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论文1000字开头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4-07-08 21:57:04

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论文1000字开头怎么写

浅谈社会与经济同步发展是和谐社会的基础 【论文关键词】和谐社会 社会发展 经济发展  【论文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社会学角度看,就是要构建社会结构各个层面的和谐,主要有:城乡结构的和谐、区域结构的和谐、社会阶层结构的和谐、就业结构的和谐、代际结构的和谐、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和谐、价值观的和谐等。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和谐相处的人际环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社会学角度看,就是要构建社会结构各个层面的和谐,主要有:城乡结构的和谐、区域结构的和谐、社会阶层结构的和谐、就业结构的和谐、代际结构的和谐、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和谐、价值观的和谐等。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和谐相处的人际环境。      一、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社会发展首先取决于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推动整个社会发展。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给社会发展创造了前提。但社会发展严重滞后时,也会妨碍经济增长。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实现经济与社会同步发展。人类历史发展的经验表明,经济的持续高增长期,往往也是社会矛盾的高发期。我国长达20多年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不仅使原来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变化,而且使各种深层次社会矛盾逐渐显露,对原来相对稳定的社会格局产生了巨大冲击。只有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了,才能化解社会矛盾,社会稳定才能得到保证。我国2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使全社会都得到了好处,但先富起来的毕竟是少数人,加之分配制度上的缺陷,我国的贫富差距有扩大的趋势。构建和谐社会,最基本的要求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这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地区发展不平衡等因素,造成我国经济上快速增长的同时,社会并未同步协调发展。在社会发展中存在一些不和谐方面,一是我国的农民数量以及农业从业人员的比重过大,这给我国完成向现代社会结构的转型带来困难。按国际贫困标准(购买力平价计算每人每天收入或消费不低于1美元),农村还有1亿多贫困人口,而现代化国家的最有标志性的指标,就是农民不再是穷人。二是我国的收入差距没有按照应有的规律向缩小的方向发展,而是继续加速扩大。这既有我国劳动力无限供给趋势限制了初级劳动工资提升的特殊原因,也有现代财富积累速度大大加快和社会组织中间管理阶层出现新分化的新情况,还有转型期腐败和非法致富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三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没有出现劳动力短缺,而呈现出劳动力在一个较长时期供大于求的趋势,就业问题一时难以根本缓解。四是我国由于人均寿命延长和严格的人口控制,出现还没有富裕起来就过早老龄化的现象。      二、从社会结构层面构建和谐社会      在我国改革开放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推进的过程中,新的社会矛盾、新的社会问题不断涌现,有时甚至集中暴露出来。从社会管理体系方面,构建和谐社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协调社会各阶层利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使我国原有的利益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调整和重组,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和日益多样化的利益诉求,从而使社会关系更为复杂,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带来了一系列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潜在隐患。社会不同阶层、不同群众之间既存在着共同利益,又有着各自特殊的具体利益要求。为此,一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二是要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增强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三是要特别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把解决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提高到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要“高度重视和关心欠发达地区、比较困难的行业和群众。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发挥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根本力量的作用,鼓励和支持包括新的社会阶层在内的全体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建立健全社会协调机制,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自觉维护安定团结。逐步建立和谐的社会秩序   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使许多社会深层次矛盾逐步显露出来,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已成为建立稳定、有序、和谐的社会秩序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善于把解决突出问题与全面推进工作结合起来,把抓好当务之急与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把教育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结合起来,尤其要解决好上访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建立重大决策的群众听证会制度,疏通广大群众和社会各阶层表达意愿、意见、要求的渠道;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进一步建立健全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对处理和解决信访问题不力导致矛盾激化的,要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加强部门与部门之间、部门与地方之间、地方与地方之间的沟通与联系,搞好配合与协作,逐步形成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的社会秩序工作格局。   建立有效的社会稳定机制   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社会稳定机制,能果断处理突发事件。由各种社会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不仅数量增加、规模扩大,而且有的群体性事件组织化倾向明显。此外,由于经济利益驱动造成的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也引发了一些意外事故。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对党和政府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建立健全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协调机制,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化解矛盾的合力。要不断加强对新形势下各类群体性事件形成规律的研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采取有效措施,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对于地震、洪灾、矿难等灾害,应建立应急预案,并逐步建立应急指挥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对于各种犯罪活动、各类社会丑恶现象,要严厉打击。要充分发挥司法等专门机关惩治犯罪、维护稳定的职能作用,不断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   逐步理顺收入分配秩序   公平主要包括起点公平、机遇(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起点公平,因为存在着家庭出身、个人能力差距、智力水平的差别,但社会应该保障每个公民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享有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过程公平是一种机会均等,不受民族、性别、户籍等的歧视和限制,使农民能够获得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结果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最重要的目标,各尽所能,各得其所,但受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客观条件和个人在起点与机会的差别等因素影响。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基本特征,十六大提出,一次分配重效率,二次分配重公平。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打击非法致富。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要逐步改变目前城乡居民平均收入和消费相差20余年的状况,连接城市生产和农村消费的链条,完善和改革征用农民土地的补偿制度,整合现有的农村贫困救助制度、“五保”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及试行的农村老人执行生育政策补贴制度,建立起农村“低水平、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制基础框架;配合联合国的千年发展目标,实行新的减贫计划,争取农村目前按照国际标准计算的约1亿多贫困人口在未来15年中有较大幅度的减少。   打破城乡分割局面,促进城市化   建议国家出台取消“二元结构”的户籍制度。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充分利用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潜力巨大的比较优势,适应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就业结构的转型,力争在未来15年把农业富余劳动力再转移出1亿人左右,把第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从目前的30%左右提高到50%左右,把城市化率从目前的40%左右提高到60%左右。

