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欧美文学鉴赏论文选题方向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4-07-18 14:36:16

欧美文学鉴赏论文选题方向有哪些

小王子写论文题,怎么诌三千字……表示理科生无能理解

你可以选择从古代入手试下啊,反论嘛,

个人很喜欢 但是论文不太合适

英美文学方向的选题太多了啊,网上一搜一大堆,选一个你自己喜欢并感兴趣的就行了。 1、 透过《傲慢与偏见》看现代社会爱情观  2、生与死的抗争--《厄舍古厦的倒塌》主题解读  3、浅谈“欧·亨利式结尾”及其文学影响  4、从宗教角度解读简爱的多重性格  5、从女权主义角度剖析《小妇人》中的乔  6、 “英雄”的陨落--悲剧美学角度分析《老人与海》  7、 从《菊花》中看女主人公Elisa实现自我价值的障碍  8、奉献与宽容---浅析《双城记》中的仁爱精神  9、 《格列佛游记》中对理性的反思与批判  10、浅析《警察和赞美诗》的戏剧化特色  11、一场失败革命的反思---论《动物庄园》中所表现的象征意义  12、论詹姆斯·乔伊斯《阿拉比》的精神顿悟  13、从后印象主义角度解读《到灯塔去》中的双性同体观  14、 从中西方道德观差异谈《伊利亚特》与《封神演义》人物品德  15、 韦伯《猫》中的女性主义  16、 浅析《儿子与情人》中的心理冲突  17、浅析中西方喜剧文化---以《武林外传》和《老友记》为例  18、从女性主义看《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形象  19、《瓦尔登湖》中自然主义的现实意义  20、 从男性角色解读《简爱》中的女性反抗意识  21、论《荆棘鸟》中的女性意识  22、 论劳伦斯《虹》中的异化  23、《罗密欧与朱丽叶》与《梁祝》悲剧结局所体现的中西文化差异  24、从《在路上》看五六十年代美国社会价值观  25、 评希思克利夫被扭曲的心路历程  26、试论马克·吐温短篇小说的幽默特色  27、惠特曼的死亡哲学  28、 论《呼啸山庄》--原始古朴与文明理性的交错色彩  29、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二元主角”手法的运用  30、透过小说《威廉·威尔逊》和《黑猫》看艾伦·坡的善恶观

