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会计论文内部控制意识不强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4-09-06 10:49:12

会计论文内部控制意识不强怎么写

在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下,全球经济进入了百年的寒冬,一批批企业的倒闭暴露出企业管理的种种问题。虽然这些企业的倒闭原因不尽一致,但最根本的原因都一样:风险意识淡薄,内部控制形同虚设。此时,如不思考如何建立和规范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那么,将有更多的企业倒下。上海市组织部、国资委也于本月向社会征集外部董事、外派监事,为市管国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内部控制打下良好基础。本文在回顾内部控制理论沿革及其内涵,分析现阶段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际先进的内部控制理论及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从智力支持、法规建设、制度安排和监督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内部控制在我国运用的12点建议。一、内部控制的理论沿革及内涵内部控制作为一项管理技术,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其内涵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的不断演化。回顾内部控制发展史,主要有内部牵制、内部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和风险管理――总体框架等五个阶段。1、内部牵制阶段作为内部控制的最初形式,早在古罗马时期就有了“双人记账制”等内部牵制思想。但正式提出内部牵制概念的是LRDicksee于1905年提出的。1930年George EBennett在此基础上对内部牵制概念作了进一步发展,认为内部牵制是账户和程序组成的协作系统,这一系统使员工在从事本身工作时独立地对其他员工工作进行连续性检查以确定其舞弊的可能性。2、内部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阶段1934年美国《证券交易法》,首先提出了内部会计控制( Internal Accounting Control System)概念。1949年,美国会计师协会(AICPA)下属的审计程序委员会(CAP)在《内部控制:一种协调制度要素及其对管理当局和独立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的报告中,对内部控制作了权威性定义。1958 年10月该委员会发布的《审计程序公告第 29号》对内部控制定义重新进行表述,将内部控制划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1972 年,AICPA下属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ASB)发布其第1号公告(SAS No l),对管理控制和会计控制提出了今天广为人知的定义:一、内部会计控制是由组织计划以及与保护资产和保证财务资料可靠性有关的程序和记录构成。会计控制旨在保证:经济业务得到适当的授权;经济业务的记录遵循适当的标准;接触资产受到适当的限制;资产得到适当的盘查;二、内部管理控制包括但不限于组织计划以及与管理部门授权办理经济业务的决策过程有关的程序及其记录。这种授权活动是管理部门的职责,它直接与管理部门执行该组织的经营目标有关,是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控制的起点。3、内部控制结构阶段1988年4月,AICPA发布《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SAS NO55),规定从1990年1月起以该公告取代SAS NO1。该公告首次以“内部控制结构(Internal Control Structure)”的提法替代了“内部控制”的提法,正式将内部控制环境纳入内部控制范畴,并不再区分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该公告可视为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一个突破性成果。公告中内部控制结构是指为了对实现特定公司目标提供合理保证而建立的一系列政策和程序构成的有机总体,包括控制环境、会计系统、控制程序三个要素。4、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1992年,美国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所属的内部控制专门研究委员会发起机构委员会(COSO)发布报告,即《内部控制———整体框架》(Internal Control — Integrated Framework),也称COSO报告。不久AICPA全面接受了COSO报告的内容,于1995年据以发布了《审计准则公告第78号》(SAS NO78),并自1997年1月起取代了SAS NO55。COSO报告中把内部控制定义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效果以及现行法规的遵循等目标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COSO 报告指出: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员工影响,旨在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果和效率以及现行法规的遵循。报告认为内部控制整体架构主要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项要素构成。5、风险管理―总体框架2004 年9 月COSO颁布了《 企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 (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 Integrated Framework)新报告,提出了内部环境、目标制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八个相互联系的内部控制要素。新报告标志着内部控制进入风险管理―总体框架阶段,强调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全面内部控制,旨在对企业内部风险实施管理和战略制定而建立的事前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从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内部控制目标的多重化发展。由最初的防弊纠错、保护资财发展到能使公司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由单纯遵循管理政策发展到对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规章的遵守。随公司规模的扩大,董事会与经理层不可能做到事必躬亲,公司经营的有效性须有良好的内部控制做保证。同时与公司有关的各种法规也日趋完善,公司的顺利运行必须在守法经营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由最初的只重视会计控制发展到会计控制及管理控制并重,进而形成了内部控制的整体框架,更突出了对风险的重视。公司的内部控制应辐射所有重要的方面,是一种全方位、宽领域的控制。内部控制应合理保证提供的财务、管理及其他信息的准确及时性,各种信息又有助于对现有控制的分析评价,内部控制不是一个僵化的模型,而是要通过不断的评价、沟通等逐渐完善。二、我国内部控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现状从理论研究及相关法规看:虽然我国早在西周就有了实施了分权控制方法和交互考核制度等内部控制的思想,但由于封建主义的长期统治,内部控制一直没有得到发展,直到1997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开始,内部控制才得以在我国发展。之后,财政部、证监会、国资委、中注协、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等部门相继出台了内部控制规范。2006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财政部牵头发起,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等五部门共同参与组成的“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在北京正式成立。2007年3月,该委员会发布了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17个具体规范的征求意见稿,并于2008年5月发布了正式的基本规范,目前还没有具体规范。2008年6月,该委员会发布《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鉴证指引》三项指引的征求意见稿。从实务应用看:在我国,对内部控制要求较多的是上市公司,但从实际情况看,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也不容乐观。据《沪市上市公司2007年内部控制报告分析》显示,沪市共有146家上市公司出具了公司内部控制报告,占沪市披露2007年年度报告上市公司总数的17%,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报告及其审核意见的数量较少。(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上面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内部控制研究起步比较晚,虽然已加大研究力度,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由于长期的封建思想影响,人们对内部控制、公司治理等理论认识不够,加上内部控制体系尚未完善,缺乏相关的内部控制人才,所以内部控制在我国的发展应用还存在不少问题:1、管理和控制理念淡薄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和传统管理思想、方法、手段的影响,内部监督流于形式,对于几乎属于“引进”而来的内部控制的理论缺乏认识,尤其对于中小企业来讲几乎处于陌生状态

