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中国教育评论文章有哪些好的标题名字

发布时间:2024-07-20 11:45:01

中国教育评论文章有哪些好的标题名字

1、“青春”话题:《一笑而过》、《明明白白我的心》、《花儿为什么这样红》2、“成长”话题:《无限风光在险峰》、《一枝红杏出墙来》3、“理想”话题:《我的未来不是梦》、《我心永恒》、《化蝶飞》4、“考试”话题:《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莫道不销魂》5、“理解”话题:《对面的老师看过来》、《别说我的眼泪你无所谓》、《有一点动心》6、“信念”话题:《阳光总在风雨后》、《我想我会成功》7、“诚信”话题:《众里寻它千百度》、《千呼万唤始出来》8、“环保”话题:《我想有个家——一只小鸟的心声》、《插翅难飞》。

随着新媒体发展,标题党是层出不穷。如“三亚大东海有鲨鱼咬人?还有视频?真相来了!”本来挺正常的一个事件类的新闻报道,可是标题偏得用一个“真相来了”,顿时令人作呕。

应试教育是魔鬼,毁了多少孩子的青春。

1 / 9 有哪些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的作文题目?胜固欣然,败亦可喜。——苏轼《观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道德经》十年饮冰,难凉热血。——梁启超《饮冰室文集》身着白衣,心有锦缎。——林清玄《苍凉深处等春来》时光知味,岁月沉香。——林清玄 《苍凉深处等春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苏轼《临江仙》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浮云时事改,孤月此心明。——苏轼《次韵江晦叔二首》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杂说送张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庄子·大宗师》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戒子篇》不能走远路却有辽阔的心。——史铁生《我与地坛》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张爱玲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莎士比亚《麦克白》作者/Felix Wang来源/知乎2 / 9 有哪些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的作文题目?胜固欣然,败亦可喜。——苏轼《观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道德经》十年饮冰,难凉热血。——梁启超《饮冰室文集》身着白衣,心有锦缎。——林清玄《苍凉深处等春来》时光知味,岁月沉香。——林清玄 《苍凉深处等春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苏轼《临江仙》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浮云时事改,孤月此心明。——苏轼《次韵江晦叔二首》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杂说送张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庄子·大宗师》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戒子篇》不能走远路却有辽阔的心。——史铁生《我与地坛》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张爱玲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莎士比亚《麦克白》作者/Felix Wang来源/知乎3 / 9 有哪些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的作文题目?胜固欣然,败亦可喜。——苏轼《观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道德经》十年饮冰,难凉热血

中国教育评论文章有哪些好的名字

爱国,是一种情感上的寄托。

投稿:对于中国应试教育的建议高考建议:1 因为自从78年恢复高考,那时中国百废待兴,制定的学科比较符合当时的国情。而随着30年来中国经济,国防,工业,农业的腾飞,那时的 高考学科已经不能满足现在国情的需要。2 现在经济发达了,学生在高中阶段需要扩大知识面。课程可以降低难度,难度向初中看齐。主要是为了增加知识面。3 大学阶段,需要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深入学习。4 硕士,博士阶段,需要的是学生对于学科的研究探讨发明。建议高考设置24科:数学,语文,英语,化学,物理,政治,世界历史,古汉语,中国历史,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地质,建筑,美术,器乐 ,声乐,体育,武术,中医,西医,计算机,雕塑,哲学,法律数学:把高考的数学,降低到中考的数学难度。语文:把高考的语文,降低到中考的语文难度。英语:把高考的英语,降低到中考的英语难度。化学:把高考的化学,降低到中考的化学难度。物理:把高考的物理,降低到中考的物理难度。政治:把高考的政治,降低到中考的政治难度。世界历史:为了使广大学生可以了解世界人类的演变过程。 可以设置为较低的难度古汉语 :为了使广大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精华资料。 可以设置为较低的难度中国历史:为了使广大学生可以了解中国人类的演变过程。 可以设置为较低的难度世界地理:为了使广大学生可以了解世界的地貌。 可以设置为较低的难度中国地理:为了使广大学生可以了解中国的地貌。 可以设置为较低的难度地质 :为了使广大学生可以了解地球的构造、地矿。 可以设置为较低的难度建筑 : 为了使广大学生可以了解建筑的基本原理。 可以设置为较低的难度美术 :为了使广大学生可以简单的画画,培养美学细胞。可以设置为较低的难度器乐 :为了使广大学生可以简单的演奏乐器。培养音乐细胞。可以设置为较低的难度声乐 : 为了使广大学生可以简单的了解乐理,唱歌。 可以设置为较低的难度体育 :为了使广大学生可以增加体质。 可以设置为较低的难度武术 : 为了使广大学生可以了解中国武术的基本套路。 可以设置为较低的难度中医 :为了使广大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医学的基本思维。 可以设置为较低的难度西医 : 为了使广大学生可以了解人体解剖,构造,基本原理。可以设置为较低的难度计算机 :为了使广大学生可以了解计算机原理,使用。 可以设置为较低的难度雕塑 :为了使广大学生可以了解立体美学。 可以设置为较低的难度哲学 :为了使广大学生可以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可以设置为较低的难度法律 :为了使广大学生可以了解中国目前宪法。 可以设置为较低的难度每科课程为100分,满分为2400分。高考不分文理,所有学生都必须学,必须考这些所有科目。可以极大增加学生知识面,拓宽视野。每个学生都有可能偏科,这很正常。但是因为难度很低,即使偏科,也不至于学不会。所以课程越宽广,对于学生来说,竞争越公平。例如每周课程表:学科分析:数学:把高考的数学,降低到中考的数学难度。语文:把高考的语文,降低到中考的语文难度。英语:把高考的英语,降低到中考的英语难度。化学:把高考的化学,降低到中考的化学难度。物理:把高考的物理,降低到中考的物理难度。政治:把高考的政治,降低到中考的政治难度。世界历史:学生需要了解世界历史大事件,学生课堂上讨论。考试时不用太难,可以用填空,问答,选择形式中国历史:学生需要了解中国历史大事件,学生课堂上讨论。考试时不用太难,可以用填空,问答,选择形式古汉语 :学生需要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学会100个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的写法。世界地理:学生需要了解世界各国国家的位置。考试时用画地图的方式画出世界所有国家。中国地理:学生需要了解中国地理情况。 考试用画地图的方式画出中国所有市级地。地质 :学生需要了解地球的构造,地质分布。用天空,问答,选择形式。建筑 : 学生需要了解建筑基本东西。原理,开发商,建筑商,预算,设计等等。考试用填空,选择,问答方式。美术 :学生需要会素描,国画。考试形式为画画。(例如统一画人物肖像)器乐 :学生需要学会电子琴双手弹奏。考试形式为演奏统一的乐曲。(例如土耳其进行曲),学校可以统一订购48键的国产电子琴,成本价300元左右。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经济实力,是买进口的高档琴,还是买毕业生的二手琴。声乐 : 学生需要学会唱歌,乐理。乐理采用笔试。唱歌为现场演唱。体育 :学生达标1500米,跳远,仰卧起坐,铅球,引体向上等等。武术 : 学生学会长拳套路一套。考试形式为现场表演考试。(例如高考定制长拳,虎拳,螳螂拳)中医 :学生需要了解中医思维,经络,五行生克。考试为笔试。西医 : 学生需要了解人体解剖,构造,基本原理。考试为笔试计算机 :学生会使用OFFICE,CAD等软件,会组装计算机。开始为笔试,现场组装。雕塑 :学生需要学会用刻刀在石膏上雕刻出作品。考试为现场雕塑。(例如统一雕塑人物肖像)哲学 :学生需要了解古雅典,古埃及,古中国的诸子百家思想。探讨人生。考试为笔试法律 :学生需要了解中国目前宪法。 考试为笔试。师资安排:初中和高中课程安排一致,也全学这些课程。初中毕业直接升入高中,实行普及高中制度。学生自初一开始学习这些课程,直到高三毕业。6年时间学完这些全部课程。假设初中中学共1000名学生,高中共1000名学生。那么可以共同享有师资力量。2000人,共6个年级,平均每个年级350人左右。分成10个班。每个班35人。24科:其中世界历史,中国历史为1名老师。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为1名老师。声乐,器乐为1名老师。武术,体育为1名老师24科共需要20名老师。平均每名老师授课100人。大学阶段:学生报考自己的专业,考上大学之后,在学习高中应学的课程。比如大学报考了金融专业,那么进入大学之后,大学1年级再学习高中时代应学的数学,语文,英语。而对于高中的化学,物理,政治,地理,生物等等,与金融没什么关系的学科,就不用学了。比如大学报考了建筑专业,那么进入大学之后,大学1年级再学习高中时代应学的数学,英语,物理,地理,化学。而对于高中的语文,英语,等等,与建筑没什么关系的学科,就不用学了。其余专业以此类推尤其对于英语,本人认为,如果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每个学生只要达到高中英语的水平,每个高中毕业生都可以当翻译了。而对于大学英语的4,6级考试,如果每个学生真能达到这个水平,都可以当英语语言专家了,可以比英国人还英国人了。所以我认为,高中阶段只要达到初中英语要求即可,大学毕业只要达到高中英语水平即可。我这里说的是真实水平,而不是考试成绩。只要把英语这个本来应该作为交流工具的东西,而不用笔试来考核,就可以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际水平。英语,音乐,美术,雕塑,这些东西应该用现场的方式考核。就是现场口语交流。因为这些东西都是不能用笔试来考核的对于有些学者提出,每个专业都有关联,即使看上去学金融专业的人学化学,也是有助于思维的宽广,我相信这句话。但是请学者们注意尺度。学金融专业的人,学音乐,学中医,学气功,学化学,学养鱼都可以说有助于拓宽思维宽度,但是没必要学成音乐家,中医家,气功家,化学家,养鱼专家,对不对,而对于高中的各个科目,是不是制定的难度太大了。高中时代的各个科目的课程,如果完全按照教学大纲的理想状态,学生都可以在各个方面成全方位学者了。但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只能在大学以后,在某一个专业领域努力学习发展。不可能各个方面都成专家的。正因为高中时代学科难度太深,才造成了学生的应试教育,我敢说,即使每年的高考状元,他的高中时代掌握的知识,也绝对不可能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水平。而这些考上清华的状元,几乎很大比例都是考试高手。