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身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检察机关担负着依法治国的重要职责,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必须做出积极的努力。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工程中,检察机关大有可为,也应当大有作为,具体应当立足于检察职能,结合地方实际,积极主动地为构建和谐社会开展工作。一、靠发检察建议促进和谐实践证明,检察建议在预防犯罪,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开展检察建议,首先要注重合理性,要讲事实,摆道理,这样才易于被相关单位所接受;其次,要有针对性,要针对犯罪发生的具体成因,管理上存在的具体问题,开展检察建议,要有的放矢,不能空穴来风;第三要有可采性,建议的对策要便于操作,便于实行,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实际效果。二、靠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维护和谐构建和谐社会,没有良好的社会治安作依托,几乎是不可想像的。提高公民的安全感,当前情况,就是要加强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检察机关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成员单位,且负有法律的职能,所以更应承担更多的职责,更好地落实各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要抓住“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措施不动摇,不但要强化“严打”力度,更要加强防范力度,配合相关部门严格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充分发挥督导、检查、协调的职责,把各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落实好,提高公民的安感度。三、靠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和谐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是推进改革加快发展的前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检察机关应当有效发挥惩治犯罪、维护稳定的职能作用,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特别是危害国家安全犯罪、严重暴力犯罪、黑恶性质犯罪,以突出的打击成效,彻底遏制严重刑事犯罪势头,从而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维护稳定的社会秩序,保障和谐的社会局面,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四、靠预防职务犯罪惩治腐败现象发展和谐官吏腐败历来是困扰社会的一大问题,也是影响和谐稳定的重大问题。检察机关应当进一步加大查办职务犯罪力度,促进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通过查办有影响、有震动的大案要案,取信于民。同时要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职务犯罪的发生,认真处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清除腐败发生的根源,减少腐败发生的机会,从而创造廉洁的政务环境,增强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进而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五、靠强化法律监督实现公平正义创造和谐公正是和谐社会的标尺。检察机关肩负着法律监督的神圣使命,维护法律公正实施是检察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法律监督;充分行使立案监督、侦查监督、审判监督、刑罚执行监督四项刑事诉讼监督职能,坚决纠正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罚代刑,裁判不公等突出问题;切实运用好民行监督职能,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社会和谐不仅是人类追求的理想境界,而且是科学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构想的美好图景

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论文1000字开头的内容

社会和谐不仅是人类追求的理想境界,而且是科学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构想的美好图景

看样子是考试的内容了吧,不过我好久没有看过哲学书了,所以我不能帮助你了,只能说祝你好运

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论文1000字开头的诗句

浅谈社会与经济同步发展是和谐社会的基础 【论文关键词】和谐社会 社会发展 经济发展  【论文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社会学角度看,就是要构建社会结构各个层面的和谐,主要有:城乡结构的和谐、区域结构的和谐、社会阶层结构的和谐、就业结构的和谐、代际结构的和谐、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和谐、价值观的和谐等。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和谐相处的人际环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社会学角度看,就是要构建社会结构各个层面的和谐,主要有:城乡结构的和谐、区域结构的和谐、社会阶层结构的和谐、就业结构的和谐、代际结构的和谐、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和谐、价值观的和谐等。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和谐相处的人际环境。      一、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社会发展首先取决于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推动整个社会发展。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给社会发展创造了前提。但社会发展严重滞后时,也会妨碍经济增长。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实现经济与社会同步发展。人类历史发展的经验表明,经济的持续高增长期,往往也是社会矛盾的高发期。我国长达20多年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不仅使原来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变化,而且使各种深层次社会矛盾逐渐显露,对原来相对稳定的社会格局产生了巨大冲击。只有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了,才能化解社会矛盾,社会稳定才能得到保证。我国2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使全社会都得到了好处,但先富起来的毕竟是少数人,加之分配制度上的缺陷,我国的贫富差距有扩大的趋势。构建和谐社会,最基本的要求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这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地区发展不平衡等因素,造成我国经济上快速增长的同时,社会并未同步协调发展。在社会发展中存在一些不和谐方面,一是我国的农民数量以及农业从业人员的比重过大,这给我国完成向现代社会结构的转型带来困难。按国际贫困标准(购买力平价计算每人每天收入或消费不低于1美元),农村还有1亿多贫困人口,而现代化国家的最有标志性的指标,就是农民不再是穷人。二是我国的收入差距没有按照应有的规律向缩小的方向发展,而是继续加速扩大。这既有我国劳动力无限供给趋势限制了初级劳动工资提升的特殊原因,也有现代财富积累速度大大加快和社会组织中间管理阶层出现新分化的新情况,还有转型期腐败和非法致富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三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没有出现劳动力短缺,而呈现出劳动力在一个较长时期供大于求的趋势,就业问题一时难以根本缓解。四是我国由于人均寿命延长和严格的人口控制,出现还没有富裕起来就过早老龄化的现象。      二、从社会结构层面构建和谐社会      在我国改革开放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推进的过程中,新的社会矛盾、新的社会问题不断涌现,有时甚至集中暴露出来。从社会管理体系方面,构建和谐社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协调社会各阶层利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使我国原有的利益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调整和重组,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和日益多样化的利益诉求,从而使社会关系更为复杂,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带来了一系列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潜在隐患。社会不同阶层、不同群众之间既存在着共同利益,又有着各自特殊的具体利益要求。为此,一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二是要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增强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三是要特别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把解决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提高到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要“高度重视和关心欠发达地区、比较困难的行业和群众。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发挥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根本力量的作用,鼓励和支持包括新的社会阶层在内的全体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建立健全社会协调机制,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自觉维护安定团结。逐步建立和谐的社会秩序   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使许多社会深层次矛盾逐步显露出来,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已成为建立稳定、有序、和谐的社会秩序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善于把解决突出问题与全面推进工作结合起来,把抓好当务之急与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把教育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结合起来,尤其要解决好上访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建立重大决策的群众听证会制度,疏通广大群众和社会各阶层表达意愿、意见、要求的渠道;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进一步建立健全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对处理和解决信访问题不力导致矛盾激化的,要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加强部门与部门之间、部门与地方之间、地方与地方之间的沟通与联系,搞好配合与协作,逐步形成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的社会秩序工作格局。   建立有效的社会稳定机制   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社会稳定机制,能果断处理突发事件。由各种社会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不仅数量增加、规模扩大,而且有的群体性事件组织化倾向明显。此外,由于经济利益驱动造成的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也引发了一些意外事故。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对党和政府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建立健全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协调机制,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化解矛盾的合力。要不断加强对新形势下各类群体性事件形成规律的研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采取有效措施,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对于地震、洪灾、矿难等灾害,应建立应急预案,并逐步建立应急指挥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对于各种犯罪活动、各类社会丑恶现象,要严厉打击。要充分发挥司法等专门机关惩治犯罪、维护稳定的职能作用,不断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   逐步理顺收入分配秩序   公平主要包括起点公平、机遇(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起点公平,因为存在着家庭出身、个人能力差距、智力水平的差别,但社会应该保障每个公民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享有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过程公平是一种机会均等,不受民族、性别、户籍等的歧视和限制,使农民能够获得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结果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最重要的目标,各尽所能,各得其所,但受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客观条件和个人在起点与机会的差别等因素影响。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基本特征,十六大提出,一次分配重效率,二次分配重公平。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打击非法致富。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要逐步改变目前城乡居民平均收入和消费相差20余年的状况,连接城市生产和农村消费的链条,完善和改革征用农民土地的补偿制度,整合现有的农村贫困救助制度、“五保”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及试行的农村老人执行生育政策补贴制度,建立起农村“低水平、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制基础框架;配合联合国的千年发展目标,实行新的减贫计划,争取农村目前按照国际标准计算的约1亿多贫困人口在未来15年中有较大幅度的减少。   打破城乡分割局面,促进城市化   建议国家出台取消“二元结构”的户籍制度。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充分利用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潜力巨大的比较优势,适应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就业结构的转型,力争在未来15年把农业富余劳动力再转移出1亿人左右,把第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从目前的30%左右提高到50%左右,把城市化率从目前的40%左右提高到60%左右。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关系。发展观点、联系观点、全面的观点。

