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中国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论文范文初中

发布时间:2024-07-08 02:56:13

中国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论文范文初中

我是苗族的,不晓得如何写,不过可以提供些建议: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在毁坏当地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同时有利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总之,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对苗族而言,我们有我们独特的文化和深远的历史。文化内涵深厚,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惯常法的民族,也是第一个冶炼青铜的民族。现代苗族文化是多元而开放的,著名的苗族艺术有苗族芦笙舞,湘西苗鼓,湘西苗剧,苗族凳子舞,巴乌,苗琴,苗绣苗服,苗族蜡染等,苗族祖先古代发明了苗族历法-苗历。主要的苗族节日有:三月三,花山节(踩花山),六月六,苗年等。苗族因支系和地域分布的不同也可导致语言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对苗族而言,主要以稻米和玉米为主粮,过年有年糕,近似日本年糕的做法。苗族根据历史,有“盘瓠崇拜”,许多南方少数民族也有盘瓠崇拜,(《清史稿》:古西南夷多盘瓠遗种,曰僮,曰苗,曰瑶。。。。。。苗蛮尤多。),所以原则上苗族行医行药者不吃五爪动物。过年的时候,全家必须让自己的狗先吃(盘瓠:犬图腾),打苗人的狗视为对主人不敬。而苗族历史根据传说是这样的:苗族发源于上古九黎部落,其首领为蚩尤(苗文:Yeuf Chik),,蚩尤即为苗人共祖。蚩尤和炎黄部落发生战争,即历史上著名的涿鹿之战。炎黄部落九战九败,遂造指南车,乘大雾弥漫进攻蚩尤,蚩尤战败,传说蚩尤死后化为枫树,故有地方苗族自称"蒙”(苗文:Hmongb/Hmoob)意为“树心”的意思,枫树心生妹榜妹留(汉语意思:蝴蝶妈妈),妹榜妹留才生苗族远祖姜央。

中秋节各地风俗习惯 〔福建省〕 浦城县女子穿行南浦桥,吃求长寿。建宁中秋夜俗以挂 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上杭县中秋,儿女多於拜月时请月姑。方法是以竹筐作为月姑的替身,如果有神降临,竹筐会自己摇动,以其摇动的次数来卜吉凶。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中央控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这个习俗是来自於月饼中藏有反元杀鞑子讯的传说。金门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拜天公用做成仙桃型的红 叫「天公 」。拜月的红 则做成猪羊的形状,数目必是九猪十六羊。 〔广东省〕 广东各地有中秋节吃芋头的习俗,据说是纪念元末杀鞑子的历史故事。中秋节杀鞑子后,便以其头祭月,后来改以芋头代替。至今广东人剥芋皮时仍称为「剥鬼皮」。 〔山东省〕 庆云县农家八月十五日祭土谷神,称「青苗社」。诸城、临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坟祭祖。冠县、莱阳、广饶及邮城等地的地主也於中秋节宴请佃户。即墨中秋节吃一种应节食品叫「麦箭」。 〔山西省〕 潞安中秋节宴节请女婿。永宁中秋夕恭祀太阴星主。大同县月饼称团圆饼,大至二、三尺,中秋夜且有守夜之俗。石楼县中秋祀城隍。 〔河北省〕 万全县称中秋为「小元旦」,月光纸上绘有太阴星君及关帝夜阅春秋像。河间县以中秋雨为苦雨,中秋节若下雨,当年的青菜必定味道不佳。 〔陕西省〕 西乡县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亦安排佳宴。不论贫富,必食西瓜。请边中秋有吹鼓手沿门鼓吹,以讨赏钱,例同端午、除夕。洛川县中秋节家长率学生携礼物为先生拜节,午饭多於校内聚餐。 〔江苏省〕 无锡县中秋夜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有月宫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江西省〕 吉安县在中秋节的傍晚,每个村都稻草烧瓦罐。待瓦罐烧红后,再放醋进去。这样子就有香味飘满全村。新城县过中秋自十一夜起悬挂通草灯,以鼓乐迎迎之於市街,直至十七日止。 [安徽省] 婺源中秋节,儿童以砖瓦堆一中空宝塔。塔上挂以帐幔匾额等装饰品,又置一桌於塔前,陈设各种敬「塔神」之器具。夜间则内外皆点上灯烛,光辉可爱。绩溪中秋儿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扎成发辫状,浸湿后再拿起来向石上打击,使发出巨响并有游火龙的风俗。火龙是以称草扎成的龙,身上插有香柱。游火龙时有锣鼓队同行,游遍各村后再送至河中。 [四川省] 嘉定县中秋节祭土地神、扮演杂剧、声乐、文物,称为「看会」。除了吃月饼外,四川人也在中秋节打 粑、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等。有的地方也点桔灯。将桔子挖空,点上蜡烛,悬於门口,以示庆祝。也有儿童在柚子上插满香,沿街舞动,叫做「舞流星香球」。 《乳源县志》还记载,中秋节吃芋头,可治疥癞。广东中秋也有儿童提灯的风俗。灯的材料有红柚皮雕的柚灯,素馨茉莉花结的花灯,明亮的灯火带著阵阵的花果清香,使人爱不释手。东莞青年未婚者也在月下焚香燃烛,乞求月老为其撮合。霞浦有中秋曳石的风俗。曳石是戚继光发明的,以石块系上绳索,沿街拖拉,虚张声势,用来恐哧敌军。

1、一天的见闻 初二(4)班 张夜爱 在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曰——春节,家家喜气洋洋,挂上红红的灯笼,贴上红红的春联,忙忙碌碌…… 正月初一,又是一个快乐的曰子。 以往我都是起得最晚的人,可今天我争了个第一,因为极想闻闻那香气扑鼻的爆竹烟味儿。一串串鞭炮在人们手中点燃,声音真大,四处飞溅,仿佛要把每一个祝福送到千家万户,一阵阵爆竹声接连不断,噼里啪啦的,热闹非凡。 在鞭炮声过后,就没有什么好玩的了。还是吃早餐吧,待会儿出去玩一玩! 吃过饭后,我邀几个朋友一起去玩,在街上点燃的爆竹在地上开出了美丽的花,漂亮极了,袋里装着父母给的零花钱,甭提多高兴了。今天的小鸟也出来凑热闹,大概它们心里也很高兴吧。 街上不愧是街上,玩的吃的样样俱全。看到的大多数是一些小孩,我瞧了瞧,就数麻辣摊的生意最好: “我要一串年糕!”一个胖孩子叫道。 再去别的地方瞧瞧如何?在一家文具店摊前,我又停下了脚步。那里有各种玩的东西:飞机模型、望远镜、电动汽车……尽是一些玩的东西。我发现最受欢迎的是那些玩的东西。 在其它地方,我还看见有的在卖气球、手枪、跳绳,有的在卖小吃、点心、水果,穿的用的吃的样样俱全,真是无奇不有。 玩了一上午,下午我又要去走亲访友拜新年了,这无疑也是一件高兴的事。 今天真是玩得太痛快了!算是一饱眼福二饱口福三饱手福了。最为幸运的是那些卖主了,今天可是生意兴隆啰! 真心希望今天全国的小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快快乐乐,没有烦恼,但千万不要“玩物丧志”哟! 简评:本文以一天的见闻为线,写出了春节的喜庆气氛。打爆竹,逛街,一路写来,在热闹的氛围中写出了人们过春节时高兴心情。可以说本文的“高兴”可算全文之文眼。而以一天的活动为视角切入,反映传统春节的热闹与人们的无限快乐,抓住了话题“春节”的关键特点。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 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是中国农历的新年。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这是一个最重要、最热闹的节日。因为过农历新年的时候,正是冬末春初,所以人们也把这个节日叫“春节”。 中国人过春节有很多传统习俗。从腊月二十三起,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了。在这段时间里,家家户户要大扫除,买年货,贴窗花,挂年画,写春联,蒸年糕,做好各种食品,准备辞旧迎新。 春节的前夜叫“除夕”。除夕之夜,是家人团聚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说说笑笑,直到天亮,这叫守岁。除夕零点的钟声一响,人们还要吃饺子。古时候叫零点为“子时”,除夕的子时正是新旧年交替的时候,人们在这时吃饺子,是取“更岁交子”的意思。这也是“饺子”名称的由来。 过了除夕就是大年初一。从初一开始,人们要走亲戚、看朋友,互相拜年。拜年,是春节的重要习俗。拜年时,大家都要说一些祝愿幸福、健康的吉祥话。 春节习俗——放爆竹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高兴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旧时,从春节子夜开财门起,就有送财神的,手拿着一张纸印的财神在门外嚷着:“送财神爷的来啦!”这时屋里的主人,为了表示欢迎财神,便拿赏钱给来人,送财神的口中,当然总免不了要说些吉利话。例如:“金银财宝滚进来”啦!“左边有对金狮子,右边有对金凤凰”啦!等等之类的口彩。另外还有一种就是装扮成财神爷的模样,身穿红袍,头戴纱帽,嘴上挂着假胡子,身上背着一个收钱的黄布袋,后面跟着几个敲锣打鼓的,挨家挨户地去散发财神爷像,以便讨赏钱。每到人家门口,就唱起:“左厢堆满金银库,右边财宝满屋堆。”一大堆讨吉利的话,不绝于口,直到主人欢喜地接过那张红纸财神爷像,给他们些钱,扮财神的这些人,连声道谢之后,就起劲地敲打一阵,在咚咚锵锵的锣鼓声中,转到别家去了。 大家放完爆竹回到屋里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拜天地、迎神、祭祀祖先。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南方人还在祭祖之后,查看历书上所载今年的吉利方向,燃灯笼火把,提壶挈酒,奉香鸣爆竹,开门出行,迎接喜神,称“出天方”或“出行”,浙江叫“出寻”,上海叫“兜喜神方”。此俗为趋吉、祈求神灵保佑一年百事顺遂。除夕守岁是整夜不睡、通宵达旦的。是夜,主妇们忙着挂灯结彩,张贴春联,剪窗花,贴年画,红红绿绿把房子装饰得花团锦簇,为节日增添了浓郁的气氛。孩子们最盼望的事也许就是压岁钱了。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甚而追讨到爷爷妈妈的卧房,一齐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老人家还嫌不够热闹,故作小气,由讨价还价到围攻摸索,最后把老祖宗的红包挖掘出来,大家抢掠一空,才呼啸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却乐不可支,认为这是新年事事顺利的好兆头。 人们的传统观念,总是喜欢在过年时,多讨些好彩头,希望一切顺利,这其中有许多旧习俗。如各地都有禁止使用扫帚之俗,以为新年使用扫帚将会把运气扫走,扫去财运,新的一年会难交好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为使此俗流行,还定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新年也不可骂孩子,说话必须特别留意。如果小孩子粗心大意砸碎了饭碗,大家也绝不骂他,反而说他“岁岁平安”,因“碎”“岁”谐音冲一冲不祥的气氛。新年里,大人最怕小孩子说溜了嘴,开年讲些不太吉利的话,除了横关照竖关照,有的地方还用块红布或草纸向孩子们口上揩抹,其意思是把嘴当作屁股,即使说出不吉利的话来,也等于放屁。还有的人把橘子、荔枝置于枕边,叫做“压岁果子”。橘子、荔枝谐音“吉利”,以求来年大吉大利。有的地区还有一种习俗,就是偷财神爷像,而且偷到后要把它藏在裤裆里,以取“财神入库(裤)”这句成语的意思。在这些异想天开的趣俗之中,埋藏着历代多少劳苦百姓献媚命运之神的良苦用心。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春节习俗——贴窗花 新春佳节时,许多地区的人们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一一一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窗花"。 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喜气洋洋。 春节习俗——贴福字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据《梦梁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旭,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文中的“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漳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福”字以前多为手写,现在市场、商店中均中出售。 春节习俗——守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为什么称作“熬年”呢?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在远古的洪荒时代,有一种凶恶的怪兽,人们叫他"年"。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兽就要从海里爬出来伤害人畜,毁坏田园,降灾于辛苦了一年的人们。人们为了躲避年兽,腊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关紧大门,不敢睡觉,坐等天亮,为消磨时光,也为壮胆,他们就喝酒。等年初一早晨年兽不再出来,才敢出门。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江南的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童稚,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窜。此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古人把竹竿燃烧后,竹节里的空气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这也即是"爆竹"的由来。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兽怕红,常常被年兽吃掉。这事后来传到天上的紫微星那儿,他为了拯救人们,决心消灭年兽。有一年,他待年兽出来时,就用火球将它击倒,再用粗铁链将它锁在石柱上。从此,每到过年,人们总要烧香,请紫微星下界来保平安。 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大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作“平平安安”。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也有的俗户人家推牌九,掷骰子,赌梭哈,打麻将,喧哗笑闹之声汇成了除夕欢乐的高潮。 春节习俗——拜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盛放飞帖之用。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因为正月又叫元月,正月十五的晚上是一年里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宵”是“夜晚”的意思,所以,正月十五晚上的这个节日就叫元宵节。 元宵节,中国人有赏灯和吃元宵的习俗。俗话说“正月十五闹花灯”,因此,元宵节也叫灯节。 元宵节赏灯的习俗到现在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元宵节这天,到处张灯结彩,热闹非常。夜晚一到,人们就成群结队地去观赏花灯。五光十色的宫灯、壁灯、人物灯、花卉灯、走马灯、动物灯、玩具灯……汇成一片灯海。有的花灯上还写有谜语,引得观灯人争先恐后地去猜。 元宵节吃元宵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早在1000多年前的宋朝,就有这种食品了。元宵是一种用糯米粉做成的小圆球,里面包着用糖和各种果仁做成的馅,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因为这种食品是在元宵节这天吃,后来人们就把它叫做元宵了。中国人希望诸事圆满,在一年开始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吃元宵,就是希望家人团圆、和睦、幸福、圆圆满满。 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 清明,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在农历三月(公历4月5日左右),此时正是春光明媚,空气洁净的季节,因此,这个节日叫做“清明节”。 清明节人们有扫墓祭祖和踏青插柳的习俗。 中国人有敬老的传统美德,对去世的先人更是缅怀和崇敬。因此,每到清明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到郊外去祭扫祖先的坟墓。人们为坟墓除去杂草,添加新土,在坟前点上香,摆上食物和纸钱,表示对祖先的思念和敬意。这叫上坟,也叫扫墓。 清明时节,山野小草发芽,河边柳树长叶,到处一片新绿,正是户外游玩的好时候。古人有到郊外散步的习俗,这叫“踏青”;还要折根柳枝戴在头上,叫“插柳”。据说插柳可以驱除鬼怪和灾难,所以,人们纷纷插戴柳枝,祈求平安幸福。 现在,殡葬方式有了很大改变。实行火葬,废止土葬后,田野里的坟墓越来越少了。但是,清明节祭祖踏青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每到这一天,人们还是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怀念自己的祖先,也会到郊外呼吸新鲜空气,观赏蓝天、绿树、小草和鲜花。 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端午节,也叫“五月节”。过端午节时,人们要吃粽子,赛龙舟。据说,举行这些活动,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战国时的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中,秦国最强,总想吞并其他六国,称霸天下。屈原是楚国的大夫,很有才能。他主张改革楚国政治,联合各国,共同抵抗秦国。但是,屈原的主张遭到了坏人的反对。楚王听信了这些坏人的话,不但不采纳屈原的主张,还把他赶出了楚国的国都。屈原离开国都后,仍然关心祖国的命运。后来,他听到楚国被秦国打败的消息,非常悲痛,感到自己已经没有力量拯救祖国,就跳进汨罗江自杀了。这一天正是公元前278年农历的五月初五。 人们听到屈原跳江的消息后,都划着船赶来打捞他的尸体,但始终没有找到。为了不让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百姓们就把食物仍进江中喂鱼。以后,每年五月初五人们都要这样做。久而久之,人们又改为用芦苇的叶子把糯米包成粽子仍进江里。于是。就形成了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 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 按照中国的历法,农历七八九三个月是秋季。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八月十五又是八月中间的一天,所以这个节日叫“中秋节”。中秋节这天,中国人有赏月和吃月饼的习俗。 秋季,天气晴朗、凉爽,天上很少出现浮云,夜空中的月亮也显得特别明亮。八月十五的晚上,是月圆之夜,成了人们赏月的最好时光。人们把圆月看作团圆美满的象征,所以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按照传统习惯,中国人在赏月时,还要摆出瓜果和月饼等食物,一边赏月一边吃。因为月饼是圆的,象征着团圆,有的地方也叫它“团圆饼”。中国月饼的品种很多,各地的制法也不相同。月饼馅有甜的、咸的、荤的、素的,月饼上面还各种花纹和字样,真是又好看、又好吃。 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这是一个很古老的节日,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在中国数字中,一、三、五、七、九为阳数,二、四、六、八为阴数。因此,九月初九被称作重阳或重九。中国古代,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要举行各种活动,如:登高、赏菊、插茱萸、吃重阳糕等。 登高是重阳节的主要习俗。古人认为,九九重阳,登高可以避祸免灾。后来,重阳节登高爬山,逐渐演变成了人们放松心情、锻炼身体的体育和旅游活动。 插茱萸和赏菊也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茱萸是一种植物,果实可以吃,茎、叶都是药材。菊花在九月盛开,有“长寿花”的美称。为了避免瘟疫,驱除恶气,重阳节这天,人们就把茱萸和菊花插戴在身上,还要观赏菊花,饮菊花茶和菊花酒。 重阳糕是一种用面做的食品,可以加枣、银杏、松子、杏仁做成甜的,也可以加肉做成咸的,讲究的还要做成九层,再在上面做两只小羊,以谐“重阳(羊)”之音。 现在过重阳节,已经见不到插茱萸等风俗了,但是很多人仍然会在这一天登高赏菊,观赏秋天的美景。近年来,这个古老的节日又增加了新的内容,成为一年一度的“敬老节”。每当佳节来临,人们都要举办各种敬老活动,祝愿老年人步步登高,健康长寿。

