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关于教育教学理论文章的摘要和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4-09-05 11:48:42

关于教育教学理论文章的摘要和读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教育学》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育学》读后感1 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这本书,感受颇多。这本书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文章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给我很大的启示。 教师没有爱也就不能教育学生。对学生爱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自我体现。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温存慈详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在两颗心逐渐融化为一的过程中,教师按真人的规范导之以行,或示范,或帮助,或催化,或促进,每一施教又无不浸透着期望和成功的喜悦。没有对学生爱,即使教学也没有激情。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只爱一部分学生,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那是偏爱,偏爱是一种非理智的情感。陶行知特别反对“纯以面貌美丑为取舍”的选拔法,他办育才学校施爱于所有难童,包括有生理缺陷或有病的难童,他做到了如谚语所说的那样:“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只有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育才学校公约草案》规定指导员(教师)有“不偏爱学生的义务”。由此我想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师爱,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学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产物。师爱是包含教育目的爱,而且通过这爱以受到教育效果。陶行知称学生为“爱人”,说明他的教育思想,是把爱和教育视作天生的结缘。教师爱学生,就有教育,学生爱教师,于是教育产生效果。 “在我的教育里,小孩和青年是最大,比什么伟人还大。”陶行知先生这样尊重学生。作为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不能凭个人好恶而好恶之而褒贬之,绝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把“差生”视为“朽木”。有的教师口诛之余,施以体罚,更是辱人之举。任何一种体罚都是使学生肉体痛苦,它不仅于事无补,反教学生精神倍受刺激,以致他们会摔破罐,撑破船。陶行知最最反对体罚,他准确地说明了体罚的危害:“体罚是权威制度的残余,在时代的意义上说它已成为死去的东西,它非但不足以使儿童改善行为,相反地,它是将儿童挤下黑暗的深渊。”罚非爱,害也。作为现代学校的教师,我们要记住陶行知的话:“我们奋斗的工具是爱力不是武力。”动武,意味着教师自身的失职。 其次,陶行知先生对学生的爱还应表现在对学生学习、思想、生活上全面关心爱护。即父母想到的,教师想到了,父母未想到了,教师也想到了。由此我想我们现代教师做学生“亲人、朋友和导师”三个角色,这是陈校长教育思想的体现,也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实践,我们必须认真加以贯彻。 当然,爱不是放纵,爱里有严,爱里有教育,陶行知为学生竭力改善生活条件时,又嘱之以俭朴为美德,绝不可浪费,特别是看到学生出现了不良生活和思想倾向时,就及时送上关怀与指导,这样学生在承受师爱的过程中找到前进的路。作为现代的教师更应如此。 爱的教育确是一门深而活的学问,爱的教育将是一本大书,让我们每一个人学习陶行知,用爱的`实践写下自己珍贵而值得回味的一页吧。 《教育学》读后感2 名著《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给从事教育事业的教师的,全书共100条建议,每一条建议都是教育家给教师指路的,阐述著教书育人的真理,确实给我们教师在教学方面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给我们展现了教师教育人生态度的一种凝练,使我们明确怎样去做一个优秀的教书育人者。 通过学习《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使我们不知不觉的穿过时空隧道走进了1918年12月28日,去详细了解作者的出生地,工作的地方,使人有一种急于认识这位大教育家的欲望。苏霍姆林斯基从出生到上小学一直到工作,成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他总是积极向上的,勤恳的,一生写作了41部教育专著,1200篇童话,生前被评为乌克兰功勋师,获得2枚列宁勋章,多枚马卡连科奖章。应该说,苏确实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人,他把自己的全部的生命活力都投入到了前苏联的教育事业上,这一点是公认的,是我们现代教师应该学习的精神。当前,国际上的各种竞争例如经济、科技、军事等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又赖于教育去培养,所以尽快造就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广泛适应能力的各种人才就成为教育改革和现代学校关注的中心课题。 而今,我国的中学生正处于新旧体制常常发生碰撞,许多问题不可能尽如人意和适时解决,各行各业的改革都步履艰难的背景下,受应试教育的驱使中学生被迫投入竞争,随著父母离异的、破损家庭的增多,以及社会环境的某些消极影响,造成了中学生的种种心理问题。面对中学生存在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仅仅靠原有的教育教学与德育工作难于应付局面。为了改变学校教育的被动状态,社会、学校、家长都在呼唤心理学直接参与学校教育工作。陈学诗、沈渔村、李心天等一批专家、学者呼吁“为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建立健全人格、预防心理疾病”应“广泛开展心理卫生科普宣传和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中小学增加心理卫生课”,所以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 通过有效的途径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的心理得以正常发展。心理困惑得到疏导,不良心理与行为得到矫治,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积极性高、思维活跃,学习上没有心理负担与压力,爱学、会学并富有创造性。个性健全发展,能够适应学校、社会的要求,完善自我。在此基础上,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 《给教师的建议》成书于十九世纪初期,虽然在时间上和我们相隔很远,但其内容中闪现的教育理念是和我们在同一时代的,尤其是书中要求教师培养和谐的全面发展的学生,强调学生应该善于自我表现的理念等等。总之,书中有许多建议是我们教师今天应该借鉴的。 《教育学》读后感3 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以毕生的精力,批判旧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诸实践。对于我们基础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他的教育思想,服务于我们的教育事业。我有幸拜读了《陶行知教育名著》这本书,受益匪浅。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进棺材才算毕业”。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生活教育”可以找到现实需要的根基,“生活教育”也是学生需要的教育。在每年对学生的教师教学情况的调查中发现,学生喜欢同现实生活、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知识;学生喜欢能用生活的事件来解释学科知识的老师。 陶行知先生把生活教育提高到这么一个高度,是我前所未闻的,更给了我一丝震撼,震撼于他的精辟和深刻,同时感叹教育家的前瞻性,这不就是我们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吗?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也,还要让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学习,也就是陶行知的教育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推崇的教育的目的。按照他的思想,“生活即教育”就是说“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著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次,“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 《教育学》读后感4 陶行知是一位为世人敬仰、怀念的人民教育家。他以毕生的精力,批判旧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诸实践。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都有重要的影响。20世纪过去了,在新的世纪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仍具有现实意义。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是陶行知先生的人生格言,为了孩子,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是陶先生的办学心愿。 教育需要爱心,儿童渴望得到爱。当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后,我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只有把爱奉献给孩子,用爱来灌注自己的事业,才是我们能真正给予学生的最好的东西。如今的孩子看得多,听得也不少,想激趣,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有时真的很困惑:孩子们,我该拿什么来吸引你们呢?没有兴趣就不会有积极的学习态度,高涨的学习热情。如何让课堂变得有吸引力?如何让英语课真正被孩子们的心灵所接纳?在教学实践中,我努力地寻找答案,终于体会到:爱,是我和孩子们快乐学习、和睦相处的源泉。课堂常规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保证。然而,当我走进教室,看到每个孩子都在不亦乐乎地说着、做着其它事时,我想:如果我大声吼叫,一定会有很多学生被我震住,但是还有一些还是会继续的。如果你认为通过默默地注视,就让他们乖乖停下来的话,那你要失望的。看你不说,不动,他们便会再次玩下去的,直到很久。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教育学生。没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看到这种情景,我会微笑地对他们说:今天你们不想上课,如果你们能把自己管好,我就邀请你们一起来学习。好奇让他们很快静下来了。在精心设计的一个个游戏里,他们主动参与学习,从中感受到课堂的美,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记得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当心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提醒教师要做到有教无类,在教师的心灵天平上,给每一位学生应是同样重的砝码。也就是说,我们对每一位学生都应一视同仁,不能因为有些学生的个别差异而对他们另眼相待。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多年的教学使我发现,几乎每个班级都有几个好动的学生,让他们单独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确实是强其所难。为了让这些学生在课堂上不伤自尊心、学有所得,我让他们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鼓励他们积极参班级管里,但是他们具有表演的才能,此时我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让他们在课堂上大胆表演。这样使这些学生有了收获,而且对学习也有了兴趣。 教师要热爱、尊重每一个学生。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理解和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教师的理解和尊重。教师应该做一个和气的人,一个严谨的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还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服务意识,创造出尊重、信任、宽容、友爱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真正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对学生要有慈母般的爱心,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并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做一个学生喜爱的老师仍是我努力的目标。 