亲,这个题目是关于哲学方面的,而且比较贴近社会问题,希望帮到你

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论文

社会和谐不仅是人类追求的理想境界,而且是科学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构想的美好图景

我这里有一 篇关于和谐社会的马哲论文 你看看吧 也是从网上找的 不过我不记得是在哪里了 不好意思  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规律的分析和理论描述中,内在地包含着关于社会和谐的深刻而丰富的思想。正确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和谐思想,有助于我们对正在进行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作出理性的和规律性的把握。  一、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和谐是以实践为基础和纽带的和谐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是实实在在的实践活动过程和实践活动的结晶,实践活动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纽带。  1、社会和谐是人类实践生活的展开形式  社会和谐是以社会生活为基础的,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和谐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创造出来的,它是实践活动的展开形式。人类实践既是社会和谐的存在方式,又是社会和谐的动态活动过程。人类社会和谐就是在这一存在方式和活动过程中生存和发展的。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活动方式,亦即社会和谐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它同社会存在在本质上是同一的。也就是说,社会和谐作为一种社会存在,本质上就是人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也就是实践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实践既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又是社会和谐本身,这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的实践本体论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是以解决社会生产、生活中的矛盾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它既是一种社会理想,又是一种社会实践机制,同时也是一种社会实践结果;它不是静态的、抽象的社会完美模式,而是社会完美的实践目标与过程的统一。  2、社会和谐是人在实践基础上对人类社会的把握  社会和谐是人作为实践主体对人类社会的把握。在马克思那里,从实践活动来把握和认识人类社会与以人类主体为坐标系来认识和把握它们是一致的。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书中,马克思把“感性的人的活动”、“实践”、“主体”三者等同看待。在他看来,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人不仅生活和活动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而且又不断地变革和创造自己的社会关系。社会存在是自己的实践活动的结果和产物,它是人的实践活动的静态存在形式,而人的实践活动是它的动态表现。实践活动是人与外部世界之间主体与客体通过一定的中介系统能动而现实的双向对象化过程。这种双向对象化过程就是人与外部世界之间、实现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人本化的现实辩证否定运动。  由此可以看出,实践活动是人所特有的生存方式,亦即社会和谐的存在方式,它是主体自身不断重建的活动。它既把人同动物区别开来,建立人与自然之间更新的更高统一和联系的基础和纽带;也是把人联合起来,建立社会联系和形成社会和谐的基础和纽带;同时还是实现物质的东西和观念的东西相互转化,亦即实现社会和谐理想向社会和谐现实转化,联结和沟通主观和客观关系的基础和纽带。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础和纽带,通过激发人的活力和创造力,促进人的实践的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过程,并引导这个过程向着协调、和谐的方向发展。  3、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创造社会和谐的决定力量  马克思主义认为,承认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展开形式,承认从主体地位来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就必须承认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是社会历史的主人。因为,社会存在是人民的存在,是人们的实际生活过程,也就是人们的实践活动过程。由此看来,社会和谐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它的基本内容不是已定的或预定的,主要是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创造的自为的物质存在形式,人类实践活动形成和表现人的现实的家园,活动创造了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财富,创造了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精神文化财富,人民群众的实践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决定力量。  由于人类社会历史是由一个现实的社会演化和发展而成的,而人类社会和谐又是存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把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看作是社会历史的决定力量,必然得出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创造社会和谐的决定力量的结论。创造社会和谐的实践活动,作为人类的基本存在方式、活动方式,是人对外部世界的一种否定性关系,它内在地包含着作为推动社会和谐的原则和创造社会和谐的原则的否定性辩证法。人不像动物那样肯定外部世界的直接存在状态,消极地适应外部世界,而是以自身的实践活动否定外部世界的直接存在状态,赋予它以合乎人类目的或需要的形式,使“自在之物”成为人的目的的“为我之物”。也就是说,通过主体客体化的运动,使人的活动和本质力量凝结和体现在作为活动结果的对象上,创造一个和谐的、动态的“人化世界”;与此同时,通过客体主体化的运动,使客体的本质规定和规律内化为主体的运动和本质力量,这是人的创造活动和本质力量在更高基础上的回复,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这种内含于实践活动之中的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既是创造社会和谐的实践过程本身,又是创造社会和谐的方法论之源。  把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看作创造社会和谐的决定力量,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实事求是,走群众路线,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活动。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应把“实事”理解为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展开形式,“求是”就是要认识、掌握、运用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规律。由此看来,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也就是人民群众从事实践活动并主动把握人民群众实践活动规律的思想路线。坚持这一思想路线,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活动是基础,就是要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出发,对其实践活动总结出规律性的认识,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再去指导实践,不断开拓创造社会和谐新的历史,这是一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唯物主义道路。 