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新形势下的中国货币政策论文摘要

发布时间:2024-08-28 14:55:09

新形势下的中国货币政策论文摘要

2、当前出台的政策方针随着金融危机不断加深,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逐步显现。为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今年7月2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此后,中央和有关部门又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2、 1税收政策在税收政策方面,为缓解纺织企业的困难,稳定出口,保障就业,7月 31日,财政部等部门宣布自今年8月1日起将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部分竹制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1%。10月21日,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又宣布,从11月1日起上调3486项商品的出口退税率,约占中国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25.8%,这也是自2004年以来中国调整出口退税政策涉及税则号最多、力度最大的一次。财政部税政司司长史耀斌说,税收政策调整主要为了应对目前中国经济增长放缓面临的挑战,尤其是出口增速的放缓,通过减轻出口企业经营压力,促进出口企业自我发展,提高应对风险能力。2、 2信贷政策在信贷政策方面,8月初,央行调增了全国商业银行信贷规模,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和担保难问题。8月中旬,央行又将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小额贷款的最高额度从100万元提高到200万元。9月中旬,央行决定从9月16日起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和中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以解决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短缺问题。10月,央行又两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释放出增加流动性、保持经济增长和稳定市场预期的信号。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指出,通过下调利率,一方面可有效降低企业用资成本,另一方面保证银行体系有充分的流动性,能够给全社会提供宽松的货币环境,鼓励企业进行生产经营。近日,央行披露目前已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不再加以硬约束,此举可有效释放银行资金活力,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2、3财政政策在财政政策方面,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今年中央财政大幅度增加了用于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资金,总额达到18亿元;安排资金19亿元,专项用于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安排资金12亿元,支持中小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经济合作。同时,加大对各种收费的清理力度,进一步减轻中小企业负担。2、4提高内需为拉动内需,10月下旬,财政部和商务部联合下发通知,决定将“家电下乡”试点范围从山东、河南、四川三省进一步扩大至12个省份,对实施地区农民购买财政补贴家电下乡产品,国家财政比照出口退税率,直接补贴农民消费者。10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在部署四季度经济工作时指出,既要充分估计国际环境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又要正确认识我们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尽快出台有针对性的财税、信贷、外贸等政策措施,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同时,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3、当前金融危机局势下的应对方法3、1引导中国出口贸易。中国出口高度依赖美、欧的风险早已出现,这使我国加大市场多元化战略实施力度显得尤为重要。从目前来看,中国对拉美、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增速加快,这是我国过去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的成果,也增强了进一步开拓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市场的信心。十七大提出的自由贸易战略指出,当前加大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自由贸易区谈判,是开拓发展中国家和周边国家市场,拓展出口市场渠道的重要手段。2008年前半年的数据也显示,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下降,很大程度上被其他市场消融了,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增长弥补了对美国出口的下降。中国目前正在同亚洲、大洋洲、拉美、欧洲、非洲的29个国家和地区建设12个自贸区,这些自由贸易区涵盖了中国外贸总额的1/4。随着我国自由贸易区网络的逐步形成,将进一步拓宽国际市场空间,增加贸易渠道,分散出口过度集中少数发达国家的风险。3、2灵活从紧的货币政策。面对当前我国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趋缓的双重压力,应采取灵活从紧的货币政策,避免经济的“硬着陆”。 在货币政策上仍然保持紧缩态势,但要根据经济运行的实际状况灵活调整,防止过度紧缩,可实行谨慎加息。当前的信贷控制在实质上已经提高了企业的资金成本,进一步提高利率对经济面的打击可能会很大。当前需求减弱,一些企业出现经营困难,投资下滑,内需不振,此时适度的货币政策,扩大投资规模启动国内需求,是必要的。3、3积极的财政政策。(1)扩大政府投资。出口的下降对国内的投资增速将造一定的损害,需要采用扩大政府投资的方式来减轻这部分的影响。投资的重点领域应该是受雪灾、地震影响较大的基础设施以及农业基础设施。(2)增加政府支出与补贴。继续扩大社保和医保的覆盖面,体现教育的公平性;用加大农业直接补助的方式鼓励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消费水平。(3)减免税收。减税可以提高企业的利润,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从而有利于企业增加投资、扩大供给,有利于居民增加消费,扩大内需。具体内容应包括取消利息税、进一步提高所得税的免征基数、进一步提高低收入群体的补贴等。这是我写的学年论文 中间有关于货币政策的东西 你自己看看 然后写成一篇吧 祝好运希望采纳

概括为“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当前经济形势发展变化和宏观调控客观需要作出的重要决策,也是在宏观调控中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必将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步伐。 通货膨胀时期一般采取紧缩性政策,财政政策主要包括增税,减少政府购买和投资,减少转移支付。货币政策主要包括提高再贴现率,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央行卖出政府债券

积极的松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适度放松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主要包括信贷政策和利率政策,收缩信贷和提高利率是“紧”的货币政策,能够抑制社会总需求,但制约投资和短期内发展,反之,是“松”的货币政策,能扩大社会总需求,对投资和短期内发展有利,但容易引起通货膨胀率的上升。财政政策包括国家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增税和减支是“紧”的财政政策,可以减少社会需求总量,但对投资不利。反之,是“松”的财政政策,有利于投资,但社会需求总量的扩大容易导致通货膨胀。  经济形势: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和CPI持续高位的两难选择。  政策微调: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基准利率,允许存款利率上浮到10%,进行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试行。  根据我国现有情况我认为:总体是双松,但货币政策放松必须是步伐缓慢,可以通过在放收结合中达到适当放松。财政政策则需要放松。  1.GDP增速从2011一季度的7%下滑到二季度的5%和三季度的1%。经济增长减缓,会引起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主要为失业及由失业导致的社会稳定等一系列问题,通过货币政策的适当放松达到提振经济,解决就业,稳定职工收入,稳定社会的目的。但放松货币政策引起信贷规模的一定增长,一是解决企业的资金链问题,在民营中小企业为主体GDP创造者的当今,可能效果不会明显;二是在高准备率的环境下,金融机构通过金融工具的创新等已形成一定的绕过货币政策的做法,货币政策实际效果已打折扣。  2.地方财政债券的发行等财政政策的实施,挤占了货币流动性的释放,扩大了投资但减少了消费。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混合使用,使市场利率水平保持稳定,在CPI高位情况下,存贷款利率不宜作大的松动,否则会使今年的调控(特别是对房价调控)付之东流。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是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客观要求和必要条件。但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正确确定两大政策的搭配方式及其具体操作,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外部环境的协调配合。例如,需要有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外贸政策、社会福利政策等其他政策的协同;有良好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内社会政治环境;有合理的价格体系和企业(包括金融企业)的运行机制;还需要有各部委、各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支持配合

