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草原旅游开发论文选题方向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4-09-02 23:35:02

草原旅游开发论文选题方向是什么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 - 8141(2006) 04 - 0388 - 03Deep Development of Grassland TourismA Study of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L IU Min1 ,2,CHEN Tian1,ZHON G Lin - sheng1(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Beijing 100101 ;2 Graduate School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Beijing 100039)Abstract :Tourism resources were the base of development of local It was very important to use reasonably and develop continu2ously grassland tourism Based on the present of Inner Mongolian grassland tourism ,the authors analyzed resources’characteristicsand exploitative factors ,and set up some suggestions about developing ideas , model , cooperation and products , especially three resources de2veloping Key words :grassland tourism resources ;deep development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 developing model  收稿日期:2006 - 06 - 21 ;修改日期:2006 - 07 - 17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与示范》(2002BA807B10)资助。作者简介:刘敏(1978 - ) ,女,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人,旅游地理专业博士生,主要研究草原旅游和景区经营资产价值评估。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草原旅游逐渐发展。草原旅游资源作为构成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与发展潜力所在,受到经营者和学者的关注。蔚治国[1 ]、郝晓兰[2 ]、赵雪[3 ]、张竹如[4 ]、张凌[5 ]、李远[6 ]、朱琳[7 ]、钟林生[8 ]和额尔敦格日乐[9 ]等学者都对于草原旅游资源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研究,研究集中在草原旅游资源的类型梳理、资源评价、开发设想,研究区域不仅包含全国的整体开发,还包括内蒙古、南方草山、高山草原等区域,研究还有待于在评价与具体开发模式方面深入。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对比研究、数理统计和归纳的研究方法,选取我国重要的草原旅游目的地 — — —内蒙古自治区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区域选择的意义在于:①具有草原旅游研究的代表性。内蒙古草原类型丰富、景观壮阔,其典型草原景观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草原旅游资源品位高,故具有草原旅游研究的代表性。②具有深度开发的典型性。内蒙古虽拥有量多质优的草原旅游资源和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但资源的高品质和开发程度的低水平形成一个尖锐的矛盾,因此对于草原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具有典型性。③具有现实意义和推广意义。内蒙古草原资源旅游功能的深度开发对于减轻环境脆弱区的经济发展压力,有效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同时对西部地区旅游开发和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具有借鉴意义。1 内蒙古草原旅游资源的分布与特点111 内蒙古草原旅游资源的等级和分布内蒙古有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品位较高的草原旅游资源(图1) ,49处草原旅游资源遍布11个盟市,级别从五级到普通级不等,其中有呼和诺尔、白音锡勒、辉腾锡勒、巴拉根河等优质草原。内蒙古旅游资源和全国的同类资源比较,最突出和最具竞争优势的就是草原和蒙古族民俗,而蒙古族民俗的产生大多依附于草原,因此草原是内蒙古的优势旅游资源。图1 内蒙古草原旅游资源点盟市分布注:依据国家旅游局《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GB/ T18972 -2003)级别由高到低分为五级、四级、三级和普通级,资料来源于内蒙古旅游局。112 内蒙古草原旅游资源的特点内蒙古是我国拥有草原面积最多的省

提供一些旅游专业毕业论文的题目,供参考。1.我国贫困地区旅游业发展思考2.我国XX地区特色旅游发展的意义及建议3.我国旅游饭店发展战略思考4.旅游交通对旅游业发展的推动及完善措施分析5.我国新兴旅游形式的发展研究6.自助旅游发展研究7.提高我国旅游从业人员心理素质的途径分析8.提高我国导游服务质量的思考9.旅游景区发展与保护问题思考10.有关我国旅游消费问题的研究11.有关我国旅游价格问题的研究12.自助旅游发展与管理13.中国自助旅游的特点14.农家乐旅游发展研究15.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探讨16.论导游回扣的治理17.旅行社管理中导游工资机制改革研究18.旅行社管理中的难点与对策分析19.饭店企业员工流失现象剖析及对策研究(以某某饭店为例)20.提高现代饭店服务质量的探讨(以某某饭店为例)21.饭店如何实施个性化服务(以某某饭店为例)22.饭店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创新(以某某饭店为例)23.饭店节假日营销对策思考24.饭店如何进行商务旅客客源开发25.饭店迎宾审美研究26.导游职业道德缺失的防范与控制27.旅游服务人员的挫折与心理保健28.某某县旅游发展思路29.对提高员工忠诚感,提升酒店价值的探讨(以某某饭店为例)30.浅谈“细微服务意识的培养” (以某某饭店为例)31.论加强饭店客房特色经营(以某某饭店为例)32.论某某饭店的待客之道33.饭店菜单设计(以某某饭店为例)34.新的放假制度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35.高职旅游专业毕业生更快适应酒店(旅行社)工作的研究36.旅行社旅游线路设计研究

