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物流成本核算研究论文的参考资料

发布时间:2024-07-05 13:10:51

物流成本核算研究论文的参考资料

《国外物流成本研究前沿及进展》《商业研究》2006年第23期 作者:黄湘民 刘大成 周阳方 综述:国外物流成本研究主要关注微观企业物流层面的实证研究。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供应商选择策略、企业物流/配送系统设计、库存/仓储订货及优化策略、运输策略/路径选择、物流设施规划/选址、逆向/回收物流规划等专门领域,充分反映出国外物流成本研究的实用性倾向。研究表明,国外现有研究成果散落于各个学科和问题领域,建立一个系统性的理论研究框架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研究综述》作者:徐宏斌, 薛恒新, 吴士亮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7年第八期总结了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内容、理论及方法,指出了现行控制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了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研究方向。 《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研究综述》《物流科技》2007年第30卷第3期总结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内容、模式及方法,指出现行核算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研究方向. 《物流企业管理实务》谢雪梅主编/2010年07月/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本书主要以企业物流管理为研究对象,所涉及的内容是从事物流管理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实全书主要介绍了物流管理基础知识,仓储管理知识,库存管理知识,运输管理知识,配送管理知识搬运装卸和流通加工的方法,物流信息管理技术,物流供应链关系,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等内容。写的目的,就是将当代世界物流管理的一般运作方法和管理技术较为全面地介绍给读者。 《物流企业资本运营与管理 》唐渊,李卫红编著/2006年06月/中国物资出版社本书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现状,从物流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力求系统全面地阐述物流企业资本运营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本书在内容安排上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系统介绍了资本运营的基本内涵、目标、内容、规则以及意义;第二部分围绕着物流企业的资本运营,结合实际具体介绍了物流企业资本运营中的各个环节;第三部分则介绍了目前国际国内物流企业资本运营的经典案例。

[1]李宝珠,王颖. 基于ANP的企业物流外包服务评价研究[J]. 中国农机化,2010,(2). [2]彭本红,罗明,周叶. 物流外包中的最优契约分析[J]. 软科学,2007,(1). [3]刘福华,陶杰,黄秀娟. 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与防范[J]. 物流科技,2005,(7). [4]黄玉华.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的物流外包决策研究[D]. 兰州理工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2009. [5]黄赪. 金恒利公司物流外包服务水平提升策略研究[D].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2010. [6]徐娟,刘志学. 基于实物期权的物流外包成本风险[J]. 系统工程,2007,(12). [7]熊吉陵,雷霆. 中小企业物流外包的动因及策略简析[J]. 中国市场,2008,(2). [8]李桂艳. 物流外包风险的防范策略[J]. 经济与管理,2008,(5). [9]杨淼,邵鲁宁. 浅析物流外包[J]. 上海管理科学,2004,(3). [10]涂筱兰. 生态坊化妆品有限公司物流外包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2004. [11]陈文粤. 成都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物流外包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2007. [12]戴一兵. 广州地铁运营物资采购物流外包研究[D].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2009. [13]宗涛. 外包关系对制造企业物流外包绩效的影响[D]. 西安理工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2009. [14]田宠. 家具企业物流外包的策略研究[D]. 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2010. [15]张洁. 基于WNN的企业物流外包风险预测研究[D]. 河北工程大学: 河北工程大学,2009. [16]刘健.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物流外包激励机制研究[D].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2009. [17]姚卓顺,鲁雅萍. 基于企业物流外包的第三方物流选择[J]. 科技和产业,2010,(8). [18]田宇. 从物流外包到物流联盟:契约机制体系与模型[J]. 国际贸易问题,2007,(2). [19]罗勇,卿海锋. 物流外包和自营物流的比较分析——以新一佳超市有限公司为例[J]. 物流技术,2007,(5). [20]赵卫华. 物流外包——烟草商业物流的方向[J].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21]袁志锋. 企业物流外包与物流企业博弈探析[J]. 中国市场,2008,(10). [22]洪怡恬,李晓青. 企业物流外包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外包风险分析与评价[J]. 物流技术,2008,(9). [23]顾睿. 生产企业物流外包中甄选最佳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模型研究[D]. 武汉科技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2008. [24]曾叶. 物流外包及物流绩效评价研究[D].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2006. [25]陈志. 制造业物流成本核算及物流外包决策研究[D]. 大连海事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2007. [26]马鹏,刘斌,徐国强,李秋香. 企业物流业务外包的双向选择模型[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6,(1). [27]招莉莉.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港口企业物流服务外包[D]. 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2009. [28]记者 阮栩. 物流外包好看不好吃?[N]. 信息时报,2003-01-23(C04). [29]程凯媛. 企业物流业务外包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 物流科技,2009,(2). [30]田宇,阎琦. 物流外包关系中物流服务需求方信任的影响因素研究[J]. 国际贸易问题,2007,(5). [31]胡从旭. 基于价值链的企业物流业务外包问题探讨[J]. 物流科技,2008,(11). [32]刘联辉,王坚强. 企业物流外包风险分析及其防范[J].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33]王淑云. 物流外包的效益及外包区域分析[J]. 公路交通科技,2004,(8). [34]记者 鲁松实习生 时琪. 淮矿物流大市场“第三方物流外包”成功运作[N]. 淮南日报,2008-08-10(001). [35]杨树果. 物流外包决策的模糊综合评价[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0,(4). [36]俞仲秋. 当代物流外包中企业战略关系矩阵的探索与研究[J]. 物流科技,2011,(4). [37]俞仲秋. 当代物流外包中有效沟通系统模型研究[J]. 物流技术,2011,(3). [38]杨涛,孙军伟. 物流外包风险管理研究现状述评[J]. 价值工程,2011,(13). [39]虞上尚,刘丹. 基于承包商视角的物流外包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J]. 物流技术,2011,(7). [40]王宇楠.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物流外包策略研究[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 [41]周立军. 企业物流外包风险分析与控制研究[J]. 物流技术,2010,(21). [42]郑平,何雪君. 物流外包业务的风险矩阵模型[J].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11,(1). [43]李朝敏. 浙江省制造企业物流外包程度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 嘉兴学院学报,2011,(2). [44]陈兰芳,吴刚.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逆向物流外包模式研究[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0,(7). [45]公彦德,李帮义. 三级CLSC物流外包与废品回收的临界条件整合研究[J]. 管理工程学报,2010,(2). [46]周湘峰. 生产企业物流外包决策行为分析[J]. 华东经济管理,2010,(5). [47]刘艳锐,孙福田,索瑞霞,孙玉凤. 基于效益最优的企业物流外包决策的量化研究[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0,(10). [48]怀劲梅,颜慧. 基于供应链环境的物流外包风险研究[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6). [49]余泳泽,马欣. 物流外包中专用性资产投资不足的治理模式研究[J]. 物流技术,2010,(12). [50]包祖琦,杨斌. 非对称信息下企业的物流外包服务商数量选择模型[J]. 物流技术,2010,(12).

套用UPS的里的一句广告语,物流令世界更美好,其实UPS广告语是新物流也就是现在的一个发展趋势。如果仔细的回想物流其实真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学术堂精选整理了三十个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1.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分析2.制造企业生产物流合理化的研究3.绿色物流管理的研究4.现代采购管理对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探讨5.第三方物流企业资源整合研究6.中小物流企业竞争力研究7.公路运输业对发展物流服务的研究8.企业物流模式决策分析9.制约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因素的研究10.传统储运如何向现代物流转移11.商业连锁企业配送中心运作研究12.企业物流外包的战略决策和关系管理13.××市物流业发展现状调查14.企业配送体系的构建15.配送中心的选址与规划16.中国物流也现状与发展趋势17.中国物流业的发展战略浅析18.西部地区无六产业发展规划19.西安市场流园区的建设分析20.企业生产过程的物流效率浅析21.准时采购模式在企业当中的运用22.敏捷制造模式下的物流策略23.企业仓储技术研究24.企业运输油画方法探讨25.企业物流中心的建设分析26.连锁经营业的物流配送.策略研究27.企业配送方法浅析28.企业销售物流管理研究29.中国挥手物流的发展策略30.搬运装卸设施的规划与管理

物流成本核算研究毕业论文

想办法亲自去物流企业实习。建议可以去小微型企业。在小企业里,任何一个岗位,只要细心观察,基本都能了解到整个公司的运营。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才更有价值。

有专业做这个的

绿色物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摘要:20 世纪 90 年代全球兴起了一股“绿色浪潮”,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绿色”革命蓬勃兴起,绿色化运动正向各领域渗透。绿色物流就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绿色”运动向物流领域的渗透。绿色物流仍属于一个全新的概念,其显示出来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却是巨大的,必将促进我国绿色物流迅速发展。关键词:绿色物流,物流战略,可持续发展1.绿色物流的定义 绿色物流(Green Logistics)是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才被提出的一个新概念,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国外一些学者对绿色物流的概念有不同的描述。 H﹒J﹒Wu 和 S﹒Dunn 认为绿色物流就是对环境负责的物流系统,既包括从原材料的获取、产品生产、包装、运输、仓储、直至送达最终用户手中的前向物流过程的绿色化,还包括废弃物回收与处置的逆向物流。Jean-Paul Rodrigue, Brian Slack Claude Comtois 认为,绿色物流是与环境相协调的物流系统,是一种环境友好而有效的物流系统。丹麦出版的 Bjorn N﹒Petersen Palle Petersen 合著的《Green Logistics》中定义:绿色物流就是对前向物流(Forward Logistics)和逆向物流(Reverse Logistics)的生态管理(eco-management)。 从国外不同学者的定义可以看出,绿色物流实际上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的概念,凡是以降低物流过程的生态环境影响为目的的一切手段、方法和过程都属于绿色物流的范畴。 在我国 2001 年出版的《物流术语》(GB/T 18354-2001)中,对绿色物流的定义是: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这里以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为指导,再根据现代物流的内涵,给出“绿色物流”的定义:绿色物流是指以降低污染物排放、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通过先进的物流技术和面向环境管理的理念,进行物流系统的规划、控制、管理和实施的过程。 2.绿色物流概念的内涵 上述对绿色物流的各种定义,虽然有不同的表述,但其本质和内涵是基本相似的,可以从如下几方面进行分析:绿色物流的最终目标是可持续性发展。上述定义的共同之处就是,认为绿色物流即是对生态环境友好的物流,亦称生态型的物流。其根本目的是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这一目的实质上是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的统一;这也正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因此,绿色物流可称作是可持续的物流(Sustainable Logistics)。绿色物流的活动范围涵盖产品的全生命周期③。产品在从原料获取到使用消费、直至报废的整个生命周期,都会对环境有影响。而绿色物流既包括对从原材料的获取、产品生产、包装、运输、分销、直至送达最终用户手中的前向物流过程的绿色化,也包括对退货品和废物回收逆向物流过程的生态管理与规划;因此,其活动范围包括了产品从产生到报废处置的整个生命周期。绿色物流的行为主体包括公众、政府及供应链上的全体成员④。由于物流的跨地区和跨行业特征,绿色物流的实施不是仅靠某个企业或在某个地区就能完成的;也不是仅靠企业的道德和责任就能主动实现的。它需要政府的法规约束和政策支持。公众是环境污染的最终受害者。公众的环保意识能促进绿色物流战略的实施,并对绿色物流的实施起到监督的作用。因而,也是绿色物流不可缺少的行为主体。二、中国绿色物流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现状首先,政府对绿色物流理念的推进。我国正处于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时期。一方面,我国面临着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发展任务;另一方面,又面临着相当严峻的环境问题和困难。长期以来,由于技术水平不高,加上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造成了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对资源的开发强度不断加大。同时,人口的持续增长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对经济建设以及资源、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为此,我国政府提出将可持续发展战略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在国家总体战略的指导下,各级地方政府纷纷提出实施绿色工程的具体方案,促进了企业对有关绿色管理策略的实施。其次,企业实施绿色物流的现状。在国家可持续发展原则引导下,许多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已开始形成。不少企业已具有环境意识,将生产绿色产品作为企业经营的宗旨和竞争的法宝;一些企业已按环境标准实行清洁生产,例如,海尔集团已建立起环境管理体系,并获得ISO14001 标准认证。绿色产品生产和绿色消费的意识已得到企业和公众的普遍认可。 2.我国实施绿色物流存在的问题在中国,虽然绿色物流逐渐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并被认为是中国未来物流业发展的趋势之一,但同国际上技术先进的国家相比,我国在绿色物流的观念、政策以及技术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距。缩小并消除这些差距,是全面实施绿色物流管理战略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这些差距具体表现在以3方面:首先是观念上的差距。现代物流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已得到各级政府的认可,但是,绿色物流的理念尚未完全确立。经营者和消费者对国外绿色经营和绿色消费的理念还很淡薄,绿色物流的理念更是几乎没有。绿色物流是绿色产品与绿色消费之间的绿色通道,必须引起政府及企业足够的重视。因此,在重视物流发展的同时,必须将绿色物流上升到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的高度来认识,这也是现代物流发展的终极目标。 其次是政策上的差距。一些发达国家的政府在绿色物流的政策性引导上,制订了诸如控制污染发生源、对清洁燃料的使用予以税收优惠,限制交通量和控制交通流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对物流包装废弃物和产品废弃物的回收重用也进行了规定。我国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一直不断地致力于环境污染方面的政策和法规,但针对物流行业的法规还不是很多。目前有些大城市已开始对污染严重的货车限制行车时间和路线。但是总的讲,我国还缺乏相关的政策法规,缺乏对现有的物流体制进行强制性环境管理的能力。第三是技术上的差距。绿色物流的贯彻实施,不仅依赖于绿色物流理念的建立和政策的制订,还离不开绿色技术的支撑。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物流技术离绿色化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例如,在物流系统规划方面,缺乏全局性的统一规划;在物流设备方面,设备的省力化、清洁化技术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在包装材料及包装方式的处理上,与绿色物流倡导的可重用性、可降解性也存在较大的差距;另外,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功能的限制,也会导致物流路径的迂回与不合理。三、中国绿色物流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资源、环境、科技教育等战略对绿色物流战略和策略的研究有重大指导作用。1.资源战略——循环物流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在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实行资源节约,强调用再生资源替代原生资源,用相对丰裕的资源替代相对稀缺的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通过产品维护、维修来延长产品使用寿命,减缓资源消耗速度;通过新的物流模式,降低物流过程的能源消耗。在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战略观的引导下,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再循环将成为企业的一项法定义务,下面列举的是针对循环物流的一些具体策略:①前向物流过程的资源减量化;②逆向物流;③废弃物物流。2.环境战略——绿色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在从原材料供应到产品生产、包装、运输、分销、使用的整个阶段,对自然资源的污染物排放最少,对城市交通环境的影响最小。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消费者不仅追求产品及其包装的绿色化,也要求产品获取过程、使用过程的环境友好性。因此,企业必须将环境问题作为企业重要的决策变量,对整个供应链进行改造,是之适合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要求,实现整个供应链的绿色化。实施绿色供应链的策略主要包括:①供应商的环境绩效评估及管理;②引入环境方面的帐务审核;③利用第三方物流实现物流包装与运输的绿色化管理;④面向环境的企业物流系统再设计。3.科技战略——绿色物流技术实施绿色物流同样需要科技进步,科技进步对绿色物流战略的实施有重要作用:①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的进步,决定着废旧物品的再利用途径和方式,因而,是企业进行逆向物流渠道设计的影响因素之一;②节能新技术、清洁能源、环保型车辆等技术有利于改善物流过程的能耗和废气污染现象,是绿色物流系统设备与工具决策的影响因素之一;③ 以现代信息技术 CPS、CIS、网络技术等为基础的物流信息系统,有利于物流系统的合理规划和物流系统效率的提高,尤其是能帮助制订最佳运输路线、实现物流资源的共享、减少无效物流量,进而减少能量消耗和污染物排放。4.员工教育战略——绿色物流理念按照可持续发展的人口战略观和教育观,提高人口素质既包括提高人口的科学教育水平和创新能力,还包括加强对可持续发展伦理、道德观念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资源意识。与此战略相适应,绿色物流战略也应该包括对公众、消费者、企业员工的环境意识的宣传,建立员工的环境绩效激励机制,培育企业绿色文化。