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和谐是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和谐社会和谐总是表现为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社会和谐既是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一般标志,又是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最终表现形态。这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1、社会和谐是社会进步的和谐  社会和谐作为一种社会生活状态,往往表现为社会进步,是社会进步的和谐。所谓社会进步,是指社会的前进发展,包括社会形态的更替、社会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进化和变革。社会进步首先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具体历史进程。当活跃的生产力打破了陈旧的生产关系的桎梏,并建立起新的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时,旧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和谐被新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和谐所代替,生产力就得到了解放,从而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发展,使社会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局面,人类社会的历史便进入一个新的和谐阶段。社会进步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发展过程中。一个新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和谐的出现,只是标志着某一旧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和谐的结束,而并不意味着社会发展的终止。任何一个社会形态和社会和谐都会按照辩证法和它的历史必然性有所前进,有所发展,都会在这个社会形态和社会和谐的范围内进行某些改革和调整,从而或多或少地推动着社会生活的不断进步。对于历史上依次出现的各种社会形态和社会和谐,都应当肯定它们在社会进步中应有的地位,因为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  2、社会和谐是人类文明的和谐  自从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之日起,就开始了人类文明的历史。文明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表现,是客观世界被人化的程度,是标明文化发展亦即社会进步的程度的特殊形式。“文明”一词的拉丁文原意为公民的、社会的、国家的,通常被用来说明存在于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区的社会文化共同体。在资本主义社会,一些进步的思想家如傅立叶等,曾提出用“文明”的概念来划分人类历史。近代美国民族学家、原始社会历史学家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根据生活资料生产的进步,把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分为“三个主要时代———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恩格斯肯定了摩尔根以生活资料生产进步作为人化的根本标志和文明的基本尺度,作为划分原始社会史的基本原则,“蒙昧时代是以获取现成的天然产物为主的时期;人工产品主要是用作获取天然产物的辅助工具。野蛮时代是学会畜牧和农耕的时期,是学会靠人的活动来增加天然产物生产的方法的时期。文明时代是学会对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是真正的工业和艺术的时期。”恩格斯在这里把文明相对于蒙昧和野蛮,文明标志着人类社会历史的一种进步,象征着人类的解放。蒙昧和野蛮则标志着人化的程度,象征着人类从动物界分享的程度。所以,文明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成果的总和,人类离动物越远,标明人化程度越高,人类文明就越发展,社会和谐的文明基点就越高,内容就越丰富。  3、社会和谐是历史的、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  当我们具体地考察某种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现象时,会发现极其复杂的情况。例如,在今天看来,奴隶制是不人道的、蒙昧时代是落后的文明,应予以否定。但如果抽象地说奴隶制不人道,蒙昧时代不文明,它在任何条件下都是一种社会退步或社会落后,那么就是错误的。正如恩格斯所说:“用一般性的词句痛骂奴隶制和其他类似现象,对这些可耻的现象发泄高尚的义愤,这是最容易不过的做法。可惜,这样做仅说出了一件人所周知的事情,这就是:这种古代的制度已经不再适合我们目前的情况和由这种情况所决定的我们的感情。但是,这种制度是怎样产生的,它为什么存在,它在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关于这些问题,我们并没有因此而得到任何说明。如果我们对这些问题深入研究一下,那我们就一定会说——尽管听起来是那么矛盾和离奇——在当时的条件下,采用奴隶制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以牺牲族类大多数人的利益,换取了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的发展,就这个意义上说,采用奴隶制也是一种巨大的社会进步。马克思也指出,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构成了贯穿于人类及其社会发展的始终的“永恒的必然性”,“像野蛮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为了维持和再生产自己的生命,必然与自然进行斗争一样,文明人也必须这样做;而且在一切社会形态中,在一切可能的生产方式中,他都必须这样做。”可见,从对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的认识和运用来讲,蒙昧时代同样是建立在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基础之上的,因而它是人类文明的一个进步阶段。因此,对社会和谐的任何问题,无论是表现为社会进步还是表现为人类文明,都必须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加以考察,把社会和谐看成是具体的、历史的和谐,把历史长河中依次更替的几种社会形态看作社会进步和社会和谐的阶梯,把社会和谐观建立在一系列社会形态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把握社会和谐的历史规律。  4、社会和谐是一种历史趋势  马克思主义还认为,社会和谐作为一种动态的和谐、一种社会生活状态,它总是表现为一种趋势,并且其根源在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首先,社会和谐的深刻根源是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在这两对矛盾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起着决定作用,生产力是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的最终决定因素,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经济、政治乃至思想文化领域的协调和谐发展。其次,社会和谐是一个辩证否定即“扬弃”的过程。新的社会和谐的确立是建立在抛弃旧有的那些陈旧的、过时的东西同时又保存、发扬了那些积极的、有价值的和谐因素基础上的。它是一种社会运动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形式。再次,社会和谐也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亦即社会和谐的创造者,是新生产力的代表,是创造社会和谐的决定力量。只有人民群众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的真正动力。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还认为,社会和谐虽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不是自发的过程。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在创造社会和谐的历史中活动的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人,社会和谐是人们自觉活动的结果。人们在创造社会和谐的历史活动中要实现预期目的,必须使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充分自觉地认识社会和谐发展的规律,按照历史规律来创造社会和谐的历史,实现历史必然性和人的意志活动的统一。