�9�9旅游资源�9�9Page 3 一些分布在交通可进入性差但草原景观很好、民俗风情等保存较好的地区,资源本身强烈地吸引着游客。相对而言,这些地区开发条件不好,区域经济水平不高,但突出特征是这些地区的资源品质极佳,因此这类地区可进行资源模式的开发,针对高消费市场,开展生态旅游、探险旅游等旅游产品。这种模式主要基于草原旅游资源的良好品质,如在锡林郭勒盟的西乌珠穆沁旗、呼伦贝尔草原盟的新巴尔虎旗、陈巴尔虎旗、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的贡格尔草原可采取资源模式开发。在该模式的具体运营中,草原资源是核心吸引力,它的保护也成为至关重要的运营成功因素。这种模式更主要追求高消费、生态意识强的小部分客源市场。 3 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目前内蒙古草原旅游大部分还停留在观光游览的基本层次,因此要深入挖掘资源层次,进一步提升旅游活动的层次,实现游客的多种选择。依据内蒙古草原旅游资源,可开展草原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民俗风情旅游、疗养蒙医保健旅游、节庆旅游、体育旅游、会议科考旅游、探险旅游、生态旅游、怀旧旅游、学艺旅游、野营旅游、特色购物旅游等多种旅游产品。表3 内蒙古草原旅游产品结构的深度开发趋势产品类型目前绝对量绝对量变化趋势份额变化趋势在旅游产品构成中的地位主要目标市场草原观光大上升下降主导产品(经济效益、形象、促销)大众市场休闲度假大上升上升主导产品,结构转型的目标,更高经济收益的来源大中城市和海外市场民俗风情大上升稳定主导产品,减小季节性,填充单调性,丰满旅游形象大众市场,尤其高学历人群疗养保健较大上升稳定专项旅游的拳头产品老年市场,职业康复疗养群体节庆旅游较大上升生长点专项旅游的拳头产品形象产品大众市场体育旅游小上升生长点专项旅游的重要产品专业选手,海内外度假游客会议科考小上升上升专项旅游的重要产品,减少季节性,增加旅游收益国际和国内专业、学术、公务会议,专业考察特色购物小上升上升辅助观光度假大众市场,尤其是女性市场探险旅游很小上升生长点特色产品探险精神的人群生态旅游很小上升生长点专项产品,形象产品大众市场和海内外专业,生态旅游者怀旧旅游很小上升生长点专项产品,培养市场对内蒙古草原的感情知青、曾经在内蒙古生活工作的人群学艺旅游—上升生长点辅助观光度假,专项求知欲强的群体野营旅游—上升生长点辅助观光度假— 4 深度开发下的区域联动战略由于内蒙古处于各条旅游线路的终端,所以在草原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受到其它线路中间草原旅游地对客源的“拦截和过滤”。内蒙古草原旅游深度开发需充分利用周边地区的波及效应,开发合作型旅游产品,注重和北京、河北、陕西、辽宁、黑龙江、吉林、宁夏、甘肃等省区的积极合作。可以考虑开发忽必烈草原避暑线路(北京元大都 —河北坝上元中都 —内蒙古正蓝旗元上都)、避暑草原线路(哈尔滨 —扎兰屯 —呼伦贝尔草原)、古迹黄河草原线路(西安 —延安 —榆林 —内蒙古伊金霍洛旗成吉思汗陵 —希拉木伦草原 —呼和浩特)等专题旅游线路。同时,内蒙古需在竞争中寻求资源特色,尤其要大力宣传内蒙古草原的博大和类型多样性、纯正的蒙古族风情,以大草原背景为基础在竞争中求得合作。 5 草原旅游资源深度开发中其它应注意的问题首先,要注重草原资源的保护,明确树立“环境就是资源”的观念。一方面在旅游项目建设前进行项目生态影响评价,并进行严格监控和生态环境抚育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游客的行为规范与引导。此外,严格监测各个草原旅游点,实行“休游期”和“休游区”。其次,与其它部门、行业协调发展。在内蒙古草原旅游资源开发中要有效协调和畜牧、林业、环保、农业等部门的关系,同时和交通、餐饮等部门协调发展,才能促进草原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第三,着眼于资源特色,从资源评价、开发环境分析、开发理念、开发模式、资源产品的合理转化,行业协作等方面进行研究,选择合适的开发理念与模式。参考文献:[1]蔚治国呼和浩特旅游区地域结构与开发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区域地理学硕士论文,[2]郝晓兰,李兰维呼和浩特旅游区资源的系统分析与评价[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 ,(1)∶120~[3]赵雪草地旅游在草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及其持续发展[J ]中国草地,2000 ,(5)∶68~[4]张竹如,唐波,蒋玺,等龙里高山草原形成机理与旅游资源初评[J ]中国岩溶,2001 ,20(1)∶53~[5]张凌,王向阳呼伦贝尔草原景观的单调性及其弥补[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2 ,10(6)∶37~39 ,[7]李远我国南方草原旅游开发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J ]生态经济,2004 ,(S1)∶197~[8]朱琳,赵英伟,刘黎明我国草地旅游资源及其合理开发保护[J ]商业研究,2004 ,(14)∶169~[9]钟林生,牛亚菲,刘家明,等内蒙古草原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 ,19(2)∶105~[10]额尔敦格日乐草原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几点思考[J ]内蒙古统计,2005 ,(2)∶24~[11]张自学 20世纪末内蒙古生态环境遥感调查研究[ M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 ,132~[12 ] Towner J Tourism and Culture [J ]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4 ,24(4)∶1017~[13]刘家明,刘爱利旅游目的地开发手册[ 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52~�9�9093�9�9�9�9旅游资源�9�9    资源开发与市场Resource Development & Market 2006 22(4)

草原旅游开发论文选题方向

1、论旅行社对散客的服务方式2、浅谈导游讲解对旅游景区形象的影响3、导游服务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4、论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 5、旅游网络预定系统的战略研究6、文化旅游与文化市场建设7、谈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这些够了吗?自己选吧

你好 我也在这这个论题 请问前辈可以给点线索吗

�9�9旅游资源�9�9Page 3 一些分布在交通可进入性差但草原景观很好、民俗风情等保存较好的地区,资源本身强烈地吸引着游客。相对而言,这些地区开发条件不好,区域经济水平不高,但突出特征是这些地区的资源品质极佳,因此这类地区可进行资源模式的开发,针对高消费市场,开展生态旅游、探险旅游等旅游产品。这种模式主要基于草原旅游资源的良好品质,如在锡林郭勒盟的西乌珠穆沁旗、呼伦贝尔草原盟的新巴尔虎旗、陈巴尔虎旗、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的贡格尔草原可采取资源模式开发。在该模式的具体运营中,草原资源是核心吸引力,它的保护也成为至关重要的运营成功因素。这种模式更主要追求高消费、生态意识强的小部分客源市场。 3 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目前内蒙古草原旅游大部分还停留在观光游览的基本层次,因此要深入挖掘资源层次,进一步提升旅游活动的层次,实现游客的多种选择。依据内蒙古草原旅游资源,可开展草原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民俗风情旅游、疗养蒙医保健旅游、节庆旅游、体育旅游、会议科考旅游、探险旅游、生态旅游、怀旧旅游、学艺旅游、野营旅游、特色购物旅游等多种旅游产品。表3 内蒙古草原旅游产品结构的深度开发趋势产品类型目前绝对量绝对量变化趋势份额变化趋势在旅游产品构成中的地位主要目标市场草原观光大上升下降主导产品(经济效益、形象、促销)大众市场休闲度假大上升上升主导产品,结构转型的目标,更高经济收益的来源大中城市和海外市场民俗风情大上升稳定主导产品,减小季节性,填充单调性,丰满旅游形象大众市场,尤其高学历人群疗养保健较大上升稳定专项旅游的拳头产品老年市场,职业康复疗养群体节庆旅游较大上升生长点专项旅游的拳头产品形象产品大众市场体育旅游小上升生长点专项旅游的重要产品专业选手,海内外度假游客会议科考小上升上升专项旅游的重要产品,减少季节性,增加旅游收益国际和国内专业、学术、公务会议,专业考察特色购物小上升上升辅助观光度假大众市场,尤其是女性市场探险旅游很小上升生长点特色产品探险精神的人群生态旅游很小上升生长点专项产品,形象产品大众市场和海内外专业,生态旅游者怀旧旅游很小上升生长点专项产品,培养市场对内蒙古草原的感情知青、曾经在内蒙古生活工作的人群学艺旅游—上升生长点辅助观光度假,专项求知欲强的群体野营旅游—上升生长点辅助观光度假— 4 深度开发下的区域联动战略由于内蒙古处于各条旅游线路的终端,所以在草原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受到其它线路中间草原旅游地对客源的“拦截和过滤”。内蒙古草原旅游深度开发需充分利用周边地区的波及效应,开发合作型旅游产品,注重和北京、河北、陕西、辽宁、黑龙江、吉林、宁夏、甘肃等省区的积极合作。可以考虑开发忽必烈草原避暑线路(北京元大都 —河北坝上元中都 —内蒙古正蓝旗元上都)、避暑草原线路(哈尔滨 —扎兰屯 —呼伦贝尔草原)、古迹黄河草原线路(西安 —延安 —榆林 —内蒙古伊金霍洛旗成吉思汗陵 —希拉木伦草原 —呼和浩特)等专题旅游线路。同时,内蒙古需在竞争中寻求资源特色,尤其要大力宣传内蒙古草原的博大和类型多样性、纯正的蒙古族风情,以大草原背景为基础在竞争中求得合作。 5 草原旅游资源深度开发中其它应注意的问题首先,要注重草原资源的保护,明确树立“环境就是资源”的观念。一方面在旅游项目建设前进行项目生态影响评价,并进行严格监控和生态环境抚育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游客的行为规范与引导。此外,严格监测各个草原旅游点,实行“休游期”和“休游区”。其次,与其它部门、行业协调发展。在内蒙古草原旅游资源开发中要有效协调和畜牧、林业、环保、农业等部门的关系,同时和交通、餐饮等部门协调发展,才能促进草原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第三,着眼于资源特色,从资源评价、开发环境分析、开发理念、开发模式、资源产品的合理转化,行业协作等方面进行研究,选择合适的开发理念与模式。参考文献:[1]蔚治国呼和浩特旅游区地域结构与开发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区域地理学硕士论文,[2]郝晓兰,李兰维呼和浩特旅游区资源的系统分析与评价[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 ,(1)∶120~[3]赵雪草地旅游在草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及其持续发展[J ]中国草地,2000 ,(5)∶68~[4]张竹如,唐波,蒋玺,等龙里高山草原形成机理与旅游资源初评[J ]中国岩溶,2001 ,20(1)∶53~[5]张凌,王向阳呼伦贝尔草原景观的单调性及其弥补[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2 ,10(6)∶37~39 ,[7]李远我国南方草原旅游开发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J ]生态经济,2004 ,(S1)∶197~[8]朱琳,赵英伟,刘黎明我国草地旅游资源及其合理开发保护[J ]商业研究,2004 ,(14)∶169~[9]钟林生,牛亚菲,刘家明,等内蒙古草原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 ,19(2)∶105~[10]额尔敦格日乐草原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几点思考[J ]内蒙古统计,2005 ,(2)∶24~[11]张自学 20世纪末内蒙古生态环境遥感调查研究[ M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 ,132~[12 ] Towner J Tourism and Culture [J ]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4 ,24(4)∶1017~[13]刘家明,刘爱利旅游目的地开发手册[ 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52~�9�9093�9�9�9�9旅游资源�9�9    资源开发与市场Resource Development & Market 2006 22(4)

