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中国美术史完整论文8000字笔记

发布时间:2024-09-05 11:54:11

中国美术史完整论文8000字笔记

盛唐风韵 ——从唐朝仕女画看盛唐气象 内容提要:唐朝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中国美术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本文从张萱和周昉的唐朝仕女画说起,画中所描绘的女子体态丰腴、衣着开放,充分体现出唐朝女性地位的提高,以此为角度展现盛唐时期社会发展、社会风气自信开放的图景。 关键词:唐朝仕女画;女性地位;盛唐气象;自信雍容 在中国的人物画历史中,唐朝的仕女画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体态丰满、衣着华丽鲜亮的贵妇人和手持纨扇的侍女,或沉静地坐着,或在园子里赏玩,或策马游春,或追逐嬉戏。与汉朝、两晋、明清所欣赏的弱不禁风、“秀骨清像”的仕女相比,丰满的唐朝的仕女大气、雍容,充分体现了盛唐时期社会各方面的发达与人们的自信。 张萱和周昉的仕女画 唐朝仕女画的代表画家是张萱和周昉。 张萱的代表作是《虢国夫人游春图》和《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是描绘天宝年间杨贵妃的妹妹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带随从出游的场面,画中八个骑马女性,以人物闲适欢愉的意态和华丽的服饰烘托“春”的感觉。虢国夫人“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不施粉黛,与侍女们自由骑马在郊外漫步踏青,我们可以由此看出唐朝的封建礼教对女子束缚较少,女子可以抛头露面、骑马出行。《捣练图》则描绘妇女捣练、络线和缝制等劳动的情景。人物造型丰腴健康,神态生动,姿态各不相同,特别是通过动作细节,穿插三个小女孩,或帮忙,或玩耍,传达劳动过程中的生活情趣。人物整个画面色彩明艳华丽,疏密有致。 周昉作品的特点,据当时人记载是“衣裳劲简”,“彩色柔丽”,所描绘的妇女形象是“以丰厚为体”,这些特点都可以在现存周昉的作品《挥扇仕女图》、《簪花仕女图》中见到。《簪花仕女图》取材宫廷妇女的生活,装饰华丽奢艳的嫔妃们在庭园中闲步,上身束抹胸,肥大曳地的团花大副长裙,肩披透体薄纱,盘起的发髻,簪上步摇钗,圆脸丰肌,气质华丽富贵,动作从容悠缓,神情悠闲矜持。 从两人的作品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唐朝的审美观:雍容富态、健康自然成了评价美女的主导标准,且女性的衣着、活动都十分开放。 唐朝女性地位的提高 窥一斑而知全豹,从人物画中的仕女我们可以看到唐朝女性的极大自由和女性地位的提高。 社会经济的繁荣昌盛、富有效率的开明政策,带来了人民自我认同心理的加强,使得唐人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这一社会大背景下,唐代妇女以更为大胆的方式去追求美和表现美。 唐朝女性的打扮是中国历代女性中最为大胆和性感的。社会对妇女的束缚相对较少,女性之美相应地呈现出了雍荣华贵的景象。唐代女子以丰腴的体态为美,加上高耸的发髻,飘扬的披帛,显得华丽大方,充分体现了女性美上的“盛唐气象”。女性着装极其自由,宽袖窄袖,华服胡服,女装男装,皆从其便。唐代的贵妇大都“缣罗不着爱轻容”。因此,当时女子还盛行胡服打扮,翻领窄袖长袍,腰系皮带,上挂各种金属饰件,内穿条纹窄腿长裤。 唐朝是妆饰极盛的时代,从保存至今的美术、雕塑作品以及诗文的描述中可见一斑,唐代仕女图、敦煌壁画中的妇女服饰鲜明、新奇、精巧,开放的社会在服饰上也是不论古今外兼收并蓄的。但从发髻样式和华美的种类来说,各不下十几种,点唇的样式也名目繁多。唐朝妇女对于“胡妆”的偏爱也是很有特色的。 唐朝妇女女性地位的尊严有显著的提高。盛唐时期,有登基制诰、号令天下的女皇帝武则天,有设立幕府、干政决狱的女显贵,有挥翰作诗的女才子,也有擅长丝竹管弦、轻歌曼舞、色艺皆佳的女艺人„„妇女们敢于追求理想,追求个性。她们都得以抛头露面于社会。 妇女地位与社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程度以及社会风气有关,女性地位的提高推动了社会健康发展。唐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对妇女生活束缚较少,这一方面是由于李唐王族本身具有北方少数民族的血统,另一方面是由于整个社会提倡创新精神。唐代妇女都喜欢抛头露面,甚至男女同席共饮、谈笑唱和,而无所顾忌。唐朝皇室贵族中便男女无别,至于寻常百姓人家就更没有什么约束了。女子骑马射箭、自由恋爱都是很平常的事情。 开放的社会,繁荣的气象,博大包容的胸怀表现在文化思想上必定是兼容并蓄,允许所谓各种“异端”存在的,表现在女性意识上也是自主性的,多元化的。唐朝妇女体现的这种自主性,一扫六朝充斥着的铅华脂粉,体现出富丽堂皇、多姿多彩的美。 盛唐:自信雍容的力量 唐朝,在中国历史上是充满博大雄浑社会气象的一个时代,在绘画上是具有神奇魅力的辉煌时期。 经过初盛唐一百多年的经营,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开明,文化发达,对外交流频繁,不仅是唐朝的高峰,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期。国力强盛与文明发达,使唐人充满自信,唐成为一个高度开放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当时与唐交往的国家有130多个。不同文化的影响、交融,使唐人不拘于传统,眼界开阔,热烈放姿。政治的稳定、经济的繁荣、国势的强盛使得一种自信的意志和闳阔的气势高扬在唐帝国的文治武功和大一统事业上。宋代的诗论家严羽曾经用“盛唐气象”来称赞唐代开元前后的诗歌,事实上,这完全可以用来描绘唐代文化和社会在鼎盛时期的精神面貌。 唐文化的特有气质,正是兼收并蓄、有容乃大的精神。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唐代国力达到顶峰,史称“开元盛世”。唐朝文化在鼎盛时期的精神面貌,宽广、博大、自信的胸襟,宏大、磅礴、洒脱的气质。正因有此胸怀与气质,唐朝文化,不仅在诗歌,而且在书画、音乐、舞蹈、散文、宗教、思想方面,均达到发展的高峰,极一时之盛。 文化的盛世,不仅表现在对自己传统文化的完美继承与发扬,也表现在对异族文化、外域文化的汲取上。唐王朝采取开放的民族政策,不仅使得唐朝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扩大,更重要的是,多元文化的交汇,有助于促成文化隆盛的形成。游牧民族活跃、奋发进取的精神,与中原汉民族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相结合,迸发出勃勃生机,使唐文化性格在整体上有一种明朗、高亢、奔放、热烈的时代气质。唐朝的这种对异族文化和外域文化的大规模采撷,吸收,在世界文化史上均可堪称典范。有容乃大的精神,造就了唐朝的充实而又光辉的文化繁荣时代。 唐朝的时代精神,可以用开放、进取、尚武、多元等词语进行概括,这是一种新民族新文化的优势所在。在思想观念和社会风尚方面,都给人以焕然一新的感觉放的胸怀、高扬的自信,使唐人具有了雍容大度的祥和与宁静,昂扬坚定的进取精神,兼容并蓄的开放性格。因此唐人具有了一种与以往其他朝代都不一样的审美取向,它所体现的是一种力量型的、开放兼容的文化视野。这一切体现了一个民族进入高度成熟、处于生命力最旺盛阶段洋溢出的蓬勃朝气和高度自信。唐人崇尚并醉心这种气魄、力量和开张的美,他们崇尚热烈放姿、开拓进取、积极向上。 盛唐,传递给我们自信与雍容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佚名,周昉与中唐以后的绘画, 2 佚名,最美丽的仕女形象,新闻午报,2006年12月24日 3 林彬、陆珊珊,大唐的风韵,南昌高专学报,2003年第3期 4 孙家洲、刘后滨,唐代的开放性格与盛唐气象,_ html, 2006年07月12日 5 李土生,有容乃大:盛唐气象与唐代文化精神,,2006年5月17日 6 晴语,唐朝妇女女性意识的复苏与彰显——唐朝女性文化研究,,

我国古代绘画史上,第一批有确实的历史记载,以绘画的才能享有声誉的画家,出现在魏晋之际。他们不复是传说故事中的画家,也不再是文人而兼有画名。他们是东吴的曹不兴,西晋的张墨和卫协。这一批画家的出现标志着绘画艺术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曹不兴在东吴享有很高的声誉。据说他能在长五十尺的绢上画一像,须臾即成,而头身四肢比例都没有差错。虽然他的作品无存,但从这些传说中也可以窥见他的才能。曹不兴画的佛像,根据中亚(萨玛堪)僧人康僧会传入的为稿本。他曾利用在屏风上误落的墨迹绘成一蝇,而引起孙权误为真蝇,用手去弹,于是传为美谈。而曹不兴更以画龙出名,唐代还保存着他画龙的真迹。但曹不兴的作品主要的是人物画,尤其是佛教的画像。曹不兴在过去被认为是最早的知名佛像画家。  卫协、张墨在当时有“画圣”之称。卫协的声誉尤高,为顾恺之和其他南朝画家及评论家一再赞扬。谢赫甚至认为卫协有划时代的意义,“古画皆略,至协始精。六法颇为兼善。虽不该备形似,而妙有气韵。凌跨群雄,旷代绝笔”。但是他们的作品在唐代已经很罕见。就记载中的作品题目可见,大多数是历史故事画和若干佛教画。  这一时期留下的善画者的名字,还有东晋明帝司马绍、荀勗、史道硕、王廙、谢赫等。  他们作品的题材,一部分明显地是因袭汉代美术的,如荆轲、西王母、穆天子、诗经、列女等。一部分是汉代题材的扩大,如:洛神赋图、金谷园图、三都赋图等。大多是历史传说和风俗的题材。但也有一部分是名士像和神仙像,这反映了当时道教思想的流行。