批判中国应试教育中国教育所有的内容几乎可以概括为这样一句话——一切为了考试,为了一切考试,考试为了一切。中国的教育就是围绕着考试展开的一系列机械化运作,即应试教育。学校就像一个标准化生产的工厂,学生只是工厂中一个个被铸造的机器零件,考试通过了就被贴上一个合格的标签,然后往上一级输送,直到大学毕业,成为合格的工业产品。但不幸的是,我们看到大多数所谓合格的产品最后却滞销了。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只适合在考试中获得高分,只适合在一个框架内展开较量,一旦失去了框架的限制,进入自由开放的社会,他们感到的不是自由和解放,相反却是恐惧和迷茫。“一届届的学生茫然地走进大学校园,又更加茫然地走出大学校园;走进大学校园时他们怀着无限渴望,走出大学校园时他们带着深深的失望……”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有一些通病:高分低能,眼高手低,理论丰富,头重脚轻……我们又遗憾地看到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大都缺乏自我个性和独特才能,千人一面,孔子他老人家提倡的“因材施教”这个教育的最基本原则,从始至终都没有认真实行过,“因财施教”倒遍地都是。2009年出炉的《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也深刻地反映了这个现象,状元们报考扎堆,盲目跟风,说明中国的学生缺乏自我人格和理想的教育。三十年间的高考状元中,没有发现一个在做学问,经商,从政等方面的顶尖人才,他们的职业成就远低于社会的预期。中国的高考状元在考试的舞台上风光无限,在社会的舞台上却难觅其踪影。相反,在社会的大舞台上,各种各样才华横溢的人才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凭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才能,特别是创造力才能。因为人才本质上从社会实践和各种创造中锻造出来,而不是从教室里和考试中背诵和计算出来。在这个顽固的体制中,所有人的行为变得机械而麻木,在狭隘、冰冷的应试制度下,学生渐渐地丧失了自己的个性、思想、人格和兴趣,变成了一个知识的容器和考试的机器。在此过程中,学生只不过是被动地接受教条化的知识,根本没有主动权,从来不知道什么叫独立自主,什么叫自我实现,教育的主人却变成了教育的奴隶!而在应试教育的对立面,我们看到了一个个性鲜明、思想独立、人格高扬、自我实现,挑战应试教育的代表人物——韩寒,以惊世骇俗的方式挺立在中国大地之上,如一面猎猎的旗帜,向应试教育发出了战斗的狂言。“七门功课红灯,照亮我的前程”,这是韩寒的胜利,是绝大多数在应试教育中挣扎的人的失败。这种强烈的对比,如一把尖刀一样刺进了中国教育的心脏。惊醒了教育体制中沉睡的众生,同时也引导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背叛应试教育。

中国教育评论文章有哪些好的标题

101、教师(或学生)工作(或学习)动机的激发研究102、教师(或学生)心理素质问题研究103、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研究104、教师成长(发展)的途径、方式探索105、学习(或教学)策略研究106、教学活动中知识、技能与能力的转化研究107、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有效性研究108、网络环境下的班主任工作研究109、网络环境下的师生关系建设研究110、网络教学中的教师角色转变与适应研究111、网络环境下的指导——自主学习研究112、新课改下的教师工作挑战及其适应研究113、新课改下的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研究114、新课改下的教师观重建研究115、新课改下的学生观重树研究116、新课改下师生关系的更新及其教育对策研究117、新课改下不同教学模式的比较及其实践综合研究118、新课改中地方课程的实践与反思119、新课改中校本课程的实践与反思120、论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教师地位与作用121、新课改中家长的教育影响力研究122、论现代化大潮下的学校管理战略设计123、论国际化大潮下的学校教育目标设计124、论人性化思潮下的教育规则修改125、论信息化趋势下的培养目标设计126、论科学化思潮下的科学主义教育127、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问题与解决研究128、城乡儿童教育机会均等的考察与反思129、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应试化倾向的观察与批判130、论网络教育质效的评价131、论网络教育的管理与考核132、系统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133、教育管理系统中的决策及其特征134、系统评价及其教育中的应用135、课堂教学系统的系统分析136、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利弊探悉137、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138、试论教师资源的有效配置139、试论中小学教师聘任制的建立和建全140、当前中小学教师聘任工作的规范研究141、教师积极性调动的途径142、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研究143、校长负责制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权力关系研究144、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学校党支部的功能和作用145、班级教育力量的形成146、网络时代德育工作新途径147、领导应变能力研究148、学校管理中良好工作态度的培养149、管理目标的功能研究150、学校管理中决策科学化(或民主化)研究151、现代学校管理中教代会职能研究152、期望理论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运用153、双因素理论与教师积极性的激励154、贫困地区教育经费筹措155、成就动机理论与教师成就感的培养156、公平理论与教师积极性的调动157、外国教育史与中国教育改革(这是论文方向,自己确定小标题)158、论知识经济背景下的教育先行战略159、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思想评述160、班主任工作研究(这是论文方向,自己确定小标题)162、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途径163、学校管理制度研究164、校本管理研究165、教师依法执教研究166、学生品德评价研究167、信息化时代课堂教学模式研究168、高校扩招对基础教育的影响169、教师教学科研和教学质量的关系研究170、后进生的成因和转化对策171、网络教育中的教师素质结构及其应对研究172、网络背景下学生学习的特征及其教育变革研究173、网络教育中的师生关系特征及其教育导向研究174、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比较研究175、网络下的教学过程特点研究176、基于网络开放性特征的教育变革研究177、大学生的择业观念与行为研究178、大众传播媒介对青少年的心理及行为方式影响的研究179、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180、教育发展与就业需求的社会心理学研究181、书院的产生对中国当代教育的启示18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心理学研究183、亲子关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184、培养青少年的健康人格研究185、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研究186、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研究187、青少年的情感能力培养的研究188、青少年的智力开发研究189、青少年的创造力培养研究190、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的创新191、适应新课程改革,加强学校教学管理192、新课程与教育评价的改革193、语言艺术在课堂教学管理中的应用(语言可包括口语、体态语和书面语)194、基础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研究195、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196、我国家庭教育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其对策197、独生子女心理特点及成因分析198、论离异家庭对儿童性格形成的消极影响199、初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学校教育对策200、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设想201、试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活动因素202、青少年人际心理异常与家庭教育20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法设想204、教师队伍现状和问题透视及改革对策205、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206、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评价207、新课程理念下的学校评价208、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角色转化209、数学发展性评价内容研究210、说课的艺术性与规范性