《教育学》读后感5 近年来,我国许多教育学人执着于理论研究,借鉴西方先进教育思想,挖掘古代的优秀文化遗产,深入思考教育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力图建构起科学合理的教育学理论体系,教育理论研究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由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杨兆山教授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教育学》,就是杏坛中初绽的一朵小花。 “教育是什么?”这是作为教育学科通论的教育学必须回答的问题。作者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学是研究培养人的学问”。作者从社会与人的关系入手来诠释培养人这一社会活动。培养人就是使个体从生物意义上的人,成长为社会意义上的人,并进而去改造社会、促进社会发展。教育为社会培养人,人接受教育才能适应并改造社会。由此,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便成为教育学发展的两条主线。社会与人,是教育学的永恒主题,教育学正是在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之间的矛盾运动中,不断地向前发展。 以往的许多教育学理论体系的一个特点是:各部分自成系统,但各章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学生在学习时常常难以从整体上把握教育学的学科脉络,无法形成明晰的学科意识。因此,作者紧紧围绕“培养人”这一主题展开教育学学科体系,从“社会、教育、人”这一教育学基本问题出发,以“培养人”为原点,以“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为主线,系统阐述了“培养人”这一教育学基本问题,并在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这两个维度上展开教育学学科体系的建构。教育与社会的维度包括“为谁培养人”(教育的价值取向)与“培养什么人”(教育的目标);教育与人的维度包括“怎样培养人”(教育的方式手段)与“谁来培养人”(教育的主体)。本书将传统教育学所涉及的重要领域进行梳理,整合于“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谁来培养人”五部分内容中。由此,“一个原点、两个维度、四个领域”构建了一个语义简明、逻辑严谨的教育学理论体系。将“培养人”这一条教育学学科体系的“暗线”变为“明线”,既凸显出教育学理论的基本问题,又将各自独立的篇章联系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教育学学科建构的核心是教育观。教育观即是对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它引领着教育实践。作者执着于教育观的探讨,强调学习教育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形成科学的教育观。认为只有形成科学的教育观,才可能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自觉树立正确的师生观,选择正确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缺乏正确教育观的引领,教师的教育教学只能在盲目中摸索,难以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强调教育学不是一种工具、一种技术,而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教育观是统摄教育学的灵魂。 本书能够自觉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教育观,坚持培养人的社会主义方向,并且不回避教育理论研究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提出了比较有见地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作者以“培养人”为原点,构建了一个简明、严谨的教育学体系。在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地阐述理论的同时,加入了大量生动、鲜活的案例,增加了该书的可读性、趣味性。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书中还有一些理论观点尚需商榷,一些提法仍待推敲,但就其教育理论研究的勇气、毅力与耐心,是值得鼓励的。 《教育学》读后感6 近期我阅读著名著《陶行知文集》,使我深深地感受到: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思想体系的主旨。作为一名教师我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中汲取了丰富的养料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 一、爱是施教的前提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毕生从事教育事业的真实写照,爱满天下更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教师对后进生应有要有一颗爱心,它不埋在胸膛里,而应擎在手上,高高举起,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时时感觉到。老师对后一进生更要倾注真诚的爱心,使学生感到老师的亲切、集体的温暖,从而树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二、生活是施教的基础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内涵十分深广,他提倡生活就是教育,教育源于生活。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而教学的中心是做即实际生活。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把日常的教育和教学都要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书本知识要联系社会实际,引导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三、实践创新教育是关键 创新教育是教育观念,又是具体的教学思想,它只有化作具体的教育教学的操作方法才能够实现。但教育教学无定法,因此它又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为此,今后我更要认真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牢固树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基础教育主流价值体系观念,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以陶行知先生为楷模,学习他高尚的人格品质,求真求实求创造的教育理念,成为敬业爱岗、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创新务实的教师,为培养学生成为真人,并具有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一代新人而努力工作。 认真学习了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的思想,可以采用的做法是: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们从书本和试卷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去看社会、看自然、看生活;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闲置的双手动起来,去做事情,做到学做合一;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从只听不思中解放出来,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学会思维;解放学生的嘴给他们说的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解放学生的空间除了课堂学习,还引导他们走向课外,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给他们广阔的天地。 陶行知教育思想是宝贵的经验和财富,是我们学习、研究、继承和发展的永恒的课题,是创造型教师及专业发展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直在断断续续的看《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时常被其中篇篇短文中的通篇贯穿的育儿智慧所打动,也常常看着看着就陷入我儿时经历的各式各样有关于《学习天地》的文章《幼儿教育文章读后感》正文开始>> 一直在断断续续的看《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时常被其中篇篇短文中的通篇贯穿的育儿智慧所打动,也常常看着看着就陷入我儿时经历的各式各样有利或是有害的“老式教育”中。其实我觉得每篇短文都值得为人父母者所深思和反省,它颠覆了许多根身蒂固在父母身上那些坏掉的教育理念。每篇文章都很值得写一篇详细的读后感,以加强这种公平和更人性化的教育方式,真正的将这种教育溶到自身的血液中。  每个女人天生下来都可以做“妈妈”,但是否能做一个好妈妈是需要学习的。套用一句话来讲就是世界上没有坏妈妈,只有懒妈妈。  今天从这篇短文开始《河流可以是粉色的》,这篇文章讲的是圆圆小时候非常喜欢画画,上幼儿园时选择了一个学画画的特长班。有一次老师留了一幅作业,要求画小朋友们在草地上玩耍的画面,并承诺选出画的优秀作品放到幼儿园长廊里展览一段时间。画家之后圆圆用彩笔画的非常用心,甚至连吃饭都不愿意停下来。画出来的画面非常的漂亮,红红的太阳,绿色的草地、蓝色的云,上面有几个玩耍的小朋友,旁边还有一条“粉色的河流”,为了表示出是河流还画了几只鱼儿。画完了,她的妈妈表扬她画的非常的漂亮,并问她河流为什么要画成粉色的?圆圆说因为她觉得粉色特别的漂亮,就画了。  这幅令圆圆非常引以为傲的图画结果没有被幼儿园老师选中,原因就是“河流不能是粉色的,应该画成蓝色的;白云也不能是蓝色的”。圆圆回家后把这个原因跟她的妈妈说了,并问妈妈“河流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圆圆的妈妈从自来水里接了一碗水让圆圆说是什么颜色的,圆圆说是白色的。然后妈妈又把水放到了一个红桶中,让圆圆看是什么颜色的,圆圆答不出来。妈妈把水一边倒出来一边让她分辨是什么颜色的。她的妈妈说对,水流是透明的,没有颜色的。  那没有颜色的水应该用什么颜色的彩笔来表示呢如果要求我们要画的准确无误,就永远找不出一根可以画出河流的笔。  妈妈接着说了,一幅画只有好看不好看,没有对于错。你可以运用任何大胆的颜色,只要你喜欢,河流可以是粉色的,只要你喜欢,你可以用任何的颜色!  ——圆圆妈妈企图用这种观念来影响圆圆,呵护她的想像力,却没有能力带着弱小的孩子一起去迎接中国当前教育中的束缚及桎梏的东西。中国教育中这种条条框框的方式禁固了孩子们许多灵光突现的想象力,甚至抹杀了他们敢于去想像和表达自己内心真实情感及喜好的能力。  是啊,想想自己小的时候,也很喜欢画画。可是每次画画时,爸妈都是以画的像或不像来评价我画的好坏。以致于我幼小的心灵中只认为画画就要画的像,不知道我从什么时候开始就不会用画笔来表达我心中想象着的东西了,只会照着某物,用我稚嫩的画笔尽量把它画到最像。  是什么扼杀了我还是孩童时本应丰富多彩、无拘无束的想象力?恐怕就是当代教育中的那请所谓的“应该”和“不该”吧。  我们无力和宏观的教育做斗争,只能尽量的做好身为家长的责任,好好保护孩子幼小、奇妙的心理世界吧。  《关于幼儿游戏的探讨》读后感  文章来源:太仓市实验幼教中心 文章作者:风琳菡菡 推荐给朋友 收藏本页  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中,在教育者对游戏的有效组织下,伴随幼儿游戏兴趣和愿望的产生,幼儿游戏就成为教育实践中现实的活动行为。由此可知,幼儿游戏并不是单方面的事情,而是需要孩子和教师共同完成的。  通过阅读《关于幼儿游戏的探讨》一文,我更深刻地熟知了区域游戏和自主性游戏的内涵,以及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教师恰当的指导策略对游戏产生的影响。编者根据文章内容提出了三大问题,而这三个问题也正是幼儿游戏的根源。首先,区域游戏活动应该是在“导师”的引导下,“有准备的环境”中进行的,“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的幼儿园教育活动形式。这正是我们需要的有内涵丰富、能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并引导幼儿自主探究的活动材料。仔细思考区域游戏的几个本质特征,发现它们正是区域游戏内涵的深化,更是对区域游戏更好的理解与具体实施时的有效方法。其次,自主性游戏的实施需要多种关系的配合,幼儿开展自主性游戏时,就是在这些关系的相互协调下才更好的体会到游戏的趣味性。自主性游戏中,我们既要培养孩子的自主性,也要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自主与规则是同步的。游戏中的自由必须是建立在一定规则约束之上的。由于身心发展的特点,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游戏中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教师的帮助。所以说儿童是游戏的主人,教师是指导游戏的主人。儿童在游戏成长,游戏是最符合儿童身心特点及发展的需要的,儿童通过游戏获得快乐,在游戏中增长知识和经验,也在游戏中获得各种能力的发展。