中国工艺美术史试卷一、 判断题 中国的彩陶主要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 商代玉器以器皿居多。 北方地区使用带钩早于中原。 丁缓是汉代著名工匠。 木画是一种在木器上镶嵌图案的装饰方法。 汝窑瓷器多带有精美的装饰。 铁画即以铁为呈色剂的一种瓷器装饰方法。 朱碧山是元代著名银匠。 窦师纶是初唐丝绸纹样设计家。二、 单项选择题何朝宗是明代______ 窑的瓷塑名家。A 宜兴 B德化 C景德镇 D龙泉张成是元代__________ 工匠。A雕漆 B金银 C玉器 D陶瓷古人沿佩玉是由于看重玉被赋予的______ 的意义。A 经济 B道德 C宗教 D爱情青铜豆有_____________ 足。A高 B矮 C大 D 小拨镂是_________ 器的装饰方法。A象牙 B金银 C漆器 D 陶瓷唐三彩是 器。A彩绘瓷 B彩绘陶 C铅釉瓷 D 铅釉陶宋代的景德镇窑以烧造 瓷著称。A白 B黑 C青 D 青白黑陶的装饰常采用 的手法。A彩绘 B镶嵌 C镂空 D 模压三、 多项选择题 (有两个至四个正确的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16分) 紫砂陶( )A产于浙江宜兴 B器物多施釉C常以造型取胜 D产品以茶壶居多 殷墟妇好墓( )A发现在河南郑州 B时代属商晚期C出土了大批玉器 D出土了司母戊鼎 春秋战国青铜器( )A主要为王室铸造 B已转向适用C装饰仍多有浓郁的神秘色彩 D采用了许多新的装饰技法 中国铜鼓( )A不仅见于汉代 B流行于西南地区C常带金银错装饰 D云气纹是其主要装饰题材秘色瓷 ( ) A是贡瓷 B常以贵金属装饰 C釉色粉青 D造型多硕大雄浑钧窑( )A窑址在今河南钧县 B以窑变为特征C鼎盛于北宋 D釉层透明纳石失( )A是波斯语的译音 B指一种织金锦C做法是在丝绸上以金线绣花 D明代中国曾大量织造釉里红( )A元代中国开始烧造 B以铜做呈色剂C图案绘于釉上 D图案多呈白地红花效果四、 填空题 (每空1分,共16分)已知最早的玉龙出土在 ______文化的遗址, 这个文化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东南部和辽宁省的 ______部。饕餮纹又称______ 纹, 它是______ 代青铜器的代表性纹样。邢窑的窑址在今 ______省______ 县。青花瓷以 ______为呈色剂, 效果一般为白地______ 花。磁州窑鼎盛于 ______时代, 常见的装饰手法有______地黑花等。大禹治水图玉山制作于 ______代 ______时期。秘色瓷烧造于 ______代著名 ______漆器工匠。五、 名词解释 (每小题5分, 共20分) 青铜器 瓷器 金银错 唐三彩六、 简答题 (每小题8分,共16分。每小题答案宜在250字以内) 原始玉器和新石器的联系。 唐代工艺美术的风格。七、 论述题 (15分。答案宜在600字以内)以作品为例, 分析明代工艺美术的风格。中国工艺美术史结题论文中国金属工艺之古今变迁——金属工艺在中国历史工艺美术舞台上的发展内容提要:本文展述了什么是中国工艺美术,中国工艺美术之一的金属工艺在中国工艺美术中的地位,发展和金属工艺在当代有哪些需求的市场,以及金属工艺在设计、艺术中的一些可行性的创造,并且介绍我们身边一位以金属工艺进行艺术创造的人和她的艺术行为。关键词: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景泰蓝/烧瓷/花丝镶嵌/斑铜工艺/锡制工艺/铁画/金银饰品等等、金属工艺的当今市场、金属工艺用途、创造金属工艺、“铁哥们”、郭新、双城(twocities)正文: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是中国人民为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采用各种物质材料和工艺技术所创造的人工造物的总称。它是中华民族造型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体现了工艺美术的一般本质特征,在内涵和形式上保持着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统一,又显示了中华民族文化自身所具有的鲜明个性。中国工艺美术以其悠久的历史、别具一格的风范、高超精湛的技艺和丰富多样的形态,为整个人类的文化创造史谱写了充满智慧和灵性之光的一章。工艺美术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又重属性,尽管它不是纯艺术,创作不以震撼人心或道德说教等为宗旨,但它对人的影响又绝不小于纯艺术。因为,人可以不去欣赏纯艺术,却不必去专门欣赏它,而它却永远在源源不断地提供着形式语言,潜移默化地培育起人的基本审美意识,如影随形般左右了人的终极审美判断。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夙享盛誉,长期是中华文明传播的承载体,域外人士在使用中国工艺美术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认知了中华文明。(参考《天公开物》)工艺美术这个词,就具有悠久技艺传统的,富有地方和民族特色,反映中国古典文化精神的传统工艺美术,其主要门类有烧造、煅冶、染织、编扎、雕刻、木工、髹饰工艺等等。而金属工艺就是其中一项中国优秀的传统民族技艺。金属工艺是中国工艺艺术的一个特殊门类,主要包括景泰蓝(景泰蓝是用细扁铜丝掐成图案的,焊在铜胎上,再填点上彩色釉料,经烧制而成)、烧瓷(又名“铜胎画珐琅” ,与景泰蓝的区别在于不用掐丝,而是在以铜制胎之后,在胎体上敷上一层白釉,烧结后用釉色进行彩绘,经二、三次填彩、修正后再烧结、镀金、磨光而成。)、花丝镶嵌(又叫“细金工艺”。它是用金、银等材料,镶嵌各种宝石、珍珠,或用编织技艺制造而成。)、斑铜工艺(斑铜工艺品是云南独有的民间传统工艺品, 它采用高品位的铜基合金原料,经过铸造成型,精工打磨,以及复杂的后工艺处理制作而成,它"妙在有斑,贵在浑厚",褐红色的表面呈现出离奇闪烁、瑰丽斑驳、变化微妙的斑花而独树一帜,堪称金属工艺之冠。)、锡制工艺、铁画(也称铁花,是以低炭钢为原料,将铁片和铁线锻打焊接成的各种装饰画。)、金银饰品等等。中国金属艺术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技艺精湛,风格独特,是中华民族璀璨的瑰宝,亦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结晶。我认为中国金属工艺在从古至今的岁月变迁中,是处在半消亡半沿袭状态的下的。这相对于其他中国工艺美术门类的发展情况看来,是趋于一个悲哀而并不绝望的状态,一种发展的涌动的状态。金属工艺在当今,也占有非常大的需求量。这不会象我们在现在的生活中,去更多的去用塑料代替漆器,用玻璃代替了陶瓷,用工业印染的面料代替了传统织物等等。我们现在有许多酒吧、别墅、环境雕塑、绿化景观围栏等等,这些都需要去用到许多传统金属工艺的沿袭手段的,并且将金属工艺加以发扬光大,再设计再创造,使其与传统形式又有所区别,使得金属工艺更花样百出,更为当今的产业,人文,大众审美,或艺术家的创造所提供材料与技术的服务。但是,当今的金属工艺纯手工的几乎灭亡,这些内容也只是通过工业手段完成,利用机器,科技。我们能看见的传统的,废功费时的纯手工制作的金属工艺制品或许只有在一些艺术院校,或金属手工工作室内产出。纯科技带领的金属工艺的大量浮现,这样的情况势必使我们的社会有更多的有关金属工艺的商机出现,商机出现会带动这个种工艺的的需求量,也会增加这种工艺本身的种类变化。达到我们以前通过手工艺无法达到的目的。古时候,我们祖先基本只用金属制作兵器和餐具,或者是女子装饰物和居室装饰物。如今,金属工艺大到被用做建凿高楼大厦,航天航海工具,小到肉眼无法看到科学仪器。电器需要它,店面装饰需要它,城市雕塑要它,房屋中的旋转楼梯需要它……中国古代人就对冶金技术很是着迷,他们迷恋于发现金属工艺能创造出不同性质的物体所带来的装饰性。但是,中国古代金属技术的成就及其在科学技术上的地位,并未为世界乃至包括中国人自己所充分了解。中国的青铜器早已举世闻名,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商周青铜器的冶铸技术仍被视作是难解之谜。中国的古人更乐忠于金属工艺的装饰。就拿中国女子的发簪做例子,中过古代女子的发簪形式多种多样,但它不注重其功能性,只要是能扎在头发里做装饰便可,它更重视其装饰效果,如明代,凤金簪zan;宋代,金钗 chai,钗形状如叉,是有两跟针脚的簪;唐代 四蝶银步摇;宋代,银栉 zhi,栉下面有齿、上面有背,齿有疏密,疏者称梳,用以梳理头发,密者称篦,用以篦除发垢,等等。而如今,我们生活中的金属工艺更简洁,更注重它的性能方面,如有:黑色金属的两瓣式发夹,简洁大方从小姑娘到老奶奶都可以使用。弹簧式的发夹;圈套丁字形发夹等等;除了在这些金属工艺的使用方面以外,我们更可喜的是能看到,金属工艺被我们所创作和设计。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和设计师,喜欢使用金属做为他们艺术创作的材料。如,著名北欧家具设计IKEA,也喜欢利用金属工艺做一些金属家具,如,床。在中国我们个大美术院校也力在培养大量的金属工艺沿袭者。并且还有专门的当代金属艺术作品展览。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建院五十周年,美院工艺美术系于10月26日至11月5日在美院举行了金属艺术展。在他们学院,金属艺术专业随着他们美术学院特艺系的建立,经过了几十年的逐步完善和发展,目前形成了金属艺术和首饰艺术这两个有特色的专业方向。他们的作品,这些金属艺术作品也从不同程度上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参考《现代艺术设计丛书》——《金工艺术》)在这次的田野考察中,我去了莫干山路50号,去看了”铁哥们”工作室,这个工作室的艺术家,将一些平时看似废弃的金属材料制作成了一些玩具式的作品,有唱京戏拿大刀的角,还有欧洲的骑士,小恐龙,门口的彩色铁皮风铃罐头等等,都十分的有趣和生动,并且将废铜烂铁变废为宝,这个是具有很好的环保理念的创举,在日益耗尽的资源面前,艺术应该作为一种先发至人的东西存在,来以它的形式,广而告知那些尚未意识到问题的人们。在今后我们更应该在环保上多作考虑。金属并不应该无限制的制造,这样的话总有一样会耗尽所有,所以还当反复使用。这一点“铁哥们”走出了希望的步伐,将一堆废气金属变为了装饰性很强的艺术品。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我还重点去采访,并且接触了我们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综合材料造型工作室,做首饰艺术的女艺术家,郭新老师和她的双城手工艺工作室(twocities)。郭老师拥有美国印第安大学文学硕士与艺术硕士学位。她用金属工艺做“艺术首饰”,以艺术首饰作为艺术创作的形式。”艺术首饰”(art jewelry)是目前首饰设计的最前卫的艺术表现形式。它直根于现代艺术。她教导学员设计首饰造型一定要有创造性,创作出艺术性个性化的东西来。艺术首饰可以由多种不同材料表现,不受限制,而金属正是艺术首饰中最常见和最常使用的一种。她说,金属工艺在中国传统中已近流失。这是非常令人痛惜的事情。而在西方,高速发展的科技并没有使手工艺术消亡。在西方的许多美术学院里都设有金工艺术课程。许多金工艺术课程是和首饰作为同一个专业研究的。一把全手工锻造的茶壶要花近两个月的时间敲打出来。在现代手工艺术运动中,手工锻造的餐具、器皿是现代设计理念加上与传统手工艺的完美组合。(参考《郭新: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师作品集》)科技引领的金属工艺手段,可以说是“加工型”的金属工艺,这需要我们通过大脑和手工艺实践,所谓的“创意型” 相互的结合,并且是后着影响牵引前者发展。那么随着人们的艺术修养的提高,金属工艺从古至今会越走越好。并且创造出更灿烂的金属创作的未来。