有关物流成本核算的论文参考文献

物流成本在企业总成中占很大比重,科学地核算物流成本、有效地控制物流成本成为我国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企业物流成本控制方面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

摘 要:物流成本的管理是利用成本来管理物流,或者说是用成本为手段的一种物流管理方法。因而物流成本管理成为企业物流管理的核心内容,对企业提高服务水平和加强管理效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参考了众多国内外文献后,以企业物流成本的管理和控制为研究对象,在基础理论、管理策略和控制机理等几个层面对企业物流成本管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成本控制

1 企业物流成本概念

企业物流成本是指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企业物流成本也就是指微观物流成本,包括货主企业和物流企业成本。由于分析企业角度不通,物流成本的分析角度也不同。在本文中,进行物流成本管理和控制系统的分析时,所指的都是货主企业物流成本,而它又包括制造企业和商品流通企业。

2 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存在的问题

虽然,越来越多的企业对物流成本的管理给予了极大的重视,但在企业的实际物流成本管理过程中,很多问题日益凸显,给物流成本管理带来了困难,表现为:(1)企业不能从战略的高度上认识到物流成本管理不是简单的计算,而是对物流成本管理所有要素总成本的控制。(2)不能够全面的把握企业在实际的物流业务中的外部成本,导致对于物流费用核算不清。(3)没有对顾客的需求进行详细的调查与区分,因此,没有对客服水平和物流成本作出好的权衡,导致物流成本分析失误。(4)忽略了物流成本管理的信息化趋势。

解决策略

(1)建立物流成本的整合管理。

由于企业的物流系统由多个系统组合而成,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配送,包装,流通加工等,这些系统看似独立,实际上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如果要实现总成本的最优化,那么必须树立系统观念。用系统的观点和系统的思维来解决问题,使各个方面能够协调发展,统一为总成本服务。如果在实际工作中,过分的注重个别活动的成本降低,那么将很有可能忽视整体效益。除此之外,还要建立起现代化的运作方式和管理系统,树立现代化观念,通过信息化的方式改善物流成本管理。

(2)建立正确的物流成本的核算机制。

物流成本的核算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能为企业提供正确的数据,也是企业进行计划和决策的依据。在核算过程中,对数据正确及真实性的把握是非常关键的,因此企业必须获得可靠的数据,由于现在我国还没有统一的核算标准,企业有必要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建立起一套符合自身的核算规划系统,并利用该系统对各个方面进行核算管理。

(3)建立完善的客户服务管理机制。

对于企业来说,要保证经济效益,顾客是最重要的着手点。随着物流的发展,现在很多人也提高了对物流服务的要求,比如从时间上要缩短,品种要齐全等。为了更好的满足顾客的要求,企业必须关注顾客服务的管理。要想从顾客服务方面来寻求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就要确定提供什么样服务水平。针对不同的顾客,企业要制定出不同的服务水平。首先企业要对顾客进行调查和整理,按顾客的不同需求进行分类,然后相应提供不同的服务水平。对顾客的服务与企业成本做对比,建立盈亏分析表,找出最合适的尺度,既能满足顾客需要,又能使企业盈利的方案。在制定好计划后,对该计划的实施结果进行考核。此外,企业应该在平时的服务中注意从多方面提高自己的服务价值,如从差异化着手,从战略上取胜。另外,并不是确定好服务水平就是解决了问题,环境中的不定因素非常多,企业要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时常对这个指标进行研究和调整,最好能够事先对环境的变化作出预测。

(4)整合供应链资源管理。

现代企业竞争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独立企业间的竞争,而是转变成了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甚至可以是超越了国界的供应链间的竞争。企业在这样的形势下,需要做的是转变自身的竞争态度,提高供应链竞争的意识,利用现代信息系统,将供应链上的企业联结起来,取长补短。进行供应链资源管理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链上各个企业之间进行协调,使整个供应链能快速灵活的运作,提供更快更好的服务。要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供应链网络商品销售系统的设计及优化。二是做好供应链的库存管理,否则会存在库存积压成本或缺货成本,这都会增加整个供应链的成本,因此需要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加强信息沟通,能够使企业生产和销售一致。三是要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企业要细心选择自己的伙伴,并能够做到与合作伙伴共进退,达到双赢的目的。由于环境多变,供应链合作伙伴成员只是有限理性的原因,会导致产生一些多余的成本,由此,企业有必要对合作伙伴进行激励政策。

(5)建立现代化的物流信息系统。

现代企业的物流成本,应该关注物流业务运作中产生的信息系统成本,而不单单是局限在以往的物流实体运动消耗。因此,要做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也不能忽视对信息系统的管理。企业的整个运作体系,可以看成是几大流的集合,包括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随着时代的发展,除了物流以外的其他几大流都可以通过Internet来传输,只有物流是办不到的,必须要通过实物的运动来完成。但是,我们不能简单的认为物流就是脱离了信息流的。物流运动的方向,方式等也是要通过信息的导向作用才能完成的。通过信息传递,可以有效的防止库存剩余或者不足而引起的多余的成本损失,还可以根据得到的信息及时的对企业的工作安排进行调整。企业有了自己的信息处理系统,可以提高销售,配送的速度,提高客户满意度,又可以节省时间。因此,我国企业又必要提高对信息系统的重视度。

关于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建议

(1)将经济范畴与技术范畴合为一体。

要做好物流成本控制工作,就要认清什么是物流成本控制,从哪些方面可以做好物流成本控制。物流成本从字面理解来看,是属于经济范畴的概念,是一个与经济活动有关系的概念,如果从技术角度看的话,物流成本是需要计算的,因此它又涉及到技术方面的问题。当我们从经济的角度看待它时,我们要研究先进的管理理论来进行成本控制,比如采用绩效考核,或者采用管理学里的激励措施,领导理论等提高成本控制效率。当从技术的角度看待它时,要研究先进的计算方法,或者采用一些技术性的手段来完成物流运作流程。 (2)将物流成本与客服服务质量合为一体。成本与服务质量的联系与矛盾,本文中已经论述不少,这也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由于二者之间存在二律背反性,所以在进行成本控制时,顾客的服务质量是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要降低物流成本,但也不能牺牲顾客服务质量,控制的过程就是协调降低成本与提高服务的过程,管理者要考虑到双方面都得益,追求的是企业的整体效益最大化目标。

(3)整合事前与事后的控制。

企业成本发生的时段,物流成本可以分为事前控制的成本和事后控制的成本,相对应的控制措施就是事前控制与事后控制。有些成本在物流活动开始时,并没有发生,而是在之后的物流活动中产生消耗,这些成本就属于事前控制的成本。另外一种成本是在物流活动进行中,所产生的消耗,比如员工的工资、福利等,这些费用需要在发生后反馈给企业,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降低下一次活动的费用。

(4)把握整体,注重细节。

由于物流成本的构成十分繁杂,需要进行管理和控制的项目也很多,对物流成本的控制需要有针对性,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因此,要抓住成本控制的关键部分,对成本产生影响的那些因素进行差异化管理和控制,找出重点环节或中心环节加大力度管理。同时也不能忽略物流系统的整体性,坚持追求整体效益最佳的原则,考虑成本优化的全面性,对于多领域的物流成本,要实施全方面的控制,和全过程的控制,甚至是全员控制。全方面就是指不论是运输,包装,仓储,配送,装卸搬运哪个方面都要均衡彼此之间的利益,全过程就是从采购物流,到生产物流,到销售物流,再到回收物流,都要进行控制。

企业物流成本控制措施的研究

(1)从物流功能角度出发——层次成本分析法。物流功能成本包括运输成本,包装成本,储存成本,装卸成本,配送成本等,根据层次分析法,针对不同的物流功能,应采取相应的控制成本的措施。具体控制措施见下表:

不同物流功能采取相应控制成本措施

物流功能成本

控制措施

运输成本

1、降低物流流转次数

2、合理选择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

3、合理选择运输组织模式

4、寻找合理的装卸运载方法,降低成本

5、运用先进的技术降低运输成本

6、运用量化手段,进行合理化的网络建模规划

7、提高对自有工具的再利用和管理,严格控制开支

仓储成本

1、合理选择仓库位置,尽量减少库存点

2、合理分配自有仓库与租用仓库的数目比例,选择最适合的方式(仓库的满仓率;作业灵活性;地点灵活性;规模经济效应;特殊仓储技术;其他因素)

3、运用先进的技术控制库存

4、采用熟知的ABC分类管理法来管理库存

5、对仓库的杂项进行整理,统计与管理控制,从而降低费用

配送成本

1、配送中心的合理选址

2、建立网络模型,优化配送网络,降低配送成本

3、通过现代化的先进技术,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

4、建立通畅的配送信息系统

续表

包装成本 1、确保包装物品购入时的登帐记录,严格控制使用数量

2、逾期没有计划或造成浪费的部门,应追究责任

3、搞好包装用品的回收利用

4、选择质好价廉的包装材料

5、加速包装物周转,克服损失浪费

6、通过市场调差,了解用户的需求,力求包装简单化

(2)从物流成本的形成过程角度出发——系统成本控制法。物流成本的形成过程包括投资阶段、产品设计阶段、供应阶段、生产物流过程、销售阶段,在物流成本形成的不同阶段,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手段,具体控制措施见下表:

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

形成过程

控制措施

投资阶段

1、厂址的选择要合理

2、物流整体系统设计合理

3、进行必要的物流硬件投资

产品设计阶段

1、力求生产多品种多样式的产品

2、力求生产微、小型产品降低包装运输成本

3、力求做到标准化的包装技术

供应阶段

1、寻找最佳合作供应商,建立伙伴关系

2、学习并运用最优的采购管理模式

3、制定最优的采购点和采购量

4、提高物流供应阶段的效率

5、降低采购过程中运输成本

6、整合物流的供应阶段与销售阶段

生产物流过程

1、制定出一套合理的方案来布置生产车间

2、通过对生产进度的控制,降低半成品的库存量

3、制定合理的领料制度,防止物料的无形浪费

销售阶段

1、商流与物流相分离

2、采取少批次大批量的销售模式

3、制定良好的销售环节物流计划

4、对不同的客户与商品,实行差别化控制

5、与竞争伙伴达成共赢,实现共同物流的理念

参考文献

[1]于团叶,金光华.战略成本管理在物流中的应用[J].上海会计,2007,(1):1921.

[2]王欣兰.物流成本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1):35188.

[3]黄娟.浅谈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J].经济生活文摘:上,2013,(2):420421.

[4]姜启跃.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和控制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2,(21).

[5]孙晓媛.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分析[J].中国商贸,2011,8(23):6768.

[6]周启蕾.物流成本的性状及其优化决策[J].上海海运学院学报,2001,(02).

[7]赵萌.物流成本的控制途径[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04):5598.

