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我国社区护理发展的必然性和存在的问题论文

发布时间:2024-09-05 11:21:55

我国社区护理发展的必然性和存在的问题论文

这下面的题目我可以帮你写1、循证护理在预防化疗期白血病患者口腔溃疡中的应用2、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性护理3、高血压患者不遵医饮食行为的原因分析和对策4、神经外科危重病人人工气道的护理研究5、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分析6、护理干预对糖尿病遵医行为影响的研究7、医院专职陪护人员压力因素的分析8、腹腔镜异位妊娠手术患者的护理查房9、急诊护理质量管理应用ISO9001标准的实践探讨10、医院供应室护士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措施11、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应用问题分析与对策12、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心理应激与对策13、对早产儿家属实施系统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14、化疗药物对肿瘤科护士的危害与职业防护15、老年患者腹部手术近期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16、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17、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18、外科术后病人镇痛满意度调查及护理对策19、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分析20、护士长非权力影响力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21、影响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22、影响产妇泌乳不足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23、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24、陪护人员的负性心理对癌症患者的影响25、维持性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26、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栓塞的原因分析及护理27、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院前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中的应用28、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29、循证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30、肿瘤病人化疗后并发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31、运用人性排班法提高儿科护理工作满意度32、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自我防护对策33、血液病患者静脉渗漏性损伤的护理34、PBL教学法在护理查房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35、手术室护理记录常见问题的分析及对策36、术中应用气压止血带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37、内科住院病人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及护理38、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调查及护理对策39、脑卒中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分析与护理对策40、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锐器致伤的原因及防范措施41、外伤性截瘫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及护理对策42、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43、产科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应对方式调查44、大面积烧伤患者输液渗漏的原因分析及护理45、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实施体会46、手术室护理带教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47、循证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48、严重烧伤患者营养支持的临床护理体会49、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干预50、护理干预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51、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影响52、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前的不良心理及护理干预53、沐舒坦雾化吸入防治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护理观察54、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调查及干预55、高血压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56、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57、GCS评分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护理中的应用58、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59、中医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的影响60、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61、手术患者发生文化休克的原因及护理对策62、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影响63、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64、CCU患者睡眠障碍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65、不同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脐部皮肤感染效果观察66、胃癌术后发生顽固性呃逆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67、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和心理护理68、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分析69、护理干预对前列腺切除术后病人舒适的影响70、护理干预对初诊肺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71、护理干预对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72、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遵医行为的护理干预73、肺癌患者知情程度对心理状态的影响及护理干预74、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心理影响75、舒适护理在自然分娩待产过程中的应用76、脑卒中病人急性期抑郁发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77、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78、术前清洁肠道方法的观察和探讨79、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80、GCS评分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护理中的应用81、临床护士对基础护理认识和实施现状的调查82、住院老年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83、我国社区护理发展的必然性和存在的问题84、肝性脑病患者的预见性观察与护理85、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高压氧治疗的舱内外护理86、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依赖原因分析与护理干预87、护理干预对初诊肝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88、早期康复治疗和护理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疗效评估89、分级护理质量对护患纠纷的影响与护理干预90、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治疗护理91、新生儿医院感染与护理行为危险因素分析92、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93、中年脑卒中患者抑郁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对策94、胃癌患者知情程度对心理状态的影响及护理干预95、护理干预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96、行为干预在腹部手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97、护理干预对初诊乳腺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98、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99、康复体位护理及肠内营养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症的影响100、腹部手术停留置导尿后尿潴留的原因分析与护理101、腹式深呼吸和人性化护理对减轻分娩疼痛的效果观察102、临床护士对基础生活护理认知情况的调查103、门诊护理投诉原因的思考及对策104、护理干预对初诊胃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105、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影响106、尿激酶溶栓治疗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107、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中间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体会108、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患者服用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109、影响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心理问题与护理干预模式探讨110、早期人工通便在低出生体重儿护理中的应用111、卒中性昏迷患者呼吸道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112、人工流产疼痛干预的效果观察及护理113、急诊科护生实习带教方法的探讨114、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分析115、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早期体位护理效果观察116、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自我防护及自我保健117、心理危机干预在急诊自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118、在手术室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的体会119、高龄患者前列腺电切术后出血原因分析及康复护理120、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效果观察及护理121、手术室护士压力源分析与对策122、性传播疾病患者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123、临产妇的心理状态分析与护理干预124、产妇产后实施健康教育程序的效果与体会125、精神分裂症再复发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126、经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卧床时间探讨127、护理干预对消化道肿瘤化疗相关性腹泻的影响128、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观察与护理129、妇科腹部手术术后镇痛泵的应用及护理130、胸腹部手术后病人早期活动的心理护理131、影响中上腹部手术后病人舒适度的因素及护理132、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便秘原因分析及护理133、脑瘫患儿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及护理体会134、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135、护理干预对哮喘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136、乙肝患儿父母焦虑及应对方式的调查与护理对策137、神经内科患者住院期间常见安全问题及护理对策138、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康复期患者呼吸肌功能锻炼的护理139、胰岛素泵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影响的研究140、舒适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早期康复的效果观察141、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原因分析与护理142、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观察及护理143、气管切开患者气道内湿化不同护理方法效果观察144、病例查房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145、护理干预对社区糖尿病病人遵医行为效果的观察146、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塞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147、住院精神病人攻击行为的临床特征及护理148、ICU危重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预防及护理149、心理护理干预减轻肿瘤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效果观察150、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