一、填空题(40分)  1、中国美术史上至今发现最古老的装饰品,是距今约28940年前峙峪人制作的一件 装饰品。  2、仰韶文化彩陶以 类型和 类型的彩陶艺术成就最为杰出。  3、龙山文化阶段,作为当时建筑质量提高的主要标志,一是普遍发现 ,二是出现了 。  4、湖北随县曾侯墓出土的大型铜编钟,堪称 时代青铜器的杰作。  5、马王堆出土的汉代帛画,其主题思想是 。  6、被称为我国古代园林景观雕塑第一座丰碑的是汉代昆明池石刻 像和 。  7、传为东晋画家顾恺之的绘画作品有三件,即《 》、《 》、《 》。  8、唐代画家周昉,创造了" "之体,他的佛画风格被称为" "。  9、杜甫诗:"薛公十一鹤,皆写青田真,……"道出了画家 笔下鹤的高昂神韵。而"穷羽毛之变态,夺花卉之芳妍"则指的是 的花鸟画。  10、北宋文人画家李公麟借鉴前代的" "发展为更具表现力的" ",其传世真迹有《 》。  11、突破" "这种宫廷花鸟画成规的画家是北宋中后期的 。  12、"南宋四大家"指的是 、 、 、 。  13、元代画家 以画梅著称。  14、"吴门四家"中的仇英,画法以 闻名,代表作品是《 》。  15、提出山水画"南北宗论"的是明末画家 。  16、清初"四王"派分为两种,即 、 为一种; 、 为一种。  17、"借古以开今"是清代画家 在其《 》一书中提出的。  18、清嘉道间两位著名的仕女人物画家是 与 。  19、近代"岭南画派"在艺术上主张" "。  20、吴昌硕的艺术道路与众不同,他从 开始,又学习 ,最后取得绘画成就。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0分)  1、中国美术史青铜艺术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  A、礼器 B、乐器 C、兵器 D、车马器  2、秦陵兵马俑三号坑设计的是( )。  A、 主题部队 B、混合部分 C、军事指挥部 D、弩兵  3、创造"秀骨清象"风格的画家是( )。  A、 曹不兴 B、卫协 C、陆探微 D、张僧繇  4、开创我国青绿山水端绪的作品是( )  A、 游春图 B、江帆楼阁图 C、明皇幸蜀图 D、千里江山图  5、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敞肩拱桥是( )  A、 安济桥 B、广济桥 C、宝带桥 D、安平桥  6、宋代被誉为"得山之骨","与山传神"的画家是( )  A、 李成 B、范宽 C、许道宁 D、郭熙  7、元代学识深厚的少数民族画家是( )  A、钱选 B、李衎 C、高克恭 D、王渊  8、明代擅长"易园以方,易整以散"装饰手法的画家是( )  A、 陈洪绶 B、崔子忠 C、丁云鹤 D、吴彬  9、瓷器中的"粉彩"出现于( )  A、 嘉靖时期 B、万历时期 C、康熙时期 D、雍正时期  10、《点石斋画报》的主要执笔人是( )  A、吴有如 B、郑曼陀 C、张聿光 D、马星驰  三、名词解释(15分)  1、画像石2、曹衣出水,吴带当风3、昭陵六骏  四、简答题(20分)  1、写出谢赫"六法",并逐一加以简要解释。  2、元代画风转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五、作品分析(时代背景、表现内容、艺术特色、整体评价、任选一题,15分)  1、分析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  2、分析唐寅的《孟蜀宫伎图》  中国美术史答案  一、填空题(40分)  1、石墨 2、半坡、庙底沟 3、白灰面、夯土台基 4、战国 5、引魂升天  6、牵牛、织女 7、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 8、水月观音、周家祥  9、薛稷、边鸾 10、白画、白描、五马图 11、黄家富贵、崔白 12、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 13、王冕 14、工笔重彩、剑阁图 15、董其昌 16、王时敏、王原祁、王鉴、王翚 17、石涛、苦瓜和尚画语录 18、改琦、费丹旭  19、折衷东西方 20、制印、书法辞章  二、单项选择题(10分)  1、A 2、C 3、C 4、A 5、D 6、B 7、C 8、A 9、C10、A  三、名词解释(15分)  1、中国古代祠堂、墓室、石阙、石碑、棺椁等石刻装饰画。盛行于东汉。其具有绘画性、雕塑性和建筑性。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构图富于变化,艺术价值很高。代表作有武梁祠画像、沂南石墓画像等。  2、中国画术语。北齐画家曹仲达所画人物,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犹如刚从水中出来。唐代画家吴道子所画人物,其势圆转而衣服飞扬,富于运动感、节奏感。故有"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之说。  3、唐太宗陵墓前浮雕。刻划李世民征战时先后骑乘过的六匹骏马,即:飒露紫、拳毛騧、白蹄乌、特勒骠、青骓、什伐赤。分别选取侍立、徐行、奔驰等动态,风姿英武。作品具有强烈的体积感。  四、简答题(20分)  1、(1)气韵生动:生动地反映人物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  (2)骨法用笔:通过对人物外表的描绘而反映人物特征的笔法要求。  (3)应物象形:准确地描绘对象的形状。  (4)随类赋彩:按照对象的固有色彩来设色。  (5)经营位置:指构思、构图。  (6)转移模写:指绘画的临摹和复制。  2、(1)作画重视主观意兴心绪的表现,把形似和写实放在次要位置。  (2)作品追求笔墨情趣,水墨画极为盛行。  (3)把书法用笔融进绘画创作,丰富了点、线的表现力。  (4)画上流行题写诗文,加强了作品的诗情画意。  五、作品分析,任选一题(15分)  1、(1)五代南唐政权的摇摇欲坠造成许多人对前途悲观失望,故而疏狂自放以蒙蔽朝廷耳目。  (2)通过听琴、观舞、休憩、赏乐、调笑五个场面,描绘了政治上失意的官僚韩熙载尽情声色、颓唐放纵的夜宴生活。  (3)构思严谨,人物性格刻划生动而有深度。衣纹组织严谨而又简练。设色以浓重色调为主,配以淡彩,间隔以大块的黑白,起着统一画面的作用。  (4)除绘画史上的重要价值外,也是研究音乐史、舞蹈史、工艺史的宝贵资料。  2、(1)宫廷君王的奢侈豪华带给宫伎、歌伎的只是一种悲剧。  (2)通过四个盛装的宫伎描绘了五代后蜀孟昶的宫廷生活。  (3)诗的点缀道出了画的主题。线条细劲、流动,设色妍丽、明快、变化十分丰富。人物独特的造型特征,突出了宫伎弱不禁风的情态。  (4)整个作品秀润、明朗、简洁、清新。作者饱受炎凉世态的滋味,通过宫伎的描绘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一、填空题(40分)  1、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艺术,主要体现在 的装饰纹样上。  2、在 人和 人的装饰品上,呈现出成熟的钻孔技术,这在雕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3、青铜器中的 ,是统治阶级用以区别尊卑等级的器物。  4、秦汉时代的美术中,兼有绘画与雕刻两种特点的是 与 。  5、《 》被称为"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的杰出代表,其主体雕刻是《 》。  6、六朝三大家指的是 、 、 。  7、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敞肩拱桥是隋代的 。  8、画史上"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分别指的是唐代画家 和北齐  画家 所独创的宗教图像样式。  9、唐代画马的名家是 、画牛的名家是 。  10、"徐黄异体"指的是五代画家 和 的花鸟画风格。  11、宋代瓷器生产的五大名窑指的是 、 、 、 、 窑。  12、宋代文人画赋予梅兰竹菊以道德品格,号称" "。其后成为传统绘画中的独特门类。  13、元代肖像画家 ,驰名江浙一带,著《 》一书。  14、把写意花鸟推向新阶段的两名主要画家是 和 。  15、明代后期,在肖像画的发展中,以 为代表的墨骨敷彩画法,在当时的文人中影响很大。  16、"扬州八怪"大致分为三类:其中一类是厌弃官场的文人画家,如 、 、 等。  17、明清时期我国著名的四大名绣是 、 、 和 。  18、被视为"海派"名家,但未定居上海的画家,有 和 。  19、天津泥人张被徐悲鸿成为"虽杨惠之不足过也"。其创始人是 。  20、奠定擦笔水彩画法,并用时装美女做月份牌主要描写对象的是 。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0分)  1、黄河流域半坡彩陶纹饰最多的是( )  A、 兽面纹 B、凤鸟纹 C、几何纹 D、鱼纹  2、秦汉时代表示威仪登第的建筑物是( )  A、 门阙 B、墓表 C、享堂 D、坞壁  3、首先提出"明劝诫,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这一绘画功能的是( )  A、 顾恺之《画云台山记》 B、谢赫《画品》 C、宗炳《画山水序》 D、王微《叙画》  4、我国第一部绘画断代史著作是( )  A、历代名画记 B、唐朝名画录 C、贞观公私画史 D、续画品  5、南宋时期以善画婴戏图著称的画家是( )  A、 刘松年 B、李迪 C、苏汉臣 D、李嵩  6、现存最大的喇嘛式塔是( )  A、 妙应寺白塔 B、佛宫寺木塔 C、开元寺料敌塔 D、天宁寺塔  7、"明四家"中以工笔重彩闻名的画家是( )  A、沈周 B、文征明 C、唐 D、仇英  8、清初"四王"中,取得"熟不甜,生不涩,淡而厚、实而清"的收获的画家是()  A、王时敏 B、王鉴 C、王翚 D、王原祁  9、在苏州大型园林中具有代表性的园林是( )  A、拙政图 B、网师园 C、怡园 D、留园  10、铜胎掐丝法郎的俗名是( )  A、唐三彩 B、扣器 C、景泰蓝 D、宣德炉  三、名词解释(15分)  1、帛画  2、唐三彩  3、浙派  四、简答题(20分)  1、试述秦陵兵马俑的主要艺术特色。  2、荆浩为代表的北方山水画有何特点?  一、作品分析(时代背景、表现内容、艺术特色、整体评价、任选一题,15分)  1、分析阎立本的《步辇图》。  2、分析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  中国美术史答案  一、填空题(40分)  1、彩陶 2、峙峪、山顶洞 3、礼器 4、画像石、画像砖 5、霍去病墓前石刻、马踏匈奴 6、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 7、安济桥(赵州桥)  8、吴道子、曹仲达 9、韩干、韩滉 10、徐熙、黄筌 11、定、哥、汝、官、钧  12、四君子画 13、王绎、写像秘诀 14、陈淳、徐渭 15、曾鲸 16、金农、高翔、汪士慎 17、苏绣、粤绣、蜀绣、湘绣 18、赵之谦、虚谷 19、张长林  20、郑曼陀  二、单项选择题(10分)  1、D 2、A 3、B 4、B 5、C 6、A 7、D 8、D 9、D 10、C  三、名词解释(15分)  1、古代画在丝织物上的绘画。其表现主题是引魂升天。人物造型带有风俗画性质,线描规整劲利,色彩绚烂谐调,具有装饰风味。代表有战国楚墓的《人物龙凤帛画》、长安马王堆汉墓帛画等。  2、中国唐代多彩铅质釉陶产品的概称。流行于盛唐武则天至中唐开元、天宝时期。三彩釉以白、黄、绿三种釉色为主,也有少量蓝釉或黑釉。殉葬的俑和驼、马动物是其中的精品。  3、明代山水画流派之一。明初至武宗嘉靖时最为盛行。该派承继南宋院体,取法于李唐、马远、夏圭,多作斧劈皴,行笔有顿挫,形成水墨苍劲一体。代表画家有戴进、吴伟等。  四、简答题(20分)  1、(1)以群雕形式出现,利用众多直立静止体的重复,造成宏伟的气势。  (2)崇尚写实,手法严谨,并注意刻划任务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点。  (3)妆彩粉饰,绘塑结合,使形象更为丰富多彩。  2、(1)主要表现北方石质山岳,山势险峻。  (2)画上多有长松、古树、巨石、飞泉。  (3)画法以顿挫的线条勾出山石凹凸,再加点皴,山石外轮廓线条较为明显。  (4)画风雄伟刚健,给人以崇高的壮美。  五、作品分析,任选一题(15分)  1、(1)唐代中央政权与边远民族的友好交往促进了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  (2)作品描绘的是贞观十五年唐太宗下嫁文成公主与吐蕃王松赞干布联姻事件。  (3)构图均衡,人物主次分明,形象生动,线条匀细挺拔,富有弹性。设色浓重并适度晕染,效果单纯而明朗。  (4)作品具有历史价值,是现存有关西藏最早的一幅历史画。阎立本是开一代画风的划时代人物。  2、(1)元代统治者的荣枯无常使许多汉族文人只得纵情于诗酒。  (2)描绘了富春江一代的秋初景色。  (3)吸收董巨披麻皴而更加简括,显示出较深的笔墨功力。  (4)堪称古代山水画中的巨作。对后代画家具有深刻的启发和影响。  一、填空题(40分)  1、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萌生时期,是以 为基础的新石器时代。  2、依陶器的用途可分为 器, 器和储藏器。  3、春秋时代的青铜器 ,具有社会大变革时代的艺术特色。  4、画像石是用于构筑 、 、 或 的建筑石材。  5、秦汉时代表示威仪等第的建筑物是 。  6、"为冢象祁连山",指的是汉代 的墓址  7、《魏晋胜流画赞》的作者是 ,《画山水序》的作者是 《叙画》的作者是 。  8、唐代画家 的 ,忠实地表现了千余年前中央政权与边远民族的友好往来。  9、"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 提出的。  10、五代时期的画家创造了北方重峦峻岭和江南的秀丽风光,北方以 、 为代表,南方以 、 为代表,形成两种不同的风格和画派。  11、宋代画家王希孟的 ,代表了画院青绿一体精密不苟,严格遵依格法的画风。  12、"元四家"指的是 、 、 、 。  13、"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出于明代画家 的《 》中。  14、清初专攻花卉创为没骨画法的画家是 。  15、清初"四僧"中的 ,被视为新安画流的代表人物。  16、清代画家"金陵二溪"指的是 与 。  17、清代木板年画中,杨柳青年画风格 ,桃花坞年画风格 杨家埠年画风格 。  18、"海上三任"是活跃在上海画坛的 、 、 。  19、近代画家 ,从日本回国后,在广州设"春睡画院",致力于艺术教学。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10分)  1、根据现有资料,可知画像石萌发于( )  A、春秋战国时期 B、西汉时期 C、东汉时期 D、魏晋南北朝时期  2、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是( )  A、洛阳永宁寺 B、登封嵩岳寺塔 C、慈恩寺塔 D、五台山佛光寺  3、唐代与吴道子齐名的雕塑家是()  A、韩伯通 B、 宋法智 C、吴智敏 D、杨惠之  4、开创金碧山水一派的画家是()  A、李思训 B、王维 C、王洽 D、吴道子  5、突破"黄家富贵"成规的画家是( )  A、赵昌 B、易元吉 C、韩若拙 D、崔白  6、被称为古代山水画中巨作的是( )  A、鹊华秋色图 B、浮玉山居图 C、富春山居图 D、春山欲雨图  7、明清都城所建坛庙气势最大艺术性最高的是( )  A、天坛 B、地坛 C、日坛 D、月坛  8、被称为"万园之园"的苑囿建筑是( )  A、颐和园 B、圆明园 C、承德避暑山庄 D、拙政园  9、清代以画《鬼趣图》讽刺现实而著名的画家是( )  A、黄慎 B、华喦 C、金农 D、罗聘  10、被视为"海派"名家,但未定居上海的画家是( )  A、张熊 B、胡远 C、虚谷 D、吴昌硕  三、名词解释(15分)  1、青铜器  2、瓦当  3、米氏云山  四、简答题(20分)  1、战国帛画反映的内容及艺术特点是什么?  2、"扬州八怪"的绘画有何特点?  五、作品分析(时代背景、表现内容、艺术特色、整体评价、任选一题,15分)  1、分析顾恺之的《洛神赋图》  2、分析沈周的《庐山高图》  中国美术史答案  一、填空题(40分)  1、定居农业 2、饮食、炊煮 3、莲鹤方壶 4、墓室、石棺、享祠、石阙  5、门阙 6、霍去病 7、顾恺之、宗炳、王微 8、阎立本、步辇图 9、张璪  10、荆浩、关仝、董源、巨然 11、千里江山图 12、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 13、王履、华山图序 14、陈洪绶、崔子忠 15、恽寿平 16、弘仁(浙江) 17、髡残、程正揆 18、雅丽、写实、质朴 19、任熊、任薰、任颐  20、高剑父  二、单项选择题(10分)  1、B 2、B 3、D 4、A 5、D 6、C 7、A 8、B 9、D 10、C  三、名词解释(15分)  1、发端于黄河流域,是红铜加锡的合金。分礼器、乐器、兵器、工具及车马器等四大类。其中礼器是统治阶段用以区别尊卑等级的器物。其品种有鼎、豆、尊、盘、钟等。  2、覆于屋顶檐际的一种瓦件。通指半规或圆形之瓦头。始见于周代,秦汉已趋流行。常见瓦当大多与简瓦连制一起,其瓦背断面作半筒状,上有各种动、植物或文字、云纹等图案纹饰。既有实用的功能,也富于装饰美。  3、宋代山水画派之一。又称"米家山水"。米芾所创,其子米友仁加以继承和发展。描绘云烟掩映的江南山川景色。采用泼墨法,参以积墨和泼墨,又常用焦墨提神,其精妙在于见笔见墨,属水墨大写意画法,自称"墨戏"。对水墨山水发展影响很大。  四、简答题(20分)  1、内容:反映了楚人祈求死后升天的幻想。  特点:(1)画面背景空白,构图突出龙凤飞升的形象。  (2)以线造型,笔致圆转流畅。  (3)形象皆为正侧面,基本比例正确。  (4)龙凤造型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装饰趣味。  2、(1)风格鲜明,个性突出。  (2)重视情趣的表现,力图在作品中显示出自己的人品、学问、才情、思想。  (3)诗文、书法、绘画、印章,完美结合。  创作特点:师造化、抒个性、用我法、专写意、重神似、端人品、博修养。  五、作品分析,任选一题(15分)  1、(1)士大夫画家辈出,绘画题材范围扩大。  (2)根据诗人曹植的文学创作的主题思想塑造形象和安排情节。画出了一幅哀怨缠绵的连续画图。  (3)人物神情刻画生动,主题内容突出,手法写实。线条简练飘逸,色彩典雅鲜丽。整个画面环境富于装饰性。  (4)体现了东晋时期中国绘画水平。顾恺之的艺术成就对当时或后世画家具有重要影响。  2、(1)"文人画"在明代最为昌盛,其中尤以山水画影响较深。  (2)专为其师陈宽而作。以近似王蒙的笔法,集中表现了雄伟瑰丽的庐山形象。用此来象征乃师的崇高人格。  (3)寓意深刻,想象驰骋。布景高远深幽,山石多用披麻解索皴,浓墨点苔,墨丰笔健。表现出庐山大气氤氲的动人形象。  (4)为文秀一类的水墨写意山水之作,也是诗画并茂、寓情于景的巨幅杰作。  一、填空题(40分)  1、中国美术的起源和萌芽时期是 时代的美术。  2、青海大通孙家寨出土的《 》,堪称马家窑文化彩陶艺术之杰作。  3、我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壁画墨迹,是辽宁牛河梁 遗址出土的壁画残块  4、我国先秦时代的青铜器,分 、 、 、 等四类。  5、东汉时代的画像石以山东嘉祥的 为代表。  6、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是河南等封的 。  7、刘宋时画家陆探微创造了" "的清秀绘画形象,而张僧繇则因其创造的形象独具风格,被称为" "。  8、唐代画家王维以诗入画创" "山水,书写文人情怀。王洽画松石山水则疯癫狂放,创" "之法。  9、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指的是 、 、 和 石窟。  10、唐代工艺品中成就最为卓著的首推 ,殉葬的 和驼、 动物是其中的精品。  11、论者评宋初两大山水画家谓:" 之画,近视如千里之远, 之笔,远望不离坐外。"  12、南宋画家梁揩擅绘洗练放逸的" ",开启了元明清写意人物的先河。  13、元代永乐宫三清殿壁画的作者是民间画工 等,而纯阳殿的壁画构图则是采用了 的表现形式。  14、明代" 派"的代表画家时 和 。  15、明末画家陈洪绶19岁时创作的 ,其中以 为最佳。  16、清初"四僧"指的是 、 、 、 。  17、"扬州八怪"大致分三类,其中一类是丢官后来扬州的文人,如 、 等人。  18、清代三大木板年画产地是 、 、 。  19、近代画家任伯年注重文人画与民间美术结合,创造了 的新画风。  20、"从来没有一个画家像他这么努力与绘写社会生活……"这是郑振铎对《点石斋画报》的主要执笔人 的评价。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0分)  1、马王堆汉墓帛画描绘的主题思想是( )。  A、 天地神话 B、引魂升天 C、墓主生活 D、仙人出行  2、已知最早的纸本绘画《地主庄园图》出土于( )。  A、 吐鲁番晋墓 B、昭通霍氏墓 C、安丘冬寿墓 D、酒泉丁家闸墓  3、描绘宫中嫔妃生活哀怨的作品是( )  A、 虢国夫人游春图 B、捣练图 C、挥扇仕女图 D、簪花仕女图  4、"昭陵六骏"浮雕中具有情节性的作品是( )。  A、飒露紫 B、拳毛騧 C、白蹄乌 D、特勒骠  5、《潇湘图》的作者是五代画家( )。  A、荆浩 B、关仝 C、董源 D、巨然  6、首次提出山水画"三远"的论著是( )。  A、 图画见闻志 B、林泉高致 C、画继 D、山水纯全集  7、"元四家"中山水画章法稠密的画家是( )。  A、 黄公望 B、吴镇 C、王蒙 D、倪瓒  8、明代纯以彩色在熟纸绘绢上作写意的画家是( )。  A、 边景昭 B、孙隆 C、林良 D、吕纪  9、清代从摹习古法掌握前人经验与程式入手的绘画教科书是( )。  A、 顾氏画谱 B、程氏墨苑 C、十竹斋画谱 D、芥子园画传  10、与经享颐、何香凝共同组织"寒之友"社的画家是( )。  A、 居廉 B、高剑父 C、高奇峰 D、陈树人  三、名词解释:(15分)1、彩陶2、仕女画3、马踏匈奴  四、简答题(20分)  1、试述顾恺之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  2、花鸟画中的"徐黄异体"各有什么特点?  五、作品分析(时代背景、表现内容、艺术特色、整体评价、任选一题 15分)  1、分析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2、分析王蒙的《青卞隐居图》  中国美术史答案  一、填空题(40分)  1、石器 2、舞蹈纹彩陶盆 3、红山文化女神庙 4、礼器、乐器、兵器、工具及车马器 5、武梁祠 6、蒿岳寺塔 7、秀骨清象、张家祥 8、破墨、泼墨  9、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大同云冈、洛阳龙门 10、唐三彩、俑、马  11、李成、范宽 12、减笔画 13、马君祥、连环画 14、戴进、吴伟  15、九歌图、屈子行吟图 16、八大山人、石涛、髡残、弘仁 17、郑板桥、李鱓  18、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县杨家埠 19、雅俗共赏 20、吴有如  二、单项选择题(10分)  1、B 2、A 3、C 4、A 5、C 6、B 7、C 8、B 9、D 10、D  三、名词解释(15分)  1、中国古代带有彩绘花纹的陶器。彩绘颜料以赤铁矿为主,多饰以几何图案和动植物花纹。在造型装饰、图案纹样的处理上,体现了当时审美能力和工艺制作已达到可观水平。  2、中国古代人物画之一种。原指以封建社会中上层士大夫和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中国画;后为人物画科中专指描绘上层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一个分目。代表画家又张萱、周昉等。民间木板年画中的"美女画",亦称"仕女画"。  3、西汉霍去病墓前群雕的主体雕刻。作者运用寓意手法,以矫健的战马象征骠骑将军,以战马将匈奴将领踏翻在地的典型情节,赞颂霍去病在抗击匈奴战争中建树的奇功。这是具有纪念碑性质的雕刻艺术作品。  四、简答题(20分)  1、(1)克服前代限于说教内容的缺点,广泛采用多样性题材。  (2)明确提出了"传神"的重要性。  (3)加强平列构图的变化,依靠画面人物相互关系的巧妙处理以显示人物的情思。  (4)揉合汉画与西域的线条,创造"春蚕吐丝"般的线描风格。  (5)在画法画理诸方面,体现出朴素的现实主义美学思想。  2、指五代西蜀画院画家黄筌和南唐画家徐熙的花鸟画风格。  黄筌的风格:(1)取材多为宫廷珍禽瑞鸟,奇花怪石。  (2)画法多采用"双钩填彩",笔致工细。  (3)画风富丽,设色鲜明。  徐熙的风格:(1)取材多为民间汀花野竹,水鸟渊鱼。  (2)作画重在用墨,兼勾带染,有"落墨花"之称。  (3)设色不以晕淡为工,只是略加色彩。  因此画史上有"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之说。  五、作品分析,任选一题(15分)  1、(1)宋初市民阶层的形成,出现了以市俗生活为中心内容的风俗画。  (2)通过郊野、汴河、街市三个段落,展现了北宋都城汴梁汴河两岸清明时节的街市景象。  (3)构图采用散点透视。布局有序,内容丰富,主题突出。采用线描淡彩画法,并紧密结合对象的质感特征。  (4)体现了中国古代风俗画的最高成就,对研究宋代的城市生活以及民俗、服饰、建筑、工商、交通等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2、(1)元朝的"世事多变"造成文人画家逃避现实、隐遁山林。  (2)描绘了浙江吴兴县西北18里许的卞山景象。  (3)立轴采用高远法构图,画出卞山自山麓至顶全貌,结构谨严,纵横离奇。画草庐数间,点出了文人隐逸的主题。画法先以淡墨勾石骨,再用焦墨皴擦,淡墨微染,层层加深,层次井然。画面密而不塞,实中有虚,有深远的空间感。  (4)运用前代画家之法,创造出线繁点密,苍茫深厚的新风格。被明代画家董其昌成为"天下第一。"