草原旅游开发论文选题方向怎么选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 - 8141(2006) 04 - 0388 - 03Deep Development of Grassland TourismA Study of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L IU Min1 ,2,CHEN Tian1,ZHON G Lin - sheng1(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Beijing 100101 ;2 Graduate School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Beijing 100039)Abstract :Tourism resources were the base of development of local It was very important to use reasonably and develop continu2ously grassland tourism Based on the present of Inner Mongolian grassland tourism ,the authors analyzed resources’characteristicsand exploitative factors ,and set up some suggestions about developing ideas , model , cooperation and products , especially three resources de2veloping Key words :grassland tourism resources ;deep development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 developing model  收稿日期:2006 - 06 - 21 ;修改日期:2006 - 07 - 17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与示范》(2002BA807B10)资助。作者简介:刘敏(1978 - ) ,女,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人,旅游地理专业博士生,主要研究草原旅游和景区经营资产价值评估。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草原旅游逐渐发展。草原旅游资源作为构成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与发展潜力所在,受到经营者和学者的关注。蔚治国[1 ]、郝晓兰[2 ]、赵雪[3 ]、张竹如[4 ]、张凌[5 ]、李远[6 ]、朱琳[7 ]、钟林生[8 ]和额尔敦格日乐[9 ]等学者都对于草原旅游资源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研究,研究集中在草原旅游资源的类型梳理、资源评价、开发设想,研究区域不仅包含全国的整体开发,还包括内蒙古、南方草山、高山草原等区域,研究还有待于在评价与具体开发模式方面深入。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对比研究、数理统计和归纳的研究方法,选取我国重要的草原旅游目的地 — — —内蒙古自治区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区域选择的意义在于:①具有草原旅游研究的代表性。内蒙古草原类型丰富、景观壮阔,其典型草原景观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草原旅游资源品位高,故具有草原旅游研究的代表性。②具有深度开发的典型性。内蒙古虽拥有量多质优的草原旅游资源和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但资源的高品质和开发程度的低水平形成一个尖锐的矛盾,因此对于草原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具有典型性。③具有现实意义和推广意义。内蒙古草原资源旅游功能的深度开发对于减轻环境脆弱区的经济发展压力,有效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同时对西部地区旅游开发和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具有借鉴意义。1 内蒙古草原旅游资源的分布与特点111 内蒙古草原旅游资源的等级和分布内蒙古有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品位较高的草原旅游资源(图1) ,49处草原旅游资源遍布11个盟市,级别从五级到普通级不等,其中有呼和诺尔、白音锡勒、辉腾锡勒、巴拉根河等优质草原。内蒙古旅游资源和全国的同类资源比较,最突出和最具竞争优势的就是草原和蒙古族民俗,而蒙古族民俗的产生大多依附于草原,因此草原是内蒙古的优势旅游资源。图1 内蒙古草原旅游资源点盟市分布注:依据国家旅游局《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GB/ T18972 -2003)级别由高到低分为五级、四级、三级和普通级,资料来源于内蒙古旅游局。112 内蒙古草原旅游资源的特点内蒙古是我国拥有草原面积最多的省

提供一些旅游专业毕业论文的题目,供参考。1.我国贫困地区旅游业发展思考2.我国XX地区特色旅游发展的意义及建议3.我国旅游饭店发展战略思考4.旅游交通对旅游业发展的推动及完善措施分析5.我国新兴旅游形式的发展研究6.自助旅游发展研究7.提高我国旅游从业人员心理素质的途径分析8.提高我国导游服务质量的思考9.旅游景区发展与保护问题思考10.有关我国旅游消费问题的研究11.有关我国旅游价格问题的研究12.自助旅游发展与管理13.中国自助旅游的特点14.农家乐旅游发展研究15.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探讨16.论导游回扣的治理17.旅行社管理中导游工资机制改革研究18.旅行社管理中的难点与对策分析19.饭店企业员工流失现象剖析及对策研究(以某某饭店为例)20.提高现代饭店服务质量的探讨(以某某饭店为例)21.饭店如何实施个性化服务(以某某饭店为例)22.饭店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创新(以某某饭店为例)23.饭店节假日营销对策思考24.饭店如何进行商务旅客客源开发25.饭店迎宾审美研究26.导游职业道德缺失的防范与控制27.旅游服务人员的挫折与心理保健28.某某县旅游发展思路29.对提高员工忠诚感,提升酒店价值的探讨(以某某饭店为例)30.浅谈“细微服务意识的培养” (以某某饭店为例)31.论加强饭店客房特色经营(以某某饭店为例)32.论某某饭店的待客之道33.饭店菜单设计(以某某饭店为例)34.新的放假制度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35.高职旅游专业毕业生更快适应酒店(旅行社)工作的研究36.旅行社旅游线路设计研究

