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地基与基础施工论文范文大全高清

发布时间:2024-09-06 03:23:39

地基与基础施工论文范文大全高清

GOOLE搜索引擎里面有

******** 地基与基础工程验收会议纪要会议时间:**** 会议地点:*** 会议议题:*** 参加单位及人员:*** 会议主持人:*** 会议议程及内容: 一、验收组负责人介绍验收组成员组成及验收方案内容。 验收小组主持人***介绍验收组成成员组成情况及验收方案和内容。 二、施工单位介绍地基与基础工程自评报告(记录其结论意见)。 施工单位施工人员对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进行施工总结和自评报告。自评基础工程合格。 三、监理单位介绍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评估报告(记录其结论意见)。 监理单位谭和介绍地基与基础工程监理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控制情况 ,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估,认为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质量评估合格。 四、勘察单位介绍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有关检查情况(记录其结论意见)。 勘察单位负责人对地基基阍验槽记录进行了检查,认为地基与基础合格。 五、设计单位介绍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有关检查情况(记录其结论意见)。 设计单位负责人对基础质量进行了检查,同时对砼质量监督抽测检查进行了检查,认为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同意基础工程合格验收。 六、验收组审阅施工单位工程档案资料及实地查验工程质量。 验收组有关人员对施工档案资料进行检查和实地查验工程质量,一致认为工程资料合格,实体质量符合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观感质量好。 七、验收组成员分别对检查情况提出意见。 各参建单位认为基础工程质量合格,无其他检查意见。 八、验收组组长根据各验收小组结果提出验收组综合意见,参建各方是否同意验收,是否达成一致性意见。 验收小组组长***进行综合性合格结论,各参建单位同意合格验收结论,意见一致,同意验收。 九、若参建各方对验收不能形成一致意见时,应当协商提出解决的方法,待意见一致后重新组织验收。 意见一致,同意验收。 十、地基与基础工程验收过程中参建各方对工程实体及工程档案资料提出问题汇总。 在验收前工程资料已送质量监督站进行了专人检查基本符合要求,对实体质量一致认为能满足设计和使用功能要求。 十一、承监质监站对地基与基础工程验收发表验收监督意见和提出相关要求。 质监站*** 认为地基与基础工程验收程序符合要求,同意各参建单位验收意见结论。对后续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要求进一步加强。 十二、参建各方对会议纪要内容进行确认签字和技术部门盖章。 各参建单位对会议纪要内容确认签字和技术部门盖章附后。

地基基础�课程编号:33090002� 类〓〓别:夜大� 层〓〓次:专升本� 讲课学时:48� 一、本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本课程为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中土力学部分所包含的知识既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又是后面的专业课学习所必须的基础知识,地基基础知识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能够进行一般工程基础设计的基础。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土的基本物理性质,掌握地基中的应力,基础的沉降、地基承载力、土压力和土坡稳定的分析方法,并会运用这些概念和原理,结合有关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知识,分析和解决一般地基基础设计问题,对于常见的基础工程事故,做出合理的评价。� 二、本课程对先修课的要求� 在学习本门课程之前应先修以下课程:材料力学、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及砌体结构�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章:了解土的成因及其结构,掌握土的组成及三相比例指标,掌握无粘性土的密实度评定指标,粘性土的物理状态评定指标,了解土的分类标准。� 第二章:掌握地基的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基底压力的分布及简化计算方法,了解地基变形的不同阶段计算方法,了解应力历史的概念,掌握有效应力原理及地基变形与时间的关系。� 第三章:掌握土的抗剪强度概念、莫尔——库仑强度理论和极限平衡理论、抗剪强度指标的测定方法及不同排水条件下抗剪强度指标的选择和应用,了解孔隙压力系数的概念。 第四章:掌握三种土压力的概念及形成条件、熟练掌握并会应用朗肯土压力理论和库仑土压力理论计算土压力,掌握地基承载力的概念和地基界限荷载的概念并会应用地基界限荷载的公式,掌握土坡稳定分析方法。了解重力式挡土墙的设计和计算内容和方法,了解地基破坏模式,地基极限承载力概念。� 第五章:了解地形、地貌的概念,地基的勘探方法。根据不同的建筑结构等级合理估计勘探工作方法及工作内容。掌握地质勘察报告的组成并会阅读地质勘察报告。提出合理的地基基础方案。� 第六章:了解浅基础的常见类型,了解常规设计的概念,掌握浅基础的基础埋深选择方法, 掌握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地基基础设计原则、基底尺寸的确定方法、基础的构造要求及强度计算方法,了解减轻不均匀沉降危害的措施。� 第七章:了解常用的地基线性变形体计算模型,掌握文克勒地基上梁的计算,柱下条形基础的设计。� 第八章:了解桩的类型、桩的施工工艺,掌握桩基竖向承载力的确定方法,了解桩的水平承载特性及承载力确定方法,掌握桩基础的设计与计算。� 第九章:了解软弱地基的特性及常见的不良地基处理方法。� 四、实验、课设等实践环节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结束后,应安排一周的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及要求见“土力学与地基课设”教学大纲。� 五、大纲编制说明� 1.土力学地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是参照国家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颁发的《土力学地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编写的。� 2.充分考虑了知识的系统性,在“够用”的原则基础上,适当拓宽。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六、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地基及基础》 第三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1998年� 参考书:《土力学及地基基础》 吴湘兴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 《土力学地基基础》 陈希哲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

地基与基础施工论文题目大全高清

如果太忙没空写作需要原创代笔时可以找我 希望可以帮到你,论文要想写的特别好,拿到高分,最重要的是要把认真两字要记牢,认真收集资料,列好大纲,根据学校格式写,关于法学专业案例论文是我们特长,服务特点:支持支付宝交易,保证你的资金安全。3种服务方式,文章多重审核,保证文章质量。附送抄袭检测报告,让你用得放心。修改不限次数,再刁难的老师也能过。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提出-论点; 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T a o,bao两钻信誉,诚信保过,需要详谈,看 用 户 名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我 们可以给您来做的,可以的,

