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计算机技术在地质中的应用与探索论文题目怎么写的高中

发布时间:2024-08-28 13:02:24

计算机技术在地质中的应用与探索论文题目怎么写的高中

计算机方面的技术我理解

亲 需要发表论文吗

计算机技术在地质中的应用与探索论文题目大全高中地理

主要还是选址 评定土方量 矿产储量吧 再就是用于灾害地质的危险等级划分很不全面

计算机技术在地质中的应用与探索论文题目怎么写的啊

我刚刚毕业做先向导师要格式确模版再改内容能减少错误能节约间

写一个专门的论点,详细论述,写一些见解和心得!

①标题(Title)②署名(Authors)(包括单位及合作者)③摘要(Abstract)(包括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等)④引言(Introduction)⑤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⑥结果(Results)(包括图表及其注解等)⑦讨论(Discussion)(包括结论)⑧致谢(Acknowledgements)⑨参考文献(References)摘 要为方便读者概略了解论文内容,在论文的正文之前,用醒目字体刊印约200~250字左右的摘要,简述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等摘要力求精练,应反映全文的主要内容在摘要之下,根据内容选写3~8个关键词(Keywords),主要目的是为了方便编制或纳入电子计算机检索,尽可能用标准的 “主题词表”中的术语引 言亦称前言、导言或序言,是文章开头的一段短文,简要说明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指出研究方法和途径,亦包括这一研究的历史、现状、前人的方法、结果及见解,对自己的启发等引言对读者起到一定的定向作用,写引言切忌离题或公式化。在正文内首次出现不常用的英语术语缩写词时,应写明全称,并要有中文注释材料与方法材料部分应说明具体的实验观察对象,所用仪器和试剂的产地、型号及规格等,实验动物的来源、名称、种系、性别、体重及健康状况等在方法部分要着重介绍研究的对象与数据如何获得,使读者了解样本的代表性、组间可比性、指标与观测方法的精确性。详细写明实验步骤的细节,以便他人重复验证。生物学实验必须设立对照组结 果结果部分是论文的实质和精华,描述必须如实、具体和准确。把经过审核以后用统计学处理过的实验检测数据资料按照逻辑顺序在正文及图表中表达科学研究论文的结果多用3种形式,即表格、图及文字说明。表格应做到有表序和表题。图下应有图号图注,图中重要部位应有标志,应用原始的实验记录图或照片,不宜用复印件或影印件文字、数据和符号是表达科研成果和结论的重要手段。文字应简明、清楚和明确,多用数学式表达成果,正确运用各种符号,对不符合主观设想的数据和结论,应作客观的分析,不宜作过多的文字说明讨 论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理论上对实验和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解释、推论或预测等,或者应用自己和定论的实验根据进行讨论,阐述实验结果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比较,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讨论中要避免与实验结果无关的主观推断或不成熟的结论谢 词一部论著的写成,必然要得到多方面的帮助。对于在工作中给予帮助的人员(如参加过部分工作,承担过某些任务、提出过有益的建议或给予过某些指导的同志与集体等)。应在文章的开始或结尾部分书面致谢。致谢的言辞应该恳切,实事求是,而不是单纯的客套参考文献列出参考文献的作用:①论证作者的论点,启发作者的思维;②同作者的实验结果相比较;③反映严肃的科学研究工作态度,亦为读者深入研究提供有关文献的线索所引用的参考文献篇数不宜过多,论著类论文要求在10篇左右,综述类文章以20篇左右为宜所引文献均应是作者亲自查阅过的,并注意多引用权威性、专业性杂志近年发表的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列出时要按文献在文章中出现的先后,编数码,依次列出完整的参考文献(书籍)写法应列出文献的作者(译文注明译者)、书名、页数、出版者、出版时间、版次等完整的参考文献(论文)写法应列出文献的作者、文章标题、期刊名称、年/卷/期、起讫页数等