应试教育是魔鬼,毁了多少孩子的青春。

新闻评论标题的创新就是要求其特殊、要求其独特。让读者一看,使眼睛为之一亮,心灵为之一振,拍案叫绝。任何一篇文章,都需要有一个好的标题。对于评论来说,更是这样。之所以有如此要求,是因为评论题目具有特殊的作用。有人说:“标题是评论的眼睛。”这是一种“文学语言”。那意思无非是说,眼睛是传神的,评论的标题应该把评论的精神表达出来;或者是说眼睛能够把人勾住,评论的题目应该一眼就能把读者吸引过来,使他非把文章读下去不可。如果是广播评论,要能吸引听众,使人非听下去不可。正如汤姆森编著的《新闻写作基础知识》一书中写道:“你可以把马牵到水边,但你无法强迫它饮水。当你把你的报纸送到读者手中的时候,你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无法强迫他阅读,不过有一个办法可以使他阅读你的报道,那就是运用精采的标题。” ①在当今,报刊、广播电视频道的数量相对于过去已翻了好几番了。而且报刊已进入厚报时代,甚至有的报纸一天就出百版;广播、电视大多数已是全天候播出,这一切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可以说,信息爆炸时代已经来临。加上社会生活的节奏大大加快,人们已无过多的时间去关注它,可以说,就连看完报纸几个版面的时间也没有。那么,新闻评论标题的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那新闻评论标题如何创新呢?这就涉及一个标题创新艺术的问题。 一、评论标题的生动性 一讲到生动,人们会立刻想到小说、散文、诗歌等,似乎与新闻评论无缘。其实生动和新闻评论早已是水乳交融,尤其在西方新闻评论作品中为一大特色。生动的标题能使新闻评论鲜活起来,才能收到好的阅读效果。 农民怕政策变化而不敢下力长远致富,对当前农村的一大思想障碍的评论,标题可以想出很多。如《致富要有长远打算》、《兼顾当前和长远》、《当前和长远》、《农民致富中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等等,这些标题都可以据以成篇,但未免会给人千篇一律的感觉。作者却干脆把群众的语言直接用作定题:《致富不能“鸡啄米”》,这样既直截了当,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从语言来说又比较形象生动,使听众听了以后不易忘却。 同样的标题还有:《为分数“拧水分”好 》(《光明日报》2005年06月10日)、《为健康“颁奖”》(载《人民日报》2004年8月5日第一版)、《当不上附马不能不取妻》(江苏如皋县人民广播站1986年7月15日播出)、《莫把“衙门”抬下乡》(湖南益阳县广播站1986年2月10日播出)等等 ,这些生动的标题,能使新闻评论鲜活、醒目、形象,从而产生吸引读者的魅力。 二、评论标题的幽默性 幽默是智慧的象征,才华的体现,它以特有的诙谐和意境,让人们在会心的微笑中领悟到生活的哲理。老舍先生说:“幽默地去奇袭侧击,使人先笑几声,然而一琢磨脸就红起来,这要比正颜厉色地教训人效果好得多。” ②“讽刺家的心是冷的,而幽默者的心是热的,在心态上没有讽刺家那么厉害”。③具有幽默效果的新闻评论标题,不仅给读者以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而且能够激发读者对新闻评论内容的兴趣。要把评论写好,讲究语言文字的幽默性是高招之一,其中制作富有幽默性的标题,就会一下子抓住读者和听众。试举一例: 《人民日报》2004年4月210日“今日谈”的标题为《喜人的“不习惯”》。这篇评论据以“前两天在北京火车站乘火车,登车后总感觉什么地方和过去不同。原来是站台加高和车底持平,上车如履平地了。习惯了踩着梯子上下车,对这方便之举一时倒有些不自然。”作者抓住了事件的性质——可喜的,借用自己的感受——“不习惯”来概括这一使人上下车方便的变化。事情本身没有逻辑矛盾,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 ,逻辑矛盾就出来了,幽默感也出来了,于是人们才有读下去的欲望。如果标题为《可喜的变化》,这一标题是准确地反应了事情的原委,但太笼统,让人一看就是喜鹊评论,而这种性质的新闻在中国铺天盖地,根本没法吸引读者的眼球。 再如:《“猪八戒”不该成为荧屏“香饽饽”》(《经济参考报》2005年08月22日)、《这样的“抠门”值得称赞》(《人民日报》2005年08月10日 第一版)、《楼市:中央政府不是"千手观音"咋办》(《中国青年报》2005年07月07日)、《企业要有“野性”》(《文汇报》2005年08月19日)、《造林还是“造字”》(湖北十堰电视台2002年11月15日首播)、《乡镇企业不是属猪的》(甘肃人民广播电台1985年12月14日播出)、《既要打锣,就不要怕响》(江苏省阜宁县广播站1983年6月25日播出)等等。这些标题诙谐有趣,它特有的幽默力量,比一本正经的说教有效的多。 那么,如何制作引人入胜的新闻评论幽默标题呢?首先要了解读者精神和物质上的迫切需求,在此基础上发掘心理上的幽默敏感点,但最终还得利用一定的语言手段和表达技巧来激发读者对幽默敏感点产生共鸣。 三、评论标题的哲理性 哲是智慧,是人类科学思想的花朵。理就是道理,是符合科学规律的道理。哲理,是关于宇宙和人生的原理;原理,是带有普遍性的、最基本的、可以作为其他规律的基础规律,或者说带有普遍意义的道理。简单地说,哲理就是用简洁明了的话语来阐明一个道理,不管这个道理深刻与否,都能让人们听得明明白白,能回味其中的含义。所以,哲理性并不是一味追求深奥或玄妙,而是激发人深深地思考,能回味无穷。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充满着哲理,事例、故事、寓言、格言、警句等,都存在着哲理性,有时候话说得越浅显,道理可能越深刻;说得越简单,内涵可能越丰富,完全可以用它们来说明道理。2004年5月24日《人民日报》的“今日谈”的题为《忠言何须逆耳》。这篇评论评述了领导者要注意批评的方法和批评的态度,教育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否定了“忠言”一定逆耳的形而上学的观点,指出非逆耳的忠言更易于人接受。这种评论标题,更富有哲理性,更给人深深的启迪。这篇评论如果标为《工作莫忽视方法》或者《工作方法要得当》,其吸引力和意味就淡多了。例如:《“爱富”不能“嫌贫”》(《人民日报》2005年09月05日 第十四版)、《夜景照明应量“能“而行》(载《人民日报》2005年7月11日第一版)、《理直也当气和》(载《人民日报》2004年5月24日第一版)、《质量就是生命》(载《人民日报》2003年5月16日第一版)、《小脚未必走路慢》(载《人民日报》1986年9月17日播出)等等,这些标题以哲理的高度和深度取题立意,就易使人省悟,令人折服。 四、评论标题的反思性 创新从来就是超越常识,超越常理。凡是常理都是相对的,相对常理的含义是指正确认识的有限性,有三个方面:一是从认识广度上说,任何常理都只是一定范围的正确认识,有待扩展;二是从深度上说,任何常理都只是对客观事物和规律的近似的正确认识,有待深化;三是从进程上说,任何常理都只是对事物发展的一定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发展。就其对客观事物的近似正确而言,它是相对真理,是要不断发展的。这种由此及彼的审视,用现行的话叫“反思”。这些年,反思式的评论往往见诸报刊和广播电视,其标题每每标新立异,引人注意。 按常理,“鸡” 小而不用“牛刀”杀之。不然,小事大做,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会得不偿失。但是,在特定的情况下,“杀鸡”亦可用“牛刀”。清华大学研制出一种“炸鸡锅”,能自动调温升压,在市场颇有销路。科研院所,智力密集,自然可称“牛刀”。用现成的“牛刀” 杀一杀能满足市场需求的“鸡”又何尝不可?这不但不会使“牛刀”贬值而只会增加效能。作者以此为题材加以评论,制题为《“杀鸡”亦可用“牛刀”》,使人耳目一新,给人以全新的理性的启迪。 