国家信息中心建议:2009年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报告建议明年宏观调控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作为基本取向,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全国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加快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 报告认为,明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应不同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时所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这次不仅要扩大政府建设投资,由政府配置资源来集中力量办大事,更要强调通过市场配置资源来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同时,通过减税费降低企业成本和居民负担,增强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的积极性。 据测算,推行消费型增值税第一年,名义总投资增长率将提高25个百分点,可使名义GDP增长率提高22个百分点,就业劳动力增加约200万人。此外,报告建议明年中央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扩大到2000亿元,重点用于灾后重建、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节能减排和结构升级等产业发展项目、支持“三农”项目等。 报告提出,明年应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当局应根据货币流动性变化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率控制在16%-17%,取消信贷额度管理,重点加强信贷结构引导,在重视中小企业贷款的同时,引导资金向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节能环保和国债项目配套倾斜。

新形势下的中国货币政策论文摘要及答案

为什么这么多问论文的啊,在百度里面搜索一下啊,感觉那个“毕业论文E网”还不错

我自己有一份,不过是我们交过的作业。不知道可以吗?2010-2011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及其政策操作的主要特点摘要:2010-2011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但物价上涨较快。围绕保持物价稳定这一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采用了一系列货币政策工具。我国由稳健的货币政策转向在“中性”定位上稳健操作。关键词:货币政策 准备金 央行票据2010年以来,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货币信贷增长从上年高位逐步向常态回归,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充裕,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金融运行平稳。居民收入稳定增加,但物价上涨较快。在此期间,持续、大量的国际收支顺差成为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显著特征,并对中国的货币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国际收支顺差使中央银行不断被动购入外汇、吐出过量的人民币基础货币,并直接增加货币供应,从而形成流动性过剩的压力。同时,由于对房地产过热,导致银行发放大量贷款。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禁止炒房现象,同时也使得大一部分资金流入市场,加剧通货膨胀。围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这一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认真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交替使用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加强流动性管理和货币信贷总量调控,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其政策表现出来的特点是:由2010年采取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转向2011货币政策在“中性”定位上稳健操作。一、灵活公开市场操作,央行票据成为公开市场对冲操作的主要工具灵活安排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组合,加大流动性回收力度。不过,传统的正回购与现券卖断很快受到了央行持有债券资产规模的约束。2010年全年累计发行中央银行票据2 万亿元,开展正回购操作1 万亿元;2011年加大对中央票据的操作力度。2011年5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将发行2011年第三十期中央银行票据。第三十期中央银行票据期限1年,发行量300亿元,央行6月14日发行10亿1年期央票。实践证明,在流动性持续较多的情况下,央行票据这一操作工具的推出为货币调控赢得了一定的主动权。同时,央行票据的发行对促进中国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发展以及利率市场化改革也起到重要作用。二、充分发挥存款准备金工具深度冻结流动性的作用准备金本来是为了保证支付的,但它却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副产品”,就是赋予了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职能,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现已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是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2010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回升及全球经济逐步复苏,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市场流动性状况,重新启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这一工具。2011年内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应该说,存款准备金工具对于成功进行流动性对冲功不可没,目前其对冲作用甚至超过了公开市场操作。三、深化差别准备金制度并引入动态调整机制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年6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今年以来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此次上调之后,大中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5%的历史高位。所谓差别准备金率制度,是指对金融机构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与其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状况等指标挂钩。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可以制约资本充足率不足且资产质量不高的金融机构的贷款扩张。四、运用再贷款和再贴现促进信贷结构调整由于外汇占款投放的基础货币已经过剩,再贷款、再贴现在总量上增加的余地不大,再贷款甚至是以回收为主,再贴现的规模也比较小。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民银行运用再贷款、再贴现工具主要是发挥其引导信贷资金投向和促进信贷结构调整的功能。一是加强地区间再贷款调剂,扩大对西部地区、粮食主产区以及地震灾区等的再贷款限额。五、加强“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在投资拉动和流动性供给过剩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信贷扩张的冲动往往比较强。为此,中国人民银行有针对性地对商业银行进行“窗口指导”,提示金融机构高度重视贷款过快增长可能产生的风险,避免因过度追求利润而盲目进行信贷扩张,应合理、均衡放款;引导金融机构强化资本约束,树立持续稳健经营理念,提高风险控制能力;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通过体制、机制和工具创新;引导商业银行通过拓展中间业务调整盈利结构,增强持续盈利能力。实践表明,通过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使得央行的货币政策措施为市场所预期,增加了政策透明度,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操作成本,更大程度地发挥了货币政策的效力。六、适当发挥利率杠杆的调控作用2010 年前三季度,利率政策保持稳定。第四季度以来,为稳定通货膨胀预期,抑制货币信贷快速增长,中国人民银行于10 月20 日、12 月26 日两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1 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25%上调至75%,累计上调5 个百分点;1 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31%上调至81%,累计上调5 个百分点。12月26 日同时上调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其中1 年期流动性再贷款利率由33%上调至85%;1 年期农村信用社再贷款利率由88%上调至35%;再贴现利率由80%上调至25%。2011年2月9日和4月6日两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75%提高到25%,累计上调5个百分点;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81%提高到31%,累计上调5个百分点。当前,中国货币政策仍面临国际收支不平衡和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中央银行仍需加强流动性管理,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

国家信息中心建议:2009年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报告建议明年宏观调控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作为基本取向,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全国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加快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 报告认为,明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应不同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时所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这次不仅要扩大政府建设投资,由政府配置资源来集中力量办大事,更要强调通过市场配置资源来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同时,通过减税费降低企业成本和居民负担,增强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的积极性。 据测算,推行消费型增值税第一年,名义总投资增长率将提高25个百分点,可使名义GDP增长率提高22个百分点,就业劳动力增加约200万人。此外,报告建议明年中央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扩大到2000亿元,重点用于灾后重建、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节能减排和结构升级等产业发展项目、支持“三农”项目等。 报告提出,明年应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当局应根据货币流动性变化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率控制在16%-17%,取消信贷额度管理,重点加强信贷结构引导,在重视中小企业贷款的同时,引导资金向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节能环保和国债项目配套倾斜。

宏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并根据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说明如何进行希望采纳

新形势下的中国货币政策论文摘要怎么写

为什么这么多问论文的啊,在百度里面搜索一下啊,感觉那个“毕业论文E网”还不错

积极的松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适度放松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主要包括信贷政策和利率政策,收缩信贷和提高利率是“紧”的货币政策,能够抑制社会总需求,但制约投资和短期内发展,反之,是“松”的货币政策,能扩大社会总需求,对投资和短期内发展有利,但容易引起通货膨胀率的上升。财政政策包括国家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增税和减支是“紧”的财政政策,可以减少社会需求总量,但对投资不利。反之,是“松”的财政政策,有利于投资,但社会需求总量的扩大容易导致通货膨胀。  经济形势: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和CPI持续高位的两难选择。  政策微调: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基准利率,允许存款利率上浮到10%,进行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试行。  根据我国现有情况我认为:总体是双松,但货币政策放松必须是步伐缓慢,可以通过在放收结合中达到适当放松。财政政策则需要放松。  1.GDP增速从2011一季度的7%下滑到二季度的5%和三季度的1%。经济增长减缓,会引起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主要为失业及由失业导致的社会稳定等一系列问题,通过货币政策的适当放松达到提振经济,解决就业,稳定职工收入,稳定社会的目的。但放松货币政策引起信贷规模的一定增长,一是解决企业的资金链问题,在民营中小企业为主体GDP创造者的当今,可能效果不会明显;二是在高准备率的环境下,金融机构通过金融工具的创新等已形成一定的绕过货币政策的做法,货币政策实际效果已打折扣。  2.地方财政债券的发行等财政政策的实施,挤占了货币流动性的释放,扩大了投资但减少了消费。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混合使用,使市场利率水平保持稳定,在CPI高位情况下,存贷款利率不宜作大的松动,否则会使今年的调控(特别是对房价调控)付之东流。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是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客观要求和必要条件。但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正确确定两大政策的搭配方式及其具体操作,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外部环境的协调配合。例如,需要有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外贸政策、社会福利政策等其他政策的协同;有良好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内社会政治环境;有合理的价格体系和企业(包括金融企业)的运行机制;还需要有各部委、各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支持配合

