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中央音乐学院毕业论文模板百度云

发布时间:2024-07-18 10:33:37

中央音乐学院毕业论文模板百度云

可以参考以下基本教材:1、《音乐论文写作精讲》 傅利民 人民音乐出版社2、《好论文聊出来:音乐教育论文写作指引》 郭声健 暨南大学出版社 3、《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硕士论文集》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4、《音乐教育研究论文集》余丹红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链接:  提取码:nkqg 钢琴学习英皇乐理教程,八章视频。讲得非常简单明了,由浅入深。

中央音乐学院毕业论文模板

区别大了 上面就印着“普通高等教育”或“成人教育” 一眼就看出来了

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不考学术论文的,毕业时候才做毕业学位论文,入学考试在面试阶段有专业知识的面试问题,这个东西倒是需要准备一下的。

2014年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共有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校级研究中心。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校级:提琴制作研究中心、现代电子音乐中心、音乐治疗中心、嗓音研究中心 1987年至2012年,学院共取得科研成果奖87项,其中省部级以上61项。2013年,学院有国家级项目立项4项。 2013年国家级项目立项一览表 序号 项目批准号 负责人 课题名称 课题类别 课题经费(万) 1 12FYS008 王新华 16、17世家西方音乐音高组织体系之演变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15 2 12QKA100 温永红 国家社科基金学术期刊资助 国家社科基金学术期刊资助 40 3 13FYS006 项筱刚 李凌音乐评论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18 4 13AD003 王次炤 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30 中央音乐学院2011-2011年科研成果(论文)一览表 作者名称成果形式出版日期出版/发行单位杨民康德昂族情歌“阿坡翁”当代发展变异状况的考察与研究论文40575《民族艺术研究》李昕Some questions on the instruments used in “Qiuci” music论文2011-1-22Indiranagar Sangeetha Sabha(Regd Trust)India李昕My Understanding of African Pianism论文2011-12-8MRI Press,USA李昕A Brief review Of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Jazz –styled music in Shanghai论文2011-12-1MRI Press, USA杨民康云南布朗族风俗歌[索]的变异过程及其异文化解读论文2011-1-15《中国音乐学》吕钰秀移动的脚步移动的岁月―马兰农耕歌谣风论文2011-1-15台东杵音文化艺术团杨民康论音乐民族志书写的范式、结构及教学应用论文2011-1-8《音乐艺术》宋瑾后现代主义“小型叙事”与音乐人类学的田野作业论文2011-1-8《音乐艺术》娜木拉如何改进握弓姿势论文2011-1-5《小演奏家》宋学军短暂而辉煌的一部团史——记中央音乐学院音工团论文2010-12-30《中央音乐学院学报》李昕African Music Study in China论文2010-12-15Composition in Africa and the Diaspora, Volume 2肖学俊《对“汗都春”现象的文化解释》论文2011-5-15《音乐研究》宋瑾后现代思想与音乐人类学论文2011-5-15《音乐与表演》娜木拉掌握大提琴把位的规律论文2011-5-13《小演奏家》陈荃有《中国当代作曲家曲库》系列活动述评论文2011-4-1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和云峰《关于艺术管理专业教学的若干思考(2)——从中央音乐学院艺术管理专业四份教学计划看其教学模式与理念的更新》论文2011-3-25《中国音乐》袁静芳南北曲在明代佛教音乐中的传承与发展——兼析明钦定的《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论文2011-3-15《2010年两岸戏曲音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曾永义主编王次炤《音乐与文学》论文2011-3-13《人民政协报》娜木拉如何掌握正确的握弓方法论文2011-3-3小演奏家李晓冬《审美现代性视野中的西方音乐进程》论文2011-3-1《星海音乐学院学报》何宽钊浪漫主义的文化-美学阐释论文2011-3-1《中央音乐学院学报》胡银岳《二战后日本现代音乐发展研究》论文2011-3-1上海音乐学院杨民康少数民族学生的朋友和知心人——我所知道的田联韬老师论文2011-2-26《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刘悦《论李斯特清唱剧创作中的人文主义宗教思想内涵》论文2011-2-26《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宋瑾新历史主义音乐美学思想论文2011-2-15《交响》姚恒璐《我们这个时代的作曲家》论文2011-2-15《福建艺术》娜木拉如何做到与合作者默契配合论文2011-2-15小演奏家王次炤发人深省 以史为鉴——为《毛宇宽音乐文集》作序论文2011-2-12《人民音乐》王华对高等学校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和实物管理存在问题的探讨论文2011-2-8《中国经贸》宋瑾斯蒂芬·戴维斯的音乐美学思想论文2011-7-15《中国音乐学》杨民康德宏傣族佛教寺院的信众吟诵艺术及其文化变迁论文2011-7-1《民族艺术》杨民康论原生态民歌舞台展演的意义和作用——兼谈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几种文化保护与传承模式论文2011-7-1《音乐探索》肖学俊《汗都春平调音乐的传入及发展——锡伯族“汗都春”的历史与现状系列论文之二》论文2011-6-20《新疆艺术学院学报》田联韬藏文化圈边缘区跨界民族音乐研究论文2011-6-12《人民音乐》娜木拉关于拇指在按弦技巧中的重要性论文2011-6-7小演奏家杨民康论原生态民歌舞台展演的意义和作用论文2011-6-5《广播歌选》陈荃有中国音乐期刊:脚下的路该要如何走?