浅析物流运输企业运输成本控制

摘要:成本、利润和运价是反应物流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经济指标,运输是物流成本中最大的单项成本,本文分析了物流运输企业运输成本构成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物流运输企业运输成本控制的方法。

关键词:运输企业;运输成本;成本控制

一、物流企业运输成本构成

运输服务涉及许多成本,如人工费用、燃油费用、维护费用、端点费用、线路费用、管理费用等,这些成本可以分成随服务量或运量变化的可变成本和不随服务量或运量变化的固定成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随考查范围不同分类也有所不同,所有成本都有部分固定特征,部分可变特征。一般情况下,对于物流运输企业,其固定成本包括获取路权的成本和维护成本,端点设施成本、运输设备成本和承运人管理成本。可变成本通常包括线路运输成本,如燃油和人工成本、设备维护成本、装卸成本、取货和送货成本。

二、影响运输成本的因素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物流专家鲍尔索克斯将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运输成本的因素归纳为七个方面:运距、载货量、货物密度、装载能力、装卸搬运、责任、运输市场因素。

(一)运距

运输距离是影响运输成本的主要因素,直接对劳动、燃料和维修保养等变动成本发生作用,图1显示了距离和成本的一般关系,并说明了以下两个要点:

1、成本曲线不是从原点开始,因为在运输环节中始终存在与接货、发货相关的一些固定成本与运输距离的远近无关,但与货物的提取与交付活动所产生的固定费用有关;

2、成本曲线是随运输距离减少而增长的一个函数,该特征被称为“远距离递减原则”。

(二)载货量

装载量与其他许多物流活动一样,大多数运输活动中存在着规模经济。这种关系如图2所示,它说明了每单位重量的运输成本随载货量的增加而减少。这种关系对管理部门而言,说明了小批量的载货应加以整合,形成大规模的载货运输,从而利用规模经济。

(三)货物密度

货物的密度是货物重量和体积结合,任何运输成本通常都用每个单位重量所产生的费用来表示,运输工具更多的受到载货容积的限制,而不是载重重量的限制。在现实生活中,运输工具、劳动力和燃料费用受到重量的影响不是很大,高密度的产品能够将相对固定的运输成本分摊到更多的重量上,因此,较高密度的产品每个单位重量上分摊的运输成本较低。图3表明随着产品密度的增加,每单位重量的运输成本下降。

(四)装载能力

装载能力是指产品的具体尺寸及其对运输工具(公路、铁路、水运)的空间利用程度的影响。由于有些产品具有特殊的尺寸形状,比如超重或超长、超高、超宽等特征,通常要用专业运输工具进行特殊装载,因此会造成运输工具空间的浪费。

同时,装载能力还受到装运规模的影响,大批量的产品往往能够相互嵌套、方便装载,而小批量的产品则有可能难以装载。

(五)装卸搬运

公路、铁路或水运等的运输可能需要特殊的装卸搬运设备,产品在运输和储存时所采用的成组方式,如装箱或托盘等,也是影响运输成本的因素。

(六)责任

责任主要关系到货物损坏风险及其所导致的索赔事故。承运人必须通过向保险公司投保来预防可能发生的索赔,否则有可能要承担任何可能货物损坏的赔偿责任;托运人可以通过加强保护性包装,或通过降低货物丢失损坏的风险来降低运输成本。

(七)运输市场因素

运输通道中的货物流量以及运输通道流量的平衡等市场因素也会影响到运输成本。“运输通道”是指在运输的起点与终点之间货物发生位移的渠道。运输工具和驾驶员都必须要回到起点,若不能进行返程运输,那么只有空车返回。理想的情况就是“平衡”运输,即运输通道两端流量相等。但由于制造地点与消费地点的需求不平衡,通道两端流量相等的情况很少见。

三、运输成本控制方法

通过分析影响运输成本的因素,我们提出从以下几个方面控制运输成本。

(一)通过提高产品密度优化物流运输成本

目前,大型货运码头和航运多采用集装箱运输,因为这可以使货物的单位容重接近理想状态,即既能恰好满足载重量限制、又恰好满足容积限制,但这种情况几乎是不存在的。轻货密度较小,能满足车辆的载重限制,但易超出车辆的容积限制,单纯运输这种货物会使载重量利用率低下、利润降低,所以企业应该适当配以重货以增大产品的综合密度。同样,给重货配以适当的轻货,也可使产品综合密度接近于车辆的单位容重。

现代运输企业应规范管理来合理搭配轻重货物,以正当途径降低成本获取利润。在实行配载的时候,应注意4点:①配载的货物目的地应为同一方向;②应考虑配载货物的性质能否搭配;③承运人必须充分注意货主对运输的特殊要求;④要考虑产品特性与运输车辆的配置。

(二)利用返程载货提高车辆里程利用率

在实际应用中,利用返程载货来提高车辆的里程利用率将面临很多约束条件,需要解决一些问题。

首先,应该通过缩小运输半径来提高回城载货率;

其次,要在法规和政策层面规范鼓励返程载货;

第三,正确处理和规避由返程载货引起的运输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一般来说,运输企业进入异地后会受到当地企业的排挤,降低运输价格的企业间竞争也在所难免。因此,要预先加强市场调查并拟定对策。

(三)选择最佳运输方式

快运即可由公路运输完成,也可以由铁路、水路、航空等运输方式承担,主要取决于货主对运输质量的要求。时间要求十分紧迫的货物运输,可以由公路或航空承担;而大批量的、时间要求不太紧迫的货物可由铁路甚至水路运输。对于长途运输中的铁路、航空、水路运输,多是采用以下运输手段:

1、拼装整车运输。即运输企业在组织货物运输时,由同一发货人将不同品种货物发往同一到站、同一收货人的零担托运货物,由运输企业自己装配在一个车皮(集装箱)内,以整车运输的方式托运到目的地;或把同一方向不同站点的零担货物,集中组配在一个车皮(集装箱)内运到一个适当的站点,再中转分运。

2、实施托盘化运输。托盘化运输是指利用托盘作为单元货载运输的一种方法,托盘可以相互连续使用。

(四)优化运输路径

重复运输、迂回运输等不合理运输方式造成了运力浪费,增加不必要的运输成本。优化运输路线可择优选择运输方式,降低运输成本。目前多采用的基本算法有点点间运输——最短路径求解法和多点间运输——运输算法。

1、点点间运输最短路径求解法

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算法是运输企业配送系统的最基本算法,通过计算两点之间的最短路线来决定多个配送点之间的最佳运输路线。最短路径问题是优化模型理论中最为基础的问题之一,也是解决其他一些线路优化问题的有效工具。

2、多点间运输——运输算法

多点间运输问题是指有起始点或目的点不唯一的运输调配问题。多点间运输最常见的是产销平衡运输问题,它们设计的总供应能力和总需求是一样的,但是由不同的路径进行配送时,会导致最终的总运输成本不同,此类问题的目标就是寻找最低的总运输问题。

目前运输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运输企业要想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就要形成适合自己的一套科学合理的运输配送体系,同时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加以辅助,从而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参考文献:

[1]叶忠慧.公路货运大型化对降低运输成本的影响[J].公路与汽运, 2009,(01).

[2]徐建,曹有挥,孙伟.基于公路运输成本的长三角轴—辐物流网络的构建[J].地理研究,2009,(04).

[3]王志琴.如何降低运输成本——我国运输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2,(06).

[4]李晓蕾.关注运输成本控制[J].全球瓦楞纸箱工业,2005,(02).

[5]李刚,胡慧娟.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制度构建[J].商业研究,2005,(10).

中小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策略 摘要:我国生产企业长期以来一直是重生产、轻流通,导致物流成本巨大。面对着竞争程度的加剧,以及第一利润和第二利润的逐渐衰竭,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泉及“降低成本的最后边界”,己受到越赖越多的企业的关注。如何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增强企业效益,以及如何加强对其的成本控制是企业的管理者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首先从物流成本的概念、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等基础理论入手,提出了企业物流成本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终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寻找到了有效的物流成本控制策略。关键词:物流;成本;控制策略目 录第1章引言... 研究背景... 研究目的... 研究方法...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5第2章物流成本管理理论综述... 企业物流成本的涵义与构成... 物流成本管理的作用... 物流成本管理的基本原理... 物流战略... 物流成本... 物流质量... 物流服务... 物流标准化... 物流效益... 物流网络规划... 11第3章中小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物流信息化程度及管理落后... 企业物流信息化程度落后... 物流成本管理方法落后... 物流供应链成本过高... 运输费用过高... 包装费用过高... 存货商品储存费用较高... 传统的物流成本核算存在不足... 14第4章物流成本控制问题实例分析... 装卸搬运费用过高... 运输费用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缺乏完善的物流管理体系... 15第5章中小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策略... 提高中小企业对物流成本控制的认识... 构建物流成本控制核算体系... 现代物流信息系统的构建... 物流外包... 绿色物流战略... 18结束语... 19参考文献... 20

物流成本管理就是通过成本去管理物流,管理的对象是物流而不是成本,物流成本管理可以说是以成本为手段的物流管理 方法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物流成本管理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推动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各种企业越来越注重物流的管理。随着企业物流管理意识的不断加强,要想提升物流企业更加有效地管理效率与管理质量,他们首先需要思考的就是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加强物流企业的物流管理,降低企业的成本,有助于推动我国企业更好地发展。但是,在当前的物流企业的管理中,却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这就需要加强物流企业的管理,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对策,降低企业的成本。

现代物流管理与物流成本概述

(一)现代物流管理

现代物流主要是指在需求主体与供给主体之间建立的一种联系,通过克服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障碍,实现服务于商品之间快速、有效地流动的一种经济活动的过程。现代物流主要是为了方便顾客,让顾客满意是其服务宗旨。现代物流是由多种要素共同构成的,具体包括了保管、包装、输送、装卸、流通加工、信息等多方面的要素。现代物流活动坚持为顾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与满意度为宗旨,选择的是顾客能够接受的服务来实现物流活动的顺利进行的。与传统物流相比,现代物流具有许多传统物流不具备的优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现代物流有利于节省商品流通的时间;第二,现代物流有助于现代贸易的顺利进行;第三,现代物流有助于确保经济联系空间的缩短;第四,现代物流有助于社会库存量的节省;第五,现代物流有助于实现流通费用的减少,降低物流的成本。

(二)企业物流成本的构成与核算

物流成本是指在物流活动中活劳动与物化劳动所消耗的货币表现,它是完成整个物流活动所耗费的所有费用的总和。根据物流成本的控制与管理,物流成本包括了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物流企业的物流成本、社会物流成本以及商品流通企业物流成本等四方面的内容。按照国家关于企业物流的相关规定,中国的社会物流总成本包括了流通、生产以及消费等全部过程方面的价值变化以及物品的实体而产生的全部费用。而企业的物流成本核算,首先需要确定核算的对象。根据不同企业的物流活动的不同特点,物流成本核算的对象也是不一样的,成本核算的对象是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而确定的。其次,就需要建立相关的物流成本核算的核算体系;进行物流成本核算的体系是指根据企业的不同特点以及具体的管理情况,然后在确保企业的财务核算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在相应的成本费用账户下进行二级账户的设立,从而保证物流成本的二级核算的独立进行。

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的整体运作效率低

在当前的企业物流管理过程中,存在着整体运作效率偏低的情况。就零售企业来说,物流运作效率比较低主要是指商品的缺货率高的问题。按照罗兰·贝格

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联合对国内的3个城市中的连锁零售企业中的5家连锁零售企业中的12家大型卖场进行相关的 市场调查 ,我们了解到中国的终端缺货率比起国际上的缺货率,还要高出7%左右,中国的缺货率停留在10%左右。而根据零售企业的具体销售特点,商品缺货容易给消费者造成各种不便,引起消费者情绪上的不满,最终导致企业的销售大量减少,不利于企业获得利润。根据不完全统计数据来看,国内的连锁超市因为商品缺货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都能达到830亿元人民币左右。

(二)统一配送率不高

此外,物流企业也存在着配送率不高的情况。就目前我国零售业的发展现状来说,他们没有形成统一的配送制度与配送体系,因而降低了整体的配送效率。另外,在零售业中,许多车辆与仓库并没有充分发挥它们的价值,存在着车辆的空载率偏高的情况,这样就容易造成运动力的大量浪费,导致送达速度的缓慢。此外,零售企业配送的规模一般都偏小,现在投入运营的许多配送中心都没有达到实际需要的经济配送规模,再加上运输都是由分店分别配送的,这就容易出现运输的线路不合理的问题,从而导致城市交通压力的增大。

加强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对策

(一)实行效率化配送

要想加强企业物流成本的控制,就需要加强企业的效率化配送,实现企业成本的降低。企业应该从运输的数量上进行减少处理,通过合理安排车辆的运输并提高装载的效率,确保运送手段的最佳化,这样来保证物流成本的降低。此外,还要注重效率化配送,企业需要充分利用空车,合理使用车辆,还需要加强对货物在运送途中的情况进行了解与控制。

(二)借助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

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受多方面的因素制约,不利于保证各个环节的最优化的控制。因此,借助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有利于将数据及时汇总,并做好相关的分析,从而控制成本。同时,也可以确保各种不同的作业迅速有效地进行。

结语

通过本文关于的分析,我们了解到通过实行效率化配送以及借助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能够有效地控制物流管理的成本。相信本文的分析,能够对于现代物流企业节省成本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摘 要: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物流管理已经成为企业降低成本、创造利润、提高经济效益的新途径。物流成本管理就是通过成本去管理物流,管理的对象是物流而不是成本,物流成本管理可以说是以成本为手段的物流管理方法。现代物流理念引入我国已20余年,但是由于物流成本管理包括的内容极广,涉及到成本核算、库存管理、现代信息系统的建立等各方面的问题,目前,我国对物流成本管理尤其是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研究尚存在许多薄弱环节。

关键词: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现状分析;完善思路

所谓物流成本管理,就是通过成本去管理物流,即管理的对象是物流而不是成本,物流成本管理可以说是以成本为手段的物流管理方法。成本作为物流管理的手段是因为,一是成本能真实地反映物流活动的实态;二是成本可以成为评价所有活动的共同标尺。就第一点而言,一旦用成本去掌握物流活动,物流活动方法上的差别就会以成本差别的形式明显地表现出来。就第二点而言,用成本这个统一的尺度来评价各种活动,可以把性质不同的活动放到同一场合进行比较,是有效管理物流的一种新思路。物流成本管理的目的是物流成本的控制和降低。

一、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现状分析

1.企业内部物流体制没有理顺

虽然不少企业对自身物流体制进行了改革,但并没有真正理顺,体制设计缺乏科学性、前瞻性,与社会物流的发展与分工不协调,没有从供应链的角度,整合供应物流、生产物流和销售物流,在职能制或直线职能制的框架下,依然是条块分割、部门分割。物流一体化的组织结构依然是难以达到的目标,企业物流中心的构建还有很多困难,内部配送难以实现。

2.传统的物流服务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生产运作模式

当前,由于竞争的加剧,企业越来越倾向于大量的定制化生产,对物流的要求也倾向于实行多批次、小批量配送和适时配送。而大多数企业只是企图在过去物流系统的基础上降低物流成本,尚未建立适应现代化生产运作的物流系统,以适应多批次、小批量物流和及时配送的要求,导致了物料不能立即进入生产线,产成品也无法即时流通,增加了企业的物流成本,降低了整体盈利能力。

3.物流意识、理念落后

企业讨论的发展重点通常都是关于生产领域的,而缺乏对物流的关注,“大采购、小批发”、“重商流、轻物流”的观念在人们头脑中仍有较深的痕迹。企业对物流的理解大多仅限于运输、仓储等低增值业务,而对物流系统设计、物流合理化、开发信息系统等高增值业务缺乏应有的了解。没有树立现代物流意识,没有充分认识到现代物流管理是降低生产总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更为严重的是中国企业缺乏现代物流是“第三利润源”的理念没有将物流看成为优化生产过程、强化市场经营的关键,而将物流活动置于附属地位,大多数企业将仓储、运输、装卸搬运、采购、包装、配送等物流活动分散在不同部门,没有纳入一个部门对物流活动进行系统规划和统一运作与管理。另外,在物流的服务意识等方面也与发达国家存在巨大的差距。而企业所建立的物流结构体系正是基于其自身所持有的物流理念,落后的观念必然导致的落后的物流体系和物流管理,当然也就无从谈到降低物流成本。

