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节日作文600字初二议论文素材

发布时间:2024-07-20 06:09:21

节日作文600字初二议论文素材

端午节,这个随着幽远的历史一起走来的传统节日,现在已成为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之一了,喏,从端午例行的三天国假,就能看出中国人对于端午节的青睐了。我最喜欢的莫过于端午之日漫步于街了,一种浓郁的节日气息与风儿同行,吹遍了大街小巷,所到之处必定热闹非凡。不同于家乡闽浙一带,家家都悬像,用以镇宅驱邪。江淮人家的家门上多是悬挂着艾叶菖蒲,据说也有祛魔驱鬼之效。但这些并非我最在意的,说到我最在意什么,那自然是激荡人心的赛龙舟了。出了家门右拐直往前走,不要五分钟就是十七桥了,桥下的河流虽不著名,但每年的东圃镇的赛龙舟都是从这儿讫始的。你看,水流平缓的河面上,停放着一艘艘被红漆漆满船身的龙舟,碧绿的水,透红的船乍一看活像黛绿的锦缎上镶着盛开着。船里的竞赛者,以二十多岁的小年轻居多,也有少数的中年人。每船十三人,十二个桨手,一个鼓手。黝黑的肌肤是他们共同的标志,也是力量的象征。锣声响起来,比赛开始了;鼓声响起来,隆隆、隆隆、隆隆,冗杂却不乏节奏,疾速而却不乏力量。两旁的红桨像一条条金红色的大鲤鱼,跟着鼓声整齐欢快地跳跃。超过了!超过了!一只红艇渐行渐速,如离弦的箭一般。观众们的心蓦地紧张起来,与牛皮鼓面共同跳跃,呼喊声、鼓声汇成一片。另一只船当然不甘示弱,也迅速追了上来,两船旗鼓相当,犹如二龙水中争霸,鼓声立即电闪雷鸣一般,两岸的人更欢了,呐喊声更大了。终点快到了,只见三只船如疾驰的战马齐头并进,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迟缓!冠军出现了,喝彩声,鼓掌声响成了一片,在水面上激荡!过了一阵子,人们端来了清香四溢的糯米粽子,但这不是给自己吃的,而是把它扔下河里,以祭祀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屈原投江之日距今也有两千多年了,但人们永远怀念着他。是啊,那些对人民对国家对民族全心全意的人,是千百年,直至永远也不该被忘却的。今天,我们仍以屈原为骄傲,我们会用我们的快乐永远纪念着他!

节日,是中华文明中历经磨洗的宝珠;节日,是游子心头温柔的朱砂痣;节日,是年年岁岁中永不失约的澄净暖意。节日,真有意思! 节日的习俗可真有意思。 踏着厚厚的积雪,我和姥姥一起去采买年货。“这些哪够呢?”姥姥喃喃道,“过春节啊,还得有大红灯笼,对联横幅;饺子面儿啊,馅儿啊,还都的准备全啊!”“姥姥,还有炮竹呐。”我笑嘻嘻的补充道。姥姥也笑了:“是啊。回去了咱们先放鞭,然后贴年画,包饺子,吃顿团圆饭。明天姥姥给你个大荷包,咱俩拜年去,你说好不好?”“好!”我开心应和着,心儿却飞向了远方,远远的似有童声唱起,我禁不住随声唱道:“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八,把面发……”这节日的习俗是多么有趣呀,同时又流淌着中华的古老智慧。 节日的气氛可真有意思。 采买结束,我和姥姥拎着大包小包坐公交回家。人很多,手里具是包裹礼品,碰撞不断却没有矛盾。白雪折射的清光之上,使人们暖暖的笑靥。第一波爆竹在车窗外溢出流丽的光芒。“妈,我这就回家了!”身边一位年轻人大声讲着电话,“还剩下五站地了!”必是久不归乡的游子,才会让亲人如此迫不及待!我呢?唉,忙碌的学习让我去见姥姥的时间无限推迟,唯有这节日才许我们一刻聚首。我抑制住悲伤,窗外,路灯橘黄色的光拢住冷雪,暖的令人不忍呼吸,一下子安静了整个车厢:那欣喜又忧伤的复杂气氛,攫住每个人的心脏。 节日的意义可真有意思。 举杯,祝酒,笑语汇入心房;静默,祈愿,消融入时光苍茫。时光如蝶,来了又去,不变的只是温暖。节日的意义,如此纯粹。 清明,洒一捧热泪;中秋,望一轮明月;春节,守一份晴暖。面对这有意思的节日,请让我们守住那一份团圆。

