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国际贸易与物流管理的发展趋势论文摘要

发布时间:2024-09-07 22:08:45

国际贸易与物流管理的发展趋势论文摘要

我国港口物流现状与发展浅析【摘 要】:随着全球综合物流时代的到来,港口作为对外贸易进出口货物的集散中心,已成为国际物流供应链的重要节点和物流通道的枢纽。经济全球化、港口国际化和服务需求多元化,既为我国港口和港口物流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文章分析了我国港口物流发展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我国港口物流的战略决策。【关键词】:物流;港口;战略突出。一、引言(4)港口的物流管理与协调能力较低。港口具备物流服务基本功能国际贸易中 90%以上的货物运输是通过海运实现的,港口在全球物的企业还没有形成有效的物流服务网络。流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港口发展已进入第三代,即以技术、管理、(5)高级物流专业人才缺乏和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水平低。信息等生产要素为基础,建设高度现代化、商业化、信息化的国际贸易大港,成为重要的物流枢纽和高附加值物流的中转节点以及区域信息中 四、对加速发展我国港口物流的建议心。当前世界主要港口中,第二代港口已开始向第三代港口转型,香港、 创造良好的发展政策环境新加坡、鹿特丹等港口在转型中走在前列,我国主要港口向第三代的转 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旧体制将逐步向新体制转轨变型,型还处于起步阶段。港口综合物流时代的到来,为我国港口物流的发展 克服既有体制的制约,制定适应物流发展的政策,就成为推动物流业发提供了契机。 展至关重要的环节。()目前我国现代物流业整体上缺乏竞争力。由于有关物流方面的二、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的成就 1立法尚不完善,在市场开放后,我国物流业的权益将难以得到法律保护。港口物流产业发展势头良好。2005年,我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因此,在一定时期内,国家应将物流业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而给予特殊1亿吨,增长 7%;完成集装箱吞吐量 7580万 TEU,增长 23%。我国的扶持,国内物流业必须加速产业提升速度,尽快进入规范成熟期。港口货物吞吐量、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已经连续三年稳居世界第一,有 10(2)鼓励国内外企业到港口投资、加快港区功能组合和延伸放大,个港口进入世界亿吨大港行列,其中上海港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港"。促进物流中转、仓储、分拨、配送、运输等功能有效整合,逐步完善港口综港口物流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港口码头建设继续向大型化、专业合物流功能。化方向发展。2005底,全国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 35242个,比上年净(3)地方政府对港口用地以出让或划拨的方式授让给港口集团开增 134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泊位 1034个,比上年净增 90个。港口物流发建设,加强港口用地的规划和管理。建设投资也快速增长,"十五"末全国沿海及内河建设完成投资总额比"九(4)鼓励港口融资投资多元化,拓展融资渠道,广泛吸引国内外投五"末增长四倍。资,重点吸引大船公司、大货主、大集团等多元投资主体参与港口建设。初步形成码头种类齐全、布局日趋合理的总体港口格局。目前我以资本为纽带,广结战略联盟。国已形成了 20多个主枢纽港为骨干、区域性重要港口为辅助、地方中小建立高效的口岸监管系统港口为补充的港口地理布局;港口功能已由以装卸、集散货物为主的运要进一步完善口岸"大通关"模式,实现全天候、一站式通关。银行、输功能逐步扩展到仓储、加工和商贸等多个领域。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税务等相关机构的服务也要相应延长服务时间,开展网上纳税、网上付三个主要的港口群,即珠江三角洲港口群、长江三角洲港口群和环渤海费;推进海铁联运,集中审单,延伸口岸服务功能实行属地接放,全面提湾港口群,它们涵盖了我国主要的沿海和内河港口,有效地推动了当地升口岸整体服务功能。经济发展和港口之间的分工合作。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港口物流发展的软环境逐渐完善。我国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港根据需要整合港区的地域资源,拓展业务,增加港口物流和信息服口物流的发展,近些年陆续制定了一系列与港口物流发展相关的法律法务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和设备,为客户提供多元化、多方位的延伸服务和规和政策措施。现代港口物流的宏观政策环境明显改善,支持现代港口增值服务,延伸港口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强港口的辐射力和影响力。物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尤其是《港口法》的出台与港口下构筑顺畅的对外通道放和港口管理体制改革,有力地推动了港口发展的新一轮热潮。积极构筑以港口为核心的全方位大交通体系,使港口成为辐射全三、我国港口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国的重要交通枢纽。形成港口与腹地高速公路相衔接的集疏运网络,形(1)发展政策成海铁联运系统,提高港口集疏运效率,为发展现代物流提供条件。当前港口发展保税区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现行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不利于保税区进一步发展物流业务。例如,按照现行的海关管理参考文献模式,港区与保税分属两个关区,外贸货物在港区和保税区之间流动存[1]丁俊发港口物流与中国经济发展[J]上海海运学院学报,2004,(5)在两个关区的转关问题,直接造成通关时间长,物流成本高的后果。区港[2]庄倩玮,王健国外港口物流的发展与启示[J]物流技术,2005,(6)联动的试点工作虽在进行中,但完善和推广尚需时间。[3]张丽君等现代港口物流[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港口物流园区的发展涉及大量的园区用地,依托我国大型集装箱[4]石友服,周健论港口现代化和我国港口现代化的发展方向[J]中国港区发展的物流园区用地需求一般将超过 100公顷。但我国港口目前存港口,2005(4)在的普遍问题是港内库场面积不足、港外土地已被占用。用地问题是依[5]李学工构筑现代港口物流发展的政策框架[J]中国国际物流2006托港口发展物流园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年 1月(2)港口物流的发展需要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港口物流的发展必[6]魏际刚物流经济分析一发展的视角[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然产生更大的交通流。目前港口集疏运不畅是影响我国港口发展物流园社2005年

