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论文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发布时间:2024-07-08 15:01:17

论文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论文评价的方面都包括以下几点:1、论文选题是否合适。原则上只要和所学专业相关的方向都可以,但热门的、实践价值强的选题会比较受导师青睐。2、论文结构是否合理。硕士论文写作中一般采取“总—分—总”的结构,也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在实际写作中,为了论证需要,还需要把论点进行拆分,分别论述。这很容易出现文章结构散乱、论据不充分的问题。3、创新点。创新点是衡量硕士论文价值的重要因素,如果一篇硕士论文创新点很明显且具有价值,只要其他不分不出现太大问题,基本都能过关。论文评语范文:1、论文选题比较适当,观点正确,但缺少独创性的思想,论证内容比较充分,但缺乏论证深度。英语表达比较通顺,但存在少量语法错误。论文格式符合规范要求。2、论文选题缺乏新意,论证不够充分,具体例证较少,老生常谈的内容偏多,引用他人观点的比例偏大。英语表达基本达意,但存在较多的语法错误。论文格式基本符合要求。3、选题不适当;观点不正确;语法错误过多;抄袭现象严重;论文格式不符合规范要求;没有按时间要求完成论文。4、论文选题有新意,有实际应用价值,论文有自己独到的观点,能够反映出学生的创造性劳动,结构安排合理,论证充分、透彻,有足够的理论和实例支撑,英语语言表达顺畅、得体,没有语法错误,论文格式符合规范要求。5、本论文选题有很强的应用价值,文献材料收集详实,综合运用了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所得书记合理,结论正确,有创新见解。另外论文格式正确,书写规范,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在各种基于内容的学术评价方法中,最典型的评价模式是学术综述,这是学术评价的最好方法。某一学科里的专家将近期这个领域里的研究情况作一总结,分析出某一时期本学科的重要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显而易见,这本身也是一种学术研究。学术综述之所以是最好的评价方法,其原因有两条:一是,写综述的学者本身就是这个领域的研究者,甚至是领先的研究者,他们对所讨论的研究课题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具有比较敏锐的学术洞察力。二是,学术综述是基于研究内容的评估,遵循的是学科本身的内在逻辑和研究范式,可以比较准确地描述出该学科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由此可以比较准确地对学术研究成果作出评价。另外,学术综述的目的是回顾学术研究本身的发展历程,描述学术研究的现状和预期未来的发展方向,从目的上讲,学术综述的评价目的比较学术化,比较单纯,这样就使得学术综述更加客观,并确保综述的价值中立。所以,学术综述是一种比较好的学术评价方式。 相关关系是指学术研究成果与其他研究成果的相关关系, 这个参数描述了该项研究成果对其他研究成果的影响,即描述了这项成果的影响力。我们知道,学术研究不是闭门造车,也不是脑袋一拍的事情,而是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地延伸发展起来的,正如牛顿所说,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任何学术研究都离不开别人的研究成果,但是,一个学术研究成果却不一定能够成为别人进一步探索的基础。其原因主要是:1) 该项研究成果缺乏新颖性,不是一个前沿性的研究成果,自然不能成为进一步探索的出发点。2) 该项成果缺乏启发性,不能引起其他学者的关注和进一步研究的兴趣。3) 该项成果有游离于学术界的研究兴趣之外,或者说,该项成果不被学术界认为是值得研究的。4) 该项研究成果游离于学术界的研究范式之外,比如很多民间科学家的研究。5) 该项研究成果是无意义的和无价值的。反过来说,如果一个学术研究成果和其他研究成果有密切的相关关系,那么至少可以说,这样成果是为学术界认可的。研究成果的相关性指标主要是通过研究论文的引文特征表征出来的。我们知道,一个符合学术规范的研究论文总有引文部分来指示该论文和其他论文的逻辑关系,这是现代学术研究的基本范式。通过引文关系我们可以清楚地描绘出一个研究成果的相关性脉络:两个基本面和两个维度。两个基本面第一,该研究成果与以前的研究成果的相关性,表现为该成果引证先前的相关研究成果,即引用率指标。一个研究成果如果没有引文,其学术性会引起非常大的争议,进一步而言,如果一个研究成果引证的是相关研究非主流的研究成果,而没有印证主流研究成果,那么这个研究成果的价值也是可疑惑的。所以,我看论文首先看引文,如果该论文的引文的质量不高,我自然会怀疑该作者是否认真研读过相关领域里的重要论文,进而怀疑该论文的质量。第二,该研究成果与以后的研究成果的相关性,表现为该成果被别的成果引证的情况, 即为被引率指标。一般说来,被别的成果引用得越多,说明这个成果可能具有越强的新颖性,启发性,越能说明该项成果能够成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一个学者,如果其研究成果被别人广泛引用,那么可以认为这个学者对学术的发展有比较大的贡献。当然如果一个研究成果完全是错的,其被引率也会很高,比如时下一本《道德经浅释》被广泛批评,并不说明该成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是说明该成果具有很高的荒谬性。所以,被引率往往要和内容评价结合在一起,才能客观地描述出研究成果的价值。两个维度第一是历时性维度。历时性维度有两个时间方向:前向性和后向性。前向性是指该项成果和以前已完成的研究成果的相关性。任何学术研究都如牛顿所说的,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都是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的结果。所以,一个学术成果和前人的研究成果的相关关系,显然可以作为判断该成果价值的依据。我们可以通过该成果的前向时间维度,来评估该项研究是不是建立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的进一步探索,还是重复别人已有的成果。研究成果的前向历时性可以通过该成果的论文中的引文表现出来,我们可以通过这项成果引证他人的研究成果的情况来判断这项成果的新颖性,可以判断这项成果是否站在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上继续探索,可以判断该作者是否做了全面的文献综述。后向性是指该成果对以后的研究是否具有参考价值。 我们知道,学术成果是有生命周期的,学术生命周期主要是指该项研究成果对以后学术研究成果具有参考价值的时间长度,也就是说,该成果发表后多少时间内,能够持续地对后续的研究产生影响。一些成果的生命周期长些,甚至长至百年;一些的短些,可能发表出来就结束了。学术成果的生命周期造就了学术相关性评价的理论基础之一。学术成果生命的最好度量是通过引文实现的,举例说来,一篇论文发表后的5年内被其他论文持续大量引证,以后逐渐减少,直到没有,这一个时间周期就表征了该学术成果的生命周期,也时描述该成果语其他成果相关性历时性特征的重要依据。学术成果的生命周期是非常容易定量估算的,但是怎样估算,据我了解目前还没有很好的估算公式,我们图书馆界研究这个问题具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不妨试着研究一下。特别是叶鹰教授搞的抽象图书馆学是不是能在这方面找到应用价值?猜想一下。第二是共时性纬度,这个维度表征了该成果和同时期的研究成果的相关性,这个维度同样由来个时间方向,前向性和后向性。共时性可以通过该研究成果最近的引证别人的论文和别人引用该成果的引文来表征出来,例如,该成果最新的一篇引文是半年前的成果,发表后第一篇被引的论文发表于半年后,那么其共时性特征前向性是半年,后向性也是半年。显然,共时性维度是表征研究成果新颖性和重要性的重要描述指标。