比如:《“失声”与掌声 》(《光明日报》2005年06月13日)、《莫让“捐款”成“扣款”》(《人民日报》2005年04月09日 第一版)、《“谢生宴”让人耳目一新》(《光明日报》2005年07月04日)等等。这些评论标题引发了读者深深的理性思考,使作者对问题有全新的认识。五、评论标题的抨击性。 我们的社会,正邪并存,善恶同在。祛邪扶正,揭恶扬善,是评论肩负的政治使命,在报刊广播言论中占有重要地位。一切邪的恶的东西都是阴暗的反常的,抨击式评论的标题若直点其丑恶,便出奇制胜。 2003年1月20日《人民日报》的“今日谈”的题为《不要提前过年》。过年,是一个时间问题,而时间又是客观的,不会随着人们的意向改变,不是说你想把过年的时间改变就怎样改变。作为读者,你会立即被吸引看下去:“元旦过后是春节。中间的这一个月里,随着过节的气氛越来越浓,有的部门和单位工作松松垮垮,电话没人接,事情没人办。一些应该迅速办理的事情,被推到了节后,前来办事的人们只能望门兴叹,徒劳往返。”由此可以看出,标题《不要提前过年》的内涵很丰富,深刻揭示了各部门不正之风的严重性,对此抨击十分有力。 像《人情酒里少人情》(《人民日报》 2005年06月16日 第一版)、《请柬别成“催款单”》(载《人民日报》2005年2月2日第一版)、《“鲜奶倒进污水渠”,咋的了?》(《工人日报》2005年08月18日)、《莫让民工流汗又流泪》(《人民日报》2004年12月23日 第四版)、《挥霍浪费也是犯罪》(载《人民日报》2004年11月10日第一版)、《“及时雨”为何落不到地里》(福建蒲城县广播电台1987年6月19日播出)等等,都是新闻评论者运用抨击式的创新艺术,勇于抓问题,关注社会热点,关注民生,抨击歪风与谬误所结出的硕果。 六、评论标题的文采性 标题的文采,是新闻评论标题成功的秘诀之一。从理论上来说,任何修辞方法,都可运用于新闻评论标题的制作中。 (1)活用动词。通过观察主语和宾语的特点,来选用生动、富于个性的动词。在现代新闻评论标题的制作中,动词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了。精心使用动词制作新闻评论标题的问题,便越来越受到重视。西方新闻学者艾米利达斯说过:“不要醉心于那种华而不实、铺张描写,要挤掉水分,因为这些除了证明记者善于使用陈腐的语言和手法外,不会有任何效果。”这段话警戒我们,在新闻语言中要尽量少用形容词。对新闻语言的要求是这样,作为概括新闻主要事实和揭示新闻主题的新闻评论的标题更是如此。比如:2005年6月21日《人民日报》“今日谈”的题为《“考后消费热”该降温了》。又如《让措施从墙上“走”下来》,一个动词“走”,让整个题目都活起来。 (2)借用古文、古诗词、成语、俗语、流行歌曲等。无论古今中外,不管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都可以拿来,但一定要贴切。例如:四川人民广播电台1984年8月25日播出的评论题为《不要闲着“媳妇”抢“保姆”》(论点:不要忽视起用本单位的人才),作者采取隐喻的、疏导的方式,选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谚语——不要闲着“媳妇”抢“保姆”这个题目,富有生活情趣,能够发人深思。 又如:《匹夫不可夺志 国难见气节》(《人民日报》2005年08月23日 第四版),其标题语出自“子曰:‘三军要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④读后真正感到:“当人们逡巡于旧战场之时,追忆于尘封史实之际,我们不能忘记其中所蕴含的“气节”二字。这种宝贵的精神发于胸臆,见于行动,是支撑前人浴血奋战的强大动力,也是激励我们实现振兴中华伟大理想的精神力量。” 再如:《新党登陆令人耳目一新》(《新华网》2005年07月06日)、《期待物权观念深入人心》(《法制日报》2005年07月20日),均用成语作题,显得自然贴切、顺理成章。 (3)借用形象,化静为动。例如:1986年8月30日《人民日报》在《新语》专栏里,发表了一篇评论,题为《叹老鼠偷权》,很形象,特别用了一个“叹”字,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对“老鼠偷权”行为的不满,不落俗套,非常引人。 (4)巧用比喻、拟人。比喻、拟人是标题常用手法,但用多了就难以出新意,因此,应该经常换换脑子。例如:《“嫁“出去的“姑娘”也要管》(黑龙江省松花江人民广播电台1987年6月18日播出)。(5)用“数字”、“符号”说话。数字、符号可能带来“尽在不言中”的效果。例如:2005年07月04日《人民网》“人民时评”发表的题为《暂行条例45年不变说明了什么?》(论点:让这些不合时宜、落后于时代要求的“老皇历”限期退出历史舞台。)读了令人喟然长叹,顿生愤概。 七、评论标题的情感性 评论主要是以说理为主要手段,从思想、概念的角度阐明对事物、事件的看法。而说理一般是以逻辑思维为基础,这决定了新闻评论无不带有一定程度的概念性和抽象性,未免显得枯燥些。那这样很难抓住读者或听众,这就需要在情感上下功夫。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⑤新闻评论的说服工作只有善于运用情感技巧,动之以情,以情感人,才能打动人心,才能吸引住读者或听众。感情是沟通的桥梁,要想说服别人,必须跨越这一座桥,才能到达对方的心理堡垒,征服别人。这样既满足读者的“新闻欲”,又勾起读者的“欣赏欲”,给人以美感。 2004年05月28日(《人民网》“人民时评”发表的题为《为“保民用电”叫声好!》该标题一看上去,就给人一种亲切感。北京市政府提出工业用电为居民生活用电让路,便是对居民应享权利的实质性复归。我们一直所强调的政策的以人为本,在北京市的用电决策中,无疑得到了直接体现。 比如:《白了少年头,真悲切!》(《羊城晚报》2005年05月16日)、《五壮士兮,归来!》(《江南时报》 (2005年03月29日 第三版) )、《英雄精神怎样才能不被"删除"?》(《燕赵都市报》2005年03月26日)、《让孩子继续是孩子吧》(《中国青年报》2005年03月21日)、《设路牌心贴行人》(载《人民日报》2003年12月1日第一版)、《让“海上孤儿”回到母亲的怀抱——评解决台湾渔船被扣问题的途径》(福建人民广播电台1989年4月13日对台湾广播)等,都能使受众感到新闻评论有一股股温情的暖流。 八、评论标题的怪异性 新闻评论注重标题的怪异(可以吸引眼球),这样才可以抓住受众心理,吸引他们读下去,文章的好坏倒成了其次。 新闻评论标题若直指其怪,便出奇制胜。 2005年3月28日《人民日报》的“今日谈”的题为《锄头柄与互联网》。怎么锄头柄与互联网还有联系,真是闻所未闻,怪事一桩。作为读者,有欲望仔细读下去:“前几日,回乡省亲。一踏进家门,就发现屋里摆放着一台崭新的电脑。二叔见我一脸惊讶,笑道:‘这玩艺还真是那么回事儿,咱家今年的二亩花木苗子能卖好价钱,就是沾了互联网的光。’过去只知攥着锄头柄在地里刨的二叔,如今也成了网民,并且从中受益。”由此可以,看出锄头柄与互联网这个怪异的题全面反应了信息化催生了农业现代化。上述这篇评论如果标为《信息化催生了农业现代化》或者《农民也用上了电脑》的标题,其吸引力就淡多了。这两个标题,一是太平淡,不一定能吸引住读者的眼球;二是太直白,读者一看标题,就知道这篇评论要论什么,根本没有看下去的欲望。 这类标题有:《给发霉的“行规”晒晒太阳》(《新华网》2005年09月02日)《警惕思想“亚健康”》(《光明日报》2005年08月22日)、《体彩捐赠慷谁之慨》(《中国青年报》2005年08月25日)、《贫困大学生亟需“精神扶贫”》(《南国早报》2005年06月14日)、《博士猪倌与大学生就业》(《人民日报》2005年05月24日 第十一版 )、《文人和小偷》(载《新民晚报》1990年7月5日)、《“泼泠水”也是一种服务》(宁夏人民广播电台1988年10月26日播出)、《“没啥”?“有啥”?》(载《人民日报》1993年5月5日第一版)等等。上述标题确实很怪异,给人看了,不但吸引读者一口气读完全文,而且在读者的记忆中难以消失。