二、完善物流成本管理的思考

1.物流合理化

物流合理化就是使一切物流活动和物流设施趋于合理,以尽可能低的成本获得尽可能好的物流服务。根据物流成本的效益背反理论,物流的各个活动的成本往往此消彼长,若不综合考虑,必然会造成物流成本的增大,造成物流费用的极大浪费。对于一个企业而言,物流合理化是降低物流成本的关键因素,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整体效益,也是物流管理追求的总目标。物流的合理化要根据企业物流流程的实际情况来设计、规划,不能单纯地、片面地强调某个环节的合理、有效、节省成本,而是必须系统考虑。

2.提高物流速度

物流速度是影响物流成本的重要因素。提高物流速度,节省时间资源,可以减少资金占用,缩短物流周期,降低库存费用,从而节省物流成本。充分体现了“时间就是金钱”。提高物流速度可以从提高各个物流子系统的速度入手,比如,提高采购物流的速度,提高生产物流的速度、提高销售物流的速度,来缩短整个物流周期,提高资金利用率。

三、完善物流成本管理的思路

1.建立现代企业物流组织结构

要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内部物流职能分散,物流活动难以协调的问题,必须从改造企业的组织结构入手,建立现代的企业物流组织结构。目前,企业的物流组织结构主要有几种可供选择:第一,传统组织结构模型。基本是基于传统的职能专业化分工,按职能设置部门,而物流活动实际上分散于各个相关的专业活动中,由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协调。在职能分工中,全部物流职能直接由采购、制造、财务、 市场营销 等部门负责监督管理,简单直接。但是实际中各部门可能从各自的利益出发,很难使物流系统的运作协调一致,企业整个物流活动缺乏连接,容易出现断流现象。第二,功能集合型组织结构。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将各专业部门内的物流功能进行整合,使物流活动在组织中凸现出来,以便于各部门进行计划、控制、协调。这种组织结构对于外部环境较为稳定,采用常规技术,重视内部经营效率,员工专业素质不高的中小规模企业比较适合。

2.构建高效率的物流系统

根据物流成本效益背反理论,物流成本得以降低的关键在于从物流的整体来考虑,而不是片面的强调某一环节。也就是说要把物流的各个环节联系起来看成一个物流系统进行整体设计和管理,以最佳的结构、最好的配合,充分发挥其系统功能、效率,实现整体物流合理化。物流系统包括商品补充、仓储、保管、库存管理、物流作业、出货、配送、信息管理等物流有关的一切活动。显然,对于提高物流质量、加快物流速度、降低物流费用、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损耗,从而降低整个企业的物流成本来说,企业构建物流系统并使之高效率的运作是其必不可少的手段。

参考文献:

[1]张鲲:《试析沃尔玛物流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模式》,《物流技术》,2004年第3期

[2]傅桂林编著《物流成本管理》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3]潘锦华:《自控高手海尔》,《环球供应链》,2004年第5期

[4]魏琳:《构建社会大物流势在必行》,《中国信息报》,2003年3月11日

物流成本管理毕业论文相关 文章 :

1. 关于物流成本管理论文

2. 物流成本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3. 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管理研究论文

4. 浅谈快递物流企业成本管理论文

5. 关于物流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6. 物流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物流企业成本核算研究及对策论文

关键词: 物流 成本管理 对策 中国论文 职称论文【摘要】 成本管理在物流经营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企业对物流进行有效管理的手段。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下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获取最大利润是物流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对目前形势下的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一、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物流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相比的物流需求系数由2006年的提高到了2007年的,表明社会经济发展对现代物流业需求有继续增大的趋势。在举办北京奥运会的经济背景下,我国物流业发展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将加大对物流业发展的重视和支持力度,物流服务逐步由单一运输向配送、仓储、包装、加工、金融服务一体化发展,向供应链整合与一体化管理发展。同时,区域物流逐步整合,泛珠三角、长三角与长江流域区域物流中心与国际物流中心正在形成,第三方物流企业快速成长。由于从2008年开始,我国对国外物流企业的市场进入壁垒和对国内物流企业的保护不复存在,国外物流巨头将依托其国际网络和整体优势,加强对国内物流企业的收购和整合,以抢占国内高端物流服务市场和中小客户市场,国内物流企业面临着新的挑战。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社会物流总成本为45 406亿元,根据国际通用的衡量物流成本的指标——社会物流总成本与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例,计算出该指标为,而美国数十年来该指标一直保持在9%左右。这说明我国的物流成本的管理水平还很低。通过对2007年我国社会物流总成本结构的分析,笔者发现它呈现以下特点:(一)运输成本呈加快增长态势2007年运输成本为24 708亿元,同比增长,增幅比2006年提高个百分点,占社会物流总成本的。(二)保管成本增长较快2007年保管成本为14 943亿元,同比增长,增幅比2006年提高个百分点,占社会物流总成本的。(三)管理成本稳步增长2007年管理成本为5 755亿元,同比增长,增幅比2006年提高个百分点,占社会物流总成本的。二、现阶段我国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分析(一)基础设施落后和物流投资规模较小导致运输、保管成本过高我国物流企业基础设施落后且布局也不合理,同时物流投资规模相对较小,滞后于物流需求的增长,这是当前国民经济发展中出现交通瓶颈、物流不畅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我国企业物流效率相对较低、物流成本依然偏大的重要原因。在微观方面,我国物流行业内部设施大部分已陈旧或老化,装卸搬运机械化水平低,难以适应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多数企业自身扩大再生产资金严重不足,无法进行技术设备的更新和改造。在宏观方面,国家财政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不够,物流基础设施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现行国家增值税税收政策不允许企业抵扣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制约了物流企业固定资产更新的需求,加大了物流行业企业的税负。(二)物流管理效率低下引起管理成本过高1.管理水平落后。大部分物流企业的管理者素质较低,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整个物流行业职工总数的10%左右,大大低于其他行业。同时,许多物流企业片面追求“大”和“全”的发展,而忽视了企业自身素质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企业的管理还停留在原来粗放式、低效的管理水平上。2.信息技术落后。我国传统物流以经营仓储、运输、装卸、养护为重点,不重视对商品配送、流通加工、企业内部的信息化改造,更不重视物流信息的收集、处理及发布和物流技术的引进,信息处理水平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三)物流成本的核算存在明显缺陷我国目前企业财务制度中没有对物流成本设立单独的会计科目来进行核算,而是将与物流活动相关的各种支出列示于企业的各项费用内,或者仅仅将部分的物流成本随材料、制造费用等计入产品的制造成本中。另外,人们往往比较重视运输费、搬运费等显性成本,对于物流环节所消耗的资金利息、设备折旧、人员培训等隐性成本特别是物流活动组织不当所导致的风险和由于效率低下而增加的时间成本,还缺乏足够的认识。日常采用的标准会计成本法一般没有将与库存有关的成本,诸如保险和税收、租金、存货占用的资金及建设仓库所需的资本费用等计算在库存成本内,导致其被低估或模糊。而先进国家的实践证明,对于自营物流的成本支出而言,实际发生的物流成本远远高于外部支付额数倍以上。所以,从现代物流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还没有真正把握实际的物流成本,决策者也很难从现行的会计系统中获得物流成本数据。(四)物流成本控制的手段和方法不成熟目前,我国企业只停留在依靠企业内部物流活动的分析,寻求降低物流成本的方法和措施,注重单个成本的降低,很少注意外部环境的变化,也不考虑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去增加绩效,诸如与生产和销售部门共同去研究物流成本问题,解决机构之间的壁垒问题,仍是一个较为封闭的内部决策支持系统。随着经济的发展,物流企业必将面临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更大的生存风险,有些物流企业重业务发展、忽视风险防范,增加了风险防范的成本。同时,在成本信息交流、反馈以及监督评价中,重视有形成本动因,忽视无形成本动因,不能完整地反映新形势下物流企业的经营活动及战略思想。 三、针对目前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拟采取的对策面对全球激烈的市场竞争,人们把探寻利润的目光转向以降低流通费用被誉为“第三利润源泉”的物流领域,越来越多的企业对物流成本管理高度重视,力图通过降低物流成本,增强竞争优势。针对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和构建物流信息平台,提升信息化水平国家应在目前交通网络的基础上,加强区域交通网络的规划,加快城际交通线路的建设,完善港口物流,构筑航空、水运、铁路和公路等有机衔接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可以采用多元投资渠道,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打破行政限制、行业限制、所有制限制,在统一规划和科学管理的基础上,鼓励和支持各种企业参与高标准、高效率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尽快形成配套的综合运输网络、完善的仓储配送设施、先进的信息网络平台等,特别要兼顾近期运作和长远发展的需要,对现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重新配置,防止物流设施单一、投资分散或重复建设。加快各地区网络基础设施的对接和衔接,逐步建立商业信息数据库,形成电子商务平台,并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规、制度,为网络交易和结算提供法律保障。在整个物流的运作过程中,利用EDI、3G、RF、Internet等现代信息技术,围绕采购、生产、仓储、包装、运输、配送等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信息的采集、交换、传输和处理,使各个节点能够有效地相互协作和无缝对接,构造出合理优化的物流供应链,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的物流效率。(二)大力推广国家标准并完善物流成本的核算2007年5月正式实施的国家标准《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GB/T20523-2006),被专家誉为“填补了国内物流成本计算和管理的空白”,它为我国企业实施物流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手段,实现了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由定性决策向定量分析的跨越,使企业可以准确了解自身的物流成本支出,并且使不同企业之间实施物流成本的比较成为可能,对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发展社会化物流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我国应加强该标准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使标准尽快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在现行会计制度下,可增加企业物流成本的核算和报告,并按照上述标准设计《企业物流成本主表》和附表《企业自营物流成本支付形态表》,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决策依据。(三)努力降低保管成本,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目前,可以采取如下措施来降低保管成本:对现有仓库设施进行有效整合与改造,减少闲置仓库,使之充分利用;对仓库物品采用ABC分类法,将企业的物流成本划分为重点控制、一般控制、忽略控制三类,重点控制A类物流领域的成本发生源;合理控制库存水平,选择恰当的库存订货模型,协调库存成本和订货成本来加速资金周转、降低库存费用等。中小企业的规模和实力决定了它们在建立企业物流服务链条和网络时的不尽完善,如果它们也在内部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物流管理,既削弱了企业对核心生产能力的关注,也不能发挥社会化物流的规模经济优势。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对现有企业进行重组、改造和制度创新的措施。同时,国家也应出台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和相关法规予以支持,通过市场形成第三方物流或物流企业集团,达到规模效应,逐步实现由“企业物流”向“物流企业”的转化。(四)运用战略管理思想实施物流企业的成本控制传统的物流管理方式使企业的采购、制造、市场营销、配送等功能分割,物流成本的计算、管理与控制分块进行,无法对成本进行权衡和控制。根据效益背反理论,由于物流各子系统间的成本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因而子系统成本的降低并不一定能够降低物流总成本。只有通过协调物流各子系统间的运作,将物流成本的管理与企业竞争战略联系起来,才能真正有效地降低包含在产品成本中的物流成本,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管理。也就是采取从战略以及全方位寻求并拓展成本控制的方法,实现成本管理的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体现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分析、考核全方位的管理模式。同时,在物流活动中组织实施作业成本管理法,深入到企业的作业层次,对运输、库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多项作业环节分析、挖掘成本动因,消除作业链中一切非增值作业,并融入战略管理思想,才能促进企业整体价值链的优化,保持长久的竞争力,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主要参考文献】〔1〕 王丹惠.谈谈物流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J〕.财会通讯,2007,(1).〔2〕 刘春霞.我国工业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发展现状及问题〔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4).〔3〕 李卫忠.长株潭区域物流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物流科技,2007,(4).〔4〕 隽娟.中美物流成本的比较研究〔J〕.北方经济,2007,

在生产企业中,物流成本是除原材料成本之外最大的成本支出项目,如今的企业物流管理者通过学习、实践和总结,正在探索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但是必须指出的是,物流成本的绝对数值必然是一直上升的。因为,随着企业通过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来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不断追求,必然会对物流系统注入更大的投资,从而提高了物流成本。高的物流成本是高水平的物流服务的保证,这是物流系统效益背反性的体现,企业很难既提高了物流服务水平,同时又降低了物流成本,除非有根本性的技术进步。但是物流成本上升的幅度低于经济效益的增长幅度,所以物流成本占的比例是在缩小,从而成为经济效益提高的源泉。一、提高企业的物流能力是获得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企业的竞争能力最终反映在对市场的把握能力和获得客户持续满意的能力。这个能力体现在对市场信息的把握程度和反应速度上,通过对市场先机的把握去创造更大的需求市场.这就是积极的参与市场竞争.市场竞争的最终表现是价格,价格竞争的本钱是成本,成本下降的空间取决于物流成本。物流降成本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这个利润源如何凸现。要实现物流成本的降低,首先必须了解物流的实际情况,建立物流成本数据库,对物流系统进行分析,有了基础数据,就有了比较基础,就可以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有了比较基础,才可能制定目标,建立新的物流系统。当前,很多企业的物流管理采用的是分散管理物流的体制: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能力建设、合理化改进、物流运作、信息系统建设与维护分别由若干部门完成,物流系统涉及成本方面的基础数据很难进行完整有效的统计。这个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 现行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中没有单独考虑到物流成本的问题;2. 物流成本的各个项目分散在企业成本核算的不同会计帐户中;3. 从现行的会计系统中无法直接得到各个物流成本项目的金额。由于难于了解企业物流成本的现状,物流的利润源就掩藏在“冰山”之下,使得企业无法明确目标,无法有效“开发”这个利润源。企业发展对物流成本受控的要求十分急迫。物流成本受控的基本要求是明确成本现状。而有效把握物流成本现状的基础保障是构建系统的组织。因此,企业物流系统组织流程再造、机构整合,变分散管理物流为集中系统的管理物流,使企业物流真正的系统化。二、物流降成本是个系统工程,物流系统成本之间存在着效益背反规律在物流各项功能之间,某一种功能成本的降低,会使另一种功能成本增加。由于构成物流成本的元素众多,各种费用互相关联,工作千头万绪。因此,要想切实的进行,就必须设立工作目标,明确任务,确定工作优先级,以项目管理的方法,有序受控的开展,最终获得系统的利润。当前,实现物流降成本的首要任务是:明确物流成本的构成,从原来财务成本费用中剥离出属于物流成本范畴的内容,分析和比较物流成本与制造成本,物流费用与其他费用之间的关系,切实掌握物流系统的成本。分领域全面清理物流系统的资源配置,建立物流成本数据库.建立物流成本科学的比较基础。三、明确物流成本的构成流通领域中的物流成本一般包括库存/运送成本、运输成本、发代方面的费用(货主费用)和管理费用,其中:库存/运送成本:利息、仓储、税收、折旧、残损、人力和保险费用;运输成本:货运成本(公路、铁路、水运、空运、管道);货代方面的费用(货主费用);管理费用:Ax(库存成本 运输成本,A为一常量,其取值范围视具体情况而定)。企业的物流成本由供应物流子系统、生产物流子系统、销售物流子系统和废弃物物流子系统中的显性成本(固定成本)和隐形成本(变动成本)构成.显性成本存在于运输、仓储、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和信息传递等具体的基础设施、设备资源和运作过程中,隐形成本存在于由于物流运作不畅导致的库存费用增加所形成的资金利息成本、库存资金占用的机会成本和市场反应慢的损失及管理不善造成的货物损失和损坏的成本。要明确物流系统的成本构成,就必须明确物流系统的构成,也就是说,必须明确物流通路。四、明确企业物流成本的范围企业物流成本的全貌应该是三维的,这就是支付形态、运作范围和功能形式。就支付形态而言,它包括:人工、材料消耗、运输设施和仓库折旧、合理损耗、资金占用利息、管理费用、委托外包等。就功能形式而言,它包括:包装、搬运、保管、装卸、流通加工、信息交换、物流管理等。通过对物流通路的分析,明确了各个物流子系统中物流成本的可能构成。接下来,我们应该讨论如何建立科学的物流管理会计制度,使物流成本管理与财务会计在系统上联结起来的问题。五、健全企业物流成本财务模式,理清头绪目前,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的构成模式尚未建立,物流成本的各个项目分散在企业成本核算的不同会计账户中。由于物流成本没有被列入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制造企业习惯物流费用计入制造成本和诸项费用中;流通企业则将物流费用包括在商品流通费用中,因此,无论是制造企业还是流通企业,不仅难以按照物流成本的内涵完整地计算出物流成本,而且连已经被生产领域或流通领域分割开来的物流成本,也不能单独真实地计算并反映出来,无法掌握物流成本真实的全貌。这就是为什么至今为止,我们的企业还不能切实的掌握物流系统的成本的原因之所在。