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论文范文初中

《锦绣中华民俗村》中国民俗文化村占地 20 多万平方米,是中国第一个荟萃各民族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和民居建筑于一园的大型文化旅游景区,内含 22 个民族的 25 个村寨,均按 1 : 1 的比例建成。通过民族风情表演、民间手工艺展示、定期举办大型民间节庆活动,如华夏民族大庙会、泼水节、火把节、西双版纳风情月、内蒙古风情周等多种方式,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示出我国各民族原汁原味、丰富多彩的民风民情和民俗文化,让游客充分感受中华民族的灵魂和魅力。中国民俗文化村以“二十五个村寨,五十六族风情”的丰厚意蕴赢得了“中国民俗博物馆”的美誉。 中秋节的晚上,星点点,灯火盏盏,傣灯、瑶灯等民族灯饰与千盏传统花灯交相辉映,二三好友,五六同乡,浪漫情侣,温馨家庭,漫步风情河畔,赏圆月、猜灯谜、中大奖,吟诗赏月,游园拜月,燃放河灯,其乐融融,外国朋友和各少数民族同胞也都开心的加入放河灯的行列,形态各异的河灯飘荡风情河中,煞是好看。民族歌舞、民乐演奏、灯彩巡游、阿细跳月,多彩民族艺术轮番上场,交汇成万人狂欢闹中秋的盛况。 活动期间的各项演出非常丰富,白天看各个村寨表演、精彩马战、《东方霓裳》,晚上看《龙凤舞中华》,中秋当天,近百名深圳武术爱好者也亮相民俗村,在老戏台联袂展演少林棍、童子功、太极拳、咏春拳等武功家数,并带领游客学习健身体操,场面热闹非凡,游客大呼好玩。 谊放的鼓乐队、快的龙灯队、诙谐的民间社火、端庄典雅的民族时装队,在民俗村内缓缓前行;民俗村内的民族音乐喷泉随着音乐喷出五色水柱,景区夜空的游光光束,把游客带进欢乐的高潮,带进中华民族生活的美妙诗篇之中。

1、一天的见闻 初二(4)班 张夜爱 在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曰——春节,家家喜气洋洋,挂上红红的灯笼,贴上红红的春联,忙忙碌碌…… 正月初一,又是一个快乐的曰子。 以往我都是起得最晚的人,可今天我争了个第一,因为极想闻闻那香气扑鼻的爆竹烟味儿。一串串鞭炮在人们手中点燃,声音真大,四处飞溅,仿佛要把每一个祝福送到千家万户,一阵阵爆竹声接连不断,噼里啪啦的,热闹非凡。 在鞭炮声过后,就没有什么好玩的了。还是吃早餐吧,待会儿出去玩一玩! 吃过饭后,我邀几个朋友一起去玩,在街上点燃的爆竹在地上开出了美丽的花,漂亮极了,袋里装着父母给的零花钱,甭提多高兴了。今天的小鸟也出来凑热闹,大概它们心里也很高兴吧。 街上不愧是街上,玩的吃的样样俱全。看到的大多数是一些小孩,我瞧了瞧,就数麻辣摊的生意最好: “我要一串年糕!”一个胖孩子叫道。 再去别的地方瞧瞧如何?在一家文具店摊前,我又停下了脚步。那里有各种玩的东西:飞机模型、望远镜、电动汽车……尽是一些玩的东西。我发现最受欢迎的是那些玩的东西。 在其它地方,我还看见有的在卖气球、手枪、跳绳,有的在卖小吃、点心、水果,穿的用的吃的样样俱全,真是无奇不有。 玩了一上午,下午我又要去走亲访友拜新年了,这无疑也是一件高兴的事。 今天真是玩得太痛快了!算是一饱眼福二饱口福三饱手福了。最为幸运的是那些卖主了,今天可是生意兴隆啰! 真心希望今天全国的小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快快乐乐,没有烦恼,但千万不要“玩物丧志”哟! 简评:本文以一天的见闻为线,写出了春节的喜庆气氛。打爆竹,逛街,一路写来,在热闹的氛围中写出了人们过春节时高兴心情。可以说本文的“高兴”可算全文之文眼。而以一天的活动为视角切入,反映传统春节的热闹与人们的无限快乐,抓住了话题“春节”的关键特点。