�9�9旅游资源�9�9Page 3 一些分布在交通可进入性差但草原景观很好、民俗风情等保存较好的地区,资源本身强烈地吸引着游客。相对而言,这些地区开发条件不好,区域经济水平不高,但突出特征是这些地区的资源品质极佳,因此这类地区可进行资源模式的开发,针对高消费市场,开展生态旅游、探险旅游等旅游产品。这种模式主要基于草原旅游资源的良好品质,如在锡林郭勒盟的西乌珠穆沁旗、呼伦贝尔草原盟的新巴尔虎旗、陈巴尔虎旗、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的贡格尔草原可采取资源模式开发。在该模式的具体运营中,草原资源是核心吸引力,它的保护也成为至关重要的运营成功因素。这种模式更主要追求高消费、生态意识强的小部分客源市场。 3 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目前内蒙古草原旅游大部分还停留在观光游览的基本层次,因此要深入挖掘资源层次,进一步提升旅游活动的层次,实现游客的多种选择。依据内蒙古草原旅游资源,可开展草原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民俗风情旅游、疗养蒙医保健旅游、节庆旅游、体育旅游、会议科考旅游、探险旅游、生态旅游、怀旧旅游、学艺旅游、野营旅游、特色购物旅游等多种旅游产品。表3 内蒙古草原旅游产品结构的深度开发趋势产品类型目前绝对量绝对量变化趋势份额变化趋势在旅游产品构成中的地位主要目标市场草原观光大上升下降主导产品(经济效益、形象、促销)大众市场休闲度假大上升上升主导产品,结构转型的目标,更高经济收益的来源大中城市和海外市场民俗风情大上升稳定主导产品,减小季节性,填充单调性,丰满旅游形象大众市场,尤其高学历人群疗养保健较大上升稳定专项旅游的拳头产品老年市场,职业康复疗养群体节庆旅游较大上升生长点专项旅游的拳头产品形象产品大众市场体育旅游小上升生长点专项旅游的重要产品专业选手,海内外度假游客会议科考小上升上升专项旅游的重要产品,减少季节性,增加旅游收益国际和国内专业、学术、公务会议,专业考察特色购物小上升上升辅助观光度假大众市场,尤其是女性市场探险旅游很小上升生长点特色产品探险精神的人群生态旅游很小上升生长点专项产品,形象产品大众市场和海内外专业,生态旅游者怀旧旅游很小上升生长点专项产品,培养市场对内蒙古草原的感情知青、曾经在内蒙古生活工作的人群学艺旅游—上升生长点辅助观光度假,专项求知欲强的群体野营旅游—上升生长点辅助观光度假— 4 深度开发下的区域联动战略由于内蒙古处于各条旅游线路的终端,所以在草原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受到其它线路中间草原旅游地对客源的“拦截和过滤”。内蒙古草原旅游深度开发需充分利用周边地区的波及效应,开发合作型旅游产品,注重和北京、河北、陕西、辽宁、黑龙江、吉林、宁夏、甘肃等省区的积极合作。可以考虑开发忽必烈草原避暑线路(北京元大都 —河北坝上元中都 —内蒙古正蓝旗元上都)、避暑草原线路(哈尔滨 —扎兰屯 —呼伦贝尔草原)、古迹黄河草原线路(西安 —延安 —榆林 —内蒙古伊金霍洛旗成吉思汗陵 —希拉木伦草原 —呼和浩特)等专题旅游线路。同时,内蒙古需在竞争中寻求资源特色,尤其要大力宣传内蒙古草原的博大和类型多样性、纯正的蒙古族风情,以大草原背景为基础在竞争中求得合作。 5 草原旅游资源深度开发中其它应注意的问题首先,要注重草原资源的保护,明确树立“环境就是资源”的观念。一方面在旅游项目建设前进行项目生态影响评价,并进行严格监控和生态环境抚育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游客的行为规范与引导。此外,严格监测各个草原旅游点,实行“休游期”和“休游区”。其次,与其它部门、行业协调发展。在内蒙古草原旅游资源开发中要有效协调和畜牧、林业、环保、农业等部门的关系,同时和交通、餐饮等部门协调发展,才能促进草原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第三,着眼于资源特色,从资源评价、开发环境分析、开发理念、开发模式、资源产品的合理转化,行业协作等方面进行研究,选择合适的开发理念与模式。参考文献:[1]蔚治国呼和浩特旅游区地域结构与开发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区域地理学硕士论文,[2]郝晓兰,李兰维呼和浩特旅游区资源的系统分析与评价[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 ,(1)∶120~[3]赵雪草地旅游在草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及其持续发展[J ]中国草地,2000 ,(5)∶68~[4]张竹如,唐波,蒋玺,等龙里高山草原形成机理与旅游资源初评[J ]中国岩溶,2001 ,20(1)∶53~[5]张凌,王向阳呼伦贝尔草原景观的单调性及其弥补[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2 ,10(6)∶37~39 ,[7]李远我国南方草原旅游开发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J ]生态经济,2004 ,(S1)∶197~[8]朱琳,赵英伟,刘黎明我国草地旅游资源及其合理开发保护[J ]商业研究,2004 ,(14)∶169~[9]钟林生,牛亚菲,刘家明,等内蒙古草原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 ,19(2)∶105~[10]额尔敦格日乐草原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几点思考[J ]内蒙古统计,2005 ,(2)∶24~[11]张自学 20世纪末内蒙古生态环境遥感调查研究[ M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 ,132~[12 ] Towner J Tourism and Culture [J ]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4 ,24(4)∶1017~[13]刘家明,刘爱利旅游目的地开发手册[ 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52~�9�9093�9�9�9�9旅游资源�9�9    资源开发与市场Resource Development & Market 2006 22(4)