物流成本在企业总成中占很大比重,科学地核算物流成本、有效地控制物流成本成为我国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企业物流成本控制方面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

摘 要:物流成本的管理是利用成本来管理物流,或者说是用成本为手段的一种物流管理方法。因而物流成本管理成为企业物流管理的核心内容,对企业提高服务水平和加强管理效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参考了众多国内外文献后,以企业物流成本的管理和控制为研究对象,在基础理论、管理策略和控制机理等几个层面对企业物流成本管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成本控制

1 企业物流成本概念

企业物流成本是指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企业物流成本也就是指微观物流成本,包括货主企业和物流企业成本。由于分析企业角度不通,物流成本的分析角度也不同。在本文中,进行物流成本管理和控制系统的分析时,所指的都是货主企业物流成本,而它又包括制造企业和商品流通企业。

2 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存在的问题

虽然,越来越多的企业对物流成本的管理给予了极大的重视,但在企业的实际物流成本管理过程中,很多问题日益凸显,给物流成本管理带来了困难,表现为:(1)企业不能从战略的高度上认识到物流成本管理不是简单的计算,而是对物流成本管理所有要素总成本的控制。(2)不能够全面的把握企业在实际的物流业务中的外部成本,导致对于物流费用核算不清。(3)没有对顾客的需求进行详细的调查与区分,因此,没有对客服水平和物流成本作出好的权衡,导致物流成本分析失误。(4)忽略了物流成本管理的信息化趋势。

解决策略

(1)建立物流成本的整合管理。

由于企业的物流系统由多个系统组合而成,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配送,包装,流通加工等,这些系统看似独立,实际上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如果要实现总成本的最优化,那么必须树立系统观念。用系统的观点和系统的思维来解决问题,使各个方面能够协调发展,统一为总成本服务。如果在实际工作中,过分的注重个别活动的成本降低,那么将很有可能忽视整体效益。除此之外,还要建立起现代化的运作方式和管理系统,树立现代化观念,通过信息化的方式改善物流成本管理。

(2)建立正确的物流成本的核算机制。

物流成本的核算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能为企业提供正确的数据,也是企业进行计划和决策的依据。在核算过程中,对数据正确及真实性的把握是非常关键的,因此企业必须获得可靠的数据,由于现在我国还没有统一的核算标准,企业有必要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建立起一套符合自身的核算规划系统,并利用该系统对各个方面进行核算管理。

(3)建立完善的客户服务管理机制。

对于企业来说,要保证经济效益,顾客是最重要的着手点。随着物流的发展,现在很多人也提高了对物流服务的要求,比如从时间上要缩短,品种要齐全等。为了更好的满足顾客的要求,企业必须关注顾客服务的管理。要想从顾客服务方面来寻求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就要确定提供什么样服务水平。针对不同的顾客,企业要制定出不同的服务水平。首先企业要对顾客进行调查和整理,按顾客的不同需求进行分类,然后相应提供不同的服务水平。对顾客的服务与企业成本做对比,建立盈亏分析表,找出最合适的尺度,既能满足顾客需要,又能使企业盈利的方案。在制定好计划后,对该计划的实施结果进行考核。此外,企业应该在平时的服务中注意从多方面提高自己的服务价值,如从差异化着手,从战略上取胜。另外,并不是确定好服务水平就是解决了问题,环境中的不定因素非常多,企业要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时常对这个指标进行研究和调整,最好能够事先对环境的变化作出预测。

(4)整合供应链资源管理。

现代企业竞争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独立企业间的竞争,而是转变成了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甚至可以是超越了国界的供应链间的竞争。企业在这样的形势下,需要做的是转变自身的竞争态度,提高供应链竞争的意识,利用现代信息系统,将供应链上的企业联结起来,取长补短。进行供应链资源管理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链上各个企业之间进行协调,使整个供应链能快速灵活的运作,提供更快更好的服务。要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供应链网络商品销售系统的设计及优化。二是做好供应链的库存管理,否则会存在库存积压成本或缺货成本,这都会增加整个供应链的成本,因此需要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加强信息沟通,能够使企业生产和销售一致。三是要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企业要细心选择自己的伙伴,并能够做到与合作伙伴共进退,达到双赢的目的。由于环境多变,供应链合作伙伴成员只是有限理性的原因,会导致产生一些多余的成本,由此,企业有必要对合作伙伴进行激励政策。

(5)建立现代化的物流信息系统。

现代企业的物流成本,应该关注物流业务运作中产生的信息系统成本,而不单单是局限在以往的物流实体运动消耗。因此,要做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也不能忽视对信息系统的管理。企业的整个运作体系,可以看成是几大流的集合,包括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随着时代的发展,除了物流以外的其他几大流都可以通过Internet来传输,只有物流是办不到的,必须要通过实物的运动来完成。但是,我们不能简单的认为物流就是脱离了信息流的。物流运动的方向,方式等也是要通过信息的导向作用才能完成的。通过信息传递,可以有效的防止库存剩余或者不足而引起的多余的成本损失,还可以根据得到的信息及时的对企业的工作安排进行调整。企业有了自己的信息处理系统,可以提高销售,配送的速度,提高客户满意度,又可以节省时间。因此,我国企业又必要提高对信息系统的重视度。

关于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建议

(1)将经济范畴与技术范畴合为一体。

要做好物流成本控制工作,就要认清什么是物流成本控制,从哪些方面可以做好物流成本控制。物流成本从字面理解来看,是属于经济范畴的概念,是一个与经济活动有关系的概念,如果从技术角度看的话,物流成本是需要计算的,因此它又涉及到技术方面的问题。当我们从经济的角度看待它时,我们要研究先进的管理理论来进行成本控制,比如采用绩效考核,或者采用管理学里的激励措施,领导理论等提高成本控制效率。当从技术的角度看待它时,要研究先进的计算方法,或者采用一些技术性的手段来完成物流运作流程。 (2)将物流成本与客服服务质量合为一体。成本与服务质量的联系与矛盾,本文中已经论述不少,这也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由于二者之间存在二律背反性,所以在进行成本控制时,顾客的服务质量是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要降低物流成本,但也不能牺牲顾客服务质量,控制的过程就是协调降低成本与提高服务的过程,管理者要考虑到双方面都得益,追求的是企业的整体效益最大化目标。

(3)整合事前与事后的控制。

企业成本发生的时段,物流成本可以分为事前控制的成本和事后控制的成本,相对应的控制措施就是事前控制与事后控制。有些成本在物流活动开始时,并没有发生,而是在之后的物流活动中产生消耗,这些成本就属于事前控制的成本。另外一种成本是在物流活动进行中,所产生的消耗,比如员工的工资、福利等,这些费用需要在发生后反馈给企业,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降低下一次活动的费用。

(4)把握整体,注重细节。

由于物流成本的构成十分繁杂,需要进行管理和控制的项目也很多,对物流成本的控制需要有针对性,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因此,要抓住成本控制的关键部分,对成本产生影响的那些因素进行差异化管理和控制,找出重点环节或中心环节加大力度管理。同时也不能忽略物流系统的整体性,坚持追求整体效益最佳的原则,考虑成本优化的全面性,对于多领域的物流成本,要实施全方面的控制,和全过程的控制,甚至是全员控制。全方面就是指不论是运输,包装,仓储,配送,装卸搬运哪个方面都要均衡彼此之间的利益,全过程就是从采购物流,到生产物流,到销售物流,再到回收物流,都要进行控制。

企业物流成本控制措施的研究

(1)从物流功能角度出发——层次成本分析法。物流功能成本包括运输成本,包装成本,储存成本,装卸成本,配送成本等,根据层次分析法,针对不同的物流功能,应采取相应的控制成本的措施。具体控制措施见下表:

不同物流功能采取相应控制成本措施

物流功能成本

控制措施

运输成本

1、降低物流流转次数

2、合理选择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

3、合理选择运输组织模式

4、寻找合理的装卸运载方法,降低成本

5、运用先进的技术降低运输成本

6、运用量化手段,进行合理化的网络建模规划

7、提高对自有工具的再利用和管理,严格控制开支

仓储成本

1、合理选择仓库位置,尽量减少库存点

2、合理分配自有仓库与租用仓库的数目比例,选择最适合的方式(仓库的满仓率;作业灵活性;地点灵活性;规模经济效应;特殊仓储技术;其他因素)

3、运用先进的技术控制库存

4、采用熟知的ABC分类管理法来管理库存

5、对仓库的杂项进行整理,统计与管理控制,从而降低费用

配送成本

1、配送中心的合理选址

2、建立网络模型,优化配送网络,降低配送成本

3、通过现代化的先进技术,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

4、建立通畅的配送信息系统

续表

包装成本 1、确保包装物品购入时的登帐记录,严格控制使用数量

2、逾期没有计划或造成浪费的部门,应追究责任

3、搞好包装用品的回收利用

4、选择质好价廉的包装材料

5、加速包装物周转,克服损失浪费

6、通过市场调差,了解用户的需求,力求包装简单化

(2)从物流成本的形成过程角度出发——系统成本控制法。物流成本的形成过程包括投资阶段、产品设计阶段、供应阶段、生产物流过程、销售阶段,在物流成本形成的不同阶段,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手段,具体控制措施见下表:

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

形成过程

控制措施

投资阶段

1、厂址的选择要合理

2、物流整体系统设计合理

3、进行必要的物流硬件投资

产品设计阶段

1、力求生产多品种多样式的产品

2、力求生产微、小型产品降低包装运输成本

3、力求做到标准化的包装技术

供应阶段

1、寻找最佳合作供应商,建立伙伴关系

2、学习并运用最优的采购管理模式

3、制定最优的采购点和采购量

4、提高物流供应阶段的效率

5、降低采购过程中运输成本

6、整合物流的供应阶段与销售阶段

生产物流过程

1、制定出一套合理的方案来布置生产车间

2、通过对生产进度的控制,降低半成品的库存量

3、制定合理的领料制度,防止物料的无形浪费

销售阶段

1、商流与物流相分离

2、采取少批次大批量的销售模式

3、制定良好的销售环节物流计划

4、对不同的客户与商品,实行差别化控制

5、与竞争伙伴达成共赢,实现共同物流的理念

参考文献

[1]于团叶,金光华.战略成本管理在物流中的应用[J].上海会计,2007,(1):1921.

[2]王欣兰.物流成本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1):35188.

[3]黄娟.浅谈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J].经济生活文摘:上,2013,(2):420421.

[4]姜启跃.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和控制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2,(21).

[5]孙晓媛.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分析[J].中国商贸,2011,8(23):6768.

[6]周启蕾.物流成本的性状及其优化决策[J].上海海运学院学报,2001,(02).

[7]赵萌.物流成本的控制途径[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04):5598.