对论文评价的基本标准?在毕业论文的工作中,你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课题范围明确而明显的研究问题和目的的措辞正确、完整地涵盖了你的主题科学需求现实性和实际意义结构化可理解和有意义的结构一系列令人信服的逻辑思维的可识别性科学合理地选择和正确实施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尽可能简短而有意义的标题(尽可能的简短和有意义)。结构标题和内容的合规性文献基础和文献评价处理数量上和质量上合适的文献依据使用最新的科学文献科学合理的程序,准确地标出外国资料来源,并附上完整的参考书目(其中包括:你是否在每个引文后标出了相应的页码?)你是否用至少一个来源证明了文中的所有说法?正确的引用程序以及在你的书目中声明文中所有使用过的资料来源(反之亦然)。遵守所有手续正式准则的正当性(第3、4章)正确使用拼写和标点符号的规则(其中:所有的双空格都要去掉,按 "Ctrl+F "搜索,并提交双空格的提交符合要求的页数范围所有必要的登记册的可用性和正确创建清晰、整洁的显示屏足够的图片质量的插图和易于阅读的标题你在文中提到的所有插图和图表是否真的存在,它们是否都有正确的标题/编号?你的排版是否符合准则(间距等)?内容和行文论证适当的定义思维线的逻辑性在解释范围内的发言和结论的消散情况避免论证过程中的跳跃性和自相矛盾。对不同观点的批判性讨论从科学、实践和自己的建议中汲取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实质性发展。揭示现有问题和剩余问题严格讨论从文献和实践中吸取的意见以及自己的建议文献和实证研究的一致性:理论部分的所有重要事实是否都涉及到实证研究中的理论部分,并在理论部分解释了实证部分的所有考虑点?语言的学术水平:经济上和术语上的正确性声明 通过定性的图形修正、表格化的提纲和摘要(但要节约使用插图和图表)来提高作品的有效性"主题把握"、"结构安排"、"文献基础和文献评价"、"符合各项手续 "等问题是一篇高质量的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而 "内容和论证思路 "则构成了主要的估价环节。单个方面的权重取决于每篇毕业论文的规范性。

论文选题是否合适。原则上只要和所学专业相关的方向都可以,但热门的、实践价值强的选题会比较受导师青睐。此外,选题应当与本身的专业水平相符合,题目范围不能过大或者过小。建议选择与导师研究方向类型的题目,或者自己比较擅长方向的题目。如果选题与专业差别较大,或者与别人重复,文章价值就大大缩水。论文结构是否合理。硕士论文写作中一般采取“总—分—总”的结构,也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在实际写作中,为了论证需要,还需要把论点进行拆分,分别论述。这很容易出现文章结构散乱、论据不充分的问题。在写作上我们要注意,每一个分论点不一定是和完整主旨完全符合,但一定是为总论文服务的。只有结构合理、逻辑清晰的论文才是高质量的。创新点。创新点是衡量硕士论文价值的重要因素,如果一篇硕士论文创新点很明显且具有价值,只要其他不分不出现太大问题,基本都能过关。硕士论文要求必须有创新点,但创新点不是要求在理论上或者研究上的巨大突破,只要使新的观点、新的看法、新的角度,都可以是硕士论文中的创新点。硕士论文中的创新,其实是要求毕业生要有自己的观点或者全新看法,只要是前人没做过的,或者对前人研究有新看法的都可以用,然后再用所学知识进行论文,并不是在专业领域的开创。那么硕士论文写作时该如何寻找创新点呢?①重新整理过去的文档,有可能从整理当中获得灵感,或是从文档回顾中整理出头绪;②细心观察可以看到事情的反面,考虑到事情的另一角度也可以激发想象力,研究对比的客体也可以找出不同面向,更加了解要研究的主体;③利用微观与宏观的角度看事情,可以知道事情的脉络与细节;④用比较的方式可以有许多线索。

论文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哪些

CiteScore影响因子是评价学术期刊的一项重要指标,曾被认为是学术界的金标准。但近年来由于在学术评价体系中被滥用受到各方人士的强烈抵制。2016年7月5日,几大顶尖级学术出版机构包括多家著名期刊也联合在预印本网站BioRxiv上发表文章呼吁期刊降低对影响因子计算的痴迷和依赖程度,并强调用引用分布曲线(Citation Distribution)来取代影响因子的简单算术平均。其他一些权威机构也纷纷提出多元化的文献计量评价指标,以期打破影响因子一家独大的局面。2016年12月8日,出版业巨头Elsevier重磅推出了他们基于Scopus数据库的全新期刊评价体系:CiteScore。Scopus数据库涵盖了世界上最广泛的科技和医学文献的文摘、参考文献及索引,因此被各界人士认为是影响因子最有力的竞争对手。与影响因子相比,Cite Score具有以下优势。一,期刊涵盖数量众多,中文期刊显著增加。CiteScore涵盖的期刊数量达到22256本,比影响因子的11000种期刊多了一倍。尤为重要的是,相比SCI数据库中的几十种中文期刊,Scopus收录了几百种重要的中文期刊。有学者表示,这对中文期刊会是一件好事。以往很多优秀的中文期刊由于不在SCI检索范围内,在高校职称评定时不被认可,因此稿源越来越少。如果将来国内认可CiteScore,那么对于被收录在Scopus数据库中的这些优秀的中文期刊又是一次极好的机会。二,指标计算公式有所不同。与影响因子的计算某期刊连续2年论文在第3年度的篇均引用次数类似,CiteScore计算的是期刊连续3年论文在第4年度的篇均引用次数。但两者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影响因子计算时的可引用内容只有论文和综述,剔除了编辑评述、读者来信、更正信息和新闻等计入分母,但其引用数仍被计入分子。而CiteScore将所有文献内容都视作可能被引用的内容,包括编辑评述、读者来信、更正信息和新闻等。这些内容的引用很少,因此会拉低期刊的得分。三、影响因子没有学科领域的区分,而CiteScore有不同领域的相对排名。大家都知道,把不同领域的文章混在一起谈影响因子,是没什么意义的。比如数学和工程的跟化学和生物领域的科研人员就没法说到一块去。一个是顶了天都不到2的影响因子,另一个是到10都很正常。CiteScore也是只有比较同一领域的期刊才有意义,对选择发表论文才具有专业引导作用。所以在查询网站中还有Highest CiteScore Percentile在CiteScore后面,这就能够看出期刊在不同领域的相对排名。四、CiteScore是免费的。与影响因子只对购买者开放不同,CiteScore对任何在线用户免费开放。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官方网站来查看期刊CiteScore,也可以分析期刊的引用情况。CiteScore一经推出,学术界人士普遍表示支持。多数人认为,影响因子是应该有个对手了,只要有进步,有比较都是好的,我们不要一家之言!本人也认为,影响因子已经在评价指标第一把交椅上坐得太久了,以致现在负面影响隐隐有超过积极影响的架势,也是时候有另一个因子取而代之了。但是影响因子毕竟在学术界还是影响深远,全盘否定而推出一个完全不同的指标有可能是操之过急。CiteScore在计算方法上与影响因子大同小异,虽然只是治标,但可能更加符合现在的需求。无论如何,有创新总是好的,多元化的计量评价指标才能让评价体系越来越趋于完善。