看样子是考试的内容了吧,不过我好久没有看过哲学书了,所以我不能帮助你了,只能说祝你好运

谈谈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论文

亲,这个题目是关于哲学方面的,而且比较贴近社会问题,希望帮到你

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以矛盾学说为核心的革命性的哲学;另一个是以总体性为核心的建设性的哲学。反映在社会行动方案中,前者突出了阶级斗争的精神,而后者则导向和谐社会的建构。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转化为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矛盾学说以及在这一学说基础上形成的阶级斗争理论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总体性学说却一直深藏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宝库之中。虽然西方马克思主义曾经试图去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整体中的这一方面,而且卢卡奇等人也确实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由于当时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尚处于极其不确定的时期,也由于革命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垄断了“话语权”,甚至采取了一些不正确的方式压抑了他们的研究工作,使得马克思主义总体性哲学这一方面的内容一直未能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由于马克思主义总体性哲学受到忽视,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也相应地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挫折。中国共产党经历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伟大的历史性目标。它表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在经历了一段艰难的探索历程之后,终于回归到马克思主义总体性哲学所提供的思想和理论基础上去了。  一、马克思确立了科学的总体观念  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之所以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一方面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主要是因为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后,世界正在突出无产阶级革命的主题。在20世纪的20年代,虽然卢卡奇在他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发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一构成部分,并对“历史的总体”作出了较为深刻的论述,但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主题淹没了它。直到20世纪中期,萨特在《辩证理性批判》一书中对“个体的总体性”以及“个体的总体化”的路径作出研究之后,总体性的问题才重新在哲学研究中引起了些微波澜。大致在同一时期,法兰克福学派也从社会批判的角度阐述了一种“否定的总体观”。今天,当中国共产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时,又重新把我们引向对马克思主义总体性哲学的关注。需要指出的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曲解了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哲学,因而必然走向乌托邦。与萨特以及法兰克福学派不同,也与卢卡奇不同,我们对马克思主义总体性哲学的研究,将会直接地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运动提供哲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哲学也有着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在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到《资本论》的一系列著作中,总体性哲学不断地得以展开、发展和丰富,从而实现了对人类历史的洞察,对社会未来的科学预见,对资本主义社会结构的解析,对社会本质的认识,对人的本质实现道路的描述,以及实现了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去把握它们的一般规律。总体性哲学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史的又一条基本线索,也是马克思考察人类社会及其历史的基本方法。在某种意义上,“一方面,总体的观念和总体性的方法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的形成有着关键性的意义;另一方面,总体的观念和总体性方法又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中成熟起来的,这是一个统一的过程”[1]。  早在19世纪40年代初,马克思刚刚开始自己的理论活动时,就已经朦胧地意识到黑格尔哲学中总体观念的重要价值,但他同时也意识到这种总体观念是不彻底的,必须对其加以改造,赋予它以科学的真实性和彻底性。在发表于《德法年鉴》上的文章中,马克思试图去把握人的“社会特质”,强调人不是抽象的栖息在世界之外的,认为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就是社会。这表明马克思已经开始运用总体观念去理解人和解决现实问题。当然,马克思是在经济学研究中建立起自己的总体观念的。因为,在从事经济学研究时,马克思面对这样两个问题:其一,如何建立一个完全不同于古典经济学的、科学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其二,在经济学研究的基础上,实现对一切具有根本性的社会历史问题的原则性解决。这两个问题都必然提出对总体观念的迫切要求。因此,马克思在他的科学探索活动中,不能不把建立科学的总体观念放在首要的位置。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社会和历史的整体关系上理解政治经济学的独特地位,首次作出了建立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尝试。他试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整体联系”中把握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并因之把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看作是对资产阶级整体批判的有机组成部分。从对产生了异化劳动的私有制的批判出发,马克思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把私有制社会看成是“非社会”,即不具有总体性的社会,而把扬弃了私有制的社会称作“真正的社会”,即具有总体性的社会。当然,这种区分还存在着不彻底性,它表明马克思在这一时期还没有把统一的历史过程看作总体,而只是把总体看作是人类应当追求的目标。在稍后写作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开始纠正了这种不彻底性,形成了关于人的特质的成熟见解:“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P56)  经过长期的探索,马克思对自己过去的哲学信仰和思想伙伴进行了严肃的反思和批判。