假日  除了奥运,还有另一样令人关注的事情——黄金周缩短了,而我国的几大传统节日也有了正式的法定假期。可以放假,固然是欢天喜地的事,但节日与被放假的关系也引起了一些人的讨论:节日是不是一定要放假呢?  我个人认为,我们的节日需要正式的假期。中央实施新的假期政策,或多或少是受了外国抢占我们的传统节日的行为的刺激。与其任由其激起我国民族的情绪的无限宣泄,不如拿出实际的政策加以弥补。我想,不管是传统节日还是现代节日,是中国节日还是外国节日,放假是首先是对于一种节日的基本尊重。节日再有文化内涵,再有传统气息,不放假人们始终感到不是滋味。况且这也是人心所向——以前人们特地请假过节日的不在少数。过好一个节日,有假日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必要前提。  但需要假日不等于节日就是假日。我们看节日本身,它是一种文化的衍生物,它有着与生俱来的特定意义与特殊的文化内涵。过端午节是对屈原的纪念,过清明节是对先人的缅怀或是对春天的向往,而劳动节则是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尊敬,国庆节是对国家归属感、国民自豪感的提升……要说还有一大堆。正式节日有这些特殊的内涵,我们才要特意地去“过”。但现在有人却把目光放在“有假还是没假”上面——有时连我都不禁这样想。我也知道大家工作劳累,需要休息,但“放假”显然不是这些美好节日的重点。我们现在“假”的意识似乎太强,也难怪杨锦麟先生也感叹:“关于‘五四’节的问题,人们只围绕放假半天还是放假一天纷纷扰扰,冲淡了不少‘五四’的气氛”  假期对于节日,其实是给我们提供过好这个节的客观条件。春节中有人写对联、贴年画、剪窗花,一家人年夜饭后猜谜、讲过年故事的画面可否重现?端午节里人们对伟大的爱国诗人的理解又能否再深一层?中秋月圆时是否更珍惜家人团员的时刻?法律给了我们假日,我们再也没有因学习工作忙而忽略这些节日价值的借口。假日给了我们时间,我们更应充分体会节日,而不是用睡觉、上网来填充这些盼望已久的日子。有了假日,是为了让我们正确认识节日,而不是“劳动节不劳动”。  节日需要假日,但节日远不像普通假日一般空虚、单薄。我想每一个受惠于新假日政策的人,都不应忘记这一点。  中秋  过几日便是中秋了。今晚,月光如银,我独坐于阳台牵牛花花架下,一盏清茗,一册薄词。清辉似水,在我的衣衫上静静流泻……  不由想起家乡来了。  家乡的中秋是热闹的、恬适的。家家都要量一笸箩的新糯米,做“麻糍”。糯米蒸熟了,倒进竹篓里,当家的早歇了农活,在河塘边洗干净了泥脚,掮着糯米饭篓过来了。舂糯米团一般在晒谷场上进行。白天,白炽灯就拉起在屋檐下了,黄瓜架儿、晾衣杆儿,能架起的地方都拉上。蹲在角落睡大觉的石臼被搬出来了,木头楔子捣得香喷喷的糯米团,又滑又嫩。那捣楔子的都是身强力壮的男人,也有身杆精瘦、面色红润得象虾子一样的老头。蹲在边上,手往石臼里捋着的是女人。女人的手臂上卷着袖子,不白,夏忙晒了一季,黑得油亮。油亮的手在白花花的糯米团上翻腾,象泥鳅一样润滑。男人的背脊光着,汗似水一般的淌,滑亮亮,清光光的一片。他们侧身一个马步,双手轮起楔子,前腿膝盖一伸一曲,脚板“哼哧哼哧”地踩着节奏,简直是翩然起舞。优美的“哼哧”声招徕许多看客。看客们三五成群,坐着、蹲着、靠着四周的矮墙垛。女人们拉家常,比谁的衣服料子鲜;男人们话庄稼,比谁家的稻子收成好;孩子们不错过这个好机会,放着胆子追逐嬉戏。一家舂完了,早有下一家等在边上了。人们赞美男人的好筋骨,赞美女人糯米煮得香,赞美这家的黄瓜杈攀得高,赞美那家田里的晚谷苗儿下得早下得青……  我那时寄宿在不远的中学里。中学立在凤林溪畔一个平坦的山顶上,原先是一个庵堂,人们习惯称它作“南楠庵”。每逢中秋,总是要盼到晚自修下课,趁着皎洁的月色,一路沿着山道狂奔。或者抄近路,沿着水边石径,一路听着瀑布惊心动魄的喧腾、小溪的丁冬,越过田野,来到那欢乐的灯光下面,分一口最新鲜的香糯“麻糍”。  更有趣的是捕鱼。那是孩子们的游戏。我们那时都是十四五岁的少年。月光,白沙似的皑皑一片。雾气还没有上来。青蛙在秧田和池塘里“呱呱”欢唱。我们背上渔网,提上竹篓,就出发了。田野下面就是凤林溪畔的沙地,竹筏一条条横卧着。我们选中一条又宽又大的,一起推下溪去。堂哥堂姐撑篙,表弟负责撒网。我是生手,就坐稳了看。竹篙支动,水里的月亮就破了,碎了,象一潭玉屑沉浸在清波里。两边是黑郁郁的田野、静穆的村庄、凝滞的绵延而高耸的山峰。清风习习,迎着脸颊温柔地滑过。  我们横穿溪流张网。然后,避到一处水流缓慢的地方,躺在筏上听姐姐唱歌。姐姐小的时候热衷于演戏,招了几个差不多大的玩伴,在自家堂前搭了台子,居然有许多人来看!我至今记得,她唱的那一曲“好山好水好风光”。那甜润清亮的嗓音划破水面的寂静、月下的宁谧,象清风一样,吹拂在我们的心田上。接着,是哥哥开始的鬼把戏。皓月映波,雾气渺茫,恍非人境。哥哥的“鬼怪”登场了。有一个滩里淹死了许多人,鬼怪一个接一个出现哪!专门捉小孩!——这个滩就在这里!堂弟吓得先哭开了,我们毛骨悚然地叫嚷着赶快离开。哥哥突然得意忘形,“哈哈哈哈”笑开了,捧着肚子前仰后偃。  夜深了,我们收网回去。网拉起来,沉沉的。大大小小的鱼,象宝物似的一个接着一个被收拾到鱼篓里,总不少于半篓。于是,接下来的两天,饭桌上便有几碗鲜色。阿姨用辣椒、大蒜红烧了,不放酱油,放的是钵里现晒着的六月酱,特香特甜。我们四个少年娃,见了这“劳动成果”,都跟猫似的,不消两顿,就给解决了,哥哥更是吃鱼不吐骨头。  念完大学,教起学生,每念及《赤壁赋》“月出东山之上,徘徊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倾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便怀念起那些岁月来。离开家乡已经十五年了,不曾再有那样的山水、月光之娱。望着眼前城里长大的学生,虽试图尽力去描绘那空灵神妙、物我两望的妙境,总觉枉然。  于是更庆幸自己有那样一个美妙的少年。手头有一本老师的词集,其中一则记录了82年“南楠庵”下月夜捕鱼的情景:  渔歌子*观音渔  明月盈滩水闪光,匆匆渔火两人张。溪鹭闯,篓鱼慌,渔归问酒举炊忙。  词末做了详细的注释,云筑石围堰以摸洞抓鱼时,双手合掌做观音状,遂称为“观音渔”。这填词的老师是家乡一代名医之后,县志上都作了详载。我半途转学回老家有幸做了他的关门弟子。我记得一次写了一篇捕鱼的作文,他将我叫唤了去,轻轻地笑着,问我是真的吗?我响着喉咙很肯定地回答:是真的。他便笑得更灿烂了。他说,月光皎洁的夜晚,鱼是不多的,更不会自己跳出水面。后来才知道,他不仅自己捕鱼、种地、摘茶还能亲手设计房子、搭模型、砌房子、治病,作诗、作词、作文、作画、剪纸,竟是无一不精。甚至退休了,为了解决春汛夏旱,还为村里筹谋,兴修了水利。能受教于这样的老师,不是三生有幸吗?尤其他的品德为人,更如这满月的清光,让人叹为观止。  如今,二十年过去了。凤林溪水不再浩浩汤汤,上游架起了几座电站,水浅了,流缓了,河细了。我和哥哥姐姐也早已拖儿挈女。表弟早逝也快十五年了。老师也遇了车祸,头颅受损,万幸捡得一条性命,但还时时记挂着我。白天,打个电话回去,询问哥哥姐姐阿姨伯父可都好。姐姐说,瘦了,人都精瘦了,忙着加工场的生产管理。又听舅舅说,哥哥琢磨着要把工场开到县城去,劳力都外出打工了,招不到人。  于是,我知道,我只能坐在阳台上,徒然空想了。我想,也许有一天,我们都老了,都安闲了,都可以停歇下来了,都完成了自己为人子为人女为人父为人母的责任,也许,某一个夜晚,我们还会一齐推下一条又大又阔的竹筏,一路唱着轻歌,荡漾在凤林溪上吧!  夜凉了,月已中天了。我还是进屋吧!明月有知,该为我圆了此梦吧!  清明遐思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漫漫哀思,悠悠伤怀,在这凄冷的节日里,迷惘的思绪如缕缕凉风吹拂到杏花村外。酒家的店后,定是一片荒凉的坟墓,那里屹立着民族的魂魄。缥缈如烟的细雨,为这凄清的节日披上一层伤感而又销魂的挽衣。  思绪纷飞,抵达汨罗江畔不朽的堤岸,听屈大夫低沉地哀叹:“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而犹不悔!”世态炎凉,统治黑暗,污浊的现实中容不下屈原挺直的身躯,只有汨罗江滔滔巨浪才能读懂屈大夫千疮百孔的心灵。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人们用端午节祭奠屈原,然而在这清明落寞的节日里,又有谁去听听屈原跳动的心?  滔滔江水,咆哮的不是豪迈,不是激情,是悲壮,是哀恸,是为屈原,一代民族魂魄逝去而奏响的挽歌。端午佳节,喜庆不是人们的过错。汨罗江畔,龙舟拂水而过,人们的呐喊与助威却与屈原投江的苍凉悲壮形成强烈的反差。喜庆不属于屈原,只有这清明的萧瑟才足以抚慰逝去的灵魂。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弓兮射天狼。”青衫白衣,这是清明的装束,是忠贞的色彩。没有春节的声声爆竹,没有中秋的朗朗明月,也没有元宵佳节的张灯结彩。清明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有的是燃灰,是香熏,是泪水,是面对深邃苍穹最真挚、最诚恳的缅怀和祈祷。  清明,属于精忠报国的岳飞,属于虎门销烟的林则徐,属于赤血丹心的文天祥——八百里路,开拓与进取是不尽的动力;三十功名,国家与民族是不灭的情怀。  收回思绪,站在列祖列宗的墓前,我为中华民族的脊梁烧一柱香。清明节,你们就是不朽的忠魂!  心灵的节日  花的缤纷,叶的凋零,乃至一滴露水的坠落都能引发无限感触,那么节日呢?  三千年的咀嚼,那些节日,早已不再是一个个单纯的日子,它牵系的是一个民族的情感,是一个民族跳动的心。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寄托了一个民族对故人的哀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诠释了一个民族对团圆的渴望……  端午节,一个节日何以持续了两千年?也许在你的心中,端午节就是飘飘渺渺的屈原、密密麻麻的粽子、浩浩荡荡的龙舟。可是当你想到那个“从合则楚王,横成则秦帝”的时代,想到那个面容枯槁、行吟河畔的楚大夫,想到《离骚》《九章》《天问》,想到爱国爱民、嫉恶如仇、宁死不屈……你才恍然发现,自己错了。原来那沉向江底的粽子恰恰是民族文化的积淀,那驰于江面的龙舟托起的却是炽热的灵魂。  端午节,心灵的节日——文化的积淀,民族的纪念,持续了两千年!  一千多年前的一个夜晚,寂寞的长安城被花灯点燃。这一夜,封建社会似乎没有了等级的森严,紧闭的皇城也为元宵节而敞开,就连卑微的宫女都可以尽享长安街头的繁华。夜市上,王公贵族、平民布衣眼中的花灯,是同样的炫目!  唐朝——一个无法企及的高度,封建社会的盛世,象征着开放、包容、繁盛,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为了这页历史不致荒芜,不致被人遗忘,今夜,长安城的花灯是那样明亮,显示出了中华民族开放的胸怀!  元宵节,心灵的节日——平等的向往、民族的开放,颠覆着腐朽的封建王朝!  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欣赏圣诞节、情人节、感恩节等“洋节”,请不要轻易叹息崇洋媚外、人心不古、世风日下,要知道,这正显示了中华民族对外来文化的宽容和接纳,表现了一个民族的博大。  每一个节日,都是一次民族心的跳动、都是一次民族灵魂的升华。  节日,心灵的节日!  愉快的春节  今天,听婆婆说明天要带我去赶集,我顿时乐得喜笑颜开,一蹦三尺高,活像只快乐的小兔子,情不自禁地高声喊道:“哦,婆婆对我真是太好了!”婆婆忙说:“哎哎哎,别跳别跳,你别高兴得太早了,我丑话说在前面,赶集是要早起的,你能起得来就去,起不来就别去了,赶集的人多又杂乱,你可能会走丢的!”我嘟囔道:“哎呀,婆婆,四天才赶一次集,好不容易才有一次机会,您就别扫我的兴了,让我去吧。”“好好好,明天早点起来”,婆婆刮了一下我的鼻子说。  晚上,我躺在床上,想着明天就要赶集了,兴奋不已,难以入眠。第二天一大早,我便兴高采烈地摇醒还在睡梦中的婆婆,说:“好婆婆,快起吧,您忘了今天要去赶集吗?”“别烦我,你看才几点呀?”婆婆睡意惺松地从枕下掏出手表,我一看才凌晨五点,便抱歉地扶婆婆躺下,说:“对不起哦,我不吵你了,只是我太兴奋了,想早点去赶集,您再睡一会,我可睡不着了,我得起来了。”“呼—呼”,这定睛一看,哈,婆婆又像个孩子般地沉浸在梦乡中了……  过了半小时,我们梳洗完毕就一人挎着个篮子出发了。到了街上,我叫道:“哇,只道行路早,更有早行人呀。才六点多一点,街上已经是人来人往、人山人海、车水马龙、热闹非凡、水泄不通了耶!”婆婆说“别大惊小怪的,注意形象。”“对不起,我从来没看见这么早就有这么多人的场面,一下子用了五个形容车多、人也多的成语了,失态失态。”“赶紧走吧,我们可不能落在后面了”,婆婆笑盈盈地说。于是,我们也不甘示弱地加入了抢购大军。不一会儿,我们的篮子便快装满了,这时,我们走到了一个地方,只见里三层外三层围了很多人,我们好奇地走过去,婆婆好不容易才打听到原来是卖葱的,因为价廉物美,才一元钱一斤,所以引来了许多买葱的人,婆婆见了也动了心,可是她因为心宽体胖,便叫我往人堆里挤,我说:“这样不太好吧,这么做毕竟是不讲文明礼貌的表现呀。”婆婆急急地说:“没事,赶集是‘赶急’的谐音,意思是不仅要起得早,还要买得快,快挤进去吧”。我深知“婆命难违”,便灵机一动,使了个雕虫小技,我先挤了进去,过几分钟便空手出手,对婆婆说:“人太多了,几乎鞋子挨着鞋子,我拿不到”,说着自己也仍不住笑了起来,可不知是婆婆有特异功能深藏不露还是怎么着,我说完话,她居然猜透了我的心思,摸了一下我的头说:“我看,不是拿不到是不想和别人抢吧”。我伸了伸舌头。婆婆说:“既然你不想和别人抢,那我们就排队吧”。等我们买了葱,便急急忙忙地去卖肉的市场了。过了一会儿,我忽然觉得少了什么,仔细盯着婆婆看:啊,丢了一个篮子!“这下糟了,篮子丢了,婆婆!”“什么,篮子丢了?”婆婆也大吃一惊。“我还以为您拿着呢”。我小声说。“我还以为你一直拿着呢?快想想,会丢在哪儿?”婆婆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可能是在卖葱的那儿,我们回去找找吧”,我无可奈何地说。“算了,没用了,肯定找不到了”,婆婆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还是好人多”,我坚决地说,“我们还是去看一看吧”。婆婆总算同意了,我们立即“快马加鞭”地赶到了卖葱的地方,只见这时只有老板娘一个人站在那里,面前端端正正地放着我们的篮子,老板娘热情地说:“是不是你们的篮子,在我这儿呢,我看到后,立即代你们保管好,菜一样也不少,全在篮子里”,说着便把篮子递给了婆婆,婆婆和我一个劲地说“谢谢,谢谢”,她看见篮子都快满了,菜都快掉了,便又盛情地拿出两个新塑料袋让我们把菜放在塑料袋里。看到老板娘这么热情、善良,我仿佛看到了新年的美好希望,人与人之间和平相处,多好啊。  回到婆婆家以后,我不禁思绪万千:农村变化可真大呀,大家的日子好过了,社会风气也改变了,真是太好了!  春节文化的传承八骏嘶风传捷报,五羊跳跃展新图。  花红桃艳,金桔满盘,喜气洋洋华夏儿女策马赴羊年,春节年年过,今年过节又不一般。俗话说“俗随时变”,春节习俗传承、演变到今天,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了许多变化,回望过去,每个时代都各有风格:  50年代的年夜饭:几斤肉快活吃几天  60年代的潇洒:在广阔天地里过年  70年代的年货:新奇玩艺造出来  80年代的娱乐:看春节联欢晚会  90年代的拜年话:身体健康排第一  现代社会花样更多,过几年一个样,呼机拜年,电话祝福,短信传情,餐馆年夜饭,旅游过大年。但这毕竟是少数时尚弄潮儿的好戏,大众的呼声是,年越过越淡了。可不是,这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第一是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使得某些十分重要的春节民俗面临危机。庆丰收,祭祖和驱鬼,这是春节的灵魂。如今的人们,特别是城市的新生代们,不仅摆脱了农耕,而且也远离了宗法家族,春节庆丰收祭祖的意义消失了,人们现在相信科技,也不怕鬼敬神了,驱鬼也取消了。守岁,它是年节的核心。如果说,连它也省略的话,那肯定会影响到年节的地位,会减弱民众的节日心理,使人们觉得节日跟常日没有多大的区别,就会影响到节日的传承。它本来的意义是为了祈求长命百岁,现在人们已经失去了这样的信仰,就不太愿意熬夜了,但是我们把"守岁"当作一年中的不眠夜,大家在一起聊天、说话、娱乐、总结过去、畅想未来,这没有什么不好。  第二,20世纪以来中国的主流文化一直盛行激进主义。他们把现代化与传统对立起来,把科学与信仰对立起来,反传统、反宗教信仰;结果春节民俗中许多传统内容、信仰内容被破坏。例如,把公历第一天称为"新年",而把传统的历法新年改称春节,淡化了、模糊了春节的"新年"含义。以致于有人想取消春节,用阳历年取代春节。  第三,国外节日文化的引入对我国传统年节产生了冲击。物质享受为主的春节气氛淡化的一面,是以精神享受为主的西方节日的兴盛,现代生活的个性化与多元化,也需要多样化的节日。不同层位的人们大可从那些节日中获得情趣。越是多元化,本土固有的文化应该是最具有魅力的,一个民族的永久性,首先在于它文化的本土性。本土性越强化、越固有化,他的主导地位才能更突现出来。  第四,如今,平时工作日的缩短,休息、娱乐时间的增多,使得过年便不再是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休息、娱乐时间。城镇人民温饱基本解决,也不再等着过年吃大餐,穿新衣,走亲戚,而是精神压力寻求解放,想着可以哪里去玩,玩什么,怎么玩?  时代不断赋予春节新的内容,时代也不断给予它新的挑战,不同的时代虽然内容上不断增新,但基本的形式和主题却始终保持不变,“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国泰民安”,正是春节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民族凝聚力的思想表现。 无论怎么变,它祝福吉祥如意的深层含义没有改变。春节家庭团聚的习俗至今相传,人们再苦再累,春节那几天一定要好好过,这是个人生理调整的需要,也是心理调整与社会关系调整的需要。无论是旅游过年、上网过年、还是晚会过年,人们寻求的还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人们在同一的时间以大致近似的方式作大体一致的选择,是个人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与民族的需要。  一种民俗的传承是需要民俗心理和社会生活环境的。当社会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民俗心理必然发生变化。然而这种心理变化并不似社会变迁那样快,需要与新的生活方式进行长时间的整合。春节作为一个民俗,在社会的发展逐步摆脱农业主导而向更高的层次迈进的时候,去与留就是纯自然选择,而不能人为干预,其保留的也将是最有生命力的。  每个时代都为春节增添新的魅力,涂抹上新的色彩,我们身处于一个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伟大时代,自然应该为春节这个古老的节日增光添彩,因为民俗应该是民众在生活中自发形成和传承的,来体现民众的文化诉求。 我们只有在保持传统与接受现代生活方式方面找到一个契合点,我们才可能建构出一个新的民族文化体系,也就是在与时俱进的过程中,传承我们的春节文化,强化它的本土性,再向世界进军,让它成为世界人民同乐的佳节!  春节趣事  每当我看到人们过春节那喜洋洋的照片和节目时,我都会不由自主的想起今年初五我干的一件“傻事”。  初五也叫“破五”,是送年的意思,传统的送年也要吃饺子,而且饺子里还要包上钱、枣、糖,每样包上6个。意思是:如果吃到带钱的饺子,这一年就会发财,如果吃到带枣的饺子,这一年就会好运早来;如果吃到带糖的饺子,这一年就会过的“甜甜蜜蜜”一家人就会和和睦睦。6是吉祥的数字。虽然这只是人们对新年的期望,但我们家还是继承了这种传统。  初五晚上,我们吃饺子送年。爸爸在吃第一个饺子时,只听见“咯噔”一声,第一个钱被爸爸吃着了,他露出了得意地笑容。这时,妈妈也学着爸爸的样子说:“你猜这个饺子里有没有东西?”我想:妈妈一向爱开玩笑。自信地说:“没有!”结果第一块糖又被妈妈吃着了。现在就我还没有吃着东西呢!我非常着急。最后,我吃了20个饺子,只吃出了3块糖,妈妈吃了25个饺子,吃了4个钱,2块糖,爸爸吃了30个饺子,吃出了2个钱,1块糖和3个枣,现在只剩下了10个饺子,我不甘心落后想:这10个饺子里肯定有3个枣,虽然,我已经吃的很饱了,但还是抵不住枣饺子的诱惑。我揉了揉肚子,不由自主的又吃了两个饺子,可还是没有吃到枣饺子。我看了看一向争强好胜的爸爸和妈妈,他们悠闲的吃着别的菜,好像并不在乎我是否把剩下的3个枣吃出来。我不管那么多,又吃了5个饺子,还是没有吃到枣饺子。我开始怀疑他们是不是已经把剩下的3个枣吃出来了?我看了看他们的“战利品”没有多呀?就在这时他们不约而同的来夹这3个饺子,我看了他们的动作,想:这最后的3个枣,一定就在这三个饺子里!我连忙拿起筷子夹起这三个饺子就往嘴里送,一咬,怎么一个枣也没有。这时,爸爸笑着说:“厨房里还有一盘饺子没煮。”我跑到厨房一看,果然还有一盘饺子没煮呢,我后悔不已。恰好这3个枣就是不在这10个饺子里。  每当我想起这件事,我就会时刻提醒自己,无论干什么事都要考虑周到,不要盲目行事。