由于现代物流业对该国经济发展、国民生活提高和竞争实力增强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物流业的现代化和国际化,从而使国际物流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趋势和特点: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理念,被广泛的认为是企业降低物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泉。国际物流是开展国际贸易的必要条件世界范围的社会化大生产必然会引起不同的国际分工,任何国家都不能够包揽一切,因而需要国际间的合作。国际间的商品和劳务流动是由商流和物流组成的,前者由国际交易机构按照国际惯例进行,后者由物流企业按各个国家的生产和市场结构完成。为了克服他们之间的矛盾,这就要求开展与国际贸易相适应的国际物流。

国际贸易与物流管理的发展趋势论文

楼主大大是什么学习阶段?

我国港口物流现状与发展浅析【摘 要】:随着全球综合物流时代的到来,港口作为对外贸易进出口货物的集散中心,已成为国际物流供应链的重要节点和物流通道的枢纽。经济全球化、港口国际化和服务需求多元化,既为我国港口和港口物流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文章分析了我国港口物流发展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我国港口物流的战略决策。【关键词】:物流;港口;战略突出。一、引言(4)港口的物流管理与协调能力较低。港口具备物流服务基本功能国际贸易中 90%以上的货物运输是通过海运实现的,港口在全球物的企业还没有形成有效的物流服务网络。流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港口发展已进入第三代,即以技术、管理、(5)高级物流专业人才缺乏和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水平低。信息等生产要素为基础,建设高度现代化、商业化、信息化的国际贸易大港,成为重要的物流枢纽和高附加值物流的中转节点以及区域信息中 四、对加速发展我国港口物流的建议心。当前世界主要港口中,第二代港口已开始向第三代港口转型,香港、 创造良好的发展政策环境新加坡、鹿特丹等港口在转型中走在前列,我国主要港口向第三代的转 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旧体制将逐步向新体制转轨变型,型还处于起步阶段。港口综合物流时代的到来,为我国港口物流的发展 克服既有体制的制约,制定适应物流发展的政策,就成为推动物流业发提供了契机。 展至关重要的环节。()目前我国现代物流业整体上缺乏竞争力。由于有关物流方面的二、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的成就 1立法尚不完善,在市场开放后,我国物流业的权益将难以得到法律保护。港口物流产业发展势头良好。2005年,我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因此,在一定时期内,国家应将物流业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而给予特殊1亿吨,增长 7%;完成集装箱吞吐量 7580万 TEU,增长 23%。我国的扶持,国内物流业必须加速产业提升速度,尽快进入规范成熟期。港口货物吞吐量、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已经连续三年稳居世界第一,有 10(2)鼓励国内外企业到港口投资、加快港区功能组合和延伸放大,个港口进入世界亿吨大港行列,其中上海港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港"。促进物流中转、仓储、分拨、配送、运输等功能有效整合,逐步完善港口综港口物流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港口码头建设继续向大型化、专业合物流功能。化方向发展。2005底,全国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 35242个,比上年净(3)地方政府对港口用地以出让或划拨的方式授让给港口集团开增 134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泊位 1034个,比上年净增 90个。