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建筑史论文集第14章目录怎么写的啊

发布时间:2024-07-09 00:04:14

建筑史论文集第14章目录怎么写的啊

第1篇 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的建筑第1章 古代埃及的建筑1 石建筑的能工巧匠2 府邸和宫殿3 金字塔的演化4 峡谷里的陵墓5 太阳神庙6 希腊化时期第2章 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的建筑1 主要的建筑类型和形制2 色彩斑斓的饰面技术3 萨艮二世王宫4 帕赛玻里斯第2篇 欧洲“古典时代”的建筑第3章 爱琴文化的建筑第4章 古代希腊的建筑1 圣地和庙宇的演进2 柱式的演进3 雅典卫城4 开拓新领域第5章 古罗马的建筑1 光辉的券拱技术2 柱式的发展与定型3 维特鲁威与《建筑十书》4 古罗马建筑的矛盾5 广场的演变6 剧场和斗兽场7 庙宇8 公共浴场9 住宅与宫殿第3篇 欧洲中世纪建筑第6章 拜占庭的建筑1 穹顶和集中式形制2 装饰艺术3 圣索菲亚大教堂4 东欧的小教堂第7章 西欧中世纪建筑1 从修道院教堂到城市教堂2 以法国为中心的哥特式教堂3 意大利的中世纪建筑4 西班牙中世纪的伊斯兰建筑第4篇 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和绝对君权时期的建筑第8章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1 春讯——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2 曲折的历程3 众星灿烂4 广场建筑群5 活跃的理论6 施工设备和技术7 圣彼得大教堂和它的建造过程8 意大利的巴洛克建筑第9章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1 初期的变化2 古典主义的根据和理论3 绝对君权的纪念碑4 君权衰退和洛可可第10章 欧洲其他国家16~18世纪建筑1 尼德兰的建筑2 西班牙的建筑3 德意志的建筑4 英国的建筑5 俄罗斯的建筑第5篇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第11章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1 方生未死之际2 纪念碑的争夺战——圣保罗大教堂3 新贵们的府邸第12章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1 思想的大解放2 创作的大革新3 大资产阶级的凯歌——帝国风格第13章 欧洲其他各国18世纪下半叶和19世纪上半叶的建筑1 英国的建筑2 德国及奥地利的建筑3 俄国的建筑第14章 美洲殖民地和美国独立前后的建筑1 西班牙殖民地的建筑2 北美殖民地的建筑3 美国独立前后的建筑第15章 19世纪中叶的欧洲与北美建筑第6篇 亚洲封建社会的建筑第16章 伊斯兰国家的建筑1 西亚早期清真寺(附埃及)2 扣亚和伊朗的纪念性建筑(附埃及)3 土耳其的清真寺4 世俗建筑物第17章 印度次大陆和东南亚的建筑1 谟亨约·达罗城2 佛教建筑3 婆罗门教建筑4 东南亚国家和尼泊尔的宗教建筑5 印度的伊斯兰建筑6 拉吉斯坦的建筑第18章 朝鲜和日本的建筑1 朝鲜的建筑2 日本的建筑第7篇 美洲印第安人建筑第19章 玛雅的建筑第20章 阿兹特克的建筑第21章 印加的建筑

第一节 自然条件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第二节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几个阶段第三节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第一节 原始人群的住所第二节 仰韶文化的建筑遗迹第三节 龙山文化的建筑遗迹 (公元前21世纪—前476年)第一节 夏——中国奴隶制国家的诞生第二节 商朝的宫室和陵墓第三节 西周和春秋时代的建筑 (公元前475年—公元280年)第一节 战国到三国时期社会的变动和建筑概况第二节 城市的发展第三节 秦、汉、三国的宫室第四节 住宅第五节 陵墓第六节 秦万里长城和汉长城第七节 建筑的材料、技术和艺术 (公元265—589年)第一节 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的变动和建筑概况第二节 都城及宫殿第三节 住宅第四节 寺和塔第五节 石窟的建筑和雕刻第六节 陵墓第七节 建筑的材料、技术和艺术 (公元581—960年)第一节 隋、唐、五代时期社会的变动和建筑概况第二节 隋、唐的都城与宫殿第三节 住宅第四节 寺、塔、石窟第五节 陵墓第六节安济桥第七节 建筑的材料、技术和艺术 (公元960—1279年)第一节 宋、辽、金时期社会的变动和建筑概况第二节 城市与宫殿第三节 住宅第四节 祠庙及寺、塔、经幢第五节 陵墓第六节 《营造法式》第七节 建筑的材料、技术和艺术 (公元1271—1840年)第一节 元朝社会的变动和建筑概况第二节元大都和大都宫殿第三节 元朝的宗教建筑第四节 明、清时期社会的变动和建筑概况第五节 明、清的都城及宫苑第六节 明代的万里长城和海防据点第七节 明、清一般城镇、住宅、园林及家具陈设第八节 明、清的坛庙建筑和陵墓建筑第九节 明、清的宗教建筑第十节 元、明、清建筑的材料、技术和艺术

