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论文2021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4-08-30 03:01:00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论文2021怎么写

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题中之意。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旨在引导和促进当代大学生真正树立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真正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观念。新世纪新阶段,应自觉把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大学生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整合资源,拓展载体,丰富路径,多措并举,普及生态文明知识,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引领生态文化风尚,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迈出新步伐、开创新局面。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强调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目前国内生态环境意识还很淡薄,生态伦理道德观念还存在扭曲现象,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资源高消耗、污染高排放和资源低利用等问题仍然存在,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包括通过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来解决。因为高校是社会先进文化、思想的发源地,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试读已结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人民群众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力量源泉,要依靠科学技术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要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轨道,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世界各国人民的通力合作。要从社会主义各种文明的辩证关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及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生态文明观是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至高命题。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对资本主义生态文明进行了制度批判、辩证批判、实践批判,阐发了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实践的重要尺度、历史发展的永恒追求、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是推翻资本主义和建立共产主义。探析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及其时代化,不仅能够为破解今天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生态问题提供独特的理论资源,而且能够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的发展思路。因此,发展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充分认识理解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及其必要。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最高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集聚,应包括自然生态文明、社会生态文明和人文生态文明三重形态,内含自然、社会和精神三重价值的和谐。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应然选择,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然选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

建设生态文明 坚持科学发展 “文明”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概念,“文明”程度反映一个国家或民族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与整体面貌。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的理念,这既是中国发展的科学选择,也是社会不断进步的重要标志,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科学认知和执政水平。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必将大大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文明形态 人类对于文明的认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认为,文明是相对于野蛮而言的。人类从“野蛮”过渡到“文明”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同时常常表现为多层次性、多形态性和多系统性。从社会形态看,人类创造了奴隶制文明、封建制文明、资本主义文明和社会主义文明;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信息文明阶段;从地域和生产形态上看,又呈现出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等等。 生态文明产生于人类与自然的矛盾斗争中,这一矛盾的不断演化推进生态文明前行。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后,经济活动中片面夸大人力和机械力,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先哲关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是辩证统一的思想,忽视了经济过程与自然再生产过程的动态平衡,一味对自然界进行索取和掠夺性开发,其结果破坏了自然环境的基本生态过程和自然再生产的能力,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纵观人类社会发展,衰落的特别是那些消亡的人类文明,都直接或间接地发生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协调,人口膨胀、盲目开垦、过度砍伐森林等造成的对资源掠夺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性使用是其中的主要原因。恩格斯告诫人们“不要过于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有鉴于此,当今时代,一种新的文明——生态文明的出现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生态文明的含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理解。从广义角度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一切文明形态如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基本前提,坚持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及和睦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要内涵,倡导人的自觉与自律,倡导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从狭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文明形式之一,它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的相互依存、和谐共生、良性互动、持续发展的意境。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明是人类社会的整体进步状态,人类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方面的所有进步作为一个整体都是人类文明的组成要素。生态文明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交互作用,共同推动社会文明的发展。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体系的基础。如果生态文明系统不能向人类持续提供资源、能源和良好的环境要素时,物质文明的持续发展就失去了载体和基础,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内涵也无法全面持续发展。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不仅直接影响着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而且直接影响着人类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进步乃至和谐社会的构建。 