在1845年,当马克思与恩格斯一起撰写《德意志意识形态》时,“首次对自己所创立的‘新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作了系统阐发,其中,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历史观和社会发展学说之间的统一性正是建立在总体观念的基础上的”[3]。自1846年起,在同蒲鲁东论战的著作《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总体观念得到了比较完善的科学表述……科学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总体观点”[4](P75)。这是马克思总体观念的一次升华,对社会的总体性把握成了这部著作的一个重要思想。从这时开始,马克思的哲学总体观念在经济学的沃土中开始了自己的成长历程。  从马克思留下的大量手稿和笔记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马克思总体观念逐步完善的过程,而《资本论》正是马克思总体观念逐渐完善这一过程的结果。在某种意义上,《资本论》这部伟大的著作可以看作是总体观念的凝结物。正是因为马克思一直追寻总体观念的科学表达和总体方法的正确运用,才使《资本论》的创作史成为总体观念及其方法的形成和发展史;也正是因为有了总体的观念及其方法,才使马克思完成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批判,找到了人类走向未来的通路。  可见,在人类思想史上,马克思第一次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确立了科学的总体观念,有了这种总体观念,也就建立起了对世界加以总体性把握的哲学体系,从而使马克思主义拥有了“统摄人与自然、社会与历史、整体与个体、理性与非理性、理想与信仰的总体性特征”[5]。正是这种建立在生活和实践观点上的总体观念,包含了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转化为科学的实践方案可能性,从而为我们在今天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诸多问题提供了原则性的指导框架。所以,我们今天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行动,可以说都早已完整地包含在马克思总体观念的“原典”叙述之中了。  二、马克思主义总体性哲学的基本内容  虽然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哲学和总体性哲学都是从对异化概念的分析入手的,但它们属于马克思主义辩证理性的两种不同的表述方式。也就是说,从异化概念着手可以发展出两条路径:一条是确立起矛盾的世界图谱,在对社会历史的考察中,直接地把矛盾的理论转化为阶级分析的方法,并建立起阶级斗争的理论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另一条是在异化分析的前提下发现世界的总体性,把异化看作总体性的丧失,从而寻找总体性恢复和重建的方案。在后一条路径上,总体性范畴在应用于对社会历史的考察时,直接地以“社会有机体”的表述方式而存在。当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这两种路径是同时展开并相互联系在一起的。  然而,在逻辑上总体性哲学的路径是统摄和包含着矛盾哲学的路径的。这是因为:第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这两条路径是并存的,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是以总体性哲学原则为前提的。正是因为有了总体性的哲学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某种意义上,20世纪的一些学术研究活动中出现“两个马克思”的提法,或者认为存在着“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对立”等,都是由于没有看到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哲学路径对矛盾哲学路径的统摄。第二,矛盾哲学的路径与总体性哲学的路径是一个方法与目标的关系。也就是说,总体性哲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统一体系中,是作为理论目标而存在的,矛盾哲学属于方法的范畴,是通向总体性哲学理论目标的方式、方法和过程。所以,矛盾哲学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部内容,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建构的完成形态的逻辑过程。即使作为一个逻辑过程,它也是贯穿着总体性哲学原则的,否则,这个过程就不再拥有如黑格尔所说的那种“合题”了。第三,在转化为社会行动方案时,矛盾哲学与总体性哲学表现为前后相继的两个阶段,矛盾哲学导向无产阶级革命的社会行动方案,而总体性哲学则导向社会主义建设的行动方案。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所要打破的是旧世界,而社会主义建设则是要走向和谐社会,虽然主题不同,但又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从中可以看出,矛盾哲学和总体性哲学在转化为社会行动的过程中实现了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因此,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哲学既是逻辑的归宿,也指示了社会发展的目标和历史演进的方向。  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哲学也是在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性改造中形成的。黑格尔认为:“哲学的每一个部分都是一个哲学总体,一个自身完整的圆圈。但哲学的理念在每一部分里只表达一个特殊的规定性或因素,每个单一的圆圈,因它自身也是整体,就要打破它的特殊因素所给予的限制,从而建立一个较大的圆圈。因此,全体便有如许多圆圈的圆圈所构成的大圆圈。这里每一个圆圈便是一个必然的环节,这些特殊因素体系构成了整个理念,理念也同样表现在每一个别环节之中。”[6]这是黑格尔对总体性哲学纯思辨的表述。在他看来,哲学意味着一种自由,它要超越理性本身的规定,超越二律背反,因而必须置身于流动性之中,解决其自身内部的僵硬对立,在辩证法的作用下,一切孤立的东西、表面上对立的东西,在历史过程中构成统一的又有差别的整体。其实,黑格尔所要实现的是在历史过程中进行反思性建构,通过这种建构而形成自满自足的总体性哲学体系。在这一哲学体系中,最高的总体是绝对精神,它在自我展现中外化为自然界,最后在历史中获得自我意识并重新返回到自身而形成封闭总体。在总体性实现的过程中,从感性到知性再到理性而完成了一个总体的自我建构过程,同时,这个过程的每一个阶段自身又分别构成一个总体,经历着正、反、合三个各自均为总体的环节,在反思中达致同一。这实际上是包含于概念及其运动中的总体性,是一种抽象表述了的总体性,属于纯粹哲学的想像,因而具有神秘的色彩。  马克思由于关注现实以及把哲学思考与现实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对黑格尔总体性哲学的改造。在马克思这里,所谓总体已经不再是一种精神实体,而是包含在客观历史过程中的具体,是在对现实的认识中被发现并在社会行动过程中被重新赋予了现实性的总体。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对自己的总体性哲学观念作了说明:“从实在和具体开始,从现实的前提开始,因而,例如在经济学上从作为全部社会生产行为的基础和主体的人口开始,似乎是正确的。