欧美文学鉴赏论文选题方向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the Application and Innovationof Gothicism in Wuthering Heights一、选题的意义和研究现状 1.选题的目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长时期以来, 人们视艾米莉•勃朗特为英国文学中的“斯芬克斯”。关于她本人和她的作品都有很多难解之谜, 许多评论家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去研究, 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因而往往是旧谜刚解, 新谜又出, 解谜热潮似永无休止。 本文立足于欧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研究《呼啸山庄》的创作源泉, 指出艾米莉• 勃朗特在主题、人物形象、环境刻画、意象及情节构造等方面都借鉴了哥特传统, 同时凭借其超乎寻常的想象力, 将现实与超现实融为一体, 给陈旧的形式注入了激烈情感、心理深度和新鲜活力, 达到了哥特形式与激情内容的完美统一, 使《呼啸山庄》既超越了哥特体裁的“黑色浪漫主义”, 又超越了维多利亚时代的“现实主义”, 从而展现出独具一格、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2.与选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和发展概况各民族的文学中都有许多惊险、恐怖的故事, 但似乎没有哪一种文学像英美文学那样不仅创作出数量众多、质量优秀的恐怖文学作品, 而且还形成了一个持续发展、影响广泛的哥特传统( Gothic tradition) 。哥特文学现在已经成为英美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对哥特文学的认真研究开始于20 世纪二三十年代, 到70 年代以后, 由于新的学术思潮和文学批评观念的影响, 该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而且日趋高涨的热潮。根据在国际互联网上的搜索, 到2000 年9月为止, 英美等国的学者除发表了大量关于哥特文学的论文外, 还至少出版专著达184部, 其中1970 年以后为126 部, 仅90 年代就达59 部, 几乎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当然,近年来哥特文学研究的状况不仅在于研究成果迅速增加, 更重要的是它在深度和广度方面都大为拓展, 并且把哥特传统同英美乃至欧洲的历史、社会、文化和文学的总体发展结合起来。 二、研究方案 1.研究的基本内容及预期的结果(大纲) 研究的基本内容:本文立足于欧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研究《呼啸山庄》的创作源泉, 指出艾米莉• 勃朗特在主题、人物形象、环境刻画、意象及情节构造等方面都借鉴了哥特传统, 同时凭借其超乎寻常的想象力, 将现实与超现实融为一体, 给陈旧的形式注入了激烈情感、心理深度和新鲜活力, 达到了哥特形式与激情内容的完美统一, 使《呼啸山庄》既超越了哥特体裁的“黑色浪漫主义”, 又超越了维多利亚时代的“现实主义”, 从而展现出独具一格、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预期的结果(大纲): 1.A Survey of Gothic 1 Definition of Gothic 2 the Origin of Gothic Novels 1 Historical R1 Folklore in Germantic N2 Drama in the R3 the Bible and Legends in Christianity 2 Development of the Novel I1 Challenge of Romanticism to R2 Sublime and Beautiful Emily’s Gothic Heritage 1 Theme 1 Good and Evil 2 Revenge 2 Characters Description 1 Villain-hero 2 Delicate Young Girl 3 Atmosphere, Environment and Plot 1 Terror 2 Mystery 3 Supernatural Emily’s Gothic Innovation 1 Combination of romanticism and Realism 1 Change of the Background 2 Use of Symbolism 3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4 Illusion and Subconsciousness Description of Figure Emotion and Psychology Reference 2.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主要有资料查找、理论探讨研究、阅读法 研究所需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研究所需条件:纸张、打印设备、图书馆、互联网上获取国内外文献资料; 可能存在的问题:(1)文献不足;(2) 由于个人的观点和能力,使对研究对象分析不够全面和深入。 三、研究进度安排、参考文献及审查意见 1.研究进度安排 (1)论文指导第一周(学期第八周):学生完成初稿。 (2)论文指导第二周(学期第九周):指导教师审阅论文初稿后发回修改。 (3)论文指导第三周(学期第十周):学生交论文第二稿。 (4)论文指导第四周(学期第十一周):指导教师审阅第二稿并发回给学生进一步修改。 (5)论文指导第五周(学期第十二周):定稿 (6)论文指导第六周(学期第十三周):交定稿的打印稿和电子文本。 (7)论文指导第六周(学期第十三周):本周星期五至论文指导第七周(学期第周)星期五,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写评语,学生做好答辩准备。 (8)论文指导第七周(学期第十四周):星期三至论文指导第八周(学期第十五周)开展答辩工作。 应收集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不少于8条) [1] Bronte, C Charlotte Bronte’s preface to the second edition, Wuthering H London: J M Dent Sons L [2] Gerin, W Emily Bronte [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 [3] Marie, Mulvey-R The handbook to gothic literature [A]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 [4] Punter, D The Literature of Terror [M] London: L [5] 方平 1993 希望在人间—论〈呼啸山庄〉(《呼啸山庄》译序) [M] 上海译文出版社 第24页 [6] 盖斯凯尔夫人 2000 夏洛蒂•勃朗特传[M] 张淑荣等译 北京: 团结出版社 第11—12页 [7] 肖明翰 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J] 外国文学评论第3期 [8] 鲜于静 神秘和怪诞的魅力——福克纳小说《八月之光》的哥特艺术研究[MA] 中国学位论文全文库