各类工程的勘察基本要求 1 房屋建筑和构筑物 1 房屋建筑和构筑物(以下简称建筑物)的岩土工程勘察,应在搜集建筑物上部荷载、功能特点、结构类型、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和变形限制等方面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其主要工作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查明场地和地基的稳定性、地层结构、持力层和下卧层的工程特性、土的应力历史和地下水条件以及不良地质作用等; 2 提供满足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确定地基承载力,预测地基变形性状; 3 提出地基基础、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地基处理设计与施工方案的建议; 4 提出对建筑物有影响的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方案建议; 5 对于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6 度的场地,进行场地与地基的地震效应评价。 2 建筑物的岩土工程勘察宜分阶段进行,可行性研究勘察应符合选择场址方案的要求;初步勘察应符合初步设计的要求;详细勘察应符合施工图设计的要求;场地条件复杂或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宜进行施工勘察。 场地较小且无特殊要求的工程可合并勘察阶段。当建筑物平面布置已经确定,且场地或其附近已有岩土工程资料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进行详细勘察。 3 可行性研究勘察,应对拟建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做出评价,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搜集区域地质、地形地貌、地震、矿产、当地的工程地质、岩土工程和建筑经验等资料; 2 在充分搜集和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踏勘了解场地的地层、构造、岩性、不良地质作用和地下水等工程地质条件; 3 当拟建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已有资料不能满足要求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工程地质测绘和必要的勘探工作; 4 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拟选场地时,应进行比选分析。 4 初步勘察应对场地内拟建建筑地段的稳定性做出评价,并进行下列主要工作: 1 搜集拟建工程的有关文件、工程地质和岩土工程资料以及工程场地范围的地形图; 2 初步查明地质构造、地层结构、岩土工程特性、地下水埋藏条件; 3 查明场地不良地质作用的成因、分布、规模、发展趋势,并对场地的稳定性做出评价; 4 对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6 度的场地,应对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做出初步评价; 5 季节性冻土地区,应调查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 6 初步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7 高层建筑初步勘察时,应对可能采取的地基基础类型、基坑开挖与支护、工程降水方案进行初步分析评价。 5 初步勘察的勘探工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勘探线应垂直地貌单元、地质构造和地层界线布置; 2 每个地貌单元均应布置勘探点,在地貌单元交接部位和地层变化较大的地段,勘探点应予加密; 3 在地形平坦地区,可按网格布置勘探点; 4 对岩质地基,勘探线和勘探点的布置,勘探孔的深度,应根据地质构造、岩体特性、风化情况等,按地方标准或当地经验确定;对土质地基,应符合本节第6条~第10 条的规定。 6 初步勘察勘探线、勘探点间距可按表6 确定,局部异常地段应予加密。7 初步勘察勘探孔的深度可按表7 确定。8 当遇下列情形之一时,应适当增减勘探孔深度: 1 当勘探孔的地面标高与预计整平地面标高相差较大时,应按其差值调整勘探孔深度; 2 在预定深度内遇基岩时,除控制性勘探孔仍应钻入基岩适当深度外,其他勘探孔达到确认的基岩后即可终止钻进; 3 在预定深度内有厚度较大,且分布均匀的坚实土层(如碎石土、密实砂、老沉积土等)时,除控制性勘探孔应达到规定深度外,一般性勘探孔的深度可适当减小; 4 当预定深度内有软弱土层时,勘探孔深度应适当增加,部分控制性勘探孔应穿透软弱土层或达到预计控制深度; 5 对重型工业建筑应根据结构特点和荷载条件适当增加勘探孔深度。 9 初步勘察采取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采取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的勘探点应结合地貌单元、地层结构和土的工程性质布置,其数量可占勘探点总数的1/4~1/2; 2 采取土试样的数量和孔内原位测试的竖向间距,应按地层特点和土的均匀程度确定;每层土均应采取土试样或进行原位测试,其数量不宜少于6 个。 10 初步勘察应进行下列水文地质工作: 1 调查含水层的埋藏条件,地下水类型、补给排泄条件,各层地下水位,调查其变化幅度,必要时应设置长期观测孔,监测水位变化; 2 当需绘制地下水等水位线图时,应根据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和层位,统一量测地下水位; 3 当地下水可能浸湿基础时,应采取水试样进行腐蚀性评价。 11 详细勘察应按单体建筑物或建筑群提出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做出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地基类型、基础形式、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主要应进行下列工作: 1 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场区的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 2 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 3 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 4 对需进行沉降计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 5 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6 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 7 在季节性冻土地区,提供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 8 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12 对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6 度的场地,勘察工作应按本规范第7 节执行;当建筑物采用桩基础时,应按本规范第9 节执行;当需进行基坑开挖、支护和降水设计时,应按本规范第8 节执行。 13 工程需要时,详细勘察应论证地基土和地下水在建筑施工和使用期间可能产生的变化及其对工程和环境的影响,提出防治方案、防水设计水位和抗浮设计水位的建议。 14 详细勘察勘探点布置和勘探孔深度,应根据建筑物特性和岩土工程条件确定。对岩质地基,应根据地质构造、岩体特性、风化情况等,结合建筑物对地基的要求,按地方标准或当地经验确定;对土质地基,应符合本节第15 条~第19条的规定。 15 详细勘察勘探点的间距可按表15 确定。16 详细勘察的勘探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勘探点宜按建筑物周边线和角点布置,对无特殊要求的其他建筑物可按建筑物或建筑群的范围布置; 2 同一建筑范围内的主要受力层或有影响的下卧层起伏较大时,应加密勘探点,查明其变化; 3 重大设备基础应单独布置勘探点,重大的动力机器基础和高耸构筑物,勘探点不宜少于3 个; 4 勘探手段宜采用钻探与触探相配合,在复杂地质条件、湿陷性土、膨胀岩土、风化岩和残积土地区、宜布置适量探井。 17 详细勘察的单栋高层建筑勘探点的布置,应满足对地基均匀性评价的要求,且不应少于4 个;对密集的高层建筑群,勘探点可适当减少,但每栋建筑物至少应有1 个控制性勘探点。 18 详细勘察的勘探深度自基础底面算起,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勘探孔深度应能控制地基主要受力层,当基础底面宽度不大于5m 时,勘探孔的深度对条形基础不应小于基础底面宽度的3 倍,对单独柱基不应小于5 倍,且不应小于5m;2 对高层建筑和需作变形计算的地基,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应超过地基变形计算深度;高层建筑的一般性勘探孔应达到基底下5~0 倍的基础宽度,并深入稳定分布的地层; 3 对仅有地下室的建筑或高层建筑的裙房,当不能满足抗浮设计要求,需设置抗浮桩或锚杆时,勘探孔深度应满足抗拔承载力评价的要求; 4 当有大面积地面堆载或软弱下卧层时,应适当加深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 5 在上述规定深度内当遇基岩或厚层碎石土等稳定地层时,勘探孔深度应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19 详细勘察的勘探孔深度,除应符合18 条的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地基变形计算深度,对中、低压缩性土可取附加压力等于上覆土层有效自重压力20%的深度;对于高压缩性土层可取附加压力等于上覆土层有效自重压力10%的深度; 2 建筑总平面内的裙房或仅有地下室部分(或当基底附加压力p0≤0 时)的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可适当减小,但应深入稳定分布地层,且根据荷载和土质条件不宜少于基底下5~0 倍基础宽度; 3 当需进行地基整体稳定性验算时,控制性勘探孔深度应根据具体条件满足验算要求; 4 当需确定场地抗震类别而邻近无可靠的覆盖层厚度资料时,应布置波速测试孔,其深度应满足确定覆盖层厚度的要求; 5 大型设备基础勘探孔深度不宜小于基础底面宽度的2 倍; 6 当需进行地基处理时,勘探孔的深度应满足地基处理设计与施工要求;当采用桩基时,勘探孔的深度应满足本规范第9 节的要求。 20 详细勘察采取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采取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的勘探点数量,应根据地层结构、地基土的均匀性和设计要求确定,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物每栋不应少于3 个; 2 每个场地每一主要土层的原状土试样或原位测试数据不应少于6 件(组); 3 在地基主要受力层内,对厚度大于5m 的夹层或透镜体,应采取土试样或进行原位测试; 4 当土层性质不均匀时,应增加取土数量或原位测试工作量。 21 基坑或基槽开挖后,岩土条件与勘察资料不符或发现必须查明的异常情况时,应进行施工勘察;在工程施工或使用期间,当地基土、边坡体、地下水等发生未曾估计到的变化时,应进行监测,并对工程和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价。 22 室内土工试验应符合本规范第11 章的规定,为基坑工程设计进行的土的抗剪强度试验,应满足本规范第4 条的规定。 23 地基变形计算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或其他有关标准的规定执行。 24 地基承载力应结合地区经验按有关标准综合确定。有不良地质作用的场地,建在坡上或坡顶的建筑物,以及基础侧旁开挖的建筑物,应评价其稳定性。