中国美术史完整论文8000字笔记下载

《中国工艺美术史》(田自秉)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NboibJcw 密码:geh1    书名:中国工艺美术史作者:田自秉豆瓣评分:9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出版年份:2010-4页数:281内容简介:作为国内第一部《中国工艺美术史》,《中国工艺美术史(修订本)》是田自秉教授三十多年探索和研究的心血之作,也是研究中国工艺美术发展历程的一部权威著作,曾收入庞薰琹先生主编的《中国工艺美术丛书》《中国工艺美术史(修订本)》汇集和整理了我国自原始社会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工艺美术史料,系统阐述了我国工艺美术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并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特色。丰富的史料,详尽的图录,使《中国工艺美术史(修订本)》不仅成为我国工艺美术学习和研究的必备参考书,也成为重要的鉴宝收藏指南。作者简介:田自秉(1924-),湖南石门人。工艺美术史论家。一九四八年毕业于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先后在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中央美术学院等校任教,长期从事工艺美术史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中央工艺美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专著有《中国工艺美术史》、《中国染织史》(合著)、《中国工艺美术》(合编)、《民间染织刺绣工艺》(合编)、《中国工艺美术简史》(合编)等。主要的论文有《论工艺美学》、《论工艺形象》、《论工艺和科学》、《空间崾奔溽系统》、《工艺美术的抽象和抽象主义》和《图案美的探索》等。

《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百度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链接: 提取码: xibb简介:中国的东西凡是和艺术沾边的,要么是装模做样,要么是孤芳自赏。而凡是和历史沾边的,要么沉重冗长,要么专业词叠加。总之是“架子气”十足,让人实在亲近不起来。而蒋勋的这本《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反倒是一次轻松的美术旅行。

盛唐风韵 ——从唐朝仕女画看盛唐气象 内容提要:唐朝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中国美术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本文从张萱和周昉的唐朝仕女画说起,画中所描绘的女子体态丰腴、衣着开放,充分体现出唐朝女性地位的提高,以此为角度展现盛唐时期社会发展、社会风气自信开放的图景。 关键词:唐朝仕女画;女性地位;盛唐气象;自信雍容 在中国的人物画历史中,唐朝的仕女画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体态丰满、衣着华丽鲜亮的贵妇人和手持纨扇的侍女,或沉静地坐着,或在园子里赏玩,或策马游春,或追逐嬉戏。与汉朝、两晋、明清所欣赏的弱不禁风、“秀骨清像”的仕女相比,丰满的唐朝的仕女大气、雍容,充分体现了盛唐时期社会各方面的发达与人们的自信。 张萱和周昉的仕女画 唐朝仕女画的代表画家是张萱和周昉。 张萱的代表作是《虢国夫人游春图》和《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是描绘天宝年间杨贵妃的妹妹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带随从出游的场面,画中八个骑马女性,以人物闲适欢愉的意态和华丽的服饰烘托“春”的感觉。虢国夫人“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不施粉黛,与侍女们自由骑马在郊外漫步踏青,我们可以由此看出唐朝的封建礼教对女子束缚较少,女子可以抛头露面、骑马出行。《捣练图》则描绘妇女捣练、络线和缝制等劳动的情景。人物造型丰腴健康,神态生动,姿态各不相同,特别是通过动作细节,穿插三个小女孩,或帮忙,或玩耍,传达劳动过程中的生活情趣。人物整个画面色彩明艳华丽,疏密有致。 周昉作品的特点,据当时人记载是“衣裳劲简”,“彩色柔丽”,所描绘的妇女形象是“以丰厚为体”,这些特点都可以在现存周昉的作品《挥扇仕女图》、《簪花仕女图》中见到。《簪花仕女图》取材宫廷妇女的生活,装饰华丽奢艳的嫔妃们在庭园中闲步,上身束抹胸,肥大曳地的团花大副长裙,肩披透体薄纱,盘起的发髻,簪上步摇钗,圆脸丰肌,气质华丽富贵,动作从容悠缓,神情悠闲矜持。 从两人的作品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唐朝的审美观:雍容富态、健康自然成了评价美女的主导标准,且女性的衣着、活动都十分开放。 唐朝女性地位的提高 窥一斑而知全豹,从人物画中的仕女我们可以看到唐朝女性的极大自由和女性地位的提高。 社会经济的繁荣昌盛、富有效率的开明政策,带来了人民自我认同心理的加强,使得唐人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这一社会大背景下,唐代妇女以更为大胆的方式去追求美和表现美。 唐朝女性的打扮是中国历代女性中最为大胆和性感的。社会对妇女的束缚相对较少,女性之美相应地呈现出了雍荣华贵的景象。唐代女子以丰腴的体态为美,加上高耸的发髻,飘扬的披帛,显得华丽大方,充分体现了女性美上的“盛唐气象”。女性着装极其自由,宽袖窄袖,华服胡服,女装男装,皆从其便。唐代的贵妇大都“缣罗不着爱轻容”。因此,当时女子还盛行胡服打扮,翻领窄袖长袍,腰系皮带,上挂各种金属饰件,内穿条纹窄腿长裤。 唐朝是妆饰极盛的时代,从保存至今的美术、雕塑作品以及诗文的描述中可见一斑,唐代仕女图、敦煌壁画中的妇女服饰鲜明、新奇、精巧,开放的社会在服饰上也是不论古今外兼收并蓄的。但从发髻样式和华美的种类来说,各不下十几种,点唇的样式也名目繁多。唐朝妇女对于“胡妆”的偏爱也是很有特色的。 唐朝妇女女性地位的尊严有显著的提高。盛唐时期,有登基制诰、号令天下的女皇帝武则天,有设立幕府、干政决狱的女显贵,有挥翰作诗的女才子,也有擅长丝竹管弦、轻歌曼舞、色艺皆佳的女艺人„„妇女们敢于追求理想,追求个性。她们都得以抛头露面于社会。 妇女地位与社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程度以及社会风气有关,女性地位的提高推动了社会健康发展。唐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对妇女生活束缚较少,这一方面是由于李唐王族本身具有北方少数民族的血统,另一方面是由于整个社会提倡创新精神。唐代妇女都喜欢抛头露面,甚至男女同席共饮、谈笑唱和,而无所顾忌。唐朝皇室贵族中便男女无别,至于寻常百姓人家就更没有什么约束了。女子骑马射箭、自由恋爱都是很平常的事情。 开放的社会,繁荣的气象,博大包容的胸怀表现在文化思想上必定是兼容并蓄,允许所谓各种“异端”存在的,表现在女性意识上也是自主性的,多元化的。唐朝妇女体现的这种自主性,一扫六朝充斥着的铅华脂粉,体现出富丽堂皇、多姿多彩的美。 盛唐:自信雍容的力量 唐朝,在中国历史上是充满博大雄浑社会气象的一个时代,在绘画上是具有神奇魅力的辉煌时期。 经过初盛唐一百多年的经营,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开明,文化发达,对外交流频繁,不仅是唐朝的高峰,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期。国力强盛与文明发达,使唐人充满自信,唐成为一个高度开放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当时与唐交往的国家有130多个。不同文化的影响、交融,使唐人不拘于传统,眼界开阔,热烈放姿。政治的稳定、经济的繁荣、国势的强盛使得一种自信的意志和闳阔的气势高扬在唐帝国的文治武功和大一统事业上。宋代的诗论家严羽曾经用“盛唐气象”来称赞唐代开元前后的诗歌,事实上,这完全可以用来描绘唐代文化和社会在鼎盛时期的精神面貌。 唐文化的特有气质,正是兼收并蓄、有容乃大的精神。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唐代国力达到顶峰,史称“开元盛世”。唐朝文化在鼎盛时期的精神面貌,宽广、博大、自信的胸襟,宏大、磅礴、洒脱的气质。正因有此胸怀与气质,唐朝文化,不仅在诗歌,而且在书画、音乐、舞蹈、散文、宗教、思想方面,均达到发展的高峰,极一时之盛。 文化的盛世,不仅表现在对自己传统文化的完美继承与发扬,也表现在对异族文化、外域文化的汲取上。唐王朝采取开放的民族政策,不仅使得唐朝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扩大,更重要的是,多元文化的交汇,有助于促成文化隆盛的形成。游牧民族活跃、奋发进取的精神,与中原汉民族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相结合,迸发出勃勃生机,使唐文化性格在整体上有一种明朗、高亢、奔放、热烈的时代气质。唐朝的这种对异族文化和外域文化的大规模采撷,吸收,在世界文化史上均可堪称典范。有容乃大的精神,造就了唐朝的充实而又光辉的文化繁荣时代。 唐朝的时代精神,可以用开放、进取、尚武、多元等词语进行概括,这是一种新民族新文化的优势所在。在思想观念和社会风尚方面,都给人以焕然一新的感觉放的胸怀、高扬的自信,使唐人具有了雍容大度的祥和与宁静,昂扬坚定的进取精神,兼容并蓄的开放性格。因此唐人具有了一种与以往其他朝代都不一样的审美取向,它所体现的是一种力量型的、开放兼容的文化视野。这一切体现了一个民族进入高度成熟、处于生命力最旺盛阶段洋溢出的蓬勃朝气和高度自信。唐人崇尚并醉心这种气魄、力量和开张的美,他们崇尚热烈放姿、开拓进取、积极向上。 盛唐,传递给我们自信与雍容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佚名,周昉与中唐以后的绘画, 2 佚名,最美丽的仕女形象,新闻午报,2006年12月24日 3 林彬、陆珊珊,大唐的风韵,南昌高专学报,2003年第3期 4 孙家洲、刘后滨,唐代的开放性格与盛唐气象,_ html, 2006年07月12日 5 李土生,有容乃大:盛唐气象与唐代文化精神,,2006年5月17日 6 晴语,唐朝妇女女性意识的复苏与彰显——唐朝女性文化研究,,

中国美术史完整论文8000字笔记图片

中国美术史百度网盘免费下载 链接: -XgFkr-AG0609mrzD6mXA 提取码: tmb3    第一章 原始美术  (一)原始陶器艺术1、陶器及陶器的装饰手段早期:以实用为目的,简单粗劣、种类少,第二个时期:既有实用价值又有作为艺术品存在的价值,采用了彩绘、纹饰等装饰手段第三个时期:种类繁多,造型丰富,镂孔、印纹等手法的应用。2、我国新石器时代出土陶器的著名文化遗址仰韶文化(彩陶代表,公元前4100-前2500左右)、马家窑(前3300-前1800,分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四个类型)、半山类型陶器代表新石器彩陶艺术的最高水平大汶口、龙山(素面陶突出代表),大汶口3大显著特点:1、色泽多样化,2、黑陶制作成熟,3、雕刻技术发达镂孔随之发展、纹饰多样。龙山文化使用了快轮制陶术。河姆渡文化等。

链接:  提取码: tgdv中国美术史源远流长。与美术风格总是在变化的欧洲不同,中国美术几个世纪以来保持了令人惊奇的延续性。明朝时的作品还可以看到唐朝时的影响。一幅清朝的画作与一幅宋朝的是非常相似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对传统的尊崇。艺术家的首要任务不是创新,而是尽可能逼真的临摹旧有的作品--这并不被认为是抄袭,反而一定程度上是创新。另有:相关图书