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以健康教育、预防保健为重心的初级卫生保健需求日益增长。社区护理是随着社区居民对健康需求、社区卫生服务需要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社区护理工作的服务范围非常广泛,因此越来越被社区居民所接受。在当今社会来看是不可缺少的一门服务体系。有其存在的重要性及必要性。1.社区护理工作的基本概念1.1社区护理的基本含义社区护理是在社区范围内开展的以健康为中心,向个人、家庭以及人群提供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宣传指导为一体的系统化的整体护理服务。应用公共卫生与护理学理论与技术,借助有组织的社会力量,以社区为基础、人群为对象、服务为中心,对个人、家庭、社区提供连续动态、综合服务。最终目的是促进和维护社区人群的健康。1.2社区护理工作的必要性(1)是随着人口结构变化,健康老龄化观念的提出,而带来了许多相应的社区保健需求;(2)是疾病谱与死因谱的变化,慢性病社区护理的需求量增加;(3)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4)医疗费用的高涨,居民难以承受,加之看病难、住院难的现象还客观存在,这对社区护理的需求也就显得越来越迫切;(5)卫生资源分配不当;(6)是实施计划生育国策,家庭结构扩大化,一对夫妇应照顾4位老人,这就需要“简、便、廉”的社区护理服务。1.3社区护理工作内容主要是在城镇居民中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再根据社区面积及人口下设若干社区卫生站,以利附近居民就诊和接受健康教育。具体内容包括:(1)传染病的防治;(2)精神心理卫生保健;(3)环境卫生;(4)慢性病的防治与护理管理;(5)特殊人群的健康服务;(6)职业卫生与护理;(7)学校卫生保健服务;(8)院前急救护理;(9)临终关怀与护理。2.社区护理工作的特殊性2.1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医院临床护理大多以疾病恢复健康为主,而社区护理有别于医院护理。它是把人群做为整体,应用健康促进、健康维护、健康教育的方法,对社区内服务对象提供协调、连续的护理,使居民达到健康。2.2以群体为主,社区护理服务对象是整个社区的人群,社区护理工作是对整个社区的人群进行资料收集、分析,然后解决群体中主要健康问题。社区护士任务促使整个人群健康。2.3独立工作为主,社区护理工作从开始准备到实施至结束,都需自己去完成。医院护士是在执行医嘱下进行工作的。2.4以人为本,医院的护士属医务人员,服务的对象的主要是患者,在院内工作。社区护士服务对象是社区人群,社区护士不仅承担社区护理工作,还要承担与当地教育、行政、福利、企业、事业及社区居民等联系。所以社区护士要有很强的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2.5深入社会,社区护理是一种公益型服务,服务对象是社会基层,它与医院护理工作不同,医院护理的对象是患者,社区护理服务对象是社区的每一户、每个人及一些公共场所。2.6关系多样,社区服务对象是相对稳定的,由于社区居民扮演着多种社会角色,社会分工和社会地位不同,社区居民年龄结构和健康状况不同,所以护理需求也不一样。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已逐步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同时、人口老龄化带来了很多相应的社区保健需求。另外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社区护理也就理所当然的逐渐成为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老年人及慢性病人的健康成为社区护理工作的重点。社区护理是指综合应用护理学与公共卫生学的理论与技术,以人群为对象,以社区为基础,以卫生服务为中心,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免疫等融于护理中,提供连续的、动态的和综合的护理专业服务。 一、社区护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虽然我国已进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已达到小康水平,但是我国目前社区护理服务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相当滞后,社区护理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护理队伍仍然不够强大,专业人才缺乏,社区护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也没有一个社区护理准入制度。重“医”轻“护”的社会观念问题在一些地方尤其是在贫困偏远地区相当普遍,因而致使护理专业人员短缺,技术力量薄弱。目前我国专业的社区护理教育几乎还是一片空白,各高校和卫生学校极少开设相关课程以及相关社区护理专业,尤其是老年护理、社区预防保健护理和心理护理的知识不足。缺少相关政策支持,我国大多数家庭护理服务项目费用也尚未列入医保范围,很多患者本身就因为疾病所致经济相当困难,很难承受护理费用,从而使患者不得不放弃社区护理。 二、社区护理工作必要性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日益明显,老年人因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卫生等方面的特殊性,在对待健康问题的需求上,渴望得到方便、经济、及时、高质量的医疗和护理。因而无论从老年人提高自身生活质量,还是从减轻社会、国家、家庭及照顾者的压力来说,都急需来自医疗、社区等方面的服务机构的支持和帮助。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对待健康问题上不再是满足于基本需求,而趋向于服务的多元化、人性化、个性化和选择的自由性、便利和经济的程度。“方便和经济”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的最大特点,同时也是消费者选择社区卫生服务的基础和社区服务功能落实的前提。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一个家庭要负担四个老人的现象增多,再加上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医疗费用的迅速增加,家庭负担大大加重,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居民医疗需求和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社区护理事业的资料调查显示:社区护理事业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居民因病致贫的现象,同时又能提高医疗卫生部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进程。因此,在全国开展社区护理势在必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年均年龄也相应提高,因而一些慢性病也就越来越多,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慢性病大量增加,改变了我国的疾病谱,从而使慢性病护理的需求量增加。而对于慢性病及年老体弱者由于经济的原因,不可能长期住院治疗,故靠临床护士是难以单独完成的。护理人员为顺应医学模式的转变,由医院走向社区,为个人、家庭、社会提供直接、连续、方便、全面、快捷、经济、优质的护理,并进行多方面护理指导、卫生宣教势在必行。因此,开展社区护理既能满足社区居民的多种需求,又能促进护理事业的稳步发展。综上所述,开展社区护理是人口老龄化和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开展慢性病护理有利于慢性病的康复。开展社区护理是提高社区人群保健意识和能力的有效途径。