第三,正如上面所说的,每个游戏的开展都需要教师的介入指导,教师如何更好的将自己和幼儿及游戏融合在一起,也是一门艺术。教师介入游戏的时机、方式和方法很多,但是采取哪一个,就要根据实际的游戏情况来分辨和落实了。只有实践过了,方能知道什么才是最适合我们的孩子的,经验积累多了,就能将每个游戏的开展都实施的得心应手。  最后,套用文中的一句话:如果我们把“区域活动”比作橘子、茶水和鲜花,那我们肯定是把区域活动简单化了;如果我们把学习和借鉴“区域活动”比作品尝橘子、回味茶水和欣赏鲜花,那我们就更是把学习和实践区域活动简单化了。如果囫囵吞枣,如果暴饮暴食,如果浅尝辄止,我们也就品不出何为区域活动与区域活动何为,我们当然也就会走上误读和误用区域活动的歧途。这句话给我很深的印象,让我领悟到区域活动不单单是一种活动,更是我们教师与幼儿、幼儿与游戏的一种活动,对我们的教育、教学有着深远、积极影响的一种主要活动。  关于幼儿文章的读后感  《每个幼儿都是教师的宝贝》读后感  在《幼儿教育》杂志上看到了这篇文章,是的,每个幼儿都是教师的宝贝,“如果要偏爱,那就偏爱每一个幼儿吧。” 爱每一个孩子,是幼儿群体特性对幼儿教师的客观要求。俗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一所幼儿园,少则几十,多则数百个孩子。在这些孩子中,由于受遗传因素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会形成许多差异:容貌有俊有丑,智商有高有低,气质有动有静,性格有活不呆,动作有灵有拙,语言有多有寡,感情有热有冷,习惯有良有莠这些内在的和外在的差异,呈现出幼儿群体特性的客观存在。对此,幼儿教师应有足够的认识。在实际工作中,要尊重每个幼儿的个性特点,一视同仁,公平施爱,不能凭自己的好恶厚此薄彼。否则,一些孩子得到偏爱,一些孩子受到冷落,就会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后果:得到偏爱的孩子容易形成处处不同于他人的优越感,助长许多不良习惯的形成;受到冷落的孩子往往会灰心泄气,感到失望,无助和自卑,致使他们幼小的心灵蒙上难以摆脱的阴影。我就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有个孩子漂亮活泼,老师们都特别喜欢她。对她又是亲又是抱,处处关心照顾她,结果使她一度变得任性、高傲和无礼,稍不如意就又哭又闹。另有一个孩子沉默寡言,性格孤僻,老师对他关爱较少。有段时间他竟不愿参加集体活动,认为自己什么事也不如别人。这使我深深认识到:对幼儿的偏爱和冷落,会带来不少负而影响。正确的态度是,力戒偏向,充满热情地去爱每一个幼儿。  在《幼儿教育》杂志上看到了这篇文章,是的,每个幼儿都是教师的宝贝,“如果要偏爱,那就偏爱每一个幼儿吧。” 爱每一个孩子,是幼儿群体特性对幼儿教师的客观要求。俗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一所幼儿园,少则几十,多则数百个孩子。在这些孩子中,由于受遗传因素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会形成许多差异:容貌有俊有丑,智商有高有低,气质有动有静,性格有活不呆,动作有灵有拙,语言有多有寡,感情有热有冷,习惯有良有莠这些内在的和外在的差异,呈现出幼儿群体特性的客观存在。对此,幼儿教师应有足够的认识。在实际工作中,要尊重每个幼儿的个性特点,一视同仁,公平施爱,不能凭自己的好恶厚此薄彼。否则,一些孩子得到偏爱,一些孩子受到冷落,就会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后果:得到偏爱的孩子容易形成处处不同于他人的优越感,助长许多不良习惯的形成;受到冷落的孩子往往会灰心泄气,感到失望,无助和自卑,致使他们幼小的心灵蒙上难以摆脱的阴影。我就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有个孩子漂亮活泼,老师们都特别喜欢她。对她又是亲又是抱,处处关心照顾她,结果使她一度变得任性、高傲和无礼,稍不如意就又哭又闹。另有一个孩子沉默寡言,性格孤僻,老师对他关爱较少。有段时间他竟不愿参加集体活动,认为自己什么事也不如别人。这使我深深认识到:对幼儿的偏爱和冷落,会带来不少负而影响。正确的态度是,力戒偏向,充满热情地去爱每一个幼儿。

教育教学理论文章读后感

教育学的读后感 不记得 从什么时候起,我看书愿意从前言看起,因为在前言里,往往凝聚着作者或者译者的心血;从前言里,往往能够了解与著作相关的重要信息。 当我把刚买到的〈爱的教育〉捧在手里时,我老老实实地从最前一页看起。读到“这本译著则是首次从意大利文直接翻译的全本,遵从了原文的目录和段落”时,我异常兴奋,因为市面上名著的命运是非常凄惨的,形形色色的版本让人真伪难辩。而这本由“梁海涛、蔡雪萍”夫妇从意文直译的〈爱的教育〉,保持的原味应该是最浓的。我暗自庆幸,我拿到了我能够读到的最好的版本。 开始读书的目的非常简单,就是想知道,这本书适合不适合对我的学生进行爱的教育。尽管我早已经知道,许许多多的老师都把本书列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必备教材;尽管世界名著的光环早已经戴在它的头上,但我始终没有走进书里去。 读开头的几篇时,我不以为意,甚至为记住书中的人名而感到有些烦躁,语言似乎也那么平淡,没觉得有什么感人或者吸引人之处。 可“名著”的头衔却引领着我一路读下去,这一读就不可收拾。一天的时间,我饭不做,家不收拾,连儿子都推给他爸,就沉浸在这爱的世界里,多少次泪流满面! 柯莱蒂一边忙着扛木柴,招呼顾客,一边见缝插针地复习功课,学着煮咖啡,照顾生病的妈妈,在做这一切的时候,他又是那么开朗乐观。当他“替母亲在背后垫好枕头,整理好被子”的时候,我的眼睛湿润了。我为一个勤劳能干、乐观好学、体贴父母的好孩子而感动!这是多么难得的品质啊?柯莱蒂所做的一切,现在哪个孩子能做到?同是三年级的孩子,我班的“公子”“千金”们相差有多大啊! 当奈利的母亲在校长办公室里激动地抱着卡罗内的双肩,“摸索”着要找礼物送给卡罗内的时候,泪水又濡湿了我的双眼。我理解这位母亲的心情,我能够体会得到一个母亲对自己那驼背、瘦小的儿子在学校生活的担心忧虑,和对保护儿子的卡罗内发自内心的感激之情。我流的是作为母亲的泪。 尽管曾经读过无数遍〈佛罗伦萨小文书〉(语文课本里的题目是〈小抄写员〉),多次给学生讲过这篇课文,然而在书中再读这篇文章时,我仍然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任它奔流。我相信,父对子之情,许多为人父者都能做到;唯这子对父的深情——愿意为父劳累,宁愿多次受天大的委屈也不声张,仍然深深地爱着父亲的感情,是多么难能可贵!我们现在的孩子,有哪一个能够忍受委屈?别说委屈,即使明明是自己做错了,往往也容不得他人批评! 〈六千里寻母记〉中,当随着可怜的、坚强的、勇敢的小马克历尽磨难,饱偿艰辛,来到梅基内斯工程师的家;当那位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正心如死灰地等待死亡的可怜的母亲听到一个“好消息”,“腾地一下坐起来,移动不动瞪圆眼睛”,当马克“衣衫破旧,满身灰尘站在门口”时,我的泪夺眶而出,跟着母子啜泣起来!是对母亲的爱,支撑着13岁的小马克孤身一人,长途跋涉,历尽坎坷;是对母亲的爱,给了小马克巨大的精神动力,克服了常人(我想,现在的我也做不到马克所做的一切)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挽救了思乡心切、正在死亡边缘的母亲!因为儿子的爱,使得刚刚还拒绝手术的母亲,要马上做手术,为了爱和被爱,她要活着! 即使现在,当我回忆着这些故事的时候,当我写着这些文字的时候,我的眼睛也是湿的!爱的力量是如此伟大! 当然,读书的时候,也有笑声。 当恩里科与妈妈出现在幼儿园里,当那些小人儿围着妈妈团团转,等妈妈逃出幼儿园时,“全身的面包屑和污渍,头发凌乱,”,“从幼儿园里还能听到小孩们像小鸟啼鸣般的声音:‘再见!再见!请再来呀!夫人!”时,孩子们那天真幼稚的形态,妈妈那宽容仁爱的形象,逼真地出现在眼前,我轻轻地笑了。孩子们对大人的友好是真实的,妈妈对孩子们的喜爱是发自内心的!谁无年幼?谁无幼子啊?这是人间一种最纯粹的感情! 当恩里科去参观斯塔尔迪的图书室,被斯塔尔迪的正统严肃感染,“竟不敢跟斯塔尔迪开玩笑,而且感觉他好象不只比我大一岁似的。出门时,他仍然煞有介事地板着脸对我说:‘再见!’我差一点儿像大人似的回答他:‘向您致敬!’”时,我扑哧一声笑了!是的,当一个人自身有了自尊感,也拥有值得人敬佩的言行时,他就有了人格魅力;当一个人对他人发自内心的敬佩的时候,他会受到同样人格魅力的感染。 读〈爱的教育〉,有泪有笑,但一直在心底涌动着的是融融的爱意,暖暖的感动!书中几乎涉及到了人世间所有高尚的爱,博大的爱。 有父母与子女之爱,姐弟之爱,同学之爱,师生之爱;还有对弱者之爱,对不幸者之爱,对劳动之爱,对学习之爱,对环境之爱,对大自然之爱;及至对人民的爱,对军队的爱,对祖国的爱 所有爱的内容都不空洞,都是生动丰富的,都是融入了生活的,是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这样的爱的教育,才能够真正地被学生所接受。 新学期,这本书一定要成为我们音乐班孩子们首选的爱的教育的引领者!我甚至有些心急,如果孩子们能够一下子就读完全书,该多好啊!或者,在上学期,这本书的内容就已经深入孩子的心中,学生的精神面貌是不是会有很大变化了呢? 这是一本学校生活的书,书中的某些闪光的人物,一定会成为许多学生心中的偶像,他们应该会使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教育。下学期,期待我的班级能够出现一个“卡罗内”似的学生,这对一个班集体,对一个班主任是非常重要的!期待着爱的教育,会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灵!

我读完袁振国老师的《教育新理念》后收获颇多!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这决定了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关心人的全面发展,培育人的品格与才能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 "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因它是一个人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在学校教育环境中,对于学生尤其是小学生来说,教师的权威性是独一无二的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如何,常常可以决定学生的命运"一,与学生合作交流 现代教育论的观点认为:教育活动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展开的,教师与学生总是处于共同的教育情境中,双方总是在共同的交往中沟通,教育和接受教育这说明,教师与学生总是处于一定的交往关系中,没有交往,教育关系便不能成立,教育活动便不能进行不论是知识教育还是品格教育都是在交往中实现的由此看来,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的表现形式,还可以说关系本身就是一种有意义的教育活动在学校教育中,师生的交往处于重要的地位在这种交往中师生共同学习了人类的宝贵经验,学生获得了直接的生活经验,并促进了学生经验的丰富与教师交往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在这种交往中学生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有了基本的认识二,创造各种活动,让孩子体验成功 活动教学的理论认为,活动是人对外部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对待方式,是人的本质力量,个体存在,社会生活以及人类历史发展的基础劳动,语言和思维是人活动的基础人的各种形式的活动,在物质生产活动的基础上产生因此,要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必须以活动为主要形式通过活动,促进学生思想与行为上的统一;通过活动,促进师生,生生知识信息的交流在师生共同参与活动中,实现认识的深化和发展,在互助,互议,互帮,互信的活动中,体现师生合作,完成教育目标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 "教"是为了达到 "用不着教"他主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主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 通过安排一些活动,让学生体验成功,如操作性活动,表演性活动,游戏性活动,小组活动及全体活动等就小学生来讲,成功对他们树立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学实验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欣慰便会激起多次追求成功的欲望"教学中经常激励学生并帮助他们经常体验成功,能使他们形成积极进取的心态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坚定他们的创新意志,进而形成稳定的创造动机教师要积极寻找学生的成功和进步,发现其闪光点,并及时给予鼓励;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要采取宽容态度,不要过多指责;要容忍学生幼稚的或不成熟的想法,尊重并激励他们的创新精神;要创造机会让学生能经常体验成功,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创造潜能 人性之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就精神生活而言,每个幼小的生命都仿佛是为了得到赏识来到人间,谁也不是为了挨骂而活着 赏识,其本质是爱学会赏识,就是学会爱"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作为教师,只有学会赏识,才可以在教育教学中帮助学生拥有自信,获得成功,超越自我;作为教师,只有学会赏识,才能变对立为对话,变批评为鼓励,让学生从恐惧的心理状态中解脱出来,对学习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希望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大教学论》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教学论》读后感1 《大教学论》的作者夸美纽斯是捷克摩拉维亚人,他生活的年代是1592到1670年,相当于我国明代万历二十年到清康熙九年,是一个介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之间的时代。