坚持生态文明是共产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升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为此,社会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环境污染、土地沙化、生态破坏、温室效应等问题日益突出。2006年我国消费能源6亿吨标准煤,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5%,但创造的GDP却只相当于世界总量的5%。世界银行调查并测算,中国的空气和“水”污染造成的损失已经占到中国GDP的8%;而中科院测算的数据则表明,环境污染使我国的发展成本比世界平均水平高了7%,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占到GDP的15%。尽管测算单位不同、所采指标各异,但却共同揭示,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既是对我国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取得成果的总结,也是对人与自然关系方面重要认识成果的继承和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提出,是我们党科学发展、 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也是党的执政兴国理念的创新发展。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人类的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从表象上看,引致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是由人类非科学的活动造成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生产能力的巨大提高而生产的。但其根源却在于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支撑的发展观和发展模式。“人类中心论”把人类自身看成是世界的中心,自然的主宰,一味对自然资源进行索取和掠夺性的开发,造成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其结果破坏了自然环境的基本生态过程和“自然”的再生产能力,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从这个意义上看,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本身就是一种非科学、反“自然”的文化现象,生态危机实质上就是人类及人类文明的危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巨大,但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这是我们的发展理论中缺少“生态文明”的要素,片面强调GDP增长,以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它造成了经济发展与环境、生态严重的矛盾状态。这是一个深刻教训,应该引以为戒。十七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的理念,把生态理念和思想作为一种文明形态提出,实质上是从治国的高度上否定旧有的发展理念,从根本上纠正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不利于长远发展的错误执政理念;超越工业文明资源扩张型的发展模式,实现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理念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从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向以“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发展理念转变,探索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因此说,“生态文明”不仅是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更是一种重要的执政理念。 不断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建设生态文明为我们解决发展中的环境问题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指导。当今的环境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又是社会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不能孤立地就环境论环境,必须综合运用经济、法律、社会和行政等手段来解决。要努力做到: 树立明确的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意识是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平衡、和谐的关键所在。生态文明要求把人类的价值和终极关怀扩展到自然界,做到既利用和开发自然,又珍爱和保护自然,规范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维护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要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活方式,形成以生态文明意识为主导,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社会氛围和社会道德观念,树立以文明、健康、科学、和谐生活方式为主导的社会风气,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 建立健全生态法律制度体系。法律制度是文明的产物,它标示着人类文明进步的程度,法律的功能在于用刚性的制度约束人类自身的行为。我国环境问题严重的原因之一是环境法制不完善,“无法可依”和“执法不严”并存。必须建立和健全与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环境保护管理决策相一致的环境法规、政策、标准和技术体系,严格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尤其是刑事责任的追究制度,加大对违法超标排污企业的处罚力度,严惩环境违法行为。 充分运用市场经济手段。环境污染是经济发展与“自然界”失衡的外部性突出表现,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必须从单一的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其中,经济手段尤为重要。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的杠杆作用,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运用价格、税收、财政、信贷、收费、保险等经济手段,改变资源低价和环境无价的现状,形成科学合理的资源环境的补偿机制、投入机制、产权和使用权交易等机制,从根本上解决经济与环境、发展与环保的矛盾。 转变生产和消费方式。传统的生产方式是资源—产品—废物—排放单向度的线性模式,资源消耗大,产出效益低;生活方式以物质主义为原则,以高消费为特征,认为更多地消费资源就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生态文明以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及和睦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要内涵,倡导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必须转变生产方式,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转变消费方式,以实用节约为原则,以适度消费为特征,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论文2021怎么写啊

建设生态文明 坚持科学发展 “文明”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概念,“文明”程度反映一个国家或民族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与整体面貌。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的理念,这既是中国发展的科学选择,也是社会不断进步的重要标志,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科学认知和执政水平。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必将大大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文明形态 人类对于文明的认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认为,文明是相对于野蛮而言的。人类从“野蛮”过渡到“文明”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同时常常表现为多层次性、多形态性和多系统性。从社会形态看,人类创造了奴隶制文明、封建制文明、资本主义文明和社会主义文明;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信息文明阶段;从地域和生产形态上看,又呈现出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等等。 生态文明产生于人类与自然的矛盾斗争中,这一矛盾的不断演化推进生态文明前行。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后,经济活动中片面夸大人力和机械力,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先哲关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是辩证统一的思想,忽视了经济过程与自然再生产过程的动态平衡,一味对自然界进行索取和掠夺性开发,其结果破坏了自然环境的基本生态过程和自然再生产的能力,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纵观人类社会发展,衰落的特别是那些消亡的人类文明,都直接或间接地发生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协调,人口膨胀、盲目开垦、过度砍伐森林等造成的对资源掠夺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性使用是其中的主要原因。