护理的话一般来说就是护理一些。特殊的疾病呀,或者是护理老人。或者是护理宝宝,可能论文题目会比较好,写一点吧。

浅谈社区护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论文

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以健康教育、预防保健为重心的初级卫生保健需求日益增长。社区护理是随着社区居民对健康需求、社区卫生服务需要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社区护理工作的服务范围非常广泛,因此越来越被社区居民所接受。在当今社会来看是不可缺少的一门服务体系。有其存在的重要性及必要性。1.社区护理工作的基本概念1.1社区护理的基本含义社区护理是在社区范围内开展的以健康为中心,向个人、家庭以及人群提供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宣传指导为一体的系统化的整体护理服务。应用公共卫生与护理学理论与技术,借助有组织的社会力量,以社区为基础、人群为对象、服务为中心,对个人、家庭、社区提供连续动态、综合服务。最终目的是促进和维护社区人群的健康。1.2社区护理工作的必要性(1)是随着人口结构变化,健康老龄化观念的提出,而带来了许多相应的社区保健需求;(2)是疾病谱与死因谱的变化,慢性病社区护理的需求量增加;(3)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4)医疗费用的高涨,居民难以承受,加之看病难、住院难的现象还客观存在,这对社区护理的需求也就显得越来越迫切;(5)卫生资源分配不当;(6)是实施计划生育国策,家庭结构扩大化,一对夫妇应照顾4位老人,这就需要“简、便、廉”的社区护理服务。1.3社区护理工作内容主要是在城镇居民中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再根据社区面积及人口下设若干社区卫生站,以利附近居民就诊和接受健康教育。具体内容包括:(1)传染病的防治;(2)精神心理卫生保健;(3)环境卫生;(4)慢性病的防治与护理管理;(5)特殊人群的健康服务;(6)职业卫生与护理;(7)学校卫生保健服务;(8)院前急救护理;(9)临终关怀与护理。2.社区护理工作的特殊性2.1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医院临床护理大多以疾病恢复健康为主,而社区护理有别于医院护理。它是把人群做为整体,应用健康促进、健康维护、健康教育的方法,对社区内服务对象提供协调、连续的护理,使居民达到健康。2.2以群体为主,社区护理服务对象是整个社区的人群,社区护理工作是对整个社区的人群进行资料收集、分析,然后解决群体中主要健康问题。社区护士任务促使整个人群健康。2.3独立工作为主,社区护理工作从开始准备到实施至结束,都需自己去完成。医院护士是在执行医嘱下进行工作的。2.4以人为本,医院的护士属医务人员,服务的对象的主要是患者,在院内工作。社区护士服务对象是社区人群,社区护士不仅承担社区护理工作,还要承担与当地教育、行政、福利、企业、事业及社区居民等联系。所以社区护士要有很强的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2.5深入社会,社区护理是一种公益型服务,服务对象是社会基层,它与医院护理工作不同,医院护理的对象是患者,社区护理服务对象是社区的每一户、每个人及一些公共场所。2.6关系多样,社区服务对象是相对稳定的,由于社区居民扮演着多种社会角色,社会分工和社会地位不同,社区居民年龄结构和健康状况不同,所以护理需求也不一样。

社区护理在社区卫生服务和医疗保健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在21世纪社区服务的重点。社区护理社区护理的内涵是使用的理论,公共健康护理,预防疾病,保护群体,促进健康为宗旨,应用先进的,全面的方式直接向个人,家庭和群体提供持续的,全面的护理服务。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已逐步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同时、人口老龄化带来了很多相应的社区保健需求。另外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社区护理也就理所当然的逐渐成为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老年人及慢性病人的健康成为社区护理工作的重点。社区护理是指综合应用护理学与公共卫生学的理论与技术,以人群为对象,以社区为基础,以卫生服务为中心,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免疫等融于护理中,提供连续的、动态的和综合的护理专业服务。 一、社区护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虽然我国已进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已达到小康水平,但是我国目前社区护理服务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相当滞后,社区护理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护理队伍仍然不够强大,专业人才缺乏,社区护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也没有一个社区护理准入制度。重“医”轻“护”的社会观念问题在一些地方尤其是在贫困偏远地区相当普遍,因而致使护理专业人员短缺,技术力量薄弱。目前我国专业的社区护理教育几乎还是一片空白,各高校和卫生学校极少开设相关课程以及相关社区护理专业,尤其是老年护理、社区预防保健护理和心理护理的知识不足。缺少相关政策支持,我国大多数家庭护理服务项目费用也尚未列入医保范围,很多患者本身就因为疾病所致经济相当困难,很难承受护理费用,从而使患者不得不放弃社区护理。 二、社区护理工作必要性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日益明显,老年人因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卫生等方面的特殊性,在对待健康问题的需求上,渴望得到方便、经济、及时、高质量的医疗和护理。因而无论从老年人提高自身生活质量,还是从减轻社会、国家、家庭及照顾者的压力来说,都急需来自医疗、社区等方面的服务机构的支持和帮助。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对待健康问题上不再是满足于基本需求,而趋向于服务的多元化、人性化、个性化和选择的自由性、便利和经济的程度。“方便和经济”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的最大特点,同时也是消费者选择社区卫生服务的基础和社区服务功能落实的前提。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一个家庭要负担四个老人的现象增多,再加上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医疗费用的迅速增加,家庭负担大大加重,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居民医疗需求和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社区护理事业的资料调查显示:社区护理事业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居民因病致贫的现象,同时又能提高医疗卫生部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进程。因此,在全国开展社区护理势在必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年均年龄也相应提高,因而一些慢性病也就越来越多,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慢性病大量增加,改变了我国的疾病谱,从而使慢性病护理的需求量增加。而对于慢性病及年老体弱者由于经济的原因,不可能长期住院治疗,故靠临床护士是难以单独完成的。护理人员为顺应医学模式的转变,由医院走向社区,为个人、家庭、社会提供直接、连续、方便、全面、快捷、经济、优质的护理,并进行多方面护理指导、卫生宣教势在必行。因此,开展社区护理既能满足社区居民的多种需求,又能促进护理事业的稳步发展。综上所述,开展社区护理是人口老龄化和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开展慢性病护理有利于慢性病的康复。开展社区护理是提高社区人群保健意识和能力的有效途径。