地基与基础施工论文范文大全

以下内容均为引用,成果不归本人,希望对您的提问有所帮助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概述 杜艳花(中交一公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京密项目部) 摘要:本文介绍了软土及软土地基的定义及特点,探讨了软土地基在公路工程中造成的危害,并介绍了几种软土地基的处理措施,对软土地基的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关键词:软土地基 喷粉桩法 土工格栅 换土垫层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公路运输事业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公路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虽然东南沿海地区的高速公路建设水平居国内前列,但是软土路基公路病害也时有发生。尤其桥头跳车现象严重,影响高速公路使用功能。由于桥头与路堤沉降差异太大,造成行车事故,不得不反复根治,不仅耗费资金,还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为了保证道路的安全运行,对软土路基进行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1 软土及软土地基1 软土软土是指滨海、湖沼、谷地、河滩沉积的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的细粒土。具有天然含水量高、天然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固结系数小、固结时间长、灵敏度高、扰动性大、透水性差、土层层状分布复杂、各层之间物理力学性质相差较大等特点。2 软土地基我国公路行业规范对软土地基未作定义。日本高等级公路设计规范将其定义为:主要由粘土和粉土等细微颗粒含量多的松软土、孔隙大的有机质土、泥炭以及松散砂等土层构成。地下水位高,其上的填方及构造物稳定性差且发生沉降的地基。日本规范还对软土地基做了分类,提出了类型概略判断标准。在给出软土地基定义时指出:软土地基不能简单地只按地基条件确定,因填方形状及施工状况而异,有必要在充分研究填方及构造物的种类、形式、规模、地基特性的基础上,判断是否应按软土地基处理。2 软土地基在公路工程中造成的危害 (1) 勘察设计不详细或不准确,导致对应该做软基处理的地段未做处理设计。(2) 已知是软土地基,但是未做好软土地基处理,造成路堤失稳或危及线外建筑物。(3) 虽然做了软土地基处理,但是措施不力,施工不当造成路堤失稳。(4) 堆料不当,未按规定分层填筑,填土过快,碾压不当,造成路堤失稳。(5) 扰动“硬壳层”或填筑不当,使“硬壳层”遭受破坏,导致路堤失稳。3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地基处理的方法很多,高速公路软基处理与其它如房建等地基处理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一般处理路基的地质稳定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改善剪切特性路基的剪切破坏以及在土压力作用下的稳定性取决于路基土的抗剪强度。因为了防止剪切破坏以及减轻土压力,需要采取一定措施以增加路基土的抗剪度。(2)改善压缩特性需采取措施提高地基土的压缩模量,以减少地基土的沉降。(3)改善透水特性由于是在地下水的运动中所出现的问题,因此,需要采取措施使地基土变成不透水或减轻其水压力。(4)改善动力特性地震时饱和松散粉细砂(包括一部分粉土)将会产生液化,因此,需要采取某种措施避免地基土液化,并改善其振动特性以提高地基的抗震性能。(5)改善特殊土的不良地基的特性主要是指消除或减少黄土的湿陷性和膨胀土的胀缩性等特殊土的不良地基特性。地基处理的方法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分类,一般是根据地基处理的原理来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方法。1换土垫层法当软弱土地基的承载力或变形满足不了设计要求,而软弱土层的厚度又不是很大时,将基础地面下处理范围内的软弱土层部分或全部挖除,然后分层换填强度较大的砂或其它性能稳定、无侵蚀性的材料,并压实至要求的密度为止,这种地基处理方法称为换土垫层法,简称为换填法。它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杂填土地基。换填法的加固机理是:将软弱土层利用人工、机械或其他方法清除,分层置换强度较高的砂、碎石、素土、灰土以及其他性能稳定和无侵蚀性的材料,并夯实(或振实)至要求的密实度。对软土厚度小于3米的情况,一般可采用全部挖除换填的方法。对厚度大于3米的情况,通常只采取部分挖除换填的方法。全部挖除换填从根本上改善了地基,不留后患,效果最佳,是最为彻底的措施。当高速公路路线通过的软弱土层位于地表、厚度较薄(小于3米)且呈局部分布的软土或泥沼地段,常宜采用全部挖除换填法处理地基。此种方法又可以分为:机械换土法、爆破挤淤法、抛石挤淤法、砂垫层法。2强夯法强夯法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首先在法国发展起来的,国外称之为动力固结法,以区别于静力固结法。它一般是用50吨左右的强夯机,将大吨位(100~400KN)的夯锤起吊到6~40米的高度自由落下,对地基土施加强大的冲击能,在地基土中形成冲击波和动应力,使地基土压密和振密,以加固地基土,达到提高强度、降低压缩性、改善砂土的抗液化条件、消除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目的。强夯法主要适用于加固砂土和碎石土、低饱和度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因其加固效果显著,设备简单,施工方便、快捷,经济易行和节省材料,有利于环境保护等特点,很快传到世界各地3约束法在路堤两侧坡脚附近打入木桩、钢筋混凝土桩或者设置片石齿墙等,可限制基底软土的挤动,从而保证基底的稳定。地基在实行侧向约束后,路堤的填筑速度可不加控制,且较反压护道节省土方,少占耕地,但需耗费一定数量的三材,成本较高。此法适用于软土层较薄、底部有较硬土层且施工期紧迫的情况,下卧层面具有横向坡度时尤其适合。4土工织物加固法通过在土层中埋设强度较大的土工聚合物、拉筋、受力杆件等,使这种人工复合的土体,可承受抗拉、抗压、抗剪或抗弯作用,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和增加地基的稳定。它适用于各种软弱地基。加固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土体与筋体间的摩擦作用,使土体中的拉应力传递到筋体上,筋体承受拉力,而筋间土承受压应力及剪应力,使加筋土中的筋体和土体能较好发挥各自的作用。