计算机技术在地质中的应用与探索论文题目怎么写初中生

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论文题目1、局域网的组建方法2、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3、计算机网络安全及防火墙技术4、校园网站设计4、数据库语言编写学生学籍管理5、个人电脑安全意识如何提高6、浅析计算机病毒及防范的措施7、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漏洞及防范措施8、二十一世纪的计算机硬件技术9、计算机最新技术发展趋势10、计算机病毒的研究与防治11、论述磁盘工作原理以及相关调度算法12、高校计算机机房管理的维护和探索13、C语言教学系统设计14、浅谈子网掩码与子网划分15、微机黑屏故障与防治研究16、虚拟局域网的组建与应用17、学校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18、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19、浅谈搜索软件对网络安全的影响20、浅谈办公自动化网络安全21、防火墙技术的研究2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习网站23、单片机的应用24、磁盘阵列的安装、设置、技巧25、多媒体课件或网络课件制作26、嵌入式Internet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及研究27、Web服务应用研究与设计28、数字逻辑课程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实现29、因特网的出现及发展对教育技术的影响30、C++课程设计报告31、局域网的安全攻防测试与分析32、无线局域网的组建与应用33、windows 2003 server操作系统探讨34、网页的设计与应用35、office各组件的相互数据交换36、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教学方法比较分析37、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调试38、个人网站的设计与实现39、计算机网络故障的一般识别与解决方法40、计算机辅助设计现状及展望41、浅谈auto cad绘制二维图形的方法及技巧42、音频功率放大器43、安全网络环境构建(网络安全)44、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45、数据库应用46、当前企业信息系统安全的现状及前景分析47、企业信息化与数据环境的重建48、基于VFP的小型超市管理系统49、网站建设中故障分类和排除方法50、计算机工具软件使用实战技巧51、组建小型局域网络52、电子小产品设计与制作53、80C51单片机控制LED点阵显示屏设计54、单片微型计算机与接口技术55、嵌入式系统56、linux注:你们可以在这些给定的里面选择也可以自己选其他的。(这个就是给你们参考参考。)你们选好题目后就把所选题目发给我(5月20号之前)。

在网上一搜一大把,有好多的专业的论文网站或者论坛,参考 参考还是可以的,要是直接档下来,那就不太好了,

这个得看自己的爱好~还有就是自己擅长哪个方向~

一、定义  计算机毕业论文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培养方案中的必修环节。学生通过计算机毕业论文的写作,培养综合运用计算机专业知识去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有所用,不仅实践操作、动笔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还极大地增强了今后走向社会拼搏、奋斗的勇气和自信。   二、分类  计算机毕业论文一般可分为四大类:  1计算机信息管理  2计算机应用  3计算机网络  4计算机软件  三、计算机毕业论文研究方向  计算机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通常有以下四类:   1.完成一个不太大的实际项目或在某一个较大的项目中设计并完成一个模块(如应用软件、工具软件或自行设计的板卡、接口等等),然后以工程项目总结或科研报告、或已发表的论文的综合扩展等形式完成论文。 这类项目的写作提纲是:1)引言(应该写本论文研究的意义、相关研究背景和本论文的目标等内容。);2)×××系统的设计(应该写该系统设计的主要结论,如系统的总体设计结论(包括模块结构和接口设计)、数据库/数据结构设计结论和主要算法(思想)是什么等内容。);3)×××系统的实现(主要写为了完成该系统的设计,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都有什么,以及如何解决,必要时应该给出实验结果及其分析结论等。);4)结束语(应该总结全文工作,并说明进一步研究的目标和方向等)。  2. 对一个即将进行开发的项目的一部份进行系统分析(需求分析,平台选型,分块,设计部分模块的细化)。这类论文的重点是收集整理应用项目的背景分析,需求分析,平台选型,总体设计(分块),设计部分模块的细化,使用的开发工具的内容。