港口物流发建设,加强港口用地的规划和管理。建设投资也快速增长,"十五"末全国沿海及内河建设完成投资总额比"九(4)鼓励港口融资投资多元化,拓展融资渠道,广泛吸引国内外投五"末增长四倍。资,重点吸引大船公司、大货主、大集团等多元投资主体参与港口建设。初步形成码头种类齐全、布局日趋合理的总体港口格局。目前我以资本为纽带,广结战略联盟。国已形成了 20多个主枢纽港为骨干、区域性重要港口为辅助、地方中小建立高效的口岸监管系统港口为补充的港口地理布局;港口功能已由以装卸、集散货物为主的运要进一步完善口岸"大通关"模式,实现全天候、一站式通关。银行、输功能逐步扩展到仓储、加工和商贸等多个领域。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税务等相关机构的服务也要相应延长服务时间,开展网上纳税、网上付三个主要的港口群,即珠江三角洲港口群、长江三角洲港口群和环渤海费;推进海铁联运,集中审单,延伸口岸服务功能实行属地接放,全面提湾港口群,它们涵盖了我国主要的沿海和内河港口,有效地推动了当地升口岸整体服务功能。经济发展和港口之间的分工合作。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港口物流发展的软环境逐渐完善。我国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港根据需要整合港区的地域资源,拓展业务,增加港口物流和信息服口物流的发展,近些年陆续制定了一系列与港口物流发展相关的法律法务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和设备,为客户提供多元化、多方位的延伸服务和规和政策措施。现代港口物流的宏观政策环境明显改善,支持现代港口增值服务,延伸港口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强港口的辐射力和影响力。物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尤其是《港口法》的出台与港口下构筑顺畅的对外通道放和港口管理体制改革,有力地推动了港口发展的新一轮热潮。积极构筑以港口为核心的全方位大交通体系,使港口成为辐射全三、我国港口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国的重要交通枢纽。形成港口与腹地高速公路相衔接的集疏运网络,形(1)发展政策成海铁联运系统,提高港口集疏运效率,为发展现代物流提供条件。当前港口发展保税区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现行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不利于保税区进一步发展物流业务。例如,按照现行的海关管理参考文献模式,港区与保税分属两个关区,外贸货物在港区和保税区之间流动存[1]丁俊发港口物流与中国经济发展[J]上海海运学院学报,2004,(5)在两个关区的转关问题,直接造成通关时间长,物流成本高的后果。区港[2]庄倩玮,王健国外港口物流的发展与启示[J]物流技术,2005,(6)联动的试点工作虽在进行中,但完善和推广尚需时间。[3]张丽君等现代港口物流[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港口物流园区的发展涉及大量的园区用地,依托我国大型集装箱[4]石友服,周健论港口现代化和我国港口现代化的发展方向[J]中国港区发展的物流园区用地需求一般将超过 100公顷。但我国港口目前存港口,2005(4)在的普遍问题是港内库场面积不足、港外土地已被占用。用地问题是依[5]李学工构筑现代港口物流发展的政策框架[J]中国国际物流2006托港口发展物流园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年 1月(2)港口物流的发展需要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港口物流的发展必[6]魏际刚物流经济分析一发展的视角[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然产生更大的交通流。目前港口集疏运不畅是影响我国港口发展物流园社2005年