恩格斯告诫人们“不要过于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有鉴于此,当今时代,一种新的文明——生态文明的出现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生态文明的含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理解。从广义角度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一切文明形态如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基本前提,坚持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及和睦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要内涵,倡导人的自觉与自律,倡导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从狭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文明形式之一,它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的相互依存、和谐共生、良性互动、持续发展的意境。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明是人类社会的整体进步状态,人类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方面的所有进步作为一个整体都是人类文明的组成要素。生态文明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交互作用,共同推动社会文明的发展。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体系的基础。如果生态文明系统不能向人类持续提供资源、能源和良好的环境要素时,物质文明的持续发展就失去了载体和基础,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内涵也无法全面持续发展。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不仅直接影响着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而且直接影响着人类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进步乃至和谐社会的构建。 坚持生态文明是共产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升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为此,社会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环境污染、土地沙化、生态破坏、温室效应等问题日益突出。2006年我国消费能源6亿吨标准煤,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5%,但创造的GDP却只相当于世界总量的5%。世界银行调查并测算,中国的空气和“水”污染造成的损失已经占到中国GDP的8%;而中科院测算的数据则表明,环境污染使我国的发展成本比世界平均水平高了7%,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占到GDP的15%。尽管测算单位不同、所采指标各异,但却共同揭示,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既是对我国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取得成果的总结,也是对人与自然关系方面重要认识成果的继承和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提出,是我们党科学发展、 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也是党的执政兴国理念的创新发展。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人类的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从表象上看,引致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是由人类非科学的活动造成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生产能力的巨大提高而生产的。但其根源却在于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支撑的发展观和发展模式。“人类中心论”把人类自身看成是世界的中心,自然的主宰,一味对自然资源进行索取和掠夺性的开发,造成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其结果破坏了自然环境的基本生态过程和“自然”的再生产能力,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从这个意义上看,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本身就是一种非科学、反“自然”的文化现象,生态危机实质上就是人类及人类文明的危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巨大,但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这是我们的发展理论中缺少“生态文明”的要素,片面强调GDP增长,以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它造成了经济发展与环境、生态严重的矛盾状态。这是一个深刻教训,应该引以为戒。十七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的理念,把生态理念和思想作为一种文明形态提出,实质上是从治国的高度上否定旧有的发展理念,从根本上纠正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不利于长远发展的错误执政理念;超越工业文明资源扩张型的发展模式,实现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理念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从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向以“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发展理念转变,探索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因此说,“生态文明”不仅是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更是一种重要的执政理念。 不断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建设生态文明为我们解决发展中的环境问题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指导。当今的环境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又是社会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不能孤立地就环境论环境,必须综合运用经济、法律、社会和行政等手段来解决。要努力做到: 树立明确的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意识是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平衡、和谐的关键所在。生态文明要求把人类的价值和终极关怀扩展到自然界,做到既利用和开发自然,又珍爱和保护自然,规范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维护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要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活方式,形成以生态文明意识为主导,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社会氛围和社会道德观念,树立以文明、健康、科学、和谐生活方式为主导的社会风气,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 建立健全生态法律制度体系。法律制度是文明的产物,它标示着人类文明进步的程度,法律的功能在于用刚性的制度约束人类自身的行为。我国环境问题严重的原因之一是环境法制不完善,“无法可依”和“执法不严”并存。必须建立和健全与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环境保护管理决策相一致的环境法规、政策、标准和技术体系,严格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尤其是刑事责任的追究制度,加大对违法超标排污企业的处罚力度,严惩环境违法行为。 充分运用市场经济手段。环境污染是经济发展与“自然界”失衡的外部性突出表现,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必须从单一的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其中,经济手段尤为重要。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的杠杆作用,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运用价格、税收、财政、信贷、收费、保险等经济手段,改变资源低价和环境无价的现状,形成科学合理的资源环境的补偿机制、投入机制、产权和使用权交易等机制,从根本上解决经济与环境、发展与环保的矛盾。 转变生产和消费方式。传统的生产方式是资源—产品—废物—排放单向度的线性模式,资源消耗大,产出效益低;生活方式以物质主义为原则,以高消费为特征,认为更多地消费资源就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生态文明以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及和睦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要内涵,倡导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必须转变生产方式,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转变消费方式,以实用节约为原则,以适度消费为特征,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