论文结构一般安排如下: 1)引言(重点描述应用项目背景,项目开发特色,工作难度等) ;2)项目分析设计(重点描述项目的整体框架,功能说明,开发工具简介等);3)项目实现(重点描述数据库设计结果,代码开发原理和过程,实现中遇到和解决的主要问题,项目今后的维护和改进等,此部分可安排两到三节);4)结束语。   对某一项计算机领域的先进技术或成熟软件进行分析、比较,进而能提出自己的评价和有针对性创见。这类论文的写作重点是收集整理有关的最新论文或软件,分析比较心得,实验数据等内容。论文结构一般安排如下: 1)引言(重点描述分析对象的特点,分析比较工作的意义,主要结果等) ;2)分析对象的概括性描述;3)分析比较的主要结果(如果是技术分析,给出主要数据,如果是软件分析,给出代码分析结果,实验过程等) ;4)分析比较的评价和系统应用(可以给出基于分析比较的结果,提出某些设计实现方案,和进行一些实验工作 ;5)结束语。    对某一个计算机科学中的理论问题有一定见解,接近或达到了在杂志上发表的水平。这类论文的写作重点是收集整理问题的发现,解决问题所用到的基本知识,解决问题的独特方法,定理证明,算法设计和分析。论文结构一般安排如下: 1)引言(重点描述要解决的问题的来源,难度,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等) ;2)基本知识(解决问题涉及的基本定义,定理,及自己提出的概念等);3)推理结论(给出问题解决方案,包括定理证明,算法设计,复杂性分析等) ;4) 结束语。   四、计算机毕业论文的构成  一般,一份完整、规范的计算机毕业论文应大致包括以下项目(各院校要求不完全相同):  摘要及关键词Abstract and Keywords  目录  正文第一章 引言1、本课题的研究意义2、本论文的目的、内容及作者的主要贡献   第二章 研究现状及设计目标1、相近研究课题的特点及优缺点分析2、现行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3、本课题要达到的设计目标   第三章 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1、研究设计中要解决的问题2、具体实现中采用的关键技术及复杂性分析  第四章 系统结构与模型1、设计实现的策略和算法描述2、编程模型及数据结构  第五章 系统实现技术1、分模块详述系统各部分的实现方法2、程序流程  第六章、性能测试与分析1、测试实例(测试集)的研究与选择2、测试环境与测试条件3、实例测试(表格与曲线)4、性能分析  第七章 结束语致谢参考文献  五、完成计算机毕业论文的各个环节:    1、计算机专业实践环节形式:毕业设计  2、毕业论文实践环节应注意的事项(1)、“毕业论文”实践环节在全部毕业学分中占有一定学分;(2)、“毕业论文”实践环节从起步到毕业答辩结束历时至少4周以上;(3)、“毕业论文”实践环节包括两部分内容:① 完成“毕业论文”所开发的应用程序;② 针对所开发的应用程序书写“毕业论文”说明书(即论文);  3、毕业论文实践环节应先完成的工作在毕业论文实践环节之前,应向有关主管设计工作的单位或老师上报如下材料:(1)《毕业论文实践环节安排意见》(包括领导小组名单,毕业班专业、级别、性质、工作计划安排、实践环节工作步骤,指导教师名单,学生分组名单)、(2)《毕业论文(论文)审批表》一式两份(要求认真审核、填写指导教师资格,包括职称、从事专业、有何论著,每人指导学生不得超过一定人数,兼职(或业余)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数根据情况酌减)。  4、关于“毕业论文”工作的过程步骤:  (1)、“毕业论文”题目的选择选题时应遵循以下原则:①选题必须符合计算机专业的综合培养要求;②应尽可能选择工程性较强的课题,以保证有足够的工程训练;③毕业论文工作要有一定的编程量要求,以保证有明确的工作成果;④选题原则上一人一题,结合较大型任务的课题,每个学生必须有毕业论文的独立子课题;⑤选题应尽量结合本地、本单位的教学、科研、技术开发项目,在实际环境中进行。总之选题要体现综合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先进性原则、量力性原则等选题时要达到以下目标:①选题与要求提高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②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③掌握软硬件或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能力;④提高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⑤提高协作配合工作的能力。  (2)、“毕业论文”题目审核有关单位将毕业学生选择的题目填写在同一个“毕业论文(论文)审批表”中的“毕业论文安排表”相应栏目中,,审核通过后方可开展下一步工作。  (3)、“毕业论文”应用程序开发实施(大致用时安排)①需求分析阶段(约一周时间完成)②系统分析阶段(约一周时间完成),同时完成毕业论文说明书前两章资料整理工作。③系统设计阶段(约一周时间完成)④代码实现阶段(约三周时间完成)同时完成毕业论文说明书第三章、第四章资料整理工作。⑤系统调试阶段(约二周时间完成),同时完成毕业论文说明书第五章资料整理工作。⑥投入运行阶段(约一周时间完成),同时完成毕业论文说明书中第六章资料整理工作。⑦毕业论文说明书的整理定稿阶段(约二周时间完成)