恩格斯在谈到这个时代的特征时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夸美纽斯便是这个需要巨人的时代产生出来的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他终生从事教育工作,一生的著作很多,主要的教育学说包括在他的《大教学论》里。 《大教学论》(Magna Didactica,1632),1632年用捷克文写成。本书是夸美纽斯在批判地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过长期构思、几经修改而写成的重要教育论著。教育的目的、任务与作用是《大教学论》首先论述的问题。夸美纽斯根据基—督教的《圣经》提出人生和教育的目的。他说:“人的终极目标是与上帝共享永恒的幸福”;“世间的生活只是永生的一种预备”;“永生的预备有三个阶段:知道自己(并知万物),管束自己,使自己皈依上帝”。因此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使人认识自己,熟悉万物,形成德行,虔信上帝。我觉得这种说法是具有浓厚的宗教神秘主义色彩的。但他又反对中世纪天主教会完全忽视人的现世生活的禁欲主义,强调“教育是生活的预备”,希望人人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这说明他的教育目的论和天主教会的教育目的论是有区别的。夸美纽斯非常重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在他看来,人生来都具有学问、德行和虔信的“种子”,但后天的发展全靠教育。这里一方面将教育的作用夸张化,另一方面也充分表明了教育对人生的功能。 既然教育对于人生和社会有如此巨大的功能,普及教育自然成了首要的任务。夸美纽斯把“阐明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作为该书的主题,提出了“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该进学校”的响亮口号。他严厉指责封建贵族垄断教育而把穷人排斥于校门之外。他说:“在那些被排斥的人中,也许就有极优秀的才智之士,他们这样被践踏,被扼杀,真是教会与国家的大损失。”夸美纽斯主张:“不仅有钱有势的人的子女应该进学校,而且一切城镇乡村的男女儿童,不分富贫贵贱,同样都应该进学校。” 夸美纽斯的教育理论对现代教育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一些思想上,而且在一些教育制度上也有重大体现。例如: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书中所提的班级授课制是教育史上的进步之举。它是以班级教学作为基本的组织形式,由个别教学变为集体教学,为学生创造一个相互学习和激励的环境,不同课程的变换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提高。这对普及教育和大面积提高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夸美纽斯的提倡,它首先在欧洲广泛推广开来,之后又扩散到其它各洲。在以后的几百年教育发展中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本书提出的直观教学等一系列教学原则,至今仍被教师用于教学实践之中。但班级授课制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就蕴藏着一个先天不足:不能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而实施因材施教。在班级授课制下,教学资源被限制在一个有限的范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外部条件被局限在一种呆板的机制之下,因而学生自主学习的范围被人为地框定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另外,时间、内容和进程都程序化、固定化,难以在教学活动中容纳更多的内容和方法。由于以“课”为活动单元,而“课”又有时间限制,因而往往将某些完整的教材内容人为地割裂以适应“课”的要求。针对这一情况,随着认知心理学的不断发展,人们构建了基于课堂教学的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都不一而足地想克服这一先天欠缺,以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 正如作者在本书开篇所写的,本书主要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其写作目的是: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并使基—督教的社会因此可以减少黑暗、烦恼、倾轧,增加光明、整饬、和平与宁静。《大教学论》提出的一系列措施不仅对于当时的教育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而且也启迪了近代世界各国的教育革新运动。以当时德国为例,30年战争后,哥达公国为恢复被30年战争所破坏的教育,根据本书的思想进行教育改革。1642年颁布“学校法”,这个法令是以夸美纽斯主张的“国语学校”为蓝本制订的,这对以后哥达成为欧洲教育最发达的地方起了重大作用。 由于时代的限制,本书也有其局限性。一是过分强调“适应自然原则”,认为感觉是认识的起点和源泉。把教学方法、教学原则同自然现象机械地、简单地类比,把教学过程建立在了感觉论基础之上。二是坚持基—督教的基本信条,把神学原则和《圣经》的一些思想贯穿在了本书中,使本书具有神秘的宗教神学色彩。 夸美纽斯的一生是为祖国的复兴,民族的解放,兄弟会的生存而奋斗的一生;是为改革旧教育,创建新的教育学体系而辛劳的一生。作为他的重要教育著作之一的《大教学论》,是西方近代最早的有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它标志着独立的教育学产生于世。本书创立的教育学体系,奠定了资产阶级教育理论的始基。为世界各国的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上便是我关于《大教学论》的一些简单的体会,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获得更多、更深刻的感悟。 《大教学论》读后感2 在人类教育史上,有个人占有光辉的一页,他的著作《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第一次从哲学中独立出来,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体系完整的教育学著作。这个人,就是1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 由于作者所处时代的限制,书中存在一些神学原则和《圣经》思想,具有神秘的宗教神学色彩。但书中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措施仍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作者强调了教育的作用和教育对人发展的作用,认为所有的人都应当获得教育;对教学内容,方法及其艺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说明;提出了一套教学原则,如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性原则、巩固性原则等,奠定了教学论的理论基础;系统地制定了分班上课的教学制度。 留给我印象很深的有几点:首先是通过教育才能形成一个人。 作者认为知识、德行与虔诚的种子是天生在人身上的,但是实际的知识、德行和虔诚要通过祈祷、教育、行动去取得。 我们每一个人不是一出生就懂得说话、走路和思考的,这些都是靠后天的教育、学习、训练才能达成的。每一个学生并不是天生就能说会道的,而是在父母熏陶、教导、示范、指引下不断学习发音、说话,在老师的教导与同伴之间的交往中逐渐得到发展的。所以我们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更要在课上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行训练,及时抓住学生说话当中的漏洞、不足之处、语言不规范之处进行纠正指导,更要时时处处运用规范准确的语言以及语言文字的表达方式来以身示范,给学生良好的榜样作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系的规范准确的语言文字表达内容和方式。 我们还要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阅读好书,我们可以从中得到有关人生的许多启示,可以从中体验到那些无法亲自去经历的东西。读课外书的好处可多了。读课外书可以增加识字量;很多同学在没上学前就认识了很多字,就是在课外书上认识的。读课外书可以丰富词汇量;书上有很多优美的词语,成语,可以让说的话很精彩。读课外书可以增添丰富知识;书上有各种各类的知识。读课外书可以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能力;多读书,可以很快就归纳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读课外书可以提高作文水平;读课外书可以增添智慧。读课外书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 总之一个人的成长是离不开教育的。 其次是教育要遵从三大原则: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 夸美纽斯是探索教学工作规律最早的教育家。他提出的三大教学原则特别著名。 直观性原则这是教师必须遵守的一条金科玉律。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的事物都应当尽量放到感官跟前。知道现在我还清晰地记得小学一年级的老师在课堂上为我们演示乌鸦喝水的“石子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就升高”的场面,就是那节语文课,让我对语文充满了兴趣,对语文充满了向往。开始喜欢语文,喜欢学习语文,直到现在我自己也成为了一位语文老师。直观性原则带给了我极大的改变。 循序渐进原则。学习必须循序渐进,要是层次高了,学生就很难学会、学懂。比如现在总听办公室里老师说,有的孩子不懂二十四计时法,区分不清白天和夜晚不同时间的说法和记法,还有的小孩怎么也搞不清人民币的使用方式等,我想这也许是教材本身高于学生的接受能力,使得孩子在接受能力上处于弱势。 巩固性原则。特别强调学生能够牢固地掌握知识并可以灵活运用。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通过实践把知识固定在记忆之中。具体而言,可以通过适当的温习与练习或者教导别人等方式使知识更加巩固。 《大教学论》读后感3 1.导读领航 在人类教育史上,有个人占有光辉的一页,他的著作《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第一次从哲学中独立出来,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体系完整的教育学著作。他因此被尊为教育学的鼻祖,被称为“现代教育之父”。这个人,就是1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 苏联教育学家凯洛夫曾经这样评价他:“夸美纽斯是一位深邃而有独立见解的哲学家,也是一位博学而天才的教育家,他在新生一代的教学和教育理论实践上完成了一场革命。”夸美纽斯的教育主张给现代世界各国的教育革新运动以启迪,他的教育学体系也为现代系统的教育学奠定了基础。他第一个关注人民大众的教育问题,提出了普及义务教育的主张;他第一个系统地制定分班上课教学制度;他第一个认识到教科书在儿童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他第一个探索教学的基本原则和规则,提出了著名的直观性原则和循序渐进性原则。他在教育史上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大教学论》是作者在批判地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上,经过长期的研究和思索而写成的。此书在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从而达到使教师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学校充满快乐、社会增加和平的目的。由于作者所处时代的限制,书中存在一些神学原则和《圣经》思想,具有神秘的宗教神学色彩。但书中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措施仍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2.作者简介及该书影响 夸美纽斯,17世纪捷克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资产阶级教育理论的奠基者之一。 他吸收欧洲文艺复兴以来人文主义教育成果,结合自身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教育问题,奠定了现代教育理论的基础。除《大教学论》外,他还有许多重要著作如《语言学入门》、《母育学校》、《泛智学校》、《论天赋才能的培养》、《教育论著全集》等。 《大教学论》是作者的代表作,于1632年成书,是教学论诞生的标志。此书总结了前人的教育教学经验,论述了教育理论和实践各种问题,提出了许多宝贵见解和教育措施。它对世界各国的教育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一本划时代的巨著。早在20世纪初期,我国学者王国维对它的内容进行过简要的介绍,1939年傅任敢教授把它翻译成中文,后又经历过数次改版印刷,畅销不衰。 3.内容梗概 本书全面论述了人的价值、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旧教育的弊端、改革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教学制度、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德育、宗教教育、纪律等。