建设生态文明妈妈说:“十年前,天空是蓝的,河水是清的,一切都是那么纯净……”现在,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那些绿色,那些纯净,那些美好,已经不在我们的身边,楼房取代了绿树,干涸的泥土取代了清澈的河水,噪音取代了宁静……一切都不在了。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如今,身边的绿色在哪里?我不知道该去哪里寻找了,大家嘴里天天念叨着:“时代进步了,生活条件提高了,我们过上好日子了!”可是,他们所谓的“好日子”难道就是没有绿色吗?科技的日异月新当中也在无形地改变着什么?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不应该想想吗?因此,我们要做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推动者,肩负起环保责任,积极传播绿色文化,人人关心自然、爱护自然、为建设生态文明校园而奉献力量。把绿色还给大地!让大地妈妈穿上那美丽而神秘的绿色纱衣。让那小树苗把那裸露的黄色掩盖,只留下青春的活力!让我们多植树多种花,让鸟儿在我们头上飞翔,尽情地歌唱;让鲜花盛开在我们脚下,让蝴蝶围着我们欢乐地舞蹈。创建生态园林城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每一个南京人的责任, 同学们从现在开始,大家一起努力,让我们的南京更加美丽吧。

如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论文如何加强?应该保护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平衡,保护文明建设等等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论文2021号怎么写

如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论文如何加强?应该保护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平衡,保护文明建设等等

建设生态文明 坚持科学发展 “文明”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概念,“文明”程度反映一个国家或民族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与整体面貌。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的理念,这既是中国发展的科学选择,也是社会不断进步的重要标志,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科学认知和执政水平。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必将大大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文明形态 人类对于文明的认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认为,文明是相对于野蛮而言的。人类从“野蛮”过渡到“文明”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同时常常表现为多层次性、多形态性和多系统性。从社会形态看,人类创造了奴隶制文明、封建制文明、资本主义文明和社会主义文明;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信息文明阶段;从地域和生产形态上看,又呈现出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等等。 生态文明产生于人类与自然的矛盾斗争中,这一矛盾的不断演化推进生态文明前行。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后,经济活动中片面夸大人力和机械力,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先哲关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是辩证统一的思想,忽视了经济过程与自然再生产过程的动态平衡,一味对自然界进行索取和掠夺性开发,其结果破坏了自然环境的基本生态过程和自然再生产的能力,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纵观人类社会发展,衰落的特别是那些消亡的人类文明,都直接或间接地发生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协调,人口膨胀、盲目开垦、过度砍伐森林等造成的对资源掠夺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性使用是其中的主要原因。恩格斯告诫人们“不要过于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有鉴于此,当今时代,一种新的文明——生态文明的出现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生态文明的含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理解。从广义角度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一切文明形态如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基本前提,坚持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及和睦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要内涵,倡导人的自觉与自律,倡导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从狭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文明形式之一,它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的相互依存、和谐共生、良性互动、持续发展的意境。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明是人类社会的整体进步状态,人类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方面的所有进步作为一个整体都是人类文明的组成要素。生态文明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交互作用,共同推动社会文明的发展。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体系的基础。如果生态文明系统不能向人类持续提供资源、能源和良好的环境要素时,物质文明的持续发展就失去了载体和基础,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内涵也无法全面持续发展。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不仅直接影响着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而且直接影响着人类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进步乃至和谐社会的构建。 坚持生态文明是共产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升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为此,社会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环境污染、土地沙化、生态破坏、温室效应等问题日益突出。2006年我国消费能源6亿吨标准煤,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5%,但创造的GDP却只相当于世界总量的5%。世界银行调查并测算,中国的空气和“水”污染造成的损失已经占到中国GDP的8%;而中科院测算的数据则表明,环境污染使我国的发展成本比世界平均水平高了7%,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占到GDP的15%。尽管测算单位不同、所采指标各异,但却共同揭示,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既是对我国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取得成果的总结,也是对人与自然关系方面重要认识成果的继承和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提出,是我们党科学发展、 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也是党的执政兴国理念的创新发展。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人类的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从表象上看,引致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是由人类非科学的活动造成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生产能力的巨大提高而生产的。但其根源却在于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支撑的发展观和发展模式。