由于现代物流业对该国经济发展、国民生活提高和竞争实力增强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物流业的现代化和国际化,从而使国际物流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趋势和特点: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理念,被广泛的认为是企业降低物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泉。国际物流是开展国际贸易的必要条件世界范围的社会化大生产必然会引起不同的国际分工,任何国家都不能够包揽一切,因而需要国际间的合作。国际间的商品和劳务流动是由商流和物流组成的,前者由国际交易机构按照国际惯例进行,后者由物流企业按各个国家的生产和市场结构完成。为了克服他们之间的矛盾,这就要求开展与国际贸易相适应的国际物流。

国际贸易与物流管理的发展趋势论文题目

可以解决帮你希望采纳

我给你出5个吧:1、《当代世界物流板块浅析》2、《信息物流在汽车物流中的应用》3、《全球海洋货运之发展趋势》4、《亚洲物流业在国际物流中的地位》5、《电子技术在现代物流中的应用》

国际贸易发展趋势论文摘要

我已经离开学校多时了,没有理论的论证。根据我从事的工作来看一定是去想自由贸易。国际贸易存在的最主要驱动力就是“国家间的非平衡因素”。只要还存在非平衡就会有国际贸易,而且这种非平衡始终处在加距地趋势下,所以对于国际贸易的需求肯定是趋于自由。短时间内的保守和壁垒是不会阻挡趋势的。

毕业论文是学术论文的一种形式,为了进一步探讨和掌握毕业论文的写作规律和特点,需要对毕业论文进行分类。由于毕业论文本身的内容和性质不同,研究领域、对象、方法、表现方式不同,因此,毕业论文就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内容性质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把毕业论文分为理论性论文、实验性论文、描述性论文和设计性论文。后三种论文主要是理工科大学生可以选择的论文形式,这里不作介绍。文科大学生一般写的是理论性论文。理论性论文具体又可分成两种:一种是以纯粹的抽象理论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是严密的理论推导和数学的运算,有的也涉及实验与观测,用以验证论点的正确性。另一种是以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调查、考察所得观测资料以及有关文献资料数据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是对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抽象,通过归纳、演绎、类比,提出某种新的理论和新的见解。按议论的性质不同可以把毕业论文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立论性的毕业论文是指从正面阐述论证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一篇论文侧重于以立论为主,就属于立论性论文。立论文要求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密,以理和事实服人。驳论性毕业论文是指通过反驳别人的论点来树立自己的论点和主张。如果毕业论文侧重于以驳论为主,批驳某些错误的观点、见解、理论,就属于驳论性毕业论文。驳论文除按立论文对论点、论据、论证的要求以外,还要求针锋相对,据理力争。按研究问题的大小不同可以把毕业论文分为宏观论文和微观论文。凡届国家全局性、带有普遍性并对局部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的论文,称为宏观论文。它研究的面比较宽广,具有较大范围的影响。反之,研究局部性、具体问题的论文,是微观论文。它对具体工作有指导意义,影响的面窄一些。另外还有一种综合型的分类方法,即把毕业论文分为专题型、论辩型、综述型和综合型四大类:1.专题型论文。这是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直接论述的形式发表见解,从正面提出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一种论文。如本书第十二章例文中的《浅析领导者突出工作重点的方法与艺术》一文,从正面论述了突出重点的工作方法的意义、方法和原则,它表明了作者对突出工作重点方法的肯定和理解。2.论辩型论文。这是针对他人在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见解,凭借充分的论据,着重揭露其不足或错误之处,通过论辩形式来发表见解的一种论文。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农村集体所有制性质吗?》一文,是针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农村集体所有制性质”的观点,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驳斥和分析,以论辩的形式阐发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农村集体所有制”的观点。另外,针对几种不同意见或社会普遍流行的错误看法,以正面理由加以辩驳的论文,也属于论辩型论文。3.综述型论文。这是在归纳、总结前人或今人对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介绍或评论,从而发表自己见解的一种论文。4.综合型论文。这是一种将综述型和论辩型两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写成的一种论文。如《关于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的几个问题》一文既介绍了研究民族关系史的现状,又提出了几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此,它是一篇综合型的论文。