全书共33章,每一章都谈到一个具体的问题。既有丰富的教育理论,又有生动的事例。 作者强调了教育的作用和教育对人发展的作用,认为所有的人都应当获得教育;对教学内容,方法及其艺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说明;提出了一套教学原则,如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性原则、巩固性原则等,奠定了教学论的理论基础;系统地制定了分班上课的教学制度。 4.教育案例或模式分析及建议 (1)通过教育才能形成一个人 作者认为知识、德行与虔诚的种子是天生在人身上的,但是实际的知识、德行和虔诚要通过祈祷、教育、行动去取得。只有受过恰当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说过:“人若受过真正的教育,他就是个最温良、最神圣的生物;但是他若没有受过教育,或者受了错误的教育,他就是一个世间最难驾驭的家伙。” 夸美纽斯为证明这一观点举了几个例子,例如大约在1540年的时候,有个坐落在森林里的村落,村里丢失了一个三岁的孩子。几年后,有人看见一只奇怪的动物和豺狼在一道奔跑。这只动物有四只脚,但有一副人类的面孔。农人们设法活捉到了他,并送到方伯那里。方伯让他受教育,让他不断和人相处,他逐渐变得文明,并学会了两足行走,最后他学会了说话,行为已经像一个人了。 人是具有一定天赋的,这些天赋将如何发展,关键在于教育。只要接受合理的教育,任何人的智力都能发展,因此人人都需要接受教育。无论贫富贵贱,所有的儿童都应该进入学校,人通过教育才能获得发展的可能,作者反对那些借口“智力迟钝”而拒绝教育儿童的言论。他的结论是“假如要形成一个人,就必须由教育去形成”。 应用建议一:教育必须普及。遇到智力低下的儿童,更应当建议他们的父母把孩子送到学校学习,我们要坚信通过教育,任何孩子都会得到提高,都能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人。 应用建议二:天赋要依靠后天的培养才能发展,孩子的潜能得不到开发,他就无法得到发展。我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要仔细观察学生的言行,发现学生的潜能,并为他们提供一些有利的机会 (2)教学的三大原则 夸美纽斯是探索教学工作规律最早的教育家。他以遵循自然为一切教育原则的基础,一切教育原则和规则都是从这个总原则上推演出来。他所揭示的一些教学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学工作的客观规律性,具有较为深远的影响。最著名的有三大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这是教师必须遵守的一条金科玉律。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的事物都应当尽量放到感官跟前。关于此点,他总结出三大理由:感官是获得知识的开端;感官是证明科学的真实性与准确性最重要的;感官是记忆最重要的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际事物来学习,如果看不到事物本身,可以借助模型图像,本着先整体后部分的规则呈现给学生。 循序渐进原则。学习必须循序渐进,这里的“序”具有三层含义,一是指学习过程的序,通过感知、记忆、理解、判断这样一个顺序,从而达到牢实掌握知识的目的;二是指学习材料之序,材料的学习应当秉承先易后难、从简到繁、由近及远、从一般到特殊的原则;三是学生的能力之序,学生所学习的内容必须与他相应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水平相适应。 巩固性原则。特别强调学生能够牢固地掌握知识并可以灵活运用。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通过实践把知识固定在记忆之中。具体而言,可以通过适当的温习与练习或者教导别人等方式使知识更加巩固。 应用建议一:让学生易于记住学习的内容,可以通过刺激学生的感官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过程中,不仅用口教,还可以通过图画去阐明,利用眼睛发展想象,把感官都调动起来。 应用建议二:教给学生的知识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但不能难度过大,要在学生能够理解的范围之内,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 应用建议三:鼓励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在给他人讲解知识的过程中,学生自身也能获得提高。 (3)根据年龄与学力区分为四种学校 一个人的身体可以持续生长到25岁,25岁之后便是长力量了。夸美纽斯认为学习应该从婴儿期开始,一直持续到成年,这期间可分为四个明显的阶段: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和青年期,每期六年,并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建立相适应的学校。 婴儿期(1~6岁),在家庭设立母育学校,由母亲对幼儿进行学前教育,重点练习外感官,教导幼儿如何辨别周围的事物;儿童期(7~12岁),每个村落都设立国语学校,对这个时期的儿童进行初等教育,通过阅读、书写、图画、唱歌、计数、量长、测重以及记忆各种事物等方法去训练内感官、想像力与记忆力等;少年期(13~18岁),每个城市都设有拉丁语学校或高等学校,对这个阶段的孩子主要进行利用辩证法、文法、修辞学及其他根据因果法则的科学与艺术,去领悟感官收集来的信息,并进行判断;青年期(19~24岁),每个国家或每个省都设有大学,对这个阶段的青年进行高等教育,学习与意志密切相关的四科,即神学、哲学、医学、法学。其中,母育学校与国语学校收纳一切男女青年,拉丁语学校对于志向超出工场以上的学生给予更彻底的教育,而大学则训练未来的教师和学者。这种统一学制的设想,为人的教育提出了一个完整的学校教育体系。 夸美纽斯划分这四种学校的思想与教育应适应自然的思想紧密相连。在他看来,人的教育活动必须遵循适应自然的原则。这四种学校的划分一是根据教育要遵循自然的秩序,大自然分为春夏秋冬四季,人的教育也相应分为四段,母育学校相当于春季,国语学校相当于夏季,拉丁语学校相当于秋天,大学相当于冬天;二是根据人的自然本性即人的年龄特征,母育学校适合1~6岁的孩子,国语学校适合7~12岁的学生,拉丁语学校适合13~18岁的学生,大学适合19~24岁的学生。 应用建议一:学习内容应当与学生的年龄相适应,如果不适合,低于或高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就很难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就会表现出不愿学的情绪。 应用建议二: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每一个阶段都应当认认真真地学,为后一个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 5.对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启迪 (1)相信教育能够改造一个人的命运 无论是怎样的学生,学校都应当接纳他,而不是排斥他,要相信他在这个充满乐趣、充满爱的氛围之下,在教师的耐心教导下,能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2)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授知识,还应学会研究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更加丰富多彩 学校应为教师提供这样一个教学研究的平台,让教师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指导教师遵循循序渐进原则、直观性原则、巩固性原则这三大原则,让教学成为一门愉快的艺术,教师和学生两者在课堂中都感受到快乐。 6.精彩语言辑录 (1)人是造物中最崇高、最完善、最美好的。 (2)对于一个人,我们可以说,不管他因犯了罪恶以致损坏得多么厉害,靠着上帝的仁慈,利用某些方法,他是仍旧可以恢复和谐的。 (3)谁也不可相信一个没有学会按照一个人的样子去行动,即没有在组成一个人的因素上受到训练的人,真正能成为一个人。 (4)人最容易在少年时期去形成,除了这种年龄就不能形成得合适。 (5)人人应该受到一种周全的教育,并且应该在学校里面受到。 (6)人们往往埋怨很少有人离校时受到了彻底的教育,埋怨大多数人所记住的只是一种外表,只是真知识的一种影子而已。这种埋怨是有事实为证的。 (7)所教学科若不常有适当的温习与练习,教育就不能彻底。 (8)教师是自然的仆人,不是自然的主人;他的使命是培植,而不是改变。 (9)感官既是记忆的最可信托的仆役,所以,假如这种感官知觉的方法能被普遍采用,它就可以使知识一经获得之后,永远得以记住。 (10)产生一个艺术家的是实践,不是别的。

教育教学论文读后感摘要

教育学的读后感 不记得 从什么时候起,我看书愿意从前言看起,因为在前言里,往往凝聚着作者或者译者的心血;从前言里,往往能够了解与著作相关的重要信息。 当我把刚买到的〈爱的教育〉捧在手里时,我老老实实地从最前一页看起。读到“这本译著则是首次从意大利文直接翻译的全本,遵从了原文的目录和段落”时,我异常兴奋,因为市面上名著的命运是非常凄惨的,形形色色的版本让人真伪难辩。而这本由“梁海涛、蔡雪萍”夫妇从意文直译的〈爱的教育〉,保持的原味应该是最浓的。我暗自庆幸,我拿到了我能够读到的最好的版本。 开始读书的目的非常简单,就是想知道,这本书适合不适合对我的学生进行爱的教育。尽管我早已经知道,许许多多的老师都把本书列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必备教材;尽管世界名著的光环早已经戴在它的头上,但我始终没有走进书里去。 读开头的几篇时,我不以为意,甚至为记住书中的人名而感到有些烦躁,语言似乎也那么平淡,没觉得有什么感人或者吸引人之处。 可“名著”的头衔却引领着我一路读下去,这一读就不可收拾。一天的时间,我饭不做,家不收拾,连儿子都推给他爸,就沉浸在这爱的世界里,多少次泪流满面! 柯莱蒂一边忙着扛木柴,招呼顾客,一边见缝插针地复习功课,学着煮咖啡,照顾生病的妈妈,在做这一切的时候,他又是那么开朗乐观。当他“替母亲在背后垫好枕头,整理好被子”的时候,我的眼睛湿润了。我为一个勤劳能干、乐观好学、体贴父母的好孩子而感动!这是多么难得的品质啊?柯莱蒂所做的一切,现在哪个孩子能做到?同是三年级的孩子,我班的“公子”“千金”们相差有多大啊! 当奈利的母亲在校长办公室里激动地抱着卡罗内的双肩,“摸索”着要找礼物送给卡罗内的时候,泪水又濡湿了我的双眼。我理解这位母亲的心情,我能够体会得到一个母亲对自己那驼背、瘦小的儿子在学校生活的担心忧虑,和对保护儿子的卡罗内发自内心的感激之情。我流的是作为母亲的泪。 尽管曾经读过无数遍〈佛罗伦萨小文书〉(语文课本里的题目是〈小抄写员〉),多次给学生讲过这篇课文,然而在书中再读这篇文章时,我仍然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任它奔流。我相信,父对子之情,许多为人父者都能做到;唯这子对父的深情——愿意为父劳累,宁愿多次受天大的委屈也不声张,仍然深深地爱着父亲的感情,是多么难能可贵!我们现在的孩子,有哪一个能够忍受委屈?别说委屈,即使明明是自己做错了,往往也容不得他人批评! 〈六千里寻母记〉中,当随着可怜的、坚强的、勇敢的小马克历尽磨难,饱偿艰辛,来到梅基内斯工程师的家;当那位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正心如死灰地等待死亡的可怜的母亲听到一个“好消息”,“腾地一下坐起来,移动不动瞪圆眼睛”,当马克“衣衫破旧,满身灰尘站在门口”时,我的泪夺眶而出,跟着母子啜泣起来!是对母亲的爱,支撑着13岁的小马克孤身一人,长途跋涉,历尽坎坷;是对母亲的爱,给了小马克巨大的精神动力,克服了常人(我想,现在的我也做不到马克所做的一切)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挽救了思乡心切、正在死亡边缘的母亲!因为儿子的爱,使得刚刚还拒绝手术的母亲,要马上做手术,为了爱和被爱,她要活着! 即使现在,当我回忆着这些故事的时候,当我写着这些文字的时候,我的眼睛也是湿的!爱的力量是如此伟大! 当然,读书的时候,也有笑声。 当恩里科与妈妈出现在幼儿园里,当那些小人儿围着妈妈团团转,等妈妈逃出幼儿园时,“全身的面包屑和污渍,头发凌乱,”,“从幼儿园里还能听到小孩们像小鸟啼鸣般的声音:‘再见!再见!请再来呀!夫人!”时,孩子们那天真幼稚的形态,妈妈那宽容仁爱的形象,逼真地出现在眼前,我轻轻地笑了。孩子们对大人的友好是真实的,妈妈对孩子们的喜爱是发自内心的!谁无年幼?谁无幼子啊?这是人间一种最纯粹的感情! 当恩里科去参观斯塔尔迪的图书室,被斯塔尔迪的正统严肃感染,“竟不敢跟斯塔尔迪开玩笑,而且感觉他好象不只比我大一岁似的。出门时,他仍然煞有介事地板着脸对我说:‘再见!’我差一点儿像大人似的回答他:‘向您致敬!’”时,我扑哧一声笑了!是的,当一个人自身有了自尊感,也拥有值得人敬佩的言行时,他就有了人格魅力;当一个人对他人发自内心的敬佩的时候,他会受到同样人格魅力的感染。 读〈爱的教育〉,有泪有笑,但一直在心底涌动着的是融融的爱意,暖暖的感动!书中几乎涉及到了人世间所有高尚的爱,博大的爱。 有父母与子女之爱,姐弟之爱,同学之爱,师生之爱;还有对弱者之爱,对不幸者之爱,对劳动之爱,对学习之爱,对环境之爱,对大自然之爱;及至对人民的爱,对军队的爱,对祖国的爱 所有爱的内容都不空洞,都是生动丰富的,都是融入了生活的,是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这样的爱的教育,才能够真正地被学生所接受。 新学期,这本书一定要成为我们音乐班孩子们首选的爱的教育的引领者!我甚至有些心急,如果孩子们能够一下子就读完全书,该多好啊!或者,在上学期,这本书的内容就已经深入孩子的心中,学生的精神面貌是不是会有很大变化了呢? 这是一本学校生活的书,书中的某些闪光的人物,一定会成为许多学生心中的偶像,他们应该会使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教育。下学期,期待我的班级能够出现一个“卡罗内”似的学生,这对一个班集体,对一个班主任是非常重要的!期待着爱的教育,会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灵!

写论文首先要想好纲要,内容找资料、文献、再加上所学专业的理解领悟。这样摘要不就出来了吗!