浅谈社区护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论文1500

社区护理服务的供需问题与对策  孙霞明  社区卫生服务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基础性、综合性的卫生服  务形式。社区护理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我国}州情及卫生资源  有效利用的原则,提倡群众“大病去医院,小病到社区的就医模  式,对社区护理土作提出J更高要求。木文试就当前社区护理服务  供力还不适应需求的问题,提出对策作探讨。  1社区护理服务的需求及其特点   1疾病谱的改变对护理服务提出J新要求随着医疗模式的转  变以及人们的生活力式、行为、习惯和心理状态等力面存在的问  题,以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人群的增加,人们  迫切需要护理人员给子具体的、司一操作性的指}I ,期望通过护理十  预改变不良的生活力式,使药物治疗与心理行为治疗结合起来,促  进康熨、提高生存质员。即使对有躯体疾病的老人不仅要求治好  病,更需要护理进入他们身边,使老年患咨得到心理{_的满足。   2家庭护理需求提高与问题并存社区家庭护理需求普遍提高  的原因是:人日老龄化,同时因社会养老}J L构尚不完善以及家庭结  构变化,}I致银发老人的空巢现象,需要医疗护理照顾的老人不断  增加。慢性病医疗服务的特点,要求以家庭为服务单元。医改后,更  增加J对家庭护理的需求。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保健需求  农现为多元化、多样化,通过开展家庭护理可使生活力式心理行为  进行良好的训适。然而,口前存在的问题很多:不良的健康观念根  深蒂固,社会对护理土作的偏见以及对护上的不信任、不尊重,这  就要求开展家庭护理必须更新观念,并与改善家庭护理的环境条  件同步进行。   3社区护理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妇女儿市妇女儿市占社区人  fl > 2/ 3,所以,妇女儿市的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已是社区医疗卫  生服务的主要土作。比如,妇科病的诊治护理、更年期卫生知识教  育、妇女乳房自杳自护常识、孕期保健、母乳喂养、婴幼儿保健、儿  m:生活卫生行为指淤等,均是社区护理服务中土作员最大的内  容。司一见,社区护理受益的直接人群是妇女儿m:,而间接人群是整  个家庭及社会。   4社会变化带来社区护理服务的新问题进入21世纪后我国  人日的主要健康问题是:r};<性病防治及老年人保健问题;大员流动  人日和低收入人群的健康管理问题;与环境和心理影响有关的疾  病防治问题;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问题;“小家庭带来的独生r  女生活卫生健康问题等等。这些都给社区护理服务土作不断提  出新的要求。社区卫生服务,它不仅以病人为服务对象,而日更突  出J卫生服务的贴近性、主动性和综合性,这种服务与医院内的服  务模式不同,这就要求社区护理服务必须改变服务力式,更新服务  观念,增强服务息识,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员。  2社区护理服务尚不适应需求的表现   1护上技能不相适应社区护上在社区卫生服务中要扮演多种  角色,需要具备多种技能。根据社区卫生服务的客观要求,需要技  术能级高和多技能、综合型的护理人才,不仅要有过硬的护理技  术,又要善于和社区居民沟通。山于社区护上通常当班的只有名  护上,比如输液务必“针见血,古则就难以收场;社区护上要向  群体、家庭提供医疗、预防、保健体化护理服务,因此,她是专  多能的多面手。然而,口前从事社区护理的人员大多是医院分流人  员,他们木身的业务技能较低,缺乏社区护理系统和正规化培训,  因而,存在着现有的护理技术水平不能适应II益增长的社区服务  需求。   2护理管理不相适应口前还缺乏套科学规范的社区护理管  理力法。山于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尚未完善,社区护理的口标与任  务也欠明确,因此,护理土作走出医院、面向社会的问题尚未很好  地解决。不少社区卫生服务站与管辖的{_级医院必要的指}I“脱  钩,加{_卫生服务站医护比例不合理,社区护上的超负荷土作造  成没有足够业务学习时间。也反映J社区护理的管理尚未跟{_。  3加强社区护理服务工作的几点思考   1认识{_到位各级卫生机构领淤和社区卫生土作咨,都要充分  认识和重视护理服务在整个社区卫生服务中的重要性及其不可替  代的特殊作用;要切实解决“重医轻护的现象,营造有利于开展社  区护理服务的良好环境,并落实到社区护理服务的改革实践和各  项具体土作中去。   2管理{_加强为保证社区卫生服务正常运行和深入发展,有  关部门应强化社区护理规范化管理,在建介_健全管理组织和制度  的基础{_,尽快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现在,多数年轻护上不  愿去社区,因其经济待遇、学习}J L会等与医院护上不能等同。为此,  应从政策措施、管理办法{_重视和关心社区线护上,切实解决社  区护上的后顾之忧,引淤年轻护上主动去社区服务,并在实践中不  断提高护上的业务水平,使社区卫生事业和群众健康保障产生双  重效益。   3抓紧培养人才(1)努力壮大社区护理队伍:社区卫生机构设  置护上数员普遍不足,学校培养的社区护理专业毕业的护上更少,  与口前的实际需要不相适应。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卫生等部门应  从社会需求出发,拓宽人才来源的渠道,积极采取壮大社区护理队  伍的举措。( 2)社区护理教育口标定位:教育口标首先要定位于社  区护理的范围。这就是应以对家庭、群体和社区护理的整体服务及  所需的卫生知识、护理技能为口标,明确以社区为中心、以赞性病  防治管理为主的业务内容,通过学习后掌握社区护理的技术和护  理程序、土作力法。教育内容应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_进行设计。  着重培养护理专业技术知识,熟悉社区护理业务,能运用现代护理  和技术为社区的不同人群提供多元化、多层次、全力位的健康服  务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服务。