草原旅游开发论文选题方向怎么写

深度探索文化,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摘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是旅游业管理中心的领域内关注的话题之一。在本文中,科学发展观,分析文化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更新知识,深入挖掘旅游文化旅游产业,提升旅游产业的质量,发展的指导下,旅游业,打造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优势。 [关键字]科学发展观;旅游文化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近20年来,中国旅游业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已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通过对反思传统发展,人们意识到,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只是一种手段,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成为中央共同关心的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旅游业的未来发展指出了光明之路。旅游行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必要的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从而打造旅游业发展的新优势,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产业。 演绎现代旅游业的文化内涵是人们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主动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并出现全面的公共活动,文化旅游活动有很大的影响的元素。 文化内涵,一直是一个不同的问题。我结合众多学者的观点和理解,对整个的文化内涵,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1。文化广度。文化是一个很大的范畴,包括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文化的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也说明了文化内容丰富,广泛宣传。从不同的角度可以细分文化,旅游,文化的分支之一。 2。文化层次。文化具有独特的层次结构,包括表面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核心层,中间层和中间层,制度文化的教育和文化。因此,“文化之邦的文化和心态整个对立的互动旅游活动,而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物质的状态过渡的中间部分的心态,一个连接不可替代的作用。制度文化为确保服务质量,提升旅游业水平,促进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元素,以确保方向和指导意义。“因此,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应该是多方位,多层次的思考。 3。文化歧义。因为文化涵盖范围很广,有学者提出是一个自然和文化的模糊的概念,其内容的具体和抽象,模糊模糊的文化和文化,让我们了解,研究文化,我们有时有浅表的理解。“了解和掌握旅游文化内涵必须分门别类,层层递进。 4。文化差异和发展。文化是历史发展的不同地区和民族的实践中创造一种产品,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今天的趋势,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不断交流信息材料和动态的开放系统,稳定和发展在反对派不断实现自我维持和自我更新。文化的时代,在发展过程中,人们生活的中心位置。以人为本,客观地看待人口流动所造成的旅游文化,旅游和目的地不解释了两种文化之间的文化差异是更好的。 结合的文化旅游产业,旅游和文化旅游文化的理解不是简单相加,它不局限于传统文化领域,也不仅仅是专注于文化旅游和文化旅游等形式的明显表征,但将旅游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一步揭示其固有的自然法,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旅游和文化的一般形式,相同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多层次架构“,既涉及历史,地理,民族和宗教,餐饮服务,园林建筑,民俗娱乐和自然景观旅游客体文化领域,游客还涉及自己的文化,兴趣爱好,行为,想法和信念,以及其他文化学科领域的质量,还涉及到文化旅游服务,商品文化,管理文化,文化指南,政策和法规,如旅游文化中介“。全面和深刻的理解,旅游文化,旅游和文化建设将更加有目的,有针对性和实际可操作性。 二,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1。先进的旅游和文化旅游产业引领发展的方向。旅游业是一个非常强大的经济和文化产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化旅游旅游和文化旅游的发展优先的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要求,与先进文化的本质特征,引领可持续发展旅游业。现代旅游的游客,以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实施的高消费游客最伟大的成就是精神的喜悦和难忘的回忆,所以就没有文化旅游,旅游产品和旅游产业经济,文化是统一的。只有充分重视文化旅游产品,并挖掘自己的文化,展示文化特色,提高文化品位和文化含量,为了吸引旅游者,为了使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2。文化旅游经济是竞争的核心。旅游产业的竞争性质是有竞争力的文化,旅游和文化等因素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游客在旅游活动中,物质需求是较低级别,轻松满足的需求,但其最终目标是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是一个先进和复杂的需求,更难以满足。由于地理,在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往往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独特的,难以模仿和复制性,可比性低,容易创造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形成一个强大的旅游竞争力的文化发展带来了一些独特的种族和地理信息往往是不可再生的,不可替代的,突出文化特色,形成了跨区域的旅游和文化性状,是培育旅游经济的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逐步发展,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手为主的旅游经济活动,只有通过文化创新,以建立持续保持旅游经济的深度。 3。文化旅游产业是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经济一体化的知识经济时代,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重视文化因素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强调:发展的原动力其实存在于文化,文化是发展的摇篮。国际经验表明,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越来越依赖于收入增加的数量和内容多样的文化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旅游和文化交流的更高程度的整合,旅游和文化等因素,更多的旅游更经济发达。例如,在北京大观园,从6万元,“红楼梦”电视连续剧国王收费制度开始,继续探索红楼文化,按“红楼梦”的配方研制新型红楼宴梦,红楼宴舞,挖掘文化内涵,使企业成为国内旅游企业和品牌。在旅游资源的开发阶段,游历广泛深入文化旅游的发展将成为一个重要的推动力。 4。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中国旅游业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我们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资源。 2002年,海外游客最感兴趣的是中国旅游资源普查,5个种的游客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文化类型占四个,其中中国的调查,文物位列其中。这反映旅游业对文化和其固有的文化属性的依赖,中国独特的历史和文化的延续性,深厚的文化底蕴,众多的文化资源,帮助发展一个结构良好的,适应多种旅游期权产品,在形成高品质的品牌。目前,文化旅游市场的发展方兴未艾,大力发展旅游业和文化特色的旅游景点和文化活动的发展,以满足高层次游客的文化需求,是中国旅游业的国际市场和竞争的必然推动文化旅游的发展,才能使我们的国家成为一个旅游大国的游客从选择。 5。旅游与文化的互动。游客通过旅游活动,学习理解了文化的旅游目的地,也将带来自己的文化在该地区的旅游目的地居民,两种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同时,为了吸引旅游者,旅游目的地也日益重视发展和保护文化资源,文化发展无疑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但许多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的研究结果显示,大量的游客继续参观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影响更负面的部分,最明显的是当地文化的商业化是不正常的,这样的变化,那些原本独特的文化作为当地的基本社会旅游资源和民俗风情,以吸引游客参观的目的地是致命的,它将会失去这些目的地的吸引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失去了维持其基本的生存。 三,旅游文化内涵建设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利益最大化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关键是要开发利用各种文化资源,旅游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的旅游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过程中,建立工业健康发展的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关系,从而提升工业质量,获得可持续发展。 1。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观念旅游业发展。中国旅游业起步较晚,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建议,“旅游支持旅游”,“五个共同”的发展思路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人们从旅游行业的原因,外事接待然后逐渐清醒的认识,在某一时期内的一些项目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这种粗放式扩张的粗放式发展,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导致自然资源和社会损害旅游目的地文化资源的经济数字难以估量。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旅游业的发展从数量型向质量和效率,通过挖掘旅游文化的深度,提高产品附加值。 2。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功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发展旅游业的条件下,形成了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从而形成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经营,参与产业发展的人趋势目的地,旅游投资管理人员,游客,当地居民三者之间的利益相互交织,只有政府可以协调他们之间的现实矛盾,追求和实现经济和社会文化效益的统一,因此,要提高管理水平政府管理专业化,科学化水平,摒弃短期行为,代表先进文化,引导当地旅游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从而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功能。 