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石油勘探与开发期刊论文选题意义和目的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4-07-03 09:47:29

石油勘探与开发期刊论文选题意义和目的是什么

谢谢关心,我们还活着

你们都以为老师不上网吗,记得把楼盖起来哟

吴 见 王赞惟( 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11)摘 要: 我国低煤阶煤层气资源十分丰富,但目前开发效果不明显。本文总结了低煤阶煤层气勘探开发现状,对五个煤层气盆地进行了特征对比。依据准南项目工作经验,提出了低煤阶煤层气井网部署、钻完井技术、排采技术等方面的认识。关键词: 低煤阶 煤层气 研究进展 认识The Low Rank Coalbed Methane Research Progress and Recognition of South Junggar BasinWU Jian WANG Zanwei( China United Coalbed Methane Corporation L Beijing 100011)Abstract: Low rank coalbed methane is abundant in China,but with poor developing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B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and developes a characteristic contrast of five CBM Based on south Junggar Basin item,this article put forward the recognition about network deploy- ment,drilling and completion and draining Keywords: South Junggar Basin; Low rank; Coalbed methane; Research progress; Recognition作者简介:吴见,男,(1983年生),2009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工程师,从事煤层气资源评价等工作。地址:北京东城区安外大街甲88号,100011。E-mail:。1 前言低阶煤是煤化作用早期阶段形成的产物,通常指碳含量低、挥发份高、发热量较低的褐煤、长焰煤和不粘煤等,煤岩镜质体反射率Ro<65%。我国煤层气资源十分丰富,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2007年)结果表明:中国42个主要含煤盆地2000m以浅煤层气资源量为81×1012m3,其中低阶煤层气约占煤层气总资源量的36%。主要分布在侏罗系、下白垩统和第三系,其次为石炭二叠系。侏罗系低阶煤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北部的80余个不同规模的内陆坳陷盆地,如准噶尔、吐哈、伊犁、塔里木等盆地;下白垩统低阶煤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以西的40余个规模不等的中新生代断陷盆地,如伊敏、霍林河、胜利、扎赉诺尔、大雁等盆地;第三系低阶煤分布于沈北、珲春、舒兰、梅河等盆地。中国低煤阶煤层气资源量巨大,形成了良好的勘探开发资源基础。开展低煤阶煤层气资源评价研究,探索勘探开发工艺技术具有积极的意义。2 国内外研究现状1 理论基础美国的煤层气开发首先是在圣胡安和黑勇土两个盆地的中煤阶煤中取得突破,并由此形成了煤层气产出的“排水—降压—解吸—扩散—渗流”理论。20世纪90年代,美国又提出“生物型或次生煤层气成藏”理论,并在尤因塔、粉河盆地上白垩统煤系地层勘探取得成功,实现了低煤阶煤层气的商业性开发。加拿大注重发展连续油管压裂、二氧化碳注入、水平羽状井等增产技术。澳大利亚发展了针对低渗透特点的地应力评价理论和水平井高压水射流改造技术,均实现了煤层气开发突破。同时,也证明了美国煤层气理论的适用性,根据煤层气资源条件进行借鉴应用和适宜性改进,可以促进中低煤阶煤层气资源开发。中国实现煤层气资源开发的突破区是高阶煤,目前,中联公司、中石油、蓝焰等公司在沁水盆地实现了无烟煤煤层气地面商业化开发,形成了创新性煤层气开发技术体系,解决了高阶煤煤层气勘探开发的技术和模式问题,可保证煤层气地面开发的顺利进行,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在低煤阶煤层气研究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比如总结出影响低阶煤煤层气富集的关键因素是封堵,而构造、岩性和水动力是形成煤层气封堵的主要因素(傅小康,2006);开展了中国低煤阶煤层气藏的地质特征和成藏模式研究,提出低煤阶煤层气成藏模式(孙平,2009);介绍国外成功应用的低煤阶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对我国的低煤阶煤层气资源与勘探开发前景进行了初步分析、评估和展望(李五忠,2008)。对于低煤阶煤层气资源的富集模式、成藏条件、储层特征以及钻完井等施工技术开展了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总结,在准南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方面,也形成了诸多研究成果,对于促进我国低阶煤煤层气资源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总结国内外低煤阶煤层气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准南地区为对象,提出低煤阶煤层气勘探开发的一些认识。2 开发现状全球已有29个国家开展了煤层气研究、勘探和开发,其中,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已形成煤层气产业(图1)。2009年美国煤层气年产量542亿m3,占当年美国天然气产量的7%,在尤因塔、粉河盆地等的低煤阶煤层气资源开发突破,实现了煤层气产量的大幅增长。粉河盆地主要为低煤阶褐煤,深部存在高挥发分烟煤,煤层气以生物成因气为主且主要通过微生物发酵代谢途径形成。富集区带的高产是由于同时存在超压承压和水动力捕集致使煤层再饱和的运移热成因气和生物气而造成的,煤层气开发区位于盆地东缘浅部位。同时澳大利亚在低煤阶的苏拉特(Surat)盆地、加拿大在阿尔伯塔盆地成功实现煤层气规模开发。国外煤层气开采实践已证实,低煤阶煤层同样具有产气能力,完全可以实现规模化商业性生产。2010年中国地面煤层气产量仅为5亿m3,占常规天然气总产量的5%,几乎全部来自沁水盆地无烟煤煤层气资源开发。而美国在粉河盆地2006年底年产气量就超过140亿m3,实现了低煤阶区煤层气的大规模开发。中国低煤阶煤层气资源十分丰富,若实现技术突破推动低煤阶煤层气资源开发,中国煤层气产量将大幅增加。图1 煤层气年产量曲线3 中国低煤阶煤层气基本特征中国典型的低煤阶含煤盆地具有煤层层数多、厚度大、分布广泛的特点,弥补了含气量小的缺点,使得低煤阶煤层气具有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低煤阶煤层气藏以美国的粉河盆地为代表,在盆地开发初期,认为低含气量、低地层压力将阻碍煤层气的发展,但独特的地质条件和煤储集层特征、理论和技术进步带来的全新完井工艺技术理念,推动了该盆地煤层气商业性开发,成为低煤阶煤层气开发的示范。中国准噶尔盆地煤层气藏与美国粉河盆地煤层气藏的成藏特征极为相似,含气量明显高于粉河盆地,粉河盆地的煤层气商业开发给准噶尔盆地煤层气的勘探开发提供了思路和借鉴。选择北部的二连盆地、中部的鄂尔多斯盆地、实现高煤阶煤层气商业化开发的沁水盆地以及国外具有代表性的低煤阶煤层气区粉河盆地进行特征对比。其中北部的二连盆地群,是我国重要的低煤阶聚煤区,霍林河地区是二连盆地群典型的聚煤盆地。而中部的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截至2010年5月底,共钻煤层气探井17口,部分井目前已获得了工业气流。其中铜川矿务局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在焦坪矿区合作开发一口煤层气井,井深628米,排采一个月后日产气量达到了1000m3,之后产气量维持在1000~1500m3/d。准南地区施工煤层气井14口,阜试1井和ZN-01井获得了连续排采数据,为准南地区排采特征的研究和排采制度的制定提供了原始数据。相对于高煤阶含气量高的特点而言,低煤阶地区具有渗透率好、煤层厚度大等特点,保证了低煤阶煤层气开发的资源条件和煤层气产出的有利条件。比如沁水盆地主要含气区含气量在10m3/t以上,普遍高于低煤阶几立方米的含气量,但低煤阶煤层气藏的渗透率一般大于高煤阶煤层气藏,美国粉河盆地低煤阶煤层气藏渗透率一般为35~450mD,鄂尔多斯盆地乌审旗地区、准南地区主力煤层都在10mD,而沁南高煤阶煤层气藏渗透率一般小于2mD,同时,煤层厚度也普遍高于沁水盆地。表1 煤层气盆地主要特征对比表相对于国内其他低煤阶地区,准南地区具有更高的含气量,煤层厚度适中,但地层倾角大,加大了开发难度,与粉河盆地具有诸多的相似性,煤储层渗透率高,煤层厚度大,地层倾角大,粉河盆地成功的勘探开发模式和技术对准南地区具有更好的适用性。4 准南煤层气基本特征本区含煤地层主要为侏罗系中统西山窑组(J2x)和下统的八道湾组(J1b),煤层赋存条件相对较好的区域主要分布于玛纳斯河至阜康大黄山区段,其中八道湾组富煤带位于阜康水西沟一带,西山窑组富煤带展布于玛纳斯乌鲁木齐。西山窑组可采煤层总厚度6~24m,八道湾组可采煤层总厚度50~32m。煤类以长焰煤、气煤为主。含气量较高的地区分布在乌鲁木齐河白杨河区域,主可采煤层含气量均能达到10m3/t以上;阜康大黄山和乌鲁木齐矿区最高气含量均达到15cm3/g左右。该地区孔裂隙发育,煤层渗透率高,利于煤层气开采。储层压力总体处于稍欠压和正常压力状态。准南地区煤层基本特征总体为高倾角、厚煤层、高含气量、中渗透率、稍欠压。目前普遍认为准噶尔盆地等具有良好的煤层气勘探前景,是我国低煤阶煤层气勘探开发潜在的接替领域,力争在低煤阶煤层气勘探开发领域取得突破。依据《中国西部低阶煤煤层气资源调查研究成果报告》(中联煤层气公司,2005),准噶尔盆地共有5个低阶煤煤层气富集区,而准噶尔盆地南缘为最具有潜力的地区,准噶尔盆地南缘是现在新疆具有较好条件的勘探开发区域。5 准南勘探现状至2010年底,准南地区施工了7口参数井、3口生产试验井、1口参数+生产试验井,共11口井。在准南地区实施排采的煤层气井共有4口。2006年中石油在呼图壁施工了昌试1井、昌试2井,套管完井,通过造穴射孔、压裂进行储层改造,煤层最高实测含气量为7m3/t(深度890~1070m);2008年,新疆煤田地质局在阜康地区实施阜试1井,42号煤层为射孔高能气体压裂,44号煤为洞穴完井,同年11月开始排采,12月9日点火成功,在排采过程中,日最大产气量近1000m3;2009年中联公司与新疆煤田地质局在阜康地区实施ZN01井,是一口套管完井的煤层气生产井加参数井,测试42号煤层平均含气量6m3/t,对42号煤层(880~888m)进行压裂,目前正进行排采,产气量较小。图2 准南地区煤层气井分布图总体上,准南地区的煤层气勘探开发处于勘探初期阶段,目前已初步完成了选区评价工作,对地区煤层气地质条件和储层特征有了一定认识,同时实施了十余口煤层气井,4口井进行了生产试验,获取了部分煤储层参数和生产特征数据,在煤层气井钻井、储层改造、排采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勘探开发工作集中在阜康、后峡、硫磺沟玛纳斯地区,也是工作的优先区和重点区。新疆煤田地质局在阜康白杨河地区,以阜试1井、ZN01井为基础,已开展小井网建设,拟在该地区初步建成煤层气开发利用基地,起到示范带动作用。6 勘探开发建议1 井网部署由于该区地层倾角较大(阜康有利区地层倾角在45°~50°),根据高倾角地层压降漏斗的特点,考虑采用三角形构成的梯形网。即布设两条线(井距大约300m),线距200m(垂深700m~900m),共布置5个井(杨曙光,2010)。井网井型的确定应采用数值模拟进行优化部署,建议尽快开展数值模拟工作,以确定合理的布井间距。2 钻完井技术(1)大倾角、高渗区:准南阜康地区煤层倾角大、渗透率偏高地区,可以采用大倾角斜井钻井技术,以及U型水平井技术(U型定向斜井)。斜井沿煤层倾向从高向低钻进,保证了与煤层的最大限度接触面积,预期可实现单井产量提高3~5倍;(2)厚煤层:阜康地区主力煤层厚度大于20米,ZN01井进行了水力携砂压裂,压裂过程和压裂曲线都比较理想,但由于地应力较高,可能裂缝压开后,随着井内压力被释放,压开的裂缝又闭合,从而造成煤层的渗透性减弱,可试验注N2,CO2置换工艺技术,查看实际应用效果。(3)煤层较松软、破裂压力较低:煤层气井固井一般水泥返深在最上层煤层顶板以上200m,ZN01井目的层42号煤层距最上层煤层39号煤层100余米,煤层破裂压力较低,可能对煤储层造成了一定影响。水泥返深应根据煤层埋深、破裂压力、煤质等状况确定,合理控制水泥浆量与顶替液量,在煤层较松软、破裂压力较低时,合理降低水泥返深,降低固井液密度,防止煤层在固井时压裂,保证固井质量,保护煤储层。3 排采煤层气主要以吸附状态储存于煤层中,因此,煤层气井的生产是通过抽排煤层或顶底板含水层的承压水,降低煤储层压力,促使煤储层中吸附的煤层气解吸。煤层气井的产气量大小、生产周期则直接受控于排采制度的调整以及设备的选型。因此在排采过程中,必须选择适合该煤层气井地质、储层条件和不同生产阶段的排采工艺技术。总体原则是排液应连续平稳,保持动液面平稳下降,禁止间歇间排和排量的大起大落而造成生产压差上下波动,至使储层激动、吐粉、垮塌。依据中联公司在沁南地区排采经验,排水降压阶段,为使井底和储层间的压差变小,并维护煤层结构的完好,宜采用定压排采制度,根据本区地层水的情况和煤层强度,控制适中的排采强度,保持液面平稳下降。阜康地区主力煤层埋深近900米,目的层较深,排水降压后期液面下降每天不宜超过50m。一方面是防止煤粉和压裂砂抽吸过程中在井筒附近聚积堵塞煤缝隙,二是避免进入泵筒引起泵堵,因为每一次的停泵检修,都是对煤储层的一次伤害,三是如果井底压力释放过快,受上覆地层压力的影响,前期改造好的气体运移通道将受到大力挤压,从而使通道闭合,降低渗透率;稳产阶段,宜采用定产排采制度,即通过控制井底压力来控制产气量。通过降低套压或降低动液面都可以达到降低井底压力、增加产气量的目的。参考文献雷怀玉,孙钦平,孙斌等二连盆地霍林河地区低煤阶煤层气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天然气工业[J]26~30李嘉川,王小峰,石兆彬等中国煤层气开发现状与建议,科技创新导报[J]8:43~43李五忠,田文广,孙斌等低煤阶煤层气成藏特点与勘探开发技术,天然气工业[J]28(3):23~30马财林,张铭记,权海奇等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煤层气勘探开发潜力评价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2010年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57~166孙平,王勃,孙粉锦中国低煤阶煤层气成藏模式研究,石油学报[J]36(1):648~653王勃,李景明,张义等中国低煤阶煤层气地质特征,石油勘探与开发[J]30(5):30~34鲜保安,夏柏如,张义等煤层气U型井钻井采气技术研究,石油钻采工艺[J]32(4):91~95杨曙光,周梓欣等新疆阜康市阜试1井煤层气产气分析及小井网布设建议,中国西部科技[J]9(26):3~9