“人类中心论”把人类自身看成是世界的中心,自然的主宰,一味对自然资源进行索取和掠夺性的开发,造成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其结果破坏了自然环境的基本生态过程和“自然”的再生产能力,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从这个意义上看,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本身就是一种非科学、反“自然”的文化现象,生态危机实质上就是人类及人类文明的危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巨大,但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这是我们的发展理论中缺少“生态文明”的要素,片面强调GDP增长,以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它造成了经济发展与环境、生态严重的矛盾状态。这是一个深刻教训,应该引以为戒。十七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的理念,把生态理念和思想作为一种文明形态提出,实质上是从治国的高度上否定旧有的发展理念,从根本上纠正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不利于长远发展的错误执政理念;超越工业文明资源扩张型的发展模式,实现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理念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从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向以“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发展理念转变,探索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因此说,“生态文明”不仅是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更是一种重要的执政理念。 不断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建设生态文明为我们解决发展中的环境问题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指导。当今的环境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又是社会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不能孤立地就环境论环境,必须综合运用经济、法律、社会和行政等手段来解决。要努力做到: 树立明确的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意识是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平衡、和谐的关键所在。生态文明要求把人类的价值和终极关怀扩展到自然界,做到既利用和开发自然,又珍爱和保护自然,规范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维护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要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活方式,形成以生态文明意识为主导,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社会氛围和社会道德观念,树立以文明、健康、科学、和谐生活方式为主导的社会风气,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 建立健全生态法律制度体系。法律制度是文明的产物,它标示着人类文明进步的程度,法律的功能在于用刚性的制度约束人类自身的行为。我国环境问题严重的原因之一是环境法制不完善,“无法可依”和“执法不严”并存。必须建立和健全与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环境保护管理决策相一致的环境法规、政策、标准和技术体系,严格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尤其是刑事责任的追究制度,加大对违法超标排污企业的处罚力度,严惩环境违法行为。 充分运用市场经济手段。环境污染是经济发展与“自然界”失衡的外部性突出表现,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必须从单一的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其中,经济手段尤为重要。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的杠杆作用,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运用价格、税收、财政、信贷、收费、保险等经济手段,改变资源低价和环境无价的现状,形成科学合理的资源环境的补偿机制、投入机制、产权和使用权交易等机制,从根本上解决经济与环境、发展与环保的矛盾。 转变生产和消费方式。传统的生产方式是资源—产品—废物—排放单向度的线性模式,资源消耗大,产出效益低;生活方式以物质主义为原则,以高消费为特征,认为更多地消费资源就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生态文明以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及和睦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要内涵,倡导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必须转变生产方式,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转变消费方式,以实用节约为原则,以适度消费为特征,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

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题中之意。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旨在引导和促进当代大学生真正树立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真正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观念。新世纪新阶段,应自觉把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大学生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整合资源,拓展载体,丰富路径,多措并举,普及生态文明知识,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引领生态文化风尚,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迈出新步伐、开创新局面。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强调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目前国内生态环境意识还很淡薄,生态伦理道德观念还存在扭曲现象,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资源高消耗、污染高排放和资源低利用等问题仍然存在,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包括通过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来解决。因为高校是社会先进文化、思想的发源地,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试读已结束,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论文2021怎么写初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人民群众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力量源泉,要依靠科学技术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要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轨道,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世界各国人民的通力合作。要从社会主义各种文明的辩证关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及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生态文明观是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至高命题。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对资本主义生态文明进行了制度批判、辩证批判、实践批判,阐发了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实践的重要尺度、历史发展的永恒追求、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是推翻资本主义和建立共产主义。探析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及其时代化,不仅能够为破解今天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生态问题提供独特的理论资源,而且能够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的发展思路。因此,发展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充分认识理解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及其必要。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最高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集聚,应包括自然生态文明、社会生态文明和人文生态文明三重形态,内含自然、社会和精神三重价值的和谐。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应然选择,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然选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