浅析物流运输企业运输成本控制

摘要:成本、利润和运价是反应物流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经济指标,运输是物流成本中最大的单项成本,本文分析了物流运输企业运输成本构成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物流运输企业运输成本控制的方法。

关键词:运输企业;运输成本;成本控制

一、物流企业运输成本构成

运输服务涉及许多成本,如人工费用、燃油费用、维护费用、端点费用、线路费用、管理费用等,这些成本可以分成随服务量或运量变化的可变成本和不随服务量或运量变化的固定成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随考查范围不同分类也有所不同,所有成本都有部分固定特征,部分可变特征。一般情况下,对于物流运输企业,其固定成本包括获取路权的成本和维护成本,端点设施成本、运输设备成本和承运人管理成本。可变成本通常包括线路运输成本,如燃油和人工成本、设备维护成本、装卸成本、取货和送货成本。

二、影响运输成本的因素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物流专家鲍尔索克斯将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运输成本的因素归纳为七个方面:运距、载货量、货物密度、装载能力、装卸搬运、责任、运输市场因素。

(一)运距

运输距离是影响运输成本的主要因素,直接对劳动、燃料和维修保养等变动成本发生作用,图1显示了距离和成本的一般关系,并说明了以下两个要点:

1、成本曲线不是从原点开始,因为在运输环节中始终存在与接货、发货相关的一些固定成本与运输距离的远近无关,但与货物的提取与交付活动所产生的固定费用有关;

2、成本曲线是随运输距离减少而增长的一个函数,该特征被称为“远距离递减原则”。

(二)载货量

装载量与其他许多物流活动一样,大多数运输活动中存在着规模经济。这种关系如图2所示,它说明了每单位重量的运输成本随载货量的增加而减少。这种关系对管理部门而言,说明了小批量的载货应加以整合,形成大规模的载货运输,从而利用规模经济。

(三)货物密度

货物的密度是货物重量和体积结合,任何运输成本通常都用每个单位重量所产生的费用来表示,运输工具更多的受到载货容积的限制,而不是载重重量的限制。在现实生活中,运输工具、劳动力和燃料费用受到重量的影响不是很大,高密度的产品能够将相对固定的运输成本分摊到更多的重量上,因此,较高密度的产品每个单位重量上分摊的运输成本较低。图3表明随着产品密度的增加,每单位重量的运输成本下降。

(四)装载能力

装载能力是指产品的具体尺寸及其对运输工具(公路、铁路、水运)的空间利用程度的影响。由于有些产品具有特殊的尺寸形状,比如超重或超长、超高、超宽等特征,通常要用专业运输工具进行特殊装载,因此会造成运输工具空间的浪费。

同时,装载能力还受到装运规模的影响,大批量的产品往往能够相互嵌套、方便装载,而小批量的产品则有可能难以装载。

(五)装卸搬运

公路、铁路或水运等的运输可能需要特殊的装卸搬运设备,产品在运输和储存时所采用的成组方式,如装箱或托盘等,也是影响运输成本的因素。

(六)责任

责任主要关系到货物损坏风险及其所导致的索赔事故。承运人必须通过向保险公司投保来预防可能发生的索赔,否则有可能要承担任何可能货物损坏的赔偿责任;托运人可以通过加强保护性包装,或通过降低货物丢失损坏的风险来降低运输成本。

(七)运输市场因素

运输通道中的货物流量以及运输通道流量的平衡等市场因素也会影响到运输成本。“运输通道”是指在运输的起点与终点之间货物发生位移的渠道。运输工具和驾驶员都必须要回到起点,若不能进行返程运输,那么只有空车返回。理想的情况就是“平衡”运输,即运输通道两端流量相等。但由于制造地点与消费地点的需求不平衡,通道两端流量相等的情况很少见。

三、运输成本控制方法

通过分析影响运输成本的因素,我们提出从以下几个方面控制运输成本。

(一)通过提高产品密度优化物流运输成本

目前,大型货运码头和航运多采用集装箱运输,因为这可以使货物的单位容重接近理想状态,即既能恰好满足载重量限制、又恰好满足容积限制,但这种情况几乎是不存在的。轻货密度较小,能满足车辆的载重限制,但易超出车辆的容积限制,单纯运输这种货物会使载重量利用率低下、利润降低,所以企业应该适当配以重货以增大产品的综合密度。同样,给重货配以适当的轻货,也可使产品综合密度接近于车辆的单位容重。

现代运输企业应规范管理来合理搭配轻重货物,以正当途径降低成本获取利润。在实行配载的时候,应注意4点:①配载的货物目的地应为同一方向;②应考虑配载货物的性质能否搭配;③承运人必须充分注意货主对运输的特殊要求;④要考虑产品特性与运输车辆的配置。

(二)利用返程载货提高车辆里程利用率

在实际应用中,利用返程载货来提高车辆的里程利用率将面临很多约束条件,需要解决一些问题。

首先,应该通过缩小运输半径来提高回城载货率;

其次,要在法规和政策层面规范鼓励返程载货;

第三,正确处理和规避由返程载货引起的运输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一般来说,运输企业进入异地后会受到当地企业的排挤,降低运输价格的企业间竞争也在所难免。因此,要预先加强市场调查并拟定对策。

(三)选择最佳运输方式

快运即可由公路运输完成,也可以由铁路、水路、航空等运输方式承担,主要取决于货主对运输质量的要求。时间要求十分紧迫的货物运输,可以由公路或航空承担;而大批量的、时间要求不太紧迫的货物可由铁路甚至水路运输。对于长途运输中的铁路、航空、水路运输,多是采用以下运输手段:

1、拼装整车运输。即运输企业在组织货物运输时,由同一发货人将不同品种货物发往同一到站、同一收货人的零担托运货物,由运输企业自己装配在一个车皮(集装箱)内,以整车运输的方式托运到目的地;或把同一方向不同站点的零担货物,集中组配在一个车皮(集装箱)内运到一个适当的站点,再中转分运。

2、实施托盘化运输。托盘化运输是指利用托盘作为单元货载运输的一种方法,托盘可以相互连续使用。

(四)优化运输路径

重复运输、迂回运输等不合理运输方式造成了运力浪费,增加不必要的运输成本。优化运输路线可择优选择运输方式,降低运输成本。目前多采用的基本算法有点点间运输——最短路径求解法和多点间运输——运输算法。

1、点点间运输最短路径求解法

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算法是运输企业配送系统的最基本算法,通过计算两点之间的最短路线来决定多个配送点之间的最佳运输路线。最短路径问题是优化模型理论中最为基础的问题之一,也是解决其他一些线路优化问题的有效工具。

2、多点间运输——运输算法

多点间运输问题是指有起始点或目的点不唯一的运输调配问题。多点间运输最常见的是产销平衡运输问题,它们设计的总供应能力和总需求是一样的,但是由不同的路径进行配送时,会导致最终的总运输成本不同,此类问题的目标就是寻找最低的总运输问题。

目前运输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运输企业要想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就要形成适合自己的一套科学合理的运输配送体系,同时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加以辅助,从而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参考文献:

[1]叶忠慧.公路货运大型化对降低运输成本的影响[J].公路与汽运, 2009,(01).

[2]徐建,曹有挥,孙伟.基于公路运输成本的长三角轴—辐物流网络的构建[J].地理研究,2009,(04).

[3]王志琴.如何降低运输成本——我国运输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2,(06).

[4]李晓蕾.关注运输成本控制[J].全球瓦楞纸箱工业,2005,(02).

[5]李刚,胡慧娟.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制度构建[J].商业研究,2005,(10).

想办法亲自去物流企业实习。建议可以去小微型企业。在小企业里,任何一个岗位,只要细心观察,基本都能了解到整个公司的运营。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才更有价值。

关于物流成本论文范文资料

3000字物流管理论文范文篇三 浅谈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 摘要:物流业在我国起步较晚。物流成本管理开始组织化。物流成本管理是降低物流成本、增加企业利润的最有效手段。 关键词:物流,物流成本,物流成本管理,对策 随着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不断发展,企业在物流成本上的管理成为了企业经营管理中实现利润增长的第三源泉。本文就近年来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物流据点分散,物流机能不具能动性;信息技术水平较低;我国现行制度与 政策法规 不健全;物流业务处理仍处于固有模式;客户服务水平较低;物流费用的核算方法使企业无法从外部正确把握企业的实际物流成本等一系列问题展开分析,指出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要想摆脱当前的不利处境,只有通过对流通全过程进行管理;借助现代信息系统;参与共同配送和效率化配送;提高对顾客的物流服务水平;加快物流速度;利用物流外委;建立物流分公司才能发现企业物流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各个物流相关部门进行比较和评价,制定物流计划,确定物流管理战略,发现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强化总体物流成本管理的目的. 关 键 词 物流;物流成本;物流成本管理;问题;对策 浅谈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 湖南商学院会计系会计学03级02班 吉小华 一、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发展状况概述 物流业在我国起步较晚,1979年中国物资经济学会派代表团参加了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国际物流会议,第一次把“物流”这一概念从日本介绍到了国内。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的流通领域还带有浓重的计划经济色彩。90年代初,由于竞争的激烈,商业系统才开始重视物流。进入90年代后期,物流这个“第三利润源”引起了社会和企业的关注,物流成本管理开始组织化。进入了新世纪,随着中国加入WTO,加快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物流”这个名词成为企业界投资的新 热点 。稍有实力的制造业企业、零售连锁企业和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动辄上千万元甚至数十亿投资建设自己的物流部、物流公司、物流中心或物流港。据摩根.斯坦利亚太投资研究所最近对中国物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每年的物流费用超过20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万亿元),预期未来10年内物流费用还将有20%的增长幅度。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企业界对物流业的重视,但从某种程度上也使物流营运走进了误区。目前我国的物流及物流成本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2003年据世界银行推测,中国的物流费用占GDP的比重约为,比发达国家高出1倍左右;2003年中国工业企业流动资金年周转速度为次,而日本制造业年均周转速度为15至18次;据专家估计,中国仅汽车空驶率就高达37%,相当于150万辆载重汽车来回空跑,每年由此造成的全国物资损耗约在3000亿元以上。所以,企业若能通过对物流成本的系统化管理控制、有效减少或消除生产过程中不增值的物流作业,将对企业经营行为产生潜在的获利支撑作用。物流成本管理是降低物流成本、增加企业利润的最有效手段,对物流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使企业获取利润增长的第三源泉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据点分散,物流机能不具能动性 我国中小企业物流网点比较分散,保管设施、物流作业现场较为狭窄,订发货、保管、配送等分散进行,物流就会产生交错。而在供应方就会出现同一订货方的不同事业部一日数次配送,物流的部署相互独立,即物流机能不能相互协同,这样物流活动不可能有效进行。随着对频度、少量化的经营的扩大,对配送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在这一种情况下,如果企业不充分考虑用户的产业特性和运送商品的特性,无疑会使供应商的物流成本大大增加,从而导致过剩的物流服务。这不仅不会使企业物流成本下降,反而会有碍于物流效益的实现。对此类问题进行改善是实现良好物流水准与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的关键。 (二)信息技术水平较低 1、现代物流成本管理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技术,从物流过程来说,80%的物流程序是相似的,但企业方无法运用物流专家管理系统为企业提供物流成本管理指导,而现代信息技术也得不到充分利用。 2、由于营业部门收集的订货信息精度较低,就不能灵活地运用于发货管理,除此以外,即便运用,也会造成大量的过剩库存或缺货。各企业内部的物流效率化仍难以使企业在竞争中取得成本上的竞争优势。 3、现代电子商务不断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B2B交易平台,但我国的大部分中小企业人无法充分运用此项技术,从而无法获得市场上正确及时地贸易交易机会,无法进行低成本物流信息的交换,进而无法进行低成本营销,拓展更宽的业务与市场。而现代利用网络媒体的互动性,实现网上宣传和网上营销已使企业必须构筑与物流业务水平相吻合的计算机系统 (三)我国现行制度与政策法规不健全 与国际物流相比,我国物流业还刚刚起步,相关的制度和法规尚未完善,企业在改善自身物流效率时,必须要在企业内外重新配置物流资源,而不完善的法规与制度就会阻碍企业的物流资源再分配,而物流企业跨区域开展物流业务也常常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困扰,国有企业在选择外部更为高效的物流服务,处置原有储运设施和人员时,更是遇到巨大阻碍,这些都影响着企业物流效率以及企业成本的耗费。而随着我国加入WTO后,WTO的关于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和互惠待遇三项非歧视原则,反倾销、反补贴和取消数量限制三项公平竞争原则以及透明开放原则等,都对我国传统流通体制和交通运输体制提出了挑战,靠旧体制生存的企业在今天这种局面下更是难以为继。 (四)物流业务处理仍处于固有模式 1、业务规模扩大的同时,虽然计算机系统部分进行了改造,然而却与物流业务不相符,即便是现有的业务,也不能通过计算机系统做到根本的改变。 2、出入货的波动较大,没有很好的配置人员。不能灵活运用闲散人员,依赖于 经验 实施保管和分拣作业,加工人员不能很好地理解工作。熟练的人员不能有效工作,作业率很低。 3、预订配送方面,不能对运行情况和一日配送件数进行很好的核查。不能掌握每趟配送个数、质量等配送状况,亦即配送效率不清楚。 4、没有传票就出货,即便有传票,也是在出货后再进行传票处理,其结果现货与账面库存不相符,库存管理很繁重。 5、经营人员兼做物流,一方面物流的非效率改善无法实现,另一方面也无法专心于经营活动。在商物一体化体制下,往往错误地认为营业人员兼治的进货业务也是经营的一部分。 (五)客户服务水平较低 物流成本中的客户服务成本是一种隐性成本,是当物流客户服务水平令客户不满时,产生的销售损失,客户成本还包括失去潜在客户所带来的销售损失。物流服务水平是影响客户购买和连续购买的关键因素,也是企业用来吸引潜在客户的有效手段。曾经有调查显示,在中国,客户对客户服务不满意度达到60%,而每个不满意的客户平均会向9个人诉说这种不满,而这种诉说有可能使这些听众打消选择该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念头,从而使企业丧失原本可以获得的潜在的销售机会。 (六)物流费用的核算方法无法从外部正确把握实际物流成本 在通常的企业财务决算表中,表示物流费用核算的是企业对外部运输业者或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所支付的运输费或向合同共用仓库支付的商品保管费等等传统的物流费用。相反,对于企业内与物流相关的人工费、设备折旧费、固定资产税等各种费用则是与企业其他经营费用统一归集核算。因而,从现代物流成本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难以从外部正确把握实际的企业物流成本。现代先进国家的实践经验表明,除了企业向外部支付的物流费用外,企业内部发生的物流费用往往要超过外部支付额的5倍以上。论文检测。 三、促进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发展的对策 (一)对流通全过程进行管理 物流过程是一个创造时间性价值和空间性价值的经济活动过程。为了使企业能提供最佳的价值效能,就必须保证物流在各个环节的合理化和物流过程的迅速、通畅;物流系统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要对它进行优化,企业需要借助于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控制: 1、充分考虑企业整个供应链过程的物流成本效率化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追求企业物流的效率化,应考虑从产品制成到送达最终用户的整个供应链过程的物流成本效率化,即物流设施的投资或扩建与否要视整个流通 渠道 的发展和要求而定。随着零售业中便民店、折扣店的迅猛发展,在客观上要求厂商改变原有的直接面对批发商经营的模式,建立新型的业态模式,展开直接面向零售店铺的物流配送活动,同时又要求建立新型的合乎现代物流发展要求的物流配送中心。 2、针对每个客户成本可削减的幅度 当今零售业的价格竞争异常激烈,作为发货方的厂商或批发商都应努力提高针对不同客户的物流服务,如将原来1日1次的商品配送,改为一周2次的配送等。虽此种方法会影响最终用户对厂商和批发商的信赖,但在目前建立新型的物流配送模式的前提下,这还是可行的。 (二)借助现代信息系统 现代信息系统为彻底地、真正地实现物流费用的降低提供了捷径。借助现代信息系统,不但可以使各种物流作业或业务处理能准确、迅速地进行,而且可以将组织订购的意向、数量、价格等信息在网络上进行传输,还可以使生产、流通全过程中的组织或部门分享由此带来的利益。现代信息系统有以下两个方面构筑而成: 1、使各种物流作业或业务处理能准确、迅速地进行 具体的做法,就是将企业定购的意向、数量、价格等信息在网络上进行传输,从而使生产、流通全过程的企业或部门分享由此带来的利益,充分对应可能发生的各种需求,进而调整不同企业间的经营行为和计划,从整体上控制了物流成本发生的可能性。 2、建立一体化的物流信息系统 为正确地运用信息化管理多个部门中的物流业务,计算机的数据必须能够正确反映现在的物流状况,对物流信息系统设计要把握无信息下不变动商品的大原则和实时掌握从商品的入货、保管到出货动向的在线处理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具体的做法为: (1)把业务分为必须由人来判断的和由机械操作的,固定形式的业务全部采用计算机的自动处理系统,做到业务的完全合理性。论文检测。在信息导入之前,必须实现业务处理规则的标准化。 (2)系统的设计不止在企业内部,还应在客户和供应商等交易方式的信息网络化,尽量设计出能够迅速、正确发送和接收数据的系统。 (3)在数据来源处及时判断出错数据并修改错误数据,通过网络从对方那里得到正确的数据,尽量简化制作数据的业务 (4)在设计信息系统过程中,不仅要使输入数据简单化,还要使输入的数据能够在其他系统内被充分使用,减少数据重复输入。物流信息系统产生的数据提供给应收账款回收子系统和应付账款支付子系统,能够产生更大的效果。 (三)参与共同配送和效率化配送 共同配送,是经长期的发展和探索总结出的一种追求合理化配送的配送形式。自制利用共同配送关系,可以达到优势共享。这也是在美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采用广泛的、影响面较大的一种先进物流方式。伴随配送产生的成本费用要尽可能降低,特别是多频度、小单位配送的发展,更要求企业采用效率化的配送方式。企业要实现配送的效率化应从以下几点下手: 1、进行配车计划管理 配车计划,是与客户的订货相吻合,将生产或购入的商品按客户制定的时间、地点进行配送的计划。作为制造商,需通过有效的配送计划信息系统缩短对客户的商品配送,同时降低成本,产品生产出来后,装载在车辆中进行配送。对于发货量多的企业应组合车辆的装载量和运行路线;对于车辆有限的企业,应事先计划好行车路线及不同路线的行车数量,这样才能使配送活动有序地开展。 2、提高装载率 在提高装载方面可以引荐先进企业的做法,就是将本企业生产经营的商品名称、容积、重量等数据输入到物流信息系统中,再根据客户的订货要求计算出最佳装载率。 3、进行车辆运行管理 追求车辆运行的效率化。可在汽车上搭载一个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通过这种终端与物流中心进行沟通以达到对货物在途情况的控制及有效利用空车信息,合理配车。 (四)提高对顾客的物流服务水平 提高对客户的物流服务水平是确保利润的最重要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讲,提高客户服务是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方法之一。最佳的物流客户服务水平,可以创造客户满意与客户信任,减少现有客户和潜在客户的流失,从而大幅度降低失销成本——客户服务成本。然而,客户服务成本的降低(也就是客户服务水平的提高)要求大量的存货、快捷的运输、充分的仓容和高效的订单处理,这必须增加狭义物流成本。而降低客户服务成本与狭义物流成本之间的悖反关系。 物流客户服务水平 结合上表,说明随着物流客户服务水平的提高,狭义物流成本将加速增长。比如,将服务水平由80%提高到84%所增加的狭义物流成本要比将客户服务水平从84%提高到88%所增加的狭义物流成本要小。 但是,客户服务方面,还应注意一个量度,超量的物流服务不仅不能带来物流成本的减少,反而有碍于物流效益的实现。 (五)加快物流速度 提高物流速度,可以减少资金的占用,缩短物流周期,降低存储费用,从而节省物流成本。海尔公司提出的“零营运成本”,就是靠加快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的速度来缩短整个物流周期,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从而达到零营运资本。美国的生产企业的物流速度平均每年16至18次,而中国还不到2次,这说明,生产同样的产品,我国同行业者需要的资金是对方的8至9倍,可见,在中国,通过提高物流效率来降低物流成本的空间非常巨大,充分加快物流速度,可使企业减少物流成本的支出,获得更大利益。 (六)利用物流外委 物流外委也就是第三方物流,这在我国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它是利用企业外部的分销公司、运输公司、仓库或第三方货运人执行本企业的物流管理或产品分销职能的全部或部分。其范围可以是对传统运输或仓储服务的有限的简单购买,或是广泛的,包括对整个供应链管理的复杂的合同。它可以是常规的,即将先前内部开展的工作外委,或是创新,有选择地补充物流管理手段,以提高物流效益。一个物流外委服务供应商可以使一个公司从规模经济,更多地节约门对门运输等方面的运输费用,并体现出利用这些专业人员与技术的优势。另外,一些突发事件、额外费用如空运和租车等问题的减少,增加了工作的有序性和供应链的可预测性。 (七)建立物流分公司 这种方法可以使物流业务仍然处于企业的总体控制之下,与此同时,通过分公司的独立经营,来实现物流成本的下降。论文检测。根据日本《流通设计》杂志对日本物流分公司的调查显示:如今大多数公司的物流分公司主要以削减母公司的物流成本为第一目标,在此基础上,分公司的业务逐渐向接受委托和战略经营发展。此种方法最主要是能借此提高物流经营能力,进而维持母公司的物流服务质量,保证公司整体经营战略的统一性。 四、总结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经济全球一体化、市场国际化、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化的今天,物流营运与物流成本已成为企业扩大市场、降低成本、增加利润、获取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近年来我国企业的经营者们已有所认识,但目前中国的物流、物流成本及物流成本管理的认识还停留在起步阶段。如何加深对物流及物流成本的认识,从而对物流成本实行系统有效的管理控制,低成本、高效能、高质量地满足客户需要,实现企业成本耗用最小化、资本增值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物流成本管理成为了企业消除“物流冰山”,获取利润的第三源泉,更是成为关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战略性问题。 由此可见,在未来企业全面发展物流领域,获取更大资本增值和更大利润时,物流成本管理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要在这场竞争中胜出,必须正确地认识自身特点和优势,挑战传统经营模式,制定正确的企业发展战略,在信息技术、商品配送技术和客户服务技术等方面迅速提高营运能力,全面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连桂兰等编著.如何进行物流成本管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Z]. [2]刘伟 刘国宁等编著.职业经理人最新实用手册.现代物流.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Z]. [3]李伊松 易华等编著.物流成本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Z]. [4]邓凤祥著.现代物流成本管理.北京.[M]经济管理出版社.

