000客衣个背包中5千克,所以这样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10千克,同学们你们明白了吗了吗?

看看那篇适合!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我们数学王国里也有许多有趣的事情。比如,在我现在的第九册的练习册中,有一题思考题是这样说的:“一辆客车从东城开向西城,每小时行45千米,行了5小时后停下,这时刚好离东西两城的中点18千米,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王星与小英在解上面这道题时,计算的方法与结果都不一样。王星算出的千米数比小英算出的千米数少,但是许老师却说两人的结果都对。这是为什么呢?你想出来了没有?你也列式算一下他们两人的计算结果。”其实,这道题我们可以很快速地做出一种方法,就是:45×5=5(千米),5+18=5(千米),5×2=261(千米),但仔细推敲看一下,就觉得不对劲。其实,在这里我们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这时刚好离东西城的中点18千米”这个条件中所说的“离”字,没说是还没到中点,还是超过了中点。如果是没到中点离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就是前面的那一种,如果是超过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应该就是45×5=5(千米),5-18=5(千米),5×2=189(千米)。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45×5=5(千米),5+18=5(千米),5×2=261(千米)和45×5=5(千米),5-18=5(千米),5×2=189(千米)。两个答案,也就是说王星的答案加上小英的答案才是全面的。  在日常学习中,往往有许多数学题目的答案是多个的,容易在练习或考试中被忽略,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审题,唤醒生活经验,仔细推敲,全面正确理解题意。否则就容易忽略了另外的答案,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其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小学数学教学从一年级起就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谈几点看法。 一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 思维具有很广泛的内容。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有各种各样的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思维能力呢?《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一条规定是很正确的。下面试从两方面进行一些分析。首先从数学的特点看。数学本身是由许多判断组成的确定的体系,这些判断是用数学术语和逻辑术语以及相应的符号所表示的数学语句来表达的。并且借助逻辑推理由一些判断形成一些新的判断。而这些判断的总和就组成了数学这门科学。小学数学虽然内容简单,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但却离不开判断推理,这就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再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他们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这里所说的抽象逻辑思维,主要是指形式逻辑思维。因此可以说,在小学特别是中、高年级,正是发展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有利时期。由此可以看出,《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把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项数学教学目的,既符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又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大纲》中的规定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和足够的重视。一个时期内,大家谈创造思维很多,而谈逻辑思维很少。殊不知在一定意义上说,逻辑思维是创造思维的基础,创造思维往往是逻辑思维的简缩。就多数学生说,如果没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训练,很难发展创造思维。因此如何贯彻《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目的要求,在教学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还是值得重视和认真研究的问题。 《大纲》中强调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只是表明以它为主,并不意味着排斥其他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学生虽然在小学阶段正在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是形象思维并不因此而消失。在小学高年级,有些数学内容如质数、合数等概念的教学,通过实际操作或教具演示,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与此同时学生的形象思维也会继续得到发展。又例如,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虽然不能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但是在教学与旧知识有密切联系的新知识时,在解一些富有思考性的习题时,如果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可以对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起到促进作用。