新形势下的中国货币政策论文2000字

21世纪初期,我国财政将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如何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稳固、规范、高效、健康的财政体系和财政运行机制,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在此将理论界有关这一问题的观点综述如下。 一、21世纪初期我国财政形势展望 21世纪初期我国财政收支测算应包括“九五”最后一年即2000年,和“十五”规划期间。 有的学者认为,我们对2000年的财政收入预测暂不考虑费税改革的体制因素,对政策因素、征管因素以增减持平处理, 经济增长方面按7%考虑,物价方面按3%考虑,财政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 按此测算2000年全国财政收入将达到11890亿元,比1999年预算增长10%, 绝对额增加1000多亿元。关于2000年财政支出,按照1999年全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例0%测算,2000年全国财政支出将达到13350 亿元, 比1999年预算增长1%,绝对额增加1200多亿元。2000年支出与1999年同比增幅和增量都有所减少。收支相抵,2000年中央财政赤字为1660亿元,比1999年扩大157亿元。 “十五”时期的预算。收入测算应从几个因素来考虑和处理。 (1)费改税。尽管“十五”期间费改税将使财政收入大大增加,但解决不了国家可支配财力增加的问题,因为增加的收入大多已有明确的用途,只是管理方式的改变。费改税的意义主要不是直接增加国家可支配财力的数量,而是治“乱”,是规范政府分配行为的制度建设,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宏观经济运行环境。(2)宏观调控所需的财政政策取向。 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等因素导致的国际、国内的经济环境,“九五”末期以至“十五”初期在政策运用上不可能成为增税的时机。(3 )财政体制。1994年新财税体制运行几年来,通过不断的磨合与完善,一个稳定的财政收入增长机制已初步形成,机制本身保证了“九五”时期财政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4)经济增长。 据当前一些机构的研究报告及世界银行发展报告,我们按照7 %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国家计委物价预测中的3%的价格方案考虑,“十五”的GDP现价增长速度为10%。几项因素中,我们认为直接影响“十五”期间国家可支配财力的数量主要是经济增长,因此收入测算中以经济增长作为主要参数。据此,2005年全国财政收入将达到19150亿元,平均每年增加可支配财力1400 多亿元。支出的考虑主要从需要与可能两个方面来分析。“十五”期间是否需要继续扩张支出规模,主要取决于中期经济形势的发展,关键在于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动趋向和近两年来采取的扩张政策刺激国内需求的效果。从经济周期的调控运行来看,财政政策从扩张到收缩都应有过渡,需要保持相应的连贯性,不可也不应该大起大落。因此不管形势如何发展,财政支出的压力是很大的。主要反映在社会保障补助(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补助、贫困人口生活补助等等)的增加,扩大内需政府增加基础设施投资项目的后续资金压力,以及推进市场化改革的各种社会成本等,都需要财政增加支出。 另有学者认为,21世纪初期我国财政将面临以下几个影响因素。 “九五”时期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持续提高,2000 年估计能够继续保持在12%左右的水平上。但“九五”时期财政收入的增长很重要的在于一些临时性、政策性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在“十五”时期将很难继续发挥作用。“十五”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将主要依赖税收与经济的协调增长。 当前我国财政收入与经济协调增长的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长期以来影响我国财政收入提高的因素依然存在。 从预算内财政收入支出的角度看,经济的宏观税负(预算内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很低,1998年也只有4%。 而从整个政府分配活动看,把预算外、制度外等政府活动赖以维持的资金来源考虑在内,经济维持整个政府运转的负担估计占GDP的比重在25%以上。所以, 从全口径的政府收入角度看,经济的税负并不算低。“十五”面临的困境是:如果在不能减少经济中不规范的政府分配活动的同时,采取措施增加财政收入,必然将加重整个经济的负担水平;如果仅仅把预算外、制度外转化为预算内进行管理,又不得不维持这部分资金原有的支出格局,并不能增加财政可直接支配的财力,从而也就不能有效缓解财政当前的收入困难。 1998年和1999年,我国已经连续两年实行增加国债发行、扩张政府需求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从目前看,在“九五”末期和“十五”初期,继续实行相对扩张的财政政策仍然难以避免。普遍的看法认为,我国经济需要比较长的结构调整时间。根据世界银行有关专家的分析,在这个期间里,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下降到5 %左右,这个速度显然是我国社会现状所难以接受的。因此,财政政策面临着技术扩张的造成财政政策自我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财政基础薄弱,财政可调控财力严重短缺。初步测算,考虑物价因素,如保证法定支出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十五”时期仅支农、科教文卫支出、价格补偿等因素即可占去财政每年新增财力的50%左右。如果考虑到近年来大量下岗职工的生活保障问题、粮食收购等资金需要,财政(尤其是中央财政)的可调控财力极为有限,“十五”时期财政收支矛盾将更加突出,作为宏观调控主体的中央财政无疑将要面对更加严峻的考验。 在我国财政调控经济手段缺乏的情况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最终体现为财政赤字和国债的增加,但财政赤字的扩大和国债规模的增加,也相应增大了财政的风险。很显然,不论从财政赤字还是国债角度看,联系到我国脆弱的财政基础,财政风险都不是一个让人可以放心的问题。 还有学者认为:对“十五”时期我国国债规模的预测主要基于“九五”时期经济运行情况,特别是与1999年国民经济计划指标紧密相关。“十五”时期各主要指标预测是:GDP计划增长7%,各年分别为106480亿元、117130亿元、128840亿元、141720亿元和155900亿元;中央财政收支保持1999年增幅不变,利率以应到期国债实际利率计算,各年中央财政赤字分别为1810亿元、1990亿元、2190亿元、2410亿元和2650亿元,合计将达11000亿元,超过“九五”时期一倍左右。 根据“十五”时期的中央财政赤字和内债、外债的还本付息情况,各年国债发行额将为:4100亿元、3800亿元、3800亿元、3500亿元和3500亿元, 累计近19000亿元,比“九五”时期新增3800亿元。依此计算,“十五”时期的不含利息支出和包括利息支出的中央财政赤字率,以及中央财政债务负担率仍都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内。如果依此指标,我国“十五”期间仍存在一定的发债空间。 再有学者认为:21世纪初期尤其是“十五”期间,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将表现出以下若干基本走势。 经济增长速度继续受到需求制约。我国需求不足,除了出口大幅度波动的冲击之外,主要原因在于最终消费率下降,以及消费需求不足对投放扩大的影响。从国际比较看,我国近几年的最终消费率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明显低于储蓄率较高而消费率较低的亚洲国家,原因是我国的居民消费率与其他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大概低20个百分点左右);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率按人口比重计算却不低于其它国家,问题在于农村消费水平太低,影响了整个居民的消费率。从现在到“十五”期间,我国国内需求结构失衡从而需求不足的局面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从这个角度看,我国消费需求的扩张基本上依赖于农村居民消费扩张期的到来。 经济增长质量将逐步得到改善。“十五”期间,国有经济的制度变革和战略调整将较大幅度推进,这会带动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上升,同时促进非国有经济特别是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较快发展,使竞争机制更趋于合理和有效,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改革和所有制结构调整的进程,加上市场需求相对不足的约束,将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起着较大的推动作用,从而使经济增长质量得到逐步改善。估计“十五”期间增长方式转变和增长质量提高最为明显的领域将是消费品工业部门。 产业结构调整将迈出较大步伐。90年代以来我国的结构问题比较突出,一个是三次产业的结构偏差明显加深,另一个是工业结构的升级非常缓慢。这两个方面对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增长质量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在“十五”期间我们不能不花大力气来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对外开放将进入一个重要的新时期。加入WTO, 受到冲击较大的产业将是农业、重制造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很多第三产业部门,而大多数消费品工业则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对外竞争能力。即使中国在近期不加入WTO,21世纪初期也必然要实行进一步开放的政策, 在关税降低和外商投资条件方面都会迈出较大的步伐,国内企业将面临更多的商品进口冲击和国际大跨国公司进入的冲击,面对更大的国际竞争压力,同时也会有更多的国内企业去迎接新的国际挑战,扩大对外出口和对外投资。因此,“十五”期间我国在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中既可以进一步利用扩大开放的有利条件,又需要加快增长方式的转变与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尽快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二、21世纪初期的财政政策建议 第一种建议认为,考虑短期政策与中长期政策的协调衔接,近期我国财政政策的取向有以下八个方面: 坚定不移地贯彻实施“反周期”宏观调控方针。市场经济的发展已使中国经济运行基于“自然节律”的周期波动趋于明显,因此财政政策作为市场经济下“间接调控”的主要政策手段之一,势必要更加自觉和坚定不移地在目前所处的经济运行低谷阶段,与货币政策相互协调配合,作扩张性的“反周期”调控操作。只要经济景气还未回升到(并相对稳定到)接近中位的水准,市场预期还未普遍由看淡转为看旺,扩张政策调节的取向就不能改变,并要审时度势保持调控措施必要的力度,掌握好各方面具体措施的优化组合。 压力。酌情对积极的扩张财政政策在实施重点和操作方面作出微调。根据项目实施情况和优化经济结构的通盘考虑,近期的投资重点,应向兴办基本农田水利、防治环境污染、建设一般民用住宅等方面适当调整并更为收拢。同时,针对现实问题,加大项目建设资金的监管力度,严防挪用,加快资金到位速度,并努力改进工程设计,提高施工质量,以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财政职能应在退出“越位”和填补“缺位”两个方向上作出积极调整和探索。随政府职能和财政职能的进一步转变和调整,财政应在一般竞争性的生产建设领域“淡出”,其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职能,需要更加强调和重视,摆到更靠前的序位上。 “费改税”渐入快车道。以“清费规税”为重点的政府财力整合,代表了现阶段财政政策的一个必然导向。这也意味着对政府行为的规范约束和对“既得利益”的调整,将随之进入更深入、更具体的阶段。 改革的深化将引出进一步的机制磨合过程。财政政策是服务于发展和改革的,目前既需要作出不同寻常的短期调节,又需要掌握中长期的总体机制转换、协调与配套。财政体系自身走出困境的“振兴”,也有待经济发展、市场成熟过程中财力状况的改善和政府财力运作的规范化。 新调控方式与手段的探索将成为现实生活的迫切要求。财政政策需进入市场经济“间接调控为主”的轨道,因而必须积极探索新时期可行的间接调控新方式。1998年在以财政贴息支持高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已经破题,而今后经济生活中的客观需要将推动这种探索向更宽广的政策性投融资领域扩展。 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势在必行。现实生活正在呼唤财政收支管理的进一步严密化和与市场经济国际惯例的接轨。从财政政策指导上看,今后必将强化对收入、支出、转移支付的各个环节与相关领域的管理,使之严密和规范。 进一步推进统一市场和企业公平竞争环境的营造。实现企业间的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的既定方向和动态过程。随相关措施的贯彻落实,我国统一市场的规范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条件也将进一步走向成熟。 第二种建议认为,在我们看到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拉动经济增长积极效应的同时,还要对其下一步发展及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出前瞻性分析。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必须适度,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早研究。这是经济资源的有限性决定的。从中长期看,我们必须坚持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严格控制并逐步缩小财政赤字和发债规模。要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国内的物价走势、国债资金使用效果及还本付息等进行密切监测,早作应对。俄罗斯等国因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过大而引发债务危机和通货膨胀的教训,我们要很好研究,以兴利除弊,未雨绸缪。 要把激活消费作为今后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措施,而不宜简单地再靠政府投资推动。从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特点看,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短期拉动作用十分明显。但是从社会再生产角度看,只有消费需求才是经济增长真正的和持久的拉动力量。因此,今后要逐步把拉动经济增长的立足点转到引导刺激消费上来,要修改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限制消费的税费等政策,制定鼓励和引导消费的税费政策。有计划地把工作重点放在开拓城乡消费市场和引导形成新的消费热点,进而带动民间投资上。 要注意财政政策与其他政策措施的协调与配合。因此必须发挥政策要素的组合效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两个主要手段,首先必须相协调、相配合,要继续适度加大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开展消费信贷和对中小企业信贷的支持力度,以充分发挥两个政策工具的作用和效力。 要研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具体措施。要特别注重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和导向作用,更多地采取通过财政贴息和为高新技术贷款提供担保等间接手段,用较小的投入去启动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消费。这样做,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推动经济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而且可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使中央和地方形成合力,但地方财政必须做到收支平衡。 第三种建议认为,对“十五”财政的测算,要按照坏、中、好的经济大环境做三个方案。具体测算如下: 方案一:整个“十五”时期仍未走出经济低谷,需最大限度运用财政扩张政策。 方案二:“十五”中期走出经济低谷,需维持现行财政规模的扩张过渡政策。 方案三:2001年经济走出低谷,恢复适度从紧财政政策。 方案一、方案二各年的赤字绝对额比“九五”末期2000年增加,方案三各年与“九五”末期2000年持平。从赤字率(赤字占GDP 的比重)看,方案一各年比“九五”末期2000年增加,方案二各年与“九五”末期2000年持平,方案三各年比“九五”末期2000年减少。从支出与收入年均增长比较看,方案一支出高于收入1个百分点,方案二收、 支增长同步,方案三支出低于收入1个百分点。 三个方案测算的结果说明,无论最大限度运用财政扩张政策方案,还是维持现行财政规模的扩张过渡政策方案,还是恢复适度从紧财政政策方案,“十五”期间财政赤字绝对量都不可能比“九五”时期减少。因为我国支出刚性的特点所造成的财政政策缺乏弹性的问题,始终还未在机制上解决。按最乐观的方案三所展现的情况,“十五”期间要实现每年保持2000年赤字绝对额不变的水平,财政支出年均增幅必须低于财政收入年均增幅1个百分点。那么,要实现2000 年赤字绝对额减少的目标,起码要低于1个以上的百分点才行。在经济逐步回升的初期, 要求财政大幅度缩减开支,很不实际。 为此,建议选择赤字率的相对标准,作为“十五”期间的财政状况的调控指标,将之控制在GDP3%(含债务利息口径)之内,并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相机采取提高、维持不变或者缩小。