(一)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二)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未与日常运营相结合   (三)财务会计工作基础薄弱   (四)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未与会计信息化相结合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增强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意识 (二)使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与日常工作相结合   (三)强化财务会计

会计论文内部控制意识不强怎么办

在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下,全球经济进入了百年的寒冬,一批批企业的倒闭暴露出企业管理的种种问题。虽然这些企业的倒闭原因不尽一致,但最根本的原因都一样:风险意识淡薄,内部控制形同虚设。此时,如不思考如何建立和规范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那么,将有更多的企业倒下。上海市组织部、国资委也于本月向社会征集外部董事、外派监事,为市管国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内部控制打下良好基础。本文在回顾内部控制理论沿革及其内涵,分析现阶段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际先进的内部控制理论及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从智力支持、法规建设、制度安排和监督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内部控制在我国运用的12点建议。一、内部控制的理论沿革及内涵内部控制作为一项管理技术,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其内涵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的不断演化。回顾内部控制发展史,主要有内部牵制、内部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和风险管理――总体框架等五个阶段。1、内部牵制阶段作为内部控制的最初形式,早在古罗马时期就有了“双人记账制”等内部牵制思想。但正式提出内部牵制概念的是LRDicksee于1905年提出的。1930年George EBennett在此基础上对内部牵制概念作了进一步发展,认为内部牵制是账户和程序组成的协作系统,这一系统使员工在从事本身工作时独立地对其他员工工作进行连续性检查以确定其舞弊的可能性。2、内部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阶段1934年美国《证券交易法》,首先提出了内部会计控制( Internal Accounting Control System)概念。1949年,美国会计师协会(AICPA)下属的审计程序委员会(CAP)在《内部控制:一种协调制度要素及其对管理当局和独立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的报告中,对内部控制作了权威性定义。1958 年10月该委员会发布的《审计程序公告第 29号》对内部控制定义重新进行表述,将内部控制划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1972 年,AICPA下属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ASB)发布其第1号公告(SAS No l),对管理控制和会计控制提出了今天广为人知的定义:一、内部会计控制是由组织计划以及与保护资产和保证财务资料可靠性有关的程序和记录构成。会计控制旨在保证:经济业务得到适当的授权;经济业务的记录遵循适当的标准;接触资产受到适当的限制;资产得到适当的盘查;二、内部管理控制包括但不限于组织计划以及与管理部门授权办理经济业务的决策过程有关的程序及其记录。这种授权活动是管理部门的职责,它直接与管理部门执行该组织的经营目标有关,是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控制的起点。3、内部控制结构阶段1988年4月,AICPA发布《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SAS NO55),规定从1990年1月起以该公告取代SAS NO1。该公告首次以“内部控制结构(Internal Control Structure)”的提法替代了“内部控制”的提法,正式将内部控制环境纳入内部控制范畴,并不再区分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该公告可视为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一个突破性成果。公告中内部控制结构是指为了对实现特定公司目标提供合理保证而建立的一系列政策和程序构成的有机总体,包括控制环境、会计系统、控制程序三个要素。4、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1992年,美国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所属的内部控制专门研究委员会发起机构委员会(COSO)发布报告,即《内部控制———整体框架》(Internal Control — Integrated Framework),也称COSO报告。不久AICPA全面接受了COSO报告的内容,于1995年据以发布了《审计准则公告第78号》(SAS NO78),并自1997年1月起取代了SAS NO55。COSO报告中把内部控制定义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效果以及现行法规的遵循等目标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COSO 报告指出: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员工影响,旨在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果和效率以及现行法规的遵循。报告认为内部控制整体架构主要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项要素构成。5、风险管理―总体框架2004 年9 月COSO颁布了《 企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 (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 Integrated Framework)新报告,提出了内部环境、目标制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八个相互联系的内部控制要素。新报告标志着内部控制进入风险管理―总体框架阶段,强调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全面内部控制,旨在对企业内部风险实施管理和战略制定而建立的事前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从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内部控制目标的多重化发展。由最初的防弊纠错、保护资财发展到能使公司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由单纯遵循管理政策发展到对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规章的遵守。随公司规模的扩大,董事会与经理层不可能做到事必躬亲,公司经营的有效性须有良好的内部控制做保证。同时与公司有关的各种法规也日趋完善,公司的顺利运行必须在守法经营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由最初的只重视会计控制发展到会计控制及管理控制并重,进而形成了内部控制的整体框架,更突出了对风险的重视。公司的内部控制应辐射所有重要的方面,是一种全方位、宽领域的控制。内部控制应合理保证提供的财务、管理及其他信息的准确及时性,各种信息又有助于对现有控制的分析评价,内部控制不是一个僵化的模型,而是要通过不断的评价、沟通等逐渐完善。二、我国内部控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现状从理论研究及相关法规看:虽然我国早在西周就有了实施了分权控制方法和交互考核制度等内部控制的思想,但由于封建主义的长期统治,内部控制一直没有得到发展,直到1997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开始,内部控制才得以在我国发展。之后,财政部、证监会、国资委、中注协、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等部门相继出台了内部控制规范。2006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财政部牵头发起,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等五部门共同参与组成的“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在北京正式成立。2007年3月,该委员会发布了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17个具体规范的征求意见稿,并于2008年5月发布了正式的基本规范,目前还没有具体规范。2008年6月,该委员会发布《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鉴证指引》三项指引的征求意见稿。从实务应用看:在我国,对内部控制要求较多的是上市公司,但从实际情况看,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也不容乐观。据《沪市上市公司2007年内部控制报告分析》显示,沪市共有146家上市公司出具了公司内部控制报告,占沪市披露2007年年度报告上市公司总数的17%,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报告及其审核意见的数量较少。(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上面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内部控制研究起步比较晚,虽然已加大研究力度,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由于长期的封建思想影响,人们对内部控制、公司治理等理论认识不够,加上内部控制体系尚未完善,缺乏相关的内部控制人才,所以内部控制在我国的发展应用还存在不少问题:1、管理和控制理念淡薄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和传统管理思想、方法、手段的影响,内部监督流于形式,对于几乎属于“引进”而来的内部控制的理论缺乏认识,尤其对于中小企业来讲几乎处于陌生状态