中国如果光是从石油进口来搞人民币升值,不如直接动用外币储蓄补贴石油。 中国要进行结构治理,首先要先清理信贷系统,特别是对已经贷出的巨量资金进行跟踪处理。如果这方面有缺口,必须多印票子,通过物价上涨(人民币对内贬值)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

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趋势论文摘要

电子商务对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与对策  国际贸易; 电子商务; 影响; 对策;  【摘要】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应用的快速普及,电子商务,无论是作为一种交易方式还是传播媒介,都在广度与深度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国际贸易领域,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的贸易操作方式,更以其特有的优势为众多国家所接受和使用,并引起了国际贸易领域的重大变革。  一、电子商务概述以及对国际贸易的  影响  电子商务概念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  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电子商务专题报告的定  义,电子商务就是通过电信网络进行的生  产、营销、销售和流通等商务活动,它不  仅指基于因特网上的交易,而且指所有利  用电子信息技术来解决问题、降低成本、  增加价值和创造商机的商务活动,包括通  过网络实现从原材料查询、采购、产品展  示、订购到出品、储运以及电子支付等一  系列的贸易活动。  基于因特网的、以交易双方为主体,  以银行的电子支付和结算为手段,以客户  数据为依托的全新商务模式——电子商务  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并已成为推动  新世纪世界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电子商  务的发展将对国际贸易产生深远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电子商务促进  国际贸易方式改变;(2)电子商务促进国  际贸易营销模式改变;(3)电子商务促进  国际贸易管理方式改变;(4)电子商务促  进国际贸易监管方式发生变化(5)电子商  务对我国现行税收产生影响。  二、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技术的落后体现在硬件上,就是基础  设施建设上的落后。网络维护技术的落后  同时导致网络稳定性比较差、上网速度慢、  通讯中断时有发生等,给电子商务的实现  造成困难。同时,物流配送体系的不完善  和物流技术的欠缺,国内的电子商务运营  商在自有的物流配送网络的建设上还蜚声  常落后。目前,只有邮政和铁通的配送体  系比较完善,其他大多没有自己完备的配  送体系,无法保证配送网的覆盖率,从面  就无法保证交货的速度和准确性,降低了  信誉。  (二)法律和法规的严重滞后  《电子签名法》与传统法律冲突,该  法是我国将信息领域纳入法制化轨道的重  要一步。随后公司法、票据法、证券法、  拍卖法也颁布了新的版本,但这些法律和  电子签名法存在不相衔接的地方,在具体  实施中甚至出现冲突。电子签名法的顺利  实施的确还需要一个过程,还有待于大量  配套规章和司法解释的补充完善。同时,  电子商务中的知识产权还应加大保护力度。  域名权和超链接侵权问题也是当今学者共  同关注的问题。我国并没有具体的立法来规  制域名权,发生纠纷往往采用《中国互联网  络域名管理办法》来调解,或者使用商标  法或者反不正当竞争法来规制,没有一定  的法律强制执行的效力。  (三)国际交流需进一步加强  由于各国习惯、生活方式、风俗及法  律等方面不一样,造成在某些方面形成了  冲突。例如,中国人忌讳4这个数字,美国  人下班及假日后绝不谈论工作等等。所以,  我们需要加强各国之间的交流,了解一些  可能在电子商务中形成不利因素的知识。  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交流有利  于了解和掌握国际上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发  展的最新动态,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地  区和国际组织的先进经验和通行做法,促  进我国信息化和电子商务事业的发展。