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的住宅,多成院落,一般大门忌朝西开。房屋呈方形,有较深的前廊,庭院多栽花卉、葡萄、果树,打扫得十分洁净。室内砌土炕,墙上挂壁毯,开壁龛,并饰以多种花卉图案。饮食方面,他们以面粉、大米为主食,喜喝奶茶,佐以面粉烤制的馕。饭菜种类很多,有抓饭。肉粥、拉面、汤面、薄皮包子、烤包子、油塔子、烤肉等。喜欢吃甜瓜、西瓜、葡萄、苹果、梨、杏、石榴等水果,主要吃牛、羊肉以及鸡、鸭、鱼肉;禁食猪肉、驴肉、食肉动物及凶禽猛兽;禁食一切动物的血。 维吾尔族的传统服装为,男女老少均戴四楞小花帽。男子普遍喜欢穿对襟“袷袢”(长袍),内着绣有花纹的短衫。女子喜着连衣裙,外套黑色对襟背心,戴耳环、手锡、戒指、项链等装饰品,姑娘多梳小辫,现在城市居民一般穿时装。 维吾尔族人待人讲究礼貌。在遇到尊长或朋友时,习惯于把右手按在前胸中央,然后身体前倾,连声问好。家里来客都热情招待。维吾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舞蹈轻巧、优美,以旋转快速和多变著称,反映了维吾尔族人乐观开朗的性格。维吾尔族以农业为主兼营牧业,有经商传统,同时传统手工业十分发达,而且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他们制作的地毯、刺绣、丝绸衣料、铜壶、小刀、民族乐器等,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重要内容。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就是要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原则出发,尊重各民族的平等权利,不能因某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就歧视或侮辱他们;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的保持或改革,应由该民族的干部群众去决定,别的民族或个人不能强制或干涉;任何民族不能以自己民族风俗习惯为标准,去衡量和要求别的民族,也不能以个人的好恶去对待民族风俗习惯,去处理同风俗习惯有关的事情。实践证明,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保护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由此说明,各民族无论是保持还是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都是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实质上是坚持各民族平等原则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对民族风俗习惯的侵犯,就意味着对民族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的践踏。我国刑法第147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正当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刑法把“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归入“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其实质就是从法律上保护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 二是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每个民族对自己的风俗习惯都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往往把其他民族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看作是对本民族的尊重,把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轻视,看作是对本民族的歧视。因此,任何不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言行,那怕是出于开玩笑,都容易刺激以致伤害民族感情,不利于民族团结。 三是有利于繁荣和发展民族文化。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的一些风俗习惯本身就是以歌曲、舞蹈、体育的形式来表现的。许多民族往往通过自己的风俗习惯来保存和发展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例如,我国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创造了自己富有特色的文学艺术,有很多是以唱山歌和讲故事的民间口头文学形式在群众中代代相传,并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有些表现在他们具有特色的日常用具、衣饰、建筑、手工艺品等方面。正是由于民族风俗习惯上的千差万别,构成了民族文化的多彩多姿,使文化艺术的内容和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因此,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利于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和繁荣。 元宵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的大节,颇为显要。元宵节的得名,因其节俗活动在一年的第一个月(元)的十五日夜(宵)举行而来。元宵节也叫“灯节”、“灯夕”,因为这个节日的主要活动是夜晚放灯,故名。此外,元宵节也叫“上元”、“上元节”,这是从道教借来的说法。 关于元宵节习俗的形成,说法颇多,但一般变为在汉代就初具雏形。史载汉武帝的时候,汉室要祭祀一位叫“太一”的神明。据称泰一是当时相当显赫的一位神明,地位在五帝之上,并有恩于汉帝,所以受到的奉祀比较隆盛。相传另一位汉室皇帝汉文帝也和元宵节有关。这位汉文帝是大将周勃勘平“诸吕之乱”即位称帝的,而那勘平叛乱的日子正是正月十五,所以此后每逢正月十五夜晚汉文帝都要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并且确定这天为元宵节。不过,和这两位汉室皇帝有关的正月十五夜祭太一、游玩,并无张灯、放火的记载,汉室的另一位皇帝——汉明帝则敕令元宵燃灯,从而形成了后世张灯、观灯的习俗。 吃元宵 不管南方北方,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都要合家团聚吃元宵。 正月十五又叫“上元”节。“元宵”这种食品名称,据说出现于宋末元初,是因为人们习惯在上元节之夜吃它的缘故。元宵又叫“圆宵”、“圆子”,南方常叫“汤圆”、“水圆”,宋人因见其煮熟后浮于水中,称之为“浮团子”。 上元之夜是新年中第一个十五月圆之夜,“一年明月打头圆”,天上一轮圆月朗照,人间则聚食形如满月的元宵,实在有极微妙的对应关系,“星月当空万烛烧,人间天上两元宵”,表达了人们全家团圆幸福的心情。 再看元宵的品种和吃法。北宋以前的元宵是实心的,无馅,下在烧开的水中,配以白糖、蜜枣、桂花、桂圆等物。南宋时开始有了中间包糖的“乳糖圆子”,大概是较早的有馅元宵。其后,元宵馅又有甜咸之分。甜馅一般用白糖、红糖、桂花、果仁、芝麻等制作;咸馅多为荤馅,单包肉或肉蔬合包。元宵大多以水煮食,但也有油炸食用的,《卢氏杂说》里的“油炸追子”其实就是一种油炸元宵。今天,元宵的吃法就更加丰富了,不少人甚至开始了中西结合吃法,比如巧克力就已成为元宵馅之一。 闹元宵 鳌山灯杆、火树银花,这是元宵节最突出的景观,也最能概括此节的活动,即张灯、放火。张灯、放火是元宵最主要的节俗活动,其余观灯游赏以及社火百戏都是直接或间接由此发展、引申而来的。最初的灯是单纯、静止的,它不能运动,也较少装饰,并且多是单个独立的。其后的发展变化过程中,装饰最先迈出步伐,灯的里里外外都被加以雕琢、修饰。 元宵节是一个有着两千余年传统的节日,其节俗在当今中国仍然相当盛行。现在,每届元宵前后,无论乡村还是市镇,人们都要张灯结彩,观灯游赏,烟火也多是必不可少的。当代元宵节除灯火之外,更为突出的活动是各种社火,诸如舞狮子、耍龙灯、跑旱船、踩高跷、打腰鼓、扭秧歌、海外华人居住区也是年年搬演、盛行不衰。元宵节,正可以算是中国的狂欢节。 元宵节离不开“闹”,张灯观灯赛灯叫“闹花灯”,社火百戏叫“闹社火”,整个的活动叫“闹元宵”,仿佛不闹就不成其元宵节。元宵之闹,除了花灯烟火、百戏社火的装饰、点染之外,最突出的怕是人多。从元宵节俗形成不久的年代的那些文字记载中可知,当时元宵观灯游玩的人们已经是忘记肩摩踵接、街填巷塞了。 说闹,又不能不摆摆戏。大戏闹,小戏也闹。当台子上载歌载舞、团花簇锦旋转起来的时候,不能不闹。 闹又自有其价值在。中国人比较欣赏闹中取静的本领,所以对“大隐在城中”要比“小隐在山林”多几分敬慕。其实春节之闹、元宵之闹、社火之闹,也都有闹中取静的意义。 同时,人们认为这样闹了,生活才有意思。因此,它是一种生活的补充,是添加剂、染色剂,有了它,生活才充实,才祥和,才五彩缤纷。甚至可以说,这闹是理想生活中的一部分。 农历正月十五为上元节。当晚称元宵,故也称“元宵节”,俗称“十五夜”。元宵节是我国三大传统节日之一,全国各地都有举行一些活动来庆贺。因一地的风俗是由一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决定的,故潮汕地区元宵节也就出现了一些有别于其他地方的有趣的习俗。 吊喜灯 灯火在祀神礼节中是作为光明喜乐的象征。从正月十一到正月十八,特别是元宵此日,潮汕家家户户有点灯、吊灯的习俗。因潮语“灯”和“丁”同音,点灯和添丁是近音,故潮人认为点灯即为添丁的佳兆。元宵此日,人们纷纷提着灯笼、备齐纸银香烛,到乡中神庙点火,回来分别吊在家里的神龛和床头,这叫做“吊喜灯”。此外,如果去年元宵以后生了男孩子,农历正月十三起家人就必须挑起一对红灯笼,并在灯屏下贴着红纸写上姓名,欢天喜地挂到乡中宗族祠堂的灯架上,以此象征着家中添了丁。每晚家人要抱着孩子到祠堂中,一面往自己的灯笼里点燃蜡烛,使灯笼通红,一面接受周围乡人的祝贺。元宵夜更是庄严、热闹。 做丁桌 在潮汕乡村,上年生过男孩的人家,元宵夜还要在祠堂设宴请客,以庆“出丁”,俗称“做丁桌”。宴客时有两种席式,一种叫“龙船席”即用好多只方桌连结起来,客人围在两旁吃饭,形同划龙船;另一种叫“走马席”,即无论亲朋疏厚,认识不认识的人都可以进来吃,吃完就走,主人再重新摆上菜色,招待另一批客人的来临,接连不断。这后一种席式一般是较有钱且较慷慨的人家才会这么做。在旧社会,潮人攀比心强,死爱面子,凡生了男孩的人家都十分注重办丁桌,并以办得体面为荣。即使是贫困人家,为了不失面子,便四处借钱,造成负债累累,或者是忍痛卖了哥哥,将所得之钱银用来应付沉重的办桌费,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生阿细卖阿大”这一俗语的来历。解放后,由于时代的前进,思想在进步,潮人虽仍有元宵办丁桌的习俗,但多改为在自家里进行,且单限于宴请较亲的亲戚和较好的朋友,丰俭由人,无人计较。 求喜物 元宵此日,乡村中多有设坛拜神活动。各神庙宗祠灯火齐明,烟雾弥漫,善男信女争先参拜,拥挤异常,热闹非凡。神坛前所摆设的鸡、鹅、鸭、糖果、米果品、花烛、大吉(潮州柑)等祀品被视为神物。参拜的男女纷纷卜取祭品,取回家中,这就叫做“求喜物”。人们认为用了这些神物后,就可以让家门平安、添财添丁。卜取神物回家的人家,明年要照还或多还所拿的神物。于是有些人便乘拥挤之机会,偷偷拿走坛前的祭品回家吃,意谓“吃兴盛”。 掷喜童 元宵此日,乡村大都有人在祠堂大埕、街头巷尾的开阔处,搭起一个彩棚,里面用泥土塑成一尊巨型的弥勒佛,袒胸露乳、笑容可掬。弥勒佛光秃秃的头、肩、肚脐、大腿等部位都摆设有男女“泥喜童”。人们站在一丈多远的竹栏杆外,用铜钱瞄准弥勒佛身上的泥喜童。中者喜童即归其所有,而在一些较难命中的部位,如头顶、耳朵等,命中者则一赠二三不等;不中者铜钱即归摆弥勒佛的棚主所有。这是一项老少都喜爱的活动。据说命中“男喜童”者,今后就生男孩。因此,那些结婚不久的年轻夫妻,或者刚娶儿媳妇又急于抱孙子的公公们、奶奶们也积极参与此项活动。一经命中,棚主和周围的人就会向他喝彩、道贺。自己更是喜滋滋甜蜜蜜地把“男喜童”抱回家中,认为中了头彩,有好兆头,今年定能早生贵子发财。 度过桥 元宵节,潮汕大都有度桥的习俗,这在旧方志中也有所记载,清顺治《潮州府志》和乾隆《揭阳县志》载:“(上元)妇女度桥投块,谓之‘度厄’”。在揭阳,元宵此日,男女老幼争先度过桥,后生兄祈望日后娶贤妻;姑娘祈嫁个好夫婿,产男孩;老者则祈求健康长寿;小孩子则祈求长大成人。在普宁洪阳也有“十五夜行头桥”的习俗。“头桥”即已有四百多年历史的太平桥,其两侧栏杆两端都有两头石狮。每逢元宵夜,男女老幼共同走过太平桥。过桥时不可回头,否则“回头不吉利”,过桥的人们还有摸石狮子的习俗。正在读书的小孩喜摸石狮鼻,谓“摸狮鼻,写雅字”;未婚的小伙子喜摸狮肚,谓“摸狮肚,娶雅女么”;而已怀孕的妇女则喜摸狮耳,说是“摸狮耳,生阿弟”。 此外,元宵此日,潮汕有些地方还要采榕树枝、竹叶回家插在门楣、灶台、禽舍,以祈人口平安、六畜兴旺;有些地方新婚夫妻要在乡里老榕树下荡秋千,任乡人往其身上泼粪便,说是被泼得越多,今年就能生男孩;有些地方的农户还要到屋外或田地里抱回灰砖或土块,放在猪栏内,称“十五夜抱大猪”,以祈饲养大猪发大财;有些地方的少女偷偷到菜园里坐下一芥菜(大菜),说是“坐大菜,将来嫁个好夫婿”;而少男则偷偷推倒厕所墙,说是将来可以娶到“雅女么”,有些地方则举行赛大猪、赛大鸭、赛大鹅、赛大鸡等赛会活动及夜间抬神出游的游神活动。