论文2011-6-1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于润洋《乐之道——中国当代音乐美学名家访谈》论文2011-6-1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宋瑾斯克鲁顿的音乐美学思想论文2011-5-26《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张乐心关于中国贝多芬接受历史的几个问题论文2011-5-26《中央音乐学院学报》沈凡秀德理格奏鸣曲曲演奏CD2011-9-25北京东方影音公司娜木拉晨兴音乐桥论文2011-9-22《小演奏家》杨民康跨界族群与跨界音乐文化——中国语境下跨界族群音乐研究的意义和范畴论文2011-9-15《音乐研究》宋瑾感性学:去蔽与返魅论文2011-9-15《天籁》赵寒阳二胡学习中的几点经验论文2011-9-12《人民音乐》和云峰《再论“原生态”音乐》论文2011-9-1《音乐探索》盛原巴赫音乐与中国文化在澳门交汇论文2011-9-1澳门利马窦学社贾国平现代音乐在中国论文2011-9-1《人民日报》肖学俊《“汗都春”与锡伯族的多重文化认同》论文2011-8-26《中央音乐学院学报》袁静芳历史古老的北京智化寺音乐论文2011-8-15《东洋音乐研究》宋瑾言说音乐的三种术语及隐喻论文2011-8-15《交响》李淑琴中西音乐深度融合下的传奇歌剧——写在歌剧《白蛇传》荣获普利策奖之时论文2011-8-12《人民音乐》何宽钊歌剧“白蛇传”的美学思考论文2011-8-1《人民音乐》杨民康清代北京藏传佛教的道歌演唱与艺僧制度——兼论三世章嘉活佛对传承传播蒙藏佛教乐舞的贡献论文2011-7-25《黄钟》钱茸地域性声乐品种音乐分析新议论文2011-7-15《中国音乐学》杨民康论佛教丛林制度与佛教音乐风格区的相互关系论文2011-7-15《艺术百家》叶小钢《林泉——叶小纲音乐典藏》CD2011-7-15北京环球音像出版社刘悦《李斯特清唱剧创作的历史贡献》论文2011-7-15《星海音乐学院学报》和云峰《知其难为而为之——关于当代“跨国族群”音乐文化研究难点透析》论文2011-11-15《音乐研究》李萌古筝盛世华章名家协奏曲音乐会《八面风》DVD2011-11-15北京环球音像出版社付涛涛融会贯通 独树一帜--杨儒怀教授对曲式与作品分析理论体系的发展与创新论文2011-11-12《人民音乐》褚历《十番锣鼓的数列结构》论文2011-11-1《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于润洋《谈谈音乐学视域下的和声对位教学问题》论文2011-11-1《人民音乐》于润洋《席曼诺夫斯基的艺术人生》论文2011-11-1《艺术评论》周耀群《2009年西方音乐史研究综述》(中国音乐年鉴条目)论文2011-11-1文化艺术出版社曹晓青中国手风琴新作品专辑CD2011-11-1中国唱片总公司戴嘉枋论“文革”后期对传统音乐的秘密“抢救”论文2011-10-25《黄钟》李起敏罗贯中的理想国探求-走出国家政权更迭的轮回论文2011-10-22《东平湖》杨民康云南少数民族基督教仪式音乐的新变异论文2011-10-15《世界宗教文化》周海宏感性的智慧与内心的真情——借为秦文琛作品评论集作序而作的自我表白论文2011-10-12《人民音乐》何宽钊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和声及德彪西印象主义和声的哲学-美学阐释论文2011-10-1《音乐研究》李起敏借得铁干银钩笔来传雪域春消息论文2011-10-1台湾《美丽宝岛》月刊社潘澜略论席曼诺夫斯基晚期创作中的民族性论文2011-10-1《艺术评论》和云峰《辛勤耕耘一甲子 桃李芬芳忆往昔——中央音乐学院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调查、研究、教学60年》论文2011-12-25《中国音乐》和云峰《藏传佛教及其音乐在摩梭人社会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论文2011-9-25《云南艺术学院学报》和云峰《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理论及案例分析课的设置理念与若干思考》论文2011-9-25《云南艺术学院学报》杨民康从聂耳日记看其音乐创作的乡土因缘和传统回归论文2011-9-25《云南艺术学院学报》李萌古筝《盛世华章》--《铜鼓舞》CD2011-12-15天天艺术出版夏苒记第四届中国ConTempo&瑞士Cultruescapes新室内乐作曲比赛暨Contempo Primo现代室内乐团培训计划论文2011-12-15《2010中国新音乐年鉴》 馆藏资源截至2011年8月19日,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面积4780平方米,馆藏图书乐谱、音像资料、音乐期刊等各种载体形态的资料逾47万件(册),包括古琴、琵琶文字谱、寺庙音乐工尺谱、传统民族乐器演奏谱等珍贵资料,以及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外国作品。另外还有不同语种的专业理论及工具书5万余册,音乐期刊1万余册,音像资料6万余件,是中国最大的专业音乐图书馆。同时,数字图书馆还拥有《馆藏音乐书籍全文库》、《馆藏音乐乐谱全文库》、《音乐核心期刊全文库》、《馆藏音像资料点播库》等数据库。电子资源覆盖书籍、乐谱、期刊、音视频,是国内目前最大的专业音乐电子资源库。图书馆还收藏有中国现代作曲家的资料及手稿,以及许多珍贵的文字和音响资料。1997年,该馆加入了国际音乐图书馆协会(IAML),成为国内的第一个会员馆。 学术期刊学术性季刊《中央音乐学院学报》是全国艺术类中文社科核心期刊中唯一拥有教育部名栏的期刊,2010年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