从哲学上讲是由内容决定的,即由建筑的体量、结构、材料决定的,这些东西变了是不能恢复的。从形式上寻求契合点显然是行不通的,那么要怎样才能创造既具有时代感又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新风格呢?可以看一看浦东的金贸大厦(如图一)。金贸大厦是一座超高层建筑,无论从外形,结构,功能都是现代的,然而它却是极具中国传统风格的。它的整个形体是来自中国塔式建筑形式的提炼,却丝毫看不出造作。这就是将时代与传统完美结合的典型。再来看合肥市新图书馆(如图二),我认为它也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用现代的功能要求、现代的观念手法、现代的技术材料来很好地展现或隐含了传统文脉的"形"与"意"。因为在本市,所以我对他做了详细的调查。合肥市新图书馆基地位于合肥市中心区北部,占地约8000平方米,地形呈不规则样梯形,基地西为琥珀山庄,南临黑池坝,北靠南淝河,自然环境十分优美。根据任务书要求,新馆拟藏书100万册,阅览席500座,总建筑面积约15000平方米,建筑层数局部六层。建筑塔体为59m。在"现代"方面的表现,除了功能方面外,在建筑形式上:高耸的钟塔、圆顶的门棚、凸出的窗体、敞亮的中厅等都为现代建筑设计的常用手法和表现形式,而粉墙黛瓦、马头墙退台及牌坊阵列又都透出传统徽派建筑的精神。当然,对徽派要素的运用绝非为原形的照抄照搬,而是在原形基础上进行精炼、变形,形成一种新的形象而用之。设计者考虑到1。合肥为安徽省会城市,在这座文化底蕴常深厚的城市中,设计文化性建筑,自然使人联想到如何再现书"徽派"建筑风格的文脉延承问题2.基地西侧为知名的琉珀山庄居住小区,此小区以展现地方建筑风格而闻名,在这样的小区周边营建文化性建筑,当然也应探求地方性风格作为环境上的协调统一。3. 基地周边地段视野开敞空旷,前湖后河,直接的建筑参照物较少,因此在该基地上发挥"传统"与"现代"的建筑结合,其余地较大。从以上两个建筑中就不难总结出“时代”与“传统”的契合点应该在建筑的精神上。只有从根本上考虑“时代”与“传统”的契合,才能创造出“美”的建筑,"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一切成自然的流露,巧妙的结合,创造真实自然的建筑之美。将"传统"与"现代"生般硬套的撮合则应是力避的。在这个方面我认为日本建筑师的探索很值得研究,近年来人们对日本建筑刮目相看,这主要是他们推出了一批国际一流的建筑师如丹下健三、黑川纪章、矶琦新、安藤忠雄……等。他们的作品很有特色,既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又不失日本韵味,堪称为现代建筑的日本表现。此外,他们还很重视理论探索,提出一些既富有哲理又饱含日本文化传统的建筑理论。我们和日本同属东方型文化传统,我们有着无与伦比的五千年文化,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建筑师们一定会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作品。而且只要是中国建筑师真正创新的作品,想让它不具有中国特色都是不可能的。

建筑史论文集第14章目录怎么写的

第1讲 古代建筑发展概况1 原始社会建筑发展概况2 奴隶社会建筑发展概况3 封建社会前期建筑4 封建社会中期建筑5 封建社会晚期建筑本讲小结第2讲 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特征1 木构特征2 建筑特征3 装饰特征本讲小结第3讲 城市建设1 城市发展概况2 西汉都城长安城3 隋大兴城、唐长安城4 北宋东京城5 明清北京城本讲小结第4讲 宫殿1 宫殿建筑发展概况2 唐大明宫3 明清北京故宫本讲小结第5讲 坛庙1 坛庙建筑发展概况2 北京天坛3 北京社稷坛4 北京太庙5 曲阜孔庙本讲小结第6讲 住宅1 住宅建筑发展概况2 主要住宅形式本讲小结第7讲 园林1 园林的发展概况2 皇家园林3 江南私家园林的设计原则及手法本讲小结第8讲 宗教建筑1 宗教建筑发展概况2 佛寺及佛殿建筑3 佛塔4 石窟本讲小结第9讲 陵墓1 陵墓建筑发展概况2 陵墓建筑实例本讲小结第10讲 近现代中国建筑1 中国近代建筑发展概况2 近代建筑设计思潮与建筑教育3 中国现代建筑本讲小结第11讲 古埃及建筑和两河流域建筑1 古埃及建筑2 两河流域建筑本讲小结第12讲 古希腊建筑与古罗马建筑1 古希腊建筑2 古罗马建筑本讲小结第13讲 欧洲中世纪建筑1 拜占庭时期建筑2 西欧罗马风建筑与哥特式建筑本讲小结第14讲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与巴洛克建筑1 文艺复兴的春雷——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2 文艺复兴建筑的成熟——坦比哀多3 文艺复兴建筑的巅峰与衰落——圣彼得大教堂4 文艺复兴时期的群星荟萃5 意大利的巴洛克建筑本讲小结第15讲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与洛可可建筑1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2 洛可可建筑本讲小结第16讲 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美建筑1 工业革命对城市与建筑的影响2 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古典复兴、浪漫主义和折衷主义3 建筑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类型本讲小结第17讲 欧美探求新建筑运动1 新建筑运动2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建筑流派与建筑活动本讲小结第18讲 现代主义建筑及代表人物(上)1 现代主义建筑的形成2 现代主义建筑的设计原则3 格罗皮乌斯4 勒·柯布西耶本讲小结第19讲 现代主义建筑及代表人物(下)1 密斯·凡·德·罗2 赖特本讲小结第20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建筑活动与建筑思潮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建筑活动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筑设计的主要思潮3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本讲小结参考文献