我国是具有悠久生态道德文化与伦理的国家,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而朴素的生态道德文化,其中“天人合一”理念就代表了中华民族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精神境界。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果我国率先跨入生态文明社会,不但会使全国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人文、民生面貌为之一新,而且必将大大加快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一、建设生态文明,观念要先行。要使生态文明观深入人心,在全体公民中强化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少、环境形势严峻的国情意识;强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效益意识;强化经济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人文指标全面发展的政绩意识;强化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资本,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环保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了解国情、珍爱环境、保护生态、崇尚自然、节约资源、造福后代的共识,使生态文明观念成为13 亿中国人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自觉行动。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键。要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上来,树立保住绿水青山也是政绩的理念,把产业结构调整与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逐步改变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的状况,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三、坚定不移地抓好节能减排工作是核心。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好”是基础,“好”的体现之一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做到节能减排。要让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成为两根“高压线”,加快利用先进技术改造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坚决淘汰落后的生产力,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四、实行严格的制度是保障。完成硬指标要出硬招数,不动真格的换不来蓝天碧水。要像控制人口、保护耕地一样,实行严格的环境资源保护制度,严肃法律制度、环境标准、执法纪律、执法手段,建立健全节能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制度,将能耗降低和污染减排完成情况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实行政绩督察制和行政问责制,对那些我行我素、无视法纪、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人要坚决惩处,杜绝一切环境违法行为,绝不允许“少数人发财、人民群众受害、全社会买单”的情况再出现。 建设生态文明是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共同事业,在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破解我国前进中的种种难题有决定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成就辉煌。但发展中所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突出,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收益分配差别扩大,生态退化、环境污染加重,民生问题凸显以及道德文化领域里的消极现象等,严重制约了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如何破解难题,走出困境,实现良性循环,事关改革、发展大局。须知,这些矛盾和问题都是传统工业化带来的,若以工业文明理念和思路应对,不但于事无补,还会使困境日益深化。惟有以生态文明超越传统工业文明,坚持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和思路,对发展中的矛盾、问题作统筹评估、理性调控、综合治理,方能化逆为顺、举一反三、突破瓶颈制约,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必将促进全民族生态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我国环境恶化迟迟不能根本好转,这与人们的生态道德文化缺失有直接的关系。近些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态意识、环保观念日益增强,参与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但是,生态道德文化尚未普遍植根于广大群众心中。相当多的人生态道德文化水平低下,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有些公务人员的生态道德、环境意识差得惊人。据《中国青年报》XX年11月13日报道:某省环保局日前公布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31%的群众认为环境保护应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然而却有高达95%的市长、厅局长认为加大环保力度会影响经济增长。生态道德文化缺失还表现在消费领域追求奢华、过度消费、甚至挥霍浪费等方面。事实说明,在广大群众尤其是在公职人员中间,强化生态道德文化教育,“补生态道德文化课”,亟为迫切、重要。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既是目标任务之一,也是实现“更高要求”的保障。总的看,我国物质文明建设成就卓著,城乡人民对经济发展、生活改善是满意的,给予好评,但对环境恶化,则反映相当强烈。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其他目标任务同步。然而,同物质文明相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明显滞后,亟须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否则,势必会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后腿。这是应当防止和避免的。  我国是具有悠久生态道德文化与伦理传统的国家,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而朴素的生态道德文化,其中“天人合一”理念就代表了中华民族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精神境界。“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法律的约束,更需要道德的感悟。而通过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生态道德文化教育,是提高全社会生态道德文化水准的最佳途径和方式。应当抓住这一良好机遇。在广大城乡居民中广泛深入地开展生态道德文化宣传教育,普及生态道德文化知识;特别要重视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态道德文化水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企业建设;加强生态道德立法,规范人们的生态道德行为;转变消费观念,倡导适合国情的合理适度消费;还要实行村居民生态自治,充分发挥民间环保组织的作用,并把生态道德文化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结合起来,以收相互促进、事半功倍之效。  最后我认为如果我们能够按照生态文明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技术进步,有效降低能耗,推进经济集约化、生态化、知识化,是多么迫切、紧要!其潜力又是多么巨大!如果各级政府、各行各业在行动上切切实实这么做了,那么,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生态优化、环境保护,岂不可以创造出新的人间奇迹!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在维持自然界再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再生产;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和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从广义看,是指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形态;从狭义看,生态文明是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而言的,是文明的一个方面,即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因此,生态文明的建设对社会的现实存在和未来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建设生态文明对于我国现实和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生态文明”写入十七大报告,是我们党首次把“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写进党的行动纲领,必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产生重大影响。