元宵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的大节,颇为显要。元宵节的得名,因其节俗活动在一年的第一个月(元)的十五日夜(宵)举行而来。元宵节也叫“灯节”、“灯夕”,因为这个节日的主要活动是夜晚放灯,故名。此外,元宵节也叫“上元”、“上元节”,这是从道教借来的说法。 关于元宵节习俗的形成,说法颇多,但一般变为在汉代就初具雏形。史载汉武帝的时候,汉室要祭祀一位叫“太一”的神明。据称泰一是当时相当显赫的一位神明,地位在五帝之上,并有恩于汉帝,所以受到的奉祀比较隆盛。相传另一位汉室皇帝汉文帝也和元宵节有关。这位汉文帝是大将周勃勘平“诸吕之乱”即位称帝的,而那勘平叛乱的日子正是正月十五,所以此后每逢正月十五夜晚汉文帝都要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并且确定这天为元宵节。不过,和这两位汉室皇帝有关的正月十五夜祭太一、游玩,并无张灯、放火的记载,汉室的另一位皇帝——汉明帝则敕令元宵燃灯,从而形成了后世张灯、观灯的习俗。 吃元宵 不管南方北方,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都要合家团聚吃元宵。 正月十五又叫“上元”节。“元宵”这种食品名称,据说出现于宋末元初,是因为人们习惯在上元节之夜吃它的缘故。元宵又叫“圆宵”、“圆子”,南方常叫“汤圆”、“水圆”,宋人因见其煮熟后浮于水中,称之为“浮团子”。 上元之夜是新年中第一个十五月圆之夜,“一年明月打头圆”,天上一轮圆月朗照,人间则聚食形如满月的元宵,实在有极微妙的对应关系,“星月当空万烛烧,人间天上两元宵”,表达了人们全家团圆幸福的心情。 再看元宵的品种和吃法。北宋以前的元宵是实心的,无馅,下在烧开的水中,配以白糖、蜜枣、桂花、桂圆等物。南宋时开始有了中间包糖的“乳糖圆子”,大概是较早的有馅元宵。其后,元宵馅又有甜咸之分。甜馅一般用白糖、红糖、桂花、果仁、芝麻等制作;咸馅多为荤馅,单包肉或肉蔬合包。元宵大多以水煮食,但也有油炸食用的,《卢氏杂说》里的“油炸追子”其实就是一种油炸元宵。今天,元宵的吃法就更加丰富了,不少人甚至开始了中西结合吃法,比如巧克力就已成为元宵馅之一。 闹元宵 鳌山灯杆、火树银花,这是元宵节最突出的景观,也最能概括此节的活动,即张灯、放火。张灯、放火是元宵最主要的节俗活动,其余观灯游赏以及社火百戏都是直接或间接由此发展、引申而来的。最初的灯是单纯、静止的,它不能运动,也较少装饰,并且多是单个独立的。其后的发展变化过程中,装饰最先迈出步伐,灯的里里外外都被加以雕琢、修饰。 元宵节是一个有着两千余年传统的节日,其节俗在当今中国仍然相当盛行。现在,每届元宵前后,无论乡村还是市镇,人们都要张灯结彩,观灯游赏,烟火也多是必不可少的。当代元宵节除灯火之外,更为突出的活动是各种社火,诸如舞狮子、耍龙灯、跑旱船、踩高跷、打腰鼓、扭秧歌、海外华人居住区也是年年搬演、盛行不衰。元宵节,正可以算是中国的狂欢节。 元宵节离不开“闹”,张灯观灯赛灯叫“闹花灯”,社火百戏叫“闹社火”,整个的活动叫“闹元宵”,仿佛不闹就不成其元宵节。元宵之闹,除了花灯烟火、百戏社火的装饰、点染之外,最突出的怕是人多。从元宵节俗形成不久的年代的那些文字记载中可知,当时元宵观灯游玩的人们已经是忘记肩摩踵接、街填巷塞了。 说闹,又不能不摆摆戏。大戏闹,小戏也闹。当台子上载歌载舞、团花簇锦旋转起来的时候,不能不闹。 闹又自有其价值在。中国人比较欣赏闹中取静的本领,所以对“大隐在城中”要比“小隐在山林”多几分敬慕。其实春节之闹、元宵之闹、社火之闹,也都有闹中取静的意义。 同时,人们认为这样闹了,生活才有意思。因此,它是一种生活的补充,是添加剂、染色剂,有了它,生活才充实,才祥和,才五彩缤纷。甚至可以说,这闹是理想生活中的一部分。

中国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论文范文

我是苗族的,不晓得如何写,不过可以提供些建议: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在毁坏当地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同时有利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总之,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对苗族而言,我们有我们独特的文化和深远的历史。文化内涵深厚,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惯常法的民族,也是第一个冶炼青铜的民族。现代苗族文化是多元而开放的,著名的苗族艺术有苗族芦笙舞,湘西苗鼓,湘西苗剧,苗族凳子舞,巴乌,苗琴,苗绣苗服,苗族蜡染等,苗族祖先古代发明了苗族历法-苗历。主要的苗族节日有:三月三,花山节(踩花山),六月六,苗年等。苗族因支系和地域分布的不同也可导致语言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对苗族而言,主要以稻米和玉米为主粮,过年有年糕,近似日本年糕的做法。苗族根据历史,有“盘瓠崇拜”,许多南方少数民族也有盘瓠崇拜,(《清史稿》:古西南夷多盘瓠遗种,曰僮,曰苗,曰瑶。。。。。。苗蛮尤多。),所以原则上苗族行医行药者不吃五爪动物。过年的时候,全家必须让自己的狗先吃(盘瓠:犬图腾),打苗人的狗视为对主人不敬。而苗族历史根据传说是这样的:苗族发源于上古九黎部落,其首领为蚩尤(苗文:Yeuf Chik),,蚩尤即为苗人共祖。蚩尤和炎黄部落发生战争,即历史上著名的涿鹿之战。炎黄部落九战九败,遂造指南车,乘大雾弥漫进攻蚩尤,蚩尤战败,传说蚩尤死后化为枫树,故有地方苗族自称"蒙”(苗文:Hmongb/Hmoob)意为“树心”的意思,枫树心生妹榜妹留(汉语意思:蝴蝶妈妈),妹榜妹留才生苗族远祖姜央。

范文1:当迎新的钟声敲响时,我们中国人民满怀激动地呼喊着:“新年到了!新年到了!”啊!新年多么美好啊!我兴奋地在家中来回地跑着,抑制不住自己喜悦的心情。当我跑到阳台边时,突然,烟花飞上天空,在一瞬间,炸开了,有的像无数颗流星,有的像五光十色的花朵,有的像金色的大衣,还有的像金色的太阳,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昼一样。多美呀! 今天是正月初一,到处洋溢着一派喜庆的气氛!只见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门前贴着春联,阳台挂着红灯,亲戚们聚在一起吃团圆饭,举杯敬酒祝福以后工作顺利、学习进步、合家欢乐!路上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去向亲朋好友拜年。我们也不例外!妈妈爸爸带着我去奶奶家拜年,一进门,哇!都在呀!二叔、二婶、三叔、三婶、姑姑、姑丈,还有表姐、堂姐,连小妹这个“小不点儿”也来凑热闹呀!大人们坐在沙发上聊天、看电视,我们小孩子一起手拉手来到房间,玩起“藏东西”的游戏。 堂姐镇重其事地说:“我现在宣布游戏规则是:一个人将几样小东西藏起来,其他几个人去找,全部找到的人就来藏东西。”我们经过抓阄,最后决定由堂姐来藏3个可乐瓶盖。堂姐将我们推出房间,于是自个儿藏东西……过了一会儿,堂姐笑盈盈地走出来说:“藏好了,保证你们找不着!”我们蜂拥进去,我想:最容易藏东西的可能是最隐蔽的地方。所以,我认真地将每一个角落都找了一遍,竟然没有,在看看小妹,钻到床底下,屁股撅在外面,小手在里面摸索着,没有,她刚想站起来,“啊呀!”只听小妹叫了一声,就“呜呜呜”地哭了,原来她在床底下站起来时撞到了床边。于是,她暂时停止游戏。啊!少了一个对手,不过表姐也不好对付,只见她在衣柜里将每一件衣服都翻了一遍,哇!还好没有!可到底在哪呢?我扫视着四周,这时,我发现窗帘后面有一个闪闪发光的东西,我拉开窗帘,呀!是可乐瓶盖!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表姐见了,一副不服气的样子。但是她速度加快了,那里找找这里找找。我急忙接着观察,在床底下小妹够不着的地方,我又发现了一个可乐瓶盖,我的心更加兴奋了起来,后来我又在一本书下找到了最后一个瓶盖。“呼!真是费了我不少工夫!”我叹了口气说,堂姐、表姐和小妹都为我高兴。堂姐说:“你的观察力真不错!”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 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曰——春节,家家喜气洋洋,挂上红红的灯笼,贴上红红的春联,忙忙碌碌…… 正月初一,又是一个快乐的曰子。 以往我都是起得最晚的人,可今天我争了个第一,因为极想闻闻那香气扑鼻的爆竹烟味儿。一串串鞭炮在人们手中点燃,声音真大,四处飞溅,仿佛要把每一个祝福送到千家万户,一阵阵爆竹声接连不断,噼里啪啦的,热闹非凡。 在鞭炮声过后,就没有什么好玩的了。还是吃早餐吧,待会儿出去玩一玩! 吃过饭后,我邀几个朋友一起去玩,在街上点燃的爆竹在地上开出了美丽的花,漂亮极了,袋里装着父母给的零花钱,甭提多高兴了。今天的小鸟也出来凑热闹,大概它们心里也很高兴吧。 街上不愧是街上,玩的吃的样样俱全。看到的大多数是一些小孩,我瞧了瞧,就数麻辣摊的生意最好: “我要一串年糕!”一个胖孩子叫道。 再去别的地方瞧瞧如何?在一家文具店摊前,我又停下了脚步。那里有各种玩的东西:飞机模型、望远镜、电动汽车……尽是一些玩的东西。我发现最受欢迎的是那些玩的东西。 在其它地方,我还看见有的在卖气球、手枪、跳绳,有的在卖小吃、点心、水果,穿的用的吃的样样俱全,真是无奇不有。 玩了一上午,下午我又要去走亲访友拜新年了,这无疑也是一件高兴的事。 今天真是玩得太痛快了!算是一饱眼福二饱口福三饱手福了。最为幸运的是那些卖主了,今天可是生意兴隆啰! 真心希望今天全国的小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快快乐乐,没有烦恼,但千万不要“玩物丧志”哟! 范文二: 盼啊!盼啊,眼看春节就快到了,想到这,我不由得笑了起来,在春节前,人们个个喜气洋洋,个个精神饱满。逛街的人络绎不绝,有的在买年画,有的在买年货,有的坐着火箱围着火炉看电视,还有的人在打麻将打扑克,等等不一而足。 反正街上五彩缤纷,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各种各样的货物都齐全,琳琅满目,人们恐怕想买什么都难选择! 春节前,家家户户都灯火通明,家家都把房子打扮得别具一格,各有各的个性。他们把买来的年货放得满地都地。买来的年画怎么贴法,那就各有自己的风格和喜好了。有的正着贴,有的倒着贴,还有的歪着贴,各有千秋。人们把买来的菜全部都弄好了,只等春节一到,就可一饱口福了。家家备有鞭炮,人们穿上新衣服,准备迎新年,在春节前,人们一出门,如果遇上了好朋友,总是口中不忘说一句:“上街啊!” 人们杀猪宰羊,忙碌地准备着春节大吃大喝一番。 春节到了,小朋友们便早早起床,来到爸爸妈妈的房间,开始了传统的拜年仪式了。小朋友们对父母说着一些吉祥话儿,爸妈就拿出压岁钱,让小孩子们高高兴兴。大家都希望今年能够吉祥如意,招财进宝。 一些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品尝着美酒佳肴,谈着一些开心的话儿。而最高兴的则是我们,可以大把大把地攒取压岁钱,然后就欢天喜地跑到街上去买很多好玩的东西,如小汽车、四驱车、玩具枪、足球等,而我们只要嘴巴甜一点,多说些祝福的话儿,那可就大赚一笔了! 人们一直玩到深夜,嘴里啃着美味水果,手里燃放鞭炮烟花……大人小孩们载歌载舞,忘情地玩个痛快! 范文三: 春节即将来临了,我知道大家一定非常喜欢过春节。因为大家可以贴春联、看春节联欢晚会、走亲访友…… 记得去年春节快来临时,我在家里学写对联,我站在一旁看大人们写对联,只见他们手拿一支毛笔,在墨水里蘸了蘸,然后就在红纸上写了几个大字。具体内容我已记不清了。那一幅对联写得非常工整,我见了就对伯父说:“能教我写对联吗?”我清楚地记得伯父问:“你会用毛笔吗?你知道应该怎样写对联吗?”我摇了摇头说:“不会。”于是他又说:“你今年又长大了一岁,居然连毛笔都还不会使用,趁着这个机会,我就教你几招吧。”听了伯父的话,我高兴地跳了起来。 伯父告诉我,写字时身子要坐直,不要趴在桌子上。然后又详细地告诉我应该怎样使用毛笔。听了伯父的一番话,我终于学会了使用毛笔的一些最为基本的方法。接着伯父又让我写了几个字给他看看。我写了五个字:“我最爱中国”。写得歪歪扭扭,大概是刚使用毛笔吧!伯父见了笑了笑:“字倒是写得不错,就是笔画不直。” 于是伯父又教导我:“写每个字时并不是要用同样的力量,在写每个字时,用的力量要有轻重变化,这样写出来的字就更有变化,看起来也更美观。伯父说完还示范地写了几个字让我模仿。看着伯父写的字,就是挺舒服。我照着伯父的样子试着写了几个字,还真有进步,比刚才写的看上去要好多了,我开心极了。 伯父还告诉我,写字要经常训练,多去模仿名贴。写得多了,字就越写越好看。 在这个春节,我初步学了点写毛笔字的技巧,真是比得了压岁钱还更高兴,还更实惠!