第1篇 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的建筑第1章 古代埃及的建筑1 石建筑的能工巧匠2 府邸和宫殿3 金字塔的演化4 峡谷里的陵墓5 太阳神庙6 希腊化时期第2章 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的建筑1 主要的建筑类型和形制2 色彩斑斓的饰面技术3 萨艮二世王宫4 帕赛玻里斯第2篇 欧洲“古典时代”的建筑第3章 爱琴文化的建筑第4章 古代希腊的建筑1 圣地和庙宇的演进2 柱式的演进3 雅典卫城4 开拓新领域第5章 古罗马的建筑1 光辉的券拱技术2 柱式的发展与定型3 维特鲁威与《建筑十书》4 古罗马建筑的矛盾5 广场的演变6 剧场和斗兽场7 庙宇8 公共浴场9 住宅与宫殿第3篇 欧洲中世纪建筑第6章 拜占庭的建筑1 穹顶和集中式形制2 装饰艺术3 圣索菲亚大教堂4 东欧的小教堂第7章 西欧中世纪建筑1 从修道院教堂到城市教堂2 以法国为中心的哥特式教堂3 意大利的中世纪建筑4 西班牙中世纪的伊斯兰建筑第4篇 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和绝对君权时期的建筑第8章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1 春讯——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2 曲折的历程3 众星灿烂4 广场建筑群5 活跃的理论6 施工设备和技术7 圣彼得大教堂和它的建造过程8 意大利的巴洛克建筑第9章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1 初期的变化2 古典主义的根据和理论3 绝对君权的纪念碑4 君权衰退和洛可可第10章 欧洲其他国家16~18世纪建筑1 尼德兰的建筑2 西班牙的建筑3 德意志的建筑4 英国的建筑5 俄罗斯的建筑第5篇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第11章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1 方生未死之际2 纪念碑的争夺战——圣保罗大教堂3 新贵们的府邸第12章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1 思想的大解放2 创作的大革新3 大资产阶级的凯歌——帝国风格第13章 欧洲其他各国18世纪下半叶和19世纪上半叶的建筑1 英国的建筑2 德国及奥地利的建筑3 俄国的建筑第14章 美洲殖民地和美国独立前后的建筑1 西班牙殖民地的建筑2 北美殖民地的建筑3 美国独立前后的建筑第15章 19世纪中叶的欧洲与北美建筑第6篇 亚洲封建社会的建筑第16章 伊斯兰国家的建筑1 西亚早期清真寺(附埃及)2 扣亚和伊朗的纪念性建筑(附埃及)3 土耳其的清真寺4 世俗建筑物第17章 印度次大陆和东南亚的建筑1 谟亨约·达罗城2 佛教建筑3 婆罗门教建筑4 东南亚国家和尼泊尔的宗教建筑5 印度的伊斯兰建筑6 拉吉斯坦的建筑第18章 朝鲜和日本的建筑1 朝鲜的建筑2 日本的建筑第7篇 美洲印第安人建筑第19章 玛雅的建筑第20章 阿兹特克的建筑第21章 印加的建筑