石油勘探与开发期刊论文选题意义和目的

谢谢关心,我们还活着

知道什么叫地狱么,想知道就报他的吧

孙玉凯1,3 王劲松2,3 潘红芳3 刘护创3 胡军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青岛 266555;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吐哈油田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哈密 839009)摘 要:吐哈盆地北部山前带柯柯亚地区水西沟群天然气成藏于致密砂岩储层当中,砂岩孔隙度平均为 8%,渗透率平均为07×10-3μm2(覆压渗透率小于02×10-3μm2)。对柯柯亚气藏勘探开发表明,在 相似的井筒工艺条件下,不同砂体成因类型和构造部位的探井、开发井单井产量差异较大。本文通过研究致 密砂岩的沉积相带特征、不同成因砂体成因类型、岩石成分、成岩演化作用、塑性岩屑及泥质含量等特征,认为各种因素影响的综合反映在砂岩的粒度上,储层粗相带(主流线附近)控制着高产带的分布,平面上构 造高点和裂缝发育发育也是决定油气富集和天然气产能高低的重要因素,在分析影响产能的控制因素基础上,对有利储集相带的分布和高产富集带进行了预测,明确了天然气控藏要素,对柯柯亚地区致密砂岩气勘探与 开发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关键词:致密砂岩气;沉积储层;控藏要素Deposition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rolled Factors of Reservoir of Tight Sand Gas Reservoir of Shuixigou Group in Kekeya AreaSong Yukai13,Wang Jingsong2,3,Pan Hongfang3,Liu Huchuang3,Hu Jun3(1,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Qingdao,Shandong 266555;Resources Institute,China University of Geology,Wuhan,Hubei 430074;Research Institute of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Tuha Oilfield Company,Hami,Xinjiang 839009)Abstract:Natural gas of Shuixigou Group in Kekeya area in the mountain front in northern Tuha basin is accumulated in tight sand Its average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is 8% and 07×10-3μm2 respectively(overburden permeability less than 02×10-3μm2)The exploration for gas reservoir in the area shows that individual well production is quite different with genetic type of various sandbodies and various structural levels of prospecting wells and development wells in the similar borehole technology This paper studies the sedimentary facies features of tight sand,genetic type of sandbodies with different genesis,rock composition,diagenetic evolution,plastic cuttings and shale It is thought that grain grade of sand rock is the key affecting factor,coarse phase belt of reservoir(near main stream line)controls the distribution of prolific zone,structure high on the plane and fracture d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factor for determining the oil and gas accumulation and natural gas Based on analyzing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control of production the fvorable reservoir facies distribution and high enrichment zone is predicted,reservoir of controlled factors of natural gas is It can guide th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ight sand gas in Kekeya Key words:tight sand gas;deposition reservoir;controlled factors of reservoir柯柯亚地区位于吐哈盆地台北凹陷北部山前带的中部,为吐哈盆地前陆冲断褶皱带,柯柯亚地区经 过近几年的油气勘探,已发现了K19、K21、K24、K28等多个含气构造,发现了J2x、J1s、J1b1、J1b2 四个含气层系,其中以J1b1、J1b2为最主要的含气层系,柯柯亚地区已在近2年的开发中已经建有初步 的产能,从目前探井及开发井的钻探效果来看,不同地区、不同层位、不同地质条件下,天然气的富集 程度、单井产量都有着巨大的差异,而且在不同的气藏之间也有着十分明显的差距,因此,本文主要从 沉积相带、构造背景、岩石成分成熟度、裂缝发育程度及其配置关系等方面分析致密砂岩气藏富集高产 控制因素,通过刻画主要地质条件的平面展布,深入研究柯柯亚气藏,预测有利的天然气高产富集带,对下一步的扩展勘探选择提供依据。1 柯柯亚地区气藏基本特征台北凹陷在长期的南缓北陡的古沉积地貌下,形成了北厚南薄的地层分布格局,水西沟群沉积时期 北部山前带柯柯亚地区形成了大套煤系地层,煤系地层厚度达500~1100m,在前陆洼陷区长期深埋状 态下,烃源岩演化成熟度最大,其Ro最高可达3%,胜北洼陷大范围厚层状成熟的烃源岩为柯柯亚 地区烃源岩具有良好的供烃条件。柯柯亚下侏罗统以发育北物源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砂体为主,主力气层 段砂体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的中砂岩和粗砂岩,厚度大、横向分布稳定,储层孔隙度峰值 4%~6%,渗透率峰值(1~5)×10-3μm2,覆压渗透率小于02×10-3μm2。该区水西沟群烃 源岩与储层大面积紧密接触,源、储呈 “千层饼” 结构,分析认为柯柯亚气藏具有典型的后成型致密 砂岩气藏特点。柯柯亚地区水西沟群纵向发育三套气藏,埋深2800~4300m。J1s气藏:单层平均厚度4m;J1b 一气藏:单层平均厚度2m,单井日产气(9~6)×104m3;J1b二气藏:单层平均厚度6m,单井日产气(9~9)×104m3;累计厚度105~280m。对单井产量及含气性统计分析发现柯柯亚地 区气层富集高产具有以下规律:(1)位于主力烃源岩煤层之下的储层,沉积相带越靠近河道,砂岩粒径越粗,气层产量越高,天 然气越富集,例如:K19井J1b1气层8~3410m井段,在酸化后获得日产30192m3天然气、油 41m3的高产油气流,K24井J1b1气层3113~3120m井段酸化后获得日产202320m3天然气、油 34m3的高产油气流,对这两口井岩心分析统计结果表明,该段砂岩巨、粗、中粒级颗粒占据主要峰 值;而K23井J1b1差气层3991 ~3999m井段酸化后获得日产3600m3天然气的低产气流,岩心粒径统计 显示其粗、中粒级占据主要峰值。K22井J1b1、J1bⅢ油气显示段试油后均只见少量水,试油结果为干 层,岩石的中、细至极细粒级颗粒为主,分析认为该井储层以河口坝、分流间湾沉积为主。另一方面,K24井J1b的3113 ~3177m段气层紧邻煤层,镜下观察可以明显看到岩石发育大量粒间孔和粒内溶蚀 孔,粒内溶蚀加大现象也比较常见,而远离煤层段的3161~3163m和3262~3265m粒间孔基本不发育,粒内孔也随着岩石远离煤层而变得比较少见。(2)高产气层与构造部位和裂缝发育有密切关系。对K19块主要天然气探井八道湾一气层海拔高 低对比,可以看出构造高部位的K191、K19-6试气产量最高,K19-6井产气量接近8×104m3/d,而 构造侧翼的K19较低、K20最低,K20井日产量不足2×104m3。构造高部位产量较高的原因是:在构 造高部位地层产生裂缝和微裂缝,改善岩石内部孔隙的连通性,岩心观察也印证了这一点。位于构造高 部位的井,储层岩石普遍发育裂缝,K191井99m岩心发育裂缝78条,平均裂缝密度2条/m,压 后日产气79×104m3、油15t,这些井的镜下薄片观察也可以见到广泛发育的构造缝和微裂隙。而 构造低部位的井裂缝并不多见。2 储层沉积体系分布及砂体展布特征沉积背景研究结果表明:侏罗系沉积时期,北部山前带形成“一隆两凹” 的古地貌格局控制了水 流的流向和砂体展布,在WS1井-A2井一线存在着一个近南北向的水下高地将台北凹陷一分为二,并 对这一地区下侏罗统的沉积砂体展布及油气聚集有明显控制作用,柯柯亚地区正处于该水下高地的西北 侧翼,高地与洼陷区的过渡带,因此该区既有良好的烃源岩发育条件,也有砂岩储层发育以及相带的变 化条件,本区以北部物源供源为主,主要目的层系八道湾组、三工河组的沉积体系类型包括辫状河三角 洲、正常三角洲和湖泊沉积体系,沉积砂体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砂体及少量浊积砂体,厚层砂 体多为不同成因砂体相互叠置和拼合而成。1 储层沉积体系依据沉积特征分析,柯柯亚地区水西沟群,发育较厚的泛滥平原、湖湾含煤建造。八道湾组二段沉积时期:北部山前带沉积区内地形平缓,发育以河流、三角洲和浅水湖泊相为主的 沉积体系,同时在河流泛滥平原、三角洲平原以及滨浅湖等地区沼泽广布,堆积了一套含煤碎屑岩建 造。柯柯亚地区则主要以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为主(图1)。结合八道湾组J1b2地震相研究,柯 柯亚构造带及其北部以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微相为主要的砂体沉积类型,砂体厚度 由南向北增厚,北部砂体富集程度高,砂体连片分布。柯柯亚构造及北部地区J1b2主要发育四支水系,以K22井北水系规模较大,砂体富集程度高,连片发育,向南砂体发育规模减弱。图1 台北凹陷北部山前带J1b2沉积相图八道湾组一段沉积时期:与二段沉积特征相似,仍是极浅水沉积环境,北部山前沉积体系以辫状河 三角洲-滨浅湖为主,砂体分布范围与二段近似。在柯柯亚地区,北部发育的两枝水系向南延伸,以 K22井北水系规模较大,砂体富集程度高,连片发育,向南砂体发育规模减弱。三工河组沉积时期:湖盆的范围有所扩大,湖盆的沉积仍是一种平缓的浅水沉积格局。柯柯亚地区 坡度相对较陡,表现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滨浅湖沉积环境。2 砂体平面展布针对柯柯亚地区八道湾组一段和二段划分的7个中期旋回内的砂层,利用自然伽马-粒度中值关系 公式:国际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青岛)大会论文集式中:X为粒度中值;Y为伽马测井值。利用粒度中值-自然伽马关系表,通过在平面上统计各井各砂层中粗砂岩在地层厚度所占的比例绘 制的平面图,可以反映出沉积时期河流主河道的大致位置及三角洲砂体主要富集区域。其中,八道湾组 二段4砂组,粗砂岩百分含量的高值区集中在H3、K22、K19、K23等地区,表明该时期自北而南发育 四支水系,粗砂岩百分含量的分布显示从盆地边缘向凹陷斜坡区增大继而向凹陷中央减小的趋势;八道 湾组二段3砂组砂岩厚度分布与4砂组继承性发育,K27、K28、K22、K19、K23一带是继承性厚砂岩 分布区;八道湾组二段2砂组,砂岩厚度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K22、K19、K23井区,并且砂岩累计厚 度比3、4砂组都有所增大,2砂组沉积时期北部陆源碎屑体系影响范围有向南扩大、增厚的趋势,在 K23井砂岩厚度大,最大达70m以上;八道湾组二段1砂组砂岩厚度的分布与2砂组有较大变化,砂岩 厚度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K27、K19井区,砂岩累计厚度比2砂组减薄,可以看出该时期北部陆源碎屑 体系影响范围有向北收缩的趋势,尤其在K22井区;八道湾组一段3砂组,该时期为基准面下降后的 上升初期,因此砂岩厚度高值区分布较广,主要分布在K27、K20、K19、K23井区,厚度增加。