评价文献综述的主要指标有:1、文献引用规范性引用的规范性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引用文献的内容(也称“引文”)的标注规范性,一个是引用文献的来源(也称参考文献)的标注规范性。一般学校都会在研究生网站发布“论文撰写规范”或者“论文撰写指南”来为大家提供指导。虽然规范很枯燥,但是我们写的是“学术”论文,大家一定要严格按照标准来。2、文献可靠性我们是用文献作为证据证明用的,为了使自己的证明有说服力,证据就一定要可靠。我们一般看文献的来源,也就是发表文献的地方。一般认为,你所在专业领域内的优秀期刊,是最可靠的来源。目前期刊是否优秀,主要是看期刊被收录的数据库类型(如SCI、EI、CSCD、北大核心等等),以及该期刊在同类专业期刊里的影响因子排位(如中科院分区、汤森路透分区等等)。3、文献相关性引用的文献会集中出现在论文的三个地方: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说(与论文研究背景和目标相关)、实现问题和实现假说(与论文研究内容相关)、观察/实验结论(与论文研究结论相关)。文献相关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所引用的文献是与这三个地方的内容相关的。二,所引用的文献被放在了对应的地方。4、论证力度在写作论文的时候,要把文献看作证据,为证明而使用。这样想才能组织好文献综述的内部逻辑。例如在选题那里,我们就要用文献证明选题“新”、研究问题“有价值”、假说“可接受”。这种证明的过程就是论证。而要想说服评审专家,你就要提供强的论证。只有论证是强的,同时你提供的文献是可靠和相关的,那么你的结论在很大程度上才会是正确的。5、专业权威的论文。如果他们在论文中提到过这种实验方法适用于你的研究,那么这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你采用该实验方法的可行性。这种论证被称为“诉诸权威的论证”。

一、评价指标体系是指由表征评价对象各方面特性及其相互联系的多个指标,所构成的具有内在结构的有机整体。二、展示图为了使指标体系科学化、规范化,在构建指标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动态性原则生态一经济一社会效益的互动发展需要通过一定时间尺度的指标才能反映出来。因此,指标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到动态的变化,应该收集若干年度的变化数值。简明科学性原则各指标体系的设计及评价指标的选择必须以科学性为原则,能客观真实地反映高西沟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状况,能客观全面反映出各指标之间的真实关系。各评价指标应该具有典型代表性,不能过多过细,使指标过于繁琐,相互重叠,指标又不能过少过简,避免指标信息遗漏,出现错误、不真实现象,并且数据易获且计算方法简明易懂。可比、可操作、可量化原则指标选择上,特别注意在总体范围内的一致性,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为区域政策制定和科学管理服务的,指标选取的计算量度和计算方法必须一致统一,各指标尽量简单明了、微观性强、便于收集,各指标应该要具有很强的现实可操作性和可比性。而且,选择指标时也要考虑能否进行定量处理,以便于进行数学计算和分析。综合性原则生态一经济一社会的互动“双赢”是生态经济建设的最终目标,也是综合评价的重点。在相应的评价层次上,全面考虑影响环境、经济、社会系统的诸多因素,并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系统性原则各指标之间要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它们不但要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生态、经济、社会子系统的主要特征和状态,而且还要反映生态一经济一社会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每一个子系统由一组指标构成,各指标之间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统一体。典型性原则务必确保评价指标具有一定的典型代表性,尽可能准确反映出特定区域——高西沟的环境、经济、社会变化的综合特征,即使在减少指标数量的情况下,也要便于数据计算和提高结果的可靠性。另外,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权重在各指标间的分配及评价标准的划分都应该与高西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相适应。