计算机技术在地质中的应用与探索论文题目大全高中生物

学术堂整理了十五个好写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进行参考:  1、多媒体课件开发工具对比研究  2、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研究  3、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研究  4、网络环境下教学评价系统研究  5、利用网络技术支持课堂教学改革  6、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的研究与实现  7、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探讨  8、基于FLASH的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  9、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影响现状与对策  10、新课程改革下中学信息技术课改情况调查分析  11、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素质和能力、角色与地位  1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  13、中学新课程对信息技术教师的素质要求研究  14、多媒体课件或网络课件制作  15、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制作

计算机在人事管理中的应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作为信息载体的计算机日益显露出其举足轻重的地位。当今社会已步入了信息社会,知识经济将成为新世纪的主导产业。伴随计算机的逐步推广和使用,计算机已在科研、生产、商业、服务等许多方面创造了提高效率的途径,与此同时,单位技术成本也逐年有了明显的下降,然而办公室里的人事费用却不断增加。在国外,花费在专业、管理和行政人员上的成本占了办公室总成本的2/3—4/5,这一现象使人们对办公室自动化的要求与日俱增。我们必须在进行机构改革的同时,尽快使用现代化管理设备、管理手段、管理方法。计算机在人事部门的广泛使用,改进了统计手段,改革了统计方法,提高了统计工计算机在人事部门的广泛应用,将为我国的人事管理工作,提供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并将为开创人事管理工作的新局面创造条件。目前,计算机在我国的人事管理工作中,主要可用来进行报表处理,档案管理,文书编辑,信息查询,综合分析。干部统计作为人事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对干部情况的调查,整理和分析,了解干部队伍的发展趋势,为各级领导机关制定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加强干部管理,改革干部制度提供准确数字的依据。其工作除涉及到干部的基本情况统计之外,还包括干部的工资统计,干部编制情况统计,干部奖惩情况统计,军转干部安置情况统计,老干部情况统计等方面,其涉及的面之广,数据量之大可想而知,若利用手工进行干部的统计工作,大致要经过干部统计调查,干部统计资料的整理,干部统计分析三个过程,但这种手工统计过程,存在着几个明显的问题,比如说统计资料缺乏准确性,及时性,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手工方法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劣势,使人们慢慢意识到管理现代化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一股不可抗拒的洪流。在管理现代化的浪潮中,人事管理现代化也势在必行。实现人事管理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科技手段。科学的管理方法在管理中一般是指数学方法、系统方法、信息方法、控制论方法、社会学方法、心理学方法等科学方法,而先进的科技手段主要是运用当代最新科学技术之一的电子计算机来为人事管理现代化服务。电子计算机作为数据处理系统,已逐渐成为人事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工具,在人事管理中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已经开始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人员工资管理、人事统计和查询、干部考评和人事档案管理以及人才预测和规划等。管理现代化是汉代社会发展的一股不可抗拒的洪流。近几十年来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综合性越来越强,生产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行业有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更不密切。组织管理日趋复杂;而现代化科学技术也正以史无前例的速度不断分化,不断综合,全方位地向高又立体的微观、宏观方向进军。这些,要求管理工作对实际问题的反映和决策必须迅速及时,对信息系统的完善程度越来越高,传统的手工业式的管理理论、方法、体制已远远不能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和四化建设的需要。改革、创新,实现管理现代化势在必行。现代化管理的内容很多,关系很复杂,它包括人、资金、物质、信息和时间等诸要素,其中起关键作用的要素是人。人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在管理中处于双重地位,且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可见人是现代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因此,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人事管理在整个复杂的管理大系统中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牵一发而动全身,抓好了人事管理就为其他管理的优化得到根本的保证。管理改革必须配套进行,现代化管理的实施也需要协调发展,人事管理既然在管理系统中 占有如此突出的重要地位,在管理现代化的浪潮中,人事管理现代化也需同步进行,才能使现代化管理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当代科学技术发展中起到放大和增产的作用。总而言之,人事管理现代化是管理现代化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它是把现代化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运用到人事工作中,使人事管理达到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以适应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现人事管理现代化,使从事管理工作由原来凭个人或少数人的经验作决策,逐步上升到按事物的内在规律的科学高度办事,做到物质与精神相结合,抽象与具体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现状和未来相结合,个体与群体相结合。至于先进的科技手段,除科学地运用原有的生物、化学、物理、机械等手段外主要是运用当代最新科学技术之一的电子计算机来为人事管理现代化服务。概括地说,人事管理现代化的内容是包括人事管理思想的现代化、人事管理、组织的现代化、人事管理手段的现代化。通过这四个方面的现代化来实现人事管理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的现代化和从事人事管理工作者自身的现代化。人事来之不易系统化,是人事管理现代化的一个重点。研究人事管理,必须研究这个系统所处的环境,即研究政治系统,经济系统,法律、科技和文教系统,人物系统和大管理系统对人事管理系统的影响以及人事管理系统的反影响。离开周围的事物,去研究人事管理现代化,是注定要失败的。人事管理系统内有多种元素,如:管理人员、管理机构、办公设备、规章制度、各业务环节,各种管理技术和方法等,都可以看作它的“元素”。各元素之间的联系是否有序,联系的方式和效果是否最优,直接影响着人事管理的水平。在不同条件下,起主导作用的元素是不相同的。人事管理系统化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围绕着责任制和考核制,逐步建立起完整配套的干部“进”、“管”、“出”制度。实现系统化,除了要解决制度问题外,还有一个掌握系统方法的问题,即学会应用系统工程和系统分析法,这对搞好人事管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人事干部(人事管理人员),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员的才能?这是人事管理学研究的根本任务。对这个问题进行个体研究方面,目前是做得不够的。因为个体寓于群体之中,群体对人员才能发挥之影响作用,可利用系统原理去指示。通过群体研究来寻求合理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来取得令人满意的配合效果等。