“生态文明”写入十七大报告,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对日益严峻、全球关注的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作出的庄严承诺。“生态文明”写入十七大报告,使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一起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生态文明,既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 建设生态文明是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共同事业,在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破解我国前进中的种种难题有决定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成就辉煌。但发展中所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突出,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收益分配差别扩大,生态退化、环境污染加重,民生问题凸显以及道德文化领域里的消极现象等,严重制约了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如何破解难题,走出困境,实现良性循环,事关改革、发展大局。须知,这些矛盾和问题都是传统工业化带来的,若以工业文明理念和思路应对,不但于事无补,还会使困境日益深化。惟有以生态文明超越传统工业文明,坚持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和思路,对发展中的矛盾、问题作统筹评估、理性调控、综合治理,方能化逆为顺、举一反三、突破瓶颈制约,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论文2021号

如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论文如何加强?应该保护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平衡,保护文明建设等等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所达到的新高度。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上,实现的重大创新,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是多方面的,我们只有全面、准确的理解其重大意义,才能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与坚定性,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第一个方面的意义,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第二个方面的意义,科学发展观坚持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宝贵经验,汲取和借鉴了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与当代发展理论的新成果,反映了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现实要求,以及当代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这两个问题刚才路局长和黄局长都做了非常好的阐释,在这里就不再展开了。 第三个方面的意义,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行动指南。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要在21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族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诸多方面和领域的综合指标,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乃至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的目标。我们只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才能够不断地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一句话,只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第四个方面的意义,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的解释了发展的丰富内涵,指出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既合规律,又合目的,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进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和谐社会建设整体推进的发展,是不断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文化、政治权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整体素质的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是和谐发展与和平发展相统一的发展,因此科学发展观对于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作出了统一的安排。 科学发展观又深刻解释了发展的价值取向,发展的核心,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对为谁发展,靠谁发展这样的问题作出了科学的回答,阐明了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终极目的,这是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在谋发展、促发展、实现发展问题上一种根本的价值取向和根本的工作路线的一种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研究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深刻的解释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内在联系,深刻的解释了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融关系,深刻的解释了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对于怎样发展作出了科学回答,提出了认识发展、谋划发展、促进发展的一系列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这样就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为加快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明了正确的方法路径。比如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要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要求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坚持发展为了人民,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发展依靠人民,把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作为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坚持让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科学发展观还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辩证运动的原理,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认为发展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有机联系,全面进步、协调推进的总体运动过程。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过程,我们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又要在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质量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运筹、统筹兼顾的辩证法,坚持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与社会全面进步,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东部、中部、西部平衡发展,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相互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科学发展观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也是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加强我们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一种迫切的需要。我们只有牢固的树立和认真的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够提高、把握和驾驭全局的能力,正确的认识和妥当的处理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问题,谋划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