论文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包括

个人感觉,应该有诚信度(即论文有没有抄袭)、研究成果展示情况、以及相关数据图表的完善程度等吧。

教育论文可分为一般论文和特殊论文两类,两类论文有其不同特征。但两类论文的撰写,实质上都是提出问题、分析(或陈述)问题、解决(或回答)问题的过程。据此,我们可以探讨两类论文共同的评价标准。对教育论文的评价,一般认为有五个评价标准。这五个评价标准有其特定的内涵,它们是评价一篇教育论文是否优良的基本依据。  关键词:两类论文;解决(或回答)问题;评价标准  怎样写好一篇论文常常与如何评价一篇论文有关,因为值得了论文的评价标准,实际上也就大致知道了写好一篇论文的方向和要求。  一 教育论文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一般学术探讨文章,另一类是特殊研究报告。两类论文各具不同的特征。  一般学术探讨文章俗称“议论文”,是思辨性研究论文。这类教育论文的文体结构灵活多变,它主要依据研究者已有的知识经验积累和现成的文献资料就可写成,无须进行系统的专门的研究行动。我国教育期刊上发表的大多是此类论文。思辨性论文以理论分析和逻辑证明为其基本特征,在内容上,注重观点创新、理论深度和学术研讨;在方法上,常用因果分析、矛盾分析、历史分析、比较分析、结构功能分析、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科学抽象等定性分析法;在行文上,重论述轻叙述,重考证轻实证,重文献注释轻图表统计,重理论推理轻实践检验。  特殊研究报告大多是实证性研究论文,这类教育论文包括教育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经验总结报告、行动研究报告、观察研究报告、个案研究报告等。之所以称为“特殊论文”,是因为这些研究报告的文体有其独特的结构模式。例如,实验研究报告的结构模式为:①报告的题目;②问题的提出;③研究方法;④实验的结果;③讨论与结论;⑥参考资料。一般而言,实证性研究的文体结构严谨,表述规范,格式相对固定,具有“应用文”文体的某些要求,在大多数情况下,研究者需经历一定的研究行动或研究实践才能完成。这类论文以检验假设、证实理论判断,或获得经验体会为主要特征。在行文上,一般先陈述研究背景、研究价值、研究目的或假设,有关变量、研究过程和方法,然后,重点陈述研究结果,并对所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指出新发现的情况和问题,最后,针对所得的研究结果,回答对理论假设的检验情况和是否达到研究目的、解决了研究问题,或陈述研究者的见解,也可提出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和建议。必须注意的是,对研究问题、变量、过程与方法的陈述,要清晰、准确,简明扼要;对研究结果的描述和解释要客观、平实,条理清楚;讨论问题应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采用科学的语体,恰如其分地阐析和评价;作结论应全面归纳、高度概括。  虽然上述两类论文的特征有异,但由于教育研究过程实质上都是提出问题、陈述问题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回答问题的过程,两类论文的撰写大致按此过程展开,因此两类论文的评价标准也有共性。  二 1974年出版的《美国心理学会出版手册》(第二版)规定了心理学研究论文的格式和写作方式。这一手册已成为心理学杂志发表论文报告的标准。据有关研究,心理学论文与研究报告的评价有如下8条标准:  1具有一个或多个具有理论意义的新结果;2研究结果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可应用性;3论文构思新异,或者以新方式说明老问题;4研究结果的解释明确合理;5论文以简明方式综合了新的研究数据;6论文指出了先前所持的某种理论观点的问题或局限;7研究有明确的研究图式、思路或者实验(或实践)操作;8所报告的结果或理论具有普遍性。  这八条标准中,突出了对研究结果的评价标准(见第1、2、4、8条),注重论文的创新性(见第1、3、5、6条)以及应用性和推广性(见第2、8条),此外,还重视论文的思路、价值、以往研究探讨、研究方法、数据资料、结果的解释等问题的评价。《美国心理学会手册》建议,在第一稿写好后,应让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来阅读和评价,而不应只让“朋友”来评定,这样才会更容易发现问题或错误。文章还要注意书写整洁和段落分明,这样会使论文阅读效果更好。  根据美国心理学会对论文和研究报告的规定和要求,一篇优良的心理学论文或研究报告,大致应回答五个基本问题:  1你研究什么问题?2你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3你用什么方法去研究?4你的研究有什么创新?5你如何解释发现的问题?  我们认为,如果将这五条评价标准赋予不同的内涵(即赋予教育论文评价方面的具体要求),那么,这五条标准也可作为评价一篇教育论文的标准。达五条标准以“问题”为出发点和归结,以逐步回答问题为主线,体现了一般的教育论文和特殊的教育研究报告所共同具备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或回答问题”这一基本研究过程。作者试图根据教育研究的情况,对上述五个评价标准的内涵作进一步阐释。  (一)你研究什么问题  研究以问题为诱因和起点,评价一篇教育论文的优劣,首先要判断研究者对研究问题的陈述是否明晰和具体。有经验的研究者,一般根据研究课题的内涵和课题领域的实际,去确定具体的研究问题和内容,进而确定论文的体系结构。一篇论文要探讨的具体问题以3至6个为宜,对每一个研究问题都要明确研究什么内容。要判断这些问题中哪些问题别人已经解决了、哪些是人们尚未解决且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否具有“探讨性”、是否需要我们花时间和精力去研究。研究问题的提出,角度要新,要有深度、有启发性,有进一步思考和探索的价值。还要清晰认识问题的重点、关键和难点,明确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每个研究问题的组合和排序,要显示一定的逻辑结构和理论框架,应具备完整性和严密性。  (二)你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  评价一篇教育论文的质量时,还要看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和价值。选题的水平,主要表现在课题的社会实践意义和理论建树价值。要判断该课题的研究成果,对人类社会发展、学科建设,对个体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可能产生的贡献。作为评价者,主要是通过通读全文后的反思,综合分析研究成果的作用和价值,来判断作者研究这个课题的必要性。  (三)你用什么方法去研究  在特殊研究报告中,通过分析研究方法的适宜性、科学性和规范性,可判断所获得的研究结果是否可靠,因此要重视研究方法的评价。在教育调查论文和教育实验报告中常常用专门一部分或一段文字叙述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及其运用过程,目的是让读者分析和判断该课题所使用的研究方法的适合性和科学性,从而判断所获得的研究结果是否可靠,进而考虑是否接受研究者所得出的研究结论。  在许多学术论文中,虽然没有对研究方法进行专门的阐述,但常常关注论文的研究视角和思路,这也属研究方法问题。在学术研究中,有时探讨问题的视角和切入点往往决定一篇论文的成败。只有思维方法正确,才能把研究问题引入讨论和深化。思维方法独特,还可以导致问题创新。  (四)你的研究有什么创新  论文的创新性是评价一篇论文水平高低的核心和重点。在实证研究中的新发现和新见解,在思辨研究中的新论点和独到的分析,甚至所用的研究方法和新的研究思路,均可视为论文的创新性。评价论文的创新性可有如下几种方法。  1根据论文中的文献述评。探讨以往有关文献,可发现该课题的研究基础和新起点,从而判断研究的突破口和创新点,区别哪些内容是已有的研究成果、哪些内容是创新成果、哪些内容是在别人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的完善和深化的成果。  2根据研究结果。在特殊研究报告中,研究结果往往包含研究者的新发现,研究结果越丰富,研究者的新发现可能就多。重要发现会使人眼前一亮。一般学术论文,则要根据作者的理论观点去判断其创新性。  3根据论文中的明确表述,结合评价者的知识经验。通过论文中“摘要”、“分析”和“结论”等判断论文的新观点、新见解和新结论,在行文中常用“我们认为……”、“我们的结论是……”等字样。但必须指出,有的论文作者自认为是他们的新观点和独到见解,但实际上并不是什么新东西。因此,需对课题领域有较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并结合评价者的知识经验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五)你如何解释发现的问题  对特殊研究报告的评价,评价的重点是论文是否对研究结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在分析讨论研究结果时,是否结合研究者所掌握的有关情况,拓宽研究视野,是否对检验假设的情况能作恰当的解释,对新情况新问题作出合适的说明。  对一般学术论文的评价,主要看分析问题是否有深度,对现象的描述是否准确,对事件的评价是否恰如其分,对观点的论述是否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等。无论何种教育论文,都要求观点鲜明、正确,有说服力;解释或论述具有逻辑性、条理性、层次性和完整性。  总之,评价一篇教育论文一般应从问题陈述、选题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创新、分析深度、文章的结构和文字表达等方面去评价。重点是看研究课题的价值和研究者是否正确地解决了研究问题,或解决问题过程是否包含着创造性,是否达到研究目的。