物流成本管理就是通过成本去管理物流,管理的对象是物流而不是成本,物流成本管理可以说是以成本为手段的物流管理 方法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物流成本管理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推动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各种企业越来越注重物流的管理。随着企业物流管理意识的不断加强,要想提升物流企业更加有效地管理效率与管理质量,他们首先需要思考的就是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加强物流企业的物流管理,降低企业的成本,有助于推动我国企业更好地发展。但是,在当前的物流企业的管理中,却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这就需要加强物流企业的管理,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对策,降低企业的成本。

现代物流管理与物流成本概述

(一)现代物流管理

现代物流主要是指在需求主体与供给主体之间建立的一种联系,通过克服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障碍,实现服务于商品之间快速、有效地流动的一种经济活动的过程。现代物流主要是为了方便顾客,让顾客满意是其服务宗旨。现代物流是由多种要素共同构成的,具体包括了保管、包装、输送、装卸、流通加工、信息等多方面的要素。现代物流活动坚持为顾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与满意度为宗旨,选择的是顾客能够接受的服务来实现物流活动的顺利进行的。与传统物流相比,现代物流具有许多传统物流不具备的优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现代物流有利于节省商品流通的时间;第二,现代物流有助于现代贸易的顺利进行;第三,现代物流有助于确保经济联系空间的缩短;第四,现代物流有助于社会库存量的节省;第五,现代物流有助于实现流通费用的减少,降低物流的成本。

(二)企业物流成本的构成与核算

物流成本是指在物流活动中活劳动与物化劳动所消耗的货币表现,它是完成整个物流活动所耗费的所有费用的总和。根据物流成本的控制与管理,物流成本包括了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物流企业的物流成本、社会物流成本以及商品流通企业物流成本等四方面的内容。按照国家关于企业物流的相关规定,中国的社会物流总成本包括了流通、生产以及消费等全部过程方面的价值变化以及物品的实体而产生的全部费用。而企业的物流成本核算,首先需要确定核算的对象。根据不同企业的物流活动的不同特点,物流成本核算的对象也是不一样的,成本核算的对象是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而确定的。其次,就需要建立相关的物流成本核算的核算体系;进行物流成本核算的体系是指根据企业的不同特点以及具体的管理情况,然后在确保企业的财务核算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在相应的成本费用账户下进行二级账户的设立,从而保证物流成本的二级核算的独立进行。

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的整体运作效率低

在当前的企业物流管理过程中,存在着整体运作效率偏低的情况。就零售企业来说,物流运作效率比较低主要是指商品的缺货率高的问题。按照罗兰·贝格

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联合对国内的3个城市中的连锁零售企业中的5家连锁零售企业中的12家大型卖场进行相关的 市场调查 ,我们了解到中国的终端缺货率比起国际上的缺货率,还要高出7%左右,中国的缺货率停留在10%左右。而根据零售企业的具体销售特点,商品缺货容易给消费者造成各种不便,引起消费者情绪上的不满,最终导致企业的销售大量减少,不利于企业获得利润。根据不完全统计数据来看,国内的连锁超市因为商品缺货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都能达到830亿元人民币左右。

(二)统一配送率不高

此外,物流企业也存在着配送率不高的情况。就目前我国零售业的发展现状来说,他们没有形成统一的配送制度与配送体系,因而降低了整体的配送效率。另外,在零售业中,许多车辆与仓库并没有充分发挥它们的价值,存在着车辆的空载率偏高的情况,这样就容易造成运动力的大量浪费,导致送达速度的缓慢。此外,零售企业配送的规模一般都偏小,现在投入运营的许多配送中心都没有达到实际需要的经济配送规模,再加上运输都是由分店分别配送的,这就容易出现运输的线路不合理的问题,从而导致城市交通压力的增大。

加强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对策

(一)实行效率化配送

要想加强企业物流成本的控制,就需要加强企业的效率化配送,实现企业成本的降低。企业应该从运输的数量上进行减少处理,通过合理安排车辆的运输并提高装载的效率,确保运送手段的最佳化,这样来保证物流成本的降低。此外,还要注重效率化配送,企业需要充分利用空车,合理使用车辆,还需要加强对货物在运送途中的情况进行了解与控制。

(二)借助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

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受多方面的因素制约,不利于保证各个环节的最优化的控制。因此,借助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有利于将数据及时汇总,并做好相关的分析,从而控制成本。同时,也可以确保各种不同的作业迅速有效地进行。

结语

通过本文关于的分析,我们了解到通过实行效率化配送以及借助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能够有效地控制物流管理的成本。相信本文的分析,能够对于现代物流企业节省成本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摘 要: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物流管理已经成为企业降低成本、创造利润、提高经济效益的新途径。物流成本管理就是通过成本去管理物流,管理的对象是物流而不是成本,物流成本管理可以说是以成本为手段的物流管理方法。现代物流理念引入我国已20余年,但是由于物流成本管理包括的内容极广,涉及到成本核算、库存管理、现代信息系统的建立等各方面的问题,目前,我国对物流成本管理尤其是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研究尚存在许多薄弱环节。

关键词: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现状分析;完善思路

所谓物流成本管理,就是通过成本去管理物流,即管理的对象是物流而不是成本,物流成本管理可以说是以成本为手段的物流管理方法。成本作为物流管理的手段是因为,一是成本能真实地反映物流活动的实态;二是成本可以成为评价所有活动的共同标尺。就第一点而言,一旦用成本去掌握物流活动,物流活动方法上的差别就会以成本差别的形式明显地表现出来。就第二点而言,用成本这个统一的尺度来评价各种活动,可以把性质不同的活动放到同一场合进行比较,是有效管理物流的一种新思路。物流成本管理的目的是物流成本的控制和降低。

一、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现状分析

1.企业内部物流体制没有理顺

虽然不少企业对自身物流体制进行了改革,但并没有真正理顺,体制设计缺乏科学性、前瞻性,与社会物流的发展与分工不协调,没有从供应链的角度,整合供应物流、生产物流和销售物流,在职能制或直线职能制的框架下,依然是条块分割、部门分割。物流一体化的组织结构依然是难以达到的目标,企业物流中心的构建还有很多困难,内部配送难以实现。

2.传统的物流服务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生产运作模式

当前,由于竞争的加剧,企业越来越倾向于大量的定制化生产,对物流的要求也倾向于实行多批次、小批量配送和适时配送。而大多数企业只是企图在过去物流系统的基础上降低物流成本,尚未建立适应现代化生产运作的物流系统,以适应多批次、小批量物流和及时配送的要求,导致了物料不能立即进入生产线,产成品也无法即时流通,增加了企业的物流成本,降低了整体盈利能力。

3.物流意识、理念落后

企业讨论的发展重点通常都是关于生产领域的,而缺乏对物流的关注,“大采购、小批发”、“重商流、轻物流”的观念在人们头脑中仍有较深的痕迹。企业对物流的理解大多仅限于运输、仓储等低增值业务,而对物流系统设计、物流合理化、开发信息系统等高增值业务缺乏应有的了解。没有树立现代物流意识,没有充分认识到现代物流管理是降低生产总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更为严重的是中国企业缺乏现代物流是“第三利润源”的理念没有将物流看成为优化生产过程、强化市场经营的关键,而将物流活动置于附属地位,大多数企业将仓储、运输、装卸搬运、采购、包装、配送等物流活动分散在不同部门,没有纳入一个部门对物流活动进行系统规划和统一运作与管理。另外,在物流的服务意识等方面也与发达国家存在巨大的差距。而企业所建立的物流结构体系正是基于其自身所持有的物流理念,落后的观念必然导致的落后的物流体系和物流管理,当然也就无从谈到降低物流成本。