内部控制作为一种先进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内涵,并针对现阶段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为适应生产经营管理需要而产生的,是现代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建立并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内部控制既要遵循传统内部控制的原则,又要研究新的内部控制理论和方法。 一、企业内部控制的内涵 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活动中的一种自我调整和制约的手段,从其形成至完善,大体经历了“内部牵制的采用一制约机制的建立一控制体系的形成”三个阶段。内部控制的职能不仅包括企业管理者用来授权与指挥进行购货,销售,生产等经营活动的各种方式方法,也包括核算,审核、分析各种信息资料及报告的程序与步骤,还包括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综合计划、控制和评价而制定和设置的各项规章制度。因此,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只要存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就需要有相应的内部控制。 企业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的目的,在于保证其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与有效运用,提高经济核算的正确性与可靠性,推动与考核企业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程度,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目前,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理论相对滞后,使研究企业内部控制的理论与实务成了最紧迫的课题之一。 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我国企业也不断发展壮大,但相当一部分企业由于管理制度不健全,机构设置不合理、人员素质较低等原因导致内部控制薄弱,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一千瓶颈因素。 1、企业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由于内部控制不能直接产生经济价值,间接效益也需要较长的周期才能看出而且需要多设置人员岗位。需要制定大量的规章制度,需要增加办事环节和程序,因而多数企业把精力主要放在生产和营销上,有人认为,加强内部控制,束缚了自己的手脚,会影响办事效率;更有甚者认为,搞内部控制就是对自己人的不信任,容易制造内部矛盾等等。 2、员工整体素质比较低下 一方面,我国很多企业中缺乏知识全面、素质高的会计人才,一般本科会计毕业生的就业选择首选是发达城市的大企业,其次是各大院校,行政事业单位,真正流向中小企业的会计人才数量就非常有限,另一方面,会计人员无证上岗现象严重,有些企业根本不符合《会计法》中关于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管理的规定,只能聘请无会计证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 3、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比如,内部岗位责任制不健全,内部授权不充分,职责划分不明确,财务控制的功能无法充分发挥,还有一些企业内部控制的程序不合理,控制重点不明确,管理漏洞比较大,内部控制作用不能有效地发挥。 4、内部控制电算化程度不高 随着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会计电算化作为一种新型的会计核算和管理方式得到了迅猛发展,许多企业在建立电算化会计系统后,会计业务处理程序和工作组织发生了很大变化,给企业内部控制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变革,也使得会计内部控制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但是,内部控制电算化也使会计信息在处理过程中连续出现错误的风险加大。在手工会计系统中,会计人员重复出现同一错误或几个人同时出错的可能性极小,而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只要某一环节处理出错。将会引起其他环节的一系列错误,尤其是当软件程序出现了错误或被恶意篡改时,系统将错误处理所有的会计业务,后果十分严重。 三、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原则 1、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 可靠的会计信息必须具备真实性、可验证性,时效性和客观公正性。会计信息是决策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会计信息最基本的质量特征就是决策有用性,会计信息的质量关系到决策者的决策及其后果,具有影响决策的能力,这就要求会计信息必须真实有用。 2、会计制度设计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 设计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必须以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的财经法规为依据,内容上应与《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协调一致。 3、会计制度设计要便于加强监督 注重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从理论上来讲,一项完整的经济业务,如果是经过两个以上的有相互制约环节对其进行监督和核查,其发生错弊现象的几率就很低。 4、及时修正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应根据情况的变化和出现的问题(如电算化管理)对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做出及时修正,及时建立新的内部控制制度。 四、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 1、增加企业经营者对会计内部控制的认识 这是有效实施会计内部控制的前提。企业经营者要充分认识到会计内部控制在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防范欺诈和舞弊行为以及实现企业经济目标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积极的态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会计内部控制建设,同时,要带头执行内部会计控制,为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实施提供保证,确保有关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支持会计人员的工作,保证会计及相关人员依法行使职权。 2、不断完善内部会计控制机制 为保证内部会计控制实施的有效性,应注意完善内部会计控制机制,即必须遵守职责明确、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的原则以及企业内控制度的要求。首先,制度建设要突破传统观念,应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以风险防范、控制和提高效率为目标,谨慎性原则是会计王作中应坚持的基本原则之一,但谨慎不等于保守,不等于固步自封,而是要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与业务部门密切配合,从有利于业务发展,风险防范和提高效率的角度出发,敢于打破旧有的条条框框,使内控制度成为促进企业全面发展的动力之一,而不应成为发展的阻力。其次。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考评体系。内部制度的运行如果没有考核考评、奖励与惩罚,就无法保证该项制度推行和运行,因而只有对内控制度体系的各组织之间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客观公正地给予考核评价,奖励或惩罚。才能激励和鞭策与推行内控制度的有关部门及员工尽职尽责地做好内部控制工作。 3、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这是有效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保证,会计人员在内部控制中具有双重身份,起着关键作用。一方面,单位内部的各项控制措施要通过会计人员的日常工作得以贯彻;另一方面,会计人员承担着监督经营者及其他参与经营活动人员执行会计控制规范的责任,会计人员作用发挥的如何,关系到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成败。通过建立良好的人力资源政策来培养企业的员工,提高企业员王的素质,对更好地贯彻执行内部控制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为了使会计监督落实到位,应该在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上进行改革。比如,实行会计人员上级委派制度,对于充分发挥会计监督职能就是非常有利的。 4、加快会计电算化的建设 会计电算化是现代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要加快会计电算化建设,有效地加强会计内部控制与防范计算机风险。在实际工作中,要运用计算机对各项会计业务进行检查,建立一套先进的会计内部控制信息系统,用现代化手段对会计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在应用软件开发中,设计会计业务处理程序时要将制约,监督等风险控制防范功能融入其中,使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职责权限和有制约的操作程序才能进入系统处理会计业务,以达到防范技术风险和计算机犯罪,同时,要明确电算化系统管理人员、维护人员不得兼任出纳、会计工作,任何人不得利用工具软件直接对数据库进行操作,程序设计人员还应对数据库采用加密技术进行处理,严格按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设计要求配置人员,健全数据输入,修改 审核的内部控制制度,保障系统设计的处理流程不走样、不变型。 总之,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完善企业内控制度建设是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强企业竞争实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必要保障。只有企业全体职工齐心协力,相互支持,相互激励,企业内部控制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会计论文内部控制意识不强的原因