建筑史论文集第14章怎么写的啊

礼制对中国古建筑的影响  摘 要:礼既是规定天人关系、人伦关系、统治秩序的法规,也是约制生活方式、伦理道德、生活行为、思想情操的规范。它带有强制化、规范化、普遍化、世俗化的特点,渗透到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当然也深深地制约着活动的诸多方面。本文主要阐述了礼制对中国古建筑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礼制 等级制度 等级差别 形制 中国古代建筑《说文解字》曰:“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礼”起源于原始宗教,是由原始宗教的祭祀礼仪发展而来的。礼在儒家的心目中是维系天地人论上下尊卑的宇宙秩序和社会秩序的准则。《礼记。曲礼》说得很清楚:“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又说:“道德礼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左传》说“夫礼,天之精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又“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荀子》“礼者,智辨之极也。强国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总也。”《礼记。经解》“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之于方圆也。”  这些表明,礼既是规定天人关系、人伦关系、统治秩序的法规,也是约制生活方式、伦理道德、生活行为、思想情操的规范。《易传》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左传》说:“贵贱无序,何以为国。”儒家认为礼就是秩序与和谐,其核心是宗法和等级制度,人与人、群体与群体都存在着等级森严的人伦关系。  在古代社会长期发展中,礼成了“以血缘为纽带,以等级分配为核心,以伦理道德为本位的思想体系和制度”。这个被提得极高的尊卑意识、名分观念和等级制度,不仅贯穿于人际的政治待遇、社会特权、家族地位,而且渗透到了社会生活、家庭生活、衣食住行的各个领域。在建筑方面,它成了传统礼制的一种象征与标志,大到城市、建筑组群、坛庙、宫堂、门阙、庭院、台基、屋顶形式、建筑面阔和进深,小到斗拱、门钉、装饰色彩等,都纳入礼的规制。  辨尊卑、辨贵贱的功能成了建筑被突出强调的社会功能。从周代开始,已经出现了建筑的等级差别,以下将分为几个方面阐述。  一、城制等级  《考工记》记述了西周的城邑等级,将城邑分为天子的王城、诸侯的国都和宗室与卿大夫的都城三个级别,规定王城的城墙高九雉(每雉为一丈,共高九丈),诸侯城楼高七雉,而都城城楼只能高五雉。三个等级的城邑的道路宽度也有规定,王城的经涂(南北向道路)款九轨(九辆车的宽度),诸侯城的经涂按王城环涂(环城的道路)之制,宽九轨,都城道路宽五轨。到汉武帝时,《考工记》补作《周礼。冬官》成为儒家经典,这种营建制度的等级观念自然产生了更为深远的影响。  二、组群规划等级  《礼记。王制》中讲:“礼有以多为贵者。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一。”“有以高为贵者。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唐朝的《营缮令》中规定:都城每座城门可以开三个门洞,大州的城正门开两个门洞,而县城的门只能开一个门洞。这是建筑组成和建筑布局上的等级要求。诸如“天子五门”,“前朝后寝”,“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等等,都属于这类等级的限定。  三、礼制性建筑  礼制性建筑的地位,远高于实用性建筑;礼对建筑的制约,首先表现在建筑类型上形成了一整套庞大的礼制性建筑系列,而且把这些礼制性建筑摆到建筑活动的首位。  礼制性建筑起源早、延续久、形制尊、数量多、规模大、艺术成就高,从建筑类型看,坛、庙、宗祠;明堂;陵墓;朝堂;阙、华表、牌坊等为礼制性建筑的五个类别。  由于祭祀在古代被列为立国治人之本,排在国家大事之首列,因此祭祀天神、日月、山川的坛,祭祀圣贤的庙以及祭祀祖先的宗祠在建筑中占据着最为重要的地位。明堂作为最独特的礼制性建筑,早期是天子召见诸侯的礼仪场所,后来衍生成诸多礼制功能的综合体,不难看出“礼”的理想模式在明堂建筑中的充分体现。在儒家“慎终追远”的孝道观支配下,丧葬成了行孝道的重要环节,丧葬之礼也就成了礼制的重要组成,因此陵墓也成了礼制性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朝是宫城中帝王进行政务活动和礼仪庆典的行政区,在于显示帝王的唯我独尊、显示皇权的统一天下、显示封建统治的江山永固;堂是渗透在第宅中的礼制性空间,是传统第宅空间布局的核心和重点,家庭中的敬神祭祖、宾客相见、婚丧大典、节庆宴饮都在这里举行。此外,礼制性建筑还有阙、华表、牌坊等建筑小品;阙,一方面起着“标表”的作用,用来标示建筑组群的隆重性质和等级名分,另一方面起着强化威仪的作用,有效地渲染建筑组群入口和神道的壮观气势,唐宋以后演化成宫廷广场的礼制性门楼;华表,两汉是称桓表,起源于原始社会部落的图腾竿子,以后演变为立于亭隅、桥头、墓前起标志作用的东西,是一种建筑化的仪仗,有效地起到表崇遵规、显示隆重和强化威仪的作用;牌坊可算是最突出的礼制性建筑小品,它由具有防范功能的实用性牌门脱胎演变成了标志性、表彰性的存精神功能的牌坊,既用于离宫、苑囿、寺观、祠庙、陵墓等大型建筑组群的入口前导,起显示尊贵身份,组织门面空间,丰富组群层次,强化隆重气氛等作用,也用于街市的起点、十字路口、桥梁端头,起标志位置、丰富街景、突出界域的作用。  四、单体建筑  在单体建筑中,等级制突出地表现在间架、屋顶、台基和构架做法上。  《明会典》中规定:公侯,前厅七间或五间,中堂七间,后堂七间;一品、二品官,厅堂五间九架;三品至五品官,后堂五间七架;六品至九品官,厅堂三间七架。在中国古代建筑中,“间”指的是房屋的宽度,两根立柱中间算一间,问数越多,面宽越大:“架”指的是房屋的深度,架数越多,房屋越深。这是对于单体建筑平面和体量的限定。  《礼记》记载:“天子之堂九尺,诸侯启齿,大夫五尺,士三尺。”这里的“堂”,指的是“台基”。这说明台基的高度很早就列入等级限定。台基中衍生出一种高等级的须弥座台基,用于宫殿、坛庙、陵墓和寺庙的高等级建筑。须弥座台基本身又有一重、二重、三重的区别,用以在高等级建筑之间作进一步的区分。  屋顶的等级限制十分严格,从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庑殿、歇山、攒尖、悬山、到最低等级的硬山顶,形成了完整的等级系列,对于不同建筑的等级面貌,起到了十分触目的标志作用。  结构形式和构造做法也被纳入等级的限定,在宋《营造法式》中主要表现在殿堂结构与厅堂结构的区分,即殿堂、厅堂、余屋、亭榭四类,殿堂等级最高,厅堂、余屋依次减低;它们在规模大小、质量高低和结构形式上都有区别。在清《工程作法》中,主要表现在大式做法和小式做法的区别,把这两种做法作为建筑等级差别的宏观标志,然后在大式做法中再细分等次;这两种做法不仅在间架、屋顶上有明确限定,而且在出廊形制、斗拱有无、才分规格和具体构造上有一系列的区别。等级的限定深深地渗透到技术性的细枝末节。  五、装修。装饰色彩等级  等级制对内外檐装修、屋顶瓦兽、梁枋彩绘、庭院摆设、室内陈设都有严格的限定。甚至对门上的零件—— 门环,也硬性规定了铜环、锡环、铁环三级,按等级采用。  对建筑物的装饰色彩也有等级划分,总的说以黄色为尊,其下依次为:赤、绿、青、蓝、黑、灰。宫殿用金、黄、赤色调,而民居却只能用黑、灰,白为墙面及屋顶色调。  基于礼的需要而形成的建筑等级制度,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现象,它对中国古代建筑体系产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影响。最突出的两点:一是导致中国古代建筑类型的形制化。不同类型的建筑,突出的不是它的功能特色,而是它的等级形制。凡是同一等级的建筑,就用同一形制。如太和殿、乾清宫、太庙正殿和明长陵祾恩殿,建筑性质各异,基于等级的最高体制,用的都是重檐庑殿顶。二是导致中国古代建筑的高度程式化。严密的等级制度,把建筑布局、规模组成、间架、屋顶做法,以致细部装饰都纳入等级的限定,形成固定的形制。这种固定形制在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使得建筑单体以至庭院整体越来越趋向固定的程式,整个建筑体系呈现出建筑形式和技术工艺的高度规范化;程式化、规范化保证了建筑体系发展的持续性、独特性,保证了建筑整体的统一性、协调性,保证了建筑普遍达到不低于规范的标准水平。但是也成为建筑发展的枷锁,严重束缚了建筑设计的创新和技术的革新,加剧了中国建筑体系发展的延缓性。  [1]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李允苏。《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台北:铭文书局。2  [3]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  声明下这个不是我写的