3。构建和谐企业文化旅游的旅游环境。由于中国的法律建设旅游业的逐步完善,促进了旅游市场环境的规范,但在旅游行业的恶性竞争,虚假广告,合同欺诈和其他的短期行为是仍然在旅游经济的侵蚀是不健壮的身体,严重的威胁到旅游业的长远发展。创建一个公平和诚实的商业环境,提高旅游业的形象,旅游企业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管理的法律和法规,以改善旅游建设大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市场秩序,更重要的是,依靠旅游企业,旅游企业自律,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促进诚信守法。 4。深度开发旅游资源,以促进品牌的发展。开发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发展,是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文化创意的核心是,在分析当地情况的基础上确定的方向和发展的文化主题风格,清晰的定位是围绕主题,通过旅游产品得到反映,不断丰富文化,创意升级。其中,通过明确主题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是关键,其本质在于旅游文化资源一概而论,探索,最终团结的精神升华的区域特点,个性化,然后物化,创新,实现更深层次的整合,将文化渗透,表现在各个方面的旅游产品,形成特色品牌,加强对游客的吸引力。 5。强调对旅游业的影响,社会和文化以及前瞻性研究。后期开始中国的旅游业,旅游业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缺乏市场深度扩展能力;手,羽翼未丰,恰逢中国加入的世贸组织很大的变化,只是一个三岁的孩子都面临着信息技术和全球化的挑战,使中国旅游业客观不可能亦步亦趋地照搬西方的发展国家。同时,因为对中国旅游业的历史发展是很短的,集中对旅游业在经济领域的发展,再加上影响其少直接和容易到检测经济和环境的影响的社会和文化旅游业,往往需要比较长的时间,结果才逐渐显露出来,但是一旦结果表明,其后果将无可挽回,这是值得注意的,这方面的研究远远落后于经济和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问题上。我们必须注意这种现象,对文化旅游的一项前瞻性研究,在这个阶段的内容主要旅游区,包括商业化的社会和文化问题,传统文化的衰退,种族和文化的异化和文化旅游示范效果等,在这些研究中,不仅包括旅游工作者,也是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所以应注意良好的成果共享和研究,在实践中推广应用。 6。加快旅游业发展的人才培养夯实基础。旅游产业链较长,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加快人才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旅游专业教育放在经济学的背景下,旅游,文化是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文化重视不够。事实上旅游产品设计,资源开发与规划,旅游服务基础上的文化基础,但文化水平低的旅游从业者,来自不同文化的认识不足,文化,旅游和文化内涵的“白化”缺失的一环,而不是游客背景做帮助情绪的文化旅游产品,旅游活动只能停留观光容易水平,不能满足现代旅游的发展要求。因此,要加快旅游人才培养,并逐步从一个简单的移位生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业务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在其历史和文化,民俗的了解程度,有必要改善环境做服务员,做教官,每到旅游工作者通过言传身教给游客全方位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提升旅游文化品味。 旅游业四大产业相结合的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的功能,但盲目追求经济忽视文化和其他功能的现象在许多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适度发展旅游资源和永久继续使用的要求,以提升产业层次,整合的文化元素,品牌运作。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精神和文化的研究,开发,物质文化,打造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促进教育,文化和旅游产业,由政府和有关各方,深度挖掘旅游和文化内涵,积极实践,促进旅游业的成熟,可持续和健康发展。 [1]谢春山。旅游文化 - 中国旅游业在国际竞争中取得成功的关键[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1,(3)。 [2]安宇,沉山。和谐社会的区域文化战略:建设文化强省的江苏文化产业的研究和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3]匡勇。弘扬优秀文化,加强意识[N]的位置。中国旅游报,2000-01-17。 [4]李天元,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深度发掘文化内涵促进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摘 要] 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是旅游管理领域内人们关注的中心议题之一。本文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分析文化在旅游产 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更新认识,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提升旅游产业素质,从而构筑旅游产业发展 的新优势,实现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旅游文化;可持续旅游发展近20多年,我国旅游产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经过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人们意识到经济增长只是手段,经济发展才是目的,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成为普遍关注的中心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为旅游业的未来发展指出了一条光明之路。旅游产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从而构筑旅游业发展的新优势,实现旅游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文化内涵的阐释现代旅游是在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主动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方式而出现的一种综合性大众活动,文化要素对旅游活动影响很大。文化的内涵,一直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笔者结合众多学者的观点和理解,总体上对文化的内涵得出以下认识:文化的广泛性。文化是一个大的范畴,包括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人们对文化多角度、多侧面的研究也正说明文化内容丰富,外延宽广。从不同视角可以把文化进行细分,旅游文化是其中的一个分支。文化的层次性。文化具备特有的层次结构,包括表层的物质文化、核心层的精神文化、中间层的制度文化和中介层的教育文化。所以“物态文化和心态文化互为表里地对立统一于整个旅游活动中。而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则是由物态到心态的中间性过渡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制度文化是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旅游层次,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具有保证方向和指南的意义”。因此,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应当多方位、多层次思考。文化的模糊性。由于文化涵盖面广泛,有学者提出文化天然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其内容既具体又抽象,“模糊的文化和文化的模糊,使得我们在理解、研究文化时,有时不得不不求甚解”。理解和掌握旅游文化内涵必须分门别类,层层递进。文化的差异性和发展性。文化是历史发展中各地区各民族实践中创造的产物,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文化作为一个不断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换的动态开放系统,在稳定与发展的对立中不断实现自我保持和自我更新。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进程中,人居于中心地位。要以人为本,客观地看待由旅游人群流动带来的文化交流,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文化差异并不能说明两地文化孰优孰劣。结合旅游产业理解文化,旅游文化不是旅游与文化的简单叠加,它不仅仅局限在民族传统文化的领域,也不是仅仅关注文化旅游这类文化表征比较明显的旅游形式,而是要将旅游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一步揭示其内在的固有规律,以利于其可持续发展。旅游文化和一般文化形式相同,也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多层次结构体系,“既涉及历史、地理、民族宗教、饮食服务、园林建筑、民俗娱乐与自然景观等旅游客体文化领域;又涉及旅游者自身文化素质、兴趣爱好、行为方式、思想信仰等文化主体领域;更涉及旅游业的服务文化、商品文化、管理文化、导游文化、政策法规等旅游介体文化”。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旅游的文化内涵,将使旅游文化建设更具目的性、针对性和实际可操作性。二、文化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先进的旅游文化引领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必然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优先发展旅游文化,用先进文化引领旅游可持续发展。现代旅游是旅游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需要而实施的一种高级消费,旅游者最大的收获就是精神的愉悦和一段回味无穷的美好记忆,所以没有文化就没有旅游,旅游产品和旅游产业的经济性、文化性是统一的。只有充分重视旅游产品的文化性,挖掘其文化内涵,展示文化特色,提高文化品位和文化含量,才能吸引旅游者,才能带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文化是旅游经济竞争的核心。旅游业的竞争本质上是文化的竞争,文化因素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物质方面的需求是较低级的需求,易于满足;但是其最终目标是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属于高级而复杂的需求,较难于满足。由于各地域、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性往往为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所独有,很难模仿和复制,可比性较低,易于创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形成发展旅游强有力的竞争能力,文化中所带有的民族和地域的独特信息,往往是不可再生也是不可替代的,突出旅游文化特色形成区域间文化特质,是培植旅游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随着旅游开发逐渐向深度发展,文化象一只无形的手支配着旅游经济活动,只有通过文化创新才能保持旅游经济基业长青。