八道 湾组一段2砂组砂岩厚度高值区分布较局限,仅分布在K20、K19井区,北部陆源碎屑体系影响范围迅 速向北收缩。八道湾组一段1砂组,陆源碎屑影响柯柯亚的作用达到最小,中细以上砂岩累计厚度一般 为10 ~30m,高值区分布较局限,仅分布在K20、K19、K23井区。3 储层储集性能及其主控因素分析1 J1b储层物性特征J1b是柯柯亚地区唯一大规模成藏的主力储层。根据该区最新实验分析的219块岩心常规物性分析 资料统计结果,八道湾组孔隙度在2%~4%之间,平均8%,绝大部分样品孔隙度为0% ~ 0%;渗透率为(002~614)×10-3μm2,平均070×10-3μm2,绝大部分样品渗透率小于 640×10-3μm2(图2),而覆压渗透率则小于02mD,属特低孔特低渗储层。八道湾组一段含气砂层有效孔隙度在3%~4%之间,平均9%,渗透率在077×10-3μm2~ 614×10-3μm2之间,平均373×10-3μm2;有少部分样品孔隙度在0%~0%之间,渗透率在 00×10-3μm2~00×10-3μm2之间,渗透率大于00×10-3μm2的都有明显裂缝发育。整体 上,该套储层为特低孔特低渗储层。八道湾组二段孔隙度在5%~3%之间,平均7%,渗透率在 002×10-3μm2~123×10-3μm2之间,平均358×10-3μm2;含气砂层有效孔隙度在1%~ 3%之间,平均1%,渗透率在002×10-3μm2~123×10-3μm2之间,平均554×10-3μm2,其储集性与一段没有明显的差异,也属特低孔特低渗储层。图2 柯柯亚地区八道湾组储层物性直方图2 储层储集性能主控因素分析实验分析数据表明:柯柯亚地区储层沉积相带决定了岩石的原生储集性能,岩石的塑性岩屑和伊利 石含量的高低是影响储集性能最主要因素,其影响作用主要反映在砂岩的粒度上,砂岩粒度是决定储集 性能主控参量,其次为成岩作用的强弱。1 沉积相带对储集性的控制作用柯柯亚地区下侏罗统沉积体系类型属典型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砂体成因类型主要为水下分流 河道、河口坝砂体及少量浊积砂体,沉积相对储层粒度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水下分流河道中下部、河口 坝上部岩性粗,为有利储集相带,物性较好,尤其是渗透率表现得更为明显。在岩性较粗的相带水动力 较强,矿物成分成熟度高,塑性岩屑含量低、伊利石含量也低,杂基含量更低。例如K19井区位于三 角洲主流线附近岩性较粗,物性明显较好(图3),K20井区位于三角洲侧缘岩性较细,物性则偏差,尤其是K22井表现得更为明显,岩心为中细砂岩,伊利石相对含量高达93%以上,渗透率绝大部分小 于05×10-3μm2。2 储层岩石学特征与储集性能柯柯亚地区水西沟群储层总体表现为低成分成熟度、较高结构成熟度、较低填隙物含量、溶蚀作用 较发育、填隙物中普遍发育伊利石的特征,八道湾组的岩屑成分主要为火山碎屑岩、岩浆和变质岩等,其含量一般占到50%~65%。在较强的压实成岩作用背景下,岩屑中的塑性岩屑(千枚岩、低变质泥 岩和板岩)容易产生压实变形,尤其是千枚岩,从而强烈破坏原生孔,造成孔隙度和渗透率急剧下降,塑性岩屑含量与孔渗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另外,伊利石含量高低与储集性能也有密切的关系,一般情况下,伊利石含量越低,储集性越好。伊利石是八道湾组粘土矿物的主要成分,相对含量大部分为63%~92%,其次为伊/蒙混层含量较高,占到10%左右,其他粘土矿物含量低。由于伊利石常占据了孔隙和喉道的位置,对物性有着较大的 影响。3 粒度是储集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决定塑性岩屑和伊利石相对含量的仍是砂岩矿物粒度,粒度越粗的砂岩塑性岩屑含量越低,储集性 也相应越好;同样粒度越粗的砂岩粘土矿物中的伊利石相对含量越低,物性也相应变好,因此,粒度才 是决定储集性能的真正主控参量,粒度越粗的储层物性越好。粒度与孔隙度的相关性较好,与渗透率偏 差,其主要因为本区孔隙类型以溶蚀孔为主,粒间孔很少,其内部多被伊利石充填,并发育微裂缝。另外,砂岩粒度决定了孔隙结构,粒度粗的砂岩抗压能力强,而且粘土矿物含量低,保留的孔隙和 喉道较多,孔喉匹配关系较好,粒度越粗喉道半径就越大,排替压力也就越低。而孔隙结构决定了储层 基质的渗透性,孔隙结构越好的储层渗透率就越高。4 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影响因素成岩压实、压溶作用是本区八道湾组储集性能降低的主要原因;八道湾组储层砂岩由于受早期快速 埋藏及成岩过程中有机酸的影响,碎屑颗粒发生压扁、碎裂等形变,使颗粒间接触紧密,另外,在颗粒 接触处,尤其在石英颗粒接触处,发生压溶作用;由于有机酸的作用,促进压溶作用的发生,使颗粒间 由点接触,逐步演化为线接触及凹凸接触;胶结类型由孔隙型演变成为压嵌型。溶蚀组分及压溶组分主 要以石英次生加大、微晶石英及片状伊利石粘土的形式充填于颗粒溶孔及剩余粒间孔中。成岩过程中储层中流体流动是否通畅,对成岩作用影响较明显。砂岩中流体流动是否通畅,影响自 生粘土矿物的类型。对于酸性地层水作用较明显的(煤系地层)储层砂岩成岩演化中,压实、压溶及 长石等碎屑颗粒溶蚀作用较强。由以上分析可知,储层粒度是决定储集性能的真正主控因素,粒度越粗的储层储集性越好。而决定 砂岩粒度的是沉积相,粗粒级的砂砾岩多位于辫状河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中下部与河口坝的上部。图3 K191井取心段沉积储层综合柱状图4 控藏要素分析及有利区带预测1 构造带整体含气,构造背景(构造高部位)控制着天然气的富集柯柯亚构造带自燕山期形成以来,就开始汇集了两侧凹陷侏罗系生成的石油,到喜马拉雅期聚集侏 罗系生成的天然气。断裂与砂体共同构成了油气运移的输导体系,断背斜和断块等类型圈闭是天然气良 好的聚集场所。该区八道湾组粗粒级砂体天然气富集、高产基本受断背斜、断块等圈闭的控制,在圈闭范围内的砂 体一般气产量比较高。但断裂侧向遮挡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在圈闭范围内,油气一般也不会全部充满,而且低部位基本不含气,如K19井区断块闭合度为620m,但气柱高度只有200m左右;K23井块气柱 高度200m,K24井块气柱高度250m。另外,断层封闭性不足,不能封闭气柱高度太大的气藏,所以在 断裂发育区不易形成大规模、高产气藏,整体看,该区构造背景(构造高部位)控制着天然气富集。柯柯亚地区气测和试气结果表明,该区探井、开发井27口井普遍含气,构造和沉积粗相带对产量 有明显控制作用,高产井主要位于构造高部位裂缝发育区与粗相带的叠合区域。从目前该区试采的19 口井看,K24、K191、K19等高产井及工业气流井主要位于构造轴部高部位,其裂缝也较为发育;相反 的与K19井具有同样岩性、物性条件的K19 -3井八道湾组压裂改造后日产天然气只有1008m3,该井 位于构造翼部,裂缝欠发育,压裂改造效果差。2 砂岩粒度粗细和裂缝发育程度及其配置关系决定了产能高低从试气结果和岩心观察看,在基本相同的构造条件下,高产井储层段不仅岩性粗、物性好,而且裂 缝发育。最为典型的例子为K24井3113~3120m井段酸化后,日产凝析油46t,天然气208800m3,水 44m3。粒度粗、裂缝较发育的储层一般为中产,例如K19井8~3410m段压裂后日产油76t,天然气53682m3,水44m3。储层粒度中等、裂缝发育则为中低产,例如K21井3460~3475m酸化后 日产油04t,气22026m3,水12m3。粒度细、裂缝不发育的储层一般为干层,K22井3681~3688m 酸化压裂不产液。因此,砂岩粗相带与裂缝发育带的有效配合是获得高产能的关键因素。在平面上,粗相带(主流线附近)控制着天然气高产带的分布。柯柯亚地区粗砂岩分布范围与试 油结果叠合图上显示,在基本相同的构造背景下,高产井多分布在主河道上,砂体粒级相对较粗,砂岩 粒度粗细是决定产能高低的基础(图4)。图4 J1b22粗砂岩/地层厚度比等值线图3 柯柯亚地区有利区带预测在对影响柯柯亚气藏控藏要素和产能的控制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高产带的控制因素,据此可 有效预测有利储集相带的分布和高产富集带。有利相带预测优选中,选取的依据为:(1)在沉积相带上,优选位于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的地区;(2)对储层矿物颗粒粒级选取粗-中粒级以上的地区;(3)构造背景 的选择,选取位于构造背斜、鼻状构造、斜坡区及裂缝发育区为最有效的部位。并进行上述三个因素的 平面叠合来确定有利区带,重点预测了柯柯亚地区J1b13、J1b21两套主力储层的有利区分布。J1b13、主力气层段:构造有利区主要在K19-K20一线和K21-K24-H3一线,结合裂缝发育区和 20~30m以上煤岩分布区,可以选出两个有利区:Ⅰ类有利区:处于构造隆起和斜坡区,该地区裂缝发育,八道湾组顶部煤岩厚度大,同时,该地区 属于粗粒级砂岩分布区。目前该地区K21在J1b3砂层已经获得工业气流。Ⅱ类有利区:处于构造隆起区,裂缝发育,目前K20、K19-6在J1b13获得高产油气流,该地区属 于辫状河三角洲内前缘-外前缘之间,砂体、顶部煤岩厚度变化大。J1b21主力气层段:构造有利区主要在K19-K20一线和K21-K24-H3一线,结合裂缝发育区和 20~30m以上煤岩分布区,可以选出两个有利区:Ⅰ类有利区:处于构造隆起和斜坡区,该地区裂缝发育,八道湾组顶部煤岩厚度大,同时,该地区 属于粗粒级砂岩分布区。目前该地区J1b21砂层尚未获得工业气流。Ⅱ类有利区:处于构造隆起区,裂缝发育,目前K19、K20、K19 -6获得高产油气流,由于湖水入 侵导致该地区砂体、顶部煤岩厚度变化大,K19-3、K19-4均为低产。5 结论(1)柯柯亚地区水西沟群气藏为典型的致密砂岩气藏,该气藏的丰度及单井天然气产能情况依据 构造位置、沉积相带、裂缝的发育等多种因素有着明显的差异。(2)柯柯亚主力气层段J1b1、J1b2、J1s段沉积相带以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浅湖为主,主力储层 发育有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砂体及少量浊积砂体。(3)储层沉积相带决定了岩石的原生储集性能,其岩石的塑性岩屑和伊利石含量的高低是影响储 集性能最主要因素,其影响作用主要反映在砂岩的粒度上,砂岩粒度是决定储集性能主控参量,其次为 成岩作用的强弱。(4)油气富集高产受到沉积相带、构造高点、砂体颗粒粗细、裂缝等因素控制,柯柯亚构造带整 体含气,构造高部位是天然气的主要富集区,储层粗相带(主流线附近)控制着高产带的分布,并与 裂缝发育及配置关系共同决定了天然气产能高低。参考文献[1]贾承造中国中西部前陆冲断带构造特征与天然气富集规律[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5,32(4):9~[2]左胜杰,庞雄奇,金之钧,等吐哈盆地台北凹陷深盆气成藏地质条件[J]新疆石油地质,2002,23(3):193~ [3]袁明生,梁世君,燕烈灿,等吐哈盆地油气地质与勘探实践[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4]胡明毅,李士祥,魏国齐,等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储层评价[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6,17(4):456~458,[5]张金亮,常象春,张金功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深盆气藏研究[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0,27(4):30~[6]关德师,牛嘉玉,郭丽娜,等中国非常规油气地质[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1~[7]王鑫,斯春松,朱国华,等准噶尔盆地侏罗系-白垩系煤系与非煤系储层成因模式与孔隙定量预测[J]中国石 油勘探,2004,9(5):45~[8]王炜,陈文武,王国红,等低渗透砂岩储集层特征及影响因素——以巴喀油田西山窑组为例[J]新疆石油地质,2009,30(3):322~[9]郭正吾四川盆地西部致密砂岩含气领域[M]成都:天然气工业编辑部,1989:16 ~