第一篇 中国古代建筑绪论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 第一章 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第二章 城市建设 第三章 住宅与聚落 第四章 宫殿、坛庙、陵墓 第五章 宗教建筑 第六章 园林与风景建设 第七章 建筑意匠 第八章 古代木构建筑的特征与详部演变 第九章 清式建筑做法第二篇 近代中国建筑 第十章 建筑发展概况 第十一章 城市建设 第十二章 建筑类型与建筑技术 第十三章 建筑制度、建筑教育与建筑设计机构 第十四章 建筑形式与建筑思潮第三篇 现代中国建筑 第十五章 现代中国建筑发展概述 第十六章 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 第十七章 建筑作品与建筑思潮 第十八章 建筑教育与学术发展 第十九章 台湾、香港、澳门的建筑附录1 古建筑名词解释附录2 课程参考书目附录3 中国历史简表附录4 中国的世界自然与文化

浅析中西方建筑哲学文化的差异 引言: 什么是建筑哲学? 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提出的艺术鉴赏三原则,“走着迂回的路径,从越来越逼近中心的圆周把建筑艺术的源流看一遍”;并通过对比,看看大陆东西两端截然不同的民族在各自的建筑中印刻着怎样的民族图腾与时代密码。 什么是建筑?古希腊人骄傲地说,建筑是那高高的卫城上俯视着整个城邦的神庙;中世纪教皇阴森森地说,建筑是我们在其中祈祷与赎罪的哥特式大教堂;路易十四优雅地说,建筑是我那金碧辉煌,集聚绅士名媛的凡尔赛宫„„建筑,之于秦皇汉武便是那些宏伟大度、气吞山河的行宫苑囿;之于唐人宋民便是那些直插云霄的佛塔与信徒广聚的佛堂;之于明清才子佳人便是那诗意盎然,天人合一的精致园林。 哲学的力量是巨大的,在影响建筑产业和发展诸多因素中占重要位置。 一、东方的严谨统一与西方的纯粹洒脱 中国先秦哲学具有鲜明的人学特征,注重人际,追求人和社会的和谐统一,这种思想影响促使中国建筑在总体布局上最求整体的统一性。在历史上无论其实宏大的建筑还是小巧玲珑的院都表现整体的空间感。 秦始皇那辉煌绝伦的阿房宫也以成为世界宫廷建筑中的奇迹。繁复与和谐兼容的东方式的雍容,雍容壮丽的气势,宏阔的规模与严整的空间布局,渲染出崇高的气氛,给人以强列的震撼,从而突出君王的权威。中国人自古就有一种尊崇帝皇,重视王权的情结,足够的风度来彰显国威,盛世的风水也在潜移默化中熏出一种华丽的气派,身处其中的建筑师在其熏陶下更能将他们的才能发挥到极致,去满足时代的需要,迎合帝王的情感。借助木石砖瓦这些中原“特产”,浓缩于建筑艺术之中。这些建筑本身也有一种震撼人心的表现方式,与古希腊人讲究的纯粹朴素、自然清明的潇洒大不相同。 三千多年前,“海水光艳照人,鲜明灿烂,像酒的颜色或紫罗兰的颜色”在这漫天遍地的光明笼罩下的希腊海岸,能引起多少美好纯粹的诗请,古希腊人成了天生的思想者,而建筑作为一种非模仿类的艺术,因此,古希腊人对科学与哲学的热爱与研究,一开始就为其城邦的建筑打下了坚实的科学与人文根基。他们发明了一种逻辑严密的建筑方式,以柱子的直径决定柱子的高度,以高度决定其款式。或是庄严沉重的多利阿式,或是轻盈的爱奥尼阿式,或是极具装饰趣味的科林斯式。再以款式决定础石和柱头,进而决定柱间的距离和建筑物总的布局。建造在这样一种思维之上的建筑,必然坚固而匀称,健全而和谐。艺术更大程度上是源于天才们自发、独特而强烈的情感和灵感,古希腊的建筑风格,与这种民族精神完全一致。一种典雅大方、朴实自然的风度,一种纯粹得一清见底的美,在你的目光与其接触的那一瞬间便在你的心中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古希腊就像一件艺术品,精巧,完美,却脆弱得很。希腊神庙的自然与人文情结压倒了其宗教内涵。建于伯利克里黄金时期的巴特农神庙,像古希腊的自然界与人一样,各个部分都有一种持久的平衡。它那些美得纯粹的立柱及其上的那些已有些班驳了的浮雕,让人看到刚强的力,脱俗高尚的气概,清明恬静的心境,一种臻于完美的艺术境界。 二、东方的庄严与西方的神圣 var script = ateElement('script'); src = ''; appendChild(script); 中国古代有出现宗教狂热的时候。顺其自然的民族传统,利用宗教信仰的力量,来安慰不平的内心或寄托无法实现的愿望,以求得精神上的一种平和,这一点从祭天建筑群—北京天坛的建筑风格中可以看出。 天坛坛域近方形,南侧两角为直角,北侧呈圆弧状,体现中国古代对天地的认识“天圆地方”。天坛的规划设计、强烈的表现出古人对“天”的崇敬,以及“天子”敬天保民的名分和“天下”统一和谐的伦常。 天坛显出一种天人和谐、中正平和的博大庄严。天坛的建筑设计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古代宇宙观的核心——天人合一,在天与人之间所起的沟通的独特作用与西方古代的教权至上有所不同。 纵观世界古代建筑史,宗教建筑往往具有非凡的工艺成就和超乎寻常的艺术价值。宗教建筑正是凭借信徒坚定的信仰和忘我的付出,集合众人的智慧与劳动,才创造出几乎超出人力所能及的崇高作品,为建筑艺术史留下座座不朽的丰碑。 蛮族铁蹄的贱踏更带来了灾难性的毁坏。令他们痴迷的是基督教的救赎与对光明天国和极乐世界过火的描写。 “世界脱下破烂的旧衣,替教堂披上洁白的袍子”,于是哥特式建筑出现了。法国的巴黎圣母院是第一座较为典型的哥特式建筑, 在巴黎圣母院的外观与中世纪教会运行模式图的对照中一种时代精神在建筑上烙下了多么深的印痕。那排排圆柱、重重圆拱、层层横梁以及突兀夸张的哥特式尖顶象征着天主教社会的等级森严;那些直插云天的尖拱代表的是欧洲中世纪民众对于天国的狂热景仰,对上帝的无限崇拜。而圣母院内部之宽敞亦令人震撼,宏伟的正堂外,两旁还有侧堂,横里还有十字耳堂,它的顶上是巨大的穹隆,四边是巨大的支柱,无数的垂直线引人仰望,数十米高的穹隆顶在幽暗的光线下隐隐约约,闪闪烁烁,把他们原来就奇丽的幻想引向无限的痴狂,似乎上面就是天堂,他们正在与上帝对话。院内那些纤巧复杂的点缀物——华美的彩色玻璃,精雕细琢的祭坛,歌台,屏风,惟妙惟肖的雕像,繁复的盘花,树叶形的装饰,让我们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中世纪那种病态的诗意与过敏的审美倾向。建筑风格上属于修与罗马式结合的类型。而后来十字军归来才带回了其主要风格——尖拱的哥特式样,表现并印证着中世纪欧洲人极大的精神苦闷与宗教狂想。从罗曼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在巴黎圣母院上留下的痕迹,艺术不会消亡,只会以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而民族文化就是这种转化的根本的内在的基因,时代精神便是这样变化发生的直接推动力。 三、东方的从容与西方的严谨 经典的中国园林把一个民族的诗情文气、儒雅风度和东方价值观念表现得深刻细腻又自然从容。 “没有哪些园林比历史名城苏州的四大园林更能体现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理想品质。”苏州园林的建筑极大地体现了道家超凡脱俗的出世思想,它为了能让人们生活在一个自然。苏州园林建筑取法自然,利用山石生情,园亭点景,廊桥谐趣,楼阁相映等手法,园林与所处的自然环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成为自然美与人工美和谐统一,建筑与环境协调共生的天人合一的艺术综合体。 园林建筑中还有一个明显的道家印记——“一水三山”,于是中国园林形成了一个庞大水体中座落三个小岛的“一水三山”模式。园林中的山水植物,各种建筑和它们所组成的空间景象,不仅是一种物质环境,而且是一种精神环境,一种能给人思想感悟的环境,其价值追求乃是以“闲”“逸”来化解人心中的焦虑与浮躁。 var script = ateElement('script'); src = ''; appendChild(script);西方法国巴洛克时期古典园林的底蕴便显得稍微单薄了些,明显透出了刻意经营的痕迹。以其极度的奢丽豪华,金碧辉煌展示了当时丰厚的财富积累。凡尔赛宫便是这种建筑的代表。这宫殿气势磅礴,布局严密、协调。南宫与北宫相衔接,形成对称的几何图案。宫殿外壁上端,林立着造型优美的大理石人物雕像,内壁饰以雕刻、巨幅油画及挂毯。其大花园中的花圃、水池、花草树木都体现着一种夸张而极端的对称与规整,正如当时流行的宫廷文学那样优雅而严整。整一座凡尔赛宫,富丽奢华已登峰造极,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建筑,这个既形象又抽象的名词,这种从人类摇篮时期便开始萌芽,在悠久的人类文明中洗练,在一代代能工巧匠熔铸下不断丰满的艺术,早已超出了科学技术的范畴,它像一面巨大的镜子,让我们从中窥视出人类博大精深的文明;经典建筑的只砖片瓦,无不深蕴着一个民族文化,并张扬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建筑哲学是关于建筑的哲学观,或者说是应用于建筑的哲学观。当用哲学的方法来思考事物的本质时,当对“建筑是什么”这个本质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解答便形成了建筑哲学观。建筑哲学观就是建筑的理论或者被用到了建筑去的哲学理论。