我自己有一份,不过是我们交过的作业。不知道可以吗?2010-2011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及其政策操作的主要特点摘要:2010-2011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但物价上涨较快。围绕保持物价稳定这一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采用了一系列货币政策工具。我国由稳健的货币政策转向在“中性”定位上稳健操作。关键词:货币政策 准备金 央行票据2010年以来,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货币信贷增长从上年高位逐步向常态回归,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充裕,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金融运行平稳。居民收入稳定增加,但物价上涨较快。在此期间,持续、大量的国际收支顺差成为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显著特征,并对中国的货币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国际收支顺差使中央银行不断被动购入外汇、吐出过量的人民币基础货币,并直接增加货币供应,从而形成流动性过剩的压力。同时,由于对房地产过热,导致银行发放大量贷款。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禁止炒房现象,同时也使得大一部分资金流入市场,加剧通货膨胀。围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这一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认真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交替使用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加强流动性管理和货币信贷总量调控,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其政策表现出来的特点是:由2010年采取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转向2011货币政策在“中性”定位上稳健操作。一、灵活公开市场操作,央行票据成为公开市场对冲操作的主要工具灵活安排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组合,加大流动性回收力度。不过,传统的正回购与现券卖断很快受到了央行持有债券资产规模的约束。2010年全年累计发行中央银行票据2 万亿元,开展正回购操作1 万亿元;2011年加大对中央票据的操作力度。2011年5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将发行2011年第三十期中央银行票据。第三十期中央银行票据期限1年,发行量300亿元,央行6月14日发行10亿1年期央票。实践证明,在流动性持续较多的情况下,央行票据这一操作工具的推出为货币调控赢得了一定的主动权。同时,央行票据的发行对促进中国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发展以及利率市场化改革也起到重要作用。二、充分发挥存款准备金工具深度冻结流动性的作用准备金本来是为了保证支付的,但它却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副产品”,就是赋予了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职能,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现已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是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2010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回升及全球经济逐步复苏,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市场流动性状况,重新启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这一工具。2011年内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应该说,存款准备金工具对于成功进行流动性对冲功不可没,目前其对冲作用甚至超过了公开市场操作。三、深化差别准备金制度并引入动态调整机制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年6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今年以来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此次上调之后,大中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5%的历史高位。所谓差别准备金率制度,是指对金融机构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与其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状况等指标挂钩。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可以制约资本充足率不足且资产质量不高的金融机构的贷款扩张。四、运用再贷款和再贴现促进信贷结构调整由于外汇占款投放的基础货币已经过剩,再贷款、再贴现在总量上增加的余地不大,再贷款甚至是以回收为主,再贴现的规模也比较小。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民银行运用再贷款、再贴现工具主要是发挥其引导信贷资金投向和促进信贷结构调整的功能。一是加强地区间再贷款调剂,扩大对西部地区、粮食主产区以及地震灾区等的再贷款限额。五、加强“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在投资拉动和流动性供给过剩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信贷扩张的冲动往往比较强。为此,中国人民银行有针对性地对商业银行进行“窗口指导”,提示金融机构高度重视贷款过快增长可能产生的风险,避免因过度追求利润而盲目进行信贷扩张,应合理、均衡放款;引导金融机构强化资本约束,树立持续稳健经营理念,提高风险控制能力;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通过体制、机制和工具创新;引导商业银行通过拓展中间业务调整盈利结构,增强持续盈利能力。实践表明,通过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使得央行的货币政策措施为市场所预期,增加了政策透明度,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操作成本,更大程度地发挥了货币政策的效力。六、适当发挥利率杠杆的调控作用2010 年前三季度,利率政策保持稳定。第四季度以来,为稳定通货膨胀预期,抑制货币信贷快速增长,中国人民银行于10 月20 日、12 月26 日两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1 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25%上调至75%,累计上调5 个百分点;1 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31%上调至81%,累计上调5 个百分点。12月26 日同时上调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其中1 年期流动性再贷款利率由33%上调至85%;1 年期农村信用社再贷款利率由88%上调至35%;再贴现利率由80%上调至25%。2011年2月9日和4月6日两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75%提高到25%,累计上调5个百分点;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81%提高到31%,累计上调5个百分点。当前,中国货币政策仍面临国际收支不平衡和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中央银行仍需加强流动性管理,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