中央音乐学院毕业论文模板下载

你能否进得去还是个问题呢,别想了,好好学习吧

中央音乐学院建于1950年,其前身是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各具特色的几所高等音乐院、系,他们分别是建于1927年的燕京大学音乐系、1939年的华北大学文艺学院音乐系、1940年的南京国立音乐院、1946年的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和香港、上海的中华音乐院, 以及建于1948年的东北鲁迅文艺学院音乐系等,其主体是南京国立音乐院。1958年学院由天津迁至北京,坐落在北京西城区复兴门原清醇王府旧址(光绪皇帝出生地)。原隶属文化部,2000年归属教育部。1960年被定为国家重点高等学校,1999年被列入国家“211工程”建设学校,是目前全国艺术院校中唯一的一所国家重点高校和“211工程”建设学校。历任院长为:马思聪、赵沨、吴祖强、于润洋、刘霖,现任院长王次炤。 中央音乐学院作为一所培养高级专门音乐人才的单学科高等学府,自建院以来已形成了体现教学、科研、艺术实践综合功能的,从附小、附中、大学本科到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层次的完整音乐教育体系。现设作曲系、音乐学系、指挥系、音乐教育系、声乐歌剧系、钢琴系、管弦系、民乐系、交响乐学院、基础教育部、附属中小学、继续教育学院、远程音乐教育学院,以及设在教务处的古典吉他、手风琴和电子管风琴三个专业方向的直属学科等教学部门。此外,学院还设有集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音乐科技部,其中包括提琴制作研究中心、现代电子音乐中心、音乐治疗中心和嗓音研究中心等 音乐学系 1956年9月,中央音乐学院在全国音乐艺术院校中,率先建立了音乐学系(Musicology Department )。经过近50年的艰苦工作,音乐学系在音乐学学科的建设上,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和学术力量最集中的群体。198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学科为硕士学位授权点;1988年,为博士学位授权点。从音乐学学科的专业设置、课程结构、师资队伍、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来看,我院音乐学系始终站在全国音乐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前列,是我国音乐学学科教学和研究的一个重要基地。 音乐学系目前已建立了中国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西方音乐史、音乐美学、世界民族音乐理论及音乐艺术管理6个专业研究方向,以及多媒体教学工作室、佛教音乐文化研究室、音乐心理研究室、民族音乐科学技术实验中心四个研究室。另附设中央音乐学院远程教育学院认证课室。各专业所设课程的总和已达80余门。这些理论课程中,有许多在国内属唯一开设。所有主干课程(含西方音乐史、中国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世界民族音乐、音乐美学)均具有多媒体教学的能力。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师多年来在科研上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也获取了丰硕的成果,从建系至今已出版和发表的专著、教材和论文近万部(篇),许多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外音乐学学科建设的空白,并被全国其他艺术院校所采用。 音乐学系自1956年创建以来,第一任系主任为张洪岛教授(1956-1984);第二任系主任为蓝玉崧教授(1984-1987);第三任系主任为黄晓和教授(1987-1990);第四任系主任为钟子林教授(1990-1993);第五任(1994-1997)、第六任系主任为袁静芳教授(1997-2001)、第七任系主任为张伯瑜教授(2002年至今)。 系里现有教授26名,其中博士指导教师15名;副教授10名,其中硕士生指导教师6名;讲师1名。 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教授:于润洋教授、张前教授、袁静芳教授(女)、黄晓和教授、钟子林教授、潘必新教授、李应华教授(女)等。 截至2004年,音乐学系在校学生229人,其中本科生130人,硕士研究生54人,博士生32人,学位班13人,及远程教育学院学生150人作曲系简介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以培养作曲家和作曲技术理论人才为目的,以作曲专业课为核心,依托和声学、复调音乐、曲式与作品分析、管弦乐配器法、视唱听觉训练、电子音乐,以及近现代音乐创作、分析与研究等课程,构成贯通本科、硕士、博士三个教学层次,融教学、科研、创作为一体的作曲教学体系。 作曲、复调、和声、曲式与作品分析、配器和视唱练耳等六个教研室,分别承学科六个方向的教学和研究,面对全院开设作曲、和声、作品分析、复调、配器、视唱练耳等六个方向的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必修课程和约8门的选修课程。其教学内容覆盖了欧洲十八、十九世纪传统的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同时又涉及到二十世纪以来音乐创作的新技法、新观念、新理论与新体系;既包容了不同时期外国音乐作品的构成原理与外国作曲家写作的有益经验,又研究总结了中国音乐作品的构成特点与中国作曲家创作的成功经验。各研究方向自五十年代起,便对我国作曲家在自己的创作中努力探索与追求作品的中国风格,作了大量深入细致而富有成效的研究,并不断把这种成果结合到各门技术理论课程的教学之中,形成了本学科教学体系所具有的特色。 1982年,中央音乐学院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学科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1988 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其中吴祖强、苏夏是获得国家教育部批准的中国首批音乐学科博士生导师(全国共四位)。 作曲系现有教师35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17 人,讲师3人,助教1人,见习1人;博士生导师19名(离退休12名),硕士生导师24名。博士学位获得者12人,享受国家特殊津贴者2人 。现有本科生128人,硕士生50人,博士生21人。 作曲系各学科带头人在国内乃至国际都有相当广泛的影响力,如:吴祖强、杜鸣心、郭文景、叶小纲、唐建平、段平泰、于苏贤、吴式凯、刘康华、刘霖、杨儒怀、李吉提、姚恒璐、赵易山、郭伟国、黄蜀青、龚晓婷等。 过去的几十年历程: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为中国乃至世界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音乐人才,其中很多成为国内外著名的作曲家。如:辛户光、施光南、王立平、谭盾、郭文景、叶小纲、陈怡、周龙、陈其钢、陈晓勇、唐建平、张小夫、贾国平、秦文琛、张丽达、赵季平、徐沛东等。展望未来:现任中央音乐学院全体教师将继承前辈专家、学者为作曲系奠定的优良学风,求真、务实、锐意进取,通过学科学术发展的不断充实和有适应性的调整与提高,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教学水平、人材培养、作品创作、学术研究等综合实力上,力争国际同类学科的最高水平。 