中国教育评论文章有哪些好的名字和理由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自私的,还有很多的人是只为自己的群体说话或做事,当他们面对与自己对立的群体时,往往将对方贬得体无完肤。那些赞同并理解现在中国披着改革和素质教育外(和谐)皮的应试教育的是一个群体,那些盲目推崇的是一个群体,那些反感、厌恶中国应试教育以及对它深恶痛绝的也是一个群体。我们可以看到当某些有关教育的事件——或改革,或是学生意外被死亡等——发生后,总有来自不同方向、不同深度、不同感情的声音。有很多人在人生路上遇到挫折的时候,总会感叹自己是应试教育下的牺牲品,从而油然而生出对它的敌意。朋友,你问下你自己:我真的是应试教育的牺牲品吗?你眼中垃圾的应试教育伤害你什么了?如果你说它扼杀了你的创造力,那你上学前没接受教育前,你的创造力怎么样?是像爱迪生一样,做着各种各样的小实验还是和世界99%以上的小孩子一个样,整天的无目的玩耍?假如现在你的创造力恢复到上幼儿园前,你又能做出什么过人的创造?朋友,别天真了,真正拥有那种天赋的人只是极少数,那极少数的人被扼杀了,跟你有什么关系?如果你说它让你过多的记忆那些洗(和谐)脑专用、精华并且垃圾的东西同时浪费了你很多时间,那么假如这几年你完全也不上学,完全不接受那令你恨到骨子里的教育,完全走你自己的路,请你想下你现在会怎样?你会说我可能会在商业上成功,可能会有李嘉诚般的成就。朋友,你又天真了,真正有商业成功潜质的人仍然是极少数,你可以不完全统计下那些受教育程度低并且有较大成就的有多大比例——1%?1%?况且接受完这些教育可以让你更容易达到你想要的成功,不是吗?能够有权利批判应试教育的是那些极少被它扼杀的天才,朋友,你是吗?一个人活着最重要的主题之一是感恩和宽恕。如果一个人对一件事或物仍然抱着主观的感情,不能做到感恩、宽恕,那么他的判断和评价是毫无分量的。你眼中那所谓的应试教育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你知道吗?一个国家很重要的一个主题是发展,如果不用这种教育方式,整个国家实力会有现在的水平吗?请不要再谈那些贪(和谐)污腐(和谐)败、人情冷漠之类的现象,什么样的教育会铸就一个什么样的国度,这是在国家整体健康发展的前提下当前教育对人性自私引导的必然!如果你说由于你所受的应试教育,你的过分投入让你的性格发生了改变,甚至人不人,鬼不鬼,那么我要说:朋友,你应该知道人的本性是在3岁前决定的,以后即使改变也是对外表现方式的改变,你完全可以采取心理学和脑精神学方法改变过来。事实上,对于某些人,中国的教育没有改变他,反而让他恢复自己掩饰的本性。在应试教育下,有些人——可能这个比例是千分之一,也可能是万分之一,虽然不是很大,但一定存在——有心理问题,甚至自杀了、疯了、变态了。这些人是不幸的,朋友你要知道适者生存,在任何一种教育下,都会有些这类人,都会有一些不适应所生国度的个体。起码现在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教育,不能适应那种教育环境,只能怪他们自己生不逢时与地!同时他们也属于有权利批判中国教育的那类,朋友,你是属于这个群吗?如果你也属于他们这类的话,那你还有心情在网上溜达吗,早忙着自杀去了。对于多数人,小学的老师是他们的精神启蒙导师。世上对小学老师怀有恨意的人很少,更多的人是彻底的厌恶所有的中学老师以及那些他们认为垃圾的大学老师。有人认为:中国的大多数中学老师素质很低、人品低劣;或者是愚昧寡知、误人子弟,很少有人授人以渔,像关爱自己孩子一样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教师的个人素质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直线下降。很多人不知道,老师是这个世界最弱势的群体之一,甚至有的老师自嘲自己为:剩余劳动力。你敢想象让你在一个岗位上干一辈子,每天朝五晚九,充满压力,没有发展前途的日子吗?教育的本质是让人更优秀!他们也一样,也是尽力让我们更好,所以总是做出让我们反感的事情——也许是因为我们的叛逆心理。他们总是接受上面给的各种指标,每天的压力,你能想象吗?很多老师兢兢业业一生,到头来一无所有,却得到你们这些人的愤恨,这公平吗?朋友,有时间跟你们以前的老师聊聊,你们会对他们有新的认识。有些人会觉得在当前教育中学习或被学习的东西一点用也没有,教材内容过时、不联系实际。毕业后背过的东西大概99%都忘了。甚至有人说:假如这个世界上每个人可以选一个职业,这些职业都是公平的无贵贱之分,那么我会选终身批判中国的教育。朋友,你感觉学的没用,那是因为你从来没有给自己人生真正的定位,难道你敢说你现在已经定位了?一个人有了自己的定位,就会走自己的路。一个走自己路得人怎么会做没用的事情、学没用的东西呢?一个连自己路都不敢走的人,怎么可以随便说以前所走的路是正误呢?朋友,有一个你连想都不敢想的论点: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国民生活水平等都是由它的国家本质决定的,所以要改变当前教育体系,你应该知道真正要改变什么了!但这种改变,你认为可能吗?无法改变,你只能适应!并且教育正在一步步改革——你看不到是因为你的眼睛离这个庞然大物太近,以至于它挡住了你的视线——一切正在趋于相对合理,我们最好要相信最终那些不合理得东西会随着时间的改变慢慢变得合理。当有些人为了实现梦想整天想做梦,从来没有行动的时候(或者有了一些行动后,感到了自己无能)——一个人获得成功机会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等,一种是自己寻找,而等到的概率是万分之一,寻找到的概率是千分之一,所以多数人宁愿等也不愿寻找——便把心中的不满发泄到一直帮助自己完善自己的教育上!不论抱怨中国教育的群体还是推崇当前教育的群体,大多数人多数最美好、难忘的时光是在接受教育时拥有的,可是当他们发现了教育的缺陷后便不断对它嗤之以鼻,鄙视,辱骂!很多人的童年和少年记忆是中国教育陪他们走过的,他们在中国教育下成长、发展,可以说中国教育给一个人的印痕就如同这个人母亲留给他的记忆。对于人,儿不嫌母丑,小时候,你觉得你母亲(教育)是美的,你大了,当你发现她身上很多伤口,你该怎么做——是骂她,让她更难受,还是帮助她,让她更健康?即使帮不了,你是不是应该给予她更多的是关注和期望而不是恨她——要知道不能使你成器,她也很伤心!现在的高等教育更受到大多数人的唾弃,有很多人选择了退学。退学的各有各的理由,而阻碍他们退学的原因不超过五个——也就是这不超过五个的原因,让当前的高等教育保持着相对稳定。学校扩招也许对个人发展是有阻碍的,但是这对整个社会发展却是有极大促进作用的——这需要在社会发展数年后,从数据和真实观察中才能看到;你也许会说学校考试制度不合理,应该改进或取消,朋友你有更好的建议吗?这种制度世界哪里不在用?难道你真的认为马克思主义思想超前于这个世界?如果废除考试,这除让那些卖四六级答案的失业引起社会动荡,让你少花时间和钱应付考试,从而有更多时间去开发下一代外还有什么好处?你也许会说学校师资跟不上,这是和扩招不能缓和的矛盾,难道这样一个小小的挑战就能让你整天堕落?教材过时、脱离实际,教学方法呆板,朋友,你都用这种教材用了那么长时间,并且在这种应试氛围下生活了十几年,如果突然换个积极开放的环境、全新的教材,就你以前在应试教育中所学的那些方法,你感觉你能应付得了吗?能够适应得了的是极少极少数,就凭你那被国育炭化的脑袋你感觉你能活下来吗?朋友,接受现实吧,不上学,你还有其他路吗,既然离不开他它,就好好适应。如果适应不了,就像我一样,退了吧——我已经决定这个学年结束,明年就退。你要清醒知道:退学不是你对教育发的脾气也不是你对自己的放纵,而是在一切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做的最理性的选择。如果你已经退学,不管你是因为何种原因退的,我都不想过多说什么。我想你们都大概20岁左右,每个人都有几个十年,但20-30这个十年只有一次,我们共同珍惜!中国的教育制度是相对合适的,不合适的只是我们过多的抱怨和过激的思考。今年春晚,有一个“党的政策亚克西”,虽然这个节目可以让很多人呕吐,可是我们又能怎么办,要知道我们根本无法掌控这个时代的声音。在三个月前,我还想给教育部送些tnt,还想给中国教育部长一个耳光。一个月前,我已彻底原谅那曾经让我恨之入骨的教育和老师。朋友们,为了你们自己,不要再对那另你讨厌的教育过多的怀有敌意,你会发现看透是一种睿智,而放下更是一种美。