为什么这么多问论文的啊,在百度里面搜索一下啊,感觉那个“毕业论文E网”还不错

新形势下的中国货币政策论文2500字

21世纪初期,我国财政将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如何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稳固、规范、高效、健康的财政体系和财政运行机制,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在此将理论界有关这一问题的观点综述如下。 一、21世纪初期我国财政形势展望 21世纪初期我国财政收支测算应包括“九五”最后一年即2000年,和“十五”规划期间。 有的学者认为,我们对2000年的财政收入预测暂不考虑费税改革的体制因素,对政策因素、征管因素以增减持平处理, 经济增长方面按7%考虑,物价方面按3%考虑,财政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 按此测算2000年全国财政收入将达到11890亿元,比1999年预算增长10%, 绝对额增加1000多亿元。关于2000年财政支出,按照1999年全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例0%测算,2000年全国财政支出将达到13350 亿元, 比1999年预算增长1%,绝对额增加1200多亿元。2000年支出与1999年同比增幅和增量都有所减少。收支相抵,2000年中央财政赤字为1660亿元,比1999年扩大157亿元。 “十五”时期的预算。收入测算应从几个因素来考虑和处理。 (1)费改税。尽管“十五”期间费改税将使财政收入大大增加,但解决不了国家可支配财力增加的问题,因为增加的收入大多已有明确的用途,只是管理方式的改变。费改税的意义主要不是直接增加国家可支配财力的数量,而是治“乱”,是规范政府分配行为的制度建设,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宏观经济运行环境。(2)宏观调控所需的财政政策取向。 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等因素导致的国际、国内的经济环境,“九五”末期以至“十五”初期在政策运用上不可能成为增税的时机。(3 )财政体制。1994年新财税体制运行几年来,通过不断的磨合与完善,一个稳定的财政收入增长机制已初步形成,机制本身保证了“九五”时期财政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4)经济增长。 据当前一些机构的研究报告及世界银行发展报告,我们按照7 %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国家计委物价预测中的3%的价格方案考虑,“十五”的GDP现价增长速度为10%。几项因素中,我们认为直接影响“十五”期间国家可支配财力的数量主要是经济增长,因此收入测算中以经济增长作为主要参数。据此,2005年全国财政收入将达到19150亿元,平均每年增加可支配财力1400 多亿元。支出的考虑主要从需要与可能两个方面来分析。“十五”期间是否需要继续扩张支出规模,主要取决于中期经济形势的发展,关键在于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动趋向和近两年来采取的扩张政策刺激国内需求的效果。从经济周期的调控运行来看,财政政策从扩张到收缩都应有过渡,需要保持相应的连贯性,不可也不应该大起大落。因此不管形势如何发展,财政支出的压力是很大的。主要反映在社会保障补助(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补助、贫困人口生活补助等等)的增加,扩大内需政府增加基础设施投资项目的后续资金压力,以及推进市场化改革的各种社会成本等,都需要财政增加支出。 另有学者认为,21世纪初期我国财政将面临以下几个影响因素。 “九五”时期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持续提高,2000 年估计能够继续保持在12%左右的水平上。但“九五”时期财政收入的增长很重要的在于一些临时性、政策性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在“十五”时期将很难继续发挥作用。“十五”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将主要依赖税收与经济的协调增长。 当前我国财政收入与经济协调增长的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长期以来影响我国财政收入提高的因素依然存在。 从预算内财政收入支出的角度看,经济的宏观税负(预算内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很低,1998年也只有4%。 而从整个政府分配活动看,把预算外、制度外等政府活动赖以维持的资金来源考虑在内,经济维持整个政府运转的负担估计占GDP的比重在25%以上。所以, 从全口径的政府收入角度看,经济的税负并不算低。“十五”面临的困境是:如果在不能减少经济中不规范的政府分配活动的同时,采取措施增加财政收入,必然将加重整个经济的负担水平;如果仅仅把预算外、制度外转化为预算内进行管理,又不得不维持这部分资金原有的支出格局,并不能增加财政可直接支配的财力,从而也就不能有效缓解财政当前的收入困难。 1998年和1999年,我国已经连续两年实行增加国债发行、扩张政府需求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从目前看,在“九五”末期和“十五”初期,继续实行相对扩张的财政政策仍然难以避免。普遍的看法认为,我国经济需要比较长的结构调整时间。根据世界银行有关专家的分析,在这个期间里,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下降到5 %左右,这个速度显然是我国社会现状所难以接受的。因此,财政政策面临着技术扩张的造成财政政策自我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财政基础薄弱,财政可调控财力严重短缺。初步测算,考虑物价因素,如保证法定支出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十五”时期仅支农、科教文卫支出、价格补偿等因素即可占去财政每年新增财力的50%左右。如果考虑到近年来大量下岗职工的生活保障问题、粮食收购等资金需要,财政(尤其是中央财政)的可调控财力极为有限,“十五”时期财政收支矛盾将更加突出,作为宏观调控主体的中央财政无疑将要面对更加严峻的考验。 在我国财政调控经济手段缺乏的情况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最终体现为财政赤字和国债的增加,但财政赤字的扩大和国债规模的增加,也相应增大了财政的风险。很显然,不论从财政赤字还是国债角度看,联系到我国脆弱的财政基础,财政风险都不是一个让人可以放心的问题。 还有学者认为:对“十五”时期我国国债规模的预测主要基于“九五”时期经济运行情况,特别是与1999年国民经济计划指标紧密相关。“十五”时期各主要指标预测是:GDP计划增长7%,各年分别为106480亿元、117130亿元、128840亿元、141720亿元和155900亿元;中央财政收支保持1999年增幅不变,利率以应到期国债实际利率计算,各年中央财政赤字分别为1810亿元、1990亿元、2190亿元、2410亿元和2650亿元,合计将达11000亿元,超过“九五”时期一倍左右。 根据“十五”时期的中央财政赤字和内债、外债的还本付息情况,各年国债发行额将为:4100亿元、3800亿元、3800亿元、3500亿元和3500亿元, 累计近19000亿元,比“九五”时期新增3800亿元。依此计算,“十五”时期的不含利息支出和包括利息支出的中央财政赤字率,以及中央财政债务负担率仍都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内。如果依此指标,我国“十五”期间仍存在一定的发债空间。 再有学者认为:21世纪初期尤其是“十五”期间,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将表现出以下若干基本走势。 经济增长速度继续受到需求制约。我国需求不足,除了出口大幅度波动的冲击之外,主要原因在于最终消费率下降,以及消费需求不足对投放扩大的影响。从国际比较看,我国近几年的最终消费率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明显低于储蓄率较高而消费率较低的亚洲国家,原因是我国的居民消费率与其他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大概低20个百分点左右);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率按人口比重计算却不低于其它国家,问题在于农村消费水平太低,影响了整个居民的消费率。从现在到“十五”期间,我国国内需求结构失衡从而需求不足的局面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从这个角度看,我国消费需求的扩张基本上依赖于农村居民消费扩张期的到来。 经济增长质量将逐步得到改善。“十五”期间,国有经济的制度变革和战略调整将较大幅度推进,这会带动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上升,同时促进非国有经济特别是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较快发展,使竞争机制更趋于合理和有效,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改革和所有制结构调整的进程,加上市场需求相对不足的约束,将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起着较大的推动作用,从而使经济增长质量得到逐步改善。