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以健康教育、预防保健为重心的初级卫生保健需求日益增长。社区护理是随着社区居民对健康需求、社区卫生服务需要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社区护理工作的服务范围非常广泛,因此越来越被社区居民所接受。在当今社会来看是不可缺少的一门服务体系。有其存在的重要性及必要性。1.社区护理工作的基本概念1.1社区护理的基本含义社区护理是在社区范围内开展的以健康为中心,向个人、家庭以及人群提供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宣传指导为一体的系统化的整体护理服务。应用公共卫生与护理学理论与技术,借助有组织的社会力量,以社区为基础、人群为对象、服务为中心,对个人、家庭、社区提供连续动态、综合服务。最终目的是促进和维护社区人群的健康。1.2社区护理工作的必要性(1)是随着人口结构变化,健康老龄化观念的提出,而带来了许多相应的社区保健需求;(2)是疾病谱与死因谱的变化,慢性病社区护理的需求量增加;(3)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4)医疗费用的高涨,居民难以承受,加之看病难、住院难的现象还客观存在,这对社区护理的需求也就显得越来越迫切;(5)卫生资源分配不当;(6)是实施计划生育国策,家庭结构扩大化,一对夫妇应照顾4位老人,这就需要“简、便、廉”的社区护理服务。1.3社区护理工作内容主要是在城镇居民中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再根据社区面积及人口下设若干社区卫生站,以利附近居民就诊和接受健康教育。具体内容包括:(1)传染病的防治;(2)精神心理卫生保健;(3)环境卫生;(4)慢性病的防治与护理管理;(5)特殊人群的健康服务;(6)职业卫生与护理;(7)学校卫生保健服务;(8)院前急救护理;(9)临终关怀与护理。2.社区护理工作的特殊性2.1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医院临床护理大多以疾病恢复健康为主,而社区护理有别于医院护理。它是把人群做为整体,应用健康促进、健康维护、健康教育的方法,对社区内服务对象提供协调、连续的护理,使居民达到健康。2.2以群体为主,社区护理服务对象是整个社区的人群,社区护理工作是对整个社区的人群进行资料收集、分析,然后解决群体中主要健康问题。社区护士任务促使整个人群健康。2.3独立工作为主,社区护理工作从开始准备到实施至结束,都需自己去完成。医院护士是在执行医嘱下进行工作的。2.4以人为本,医院的护士属医务人员,服务的对象的主要是患者,在院内工作。社区护士服务对象是社区人群,社区护士不仅承担社区护理工作,还要承担与当地教育、行政、福利、企业、事业及社区居民等联系。所以社区护士要有很强的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2.5深入社会,社区护理是一种公益型服务,服务对象是社会基层,它与医院护理工作不同,医院护理的对象是患者,社区护理服务对象是社区的每一户、每个人及一些公共场所。2.6关系多样,社区服务对象是相对稳定的,由于社区居民扮演着多种社会角色,社会分工和社会地位不同,社区居民年龄结构和健康状况不同,所以护理需求也不一样。

浅谈社区护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论文1500字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已逐步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同时、人口老龄化带来了很多相应的社区保健需求。另外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社区护理也就理所当然的逐渐成为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老年人及慢性病人的健康成为社区护理工作的重点。社区护理是指综合应用护理学与公共卫生学的理论与技术,以人群为对象,以社区为基础,以卫生服务为中心,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免疫等融于护理中,提供连续的、动态的和综合的护理专业服务。 一、社区护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虽然我国已进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已达到小康水平,但是我国目前社区护理服务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相当滞后,社区护理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护理队伍仍然不够强大,专业人才缺乏,社区护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也没有一个社区护理准入制度。重“医”轻“护”的社会观念问题在一些地方尤其是在贫困偏远地区相当普遍,因而致使护理专业人员短缺,技术力量薄弱。目前我国专业的社区护理教育几乎还是一片空白,各高校和卫生学校极少开设相关课程以及相关社区护理专业,尤其是老年护理、社区预防保健护理和心理护理的知识不足。缺少相关政策支持,我国大多数家庭护理服务项目费用也尚未列入医保范围,很多患者本身就因为疾病所致经济相当困难,很难承受护理费用,从而使患者不得不放弃社区护理。 二、社区护理工作必要性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日益明显,老年人因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卫生等方面的特殊性,在对待健康问题的需求上,渴望得到方便、经济、及时、高质量的医疗和护理。因而无论从老年人提高自身生活质量,还是从减轻社会、国家、家庭及照顾者的压力来说,都急需来自医疗、社区等方面的服务机构的支持和帮助。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对待健康问题上不再是满足于基本需求,而趋向于服务的多元化、人性化、个性化和选择的自由性、便利和经济的程度。“方便和经济”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的最大特点,同时也是消费者选择社区卫生服务的基础和社区服务功能落实的前提。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一个家庭要负担四个老人的现象增多,再加上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医疗费用的迅速增加,家庭负担大大加重,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居民医疗需求和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社区护理事业的资料调查显示:社区护理事业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居民因病致贫的现象,同时又能提高医疗卫生部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进程。因此,在全国开展社区护理势在必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年均年龄也相应提高,因而一些慢性病也就越来越多,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慢性病大量增加,改变了我国的疾病谱,从而使慢性病护理的需求量增加。而对于慢性病及年老体弱者由于经济的原因,不可能长期住院治疗,故靠临床护士是难以单独完成的。护理人员为顺应医学模式的转变,由医院走向社区,为个人、家庭、社会提供直接、连续、方便、全面、快捷、经济、优质的护理,并进行多方面护理指导、卫生宣教势在必行。因此,开展社区护理既能满足社区居民的多种需求,又能促进护理事业的稳步发展。综上所述,开展社区护理是人口老龄化和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开展慢性病护理有利于慢性病的康复。开展社区护理是提高社区人群保健意识和能力的有效途径。

1 进行人文关怀,树立“人的健康护理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高自己对人文关怀的思想认识。2 社区护士应具备高度的怜悯之心,要充满着热情和关爱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3 坚持以“社区患者及健康人群为根本”的理念。4 加强学习,提高护士整体素质1社区护理工作者要认真学习业务理论知识,不但要学习医学知识,还要对心理学、伦理学、美学等方面的知识进行学习。2要理论联系实际,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学会换位思考,真正体会到病人的疾苦。3受岗敬业,激发热情,树立形象。4提高语言文字修养。5提高人际关系修养,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和群体凝聚力,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完成工作目标。5 构建温暖的亲情环境。