投稿:对于中国应试教育的建议高考建议:1 因为自从78年恢复高考,那时中国百废待兴,制定的学科比较符合当时的国情。而随着30年来中国经济,国防,工业,农业的腾飞,那时的 高考学科已经不能满足现在国情的需要。2 现在经济发达了,学生在高中阶段需要扩大知识面。课程可以降低难度,难度向初中看齐。主要是为了增加知识面。3 大学阶段,需要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深入学习。4 硕士,博士阶段,需要的是学生对于学科的研究探讨发明。建议高考设置24科:数学,语文,英语,化学,物理,政治,世界历史,古汉语,中国历史,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地质,建筑,美术,器乐 ,声乐,体育,武术,中医,西医,计算机,雕塑,哲学,法律数学:把高考的数学,降低到中考的数学难度。语文:把高考的语文,降低到中考的语文难度。英语:把高考的英语,降低到中考的英语难度。化学:把高考的化学,降低到中考的化学难度。物理:把高考的物理,降低到中考的物理难度。政治:把高考的政治,降低到中考的政治难度。世界历史:为了使广大学生可以了解世界人类的演变过程。 可以设置为较低的难度古汉语 :为了使广大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精华资料。 可以设置为较低的难度中国历史:为了使广大学生可以了解中国人类的演变过程。 可以设置为较低的难度世界地理:为了使广大学生可以了解世界的地貌。 可以设置为较低的难度中国地理:为了使广大学生可以了解中国的地貌。 可以设置为较低的难度地质 :为了使广大学生可以了解地球的构造、地矿。 可以设置为较低的难度建筑 : 为了使广大学生可以了解建筑的基本原理。 可以设置为较低的难度美术 :为了使广大学生可以简单的画画,培养美学细胞。可以设置为较低的难度器乐 :为了使广大学生可以简单的演奏乐器。培养音乐细胞。可以设置为较低的难度声乐 : 为了使广大学生可以简单的了解乐理,唱歌。 可以设置为较低的难度体育 :为了使广大学生可以增加体质。 可以设置为较低的难度武术 : 为了使广大学生可以了解中国武术的基本套路。 可以设置为较低的难度中医 :为了使广大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医学的基本思维。 可以设置为较低的难度西医 : 为了使广大学生可以了解人体解剖,构造,基本原理。可以设置为较低的难度计算机 :为了使广大学生可以了解计算机原理,使用。 可以设置为较低的难度雕塑 :为了使广大学生可以了解立体美学。 可以设置为较低的难度哲学 :为了使广大学生可以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可以设置为较低的难度法律 :为了使广大学生可以了解中国目前宪法。 可以设置为较低的难度每科课程为100分,满分为2400分。高考不分文理,所有学生都必须学,必须考这些所有科目。可以极大增加学生知识面,拓宽视野。每个学生都有可能偏科,这很正常。但是因为难度很低,即使偏科,也不至于学不会。所以课程越宽广,对于学生来说,竞争越公平。例如每周课程表:学科分析:数学:把高考的数学,降低到中考的数学难度。语文:把高考的语文,降低到中考的语文难度。英语:把高考的英语,降低到中考的英语难度。化学:把高考的化学,降低到中考的化学难度。物理:把高考的物理,降低到中考的物理难度。政治:把高考的政治,降低到中考的政治难度。世界历史:学生需要了解世界历史大事件,学生课堂上讨论。考试时不用太难,可以用填空,问答,选择形式中国历史:学生需要了解中国历史大事件,学生课堂上讨论。考试时不用太难,可以用填空,问答,选择形式古汉语 :学生需要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学会100个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的写法。世界地理:学生需要了解世界各国国家的位置。考试时用画地图的方式画出世界所有国家。中国地理:学生需要了解中国地理情况。 考试用画地图的方式画出中国所有市级地。地质 :学生需要了解地球的构造,地质分布。用天空,问答,选择形式。建筑 : 学生需要了解建筑基本东西。原理,开发商,建筑商,预算,设计等等。考试用填空,选择,问答方式。美术 :学生需要会素描,国画。考试形式为画画。(例如统一画人物肖像)器乐 :学生需要学会电子琴双手弹奏。考试形式为演奏统一的乐曲。(例如土耳其进行曲),学校可以统一订购48键的国产电子琴,成本价300元左右。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经济实力,是买进口的高档琴,还是买毕业生的二手琴。声乐 : 学生需要学会唱歌,乐理。乐理采用笔试。唱歌为现场演唱。体育 :学生达标1500米,跳远,仰卧起坐,铅球,引体向上等等。武术 : 学生学会长拳套路一套。考试形式为现场表演考试。(例如高考定制长拳,虎拳,螳螂拳)中医 :学生需要了解中医思维,经络,五行生克。考试为笔试。西医 : 学生需要了解人体解剖,构造,基本原理。考试为笔试计算机 :学生会使用OFFICE,CAD等软件,会组装计算机。开始为笔试,现场组装。雕塑 :学生需要学会用刻刀在石膏上雕刻出作品。考试为现场雕塑。(例如统一雕塑人物肖像)哲学 :学生需要了解古雅典,古埃及,古中国的诸子百家思想。探讨人生。考试为笔试法律 :学生需要了解中国目前宪法。 考试为笔试。师资安排:初中和高中课程安排一致,也全学这些课程。初中毕业直接升入高中,实行普及高中制度。学生自初一开始学习这些课程,直到高三毕业。6年时间学完这些全部课程。假设初中中学共1000名学生,高中共1000名学生。那么可以共同享有师资力量。2000人,共6个年级,平均每个年级350人左右。分成10个班。每个班35人。24科:其中世界历史,中国历史为1名老师。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为1名老师。声乐,器乐为1名老师。武术,体育为1名老师24科共需要20名老师。平均每名老师授课100人。大学阶段:学生报考自己的专业,考上大学之后,在学习高中应学的课程。比如大学报考了金融专业,那么进入大学之后,大学1年级再学习高中时代应学的数学,语文,英语。而对于高中的化学,物理,政治,地理,生物等等,与金融没什么关系的学科,就不用学了。比如大学报考了建筑专业,那么进入大学之后,大学1年级再学习高中时代应学的数学,英语,物理,地理,化学。而对于高中的语文,英语,等等,与建筑没什么关系的学科,就不用学了。其余专业以此类推尤其对于英语,本人认为,如果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每个学生只要达到高中英语的水平,每个高中毕业生都可以当翻译了。而对于大学英语的4,6级考试,如果每个学生真能达到这个水平,都可以当英语语言专家了,可以比英国人还英国人了。所以我认为,高中阶段只要达到初中英语要求即可,大学毕业只要达到高中英语水平即可。我这里说的是真实水平,而不是考试成绩。只要把英语这个本来应该作为交流工具的东西,而不用笔试来考核,就可以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际水平。英语,音乐,美术,雕塑,这些东西应该用现场的方式考核。就是现场口语交流。因为这些东西都是不能用笔试来考核的对于有些学者提出,每个专业都有关联,即使看上去学金融专业的人学化学,也是有助于思维的宽广,我相信这句话。但是请学者们注意尺度。学金融专业的人,学音乐,学中医,学气功,学化学,学养鱼都可以说有助于拓宽思维宽度,但是没必要学成音乐家,中医家,气功家,化学家,养鱼专家,对不对,而对于高中的各个科目,是不是制定的难度太大了。高中时代的各个科目的课程,如果完全按照教学大纲的理想状态,学生都可以在各个方面成全方位学者了。但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只能在大学以后,在某一个专业领域努力学习发展。不可能各个方面都成专家的。正因为高中时代学科难度太深,才造成了学生的应试教育,我敢说,即使每年的高考状元,他的高中时代掌握的知识,也绝对不可能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水平。而这些考上清华的状元,几乎很大比例都是考试高手。