注: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始建于1950年4月,与学院同时诞生。建系之初由著名作曲家、理论家、音乐教育家江定仙教授任首届系主任,聚集了原南京国立音乐院理论作曲系、燕京大学音乐系理论作曲科、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理论作曲专业组以及全国乃至海外归国的著名作曲家、专家学者为最初的师资队伍。历届系主任有:王震亚、杜鸣心、戴宏威、牟洪、刘康华、郭文景。现任系主任唐建平,副系主任叶小刚、罗新民声乐歌剧系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建于1950年, 原为声乐系, 喻宜萱任系主任。1977年由原声乐系中部分教师组成歌剧系,杜立任系主任。 1984年,声乐系与歌剧系合并成立声乐歌剧系,由沈湘、蒋英、郭淑珍、黎信昌组成系领导班子,沈湘代系主任。1986年黎信昌任系主任。2001-2004年由刘东、马洪海组成领导班子,副系主任刘东主持工作。 2005年以来,由张立萍担任系主任,黑海涛、马洪海担任副系主任,马洪海兼任支部书记。 全系共有教师40人,声乐教师21人,其中教授:郭淑珍、黎信昌、张立萍、黑海涛、马洪海、王宪林、刘东、赵登营、彭康亮、程达、袁晨野;特聘声乐教授:张建一(美)、祝爱兰(美)、邓小俊(意);外聘教授:王秀芬;副教授:孙东方、陆薇、杨晓萍、黄鹂;讲师:孙媛媛、谢天。钢琴伴奏教师15人,其中返聘教授有胡适熙、赵碧璇,张慧琴;副教授王蕴希;讲师:张佳林,赵宇洁、王楠楠、韦蔚;助教:蒋璐、千红、温艺红、陈曦、潘晓勍、张佳佳、王玮;特聘艺术指导教授:吴龙(美)。表演教研室教师有副教授乔鲁闽、助教王慧、徐小朋。 全系本科生169人,研究生14人,学生队伍空前壮大。 声歌系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权点。声乐硕士生导师为郭淑珍教授、黎信昌教授、张立萍教授、王宪林教授、周美玉教授、马洪海教授、黑海涛教授、彭康亮教授、叶佩英教授、赵登营教授、袁晨野教授、张建一教授、祝爱兰教授、孙东方副教授、黄鹂副教授、王秀芬一级演员;钢琴伴奏艺术指导硕士生导师有胡适熙教授、赵碧璇教授、张慧琴教授、吴龙教授(美)。 声乐歌剧系设三个教研室,声乐教研室主任郭淑珍教授、副主任王宪林教授,钢琴伴奏教研室主任张佳林老师,歌剧表演教研室主任孙东方副教授。声乐歌剧系多年来重视培养学生各方面的专业素质及专业技能,组织学生排演并上演了多部歌剧,已推出《伤逝》、《女人心》、《费加罗的婚礼》、《艺术家的生涯》、《茶花女》、《弄臣》、《卡门》、《蒂朵的仁慈》、《魔笛》、《蝴蝶夫人》、《奥涅金》等多部著名歌剧在学院及社会上演出,并受到普遍好评。 声乐歌剧系附设有中央音乐学院青年合唱团。团员由部分优秀学生组成,该团曾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及社会上各类大型演出。2002年9月与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先生合作,赴日演出歌剧《蝴蝶夫人》,获得一致认可与好评。2003年12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北京新年音乐会上与伦敦爱乐乐团及其他一些兄弟团体合作演出了贝多芬第九交响乐第四乐章合唱《欢乐颂》,2008年7月24日,合唱团与耶鲁大学合作在国家大剧院演出马勒的第二交响曲--“复活”受到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 专业课程:声乐(主科)、合唱、歌剧表演、形体、表演基础、歌唱正音、声乐与歌剧艺术史。 专业基础课:钢琴集体课、意大利语基础、德语基础、法语基础、视唱练耳(C级)、和声(C级)、曲式与作品分析(B级)、中国传统音乐、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发声机理与嗓音保护。 声乐歌剧系本着为国家培养高、精、尖声乐人才的目的,教书育人,在专业上严格把关的同时,不忘对学生进行艺术素质教育,在培养人才的同时,不忘充实教师队伍、增强师资力量。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无数优秀的歌唱家和歌剧演员,其中许多都已活跃在世界各大歌剧、音乐舞台。 (资料截止2010年1月)中央音乐学院青年合唱团中央音乐学院青年合唱团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国内外一些著名的音乐家及指挥家都曾对该团进行过指导、排练、演出,我国著名指挥家严良堃、聂中明、郑小瑛、李华德、杨鸿年曾先后担任过合唱团的常任指挥,俄罗斯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著名合唱指挥家保利·捷夫林、瑞士指挥家陈亮声、美国著名合唱指挥家托马斯·希尔比什、凯瑟琳·朱等人也曾担任过该团的客席指挥。青年合唱团由声乐歌剧系的优秀学生组成,曾演唱过巴赫、莫扎特、贝多芬、勃拉姆斯、舒曼、威尔第、普契尼、约翰施特劳斯、冼星海、赵元任等诸多中外著名作曲家的合唱作品,曲目包括巴赫的《b小调弥撒曲》、莫扎特的《阿利路亚》、贝多芬第九交响乐第四乐章《欢乐颂》、舒曼的《茨冈之歌》、威尔第歌剧《游吟诗人》中的合唱曲《铁砧合唱》、歌剧《那布科》中的合唱曲《希伯莱奴隶之歌》、普契尼的歌剧《蝴蝶夫人》中的合唱部分、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赵元任的《海韵》、郑律成的《娄山关》以及无伴奏合唱约翰·施特劳斯的《拨弦波尔卡》、《回声》、《半个月亮爬上来》、《牧歌》等众多中外经典名作。 青年合唱团曾参加过国内外重大的合唱节、艺术节等演出活动,并为中央电视台录制了许多经典合唱曲目。该团曾于1989年出访新加坡,获得广泛赞誉。1999年、2001年两度参加全国大学生艺术节合唱比赛,获得一等奖以及由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组委会颁发的“大运杯”等荣誉。2002年9月,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三十周年,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先生特别邀请中央音乐学院青年合唱团参加了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的著名歌剧《蝴蝶夫人》的演出,在日本东京、中国北京公演近十场,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和好评。社会各界对青年合唱团倍加赞赏:“中央音乐学院青年合唱团音色年轻优美,各声部音响平衡,和谐统一,音域宽广,高音辉煌嘹亮,具有很强的音乐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同时充满了年轻人的激情与朝气,是一只非常优秀的合唱团。”正像小泽征尔先生评价的那样:“这些年轻人有着非常青春、非常漂亮的声音,他们将是中国未来的艺术家。” 2003年12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北京新年音乐会上与伦敦爱乐乐团及其他一些兄弟团体合作演出了贝多芬第九交响乐第四乐章合唱《欢乐颂》,受到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2004年青年合唱团应邀赴慕田峪长城参加雅典奥运会北京火炬传递仪式并担任合唱演出,影响巨大中国音乐学院成立于1964年,是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提议而建立的。她是我国唯一一所以中国民族音乐教育和研究为主要特色,培养从事民族音乐理论研究、创作、表演和教育,推动民族音乐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高等音乐学府。详情请参考 _1_1我感觉他们两个基本上一样 希望可以帮到你