英美文学方向的选题太多了啊,网上一搜一大堆,选一个你自己喜欢并感兴趣的就行了。 1、 透过《傲慢与偏见》看现代社会爱情观  2、生与死的抗争--《厄舍古厦的倒塌》主题解读  3、浅谈“欧·亨利式结尾”及其文学影响  4、从宗教角度解读简爱的多重性格  5、从女权主义角度剖析《小妇人》中的乔  6、 “英雄”的陨落--悲剧美学角度分析《老人与海》  7、 从《菊花》中看女主人公Elisa实现自我价值的障碍  8、奉献与宽容---浅析《双城记》中的仁爱精神  9、 《格列佛游记》中对理性的反思与批判  10、浅析《警察和赞美诗》的戏剧化特色  11、一场失败革命的反思---论《动物庄园》中所表现的象征意义  12、论詹姆斯·乔伊斯《阿拉比》的精神顿悟  13、从后印象主义角度解读《到灯塔去》中的双性同体观  14、 从中西方道德观差异谈《伊利亚特》与《封神演义》人物品德  15、 韦伯《猫》中的女性主义  16、 浅析《儿子与情人》中的心理冲突  17、浅析中西方喜剧文化---以《武林外传》和《老友记》为例  18、从女性主义看《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形象  19、《瓦尔登湖》中自然主义的现实意义  20、 从男性角色解读《简爱》中的女性反抗意识  21、论《荆棘鸟》中的女性意识  22、 论劳伦斯《虹》中的异化  23、《罗密欧与朱丽叶》与《梁祝》悲剧结局所体现的中西文化差异  24、从《在路上》看五六十年代美国社会价值观  25、 评希思克利夫被扭曲的心路历程  26、试论马克·吐温短篇小说的幽默特色  27、惠特曼的死亡哲学  28、 论《呼啸山庄》--原始古朴与文明理性的交错色彩  29、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二元主角”手法的运用  30、透过小说《威廉·威尔逊》和《黑猫》看艾伦·坡的善恶观