康凤新1 袁西龙2(山东省地矿局,济南250013;青岛地质工程勘察院,青岛266071)作者简介:康凤新(1968—),男,研究员,主要从事水工环地质及地热地质工作。摘要:本文简要论述了计算机技术在水文地质中的应用,包括二维动态数据处理、三维数据处理、数值法计算数据处理、数据库建设及空间数据库管理等。关键词:计算机技术;水文地质;应有人类社会已进行了信息时代,其标志便是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为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在水文地质研究中也应加强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逐步实现资料整理、参数及资源计算、数据管理、图形绘制的计算机自动化,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成果精度、增强高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现就几种常用计算机软件在水文地质研究中的应用做一简介。1 二维动态数据处理二维动态数据处理常用的计算机软件是Golden Software,I公司研制的Grapher。其特点是可以自动绘制非常复杂的二维动态曲线图,并可集多因素动态曲线于一图,便于综合对比分析。同时,Grapher还可自动拟合出回归方程,包括线性方程、指数方程、幂函数方程、对数方程、多项式方程等,供分析、预测预报用。图1展示的是趵突泉自1959年以来的流量动态变化曲线及根据多项式拟合方程自动绘制的曲线。图1 趵突泉实测流量变化曲线及其拟合曲线纵坐标为趵突泉流量,104m3/d,横坐标为时间,年;实线为实测流量值,带菱形符号的曲线为拟合值图2展示的是多因素动态曲线图,包括矿化度(图中的TDS)、总硬度(图中的Total hardness)、水位(图中的Water level)、水温(图中的Temperature)及开采量(图中的Production)等。图2 多因素动态曲线图Microsoft Excel 也可实现上述部分功能,但不如Grapher机动、灵活。2 三维数据处理三维数据处理最常用的计算机软件是Golden Software,I公司研制的Surfer。其特点是能够自动绘制水位标高、水位埋深、水位降深、水温、水化学、地面沉降量等三维图件,及各种叠置图。图3展示的是由Surfer绘制的羊庄盆地岩溶地下水位等值线图、地下水流向图与水面立体图的叠置图。从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地下水主径流带及汇集富水区的分布范围,对空间水文地质特征的研究变得直观、形象、简捷。如图4所示,Excel也可绘制另一类多因素三维图。3 数值法计算数据处理Modflow是美国地质调查局开发研制的数值法计算机软件,是英文Modular Three-dimensional Finite-difference Ground-water Flow Model的英文简称,即模块化三维有限差分地下水流模型。Modflow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目前世界上最为流行的地下水运动数值模拟的计算机程序。其特点之一是可直接调用MapGIS、Surfer等数据格式,也能够将输出数据转换为Grapher、Surfer格式(图5、图6)。这样,便可将Modfow与Map-GIS、Grapher、Surfer等软件结合起来,使繁琐、复杂的数值法计算变得相对便捷、高效。图3 羊庄盆地岩溶地下水位等值线图、地下水流向图与水面立体图的叠置图图4 趵突泉多因子水质动态图图5 Modflow计算、Grapher绘制的地下水位实测及拟合曲线纵坐标为地下水位,m,横坐标为时间,d;实线为Modflow计算地下水位,带五角星的虚线为实测水位图6 Modflow计算、Surfer绘制的地下水位等值线及地下水流向图4 数据库建设处理海量水文地质、环境地质数据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是建立勘查、研究及监测数据库。目前最流行的数库系统软件是FoxPro、最流行的高级编程语言是C+ +。图7就是利用这两种软件研制的地下水勘查信息系统所展示的成果之一。利用该系统可以方便地实现水源地数据查询、统计、综合分析、动态图绘制等功能。图7 地下水信息系统水源地动态分析功能之一5 空间数据库管理空间数据库管理需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目前国际上最通用的GIS软件是ESRI公司研制的ArcInfo和ArcView。ArcView可将一般数据库与图形库链接起来,并可实现动态链接。图8中的右下图为山东省地下水水源地分布图,用鼠标选中某一水源地后,与其链接的外部数据库便会自动打开,如图8中的右上图所示;同时,可利用定制的ArcView中的Grapher功能,自动生成各种动态曲线图或柱形图与饼图,如图8中的左图所示。6 结语在水文地质工作中,无论是野外资料整理,还是室内参数及资源计算、数据管理、图形绘制,都可以实现计算机自动化处理。