导读:历史上不乏知识分子在真诚地为民请命的时候,却导致祸国殃民的后果,对此,当代知识分子还刚刚开始觉醒。当前,中国知识分子正致力于疏理自己与官方政治社会的关系,并逐渐将自己与之疏离开来,接下来的工作将是进一步反省自己与民间世界的关系,正视自己与民间的距离。我们并不主张一种新的民粹主义,主张知识分子重新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实际上,主张知识分子应关怀民间和具有民间意识,与主张将知识分子消弭于民间并非一回事,也决不等于“媚俗”。一个清醒地认识到并同时拒守着自己与官方政治社会和民间社会之间距离的知识分子阶级,恰恰是一个民族文化能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而也只有当知识分子清醒地意识到了其与民间的距离时,他才会认真地去了解和理解民间,毕竟,民间社会虽然是历史的本体,但民间历史仍有待于知识分子去书写,这是当代知识分子所不可推托的文化使命。 对外开放,在使国人睁开眼睛看世界的同时,也回过头来更仔细地审视自己,文化史研究因此而兴。 一个国家的文化,从来就不是铁板一块、浑沌一体的,而是有着复杂的内在结构的织成物,存在着地域、民族、阶级、职业和年龄等方面的差别,其中,阶级差别是文化差别的重要原因,不同的阶级,由于其经济力量、社会地位、历史传统和教育机会的不同,而承当和依循着不同的文化,在古代中国,我们大致可以将文化划分为统治阶级、知识阶级和平民阶级文化,三种文化无疑都对整体的民族文化有所贡献,问题是,在三者中,何者应是中国文化的本体,因而应成为文化史研究的主体? 文化是由人承当并作用于人的,如果文化丧失了对人的作用,就不再是活生生的文化,而成了仅供游人观赏的文物古董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则是由这个民族的全体成员所承当的,因此,在民族人口中占主体的阶级的文化,自然就是民族文化的主体,也就是说,文化史研究固然应关心统治阶级和知识阶级的上层文化,即所谓政治文化和精英文化,但更应该关注民众的下层文化,即民间文化。只有民间文化而不是别的,才应成为文化史研究的主体,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史,首先应该是民间文化史。 如果我们承认无论过去和现在,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永远是民众,承认民众是历史的主体,那么,我们就必须同时承认,要理解我们这个民族,要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和精神,就首先要理解民众,理解民间的历史和精神,而民间精神和历史只能保存于民间文化中,在气象万千的民间文化中,蕴含了民间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语言方式、思维方式和感受方式,寄托了民间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历史观,惟有理解了民间文化,才算真正切中了我们民族的命脉,聆听了我们民族的心声。如果说,民间文化是一条汇纳百川的浩浩巨流,那么,帝王豪杰、文人精英的文化只能是这一巨流偶或激起的浪花,甚或只是虚浮的的泡沫。 将民间文化确立为文化史的主体,有着实践的和理论的意义。 其实践意义在于,中华民族及其文化正经历着史无前例的深刻变革,一个民族的变革,主要是人的变革,而首要的自然是展占其人口大多数的平民大众的变革,其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的一切文化侧面的变革,而欲求自新,必先温古,即认识民族主要是民众的文化传统和现实状况。人们不是常说要现代化首先要了解国情么?而中国亿万民众的文化-精神传统与现状,就是最大的国情。民间文化以及它所陶冶凝炼的民间精神,直接关乎经济体制、民主政治和法治制度的等社会变革的方方面面。 不过,本文所关心的主要是民间文化研究的理论意义。民间文化研究的实践意义迫切要求文化研究对民间文化的关注,然而,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中国当代学术界的“文化热” 虽历久不衰,但热点却似乎总是那有限的几个,什么先秦诸子、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和嘉乾朴学等等,主要是一些思想史问题,在民间文化研究领域,虽也不乏默默的工作者,但其成果却未能在学术界激起应有的反响,民间文化仍处在学术视野的边缘,学术关注的焦点仍是思想史,而人们却是在文化史的名义下谈论思想史问题的(只要翻检一下时下流行的几份精英学术刊物,这一点就一目了然了),于是,文化史被归结为思想史,而思想史又被顺理成章地简化为哲学史、经典著述史。 思想史固然是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却不是如知识分子通常所相信的那样,是文化史的主要部分,更不能以思想史取代文化史。 首先,就文化形态学而言,思想在文化整体结构中,只是最表面的层次,我们不妨将之称为文化整体结构的“上层建筑”。 按其存在形态,文化现象可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事情层。指人们在具体生活中的具体的所作所为所言所思,每时每刻都在大量的涌现着和消失着的人生百态、世间万象,诸如送往迎来、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婚丧嫁娶、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等等,文化的这一层次以具体的行为的形态而存在,说穿了,就是生活本身。第二,制度层,即引导人们的具体行为、制约人们的生活实践的规范或模式,包括生活方式、交际方式、语言方式、思维方式、感知方式等等,它们使人们的行为成为有序的、可预期的。文化的这一层次以成文的或口传的典章制度的形态而存在,如礼仪、法典、谣谚等等。第三,意义层。即人们用以解释世界以领会其意义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历史观等等,它赋于世界以意义,使人们的世界成为意义世界。 文化的这一层次往往以高度抽象化、合理化的思想体系的形态而存在,如神学、哲学等。 文化的三个层次,相互引发、相互依托。从现成的形态学的角度讲,毋庸置疑,意义体系是文化的最深层次。人们的具体生活实践总是受一定的文化制度所制约的,而一定的文化制度总需相应的意义体系作为其合理性或合法性的辩护,因此,一言体系,或曰特定的思想体系,就被当成整个文化构成的奠基者,要理解一种文化现象,就首需理解其相应的思想或哲学体系。 然而,现成的形态学的关系不能被当成历史的发生学的顺序。文化史既然是关于文化的历史,就必须以历史的目光来理解文化,按文化现象各层次的自然发生顺序来理解其相互关系。就发生学的意义而言,意义体系是文化整体构成的最表面层次,而生活实践才是其发生的渊源和存在的基础。这正与其形态学意义上的关系相反。 这实在并不难理解。因为,生活,惟有具体的生活本身,才是文化萌芽、成长并植根于其中的沃土。先有人类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才有人类的一切,也才有人类的文化。具体地讲,人们只是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经过长期的积淀、总结、升华和抽象,才建立了一定的文化制度: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考的产物,总之,文化制度在生活中涌现并凝结成形的,说穿了,人们只有先如此这般地做事情,然后,才会有如此这般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这些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它们流传于口头就成了谣言、古训,著于竹帛就成了典章、史册,而体现于生活本身就是民俗仪节。另一方面,文化制度产生于生活,却又反过来约束和规定生活:礼仪源于交际又反过来约束交际,语法源于说话又反过来约束说话,逻辑源于思考又反过来约束思考。文化制度又是意义体系赖以产生的基础。一定的文化制度确定了人与人、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设定了人们在世界中的地位,也设定了人们看待世界的立场,从而,就决定了人们对自我和世界的理解,也就是说,人们总是在一定的文化制度中并依赖于一定的文化制度来领会和理解世界的,人们置身于怎样的制度中,他在这一制度中处于怎样的位置,他就怎样领会和理解世界,世界就会又怎样的意义,这也就是说,一定的意义体系总是建立于一定的文化制度之上的,不同的民族因其不同的制度而具有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不同的阶级也因其在文化制度中的不同地位而拥有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往往被思想史家视为文化最基本层次的思想体系或哲学传统,实际上是文化整体结构中最迟产生和分化出来的层次,它最初还是水乳交融地寓于具体的生活实践和文化制度中,只是随着社会的分化,随着专事精神生产的知识分子的产生,它才以神学或哲学的形式蜕变和分化出来,而占据社会统治地位的知识分子(最初是以巫史兼王的身分出现的),同时也就将作为其存在基础的思想体系置于文化的统治地位,并借助为之所垄断的历史叙述和学术著述宣传和强化这一被颠倒了的文化观,而昧于历史辩证法并囿于文字典籍理解历史的后世的知识分子也果真相信了这种编造的文化历史,并继续编造着这种颠倒了的历史,以至于连自己的生存也被头足倒立地颠倒了过来。 既然,只是由于人们先已如此这般地生活着,然后才演生出如此这般的文化制度,才最终编造出如此这般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那么,要研究文化,就必须从生活、从活生生的生活出发,只有首先理解了生活本身,理解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事象和形形色色的文化制度,然后才能理解思想。文化研究应从研究文化制度和思想体系是如何从生活实践中生成和分化出来的,而不是相反,研究生活是如何莫名其妙地从思想体系中分泌出来的,毕竟,人是为生活而思想,而不是为思想而生活,人们从来不是先建立一种世界观或人生观,然后才开始生活,而只是在生活历程中才逐渐有了对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即是表面看来是先有思想后有生活的知识分子,他具体选择何种思想体系作为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也是有其粗俗的物质生活前提的,这个道理,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一划时代巨著中已讲得很明白,马克思将被知识分子尤其是哲学家颠倒的历史重新扳正过来。 应该说,自从马克思出,人们再也没有理由仅仅局限于思想史的范畴叙述思想史,再也没有理由使文化史的研究依赖于思想史,尤其在我们这个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国度里,然而,事情却恰恰相反,在西方人文科学界已将历史和文化研究的目光投向世俗文化从而导致历史观和史学方法的根本转变的时候,我们的人文学术界却仍执著于一些陈旧的问题和理路不放,古代经院学术(经学)的哲学方法,仍被奉为学问正宗,几千年的学统和道统绵绵不绝,既是我们的骄傲,可也是我们的包袱,对此,我们应该有足够清醒的觉悟,学术方法的积习较之思想观点的教条更难于被觉察和清除,学统较之道统更根深蒂固。