盛唐风韵 ——从唐朝仕女画看盛唐气象 内容提要:唐朝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中国美术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本文从张萱和周昉的唐朝仕女画说起,画中所描绘的女子体态丰腴、衣着开放,充分体现出唐朝女性地位的提高,以此为角度展现盛唐时期社会发展、社会风气自信开放的图景。 关键词:唐朝仕女画;女性地位;盛唐气象;自信雍容 在中国的人物画历史中,唐朝的仕女画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体态丰满、衣着华丽鲜亮的贵妇人和手持纨扇的侍女,或沉静地坐着,或在园子里赏玩,或策马游春,或追逐嬉戏。与汉朝、两晋、明清所欣赏的弱不禁风、“秀骨清像”的仕女相比,丰满的唐朝的仕女大气、雍容,充分体现了盛唐时期社会各方面的发达与人们的自信。 张萱和周昉的仕女画 唐朝仕女画的代表画家是张萱和周昉。 张萱的代表作是《虢国夫人游春图》和《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是描绘天宝年间杨贵妃的妹妹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带随从出游的场面,画中八个骑马女性,以人物闲适欢愉的意态和华丽的服饰烘托“春”的感觉。虢国夫人“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不施粉黛,与侍女们自由骑马在郊外漫步踏青,我们可以由此看出唐朝的封建礼教对女子束缚较少,女子可以抛头露面、骑马出行。《捣练图》则描绘妇女捣练、络线和缝制等劳动的情景。人物造型丰腴健康,神态生动,姿态各不相同,特别是通过动作细节,穿插三个小女孩,或帮忙,或玩耍,传达劳动过程中的生活情趣。人物整个画面色彩明艳华丽,疏密有致。 周昉作品的特点,据当时人记载是“衣裳劲简”,“彩色柔丽”,所描绘的妇女形象是“以丰厚为体”,这些特点都可以在现存周昉的作品《挥扇仕女图》、《簪花仕女图》中见到。《簪花仕女图》取材宫廷妇女的生活,装饰华丽奢艳的嫔妃们在庭园中闲步,上身束抹胸,肥大曳地的团花大副长裙,肩披透体薄纱,盘起的发髻,簪上步摇钗,圆脸丰肌,气质华丽富贵,动作从容悠缓,神情悠闲矜持。 从两人的作品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唐朝的审美观:雍容富态、健康自然成了评价美女的主导标准,且女性的衣着、活动都十分开放。 唐朝女性地位的提高 窥一斑而知全豹,从人物画中的仕女我们可以看到唐朝女性的极大自由和女性地位的提高。 社会经济的繁荣昌盛、富有效率的开明政策,带来了人民自我认同心理的加强,使得唐人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这一社会大背景下,唐代妇女以更为大胆的方式去追求美和表现美。 唐朝女性的打扮是中国历代女性中最为大胆和性感的。社会对妇女的束缚相对较少,女性之美相应地呈现出了雍荣华贵的景象。唐代女子以丰腴的体态为美,加上高耸的发髻,飘扬的披帛,显得华丽大方,充分体现了女性美上的“盛唐气象”。女性着装极其自由,宽袖窄袖,华服胡服,女装男装,皆从其便。唐代的贵妇大都“缣罗不着爱轻容”。因此,当时女子还盛行胡服打扮,翻领窄袖长袍,腰系皮带,上挂各种金属饰件,内穿条纹窄腿长裤。 唐朝是妆饰极盛的时代,从保存至今的美术、雕塑作品以及诗文的描述中可见一斑,唐代仕女图、敦煌壁画中的妇女服饰鲜明、新奇、精巧,开放的社会在服饰上也是不论古今外兼收并蓄的。但从发髻样式和华美的种类来说,各不下十几种,点唇的样式也名目繁多。唐朝妇女对于“胡妆”的偏爱也是很有特色的。 唐朝妇女女性地位的尊严有显著的提高。盛唐时期,有登基制诰、号令天下的女皇帝武则天,有设立幕府、干政决狱的女显贵,有挥翰作诗的女才子,也有擅长丝竹管弦、轻歌曼舞、色艺皆佳的女艺人„„妇女们敢于追求理想,追求个性。她们都得以抛头露面于社会。 妇女地位与社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程度以及社会风气有关,女性地位的提高推动了社会健康发展。唐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对妇女生活束缚较少,这一方面是由于李唐王族本身具有北方少数民族的血统,另一方面是由于整个社会提倡创新精神。唐代妇女都喜欢抛头露面,甚至男女同席共饮、谈笑唱和,而无所顾忌。唐朝皇室贵族中便男女无别,至于寻常百姓人家就更没有什么约束了。女子骑马射箭、自由恋爱都是很平常的事情。 开放的社会,繁荣的气象,博大包容的胸怀表现在文化思想上必定是兼容并蓄,允许所谓各种“异端”存在的,表现在女性意识上也是自主性的,多元化的。唐朝妇女体现的这种自主性,一扫六朝充斥着的铅华脂粉,体现出富丽堂皇、多姿多彩的美。 盛唐:自信雍容的力量 唐朝,在中国历史上是充满博大雄浑社会气象的一个时代,在绘画上是具有神奇魅力的辉煌时期。 经过初盛唐一百多年的经营,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开明,文化发达,对外交流频繁,不仅是唐朝的高峰,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期。国力强盛与文明发达,使唐人充满自信,唐成为一个高度开放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当时与唐交往的国家有130多个。不同文化的影响、交融,使唐人不拘于传统,眼界开阔,热烈放姿。政治的稳定、经济的繁荣、国势的强盛使得一种自信的意志和闳阔的气势高扬在唐帝国的文治武功和大一统事业上。宋代的诗论家严羽曾经用“盛唐气象”来称赞唐代开元前后的诗歌,事实上,这完全可以用来描绘唐代文化和社会在鼎盛时期的精神面貌。 唐文化的特有气质,正是兼收并蓄、有容乃大的精神。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唐代国力达到顶峰,史称“开元盛世”。唐朝文化在鼎盛时期的精神面貌,宽广、博大、自信的胸襟,宏大、磅礴、洒脱的气质。正因有此胸怀与气质,唐朝文化,不仅在诗歌,而且在书画、音乐、舞蹈、散文、宗教、思想方面,均达到发展的高峰,极一时之盛。 文化的盛世,不仅表现在对自己传统文化的完美继承与发扬,也表现在对异族文化、外域文化的汲取上。唐王朝采取开放的民族政策,不仅使得唐朝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扩大,更重要的是,多元文化的交汇,有助于促成文化隆盛的形成。游牧民族活跃、奋发进取的精神,与中原汉民族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相结合,迸发出勃勃生机,使唐文化性格在整体上有一种明朗、高亢、奔放、热烈的时代气质。唐朝的这种对异族文化和外域文化的大规模采撷,吸收,在世界文化史上均可堪称典范。有容乃大的精神,造就了唐朝的充实而又光辉的文化繁荣时代。 唐朝的时代精神,可以用开放、进取、尚武、多元等词语进行概括,这是一种新民族新文化的优势所在。在思想观念和社会风尚方面,都给人以焕然一新的感觉放的胸怀、高扬的自信,使唐人具有了雍容大度的祥和与宁静,昂扬坚定的进取精神,兼容并蓄的开放性格。因此唐人具有了一种与以往其他朝代都不一样的审美取向,它所体现的是一种力量型的、开放兼容的文化视野。这一切体现了一个民族进入高度成熟、处于生命力最旺盛阶段洋溢出的蓬勃朝气和高度自信。唐人崇尚并醉心这种气魄、力量和开张的美,他们崇尚热烈放姿、开拓进取、积极向上。 盛唐,传递给我们自信与雍容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佚名,周昉与中唐以后的绘画, 2 佚名,最美丽的仕女形象,新闻午报,2006年12月24日 3 林彬、陆珊珊,大唐的风韵,南昌高专学报,2003年第3期 4 孙家洲、刘后滨,唐代的开放性格与盛唐气象,_ html, 2006年07月12日 5 李土生,有容乃大:盛唐气象与唐代文化精神,,2006年5月17日 6 晴语,唐朝妇女女性意识的复苏与彰显——唐朝女性文化研究,,