你们都以为老师不上网吗,记得把楼盖起来哟

石油勘探与开发期刊论文选题意义和价值

谢谢关心,我们还活着

知道什么叫地狱么,想知道就报他的吧

先后在《Basin Research》、《中国科学》等杂志发表第一作者论文41篇,出版专著6部(均为第一作者)。学术论文:[1]邹才能,杨智,崔景伟,朱如凯,侯连华,陶士振,袁选俊,吴松涛,林森虎,王岚,白斌,姚泾利 页岩油形成机制、地质特征及发展对策[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13,01:14-[2]邹才能,张国生,杨智,陶士振,侯连华,朱如凯,袁选俊,冉启全,李登华,王志平 非常规油气概念、特征、潜力及技术——兼论非常规油气地质学[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13,04:385-399+[3]邹才能,朱如凯,白斌,杨智,吴松涛,苏玲,董大忠,李新景 中国油气储层中纳米孔首次发现及其科学价值[J] 岩石学报,2011,06:1857-[4]邹才能,侯连华,陶士振,袁选俊,朱如凯,张响响,李富恒,庞正炼 新疆北部石炭系大型火山岩风化体结构与地层油气成藏机制[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1,11:1613-[5]邹才能,徐春春,汪泽成,胡素云,杨光,李军,杨雨,杨威 四川盆地台缘带礁滩大气区地质特征与形成条件[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11,06:641-[6]邹才能,董大忠,杨桦,王玉满,黄金亮,王淑芳,付成信 中国页岩气形成条件及勘探实践[J] 天然气工业,2011,12:26-39+[7]邹才能,杨智,陶士振,李伟,吴松涛,侯连华,朱如凯,袁选俊,王岚,高晓辉,贾进华,郭秋麟,白斌 纳米油气与源储共生型油气聚集[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12,01:13-[8]邹才能,朱如凯,吴松涛,杨智,陶士振,袁选俊,侯连华,杨华,徐春春,李登华,白斌,王岚 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聚集类型、特征、机理及展望——以中国致密油和致密气为例[J] 石油学报,2012,02:173-[9]邹才能,陶士振,杨智,袁选俊,朱如凯,侯连华,贾进华,王岚,吴松涛,白斌,高晓辉,杨春 中国非常规油气勘探与研究新进展[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2,04:312-[10]邹才能,陶士振,袁选俊,侯连华,朱如凯,高晓辉,杨春 非常规油气纳米孔储层特征及连续油气聚集机理[A]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2011:[11]邹才能, 侯连华, 王京红, 等 火山岩风化壳地层型油气藏评价预测方法研究-以新疆北部石炭系为例[J] 地球物理学报, 2011, 54(2): 388-[12]Zou, CN, Zhang, XY, Luo, P, et Shallow-lacustrine sand-rich deltaic depositional cycles and sequence stratigraphy of the Upper Triassic Yanchang Formation, Ordos Basin[J], C Basin Research, 2010, 22 (1): 108-[13]Zou Caineng, Zhu Rukai, Zhao Wenzhi, et Ge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Volcanic Hydrocarbon Reservoirs and Exploration Directions in China[J] Acta Geologica Sinica, 2010, 84(1):194-[14]邹才能, 董大忠, 王社教, 等 中国页岩气形成机理、地质特征及资源潜力[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0, 37(6): 641-[15]邹才能, 张光亚, 陶士振, 等 全球油气勘探领域地质特征、重大发现及非常规石油地质[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0, 37(2): 129-[16]邹才能, 徐春春, 李伟, 等 川东石炭系大型岩性地层气藏形成条件与勘探方向[J] 石油学报, 2010, 31(1): 18-[17]邹才能, 李启明, 邬光辉, 等 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基本特征与勘探方向[J] 新疆石油地质, 2009, 30(4): 450-[18]邹才能, 陶士振, 张响响, 等 中国低孔渗大气区地质特征、控制因素和成藏机制[J] 中国科学(D辑: 地球科学), 2009, 39(11): 1607-[19]邹才能, 陶士振, 朱如凯, 等 “连续型”气藏及其大气区形成机制与分布-以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煤系大气区为例[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9, 36(3): 307-[20]邹才能, 陶士振, 袁选俊, 等 “连续型”油气藏及其在全球的重要性:成藏、分布与评价[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9, 36(6): 669-[21]邹才能, 陶士振, 袁选俊, 等 连续型油气藏形成条件与分布特征[J] 石油学报, 2009, 30(3): 324-[22]邹才能, 赵政璋, 杨华, 等 陆相湖盆深水砂质碎屑流成因机制与分布特征-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J] 沉积学报 2009, 27(6): 1065-[23]邹才能, 陶士振, 周慧, 等 成岩相的形成、分类与定量评价方法[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8, 35(5): 526-[24]邹才能, 赵文智, 张兴阳, 等 大型敞流坳陷湖盆浅水三角洲与湖盆中心砂体的形成与分布[J] 地质学报, 2008, 82(6): 813-[25]邹才能, 赵文智, 贾承造, 等 中国沉积盆地火山岩油气藏形成与分布[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8, 35(3): 257-[26]邹才能, 陶士振 大油气区的内涵、分类、形成和分布[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7, 34(1): 5-[27]邹才能, 陶士振 海相碳酸盐岩大中型岩性地层油气田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J] 科学通报, 2007, 52(增刊): 32-[28]邹才能, 陶士振, 张有瑜 松辽南部岩性地层油气藏成藏年代研究及其勘探意义[J] 科学通报, 2007, 52(19): 2319-[29]邹才能, 陶士振 中国大气区和大气田的地质特征[J] 中国科学, 2007, 37(增刊Ⅱ): 12-[30]邹才能, 侯连华, 匡立春, 等 准噶尔盆地西缘二叠-三叠系扇控成岩储集相成因机理[J] 地质科学, 2007, 42(3): 587-[31]邹才能, 陶士振, 谷志东 陆相坳陷盆地层序地层格架下岩性地层圈闭/油藏类型与分布规律—以松辽盆地白垩系泉头组—嫩江组为例[J] 地质科学, 2006, 41(4): 711-[32]邹才能, 陶士振, 谷志东 中国低丰度大型岩性油气田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J] 地质学报, 2006, 80(11): 1739-[33]邹才能、陶士振、薛叔浩, “相控论”的内涵及其勘探意义[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32(6): 7-[34]邹才能,贾承造,赵文智,等 松辽盆地南部岩性—地层油气藏成藏动力和分布规律[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05,32(4): 125-[35]邹才能, 李 明, 赵文智, 等 松辽南部构造—岩性油气藏识别技术及应用[J] 石油学报, 2004, 25(3): 32-[36]邹才能, 薛叔浩, 赵文智, 等 松辽盆地南部白垩系泉头组—嫩江组沉积层序特征与地层—岩性油气藏形成条件[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31(2): 14-[37]邹才能, 王兆云, 徐冠军, 等 松辽盆地西斜坡稠油特征及成因[J] 沉积学报, 2004, 22(4): 700-[38]邹才能, 赵文智, 龙道江 吐鲁番盆地侏罗系煤系原油的基本性质及油源对比[J] 石油学报, 1993年1期[39]邹才能, 常承永, 刘济民 科学探索井及其意义[J]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2, 19(6): 104-[40]邹才能, 赵文智, 龙道江 吐鲁番—哈密盆地烃源岩的母质类型与热演化特征[J]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2, 19(2): 10-[41]邹才能, 赵文智, 龙道江 吐鲁番—哈密盆地有机质热演化特征与分析[J] 天然气地球科学, 1991, (5): 209-(截止到2013年11月)出版物:《油气勘探开发实用地震新技术》,2002年,石油工业出版社,第1作者《陆相层序地层学工业化分析技术》,2004年,石油工业出版社,第1作者《大油气区形成与分布》,2009年,科学出版社,第1作者《岩性地层油气藏》,2010年,石油工业出版社,第1作者《非常规油气地质》,2011年,地质出版社,第1作者《非常规油气地质(第二版)》,2013年,地质出版社,第1作者(截止到2013年11月)