意识流的发展轨迹都柏林人影射的爱尔兰文化

欧美文学名著鉴赏论文选题方向

英美文学方向的选题太多了啊,网上一搜一大堆,选一个你自己喜欢并感兴趣的就行了。 1、 透过《傲慢与偏见》看现代社会爱情观  2、生与死的抗争--《厄舍古厦的倒塌》主题解读  3、浅谈“欧·亨利式结尾”及其文学影响  4、从宗教角度解读简爱的多重性格  5、从女权主义角度剖析《小妇人》中的乔  6、 “英雄”的陨落--悲剧美学角度分析《老人与海》  7、 从《菊花》中看女主人公Elisa实现自我价值的障碍  8、奉献与宽容---浅析《双城记》中的仁爱精神  9、 《格列佛游记》中对理性的反思与批判  10、浅析《警察和赞美诗》的戏剧化特色  11、一场失败革命的反思---论《动物庄园》中所表现的象征意义  12、论詹姆斯·乔伊斯《阿拉比》的精神顿悟  13、从后印象主义角度解读《到灯塔去》中的双性同体观  14、 从中西方道德观差异谈《伊利亚特》与《封神演义》人物品德  15、 韦伯《猫》中的女性主义  16、 浅析《儿子与情人》中的心理冲突  17、浅析中西方喜剧文化---以《武林外传》和《老友记》为例  18、从女性主义看《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形象  19、《瓦尔登湖》中自然主义的现实意义  20、 从男性角色解读《简爱》中的女性反抗意识  21、论《荆棘鸟》中的女性意识  22、 论劳伦斯《虹》中的异化  23、《罗密欧与朱丽叶》与《梁祝》悲剧结局所体现的中西文化差异  24、从《在路上》看五六十年代美国社会价值观  25、 评希思克利夫被扭曲的心路历程  26、试论马克·吐温短篇小说的幽默特色  27、惠特曼的死亡哲学  28、 论《呼啸山庄》--原始古朴与文明理性的交错色彩  29、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二元主角”手法的运用  30、透过小说《威廉·威尔逊》和《黑猫》看艾伦·坡的善恶观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the Application and Innovationof Gothicism in Wuthering Heights一、选题的意义和研究现状 1.选题的目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长时期以来, 人们视艾米莉•勃朗特为英国文学中的“斯芬克斯”。关于她本人和她的作品都有很多难解之谜, 许多评论家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去研究, 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因而往往是旧谜刚解, 新谜又出, 解谜热潮似永无休止。 本文立足于欧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研究《呼啸山庄》的创作源泉, 指出艾米莉• 勃朗特在主题、人物形象、环境刻画、意象及情节构造等方面都借鉴了哥特传统, 同时凭借其超乎寻常的想象力, 将现实与超现实融为一体, 给陈旧的形式注入了激烈情感、心理深度和新鲜活力, 达到了哥特形式与激情内容的完美统一, 使《呼啸山庄》既超越了哥特体裁的“黑色浪漫主义”, 又超越了维多利亚时代的“现实主义”, 从而展现出独具一格、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2.与选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和发展概况各民族的文学中都有许多惊险、恐怖的故事, 但似乎没有哪一种文学像英美文学那样不仅创作出数量众多、质量优秀的恐怖文学作品, 而且还形成了一个持续发展、影响广泛的哥特传统( Gothic tradition) 。哥特文学现在已经成为英美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对哥特文学的认真研究开始于20 世纪二三十年代, 到70 年代以后, 由于新的学术思潮和文学批评观念的影响, 该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而且日趋高涨的热潮。根据在国际互联网上的搜索, 到2000 年9月为止, 英美等国的学者除发表了大量关于哥特文学的论文外, 还至少出版专著达184部, 其中1970 年以后为126 部, 仅90 年代就达59 部, 几乎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当然,近年来哥特文学研究的状况不仅在于研究成果迅速增加, 更重要的是它在深度和广度方面都大为拓展, 并且把哥特传统同英美乃至欧洲的历史、社会、文化和文学的总体发展结合起来。 二、研究方案 1.研究的基本内容及预期的结果(大纲) 研究的基本内容:本文立足于欧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研究《呼啸山庄》的创作源泉, 指出艾米莉• 勃朗特在主题、人物形象、环境刻画、意象及情节构造等方面都借鉴了哥特传统, 同时凭借其超乎寻常的想象力, 将现实与超现实融为一体, 给陈旧的形式注入了激烈情感、心理深度和新鲜活力, 达到了哥特形式与激情内容的完美统一, 使《呼啸山庄》既超越了哥特体裁的“黑色浪漫主义”, 又超越了维多利亚时代的“现实主义”, 从而展现出独具一格、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预期的结果(大纲): 1.A Survey of Gothic 1 Definition of Gothic 2 the Origin of Gothic Novels 1 Historical R1 Folklore in Germantic N2 Drama in the R3 the Bible and Legends in Christianity 2 Development of the Novel I1 Challenge of Romanticism to R2 Sublime and Beautiful Emily’s Gothic Heritage 1 Theme 1 Good and Evil 2 Revenge 2 Characters Description 1 Villain-hero 2 Delicate Young Girl 3 Atmosphere, Environment and Plot 1 Terror 2 Mystery 3 Supernatural Emily’s Gothic Innovation 1 Combination of romanticism and Realism 1 Change of the Background 2 Use of Symbolism 3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4 Illusion and Subconsciousness Description of Figure Emotion and Psychology Reference 2.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主要有资料查找、理论探讨研究、阅读法 研究所需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研究所需条件:纸张、打印设备、图书馆、互联网上获取国内外文献资料; 可能存在的问题:(1)文献不足;(2) 由于个人的观点和能力,使对研究对象分析不够全面和深入。 三、研究进度安排、参考文献及审查意见 1.研究进度安排 (1)论文指导第一周(学期第八周):学生完成初稿。 (2)论文指导第二周(学期第九周):指导教师审阅论文初稿后发回修改。 (3)论文指导第三周(学期第十周):学生交论文第二稿。 (4)论文指导第四周(学期第十一周):指导教师审阅第二稿并发回给学生进一步修改。 (5)论文指导第五周(学期第十二周):定稿 (6)论文指导第六周(学期第十三周):交定稿的打印稿和电子文本。 (7)论文指导第六周(学期第十三周):本周星期五至论文指导第七周(学期第周)星期五,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写评语,学生做好答辩准备。 (8)论文指导第七周(学期第十四周):星期三至论文指导第八周(学期第十五周)开展答辩工作。 应收集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不少于8条) [1] Bronte, C Charlotte Bronte’s preface to the second edition, Wuthering H London: J M Dent Sons L [2] Gerin, W Emily Bronte [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 [3] Marie, Mulvey-R The handbook to gothic literature [A]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 [4] Punter, D The Literature of Terror [M] London: L [5] 方平 1993 希望在人间—论〈呼啸山庄〉(《呼啸山庄》译序) [M] 上海译文出版社 第24页 [6] 盖斯凯尔夫人 2000 夏洛蒂•勃朗特传[M] 张淑荣等译 北京: 团结出版社 第11—12页 [7] 肖明翰 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J] 外国文学评论第3期 [8] 鲜于静 神秘和怪诞的魅力——福克纳小说《八月之光》的哥特艺术研究[MA] 中国学位论文全文库