如果你是汉族。而不是什么少数民族。那就跟我所过的差不多吧应该。 首先是氛围,描写氛围多写写细处,比如你感觉到离春节的那一天越来越近,而你身边也越来越多的感到的改变。比如街上的灯都渲染成红色的灯笼,人们之间的对话,也多多少少带着祝来年发财这样的祝福。同时细处着写还可写写你自己身边的具体事情,比如你妈装了许多香肠或者晒了许多腊肉野味,准备用以在将来不久的春节款待亲戚朋友,这些都可以描写进来。 其次除了氛围以外,就是活动。其实绵阳的春节含义有一层意义,并不被现在许多年轻人记住的,那就是有一层尊敬长者的含义。所以你可以写写你与你的同学朋友在春节左右的某一天去了敬老院,或者老年大学看了某某刘奶奶。这种描写也是一种绵阳的风俗习惯。 再次就是描写绵阳春节的一种特色,年三十夜晚上人山人海的平政寺烧香。你可以写你在无意中遇到了许多年没见的小学同时,这样的描写也在侧处烘托出了春节的重逢团聚意义。 再次就是你们一家人的团圆饭,特色菜都可以描写出来。你家的老人们所表现出来的快乐等等。你的世界各地打工或者当老板的亲人们都在这一时间坐在一起,大家一起畅饮谈吐。 然后还可以穿插一些特殊事件的感情描述,比如在灾后地震所面对的困难时,春节一样具有意义和特色,一样精彩。 绵阳的风俗差不多就如上。

中国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论文范文高中

1、一天的见闻 初二(4)班 张夜爱 在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曰——春节,家家喜气洋洋,挂上红红的灯笼,贴上红红的春联,忙忙碌碌…… 正月初一,又是一个快乐的曰子。 以往我都是起得最晚的人,可今天我争了个第一,因为极想闻闻那香气扑鼻的爆竹烟味儿。一串串鞭炮在人们手中点燃,声音真大,四处飞溅,仿佛要把每一个祝福送到千家万户,一阵阵爆竹声接连不断,噼里啪啦的,热闹非凡。 在鞭炮声过后,就没有什么好玩的了。还是吃早餐吧,待会儿出去玩一玩! 吃过饭后,我邀几个朋友一起去玩,在街上点燃的爆竹在地上开出了美丽的花,漂亮极了,袋里装着父母给的零花钱,甭提多高兴了。今天的小鸟也出来凑热闹,大概它们心里也很高兴吧。 街上不愧是街上,玩的吃的样样俱全。看到的大多数是一些小孩,我瞧了瞧,就数麻辣摊的生意最好: “我要一串年糕!”一个胖孩子叫道。 再去别的地方瞧瞧如何?在一家文具店摊前,我又停下了脚步。那里有各种玩的东西:飞机模型、望远镜、电动汽车……尽是一些玩的东西。我发现最受欢迎的是那些玩的东西。 在其它地方,我还看见有的在卖气球、手枪、跳绳,有的在卖小吃、点心、水果,穿的用的吃的样样俱全,真是无奇不有。 玩了一上午,下午我又要去走亲访友拜新年了,这无疑也是一件高兴的事。 今天真是玩得太痛快了!算是一饱眼福二饱口福三饱手福了。最为幸运的是那些卖主了,今天可是生意兴隆啰! 真心希望今天全国的小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快快乐乐,没有烦恼,但千万不要“玩物丧志”哟! 简评:本文以一天的见闻为线,写出了春节的喜庆气氛。打爆竹,逛街,一路写来,在热闹的氛围中写出了人们过春节时高兴心情。可以说本文的“高兴”可算全文之文眼。而以一天的活动为视角切入,反映传统春节的热闹与人们的无限快乐,抓住了话题“春节”的关键特点。

有人说中国的河山好,有人说中国的人口众多,但我说的是中国民族和民族文化。我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又汉,壮,蒙古,回,藏,维吾尔,苗族等56个民族成员。下面是各民族的人口统计各民族中,汉族人数最多接近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其他民族人口仅占百分之4,称为少数民族我国各少数民族数量相差悬殊,其中人口最多的壮族约1600万,人数少的民族仅几千人,如珞巴族,赫哲族等各民族不论人多少,社会经济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如何,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具有平等的地位。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民族间的交错分布促进了民族交往与合作,为各民族共同繁荣提供了有利条件。我国民族众多,但各个民族都有独特的民族风情。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自身的风俗习惯。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给人以美的感受。我们要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巩固和发展民族的风俗习惯,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各民族之间因和睦相处。各个民族的风俗都不一样,都具有特色在少数民族中各乐器都不一样,如;朝鲜族的长鼓,傣族的两面鼓,蒙古族的马头琴,壮族的合欢萧,哈萨克斯族的冬不拉等地民族乐器我就不一一详写了。这些就是我国的民族和民族文化。

纳西族:丽江县大研一带纳西妇女上穿大襟宽袖布袍,袖口捋至肘部,外加紫色或藏青色坎肩;下着长裤,腰系用黑、白、蓝等色棉布缝制的围腰,上打百褶,下镶天蓝色宽边;背披“七星羊皮”,羊皮上端缝有两根白色长带,披时从肩搭过,在胸前交错又系在腰后。羊皮披肩典雅大方,既可起到装饰作用,又可暖身护体,以防风雨及劳作时对肩背的损伤。羊皮披肩是丽江纳西妇女服饰的重要标志。纳西民居普遍是土木结构的瓦屋楼房。建筑平面结构大多是“三房一照壁”,富裕人家也有“四合五天井”的布局。纳西族的“三房一照壁”,正房较高,主要供老人居住,两侧厢房略低,由下辈居住,再加上正房对面一堵照壁,看上去主次分明,布局协调。天井供生活之用,多用砖石铺成,常以花草美化。如有临街的房屋,多被辟为铺面,主人自己经营,或转租他人经营。屋基采用石头砌成,墙用土坯砌起,有的四角用砖修饰,上段则用木板围封,屋架强化穿斗功能,增强了抗震能力,使房屋具有“墙倒屋不塌”的特点。屋面都用筒板瓦覆盖,前后出檐,人字面坡交接处装饰“垂鱼”,以禳压火灾的侵害。纳西族习惯一日三餐,主食以小麦、玉米和大米为主,加工制作成窝头、馒头、粑粑、米饭等花样,山区杂以洋芋、荞麦和青梨,喜喝酥油茶,常吃杂锅烩菜、火锅和大块肉。城镇、坝区的烹调技术较高,待客时,饭前多设海棠、瓜果、蜜饯等自制茶点,而“八大碗”、“六碗六盘”等花色品种很有特色。宴请贵客多用“三叠水”,一般用三种大小不同的碗具盛菜,形成高矮三个层次,菜门类除了通常使用的蔬菜外,特意加上一些山珍海味,再配搭诸如八宝饭、高丽肉、松子炒鸡,以及按季节制作蒸梨、蒸苹果等甜食,形成蒸煮炒卤炸烩酥炖多样齐备,色香味俱佳,别具特色的宴席。 、独龙族男子过去用一方毯披于背后,由左至右掖,拉向胸前系结,下身穿短裤,惟遮掩臀股前后。女子用两方长布,从肩部斜披至膝,左右围向前方。男女皆散发,前齐眉、后齐肩,左右皆盖耳尖。两耳或戴环或插精制的竹筒。现在独龙族普遍穿上了布料衣装,但仍在衣外披覆条纹线毯。独龙族的佩饰颇具特色,男女均喜欢把藤条染成红色作为手镯和腰环饰物。男子出门必佩砍刀、弩弓和箭包;妇女头披大花毛巾,项戴料珠。独龙族纺织手艺比效发达,所织麻布线毯质地优良,色彩谐调,特色鲜明独龙族的生产和生活主要集中在河谷和山麓平台上,由于南北部之植被和气候差异构成独龙江地区,上下游房屋样式及结构不同。气候比较温和的南部,人们所居房屋是在怒江流域及其他较湿热地区常见的干栏式木竹楼和木楞房,干栏式木竹楼俗称“千脚落地”,这种房屋的四壁仅以竹篾巴围起上覆茅草,整个建筑结构简单。北部的气候比南部寒冷及耕地较为固定,因而,当地住房样式多是以木板镶围或用整个圆木垒成的木楞房。用木料或木板层层相交叉叠垒而成,四个角墙板或木料锯成凸凹的齿状交叉固定。木楞房分两种:一种是房子的墙壁用一根根圆木直接垒成,另一种是用木板垒成。房内多铺以厚木板,地板离地约1米高,下面用石头或木柱支撑,整个房子呈长方形。房顶盖以茅草,有的用劈开的薄木板盖顶。房内按需要设有一至二个火塘,火塘上方设有两台摆放杂物、木柴和烤食物的竹木架子,火塘内安放铁三脚。独龙族日常菜肴有种植的洋芋、豆荚、瓜类,也有采集的竹笋、竹叶菜及各种菌类,食用时通常都是配上辣椒、野蒜、食盐后一锅煮熟而食。冬季是独龙族地区狩猎的旺季,猎获的野牛肉是冬季主要肉食。食用野牛肉时,都先把牛肉风干,然后火烘烤,再捣成丝状,做成肉松或切成小块,密封在竹筒内保存或随身携带 白族服饰靓丽潇洒,民族特色鲜明。白族崇尚白色,以白色衣服为重。男子喜欢缠白色或兰色包头,穿白色对襟上衣,外套黑领褂;下穿宽桶裤,系拖须裤带,有的还佩带绣有美丽图案的挂包白族民居建筑有着独特的风格、浓厚的文化积淀。住房多采取“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 格式。他们十分重视门楼建筑和照壁、门窗雕刻及山墙彩画的装饰艺术。门楼装饰,通常采用泥塑、木雕、彩画、石刻、大理石屏凸花砖和青砖等组成翘角飞檐,雕梁画栋,花枋精巧,斗拱重叠,雄浑稳重,美观大方。白族人民的基本口味嗜酸、辣、甜、微麻。其烹调技法受汉族菜和佛教寺院菜影响较深。善于腌制火腿、香肠、螺蛳酱等食品。妇女多会制作蜜饯、雕梅、炖梅的手艺。著名菜点很多,如:砂锅鱼、洗沙乳扇,活水煮活鱼、柳条蒸肉、喜洲破酥粑粑等。茶水色浓味醇,别具一格。“三道茶”极丰人生哲理,寓义为“一苦、二甜、三回味”。水族服装的特点是“短衣长裙”,且完全用火麻土布作面料,喜深蓝靛色,民国以后逐渐易裙为裤。历史上盛行颇似傣家竹楼的干栏式“木楼草房”每栋一般为三间二层,近年受当地汉族影响亦就地取材多盖落地三间的“片石墙”水族饮食特征与壮侗族各民族极其相似,多喜欢酸、辣味。酸辣子、酸腌菜、小油菜、酸菜等都是素的家常必备品。

泼水节是我国傣族隆重的节日,在节日清晨,人们就互相泼水,以表示祝福。

中国少数民族民俗论文

想免费就求到论文,你去写写然后免费给人家试试?谁没事花大把时间帮你写论文啊?兄弟,你还不如老老实实在淘宝买吧!