庆中秋盼望已久的中秋佳节终于到了,人们兴高采烈,以各种节目形式来欢度这个传统节日。这天刚好是我叔叔的生日,大家一起在酒店里聚餐,庆祝生日,共度佳节。来到酒店门口,哗!那里人山人海,连泊车的位子都没有了,人们把酒店都围了个水泄不通。幸好我们预先订好了四张桌,看到整个饭店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的欢乐景象,我心里特别高兴,尽情地品赏着各种各样的海鲜和名菜。吃完晚饭,我们就到海滨泳场看花灯。这时,一轮明月高高挂在天上,又大又圆,把整个大地都照得亮堂堂的。今年的天气特别好,九点十五分,我们来到目的地时,沙滩上已经灯火辉煌,游人如织了。我们沿着沙滩一边观赏一边向前走。走进大门,“奇灯异彩耀水湾,依山伴水放珠海”的巨副对联则提醒游人千万不要忘记了在此赏月的大好时光。进入泳场,只见偌大的泳场里到处都是火树银花,奇灯异彩。游人的欢歌笑语此起彼伏。沙滩上三五成群的珠海人摆开锅碗瓢盆,搞起烧烤;有的在沙滩上铺开塑料纸,放上月饼、饮料等等,围在一起,对月举杯;有的人还手拉手跳起舞;热闹无比。今天晚上的花灯令我大饱眼福,真是流涟忘返。当我们怀着愉快的心情走在回家的路上时,圆圆的月亮也悄悄地跟在我们的后面。中秋月夜吃了晚饭,丁零零,电话铃响了,原来是爸爸要带我去看烟火。我听了真是兴奋不已。在等待爸爸的间隙,奶奶和我一起到阳台上去看月亮,因为今天多云,无数颗繁星全都躲在云层里,一轮圆月像光华四射的水晶球挂在天空,照亮了漆黑的世界。树啊,河流啊,房子啊,全裹在一层银色的、薄薄的轻纱中,皎洁的月光如倾泄的清流,注满大地。爸爸的摩托车声从窗外传来,他大声地喊道:“俪俪,快点下来,再多穿点衣服,外面很冷的。”我马上穿了一件衣服,迅速地下了楼,车“嘟”地一声离开了家。一路上,凉风阵阵,开始觉得蛮舒服,渐渐的,感觉有点冷,让我尝到秋风的滋味,幸好衣服穿得多。快到行政中心时,前面的汽车、自行车都堵住了,我们的车只能停停开开,开开停停,慢得像龟爬。我心里真着急,眼看着前边快要到目的地了,可路上就是人多开不快,可能是全嘉兴的人都想办法跑出来了,想看看这难得一见的美妙烟花。好不容易,在交警叔叔的指挥下,我们停了车,找了一个地方坐了下来。天上的圆月跟随着我,今晚是团圆的日子,月色是多么迷人。突然,天上“啪”地一声,礼花像流星一样出现了。红的,蓝的,紫的……五彩缤纷,万紫千红。“哇!”真好看啊!人山人海中叫好声一片连一片,使人忘记了白天的疲劳和夜晚的寒冷。今晚烟花连续绽放了近30分钟,一会儿如天女散花,一会儿又有繁花似锦的“菊花”布满夜空,一会儿晶莹透亮的“星星”向你扑来,一会儿又见“五彩蘑菇云”向上升腾……烟花晚会结束了,人们陆续回家,我紧紧地抱住爸爸的身子,迎着中秋的凉风,回家了。天上的明月还是那么圆,那么亮……

节日作文600字初二议论文

不像作文,只是相关的,能帮点忙!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在我们这一带农村中,在端午节的前几天就要去采摘芦叶了。  在农村里,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最为普遍。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家境比较清寒,每年端午节只能包米少豆多的豆粽,母亲叫它“豆粽”,一个粽子里除糯米外,就是那些红褐色的赤豆、白豆等豆子,这些都是母亲在房前屋后一些闲地上种的,不过,豆子多了,吃起来很香,包豆粽这个活儿,还要有一定的技术的,不然的话,在煮的时候,粽子会散开来。  粽子的形状最常见的就是一种宝塔粽,尖尖的顶,三角形的底座,竖起来放在桌子上,它不会倒下来,这种粽子大的约有半市尺长短,小的也有三四寸,一些心灵手巧的小媳妇还会包十分有趣的“连环粽”,两个小粽子中间有一根红线牵连着,还有别出心裁包的“月牙粽”、“枕头粽”、“拳形粽”、“方粽”等等,五花八门。  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不管贫富都要包粽子,左邻右舍串门的,按村里的规矩,也一定要尝一下主人家包的粽子,吃时,把青青的芦叶从下面开始,一张张地剥开,再用两根筷子戳进底部,从粽子的宝塔尖上开始咬起,直到吃完为止。有些大的粽一次吃不完,只好带回家去,不能留给主人家。这

我爱春节在我的记忆中,每年的春节都是差不多的,热闹、喜庆而祥和在我们家爸爸、妈妈、爷爷开始准备过年,他们从超市买来许多好吃的,这时候也是小孩子最憧憬的时刻过年的前昔,要干的事情多得惊人:大扫除和挑水还有腌泡菜等等;每一次干活总会把我累得虚脱,以至于我那几天,不仅肚子饿和我“闹革命”,还因为饿着没有力气“光荣”的评上了懒汉的罪名每天的大扫除是必修课,一大早便会从被窝拉到扫把前,往往一天打扫一个屋子,那样的打扫对于灰尘和头发丝确实有效,连空气中的灰尘都像长了脚了一用,不敢侵犯进屋子在春节的各个日子中,初一可是我的最爱早晨,一起床就开始放鞭炮,男孩子们欢喜得蹦来跳去我也乐在其中,点燃了一支冲天炮,哪料一时没松手,我的销售开花了,烫得我只“哇哇”大哭鞭炮一直放都中午,一大堆爆竹的包装纸成了座山我便随爸妈到亲戚家去走人户去了,要一直到第二天才能回来初一过后的几天,并没有什么新鲜事:每天都吃上一顿的剩菜,等到把剩菜吃完了,又吃老早就住好的菜,只是不曾吃过而已元宵的时候家家都吃汤圆,象征着团团园园晚上还得一宿不睡,我哪管什么破规矩,倒头便睡晚上听老一辈的讲熬夜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迎着人们的忙碌缓缓来临,却在无声无息中远去,留给人们的是深深的眷恋无论春节那些日子是怎么过的,每当想起它,我仍不禁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而感到惊叹!

节日作文600字初二议论文范文

端午节,这个随着幽远的历史一起走来的传统节日,现在已成为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之一了,喏,从端午例行的三天国假,就能看出中国人对于端午节的青睐了。我最喜欢的莫过于端午之日漫步于街了,一种浓郁的节日气息与风儿同行,吹遍了大街小巷,所到之处必定热闹非凡。不同于家乡闽浙一带,家家都悬像,用以镇宅驱邪。江淮人家的家门上多是悬挂着艾叶菖蒲,据说也有祛魔驱鬼之效。但这些并非我最在意的,说到我最在意什么,那自然是激荡人心的赛龙舟了。出了家门右拐直往前走,不要五分钟就是十七桥了,桥下的河流虽不著名,但每年的东圃镇的赛龙舟都是从这儿讫始的。你看,水流平缓的河面上,停放着一艘艘被红漆漆满船身的龙舟,碧绿的水,透红的船乍一看活像黛绿的锦缎上镶着盛开着。船里的竞赛者,以二十多岁的小年轻居多,也有少数的中年人。每船十三人,十二个桨手,一个鼓手。黝黑的肌肤是他们共同的标志,也是力量的象征。锣声响起来,比赛开始了;鼓声响起来,隆隆、隆隆、隆隆,冗杂却不乏节奏,疾速而却不乏力量。两旁的红桨像一条条金红色的大鲤鱼,跟着鼓声整齐欢快地跳跃。超过了!超过了!一只红艇渐行渐速,如离弦的箭一般。观众们的心蓦地紧张起来,与牛皮鼓面共同跳跃,呼喊声、鼓声汇成一片。另一只船当然不甘示弱,也迅速追了上来,两船旗鼓相当,犹如二龙水中争霸,鼓声立即电闪雷鸣一般,两岸的人更欢了,呐喊声更大了。终点快到了,只见三只船如疾驰的战马齐头并进,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迟缓!冠军出现了,喝彩声,鼓掌声响成了一片,在水面上激荡!过了一阵子,人们端来了清香四溢的糯米粽子,但这不是给自己吃的,而是把它扔下河里,以祭祀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屈原投江之日距今也有两千多年了,但人们永远怀念着他。是啊,那些对人民对国家对民族全心全意的人,是千百年,直至永远也不该被忘却的。今天,我们仍以屈原为骄傲,我们会用我们的快乐永远纪念着他!