综合来说,中央音乐学院更强一点毕业的话,分很多渠道理论的大多考研然后声乐,器乐很多去茱莉亚和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只要你能在这两所学校占住脚,就业绝对不是问题有走专业渠道去大学当老师,或者进演出团体的有的不就业,就在圈子里混,私人带带学生,反正待遇都不错的这两个学校,人脉都比较强的,混的差不多就吃喝不愁

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不考学术论文的,毕业时候才做毕业学位论文,入学考试在面试阶段有专业知识的面试问题,这个东西倒是需要准备一下的。

中央音乐学院毕业论文模板打印

作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重新选择和收集数据改正。中央音乐学院升本科学员结束考试,四年内不用重考已过科目。而且,像是远程教育这类的是终身学习制的,所以有时候其实你根本不用毕业的。

其实这两所学院都很好了绝对都算得上是音乐的顶级学府不过中国音乐学院以民乐为主中央音乐学院以西洋乐为主、培养目标中央音乐学院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是为了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爱国守法,为社会主义音乐文化建设服务,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基础理论、系统知识和专业技巧,具有独立从事专业活动、科学研究和高等音乐院校教学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二、学习年限 三年。三、招生名额预计招收110余名(以教育部下达名额为准)。名额分配预定方案:作曲系、电子音乐、指挥共22名;音乐学系21名;音乐教育系10名;音乐治疗、提琴制作共4名;声歌系9名;钢琴系9名;管弦系17名;民乐系17名;教务直属1名。四、报考条件(一)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报名参加国家组织的全国统一招生考试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音乐文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2、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2)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2007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均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4)已在非音乐专业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人员,可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生。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和专业学习要求。(二)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报名参加我院组织的单独考试。单考生的外语、政治科目考试在2007年1月份与统考同时进行(录取人数不超过两名)。1、符合第(一)条中的1,3,4各项要求;2、高等学校本科毕业后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连续工作4年或4年以上(获得硕士学位者工作2年以上),业务优秀,已发表过研究论文或已成为业务骨干,经本单位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推荐,为本单位定向培养或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三)本科毕业、在高校工作满两年者,可以兼报“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和“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具体要求请见《7年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招生简章 target=_blank title=网上书城检索>中央音乐学院2007年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招生简章》、《7年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target=_blank title=网上书城检索>中央音乐学院2007年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五、报名、考试考试报名:分专业考试网上报名和政治、外语统考网上报名。报考专业方向和导师详见附件一。考试科目:专业主科、专业基础科目、政治、外国语(英语、日语、俄语、德语)。专业科目考试要求详见附件二;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参见附件三、附件六。报名、考试的具体事宜请见下表:日期 内容 要求及注意事项 7月1日—9月3日 专业考试网上报名。成功后须打印、留存报名表(交材料时需提交)。 时间:7月1日8:00— 9月3日23:00网址: 9月4日 —9月5日 1、本地考生可到我院研究生部提交所有报名材料。网址: 2、外地考生可以特快专递邮寄所有报名材料(其中证件寄复印件,领准考证时验原件;邮寄截止日期为9月4日,以当地邮戳为准;若在规定时间内没交齐报名材料,按初审不合格处理)。 须提交的报名材料:1、《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专业考试报名表》(务必贴上免冠一寸近照并在签字处签字,否则无效);2、所报方向应提交的各项材料(详见附件二);3、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提交本人身份证和学生证(两证均验原件、交复印件)及教务处开具的“应届本科学生”证明;4、其他人员(含应届成人高校毕业生)提交本人身份证和本科毕业证书复印件(两证均验原件); 5、每报考方向报考费260元;6、加试费100元(需加试考生) 9月14日—15日 网上确认报名信息 网址: 9月20日 网上公布初审结果。 