估计“十五”期间增长方式转变和增长质量提高最为明显的领域将是消费品工业部门。 产业结构调整将迈出较大步伐。90年代以来我国的结构问题比较突出,一个是三次产业的结构偏差明显加深,另一个是工业结构的升级非常缓慢。这两个方面对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增长质量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在“十五”期间我们不能不花大力气来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对外开放将进入一个重要的新时期。加入WTO, 受到冲击较大的产业将是农业、重制造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很多第三产业部门,而大多数消费品工业则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对外竞争能力。即使中国在近期不加入WTO,21世纪初期也必然要实行进一步开放的政策, 在关税降低和外商投资条件方面都会迈出较大的步伐,国内企业将面临更多的商品进口冲击和国际大跨国公司进入的冲击,面对更大的国际竞争压力,同时也会有更多的国内企业去迎接新的国际挑战,扩大对外出口和对外投资。因此,“十五”期间我国在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中既可以进一步利用扩大开放的有利条件,又需要加快增长方式的转变与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尽快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二、21世纪初期的财政政策建议 第一种建议认为,考虑短期政策与中长期政策的协调衔接,近期我国财政政策的取向有以下八个方面: 坚定不移地贯彻实施“反周期”宏观调控方针。市场经济的发展已使中国经济运行基于“自然节律”的周期波动趋于明显,因此财政政策作为市场经济下“间接调控”的主要政策手段之一,势必要更加自觉和坚定不移地在目前所处的经济运行低谷阶段,与货币政策相互协调配合,作扩张性的“反周期”调控操作。只要经济景气还未回升到(并相对稳定到)接近中位的水准,市场预期还未普遍由看淡转为看旺,扩张政策调节的取向就不能改变,并要审时度势保持调控措施必要的力度,掌握好各方面具体措施的优化组合。 压力。酌情对积极的扩张财政政策在实施重点和操作方面作出微调。根据项目实施情况和优化经济结构的通盘考虑,近期的投资重点,应向兴办基本农田水利、防治环境污染、建设一般民用住宅等方面适当调整并更为收拢。同时,针对现实问题,加大项目建设资金的监管力度,严防挪用,加快资金到位速度,并努力改进工程设计,提高施工质量,以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财政职能应在退出“越位”和填补“缺位”两个方向上作出积极调整和探索。随政府职能和财政职能的进一步转变和调整,财政应在一般竞争性的生产建设领域“淡出”,其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职能,需要更加强调和重视,摆到更靠前的序位上。 “费改税”渐入快车道。以“清费规税”为重点的政府财力整合,代表了现阶段财政政策的一个必然导向。这也意味着对政府行为的规范约束和对“既得利益”的调整,将随之进入更深入、更具体的阶段。 改革的深化将引出进一步的机制磨合过程。财政政策是服务于发展和改革的,目前既需要作出不同寻常的短期调节,又需要掌握中长期的总体机制转换、协调与配套。财政体系自身走出困境的“振兴”,也有待经济发展、市场成熟过程中财力状况的改善和政府财力运作的规范化。 新调控方式与手段的探索将成为现实生活的迫切要求。财政政策需进入市场经济“间接调控为主”的轨道,因而必须积极探索新时期可行的间接调控新方式。1998年在以财政贴息支持高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已经破题,而今后经济生活中的客观需要将推动这种探索向更宽广的政策性投融资领域扩展。 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势在必行。现实生活正在呼唤财政收支管理的进一步严密化和与市场经济国际惯例的接轨。从财政政策指导上看,今后必将强化对收入、支出、转移支付的各个环节与相关领域的管理,使之严密和规范。 进一步推进统一市场和企业公平竞争环境的营造。实现企业间的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的既定方向和动态过程。随相关措施的贯彻落实,我国统一市场的规范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条件也将进一步走向成熟。 第二种建议认为,在我们看到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拉动经济增长积极效应的同时,还要对其下一步发展及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出前瞻性分析。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必须适度,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早研究。这是经济资源的有限性决定的。从中长期看,我们必须坚持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严格控制并逐步缩小财政赤字和发债规模。要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国内的物价走势、国债资金使用效果及还本付息等进行密切监测,早作应对。俄罗斯等国因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过大而引发债务危机和通货膨胀的教训,我们要很好研究,以兴利除弊,未雨绸缪。 要把激活消费作为今后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措施,而不宜简单地再靠政府投资推动。从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特点看,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短期拉动作用十分明显。但是从社会再生产角度看,只有消费需求才是经济增长真正的和持久的拉动力量。因此,今后要逐步把拉动经济增长的立足点转到引导刺激消费上来,要修改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限制消费的税费等政策,制定鼓励和引导消费的税费政策。有计划地把工作重点放在开拓城乡消费市场和引导形成新的消费热点,进而带动民间投资上。 要注意财政政策与其他政策措施的协调与配合。因此必须发挥政策要素的组合效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两个主要手段,首先必须相协调、相配合,要继续适度加大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开展消费信贷和对中小企业信贷的支持力度,以充分发挥两个政策工具的作用和效力。 要研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具体措施。要特别注重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和导向作用,更多地采取通过财政贴息和为高新技术贷款提供担保等间接手段,用较小的投入去启动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消费。这样做,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推动经济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而且可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使中央和地方形成合力,但地方财政必须做到收支平衡。 第三种建议认为,对“十五”财政的测算,要按照坏、中、好的经济大环境做三个方案。具体测算如下: 方案一:整个“十五”时期仍未走出经济低谷,需最大限度运用财政扩张政策。 方案二:“十五”中期走出经济低谷,需维持现行财政规模的扩张过渡政策。 方案三:2001年经济走出低谷,恢复适度从紧财政政策。 方案一、方案二各年的赤字绝对额比“九五”末期2000年增加,方案三各年与“九五”末期2000年持平。从赤字率(赤字占GDP 的比重)看,方案一各年比“九五”末期2000年增加,方案二各年与“九五”末期2000年持平,方案三各年比“九五”末期2000年减少。从支出与收入年均增长比较看,方案一支出高于收入1个百分点,方案二收、 支增长同步,方案三支出低于收入1个百分点。 三个方案测算的结果说明,无论最大限度运用财政扩张政策方案,还是维持现行财政规模的扩张过渡政策方案,还是恢复适度从紧财政政策方案,“十五”期间财政赤字绝对量都不可能比“九五”时期减少。因为我国支出刚性的特点所造成的财政政策缺乏弹性的问题,始终还未在机制上解决。按最乐观的方案三所展现的情况,“十五”期间要实现每年保持2000年赤字绝对额不变的水平,财政支出年均增幅必须低于财政收入年均增幅1个百分点。那么,要实现2000 年赤字绝对额减少的目标,起码要低于1个以上的百分点才行。在经济逐步回升的初期, 要求财政大幅度缩减开支,很不实际。 为此,建议选择赤字率的相对标准,作为“十五”期间的财政状况的调控指标,将之控制在GDP3%(含债务利息口径)之内,并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相机采取提高、维持不变或者缩小。