中国教育评论文章有哪些好的标题和内容

《浅谈中国教育发展》、《从中国教育简史看现代中国教育》。

学术堂分四个步骤来教你如何选择教育学方面的论文题目  1.选择一个笼统的题目  这个题目应该是你既感兴趣又对其有一定了解的题目。对这个题目你应该已有一些想法,而这些想法值得你去进一步探讨、研究,进而将其扩展为一篇论文。   阅读与思考  应该尽量多读书,以求得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在阅读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地给自己提出问题:你头脑中的那个题目是否已有人做过较为深入的探讨?你是否能从新的角度、新的侧面来进一步拓展此题目,提出有创见性的论点?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你就可以迈出下一步。否则,你就应该及时地放弃这个题目。  3.缩小题目范围  将题目的范围缩小到某几个方面,使其有可能成为一篇论文的题目。   确定最后的题目  最后选定的题目应符合以下几项要求:  1)选定的题目本身应该是有意义的,而且是严肃的。你的分析必须有见地、有深度。一篇科研论文应该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应该使读者读后有所收获。  2)选定的题目应该是你力所能及的。  3)选定的题目应该有足够的资料供参阅。论文中所表述的观点或看法应该建立在对各种资料的分析的基础之上。如果你只能找到一两本或一两篇与你的论文题目有关的书籍或文章,如果你只是从这一点资料中得出结论,那么你所做出的结论很可能依据不足。  4)选定的题目应该是可供客观研究使用的。  5)选题不应该是当前最热门却又无法下定论的题目。如果你选定的题目太大,无法写深写透,你就应该设法缩小它的范围,为自己的论文找到一个恰当的焦点。选题的过程是一个从大题目中发现小题目的过程。