对论文评价的基本标准?在毕业论文的工作中,你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课题范围明确而明显的研究问题和目的的措辞正确、完整地涵盖了你的主题科学需求现实性和实际意义结构化可理解和有意义的结构一系列令人信服的逻辑思维的可识别性科学合理地选择和正确实施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尽可能简短而有意义的标题(尽可能的简短和有意义)。结构标题和内容的合规性文献基础和文献评价处理数量上和质量上合适的文献依据使用最新的科学文献科学合理的程序,准确地标出外国资料来源,并附上完整的参考书目(其中包括:你是否在每个引文后标出了相应的页码?)你是否用至少一个来源证明了文中的所有说法?正确的引用程序以及在你的书目中声明文中所有使用过的资料来源(反之亦然)。遵守所有手续正式准则的正当性(第3、4章)正确使用拼写和标点符号的规则(其中:所有的双空格都要去掉,按 "Ctrl+F "搜索,并提交双空格的提交符合要求的页数范围所有必要的登记册的可用性和正确创建清晰、整洁的显示屏足够的图片质量的插图和易于阅读的标题你在文中提到的所有插图和图表是否真的存在,它们是否都有正确的标题/编号?你的排版是否符合准则(间距等)?内容和行文论证适当的定义思维线的逻辑性在解释范围内的发言和结论的消散情况避免论证过程中的跳跃性和自相矛盾。对不同观点的批判性讨论从科学、实践和自己的建议中汲取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实质性发展。揭示现有问题和剩余问题严格讨论从文献和实践中吸取的意见以及自己的建议文献和实证研究的一致性:理论部分的所有重要事实是否都涉及到实证研究中的理论部分,并在理论部分解释了实证部分的所有考虑点?语言的学术水平:经济上和术语上的正确性声明 通过定性的图形修正、表格化的提纲和摘要(但要节约使用插图和图表)来提高作品的有效性"主题把握"、"结构安排"、"文献基础和文献评价"、"符合各项手续 "等问题是一篇高质量的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而 "内容和论证思路 "则构成了主要的估价环节。单个方面的权重取决于每篇毕业论文的规范性。

CiteScore影响因子是评价学术期刊的一项重要指标,曾被认为是学术界的金标准。但近年来由于在学术评价体系中被滥用受到各方人士的强烈抵制。2016年7月5日,几大顶尖级学术出版机构包括多家著名期刊也联合在预印本网站BioRxiv上发表文章呼吁期刊降低对影响因子计算的痴迷和依赖程度,并强调用引用分布曲线(Citation Distribution)来取代影响因子的简单算术平均。其他一些权威机构也纷纷提出多元化的文献计量评价指标,以期打破影响因子一家独大的局面。2016年12月8日,出版业巨头Elsevier重磅推出了他们基于Scopus数据库的全新期刊评价体系:CiteScore。Scopus数据库涵盖了世界上最广泛的科技和医学文献的文摘、参考文献及索引,因此被各界人士认为是影响因子最有力的竞争对手。与影响因子相比,Cite Score具有以下优势。一,期刊涵盖数量众多,中文期刊显著增加。CiteScore涵盖的期刊数量达到22256本,比影响因子的11000种期刊多了一倍。尤为重要的是,相比SCI数据库中的几十种中文期刊,Scopus收录了几百种重要的中文期刊。有学者表示,这对中文期刊会是一件好事。以往很多优秀的中文期刊由于不在SCI检索范围内,在高校职称评定时不被认可,因此稿源越来越少。如果将来国内认可CiteScore,那么对于被收录在Scopus数据库中的这些优秀的中文期刊又是一次极好的机会。二,指标计算公式有所不同。与影响因子的计算某期刊连续2年论文在第3年度的篇均引用次数类似,CiteScore计算的是期刊连续3年论文在第4年度的篇均引用次数。但两者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影响因子计算时的可引用内容只有论文和综述,剔除了编辑评述、读者来信、更正信息和新闻等计入分母,但其引用数仍被计入分子。而CiteScore将所有文献内容都视作可能被引用的内容,包括编辑评述、读者来信、更正信息和新闻等。这些内容的引用很少,因此会拉低期刊的得分。三、影响因子没有学科领域的区分,而CiteScore有不同领域的相对排名。大家都知道,把不同领域的文章混在一起谈影响因子,是没什么意义的。比如数学和工程的跟化学和生物领域的科研人员就没法说到一块去。一个是顶了天都不到2的影响因子,另一个是到10都很正常。CiteScore也是只有比较同一领域的期刊才有意义,对选择发表论文才具有专业引导作用。所以在查询网站中还有Highest CiteScore Percentile在CiteScore后面,这就能够看出期刊在不同领域的相对排名。四、CiteScore是免费的。与影响因子只对购买者开放不同,CiteScore对任何在线用户免费开放。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官方网站来查看期刊CiteScore,也可以分析期刊的引用情况。CiteScore一经推出,学术界人士普遍表示支持。多数人认为,影响因子是应该有个对手了,只要有进步,有比较都是好的,我们不要一家之言!本人也认为,影响因子已经在评价指标第一把交椅上坐得太久了,以致现在负面影响隐隐有超过积极影响的架势,也是时候有另一个因子取而代之了。但是影响因子毕竟在学术界还是影响深远,全盘否定而推出一个完全不同的指标有可能是操之过急。CiteScore在计算方法上与影响因子大同小异,虽然只是治标,但可能更加符合现在的需求。无论如何,有创新总是好的,多元化的计量评价指标才能让评价体系越来越趋于完善。

论文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一、评价指标体系是指由表征评价对象各方面特性及其相互联系的多个指标,所构成的具有内在结构的有机整体。二、展示图为了使指标体系科学化、规范化,在构建指标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动态性原则生态一经济一社会效益的互动发展需要通过一定时间尺度的指标才能反映出来。因此,指标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到动态的变化,应该收集若干年度的变化数值。简明科学性原则各指标体系的设计及评价指标的选择必须以科学性为原则,能客观真实地反映高西沟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状况,能客观全面反映出各指标之间的真实关系。各评价指标应该具有典型代表性,不能过多过细,使指标过于繁琐,相互重叠,指标又不能过少过简,避免指标信息遗漏,出现错误、不真实现象,并且数据易获且计算方法简明易懂。可比、可操作、可量化原则指标选择上,特别注意在总体范围内的一致性,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为区域政策制定和科学管理服务的,指标选取的计算量度和计算方法必须一致统一,各指标尽量简单明了、微观性强、便于收集,各指标应该要具有很强的现实可操作性和可比性。而且,选择指标时也要考虑能否进行定量处理,以便于进行数学计算和分析。综合性原则生态一经济一社会的互动“双赢”是生态经济建设的最终目标,也是综合评价的重点。在相应的评价层次上,全面考虑影响环境、经济、社会系统的诸多因素,并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系统性原则各指标之间要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它们不但要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生态、经济、社会子系统的主要特征和状态,而且还要反映生态一经济一社会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每一个子系统由一组指标构成,各指标之间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统一体。典型性原则务必确保评价指标具有一定的典型代表性,尽可能准确反映出特定区域——高西沟的环境、经济、社会变化的综合特征,即使在减少指标数量的情况下,也要便于数据计算和提高结果的可靠性。另外,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权重在各指标间的分配及评价标准的划分都应该与高西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相适应。