没找到专门讲美国的文学,只找到(世界文学研究),你去查下看看,找几篇美国的看看,学下他们怎么选题的

个人很喜欢 但是论文不太合适

欧美文学鉴赏论文题目有哪些

近几年发表的主要论文:《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隐含作者的二重性,《文史哲》,2003年12月。《变形与真实---试析中变形技巧的运用》,《美国文学研究》,2004年。《多元文化格局中的族裔喧哗》,《当代外国文学》,2004年2月。《一剧中的“冲突”》,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6年5月。《性别身份与舞台表现—从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双月刊,第8卷,2006年7月。《主流文化下的独特声音:评北美华裔作家水仙花及其创作》,《美国文学研究》,2006 年9月。《陌生化与威廉斯戏剧中俗语及外语语句的诗意》,《当代外国文学》,2007年4月。《论田纳西·威廉斯的柔性戏剧观》,《外国文学评论》,2007年8月。

电影美学鉴赏论文选题方向有哪些

可以通过背景等各方面

可以写武侠电影,中国特有片种~~

相关范文:  从冯小刚电影的审美趣味谈起  【摘 要 题】影视了望  【正 文】 冯小刚的电影近年来一直是中国电影业界和世俗舆论界的热门话题,大牌的明星阵容、成功的商业化炒作、诙谐幽默的城市娱乐风格已经是冯氏电影获得成功的几大重要元素。毫无疑问,冯小刚的电影是中国国产电影市场上最有票房号召力的品牌:1997年他的内地首部贺岁片《甲方乙方》的票房成绩使低迷的国产片市场看见了曙光,该片北京地区票房达到1180万元,全国票房达到2400万元;之后《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到《大腕》、《手机》再到2004年的《天下无贼》,冯小刚的商业电影独树一帜,票房一路走好,且节节攀升,创造了中国电影的世俗神话。作为国产票房的一种有力支撑,冯氏电影得到了来自观众、业界、舆论界太多的关注和青睐,这种意义已经超出了电影本身的艺术魅力和价值含量。在人们对电影艺术的饥渴需求中,冯小刚贴着“贺岁”标签的商业电影,成为大众娱乐生活中的“狂欢”对象。  一、冯小刚电影的精神品貌  娱乐的饺子皮,商业的饺子馅,以幽默调侃的方式抒写着都市人的都市风情,这是冯小刚贺岁片的冯氏秘方。就商业运作来说,冯小刚几乎成为中国电影界的一面大旗,在并不景气的中国电影界,很长一段时间里能够为可怜的票房带来生机和活力的恐怕就只有他的电影。从这个意义上,冯小刚在中国电影史上是占有显著位置的。所以在人们的眼里,冯小刚成了一个“无法复制的楷模”,而这种成功在于他的性格,在于他的生活阅历、在于他的人生练达——“周旋于是非的智慧,平衡于上下的韬略,提防明枪暗箭的辛苦,承受浅薄误解的委屈。”(注:冯小刚著《我把青春献给你》,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封底。)在电影创作并不疏朗的生态环境里,他打的是擦边球;在左突右奔的生存竞争中,冯氏电影的招牌已经挂起来了,而且回头客越来越多。  我们来仔细看看冯氏电影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他独树一帜的娱乐风格。1997年冯小刚导演的第一部“贺岁片”《甲方乙方》,带给观众的感觉是一种久旱逢甘霖,是一种不期而至的审美愉悦,人们怀着诧异的惊喜和宽容的心态面对着新鲜而又轻松的“贺岁片”。从此以后,每年的新年档期,人们对冯小刚的“贺岁片”有了一份期待。到目前为止,冯小刚共拍摄了八部以“贺岁”为主题的商业电影,这些影片反映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和现实联系很紧密的,关注的多是普通人的情感和各阶层人遇到的新鲜问题,而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调侃洒脱的人生态度更是迎合了观众的审美需求。