无外乎企业的制度形同虚设,家长制,制度面前没有人人平等。

入世几年来,国际上最具代表性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在我国会计市场中业务的强劲发展和所占份额的上升,对我国本土会计师事务所造成了很大的威胁。面对开放的市场和国外强大兵团的压力,我国本土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要想取得挑战的胜利并在竞争中保持一定的优势,必须加快提升会计师事务所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借鉴国际知名会计公司的成功经验,结合国情,提出若干促进我国事务所做大做强的发展策略。一、制约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一)内部因素分析1.发展规模小,业务范围狭窄,抗风险能力差保持一定规模是会计师事务所培养其核心竞争力的前提,没有一定规模的事务所是无法参与市场竞争的。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普遍存在资产规模较小,资本积累有限,收入较低的情况。这样,在国内国际高端、大规模业务的承接等方面,国内所与国际所比起来就处于竞争劣势,不利于国内所的发展。另外,国外会计公司进军中国市场,导致国内会计师事务所的一部分客户流失,这样必然会导致国内一些规模小、业务单一、防范风险能力差的会计师事务所出现流动资金周转失灵,乃至破产。因此,会计市场开放后,经营业务的复杂化,国外会计公司的竞争,必然会增大国内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风险和经营风险。2.执业人员整体素质较差,专业胜任能力低我国注册会计师素质较低主要表现在年龄老化、知识结构不健全、后续教育流于形式。在国内会计师事务所中,一些老同志知识更新速度慢,知识结构老化;而一些青年同志大学毕业就进入会计师事务所,实践经验不足。拥有本科及硕士以上学历的注册会计师与国际所相比,平均数量偏低。学历的高低虽然不能绝对地说明能力的高低,但是他和一个人的能力水平是直接相关的,它标志着一个人所接受的教育程度,代表着一个人在专业方面的理论水平。另外,由于我国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体系还不健全,也影响注册会计师知识的更新和素质的提高。因此,我国本土会计师事务所执业人员整体素质较低,专业胜任能力不高,导致审计质量低下。

浅谈如何加强内部会计控制论文

摘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为了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企业自身发展和管理而产生的一种管理制度,企业内部制度的完善对保护企业财务安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下面我们重点进行分析如何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主要是指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这项制度的实行主要依赖于企业的各管理层、部门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剩余2840字)