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可多了,有团团圆圆的中秋节,有热热闹闹的端午节,有祭祀亲人的清明节……但我最喜欢的要数喜气洋洋的春节了,在这个长长的节日里,人们除旧迎新、走亲访友,谈天说地,其乐融融。   每年春节,我们一家都要到乡下的爷爷奶奶家度过。在除夕来临前,爷爷奶奶早早的就把家里的各个角落都打扫得干干净净了,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爸爸妈妈也买了各种年货,从除夕的白天开始就准备晚上的年夜饭。我也拿出了一份神秘礼物,那就是一副我自己写的春联:一路顺风吉星到,万事如意福临门,横批:羊年大吉。我迅速地摘下去年的春联,清理干净后,再小心翼翼地贴上了我的得意之作,顿时家里又增添了几分过春节的气氛。爷爷看着不住地点头,夸奖我说:“不错啊,比去年进步很多呀!”   除夕之夜,一盘盘可口美味的菜肴端上餐桌,我们全家围在一起吃年夜饭,这天不管有多忙,家人都要团聚在一起吃饭,象征着团团圆圆。吃完年夜饭,奶奶又忙活起来,准备年初一的早餐——酒酿汤圆,那可是我的最爱呢!而妈妈开始收拾碗筷、清理垃圾,因为大年初一是不能扫地倒垃圾的,因为那象征着财富。今年,我决定和家人一起守岁,我们一边看精彩的电视节目,一边嗑瓜子说笑话。很快,在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赶走了恶兽“年”,迎来了农历羊年。   大年初一,晴空万里,真是个难得的好天气!今天是相互拜年,问候的日子,我吃完汤圆,就向长辈们拜年,祝他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长辈们也会给我压岁钱,祝愿我快乐成长,学习进步。   欢声辞旧岁,笑语迎新年,我最喜欢过春节了,因为她象征着新的希望,新的开始,充满着积极向上的能量。

中国传统节日有很多,有清明节、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端午节、还有春节、我喜欢春节,春节可以穿的花衣裳,可以收到很多压岁钱。 春节是个热闹的节日,过春节的时候要买对联和福字、还少不了年货和鞭炮,买全东西就回家过年了! 一到家里,我和爸爸就急急忙忙贴对联和福字,贴对联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和爸爸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对联贴的整整齐齐,我和爸爸把福字贴到门上,要倒着贴,因为福到。 妈妈和奶奶正在包饺子呢,首先,往盆子里倒一些面粉,再加一些水,揉一揉面团,把面团切成丁,再用擀面杖擀成擀成饺子皮,然后,在拌一些饺子馅,把饺子馅放到饺子皮里面,包成耳朵形状,最后,往锅里倒一些水,开火,等水大了的时候,把饺子放进去,盖上锅盖等几分钟,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过去了,饺子终于煮好了,我打开锅盖,香气扑鼻,妈妈把饺子盛到盘子里。 我回到屋子里把电视打开,妈妈把饺子放到桌子上,我们边看着联欢晚会边吃着热腾腾的饺子。 春节真是一个热闹的节日,我喜欢春节。

每年的中秋节都会使我想起远方的亲人,今年的中秋节也如此使我想起了在中山读书的妹妹,我和她已经有两年不见了所以想在中秋节这个节日,和妹妹说几句话  妹妹,我们有两年不见了,不知道你在中山过得怎样,有没有习惯中山的生活呢,你有没有长高了呢,你最近怎样呢?还好吗?开学一个月了,在这一个月,学习忙不忙呢,辛不辛苦呢,你觉得四年级的课程难学吗有没有信心学好每一科你在学校有没有努力学习有没有不完成,上课搞小动作这两种现象呢,妹妹,你已经上四年级了,不可以让以前缺点保持下去妹妹,你一定要勤奋学习不要为了玩而不完成作业就快考试了,有没有信心呢?你一定要加油,我永远替你加油所以你不能让我失望好吗?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  今年的国庆节,有没有和爸爸,你妹妹一起去玩呢,我想你爸爸一定带你们去玩了吧,妹妹,你就好拉,国庆节可以去玩,而我呢?国庆节不可以去玩,而且还要在家帮妈妈干活很辛苦的,惨吧不过也挺快乐的,  对了,你妹妹今年进幼儿园了吗?她可爱吗?好久没见过她了,不知道下次见到她的时候,她还认识不认识我呢?  读初三,虽然只有6科,但是很辛苦,英语要背,政治也要背,我从来没有认真背过政治今年背政治使我觉得非常可怕,很辛苦,我也不知道我熬不熬得住我也不知道我能不能考上江中,妹妹,你的学习成绩那么好,可不可以说一些学习方法给我知道啊,提高我的学习成绩  在中山这么久,有没有偶尔想起婆婆呢?虽然婆婆身体不是很好,但是她很想你,很想你回来看看她,你新年回来过年吗?你新年不要不回来,因为你答应过我,你一定要回来的,否则,我就不理你今年的中秋节你打算怎样过呢,在你吃月饼的时候,一定要分给我哦,还有,在赏月的时候,要记得我们啊妹妹你下个学期,回不回乡下读书呢,我很想你回来乡下读书,你还记得不记得,以前在乡下读书的时候的开心事情啊我还记得哦,每当想起来,都情不自禁笑了出来  另外,还让我想起了为了学习而离开小荷的妹妹,妹妹,你们最近怎样了,学习还好吗,当然还有,小荷的全体姐姐妹妹,我想在这篇文章和你们说一些心里话,你们非常棒,对人非常真诚,而且心地善良,我好喜欢你们也要谢谢你们为我所做一些事情能遇见你们是我的幸福说句心里话,今年的中秋节让我特别高兴,也会永远留在我心里,因为有你们陪我一起过中秋节,难道不快乐,不幸福吗?最后,我祝你们中秋节快乐,学习进步,当然还有很多很好的祝福送给小荷的每一个姐姐妹妹,你们永远都是最棒的,最美丽的最体谅别人的好学生又是一个中秋夜月亮特别的圆,也特别的亮,现在正是千家万户在欢庆与祝福的时候。可我却怎麽也高兴不起来。那月光洒在地上,为大地铺上一层白色的地毯,格外美丽。可是我却觉得那月光很惨淡,那月光中透露着一种孤独,我想是嫦娥仙子通过月光在诉说自己的孤寂吧。  我静静的站在街道中央,望着那两旁的树所形成的阴影,那阴影把我的思绪又带回到了那天晚上。  那天,月亮也同样的圆,同样的亮,因为那天也是中秋,可那天却是我与二姨远别的日子。我去车站二姨,送她去那遥远的深圳。  我手中拿着一块月饼,我掰下一半递给二姨,如同把月亮切成两半,她一半,我一半。  我早已泣不成声,二姨一边让我不要哭,她自己也一边轻声抽泣。至今我都不明白为什么我们分别的日子是合家团圆的日子。  二姨上了车,车子慢慢的启动了,二姨把在月光下映的白皙的脸扭向了车厢内,我站在原地目送火车离去,直到它消失。  我抬头望望月亮,心中不觉怀疑,月亮真的是圆的吗?月亮真的象征着团圆吗?  这是前年那个喜庆的月圆之夜的事,在后来的通信中总有离别的伤感。可回忆并不都是  伤感的,它也有欢乐。  今天又是一个中秋夜,  我在月光下孤独的散步,此刻,我只能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来为远在他方的二姨祝福。  我也等待着,等待月亮移过两

节日作文600字初二议论文高中

端午节,这个随着幽远的历史一起走来的传统节日,现在已成为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之一了,喏,从端午例行的三天国假,就能看出中国人对于端午节的青睐了。我最喜欢的莫过于端午之日漫步于街了,一种浓郁的节日气息与风儿同行,吹遍了大街小巷,所到之处必定热闹非凡。不同于家乡闽浙一带,家家都悬像,用以镇宅驱邪。江淮人家的家门上多是悬挂着艾叶菖蒲,据说也有祛魔驱鬼之效。但这些并非我最在意的,说到我最在意什么,那自然是激荡人心的赛龙舟了。出了家门右拐直往前走,不要五分钟就是十七桥了,桥下的河流虽不著名,但每年的东圃镇的赛龙舟都是从这儿讫始的。你看,水流平缓的河面上,停放着一艘艘被红漆漆满船身的龙舟,碧绿的水,透红的船乍一看活像黛绿的锦缎上镶着盛开着。船里的竞赛者,以二十多岁的小年轻居多,也有少数的中年人。每船十三人,十二个桨手,一个鼓手。黝黑的肌肤是他们共同的标志,也是力量的象征。锣声响起来,比赛开始了;鼓声响起来,隆隆、隆隆、隆隆,冗杂却不乏节奏,疾速而却不乏力量。两旁的红桨像一条条金红色的大鲤鱼,跟着鼓声整齐欢快地跳跃。超过了!超过了!一只红艇渐行渐速,如离弦的箭一般。观众们的心蓦地紧张起来,与牛皮鼓面共同跳跃,呼喊声、鼓声汇成一片。另一只船当然不甘示弱,也迅速追了上来,两船旗鼓相当,犹如二龙水中争霸,鼓声立即电闪雷鸣一般,两岸的人更欢了,呐喊声更大了。终点快到了,只见三只船如疾驰的战马齐头并进,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迟缓!冠军出现了,喝彩声,鼓掌声响成了一片,在水面上激荡!过了一阵子,人们端来了清香四溢的糯米粽子,但这不是给自己吃的,而是把它扔下河里,以祭祀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屈原投江之日距今也有两千多年了,但人们永远怀念着他。是啊,那些对人民对国家对民族全心全意的人,是千百年,直至永远也不该被忘却的。今天,我们仍以屈原为骄傲,我们会用我们的快乐永远纪念着他!