CiteScore影响因子是评价学术期刊的一项重要指标,曾被认为是学术界的金标准。但近年来由于在学术评价体系中被滥用受到各方人士的强烈抵制。2016年7月5日,几大顶尖级学术出版机构包括多家著名期刊也联合在预印本网站BioRxiv上发表文章呼吁期刊降低对影响因子计算的痴迷和依赖程度,并强调用引用分布曲线(Citation Distribution)来取代影响因子的简单算术平均。其他一些权威机构也纷纷提出多元化的文献计量评价指标,以期打破影响因子一家独大的局面。2016年12月8日,出版业巨头Elsevier重磅推出了他们基于Scopus数据库的全新期刊评价体系:CiteScore。Scopus数据库涵盖了世界上最广泛的科技和医学文献的文摘、参考文献及索引,因此被各界人士认为是影响因子最有力的竞争对手。与影响因子相比,Cite Score具有以下优势。一,期刊涵盖数量众多,中文期刊显著增加。CiteScore涵盖的期刊数量达到22256本,比影响因子的11000种期刊多了一倍。尤为重要的是,相比SCI数据库中的几十种中文期刊,Scopus收录了几百种重要的中文期刊。有学者表示,这对中文期刊会是一件好事。以往很多优秀的中文期刊由于不在SCI检索范围内,在高校职称评定时不被认可,因此稿源越来越少。如果将来国内认可CiteScore,那么对于被收录在Scopus数据库中的这些优秀的中文期刊又是一次极好的机会。二,指标计算公式有所不同。与影响因子的计算某期刊连续2年论文在第3年度的篇均引用次数类似,CiteScore计算的是期刊连续3年论文在第4年度的篇均引用次数。但两者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影响因子计算时的可引用内容只有论文和综述,剔除了编辑评述、读者来信、更正信息和新闻等计入分母,但其引用数仍被计入分子。而CiteScore将所有文献内容都视作可能被引用的内容,包括编辑评述、读者来信、更正信息和新闻等。这些内容的引用很少,因此会拉低期刊的得分。三、影响因子没有学科领域的区分,而CiteScore有不同领域的相对排名。大家都知道,把不同领域的文章混在一起谈影响因子,是没什么意义的。比如数学和工程的跟化学和生物领域的科研人员就没法说到一块去。一个是顶了天都不到2的影响因子,另一个是到10都很正常。CiteScore也是只有比较同一领域的期刊才有意义,对选择发表论文才具有专业引导作用。所以在查询网站中还有Highest CiteScore Percentile在CiteScore后面,这就能够看出期刊在不同领域的相对排名。四、CiteScore是免费的。与影响因子只对购买者开放不同,CiteScore对任何在线用户免费开放。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官方网站来查看期刊CiteScore,也可以分析期刊的引用情况。CiteScore一经推出,学术界人士普遍表示支持。多数人认为,影响因子是应该有个对手了,只要有进步,有比较都是好的,我们不要一家之言!本人也认为,影响因子已经在评价指标第一把交椅上坐得太久了,以致现在负面影响隐隐有超过积极影响的架势,也是时候有另一个因子取而代之了。但是影响因子毕竟在学术界还是影响深远,全盘否定而推出一个完全不同的指标有可能是操之过急。CiteScore在计算方法上与影响因子大同小异,虽然只是治标,但可能更加符合现在的需求。无论如何,有创新总是好的,多元化的计量评价指标才能让评价体系越来越趋于完善。

评价论文的指标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评价指标体系是由若干个单项评价因子及其权重值构成的有机整体。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或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评价是图件编制、矿山地质环境规划和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重要依据。目前,国内外尚无公认的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矿区地质环境质量时,各家采用的评价指标不一致、方法不统一,因而其评价结果的主观性强,出现同一矿区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结果因人而异的结论,降低了调查成果的可比性和可信度,为正确规划造成了一定困难。因此,制定科学性、客观性的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尤为重要。矿产资源开发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涉及面广,在不同地质环境背景区以不同开采方式开采的不同工业类型的矿产所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种类、表现形式和严重程度有较大差异性。在某种意义上,评价出的矿山地质环境质量等级是相对的。西北地区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包括两个层次:①要素层,即分资源毁损、地质灾害和环境污染3个要素;②指标层,即每一要素包括若干指标,一个指标又可用一个或若干个因子表征。图4-2 所示为3个要素10个指标的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各要素的权值是指在评定矿山地质环境质量等级时,各要素在总的评价中重要程度。各指标的权值则表征其在评定相应要素等级时的重要程度。图4-2 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体系

论文选题是否合适。原则上只要和所学专业相关的方向都可以,但热门的、实践价值强的选题会比较受导师青睐。此外,选题应当与本身的专业水平相符合,题目范围不能过大或者过小。建议选择与导师研究方向类型的题目,或者自己比较擅长方向的题目。如果选题与专业差别较大,或者与别人重复,文章价值就大大缩水。论文结构是否合理。硕士论文写作中一般采取“总—分—总”的结构,也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在实际写作中,为了论证需要,还需要把论点进行拆分,分别论述。这很容易出现文章结构散乱、论据不充分的问题。在写作上我们要注意,每一个分论点不一定是和完整主旨完全符合,但一定是为总论文服务的。只有结构合理、逻辑清晰的论文才是高质量的。创新点。创新点是衡量硕士论文价值的重要因素,如果一篇硕士论文创新点很明显且具有价值,只要其他不分不出现太大问题,基本都能过关。硕士论文要求必须有创新点,但创新点不是要求在理论上或者研究上的巨大突破,只要使新的观点、新的看法、新的角度,都可以是硕士论文中的创新点。硕士论文中的创新,其实是要求毕业生要有自己的观点或者全新看法,只要是前人没做过的,或者对前人研究有新看法的都可以用,然后再用所学知识进行论文,并不是在专业领域的开创。那么硕士论文写作时该如何寻找创新点呢?①重新整理过去的文档,有可能从整理当中获得灵感,或是从文档回顾中整理出头绪;②细心观察可以看到事情的反面,考虑到事情的另一角度也可以激发想象力,研究对比的客体也可以找出不同面向,更加了解要研究的主体;③利用微观与宏观的角度看事情,可以知道事情的脉络与细节;④用比较的方式可以有许多线索。