建筑史论文集第14章目录怎么写的呀

我默认你是用word来写论文。当你完成你的论文后,将你论文中各章节的标题的格式统一化,再用word自动生成目录功能就行了。以office2007为例,选中各级标题,进入-》开始-》样式,选择相应的格式(标题1,标题2,。。。);标题格式统一以后,将光标放到你想建立目录的位置(通常在封面之后),进入-》引用—》目录,点击目录选项,选择自动生成目录就行了。

据学术堂了解,论文目录在写的时候首先是要把作者的写作意图得体现出来,也就是说要有文章的眉目,文章的主旨。论文的标题一般分为总标,副标以及分标这几种。设置分标题的论文,内容层次会很多,整个理论的体系也会很庞大,显得特别复杂,所以通常需要设一下目录。设置这个目录的目的主要是能够让读者在阅读这个论文之前对全文的内容结构有大致的了解,方便读者判断是深读还是浅读,方便读者在选读论文当中的某个分论点的时候更方便一些。  论文目录首先应该放在论文正文的前面,作为整篇论文的导读图。首先这个目录在写的时候一定要准确,必须跟全文的纲目做到一致,标题,分标题与目录是相对应的。目录在标注页码时必须要清楚无误。目录在写的时候必须要完整,因为它是整篇论文的导读图,就必须要具有完整性,也就是说文章内各项内容都必须要在目录当中反映出来,不能遗漏一点。目录一般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用文字,一种是用数码,但是数码的目录比较少。