中秋情几何 被冷风吹惯了,也就不觉得冷了;被匕首伤害多了,也就不会感到心痛了;月亮看多了,也就不认为圆了。 不知是谁把天空撕裂出星星的伤口;不知是谁抹杀了我的自由还有腼腆的温柔;不知是谁噬咬了弧形的月亮踩碎了沙漏;不知是谁留下月饼带走中秋。 一、断桥·行人 已是深夜,已是深秋,本想找一点温暖的感动,无奈抵不过秋的凉意,也许只有我冷而已。 独自走上断桥,桥是坚实的石头砌成,却如此冰冷,栏杆上雕镂着数十只石狮,每一只都有着不同的形态,有的怒视前方,漠然盯着一望无际的天空,仿佛要撕裂这虚伪的黑暗;有的显得很憔悴,静静地舔着身上的心中的伤口,莫非心中的愁云还未散去;亦有的眼神很茫然,很散乱,身上的狮毛凌乱不堪,仿佛噙着泪的眼里掠过一丝沧桑,苍老的脸上的深深的皱纹无法用狮毛取代,瘦弱的身上的粗粗的伤痕无法用时间来掩盖。 桥上的人来来往往,有亲密无间的恋人,有无话不说的家人,也有谈笑风生的朋友,擦肩而过形形色色的人,感受到他们中间交织着的某种温馨的情感,独享着一个人的索然无味。 二、江岸·江水 断桥两岸是像我一样孤独的事物,几株错落的垂柳,懒散地垂下来几枝细长的枝干,有几枝垂到水中,打破了水面的平静,荡漾起了点点涟漪,一圈圈散开,越散越大,越散越开,越散越淡,直到恢复到原有的平静,然后,比原来还要平,还要静。垂柳枝干上的叶已基本落光,残留着秃顶一般的空虚。岸上烛影摇红,隔着淡淡的黄晕,有一种朦胧的伤痛。也有卖唱的男男女女,声音很干涩,吉他声总走调,却分贝很高,夹着江水传来,声音变得很浑浊,却依然听得出丝丝缕缕哀思和惆怅。 江水是流了不下百年的,依然还是断断续续地吟颂着,吟着岁月的流失,颂着青春的消逝,茫然等待着未知的将来。秋风起了,我下意识裹了裹单薄的衣衫,出门时并没有想到夜晚会这么冷。秋风吹得江水缓缓地流了,江面上泛起了几缕波纹,不知是江水真的老到出现皱纹了,还是它也冻得瑟瑟地抖了,我已无心去猜。 是不是每年的中秋,江上和江岸的事物都是如此孤独寂寞?是不是每年的中秋他们都要在别人的欢笑中度过?是不是每年的中秋他们都要强忍住心中的泪水强颜欢笑?是不是每年的中秋他们都像我一样失落? 三、桂花·枫叶 阵阵桂花的香扑面而来,稍稍缓解了心底的痛,那种淡淡的清新的味道,好象一个精灵,很机灵地钻进了我的身体,融入我的体肤,洗濯我的心灵。然后走近桂花树,细细体味它的娇小,它的纯洁。风把它的花都吹落了,一大片一大片散落在树下,堆积起厚厚一层,像冬日飘雪,纷然降落,翩然落地,脆弱得一碰就会碎,经不起一点风吹,可是这让人更怜爱它。尽管它的躯体失去了生命的意义,可是它的灵魂却得到了永生,因为,在它腐烂前,它还在为人们倾吐最后一丝芬芳,就算它永远消失在人间,可是它的芳香却永远留在了人间。 此时,一片黄色枫叶从远处飘来,落在我的手心上,像一只黄色的蝴蝶,唤醒了我的桂花梦。枫叶撑开它的五只掌,赤裸裸地摊在我的手心中央,略带疲倦,好象飘累了,想找个地方歇歇。可是,风又起了,枫叶丝毫不带眷恋,毅然离开了,满地桂花也都随风飘走了,头也不回。 风停了,手心里空空的,连枫叶的痕迹也没有留下,心里也是空空的,好像从来没有满过,身边只有零星的几瓣桂花还来不及走,但是等风再起的时候,它们也会走的,走得很干净,去过它们的中秋。只留我,孤独的我,陪着孤独的树。 四、月饼·月亮 看来,我也该走了。 走在喧哗的街上,我才想起自己连月饼都没有吃,于是在街边的小店散买了一个,本来是想去超市买的,可是我不愿感受那种温暖,超市里都是很温馨的,我不能再用别人的快乐来安慰自己,敷衍自己,伤害自己。小店里的月饼价也疯窜,一只莲蓉月饼卖到了六块钱一只,存心坑人,我摸摸裤袋里只省下三个一元硬币,使劲往衣袋里掏,掏了半天也只掏出个六个一角的,感到自己很窘,可是总不能亏待自己,于是就厚着脸皮和老板娘讨价还价,费劲唇舌,老板娘才很不情愿地答应了,嘴里还嘟囔着:“唉,看你是孩子,只好赔本卖给你了。”我也就装成很感激的样子,心里在说着,谁不知道你平时多小气,你赚亏本钱,鬼才相信! 月饼算是买到了,可是还挺坎坷,不过有了这段小插曲,心情仿佛也顺畅多了,于是带着月饼,赏起了月亮。 照理说,中秋的月应该是一年中最圆最大最亮的,旁边赏月的人也都这么说,可是我却不觉得,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月亮有缺口,好象被虫子噬去了一块似的,甚至我还怀疑今天是不是天狗食月。 月在深蓝的天空中高高悬挂着,黑色的云在它的周围缭绕着,月亮穿梭在薄薄的轻纱似的云之间,它的光忽明忽暗、若隐若现地呈现在眼前,难道说它是在逃避什么吗?还是在伪装什么?或是像我一样在掩饰自己的泪水,埋藏自己的孤独吗? 天空中的月亮好象我手中的月饼,我狠狠地咬下一口,很难吃,是一种咸咸的、涩涩的味道,突然感到有种冰凉的液体滑过我的脸,像珍珠般落进月饼里,不知是眼泪的味道,还是原本就是这种味道。 也许,月亮也是这种味道吧,因为,天空中除了惨淡的愁云,一颗星星也没有看见,它和我一样孤独。也许我猜得是错的吧,星星只是我没有看见罢了,说不定,它们正躲在月亮身后呢!可是我永远都只是一个人,我的身后不可能会有什么人,因为,我每走几步都会回几次头,希望有奇迹出现,可是奇迹终究是奇迹,身后永远都是陌生的脸孔或是背影。 五、中秋·孤独 我甚至都差点忘了今天还是中秋,也许只是还不习惯孤独吧。我给爸爸打电话,电话响了很久,终于有人接了,“喂”“是你呀,我没空,有几个客人在,就这样了。”从头到尾,我只说了个“喂”,而爸爸却连再见也懒得说,我的心像一个无底洞。我又打给妈妈,今夜妈妈在医院值班。电话那头传来甜美的声音,我迫不及待地说“喂,妈妈,是我,我很想你。”可是,那头并不是妈妈的声音,“对不起,您所拨打的电话已关机,请稍后再拨。”原来,我对一个机器激动了半天。然后,电话那头就是“嘟——嘟——”的声音,那么空洞,那么虚无。 夹着秋的凉意,我形单影只地往家走,路上只有我与光折射出的产物,影子。 六、离别·欢聚 回到家,突然发现屋内灯亮着,第一反应就是有小偷,可是门口分明放着爸爸妈妈的鞋子,我几乎就要窒息了,这是怎么回事?然后,我清清楚楚地看见一个高大魁梧的身影和一个娇小柔弱的身影从屋内走出来,是爸爸妈妈!!! “你们怎么……”“哦,我们是想给你个惊喜啊,你到哪里去了,妈妈烧的菜都凉了。” 看着眼前的情景,不知是因为过度的感动,还是因为一颗几近空虚的心一时无法承受太多的惊喜,我的鼻子一酸,眼泪真的像倾泻的洪水般再也无法掩饰、无法强忍了。

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可多了,有团团圆圆的中秋节,有热热闹闹的端午节,有祭祀亲人的清明节……但我最喜欢的要数喜气洋洋的春节了,在这个长长的节日里,人们除旧迎新、走亲访友,谈天说地,其乐融融。   每年春节,我们一家都要到乡下的爷爷奶奶家度过。在除夕来临前,爷爷奶奶早早的就把家里的各个角落都打扫得干干净净了,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爸爸妈妈也买了各种年货,从除夕的白天开始就准备晚上的年夜饭。我也拿出了一份神秘礼物,那就是一副我自己写的春联:一路顺风吉星到,万事如意福临门,横批:羊年大吉。我迅速地摘下去年的春联,清理干净后,再小心翼翼地贴上了我的得意之作,顿时家里又增添了几分过春节的气氛。爷爷看着不住地点头,夸奖我说:“不错啊,比去年进步很多呀!”   除夕之夜,一盘盘可口美味的菜肴端上餐桌,我们全家围在一起吃年夜饭,这天不管有多忙,家人都要团聚在一起吃饭,象征着团团圆圆。吃完年夜饭,奶奶又忙活起来,准备年初一的早餐——酒酿汤圆,那可是我的最爱呢!而妈妈开始收拾碗筷、清理垃圾,因为大年初一是不能扫地倒垃圾的,因为那象征着财富。今年,我决定和家人一起守岁,我们一边看精彩的电视节目,一边嗑瓜子说笑话。很快,在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赶走了恶兽“年”,迎来了农历羊年。   大年初一,晴空万里,真是个难得的好天气!今天是相互拜年,问候的日子,我吃完汤圆,就向长辈们拜年,祝他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长辈们也会给我压岁钱,祝愿我快乐成长,学习进步。   欢声辞旧岁,笑语迎新年,我最喜欢过春节了,因为她象征着新的希望,新的开始,充满着积极向上的能量。