《甲方乙方》用几个看似荒诞的超现实故事完成了人们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梦想,老百姓的“住房梦”、“大款梦”、“明星梦”通过甲方、乙方的契约合同轻而易举的实现,娱乐地化解了人们心中的渴望;《不见不散》中跨越祖国和大洋,刘元对李清的浪漫爱情,半宿命的“不见不散”让有情人终能好人好梦;《没完没了》奇特的故事架构,更是演绎了一场惊险的感情游戏……这其中的轻松娱乐的风格让冯小刚的电影在人们心中的位置一路飙升。  娱乐本身是没有错的,对于中国的影视艺术来说,能够学会真正的娱乐是件好事,“一个拒绝娱乐性享受,勤奋于它的严肃艺术文化的人,将使生活不和谐。没有任何事实证明娱乐的享受对艺术的享受是有害的,只是不同种类的享受罢了。”(注:[英]HA梅内尔著《审美价值的本性》,刘敏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3月版第39页,27页。) 冯小刚选择娱乐的方式作为自己影片的精神气质,既符合自己的创作风格,也符合观众的观赏心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冯小刚的片子,的确有它存在的独特意义。然而关键是我们需要的是怎样的一种娱乐,作为电影艺术来说,我们是不能仅仅止于乐却不知为何而乐的,仅仅停留在感官的快意中,对于精神世界的满足是无益的。“好的艺术以娱乐艺术所没有的方式和程度来扩充意识,而大多数时间中的大多数人,和有些时间的所有人,都愿意使他们的经验、理解、判断、和决定的习惯得到证实和满足,而不愿扩大和变化,这说明了为什么好的艺术不能总是流行的”。(注:[英]HA梅内尔著《审美价值的本性》,刘敏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3月版第39页,27页。)这也是冯小刚电影能够得到众多青睐的原因,正因为他的影片迎合了观众的心理,完成了人们对自己“经验、理解、判断和决定的习惯”的印证和确认,得到了大多数人的心理认同,所以人们在他的影片里既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也释放了现实生活中的苦恼与压力,这是它的积极意义。然而如果从更高的一个层面上讲,却并没有达到“扩充人们的意识”的目的,并没有实现对人们精神向度的指引。在《手机》中人们看到的是周旋于三个女人之间的严守一的仓皇和狼狈,却看不到对伦理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清晰的理解和诠释;在《天下无贼》中,人们看到的是导演为我们设计的飞天大盗刘德华和犯罪团伙头目葛优的精彩表演,却没有富于价值意义的人生提醒。尽管冯导的用意是要给大家一些思考,不再是笑一笑了事,但是影片所传达的精神追求的确有些跑偏的迹象,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精神的缺场、审美的迷失。特别是当某些人要把冯小刚的电影当作中国电影的主流电影,并且希望这样的主流电影再多一些的时候,我们就不得不仔细思考一下其电影的精神内核了,作为观众喜爱的导演,他是否能够引领人们的审美趣味?他的电影是否能担当起主流电影的这种责任?这不是一个可以轻松面对的问题。  冯小刚自己曾经这样说,“我觉得我骨子里有一种幽默感,不论自己创作还是看别人的作品,包括看正剧,我都能从中看出能演化成喜剧的东西。”(注:余馨、冯小刚,《与冯小刚谈不见不散》,载于《当代电影》1999年第1期46页。) 冯小刚骨子里的幽默感的确融化到他电影的每个细节之中,给他的作品带来了喜剧幽默的色彩,比较沉重的主题往往通过幽默和反讽的手法被化解掉了,影片中所呈现的是一种后现代主义的哲学情怀。然而幽默和油滑也许只是一步之隔,把握不好就会是不同的结果,过多的回避和调侃变成了对现实的一种遮蔽和逃逸。况且并不是什么都可以化解掉的,也并不是都需要化解掉的,我们并不是什么时候、什么事情都可以处理成喜剧的,生活中是不能没有悲伤和苦难的,而一切最真切的表情才是最有分量的。我们需要学会面对,我们需要把一些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我们需要从沉静的思考中体会生命的厚重感。亚里士多德认为,在悲剧中悲伤的观众可由他所感到的恐惧与哀怜来“净化”。如果不给以宣泄的话,河流就会泛滥和冲毁堤坝。