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以健康教育、预防保健为重心的初级卫生保健需求日益增长。社区护理是随着社区居民对健康需求、社区卫生服务需要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社区护理工作的服务范围非常广泛,因此越来越被社区居民所接受。在当今社会来看是不可缺少的一门服务体系。有其存在的重要性及必要性。1.社区护理工作的基本概念1.1社区护理的基本含义社区护理是在社区范围内开展的以健康为中心,向个人、家庭以及人群提供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宣传指导为一体的系统化的整体护理服务。应用公共卫生与护理学理论与技术,借助有组织的社会力量,以社区为基础、人群为对象、服务为中心,对个人、家庭、社区提供连续动态、综合服务。最终目的是促进和维护社区人群的健康。1.2社区护理工作的必要性(1)是随着人口结构变化,健康老龄化观念的提出,而带来了许多相应的社区保健需求;(2)是疾病谱与死因谱的变化,慢性病社区护理的需求量增加;(3)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4)医疗费用的高涨,居民难以承受,加之看病难、住院难的现象还客观存在,这对社区护理的需求也就显得越来越迫切;(5)卫生资源分配不当;(6)是实施计划生育国策,家庭结构扩大化,一对夫妇应照顾4位老人,这就需要“简、便、廉”的社区护理服务。1.3社区护理工作内容主要是在城镇居民中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再根据社区面积及人口下设若干社区卫生站,以利附近居民就诊和接受健康教育。具体内容包括:(1)传染病的防治;(2)精神心理卫生保健;(3)环境卫生;(4)慢性病的防治与护理管理;(5)特殊人群的健康服务;(6)职业卫生与护理;(7)学校卫生保健服务;(8)院前急救护理;(9)临终关怀与护理。2.社区护理工作的特殊性2.1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医院临床护理大多以疾病恢复健康为主,而社区护理有别于医院护理。它是把人群做为整体,应用健康促进、健康维护、健康教育的方法,对社区内服务对象提供协调、连续的护理,使居民达到健康。2.2以群体为主,社区护理服务对象是整个社区的人群,社区护理工作是对整个社区的人群进行资料收集、分析,然后解决群体中主要健康问题。社区护士任务促使整个人群健康。2.3独立工作为主,社区护理工作从开始准备到实施至结束,都需自己去完成。医院护士是在执行医嘱下进行工作的。2.4以人为本,医院的护士属医务人员,服务的对象的主要是患者,在院内工作。社区护士服务对象是社区人群,社区护士不仅承担社区护理工作,还要承担与当地教育、行政、福利、企业、事业及社区居民等联系。所以社区护士要有很强的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2.5深入社会,社区护理是一种公益型服务,服务对象是社会基层,它与医院护理工作不同,医院护理的对象是患者,社区护理服务对象是社区的每一户、每个人及一些公共场所。2.6关系多样,社区服务对象是相对稳定的,由于社区居民扮演着多种社会角色,社会分工和社会地位不同,社区居民年龄结构和健康状况不同,所以护理需求也不一样。

护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一、 护理隐患及产生原因1、 潜在护患纠纷临床护士年轻化,经验与技术不娴熟,无法做到一针见血,液体量大,人员少,更换液体不及时,容易回血堵塞输液管,拔除后又不能及时扎针,一系列因素致使患者家属对护士意见激增。一旦出现病人病情加重,将直接导致纠纷。2、 基础护理不到位因护士忙于加药、换液体,无暇顾及患者的基础护理内容,如翻身、拍背、鼻饲及高热、尿崩、便秘等,交由家属操作,有异常时再告诉护士汇报医生处理,不能保证按时观察病情,容易出现并发症或错失最佳治疗时机。不是不做,而是没时间,感觉护理工作光有数量,而没质量,一直不停的在忙碌,真正给病人做得又很少,尤其周末值班时,有许多的医嘱无法按时执行,只能等下班后再执行。总之,在有限的人力资源下,没有科学的统筹的管理分配方法,让护理工作达到完善的地步。3、 安全隐患多换液体时一次拿好几瓶,稍不注意就换错床号;输液卡不清晰,查对不方便,一是影响查对速度,二是容易对错药品;手术搬床频繁,易出错;夜班、连班多为年轻护士,缺乏工作经验及沟通技巧,不能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影响抢救治疗;危重、手术病人放在普通病房,路途遥远、人员又少,观察治疗不方便,加大工作量及工作难度,各班次存在不同程度、不同性质的安全隐患,医疗护理安全面临重大挑战。4、 护士体力透支严重、精神高度紧张因工作量大、害怕出错及对工作的高度责任心,护士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状态,心理压力非常大,体力严重透支,长此以往,不利于身体及心理的健康。对工作失去热情及积极性,对病人缺乏爱心及同情心,科室缺乏吸引力,团队没有凝聚力,不利于护理队伍的稳定和专业的发展。5、 陪员管理问题多、难度大危重、手术、昏迷病人多,护士数量少,每天疲于完成基本的治疗,没有精力、人力提供基础的生活护理,需要陪员大力协助,因此,无法限制陪员数量。随着陪员留科室,水、电、暖及病房设施耗损大,陪员晚上吸烟、打地铺睡觉、聊天,满过道搭晾衣服等情况屡禁不止,与医护之间的摩擦机会多,增加交叉感染的可能,安全隐患多。单从病房限制陪员数量,效果不理想。二、 防范措施1、 强化安全质量教育,提高护理安全认识,消除护理工作中不安全隐患是避免风险的保证(1)新进护士在上岗前进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学习并通过考核后才能进入临床工作。轮转护士须进入我科监护室专科培训3月以上才可跟随老师倒班。期间进行操作训练及理论强化。并教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的基本技巧,具备应对纠纷的基本能力。(2)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法制教育,应用安全实例讲道理,分析违章事例敲警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观念,增强法律、法规意识,提升对护理不安全因素后果的认识。(3)护理部每季度在全院护士大会上进行护理质量讲评会及安全教育,并在每月护士长例会上对工作情况进行点评,包括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隐患、护理差错及缺陷,对重大的差错事故要进行分析并通报批评。(4)护士长每天利用晨间交接班时间对科室护理工作环节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提醒防范。2、 调整班次,细化工作流程及工作制度是降低护理风险的确实保证。在护理薄弱时段加强人员,如中午、周末增加人员且老少搭配,提高工作效率,及时观察病情及处理突发事件,将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将原有通宵班调整为大小夜双人上班,保留帮班,人员增加压力减少,上班变得愉快。加强监护室人员配置,细化各班次岗位职责,明确值班责任,做好危重病人护理,落实基础护理责任,保障护理安全。3、 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 掌握沟通技巧,改善服务态度,规范服务行为,保护病人的隐私权。这是降低护理纠纷的有效措施。(1) 要求责任护士利用晨间扫床时间,问候、关心患者,与家属沟通病情,叮嘱注意事项,宣教护理知识。同时制定服务心愿,及健康宣教手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入院接待热心些,入科介绍详细些;面对患者微笑些,言语态度温馨些;问询解答耐心些,诊疗操作专业些;失误道歉真诚些,患者住院舒心些;术后护理细心些,服务内涵丰富些;康复阶段鼓励些,健康教育全面些;办理出院迅速些,患者感觉满意些。利用各种机会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满意度。(2)正确处理或避免发生护患冲突。面对护患冲突,护士需冷静分析遭遇冲突的起因,任何冲突一旦发生,总有双方的原因,即使起因最先或主要源自患者,护士作为护患关系的主导者,也应从责任与义务的角度,去体谅、理解患者不稳定的心态和情绪,切忌以受伤者的心态对待患者的不理智行为。面对护患冲突,护士可尝试应用一些技巧,如深呼吸法、换位思考、转移法、冷处理法,往往可以降低护理纠纷。(3)维护病人的隐私权,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越来越强调以“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故护理人员在为病人进行各项治疗操作需要暴露其隐私部位时,应该为病人提供隐蔽场所;同时,在工作中医护人员不能对病人的隐私随便进行议论及告知他人。4、 加强组织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这是降低护理纠纷的关键措施。护士长是临床第一线的护理管理者,既是护理人员规章制度及操作常规执行与落实的监督者,又是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意见的倾诉对象,护士长的工作方法及态度在预防护理纠纷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坚持护士长每日查房制度,一方面检查本部门护理工作落实情况,另一方面,认真听取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取得信任,通过护士长的有效沟通,及时发现护理人员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安全隐患,及时化解护患矛盾,杜绝可能发生的护理偏差。每月均要分析护理过程和环节评价、监测护理风险管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寻找护理安全隐患,寻找改进的机会与环节,制定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5、 陪员管理任重道远,是降低护理纠纷的最迫切的任务。护士与患者的关系简单和谐,只要加强以上措施的实施,用专业的态度服务病患即可。护患之间的矛盾更多的集中在与家属的相处中,因对生病亲人的庝爱而倍加挑剔接触病人最多的护士的言行,忙碌时地照顾不周,言语中的不重视、生硬等均称为矛盾的导火索。加强对陪员的管理,减少陪员数量,重视与家属的沟通,可化解萌芽状态的纠纷。总结:护理工作中护理风险是难免的,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率,提高病人的满意度,除应加强医护人员自身综合素质外,健全护理风险管理机制,持续质量改进是必不可少的。