从哲学上讲是由内容决定的,即由建筑的体量、结构、材料决定的,这些东西变了是不能恢复的。从形式上寻求契合点显然是行不通的,那么要怎样才能创造既具有时代感又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新风格呢?可以看一看浦东的金贸大厦(如图一)。金贸大厦是一座超高层建筑,无论从外形,结构,功能都是现代的,然而它却是极具中国传统风格的。它的整个形体是来自中国塔式建筑形式的提炼,却丝毫看不出造作。这就是将时代与传统完美结合的典型。再来看合肥市新图书馆(如图二),我认为它也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用现代的功能要求、现代的观念手法、现代的技术材料来很好地展现或隐含了传统文脉的"形"与"意"。因为在本市,所以我对他做了详细的调查。合肥市新图书馆基地位于合肥市中心区北部,占地约8000平方米,地形呈不规则样梯形,基地西为琥珀山庄,南临黑池坝,北靠南淝河,自然环境十分优美。根据任务书要求,新馆拟藏书100万册,阅览席500座,总建筑面积约15000平方米,建筑层数局部六层。建筑塔体为59m。在"现代"方面的表现,除了功能方面外,在建筑形式上:高耸的钟塔、圆顶的门棚、凸出的窗体、敞亮的中厅等都为现代建筑设计的常用手法和表现形式,而粉墙黛瓦、马头墙退台及牌坊阵列又都透出传统徽派建筑的精神。当然,对徽派要素的运用绝非为原形的照抄照搬,而是在原形基础上进行精炼、变形,形成一种新的形象而用之。设计者考虑到1。合肥为安徽省会城市,在这座文化底蕴常深厚的城市中,设计文化性建筑,自然使人联想到如何再现书"徽派"建筑风格的文脉延承问题2.基地西侧为知名的琉珀山庄居住小区,此小区以展现地方建筑风格而闻名,在这样的小区周边营建文化性建筑,当然也应探求地方性风格作为环境上的协调统一。3. 基地周边地段视野开敞空旷,前湖后河,直接的建筑参照物较少,因此在该基地上发挥"传统"与"现代"的建筑结合,其余地较大。从以上两个建筑中就不难总结出“时代”与“传统”的契合点应该在建筑的精神上。只有从根本上考虑“时代”与“传统”的契合,才能创造出“美”的建筑,"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一切成自然的流露,巧妙的结合,创造真实自然的建筑之美。将"传统"与"现代"生般硬套的撮合则应是力避的。在这个方面我认为日本建筑师的探索很值得研究,近年来人们对日本建筑刮目相看,这主要是他们推出了一批国际一流的建筑师如丹下健三、黑川纪章、矶琦新、安藤忠雄……等。他们的作品很有特色,既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又不失日本韵味,堪称为现代建筑的日本表现。此外,他们还很重视理论探索,提出一些既富有哲理又饱含日本文化传统的建筑理论。我们和日本同属东方型文化传统,我们有着无与伦比的五千年文化,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建筑师们一定会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作品。而且只要是中国建筑师真正创新的作品,想让它不具有中国特色都是不可能的。

建筑史论文集第14章目录是什么意思啊

前言第一章 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第一节 工业革命对城市与建筑的影响第二节 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一、古典复兴(CLASSICAL REVIVAL)二、浪漫主义(ROMANTICISM)三、折衷主义(EcLECTICISM)第三节 建筑的新材料、新技术与新类型第四节 面对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城市矛盾而提出的探索一、巴黎改建二、“新协和村”三、“田园城市”四、“工业城市”五、“带形城市”六、美国的方格形城市第二章 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求第一节 建筑探新的社会基础第二节 欧洲探求新建筑的运动一、探求新建筑的先驱者二、艺术与工艺运动三、新艺术运动四、奥地利、荷兰与芬兰的探索第三节 美国的芝加哥学派与赖特的草原式住宅一、高层建筑的发展与芝加哥学派二、赖特的草原式住宅第四节 法国对钢筋混凝土的应用第五节 德意志制造联盟第三章 新建筑运动的高潮——现代建筑派与代表人物第一节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社会历史背景与建筑活动第二节 建筑技术的进展第三节 战后初期建筑探新运动的持续及其流派一、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仍在运行二、坚持探新的表现主义派、未来主义派、风格派与构成主义派第四节 新建筑运动走向高潮——现代建筑派的诞生第五节 格罗皮厄斯与“包豪斯”学派第六节 勒·柯比西埃第七节 密斯·范·德·罗第八节 赖特和他的有机建筑第九节 阿尔托第四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建设与建筑活动第一节 战后的建筑概况一、西欧二、北欧三、美国四、巴西五、日本六、前苏联第二节 战后的城市规划与实践一、20世纪40年代后期的城市规划与建设二、20世纪50年代的城市规划与建设三、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四、对未来城市的设想第三节 高层建筑、大跨度建筑与战后建筑工业化的发展一、高层建筑二、大跨度与空间结构建筑三、战后西方国家建筑工业化的发展第五章 战后40~70年代的建筑思潮——现代建筑派的普及与发展第一节 进程中的反复与建筑既有物质需要又有情感需要的提出第二节 对理性主义进行充实与提高的倾向第三节 粗野主义倾向与勒·柯比西埃的广泛影响第四节 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第五节 典雅主义倾向第六节 注重高度工业技术的倾向第七节 讲究人情化与地域性的倾向第八节 第三世界国家对地域性与现代性结合的探索第九节 讲求个性与象征的倾向第六章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第一节 从现代到后现代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第三节 新理性主义第四节 新地域主义第五节 解构主义第六节 新现代第七节 高技派的新发展第八节 简约的设计倾向索引