常见的土工织物有土工格栅、土工带及土工格室,其中土工格室除了能够像土工带和土工格栅一样,能延缓或者切断地基破坏的滑动面,从而使地基承载能力提高。而且,土工格室能对处于格室内的土粒给予三维约束,,使土粒与格室成为一个刚度远大于地基的整体,它能较好分布施加在它上面的荷载,使地基受力较为均匀,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5粉喷桩法粉喷桩法,是用特制的设备和机具,将加固剂粉体材料(水泥或石灰)通过压缩空气的传送,与地基土强行拌和,使之产生充分的物理、化学反应后,形成一定强度的桩体(简称粉喷桩)。这是一种改善土质,提高地基强度的软土地基加固方法,可以广泛地适用于淤泥质土,杂填土,软粘土等地基加固。粉喷桩处理软基属于深层搅拌法中的一种,它是利用压缩空气向软弱土层中输送石灰、水泥等粉状加固料,使其与原位软弱土混合、压密,通过加固料与软弱土之间的离子交换作用、凝聚作用、化学结合作用等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使软弱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性和一定强度的柱状加固土,它与原位软弱土层组成复合地基,提高软土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量。6高压喷射注浆法我国简称为高喷法或旋喷法,这种方法是利用钻机把带有喷嘴的注浆管钻到设计深度的土层,将浆液或水从喷嘴中高压喷射出来,形成喷射流冲击破坏土层。当能量大、速度快呈脉动状的射流,其动压大于土层结构强度时,土颗粒便从土层中剥落下来,一部分细颗粒随浆液或水冒出,其余土粒在射流的冲击力、离心力和重力等力的作用下,与浆液搅拌混合,并按一定的浆土比例和质量大小,有规律的重新排列,浆液凝固后,便在土层中形成一个固结体,可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还可起到支挡与防渗的作用。它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黄土、砂土、人工填土和碎石土等地基。7轻质路基粉煤灰处理法粉煤灰是一种质轻、多孔隙、颗粒均匀、具有一定水稳性的无粘性材料。由于粉煤灰中含有一定量的CaO,SiO2,MgO等成份,它们在粉煤灰水化过程中体积产生膨胀,可利用这一膨胀率来增加软基加固效果。其路用性能满足公路中的技术要求。Ø 粉煤灰重量轻,最大干容重19/耐左右,比一般土的最大干容重轻40%左右,在软土路基上填筑粉煤灰时,可有效地减轻路堤重量,减少路基沉降及工后沉降量,从而影响路基处理方案,降低地基处理费用。Ø 粉煤灰强度高、磨擦系数大,在路面设计时,由于粉煤灰提高了软土的回弹模量值,相应减薄路面设计厚度。Ø 击实试验表明,粉煤灰和软土混合物具有更好的干密度,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的关系曲线较平缓,更利于在野外的施工8水泥土搅拌法 是通过搅拌机械将水泥或(石灰)等材料与地基的软土搅拌成桩柱体,这种桩柱体成为水泥粘土桩、石灰粘土桩或某胶结物粘土桩,它具有一定的强度和水稳性。搅拌桩柱体与四周软土组成复合地基,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提高地基强度、增大地基变形模量。因此,经搅拌法加固的软弱地基能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阻止水体流动,增强地基的稳定性,还能阻止地下水的渗透。水泥土搅拌法分为深层搅拌法(湿法)和粉体喷搅法。 处理正常固结的淤泥、淤泥质土和含水量较高的粘性土、粉土等软土地基,用于处理泥炭土或地下水具有侵蚀性时宜通过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在软土地基上修筑公路和桥梁并不都会发生问题、只要设计和施工措施得当,就可以保证路堤、桥梁的稳定和使用效果。软土地基上路堤的设计与施工方案,应结合当地工程地质条件、材料供应、投资环境、工期要求和环境保护等因素,按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分期修建、综合处治的原则进行充分论证,使设计和施工方案达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很多,总之,软土地基处理的目的是增加地基稳定性,减少施工后的不均匀沉陷,所以施工的技术人员必须意识到软土地基的危害性,坚决以数据说话,认真测定基底的承载力,并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不同的投资和工期要求,采用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案,同时一定要采集桥涵施工后的工后沉降数据,积累经验,为今后的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1]林宗元岩土工程治理手册[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叶书麟地基处理与托换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朱梅生软土地基[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4]刘玉卓公路工程软基处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5]徐至钧水泥土搅拌法处理地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6]汪双杰高速公路不良地基处理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7]SidnegM,JohnsonandJ’CKTheDesi,offoundationsBuildings[M]1968[8]曾国熙地基处理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9]孙更生软土地基与地下工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10]叶观宝地基加固新技术(第二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11]钱家欢殷宗泽土工原理与计算[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6[12]叶观宝高速公路软基处理的优化设计[D]同济大学博士论文,2003[13]刘宝兴路基工程新技术实用全书[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1[14]刘兴德,牛福生,倪文粉煤灰的资源化利用现状与研究进展[J]建材技术与应用,[15]王建华粉喷桩加固高速公路的机理和有效桩长的分析[D]河海大学硕士论文,[16] 张洪强,房建果土工格室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J]山东交通科技,