石油勘探与开发期刊论文选题意义和目的要求

在国内、外核心及权威期刊上已和即将公开发表论文47篇;专著2部,译著1部。论文被国内外权威文摘收录引用(SCI、EI、美国石油文摘、美国地质文摘等)。2、第一作者专(译)著 正反转构造综合分析原理和方法,石油工业出版社,第一作者,2001年,ISBN 7-5021-3556-1/TE2625; 复杂断块油田非均质油藏精细描述—以中原胡状集油田为例,石油工业出版社,第一作者,2001年,ISBN 7-5021-3555-1/TE2624; 正反转构造与油气聚集(编译),石油工业出版社,第一作者,2000年,ISBN 7-5021-2964-2/TE2301; 正反转构造成因类型,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1993, N 松辽盆地北部变换构造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4, N 2(EI、美国石油文摘收录, 俄罗斯科学文摘收录); 裂谷盆地转换构造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国外油气勘探, 1994, N 松辽盆地“T2”断层系及青山口早期伸展裂陷,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5, N 塔里木盆地正反转构造与油气聚集, 新疆石油地质, 1995, N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构造样式与圈闭发育特征,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5, N 松辽裂陷盆地伸展构造与油气,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6, N 3(美国石油文摘收录)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新生代构造演化与油气的关系, 石油实验地质, 1996, N 3(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收录) 松辽盆地北部反转构造与油气聚集, 天然气工业, 1996, N 塔里木盆地西南拗陷构造演化与油气系统, 石油勘探与开发,1997,N 正反转构造类型及其研究方法,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97,N 三塘湖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系统,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1997,N213.塔里木盆地西南拗陷主要断裂特征及其控油作用, 新疆石油地质,1997,N414.底辟构造成因类型,江汉石油学院学报,1997,,N415.松辽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系统,江汉石油学院学报,1997,N1(美国石油文摘收录) Structural style and its relation to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in the Songliao basin, northeast China,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英国),1998,V15,N1, 第 一作者, ISSN—0264—8172(99年被SCI、EI全文收录, 湖北省石油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论正反转构造分类,新疆石油地质,2000,N118.大港油田大张坨断层三维封闭特征,石油勘探与开发,2002, N 辽河盆地构造样式与圈闭发育特征,新疆石油地质,2002,N 辽河盆地构反转构造发育特征,西安石油学院学报, 2002,N 中国中东部中、新生代反转构造特征,同济大学学报,2004, N 郯庐断裂带及其周缘盆地发育, 海洋地质与第四系地质,2003, N 松辽盆地构造演化及成盆动力学探讨, 地质科学,2005,N 柴达木盆地西部生长构造格架与油气聚集, 地学前缘, 2004, N 扬子地块东南陆缘寒武系上升流沉积特征,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4,N426 正反转构造的动力学成因,石油天然气学报,2007,N 4 Thermochemical suphate redution in Cambro-Ordovician carbonates in Central Tarim,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英国),第二作者,2001年,V18,N2,ISSN-0264-8172(2001年被SCI、EI全文收录); 扬子地块东南古生代上升流沉积相及其与烃源岩的关系,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8.胡7南断块沙三中8注水前后流动单元模型,海洋石油,2005,N229.松辽裂陷盆地反转期构造分析,中国海上油气,2004,N430.柴西地区逆断裂类型及其与油气运聚的关系,新疆石油地质,2004,N631.柴达木盆地西部褶皱构造类型及其与油气的关系,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4,N532.柴达木盆地西部构造样式及叠合关系,海洋石油,2005,N133.华北地块中—上元古界上升流沉积相及其与油气的关系,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5,N334.六盘山盆地与酒西盆地成藏条件对比,天然气工业,2006,N435.储层构造建模--以h12沙三中4-8砂组建模为例,内蒙古石油化工,2006,N136.泌阳凹陷Tg和T_5~6构造应力场分析,海洋石油,2005,N337.六盘山盆地与酒西盆地中新生代构造对比,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4,N138.系统分析评价断层封闭能力的思路,石油勘探与开发,2004,N239. 塔里木盆地前震旦—石炭纪构造与地层组合特征,西安科技学院学报,2001,N 塔西南坳陷油气与圈闭控油作用,断块油气田,第二作者,2001, N 断层封闭性系统时、空分析的思路,石油勘探与开发,第二作者,2003,N542.毕业班岗前教育浅析,红旗出版社, 本科评估推动了实验室建设,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红旗出版社, 验室建立与管理,红旗出版社,2001年 提高综合地质实习的实践教学质量,红旗出版社,2001年 构造地质实习的做法与体会,红旗出版社, 2001年六、科研奖励及荣誉1、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断层封闭性评价系统及应用》(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序第一)(2)《正反转构造系统分析方法》(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序第一)(3)《胡41一胡83井区油藏精细描述》(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序第一)(4)《西部前陆盆地勘探测井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国石油与化工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序第五)