1、 强化安全质量教育,提高护理安全认识,消除护理工作中不安全隐患是避免风险的保证。2、 调整班次,细化工作流程及工作制度是降低护理风险的确实保证。3、 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 掌握沟通技巧,改善服务态度,规范服务行为,保护病人的隐私权。这是降低护理纠纷的有效措施。4、 加强组织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这是降低护理纠纷的关键措施。5、 陪员管理任重道远,是降低护理纠纷的最迫切的任务。护理定义:“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从这一定义引申出:现代护理学是研究如何诊断和处理人类对存在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反应的一门科学。强调“人的行为反应”,表现在人们对一件事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和精神诸方面的行为反应。如心肌梗塞病人的行为反应可以表现为:生理的——疼痛、胸闷、气急;心理的——害怕、恐惧;社会的——亲属单位的关心;文化的——对疾病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精神的——是否被护士和医生重视与尊重。意义:由于心身疾病的治疗和转归与心理社会因素更加密切,病人的情绪状态和心理变化直接影响着疾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程度,因此,对心身疾病的心理护理就显得格外重要。主要目的在于:1.解除病人对疾病的紧张、焦虑、悲观、抑郁等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2.正确及时的健康教育,使病人尽早适应新的角色及住院环境。3.帮助病人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医-患关系。