云南省德宏州民族文化  德宏是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她,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族风情独特,被国内外誉为"孔雀之乡"、"神话之乡"和 "歌舞之乡"。  德宏州内居住着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僳僳族、德昂族等30多种少数民族,是全国景颇族、德昂族和阿昌族的主要聚居地。德宏的少数民族各具特色,领略民族风情、品尝民族餐饮,参加民族节日,有巨大的诱惑力。 全州总面积11526平方公里,瑞丽江、大盈江国家级名胜区几乎囊括了德宏全境。据统计,2005年末,全州在籍人口78万人,当地少数民族人口25万,占7%。其中傣族03万占总人口的32%;景颇族05万占总人口的2%;僳僳族58万占总人口的4%;阿昌族84万占总人口的6%;德昂族32万人占总人口的24%。德宏傣族占全国傣族人口的30%,景颇族占全国景颇族人口的95%以上,阿昌族占全国阿昌族人口的85%以上。  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僳僳族、德昂族分别从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族群分化出来,保留了他们不同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但随着中原文化以及佛教、基督教的传入,各少数民族从中吸收了养分,各少数民族之间互相学习、相互交融,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创造了五彩缤纷的文化艺术,从而使德宏少数民族文化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神韵和蓬勃的生命力,构成世界上少有的多族群、多文化共生地带,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园中的一支奇葩。  今天,德宏各民族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德宏的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与各民族的文化交融是紧密相关的。  德宏的气候是"立体气候",宗教文化也呈"立体分布","十里不同天,一山不同俗 " 是对德宏宗教文化经典的概括。德宏高寒山区至今存留着种类繁多的自然宗教,半山区的景颇族、僳僳族以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为主,坝区傣族、德昂族和阿昌族则以上座部佛教为主,德宏的上座部佛教教派齐全,为世界罕见,是研究宗教文化的"活化石"。  德宏拥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这里民族风俗醇厚质朴,民族节日异彩分呈,民族建筑独树一帜,民族服饰五彩缤纷,民族史诗闻名于世,民族歌舞优美精彩,民族绘画艳丽生动,饮食文化和风味小吃别具一格,尤其是傣族的贝叶文化、景颇族的目瑙文化更是饮誉世界。  这里,我们将对德宏五个主体民族的文化作一简单介绍。  傣族 水的民族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傣族约占全国傣族总人口的30%,是傣族聚居最多的地区。分布在全州各县市坝区和山涧河谷地带,有傣德和傣勒之分。他们濒水而居,善于在水中捕捞,喜欢在水中沐浴,是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民族之一,最隆重的传统民族节日"泼水节",傣族少女柔情似水……学术界把傣族喻为"水的民族",说他们纯洁如水,温文尔雅,从容不迫。  一、历史渊源  德宏傣族先民与我国古代东南沿海的越人部族有密切的族属渊源关系。早在西汉时期,就被称为"滇越",建立了神奇的"乘象国",傣语称为"勐果占璧"或"勐卯弄"。东汉被称为"掸"。唐宋时期先后归顺南诏、大理地方政权。元朝时德宏傣族迅速崛起,建立了强大的"麓川王国。"明朝称傣族为"百夷" , 正统年间爆发了震惊天下的"三征麓川"战役。从清初到近代称为"摆夷",解放后正式定名为"傣族"。  瑞丽一带的"傣德"支系,原先就居住在德宏,与汉族接触不多,保留着较多的民族传统文化;而潞西、梁河、盈江、陇川的"傣勒"支系,是后来迁人德宏的,他们过去分布在"傣德"支系以北靠近汉族的地方,吸收了较多的汉文化成分。  德宏傣族的来源主要是三方面:一是德宏土著的"滇越"部族,今德宏怒江流域、大盈江流域出土的具有显著"百越"文化特征的新石器文物,包括肩石斧、梯形石斧、夹沙陶器等均为"滇越"部族的遗物, "滇越"是"傣德"支系的祖先,主要分布在瑞丽市和潞西市遮放坝尾,这里的傣族至今保持着古老的传统习俗,如建筑上仍使用"干阑"式竹楼,人名无姓氏,男女孩以长幼顺序取名,男孩叫岩、依、散、俄……女孩叫月、玉、安、艾、娥……服饰与"傣勒"支系也有明显不同。二是从东南沿海"百越"地区迁来的傣族先民,自称"傣勒",分布最广,潞西市、梁河县、盈江县、陇川县及瑞丽市勐卯镇最多。三是从缅甸迁来的傣族,主要居住在瑞丽市。  二、土司制度与文化艺术  土司制度对傣族的文化艺术有很大影响,具体表现在三方面:一方面土司由封建王朝委任,对学习汉文化表现出积极主动的态度,从而带动了土司衙门里的贵族子弟、属官乃至傣族百姓都来学习、钻研汉文化的风尚;另一方面土司追求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重面子、讲排场,客观上推动了当地文化艺术的发展;再一方面土司把佛教当作巩固自己统治地位的工具,大力宣扬佛教,而佛教对傣族文化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  从建筑艺术上看,土司衙门一律采用汉式建筑。规模因土司实力大小而异,其中以南甸、干崖、陇川、芒市、勐卯的土司衙门较为豪华,雕梁画栋,富丽堂皇,至今保存最完整的是南甸土司衙门。  南甸土司衙门占地面积10,625平方米,建筑面积7,780平方米。由4个主院落、 10个旁院落、47幢、149间房屋组成。包括大堂、二堂、三堂、正堂以及粮库、军械库、监狱、马房、花园、佛堂、戏楼等。大堂是土司审理重大案件的公堂,内设刑具;置土司仪仗牌,包括"回避"、"肃静"牌和龙头、关刀、金瓜、城斧、朝天蹬、安民、除一手掌乾坤等;右侧置一把万民伞,左侧置鸣冤鼓、铜磐、铁炮二南。凡升堂、土司进出衙门,或迎送贵宾,均要击鼓、鸣磐、放炮。毒筒堂是土司接待上司或会见宾客的地方。堂前悬挂"十司领袖"和"天一柱"匾额。正中的后门称为太阳门,遇重大庆典或内地官员来临才开启,平时走两侧通道。三堂正中挂"永固南疆"匾额,是土司署讨论重大问越及属百值班的地万。正堂系土司及家属的寝室。正殿用栗木、左厢用椿木、右厢用揪木,暗含"正立春秋"之意,八扇门上雕刻着王羲之爱鹅、陶渊明爱菊、周子爱莲、伯乐爱马等"八爱图"。整个衙门建筑群显得巍峨壮观,气势不凡,被称为傣族的"故官"。 1987年12月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6年11月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傣族土司衙门采用汉式建筑,在政治上反映了土司对封建王朝的依附关系,同时土司也可凭此向百姓炫耀自己的势力、威严和政治靠山,起到一种震慑的作用。但在客观上却促进了内地汉文化与边疆民族文化的交流。  从信仰的角度看,傣族佛教兴盛,与土司重视佛教有密切相关。德宏最著名的佛寺、佛塔,几乎都是土司出资或集资修建的。如芒市的菩提寺、五云寺、树包塔、瑞丽的姐勒大金塔、盈江的允燕佛塔等。土司对佛教的大力倡导,主观上是利用宗教从精神上控制民众,客观上却极大地推动了傣族宗教文化和傣族民间传统工艺的发展。其中包括佛经翻译、文学创作、建筑、雕刻、雕塑、绘画、剪纸、扎纸等等。  傣剧与土司制度也有密切的关系。德宏傣戏最早发源于干崖土司衙门。干崖土司署组织傣族文人翻译大量京剧、滇剧剧本,移植排演为傣剧。傣剧先在各土司衙门流行,然后传入民间。  三、舞蹈音乐  傣族民间舞蹈 以舞姿轻柔舒缓,造型独特优美,民族风格浓郁而享誉海内外,是傣族文化高度发展的艺术产物,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傣家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充分表达了傣家人心灵深出对美的追求、对和平的向往、对幸福生活的祈盼,体现了傣家人慈善、友好温和的品质。  傣族民间舞蹈的种类非常多,有农作模拟舞蹈、抒情舞蹈、故事舞蹈、祝谢舞蹈、道具舞蹈、武术舞蹈、祭祀舞蹈、宫廷舞蹈等等。其中以拟兽舞蹈内容最为丰富,包括孔雀舞、白象舞、鱼舞、大鹏舞、马鹿舞、猴舞、龟舞等。  傣族的摸拟舞蹈有图腾祟拜的遗痕,但绝大部分与佛教的流传密切相关。其中,孔雀舞是代表傣族民间舞蹈艺术的最高水平的舞蹈,它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逐步形成一种独立于宗教之外的、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表演性舞蹈。以独特优美的身段、节奏明快的舞步、变化多端的手形、灵活传情的眼神,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只要一提起孔雀舞,人们马上就会联想到傣族。可以说,孔雀舞已经成为整个傣族的艺术形象。  孔雀舞 孔雀具有高贵优雅、温和从容的性情,与傣家人的民族性格相吻合,又是佛祖的使者,所以孔雀成为傣族心目中神圣吉祥、幸福美好的象征,凡节日喜庆都要跳孔雀舞。有道具孔雀舞和徒手孔雀舞两大类。过去只限男性跳,女性跳孔雀舞是解放以后才逐渐开始的。道具孔雀舞,俗称"架子孔雀舞"。舞者头戴王子金盔和王子面具,腰系用细竹、彩绸制作的、可以张合的孔雀翅膀和长长的孔雀尾。这种装扮,与印度民间的孔雀舞非常相似。道具孔雀舞有单人舞、双人舞和三人以上表演的有故事情节的孔雀舞。  流行于潞西一带的道具孔雀舞,孔雀道具比较宽大,制作工艺精细,色彩艳丽,形象逼真。在跳法上以走舞为主,表现孔雀行走、奔跑、拖翅、展翅、开屏等姿态。而流行于瑞丽、碗町一带的孔雀舞,则穿戴轻便小巧的道具服饰,动作套路丰富,灵活多变。徒手孔雀舞,是解放后在道具孔雀舞的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来。舞步是傣族特有的"起伏舞步",支撑腿曲伸时,动力腿勾脚,相互交替,形成身体重心均匀起伏的舒缓节奏,给人以悠然而不失庄重典雅的感觉。徒手孔雀舞分两种,即单人孔雀舞和双人孔雀舞。单人孔雀舞表现的内容是,清晨,孔雀在幽静的森林中慢慢苏醒,梳理羽毛,左顾右盼,走出巢穴。来到一条清澈的小溪边,欣赏水中自己美丽的倒影。然后饮水,洗浴,抖落身上的水珠。接着是开屏、飞翔 … … 对孔雀习性的模仿,细致入微,将孔雀顾盼生辉的姿态、高贵圣洁的品质表现得淋漓尽致。  双人孔雀舞的舞者分别扮演雌、雄孔雀,雄孔雀动作幅度大,刚劲有力;雌孔雀动作轻灵、娇柔,舞蹈表现雌、雄孔雀相亲相爱,充满柔情蜜意。  象脚鼓 在德宏州的任何一个傣族村寨,人们只要一听到象脚鼓的声音,就知道村中一定是在庆贺喜事。节日、迎亲嫁女、起房建屋、作摆、远方宾客到来都要敲响象脚鼓。在象脚鼓的召唤下,村中的百姓,不论男女老幼,都会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纷纷聚集在一起,踩着象脚鼓的节奏,尽情欢歌。傣族群众说:"听到象脚鼓响,脚板心就发痒。"  象脚鼓音色浑厚、圆润,鼓声传播得非常远。再配上浑厚的硭和急切响亮的、让人心脏加速的镲,产生一种和谐的、扣人心弦的、极为煽情的艺术效果。  每年9月"出洼"后,谷子即将成熟,为庆祝丰收,傣族群众几乎每天都跳象脚鼓舞。民间流传:"敲一下鼓,谷子饱一截"。丰收在望之时,正是傣家人狂欢的季节,村村寨寨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正如俗话所说"谷子黄,傣族狂",充分反映了傣族人民对丰收的渴望和对丰收的喜悦。  斜光 傣族把以击鼓表演为主的舞蹈叫做"斜光"。击鼓方法变化多端,不同的击法和节奏,构成不同的鼓语。  从人数上看,有单人舞、双人舞和群舞之分。单人舞是突出个性化的即兴表演,过去村与村之间经常进行擂鼓比赛。比赛获胜,被视为全村的荣耀,同时要把鼓抬到奘房供奉。胜者不仅将得到一头牛的奖励,还会博得美丽姑娘的爱慕。双人舞讲究配合默契,融人傣族武术套路中躲闪、踢腿的招式。两位鼓手之间还可通过鼓语,一问一答,颇有情趣。潞西一带的双人舞,鼓身左右摆动,模仿孔雀开屏;盈江一带,鼓身上下摆动,模仿公鸡打架。而群舞则是遇到隆重的庆典才举行,数百只鼓一齐擂响,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嘎光 以象脚鼓为伴奏的集体舞,在傣族民间最为盛行,男女老少都会跳。人数少则几十,多则成百上千。舞呈"三道弯"形,节奏舒缓,舞姿轻盈优美。"三道弯"是傣族及南亚、东南亚许多民族特有的舞蹈造型。这是原始人类采摘树上果实的再现,同时还表现出古代百越部族对鸟、蛇图腾崇拜的痕迹。  瑞丽、碗町一带"傣德"支系跳的嘎光,打击乐手站在舞场中央原地伴奏,众人围圆圈踏节拍而舞。潞西、盈江、陇川、梁河"傣勒"支系跳嘎光时,打击乐手位于舞队之首,引导舞队进人舞场后,才到舞场中央伴奏。舞蹈进人高潮时,懂武术的男子脱去上衣,露出文身,随鼓点在舞场中表演傣拳,众人齐声发出"呀呀一呜一呜"的欢呼声。气氛热烈欢快,具有浓郁的民间艺术特色。  葫芦丝 葫芦丝是德宏傣族群众最喜欢吹奏的传统乐器之一。葫芦丝,傣语称"筚朗道",意为"用葫芦做成的吹奏乐器"。  德宏傣族把吹管乐器统称为"荜",有荜香、荜秀、荜端翔、荜朗道等,管身竹制,造型别致美观,富有民族特色。音色圆润、柔美而纤细,极富抒情性,符合傣族温和善良的民族性格,善于表现傣乡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传递傣家人含蓄细腻的情感。  民间吹奏葫芦丝,一是老年人自娱自乐,排遣孤独,内容多为叙事性的古调,音符悠长、苍凉、凄楚,是老年人怀古、排遣孤独感的方式之一;二是年轻人谈情说爱时,吹奏葫芦丝传递情感,曲调优美、抒情、浪漫。  过去傣族民间有"目掌荜,目宾宰"(意为"不会吹葫芦丝,不是小伙子")的说法,只要成为葫芦丝高手,定能博得姑娘的欢心。所以,男孩到了十四、五岁,就开始偷偷学习葫芦丝的吹奏和制作。  有"葫芦丝之乡"美誉的梁河县,其境内的勐养坝曾是南甸土司的避暑胜地,坝中蜿蜒流过清澈的南养江,滋润着肥沃的土地,这里沟河纵横,四季常青。竹林深处,分布着数十个傣族村寨。金秋十月,当谷子收割完毕,田野一片寂静。夜幕降临,秋风送爽,明媚的月亮爬上竹梢,萤火虫四处飞舞,这是傣族"布冒"(小伙子)"猎少"(串姑娘)的大好时机。寨子里的小伙子们披上草绿色毛毯,挎上电筒,带上心爱的葫芦丝,朝着不同的目标奔去。。  进人二十一世纪后,葫芦丝在国内的影响更大,那勾魂摄魄的奇妙声音,引发了一股席卷全国的狂潮,天南海北的人们 , 都把吹葫芦丝当作一种时尚、一种自豪。  四、傣族文化艺术  语言文字 傣语属于汉藏语系壮傣语族壮傣语支,国内同语族的语言有壮语、布依语、侗语、水语、松佬语、毛南语、黎语,同国外的泰语、老挝语、缅甸的掸语、印度阿萨姆邦的阿霍姆语是很接近的亲属语言。  饱受中原黄河文明与印度恒河文明的滋养,傣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一是百越文化的积淀;二是本民族固有的文化;三是对中原文化的吸收;四是印度佛教文化的影响。  德宏傣族学者普遍认为,德宏傣文字母来源于印度巴利文字母,德宏傣文是由缅甸文字变化而来的。有老傣文与新傣文之分。新傣文系1954年在老傣文基础上改进,共有36个字母、19个声母、84个韵母,6个声调。书写为自左向右横写。拼写顺序是声母在前,韵母在中,声调符号放在韵尾后面。  现今使用德宏傣文的地区,有德宏、保山、临沧、思茅、大理、楚雄等地州的傣族地区,人口达40多万。  文学艺术 德宏傣族文学历史悠久。古代傣族先民早就创作了反映自己劳动生活的歌谣、神话和传说。有自己的文字后,神话、传说得以诗歌的形式表现出来,从口头文学发展成为书面文学,使傣族文学的发展迈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叙事长诗 目前,傣族叙事长诗大约有五百五十部,这些作品都是数千行、数万行的宏篇巨著。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宝藏中一座绚丽多彩宝库。