朱小鸽吴崇筠(1921~1995),沉积学家,我国沉积岩石学的创始人之一。20世纪50年代初创建了第一批石油地质实验室,主编了石油高校第一本《沉积岩石学参考教材》与《沉积岩石学》,是我国石油高校沉积岩石学教学和教材建设的先驱。她提出并总结了大庆油田萨尔图砂岩体的分布、结构、沉积特点,为大庆油田的勘探开发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资料,获石油工业部“红旗手”称号。其专著《沉积岩》是国内第一本沉积岩石学专著。她创立了中国陆相含油气盆地沉积学,主编的《中国含油气盆地沉积学》是国内外第一本系统的陆相含油气盆地沉积学专著,在理论和应用上都有重要价值,由石油工业出版社两次出版,并出版了该书英文版。她为我国石油工业与沉积岩石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地质学史论丛·6·吴崇筠,四川江津县人。1938年,南开中学迁到重庆,吴崇筠初中未毕业,即以同等学历报考南开高中,得到录取。1941年高中毕业考大学时,一些著名大学各自分别在不同日期报名考试,吴崇筠报考了5个大学:成都华西坝医学院,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重庆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及中央大学地质系;先后发榜,竟然都被录取。她本喜欢物理和农业,但认为国家富强,资源开发利用是大关键,不仅“抗战”需要,子孙后代也需要。哥哥不放心她独自远行昆明,最终进了中央大学地质系。中央大学地质系的同班只她一位女生。她学习努力,以致毕业时系里的老师都不肯放她走。1945年毕业后当了张更系主任和李学清教授的助教。“抗日”战争胜利后,随中央大学到南京。1947年,吴崇筠到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地质系留学,师从系主任拉塞尔博士(RSRussell),研究沉积物中的微古生物学。1949年夏季获得硕士学位,8月与同校留学生朱康福结婚。1950年1月到威斯康星大学地质系攻读博士学位。不久即响应新中国的召唤于1950年9月乘威尔逊总统号轮船夫妻共同回到祖国,11月进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吴崇筠夫妇把带回的将近2000美元全部捐献给了国家。1951年,她生下第一个孩子后56天就参加了全国第一届石油展览会的筹办。根据苏联专家来华后提出的勘探方针“自西而东”,石油总局组织勘探队。1952年春节后不久,与几位老师带一批年轻人西出玉门关,以全队唯一女性又是小队长身份,深入现场,在青草湾、红树峡、积阴功台等处进行地质勘探,后调到玉门担任实验室主任,组建新的实验室。1953年春末,她再次出差去四川和西安。一年半之间,在玉门、成都、西安三处分别筹建第一批石油勘探实验室。1954年,她到新成立的北京石油学院任地质勘探系矿物岩石教研室(简称岩矿室)主任,副教授,讲授本专业的沉积岩石学、普通岩石学、结晶矿物学、光性矿物学及钻井物探专业的岩石学等。当时主要采用苏联教科书,不适合我国具体情况,要重新编写教材。作为教研室主任,她一边授课,一边组织安排和编写教材,同时组建实验室。1959年9月,松辽盆地松基三井喷油,12月,吴崇筠将刚刚出生4个月的第三个孩子断奶,陪同苏联专家前往。1960年春大庆会战开始,3月,吴崇筠与石油学院的一批师生到大庆,石油部领导点名让她负责组建地质实验室;7月份,调去前线指挥部对比大队任岩心队队长,专搞钻井岩心的收集、整理与分析,是当时取全取准数据的重要一环。指挥部领导人包括余秋里部长曾听她讲解地质知识,从此被称为吴教授。直到年底才回京。1962年再去大庆并见到了周恩来总理。大庆油田开发期间她先后6次去大庆工作,被石油工业部授予“红旗手”称号。1963年,吴崇筠担任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12月,周总理在全国人大第二届第四次会议上宣布我国石油基本自给,“中国人民使用‘洋油’的时代,即将一去不复返”。她在人民大会堂听了报告,为祖国的逐渐富强而激动不已,为自己能参与其中做些工作而欣慰。1969年11月,吴崇筠随北京石油学院迁往山东东营,1970年为第一批工农兵学员讲课,带野外实习,根据学生基础知识参差不齐的特点因材施教,深受好评。1974年借调回北京,当时世界上已发现不少大油田在碳酸盐岩中,我国南方也有大面积的碳酸盐岩沉积,部领导把这一课题交给她。吴崇筠翻译并摘编国际上有关碳酸盐岩的重要文献,进行现场调查,多次为碳酸盐岩学习班、研讨会讲课。1977年,吴崇筠调入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1978年任院副总地质师,在沉积室工作,是该院第一批博士生导师。1985年,“大庆油田长期高产稳产注水开发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吴崇筠是主要参加者。她是中国石油学会第一、二、三届理事,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二、三届理事,沉积学会副理事长。吴崇筠历经8年,抱病完成了《中国含油气盆地沉积学》的编写。该书由石油工业出版社于1992年两次出版,1993年获“第七届中国图书奖”,1994年获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1997年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了该书英文版。当时吴崇筠已于1995年8月7日去世,享年74岁。一、新中国石油地质实验室的创建人吴崇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早回国的留美学生之一。当时国家严重缺油,国家领导人已经注意到石油的重要性,勘探找油成为石油管理总局的第一要务。根据苏联专家的意见甘肃-青海一带是重点,1952年春她与勘探队西出玉门关,深入西北高原进行野外地质勘探,并任小队长。野外工作加强了,很快就显露出实验室工作跟不上。吴崇筠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时的硕士研究课题就是对标定沉积岩年代起决定性作用的微古生物学的研究,大部分工作是在实验室中完成的。因此总局把她调回玉门担任实验室主任,组建新的实验室。她在当时极其艰难的条件下,组织实验室,调配试验设备,培训人才。她按不同的实验项目,分组定向培训专业人员,使实验室工作得以较快地全面展开,配合野外工作上了轨道,成为国内第一个石油地质实验室,很快完成了古、新近系岩矿综合剖面,对缺少生物化石的陆相古、新近系地层划分起了很大作用,为确定钻井目标层位提供了依据,开创了岩矿工作在石油地质勘探中的研究与应用前景,同时培养了一批年轻人。随着地质勘探工作的不断开展,实验分析工作日益加重,实验技术的推广迫在眉睫。1953年她又去四川组建实验室,下半年在西安建成全国石油地质中心实验室,培训更多的年轻人。当时她正怀着第二个孩子,却没有告诉同事。只是随身带一把开水煮过的剪刀和几块纱布以防万一,跑野外时路途崎岖不平,她就把手放在座位,坐在自己的手上以减少颠簸。新中国第一批石油地质实验室就这样建立起来,为石油勘探提供了大量丰富的基础数据与分析成果,大大提高了油气勘探开发的科学水平,促进了石油工业的发展。她当年培训的人员,后来都成为这方面的骨干。1960年春,吴崇筠参加大庆会战,石油部领导点名让她负责组建地质实验室。后又去前线指挥部下属的对比大队任岩心队队长。钻井岩心的对比分析是摸清油藏地层情况、计算储量、制定开发方案的重要方面,是“取全取准20项资料、72种数据”的重要一环。但钻井取心既麻烦又影响进尺,钻井队不很重视。为了提高取心率与保证岩心质量,她带领队员到井队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同时宣讲取心工作的重要与意义。在各级领导与工人的支持下,大幅度提高了取心率,关键井位上的取心率与岩心质量都达到要求。当年大庆会战的条件极其艰苦,她带领全组人员自己动手收集、搬运岩心,并自己拼装活动板房作为实验室,对岩心进行整理、保管、分析。根据岩心数据和其他地质资料建成了大庆油田生产实验区地宫。为大庆油田的开发作出了重要贡献。二、我国石油高校沉积岩石学教学和教材建设的先驱1954年,吴崇筠调到新成立的北京石油学院,是该校讲授沉积岩石学的第一人。当时高教部指定以苏联教材为主,但并不适用。她一边担任繁重的授课任务,一边自学俄语,从美国带回的两大箱英文书籍只能在家中查看;编写了约30万字的《沉积岩石学参考教材》,大大提高了沉积岩石学的教学水平。这本北京石油学院铅印的教材是全国石油系统高校沉积岩石学教材的先导。在此参考教材的基础上,1962年她又主编了石油高校教材《沉积岩石学》,38万字,由中国工业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正式出版的沉积岩石学教科书,也是第一本中国人自己编写的沉积岩石学教材。从此国内几乎所有高校的相关专业都采用这一教材,使用范围远远超过石油院校,其影响广泛而深远。1963年,吴崇筠又组织各石油厂矿专家与北京石油学院岩矿教研室的教师合作,花3年时间编写了54万字的专著《沉积岩》。以后几经修改重编,于1977年由燃料化学工业部出版社出版。这是中国公开出版的第一本沉积岩石学专著。历经文化大革命,吴崇筠主编该书,与编者们一起冒了很大风险。但一经出版即受到高校及油田、勘探等科研与生产部门地质工作者的好评,被作为工具书广泛应用。吴崇筠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调离石油学院之后,仍然主审了由华东石油学院主编的《沉积岩石学》1982年版与1993年版,为两书的最后定稿起了重要的作用。这两本教材都是上述教材与专著的延续和拓展。其中1993年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沉积岩石学》(第二版),100万字,获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高校第三届优秀教材特等奖,是以吴崇筠为首的中国石油大学两代人40余年教学实践与教材建设的结晶。三、中国陆相含油气盆地沉积学的创立者国外的大部分油田都为海相沉积,而中国90%以上的原油储量来自陆相沉积或以陆相沉积为烃源岩,即生油岩。因此研究陆相沉积盆地的沉积学对查明油气的生成、聚集与分布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对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吴崇筠自我国陆续发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后,就在教授沉积岩石学与编写教材的同时,对我国油田的陆相沉积特点进行研究。1977年正式调入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后,更进一步对中国陆相含油气盆地沉积的特征、规律及其与油田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多次深入油田,经过几十年的实践与研究,她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陆相含油气盆地沉积学,提出了中国中新生代陆相盆地的分布规律、湖泊分类与湖盆充填类型、湖泊内部沉积环境的划分、湖盆砂体类型及分布规律等。吴崇筠通过系统而深入地研究中国中新生代湖泊沉积特征及其控制因素,提出古构造性质、古地理位置、古气候环境为划分湖盆类型的三原则。综合分析结果与实际应用的需要,建立了中国中新生代湖泊分类系统、12种湖泊类型,即近海断陷淡水湖、内陆断陷淡水湖、近海坳陷淡水湖、内陆坳陷淡水湖;近海断-坳过渡型淡水湖、内陆断-坳过渡型淡水湖;近海断陷盐湖、内陆断陷盐湖;近海坳陷盐湖、内陆坳陷盐湖、近海断-坳盐湖、内陆断-坳盐湖。她指导其研究集体编制了中国中新生代沉积盆地沉积相系列图,展现了各类湖盆的沉积演化历史与油气生成和聚集环境,为油气资源评价和明确勘探领域奠定了沉积学理论基础。吴崇筠深入研究了古代湖泊沉积特征,详细考察和分析现代湖泊岸线变迁、水动力状况及相应沉积物的特征与分布,提出以浪基面、枯水面、洪水面3个界面作为湖泊内部环境划分的依据。这3个界面控制着生储油层的分布;良好的生油层分布于浪基面以下,大部分储集砂体如三角洲、扇三角洲和滩坝分布于浪基面和洪水面之间;浊积砂体位于浪基面以下。以3个界面作为湖泊内部环境划分的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得到普遍的赞同、推广与应用。吴崇筠对湖盆中从近源区至远源区所发育的各类砂体的沉积特征和成因环境进行了系统剖析,提出了划分的原则方法、鉴别标志与划分系统。划分原则强调从湖盆整体着眼,根据砂体所处的湖泊亚相带,即砂体所处的水深、坡度、距源区、距岸带和距河口远近等因素来划分砂体类型。划分方法则从沉积相分析着手,不仅研究砂体本身的沉积特征,还要研究砂体围岩的沉积特征和环境因素,实际上就是应用相的共生组合原理的沉积相综合分析方法,提高了砂体预测能力和勘探预见性。将湖泊砂体划分为三角洲、扇三角洲、水下扇、滩坝、广义浊积砂体五大类。