图8 图形库与外部数据库的动态链接参考文献Cees van Westen,Introduction to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Geo-hazard Management in Coastal Areas,CCOP COASTPLAN Workshop,Osaka,JapanKang Fengxin and Yuan Xilong,GIS Application for the Management of Groundwater Resources in Shandong Province,China,CCOP TECHNICAL BULLETIN VOL30—Geo-information and GIS Application for the Urban Areas of East and Southeast Asia,GSJ/AISTKang Fengxin and Xu Junxiang,Urban Environmental Geologic Problems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in Shandong Province,China,Technical Documents in Hydrology,N27—Future groundwater resources at risk,UNESCO,Paris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传感器波段分辨率和地面分辨力的提高,遥感数据量也在急剧增加。就第一代的MSS图像来说,其象元值为79m×79m,一个波段就记录了760万个象元(素),一景MSS图像(185km×185km)4个波段就达3000万个数据;而第二代的TM图像与第一代相比,波段数由4个增至7个,地面分辨力从79m×79m提高到30m×30m,则一景相同面积的TM图像就超过3亿1700万个数据。因此,一景遥感图像对应于一个地区来说就是一个浩繁的、包罗万象的数据库。而人们要从如此浩繁的数据库中提取以石油地质为目的的有用信息就有赖于不同方法的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于遥感信息数据的石油地质应用来说,其本身就是一件十分复杂的问题。因为它不仅受控于不同的地质、地理环境,而且中国当前的石油勘探又主要集中于广大的第四系覆盖区,因此如何提取覆盖层之下的深部地质信息就成了遥感在石油勘探应用中的突出问题之一。经过不同地区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笔者目前已总结出一种能获得地下地质结构及构造信息的组合图像及其方法。一、组合处理方法概述遥感图像的组合处理方法,最初是曹宇在新疆准噶尔盆地西部遥感地质应用研究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后来经过中国东部有关油田(辽河、江苏、河南)的应用实践得到不断的补充和完善,并形成了针对不同目的而设计的多种组合处理流程。组合处理方法的基本思路,是针对传感器所接收的,主要为地表和近地表的电磁波信息,而地下深部信息较为微弱这一特点。利用特殊的数字处理功能其目的在于,压制地表信息,最大限度地突出地下地质信息,从而获得能反映地下地质结构和构造的新图像。有关处理流程简述如下。(一)线性扩展—直方图调整—局部增强—彩色级上色处理功能组合线性扩展(PLIM)通过图像直方图的线性拉伸,将原始图像的亮度扩展至肉眼分辨最清楚的范围并符合感光材料的线性分布区间,从而使色调单一的图像变得层次分明。线性扩展公式:叶和飞油气地质遥感论文集其中:Xa、Xb——扩展前图像直方图的最小值、最大值;Ya、Yb——扩展后图像直方图的最小值、最大值;X——扩展前象元值;Y——扩展后的象元值。该功能可将图像的象元值按要求进行变换,并可提供最多为256个断点对的分段线性变换,而两断点之间的变换以内插方式进行。经过扩展后的图像,其信息得到了大大增强。但由于图像波段的相关性较大,使一些地区图像的色调显得十分单一。这样,就有必要对扩展后的图像作进一步的调整,以便使图像的色彩饱满、丰富,这取决于下一个处理功能。直方图调整(ADJUST)该功能用平移和扩展(或压缩)图像直方图的方法,对一幅图像进行线性变换,使所得新图像的象素亮度值具有用户所确定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适当选择输入统计量(从整个图像或事先确定的着色区中确定),能保持扩展后图像的方差,而调整其各波段的均值,促使图像各波段间直方图的峰值错开,使图像变得色彩鲜艳。局部增强(LOCAL ENHANCE)将图像分成若干足够小的局部,分别统计其方差(S)和均值(M),然后以各自的均值为背景,调整灰度级范围,使新的灰度值服从正态分布。变换公式如下:叶和飞油气地质遥感论文集其中:X——原图像象元值;Y——经增强后图像的象元值;S、M——原图像以X为中心点的窗口内的方差、均值;S′、M′——用户所期待的方差、均值。局部增强后的图像,其直方图充满了0~255个灰度级范围,从而丰富了图像的色彩,平滑了其方差,使图像中的微弱信息,尤其是隐伏地质信息得到了有力的增强。而相反,对地表原先较强的信息进行了压制。彩色级上色(PSEUDO)根据肉眼对彩色分辨能力较灵敏的特点,该功能将图像的直方图分布分成若干个等级,由计算机自动按给定图像的色调、亮度和对比度进行上色。通过该功能的变换,可增强图像的相关信息,当图像象元间相关程度高时,其彩色也表现出近于一致的颜色,从而达到突出图像中隐伏地质信息的目的。除了上述的功能组合外,还有许多针对不同目的而采取的功能组合。