让对杜威教育思想的研究进一步走向深入 ──《现代教育的探索──杜威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书评 二十世纪50年代后期,当杜威的教育思想随着苏联人造地球卫星的上天而受到猛烈的攻击时,美国曾有头脑冷静的学者富有远见地指出:对杜威的批评为时尚早,我们至少应当再给杜威50年的声誉。从杜威去世至今,50年过去了,显然,美国学者这一睿智的判断已经展现了它的预言性,只不过现在看来,我们应当给予杜威教育思想的声誉恐怕远远不止50年。 杜威思想的明显复兴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首先产生于哲学界,它是在分析哲学走向末路,实用主义思潮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发生的,一大批要求弘扬实用主义哲学的思想家纷纷出场,粉墨登台,尽管他们中的一些人不欣赏或不承认“新实用主义”这一称谓,但作为局外者,人们一般相信,这是美国"新实用主义"的重新崛起。在努力复兴实用主义的进程中,作为传统实用主义哲学代言人之一的杜威,自然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他的思想和言论开始不断地为人们所引用。可以说,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分析哲学只关注逻辑和语言问题而给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带来的巨大“真空”,正因如此,美国新实用主义主要代表人物R罗蒂在解释杜威哲学视界的现代意义时,曾明确而形象地提出,每当分析哲学走入死胡同时,人们都会发现,杜威正等在那里。 杜威思想受到人们重新重视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近些年来国外有关杜威著作的整理、出版以及研究杜威的文章和著作明显增多。有统计数据显示,从1970年到1995年之间,北美学术界“关于杜威的著作和文章”多达2200多篇(部),平均每年近90篇(部)。同时,有关杜威研究的文章质量和范围也在不断地提高和扩大。美国南伊利诺斯大学“杜威研究中心”经过长期的准备工作,于1991年出版了《杜威全集》,共37卷本,1996年还发行了《杜威全集》的光盘版,这项浩大的工程为人们重新深研究和挖掘杜威丰富的思想内涵提供了更为充足的第一手资料,为将对杜威思想的研究推到了一个更高的平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当代欧美处于一种复杂的境地,一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联邦或中央政府对教育直接干预的力度大大加强,而目前有政府背景的主流的教育改革是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宗旨的。这类改革在本质上更为接近西方教育思想流派中的“新保守主义”,而不是“进步主义”。当然,它还打上了现时代的特点--经济领域的“新自由主义”的烙印(其代表人物也被称为“新右派”)。在这个意义上,杜威的教育思想并没有成为80年代以来欧美教育改革的理论基础,没有受到主流教育改革力量的青睐,或者从另一个角度看,可以认为,杜威的教育思想经过20世纪前半期的宣传、推广,已经滲透到了美国教育制度和实践中去了,成为许多美国教育工作者日常教学工作的一部分,是他们赖以进行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公开的或潜在的指导原则。当我们在进行中美教育的比较中,这一点也许看得更为清楚,中美教育之间存在巨大差异,这是人们公认的,如,美国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创造性思维较为突出,中国学生的基础知识牢固,考试中屡屡能获得好成绩等等。追究形成这种差别的根源,从美国方面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进步主义教育带来的,与杜威的教育思想不无关联。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随着进步教育思想在美国基础教育中的滲透和沉淀,杜威的教育思想已经成为美国教育制度和实践的一部分了,已不需要再以“运动”或“思潮”的方式表现出来,这就为什么杜威的教育思想在美国的基础教育领域并没有受到人们太大的关注、形成与哲学领域巨大反差的重要原因。 但另一方面,杜威的教育思想在教育领域又的的确确被复活了,只不过它不是在基础教育领域,而是在与基础教育领域有着重要关联的教师教育领域。在当代欧美风起云涌的教师教育的改革浪潮中,行动研究、反思性教学已成为愈演愈烈、势不可挡的趋势,已经成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杜威强调的真正的学习应当是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尤其从“反省经验”中学的观点,正从美国20世纪上半期对学生的要求,转变到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教师的要求方面来。行动研究、反思性教学运动的思想基础是可以从杜威教育思想中找到它的根源的,这也是在行动研究、反思性教学的运动和思想研究中,我们每每会回到杜威思想上去的重要原因。 另外,当前美英等国具有保守主义倾向的教育改革的巨大压力,也引起了一些教育组织和个人的抵抗和反弹,各种抵制或要求修正当前改革的势力开始出现,恢复进步教育所倡导的"儿童中心"的声音也时有耳闻,如1999年,英国就有学者出版了《新进步教育》一书,提出,不仅要恢复进步教育的主张,而且还应当将进步教育建立在新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的基础之上;有的学者在教育哲学的层面上探讨杜威思想的方法论问题,发表了《教育哲学的自然化──后分析时代的杜威》(1998年)的研究专著,探讨后现代社会条件下杜威教育思想的价值和意义。 就在杜威的思想在国外受到人们的重新关注并在教育领域中表现出较为复杂的局面的时刻,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研究所单中惠教授的《现代教育的探索──杜威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问世了。该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正式出版,共46万余字,是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的研究成果。笔者是在2002年9月下旬昆明召开的教育史年会上首次看见这部书的,此次年会,正值杜威逝世50周年,外国教育史组研讨的话题就是有关杜威。单教授的这本大部头著述,不仅代表了他个人,而且也代表了我国外国教育史学界及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杜威大师的缅怀和纪念。 阅读了单中惠教授的《现代教育的探索──杜威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笔者感到有三个方面的特点是值得一书的: 1.该书是我国教育界迄今为止最为系统和全面地研究杜威教育思想的专著 杜威是20世纪屈指可数的教育理论和思想大师,自1949以来,我国也不乏对杜威教育思想的研究。80年代初,自我国外国教育史领域的泰斗之一──赵祥麟先生发表著名的《重新评价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论文之后,对杜威教育思想的研究更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除大量的论文外,也出现了不少的译著和专著。在有关杜威的专著中,《现代教育的探索──杜威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一书无疑是研究杜威教育思想最为系统和最为完整的一部。该书共分6章,分别讨论了“杜威的大学时代和教授生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传统教育与杜威”、“进步教育与杜威”、“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与世界教育”6个专题,所涉及的内容几乎包括了杜威教育思想的每一方面:实用主义哲学、机能主义心理学、教育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道德教育、职业教育、儿童观、教师观、实验学校、杜威与传统教育和进步教育的关系、杜威教育思想对各国的影响等等,对杜威教育思想进行如此广泛的探索,并将探索的成果以专著的形式系统地表述出来,该书应是国内的第一本。 2.充足的资料收集和娓娓的论证过程反映了作者精湛的研究功力 运用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来表述和支撑作者的观点也是该书的一个重要特色。从书中的内容可以看出,作者对杜威教育思想的研究方面是进行过长期的积累,厚积而薄发的。作者曾先后在1982-1983年、1992-1993年、1997-1998年间,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到过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英国赫尔大学教育学院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对有关杜威教育思想和实践方面的资料进行过专门的收集。大量的文献资料为作者的论证和阐释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书后的中外文人名对照和页码标注,为读者的检索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在当前学术研究急功近利、“学术快餐”极为盛行的背景下,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显得尤为的可贵。 3.轶事化的表述体现了后现代式的写作风格 该书对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探索,在表述上并不像一些理论专著那样抽象晦涩,而是将很多问题以"叙事"的方式表述出来,尽管这种“叙事”并不是对一个个个案的完整描述,但它的确是在有关“具体”的叙说中表达作者自己的理论构思的,这多少具有些后现代的风格。当我们注意到象美国著名的分析教育哲学后期代表人物--索尔蒂斯这样注重并擅长理论分析的教育学者,也在近年来的理论专著中有意识地增加了“案例”的叙述,我们就不难感觉到其间所体现的教育理论发展的某种共同趋势。在当今出现的"实践"优先的认识论背景下,这或许是教育理论的一种必然选择。 作为国内目前研究杜威教育思想最为系统、资料运用最为丰富的专著,单中惠教授的《现代教育的探索──杜威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一书无疑为我国学术界对杜威教育思想的进一步探索搭建了更高的研究平台,这对我国教育理论的构建和教育改革的推进都是大有裨益的,尤其是在我国当今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杜威教育思想对我们的启发和借鉴意义也许比西方目前流行的新保守主义思潮更大,更适合我们中国教育的改革需要。我们期待着在单教授的《现代教育的探索──杜威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一书的基础上,有更多的有关杜威教育思想的精品论著出现,不仅研究二十世纪上半期的杜威,而且,能够把杜威的教育思想放到近些年来深刻变化了的社会和历史条件下进行考察,将杜威的教育思想与当前教育理论的构建和改革实践结合起来,将对杜威教育思想的研究进一步推向深入。

教育教学理论文章读后感心得

一年来,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下,我的思想觉悟不断提高,所担负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成绩稳中有生升,学生尊师守纪,各方面都处于良好的发展势头。为了总结经验,进一步搞好工作,现将我的我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政治上不断锤炼自己一年来,我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热爱教师职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一心扑在工作上,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教育行政法规和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断加强修养,积极参加学校及有关部门组织的政治学习和政治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尊重领导,服从分配,团结同事,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实事求是。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用爱心滋润学生心田,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二、业务上不断超越自己我深入实际,从每个学生入手,一有空我就常到班上去,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中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还采用了" 一帮一" 的方法,以优带差,营造一种互相学习,互帮互助,你追我赶的优良学风。 在教学中我注重教学常规的落实,切实向课堂要质量、要效益,在研究课程标准,分析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写出优质教案,并在教案中突出教法和学法指导,讲课时能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不是以教案而教学,而是为教学而写教案。我还结合学生的不同情况做好个别辅导,防止出现差生,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作业及时批改,每次批改有分数和日期,鼓励学生及时完成作业。在课堂教学中,我大力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推进研究性学习,把教学过程从单向知识传授的过程转变为让学生带着问题不断探索的生本教育,把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到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探索精神方向来。切实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把学生获得学习能力放在课堂教学的首要位置。三、知识上不断充实自己教师要想适应学生,要想在教育教学上有所创新,就得不断地学习、充电。我在教学之余,认真参加学校的业务学习,参加各级培训,例如班主任工作、网络技术,力争达到现在的教育教学要求。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领会课标精神,贯彻新课标运用方法,更新教学理,并用新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使自己的教育教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的要求。以上是我本年度在思想,工作,学习上所下的功夫,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新的一年里,我将继续努力,加强自身政治学习、业务锤炼,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管理能力,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努力,为学校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我相信自己会有更大的进步和收获。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面对如何教好学生,如何胜任这份使命?我深感责任之重大。在这漫漫之路摸索,不断前进中,我觉得,要上好课就应该了解教材、理解作者的意图、锤炼学生。开学初,我浏览了下新书,根据教材及我班学生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计划,尽可能的体现编者意图。在备课时,认真研究课文,根据大纲、编者意图以及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去追踪作者的思路,与作者产生共鸣。上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而要备好课,不能光依赖于“教参”,要让学生学好一篇课文,教师先要反复研读课文,摸清课文的思路、抓住重点词语、弄清重点词语与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分清段落,归纳出段意,捕捉文章的中心思想。在这方面,我自认为做的还不错。其次就是设计好教学环节。我认为,在制定教学环节时,教师要像导演一样,精心设计出层次性清、操作性强、实效性高的引导学生自我实践的课堂活动程序。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住教学必须突出的重点和需要解决的难点,围绕一个“读”字,做到以问促读、读必所思,以议细读、读能明理。把学生的自读、教师的范读、师生的齐读等形式有机地安排在初读、细读、精读等各个教学环节之中。要精心设计课堂设问,每次让学生读书时,都必须带着问题去读。杜绝“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读法。课堂设问要有思维的容量、思考的价值、恰当的深度,着眼点要放在文章的关键处、作者的精心构思处、事物的联系处、学生的不意处、情感的发展处以及内容的矛盾处。相信,如果能做到这些,将会是一节不错的课。而实际操作过程中,总有太多的不如意。有时明明是a想法,上课时却变成b法了。越是想上好,越容易出差错,不成熟,令我汗颜。有人说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语文老师,要想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效果,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也是很重要的。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知识,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震憾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制约课堂气氛的关键要素。教师每上一堂课前应以满腔热情的积极状态,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心随着教师的情感而奔腾澎湃。只要我们从内心深处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爱护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这样学生就会从中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和感染,课堂也将不再空乏,学生也将不再是可怜的倾听者。美国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我们已把语文教学的触角伸向了广阔的天地。通过收集与阅读,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例如在教学《九寨沟》前,我让孩子在对课文内容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搜集有关水乡的资料。而在上课时,不仅讲授课文知识,还诉说了一些课外的知识,激发孩子的兴趣,为阅读打下伏笔。将近一学期以来,我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不断学习相关理论,积极摸索有效的教学方法。课前,从点滴入手,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查找资料,精心备课,课上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兴趣,教给了学生知识,更教会了他们求知、合作、竞争,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确有所得,向40分钟要效益。组内每一成员都能扎扎实实做好常规工作,做好教学的每一件事,切实抓好单元过关及单项检测,真正将考试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提高改进教学的手段。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你可以读一本关于一个国家的教育的书,然后和自己所接受的教育对比一下,写下自己的体会