网址: (公告栏) 10月10日 1、 初审合格的考生到研究生部领取专业考试准考证2、 网上公布考试日程(以当天考试日程为准) 1、 领证时需验证(身份证、学生证、毕业证原件)2、 网址: (公告栏) 10月11日 加试 加试对象:1、同等学力考生(含专科学历者、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非音乐专业毕业生);2、所有报考音乐教育方向考生(本院音教系毕业生除外)。 10月12日 1、 网上公布加试合格者考号网址: (公告栏)2、 报考声乐方向的考生将考试曲目报送声歌系。 1、 加试未达及格标准者,不予参加其它专业考试2、 声歌系联系电话:66425722 10月13—18日 专业科目考试 考试日程(以当天考试日程为准) 10月24日 公榜专业入围者考号;具体成绩可上网查询。 网址: (公告栏) 考生可根据考试成绩结合有关情况,确定是否报考我院。 10月1—31日以教育部通知为准 政治、外语统考网上报名、交费、确认(建议考生可先网上报名,待专业入围后再交费、确认) 专业入围者方可填报我院,考生网报时考试地点必须选择我院。 报名点代码选择:1145报考单位代码选择:10045网址: 11月以教育部通知为准 发准考证 具体事宜请上网查询 2007年1月 政治、外语统考 具体时间以网报通知为准 六、录取1、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确保质量、宁缺毋滥。2、考试科目合格标准(100分制):①主科:表演方向主科分数85分;其他方向主科80分。②政治、外语分数线及总分要求按国家标准。③其他科目60分。3、一个导师招收新生原则上不超过2名。4、一个专业方向录取学生原则上不超过5名(声乐、钢琴、作曲、音乐教育除外)。5、报考木卡姆研究方向硕士生,第一学年在中央音乐学院修读学位课程,学院同时指派相关方向的导师对其进行指导。后两年在新疆艺术学院由相关导师指导其学位论文的写作。论文答辩在中央音乐学院进行,获通过者由中央音乐学院颁发毕业及学位证书。6、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只能被录取为定向或计划外委托培养硕士生。定向、委托培养及自筹资金硕士生,须在录取前签订有关合同。七、报考和录取类别计划内非定向:培养费由国家负担,毕业后在国家的就业政策指导下“双向选择”就业;计划内定向:培养费由国家负担,毕业后回定向单位工作;计划外定向(委托培养):培养费由委托单位负担,毕业后回委托单位工作;计划外非定向(自筹资金):培养费由本人负担,毕业后按我校有关规定择业。八、报考费用 考生报考的报名费、复试费、体检费、往返路费和食宿费均自理。对于距北京较远、家庭经济确有困难的外省、市、自治区考生,可向所在单位提出申请,由所在单位酌情给予适当补助。九、学费及住宿费 国家计划外学生须交学费,其标准按当年标准执行。考生如不考虑被录取为国家计划外研究生,须于报名时书面声明。住宿费以报到时宿舍管理中心通知为准。北京生源的学生一律走读。十、学习期间的待遇 按国家教育部有关规定执行。十一、毕业生就业 定向或委托培养硕士生回原单位工作;计划内非定向硕士生根据社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学以致用的原则,采取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在国家规定的服务范围内“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计划外自筹资金硕士生由学院提出建议并予以推荐,上级毕业生调配部门负责办理相关手续。音乐学类1、主科(1)论文写作:写作命题论文形式,各研究方向考同一题目。(2)口试:内容含所考专业方面的内容2、音乐学基础理论(1)音乐作品听辨(2)笔试:内容包含①西方音乐史、②中国音乐史、③中国传统音乐、④音乐美学、⑤世界民族音乐(④⑤项内容二选一)。3、和声、作品分析4、钢琴(具体要求见★)报名时须提交本人撰写的、所报考专业研究方向的论文一篇(大学毕业论文或相当于大学毕业论文)。同等学力报考者所交的必须是公开发表的论文。应届普通本科毕业生可以习作(学期论文)替代学位论文。公共艺术教育1、主科(1)论文写作:写作命题论文形式,各研究方向考同一题目。(2)口试:内容含所考专业方面的内容2、和声,作品分析。3、中、西音乐史。报名时须提交本人撰写的、所报考专业研究方向的论文一篇(大学毕业论文或相当于大学毕业论文)。注:此方向只招收高校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学员。音乐文献翻译(英语)1、主科。2、和声,作品分析。3、中、西音乐史。4、口试(包括口语钢琴或其他乐器)。考生须为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非英语本科毕业应达到英语专业本科毕业水平。报名时须提交本人翻译的译文一篇(附原文)。音乐教育1、主科。2、和声,作品分析。3、中、西音乐史。4、钢琴(具体要求见★)。5、口试。6、视唱练耳加试。报名时须交(本院音教系学生免)本人撰写的有关音乐教育研究的论文(学士论文或相当于学士论文)。同等学力报考者所交的必须是公开发表的论文。应届普通本科毕业生可以习作(学期论文)替代论文。律学1、主科。2、和声,作品分析。3、中、西音乐史。4、钢琴(具体要求同音乐学类)。5、口试。报名时须提交本人撰写的、所报考专业研究方向的论文一篇(大学毕业论文或相当于大学毕业论文)。同等学力报考者所交的必须是公开发表的论文。