春节习俗  在漫长悠久的历史岁月中,春节从萌芽到定型,不断发展,形成独具中华民族特色、丰富多彩的习俗。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祖敬老、感恩祈福、阖家团聚、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祭灶神  祭灶,是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就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传说到了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便要升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一年的善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百姓供上红烛、糖瓜,以隆重的礼节送灶神上天,祈望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如今,农村很多地区还沿袭这种风俗。  扫尘  “二十四,扫尘日”。迎新首先要除旧。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民间素有的传统习俗。扫尘之日,全家上下齐动手,用心打扫房屋、庭院,擦洗锅碗、拆洗被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其实,人们借助“尘”与“陈”的谐音表达除陈、除旧的意愿。  贴春联  贴春联这种春节期间的活动从宋代开始盛行,每到过年时家家有贴春联的习俗。  春联,俗称“门对”,又名“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称春联。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史料记载,有一年过年前,朱元璋曾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  春联堪称中华民族独创的艺术奇葩,它以雅俗共赏的特性深受世代人民喜爱。有人曾这样概括春联:“两行文字,撑天柱地;一副对联,评古涵今。”贴春联,是重要的年节民俗。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贴上红红的春联,一副副透着喜庆和热烈的春联表达了人们迎新纳福、企盼新生活的美好愿望。  贴年画  年画,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雕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节贴春联,年画也受其影响随之盛行开来。江苏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杨家埠,是我国三个重要的年画产地。民国初年,上海出现了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形式,以后发展成为今天的挂历。  倒贴福字  在我国,人们往往用一个“福”字来表达对福运、福气、幸福的向往和追求。每当辞旧迎新的时刻,家家户户都要把“福”字贴在屋门上,意味着福气进入家门。许多地方还倒贴“福”字,利用“倒”与“到”的谐音,寓意“福到了”。  除夕守岁踩岁  除夕是指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与春节首尾相连,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重要时刻。“除”是“去”的意思,除夕的意思就是“月穷岁尽”,表示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除夕之夜是年节的第一个高潮。守岁,俗称“熬年”,是从吃年夜饭开始。年夜饭是一年中最具家庭亲情、充满温馨祥和的家宴,此时,人们不仅享受着满桌佳肴,更享受着浓浓的亲情和节日的喜庆。年夜饭之后,除了年幼的孩子外,全家人开始守岁,共同辞旧迎新。在晋代就有除夕守岁习俗,南北朝时已很普遍,进入隋唐后守岁很盛行,宋代沿袭唐风更盛。另外,汉代已有除夕夜晚饮椒柏酒(用草药配制的药酒)以驱邪祛病的习俗,后世改为饮屠苏酒,王安石有诗“春风送暖入屠苏”。现如今,我国南方仍有年节时全家老小欢聚酣饮屠苏酒的风俗。  除夕夜,我国民间还要举行踩岁活动,即在院内将芝麻秆粘上用黄纸卷成的元宝形,攒成一捆,谓之“聚宝盆”。然后,全家人用脚将其踩碎,以“碎”谐“岁”,并借用芝麻开花节节高之吉祥寓意,祝愿家道兴旺,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如今踩岁习俗已被燃放鞭炮替代  年夜饭  全家人在一起吃顿团圆饭是除夕的重要习俗。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是全家团圆的好机会,特别是随着很多人工作变得越来越忙碌,春节团圆的意义更大。除夕夜的团圆饭也叫年夜饭,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以往都是家人一起动手,在家做上一顿丰盛的晚餐。如今,一些家庭为了避免麻烦,就直接将年夜饭的地点放到了饭店。无论在哪里吃,团圆的主题是不会变的。  压岁钱  除夕守岁之时,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也叫压胜钱。因为“岁”与“祟”谐音,长辈们希望压岁钱能驱邪免灾,保佑孩子平平安安。压岁钱寄托着长辈对晚辈的殷切希望和深情关爱,因此,同学们不要相互攀比压岁钱的数量,而应该注重它的情感价值。同时,要合理使用压岁钱,把它用在学习上或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放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劈劈啪啪的爆竹声辞旧迎新。燃放鞭炮是中国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在中国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据史料记载,最早的爆竹是用竹竿之类的易燃品制成的火炬。因为我国南方盛产竹子,这个习俗首先是从南方流行起来的。当竹子燃烧时,竹节里空气膨胀,引起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爆竹的名称也由此得来。大约到了唐代,人们把火药装在竹筒里点燃。宋代人们已经普遍使用内装火药的纸卷代替竹筒,也就是现在的炮仗了。  拜年  拜年,是春节期间的重要活动,它与除夕夜的团圆饭一样,是最能体现“年味”的春节习俗。在过去家庭拜年顺序为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高堂。一般大年初一晚辈给长辈拜年,祝愿长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新年后给亲戚拜年,一般的规矩是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亲戚。在同学、同事、朋友、合作者、邻里之间也要相互拜年。在“过年好”的道贺声中,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增进了人与人的感情。正如古语所说,拜年“以联年谊、以敦乡情”。  春节团拜是我国古已有之的春节习俗。过去,拜年的人要围成一圈,以便互相看得见,不至于拜不到。现在,每年春节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都要举行春节团拜会,届时党和国家领导人向全国各族人民、港澳同胞、台湾同胞以及海外侨胞拜年,并与各界人士欢聚一堂,辞旧迎新,共庆新春。  如今,信息社会,拜年方式更加丰富多彩,传统的团拜、登门拜访依然沿袭,但电话拜年、短信拜年、网上拜年等新兴拜年方式也愈来愈时兴。这些方式虽然不如登门拜年直观、感性,但非常方便、高效,人们可以更随意、更恰当地把握拜年时间,适合现代人的生活观念和生活节奏,是古老的年节民俗与现代信息化生活方式相结合的产物。同时,短信拜年把拜年内容与优美诗意的文采、真诚幽默的情感巧妙精致地结合,内容极富个性,或轻松幽默、或充满情趣、或极富哲理、或谆谆教诲、或温馨浪漫、或真诚祝福,形成拜年民俗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其实,不管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无论拜年形式怎么变化,发自人们内心的春节祝愿和祝福是永远不变的。  拜年是人们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大年初一拜年中国民间大体有四种形式  逛庙会  逛庙会,是大多数中国人的春节情结,更是不可或缺的年俗。春节庙会最早是民间的宗教仪式,庙会之时,通常由僧人、道士做“法事”或“道场”以祭祀神佛,人们也要进香朝拜、许愿、还愿、求福。庙会期间,也少不了商贩叫卖、民间艺术表演。庙会上有许多历史悠久深受老百姓喜爱的传统项目,比如,舞狮、舞龙、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等。  观社火  除了庙会,民间自演自娱的社火也是历史悠久的年节娱乐活动。社火源于古老的土地神与火神崇拜。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在以农业文化著称的中国,土地是人们的立足之本,它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火,是人们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远古人们凭着原始思维认为火也有“灵”,并视之为具有特殊含义的神物加以崇拜,于是形成了尚火观念。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产生了祭祀社与火的风俗。随着社会的发展,祭祀社火的仪式逐渐成为规模盛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间娱乐活动。  中国结  中国结又称盘长结,每一个结都是从头到尾用一根红绳编结而成。中国结发源于远古时期,当时还没有文字,人们为了记住某些事情,在一根绳上盘上不同的结以示记忆,这就是“结绳记事”。当时,人们用这种方法除了记住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事情之外,还是年轻人用于表达爱情的物品。作为一种装饰艺术品,中国结给人以纯朴、吉祥的印象。它内含浓郁的民族乡土气息,外形又很雅致,既体现远古时代的神秘,又体现中国人的灵秀。因此,它很快成为人们在春节期间室内悬挂,或互相赠送的物件。优美的造型、古色古香的韵味给传统佳节增添祥和、吉利的气氛。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