对于各类砂体的鉴别标志,从沉积环境、围岩特征、沉积作用、砂体特征、主要发育阶段、相邻砂体及与相似砂体的区别,作出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吴崇筠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中新生代湖盆沉积模式,阐明了坳陷、断陷、断陷-坳陷过渡型3种湖盆沉积模式和沉积格局、生油层和储层类型,及其在湖盆中的分布规律。她带领研究集体对中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南沿海大陆架众多的新生代沉积盆地开展了系统的分析与含油气性研究。东部盆地包括松辽、二连、渤海湾、南襄、江汉、苏北等;中部盆地包括陕甘宁、四川、滇黔桂等;西部地区包括酒西、柴达木、吐鲁番、准噶尔、塔里木等;沿海大陆架地区包括东海、珠江口、莺琼、北部湾等。对盆地地质构造、沉积环境、沉积相类型与沉积演化、成岩作用,油气生储组合与分布等作了全面剖析。揭示了各种类型盆地的含油气潜力和油气分布形式。指出中国中新生界是以河湖沉积为主的陆相沉积,东部少数地层中见到的少量海相或海陆过渡相化石,说明这些盆地受到海侵的影响,但影响的时期和地区是短暂和局部的,这是近海盆地、近海湖泊的特点。还进一步指出受海侵影响的时期正是主要生油层发育期。通过综合分析判断出古、新近纪中国东部的海侵方向趋势为从南至北、自西而东的特点。吴崇筠的陆相含油气盆地沉积学思想构思缜密,体系完整,既有对湖盆沉积基本理论的阐述,又有对重要含油气盆地沉积特征及含油气性的描述,并上升为陆相沉积与油气生成、储集、成藏关系的总结,主要成果体现在她主编的《中国含油气盆地沉积学》中,这本从1983年开始酝酿,直到1989年完稿,在她确诊患了鼻咽癌后,仍然坚持完成的专著,1992年由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简装本,1993年再版精装本,成为从事盆地地质研究和石油勘探开发有关人员的必备参考书,也是有关院校重要的教学参考书,受到国际同行的重视。1997年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了此书英文版,在北京举办的世界石油大会上面世,其影响更为广泛和深远。叶连俊院士称为:有广度,有深度,有创见,具国内外先进水平,是我国第一本较全面的油气沉积学专著。随着我国油气勘探事业的不断发展,岩性地层油气藏储量不断提升,吴崇筠开创的中国陆相含油气盆地沉积学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四、中国沉积岩石学的创始人之一沉积岩石学是地学中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其原理和方法对寻找沉积矿床,特别是对油气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自从1954年吴崇筠调入北京石油学院,就从事沉积岩石学的教学与教材编写工作。当时根据新中国建设的需要,地质学科快速发展,地质、石油高校急需相应教材,吴崇筠花费了很大心血编写出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教材。她主编的《沉积岩石学》(1962年出版),与《沉积岩》(1977年出版)分别为第一本中国人自己编写、公开发行的沉积岩石学教材与专著。吴崇筠对沉积岩石学的研究,具有与中国的石油事业紧密联系,与实践相结合并为实际生产服务的特点。她在参加大庆油田勘探开发期间,提出并总结了萨尔图砂岩体的的分布、结构、沉积特点,为大庆油田的勘探开发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资料。她对我国东部断陷湖盆不同类型沉积相模式进行了研究,撰写了“油区岩相古地理”、“中新生界湖盆三角洲与油气分布”、“断陷湖盆浊积岩”等论文,丰富了我国沉积学研究的内容,为石油勘探开发奠定了基础。1982年在加拿大召开的第十一届沉积学家大会上所作的学术报告“构造湖盆三角洲与油气分布”引起与会学者极大的兴趣与好评。20世纪70~80年代,随着我国油气勘探开发事业的迅速发展,各个油区相继发现了丰富多彩、沉积特征各异的多种油气储集砂体。吴崇筠把握国际沉积学研究的前沿,领导和组织翻译了国外有关浊流和扇三角洲的最新论文,亲自撰写综合评论文章。20世纪80年代中期,油气储层作为石油部重点攻关项目,既已取得重要成果,也面临进一步提高研究水平的问题。在此关键时刻,吴崇筠提出两项重要建议:一是研究和编制我国含油气盆地岩相古地理图;二是建立专门实验室,开展水槽试验与现代湖泊沉积的调查研究。两项建议都被采纳。水槽实验室由江汉石油学院负责,吴崇筠被聘为顾问,负责人是她的学生,多次得到她的指导。该实验室于1998年开始运行,为大庆油田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长庆油田油层沉积微相、辽河油田扇三角洲砂体形成机制等作了沉积模拟,收到良好效果。全国岩相古地理图的编制由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承担,开展1:400万编图,吴崇筠带领课题组完成了中国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沉积相系列图。为进一步开展的以石油勘探目的层为对象的研究打下了基础,既解决了生产中提出的问题,又发展了基础学科的研究。吴崇筠在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期间,虽然是院副总地质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但始终在沉积室工作。她借鉴、吸收在石油勘探与地学领域中国际上的新进展与研究成果,对我国东部油田独特的湖相沉积特点与开发经验进行总结、对比与分析。她带领研究集体,多次深入油田和野外实地考察,进行踏实的针对我国特色的沉积岩石学研究。她积累几十年的科学实践与辨证思维,创立了中国陆相含油气盆地沉积学,提出以古构造、古气候、古地理三因素划分的湖盆类型是油气资源潜力评价的重要沉积学基础;以浪基面、枯水面、洪水面3个界面划分湖泊内部次级环境,指明了不同类型湖泊的油气生成和聚集环境;湖盆砂体成因分类是油气储层评价与预测的科学根据,为我国沉积岩石学开创了一个新领域。《沉积学报》于1983年创刊,吴崇筠任副主编。她对每期的稿件进行认真审核。这一刊物受到国内外同行的注意,1992年被列入“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还被北京高校图书馆协会与北大图书馆期刊研究会评为“核心期刊”,被甘肃省评为“优秀科技期刊”。《沉积岩石学》、《沉积岩》、《中国含油气盆地沉积学》是吴崇筠毕生从事沉积岩石学教学与研究的3个里程碑,也是她对我国沉积岩石学的创立与发展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五、为人师表,淡泊名利,甘为基石吴崇筠一生中,很大一部分是从事教育事业,她对于教书育人看得很重,对学生有高度的责任心,编者从小就经常听她说,绝不能误人子弟,不能耽误一个学生。在北京石油学院的初期,她担任了五门课程的教学任务,都要编写教材,同时作为教研室主任,还要组建实验室,安排培养年轻人,任务十分繁重。但她丝毫不肯马虎,每门课都要先在教研室中试讲,再给学生讲,讲过一遍再修改成正式教材。除沉积岩石学教材外,她编写的教材还有《结晶矿物学》、《光性矿物学》、《普通岩石学》,都由北京石油学院铅印出版。除了教学,她多次在石油系统的学习班、培训班、研讨会上讲课,在大庆会战时为指挥部领导人包括余秋里部长讲解地质知识,极受好评,被称为吴教授,从此这个称呼伴随她终生。1969年11月北京石油学院迁往山东省东营胜利油田所在地。1970年招收第一批工农兵大学生,吴崇筠给他们授课并带野外实习。这批学员有些是从油田、农村直接选拔出来的,基础知识非常差,知识水平又参差不齐。吴崇筠因材施教,讲课中尽量深入浅出,在油田以实例施教,并经常在家中为个别基础太差的学生补课,深受好评。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期间,有人不点名地把矛头指向她。而吴崇筠却能沉住气,对担心她的学生说:只要不直接点我的名,我就照样上课、去野外,不耽误你们。20世纪80年代,当国家批准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招收研究生时,吴崇筠是第一批被聘请的导师,先后招收硕士和博士生11名。她对研究生的培养十分认真负责,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讲授沉积学课,带学生到油田调查研究,与油田技术负责人共同商定在学术上有研究价值、对生产有实际应用意义且资料较丰富的课题。指导学生的资料收集与研究,认真审查论文,论文定稿时更是逐句逐字的审定,一丝不苟。有一位研究生对沉积岩中的微细构造很有兴趣,并以此为论文,偏离了原定主题与研究内容。吴崇筠严肃指出不妥之处,并推迟了答辩,让其按要求重新撰写论文。吴崇筠同时十分尊重油田、厂矿等基层工作者从实践中获得的经验、成果,在著书立说时或采取合作的方式,或认真说明资料出处,因此油田、厂矿的人都愿意与她合作。她主编的专著,1977年出版的《沉积岩》与1993年出版的《中国含油气盆地沉积学》,都有油田科技人员共同参与完成。吴崇筠不愿当官,只愿作一个普通的学者,她始终保持了治学严谨、实事求是、尊重他人成果、不图虚名的中华传统美德。1993年沉积学会(中国地质学会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共同领导的二级学会)推荐吴崇筠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到上一级学会就没了下文。1995年初中国石油学会(一级学会)又推荐吴崇筠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经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同意上报,但未当选。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The International Biographic Center)的“国际名人辞典”(Dictionary of International Biography)及美国“95年人物”(Men of '95)都欲选列入吴崇筠,她鉴于他们要收费而拒绝。20世纪90年代,国家对有特殊贡献的科技人员给予津贴,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上报她为有资格领取此津贴人之一。不久国家对早年归国的留学生也给予补贴,院里让她让出位置,仅领早年归国津贴,她完全同意。但以后享受政府特殊贡献津贴作为一种荣誉,在职称(院士)评定、住房分配等方面有各种实际的好处,她却从无怨言。吴崇筠自回国后,从事的都是教书育人与基础性科研工作。她自己说:40多年来,教书、带研究生与培养年轻人占较大比重。做点实际工作与研究,也都是基础性的,服务于油气勘探的整体目标。我认为这是一个普通科技人员应尽的责任。“后来居上”与“青出于蓝”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规律,我能作为更多年轻人发展途径中的一个台阶,是心满意足的。吴崇筠淡泊名利,甘为垫脚石,但愿祖国强盛,人民富裕,便是她最大的欣慰。六、主要论著[1]吴崇筠沉积岩石学参考教材北京:北京石油学院[2]吴崇筠,等沉积岩石学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1962[3]吴崇筠,等沉积岩北京:燃料化学工业出版社,1977[4]吴崇筠判断沉积相的古生物标志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0[5]吴崇筠译砂岩体油气田地貌学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2[6]赵澄林,吴崇筠油区岩相古地理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7[7]吴崇筠,薛叔浩,等中国含油气盆地沉积学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英文版,1992)[8]吴崇筠谈谈生物礁石油勘探与开发,1979(6):74~85[9]吴崇筠湖泊沉积相的划分石油勘探与开发,1981(2):1~10[10]吴崇筠,刘宝珺,王德发,等碎屑岩沉积相模式石油学报,1981(4):1~10[11]吴崇筠,裘亦楠,朱国华暴风浪形成的丘状交错层理和洼状交错层理石油勘探与开发,1983(4):77~80[12]吴崇筠构造湖盆三角洲与油气分布沉积学报,1983(1):5~26[13]高延新,吴崇筠,庞增福,等辽河盆地大凌河油层湖底扇沉积特征沉积学报,1985(4):83~93[14]吴崇筠沉积学进展石油实验地质,1986(1):1~7[15]吴崇筠湖盆砂体类型沉积学报,1986(4):1~27[16]吴崇筠,薛叔浩我国油区碎屑岩沉积学研究现状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88(2):81~82