近年  来,我们在“平等、互利、务求实效”原则  基础上,不断加大国际交流合作力度,已  经与美国、英国、韩国、俄罗斯、香港、  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建立起信息化与电子商  务合作机制,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亚欧  会议、东盟10+3、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联  合国贸易法委员会等国际与地区组织工作  中的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相关活动。  三、我国发展国际电子商务的对策  (一)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  推动企业信息化  电子商务在一国的应用与发展有赖于  完备的信息基础设施作为基础。目前,全  球电子商务销售额的80%发生在美国,美  国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是以其资金、技术  的高投入和完备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作为  基础的。目前,美国已基本形成一个由地下  光缆、海底光缆和通信卫星组成的海陆空  立体化高速通讯网络。电子商务在欧洲的  推行与发展也与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同步。  企业是推行电子商务的重要主体,企  业的积极参与是发展电子商务的必要保证。  但目前,我国企业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  在企业经营机制及领导、员工思想观念上,  还没有真正实现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  转变。没有良好的效益和追求发展的内在  动因做基础,必然造成企业信息化意识淡  薄,缺乏发展电子商务的积极性。统计资料  表明,在1~5万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只有  10%的企业初步实现信息化或运用信息手段  比较好;大约有70%的企业拥有一定的信息  手段或正着手向实现企业信息化的方向努  力;而20%的企业只有少量计算机,并且仅  用于财务和文字处理工作,中小型企业信  息化程度则更低。  (二)加强法律法规的研究与制定  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政策、税  收等建设,加大投入,为外贸电子商务竞  争力提升提供支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  定与合作,积极与国际市场接轨。融入  全球网上支付体系,提高跨国资金流通效  率,研究各银行网上支付系统的兼容性与  协调性,确立并执行跨行、跨国网上支付  综合解决方案。  (三)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对话  电子商务打破了时空界限,加快了全  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面对电子商务带来  的诸如关税与税收、统一商业代码、知识  产权保护等一系列新问题,各国加强了对  话与合作。我们可以吸收学习国外发展成  熟的相关经验,逐步发展壮大我国企业电  子商务。如针对我国通信基础设施薄弱,  安全技术不够完善,可利用国外的电子商  务技术及设施,发展国际业务。事实上,  这些对话活动不但直接影响着电子商务条  件下新贸易规则的制定,决定不同国家、地  区之间的利益分配,而且加强了各国的合作  与交流,提高了各国电子商务的国际性。  参考文献  [1]付树农浅谈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J]青年科学(下半  月),2009(4)  [2]陈丽芳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J]商场现  代化,2007(36)  [3]张旭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J]财经科学,2007(07)