中国美术史完整论文8000字笔记怎么写

一、填空题(40分)  1、中国美术史上至今发现最古老的装饰品,是距今约28940年前峙峪人制作的一件 装饰品。  2、仰韶文化彩陶以 类型和 类型的彩陶艺术成就最为杰出。  3、龙山文化阶段,作为当时建筑质量提高的主要标志,一是普遍发现 ,二是出现了 。  4、湖北随县曾侯墓出土的大型铜编钟,堪称 时代青铜器的杰作。  5、马王堆出土的汉代帛画,其主题思想是 。  6、被称为我国古代园林景观雕塑第一座丰碑的是汉代昆明池石刻 像和 。  7、传为东晋画家顾恺之的绘画作品有三件,即《 》、《 》、《 》。  8、唐代画家周昉,创造了" "之体,他的佛画风格被称为" "。  9、杜甫诗:"薛公十一鹤,皆写青田真,……"道出了画家 笔下鹤的高昂神韵。而"穷羽毛之变态,夺花卉之芳妍"则指的是 的花鸟画。  10、北宋文人画家李公麟借鉴前代的" "发展为更具表现力的" ",其传世真迹有《 》。  11、突破" "这种宫廷花鸟画成规的画家是北宋中后期的 。  12、"南宋四大家"指的是 、 、 、 。  13、元代画家 以画梅著称。  14、"吴门四家"中的仇英,画法以 闻名,代表作品是《 》。  15、提出山水画"南北宗论"的是明末画家 。  16、清初"四王"派分为两种,即 、 为一种; 、 为一种。  17、"借古以开今"是清代画家 在其《 》一书中提出的。  18、清嘉道间两位著名的仕女人物画家是 与 。  19、近代"岭南画派"在艺术上主张" "。  20、吴昌硕的艺术道路与众不同,他从 开始,又学习 ,最后取得绘画成就。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0分)  1、中国美术史青铜艺术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  A、礼器 B、乐器 C、兵器 D、车马器  2、秦陵兵马俑三号坑设计的是( )。  A、 主题部队 B、混合部分 C、军事指挥部 D、弩兵  3、创造"秀骨清象"风格的画家是( )。  A、 曹不兴 B、卫协 C、陆探微 D、张僧繇  4、开创我国青绿山水端绪的作品是( )  A、 游春图 B、江帆楼阁图 C、明皇幸蜀图 D、千里江山图  5、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敞肩拱桥是( )  A、 安济桥 B、广济桥 C、宝带桥 D、安平桥  6、宋代被誉为"得山之骨","与山传神"的画家是( )  A、 李成 B、范宽 C、许道宁 D、郭熙  7、元代学识深厚的少数民族画家是( )  A、钱选 B、李衎 C、高克恭 D、王渊  8、明代擅长"易园以方,易整以散"装饰手法的画家是( )  A、 陈洪绶 B、崔子忠 C、丁云鹤 D、吴彬  9、瓷器中的"粉彩"出现于( )  A、 嘉靖时期 B、万历时期 C、康熙时期 D、雍正时期  10、《点石斋画报》的主要执笔人是( )  A、吴有如 B、郑曼陀 C、张聿光 D、马星驰  三、名词解释(15分)  1、画像石2、曹衣出水,吴带当风3、昭陵六骏  四、简答题(20分)  1、写出谢赫"六法",并逐一加以简要解释。  2、元代画风转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五、作品分析(时代背景、表现内容、艺术特色、整体评价、任选一题,15分)  1、分析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  2、分析唐寅的《孟蜀宫伎图》  中国美术史答案  一、填空题(40分)  1、石墨 2、半坡、庙底沟 3、白灰面、夯土台基 4、战国 5、引魂升天  6、牵牛、织女 7、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 8、水月观音、周家祥  9、薛稷、边鸾 10、白画、白描、五马图 11、黄家富贵、崔白 12、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 13、王冕 14、工笔重彩、剑阁图 15、董其昌 16、王时敏、王原祁、王鉴、王翚 17、石涛、苦瓜和尚画语录 18、改琦、费丹旭  19、折衷东西方 20、制印、书法辞章  二、单项选择题(10分)  1、A 2、C 3、C 4、A 5、D 6、B 7、C 8、A 9、C10、A  三、名词解释(15分)  1、中国古代祠堂、墓室、石阙、石碑、棺椁等石刻装饰画。盛行于东汉。其具有绘画性、雕塑性和建筑性。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构图富于变化,艺术价值很高。代表作有武梁祠画像、沂南石墓画像等。  2、中国画术语。北齐画家曹仲达所画人物,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犹如刚从水中出来。唐代画家吴道子所画人物,其势圆转而衣服飞扬,富于运动感、节奏感。故有"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之说。  3、唐太宗陵墓前浮雕。刻划李世民征战时先后骑乘过的六匹骏马,即:飒露紫、拳毛騧、白蹄乌、特勒骠、青骓、什伐赤。分别选取侍立、徐行、奔驰等动态,风姿英武。作品具有强烈的体积感。  四、简答题(20分)  1、(1)气韵生动:生动地反映人物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  (2)骨法用笔:通过对人物外表的描绘而反映人物特征的笔法要求。  (3)应物象形:准确地描绘对象的形状。  (4)随类赋彩:按照对象的固有色彩来设色。  (5)经营位置:指构思、构图。  (6)转移模写:指绘画的临摹和复制。  2、(1)作画重视主观意兴心绪的表现,把形似和写实放在次要位置。  (2)作品追求笔墨情趣,水墨画极为盛行。  (3)把书法用笔融进绘画创作,丰富了点、线的表现力。  (4)画上流行题写诗文,加强了作品的诗情画意。  五、作品分析,任选一题(15分)  1、(1)五代南唐政权的摇摇欲坠造成许多人对前途悲观失望,故而疏狂自放以蒙蔽朝廷耳目。  (2)通过听琴、观舞、休憩、赏乐、调笑五个场面,描绘了政治上失意的官僚韩熙载尽情声色、颓唐放纵的夜宴生活。  (3)构思严谨,人物性格刻划生动而有深度。衣纹组织严谨而又简练。设色以浓重色调为主,配以淡彩,间隔以大块的黑白,起着统一画面的作用。  (4)除绘画史上的重要价值外,也是研究音乐史、舞蹈史、工艺史的宝贵资料。  2、(1)宫廷君王的奢侈豪华带给宫伎、歌伎的只是一种悲剧。  (2)通过四个盛装的宫伎描绘了五代后蜀孟昶的宫廷生活。  (3)诗的点缀道出了画的主题。线条细劲、流动,设色妍丽、明快、变化十分丰富。人物独特的造型特征,突出了宫伎弱不禁风的情态。  (4)整个作品秀润、明朗、简洁、清新。作者饱受炎凉世态的滋味,通过宫伎的描绘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一、填空题(40分)  1、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艺术,主要体现在 的装饰纹样上。  2、在 人和 人的装饰品上,呈现出成熟的钻孔技术,这在雕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3、青铜器中的 ,是统治阶级用以区别尊卑等级的器物。  4、秦汉时代的美术中,兼有绘画与雕刻两种特点的是 与 。  5、《 》被称为"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的杰出代表,其主体雕刻是《 》。  6、六朝三大家指的是 、 、 。  7、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敞肩拱桥是隋代的 。  8、画史上"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分别指的是唐代画家 和北齐  画家 所独创的宗教图像样式。  9、唐代画马的名家是 、画牛的名家是 。  10、"徐黄异体"指的是五代画家 和 的花鸟画风格。  11、宋代瓷器生产的五大名窑指的是 、 、 、 、 窑。  12、宋代文人画赋予梅兰竹菊以道德品格,号称" "。其后成为传统绘画中的独特门类。  13、元代肖像画家 ,驰名江浙一带,著《 》一书。  14、把写意花鸟推向新阶段的两名主要画家是 和 。  15、明代后期,在肖像画的发展中,以 为代表的墨骨敷彩画法,在当时的文人中影响很大。  16、"扬州八怪"大致分为三类:其中一类是厌弃官场的文人画家,如 、 、 等。  17、明清时期我国著名的四大名绣是 、 、 和 。  18、被视为"海派"名家,但未定居上海的画家,有 和 。  19、天津泥人张被徐悲鸿成为"虽杨惠之不足过也"。其创始人是 。  20、奠定擦笔水彩画法,并用时装美女做月份牌主要描写对象的是 。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0分)  1、黄河流域半坡彩陶纹饰最多的是( )  A、 兽面纹 B、凤鸟纹 C、几何纹 D、鱼纹  2、秦汉时代表示威仪登第的建筑物是( )  A、 门阙 B、墓表 C、享堂 D、坞壁  3、首先提出"明劝诫,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这一绘画功能的是( )  A、 顾恺之《画云台山记》 B、谢赫《画品》 C、宗炳《画山水序》 D、王微《叙画》  4、我国第一部绘画断代史著作是( )  A、历代名画记 B、唐朝名画录 C、贞观公私画史 D、续画品  5、南宋时期以善画婴戏图著称的画家是( )  A、 刘松年 B、李迪 C、苏汉臣 D、李嵩  6、现存最大的喇嘛式塔是( )  A、 妙应寺白塔 B、佛宫寺木塔 C、开元寺料敌塔 D、天宁寺塔  7、"明四家"中以工笔重彩闻名的画家是( )  A、沈周 B、文征明 C、唐 D、仇英  8、清初"四王"中,取得"熟不甜,生不涩,淡而厚、实而清"的收获的画家是()  A、王时敏 B、王鉴 C、王翚 D、王原祁  9、在苏州大型园林中具有代表性的园林是( )  A、拙政图 B、网师园 C、怡园 D、留园  10、铜胎掐丝法郎的俗名是( )  A、唐三彩 B、扣器 C、景泰蓝 D、宣德炉  三、名词解释(15分)  1、帛画  2、唐三彩  3、浙派  四、简答题(20分)  1、试述秦陵兵马俑的主要艺术特色。  2、荆浩为代表的北方山水画有何特点?  一、作品分析(时代背景、表现内容、艺术特色、整体评价、任选一题,15分)  1、分析阎立本的《步辇图》。  2、分析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  中国美术史答案  一、填空题(40分)  1、彩陶 2、峙峪、山顶洞 3、礼器 4、画像石、画像砖 5、霍去病墓前石刻、马踏匈奴 6、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 7、安济桥(赵州桥)  8、吴道子、曹仲达 9、韩干、韩滉 10、徐熙、黄筌 11、定、哥、汝、官、钧  12、四君子画 13、王绎、写像秘诀 14、陈淳、徐渭 15、曾鲸 16、金农、高翔、汪士慎 17、苏绣、粤绣、蜀绣、湘绣 18、赵之谦、虚谷 19、张长林  20、郑曼陀  二、单项选择题(10分)  1、D 2、A 3、B 4、B 5、C 6、A 7、D 8、D 9、D 10、C  三、名词解释(15分)  1、古代画在丝织物上的绘画。其表现主题是引魂升天。人物造型带有风俗画性质,线描规整劲利,色彩绚烂谐调,具有装饰风味。代表有战国楚墓的《人物龙凤帛画》、长安马王堆汉墓帛画等。  2、中国唐代多彩铅质釉陶产品的概称。流行于盛唐武则天至中唐开元、天宝时期。三彩釉以白、黄、绿三种釉色为主,也有少量蓝釉或黑釉。殉葬的俑和驼、马动物是其中的精品。  3、明代山水画流派之一。明初至武宗嘉靖时最为盛行。该派承继南宋院体,取法于李唐、马远、夏圭,多作斧劈皴,行笔有顿挫,形成水墨苍劲一体。代表画家有戴进、吴伟等。  四、简答题(20分)  1、(1)以群雕形式出现,利用众多直立静止体的重复,造成宏伟的气势。  (2)崇尚写实,手法严谨,并注意刻划任务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点。  (3)妆彩粉饰,绘塑结合,使形象更为丰富多彩。  2、(1)主要表现北方石质山岳,山势险峻。  (2)画上多有长松、古树、巨石、飞泉。  (3)画法以顿挫的线条勾出山石凹凸,再加点皴,山石外轮廓线条较为明显。  (4)画风雄伟刚健,给人以崇高的壮美。  五、作品分析,任选一题(15分)  1、(1)唐代中央政权与边远民族的友好交往促进了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  (2)作品描绘的是贞观十五年唐太宗下嫁文成公主与吐蕃王松赞干布联姻事件。  (3)构图均衡,人物主次分明,形象生动,线条匀细挺拔,富有弹性。设色浓重并适度晕染,效果单纯而明朗。  (4)作品具有历史价值,是现存有关西藏最早的一幅历史画。阎立本是开一代画风的划时代人物。  2、(1)元代统治者的荣枯无常使许多汉族文人只得纵情于诗酒。  (2)描绘了富春江一代的秋初景色。  (3)吸收董巨披麻皴而更加简括,显示出较深的笔墨功力。  (4)堪称古代山水画中的巨作。对后代画家具有深刻的启发和影响。  一、填空题(40分)  1、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萌生时期,是以 为基础的新石器时代。  2、依陶器的用途可分为 器, 器和储藏器。  3、春秋时代的青铜器 ,具有社会大变革时代的艺术特色。  4、画像石是用于构筑 、 、 或 的建筑石材。  5、秦汉时代表示威仪等第的建筑物是 。  6、"为冢象祁连山",指的是汉代 的墓址  7、《魏晋胜流画赞》的作者是 ,《画山水序》的作者是 《叙画》的作者是 。  8、唐代画家 的 ,忠实地表现了千余年前中央政权与边远民族的友好往来。  9、"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 提出的。  10、五代时期的画家创造了北方重峦峻岭和江南的秀丽风光,北方以 、 为代表,南方以 、 为代表,形成两种不同的风格和画派。  11、宋代画家王希孟的 ,代表了画院青绿一体精密不苟,严格遵依格法的画风。  12、"元四家"指的是 、 、 、 。  13、"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出于明代画家 的《 》中。  14、清初专攻花卉创为没骨画法的画家是 。  15、清初"四僧"中的 ,被视为新安画流的代表人物。  16、清代画家"金陵二溪"指的是 与 。  17、清代木板年画中,杨柳青年画风格 ,桃花坞年画风格 杨家埠年画风格 。  18、"海上三任"是活跃在上海画坛的 、 、 。  19、近代画家 ,从日本回国后,在广州设"春睡画院",致力于艺术教学。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10分)  1、根据现有资料,可知画像石萌发于( )  A、春秋战国时期 B、西汉时期 C、东汉时期 D、魏晋南北朝时期  2、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是( )  A、洛阳永宁寺 B、登封嵩岳寺塔 C、慈恩寺塔 D、五台山佛光寺  3、唐代与吴道子齐名的雕塑家是()  A、韩伯通 B、 宋法智 C、吴智敏 D、杨惠之  4、开创金碧山水一派的画家是()  A、李思训 B、王维 C、王洽 D、吴道子  5、突破"黄家富贵"成规的画家是( )  A、赵昌 B、易元吉 C、韩若拙 D、崔白  6、被称为古代山水画中巨作的是( )  A、鹊华秋色图 B、浮玉山居图 C、富春山居图 D、春山欲雨图  7、明清都城所建坛庙气势最大艺术性最高的是( )  A、天坛 B、地坛 C、日坛 D、月坛  8、被称为"万园之园"的苑囿建筑是( )  A、颐和园 B、圆明园 C、承德避暑山庄 D、拙政园  9、清代以画《鬼趣图》讽刺现实而著名的画家是( )  A、黄慎 B、华喦 C、金农 D、罗聘  10、被视为"海派"名家,但未定居上海的画家是( )  A、张熊 B、胡远 C、虚谷 D、吴昌硕  三、名词解释(15分)  1、青铜器  2、瓦当  3、米氏云山  四、简答题(20分)  1、战国帛画反映的内容及艺术特点是什么?  2、"扬州八怪"的绘画有何特点?  五、作品分析(时代背景、表现内容、艺术特色、整体评价、任选一题,15分)  1、分析顾恺之的《洛神赋图》  2、分析沈周的《庐山高图》  中国美术史答案  一、填空题(40分)  1、定居农业 2、饮食、炊煮 3、莲鹤方壶 4、墓室、石棺、享祠、石阙  5、门阙 6、霍去病 7、顾恺之、宗炳、王微 8、阎立本、步辇图 9、张璪  10、荆浩、关仝、董源、巨然 11、千里江山图 12、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 13、王履、华山图序 14、陈洪绶、崔子忠 15、恽寿平 16、弘仁(浙江) 17、髡残、程正揆 18、雅丽、写实、质朴 19、任熊、任薰、任颐  20、高剑父  二、单项选择题(10分)  1、B 2、B 3、D 4、A 5、D 6、C 7、A 8、B 9、D 10、C  三、名词解释(15分)  1、发端于黄河流域,是红铜加锡的合金。分礼器、乐器、兵器、工具及车马器等四大类。其中礼器是统治阶段用以区别尊卑等级的器物。其品种有鼎、豆、尊、盘、钟等。  2、覆于屋顶檐际的一种瓦件。通指半规或圆形之瓦头。始见于周代,秦汉已趋流行。常见瓦当大多与简瓦连制一起,其瓦背断面作半筒状,上有各种动、植物或文字、云纹等图案纹饰。既有实用的功能,也富于装饰美。  3、宋代山水画派之一。又称"米家山水"。米芾所创,其子米友仁加以继承和发展。描绘云烟掩映的江南山川景色。采用泼墨法,参以积墨和泼墨,又常用焦墨提神,其精妙在于见笔见墨,属水墨大写意画法,自称"墨戏"。对水墨山水发展影响很大。  四、简答题(20分)  1、内容:反映了楚人祈求死后升天的幻想。  特点:(1)画面背景空白,构图突出龙凤飞升的形象。  (2)以线造型,笔致圆转流畅。  (3)形象皆为正侧面,基本比例正确。  (4)龙凤造型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装饰趣味。  2、(1)风格鲜明,个性突出。  (2)重视情趣的表现,力图在作品中显示出自己的人品、学问、才情、思想。  (3)诗文、书法、绘画、印章,完美结合。  创作特点:师造化、抒个性、用我法、专写意、重神似、端人品、博修养。  五、作品分析,任选一题(15分)  1、(1)士大夫画家辈出,绘画题材范围扩大。  (2)根据诗人曹植的文学创作的主题思想塑造形象和安排情节。画出了一幅哀怨缠绵的连续画图。  (3)人物神情刻画生动,主题内容突出,手法写实。线条简练飘逸,色彩典雅鲜丽。整个画面环境富于装饰性。  (4)体现了东晋时期中国绘画水平。顾恺之的艺术成就对当时或后世画家具有重要影响。  2、(1)"文人画"在明代最为昌盛,其中尤以山水画影响较深。  (2)专为其师陈宽而作。以近似王蒙的笔法,集中表现了雄伟瑰丽的庐山形象。用此来象征乃师的崇高人格。  (3)寓意深刻,想象驰骋。布景高远深幽,山石多用披麻解索皴,浓墨点苔,墨丰笔健。表现出庐山大气氤氲的动人形象。  (4)为文秀一类的水墨写意山水之作,也是诗画并茂、寓情于景的巨幅杰作。  一、填空题(40分)  1、中国美术的起源和萌芽时期是 时代的美术。  2、青海大通孙家寨出土的《 》,堪称马家窑文化彩陶艺术之杰作。  3、我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壁画墨迹,是辽宁牛河梁 遗址出土的壁画残块  4、我国先秦时代的青铜器,分 、 、 、 等四类。  5、东汉时代的画像石以山东嘉祥的 为代表。  6、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是河南等封的 。  7、刘宋时画家陆探微创造了" "的清秀绘画形象,而张僧繇则因其创造的形象独具风格,被称为" "。  8、唐代画家王维以诗入画创" "山水,书写文人情怀。王洽画松石山水则疯癫狂放,创" "之法。  9、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指的是 、 、 和 石窟。  10、唐代工艺品中成就最为卓著的首推 ,殉葬的 和驼、 动物是其中的精品。  11、论者评宋初两大山水画家谓:" 之画,近视如千里之远, 之笔,远望不离坐外。"  12、南宋画家梁揩擅绘洗练放逸的" ",开启了元明清写意人物的先河。  13、元代永乐宫三清殿壁画的作者是民间画工 等,而纯阳殿的壁画构图则是采用了 的表现形式。  14、明代" 派"的代表画家时 和 。  15、明末画家陈洪绶19岁时创作的 ,其中以 为最佳。  16、清初"四僧"指的是 、 、 、 。  17、"扬州八怪"大致分三类,其中一类是丢官后来扬州的文人,如 、 等人。  18、清代三大木板年画产地是 、 、 。  19、近代画家任伯年注重文人画与民间美术结合,创造了 的新画风。  20、"从来没有一个画家像他这么努力与绘写社会生活……"这是郑振铎对《点石斋画报》的主要执笔人 的评价。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0分)  1、马王堆汉墓帛画描绘的主题思想是( )。  A、 天地神话 B、引魂升天 C、墓主生活 D、仙人出行  2、已知最早的纸本绘画《地主庄园图》出土于( )。  A、 吐鲁番晋墓 B、昭通霍氏墓 C、安丘冬寿墓 D、酒泉丁家闸墓  3、描绘宫中嫔妃生活哀怨的作品是( )  A、 虢国夫人游春图 B、捣练图 C、挥扇仕女图 D、簪花仕女图  4、"昭陵六骏"浮雕中具有情节性的作品是( )。  A、飒露紫 B、拳毛騧 C、白蹄乌 D、特勒骠  5、《潇湘图》的作者是五代画家( )。  A、荆浩 B、关仝 C、董源 D、巨然  6、首次提出山水画"三远"的论著是( )。  A、 图画见闻志 B、林泉高致 C、画继 D、山水纯全集  7、"元四家"中山水画章法稠密的画家是( )。  A、 黄公望 B、吴镇 C、王蒙 D、倪瓒  8、明代纯以彩色在熟纸绘绢上作写意的画家是( )。  A、 边景昭 B、孙隆 C、林良 D、吕纪  9、清代从摹习古法掌握前人经验与程式入手的绘画教科书是( )。  A、 顾氏画谱 B、程氏墨苑 C、十竹斋画谱 D、芥子园画传  10、与经享颐、何香凝共同组织"寒之友"社的画家是( )。  A、 居廉 B、高剑父 C、高奇峰 D、陈树人  三、名词解释:(15分)1、彩陶2、仕女画3、马踏匈奴  四、简答题(20分)  1、试述顾恺之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  2、花鸟画中的"徐黄异体"各有什么特点?  五、作品分析(时代背景、表现内容、艺术特色、整体评价、任选一题 15分)  1、分析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2、分析王蒙的《青卞隐居图》  中国美术史答案  一、填空题(40分)  1、石器 2、舞蹈纹彩陶盆 3、红山文化女神庙 4、礼器、乐器、兵器、工具及车马器 5、武梁祠 6、蒿岳寺塔 7、秀骨清象、张家祥 8、破墨、泼墨  9、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大同云冈、洛阳龙门 10、唐三彩、俑、马  11、李成、范宽 12、减笔画 13、马君祥、连环画 14、戴进、吴伟  15、九歌图、屈子行吟图 16、八大山人、石涛、髡残、弘仁 17、郑板桥、李鱓  18、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县杨家埠 19、雅俗共赏 20、吴有如  二、单项选择题(10分)  1、B 2、A 3、C 4、A 5、C 6、B 7、C 8、B 9、D 10、D  三、名词解释(15分)  1、中国古代带有彩绘花纹的陶器。彩绘颜料以赤铁矿为主,多饰以几何图案和动植物花纹。在造型装饰、图案纹样的处理上,体现了当时审美能力和工艺制作已达到可观水平。  2、中国古代人物画之一种。原指以封建社会中上层士大夫和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中国画;后为人物画科中专指描绘上层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一个分目。代表画家又张萱、周昉等。民间木板年画中的"美女画",亦称"仕女画"。  3、西汉霍去病墓前群雕的主体雕刻。作者运用寓意手法,以矫健的战马象征骠骑将军,以战马将匈奴将领踏翻在地的典型情节,赞颂霍去病在抗击匈奴战争中建树的奇功。这是具有纪念碑性质的雕刻艺术作品。  四、简答题(20分)  1、(1)克服前代限于说教内容的缺点,广泛采用多样性题材。  (2)明确提出了"传神"的重要性。  (3)加强平列构图的变化,依靠画面人物相互关系的巧妙处理以显示人物的情思。  (4)揉合汉画与西域的线条,创造"春蚕吐丝"般的线描风格。  (5)在画法画理诸方面,体现出朴素的现实主义美学思想。  2、指五代西蜀画院画家黄筌和南唐画家徐熙的花鸟画风格。  黄筌的风格:(1)取材多为宫廷珍禽瑞鸟,奇花怪石。  (2)画法多采用"双钩填彩",笔致工细。  (3)画风富丽,设色鲜明。  徐熙的风格:(1)取材多为民间汀花野竹,水鸟渊鱼。  (2)作画重在用墨,兼勾带染,有"落墨花"之称。  (3)设色不以晕淡为工,只是略加色彩。  因此画史上有"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之说。  五、作品分析,任选一题(15分)  1、(1)宋初市民阶层的形成,出现了以市俗生活为中心内容的风俗画。  (2)通过郊野、汴河、街市三个段落,展现了北宋都城汴梁汴河两岸清明时节的街市景象。  (3)构图采用散点透视。布局有序,内容丰富,主题突出。采用线描淡彩画法,并紧密结合对象的质感特征。  (4)体现了中国古代风俗画的最高成就,对研究宋代的城市生活以及民俗、服饰、建筑、工商、交通等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2、(1)元朝的"世事多变"造成文人画家逃避现实、隐遁山林。  (2)描绘了浙江吴兴县西北18里许的卞山景象。  (3)立轴采用高远法构图,画出卞山自山麓至顶全貌,结构谨严,纵横离奇。画草庐数间,点出了文人隐逸的主题。画法先以淡墨勾石骨,再用焦墨皴擦,淡墨微染,层层加深,层次井然。画面密而不塞,实中有虚,有深远的空间感。  (4)运用前代画家之法,创造出线繁点密,苍茫深厚的新风格。被明代画家董其昌成为"天下第一。"