石油勘探与开发期刊论文选题意义和目的怎么写

谢谢关心,我们还活着

燃烧是一种同时伴有放热和发光效应的激烈的化学反应。放热、发光、生成新物质(如木料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份并剩下碳和灰)是燃烧现象的三个特征。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其中氧气是最常见的氧化剂,但氧化剂并不限于氧气,氧化并不限于同氧的化合。 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至今仍是人们的主要能量来源,其目的不是制备生成物,而是获得能量。研究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与方法不仅对节约能源、提高燃料的利用率至关重要,而且,对减少因不完全燃烧产生的CO等有害气体、烟尘等对空气的污染,也具有重要意义。一般说来,燃料在空气中的燃烧,是燃料和空气中氧气的氧化还原反应。为使燃料充分氧化,应保证有足够的空气。同时,为保证固体和液体燃料燃烧充分,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固体燃料粉碎、液体燃料以雾状喷出等)也是有效的措施。 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不论固体,液体和气体,凡能与空气中氧或其它氧化剂起剧烈反应的物质,一般都是可燃物质,如木材,纸张,汽油,酒精,煤气等)充足的氧气 达到物质的着火点 灭火的基本原理及方法: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采取措施以至少破坏其中一个条件则可达到扑灭火灾的目的,灭火的基本方法有三个:(1)冷 却法: 将燃烧物质降温扑灭,如木材着火用水扑灭;(2)窒息法:将助燃物质稀释窒息到不能燃烧反应,如用氮气、二氧化碳 等惰性气体灭火。(3)隔离法:切断可燃气体来源,移走可燃物质,施放阻燃剂,切断阻燃物质,如油类着火用泡沫灭火机。 当今世界常用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又是化学工业中极为重要的原料,它们又细分为(1)固体燃料:木柴、烟 煤、揭煤、无烟煤、木炭、焦炭、煤粉等;(2)液体燃料;汽油、煤油、柴油、重油等;(3)气体燃料:天然气、人工煤气、液 化石油气等 清洁燃料:液氨、酒精、液氢(最清洁的燃料,燃烧产物是水)、甲醇等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海洋环境 海洋资源类型 海洋中有丰富的资源。在当今全球粮食、资源、能源供应紧张与人口迅速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开发利用海洋中丰富的资源,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人类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主要有海洋化学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和海洋能源四类。 海水可以直接作为工业冷却水源,也是取之不尽的淡化水源。发展海水淡化技术,向海洋要淡水,是解决世界淡水不足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海水中已发现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目前,海洋化学资源开发达到工业规模的有食盐、镁、溴、淡水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丰富的海洋化学资源,将广泛地造福于人类。 海洋中有20多万种生物,其中动物18万种,包括16000多种鱼类。在远古时代,人类就已开始捕捞和采集海产品。现在,人类的海洋捕捞活动已从近海扩展到世界各个海域。渔具、渔船、探鱼技术的改进,大大提高了人类的海洋捕捞能力。海洋中由鱼、虾、贝、藻等组成的海洋生物资源,除了直接捕捞供食用和药用外,通过养殖、增殖等途径还可实现可持续利用。 在大陆架浅海海底,埋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矿产资源。在近岸带的滨海砂矿中,富集着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在多数海盆中,广泛分布着深海锰结核,它们是未来可利用的潜力最大的金属矿产资源(图14《深海锰结核》)。 海水运动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它们属于可再生能源,而且没有污染。但是,这些能量密度很小,要开发利用它们,必须采用特殊的能量转换装置。现在,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是潮汐发电和波浪发电,但是工程投资较大,效益也不高。 海洋渔业生产 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也就是从海岸延伸到水下大约200米深的大陆海底部分。这里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因而浮游生物繁盛(图3.15《大陆架剖面示意》)。这些浮游生物是鱼类的饵料,它们在海洋中分布很不均匀,一般在温带海区比较多。 温带地区季节变化显著,冬季表层海水和底部海水发生交换时,上泛的底部海水含有丰富的营养盐类,这些营养盐类来自海洋中腐烂的生物遗体。暖流和寒流交汇处或有冷海水上泛的地方,饵料比较丰富。这些地方通常是渔场所在地(图3.16《世界主要渔业地区的分布》)。因此,尽管大陆架水域只占海洋总面积的7.5%,渔获量却占世界海洋总渔获量的90%以上。 世界主要渔业国都分布在温带地区,这些温带国家鱼产品消费量高,市场需求大。中国和日本是世界海洋渔获量较多的国家。中国在充分利用近海渔场(图3.17《舟山渔场的沈家门渔港》)和浅海滩涂大力发展海洋捕捞和海水增养殖业的同时,远洋捕捞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日本可耕地有限,人口密度高,因此海洋水产品在食品结构中比重较大。 海洋油、气开发 海底油气的开发,开始于20世纪初。它的发展经历了从近海到远海、从浅海到深海的过程。受技术条件的限制,最初只能开采从海岸直接向浅海延伸的油气矿藏。80年代以来,在能源危机和技术进步的刺激下,近海石油勘探与开发飞速发展,海洋石油开发迅速向大陆架挺进,逐渐形成了崭新的近海石油工业部门。 地质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通常利用地震波方法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然后通过海上钻井来估计矿藏类型与分布,分析是否具有商业开发价值。 海上钻井平台(图3.18《海上钻井平台》)是实施海底油气勘探和开采的工作基地,它标志着海底油气开发技术的水平。工作人员和物资在平台和陆地间的运输一般通过直升机完成。油气田离炼油厂一般都较远,油气要经过装油站通过船舶运到目的地,或直接由海底管道输送至海岸。 海底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采是一项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的工程,国际合作和工程招标是可行方式之一。 海洋空间利用 世界人口迅速增长,使陆地空间显得越来越拥挤,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问题越来越令人关注。海洋可利用空间包括海上、海中、海底三个部分,随着人类逐步向海洋挺进,海洋将成为人类活动的广阔空间(图3.19未来海洋空间利用示意)。 海洋环境不同于陆地,它的环境和生态条件有其复杂性和特殊性。人类活动在近海和海洋表面,要抗御多变的海洋气象状况和海水的运动;深海活动要能适应黑暗、高压、低温、缺氧的环境;海水的腐蚀性强,海冰的破坏性大,对工程设备材料和结构有严格的要求。因此,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科学技术和资金投入的依赖性大、技术难度高、风险大。 海洋空间利用已从传统的交通运输,扩大到生产、通信、电力输送、储藏、文化娱乐等诸多领域。交通运输方面包括海港码头、海上船舶、航海运河、海底隧道、海上桥梁、海上机场、海底管道等。生产空间有海上电站、工业人工岛、海上石油城、围海造地、海洋牧场等。通信和电力输送空间主要是海底电缆。储藏空间方面,有海底货场、海底仓库、海上油库、海洋废物处理场等。文化娱乐设施空间包括海洋公园、海滨浴场和海上运动区等。 内容也许有点多,但是简洁的写下,内容是很全面的,希望被您采纳。

在国内、外核心及权威期刊上已和即将公开发表论文47篇;专著2部,译著1部。论文被国内外权威文摘收录引用(SCI、EI、美国石油文摘、美国地质文摘等)。2、第一作者专(译)著 正反转构造综合分析原理和方法,石油工业出版社,第一作者,2001年,ISBN 7-5021-3556-1/TE2625; 复杂断块油田非均质油藏精细描述—以中原胡状集油田为例,石油工业出版社,第一作者,2001年,ISBN 7-5021-3555-1/TE2624; 正反转构造与油气聚集(编译),石油工业出版社,第一作者,2000年,ISBN 7-5021-2964-2/TE2301; 正反转构造成因类型,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1993, N 松辽盆地北部变换构造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4, N 2(EI、美国石油文摘收录, 俄罗斯科学文摘收录); 裂谷盆地转换构造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国外油气勘探, 1994, N 松辽盆地“T2”断层系及青山口早期伸展裂陷,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5, N 塔里木盆地正反转构造与油气聚集, 新疆石油地质, 1995, N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构造样式与圈闭发育特征,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5, N 松辽裂陷盆地伸展构造与油气,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6, N 3(美国石油文摘收录)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新生代构造演化与油气的关系, 石油实验地质, 1996, N 3(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收录) 松辽盆地北部反转构造与油气聚集, 天然气工业, 1996, N 塔里木盆地西南拗陷构造演化与油气系统, 石油勘探与开发,1997,N 正反转构造类型及其研究方法,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97,N 三塘湖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系统,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1997,N213.塔里木盆地西南拗陷主要断裂特征及其控油作用, 新疆石油地质,1997,N414.底辟构造成因类型,江汉石油学院学报,1997,,N415.松辽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系统,江汉石油学院学报,1997,N1(美国石油文摘收录) Structural style and its relation to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in the Songliao basin, northeast China,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英国),1998,V15,N1, 第 一作者, ISSN—0264—8172(99年被SCI、EI全文收录, 湖北省石油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论正反转构造分类,新疆石油地质,2000,N118.大港油田大张坨断层三维封闭特征,石油勘探与开发,2002, N 辽河盆地构造样式与圈闭发育特征,新疆石油地质,2002,N 辽河盆地构反转构造发育特征,西安石油学院学报, 2002,N 中国中东部中、新生代反转构造特征,同济大学学报,2004, N 郯庐断裂带及其周缘盆地发育, 海洋地质与第四系地质,2003, N 松辽盆地构造演化及成盆动力学探讨, 地质科学,2005,N 柴达木盆地西部生长构造格架与油气聚集, 地学前缘, 2004, N 扬子地块东南陆缘寒武系上升流沉积特征,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4,N426 正反转构造的动力学成因,石油天然气学报,2007,N 4 Thermochemical suphate redution in Cambro-Ordovician carbonates in Central Tarim,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英国),第二作者,2001年,V18,N2,ISSN-0264-8172(2001年被SCI、EI全文收录); 扬子地块东南古生代上升流沉积相及其与烃源岩的关系,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8.胡7南断块沙三中8注水前后流动单元模型,海洋石油,2005,N229.松辽裂陷盆地反转期构造分析,中国海上油气,2004,N430.柴西地区逆断裂类型及其与油气运聚的关系,新疆石油地质,2004,N631.柴达木盆地西部褶皱构造类型及其与油气的关系,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4,N532.柴达木盆地西部构造样式及叠合关系,海洋石油,2005,N133.华北地块中—上元古界上升流沉积相及其与油气的关系,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5,N334.六盘山盆地与酒西盆地成藏条件对比,天然气工业,2006,N435.储层构造建模--以h12沙三中4-8砂组建模为例,内蒙古石油化工,2006,N136.泌阳凹陷Tg和T_5~6构造应力场分析,海洋石油,2005,N337.六盘山盆地与酒西盆地中新生代构造对比,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4,N138.系统分析评价断层封闭能力的思路,石油勘探与开发,2004,N239. 塔里木盆地前震旦—石炭纪构造与地层组合特征,西安科技学院学报,2001,N 塔西南坳陷油气与圈闭控油作用,断块油气田,第二作者,2001, N 断层封闭性系统时、空分析的思路,石油勘探与开发,第二作者,2003,N542.毕业班岗前教育浅析,红旗出版社, 本科评估推动了实验室建设,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红旗出版社, 验室建立与管理,红旗出版社,2001年 提高综合地质实习的实践教学质量,红旗出版社,2001年 构造地质实习的做法与体会,红旗出版社, 2001年六、科研奖励及荣誉1、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断层封闭性评价系统及应用》(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序第一)(2)《正反转构造系统分析方法》(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序第一)(3)《胡41一胡83井区油藏精细描述》(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序第一)(4)《西部前陆盆地勘探测井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国石油与化工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序第五)

你们都以为老师不上网吗,记得把楼盖起来哟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