内部控制作为一种先进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内涵,并针对现阶段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为适应生产经营管理需要而产生的,是现代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建立并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内部控制既要遵循传统内部控制的原则,又要研究新的内部控制理论和方法。 一、企业内部控制的内涵 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活动中的一种自我调整和制约的手段,从其形成至完善,大体经历了“内部牵制的采用一制约机制的建立一控制体系的形成”三个阶段。内部控制的职能不仅包括企业管理者用来授权与指挥进行购货,销售,生产等经营活动的各种方式方法,也包括核算,审核、分析各种信息资料及报告的程序与步骤,还包括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综合计划、控制和评价而制定和设置的各项规章制度。因此,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只要存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就需要有相应的内部控制。 企业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的目的,在于保证其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与有效运用,提高经济核算的正确性与可靠性,推动与考核企业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程度,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目前,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理论相对滞后,使研究企业内部控制的理论与实务成了最紧迫的课题之一。 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我国企业也不断发展壮大,但相当一部分企业由于管理制度不健全,机构设置不合理、人员素质较低等原因导致内部控制薄弱,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一千瓶颈因素。 1、企业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由于内部控制不能直接产生经济价值,间接效益也需要较长的周期才能看出而且需要多设置人员岗位。需要制定大量的规章制度,需要增加办事环节和程序,因而多数企业把精力主要放在生产和营销上,有人认为,加强内部控制,束缚了自己的手脚,会影响办事效率;更有甚者认为,搞内部控制就是对自己人的不信任,容易制造内部矛盾等等。 2、员工整体素质比较低下 一方面,我国很多企业中缺乏知识全面、素质高的会计人才,一般本科会计毕业生的就业选择首选是发达城市的大企业,其次是各大院校,行政事业单位,真正流向中小企业的会计人才数量就非常有限,另一方面,会计人员无证上岗现象严重,有些企业根本不符合《会计法》中关于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管理的规定,只能聘请无会计证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 3、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比如,内部岗位责任制不健全,内部授权不充分,职责划分不明确,财务控制的功能无法充分发挥,还有一些企业内部控制的程序不合理,控制重点不明确,管理漏洞比较大,内部控制作用不能有效地发挥。 4、内部控制电算化程度不高 随着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会计电算化作为一种新型的会计核算和管理方式得到了迅猛发展,许多企业在建立电算化会计系统后,会计业务处理程序和工作组织发生了很大变化,给企业内部控制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变革,也使得会计内部控制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但是,内部控制电算化也使会计信息在处理过程中连续出现错误的风险加大。在手工会计系统中,会计人员重复出现同一错误或几个人同时出错的可能性极小,而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只要某一环节处理出错。将会引起其他环节的一系列错误,尤其是当软件程序出现了错误或被恶意篡改时,系统将错误处理所有的会计业务,后果十分严重。 三、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原则 1、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 可靠的会计信息必须具备真实性、可验证性,时效性和客观公正性。会计信息是决策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会计信息最基本的质量特征就是决策有用性,会计信息的质量关系到决策者的决策及其后果,具有影响决策的能力,这就要求会计信息必须真实有用。 2、会计制度设计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 设计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必须以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的财经法规为依据,内容上应与《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协调一致。 3、会计制度设计要便于加强监督 注重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从理论上来讲,一项完整的经济业务,如果是经过两个以上的有相互制约环节对其进行监督和核查,其发生错弊现象的几率就很低。 