假日  除了奥运,还有另一样令人关注的事情——黄金周缩短了,而我国的几大传统节日也有了正式的法定假期。可以放假,固然是欢天喜地的事,但节日与被放假的关系也引起了一些人的讨论:节日是不是一定要放假呢?  我个人认为,我们的节日需要正式的假期。中央实施新的假期政策,或多或少是受了外国抢占我们的传统节日的行为的刺激。与其任由其激起我国民族的情绪的无限宣泄,不如拿出实际的政策加以弥补。我想,不管是传统节日还是现代节日,是中国节日还是外国节日,放假是首先是对于一种节日的基本尊重。节日再有文化内涵,再有传统气息,不放假人们始终感到不是滋味。况且这也是人心所向——以前人们特地请假过节日的不在少数。过好一个节日,有假日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必要前提。  但需要假日不等于节日就是假日。我们看节日本身,它是一种文化的衍生物,它有着与生俱来的特定意义与特殊的文化内涵。过端午节是对屈原的纪念,过清明节是对先人的缅怀或是对春天的向往,而劳动节则是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尊敬,国庆节是对国家归属感、国民自豪感的提升……要说还有一大堆。正式节日有这些特殊的内涵,我们才要特意地去“过”。但现在有人却把目光放在“有假还是没假”上面——有时连我都不禁这样想。我也知道大家工作劳累,需要休息,但“放假”显然不是这些美好节日的重点。我们现在“假”的意识似乎太强,也难怪杨锦麟先生也感叹:“关于‘五四’节的问题,人们只围绕放假半天还是放假一天纷纷扰扰,冲淡了不少‘五四’的气氛”  假期对于节日,其实是给我们提供过好这个节的客观条件。春节中有人写对联、贴年画、剪窗花,一家人年夜饭后猜谜、讲过年故事的画面可否重现?端午节里人们对伟大的爱国诗人的理解又能否再深一层?中秋月圆时是否更珍惜家人团员的时刻?法律给了我们假日,我们再也没有因学习工作忙而忽略这些节日价值的借口。假日给了我们时间,我们更应充分体会节日,而不是用睡觉、上网来填充这些盼望已久的日子。有了假日,是为了让我们正确认识节日,而不是“劳动节不劳动”。  节日需要假日,但节日远不像普通假日一般空虚、单薄。我想每一个受惠于新假日政策的人,都不应忘记这一点。  中秋  过几日便是中秋了。今晚,月光如银,我独坐于阳台牵牛花花架下,一盏清茗,一册薄词。清辉似水,在我的衣衫上静静流泻……  不由想起家乡来了。  家乡的中秋是热闹的、恬适的。家家都要量一笸箩的新糯米,做“麻糍”。糯米蒸熟了,倒进竹篓里,当家的早歇了农活,在河塘边洗干净了泥脚,掮着糯米饭篓过来了。舂糯米团一般在晒谷场上进行。白天,白炽灯就拉起在屋檐下了,黄瓜架儿、晾衣杆儿,能架起的地方都拉上。蹲在角落睡大觉的石臼被搬出来了,木头楔子捣得香喷喷的糯米团,又滑又嫩。那捣楔子的都是身强力壮的男人,也有身杆精瘦、面色红润得象虾子一样的老头。蹲在边上,手往石臼里捋着的是女人。女人的手臂上卷着袖子,不白,夏忙晒了一季,黑得油亮。油亮的手在白花花的糯米团上翻腾,象泥鳅一样润滑。男人的背脊光着,汗似水一般的淌,滑亮亮,清光光的一片。他们侧身一个马步,双手轮起楔子,前腿膝盖一伸一曲,脚板“哼哧哼哧”地踩着节奏,简直是翩然起舞。优美的“哼哧”声招徕许多看客。看客们三五成群,坐着、蹲着、靠着四周的矮墙垛。女人们拉家常,比谁的衣服料子鲜;男人们话庄稼,比谁家的稻子收成好;孩子们不错过这个好机会,放着胆子追逐嬉戏。一家舂完了,早有下一家等在边上了。人们赞美男人的好筋骨,赞美女人糯米煮得香,赞美这家的黄瓜杈攀得高,赞美那家田里的晚谷苗儿下得早下得青……  我那时寄宿在不远的中学里。中学立在凤林溪畔一个平坦的山顶上,原先是一个庵堂,人们习惯称它作“南楠庵”。每逢中秋,总是要盼到晚自修下课,趁着皎洁的月色,一路沿着山道狂奔。或者抄近路,沿着水边石径,一路听着瀑布惊心动魄的喧腾、小溪的丁冬,越过田野,来到那欢乐的灯光下面,分一口最新鲜的香糯“麻糍”。  更有趣的是捕鱼。那是孩子们的游戏。我们那时都是十四五岁的少年。月光,白沙似的皑皑一片。雾气还没有上来。青蛙在秧田和池塘里“呱呱”欢唱。我们背上渔网,提上竹篓,就出发了。田野下面就是凤林溪畔的沙地,竹筏一条条横卧着。我们选中一条又宽又大的,一起推下溪去。堂哥堂姐撑篙,表弟负责撒网。我是生手,就坐稳了看。竹篙支动,水里的月亮就破了,碎了,象一潭玉屑沉浸在清波里。两边是黑郁郁的田野、静穆的村庄、凝滞的绵延而高耸的山峰。清风习习,迎着脸颊温柔地滑过。  我们横穿溪流张网。然后,避到一处水流缓慢的地方,躺在筏上听姐姐唱歌。姐姐小的时候热衷于演戏,招了几个差不多大的玩伴,在自家堂前搭了台子,居然有许多人来看!我至今记得,她唱的那一曲“好山好水好风光”。那甜润清亮的嗓音划破水面的寂静、月下的宁谧,象清风一样,吹拂在我们的心田上。接着,是哥哥开始的鬼把戏。皓月映波,雾气渺茫,恍非人境。哥哥的“鬼怪”登场了。有一个滩里淹死了许多人,鬼怪一个接一个出现哪!专门捉小孩!——这个滩就在这里!堂弟吓得先哭开了,我们毛骨悚然地叫嚷着赶快离开。哥哥突然得意忘形,“哈哈哈哈”笑开了,捧着肚子前仰后偃。  夜深了,我们收网回去。网拉起来,沉沉的。大大小小的鱼,象宝物似的一个接着一个被收拾到鱼篓里,总不少于半篓。于是,接下来的两天,饭桌上便有几碗鲜色。阿姨用辣椒、大蒜红烧了,不放酱油,放的是钵里现晒着的六月酱,特香特甜。我们四个少年娃,见了这“劳动成果”,都跟猫似的,不消两顿,就给解决了,哥哥更是吃鱼不吐骨头。  念完大学,教起学生,每念及《赤壁赋》“月出东山之上,徘徊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倾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便怀念起那些岁月来。离开家乡已经十五年了,不曾再有那样的山水、月光之娱。望着眼前城里长大的学生,虽试图尽力去描绘那空灵神妙、物我两望的妙境,总觉枉然。  于是更庆幸自己有那样一个美妙的少年。手头有一本老师的词集,其中一则记录了82年“南楠庵”下月夜捕鱼的情景:  渔歌子*观音渔  明月盈滩水闪光,匆匆渔火两人张。溪鹭闯,篓鱼慌,渔归问酒举炊忙。  词末做了详细的注释,云筑石围堰以摸洞抓鱼时,双手合掌做观音状,遂称为“观音渔”。这填词的老师是家乡一代名医之后,县志上都作了详载。我半途转学回老家有幸做了他的关门弟子。我记得一次写了一篇捕鱼的作文,他将我叫唤了去,轻轻地笑着,问我是真的吗?我响着喉咙很肯定地回答:是真的。他便笑得更灿烂了。他说,月光皎洁的夜晚,鱼是不多的,更不会自己跳出水面。后来才知道,他不仅自己捕鱼、种地、摘茶还能亲手设计房子、搭模型、砌房子、治病,作诗、作词、作文、作画、剪纸,竟是无一不精。甚至退休了,为了解决春汛夏旱,还为村里筹谋,兴修了水利。能受教于这样的老师,不是三生有幸吗?尤其他的品德为人,更如这满月的清光,让人叹为观止。  如今,二十年过去了。凤林溪水不再浩浩汤汤,上游架起了几座电站,水浅了,流缓了,河细了。我和哥哥姐姐也早已拖儿挈女。表弟早逝也快十五年了。老师也遇了车祸,头颅受损,万幸捡得一条性命,但还时时记挂着我。白天,打个电话回去,询问哥哥姐姐阿姨伯父可都好。姐姐说,瘦了,人都精瘦了,忙着加工场的生产管理。又听舅舅说,哥哥琢磨着要把工场开到县城去,劳力都外出打工了,招不到人。  于是,我知道,我只能坐在阳台上,徒然空想了。我想,也许有一天,我们都老了,都安闲了,都可以停歇下来了,都完成了自己为人子为人女为人父为人母的责任,也许,某一个夜晚,我们还会一齐推下一条又大又阔的竹筏,一路唱着轻歌,荡漾在凤林溪上吧!  夜凉了,月已中天了。我还是进屋吧!明月有知,该为我圆了此梦吧!  清明遐思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漫漫哀思,悠悠伤怀,在这凄冷的节日里,迷惘的思绪如缕缕凉风吹拂到杏花村外。酒家的店后,定是一片荒凉的坟墓,那里屹立着民族的魂魄。缥缈如烟的细雨,为这凄清的节日披上一层伤感而又销魂的挽衣。  思绪纷飞,抵达汨罗江畔不朽的堤岸,听屈大夫低沉地哀叹:“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而犹不悔!”世态炎凉,统治黑暗,污浊的现实中容不下屈原挺直的身躯,只有汨罗江滔滔巨浪才能读懂屈大夫千疮百孔的心灵。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人们用端午节祭奠屈原,然而在这清明落寞的节日里,又有谁去听听屈原跳动的心?  滔滔江水,咆哮的不是豪迈,不是激情,是悲壮,是哀恸,是为屈原,一代民族魂魄逝去而奏响的挽歌。端午佳节,喜庆不是人们的过错。汨罗江畔,龙舟拂水而过,人们的呐喊与助威却与屈原投江的苍凉悲壮形成强烈的反差。喜庆不属于屈原,只有这清明的萧瑟才足以抚慰逝去的灵魂。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弓兮射天狼。”青衫白衣,这是清明的装束,是忠贞的色彩。没有春节的声声爆竹,没有中秋的朗朗明月,也没有元宵佳节的张灯结彩。清明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有的是燃灰,是香熏,是泪水,是面对深邃苍穹最真挚、最诚恳的缅怀和祈祷。  清明,属于精忠报国的岳飞,属于虎门销烟的林则徐,属于赤血丹心的文天祥——八百里路,开拓与进取是不尽的动力;三十功名,国家与民族是不灭的情怀。  收回思绪,站在列祖列宗的墓前,我为中华民族的脊梁烧一柱香。清明节,你们就是不朽的忠魂!  心灵的节日  花的缤纷,叶的凋零,乃至一滴露水的坠落都能引发无限感触,那么节日呢?  三千年的咀嚼,那些节日,早已不再是一个个单纯的日子,它牵系的是一个民族的情感,是一个民族跳动的心。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寄托了一个民族对故人的哀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诠释了一个民族对团圆的渴望……  端午节,一个节日何以持续了两千年?也许在你的心中,端午节就是飘飘渺渺的屈原、密密麻麻的粽子、浩浩荡荡的龙舟。可是当你想到那个“从合则楚王,横成则秦帝”的时代,想到那个面容枯槁、行吟河畔的楚大夫,想到《离骚》《九章》《天问》,想到爱国爱民、嫉恶如仇、宁死不屈……你才恍然发现,自己错了。原来那沉向江底的粽子恰恰是民族文化的积淀,那驰于江面的龙舟托起的却是炽热的灵魂。  端午节,心灵的节日——文化的积淀,民族的纪念,持续了两千年!  一千多年前的一个夜晚,寂寞的长安城被花灯点燃。这一夜,封建社会似乎没有了等级的森严,紧闭的皇城也为元宵节而敞开,就连卑微的宫女都可以尽享长安街头的繁华。夜市上,王公贵族、平民布衣眼中的花灯,是同样的炫目!  唐朝——一个无法企及的高度,封建社会的盛世,象征着开放、包容、繁盛,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为了这页历史不致荒芜,不致被人遗忘,今夜,长安城的花灯是那样明亮,显示出了中华民族开放的胸怀!  