如果人要生活得合情合理,那就有必要使他充分意识到人们或多或少感觉到的情感,艺术是实现这个命题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艺术不能高扬和享有智慧的尊重的地方,这种文化是病态的。”(注:FR李维斯和QD李维斯:《小说家狄更斯》,伦敦,1970年,第236页,转引自《审美价值的本性》[英]HA梅内尔著第44—45页。) 我们的电影里不能只传达出一种声音,我们的精神需求也不仅此一种,如果说这样一种形态是中国电影今天给我们的一道主菜,那不能不说这是我们电影艺术的一种遗憾。  二、迷失:思想的匮乏,审美的困惑  让我们环顾一下整个中国电影所呈现的气氛和风尚:一个严峻的现实是,目前很多导演或者是娱乐搞笑,把搞笑的明星当成了喜剧的主将;或者极度追求形式化的渲染和铺陈,奢华的明星阵容、宏阔的场面设计、看似大手笔的制作,实则是形式糟蹋形式的形式主义“狂欢”,观赏之后,留在人们脑海里的只剩下色彩的绚丽、场景的宏大,对于人的思想和心灵都没有任何的触动和震撼,更没有什么审美可言。我们现在的电影越发变得轻飘飘了,成功的商业炒作,可观的票房收入,然而,每每影片结束,当剧院灯光亮起的刹那,留在心里的不是一份满足的喜悦和思索,不是良久的审美回味,在看了、笑了之后,心里是一种“不过如此”的怅然失落,仿佛又把电影还给了创作者。只知道笑却不知道为什么笑,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有人说,还是用这种方法先把观众拉回电影院再说,倒真的要看看在这种情景下拉回来的是什么样的观众,接下来是继续迎合呢还是改变打法呢?来看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在国内票房平平的金鸡奖最佳影片《那山、那人、那狗》,以它温暖的人性关怀,深刻的思想内涵,打动了海那边的日本观众的心,而且创造了票房佳绩——6亿日元(合2000多万人民币)的票房,和国内无人问津的局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导演霍建起告诉我们,其发行成功是因为日本方面整整做了一年的准备,包括市场宣传、出版小说、请主创人员去参加首映式等等,采取了渗透式的方法在艺术院线上映,从而逐渐扩大了影响。日本能够对这样一部看似没有商业价值的影片进行如此全面的商业包装,而国内却没有对这样的影片在发行上采取任何攻略。这就不是我们有没有好影片的问题,而是我们对待影片的态度问题,是我们价值取向的问题。这样的电影并不是观众不需要,但的确在今天的电影氛围下,当我们豁达地把思考和陶冶的机会让给别人的时候,这种电影的欣赏环境被破坏了,观众的审美趣味没有得到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引导。在打打杀杀中、在娱乐搞笑中,观众的审美习惯已经被扭曲了,正如有些专家说的,是“审美出现滑坡了”。看来如果我们不把重心放在电影主流价值的探讨,不放在观众的引导上,我们的电影的不景气是不可能靠几个“大片”就可以扭转乾坤的。当然我们决不是以此来否定“大片”谋略,其商业化的运作方式对所有电影都是具有方向性的指引意义的,关键是“大片”究竟应该“大气”在哪些方面,这才是探讨的重点。  对于一部电影而言,如果其主题思想和审美情趣浅薄暧昧、低俗颓废、少有积极向上的价值引导和精神诉求,无论它采取了怎样精致的形式和技艺包装自己,它的作品本质仍然不会有好的品格。而好的形式的运用又的确可以让意义上升到新的美学高度,如果仅仅是形式的完美,而没有内容上的精神追求,形式所托举的将是一个空荡荡的灵魂,那美的层次又从何谈起呢?对中国电影来说,最重要的不是缺乏市场运作的成功谋略、投资方的慷慨解囊、高科技大制作,也并不是我们的电影人没有足够的想象和艺术创造,而是对电影的真诚和执著,这实际上是对生活的真诚和执著的缺失。那种曾经滋养了中国电影发生发展的超拔向上的精神和思想的力量,在今天的电影里被遮蔽了,我们说中国电影在某种意义上是有些营养不良了。  这样说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要娱乐,我们需要笑声,但笑得要有品位,要有文化内涵,而不是什么样的笑都可以,什么样的娱乐都推举为大众的审美需求,如果我们生活的主流文化价值是这样一种娱乐的精神,那我们和波兹曼的预言是不是就不远了?