4、及时修正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应根据情况的变化和出现的问题(如电算化管理)对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做出及时修正,及时建立新的内部控制制度。 四、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 1、增加企业经营者对会计内部控制的认识 这是有效实施会计内部控制的前提。企业经营者要充分认识到会计内部控制在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防范欺诈和舞弊行为以及实现企业经济目标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积极的态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会计内部控制建设,同时,要带头执行内部会计控制,为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实施提供保证,确保有关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支持会计人员的工作,保证会计及相关人员依法行使职权。 2、不断完善内部会计控制机制 为保证内部会计控制实施的有效性,应注意完善内部会计控制机制,即必须遵守职责明确、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的原则以及企业内控制度的要求。首先,制度建设要突破传统观念,应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以风险防范、控制和提高效率为目标,谨慎性原则是会计王作中应坚持的基本原则之一,但谨慎不等于保守,不等于固步自封,而是要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与业务部门密切配合,从有利于业务发展,风险防范和提高效率的角度出发,敢于打破旧有的条条框框,使内控制度成为促进企业全面发展的动力之一,而不应成为发展的阻力。其次。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考评体系。内部制度的运行如果没有考核考评、奖励与惩罚,就无法保证该项制度推行和运行,因而只有对内控制度体系的各组织之间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客观公正地给予考核评价,奖励或惩罚。才能激励和鞭策与推行内控制度的有关部门及员工尽职尽责地做好内部控制工作。 3、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这是有效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保证,会计人员在内部控制中具有双重身份,起着关键作用。一方面,单位内部的各项控制措施要通过会计人员的日常工作得以贯彻;另一方面,会计人员承担着监督经营者及其他参与经营活动人员执行会计控制规范的责任,会计人员作用发挥的如何,关系到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成败。通过建立良好的人力资源政策来培养企业的员工,提高企业员王的素质,对更好地贯彻执行内部控制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为了使会计监督落实到位,应该在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上进行改革。比如,实行会计人员上级委派制度,对于充分发挥会计监督职能就是非常有利的。 4、加快会计电算化的建设 会计电算化是现代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要加快会计电算化建设,有效地加强会计内部控制与防范计算机风险。在实际工作中,要运用计算机对各项会计业务进行检查,建立一套先进的会计内部控制信息系统,用现代化手段对会计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在应用软件开发中,设计会计业务处理程序时要将制约,监督等风险控制防范功能融入其中,使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职责权限和有制约的操作程序才能进入系统处理会计业务,以达到防范技术风险和计算机犯罪,同时,要明确电算化系统管理人员、维护人员不得兼任出纳、会计工作,任何人不得利用工具软件直接对数据库进行操作,程序设计人员还应对数据库采用加密技术进行处理,严格按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设计要求配置人员,健全数据输入,修改 审核的内部控制制度,保障系统设计的处理流程不走样、不变型。 总之,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完善企业内控制度建设是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强企业竞争实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必要保障。只有企业全体职工齐心协力,相互支持,相互激励,企业内部控制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回答 您好,很高兴为你服务。我是记忆,拥有10年职业生涯,擅长财务、战略、财管、市场营销等。 我已经看到你的问题了,正在给您整理回复,我会在10分钟以内回答您。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 1、完善制度建设、实施内部控制。2、明确控制目标,优化内部控制环境3、提高会计人员素质。4、加强内部监督。5、实施预算控制,提高内控水平。 6、加强内外部信息交流与沟通,加强反舞弊机制。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更多2条 