类〓〓别:夜大层〓〓次:专升本讲课学时:48一、本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本课程为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中土力学部分所包含的知识既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又是后面的专业课学习所必须的基础知识,地基基础知识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能够进行一般工程基础设计的基础。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土的基本物理性质,掌握地基中的应力,基础的沉降、地基承载力、土压力和土坡稳定的分析方法,并会运用这些概念和原理,结合有关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知识,分析和解决一般地基基础设计问题,对于常见的基础工程事故,做出合理的评价。二、本课程对先修课的要求在学习本门课程之前应先修以下课程:材料力学、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及砌体结构三、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第一章:了解土的成因及其结构,掌握土的组成及三相比例指标,掌握无粘性土的密实度评定指标,粘性土的物理状态评定指标,了解土的分类标准。第二章:掌握地基的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基底压力的分布及简化计算方法,了解地基变形的不同阶段计算方法,了解应力历史的概念,掌握有效应力原理及地基变形与时间的关系。第三章:掌握土的抗剪强度概念、莫尔——库仑强度理论和极限平衡理论、抗剪强度指标的测定方法及不同排水条件下抗剪强度指标的选择和应用,了解孔隙压力系数的概念。第四章:掌握三种土压力的概念及形成条件、熟练掌握并会应用朗肯土压力理论和库仑土压力理论计算土压力,掌握地基承载力的概念和地基界限荷载的概念并会应用地基界限荷载的公式,掌握土坡稳定分析方法。了解重力式挡土墙的设计和计算内容和方法,了解地基破坏模式,地基极限承载力概念。第五章:了解地形、地貌的概念,地基的勘探方法。根据不同的建筑结构等级合理估计勘探工作方法及工作内容。掌握地质勘察报告的组成并会阅读地质勘察报告。提出合理的地基基础方案。第六章:了解浅基础的常见类型,了解常规设计的概念,掌握浅基础的基础埋深选择方法,掌握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地基基础设计原则、基底尺寸的确定方法、基础的构造要求及强度计算方法,了解减轻不均匀沉降危害的措施。第七章:了解常用的地基线性变形体计算模型,掌握文克勒地基上梁的计算,柱下条形基础的设计。第八章:了解桩的类型、桩的施工工艺,掌握桩基竖向承载力的确定方法,了解桩的水平承载特性及承载力确定方法,掌握桩基础的设计与计算。第九章:了解软弱地基的特性及常见的不良地基处理方法。四、实验、课设等实践环节内容及要求本课程结束后,应安排一周的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及要求见“土力学与地基课设”教学大纲。五、大纲编制说明1.土力学地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是参照国家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颁发的《土力学地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编写的。2.充分考虑了知识的系统性,在“够用”的原则基础上,适当拓宽。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六、教材及参考书