考试科目 参考书目 出版社名称 著(编)者 中国音乐史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下) 人民音乐出版社 杨荫浏著 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 人民音乐出版社 刘再生著汪毓和著(2002年版)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第二次修订版) 人民音乐出版社和华乐出版社 中国当代音乐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梁茂春著 西方音乐史 西方音乐通史 上海音乐出版社 于润洋主编 西方音乐史略 人民音乐出版社 李应华著 西方文明中的音乐 贵州人民出版社 保尔·亨利·朗著,顾连理、杨燕迪、张洪岛等译 西方音乐史 人民音乐出版社 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立斯卡 西方现代音乐 西方现代音乐概述 人民音乐出版社 钟子林著 二十世纪音乐 人民音乐出版社 斯图肯什密特原著,汤亚汀译 二十世纪音乐概论 人民音乐出版社 汉森注 孟宪福译 中国传统音乐 中国传统音乐概论 上海音乐出版社 袁静芳主编 民族器乐 人民音乐出版社 袁静芳著 汉族民歌概述 上海文艺出版社 江明惇著 民族器乐的体裁与形式 上海文艺出版社 叶栋著 中国民歌 人民音乐出版社 周青青著 民族音乐译文集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董维松、沈洽编 中国戏曲音乐 人民音乐出版社 蒋菁著 中国民间音乐概论 人民音乐出版社 周青青著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上)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袁炳昌、冯光钰主编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田联韬主编 世界民族音乐 音乐学概论 人民音乐出版社 俞人豪著 东方音乐文化 人民音乐出版社 俞人豪、陈自明著 日本音乐简史 人民音乐出版社 星旭著,金文达、李春光译 民族音乐学译文集 文联出版公司 董维松,沈洽编 拉丁美洲音乐 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 尼斯洛尼姆斯基著,吴佩华、顾连理译 巴西音乐之魂-维拉洛博斯 中央音乐学院教材 陈自明著 拉丁美洲音乐 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10月 陈自明著 音乐美学 音乐史论问题研究 福建教育出版社 于润洋著 音乐史学美学论稿 人民音乐出版社 于润洋著 西方现代音乐哲学导论 湖南教育出版社 于润洋著 音乐美学基础 人民音乐出版社 张前、王次炤著 音乐美学教程 上海音乐出版社 张前主编 音乐美学新论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王次炤著 美学原理 北京大学出版社 杨辛、甘霖著 论音乐的美(中译本) 人民音乐出版社 汉斯立克著 论音乐的特殊性 上海文艺出版社 卓菲亚·丽莎著,于润洋译 音乐美学 人民音乐出版社 野村良雄著,张前译 中国音乐美学史 中国音乐美学史 人民音乐出版社 蔡仲德著 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释 人民音乐出版社 蔡仲德著 专业音乐教育学 专业音乐教育学导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张帆著 中国音乐教育与世界音乐教育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管建华著 音乐教育展望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戴定澄著 音乐史论问题研讨 福建教育出版社 于润洋著 美学与艺术教育 四川人民出版社 (美)铂森斯、布洛克著,李中泽译 20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 上海教育出版社 马达著 和声 和声学教程-理论与应用 人民音乐出版社 吴式锴著 和声理论与应用(上下) 上海文艺出版社 桑桐著 和声学教程(增定本)(上、下) 人民音乐出版社 (苏)伊·杜波夫斯基、伊·斯波索宾、斯·叶莆谢也夫、符·索科洛夫 和声学 人民音乐出版社 (美)瓦尔特·辟斯顿 曲式 曲式与作品分析 人民音乐出版社 吴祖强著 音乐的分析与创作 人民音乐出版社 杨儒怀著 曲式学(上、下) 上海文艺出版社 (苏)伊·斯波索宾 曲式学(修订版) 人民音乐出版社 (美)柏西·该丘斯 大型曲式学 人民音乐出版社 (美)柏西·该丘斯 复调 复调音乐(上、下) 人民音乐出版社 段平泰著 复调音乐基础教程 人民音乐出版社 陈铭志著 赋格曲写作 上海文艺出版社 陈铭志著 复调音乐教程 上海音乐出版社 于苏贤著 对位与赋格教程 人民音乐出版社 (法)泰奥多尔·杜布瓦 复调音乐 人民音乐出版社 (苏)斯克列勃科夫 配器 管弦乐法原理 人民音乐出版社 (俄)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交响配器法(第一、第二卷上、下) 人民音乐出版社 (苏)C·瓦西连科 律学 律学 人民音乐出版社 缪天瑞 音乐心理学 可通过E-mail索取: 钢琴艺术史 钢琴艺术史(提纲) 中央音乐学院内部教材 张式谷 Five Centuries of keyboard music Dover Publications I John Gillespie 电子管风琴 电子琴即兴演奏法 辽海出版社 沈晓明著 音乐治疗 音乐治疗简明讲义 中央音乐学院内部教材 高天 1981年中国音乐学院成为我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迄今已连续培养了26届硕士研究生。该硕士学位授予点共有40余个专业研究方向。2005年中国音乐学院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07年开始招生。该博士学位授予点共有10多个专业研究方向。 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教育现包括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高校教师专业学位、国内访问学者等多种层次和形式,并面向海外招生港、澳、台、留学生。目前拥有博士研究生导师27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02名,涉及民族音乐学、音乐史学、音乐教育学、作曲及作曲技术理论、指挥、民族声乐、美声、民族器乐、钢琴等专业方向,各类在校研究生205人。 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处自成立以来,担负着全院研究生的招生、培养、学位授予与答辩、学科专业建设、博导硕导队伍建设、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的健全等各个方面,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不考学术论文的,毕业时候才做毕业学位论文,入学考试在面试阶段有专业知识的面试问题,这个东西倒是需要准备一下的。