趋势一:全球经济由国际金融危机前的快速发展期进入低于趋势增长的新阶段  国际金融危机已经过去6年多时间,但全球经济复苏步伐低于预期,产出缺口依然保持高位,一些国家仍然在消化包括高负债、高失业率在内的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同时,由于劳动力人口老龄化、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导致全球经济潜在增速下降,大多数经济体仍需将“保增长”作为首要任务。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2015、2016年的全球增长率预期分别下调为5%和7%,全球将进入低于趋势增长的“新常态”。  全球贸易增长则更为缓慢。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发布的全球贸易增长预测,2014年和2015年全球贸易额增长预期分别下调为1%和4%,远远低于2008年金融危机前10年平均贸易年增长率7%的水平。  趋势二:全球廉价资本时代可能将趋于结束  目前全球利率仍处于低位,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经济依然疲软,高负债居民信贷需求低迷,央行普遍执行刺激性货币政策。然而,廉价资本的时代可能即将结束。  以往经济全球化中的过度消费、过度借贷、过度福利、过度出口的失衡关系正在被打破:一方面,外部需求疲软,贸易汇率风险、激生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也降低了新兴经济体的贸易盈余水平,全球贸易收支开始趋于平衡;另一方面,投资回报率、储蓄-投资组合、风险偏好水平等趋势性改变,也将影响全球资金流向,特别是随着美联储将进入加息进程,这种局面将推动全球长期实际利率上升。  趋势三:主要国家主权债务压力较大,“去杠杆化、去债务化、去福利化”进程还将持续数年  全球债务水平处于持续上升之中。国际清算银行数据显示,2007年中旬、金融危机前全球债务总规模仅为70万亿美元;但截至2013年底,这一规模就已攀升至100万亿美元,涨幅逾42%,全球债务负担占国民收入比例升至212%,其中政府及相关平台已成最大债券发行者。截至2013年6月,公共债务有价债券所占份额增至43万亿美元,相较2007年同期增长80%。除发达经济体之外,新兴市场在金融危机后通过各种刺激政策推动经济,信贷大幅投放带动了投资增速,相伴随的是私人部门债务大幅增加。  各国“去债务化、去杠杆化、去福利化”必然需要经历财政紧缩过程,将公共债务降低到可持续水平,公司和家庭部门必须提高储蓄,修补资产负债表。这个过程仍将持续数年,并对经济增长动力形成负面影响,抑制总需求增加。  趋势四:美国从宽松周期转向紧缩周期,恐引发全球金融格局大分化和主权货币洗牌  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后,美元、美债再次成为全球资本的“避风港”和“安全资产”,特别是如果参考美国货币政策周期与美元周期的关系,美元强势周期可能会持续4~5年左右,美元在相当长时期内还是全球追逐的安全资产,增强全球,特别是新兴市场溢出风险。  当前新兴经济体企业外债高达6万亿美元,其中3/4以美元计价。目前,美联储结束量宽和美元升值已使新兴经济体企业偿还美元债务的成本开始走高,资金链断裂甚至破产风险上升,并可能传导至本国经济金融体系。  此外,美元升值也将导致其他非美系货币、新兴经济体货币出现一轮贬值潮,未来几年全球主权货币将面临新一轮洗牌过程。  趋势五:大宗商品繁荣周期结束,全球价格总水平趋于下降,面临通货紧缩压力  根据IMF评估数据,在1990~2013年之间,全球通胀率平均为11%,2014年该数值预计为9%,其中低通胀率的发达经济体,1990~2013年之间年均通胀率为3%,2014年仅为7%。2014年12月,美国CPI环比下跌4%,创2008年底以来最大跌幅。欧元区2014年12月CPI五年来首次转负,技术性通缩来临。  全球已有多家国际机构就此发布警告。IMF更是在最新版的《全球经济展望》中将此视为全球经济复苏最大威胁,凸显出一些深层次结构性因素:一是大宗商品繁荣周期趋于结束引发价格危机,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特别是国际油价下跌势头2015年将延续;二是全球需求结构变化导致供需出现缺口。金融危机以来,全球需求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增量需求从美欧主导开始转变。中国成为全球需求主要支撑者,而随着近几年中国去杠杆化和去产能化,增量需求放缓,产出缺口开始加大,全球有限的市场资源成为各国竞争焦点直接导致全球价格总水平下降;三是强势美元回归引发全球“输入型通缩”压力,另一方面加剧新兴经济体外债压力。四是全球主要经济体处于劳动人口周期变化拐点。从长期因素看,2008~2014年叠加了美系国家和中国两个全球最大经济体人口周期拐点。