(一)地基与基础处理的方法地基与基础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通常将埋入土层一定深度的建筑物下部承重结构称为基础。地基是基础底面下,承受由基础传来荷载的那一部分岩土层。基础下的土层称为持力层;在地基范围内持力层以下的土层称为下卧层,强度低于持力层的下卧层称为软弱下卧层。地基处理方法分为浅层处理方法与深层处理方法两种:地基浅层处理方法包括:机械碾压法、重锤夯实法、振动压实法及换土垫层法;地基深层处理方法包括:挤密法、砂井堆载预压法、高压喷射注浆法、深层搅拌法等。基础按埋置的深度不同,可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两大类。一般埋深在5m左右且能用一般方法施工的基础属于浅基础;如:单独基础、条形基础、片筏基础等;当需要埋置在较深的土层上、采用特殊方法施工的基础则属于深基础。如桩基础、沉井和地下连续墙等。(二)粉喷桩、钻孔桩施工粉喷桩粉喷桩即是采用粉体喷射搅拌法(旋喷与深层搅拌相结合),以石灰或水泥等粉体材料,利用钻头的叶片旋转,将喷出的粉体与软土充分搅拌混合,从而形成强度较大的水泥土桩或石灰桩,并与桩周地基土起复合地基作用,加固效果显著。粉体喷射搅拌法能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量和增加边坡稳定性。(1)粉喷桩的特点1)粉体固化材料可更多地吸收软土地基中的水分,对加固含水量高的软土,极软土以及泥炭化土地基更适用,效果更为显著。2)固化材料全面地被喷射到靠搅拌叶片旋转过程中产生的空隙里,同时又靠土的水分把它黏附到空隙内部,随着搅拌叶片的搅拌使固化剂均匀地分布在土中,不会产生不均匀的散乱现象,有利于提高地基土的加固强度。3)与高压旋喷和浆喷深层搅拌比,输入地基土中的固化材料要少得多,无浆液排出,无地面起拱现象。加固1m3软土需水泥80~100kg,岩土条件适宜用生石灰时仅需40kg。4)施工时不会发生粉尘外溢现象而污染环境,排出的只有空气,比旋喷和浆喷深层搅拌优越,几乎无材料损耗。5)粉体可以是一种材料,也可是多种材料的混合体,因此来源广,成本低,对地基土加固适应性强,可用作建筑物的地基加固,防止土体滑动的支护桩,挡土墙以及水工构筑物的基础等。(2)深层搅拌适用的范围深层搅拌法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粉土和含水量较高(一般在60%~80%,高者达100%~200%)且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不>2MPa的黏性土等地基。深层搅拌是相对于浅层搅拌而言,浅层搅拌处理深度一般在3~4m左右。而深层搅拌方法处理深度一般大于0m,国外最大加固深度可达60m。粉体喷射搅拌机械一般由搅拌主机、粉体固化材料供给机、空压机、搅拌翼片和动力部分等组成。我国生产的GPP-5型粉喷搅拌机主要性能指标如表4-7,粉喷搅拌机配套机械如图4-5所示。表4-7 GPP-5型粉喷搅拌机技术性能指标(3)粉体喷射深层搅拌法施工的工艺流程机械就位→钻进喷浆到底→喷浆搅拌提升→重复喷浆搅拌到底→重复搅拌提升直到孔口→成孔→泵洗管路→机械移位→结束。从工艺流程来看,工艺比较简单,下面对以上过程作一说明。在使搅拌钻头对准桩位时,启动粉喷搅拌钻机,钻头边旋转边钻进,贯入喷射压缩空气,搅拌至设计深度时停止向下钻进。启动粉体喷射机,使搅拌钻头一边反向旋转一边提升,不断喷射粉状固化材料与土体拌合均匀,将搅拌钻头提升距地面30~50cm关闭粉体喷射机,以防粉体溢出地面,即完成该桩(柱)的施工转入另一桩位,如有必要可重复上述步骤进入复喷复搅。图4-5 粉喷搅拌机配套机械示意图如遇土体含水量很高,强度低的软弱土,出现液化的土,可在向下钻进搅拌的同时喷射粉体固化材料,改善土的稠度,以防由于压缩空气的脉动使粉体液化。根据《GB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浆喷和粉喷深层搅拌法施工的工程,都可以用下面的方法检验其处理的质量。1)搅拌桩应在成桩后7天用轻便触探器钻取桩身被加固土样,观察搅拌均匀程度,同时根据轻便触探击数用对比法判断桩身强度,检验桩的数量应不少于已完成桩数的2%。2)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还应进行取样、单桩载荷试验或开挖试验。①经触探检验时对桩身强度有怀疑的桩应钻取桩身心样,制成试块并测定桩身强度。场地复杂或施工有问题的桩应进行单桩载荷试验,检验其承载力;②对相邻桩搭接要求严格的工程,应在桩养护到一定龄期时,选取数根桩体进行开挖,检查桩顶部分外观质量。3)基桩开挖后应检验桩位,桩数与桩顶质量,如不符合规定要求,应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4)沉降观测,采用深层搅拌加固的建筑地基,应在施工期间对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对重要的或对沉降有严格限制的建筑物,尚应在使用期间进行沉降观测,用以评价地基加固效果和作为使用的依据。钻孔桩施工早期钻孔桩施工,是用人工开挖井孔,穿过软土而到第一个能胜任的持力层,这种开挖工作一般用木挡土板或钢圈作支撑,并随着开挖进展而支设。用这种方式挖孔筑桩,除了费时间外,当桩基穿过含水的非黏性土时会遇到一些重大的施工问题。到了20世纪40年代的后期,随着车装式和起重机式钻孔机和开挖机具的发展,使施工周期缩短、成本降低。这些高效能的工具,除了遇到硬的岩石和灌注混凝土前清理井底与侧壁外,几乎已完全代替了人工操作。现在的钻机已能钻进各类岩层。钻机可以把井孔钻进到50m以下的深度,直径可达3m以上,底部直径可扩大到6m以上。所以,钻孔灌注桩作为深基础的主要形式之一,在国内外被广泛地应用于基础工程之中。近十几年来,大承载力的钻孔灌注桩的应用日益频繁,而且越来越受到信任,特别是对于现代高层建筑和工业设施中的重型荷载,当沉降的准则规定结构物必须支撑于硬土或基岩时,尤其如此。对钻孔桩的高度信任主要是由于可以对持力层作直观的检查和试验。钻孔灌注桩基础因承载力不足而破坏的情况,是很少的。遇有问题发生时,往往都是因孔壁坍塌致使桩身混凝土质量降低,或因排水(漏水)问题致使混凝土离析以及其他质量问题。这些问题,有关部门和施工单位极为重视,并已制定了相应规范、施工细则和检测条例。钻孔灌注桩按其支撑岩土的种类和荷载抵抗力的主要分量进行分类。一般将钻孔灌注桩按其功能分为均质土中摩擦桩、端承于硬土桩和端承于岩石桩三种主要类型,如图4-6所示。图4-6 钻孔灌注桩的主要类型(三)双重旋喷桩施工图4-7 二重法示意图双重旋喷桩也称为二重管旋喷注浆法,它是使用双通道的二重注浆管。当二重注浆管钻进到土层的预定深度后,通过在管底部侧面的一个同轴双重喷嘴,同时喷射出高压浆液和空气两种介质的喷射流冲击破坏土体,即以高压泥浆泵等高压发生装置喷射出20MPa左右压力的浆液,从内喷嘴中高速喷出,并用7MPa左右压力,把压缩空气从外喷嘴中喷出。在高压浆液流和它外围环绕气流的共同作用下,破坏土体的能量显著增大,喷嘴一面喷射一面旋转和提升,最后在土中形成圆柱状固结体如图4-7所示。(四)地基灌浆灌浆法是指利用液压、气压或电化学原理,通过注浆管把浆液均匀地注入地层中,浆液以填充、渗透和挤密等方式,占据土颗粒间或岩石裂隙中水分和空气的位置,经人工控制一定时间后,浆液将原来松散的土粒或裂隙胶结成个整体,形成一个结构新、强度大、防水性能高和化学稳定性良好的“结石体”。