但是,更仔细地考虑起来,这是错误的。如果我,例如,抛开构成人口的阶级,人口就是一个抽象。如果我不知道这些阶级所依据的因素,如雇佣劳动、资本等等,阶级又是一句空话。而这些因素是以交换、分工、价格等等为前提的。比如资本,如果没有雇佣劳动、价值、货币、价格等等,它就什么也不是。因此,如果我从人口着手,那么这就是关于整体的一个混沌的表象,并且通过更切近的规定我就会在分析中达到越来越简单的概念;从表象中的具体达到越来越稀薄的抽象,直到我达到一些最简单的规定。于是行程又得从那里回过头来,直到我最后又回到人口,但是这回人口已不是关于整体的一个混沌的表象,而是一个具有许多规定性和关系的丰富的总体了。”[7]从马克思所举的这些例子中可以看出,与黑格尔的总体性哲学不同,马克思的总体观念是建立在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整体的、全面的理解的基础上的。这种理解不是从单纯或单个的自然的或社会的因素出发,而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中理解社会,在主体和客体的全部社会运动中理解历史的进程,突出的是人的物质存在活动的实践性和社会性。即使对于某一具体的历史事件或过程,也看作是历史整体的一个方面,把其中的不同环节归结到人的社会关系的总体中,作为总体的环节和要素来进行考察和加以定义。如果说不同的环节和要素之间存在着差异,那么这些差异无非是作为整体的统一体内部的差别,这种差别不仅没有把它们隔离开来,反而是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前提和基础。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哲学,在叙述上也可以从个人、社会和历史三个方面来展开,或者说,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哲学包括个体的总体性、社会总体性和历史的总体性三个方面的内容。需要指出的是,这三个方面是联系在一起的,是作为总体性哲学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而存在的。如果不是把这三个方面看作总体性哲学体系的三个有机构成部分,而是把它们割裂开来,就会走向错误的方向。比如,卢卡奇曾致力于诠释马克思总体性哲学的“历史的总体性”的内容,萨特在“个体的总体性”问题上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法兰克福学派从否定的方面对“社会的总体性”也作出过深刻的分析,但是,他们都最终走向了乌托邦的结局。因此,只有在总体性哲学的完整体系中来把握个体的总体性、社会的总体性和历史的总体性,才能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哲学,才能由此出发提出科学的社会行动方案,才能在走向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获得科学的理论指导。  在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前后的著作中,集中地反映了马克思试图把握个体的总体性的愿望,包含在这一时期的著作中的基本观点都是以个体的人为中心而展开的。在马克思看来,现实的个人都表现为个体,是受生产力和交往形式制约的,是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进行包括物质生产在内的多向度活动的人。反过来,对于人的社会性也不能作片面的理解,因为人的社会性不能仅仅理解为人不能离开社会,而应当理解为任何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之中的。只有看到了人与社会的双向辩证关系,看到人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之中并创造着这个社会形态,才是科学的认识。所以,任何人都是生活和活动于一定社会形式中的个人,他在这个社会中有着确定的位置,他处于特定的社会结构的特定层次上。但是,社会并不表现为个人的简单集合,而是现实的个人之间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社会。也正是由于社会具有这种性质,才能够反过来成为人的本质。  在马克思创作《资本论》的过程中所留下的一系列手稿以及这一时期的许多著作中,都包含着丰富的关于社会总体性的思想,其核心内容就是把社会看作一个有机体,而且需要运用总体性的哲学方法来认识和把握。马克思在批判蒲鲁东单凭先验的范畴和逻辑公式构筑思想体系的大厦时,指出这样做势必会把社会体系的各个环节割裂开来,并进一步指出社会是“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会机体”[2](P143)。在这一时期的著作中,马克思首先把社会看成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不认为构成社会的各个因素仅仅属于相互依存的具有同等作用的独立系统。他反对停留在各种因素相互依存的抽象图式上,而是划分不同层次的关系,并着力去探求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马克思看来,社会是一个以生产方式内在矛盾为基础的有机统一的整体,是在解决社会自身的矛盾中不断前进的。由于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以及在这一矛盾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各类矛盾都是社会有机体自身的构成因素,所以,社会自身包含着运动和发展的动力。社会有机体不是一个混沌的总体,而是一个有着立体网络结构的有机体。这一网络结构在社会整体发展的动力机制中,可以表述为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在社会整体的任一截面上,又表现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构成的体系;在社会认识活动中,则是由主体、客体以及中介构成的理论建构过程。因而,在社会总体性理论的视野中,社会的有机性是指:“(1)它的每一个部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矛盾统一体;(2)每一系统内部的各因素之间不仅是对立统一的,而且每一个因素也都会通过其所在的系统而与其他系统发生联系。因而社会有机体中的每一个因素、每一个实存着的部分都是具有总体性的存在物。”[4](P85)  《资本论》的逻辑在实质上所揭示的是一种“历史的总体性”,也是马克思此前的所有著作中关于个体总体性和社会总体性理论的综合统一。在此意义上,历史总体性也就是个体总体性和社会总体性在哲学上的“合题”或完形形态。因为,在历史的总体性的哲学观念中,是把每一个时代的社会看作全部构成因素的综合整体的,而所有这些因素中的任何一个只有与这个整体联系在一起才能得到把握,也只有从历史的总体出发去把握,才可能认清它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和在整个社会关系中所起的作用。也就是说,历史范畴与总体范畴是互为规定的,历史是具有总体性的历史,总体也是历史性的总体。马克思以社会经济体制的形成为例,说明了社会有机体甚至任何有机体的发展过程都是总体化过程。马克思认为,任何新的经济体制都不是从天上、从空中、从自己产生自己的那种观念的母胎中发展起来的,而是“在现有的生产发展过程内部和流传下来的、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内部,并且与它们相对立而发展起来的”。“这种有机体制本身作为一个总体有自己的各种前提,而它向总体的发展过程就在于:使社会的一切要素从属于自己,或者把自己还缺乏的器官从社会中创造出来。有机体制在历史上就是这样向总体发展”[8](P235-236)。在这个意义上,任何有机体都是一个总体,是一个历史地形成和发展的总体,由一个从“原来只是征兆的东西,发展到具有充分意义”[8](P43)。所以,任何总体都是作为自我扬弃、自我超越的过程而存在的,它的“完整全面、自满自足”又是相对的。也就是说,总体性并不是固定的概念结构,而是特定历史形态的运动方式及其理念,具有历史的规定性。  