海伦凯勒,20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体以勇敢的方式震撼世界。可以说生理上她是个弱女子,但在精神上,她绝对是个巨人。“聋,哑,盲”的生理缺陷注定她要付出比常人多几百倍的汗水去面对生活,可以说生活对她是不公平的,但是她没有憎恨生活,而是用颗真挚的心去感谢生活。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正是她坎坷人生的写照。 “要是我能把曾经帮助过我的人都写下来,那有多好啊。他们费尽心思把我的缺陷转变成美好的特权,使我能够在缺陷的阴影中,安详地快乐前进。”进入柏金斯盲人学校,海伦是以这样的态度面对生活。在学校中,大家都很友善。海伦第一次意识到原来还有这么人,关爱自己。 同学常牵着她的手,在她的手心里讲述着动人的故事。富勒小姐,为了能让她学会说话,从基本单词教起,一遍遍的发着同样的字母。她耐心地让海伦把手放在她的脸上,嘴唇上。去感受舌头和嘴唇的运动。贝尔博士愿意让她去触摸一件件珍贵的展览品,圆了她想更真实的去接触书本上所说的古代文明的愿望。 可以说面对着一切一切的帮助,关爱。海伦都用心去感谢,她对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觉得那么的可爱。而我们呢? 经常因为一点小事,我们就闷闷不乐。总是觉得自己被别人冷落,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人。我们可能因为某个方面的缺陷就去大骂老天不公,好象所有人对自己都是有一份敌意的眼光。在优秀的成绩面前,我们沾沾自喜,好象高人一等。而哪天,考砸了,最好谁都不要靠近我。“哼,算你成绩好死了。”这样的想法充斥着我们。

读《爱的教育》有感 爱,一个多么熟悉的字眼,在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份纯洁的爱,爱是无私的,爱的博大的,只有生活在爱的海洋里,才会享受爱。而我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后,我才真正领悟到了爱的境界。 《爱的教育》这本书介绍了意大利小孩安利柯的生活和学习。写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文章,以及十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书里处处洋溢着爱,它使我们找到了爱,在爱中找到了教育,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精神讲话》。 《精神讲话》讲得是这样的一件事:马可尔的妈妈为了还债,决定去工资丰厚的布宜洛斯艾利斯工作,可是不久,她和家里失去了联系。家人给她寄去的信也沉入了大海,13岁的马可尔自告奋勇决定去找妈妈,开始了万里寻母的旅程。途中,他历尽了各种困难,尝尽了人生的酸甜苦辣。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人们的热心帮助,马可尔终于找到了几乎奄奄一息的妈妈。马可尔的出现让妈妈坚强地生存了下来…… 马可尔这种对母亲深深的爱令我感触很深自愧不如。平常,妈妈每天为我操心,每天上学前总会给我添上几句“用心学习啊!”“要努力呀!”之类的话言。但我却嫌她唠叨,总会不耐烦地敷衍妈妈。妈妈问我几句学习上的东西,我就觉得烦。还常常为了一点芝麻绿豆的小事,跟父母赌气,甚至向父母发脾气,却丝毫没有考虑过父母的感受,真是太不应该了。父母对我问长问短、唠叨,这正是对我们爱的表现。看,现在又有多少人想得到父母的疼爱,而又得不到呀,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呀! 是爱,使我们能快乐健康地成长,是爱,给予了我们内心的温暖。人与人之间的爱是伟大的,爱是宽恕,爱是包容。爱是教育的源泉,爱与教育是息息相关的。多感受一份爱,就多一份温暖;多奉献一份爱,就多一份快乐。

教育学论文读后感摘要

让对杜威教育思想的研究进一步走向深入 ──《现代教育的探索──杜威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书评 二十世纪50年代后期,当杜威的教育思想随着苏联人造地球卫星的上天而受到猛烈的攻击时,美国曾有头脑冷静的学者富有远见地指出:对杜威的批评为时尚早,我们至少应当再给杜威50年的声誉。从杜威去世至今,50年过去了,显然,美国学者这一睿智的判断已经展现了它的预言性,只不过现在看来,我们应当给予杜威教育思想的声誉恐怕远远不止50年。 杜威思想的明显复兴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首先产生于哲学界,它是在分析哲学走向末路,实用主义思潮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发生的,一大批要求弘扬实用主义哲学的思想家纷纷出场,粉墨登台,尽管他们中的一些人不欣赏或不承认“新实用主义”这一称谓,但作为局外者,人们一般相信,这是美国"新实用主义"的重新崛起。在努力复兴实用主义的进程中,作为传统实用主义哲学代言人之一的杜威,自然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他的思想和言论开始不断地为人们所引用。可以说,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分析哲学只关注逻辑和语言问题而给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带来的巨大“真空”,正因如此,美国新实用主义主要代表人物R罗蒂在解释杜威哲学视界的现代意义时,曾明确而形象地提出,每当分析哲学走入死胡同时,人们都会发现,杜威正等在那里。 杜威思想受到人们重新重视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近些年来国外有关杜威著作的整理、出版以及研究杜威的文章和著作明显增多。有统计数据显示,从1970年到1995年之间,北美学术界“关于杜威的著作和文章”多达2200多篇(部),平均每年近90篇(部)。同时,有关杜威研究的文章质量和范围也在不断地提高和扩大。美国南伊利诺斯大学“杜威研究中心”经过长期的准备工作,于1991年出版了《杜威全集》,共37卷本,1996年还发行了《杜威全集》的光盘版,这项浩大的工程为人们重新深研究和挖掘杜威丰富的思想内涵提供了更为充足的第一手资料,为将对杜威思想的研究推到了一个更高的平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当代欧美处于一种复杂的境地,一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联邦或中央政府对教育直接干预的力度大大加强,而目前有政府背景的主流的教育改革是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宗旨的。这类改革在本质上更为接近西方教育思想流派中的“新保守主义”,而不是“进步主义”。当然,它还打上了现时代的特点--经济领域的“新自由主义”的烙印(其代表人物也被称为“新右派”)。在这个意义上,杜威的教育思想并没有成为80年代以来欧美教育改革的理论基础,没有受到主流教育改革力量的青睐,或者从另一个角度看,可以认为,杜威的教育思想经过20世纪前半期的宣传、推广,已经滲透到了美国教育制度和实践中去了,成为许多美国教育工作者日常教学工作的一部分,是他们赖以进行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公开的或潜在的指导原则。当我们在进行中美教育的比较中,这一点也许看得更为清楚,中美教育之间存在巨大差异,这是人们公认的,如,美国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创造性思维较为突出,中国学生的基础知识牢固,考试中屡屡能获得好成绩等等。追究形成这种差别的根源,从美国方面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进步主义教育带来的,与杜威的教育思想不无关联。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随着进步教育思想在美国基础教育中的滲透和沉淀,杜威的教育思想已经成为美国教育制度和实践的一部分了,已不需要再以“运动”或“思潮”的方式表现出来,这就为什么杜威的教育思想在美国的基础教育领域并没有受到人们太大的关注、形成与哲学领域巨大反差的重要原因。 但另一方面,杜威的教育思想在教育领域又的的确确被复活了,只不过它不是在基础教育领域,而是在与基础教育领域有着重要关联的教师教育领域。在当代欧美风起云涌的教师教育的改革浪潮中,行动研究、反思性教学已成为愈演愈烈、势不可挡的趋势,已经成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杜威强调的真正的学习应当是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尤其从“反省经验”中学的观点,正从美国20世纪上半期对学生的要求,转变到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教师的要求方面来。行动研究、反思性教学运动的思想基础是可以从杜威教育思想中找到它的根源的,这也是在行动研究、反思性教学的运动和思想研究中,我们每每会回到杜威思想上去的重要原因。 另外,当前美英等国具有保守主义倾向的教育改革的巨大压力,也引起了一些教育组织和个人的抵抗和反弹,各种抵制或要求修正当前改革的势力开始出现,恢复进步教育所倡导的"儿童中心"的声音也时有耳闻,如1999年,英国就有学者出版了《新进步教育》一书,提出,不仅要恢复进步教育的主张,而且还应当将进步教育建立在新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的基础之上;有的学者在教育哲学的层面上探讨杜威思想的方法论问题,发表了《教育哲学的自然化──后分析时代的杜威》(1998年)的研究专著,探讨后现代社会条件下杜威教育思想的价值和意义。 就在杜威的思想在国外受到人们的重新关注并在教育领域中表现出较为复杂的局面的时刻,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研究所单中惠教授的《现代教育的探索──杜威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问世了。该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正式出版,共46万余字,是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的研究成果。笔者是在2002年9月下旬昆明召开的教育史年会上首次看见这部书的,此次年会,正值杜威逝世50周年,外国教育史组研讨的话题就是有关杜威。单教授的这本大部头著述,不仅代表了他个人,而且也代表了我国外国教育史学界及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杜威大师的缅怀和纪念。 阅读了单中惠教授的《现代教育的探索──杜威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笔者感到有三个方面的特点是值得一书的: 1.该书是我国教育界迄今为止最为系统和全面地研究杜威教育思想的专著 杜威是20世纪屈指可数的教育理论和思想大师,自1949以来,我国也不乏对杜威教育思想的研究。80年代初,自我国外国教育史领域的泰斗之一──赵祥麟先生发表著名的《重新评价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论文之后,对杜威教育思想的研究更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除大量的论文外,也出现了不少的译著和专著。在有关杜威的专著中,《现代教育的探索──杜威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一书无疑是研究杜威教育思想最为系统和最为完整的一部。该书共分6章,分别讨论了“杜威的大学时代和教授生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传统教育与杜威”、“进步教育与杜威”、“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与世界教育”6个专题,所涉及的内容几乎包括了杜威教育思想的每一方面:实用主义哲学、机能主义心理学、教育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道德教育、职业教育、儿童观、教师观、实验学校、杜威与传统教育和进步教育的关系、杜威教育思想对各国的影响等等,对杜威教育思想进行如此广泛的探索,并将探索的成果以专著的形式系统地表述出来,该书应是国内的第一本。 2.充足的资料收集和娓娓的论证过程反映了作者精湛的研究功力 运用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来表述和支撑作者的观点也是该书的一个重要特色。从书中的内容可以看出,作者对杜威教育思想的研究方面是进行过长期的积累,厚积而薄发的。作者曾先后在1982-1983年、1992-1993年、1997-1998年间,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到过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英国赫尔大学教育学院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对有关杜威教育思想和实践方面的资料进行过专门的收集。大量的文献资料为作者的论证和阐释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书后的中外文人名对照和页码标注,为读者的检索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在当前学术研究急功近利、“学术快餐”极为盛行的背景下,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显得尤为的可贵。 3.轶事化的表述体现了后现代式的写作风格 该书对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探索,在表述上并不像一些理论专著那样抽象晦涩,而是将很多问题以"叙事"的方式表述出来,尽管这种“叙事”并不是对一个个个案的完整描述,但它的确是在有关“具体”的叙说中表达作者自己的理论构思的,这多少具有些后现代的风格。当我们注意到象美国著名的分析教育哲学后期代表人物--索尔蒂斯这样注重并擅长理论分析的教育学者,也在近年来的理论专著中有意识地增加了“案例”的叙述,我们就不难感觉到其间所体现的教育理论发展的某种共同趋势。在当今出现的"实践"优先的认识论背景下,这或许是教育理论的一种必然选择。 作为国内目前研究杜威教育思想最为系统、资料运用最为丰富的专著,单中惠教授的《现代教育的探索──杜威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一书无疑为我国学术界对杜威教育思想的进一步探索搭建了更高的研究平台,这对我国教育理论的构建和教育改革的推进都是大有裨益的,尤其是在我国当今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杜威教育思想对我们的启发和借鉴意义也许比西方目前流行的新保守主义思潮更大,更适合我们中国教育的改革需要。我们期待着在单教授的《现代教育的探索──杜威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一书的基础上,有更多的有关杜威教育思想的精品论著出现,不仅研究二十世纪上半期的杜威,而且,能够把杜威的教育思想放到近些年来深刻变化了的社会和历史条件下进行考察,将杜威的教育思想与当前教育理论的构建和改革实践结合起来,将对杜威教育思想的研究进一步推向深入。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教育学》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育学》读后感1 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这本书,感受颇多。这本书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文章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给我很大的启示。 教师没有爱也就不能教育学生。对学生爱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自我体现。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温存慈详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在两颗心逐渐融化为一的过程中,教师按真人的规范导之以行,或示范,或帮助,或催化,或促进,每一施教又无不浸透着期望和成功的喜悦。没有对学生爱,即使教学也没有激情。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只爱一部分学生,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那是偏爱,偏爱是一种非理智的情感。陶行知特别反对“纯以面貌美丑为取舍”的选拔法,他办育才学校施爱于所有难童,包括有生理缺陷或有病的难童,他做到了如谚语所说的那样:“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只有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育才学校公约草案》规定指导员(教师)有“不偏爱学生的义务”。由此我想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师爱,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学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产物。师爱是包含教育目的爱,而且通过这爱以受到教育效果。陶行知称学生为“爱人”,说明他的教育思想,是把爱和教育视作天生的结缘。教师爱学生,就有教育,学生爱教师,于是教育产生效果。 “在我的教育里,小孩和青年是最大,比什么伟人还大。”陶行知先生这样尊重学生。作为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不能凭个人好恶而好恶之而褒贬之,绝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把“差生”视为“朽木”。有的教师口诛之余,施以体罚,更是辱人之举。任何一种体罚都是使学生肉体痛苦,它不仅于事无补,反教学生精神倍受刺激,以致他们会摔破罐,撑破船。陶行知最最反对体罚,他准确地说明了体罚的危害:“体罚是权威制度的残余,在时代的意义上说它已成为死去的东西,它非但不足以使儿童改善行为,相反地,它是将儿童挤下黑暗的深渊。”罚非爱,害也。作为现代学校的教师,我们要记住陶行知的话:“我们奋斗的工具是爱力不是武力。”动武,意味着教师自身的失职。 