会计内部控制的论文怎么写

你到金鼎论文上问问,他们写的还不错,信誉也挺好的,我就是在他们哪写的,地址你在百度搜金鼎论文就可以找到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没问题 我可以帮你搞定

可以分成四个部分:公司背景 如何发展、起步、经历阶段、重要高层等影响案例过程 时间顺序、如何、手法基于内部控制的分析 控制环境、分析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启示

内部控制作为一种先进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内涵,并针对现阶段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为适应生产经营管理需要而产生的,是现代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建立并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内部控制既要遵循传统内部控制的原则,又要研究新的内部控制理论和方法。 一、企业内部控制的内涵 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活动中的一种自我调整和制约的手段,从其形成至完善,大体经历了“内部牵制的采用一制约机制的建立一控制体系的形成”三个阶段。内部控制的职能不仅包括企业管理者用来授权与指挥进行购货,销售,生产等经营活动的各种方式方法,也包括核算,审核、分析各种信息资料及报告的程序与步骤,还包括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综合计划、控制和评价而制定和设置的各项规章制度。因此,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只要存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就需要有相应的内部控制。 企业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的目的,在于保证其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与有效运用,提高经济核算的正确性与可靠性,推动与考核企业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程度,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目前,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理论相对滞后,使研究企业内部控制的理论与实务成了最紧迫的课题之一。 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我国企业也不断发展壮大,但相当一部分企业由于管理制度不健全,机构设置不合理、人员素质较低等原因导致内部控制薄弱,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一千瓶颈因素。 1、企业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由于内部控制不能直接产生经济价值,间接效益也需要较长的周期才能看出而且需要多设置人员岗位。需要制定大量的规章制度,需要增加办事环节和程序,因而多数企业把精力主要放在生产和营销上,有人认为,加强内部控制,束缚了自己的手脚,会影响办事效率;更有甚者认为,搞内部控制就是对自己人的不信任,容易制造内部矛盾等等。 2、员工整体素质比较低下 一方面,我国很多企业中缺乏知识全面、素质高的会计人才,一般本科会计毕业生的就业选择首选是发达城市的大企业,其次是各大院校,行政事业单位,真正流向中小企业的会计人才数量就非常有限,另一方面,会计人员无证上岗现象严重,有些企业根本不符合《会计法》中关于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管理的规定,只能聘请无会计证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 3、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比如,内部岗位责任制不健全,内部授权不充分,职责划分不明确,财务控制的功能无法充分发挥,还有一些企业内部控制的程序不合理,控制重点不明确,管理漏洞比较大,内部控制作用不能有效地发挥。 4、内部控制电算化程度不高 随着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会计电算化作为一种新型的会计核算和管理方式得到了迅猛发展,许多企业在建立电算化会计系统后,会计业务处理程序和工作组织发生了很大变化,给企业内部控制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变革,也使得会计内部控制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但是,内部控制电算化也使会计信息在处理过程中连续出现错误的风险加大。在手工会计系统中,会计人员重复出现同一错误或几个人同时出错的可能性极小,而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只要某一环节处理出错。将会引起其他环节的一系列错误,尤其是当软件程序出现了错误或被恶意篡改时,系统将错误处理所有的会计业务,后果十分严重。 三、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原则 1、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 可靠的会计信息必须具备真实性、可验证性,时效性和客观公正性。会计信息是决策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会计信息最基本的质量特征就是决策有用性,会计信息的质量关系到决策者的决策及其后果,具有影响决策的能力,这就要求会计信息必须真实有用。 