盛唐风韵 ——从唐朝仕女画看盛唐气象 内容提要:唐朝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中国美术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本文从张萱和周昉的唐朝仕女画说起,画中所描绘的女子体态丰腴、衣着开放,充分体现出唐朝女性地位的提高,以此为角度展现盛唐时期社会发展、社会风气自信开放的图景。 关键词:唐朝仕女画;女性地位;盛唐气象;自信雍容 在中国的人物画历史中,唐朝的仕女画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体态丰满、衣着华丽鲜亮的贵妇人和手持纨扇的侍女,或沉静地坐着,或在园子里赏玩,或策马游春,或追逐嬉戏。与汉朝、两晋、明清所欣赏的弱不禁风、“秀骨清像”的仕女相比,丰满的唐朝的仕女大气、雍容,充分体现了盛唐时期社会各方面的发达与人们的自信。 张萱和周昉的仕女画 唐朝仕女画的代表画家是张萱和周昉。 张萱的代表作是《虢国夫人游春图》和《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是描绘天宝年间杨贵妃的妹妹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带随从出游的场面,画中八个骑马女性,以人物闲适欢愉的意态和华丽的服饰烘托“春”的感觉。虢国夫人“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不施粉黛,与侍女们自由骑马在郊外漫步踏青,我们可以由此看出唐朝的封建礼教对女子束缚较少,女子可以抛头露面、骑马出行。《捣练图》则描绘妇女捣练、络线和缝制等劳动的情景。人物造型丰腴健康,神态生动,姿态各不相同,特别是通过动作细节,穿插三个小女孩,或帮忙,或玩耍,传达劳动过程中的生活情趣。人物整个画面色彩明艳华丽,疏密有致。 周昉作品的特点,据当时人记载是“衣裳劲简”,“彩色柔丽”,所描绘的妇女形象是“以丰厚为体”,这些特点都可以在现存周昉的作品《挥扇仕女图》、《簪花仕女图》中见到。《簪花仕女图》取材宫廷妇女的生活,装饰华丽奢艳的嫔妃们在庭园中闲步,上身束抹胸,肥大曳地的团花大副长裙,肩披透体薄纱,盘起的发髻,簪上步摇钗,圆脸丰肌,气质华丽富贵,动作从容悠缓,神情悠闲矜持。 从两人的作品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唐朝的审美观:雍容富态、健康自然成了评价美女的主导标准,且女性的衣着、活动都十分开放。 唐朝女性地位的提高 窥一斑而知全豹,从人物画中的仕女我们可以看到唐朝女性的极大自由和女性地位的提高。 社会经济的繁荣昌盛、富有效率的开明政策,带来了人民自我认同心理的加强,使得唐人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这一社会大背景下,唐代妇女以更为大胆的方式去追求美和表现美。 唐朝女性的打扮是中国历代女性中最为大胆和性感的。社会对妇女的束缚相对较少,女性之美相应地呈现出了雍荣华贵的景象。唐代女子以丰腴的体态为美,加上高耸的发髻,飘扬的披帛,显得华丽大方,充分体现了女性美上的“盛唐气象”。女性着装极其自由,宽袖窄袖,华服胡服,女装男装,皆从其便。唐代的贵妇大都“缣罗不着爱轻容”。因此,当时女子还盛行胡服打扮,翻领窄袖长袍,腰系皮带,上挂各种金属饰件,内穿条纹窄腿长裤。 唐朝是妆饰极盛的时代,从保存至今的美术、雕塑作品以及诗文的描述中可见一斑,唐代仕女图、敦煌壁画中的妇女服饰鲜明、新奇、精巧,开放的社会在服饰上也是不论古今外兼收并蓄的。但从发髻样式和华美的种类来说,各不下十几种,点唇的样式也名目繁多。唐朝妇女对于“胡妆”的偏爱也是很有特色的。 唐朝妇女女性地位的尊严有显著的提高。盛唐时期,有登基制诰、号令天下的女皇帝武则天,有设立幕府、干政决狱的女显贵,有挥翰作诗的女才子,也有擅长丝竹管弦、轻歌曼舞、色艺皆佳的女艺人„„妇女们敢于追求理想,追求个性。她们都得以抛头露面于社会。 妇女地位与社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程度以及社会风气有关,女性地位的提高推动了社会健康发展。唐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对妇女生活束缚较少,这一方面是由于李唐王族本身具有北方少数民族的血统,另一方面是由于整个社会提倡创新精神。唐代妇女都喜欢抛头露面,甚至男女同席共饮、谈笑唱和,而无所顾忌。唐朝皇室贵族中便男女无别,至于寻常百姓人家就更没有什么约束了。女子骑马射箭、自由恋爱都是很平常的事情。 开放的社会,繁荣的气象,博大包容的胸怀表现在文化思想上必定是兼容并蓄,允许所谓各种“异端”存在的,表现在女性意识上也是自主性的,多元化的。唐朝妇女体现的这种自主性,一扫六朝充斥着的铅华脂粉,体现出富丽堂皇、多姿多彩的美。 盛唐:自信雍容的力量 唐朝,在中国历史上是充满博大雄浑社会气象的一个时代,在绘画上是具有神奇魅力的辉煌时期。 经过初盛唐一百多年的经营,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开明,文化发达,对外交流频繁,不仅是唐朝的高峰,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期。国力强盛与文明发达,使唐人充满自信,唐成为一个高度开放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当时与唐交往的国家有130多个。不同文化的影响、交融,使唐人不拘于传统,眼界开阔,热烈放姿。政治的稳定、经济的繁荣、国势的强盛使得一种自信的意志和闳阔的气势高扬在唐帝国的文治武功和大一统事业上。宋代的诗论家严羽曾经用“盛唐气象”来称赞唐代开元前后的诗歌,事实上,这完全可以用来描绘唐代文化和社会在鼎盛时期的精神面貌。 唐文化的特有气质,正是兼收并蓄、有容乃大的精神。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唐代国力达到顶峰,史称“开元盛世”。唐朝文化在鼎盛时期的精神面貌,宽广、博大、自信的胸襟,宏大、磅礴、洒脱的气质。正因有此胸怀与气质,唐朝文化,不仅在诗歌,而且在书画、音乐、舞蹈、散文、宗教、思想方面,均达到发展的高峰,极一时之盛。 文化的盛世,不仅表现在对自己传统文化的完美继承与发扬,也表现在对异族文化、外域文化的汲取上。唐王朝采取开放的民族政策,不仅使得唐朝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扩大,更重要的是,多元文化的交汇,有助于促成文化隆盛的形成。游牧民族活跃、奋发进取的精神,与中原汉民族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相结合,迸发出勃勃生机,使唐文化性格在整体上有一种明朗、高亢、奔放、热烈的时代气质。唐朝的这种对异族文化和外域文化的大规模采撷,吸收,在世界文化史上均可堪称典范。有容乃大的精神,造就了唐朝的充实而又光辉的文化繁荣时代。 唐朝的时代精神,可以用开放、进取、尚武、多元等词语进行概括,这是一种新民族新文化的优势所在。在思想观念和社会风尚方面,都给人以焕然一新的感觉放的胸怀、高扬的自信,使唐人具有了雍容大度的祥和与宁静,昂扬坚定的进取精神,兼容并蓄的开放性格。因此唐人具有了一种与以往其他朝代都不一样的审美取向,它所体现的是一种力量型的、开放兼容的文化视野。这一切体现了一个民族进入高度成熟、处于生命力最旺盛阶段洋溢出的蓬勃朝气和高度自信。唐人崇尚并醉心这种气魄、力量和开张的美,他们崇尚热烈放姿、开拓进取、积极向上。 盛唐,传递给我们自信与雍容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佚名,周昉与中唐以后的绘画, 2 佚名,最美丽的仕女形象,新闻午报,2006年12月24日 3 林彬、陆珊珊,大唐的风韵,南昌高专学报,2003年第3期 4 孙家洲、刘后滨,唐代的开放性格与盛唐气象,_ html, 2006年07月12日 5 李土生,有容乃大:盛唐气象与唐代文化精神,,2006年5月17日 6 晴语,唐朝妇女女性意识的复苏与彰显——唐朝女性文化研究,,

史学论文写作笔记整理

你可以举个例啊,中国的丝绸之路啊,2两条陆上和海上,通过什么地方啊,多中国有什么意义,对外国有什么意义等等…………

读书笔记,是指人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值得记录的东西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古人有条著名的读书治学经验,叫做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这“手到”就是读书笔记。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应根据不同情况,写好读书笔记。常用的形式有: (一)提纲式。以记住书的主要内容为目的。通过编写内容提纲,明确主要和次要的内容。 (二)摘录式。主要是为了积累词汇、句子。可以摘录优美的词语,精彩的句子、段落、供日后熟读、背诵和运用。 (三)仿写式。为了能做到学以致用,可模仿所摘录的精彩句子,段落进行仿写,达到学会运用。 (四)评论式。主要是对读物中的人物、事件加以评论,以肯定其思想艺术价值如何。可分为书名、主要内容、评论意见。 (五)心得式。为了记下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记下读了什么书,书中哪些内容自己教育最深,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受。即随感。 (六)存疑式。主要是记录读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边读边记,以后再分别进行询问请教,达到弄懂的目的。 (七)简缩式。为了记住故事梗概、读了一篇较长文章后,可抓住主要内容,把它缩写成短文。 不管写怎样的笔记,首先要读懂文章,这是基础。写读后感一般要先把文章主要内容做一个概括,然后根据自己选择的角度进行评论,或者评语言,或者评人物,只要是自己的看法即可。 读书笔记: 1、书名 2、作者 3、内容梗概 4、摘抄 5、感想 如果有兴趣你还可以添一些内容,比如说改写、提问等。切记:感想一定要比前四项写的都多,要不老师会K掉你的!