“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注:[美]尼尔·波兹曼著,章艳译《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第4页。)尽管听起来有些危言耸听,但是其中的道理,真的是要思考和琢磨一番,我们的电影到底需要的是一种怎样的精神?  三、回归:人类心灵的守护  电影艺术的最高使命是审美地把握世界,要承载的是对人类情感的护卫、对生命意义的关照、对人类终极关怀的表达。在谈到电影《乡愁》的拍摄时,塔可夫斯基是这样说起他的构想和开始的:“我对情节的发展、事件的串联并没有兴趣——我觉得我的电影一部比一部不需要情节。我一直都对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感兴趣;对我而言,深入探索透露主角生活态度的心理现象,探索其心灵世界所积淀的文化文学传统,远比设计情节来的自然……我的兴趣在于人,因其内心自有一个天地;要准确表现这一想法,表现人类生命的意义。”(注:[苏]安德烈·塔可夫斯基著,《雕刻时光》,陈丽贵、李泳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8月版,第229页。)对人类共同的生存本质、生命意义和精神世界的表现和关照才是作家的真正使命。在电影中,创作者不仅要抒发对人生的感怀和社会的理想,更要表达对人类精神的追求与向往,对生命意义的探寻与追问。  有专家呼吁,现在人们心态浮躁、缺乏理想、“审美缺失了”。的确在“娱乐至上”、“娱乐至死”风潮的冲击下,人们的思维方式也相应地受到了熏染,而中国的电影更是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那些只停留在追求感性的生动外观、停留在追逐娱乐与消费的层面,不具备深邃的理性内涵的作品,是不可能担负起审美使命的。作为大众文化代表的电影艺术,它的确承载着娱乐大众的功能,但这决不是它的全部功能和最重要的功能,任何艺术如果只停留在感官上给人带来刺激和快感,它就不是真的艺术。每个时代都有标领着那个时代的艺术创作潮流,或者引领中华民族审美潮流的一种主要形式。这种形式得到了发展,甚至于达到了高峰,必然基于这样一个基本条件,就是它必须吸纳那个时代中华民族审美思维的最高成果,最高的审美成果就是哲学史层面的审美思维是否科学化。我们用这个标准来衡量一下今天的电影艺术,就可以确切地知道,它的差距到底在哪里,如何科学地吸纳我们这个时代中华民族审美思维的最高成果,将是电影走向何方的一个关键问题。  电影是20世纪人类诉说自己的最重要的语言方式,进入新的世纪,这种诉说方式应该是既有传统精神的继承又有时代脉搏的律动。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电影首先应该是我们的电影,是应该贴着中国人精神标签的电影。记得辜鸿铭在他的那本《中国人的精神》里是这样说起中国人的生活和中国人的精神的:中国人的全部生活是一种情感生活——这种情感既不来源于感官直觉意义上的那种情感,也不是来源于你们所说的神经系统奔流的情欲那种意义上的情感,而是一种产生于我们人性的深处——心灵的激情或人类之爱那种意义上的情感。这种精神的传达在我们的电影里是曾经有的,而且我们也非常珍视,这才是我们电影里所应该传达的主流价值,它是和我们的民族精神相契合的。  今天,我们的电影在追求票房收入,这是对的,但它不应该是最终的目的。在我们想着用怎样的方式把观众拉回电影院时,我们更应该想到如何让他们更长久地留在座椅上,那就必须把应该还给他们的还给他们——对于人类心灵的护卫和精神的慰藉,这才是观众最需要的,也是最能引起共鸣的,最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生命的意义。  其他相关:  -08/htm  民俗的影视整合及审美价值  仅供参考,请自借鉴  希望对您有帮助

盲山 盲井的导演 李扬 你可以先看看这两部电影我觉得不错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