教育学的学科思考— — 从西方教育学科研究的历史演变探讨教育学学科发展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人类出现的初始阶段就存在了。但是,教育作为一种认识或社会问题而被人们探讨,有意识地研究,则要迟得多。因此,可以说,作为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 教育学。是人类社会和教育实践活动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是教育宴践的高度概括和科学的抽象。教育学科首先在西方形成,其历史过程可分为三大时期:一、前学科时期从研究结果在历史上留下痕迹井产生深远影响这一角度看,可把古希腊哲人对教育的有关探讨作为前学科时期的起点,把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诞生作为终点,时间跨度约从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l6世纪末共20∞ 多年。这段时期又可分为“古希腊”和“中世纪”两大阶段。1.教育存在的台理性— — 研究对象与中心课题。从古希腊哲人遗留下来的有关文献看,首先进入他们思考领域的教育问题,并不是诸如“教育是什么 这样与认识事物性质密切相关的问题.而是社会为什/厶要办教育,人为什么要接受教育,教育应该怎么办(包括结构、内容与方法)等直接面对教育实践的原则性问题。有关“教育必要性”,有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强调教育的功利或实用价值的回答;有亚里士多德的教育与共同利益有关的非功利性价值的回答�6�8 �6�8 这些古希腊哲人对教育必要性问题的探讨,实际上是对教育价值和目的的探讨。它指向的是教育对人类、社会、个人的意义问题。它与哲人对自然的探讨有巨大差异。过去忽视了这一差异,但它却是“教育 这一人为事物特性充分、顽强而突出的表现。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进行教育括动的,所以研究教育,必然首先研究和论证自己需要的台理性。而后把教育当作满足自己需要的工具来设计 (从目的到内容、方法)。人的需要和对需要的意识、价值判断的不同与变化,必然会反映到教育问题上来,教育这一研究对象性质上的非自然性,教育研究与自然研究在问题域上存在区别。2,两种研究传统的发端— — 研究方法。古希腊哲人由哲学观直接导出教育价值观与目的观,成为他们主要的认识方法,是这时期教育研究方法整体上的一大特征。哲学在教育研究中发挥着双重作用,既是教育观形成的哲学理论前提,也是认识教育现象的理性工具,这两者的台一使教育观与哲学观直接对应,思考哲学问题的方法也就是思考教育问题的方法。因此,可以说,古希腊时期哲人关于教育问题的探讨,在一定意义上,只是他们的哲学观在教育这一具体领域中的运用和体现。这一最初形成的研究方式,哲学与教育观的密切关系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保持下来,成为教育研究中第一个最古老的传统。另外,以古罗马著名雄辩家和教育家昆体良为代表的另一种传统,即以如何培养雄辩家为核心问题的有关教育的系统探讨,他采用的立足于经验的总结与反思,面对现实的思辩与依赖直觉的判断及以服务于教育实践为目标的研究方法,成为古代又一种研究传统.对以教育实践问题为对象的教育研究产生持久的影响。犹如第一种传统在方法上有赣于哲学,并未形成特殊一样,第二种传统在方法上也未超出经验反思的范围,未形成教育研究的特殊,只是反思的内容是教育经验,在方法上更注意对与对象相关事物系统、全面的关注.因而显得缜密而有条理。3.认识教育现象的前提性问题域形成— — 研究结果。古希腊的教育研究,无论从方法,还是从研究结果的存在形式看,都还未达到专门化的程度,只是以一些观点、见解的方式存在,很难说是系统的理论,更未形成学科。但这并不等于说古代对教育的探讨不重要,古希腊时期教育研究的结果形成了认识教育现象的前提性问题域,是教育理论的基础构成。有关教育的问题,古希腊哲人的基本回答可概述如下:(1)人与社会是否需要教育? — — 从社会功利及个人在社会中生存的需要来论述其必要性。(2)人是否有接受教育的可能? 提出了教育中身与心、感性与理性、智与德等一系列范畴的肯定回答。(3)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的原因是什幺?— — 遗传、习惯与教育。(4)教育对人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 — 规范与塑造作用。(5)人什么时期接受教育最重要和有效?— — 儿童时期。可以说,人类历史上教育探究的初始期对人类教育认识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贡献,不在于得出的结论.而在于形成的基本问题域。4.中世纪的变化与意义。从中世纪一些教育文献中可看到,循着演绎的路线探讨教育问题时,神学家们不再以哲学.而是以神学为起点,论证过程中主要引用圣经中的话作为理论依据.或者以上帝的名义来证明结论的正确。哲学服从神学、理性服从信仰,这样一个中世纪神学家推崇的最高原则,也体现在对教育问题的探讨中,神学统治是中世纪学术僵死、倒遇、贫乏的重要原因。它从反面告诉了我们演绎过程中大前提的决定性意义。神学至上的教育观区分了信仰与真理、道德与知识两对范畴,就此而言.是一种认识上的进步.因为至着与至真尽管相关,但并不等同,区分有助于对它差异和各自特性的研究。与此相关的是,中世纪的宗教教育家关注内心体验、反省、感悟等一系列人的内心世界与精神领域的变化,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作为范例解剖人性.描写人皈依上帝所走过的长长的心路。中世纪的教育研究并非一片空白,也不都是倒退。当时已有人开始注意和研究教育对象的心理因素.井把此作为研究、确定教育行为的重要依据.同时,对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路线与哲学思辩路线的有意识区分,对信仰与知识的区分,都为近代科学的诞生创造了认识条件.但是,从总体上看这些都来形成一种普遍的研究因素和传统。因此,前学科时期教育研究的主要形态还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奠定的。中世纪孕育着新时期的曙光,它是从古希腊原始哲学的辉煌通向近代科学诞生的桥梁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自私的,还有很多的人是只为自己的群体说话或做事,当他们面对与自己对立的群体时,往往将对方贬得体无完肤。那些赞同并理解现在中国披着改革和素质教育外(和谐)皮的应试教育的是一个群体,那些盲目推崇的是一个群体,那些反感、厌恶中国应试教育以及对它深恶痛绝的也是一个群体。我们可以看到当某些有关教育的事件——或改革,或是学生意外被死亡等——发生后,总有来自不同方向、不同深度、不同感情的声音。有很多人在人生路上遇到挫折的时候,总会感叹自己是应试教育下的牺牲品,从而油然而生出对它的敌意。朋友,你问下你自己:我真的是应试教育的牺牲品吗?你眼中垃圾的应试教育伤害你什么了?如果你说它扼杀了你的创造力,那你上学前没接受教育前,你的创造力怎么样?是像爱迪生一样,做着各种各样的小实验还是和世界99%以上的小孩子一个样,整天的无目的玩耍?假如现在你的创造力恢复到上幼儿园前,你又能做出什么过人的创造?朋友,别天真了,真正拥有那种天赋的人只是极少数,那极少数的人被扼杀了,跟你有什么关系?如果你说它让你过多的记忆那些洗(和谐)脑专用、精华并且垃圾的东西同时浪费了你很多时间,那么假如这几年你完全也不上学,完全不接受那令你恨到骨子里的教育,完全走你自己的路,请你想下你现在会怎样?你会说我可能会在商业上成功,可能会有李嘉诚般的成就。朋友,你又天真了,真正有商业成功潜质的人仍然是极少数,你可以不完全统计下那些受教育程度低并且有较大成就的有多大比例——1%?1%?况且接受完这些教育可以让你更容易达到你想要的成功,不是吗?能够有权利批判应试教育的是那些极少被它扼杀的天才,朋友,你是吗?一个人活着最重要的主题之一是感恩和宽恕。如果一个人对一件事或物仍然抱着主观的感情,不能做到感恩、宽恕,那么他的判断和评价是毫无分量的。你眼中那所谓的应试教育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你知道吗?一个国家很重要的一个主题是发展,如果不用这种教育方式,整个国家实力会有现在的水平吗?请不要再谈那些贪(和谐)污腐(和谐)败、人情冷漠之类的现象,什么样的教育会铸就一个什么样的国度,这是在国家整体健康发展的前提下当前教育对人性自私引导的必然!如果你说由于你所受的应试教育,你的过分投入让你的性格发生了改变,甚至人不人,鬼不鬼,那么我要说:朋友,你应该知道人的本性是在3岁前决定的,以后即使改变也是对外表现方式的改变,你完全可以采取心理学和脑精神学方法改变过来。事实上,对于某些人,中国的教育没有改变他,反而让他恢复自己掩饰的本性。在应试教育下,有些人——可能这个比例是千分之一,也可能是万分之一,虽然不是很大,但一定存在——有心理问题,甚至自杀了、疯了、变态了。这些人是不幸的,朋友你要知道适者生存,在任何一种教育下,都会有些这类人,都会有一些不适应所生国度的个体。起码现在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教育,不能适应那种教育环境,只能怪他们自己生不逢时与地!同时他们也属于有权利批判中国教育的那类,朋友,你是属于这个群吗?如果你也属于他们这类的话,那你还有心情在网上溜达吗,早忙着自杀去了。对于多数人,小学的老师是他们的精神启蒙导师。世上对小学老师怀有恨意的人很少,更多的人是彻底的厌恶所有的中学老师以及那些他们认为垃圾的大学老师。有人认为:中国的大多数中学老师素质很低、人品低劣;或者是愚昧寡知、误人子弟,很少有人授人以渔,像关爱自己孩子一样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教师的个人素质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直线下降。很多人不知道,老师是这个世界最弱势的群体之一,甚至有的老师自嘲自己为:剩余劳动力。你敢想象让你在一个岗位上干一辈子,每天朝五晚九,充满压力,没有发展前途的日子吗?教育的本质是让人更优秀!他们也一样,也是尽力让我们更好,所以总是做出让我们反感的事情——也许是因为我们的叛逆心理。他们总是接受上面给的各种指标,每天的压力,你能想象吗?很多老师兢兢业业一生,到头来一无所有,却得到你们这些人的愤恨,这公平吗?朋友,有时间跟你们以前的老师聊聊,你们会对他们有新的认识。有些人会觉得在当前教育中学习或被学习的东西一点用也没有,教材内容过时、不联系实际。毕业后背过的东西大概99%都忘了。甚至有人说:假如这个世界上每个人可以选一个职业,这些职业都是公平的无贵贱之分,那么我会选终身批判中国的教育。朋友,你感觉学的没用,那是因为你从来没有给自己人生真正的定位,难道你敢说你现在已经定位了?一个人有了自己的定位,就会走自己的路。一个走自己路得人怎么会做没用的事情、学没用的东西呢?一个连自己路都不敢走的人,怎么可以随便说以前所走的路是正误呢?朋友,有一个你连想都不敢想的论点: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国民生活水平等都是由它的国家本质决定的,所以要改变当前教育体系,你应该知道真正要改变什么了!但这种改变,你认为可能吗?无法改变,你只能适应!并且教育正在一步步改革——你看不到是因为你的眼睛离这个庞然大物太近,以至于它挡住了你的视线——一切正在趋于相对合理,我们最好要相信最终那些不合理得东西会随着时间的改变慢慢变得合理。当有些人为了实现梦想整天想做梦,从来没有行动的时候(或者有了一些行动后,感到了自己无能)——一个人获得成功机会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等,一种是自己寻找,而等到的概率是万分之一,寻找到的概率是千分之一,所以多数人宁愿等也不愿寻找——便把心中的不满发泄到一直帮助自己完善自己的教育上!不论抱怨中国教育的群体还是推崇当前教育的群体,大多数人多数最美好、难忘的时光是在接受教育时拥有的,可是当他们发现了教育的缺陷后便不断对它嗤之以鼻,鄙视,辱骂!很多人的童年和少年记忆是中国教育陪他们走过的,他们在中国教育下成长、发展,可以说中国教育给一个人的印痕就如同这个人母亲留给他的记忆。对于人,儿不嫌母丑,小时候,你觉得你母亲(教育)是美的,你大了,当你发现她身上很多伤口,你该怎么做——是骂她,让她更难受,还是帮助她,让她更健康?即使帮不了,你是不是应该给予她更多的是关注和期望而不是恨她——要知道不能使你成器,她也很伤心!现在的高等教育更受到大多数人的唾弃,有很多人选择了退学。退学的各有各的理由,而阻碍他们退学的原因不超过五个——也就是这不超过五个的原因,让当前的高等教育保持着相对稳定。学校扩招也许对个人发展是有阻碍的,但是这对整个社会发展却是有极大促进作用的——这需要在社会发展数年后,从数据和真实观察中才能看到;你也许会说学校考试制度不合理,应该改进或取消,朋友你有更好的建议吗?这种制度世界哪里不在用?难道你真的认为马克思主义思想超前于这个世界?如果废除考试,这除让那些卖四六级答案的失业引起社会动荡,让你少花时间和钱应付考试,从而有更多时间去开发下一代外还有什么好处?你也许会说学校师资跟不上,这是和扩招不能缓和的矛盾,难道这样一个小小的挑战就能让你整天堕落?教材过时、脱离实际,教学方法呆板,朋友,你都用这种教材用了那么长时间,并且在这种应试氛围下生活了十几年,如果突然换个积极开放的环境、全新的教材,就你以前在应试教育中所学的那些方法,你感觉你能应付得了吗?能够适应得了的是极少极少数,就凭你那被国育炭化的脑袋你感觉你能活下来吗?朋友,接受现实吧,不上学,你还有其他路吗,既然离不开他它,就好好适应。如果适应不了,就像我一样,退了吧——我已经决定这个学年结束,明年就退。你要清醒知道:退学不是你对教育发的脾气也不是你对自己的放纵,而是在一切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做的最理性的选择。如果你已经退学,不管你是因为何种原因退的,我都不想过多说什么。我想你们都大概20岁左右,每个人都有几个十年,但20-30这个十年只有一次,我们共同珍惜!中国的教育制度是相对合适的,不合适的只是我们过多的抱怨和过激的思考。今年春晚,有一个“党的政策亚克西”,虽然这个节目可以让很多人呕吐,可是我们又能怎么办,要知道我们根本无法掌控这个时代的声音。在三个月前,我还想给教育部送些tnt,还想给中国教育部长一个耳光。一个月前,我已彻底原谅那曾经让我恨之入骨的教育和老师。朋友们,为了你们自己,不要再对那另你讨厌的教育过多的怀有敌意,你会发现看透是一种睿智,而放下更是一种美。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