如何写好历史论文  写作的过程,我们练习写作,须先拟定计划。了解范围内的史料及其有关的问题。其方法有二:一、先知材料而后引起写作的兴趣,例如唐人李延寿参修晋、宋、齐、梁、陈、周、隋诸书,熟悉南北朝时期的史料,而后决定作《南史》。二、先有意作书,而后从事于搜集史料。例如徐梦莘欲作《三朝北盟会编》,而后搜集徽钦、高三朝与金人和战的史料。自古以来的著作家,皆无不出此二法。我们写作论文,固然也是这样,更必须先有理论基础,并能运用。且在写作动手之前,必须了解社会上对于这书的编写,是否需要,前人写作有何缺点,计划写作的史书。将有何补充或贡献等问题。否则徒耗精力和时间,所谓劳而无功。若作为锻炼,则无不可。  著书或撰论文,或练习写作,必掌握材料,并先有一概念,作为写作的起始。概念的来源,或从实际斗争出发,或由于读书引起某种疑问,而欲作进一步的研究,或有心得,改正前人的错误,或比较某一事件各种不同的记载,而求得真相,或受师友的启发,而深入研究。我们有了概念,才能草定内容的大略及编制的形式。著作价值的高下,固决定于它的内容,而编制是否适当,也有一定影响。所谓编制,属于著作的外形,如章节的分配及组织的适宜等皆是。编制的重要,可从《汉书》见到,班固所作《汉书》,文笔变化不及司马迁《史记》。但《汉书》编制整齐,过于《史记》,是世人的公论。故著作如能编制合宜,读者常感觉便利,古人或不注意。今人必须重视,我们初从事于写作,更当这样。  关于初学写作,我们应注意的,共有五项:一、选定题目;二、拟定大纲;三、搜集材料;四、抄写笔记;五、写作论文。这是历史写作的主要程序。至于史料的考证,及史料与史观的统一,还未提及,仅单纯的就写作而言。程序似很简单,但应用并非易事,兹作说明于下;  一、选定题目。写作成绩的高下,常与选题有密切的关系。题目的范围,既不可太宽,也不可太狭。它的材料太多,将不易处理,太少将不够应用。所以选题之先,须先了解情况,例如预计材料的有无及工作的难易,更当了解前人已做成那些工作,有何成绩和缺点,是否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进一步的发展。若有疑问或不够了解,宜商于师友。这样的慎重考虑,才能选定合宜的题目,进行研究。  二、拟定大纲。定题后草拟大纲,将为主观的想象,可能后来全不适用。最好对于范围内的材料,有相当的熟悉,并了解前人的工作,才拟定大纲。大纲既不可太详,也不可太略,只能作为努力搜集材料的临时计划。我们阅读的材料增加,了解事迹的情节较为深入具体,对于前人工作的估价将有不同,对于自己的工作重点,也将不同,当有修改大纲的必要。故可利用大纲而不可拘守。初学者,草拟大纲,宜请师友阅看,由其提出意见,供自己参考,修正。  三、搜集材料。材料有相当的分散,例如关于太平天国的记载,江苏各大城市都有一些收藏,不能满足于一二图书馆。材料丰富的图书馆,对于搜集材料最有帮助,但不可抹杀其他图书馆。书籍的检查,常依靠目录。一般情况,目录只有书名、著者、卷册、出版单位、年代及版本等,而书中内容,读者并不知道,南京图书馆库中有关太平天国的资料,十分之七以上,都是没有什么声名的人的著作。而这些人的著作,却保存了更多真确的和重要的材料。详细目录和专题目录常有助于读者解决问题,还有稿本书籍及未经宣布的文件等,如有机会利用,当不可失去,我们不可以目录知识为满足。  四、抄写笔记。阅读史料,其中所记情节,常为读者所不知,为避免读后遗忘,或便于重查,皆有抄写笔记的必要。笔记或由读者用自己的文字,撮要记录下来,或抄录记载内的重要文字,专供读者个人的参考,形式和内容,当由他自行决定。一般的说,摘录资料,宜于采用卡片,亦有用纸本者,为建立长期工作基础,每条资料宜自成独立单位,既不冗长,也不断章取义,并注明原书的页数,将来编立标题,即可归纳门类,便于查用。张穆作《癸已存稿·序》称俞正燮为学说:“理初足迹半天下,得书即读,读即有所疏记,每一事为一题,巨册数十,鳞比行笑中,积岁月,证据周遍,断以己意,一文遂立”。理初为俞正燮字,平日积累材料,需要时便写文章,当不困难。  五、写作论文。历史工作者搜集各种材料后,进行选择合宜的材料,用论点加以联贯,并将其安排在适当的地位,成为有组织的整体,然后写成论文或书籍。著作的长短,将决定于题目的大小及材料的多少,这是从形式而论。其实著作可分为二种:一、低级著作,抄袭前人所述,成为拼凑而成的写作,价值不高。二、高级著作,发前人所未发,或为前人所不知,利用一切能得的材料,有新的观点或看法,并非好奇立,实欲根据真实可贵的材料,改正前人的错误,求出史迹过程的真相。我们初学立固当立大志,但不必期求在短期内写成一鸣惊人的著作,惟当实事求是的练习写作,积久自必能有所成。  我们更当说明历史著作,不是堆积许多事实而成,事实之外,还有史观及史迹前后相互的关系,即所谓内在联系。史学家为不同的阶级服务,有不同的史观。我们是工人阶级的知识分子,必须用马列主义的理论,解释史迹,并能贯穿于著作整体之内,成为全篇的论点,无论引用的事实多少,皆以证明论点为主。另一方面,作者应当注意因果的联系,在自然界中,一切现象都处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中。人类社会各种事物的发展,也不能离开彼此的关系和相互制约,世上没有单独事物的存在。我们叙述历史事迹,无论引用多少事实,皆以表现联系为主。如能处处注意全文的论点及前后的联系,便成为有组织的著作。要之,著作为一整体,以有关的事实组织而成,绝不是堆积事实。我们搜集材料,必先辩别何项事实能为整体的部分及何项不能为整体的部分,适搜集事实足用之后,必须研究如何运用各部分,成为前后有联系、有组织的整体。  应注意的事项:历史著作必须说明材料的来源,古人多未做到。章学诚于《文史通义·史注篇》称:“人心日漓,风气日变,阙文之义不闻,而附会之习且愈出而愈工焉。在官修书,惟冀塞责。私门著述,苟饰浮名,或剽窃成书,或因陋就简,使其术稍黠,皆可愚一时之耳目,而著作之道益衰。诚得自注以标所去取,则见闻之广狭,功力之疏密,心术之诚伪,灼然可见于开卷之顷,而风气可以渐复于质古。”敷衍成书,古今皆所不免。章学诚有浓厚的复古思想,厚古薄今,但著作既须慎重,也当说明材料出处,却是重要的建议。司马光《资治通鉴》、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及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皆附著考异,表示材料来源及去取的标准,为作史者的正轨,乾嘉学派对于引用书籍,注明编卷。我们现当注明页数,及出版地点、年月。费林论及此事,并分为二类,兹介绍如下;  甲:附注。指列在每页下者,可分三项:一、引用书籍的篇页;二、引用史料的原文;三、讨论的证据。  乙:附表。指附在篇末或书末者,共有三项:一、参考书目;二、关系文件;三、重要的评论。  费林根据西方近代著作习惯而有这建议。马士所著《中华帝国国际关系史》,既有附注,也有附录,占有相当多的篇幅,是书籍中的一例,论文往往有附注而少附录,每一类未必尽有三项,当视需要而定,更有将附注列在论文篇末的,形式有种种的不同,但说明材料出处,实有必要。  书中若有表图,对于读者将更方便。表的种类很多,作者把许多事实或数字列入表中,读者阅读费时少而收获大,印象深刻,而又具体,过于文字形容。图有图象及地图等。文字记载,对于文化物品形状,多不能详,若有图象,便有帮助。地图为读史不可缺少的工具,应当插入。又如古人著作,把目录列在书末,《史记》、《汉书》都是例证。后人始将目录放在书首,便于读者检查书的内容。前人不知道的,还有索引,近代西方著作,书首必有目录,书末必有索引,且有详细目录及详细索引,前者谓目录每项下又分细目,后者指索引每项下,又分细注之类,尤便于检查。最近我国刊印的书籍,也有末附索引的。  如何写历史论文  历史论文的写作和其他论文的写作有相同的地方,也有特定的一些要求,今天和你讨论的就是历史论文写作的有关问题。  一、历史论文的写法及要求  最重要的是确定主题,根据主题列出写作提纲,根据历史论文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使用所掌握材料,有计划的依次成文。  文章以提纲为构架却不为提纲所割裂,它应是史事完整、气势贯联,浑然一体的一个整体。  写好历史论文要注意以下问题:  (1)力求寓理论于叙述之中,做到史观与史料的有机联系与内在统一。要既防止空洞理论而缺少史实,流于社会学公式,又要防止堆砌史料,无理论分析。更要力避史论、史料两张皮,我们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引出规律性、找出事物的内部联系。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  (2)历史逻辑与语言逻辑的统一,历史论文的语言应服务于、服从于历史的真实性。要在保证史实正确、准确的前提下,讲求语法修辞。历史发展有其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客观的历史规律反映在人们的头脑里,用历史论文或著作表达出来,这就是历史逻辑;体现这个历史逻辑的实践,是通过运用词、句、文章的语言文字手段来完成的。但,“史实真、道理正”占第一位,“文章好”居第二位,要重视 历史论文的语言、文辞方面的质量,但不能因词害义,本末倒置。在内容真实丰富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语言文笔的风采。这样,才能成功地达到言以声其心之所得。  (3)文章要通畅、质朴、简洁,在史学文章里,为了能“真实、凝练、生动”地表达人、事,也可以适当地“文白兼用”或所谓“半文半白”。事实上,一点儿“文言”词与词组没有是不可能的。  (4)准确地使用引文,历史论文中出现“引文”是必然的,它使立论可靠,有利于提高文章质量,反映作者知识,认识的深度、广度。但也存在着一个引什么、怎么引的问题。首先,经典作家的教导和革命领导人的重要言论可以引用。再次,现行的法定的历史教科书内容可以引用。因为它是依据最可靠的资料,参考最新研究成果,采用最为公认的论点,使用最规范简洁的文字写成的。对一些非历史作品,指历史小说,X X 演义、X X史话之类,它们以历史为素材,为原料,可能有文艺价值及教育意义,但非历史,我们不能随便引用。  (5)历史论文的层次与条理,在一般历史论文中,要注意段落划分,引文形式,注释种类这三点。四、五千字以上的较长历史论文,依史事种类或历史情节的发展,可分为几个大段,加上小标题,使全文结构严整,每题内涵明确。历史论文引文的使用应力求简短、贴切、有份量;恰当地嵌合在整个行文之中,但切忌截头去尾,断章取义。  二、历史论文的范文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  一 应当重视中国近代政治史的研究  中国近代政治史的研究,在一段时间里,相对而言,显得有些被冷落。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是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的兴起,并成为热点。当时回顾过去中国近代史的研究,着重在革命史、政治史,觉得有拓宽领域的必要,于是文化领域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在“文化热”中,又出现贬政治史的现象,有的研究者认为政治史的研究是浅层次的、表像的,只有文化的研究才进入到历史的深层,才是中心。随后,中国近代社会史也引起学者们的兴趣,对它的研究方兴未艾。但是,也出现与“文化热”中类似的说法,贬抑政治史的研究,甚至有主张用社会史取代历史的。这些说法是否确切,是值得推敲的。我虽是研究中国近代文化史,但并不认为文化是历史的中心。在同白寿彝教授的一次谈话中,曾经谈到什么是历史的中心的问题。白先生认为:历史主要是写政治,政治是历史的脊梁,经济虽是基础,但要受政治的制约,文化更要受政治的制约,文化不能作为历史的中心。话虽不多,却很精辟。  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前几年曾发表《文明的冲突》一文,引起了国际上强烈的反应。这篇文章认为未来国际冲突不是经济的、意识形态的冲突,而是西方文化和儒学文化、伊斯兰文化的冲突。显然,这是把文化作为社会的中心,是起决定作用的。不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实社会中,文化无疑有其应有的作用,但它不居于中心地位,不起决定作用。就现实国际社会而言,首要的是经济、政治利益,美国向他国推销其价值观、文化,也是为了实现其经济、政治利益。海湾战争,其根本因素也不是所谓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这篇文章的基础上撰成《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对他在“文章中提出的问题提供一个充分的、深刻的和更详尽论证的解答”。尽管他在书中仍然力图说明根本因素是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但也不能不承认“海湾战争是冷战后文明间发生的第一次资源战争”。他说:“最关键的问题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备,将由依靠西方军事力量保护其安全的沙特政府和酋长国政府控制,还是由有能力并有可能利用石油武器反对西方的独立的反西方政权的控制?西方未能推翻萨达姆·侯赛因,却获得了某种使海湾国家在安全上依赖西方的胜利。战争之前,伊朗、伊拉克、海湾合作委员会和美国曾为获取对海湾地区的影响展开了竞争。战争之后,波斯湾变成了美国的内湖。”[1]这里认为这场战争的关键是争夺对“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备”的控制权,“战争之后,波斯湾变成了美国的内湖”,都说到了实质所在。同是伊斯兰文化的国家,为了石油、战略地位等经济的、政治的利益,彼此之间可以打起仗来,也可以支持、参与美国组织的对伊拉克的战争。这正说明,海湾战争的根本因素不是由于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两种“文明间”的战争,而是经济、政治利益的冲突。  贬抑中国近代政治史研究的一个缘由,是有些研究者认为以往中国近代史写的政治史,是阶级斗争史,有的人甚至指责为“阶级斗争为纲”。恩格斯在1888年为《共产党宣言》英文版所写的序言中指出:“(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是“构成《宣言》核心的基本思想”[2]。列宁也说:“阶级关系——这是一种根本的和主要的东西,没有它,就没有马克思主义[3]。如果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历史研究的指导,那就离不开阶级分析和阶级斗争学说。至于将阶级斗争等同于“以阶级斗争为纲”,那是对不同性质问题的混淆。  对于中国近代政治史研究的弱化,还因为以往史学界着重于从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这些重大事件的研究,成果颇多,再做研究起点较高,向前推进难度较大,要下更大的功夫。然而这些大事件也不是没有可以继续研究的,还有不少问题没有完全弄清楚,有些问题也有待深入。即如孙中山,近些年又陆续发现一批有关的资料,还没有很好地加以运用研究;关于他的思想等方面的评论,研究者的见解也颇有分歧;何况迄今尚未有一部学术价值高的、有份量的传记。  重大事件自是中国近代政治史的重要内容,但不等于中国近代政治史,不是它的全部内容,中国近代政治史的内容是很丰富的,不应当忽视。中国近代文化史、社会史的研究,扩展了中国近代史的领域,无疑是有意义的。但不宜扬此抑彼,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军事、外交等都同样需要研究,都有研究的必要和价值。  二 注重微观研究,也要重视综合研究  近些年来中国近代史的研究趋向细化,具体问题的研究受到重视,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具体的、微观的研究很有必要,这是综合研究的基础,但是过分细化就会流于“碎化”。近代中国一百多年的历史,时间不短,人、事繁多,对全部细节或微小问题逐一加以研究,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即使研究了,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细化的研究需要斟酌所择取的题目有没有研究价值,而有研究价值的题目也不应只是就事论事,叙事清楚,还要将它置于大背景中来考察,以小见大,说明问题。  在具体的微观研究的基础上,要注意开展综合的研究。长期以来,中国近代史分门别类的研究,专题的研究,已经做了不少,有条件做综合的研究。  在我们的研究工作中,分科、分专业,文学、史学、哲学等等各自属于不同的学科门类。在历史学中,又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史以及各种专门史之分。而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人,又有专攻某一重大历史事件之别。这种分工过于狭窄,过于专门,不利于历史学科的发展,不利于人才培养,不利于出精品,也难以做综合的研究。中国历史上的人物不少都是通晓经、史、子、文学、佛学等,对他们的研究不能仅限于一个方面,应当是全面的。例如魏源,在中国近代史、思想史学著作中,主要是写他的经世思想,尤注重于《海国图志》及其名言“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的经世思想,他的具有代表性的名著《海国图志》,无疑要着重论析。然而魏源博学多闻,年轻时究心阳明心学,好读史书,后随父至京师,从胡承珙问汉儒家法,问宋学于姚学shuǎng@①,学《公羊》于刘逢禄,晚年又修禅礼佛。他一生著述甚多,除《海国图志》外,如《曾子章句》、《大学古本》、《庸易通义》、《说文拟雅》、《小学古经》、《两汉经师今古文家法考》、《老子本义》、《孙子集注》、《董子春秋发微》、《诗古微》、《书古微》、《圣武纪》、《元史新编》、《古微堂内外集》等,涉及经、史、子、佛学、诗文,仅经学又及今古文、汉宋学。要对魏源有精深的研究,不能只谈论某些方面,需要综合的研究。这关乎研究者的知识结构问题,应“通识”的要求。一个学科也有上下通、左右通的问题,力求改变过于专门、相互割裂的状态。  三 现实与历史不能混同  今天的中国由历史的中国发展而来,现象和历史不能割断。历史的研究者都是生活在现实社会的,现实社会中的问题无疑会引发研究者去思考历史。但是,现实和历史不能等同,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这是无须赘述的常识,似乎是很明白的。然而在实际研究中,二者的界限却时常被混淆。例如,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引进外资等等,于是有的研究者就以此去反思历史,阐释历史,认为近代中国一百多年里,西方列强在中国倾销商品、投资建厂、开矿筑路、掠取原料农业品……,是帮助中国实现现代化,应当欢迎他们进来,不应该反抗,当年如果不把帝国主义赶出中国,现在可能就现代化了。  出现这种说法,原因不止一端,但其中有一点,就是将历史与现实混淆起来,将现实中进行的现代化建设、对外开放与近代史上的外国入侵混为一谈。近代史上的所谓“开放”,外国人在中国的投资设厂等等,与现在改革开放、引进外资不能混为一谈,必须历史地去看待它。中国近代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通过对中国进行的侵略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取得了在华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等方面的许多特权,把持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操纵着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而现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等,其历史背景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新中国,并进行数十年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中国今天的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等是独立自主的,不允许外国附加任何条件,外国人在中国从事经商投资等活动,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相比,其社会性质根本不同,不能以现在的情况和观念硬往历史上套,将历史与现实同等看待。  又如我们现在说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国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稳定、安定团结,于是有些研究者就以之去阐释历史,认定中国古代社会为什么发展缓慢,不能走向现代化,就是因为农民战争破坏了稳定,破坏了经济;近代中国没有实现现代化,是革命的结果,革命革糟了,只有改良才能使中国现代化。历史上为什么会发生农民起义、革命,它们是否只是破坏,这些问题不用多说,如果不存偏见,并不难公正地回答。拿现实去规范历史,用现代人的思想去要求历史人物,这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研究历史需要用历史观点来观察问题,“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  四 要重视历史教育  历史教育包括学校的历史教育和学校以外的广大人民群众和干部的教育,它对提高全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质是不可缺少的。邓小平同志强调:“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历史学要在提高民族思想、文化素质上发挥作用,就不能局限于专门学术研究方面。历史研究对于提高学科学术水平、发展历史科学当然很重要,但只做提高方面的工作是不够的,还要重视历史教育,做普及方面的工作。史学工作既要提高又要普及,是两手问题,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现在的问题是提高方面比较硬,史学工作者注重撰写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而这与评职称、提高自身地位等等都有关系。普及工作得不到重视,认为是小儿科,不算学问,评职称也不算数,这种思想观念和实际问题影响了史学工作者对普及的重视,削弱了历史教育。  在知识普及方面,科技工作者做得比较好,出版了许多科普书籍和影视片,实际效果也很好。相形之下,历史工作者就做得不够。从学科要求上说,历史工作者对历史普及、历史教育也要重视,学问不能只停留在专家圈子里。我们的历史著作不用说一般青少年不看,就连干部也没有多少接触。因为这些书籍、论文太专门,难懂,人们读不下去,引不起兴趣。一个学科、一门学问如果离开群众,离开社会,恐怕是很难生存的。  事实上,广大群众和干部并不是不喜欢历史,不需要历史,而是缺少适合他们喜欢的读物或影视片。史学工作者忽视的历史普及工作,影视工作者都很重视。他们编了许多历史题材的影视剧,有正剧,有“戏说”,吸引了众多的观众。但是,这些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存在着随意编造历史的严重问题,不仅给观众以歪曲了的历史知识,而更重要的是给予观众错误的历史观、价值观,危害很大,应当受到史学工作者的关注。  值得关注的是青年中历史知识薄弱。据2001年2月在北京、上海、武汉、深圳四个城市对14~28岁1065名青少年的调查中,历史试题25道,每道4分,以百分计算,平均分为69,及格率只有5%。其中有一道题是“谁在1860年烧毁中国的圆明园”,只有8%的人答是英法联军,大部分人的回答是八国联军。而在中学的历史教学中,有的教学大纲存在着明显的科学性问题,如不写太平天国,却将太平军打洋枪队归之于反侵略斗争;近代化的开端有洋务运动,但没有民族资本企业,等等。历史教育的薄弱,甚至误导,其后果堪忧,史学工作者有责任加强历史普及和教育的工作。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