则为:(二)线性地质构造组合处理A反差增强—矩阵变换—跟踪球变换;B反差增强—模板卷积。(三)岩体相带组合处理A反差增强—矩阵变换—跟踪球变换;B反差增强—直方图调整—局部增强—彩色级上色。(四)增强图像信息,色彩的组合处理线性扩展—直方图调整—局部统计增强。这些方法与前述的“线性扩展—直方图调整—局部增强—彩色级上色”功能组合大同小异,在此不一一叙述。二、组合功能图像处理对遥感数据资料的选择经验表明,就目前的I2S—101系统而言,对MSS、TM及SPOT三种常用的图像数据,采用同样的功能组合进行处理,其结果存在明显差别。前者较为理想,地面信息,如植被、水系等大部分被压制而生成一种连续的和较为清晰的地下结构的新图像(图版Ⅵ-2、Ⅹ-2);而后两者不甚理想,其地面信息的部分或大部分没有被压制,其生成的图像依然以地面特征为主(图版Ⅳ-1)。分析推测这种现象与三种图像数据的密度和地面分辨力(SPOT;20m×20m>TM;30m×30m>MSS;79m×79m)高低有关,而与图像波段之间的组合没有明显的关系。换言之,单位面积中的信息量愈多,分辨力愈高,则被包含的地下信息就愈不易剥离而被提取出来,故而仍保留较多的地面信息,SPOT、TM属之,而MSS是三者中单位面积中数据量较少、分辨力较低的一种,恰好适合设计中的多功能组合处理方法,而生成理想的能反映地下结构信息的图像。当然不是说数据量愈少分辨力愈低、就愈适合这种功能组合处理方法,如分辨力1000m×1000m的NOAA卫星资料就无法用多功能组合方法处理而获得上述图像。因此,本文所论述的组合功能处理方法,只选择MSS图像数据资料,还与I2S—101图像处理系统及组合处理方法所要求的阈值有关。三、MSS组合图像的特点通常的MSS标准假彩色图像,是指由7、5、4波段与红、绿、蓝计算机合成图像。这种图像,不仅包括了可见光波段的信息,而且也包含了部分近红波段的信息。它不仅能提供宏观地质结构的资料,同时也能提供反映局部性的地质信息,是综合解译、分析不可缺少的基本资料。前面已指出这类图像的特点,是以反映地表地质信息为主的形象资料。这类图像是按不同波段赋予不同颜色而合成处理的,图像上的某一种颜色只代表某一区间电磁波谱相似的地物,并不代表这种地物本身的真正颜色,因此称其为假彩色图像(图版Ⅸ、Ⅹ)。在使用MSS假彩色图像进行解译的过程中,由于人们的工作经验不同,对地质问题的认识不一,不同的人会得到不同的结论。同时,一般的遥感图像尽管也包含地下深部的各种微弱地质信息,因其肉眼难以辨识而被解译人员所忽略。因此,寻求一种能有效提取地下地质信息的新图像,就成为解决许多地质问题的关键。组合处理图像,是在标准假彩色图像的基础上,以类似于物探资料处理中的“深度滤波”法对反映较为微弱的那部分地下地质信息,采用前述的“线性扩展—直方图调整—局部增强—彩色级上色”的组合处理功能进行大幅度的增强,而对原先反映较强的地表信息进行压制,以达到突出地下深部地质信息的目的。对比分析表明,经过组合处理的图像和标准假彩色图像具有很大差别,除能克服上述的不足之外,在组合处理图像上,原先反映清楚的河流、农田和植被等地表信息绝大部分被压制而代之出现了原先隐含在地表信息中的深部信息,并以不同“色级”构成的色带、色环及色块(见图版Ⅲ-2、Ⅹ-2)。这些色环、色块的色调各异,对比明显,解译精度大有提高。经与地震、重、磁力等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它们之间对地下地质结构和构造的反映有着密切的对应关系。四、MSS组合处理的影响因素分析十来年的实践证明,组合处理图像对解决地质问题十分有效,然而,影响图像处理及应用效果的因素也很多。诸如不同地区的地貌条件、地质条件和图像处理水平等。(一)地貌条件的影响上文已指出露头区的组合图像处理效果较差。究其原因在于露头区岩石裸露于地表,造成地表电磁波的强反射和强辐射,因而完全压制了地下深部的微弱信息,除非地下的构造形迹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否则就很难通过固结的岩层而表现出来。而在覆盖区,各种地物的反射率相对较低,地表信息相对较弱,地下信息也就显得较强了。而且地下信息能以一定方式反映在地表的水系、植被和地貌等方面的微小变化上,因此,组合处理图像上的地下信息就可得到更为有效的增强。(二)地质条件的影响影响组合图像处理及应用效果的地质条件很多,亦较复杂。一个地区的沉积史、构造发育史,以及由此而决定的地质结构和构造,等等。一般地说,构造越复杂,埋深越大,地下信息的传递就越困难。当然,地下的地质结构和构造,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上覆层的沉积、成岩和构造演化,或以继承性的和信息迭加的方式逐步反映到地表。覆盖区的遥感地质解译,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基于“继承性”这一前提条件而逐步深入的,至少目前如此。辽河盆地处于冀鲁断块上,其褶皱基底为上元古界,郯庐断裂带以西有较厚的中、上元古界分布,其他地区在早古生代大部分处于隆起状态,只有部分上古生界(C、P)零星分布于锦西、朝阳一带,第三系几乎直接覆盖在褶皱基底之上。因此,该地区的古生代和中生代沉积间断时间较长,其相互接触(不整合面上、下)的地层在形成时代上的差距较大,地质结构和构造也相对简单,组合图像的显示效果较为理想。其图像中的环、块状影像和地下地质构造(隆起、凸起、坳陷、凹陷、断块等)吻合程度很高。而在塔里木盆地塔北地区,由于地质结构十分复杂,既有前寒武纪的变质基底,又有海西期的褶皱基底。