通过灌浆可以提高被灌地层或建筑物的抗渗性和整体性,改善地基条件,保证建筑物安全运行。分类1)按组成灌浆浆液材料划分为:水泥灌浆、水泥砂浆灌浆、黏土灌浆、水泥黏土灌浆、硅酸钠或高分子溶液化学灌浆。2)按灌浆所起的作用划分为:防渗帷幕灌浆,岩石固结灌浆,填充隧洞混凝土衬砌层与岩石之间空隙的回填灌浆,混凝土坝体接缝灌浆,填充钢板衬砌与混凝土之间缝隙、混凝土坝体与基岩之间缝隙的接触灌浆,填充混凝土建筑物或土堤、土坝裂缝或空洞的补强灌浆。3)按被灌地层的构成划分为:岩石灌浆、岩溶灌浆(见岩溶处理)、砂砾石层灌浆和粉细砂层灌浆。4)按灌浆压力划分为:小于4MPa的常规压力灌浆;大于4MPa的高压灌浆。5)按灌浆机理划分为:采用一般压力的压入式灌浆,采用较高压力将岩石中原有裂隙撑大或形成新的裂隙的劈裂式灌浆。设计设计前需做好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探,掌握岩性、岩层构造、裂隙、断层及其破碎带、软弱夹层、岩溶分布及其充填物、岩石透水性、砂或砂卵石层分层级配、地下水埋藏及补给条件、水质及流速等情况。进行坝体补强灌浆设计时,摸清裂缝、架空洞穴大小及分布情况。规模较大的灌浆工程需进行现场灌浆试验,以便确定灌浆孔的孔深、孔距、排距、排数,选定灌浆材料、压力、顺序、施灌方法、质量标准及检查方法等。灌浆压力是一项重要参数,既要保证灌浆质量,又要不破坏或抬动被灌地层和建筑物。一般先用公式算出初定数值,通过灌浆试验最后选定灌浆压力。机具钻孔和灌浆使用的主要机具有:1)凿岩机。钻孔孔径为32~65mm,在岩石中钻深小于15m。2)岩心钻机。钻孔孔径为75~110mm,在岩石中钻深大于15m。3)灌浆泵。按其构造和工作原理分为往复式泵、隔膜泵和螺旋泵等,主要根据灌浆要求的压力和流量选用。4)浆液搅拌机。分为旋流式、叶桨式和喷射式,搅拌机要保证机内浆液不沉淀和施工不间断。5)灌浆塞。用橡胶制成,紧套在灌浆管上,外径略小于钻孔直径,加压后,外径增大可严密封堵灌浆段上部或下部。施工岩心钻机的钻进方法,根据岩石硬度及完整性,可选用硬质合金、钢粒或金刚石钻进。钢粒钻进时研磨的岩粉或铁屑常易堵塞孔壁裂隙,影响灌浆质量。在砂砾石层中钻孔,多采用优质泥浆固壁。在基岩中钻孔要分段测量孔斜,据以分析灌浆质量。为保证岩石灌浆质量,灌前要用有压水流冲洗钻孔,将裂隙或孔洞中的泥质充填物冲出孔外,或推移到灌浆处理范围以外。按一次冲洗的孔数分为单孔冲洗和群孔冲洗。按冲洗方法分为压力水连续冲洗、脉动冲洗和压气抽水冲洗。冲孔后灌浆前,每个灌浆段大都要做简易压水试验,即一个压力阶段的压水试验。其目的是:1)了解岩层渗透情况,并与地质资料对照。2)根据渗透情况储备一个灌浆段用的材料并确定开灌时的浆液浓度。3)查看岩层渗透性与每米灌浆段实际灌入干料质量的大致关系,检查有无异常现象。4)查看各次序灌浆孔的渗透性随次序增加而逐渐减少的规律。各类灌浆施工都要按规定顺序进行灌浆施工时一般分为一序孔、二序孔、三序孔等,随着序数增加,灌浆孔逐渐加密。单孔灌浆方法有两种:1)全孔一次灌浆法。以灌浆塞封闭孔口,有压浆液灌入到全孔的岩层裂隙中,适于浅孔灌浆。2)全孔分段灌浆法。将全孔自下而上分成若干段,用灌浆塞将其中一段与相邻段隔离,有压浆液只灌入到该段岩石裂隙中,适于深孔灌浆。按浆液注入方式,又分为:①纯压式灌浆法。灌入的浆液都压入岩石裂隙中,不让其返回地面,如化学灌浆多为定量灌浆,常采用这种方式;②循环式灌浆法。注入的浆量大于裂隙吸浆量,多余浆液经回浆管返回搅拌机。其主要优点是浆液不易沉淀,有利于保证灌浆质量,帷幕灌浆或固结灌浆多采用这种方式。灌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事故1)灌浆中断。2)地面抬动。3)串浆、冒浆或绕塞返浆。发生事故后应立即查明原因,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必要时停工处理。每个灌浆孔灌浆结束后都要用机械压浆法封孔。封孔质量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灌浆施工步骤和要点1)注浆孔的钻孔孔径一般为75~110mm,垂直偏差应小于1%。注浆孔有设计角度时应预先调节钻杆角度,倾角偏差不得大于20°。2)当钻孔钻至设计深度后,必须通过钻杆注入封闭泥浆,直到孔口溢出泥浆方可提杆,当提杆至中间深度时,应再次注入封闭泥浆,最后完全提出钻杆。3)注浆压力一般与加固深度的覆盖压力、建筑物的荷载、浆液黏度、灌注速度和灌浆量等因素有关。注浆过程中压力是变化的,初始压力小,最终压力高,在一般情况下每深1m压力增加20~50kPa。4)若进行第二次注浆,化学浆液的黏度应较小,不宜采用自行密封式封圈装置,宜采用两端用水加压的膨胀密封型注浆心管。5)灌完化学浆后就要拔管,若不及时拔管,浆液会把管子凝住而将增加拔管困难。拔管时宜使用拔管机。用塑料阀管注浆时,注浆心管每次上拔高度为330mm;花管注浆时,花管每次上拔或下钻高度宜为500mm。拔出管后,及时刷洗注浆管等,以便保持通畅洁净。拔出管在土中留下的孔洞,应用水泥砂浆或土料填塞。6)灌浆的流量一般为7~10L/min。对充填型灌浆,流量可适当加快,但也不宜大于20L/min。7)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可用磨细粉煤灰或粗灰部分地替代水泥,掺入量应通过试验确定,一般掺入量约为水泥质量的20%~50%。8)为了改善浆液性能,可在水泥浆液拌制时加入如下外加剂:①加速浆体凝固的水玻璃,其模数应为0~3。水玻璃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一般为5~3%。②提高浆液扩散能力和可泵性的表面活性剂(或减水剂),如三乙醇胺等,其掺量为水泥用量的3~5%。③提高浆液的均匀性和稳定性,防止固体颗粒离析和沉淀而掺加的膨润土,其掺加量不宜大于水泥用量的5%。浆体必须经过搅拌充分搅拌均匀后,才能开始压注,并应在注浆过程中不停地缓慢搅拌,浆体在泵送前应经过筛网过滤。9)冒浆处理。土层的上部压力小,下部压力大,浆液就有向上抬高的趋势。灌注深度大,上抬不明显,而灌注深度浅,浆液上抬较多,甚至会溢出地面上来,此时可采用间歇灌注法,即让一定数量的浆液灌注入上层孔隙大的土中后,暂停工作,让浆液凝固,几次反复,就可把上抬的通道堵死。或者加快浆液的凝固时间,使浆液出注浆管就凝固。工作实践证明,需加固的土层之上,应有不少于1m厚的土层,否则应采取措施防止浆液上冒。灌浆效果与灌浆质量的概念不完全相同。灌浆质量一般是指灌浆施工是否严格按设计和施工规范进行,例如灌浆材料的品种规格、浆液的性能、钻孔角度、灌浆压力等,都要求符合规范的要求,不然则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补充措施,灌浆效果则指灌浆后能将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提高的程度。灌浆质量高不等于灌浆效果好。因此,设计和施工中,除应明确规定某些质量指标外,还应规定所要达到的灌浆效果及检查方法。质量评价地基灌浆结束若干天后,通常要钻一定数量的检查孔,进行压水试验。通过对比灌浆前后地层渗透系数和渗透流量的变化,对施工资料和压水试验成果逐孔逐段分析,再与其他试验观测资料一起综合评定才能得出符合实际的质量评价。检查灌浆效果的方法还有:1)工程地球物理勘探检查。2)从检查孔采取岩心试验检查。3)大口径钻孔直观检查。4)孔内摄影或电视检查。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论文范文大全