文化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经济一体化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重视文化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世界性现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强调:实现发展的动力实际上存在于文化之中,文化是发展的摇篮。国际旅游发展的经验显示,旅游业的收益越来越不依靠人数的增加,而来自于多元文化含量的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服务,旅游与文化交流结合程度愈高、旅游文化因素越多,旅游经济越发达。以北京大观园为例,从160万元《红楼梦》电视连续剧的制景费起家,不断发掘红楼文化,按《红楼梦》小说中的菜谱开发红楼宴、红楼宴舞,靠挖掘文化内涵使得企业发展成为国内旅游企业的知名品牌。在旅游资源走过普遍开发阶段之后,文化成为将旅游业发展引向深入的重要驱动力。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我国旅游业在近年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我国悠久深厚的文化资源。2002年,海外游客对中国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调查中,五种游客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文化类型就占了四种,其中对华侨的调查,文物古迹名列第一位。这体现了旅游对文化的依附性以及它本身具有的文化属性,中国独有的历史文化延续性、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繁多的文化资源种类,有利于开发结构完善、选择适应面广的旅游产品,形成优质品牌。目前,文化旅游市场开发方兴未艾,大力发展旅游文化、开发以文化为特色的旅游景点和旅游活动内容,可以满足游客的高层次文化需求,是中国旅游面向国际市场和竞争的必然选择,推进文化旅游的发展,才能使我国由旅游大国成为旅游强国。旅游与文化相互作用。旅游者通过旅行活动,学习了解到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同时也将自己本地区的文化带给了旅游目的地的居民,传播和交流了两地的文化。同时,为了吸引旅游者,旅游目的地也日益重视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这对于文化的发展无疑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众多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的有关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旅游者大规模持续来访,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影响更多的是消极部分,最明显的是使当地文化不正常的商品化,这类变化对于那些原本以独具特色的文化和地方社会风情民俗为基本的旅游资源吸引旅游者来访的目的地是致命的,它将使这些目的地失去原有吸引力,失去旅游产业持续发展乃至维持其基本生存的基础。三、旅游文化内涵建设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实现旅游产业利益最大化和不断发展,关键在于开发利用各种文化资源,满足人们对旅游产品和服务中的文化需求,在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的过程中,建立产业良性的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发展关系,从而提升产业素质,获得可持续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旅游发展观念。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晚,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提出“以旅游养旅游”、“五个一齐上”等发展思路,曾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使人们对旅游从外事接待到事业再到产业的认识逐渐明晰,一些项目在一定时期内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这种外延式扩张的粗放型发展,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于旅游目的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造成的破坏难以用经济数字来计量。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旅游产业发展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和效益型,通过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提升产品附加价值,向深度发展。坚持政府主导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条件下,形成了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并由此形成的政府主导、市场主体、企业运作、全民参与的产业发展态势,在旅游目的地,旅游投资经营者、游客、当地居民三者之间的利益交织在一起,只有政府才能协调好他们之间的现实矛盾,追求并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文化效益的统一,因此,政府管理部门要提高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水平,摒弃短期行为,做先进文化的代表,引导当地旅游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并由此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构建旅游企业文化营造和谐旅游环境。随着我国旅游法制建设的逐步健全,促进了旅游市场环境的规范,但是旅游行业恶性竞争、虚假广告、合同欺诈等各种短期行为仍然在侵蚀着旅游经济本不健壮的肌体,严重威胁着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营造诚信公平的经营环境,改善旅游行业形象,是旅游经营企业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依法治旅完善旅游法律法规建设,可以一定程度地规范市场秩序,更重要的是依靠旅游经营企业的自律,通过构建旅游经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倡导诚信守法经营。深度开发旅游资源以品牌促发展。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文化内涵开发是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核心是文化创意,在分析地方文脉的基础上确定文化的开发方向和主题格调,明确定位围绕主题进行内容组织,进而通过旅游产品加以体现,并不断丰富文化内涵,进行创造性的升级改造。其中,对旅游资源文化主题的感知和把握并经由旅游产品外显是关键,其本质在于对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概括、发掘、升华最终凝聚区域特色的个性化精神,然后通过物化、创新,实现更深层次的整合,将文化内涵渗透、表现在旅游产品的各个层面,形成特色品牌,强化旅游吸引力。重视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做好前瞻性研究。我国旅游产业起步较晚,旅游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缺乏市场的纵深拓展能力;另一方面,羽翼尚未丰满,恰逢中国加入WTO的巨大变革,刚刚蹒跚学步就面临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挑战,客观上使得中国旅游产业不可能亦步亦趋照搬照抄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同时,正是由于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历史很短,旅游产业发展的焦点集中在经济领域,加上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不如它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那么直接和易于察觉,往往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其结果才逐渐显现出来,可一旦结果显现,其后果也就无可挽回,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远远落后于旅游对经济和环境影响的问题研究。我们必须重视这个现象并做好前瞻性研究,现阶段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旅游接待地区社会文化商品化问题、传统文化衰退问题、民族文化异化问题以及游客带来的文化示范对旅游接待地的文化影响问题等等,从事这些研究的不仅包括旅游工作者,还包括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所以还应当重视做好成果共享和研究成果在实践中的应用推广。加快人才培养夯实旅游产业发展基础。旅游产业链较长,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人才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长期以来,我国旅游专业教育是置于经济学范畴内的,旅游文化还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对旅游人才文化素质的提高重视不够。而实际上旅游产品设计、资源开发和规划、旅游服务都是基于文化基础上的,但旅游从业人员文化层次偏低,对文化的认知度不够,旅游文化内涵的“白化”环节缺失,无法做到帮助不同文化背景旅游者感悟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旅游活动只能停留观光的浅显层面,不能适应现代旅游的发展要求。因此,要加快旅游人才培养,逐步从单纯的生产性投资转向人力资本投资,提高旅游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提高他们对所处环境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了解程度,既要做好服务员,又要做好讲解员,通过每一位旅游工作者的一言一行给与游客全方位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提升旅游文化品位。旅游产业是兼有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四大功能的产业,但是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文化及其他功能的现象在很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旅游资源的适度开发和永续利用要求提升产业素质,整合文化要素,进行品牌运作。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研究精神文化,开发物质文化,打造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推进教育文化,由政府以及与旅游产业有关各方参与,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积极实践,促使旅游产业走向成熟,持续健康发展。参考文献:[1]谢春山旅游文化——中国旅游业参与国际竞争成败的关键[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3)[2]安宇,沈山和谐社会的区域文化战略:江苏建设文化大省与发展文化产业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3]林永匡弘扬优秀文化,强化阵地意识[N]中国旅游报,2000-01-[4]李天元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小事问百度,大事问谷歌