中央音乐学院优秀论文模板

也就是像写别的论文那样,先提出论点,在举出例子来证明它,最后写上参考文献就OK了,己写了一篇,参考下: 欣赏中要渗透音乐要素 摘要: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培养专门的音乐人才。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感受音乐,审美音乐能力,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审美音乐、享受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音乐要素、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审美音乐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音乐课程的性质与价值主要体现在: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文化传承价值,体现了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学生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与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音乐课程的性质与价值把审美体验价值提到第一位,可见审美体验价值是非常重要的。这只是因为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培养专门的音乐人才。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我认为小学音乐教学应以音乐审美体验为重点,也就是说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审美音乐上,如何去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审美音乐? 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要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联系,为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我的观点是在音乐教学中,不能单纯的走马观花的欣赏,而是要充分揭示音乐的要素(节拍、节奏、旋律、音色、力度、速度等)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音乐中最激动人心和极具表现力的部分,而不是进行枯燥的、单纯的技巧和灌输死记硬背的知识;应以整体的方式来体验音乐,将音乐要素贯穿在音乐教学的整个过程,而不是将音乐的各种构成元素支离破碎的讲授。要注重艺术的完整性,这正是音乐教育区别其他学科的一项重要原则。与音乐隔离开来的单纯的记忆音乐概念,讲解音乐知识是毫无意义的。所以音乐欣赏要把音乐要素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 一、 音乐欣赏中情景(场面)变化要渗透音乐要素的变化 当人们打开音像资料第一遍欣赏音乐是,首先听到的是音乐的旋律,其次是音乐的力度是强还是弱、速度是慢还是快、然后才是考虑是有什么乐器演奏的。在以往的音乐教学中,很多老师讲课时,会问学生这段音乐表现了怎样的场面?学生会争先恐后的回答表现了…………然后教师非常高兴得说回答的太好了、你真棒。而不再去揭示出表现这个场面的音乐要素是什么?只是来个走马观花的欣赏。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册《爱劳动》一课中我注重了音乐表现的情景、场面是由许多音乐要素的变化发展来的(运用的第一段音乐是表现小和尚,第二段是表现胖和尚的)。在一上课老师问学生第一段音乐表现的是什么样的和尚?第二段音乐表现的是什么样的和尚?学生回答第一段音乐表现的是小和尚。第二段音乐表现的是胖和尚。老师进一步问你是怎么听出来的?学生回答第一段的音乐细、轻巧。第二段的音乐浑厚、笨重、低沉。虽然学生由于学的知识少不能说出是通过音色变化听出来的,但学生明白音色的不同能表现出不同得音乐画面。 在对力度、速度这一要素的欣赏教学中,我听到、看到过得音乐优质课、公开课教学大都是与以上的做法相同,只是注重了音乐所表现的场面,而不去挖掘音乐的要素。在欣赏教学中只是注重表面的现象,不注重深层次地实际教学。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音乐组人员经过讨论、实践、验证大胆的运用了通过学生说出以音乐要素来表现人物、场景、情景。再例如:在欣赏《三个和尚》那段优美的旋律与救火的那段音乐进行比较时学生说出了慢的音乐是说:和尚们睡觉、喝水等悠闲自在的场面。另一段音乐学生则说:和尚们在救火、打架等场面。老师这个时候接着问你怎么听出来的?学生回答:第一段音乐慢而且很轻、第二点音乐重而且快、很紧张。通过学生对乐曲慢与快得比较,轻与重的比较体会出音乐的强与弱、快于慢的音乐要素的变化。充分体现了音乐欣赏的根本是音乐场面、情境的变化是音乐要素变化的真理。 二、 音乐欣赏的情绪、情感变化中要渗透音乐要素变化 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情绪与情感是密切相关又相互区别的二种心理形式。但从关联范围来说,情绪比情感要更广泛。虽然当我们体验到某中情感时,总会感到具有一定的情绪色彩,但这种情绪色彩远不如情感那样稳定和持久。情感有强度和深度之分,有高、低层次之分。情绪与情感是审美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对音乐教学来说,不仅尤为突出,而且,还有特殊的表现内容。从音乐美的本质来说,音乐进行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情感的展示与变化过程。同时也是音乐要素发展变化的过程,音乐作为情感的载体,虽无语义,但却是最生动的心灵语言,常言说;“语言的尽头是音乐的开始。” 就艺术形式来说,音乐的表现力远远胜过其他艺术门类,其特质就是情感抒发、情感的撞击、情感渲泄、情感交流、和情感审美。 在音乐教学中,牢牢把握情感这条主线,通过音乐情绪与情感的这种特质,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搞学生的情感强度,使人们的情绪、情感同音乐情绪、情感和谐的沟通与交流,成为我们追求的目标。音乐情绪与情感体验不能仅仅停留在外表的层面上,更需要内心深处的体验,寻求那种动人心魄的、使人感到震撼的艺术效果与境界。多让音乐本身面对学生,用音乐的情感来呼唤学生的情感。当然在体验情感的同时要更深层次的挖掘音乐要素的变化,小小的音乐要素变化了,音乐的情绪、情感就会发生变化。情绪甚至会相反。在《爱劳动》一课中老师通过情绪的变化,就挖掘的音乐要素的变化。如, 在欣赏《三个和尚》那段优美的旋律与救火的那段音乐进行比较时学生说出了第一段音乐是:和尚们睡觉、喝水等悠闲自在的情绪。另一段音乐学生则说:和尚们在救火、打架等焦急的情绪。老师这个时候接着问你怎么听出来的?学生回答:第一段音乐慢而且优美,第二段音乐很紧张。通过学生对乐曲舒展与紧张而终情绪的比较,体会出音乐快于慢的音乐要素的比较。充分体现了音乐欣赏中音乐要素变化是音乐情绪、情感变化的根本要素。 三、 音乐欣赏的体裁形式中要渗透音乐要素的变化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一、二年级对音乐体裁的了解是聆听儿歌、童谣、进行曲和舞曲,能够区别独唱、独奏、齐唱、齐奏。《爱劳动》是进行曲体裁的歌曲,老师在进行歌曲教学中,首先通过歌曲中的衬词:嗨哟里格嗨哟嗨嗨…与劳动的步伐相结合来了解体验“进行曲”这一体裁,音乐与行进的步伐是统一的。在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册《汪汪与咪咪》一课通过聆听《跳圆舞曲的小猫》体会三拍子咚、嚓、嚓,咚、嚓、嚓的舞蹈场面,把音乐场面融合与渗透了音乐情绪、情感,音乐的力度、速度等表现要素体验乐曲的各种节奏形式与音乐体裁的关系。突出了节奏在音乐要素中重要地位。 通过以上,教给学生的是学习的方法,受人一鱼,不如授人一渔,在音乐教学中,深入浅出,潜移默化的渗透音乐知识、音乐要素的欣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欣赏音乐、审美音乐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音乐欣赏水平,为学生终生喜爱音乐、审美音乐、享受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新课程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7月 《新课程标准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5月

论文网上到处都是 满意请采纳

可以参考以下基本教材:1、《音乐论文写作精讲》 傅利民 人民音乐出版社2、《好论文聊出来:音乐教育论文写作指引》 郭声健 暨南大学出版社 3、《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硕士论文集》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4、《音乐教育研究论文集》余丹红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标准音乐鉴赏论文格式模板通用音乐鉴赏论文范文的免费不限量下载方法【超实用】最新无限免费下载音乐鉴赏论文的方法用CNKI中国知网免费入口整本下载音乐鉴赏论文范文的方法音乐鉴赏论文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不限量免费下载的方法最新最全免费下载音乐鉴赏论文毕业论文范文的方法【很实用】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