2、会计制度设计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 设计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必须以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的财经法规为依据,内容上应与《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协调一致。 3、会计制度设计要便于加强监督 注重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从理论上来讲,一项完整的经济业务,如果是经过两个以上的有相互制约环节对其进行监督和核查,其发生错弊现象的几率就很低。 4、及时修正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应根据情况的变化和出现的问题(如电算化管理)对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做出及时修正,及时建立新的内部控制制度。 四、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 1、增加企业经营者对会计内部控制的认识 这是有效实施会计内部控制的前提。企业经营者要充分认识到会计内部控制在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防范欺诈和舞弊行为以及实现企业经济目标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积极的态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会计内部控制建设,同时,要带头执行内部会计控制,为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实施提供保证,确保有关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支持会计人员的工作,保证会计及相关人员依法行使职权。 2、不断完善内部会计控制机制 为保证内部会计控制实施的有效性,应注意完善内部会计控制机制,即必须遵守职责明确、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的原则以及企业内控制度的要求。首先,制度建设要突破传统观念,应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以风险防范、控制和提高效率为目标,谨慎性原则是会计王作中应坚持的基本原则之一,但谨慎不等于保守,不等于固步自封,而是要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与业务部门密切配合,从有利于业务发展,风险防范和提高效率的角度出发,敢于打破旧有的条条框框,使内控制度成为促进企业全面发展的动力之一,而不应成为发展的阻力。其次。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考评体系。内部制度的运行如果没有考核考评、奖励与惩罚,就无法保证该项制度推行和运行,因而只有对内控制度体系的各组织之间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客观公正地给予考核评价,奖励或惩罚。才能激励和鞭策与推行内控制度的有关部门及员工尽职尽责地做好内部控制工作。 3、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这是有效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保证,会计人员在内部控制中具有双重身份,起着关键作用。一方面,单位内部的各项控制措施要通过会计人员的日常工作得以贯彻;另一方面,会计人员承担着监督经营者及其他参与经营活动人员执行会计控制规范的责任,会计人员作用发挥的如何,关系到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成败。通过建立良好的人力资源政策来培养企业的员工,提高企业员王的素质,对更好地贯彻执行内部控制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为了使会计监督落实到位,应该在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上进行改革。比如,实行会计人员上级委派制度,对于充分发挥会计监督职能就是非常有利的。 4、加快会计电算化的建设 会计电算化是现代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要加快会计电算化建设,有效地加强会计内部控制与防范计算机风险。在实际工作中,要运用计算机对各项会计业务进行检查,建立一套先进的会计内部控制信息系统,用现代化手段对会计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在应用软件开发中,设计会计业务处理程序时要将制约,监督等风险控制防范功能融入其中,使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职责权限和有制约的操作程序才能进入系统处理会计业务,以达到防范技术风险和计算机犯罪,同时,要明确电算化系统管理人员、维护人员不得兼任出纳、会计工作,任何人不得利用工具软件直接对数据库进行操作,程序设计人员还应对数据库采用加密技术进行处理,严格按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设计要求配置人员,健全数据输入,修改 审核的内部控制制度,保障系统设计的处理流程不走样、不变型。 总之,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完善企业内控制度建设是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强企业竞争实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必要保障。只有企业全体职工齐心协力,相互支持,相互激励,企业内部控制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