一、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一)评价指标选取本次工作主要根据《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技术要求(二)》和《地下水功能评价与方法推广应用教材》,并结合疏勒河流域平原区盆地水文地质和环境条件,选取和建立了疏勒河流域平原区盆地地下水功能评价的指标体系。根据疏勒河流域地下水资源的补给、恢复、利用等特点,本次评价未考虑与地下水资源功能有关的地下水储存资源方面的指标“储存资源占有率”、“补储更新率”和“可用储量模数”。其余与地下水资源功能有关指标全部选取。疏勒河流域平原区与地下水有关的生态环境问题基本都存在,如泉水衰减、湖沼萎缩、草地退化、土地沙化、土地盐渍化等,因此生态功能评价方面,选取了地下水与生态环境有关的全部指标。疏勒河流域地下水开采历史较短、规模较小,由此造成的地面沉降很小,开采承压水也没有引起咸水下移问题,地下水的地质环境功能不明显,本次评价中没有考虑此类问题。在地下水系统衰变中,由于疏勒河流域进行了大规模地表水资源调配而引起了地下水系统的强烈时空变化,因此,全部选用了地下水系统衰变方面的指标。(二)评价指标体系依据上述分析,首先确定本次功能评价要素指标,然后根据层次关系和群组关系,组成评价属性指标和功能准则层,在此基础上构成地下水功能评价的指标体系(表7-1),该体系是一个由驱动因子群、状态因子群和响应因子群组成的“驱动力-状态-响应”(DSR)体系。评价体系由1个系统目标层、3个功能准则层,9个属性指标层和25项要素指标层4级层次结构组成。表7-1 疏勒河流域盆地地下水功能评价指标体系与指标等级划分续表体系第一层为系统目标层,只有1个要素——系统综合功能。第二层为功能准则层,包括3个要素:资源功能、生态功能和地质环境功能。第三层为属性指标层,包括9个要素。其中资源占有性、资源再生性、资源调节性和资源可用性为资源功能的支撑要素;景观环境维持性、水环境关联性、植被环境维持性和土地环境关联性为生态功能的支撑要素;地下水系统衰变性为地质环境功能的支撑要素。第四层为要素指标层,主要用来描述第三层各属性指标,共选取了25个要素指标,其中,以区外补给占有率、区内补给资源占有率和可利用资源占有率描述资源占有性;以补给可用率、补采平衡率和降水补给率描述资源再生性;以水位变差补给比、水位变差开采比和水位变差降水比描述资源调节性;以可采资源模数、资源质量指数和资源开采程度描述资源可用性;以湖沼环境与地下水关联度和景变指数与地下水关联度描述景观环境维持性;以水环境矿化与地下水关联度和氮磷指变与地下水关联度描述水环境维持性;以草场变化与地下水关联度、天然植被变化与地下水关联度和绿洲变化与地下水关联度描述植被环境维持性;以土地沙化与地下水关联度、土地盐渍化与地下水关联度和土地质量与地下水关联度描述土地环境关联性;以地下水质量与水位关联度、泉变化与地下水关联度和地下水补给变率与水位变差比描述地下水系统衰变性。(三)评价标准地下水功能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系统(层)综合评价分级标准、功能(层)综合评价分级标准和属性(层)状况评价分级。系统(总目标层)与功能(层)综合评价分级标准均划分为5级,属性(层)状况评价分级标准亦划分为5级,其评价级别指数值阈及状况分级情况如表7-2。表7-2 地下水功能评价分级标准续表二、评价方法(一)地下水功能评价分区及单元划分根据地下水系统划分基础及项目工作区范围,确定本次功能评价范围为疏勒河流域玉门-踏实盆地、安西-敦煌盆地和花海盆地。根据流域中游和下游各盆地的补给、径流和排泄特征,以及地下水埋深状况等,各盆地又划分为入渗补给带、径流储存带和蒸发排泄带。共划分了9个地下水功能评价分区(图7-1)。图7-1 疏勒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功能评价分区图1区为安西-敦煌盆地地下水主要排泄区,为冲湖积平原区与北山山前洪积倾斜平原区,该区含水介质颗粒较细,富水性较差,地下水补给量小,水位埋深1~5m,北山山前局部大于5m;2区处于安西-敦煌盆地中部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原前部与湖积平原之间的过渡带,含水介质颗粒较粗,富水性较好,水位埋深1~30m;3区为安西-敦煌盆地的疏勒河干三角洲、党河洪积扇中上部和卡拉塔什塔格山前冲洪积坡,干三角洲区局部为多层结构,其他为单一结构潜水区,含水介质颗粒粗大,补给条件良好,富水性好,地下水位埋深5~50m,局部大于50m;4区为玉门-踏实盆地下游地下水浅埋区,属多层结构区,含水介质颗粒较细,富水性较差,地下水补给量小,水位埋深1~5m;5区处于玉门-踏实盆地榆林、昌马洪积扇前缘细土平原区,为主要泉水溢出带及工农业生产区,含水介质颗粒较粗,富水性较好,水位埋深1~30m;6区为玉门-踏实盆地南部的榆林、昌马洪积扇中上部,为单一结构潜水区,含水介质颗粒粗大,补给条件良好,富水性好,地下水位埋深30~150m,昌马洪积扇中上部大于150m。7区属花海盆地北部地下水浅埋区,为多层结构区,含水介质颗粒较细,富水性较差,地下水补给量小,水位埋深1~5m;8区处于花海盆地中部细土平原区,为主要工农业生产区,含水介质颗粒较粗,富水性较好,水位埋深1~20m;9区为花海盆地南部的石油河洪积扇和宽滩山前冲洪积坡,为单一结构潜水区,含水介质颗粒粗大,补给条件良好,富水性好,地下水位埋深20~50m,局部大于50m。在此基础上,进行基本评价单元的剖分。在MapGIS中按5×5km2进行了单元剖分,共得到有效计算单元10621个。根据以上分区和单元剖分结果,通过MapGIS空间分析技术提取各单元中心点的坐标及所在分区的区号,并按GFS软件要求建立分区及剖分信息输入数据文件。(二)指标数据指标数据是指地下水功能评价指标体系中第四层各指标在剖分单元中的数据信息。资源功能类指标数据资源功能类指标主要涉及数据包括:补给资源模数、可采资源模数、降水量、开采量、水位变差和资源质量。各类资源模数直接采用本次地下水资源评价的最新成果,在MapGIS中形成面属性文件。对于降水量和水位变差,根据降水量等直线图和地下水位埋深小于5m的区域及水位变差等值线图,形成相应的面属性文件。开采量数据是以各灌区内村为单位进行调查统计,根据各灌区的开采量及其面积计算出开采模数,然后形成MapGIS面属性文件。对于资源质量指数,直接采用本次评价的五级分类成果,由好到差分别赋予1~0之间的数值,其中,Ⅰ级水赋值80,Ⅱ级水赋值60,Ⅲ级水赋值50,Ⅳ级水赋值30,并形成MapGIS面属性文件。利用以上各类面属性文件,通过MapGIS的空间分析技术分别提取各剖分单元相应指标数据。获得各单元各类指标的数据后,按《技术要求》给出的公式计算各单元的相应指标,然后采用极值法进行归一化处理,并按GFS软件的输入要求形成文本文件。根据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该类数据文件共有12个。生态功能类指标数据疏勒河流域平原生态环境状况依赖于浅层地下水埋藏状况。