元宵节,心灵的节日——平等的向往、民族的开放,颠覆着腐朽的封建王朝!  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欣赏圣诞节、情人节、感恩节等“洋节”,请不要轻易叹息崇洋媚外、人心不古、世风日下,要知道,这正显示了中华民族对外来文化的宽容和接纳,表现了一个民族的博大。  每一个节日,都是一次民族心的跳动、都是一次民族灵魂的升华。  节日,心灵的节日!  愉快的春节  今天,听婆婆说明天要带我去赶集,我顿时乐得喜笑颜开,一蹦三尺高,活像只快乐的小兔子,情不自禁地高声喊道:“哦,婆婆对我真是太好了!”婆婆忙说:“哎哎哎,别跳别跳,你别高兴得太早了,我丑话说在前面,赶集是要早起的,你能起得来就去,起不来就别去了,赶集的人多又杂乱,你可能会走丢的!”我嘟囔道:“哎呀,婆婆,四天才赶一次集,好不容易才有一次机会,您就别扫我的兴了,让我去吧。”“好好好,明天早点起来”,婆婆刮了一下我的鼻子说。  晚上,我躺在床上,想着明天就要赶集了,兴奋不已,难以入眠。第二天一大早,我便兴高采烈地摇醒还在睡梦中的婆婆,说:“好婆婆,快起吧,您忘了今天要去赶集吗?”“别烦我,你看才几点呀?”婆婆睡意惺松地从枕下掏出手表,我一看才凌晨五点,便抱歉地扶婆婆躺下,说:“对不起哦,我不吵你了,只是我太兴奋了,想早点去赶集,您再睡一会,我可睡不着了,我得起来了。”“呼—呼”,这定睛一看,哈,婆婆又像个孩子般地沉浸在梦乡中了……  过了半小时,我们梳洗完毕就一人挎着个篮子出发了。到了街上,我叫道:“哇,只道行路早,更有早行人呀。才六点多一点,街上已经是人来人往、人山人海、车水马龙、热闹非凡、水泄不通了耶!”婆婆说“别大惊小怪的,注意形象。”“对不起,我从来没看见这么早就有这么多人的场面,一下子用了五个形容车多、人也多的成语了,失态失态。”“赶紧走吧,我们可不能落在后面了”,婆婆笑盈盈地说。于是,我们也不甘示弱地加入了抢购大军。不一会儿,我们的篮子便快装满了,这时,我们走到了一个地方,只见里三层外三层围了很多人,我们好奇地走过去,婆婆好不容易才打听到原来是卖葱的,因为价廉物美,才一元钱一斤,所以引来了许多买葱的人,婆婆见了也动了心,可是她因为心宽体胖,便叫我往人堆里挤,我说:“这样不太好吧,这么做毕竟是不讲文明礼貌的表现呀。”婆婆急急地说:“没事,赶集是‘赶急’的谐音,意思是不仅要起得早,还要买得快,快挤进去吧”。我深知“婆命难违”,便灵机一动,使了个雕虫小技,我先挤了进去,过几分钟便空手出手,对婆婆说:“人太多了,几乎鞋子挨着鞋子,我拿不到”,说着自己也仍不住笑了起来,可不知是婆婆有特异功能深藏不露还是怎么着,我说完话,她居然猜透了我的心思,摸了一下我的头说:“我看,不是拿不到是不想和别人抢吧”。我伸了伸舌头。婆婆说:“既然你不想和别人抢,那我们就排队吧”。等我们买了葱,便急急忙忙地去卖肉的市场了。过了一会儿,我忽然觉得少了什么,仔细盯着婆婆看:啊,丢了一个篮子!“这下糟了,篮子丢了,婆婆!”“什么,篮子丢了?”婆婆也大吃一惊。“我还以为您拿着呢”。我小声说。“我还以为你一直拿着呢?快想想,会丢在哪儿?”婆婆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可能是在卖葱的那儿,我们回去找找吧”,我无可奈何地说。“算了,没用了,肯定找不到了”,婆婆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还是好人多”,我坚决地说,“我们还是去看一看吧”。婆婆总算同意了,我们立即“快马加鞭”地赶到了卖葱的地方,只见这时只有老板娘一个人站在那里,面前端端正正地放着我们的篮子,老板娘热情地说:“是不是你们的篮子,在我这儿呢,我看到后,立即代你们保管好,菜一样也不少,全在篮子里”,说着便把篮子递给了婆婆,婆婆和我一个劲地说“谢谢,谢谢”,她看见篮子都快满了,菜都快掉了,便又盛情地拿出两个新塑料袋让我们把菜放在塑料袋里。看到老板娘这么热情、善良,我仿佛看到了新年的美好希望,人与人之间和平相处,多好啊。  回到婆婆家以后,我不禁思绪万千:农村变化可真大呀,大家的日子好过了,社会风气也改变了,真是太好了!  春节文化的传承八骏嘶风传捷报,五羊跳跃展新图。  花红桃艳,金桔满盘,喜气洋洋华夏儿女策马赴羊年,春节年年过,今年过节又不一般。俗话说“俗随时变”,春节习俗传承、演变到今天,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了许多变化,回望过去,每个时代都各有风格:  50年代的年夜饭:几斤肉快活吃几天  60年代的潇洒:在广阔天地里过年  70年代的年货:新奇玩艺造出来  80年代的娱乐:看春节联欢晚会  90年代的拜年话:身体健康排第一  现代社会花样更多,过几年一个样,呼机拜年,电话祝福,短信传情,餐馆年夜饭,旅游过大年。但这毕竟是少数时尚弄潮儿的好戏,大众的呼声是,年越过越淡了。可不是,这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第一是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使得某些十分重要的春节民俗面临危机。庆丰收,祭祖和驱鬼,这是春节的灵魂。如今的人们,特别是城市的新生代们,不仅摆脱了农耕,而且也远离了宗法家族,春节庆丰收祭祖的意义消失了,人们现在相信科技,也不怕鬼敬神了,驱鬼也取消了。守岁,它是年节的核心。如果说,连它也省略的话,那肯定会影响到年节的地位,会减弱民众的节日心理,使人们觉得节日跟常日没有多大的区别,就会影响到节日的传承。它本来的意义是为了祈求长命百岁,现在人们已经失去了这样的信仰,就不太愿意熬夜了,但是我们把"守岁"当作一年中的不眠夜,大家在一起聊天、说话、娱乐、总结过去、畅想未来,这没有什么不好。  第二,20世纪以来中国的主流文化一直盛行激进主义。他们把现代化与传统对立起来,把科学与信仰对立起来,反传统、反宗教信仰;结果春节民俗中许多传统内容、信仰内容被破坏。例如,把公历第一天称为"新年",而把传统的历法新年改称春节,淡化了、模糊了春节的"新年"含义。以致于有人想取消春节,用阳历年取代春节。  第三,国外节日文化的引入对我国传统年节产生了冲击。物质享受为主的春节气氛淡化的一面,是以精神享受为主的西方节日的兴盛,现代生活的个性化与多元化,也需要多样化的节日。不同层位的人们大可从那些节日中获得情趣。越是多元化,本土固有的文化应该是最具有魅力的,一个民族的永久性,首先在于它文化的本土性。本土性越强化、越固有化,他的主导地位才能更突现出来。  第四,如今,平时工作日的缩短,休息、娱乐时间的增多,使得过年便不再是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休息、娱乐时间。城镇人民温饱基本解决,也不再等着过年吃大餐,穿新衣,走亲戚,而是精神压力寻求解放,想着可以哪里去玩,玩什么,怎么玩?  时代不断赋予春节新的内容,时代也不断给予它新的挑战,不同的时代虽然内容上不断增新,但基本的形式和主题却始终保持不变,“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国泰民安”,正是春节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民族凝聚力的思想表现。 无论怎么变,它祝福吉祥如意的深层含义没有改变。春节家庭团聚的习俗至今相传,人们再苦再累,春节那几天一定要好好过,这是个人生理调整的需要,也是心理调整与社会关系调整的需要。无论是旅游过年、上网过年、还是晚会过年,人们寻求的还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人们在同一的时间以大致近似的方式作大体一致的选择,是个人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与民族的需要。  一种民俗的传承是需要民俗心理和社会生活环境的。当社会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民俗心理必然发生变化。然而这种心理变化并不似社会变迁那样快,需要与新的生活方式进行长时间的整合。春节作为一个民俗,在社会的发展逐步摆脱农业主导而向更高的层次迈进的时候,去与留就是纯自然选择,而不能人为干预,其保留的也将是最有生命力的。  每个时代都为春节增添新的魅力,涂抹上新的色彩,我们身处于一个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伟大时代,自然应该为春节这个古老的节日增光添彩,因为民俗应该是民众在生活中自发形成和传承的,来体现民众的文化诉求。 我们只有在保持传统与接受现代生活方式方面找到一个契合点,我们才可能建构出一个新的民族文化体系,也就是在与时俱进的过程中,传承我们的春节文化,强化它的本土性,再向世界进军,让它成为世界人民同乐的佳节!  春节趣事  每当我看到人们过春节那喜洋洋的照片和节目时,我都会不由自主的想起今年初五我干的一件“傻事”。  初五也叫“破五”,是送年的意思,传统的送年也要吃饺子,而且饺子里还要包上钱、枣、糖,每样包上6个。意思是:如果吃到带钱的饺子,这一年就会发财,如果吃到带枣的饺子,这一年就会好运早来;如果吃到带糖的饺子,这一年就会过的“甜甜蜜蜜”一家人就会和和睦睦。6是吉祥的数字。虽然这只是人们对新年的期望,但我们家还是继承了这种传统。  初五晚上,我们吃饺子送年。爸爸在吃第一个饺子时,只听见“咯噔”一声,第一个钱被爸爸吃着了,他露出了得意地笑容。这时,妈妈也学着爸爸的样子说:“你猜这个饺子里有没有东西?”我想:妈妈一向爱开玩笑。自信地说:“没有!”结果第一块糖又被妈妈吃着了。现在就我还没有吃着东西呢!我非常着急。最后,我吃了20个饺子,只吃出了3块糖,妈妈吃了25个饺子,吃了4个钱,2块糖,爸爸吃了30个饺子,吃出了2个钱,1块糖和3个枣,现在只剩下了10个饺子,我不甘心落后想:这10个饺子里肯定有3个枣,虽然,我已经吃的很饱了,但还是抵不住枣饺子的诱惑。我揉了揉肚子,不由自主的又吃了两个饺子,可还是没有吃到枣饺子。我看了看一向争强好胜的爸爸和妈妈,他们悠闲的吃着别的菜,好像并不在乎我是否把剩下的3个枣吃出来。我不管那么多,又吃了5个饺子,还是没有吃到枣饺子。我开始怀疑他们是不是已经把剩下的3个枣吃出来了?我看了看他们的“战利品”没有多呀?就在这时他们不约而同的来夹这3个饺子,我看了他们的动作,想:这最后的3个枣,一定就在这三个饺子里!我连忙拿起筷子夹起这三个饺子就往嘴里送,一咬,怎么一个枣也没有。这时,爸爸笑着说:“厨房里还有一盘饺子没煮。”我跑到厨房一看,果然还有一盘饺子没煮呢,我后悔不已。恰好这3个枣就是不在这10个饺子里。  每当我想起这件事,我就会时刻提醒自己,无论干什么事都要考虑周到,不要盲目行事。