草原旅游开发论文选题意义是什么

燕谷之道的实质,就是要完成“兴产业、助三农、绿荒漠、还健康、创财富”五大战略。响应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兴建的燕谷坊科技产业园——也就是“草原之门”,体现燕谷坊姓农、务农、为农、兴农,以振兴地方特产、加工转化、品牌营销等全产业链开发为主攻方向,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加强创业创新孵化、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一手农民,一手市民”, 聚焦做大做强燕麦、马铃薯等主导产业,推动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强大以全谷物为主要内容的健康产业,为市民提供科学健康饮食。把产业园建设成全谷物产业引领区、体验式文化旅游区。对于燕谷坊企业自身而言,“草原之门”是企业的大脑、五脏和元气库;是企业实现既定方针、体现既定功能的机制调节器;是企业运作的发动机和播种机。具体而言,就是要通过“草原之门”这一载体,把燕谷坊集团打造为内蒙古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打造为内蒙古一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引领性企业,打造为国家全谷物有机绿色农产品品牌企业,打造为扶贫济困、造福百姓、知行合一的良心企业。

您的开题报告有什么要求呢开题报告是需要多少字呢你可以告诉我具体的排版格式要求,希望可帮到你,祝顺利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论文名称 论文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 第一,名称要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论文的名称要把论文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论文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第二,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 (二)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论文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论文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主要内容包括:⑴ 研究的有关背景(课题的提出): 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 ⑵ 通过分析本地(校) 的教育教学实际,指出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研究的价值,要解决的问题。 (三) 本论文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文献综述)。 规范些应该有,如果是小课题可以省略。一般包括:掌握其研究的广度、深度、已取得的成果;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从而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平台(起点)、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 (四)论文研究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这个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学、政治理论,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 (五) 论文写作的目标 论文写作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论文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本论文写作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 常见存在问题是:不写研究目标;目标扣题不紧;目标用词不准确; 目标定得过高, 对预定的目标没有进行研究或无法进行研究。 确定论文写作目标时,一方面要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率实际的工作条件与工作水平。 (六)论文的基本内容 研究内容要更具体、明确。并且一个目标可能要通过几方面的研究内容来实现,他们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大家在确定研究内容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很具体,写出来的研究内容特别笼统、模糊,把写作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 基本内容一般包括:⑴对论文名称的界说。应尽可能明确三点:研究的对象、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方法。⑵本论文写作有关的理论、名词、术语、概念的界说。 (七)论文写作的方法 具体的写作方法可从下面选定: 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 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 (八)论文写作的步骤 论文写作的步骤,也就是论文写作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论文写作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和时间安排包括:整个研究拟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起止时间 希望可以帮你。您的调查报告有什么要求呢调查报告是需要多少字呢调查报告准备往哪个方向写你可以告诉我具体的排版格式要求,希望可帮到你,祝顺利怎么写开题报告呢?  首先要把在准备工作当中搜集的资料整理出来,包括课题名称、课题内容、课题的理论依据、参加人员、组织安排和分工、大概需要的时间、经费的估算等等。  第一是标题的拟定。课题在准备工作中已经确立了,所以开题报告的标题是不成问题的,把你研究的课题直接写上就行了。比如我曾指导过一组同学对伦教的文化诸如“伦教糕”、伦教木工机械、伦教文物等进行研究,拟定的标题就是“伦教文化研究”。  第二就是内容的撰写。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所谓课题背景,主要指的是为什么要对这个课题进行研究,所以有的课题干脆把这一部分称为“问题的提出”,意思就是说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或者说提出这个课题。比如我曾指导的一个课题“伦教文化研究”,背景说明部分里就是说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伦教作为珠江三角洲一角,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她的文化发展怎么样,有哪些成就,对居民有什么影响,有哪些还要改进的。当然背景所叙述的内容还有很多,既可以是社会背景,也可以是自然背景。关键在于我们所确定的课题是什么。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课题研究的内容,顾名思义,就是我们的课题要研究的是什么。比如我校黄姝老师的指导的课题“佛山新八景”,课题研究的内容就是:“以佛山新八景为重点,考察佛山历史文化沉淀的昨天、今天、明天,结合佛山经济发展的趋势,拟定开发具有新佛山、新八景、新气象的文化旅游的可行性报告及开发方案。”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课题研究的目的,应该叙述自己在这次研究中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比如我校叶少珍老师指导的“重走长征路”研究课题,在其研究目标一栏中就是这样叙述的:  1、通过再现长征历程,追忆红军战士的丰功伟绩,对长征概况、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艰难险阻、什么是长征精神,有更深刻的了解和感悟。  2、通过小组同学间的分工合作、交流、展示、解说,培养合作参与精神和自我展示能力。  3、通过本次活动,使同学的信息技术得到提高,进一步提高信息素养。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在“课题研究的方法”这一部分,应该提出本课题组关于解决本课题问题的门路或者说程序等。一般来说,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方法有:实地调查考察法(通过组织学生到所研究的处所实地调查,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问卷调查法(根据本课题的情况和自己要了解的内容设置一些问题,以问卷的形式向相关人员调查的方法)、人物采访法(直接向有关人员采访,以掌握第一手材料的方法)、文献法(通过查阅各类资料、图表等,分析、比较得出结论)等等。在课题研究中,应该根据自己课题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的课题研究方法,不一定面面俱到,只要实用就行。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课题研究的步骤,当然就是说本课题准备通过哪几步程序来达到研究的目的。所以在这一部分里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就是自己的课题大概准备分几步来完成。一般来说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不外乎是以下几个方面:准备阶段、查阅资料阶段、实地考察阶段、问卷调查阶段、采访阶段、资料的分析整理阶段、对本课题的总结与反思阶段等。  六、课题参与人员及组织分工。  这属于对本课题研究的管理范畴,但也不可忽视。因为管理不到位,学生不能明确自己的职责,有时就会偷懒或者互相推诿,有时就会做重复劳动。因此课题参与人员的组织分工是不可少的。最好是把所有的参与研究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推选出小组长,由小组长负责本小组的任务分派和落实。然后根据本课题的情况,把相关的研究任务分割成几大部分,一个小组负责一个部分。最后由小组长组织人员汇总和整理。  七、课题的经费估算。  一个课题要开展,必然需要一些经费来启动,所以最后还应该大概地估算一下本课题所需要 的资金是多少,比如搜集资料需要多少钱,实地调查的外出经费,问卷调查的印刷和分发的费用,课题组所要占用的场地费,有些课题还需要购买一些相关的材料,结题报告等资料的印刷费等等。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没有足够的资金作后盾,课题研究势必举步维艰,捉襟见肘,甚至于半途而废。因此,课题的经费也必须在开题之初就估算好,未雨绸缪,才能真正把本课题的研究做到最好。

选题目的和选题意义的区别 :选题的目的:(1)课题的延续。我校在“九五”“十五”期间,一直从事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研究,成效显著。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其实就是课堂教学资源的组成部分。“十一五”期间,我们拟定将课堂教学资源研究泛化深化,所以将课题定为:课堂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2)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了课堂教学新的价值取向,即由统一和求同指向尊重多元和个性差异,由预定性和封闭性指向生成性和开放性,由知识本位指向学生发展本位。这一切,都需要教师更新资源观念,增强资源意识。(3)解决存在的问题:各门学科都有着广泛的可待开发和利用的教学资源。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目前带有共性的问题是教师对课堂教学资源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不够,资源意识较为淡薄。不少教师将教科书视为教学资源的全部,近而把教学过程窄化为“教教材、学教材、考教材”。这不符合学习的规律,也阻碍着着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掩埋着课堂中生命的灵性。也是由于资源意识淡漠,一些很好的课堂教学资源被闲置、浪费,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率。例如,课堂中学生偏离教师“预设轨道”的个性化发言,课堂中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等,这些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然而,他们被漠视的现象比比皆是。缺乏发现教学资源的“慧眼”,当然也就没有利用教学资源的“慧心”了。因此,增强教师的资源意识,研究如何充分合理的利用课堂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选题的意义:(1)增强教师的资源意识,改变教师落后的教学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和谐发展。(2)提高教师充分合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的能力,提升课堂效益,提高教学质量。一、选题能够体现论文的价值和效用论文的成果与价值,最终是需要根据论文的完成客观效用来进行评价的,但是论文的选题对其有重要作用。选题不是给论文定一个题目和规定一个范围,选择论文标题是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一个好的标题,需要经过作者深思熟虑、互相比较、反复推敲、精心策划才进行敲定的。论文选题好了,也就表示作者已经大致形成了论文的轮廓。二、选题能够提前对文章做出估计好标题能够对论文作出一个基本的估计,这是因为在确定题目之前,作者一般是经过整理资料、并进行分析整理后才能进行论文标题的敲定。在论文写作的时候,我们所找到的客观事物或资料中所反映的对象与作者思维不断碰撞并产生共鸣,正是在这种对立统一的矛盾过程中,使作者产生了认识上的思想火花和飞跃。一般选题来源于自选课题,上级主管部门指定课题与横向联系单位委托课题(包括联合攻关课题)三种形式。无论那种形式的课题都来自两大方面:(1)引领:解决社会实践的紧迫需要。这是一种直接性来源。例如:《北京古树神韵》图书,献给第29届北京绿色奥运的一份特殊礼物 。(2)总结:从查阅文献资料,了解研究领域最新的成果和有关学科发展的趋势及前沿中挖掘课题。这是一种间接性来源。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即从前人的理论总结基础上派生、外延与升华出来,从而选出具有更高价值的能充实、完善甚至能填补其空白的课题。如“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工程建设系列著作”出版工程,是“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工程建设”等系列研究的成果集成。按国家精品图书出版的要求,以打造国家精品图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与实践。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