人口结构变化,老龄化趋势导致储蓄消费结构变化,消费增长趋于停滞,这是导致供给失衡,并进一步引发价格总水平下滑的重要因素。  趋势六、国际贸易“规则之争”已超越“市场之争”,成为新一轮全球化博弈角力点  全球贸易投资结构正处于调整时期。新一代国际贸易规则演进趋势将是以区域贸易规则创建为基础,辅以规范某一领域的诸边贸易规则的发展,通过货物贸易、投资、服务贸易规则的融合后逐渐形成新的多边贸易规则,全球贸易保护主义会更加激烈和隐蔽,从自由贸易转向规则贸易。本文来源:瞭望观察网  一是区域自贸协定竞争趋于激烈。美国等发达国家通过主导跨太平洋(601099,股吧)伙伴关系协议(TPP)、跨大西洋(600558,股吧)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诸(多)边服务业协议(TISA)等贸易投资协定谈判,力图推行高标准的贸易投资规则。  二是贸易与投资日趋融合发展。新规则体系强调货物贸易、投资和服务规则的整合。在投资领域,强化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在服务贸易领域,采用负面清单方式,建立全面的、高标准的服务贸易自由化。  三是服务贸易成为国际贸易主流。当前,世界服务贸易的部门结构已从以自然资源或劳动密集型的传统服务行业为主逐步转向以资本密集型的服务行业和知识技术密集型的服务行业为主。如美国希望未来建立面向21世纪的全面的、高标准的服务贸易自由化,推动金融服务自由化及电信自由化,包括电子商务,促进软件、影音光盘等数字产品的贸易自由化。  趋势七:全球跨境投资总体趋缓,中国“走出去”步伐加快,将成全球主要资本输出国  全球FDI流量有望在2014年和2015年分别进一步上升至6万亿美元和8万亿美元。但鉴于主要经济体增长的不均衡性、脆弱性、不确定性,以及美国及其他一些大国货币政策分化,也可能带来新的风险,影响全球FDI流向。  总体而言,全球FDI短期内不会出现强劲增长,但中国可能是一个特例。未来几年中国正面临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的新阶段,通过深化“一带一路”战略带动资源配置全球化拓展。据测算,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未来十年总投资规模有望达到6万亿美元,未来25年内有望达到5万亿美元,占对外投资比重达70%。  趋势八:再工业化与新技术革命步入孕育期,将导致全球产业格局重组和重构  未来十年以美欧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正在启动“再工业化”周期,“再工业化”的本质是产业升级和“归核化”(即向设计、研发、标准等价值链高端抬升)。一方面,宽带、智能网络将继续快速发展,超级计算、虚拟现实、网络制造、网络增值服务等产业快速兴起。另一方面,集成电路将逐步进入“后摩尔时代”,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的兴起也是信息技术应用模式的一场变革。受此影响,“工业0”和产业物联网将对全球产业格局产生颠覆性重构。  此外,全球制造业出现“制造业服务化”新趋向: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存在两个“70%”的现象,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70%,制造服务业占整个服务业比重的70%。国际制造业跨国巨头都在推进制造服务化转型,这意味着制造业服务化时代正在到来。  趋势九:全球资源能源面临新供给冲击,初级矿产资源、基础大宗商品需求将趋下降  全球资源能源领域的长期传统格局正在发生重大改变,并出现三大新趋势:需求增长的趋势性放缓、新供给的结构性变化,以及消费增长重心转移。  一、结构因素持续影响全球资源能源需求变化。《2035世界能源展望》预计,从2012年到2035年,全球能源消费将增长41%,年均增长5%。增速将从2005~2015年的2%降至2015~2025年的7%,再之后十年降至仅有1%。  二、全球资源能源格局面临“新供给冲击”。当前全球产业结构趋向低碳化,以新能源、环保、高附加值制造业、生产服务性制造业以及能够提高能源效率的高技术产业为代表的低碳经济将成为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推动力,初级矿产资源、基础大宗商品,以及化石能源需求会趋于减少。  三、资源能源消费重心“由西向东”转移。随着全球经济增长重心“由西向东”转移,全球资源能源消费重心也随之转移。特别是中国、印度等新兴大国,对全球经济和能源消费增长起到显著推动作用。  趋势十:未来全球仍须高度警惕财富分配失衡加剧风险  未来十年全球包括中国等新兴经济体仍需高度警惕由于社会分配不公、财富分配失衡、新技术以及货币超发贬值致财富隐形再分配等因素导致的贫富差距恶化的风险。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