你好,以下是医学论文综述的写作方法: 1 医学综述的定义和特点 医学综述是查阅了医学某一专题在一段时期内的相当数量的文献资料,经过分析研究,选取有关情报信息,进行归纳整理,作出综合性描述的文章。 医学综述的特点:①综合性:综述要“纵横交错”,既要以某一专题的发展为纵线,反映当前课题的进展;又要从本单位、省内、国内到国外,进行横的比较。只有如此,文章才会占有大量素材,经过综合分析、归纳整理、消化鉴别,使材料更精练、更明确、更有层次和更有逻辑,进而把握本专题发展规律和预测发展趋势。②评述性:是指比较专门地、全面地、深入地、系统地论述某一方面的问题,对所综述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反映作者的观点和见解,并与综述的内容构成整体。一般来说,综述应有作者的观点,否则就不成为综述,而是手册或讲座了。③先进性:综述不是写学科发展的历史,而是要搜集最新资料,获取最新内容,将最新的医学信息和科研动向及时传递给读者。 综述不应是材料的罗列,而是对亲自阅读和收集的材料,加以归纳、总结,做出评论和估价。并由提供的文献资料引出重要结论。一篇好的综述,应当是既有观点,又有事实,有骨又有肉的好文章。由于综述是三次文献,不同于原始论文(一次文献),所以在引用材料方面,也可包括作者自己的实验结果、未发表或待发表的新成果。 综述的内容和形式灵活多样,无严格的规定,篇幅大小不一,大的可以是几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的专著,参考文献可数百篇乃至数千篇;小的可仅有千余字,参考文献数篇。一般医学期刊登载的多为3000~4000字,引文15~20篇,一般不超过20篇,外文参考文献不应少于1/3。 2 综述的内容要求 选题要新 即所综述的选题必须是近期该刊未曾刊载过的。一片综述文章,若与已发表的综述文章“撞车”,即选题与内容基本一致,同一种期刊是不可能刊用的。 说理要明 说理必须占有充分的资料,处处以事实为依据,决不能异想天开地臆造数据和诊断,将自己的推测作为结论写。 层次要清 这就要求作者在写作时思路要清,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写到什么程度,前后如何呼应,都要有一个统一的构思。 语言要美 科技文章以科学性为生命,但语不达义、晦涩坳口,结果必然阻碍了科技知识的交流。所以,在实际写作中,应不断地加强汉语修辞、表达方面的训练。 文献要新 由于现在的综述多为“现状综述”,所以在引用文献中,70%的应为3年内的文献。参考文献依引用先后次序排列在综述文末,并将序号置入该论据(引文内容)的右上角。引用文献必须确实,以便读者查阅参考。 校者把关 综述写成之后,要请有关专家审阅,从专业和文字方面进一步修改提高。这一步是必须的,因为作者往往有顾此失彼之误,常注意了此一方而忽视了彼一方。有些结论往往是荒谬的,没有恰到好处地反应某一课题研究的“真面目”。这些问题经过校阅往往可以得到解决。 3 综述的格式和写法 综述一般都包括题名、著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几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又由前言、主体和总结组成。 前言 用200~300字的篇幅,提出问题,包括写作目的、意义和作用,综述问题的历史、资料来源、现状和发展动态,有关概念和定义,选择这一专题的目的和动机、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如果属于争论性课题,要指明争论的焦点所在。 主体 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点及其理论根据,从而反映作者的见解。为把问题说得明白透彻,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述。这部分应包括历史发展、现状分析和趋向预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历史发展:要按时间顺序,简要说明这一课题的提出及各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体现各阶段的研究水平。②现状分析:介绍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各派观点,包括作者本人的观点。将归纳、整理的科学事实和资料进行排列和必要的分析。对有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理论或假说要详细介绍,并引出论据;对有争论的问题要介绍各家观点或学说,进行比较,指问题的焦点和可能的发展趋势,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对陈旧的、过时的或已被否定的观点可从简。对一般读者熟知的问题只要提及即可。②趋向预测:在纵横对比中肯定所综述课题的研究水平、存在问题和不同观点,提出展望性意见。这部分内容要写得客观、准确,不但要指明方向,而且要提示捷径,为有志于攀登新高峰者指明方向,搭梯铺路。主体部分没有固定的格式,有的按问题发展历史依年代顺序介绍,也有按问题的现状加以阐述的。不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应比较各家学说及论据,阐明有关问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主体部分的写法有下列几种: (1) 纵式写法 “纵”是“历史发展纵观”。它主要围绕某一专题,按时间先后顺序或专题本身发展层次,对其历史演变、目前状况、趋向预测作纵向描述,从而勾划出某一专题的来龙去脉和发展轨迹。纵式写法要把握脉络分明,即对某一专题在各个阶段的发展动态作扼要描述,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取得了什么成果,还存在哪些问题,今后发展趋向如何,对这些内容要把发展层次交代清楚,文字描述要紧密衔接。撰写综述不要孤立地按时间顺序罗列事实,把它写成了“大事记”或“编年体”。纵式写法还要突出一个“创”字。有些专题时间跨度大,科研成果多,在描述时就要抓住具有创造性、突破性的成果作详细介绍,而对一般性、重复性的资料就从简从略。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做到了详略得当。纵式写法适合于动态性综述。这种综述描述专题的发展动向明显,层次清楚。 (2) 横式写法 “横”是“国际国内横览”。它就是对某一专题在国际和国内的各个方面,如各派观点、各家之言、各种方法、各自成就等加以描述和比较。通过横向对比,既可以分辨出各种观点、见解、方法、成果的优劣利弊,又可以看出国际水平、国内水平和本单位水平,从而找到了差距。横式写法适用于成就性综述。这种综述专门介绍某个方面或某个项目的新成就,如新理论、新观点、新发明、新方法、新技术、新进展等等。因为是“新”,所以时间跨度短,但却引起国际、国内同行关注,纷纷从事这方面研究,发表了许多论文,如能及时加以整理,写成综述向同行报道,就能起到借鉴、启示和指导的作用。 (3) 纵横结合式写法在同一篇综述中,同时采用纵式与横式写法。例如,写历史背景采用纵式写法,写目前状况采用横式写法。通过“纵”、“横”描述,才能广泛地综合文献资料,全面系统地认识某一专题及其发展方向,作出比较可靠的趋向预测,为新的研究工作选择突破口或提供参考依据。无论是纵式、横式或是纵横结合式写法,都要求做到:一要全面系统地搜集资料,客观公正地如实反映;二要分析透彻,综合恰当;三要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四要语言简练,详略得当。 总结 主要是对主题部分所阐述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重点评议,提出结论,最好是提出自己的见解,并提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参考文献 写综述应有足够的参考文献,这是撰写综述的基础。它除了表示尊重被引证者的劳动及表明文章引用资料的根据外,更重要的是使读者在深入探讨某些问题时,提供查找有关文献的线索。综述性论文是通过对各种观点的比较说明问题的,读者如有兴趣深入研究,可按参考文献查阅原文。因此,必须严肃对待。

1、社会因素及主观认识对护理人员影响较大 目前,社会上仍存在轻视护理工作的偏见,护士的社会地位得不到应有的承认,加之护理工作繁重、责任重大、风险性高、不被理解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部分护理人员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上产生偏差,服务意识淡薄,缺乏同情心,态度生硬,工作主动性差,成为护理管理的一大难题。2、护理人员编制严重不足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新业务、新技术的不断开展及护理工作范畴的不断拓宽,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明显增加。但临床一线的护理人员却严重缺编,床护比例严重失调,造成护理人员超负荷工作。结果,护理人员需要把主要精力用于完成治疗,而基础护理工作多由家属代劳,制约了护理质量的提高。3、护理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尤为突出 长期以来,我国护理学科教育以中专教育为主,受过高等教育的护理人员为数甚少,以致出现护理人员基础知识贫乏、专业知识老化、知识面狭窄的现象,护理学科的学术水平和科研得不到发展和提高,成为护理管理发展的障碍。4、 缺乏完整而合理的护理管理体系 自1980年我国引进护理程序以来,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护理管理方法已有不少报道。但由于历史及主观认识的原因和我国护理管理体制不够健全、人员不足、管理水平偏低等因素,导致护理管理发展缓慢,至今尚未形成完整而合理的护理管理体系,严重影响了我国护理学科的发展及护理质量的提高。5、护理管理者受教育程度不高,管理素质偏低 我国的护理管理者的教育层次偏低,且大多数没经过专业的管理课程培训,因而管理素质低。这是阻碍我们护理管理水平提高的一大因素。近些年来已引起了卫生管理部门的重视,并逐渐有了管理课程教育及学位教育。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