端午节600字作文初二议论文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600字(精选25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 篇1      端午节到了,端午节都要吃粽子。下面,我给大家讲讲关于端午节粽子的知识吧。      首先介绍一下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吧。端午节是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所留下的节日。屈原是我国古代一个千古 流芳的人物。他满腹才华,却遭奸人所害,被迫跳江自尽。人们为了不让他的身体被鱼糟蹋,就回家拿米团往水里扔 ,时间长了,就形成了端午节,也就有了粽子。端午节还有好多别称呢,如: 端阳节、重午节、天中节、浴兰节、端 礼节、解粽节等。      我想,大家都很喜欢吃粽子吧。现在市场上的粽子有好多种呢,如: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 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叉烧粽等。听得都流口水了吧。      关于粽子的做法,也有很多种,不同的粽子做法不一样。我就说说红豆沙味粽子的做法吧。做粽子之前首先 要准备好材料,主要有:一包红豆沙,一大碗江米,一把粽叶粽绳,粽叶多数是竹叶,也有芦苇叶做粽叶的。准备好 材料之后就开始进入做的程序:先把粽叶粽绳洗干净用水浸泡;接着把江米用清水淘净,然后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 水开火煮熟或者蒸熟;接着用同样的方法把红豆煮熟,并将煮熟的豆子搅拌成糊状,就成了豆沙;下面就进入了包粽 子的程序:先取出两片粽叶背对背重叠,再对折成三角杓状,然后放入1勺米,摊平后加入1勺豆沙,再在上面酌情加 上1勺米,包成三角锥状,然后用棕绳绑好即可。包粽子很有技巧,不会包的用粽叶包不住,还有的包出的粽子大小 不一不好看。粽子包好之后,放入蒸锅中蒸20分钟或者放入清水中煮20分钟即可食用。      对了,关于端午节吃粽子的谚语也有好多呢,如:未食五月粽,被褥不甘松。未食五月粽,寒衣未入栊。食 过五月粽,寒衣收入杠。食过五月粽,不够百日又翻风。等等。      还有,现在流行端午节发手机短信,我爸就收到好多条,我给大家说两条吧。第一条:我是粽叶你是米,一 层一层裹住你;你是牙齿我是米,香香甜甜黏住你;粽子里有多少米,代表我有多想你,记得给我发信息,不然粽子 噎死你!端午节快乐!第二条:我用一份健康的绿豆,一份开心的花生,一份美丽的红豆,一份快乐的调料,包成一个 开心的粽子送给你,提前祝你端午节快乐!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 篇2      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位列右大夫,很受楚王器重。后来,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他们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骚》、《天向》等不朽诗篇。      公无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楚顷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襄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都。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都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同时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      从此,每年五月初的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      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俗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 篇3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山东农村老家过端午,印象有四:      一是吃粽子。粽子实际上头天晚上就做好了。故乡的粽子和外地不同,外地是用糯大米做的,故乡是用黏小米做的;外地多数用苇子叶做,云南等少数民族地区还用竹筒做,我们故乡除用苇子叶外,还用类似薄罗叶那样的粽子叶做,且两个粽子对着捆在一起,其他地方少见。故乡农村人过端午吃粽子就是吃粽子,也没说纪念什么,只是学校的老师说是纪念屈原投汨罗江,更没人去考证屈原是因逆耳忠言的劝谏,还是和楚怀王的后宫私通,而遭嫉恨放逐。老百姓只知道“吃了端午粽,才把那棉袄扔”,那时人穷,没有毛衣、春秋衫,只有在单衣和棉袄两者之间选择。就是说,过了端午节,就可完全脱掉棉袄了。      二是插艾蒿。天不亮就赶到远处的山野,去采苗高叶壮的艾蒿,回来后就插在门框上,据说可避邪。实际上是,家中有人得个疮疖什么的疾病,就把那干过后的艾叶采下来,揉成一个个圆锥型的小团,用香点着,让艾烟来熏患部,在中医学上叫“灸”。再就是多割一些晒干,拧成“烟绳”,夏天用来熏蚊子,由于那时多数人家没有蚊帐。没有就像四川人在端午节扎艾狗挂在门上,是为了让张献忠识别是穷人家,起义军不杀。      三是扎五丝。就是把五彩或七彩的丝线拧成一股细绳,捆在手脖、脚脖上,据说可以辟邪保平安。刚扎上的时候,色彩很鲜艳。时间一长,被水湿了,掉了颜色,加上身上的灰沾上,就不新鲜了。五丝不能随意剪掉,必须等到下雨,剪掉后扔到水里,据说可以变成彩色的小蛇。      四是戴香囊。老家叫香布袋、荷包。男孩戴大锄刃,女孩戴心型的荷包。里面装的香蓬子都是自己到野地里刨回来晒干的。那时一种长在沙地里的草,根部像个黑色的枣核,用手掰开,里面是白色的,硬硬的,很香。这时的小伙子大姑娘在一起,往往瞄着荷包互相扯来抢去嬉闹调情。故乡的习惯是,戴着香囊,不能去瓜地,说一去就把瓜给轰了,光开花不结瓜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 篇4      时值晚春,繁密的枝叶已被春风吹成深绿,再过不久,便是屈原为国捐躯的日子,人们为了鱼虾不撕咬他的身体,向河里投入大量包好的糯米,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纪念屈原成为了中国的节日――端午节。      早在很久以前,人们就不进行向河里投粽子这种浪费的事情了,端午演变成了一家团圆,享受美味的节日。      南方人吃肉粽,在乳白的糯米团里放上一颗肥腻的肉块,我倒不怎么喜欢这种口味,油腥味掩去了糯米的清淡,失去了原有的滋味。      家乡的甜粽味道清香,不加修饰,更易品出屈原澄澈真实的想法。晾干的芦苇包裹住清香的糯米,偶尔向其中塞入一颗甜枣,折叠成锥体,绑上纤细的苇杆,载入锃亮的瓷盘,锅中沸水掀起一股股白浪,如龙王的怒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斜端瓷盘,大块浓绿被这波涛淹没,于是又拿起灶台上的锅盖,轻轻扣下,叫他接受洗礼,散发香气。      苦痛炽热的煎熬总是漫长的,待火光熄灭方才发现,苇杆不知何时变得色深柔软,棕叶绿得油亮,颇有食欲。捞入盘中,松开棕叶之上的束缚,抄起筷子,夹住一端棕叶,慢悠悠地将白玉般的糯米自棕叶退下,忽然眼前一亮,在深绿的粽叶下,糯米光滑的身躯更显洁白明亮。      放在盘中托在手上,轻捷地将它们摆在桌上,一家人围坐在方桌几面,面前摆上载着白糖的小蝶,大人身旁附上一杯白酒,夹起粽子蘸少许糖,就着白酒的辣味儿拉起家常,平日工作的劳累一挥即散,仿佛回到古时田园的小家,食物简洁却真情四溢,总觉得这就是屈原先生向往的生活。满嘴溢着甜味,嗯,端午的味道。      纵使时间老去,年代老去,我们老去,但有一样东西永世繁盛,那就是祖国传统的节日,先人的愿望,我们的和谐,将永不散去,端午的味道,真情的味道,永远都不会改变。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 篇5      不知不觉,端午节又临近了,又可以吃到香甜美味的粽子,还可以看到精彩万分的赛龙舟。      小的时候,妈妈告诉我,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起先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渐渐的人们就把这一天当成了一个节日。爸爸告诉我,屈原是生活在距今两千多年的楚国,他是一个伟大爱国诗人,是一个忠心耿耿的大臣。为了老百姓能过上幸福日子,他敢于指出楚王做得不对的地方,因此老百姓都很爱戴他。可是当新国王上台后,他昏庸无度,不听屈原的建议与主张,从而输掉了与秦国的一场重要战役,楚国的国都都被秦国占领,屈原听到这个消息后,悲痛万分,投汨罗江而死。当地的老百姓怕江中的鱼儿吃掉屈原的遗体,所以向江中投放粽子等食物。当地传说屈原死后,乘着龙舟去了天上。所以后来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节上,包粽子、划龙舟就成了重要活动。      在中国,人们十分喜欢过端午节。现在城市里面的人由于工作繁忙,没法自己包粽子过节,就纷纷到各大超市去购买。超市里粽子的种类有很多种,有白米粽子,咸肉粽子,蜜枣粽子等等,花样挺多的。把粽子放在锅里煮熟以后,打开锅盖闻上一闻,满屋子都飘着粽叶的清香,尝上一口,满嘴里都是糯米的香甜,不由得食欲大开,非吃个饱不可。除了吃粽子,人们还可以去观看龙舟比赛。江面上,龙舟前部的龙头高高扬起,活灵活现。整条龙舟又窄又长,前面摆着一张大鼓,后面一个接一个的坐着许多精壮的小伙子,他们随着鼓点声,整齐的划着桨,在水面飞驰着。一时间水花四溅、鼓声、号子声与江岸上观众的加油声此起彼伏,场面宏大壮观,热闹非凡。      我喜欢端午节,不仅仅因为能吃到好吃的粽子,看到精彩的龙舟比赛,更喜欢它的历史内涵,每次过端午节,我总是能想起屈原,想起他峨冠博带、身背长剑,口中吟诵着《离骚》,行走在江湖之间的样子,他的忠诚、坚贞,他的文采,影响着一代一代的中国人。如果把中国的传统节日比作一段贴着宝石的丝绸,那么,端午节就是丝绸上面一颗璀璨的夜明珠。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 篇6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每次念起长诗《离骚》中的这名句,我就会想起那位因劝说楚怀王失败而抱石自沉汨罗江的悲壮爱国诗人――屈原。      战国时期,张仪提出连横亲秦,要拆散齐楚联盟,就找到了楚怀王,许诺六百里地要楚怀王与齐国绝交。屈原等大夫极力劝阻,可楚怀王垂涎那六百里地的好处,就与齐威王绝了交。结果事后张仪反悔,楚怀王病死秦国,继位的楚顷襄王还是主张投降秦国,屈原几次被流放,最后见故国无救,想起自己的种种遭遇,越想越悲愤,就自投汨罗江了。      农历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每年的端午节都过的热闹非凡,今年自然也不例外。端午节少不了吃粽子,赛龙舟。      说起吃粽子,自然的有包才有吃。我妈妈可是一个包粽子能手,今年她要教我包粽子,带你去瞧瞧吧!“哎,你这里错了,不要放这么多肉。”“喂喂喂!你怎么把花生给吃了”“啊!那些是菜叶,不是包粽子的。”调皮的我正厨房里捣乱呢!好了,回归主题,正式包粽子。“先把粽叶卷成一个圆锥筒,然后放入糯米与花生、肉馅与红枣。再把上面盖起来,最后,绑好定形,一个粽子就成了。”我虽然也是按着妈妈的步骤做的,但感觉怎么也不似一个粽子。但虽然如此,还是包得其乐融融。      吃了粽子,浑身有劲,赛龙舟喽!随着裁判一声令下,十几条龙舟一起向终点飞快地游去,比赛刚刚开始,大家都力气爆棚,迅猛地划着桨。只有一艘龙舟缓缓的游动着,大家都认为这艘肯定输了,顿时响起一片嘘声。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到后来,当大家都累了,不得不减缓速度时,这艘龙舟还是保持着一定的速度,很快反超,结果成了冠军。场上喝彩声此起彼伏,也有人认为他们这样与赛龙舟比赛的热闹不符,这种方法不可取。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 篇7      一说起端午节,心中就会想起“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伴着这首儿歌,我们渡过了一个又一个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由来,有很多说法。一般都认为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我们苏州一带端午节却是为了纪念战国时吴国大将伍子胥。伍子胥原是楚国人,到吴国后受到吴国阖闾信任,对吴国的贡献非常大,苏州的老百姓得益匪浅。他兴建了规模宏大的阖闾大城,开凿了我国最早的运河胥溪,推荐了大军事家孙武,使吴国很快强盛了起来。      后来伍子胥因遭馋言被吴王处死,苏州的老百姓很怀念他,在民间封他为“涛神”。由于他是五月初五被投入江的,所以苏州人民在那天总要纪念他,故有“五月端午迎伍胥”的说法。      真的,说来也怪,每年的五月初五,胥江的水最汹涌,人们常说这是伍君显灵了。      在苏州,端午吃粽子是少不了的习俗。到时,古城的大街小巷里荡漾着粽叶的清香。不过更使人难忘的却是赛龙舟了。为了纪念这位为苏州人民作出过巨大贡献的正直大臣,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在苏州的胥江进行龙舟比赛。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之一。在古代,苏州龙舟已经制作得很讲究了。那些龙舟被人们做成花船的模样,上面系满着各色的彩绳,随风飘荡,令人眼花缭乱。      赛龙舟的场面也是热闹非凡。那一天,男女老少几乎倾城而出,争睹赛龙舟的风采,那时候胥江两岸彩旗飘扬,十几条龙舟像离弦的箭在水面上“飞行”。各式龙舟你追我赶,各显本领,互不相让。每一条龙舟都牵动着许多观众的心,这种龙腾虎跃的热闹场面,如能身临其境,一定会让你热血沸腾,跃跃欲试。      又闻到了厨房里那香喷喷的粽子味,孩子们欢快的儿歌,也从窗外轻轻地飘来,“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 篇8      家乡的端午节都是忙碌而有趣的,我们老家过端午时,不仅要划龙舟,而且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我家也不例外。      今年五月初五这天,妈妈依旧买回了粽叶和糯米。我欣喜若狂,一会儿看看糯米,一会儿又拿起皮带似的粽叶系在腰上。不一会儿,就只见妈妈便把洗好的糯米装进盆子里,又把粽叶用水泡开,再用锅把它们煮透。我很认真地观察着妈妈的一举一动,铁了心准备向“包粽高手”妈妈拜师学艺。      只见妈妈熟练地取出两三片粽叶,麻利地折了个三角形,像个小漏斗似的,接着用勺子将糯米装了进去,又用筷子捅了捅,再把粽叶往回折,把口封严,最后再用马莲系在粽子中间,一个小巧玲珑的粽子就“出世”了。真是太了不起了!      “这不挺简单的吗?”我心想。于是就对妈妈说:“妈,让我试一试吧!”妈妈半信半疑:“你不给我捣乱,我就谢天谢地,包粽子可不是玩游戏。”妈妈的话激恼了我,我生气地说:“别老是从门缝里看人,不就是包粽子嘛,还不是小菜一碟。”妈妈笑着说:“好好好,我让你来,真是受不了你。”我开心地笑了。      于是,我学着妈妈的模样,抓起两片粽叶,折了个三角形,装上糯米。咦?这是什么东西,好咯手呀!哎哟!原来糯米从粽叶里漏下来了!真是出师不利!我像泄了气的气球,一屁股坐在沙发上,这时我才深刻体会到古人说的“看花容易绣花难”。为了让妈妈不小瞧我,于是我又硬着头皮来了第二次。      ――――在经历了不知多少次的失败后,我终于摸着了门道,找到了感觉。我把容易漏米的地方捏得紧紧的,手里拿了一根马莲,使劲地系在粽子上。这样,一个粽子终于大功告成了!虽然它的模样有那么点怪,但是我总觉得它是那么的可爱!我欢天喜地把我的第一个“劳动成果”拿给妈妈看。妈妈满意地说:“包得不错,还有进步空间,继续练,熟熊生巧嘛!”在妈妈的鼓励下,我包了一个又一个,越包越爱包,越包越顺手,越包越高兴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看着一条条锣鼓喧天竟相争渡的龙舟,家乡的端午在我的心中越来越有节的味道了。 端午节的作文600字 篇9      早晨,刚刚起床,便闻到一股粽叶的清香。走进厨房,发现妈妈正在包粽子,猛然想起今天是端午节,我拿起艾草就往门上挂,还系了个蝴蝶结。      不一会儿,妈妈大喊一声:“吃―粽―子―啦―!”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风一样地跑进厨房。见粽子还冒着热气呢,便用筷子把它夹成两半,黄澄澄的蛋黄与瘦肉相伴,好似在逗引着我的味蕾。我禁不住美食的诱惑,便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吃完粽子闲来无事,便蘸着雄黄酒画在脸上,妈妈看了之后哭笑不得,给我讲起了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在古代百越之地,是用来表示对龙的敬仰,所以就有了赛龙舟这一活动。后来,战国时期,楚国的“三闾大夫”屈原愤而投江自尽,以表心迹。人们怕水中的鱼虾把他吃掉,便在河中投放粽子,以表达人们对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的崇敬爱戴之情。这就有了吃粽子的习俗。      听妈妈讲完了故事,我们一家就准备出门了,去干嘛呢?看赛龙舟呗。我们到达了指定地点。只见宽阔的江面上,停放着一条条龙舟。这些龙舟个个面目狰狞,翘着尾巴,都是洋洋得意的样子,好像胸有成竹、信心满满。      比赛开始了!一个个年轻的小伙子麻利地登上龙舟,开始了激烈的比拼。顿时,鼓声震天,叫喊声更是不绝入耳,整个江面炸开了锅。那两艘龙舟互不相让,双方队员使出了浑身力气往前划,鼓手在为自己的队员加油打气。他们的动作都很一致,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团结就是力量”。      两艘龙舟赛完之后,没想到我们也可以上前去体验。我们在龙舟上吃力地划着,行驶速度非常慢,而且没有技巧。前面的小女孩一失手,直接把我泼成了“落汤鸡”。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端午节就这么完美地结束了,但给我留下了许多的回忆和回味。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五节。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但今天端午节的众多活动都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举行龙舟大赛,都与悼念屈原有关。同时,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清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   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骚》、《天向》等不朽诗篇。公元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楚顷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衰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城。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   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纷纷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从此,每年五月初--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端午节2009年的端午节,是一个难忘的节日,不仅因为它是我国法定节假日的第一个端午节,更是因为我过了一个别开生面而又非常开心的“网络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节日,一定有它迷人的传说和多彩的庆祝活动。于是,我带着满心的好奇,早早的就打开电脑,游乐于端午的喜庆和神话境地。在这里,我了解了,二千多年来中华各族人民欢庆节日的“龙舟竞渡”、“吃粽子”、“佩香囊”、“悬艾草菖蒲”、“挂钟馗像”等传统习俗。我还了解了,端午节的由来和意义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纪念春秋时期的忠良伍子胥的忌辰,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和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的。其实,让我最挂心的,不知不觉当中推着我的思绪走的,还是想知道汶川灾区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小同学小朋友们,他们的端午节有粽子吃吗?过得快乐、幸福吗?带着这个牵挂,我再次走进网络。在网络上,我看到了琳琅满目的活动场景:有“情系汶川——端午节爱心交友活动”,有的人通过电话交谈献上一份关怀,有的人悄悄为灾区小朋友送上端午节文具、励志书籍、粽子等礼物,献上心中的一份爱;有“牵手灾区同龄人——端午创意活动”,万名学生向灾区同龄人发出了“抚慰信”,在千纸鹤上写上自己对灾区同龄人的美好祝愿;废墟边上、帐篷里,有做取名叫“传递爱”的游戏的,大家齐动手,开展包爱心粽子的比赛活动……风雨后彩虹依旧灿烂,这些来自远方充满爱和希望的祝福,通过节日把全国人民与四川灾区人民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同欢乐、同悲伤、同坚强。“同样的节日同样的爱”,看到这些,我那颗悬着的心终于安了下来,开心终于战胜了忧心。是啊,端午节寄托的是一种哀思,是对家国的眷念和对生命的关爱。“地震无情,人间有爱”,人性之美、同胞之情,我们中华民族崇高的传统美德,在这次传统节日中再次得到集中的体现和升华。我欣喜,我自豪,仁爱之心得到无限传递,宝贵精神永驻人们心间!2009年的端午节,虽然没有一家人一起去爬山、采野花、烧烤、吃农家宴的诗情画意和闲情逸致,但它却让我最难忘!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重五节。端午节有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相传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投汩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是让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端午节流行于汉、壮、布依、侗、仡佬等民族地区。学者闻一多认为,端午节是龙节,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数民族纪念龙神的节日。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瓜、黄鱼、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这天无论北方南方,都要用雄黄酒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还要佩带五颜六色的香囊。每逢端午节,人们把房子扫干净,在厨房里洒上雄黄水,用来杀死毒虫或防止毒虫孳生。关于端午节还有许多儿歌,这些儿歌活泼、生动,令人们十分喜爱。这些儿歌也给端午节增添了许多欢乐的情趣。端午节能看龙舟,能吃好吃的粽子,我真喜欢端午节啊!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