其次,陶行知先生对学生的爱还应表现在对学生学习、思想、生活上全面关心爱护。即父母想到的,教师想到了,父母未想到了,教师也想到了。由此我想我们现代教师做学生“亲人、朋友和导师”三个角色,这是陈校长教育思想的体现,也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实践,我们必须认真加以贯彻。 当然,爱不是放纵,爱里有严,爱里有教育,陶行知为学生竭力改善生活条件时,又嘱之以俭朴为美德,绝不可浪费,特别是看到学生出现了不良生活和思想倾向时,就及时送上关怀与指导,这样学生在承受师爱的过程中找到前进的路。作为现代的教师更应如此。 爱的教育确是一门深而活的学问,爱的教育将是一本大书,让我们每一个人学习陶行知,用爱的`实践写下自己珍贵而值得回味的一页吧。 《教育学》读后感2 名著《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给从事教育事业的教师的,全书共100条建议,每一条建议都是教育家给教师指路的,阐述著教书育人的真理,确实给我们教师在教学方面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给我们展现了教师教育人生态度的一种凝练,使我们明确怎样去做一个优秀的教书育人者。 通过学习《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使我们不知不觉的穿过时空隧道走进了1918年12月28日,去详细了解作者的出生地,工作的地方,使人有一种急于认识这位大教育家的欲望。苏霍姆林斯基从出生到上小学一直到工作,成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他总是积极向上的,勤恳的,一生写作了41部教育专著,1200篇童话,生前被评为乌克兰功勋师,获得2枚列宁勋章,多枚马卡连科奖章。应该说,苏确实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人,他把自己的全部的生命活力都投入到了前苏联的教育事业上,这一点是公认的,是我们现代教师应该学习的精神。当前,国际上的各种竞争例如经济、科技、军事等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又赖于教育去培养,所以尽快造就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广泛适应能力的各种人才就成为教育改革和现代学校关注的中心课题。 而今,我国的中学生正处于新旧体制常常发生碰撞,许多问题不可能尽如人意和适时解决,各行各业的改革都步履艰难的背景下,受应试教育的驱使中学生被迫投入竞争,随著父母离异的、破损家庭的增多,以及社会环境的某些消极影响,造成了中学生的种种心理问题。面对中学生存在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仅仅靠原有的教育教学与德育工作难于应付局面。为了改变学校教育的被动状态,社会、学校、家长都在呼唤心理学直接参与学校教育工作。陈学诗、沈渔村、李心天等一批专家、学者呼吁“为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建立健全人格、预防心理疾病”应“广泛开展心理卫生科普宣传和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中小学增加心理卫生课”,所以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 通过有效的途径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的心理得以正常发展。心理困惑得到疏导,不良心理与行为得到矫治,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积极性高、思维活跃,学习上没有心理负担与压力,爱学、会学并富有创造性。个性健全发展,能够适应学校、社会的要求,完善自我。在此基础上,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 《给教师的建议》成书于十九世纪初期,虽然在时间上和我们相隔很远,但其内容中闪现的教育理念是和我们在同一时代的,尤其是书中要求教师培养和谐的全面发展的学生,强调学生应该善于自我表现的理念等等。总之,书中有许多建议是我们教师今天应该借鉴的。 《教育学》读后感3 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以毕生的精力,批判旧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诸实践。对于我们基础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他的教育思想,服务于我们的教育事业。我有幸拜读了《陶行知教育名著》这本书,受益匪浅。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进棺材才算毕业”。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生活教育”可以找到现实需要的根基,“生活教育”也是学生需要的教育。在每年对学生的教师教学情况的调查中发现,学生喜欢同现实生活、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知识;学生喜欢能用生活的事件来解释学科知识的老师。 陶行知先生把生活教育提高到这么一个高度,是我前所未闻的,更给了我一丝震撼,震撼于他的精辟和深刻,同时感叹教育家的前瞻性,这不就是我们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吗?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也,还要让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学习,也就是陶行知的教育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推崇的教育的目的。按照他的思想,“生活即教育”就是说“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著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次,“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 《教育学》读后感4 陶行知是一位为世人敬仰、怀念的人民教育家。他以毕生的精力,批判旧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诸实践。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都有重要的影响。20世纪过去了,在新的世纪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仍具有现实意义。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是陶行知先生的人生格言,为了孩子,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是陶先生的办学心愿。 教育需要爱心,儿童渴望得到爱。当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后,我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只有把爱奉献给孩子,用爱来灌注自己的事业,才是我们能真正给予学生的最好的东西。如今的孩子看得多,听得也不少,想激趣,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有时真的很困惑:孩子们,我该拿什么来吸引你们呢?没有兴趣就不会有积极的学习态度,高涨的学习热情。如何让课堂变得有吸引力?如何让英语课真正被孩子们的心灵所接纳?在教学实践中,我努力地寻找答案,终于体会到:爱,是我和孩子们快乐学习、和睦相处的源泉。课堂常规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保证。然而,当我走进教室,看到每个孩子都在不亦乐乎地说着、做着其它事时,我想:如果我大声吼叫,一定会有很多学生被我震住,但是还有一些还是会继续的。如果你认为通过默默地注视,就让他们乖乖停下来的话,那你要失望的。看你不说,不动,他们便会再次玩下去的,直到很久。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教育学生。没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看到这种情景,我会微笑地对他们说:今天你们不想上课,如果你们能把自己管好,我就邀请你们一起来学习。好奇让他们很快静下来了。在精心设计的一个个游戏里,他们主动参与学习,从中感受到课堂的美,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记得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当心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提醒教师要做到有教无类,在教师的心灵天平上,给每一位学生应是同样重的砝码。也就是说,我们对每一位学生都应一视同仁,不能因为有些学生的个别差异而对他们另眼相待。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多年的教学使我发现,几乎每个班级都有几个好动的学生,让他们单独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确实是强其所难。为了让这些学生在课堂上不伤自尊心、学有所得,我让他们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鼓励他们积极参班级管里,但是他们具有表演的才能,此时我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让他们在课堂上大胆表演。这样使这些学生有了收获,而且对学习也有了兴趣。 教师要热爱、尊重每一个学生。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理解和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教师的理解和尊重。教师应该做一个和气的人,一个严谨的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还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服务意识,创造出尊重、信任、宽容、友爱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真正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对学生要有慈母般的爱心,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并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做一个学生喜爱的老师仍是我努力的目标。 《教育学》读后感5 近年来,我国许多教育学人执着于理论研究,借鉴西方先进教育思想,挖掘古代的优秀文化遗产,深入思考教育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力图建构起科学合理的教育学理论体系,教育理论研究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由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杨兆山教授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教育学》,就是杏坛中初绽的一朵小花。 “教育是什么?”这是作为教育学科通论的教育学必须回答的问题。作者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学是研究培养人的学问”。作者从社会与人的关系入手来诠释培养人这一社会活动。培养人就是使个体从生物意义上的人,成长为社会意义上的人,并进而去改造社会、促进社会发展。教育为社会培养人,人接受教育才能适应并改造社会。由此,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便成为教育学发展的两条主线。社会与人,是教育学的永恒主题,教育学正是在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之间的矛盾运动中,不断地向前发展。 以往的许多教育学理论体系的一个特点是:各部分自成系统,但各章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学生在学习时常常难以从整体上把握教育学的学科脉络,无法形成明晰的学科意识。因此,作者紧紧围绕“培养人”这一主题展开教育学学科体系,从“社会、教育、人”这一教育学基本问题出发,以“培养人”为原点,以“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为主线,系统阐述了“培养人”这一教育学基本问题,并在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这两个维度上展开教育学学科体系的建构。教育与社会的维度包括“为谁培养人”(教育的价值取向)与“培养什么人”(教育的目标);教育与人的维度包括“怎样培养人”(教育的方式手段)与“谁来培养人”(教育的主体)。本书将传统教育学所涉及的重要领域进行梳理,整合于“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谁来培养人”五部分内容中。由此,“一个原点、两个维度、四个领域”构建了一个语义简明、逻辑严谨的教育学理论体系。将“培养人”这一条教育学学科体系的“暗线”变为“明线”,既凸显出教育学理论的基本问题,又将各自独立的篇章联系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教育学学科建构的核心是教育观。教育观即是对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它引领着教育实践。作者执着于教育观的探讨,强调学习教育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形成科学的教育观。认为只有形成科学的教育观,才可能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自觉树立正确的师生观,选择正确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缺乏正确教育观的引领,教师的教育教学只能在盲目中摸索,难以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强调教育学不是一种工具、一种技术,而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教育观是统摄教育学的灵魂。 本书能够自觉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教育观,坚持培养人的社会主义方向,并且不回避教育理论研究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提出了比较有见地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作者以“培养人”为原点,构建了一个简明、严谨的教育学体系。在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地阐述理论的同时,加入了大量生动、鲜活的案例,增加了该书的可读性、趣味性。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书中还有一些理论观点尚需商榷,一些提法仍待推敲,但就其教育理论研究的勇气、毅力与耐心,是值得鼓励的。 《教育学》读后感6 近期我阅读著名著《陶行知文集》,使我深深地感受到: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思想体系的主旨。作为一名教师我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中汲取了丰富的养料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 一、爱是施教的前提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毕生从事教育事业的真实写照,爱满天下更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教师对后进生应有要有一颗爱心,它不埋在胸膛里,而应擎在手上,高高举起,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时时感觉到。老师对后一进生更要倾注真诚的爱心,使学生感到老师的亲切、集体的温暖,从而树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二、生活是施教的基础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内涵十分深广,他提倡生活就是教育,教育源于生活。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而教学的中心是做即实际生活。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把日常的教育和教学都要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书本知识要联系社会实际,引导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三、实践创新教育是关键 创新教育是教育观念,又是具体的教学思想,它只有化作具体的教育教学的操作方法才能够实现。但教育教学无定法,因此它又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为此,今后我更要认真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牢固树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基础教育主流价值体系观念,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以陶行知先生为楷模,学习他高尚的人格品质,求真求实求创造的教育理念,成为敬业爱岗、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创新务实的教师,为培养学生成为真人,并具有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一代新人而努力工作。 认真学习了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的思想,可以采用的做法是: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们从书本和试卷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去看社会、看自然、看生活;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闲置的双手动起来,去做事情,做到学做合一;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从只听不思中解放出来,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学会思维;解放学生的嘴给他们说的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解放学生的空间除了课堂学习,还引导他们走向课外,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给他们广阔的天地。 陶行知教育思想是宝贵的经验和财富,是我们学习、研究、继承和发展的永恒的课题,是创造型教师及专业发展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