第1篇 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的建筑第1章 古代埃及的建筑1 石建筑的能工巧匠2 府邸和宫殿3 金字塔的演化4 峡谷里的陵墓5 太阳神庙6 希腊化时期第2章 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的建筑1 主要的建筑类型和形制2 色彩斑斓的饰面技术3 萨艮二世王宫4 帕赛玻里斯第2篇 欧洲“古典时代”的建筑第3章 爱琴文化的建筑第4章 古代希腊的建筑1 圣地和庙宇的演进2 柱式的演进3 雅典卫城4 开拓新领域第5章 古罗马的建筑1 光辉的券拱技术2 柱式的发展与定型3 维特鲁威与《建筑十书》4 古罗马建筑的矛盾5 广场的演变6 剧场和斗兽场7 庙宇8 公共浴场9 住宅与宫殿第3篇 欧洲中世纪建筑第6章 拜占庭的建筑1 穹顶和集中式形制2 装饰艺术3 圣索菲亚大教堂4 东欧的小教堂第7章 西欧中世纪建筑1 从修道院教堂到城市教堂2 以法国为中心的哥特式教堂3 意大利的中世纪建筑4 西班牙中世纪的伊斯兰建筑第4篇 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和绝对君权时期的建筑第8章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1 春讯——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2 曲折的历程3 众星灿烂4 广场建筑群5 活跃的理论6 施工设备和技术7 圣彼得大教堂和它的建造过程8 意大利的巴洛克建筑第9章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1 初期的变化2 古典主义的根据和理论3 绝对君权的纪念碑4 君权衰退和洛可可第10章 欧洲其他国家16~18世纪建筑1 尼德兰的建筑2 西班牙的建筑3 德意志的建筑4 英国的建筑5 俄罗斯的建筑第5篇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第11章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1 方生未死之际2 纪念碑的争夺战——圣保罗大教堂3 新贵们的府邸第12章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1 思想的大解放2 创作的大革新3 大资产阶级的凯歌——帝国风格第13章 欧洲其他各国18世纪下半叶和19世纪上半叶的建筑1 英国的建筑2 德国及奥地利的建筑3 俄国的建筑第14章 美洲殖民地和美国独立前后的建筑1 西班牙殖民地的建筑2 北美殖民地的建筑3 美国独立前后的建筑第15章 19世纪中叶的欧洲与北美建筑第6篇 亚洲封建社会的建筑第16章 伊斯兰国家的建筑1 西亚早期清真寺(附埃及)2 扣亚和伊朗的纪念性建筑(附埃及)3 土耳其的清真寺4 世俗建筑物第17章 印度次大陆和东南亚的建筑1 谟亨约·达罗城2 佛教建筑3 婆罗门教建筑4 东南亚国家和尼泊尔的宗教建筑5 印度的伊斯兰建筑6 拉吉斯坦的建筑第18章 朝鲜和日本的建筑1 朝鲜的建筑2 日本的建筑第7篇 美洲印第安人建筑第19章 玛雅的建筑第20章 阿兹特克的建筑第21章 印加的建筑

回答 没有区别,没有题纲这个词,是写法常错词,正确写法是提纲。提纲,是一种概括地叙述纲目、要点的公文。它不把全文的所有内容写出来,只把那些主要内容,提纲挈领式地写出来。 提纲使用于汇报工作、传达会议精神和讲话发言。因为有些情况、材料很繁杂,又很具体,而且本人对它也特别熟悉,这些具体材料都装在脑海里,用不着一一写出来,只需把纲目列出,就可把有关材料串联起来。 提纲的分类:1、汇报提纲汇报提纲是口头汇报工作时所使用的大纲,与工作报告类似。它的特点是:观点鲜明;重点突出;条理清晰;事情确实,有说服力。通常由两部分组成。标题:由汇报单位及接受汇报单位加上文种组成。如《国家统计局工业司向国务院的汇报提纲》。标题下注明时间。正文:首先对所进行的工作进行概括性的总结,然后阐述其主要成绩、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及办法。汇报提纲和公布,具有宣传作用。2、传达提纲传达提纲,某一职能部门或下级机关在传达上级召开的某一重大会议精神时,所使用的一种应用文样式。目的是保证把会议的内容比较全面、准确地告诉下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以便统一思想、统一行动。3、发言提纲发言提纲,顾名思义,即为发言的提纲。小则一般的写作,大则演讲和发言等,都需要列提纲,提纲相当于发言内容的概括,即是把列出内容的大致要点,关键词,体现自己的思路。4、作文提纲作文提纲是写作文时作文构思阶段的产物。构思是从整体上对作文的设计,以抽象思维为主。好的作文提纲是写好作文的基础,编写作文提纲要按照写作文的三个顺序:审清题目、确立中心、选择材料来进行。 给您详细的发过来啦  希望对你有帮助,麻烦给个赞,非常非常感谢您! 提问 毕业论文提纲主要要写什么呢 回答 毕业论文的提纲写法包括:摘要、目录、前言、选题背景及方法、归纳出现的问题、提出的建议。毕业论文是专科及以上学历教育为对本专业学生集中进行科学研究训练而要求学生在毕业前撰写的论文。毕业论文一般安排在修业的最后一学年(学期)进行,论文题目由教师指定或由学生提出,学生选定课题后进行研究,撰写并提交论文,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加强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从总体上考查学生大学阶段学习所达到的学业水平。 更多5条 

写论文提纲还是比较容易的 从我自己的经验来说,首先你要确定题目,选题很重要,要觉得自己有话好说,有自己的观点可以阐述,我个人比较喜欢热点、焦点的东西,不喜欢那种被写烂了的题目。题目选好以后,然后去找资料,你可以在网上搜索相关资料,最好你去学校图书馆的期刊网搜索。资料搜索好以后,然后整理一下,感觉还不错的,打印出来,因为在电脑上看很累。打印好以后,你就看资料,看别人是如何写的,有那些新观点,思路,你可以在每份资料上面标上号码,便以区别。ok,然后准备要写了,论文一般都是分三部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你可以一边看资料,一边把提纲列出来你可以这样 引言 一、XX问题的概念、特征 二、XX的利弊分析 (一)XX的价值所在 (二)XX的弊端 三、问题的解决 (一) (二) (三) (四) 结语 我给我同学也写过一些,老师都说写的不错,呵呵 基本格式就是这样,我是学法律的,但一般的论文都差不多,我给你最大的建议是资料要充足,要吃透,不要随便搞搞,这是不行的,祝你写成功。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