教学时应该有意识地加以重视。至于辩证思维,从思维科学的理论上说,它属于抽象逻辑思维的高级阶段;从个体的思维发展过程来说,它迟于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据初步研究,小学生在10岁左右开始萌发辨证思维。因此在小学不宜过早地把发展辩证思维作为一项教学目的,但是可以结合某些数学内容的教学渗透一些辩证观点的因素,为发展辩证思维积累一些感性材料。例如,通用教材第一册出现,可以使学生初步地直观地知道第二个加数变化了,得数也随着变化了。到中年级课本中还出现一些表格,让学生说一说被乘数(或被除数)变化,积(或商)是怎样跟着变化的。这就为以后认识事物是相互联系、变化的思想积累一些感性材料。 二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的过程。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来说,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如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另一方面,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为运用思维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和材料。这样说,绝不能认为教学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会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只是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供有利的条件,还需要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并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计划地加以培养,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如果不注意这一点,教材没有有意识地加以编排,教法违背激发学生思考的原则,不仅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相反地还有可能逐步养成学生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 怎样体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是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 (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阶段各个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要明确各年级都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从一年级一开始就要注意有意识地加以培养。例如,开始认识大小、长短、多少,就有初步培养学生比较能力的问题。开始教学10以内的数和加、减计算,就有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问题。开始教学数的组成就有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逐步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形成10以内数的概念,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学会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如果不注意引导学生去思考,从一开始就有可能不自觉地把学生引向死记数的组成,机械地背诵加、减法得数的道路上去。而在一年级养成了死记硬背的习惯,以后就很难纠正。 (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每一节课的各个环节中。不论是开始的复习,教学新知识,组织学生练习,都要注意结合具体的内容有意识地进行培养。例如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有经验的教师给出式题以后,不仅让学生说出得数,还要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特别是当学生出现计算错误时,说一说计算过程有助于加深理解“凑十”的计算方法,学会类推,而且有效地消灭错误。经过一段训练后,引导学生简缩思维过程,想一想怎样能很快地算出得数,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教学新知识时,不是简单地告知结论或计算法则,而是引导学生去分析、推理,最后归纳出正确的结论或计算法则。例如,教学两位数乘法,关键是通过直观引导学生把它分解为用一位数乘和用整十数乘,重点要引导学生弄清整十数乘所得的部分积写在什么位置,最后概括出用两位数乘的步骤。学生懂得算理,自己从直观的例子中抽象、概括出计算方法,不仅印象深刻,同时发展了思维能力。在教学中看到,有的老师也注意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但不是贯穿在一节课的始终,而是在一节课最后出一两道稍难的题目来作为训练思维的活动,或者专上一节思维训练课。这种把培养思维能力只局限在某一节课内或者一节课的某个环节内,是值得研究的。当然,在教学全过程始终注意培养思维能力的前提下,为了掌握某一特殊内容或特殊方法进行这种特殊的思维训练是可以的,但是不能以此来代替教学全过程发展思维的任务。 (三)培养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中。这就是说,在教学数学概念、计算法则、解答应用题或操作技能(如测量、画图等)时,都要注意培养思维能力。任何一个数学概念,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进行抽象、概括的结果。因此教学每一个概念时,要注意通过多种实物或事例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揭示其本质特征,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例如,教学长方形概念时,不宜直接画一个长方形,告诉学生这就叫做长方形。