而且经历了中条—晋宁、柯坪—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等多个构造旋回,因此,遥感地质解译,尤其与含油层系有关的深部地质构造的解译效果就不如辽河地区那样明显。然而,经研究发现,该区虽受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但许多地质结构仍具有继承性的特点,而且这种特点还与地表微地貌有着密切的关系。值得重视的是,该区的已知油气田无一例外地与微正向地貌相关,即表现为遥感图像(组合图、TM标准图像)上的浅色异常。据此解译的东河塘、吉拉克等构造与初步探明的含油气区基本吻合(图1)。其他油气预测区(如雀羚斯得构造等)正待进一步钻探证实。图1 塔北地区MSS(156~32)地质解译图(三)处理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由于在I2S—101系统上进行组合处理的过程中,某些步骤如彩色级上色(PSEUDO),是使用跟踪球进行变换的,因此各人在掌握彩色标准的尺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不能不影响图像的处理结果,这也是使用MSS组合图进行地质解译所产生的影响因素。跟踪球对处理效果的影响,首先表现在相邻图像上同一地物的不同颜色。其次还表现在色级构成图案的衔接上。上述问题只要处理、解译人员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探索是不难解决的。五、MSS组合图像应用分析MSS组合图像主要用于第四系覆盖区的地质解译及分析。从目前回顾的情况来看,其应用效果较为理想。因为无论是南阳油田、中原(东濮)油田、苏北油田或辽河油田,根据当时利用MSS组合图像解译结果所作含油有利区的预测,经过后来的勘探不少地区得到了验证,获得工业油流。如中原油田遥感预测区南部的三春集、瓜营两构造于1990年钻获工业流油,并上报探明储量达1000多万吨,成为该油田当年主要增加储量的地区。另外根据MSS组合图解译的一些潜伏构造也陆续被物探所证实。下面就有关油田的遥感应用结果作一扼要回顾。(一)辽河油田辽河盆地及其外围,1989年经组合处理图像的地质解译,发现了许多与油气信息有关的环形影像,经后来的钻探证实,在原遥感预测区发现了工业油气流。如①荣兴水库以西的 17、 18环形构造(见62页图1):为环形或长圆形浅色影像异常,整体走向近南北,为一滩涂中的相对高地。该地区为受水网干扰的热异常区,影像具渲晕状,与已知油田的图像有较为相似的特点。分析认为该环形影像为有利的含油气区(67页图3)。1991年在该预测区内钻探获得工业油气流,进一步的勘探还发现了海外河构造并控制了海外河油田。此外,在该构造东北的大洼环形影像( 15)以及荣兴水库南的环形影像( 22)亦先后发现工业油气流。(二)塔里木盆地塔北地区MSS组合处理片(156~32)的地质解译,获得了许多MSS标准片上未能识别的影像特征(见图版Ⅹ-2)。如哈达墩南面的RR123、RR124、RR125、RR126(图1)等,在标准片上表现为一大片较均匀的黄色沙地,而在组合图像上,则表现为黄色调背景上具绿色、蓝色斑块,或绿色调背景中的黄色色斑,色调异常明显,分别与重力高和重力低间互带相吻合。又如大河沿东北面的RR82、RR90,在MSS标准片上表现为较周围色调稍暗的黄绿色调,沙丘形态与其周缘也有些差别,但特征不太明显,而在MSS组合处理图像上,表现为以蓝色斑块为主,内杂黄色色斑的醒目不规则影像异常,与重、磁力异常高相对应,地震解释为一地下火成岩体。以MSS组合处理图像为底图,我们对塔北地区进行了重点解译。解译结果表明,许多已知油气田都与图像上的环块状影像特征相对应。如东河塘构造,为一石炭系砂岩油藏,在图像上表现为亮黄色、白色的浅色异常,外观呈树枝状,被水系切割,北缘为线性构造所限制,走向北西(R47)。轮台东南的R59影像异常,为醒目的白色调,水系绕流,呈较规则的椭圆形,经钻探,于轮南59井发现工业油气流,为石炭系隆起构造,现已建成吉拉克油田。此外,R43、R50与二八台—轮台潜山构造带相吻合,R44大体相当于雅克拉潜山带,R49为著名的168号构造。所有这些环形、块状影像,在组合图像上无一例外地表现为浅色(浅黄、黄和白色)色调,与周围的背景色调差异明显。根据以上已知的油气田与环块状影像的关系,我们对R55(即雀羚斯得环形影像)进行了类比分析,认为它是塔北地区近期油气勘探的重要靶区。其理由:①地表的微正向地貌与遥感图像上浅色环形影像特征相对应;②塔北地区已知油田与遥感的浅色环形影像特征有明显的相关性,与化探吸附烃(C1—C4)、紫外荧光的顶盖效应,汞与氡的边缘效应及热红外图像的负异常特征吻合;③与地震圈定的地下构造圈闭吻合较好。与吉拉克构造相比,它们都处在北东向的断裂构造带上,都为石炭系隆起,为水系绕流的微正向地貌,在影像上均表现为巨型浅色环状体,均处于北部坳陷的北斜坡上,且雀羚斯得构造更近生油坳陷,且与塔北其他已知油田在遥感影像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是极有希望的含油远景区。但目前仍待钻探。大量事实证明,在覆盖区内选用有效的组合处理图像,不仅可以提高遥感信息的地质解译效果,而且还能通过相似地质背景中已知油田遥感信息特征的类比分析直接预测油田。如果将上述预测方法以量化的形式固定下来,那对今后的油气勘探将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