我自己有一份,不过是我们交过的作业。不知道可以吗?2010-2011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及其政策操作的主要特点摘要:2010-2011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但物价上涨较快。围绕保持物价稳定这一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采用了一系列货币政策工具。我国由稳健的货币政策转向在“中性”定位上稳健操作。关键词:货币政策 准备金 央行票据2010年以来,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货币信贷增长从上年高位逐步向常态回归,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充裕,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金融运行平稳。居民收入稳定增加,但物价上涨较快。在此期间,持续、大量的国际收支顺差成为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显著特征,并对中国的货币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国际收支顺差使中央银行不断被动购入外汇、吐出过量的人民币基础货币,并直接增加货币供应,从而形成流动性过剩的压力。同时,由于对房地产过热,导致银行发放大量贷款。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禁止炒房现象,同时也使得大一部分资金流入市场,加剧通货膨胀。围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这一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认真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交替使用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加强流动性管理和货币信贷总量调控,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其政策表现出来的特点是:由2010年采取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转向2011货币政策在“中性”定位上稳健操作。一、灵活公开市场操作,央行票据成为公开市场对冲操作的主要工具灵活安排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组合,加大流动性回收力度。不过,传统的正回购与现券卖断很快受到了央行持有债券资产规模的约束。2010年全年累计发行中央银行票据2 万亿元,开展正回购操作1 万亿元;2011年加大对中央票据的操作力度。2011年5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将发行2011年第三十期中央银行票据。第三十期中央银行票据期限1年,发行量300亿元,央行6月14日发行10亿1年期央票。实践证明,在流动性持续较多的情况下,央行票据这一操作工具的推出为货币调控赢得了一定的主动权。同时,央行票据的发行对促进中国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发展以及利率市场化改革也起到重要作用。二、充分发挥存款准备金工具深度冻结流动性的作用准备金本来是为了保证支付的,但它却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副产品”,就是赋予了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职能,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现已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是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2010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回升及全球经济逐步复苏,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市场流动性状况,重新启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这一工具。2011年内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应该说,存款准备金工具对于成功进行流动性对冲功不可没,目前其对冲作用甚至超过了公开市场操作。三、深化差别准备金制度并引入动态调整机制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年6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今年以来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此次上调之后,大中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5%的历史高位。所谓差别准备金率制度,是指对金融机构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与其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状况等指标挂钩。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可以制约资本充足率不足且资产质量不高的金融机构的贷款扩张。四、运用再贷款和再贴现促进信贷结构调整由于外汇占款投放的基础货币已经过剩,再贷款、再贴现在总量上增加的余地不大,再贷款甚至是以回收为主,再贴现的规模也比较小。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民银行运用再贷款、再贴现工具主要是发挥其引导信贷资金投向和促进信贷结构调整的功能。一是加强地区间再贷款调剂,扩大对西部地区、粮食主产区以及地震灾区等的再贷款限额。五、加强“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在投资拉动和流动性供给过剩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信贷扩张的冲动往往比较强。为此,中国人民银行有针对性地对商业银行进行“窗口指导”,提示金融机构高度重视贷款过快增长可能产生的风险,避免因过度追求利润而盲目进行信贷扩张,应合理、均衡放款;引导金融机构强化资本约束,树立持续稳健经营理念,提高风险控制能力;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通过体制、机制和工具创新;引导商业银行通过拓展中间业务调整盈利结构,增强持续盈利能力。实践表明,通过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使得央行的货币政策措施为市场所预期,增加了政策透明度,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操作成本,更大程度地发挥了货币政策的效力。六、适当发挥利率杠杆的调控作用2010 年前三季度,利率政策保持稳定。第四季度以来,为稳定通货膨胀预期,抑制货币信贷快速增长,中国人民银行于10 月20 日、12 月26 日两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1 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25%上调至75%,累计上调5 个百分点;1 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31%上调至81%,累计上调5 个百分点。12月26 日同时上调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其中1 年期流动性再贷款利率由33%上调至85%;1 年期农村信用社再贷款利率由88%上调至35%;再贴现利率由80%上调至25%。2011年2月9日和4月6日两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75%提高到25%,累计上调5个百分点;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81%提高到31%,累计上调5个百分点。当前,中国货币政策仍面临国际收支不平衡和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中央银行仍需加强流动性管理,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