来范文之家看看,有一个你可以参考的,你看看

q 帮你,原创的,要的话来

GOOLE搜索引擎里面有

地基与基础施工论文范文高中

******** 地基与基础工程验收会议纪要会议时间:**** 会议地点:*** 会议议题:*** 参加单位及人员:*** 会议主持人:*** 会议议程及内容: 一、验收组负责人介绍验收组成员组成及验收方案内容。 验收小组主持人***介绍验收组成成员组成情况及验收方案和内容。 二、施工单位介绍地基与基础工程自评报告(记录其结论意见)。 施工单位施工人员对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进行施工总结和自评报告。自评基础工程合格。 三、监理单位介绍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评估报告(记录其结论意见)。 监理单位谭和介绍地基与基础工程监理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控制情况 ,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估,认为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质量评估合格。 四、勘察单位介绍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有关检查情况(记录其结论意见)。 勘察单位负责人对地基基阍验槽记录进行了检查,认为地基与基础合格。 五、设计单位介绍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有关检查情况(记录其结论意见)。 设计单位负责人对基础质量进行了检查,同时对砼质量监督抽测检查进行了检查,认为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同意基础工程合格验收。 六、验收组审阅施工单位工程档案资料及实地查验工程质量。 验收组有关人员对施工档案资料进行检查和实地查验工程质量,一致认为工程资料合格,实体质量符合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观感质量好。 七、验收组成员分别对检查情况提出意见。 各参建单位认为基础工程质量合格,无其他检查意见。 八、验收组组长根据各验收小组结果提出验收组综合意见,参建各方是否同意验收,是否达成一致性意见。 验收小组组长***进行综合性合格结论,各参建单位同意合格验收结论,意见一致,同意验收。 九、若参建各方对验收不能形成一致意见时,应当协商提出解决的方法,待意见一致后重新组织验收。 意见一致,同意验收。 十、地基与基础工程验收过程中参建各方对工程实体及工程档案资料提出问题汇总。 在验收前工程资料已送质量监督站进行了专人检查基本符合要求,对实体质量一致认为能满足设计和使用功能要求。 十一、承监质监站对地基与基础工程验收发表验收监督意见和提出相关要求。 质监站*** 认为地基与基础工程验收程序符合要求,同意各参建单位验收意见结论。对后续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要求进一步加强。 十二、参建各方对会议纪要内容进行确认签字和技术部门盖章。 各参建单位对会议纪要内容确认签字和技术部门盖章附后。

5000字的论文一篇,题目:建设工程进度控制的初步研究提供可参考资料也行 建设工程质量控制 【字体:大中小】【打印】 考试目的 通过本科目考试,检验

地基基础�课程编号:33090002� 类〓〓别:夜大� 层〓〓次:专升本� 讲课学时:48� 一、本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本课程为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中土力学部分所包含的知识既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又是后面的专业课学习所必须的基础知识,地基基础知识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能够进行一般工程基础设计的基础。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土的基本物理性质,掌握地基中的应力,基础的沉降、地基承载力、土压力和土坡稳定的分析方法,并会运用这些概念和原理,结合有关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知识,分析和解决一般地基基础设计问题,对于常见的基础工程事故,做出合理的评价。� 二、本课程对先修课的要求� 在学习本门课程之前应先修以下课程:材料力学、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及砌体结构�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章:了解土的成因及其结构,掌握土的组成及三相比例指标,掌握无粘性土的密实度评定指标,粘性土的物理状态评定指标,了解土的分类标准。� 第二章:掌握地基的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基底压力的分布及简化计算方法,了解地基变形的不同阶段计算方法,了解应力历史的概念,掌握有效应力原理及地基变形与时间的关系。� 第三章:掌握土的抗剪强度概念、莫尔——库仑强度理论和极限平衡理论、抗剪强度指标的测定方法及不同排水条件下抗剪强度指标的选择和应用,了解孔隙压力系数的概念。 第四章:掌握三种土压力的概念及形成条件、熟练掌握并会应用朗肯土压力理论和库仑土压力理论计算土压力,掌握地基承载力的概念和地基界限荷载的概念并会应用地基界限荷载的公式,掌握土坡稳定分析方法。了解重力式挡土墙的设计和计算内容和方法,了解地基破坏模式,地基极限承载力概念。� 第五章:了解地形、地貌的概念,地基的勘探方法。根据不同的建筑结构等级合理估计勘探工作方法及工作内容。掌握地质勘察报告的组成并会阅读地质勘察报告。提出合理的地基基础方案。� 第六章:了解浅基础的常见类型,了解常规设计的概念,掌握浅基础的基础埋深选择方法, 掌握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地基基础设计原则、基底尺寸的确定方法、基础的构造要求及强度计算方法,了解减轻不均匀沉降危害的措施。� 第七章:了解常用的地基线性变形体计算模型,掌握文克勒地基上梁的计算,柱下条形基础的设计。� 第八章:了解桩的类型、桩的施工工艺,掌握桩基竖向承载力的确定方法,了解桩的水平承载特性及承载力确定方法,掌握桩基础的设计与计算。� 第九章:了解软弱地基的特性及常见的不良地基处理方法。� 四、实验、课设等实践环节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结束后,应安排一周的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及要求见“土力学与地基课设”教学大纲。� 五、大纲编制说明� 1.土力学地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是参照国家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颁发的《土力学地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编写的。� 2.充分考虑了知识的系统性,在“够用”的原则基础上,适当拓宽。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六、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地基及基础》 第三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1998年� 参考书:《土力学及地基基础》 吴湘兴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 《土力学地基基础》 陈希哲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