地下水水位埋深过大,易引起湖泊湿地萎缩、泉水衰减、植被退化和土地沙化等生态问题;地下水水位过浅,易造成土地盐渍化。生态功能类指标,均采用专家打分法直接给出不同区带的指标数值。具体做法是,根据不同时期的遥感解译资料和相应时期的地下水位变差,通过各生态类指标与地下水位的关系,由不同专家根据不同区带的特点给出相应的分值(0~1之间),其中,分值愈靠近1表示植被与地下水的关系愈密切,分值愈靠近0,表示植被与地下水的关系愈不明显。最后综合不同专家意见,取相应区带的平均值作为该区带相应指标的数值。疏勒河流域平原区湖沼环境主要指各盆地下游地下水位浅埋区的湖泊、水塘和湿地分布较集中区等;景变指数是指各盆地洪积扇前缘泉水溢出带或独特景观泉域分布区(如月牙泉)。评价区湖泊和湿地均与地下水关系密切,专家打分结果为:在湖泊和湿地分布区指标值为6~9,其他地区依据地下水径流与湖沼、景观变化的联系强弱打分为1~3。在MapGIS中将专家打分结果形成面属性文件,通过空间分析技术提取各单元相应的指标数据,并按GFS软件的输入要求形成文本文件。平原区水环境矿化主要指水位浅埋区的湖泊、水塘和湿地分布区内由于地下径流强弱及地下水位引起的含盐量变化;氮磷指变主要是指湖泊、湿地区与相邻农业耕种区化肥农药应用及地下水位变化而起的作用。评价区湖泊、湿地区地下水矿化与水位变化密切,专家打分结果为:在湖泊和湿地分布区指标值为6~75,其他地区为2。在MapGIS中将专家打分结果形成面属性文件,通过空间分析技术提取各单元相应的指标数据,并按GFS软件的输入要求形成文本文件。疏勒河流域平原区植被包括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两大类。其中,自然植被有小片树林、灌丛、草地、耐旱草丛等;人工植被主要分布于灌区内的种植树林及草地等。西北干旱区降水补给极少,地表植被受地下水水位的制约而呈现随水位埋深的增大而植被也有规律地变化。水位小于3m,以草地、灌丛为主,长势良好,覆盖率高;水位3~5m,以灌丛、小树林,如红柳、梭梭、胡杨为主,长势较好,覆盖率较高;水位5~8m,以梭梭、骆驼刺等耐旱植物为主,长势一般,甚至很差,覆盖率低;水位大于8m,基本无自然植被。在昌马、榆林洪积扇带、党河洪积扇、卡拉塔什塔格山前洪积坡、石油河洪积扇、宽滩山山前洪积坡及戈壁区,地下水位埋深大(大于10m),零星的旱生地表植被靠降水与洪水维持,与地下水位没有关系,因此,在该带赋值为0;平原区其他地带的天然植被与草场的生存状态均与地下水位关系密切,根据不同地下水位埋深及植被生长情况赋值,由差到好赋值结果为4~9,人工绿洲主要为农业灌溉区,人工植被与地下水的关系相对较弱,按植被对地下水的依靠程度和水位埋深来赋值,赋值结果为1~8。根据以上规律进行赋值,在MapGIS中形成面属性文件,通过空间分析技术提取各单元相应的指标数据,并按GFS软件的输入要求形成文本文件。土地环境与地下水关联性中,土地沙化与地下水关联度按地下水对防止沙化的作用大小及各区带沙化情况来赋值;土地盐渍化主要分布在地下水位埋深浅,排水不畅地区,按水位埋深及盐渍化程度分别以轻度盐渍区、中度盐渍区和重度盐渍区来赋值;土地质量与地下水关联度主要以沙漠、戈壁、土漠、荒滩、盐碱地、沼泽、湿地、草地、耕地等类别及地下水水位状况来赋值。土地沙化的形成受自然因素和人类不合理开发土地资源影响,根据疏勒河流域具体情况,专家给出的沙化与地下水关联度为0~7。非沙化区赋值为1,流域西部的库姆塔格沙漠南部与卡拉塔什塔格山前沙漠地下水埋深大(大于10m),该区沙化的发展与地下水关系极小,因此,赋值为1;库姆塔格沙漠北部,地下水位埋深较浅,大部分地带为3~5m,地下水对防止沙化具有一定作用,因此,赋值为4,各盆地中部沙化区根据沙化程度和地下水为埋深情况进行赋值,以沙化程度赋值4~7。地下水位埋深浅是土地盐渍化产生的最直接原因,因此,专家给出的盐渍化区与地下水关联度值为2~9。而各盆地南部地下水位埋深大的戈壁、中部土漠不存在土地盐渍化问题,赋值为0;各灌区及其周边地下水水位埋深较浅区,是轻度盐渍化区,视不同情况分别赋值2~6;其他盐渍土分布区,则根据盐渍化程度和地下水位埋深情况进行赋值,其中,灌区内水位埋深浅区的盐渍化区,如黄花农场、桥子、双塔、西湖灌区的土地盐渍化区赋值为6~8,其他疏勒河、北石河下尾闾湖区重度盐渍化区赋值为80~90。土地质量赋值主要依据土地类别及地下水水位状况,专家赋值为1~9,南部戈壁、沙漠区赋值1,中部荒滩、土漠、部分耕地赋值4~75,北部地下水埋深浅区土地质量与地下水关联度密切区赋值75~9。根据以上专家赋值结果分别形成MapGIS面属性文件,通过空间分析技术提取各单元相应的指标数据,并按GFS软件的输入要求形成相应的文本文件。地质环境功能类指标数据据前述原因,地质环境功能评价只考虑地下水系统衰变性。地下水质量与水位关联度以地下水TDS来表示,水位浅埋区地下水径流缓慢,蒸发强烈,TDS高,反之水位深埋区TDS低。地下水质量需根据TDS大小与地下水位埋深综合来赋值。泉水流量大小与泉域地下水位高低密切相关,同时,与泉域上游地下水位关联性较强,与下游则弱。根据本次资源评价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各区带地下水的补给量与地下水位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是地下水系统衰变重要表现。地下水质量与水位关联度赋值1~6,评价区内南部(上游)TDS低,水位深,专家赋值1~2,中下游赋值4~6。泉水流量与泉域区地下水位关联度高,专家赋值75~85,如昌马、党河洪积扇前缘泉水溢出带,月牙泉泉水补给带等;泉水溢出带上游是地下水的重要补给区,其水位变化对泉流量大小影响较强,专家赋值为6~7,如昌马、榆林、党河、石油河等洪积扇区;其余下游区则影响比较弱,专家赋值0~3。补给变率是根据不同时期地下水补给量的变化率与地下水位变差之比,并形成评价区各区带的MapGIS面属性文件。根据以上专家赋值与评价结果分别形成MapGIS面属性文件,通过空间分析技术提取各单元相应的指标数据,并将补给变率评价结果采用极值法归一化处理,按GFS软件的输入要求形成相应的文本文件。(三)判断矩阵判断矩阵是层次分析法中求解各指标权重的主要方法。它运用两两指标比较准则,采用1~9级评判标度来描述各因子的重要性,如表7-3所示。具体做法为,按照疏勒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功能评价层次结构和功能评价分区,由项目组专家根据各下层要素对相应上层要素的相对重要性,逐层逐分区打分,然后对各专家打分结果取平均值作为评价最终采用的分值建立判断矩阵,共建立判断矩阵117个,并按GFS软件输入要求形成判断矩阵文件。表7-3 层次分析定权法的判断矩阵标度分级及其意义(四)功能评价运行GFS软件,将各类数据文件输入程序,通过软件计算,得到各评价指标的综合指数,然后按照《技术要求》中各指标的分级原则,在MapGIS中采用Kring插值法绘制了地下水功能评价成果图。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