而应先让学生观察具有长方形的各种实物,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边和角各有什么共同特点,然后抽象出图形,并对长方形的特征作出概括。教学计算法则和规律性知识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判断、推理能力。例如,教学加法结合律,不宜简单地举一个例子,就作出结论。最好举两三个例子,每举一个例子,引导学生作出个别判断〔如(2+3)+5=2+(3+5),先把2和3加在一起再同5相加,与先把3和5加在一起再同2相加,结果相同〕。然后引导学生对几个例子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即等号左端都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而等号右端都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结果不变。最后作出一般的结论。这样不仅使学生对加法结合律理解得更清楚,而且学到不完全归纳推理的方法。然后再把得到的一般结论应用到具体的计算(如57+28+12)中去并能说出根据什么可以使计算简便。这样又学到演绎的推理方法至于解应用题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这里不再赘述。 三 设计好练习题对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学习计算方法、掌握解题方法一样,也必须通过练习。而且思维与解题过程是密切联系着的。培养思维能力的最有效办法是通过解题的练习来实现。因此设计好练习题就成为能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一环。一般地说,课本中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练习题。但是不一定都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而且由于班级的情况不同,课本中的练习题也很难做到完全适应各种情况的需要。因此教学时往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一些调整或补充。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 (一)设计练习题要有针对性,要根据培养目标来进行设计。例如,为了了解学生对数学概念是否清楚,同时也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概念进行判断的能力,可以出一些判断对错或选择正确答案的练习题。举个具体例子:“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如要作出正确判断,学生就要分析偶数里面有没有质数。而要弄清这一点,要明确什么叫做偶数,什么叫做质数,然后应用这两个概念的定义去分析能被2整除的数里面有没有一个数,它的约数只1和它自身。想到了2是偶数又是质数,这样就可以断定上面的判断是错误的。  记得暑假里的一天,我们到叔叔家里玩,正玩到兴头上,叔叔拿了10个硬币走了过来,说:“你们想要这些硬币吗?”“当然想啦!”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道。我望着叔叔,真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心里琢磨着,不知道叔叔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你们想要这些硬币,就要回答我的问题,谁答对,硬币就全归他了。”说完,叔叔就提出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把10个硬币放进3个杯子里,使每个杯子里的硬币数都是奇数,看谁能找出最多的方法。”  听完叔叔的题目,大家冥思苦想。只见表弟在客厅里走来走去,表姐坐在椅子上冷静地思考着。不一会,我看见妹妹找来了材料,试着做。可是,做了很久,妹妹还是没找到具体解题的方法。我也不甘示弱,开动脑筋想着。哎,要是能把这硬币拿到手,那该多好啊!  过了十多分钟,大家都没有想到怎么做,叔叔见此情景,对我们说:“给你们一点提示吧!解这道题要学会多转几个弯,不要……”“等等!”话没说完,表弟好象想到了什么似的。只见他拿起10个硬币,先把第1个硬币放到第1个杯子里去,然后把3个硬币投进第2个杯子里,看到这里,我不禁想道:这个办法嘛,我早就想过了,根本就不行,剩下的硬币有6个,6是偶数,我可以肯定地说一句:“这个办法是行不通的。”当表弟把剩下的6个硬币放到第3个杯子时,我插嘴道:“这办法根本……”我的话还没说完,表弟就把我的话打断了,“表姐,你还是看我的表演吧!”表弟神气地说。只见他拿起第1个杯子,把那个硬币放到第3个杯子里去。“这就是第一种方法。”表弟得意地扮了个鬼脸。“哎呀!我真笨,怎么想到第三步就放弃了呢?真不值得!”接着,表弟按照第一次那样做,先把3个硬币放到第1个杯子里,然后在第二个杯子里放5个硬币,接着把剩下的硬币放到第三个杯子里,最后,把第一个杯子里的硬币放到第三个杯里去。这样第二种方法就完成了。按着这样的方法,表弟连续做了13次。  看到这里,站在一旁的叔叔拍起了手掌,点点头说:“真想不到,你这小鬼还会有动脑筋的时候,这回你赢了,10个硬币都归你了。”叔叔一边称赞表弟,一边抚摸着他的小脑袋。“不过,小瑜呀,你可得加把劲了,这回连表弟都赢了你。记住,凡事多动脑筋,别轻易放弃。”  是呀,叔叔说得对,凡事多动脑筋,别轻易放弃。如果我刚才想到第三步没放弃的话,再动动脑筋,那道题就被我解开了。以后,真的要加把劲,要努力学好数学,掌握好数学,更要学会在生活中灵活运用好数学。

1234567890以及应用

三年级下册数学论文年级下册

引用cn#aGVLGBaGuB的回答:生活中的一些事如写一个计划早上几点起床,几点吃早饭,几点到几点学习,几点到几点休息,都可以数学作文不要求多少字数,只要你明白数学作文咋写,家进去数字,你也可以在电脑上查找写全球气侯变暖的资料,不要全文抄,要取有多川化,等有数子的,有用的。

fdaewdwddddddwwd

在一张看似平常和普通的白纸上,却生活着一个数学王国。国王就“100”这个数字,他统领着1到99以及加、减、乘、除四个符号。国王对他的臣民并不是一视同仁,而是将他们分成三个等级:贵族、平民和贱民。两位数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