银行家论坛曹子玮紧缩货币政策下关注宏观经济的“ 三个增加”从紧货币政策出台后, 宏观经济层面的“ 三个增加” 值得商业银行予以关注一是国民经济总体运行态势良好, 宏观调控初显成效, 但价格持续上涨的压力在增加二是年我国宏观经济增长幅度出现回落的可能性在增加三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从紧货币政策的条件下面临的某些风险在增加。首先, 价格持续上涨的压力在增加。年, 全球经济发展和国内宏观经济运行中都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问题、新趋势。从前十一个月经济金融走势来看,国民经济总体态势良好, 宏观调控初显成效。主要表现在一是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增速出现放缓, 二是贷款增速得到初步控制, 三是外贸出口结构得到初步优化, 四是节能减排工作初见成效。此外, 随着改善民生各项政策逐步落实到位, 收人分配格局不断优化, 城乡居民收人, 特别是低收人群体的收人持续增加。就业人数持续扩大, 社会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 低收人家庭住房条件也初步改善。但我们也要清陇地粉到, 年以来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日趋复杂。从国内来看, 外贸顺差过大、投资增长过快、流动性过剩、信贷投放偏快等“ 四过” 现象十分突出。经济增长存在由偏快转为过热的压力, 生产要素价格不断上涨, 年月份数据显示居民消费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均呈现加速上涨的态势, 上游产品价格的上涨必然传导至下游产品的成本中去, 通货膨胀的发展趋势值得关注。其次, 年我国宏观经济增长幅度出现回落的可能性在增加。目前我国经济形势很好, 投资回报率很高, 是全世界投资的乐土。虽然大家都对我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动力和发展趋势保持乐观,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中国经济的脆弱性。中国经济的脆弱性在经济高增长的掩盖下极容易被人们所忽视。经济脆弱性的典型症状在于结构不平衡, 如消费、投资与出口的不平衡, 产业的不平衡, 地区的不平衡, 高附加值产品与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的不平衡等。我们看到, 年月份出口额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增幅已经开始下降, 顺差的增长幅度也在下降, 因此可以预见年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将会放缓。而从紧的货币政策的一个直接效应就是投资将会受到严格控制, 因此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也会减缓对于消费而言, 由于存在收人和支出预期不稳定以及消费升级换代跨度较大等方面的原因, 消费的增长不太可能出现大幅度的跃升。从国际上看, 次贷危机的影响仍在延续, 全球经济金融形势不容乐观。因此, 虽然年中国具有举办奥运会这样的拉动经济的积极因素, 但形势并不容乐观。最近一些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拐点, 这也许能从一个侧面说明问题。经济发展正如流动性一样, 紧缩与过剩都不是常态, 而这种非常态能否延续关键在于预期, 一旦预期发生逆转, 预期必然有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经济发展趋势的逆转也会随着预期的改变而迅速发生。比如美国次级债危机就能很好地说明这一问题。第三, 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从紧货币政策的条件下面临的风险在增加。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以后, 银行业将面临着各类新的风险。突出地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加大, 经济可能出现新的拐点, 部分企业受全球经济增长趋缓和宏观调控影响, 成本增加、需求下降, 利润空间缩小, 造成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的减弱, 从而增大了信贷风险。二是流动性风险。宏观经济领域里流动性过剩问题表现突出, 紧缩措施的频繁出台、特别国债的发行以及资本市场的持续火爆是引发银行系统内的流动性向银行体系外转移的外因, 过剩资金游离于银行体系之外趋势明显, 流动性风险加大。年二季度以来银行业金融机构储蓄存款出现了连续数月净下降的情况, 为年以来所仅见。部分中小金融机构成为资金的净拆入方。种种数据和迹象表明银行业整体流动性风险正在增加, 并且已经有从中小银行向大型银行扩散的趋势。三是汇率风险。年以来, 人民币对美元升值速度呈现逐年加快的态势。但是由于人民币汇率衍生工具缺位, 汇率风险无法有效对冲, 导致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银行账户、交易账户和表外业务中的汇兑损失上升, 对外汇敞口较大的银行影响尤其显著。银行客户尤其是进出口企业的外汇风险上升, 在一定程度上缩减了企业出口业务的利润空间, 间接增大了这些银行客户的信用风险。四是境外投资风险。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国内外金融市场上进行债券投资的规模正在不断扩大。随着美国次级债危机影响的不断加深和延续, 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外资产风险不断加大。作者单位中国银监会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