当然,关于个体的总体性、社会的总体性和历史的总体性的哲学思想是包含在马克思的所有著作中的,我们说在上述三个阶段中马克思分别探讨了个体的总体性、社会的总体性和历史的总体性,只是就他在不同时期相对突出了其中的某一个方面而言的。事实上,对总体性哲学的这三个理论部分的任一方面的独立研究都是不可能的,而是应当把它们看作为一个整体。这也是总体性原则的又一种体现。  三、作为和谐社会哲学基础的总体性  正如人们经常指出的那样,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实践的哲学,它随时准备把自己的哲学理论付诸于实践。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哲学理论也同样具有这一特征,在这一哲学理论之中包含着转化为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全部基质。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哲学在转化为社会行动方案的时候,必然导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或者说,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哲学就是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伟大的历史性行动的哲学基础。  首先,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黑格尔哲学的根本不同就在于它不是出于一种哲学兴趣,不是纯粹的哲学思辨,而是直接从现实出发的。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哲学同它的整个社会历史观一样,也是“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2](P92)。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在客观的历史进程中发现走向未来的必然性,并在这种必然性的基础上设计出行动方案。  其次,作为马克思主义总体性哲学基本内容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是把社会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对待的,认为社会是一个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总体,并揭示了社会有机体的结构和演变规律。这实际上是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其一,人类社会在本然的意义上应当是一个具有总体性的和谐社会,因而它的理想形态也应当是和谐社会;其二,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只不过是人类“史前史”的结束和真正人类历史的开始,所以,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需要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自己的目标。  第三,在个体总体性的理论层面上,和谐社会将具体地体现在人的全面发展上。总体性哲学在人与物的关系问题上要求“物的进化”从属于和服务于“人的发展”,人的主体性是在人与自然、人与人和人与自身的关系中生成和展开的过程,人不仅把自身投射到他人、社会和自然之中,实现着人的“物化”,而且也同时是把这种“物化”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途径。相反的情况是,当一个社会丧失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的时候,就会把人置于物的统治之下,使人成为物的奴隶,从而使人失去了“人”这个“根本”。所以,走向和谐社会的过程需要确立以人为本的原则,或者说,只有以人为本,才是一条走向和谐社会的现实途径,才能造就出这样的社会形态:在这里,“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9]。人的全面发展所要达到的社会形态是这样一种形态:“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10]  第四,在社会总体性的理论层面上,社会将成为自由人的联合体。近代社会的历史事实是,资本造成了社会的分化和分裂,造成了社会的不公正和不公平,造成了各种各样的冲突和对立。这是社会有机体的异化形态。总体性哲学恰恰是要为寻找这种社会的替代形式提供理论基础,而且是寄托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的。在马克思看来,未来社会将是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以一切人的自由发展为条件的。那将是一种真正的共同体,在那里,“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2](P119)。当然,“自由人的联合体”取决于社会结构的支持,如果一个社会的各个领域在结构上处于一种不平衡的状态,以及在发展过程中不能处理好平衡发展的问题,就不可能走向“自由人的联合体”的方向。因此,坚持科学发展观也就是社会总体性理论在现实中的具体要求。  第五,在历史总体性的理论层面上,将突出人创造历史和不断实现历史目标的过程。总体性哲学科学地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的物质条件的创造,“为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创造现实基础”[11]。新的社会制度“使这种全面的发展,即不以旧有的尺度来衡量的人类全部力量的全面发展成为目的本身。在这里,人不是在某一种规定性上再生产自己,而是生产出他的全面性”[8](P486)。每个历史阶段的人,既是他们本身历史的“剧中人”,又同时是“剧作者”。所以,社会有机体及其向总体运动的实质,便是作为主体的个体能力的发挥和他们之间关系的建立,是社会各种关系的自组织过程,它深入到人的行为、生活方式、情感方式、文明与文化等方面。可见,历史总体性的理论作为个体总体性与社会总体性的综合统一,构成了和谐社会构建这一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哲学基础。  总的说来,马克思主义总体性哲学要求从总体性的视角出发去把握个体、把握社会、把握历史,并落脚于社会有机体的总体化及人的全面发展。它在社会有机体的总体性与人类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上有着原则上的一致性。在共时态上,人类个体可以获得社会有机体的总体性,社会有机体也可以获得人类个体的主体性,是“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共生共存”;在历时态上,社会有机体向总体的运动正是人们在社会总体的水平上掌握自己命运的历程,而人们由于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而变得能够适应社会历史发展的现状,并从现实出发去提出科学的社会发展目标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就是马克思主义总体性哲学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如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是思想道德体系和先进文化建设,这都与和谐分不开。在新的历史时期,承接和弘扬中国自古所崇尚的和为贵、和谐为美的和谐社会理想,建设各阶层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共治的和谐社会,正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追求的目标。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