二、完善物流成本管理的思考

1.物流合理化

物流合理化就是使一切物流活动和物流设施趋于合理,以尽可能低的成本获得尽可能好的物流服务。根据物流成本的效益背反理论,物流的各个活动的成本往往此消彼长,若不综合考虑,必然会造成物流成本的增大,造成物流费用的极大浪费。对于一个企业而言,物流合理化是降低物流成本的关键因素,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整体效益,也是物流管理追求的总目标。物流的合理化要根据企业物流流程的实际情况来设计、规划,不能单纯地、片面地强调某个环节的合理、有效、节省成本,而是必须系统考虑。

2.提高物流速度

物流速度是影响物流成本的重要因素。提高物流速度,节省时间资源,可以减少资金占用,缩短物流周期,降低库存费用,从而节省物流成本。充分体现了“时间就是金钱”。提高物流速度可以从提高各个物流子系统的速度入手,比如,提高采购物流的速度,提高生产物流的速度、提高销售物流的速度,来缩短整个物流周期,提高资金利用率。

三、完善物流成本管理的思路

1.建立现代企业物流组织结构

要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内部物流职能分散,物流活动难以协调的问题,必须从改造企业的组织结构入手,建立现代的企业物流组织结构。目前,企业的物流组织结构主要有几种可供选择:第一,传统组织结构模型。基本是基于传统的职能专业化分工,按职能设置部门,而物流活动实际上分散于各个相关的专业活动中,由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协调。在职能分工中,全部物流职能直接由采购、制造、财务、 市场营销 等部门负责监督管理,简单直接。但是实际中各部门可能从各自的利益出发,很难使物流系统的运作协调一致,企业整个物流活动缺乏连接,容易出现断流现象。第二,功能集合型组织结构。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将各专业部门内的物流功能进行整合,使物流活动在组织中凸现出来,以便于各部门进行计划、控制、协调。这种组织结构对于外部环境较为稳定,采用常规技术,重视内部经营效率,员工专业素质不高的中小规模企业比较适合。

2.构建高效率的物流系统

根据物流成本效益背反理论,物流成本得以降低的关键在于从物流的整体来考虑,而不是片面的强调某一环节。也就是说要把物流的各个环节联系起来看成一个物流系统进行整体设计和管理,以最佳的结构、最好的配合,充分发挥其系统功能、效率,实现整体物流合理化。物流系统包括商品补充、仓储、保管、库存管理、物流作业、出货、配送、信息管理等物流有关的一切活动。显然,对于提高物流质量、加快物流速度、降低物流费用、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损耗,从而降低整个企业的物流成本来说,企业构建物流系统并使之高效率的运作是其必不可少的手段。

参考文献:

[1]张鲲:《试析沃尔玛物流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模式》,《物流技术》,2004年第3期

[2]傅桂林编著《物流成本管理》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3]潘锦华:《自控高手海尔》,《环球供应链》,2004年第5期

[4]魏琳:《构建社会大物流势在必行》,《中国信息报》,2003年3月11日

物流成本管理毕业论文相关 文章 :

1. 关于物流成本管理论文

2. 物流成本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3. 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管理研究论文

4. 浅谈快递物流企业成本管理论文

5. 关于物流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6. 物流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物流成本在企业总成中占很大比重,科学地核算物流成本、有效地控制物流成本成为我国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企业物流成本控制方面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

摘 要:物流成本的管理是利用成本来管理物流,或者说是用成本为手段的一种物流管理方法。因而物流成本管理成为企业物流管理的核心内容,对企业提高服务水平和加强管理效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参考了众多国内外文献后,以企业物流成本的管理和控制为研究对象,在基础理论、管理策略和控制机理等几个层面对企业物流成本管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成本控制

1 企业物流成本概念

企业物流成本是指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企业物流成本也就是指微观物流成本,包括货主企业和物流企业成本。由于分析企业角度不通,物流成本的分析角度也不同。在本文中,进行物流成本管理和控制系统的分析时,所指的都是货主企业物流成本,而它又包括制造企业和商品流通企业。

2 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存在的问题

虽然,越来越多的企业对物流成本的管理给予了极大的重视,但在企业的实际物流成本管理过程中,很多问题日益凸显,给物流成本管理带来了困难,表现为:(1)企业不能从战略的高度上认识到物流成本管理不是简单的计算,而是对物流成本管理所有要素总成本的控制。(2)不能够全面的把握企业在实际的物流业务中的外部成本,导致对于物流费用核算不清。(3)没有对顾客的需求进行详细的调查与区分,因此,没有对客服水平和物流成本作出好的权衡,导致物流成本分析失误。(4)忽略了物流成本管理的信息化趋势。

解决策略

(1)建立物流成本的整合管理。

由于企业的物流系统由多个系统组合而成,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配送,包装,流通加工等,这些系统看似独立,实际上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如果要实现总成本的最优化,那么必须树立系统观念。用系统的观点和系统的思维来解决问题,使各个方面能够协调发展,统一为总成本服务。如果在实际工作中,过分的注重个别活动的成本降低,那么将很有可能忽视整体效益。除此之外,还要建立起现代化的运作方式和管理系统,树立现代化观念,通过信息化的方式改善物流成本管理。

(2)建立正确的物流成本的核算机制。

物流成本的核算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能为企业提供正确的数据,也是企业进行计划和决策的依据。在核算过程中,对数据正确及真实性的把握是非常关键的,因此企业必须获得可靠的数据,由于现在我国还没有统一的核算标准,企业有必要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建立起一套符合自身的核算规划系统,并利用该系统对各个方面进行核算管理。

(3)建立完善的客户服务管理机制。

对于企业来说,要保证经济效益,顾客是最重要的着手点。随着物流的发展,现在很多人也提高了对物流服务的要求,比如从时间上要缩短,品种要齐全等。为了更好的满足顾客的要求,企业必须关注顾客服务的管理。要想从顾客服务方面来寻求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就要确定提供什么样服务水平。针对不同的顾客,企业要制定出不同的服务水平。首先企业要对顾客进行调查和整理,按顾客的不同需求进行分类,然后相应提供不同的服务水平。对顾客的服务与企业成本做对比,建立盈亏分析表,找出最合适的尺度,既能满足顾客需要,又能使企业盈利的方案。在制定好计划后,对该计划的实施结果进行考核。此外,企业应该在平时的服务中注意从多方面提高自己的服务价值,如从差异化着手,从战略上取胜。另外,并不是确定好服务水平就是解决了问题,环境中的不定因素非常多,企业要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时常对这个指标进行研究和调整,最好能够事先对环境的变化作出预测。

(4)整合供应链资源管理。

现代企业竞争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独立企业间的竞争,而是转变成了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甚至可以是超越了国界的供应链间的竞争。企业在这样的形势下,需要做的是转变自身的竞争态度,提高供应链竞争的意识,利用现代信息系统,将供应链上的企业联结起来,取长补短。进行供应链资源管理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链上各个企业之间进行协调,使整个供应链能快速灵活的运作,提供更快更好的服务。要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供应链网络商品销售系统的设计及优化。二是做好供应链的库存管理,否则会存在库存积压成本或缺货成本,这都会增加整个供应链的成本,因此需要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加强信息沟通,能够使企业生产和销售一致。三是要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企业要细心选择自己的伙伴,并能够做到与合作伙伴共进退,达到双赢的目的。由于环境多变,供应链合作伙伴成员只是有限理性的原因,会导致产生一些多余的成本,由此,企业有必要对合作伙伴进行激励政策。

(5)建立现代化的物流信息系统。

现代企业的物流成本,应该关注物流业务运作中产生的信息系统成本,而不单单是局限在以往的物流实体运动消耗。因此,要做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也不能忽视对信息系统的管理。企业的整个运作体系,可以看成是几大流的集合,包括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随着时代的发展,除了物流以外的其他几大流都可以通过Internet来传输,只有物流是办不到的,必须要通过实物的运动来完成。但是,我们不能简单的认为物流就是脱离了信息流的。物流运动的方向,方式等也是要通过信息的导向作用才能完成的。通过信息传递,可以有效的防止库存剩余或者不足而引起的多余的成本损失,还可以根据得到的信息及时的对企业的工作安排进行调整。企业有了自己的信息处理系统,可以提高销售,配送的速度,提高客户满意度,又可以节省时间。因此,我国企业又必要提高对信息系统的重视度。

关于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建议

(1)将经济范畴与技术范畴合为一体。

要做好物流成本控制工作,就要认清什么是物流成本控制,从哪些方面可以做好物流成本控制。物流成本从字面理解来看,是属于经济范畴的概念,是一个与经济活动有关系的概念,如果从技术角度看的话,物流成本是需要计算的,因此它又涉及到技术方面的问题。当我们从经济的角度看待它时,我们要研究先进的管理理论来进行成本控制,比如采用绩效考核,或者采用管理学里的激励措施,领导理论等提高成本控制效率。当从技术的角度看待它时,要研究先进的计算方法,或者采用一些技术性的手段来完成物流运作流程。 (2)将物流成本与客服服务质量合为一体。成本与服务质量的联系与矛盾,本文中已经论述不少,这也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由于二者之间存在二律背反性,所以在进行成本控制时,顾客的服务质量是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要降低物流成本,但也不能牺牲顾客服务质量,控制的过程就是协调降低成本与提高服务的过程,管理者要考虑到双方面都得益,追求的是企业的整体效益最大化目标。

(3)整合事前与事后的控制。

企业成本发生的时段,物流成本可以分为事前控制的成本和事后控制的成本,相对应的控制措施就是事前控制与事后控制。有些成本在物流活动开始时,并没有发生,而是在之后的物流活动中产生消耗,这些成本就属于事前控制的成本。另外一种成本是在物流活动进行中,所产生的消耗,比如员工的工资、福利等,这些费用需要在发生后反馈给企业,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降低下一次活动的费用。

(4)把握整体,注重细节。

由于物流成本的构成十分繁杂,需要进行管理和控制的项目也很多,对物流成本的控制需要有针对性,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因此,要抓住成本控制的关键部分,对成本产生影响的那些因素进行差异化管理和控制,找出重点环节或中心环节加大力度管理。同时也不能忽略物流系统的整体性,坚持追求整体效益最佳的原则,考虑成本优化的全面性,对于多领域的物流成本,要实施全方面的控制,和全过程的控制,甚至是全员控制。全方面就是指不论是运输,包装,仓储,配送,装卸搬运哪个方面都要均衡彼此之间的利益,全过程就是从采购物流,到生产物流,到销售物流,再到回收物流,都要进行控制。

企业物流成本控制措施的研究

(1)从物流功能角度出发——层次成本分析法。物流功能成本包括运输成本,包装成本,储存成本,装卸成本,配送成本等,根据层次分析法,针对不同的物流功能,应采取相应的控制成本的措施。具体控制措施见下表:

不同物流功能采取相应控制成本措施

物流功能成本

控制措施

运输成本

1、降低物流流转次数

2、合理选择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

3、合理选择运输组织模式

4、寻找合理的装卸运载方法,降低成本

5、运用先进的技术降低运输成本

6、运用量化手段,进行合理化的网络建模规划

7、提高对自有工具的再利用和管理,严格控制开支

仓储成本

1、合理选择仓库位置,尽量减少库存点

2、合理分配自有仓库与租用仓库的数目比例,选择最适合的方式(仓库的满仓率;作业灵活性;地点灵活性;规模经济效应;特殊仓储技术;其他因素)

3、运用先进的技术控制库存

4、采用熟知的ABC分类管理法来管理库存

5、对仓库的杂项进行整理,统计与管理控制,从而降低费用

配送成本

1、配送中心的合理选址

2、建立网络模型,优化配送网络,降低配送成本

3、通过现代化的先进技术,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

4、建立通畅的配送信息系统

续表

包装成本 1、确保包装物品购入时的登帐记录,严格控制使用数量

2、逾期没有计划或造成浪费的部门,应追究责任

3、搞好包装用品的回收利用

4、选择质好价廉的包装材料

5、加速包装物周转,克服损失浪费

6、通过市场调差,了解用户的需求,力求包装简单化

(2)从物流成本的形成过程角度出发——系统成本控制法。物流成本的形成过程包括投资阶段、产品设计阶段、供应阶段、生产物流过程、销售阶段,在物流成本形成的不同阶段,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手段,具体控制措施见下表:

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

形成过程

控制措施

投资阶段

1、厂址的选择要合理

2、物流整体系统设计合理

3、进行必要的物流硬件投资

产品设计阶段

1、力求生产多品种多样式的产品

2、力求生产微、小型产品降低包装运输成本

3、力求做到标准化的包装技术

供应阶段

1、寻找最佳合作供应商,建立伙伴关系

2、学习并运用最优的采购管理模式

3、制定最优的采购点和采购量

4、提高物流供应阶段的效率

5、降低采购过程中运输成本

6、整合物流的供应阶段与销售阶段

生产物流过程

1、制定出一套合理的方案来布置生产车间

2、通过对生产进度的控制,降低半成品的库存量

3、制定合理的领料制度,防止物料的无形浪费

销售阶段

1、商流与物流相分离

2、采取少批次大批量的销售模式

3、制定良好的销售环节物流计划

4、对不同的客户与商品,实行差别化控制

5、与竞争伙伴达成共赢,实现共同物流的理念

参考文献

[1]于团叶,金光华.战略成本管理在物流中的应用[J].上海会计,2007,(1):1921.

[2]王欣兰.物流成本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1):35188.

[3]黄娟.浅谈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J].经济生活文摘:上,2013,(2):420421.

[4]姜启跃.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和控制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2,(21).

[5]孙晓媛.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分析[J].中国商贸,2011,8(23):6768.

[6]周启蕾.物流成本的性状及其优化决策[J].上海海运学院学报,2001,(02).

[7]赵萌.物流成本的控制途径[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04):5598.

浅析物流运输企业运输成本控制

摘要:成本、利润和运价是反应物流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经济指标,运输是物流成本中最大的单项成本,本文分析了物流运输企业运输成本构成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物流运输企业运输成本控制的方法。

关键词:运输企业;运输成本;成本控制

一、物流企业运输成本构成

运输服务涉及许多成本,如人工费用、燃油费用、维护费用、端点费用、线路费用、管理费用等,这些成本可以分成随服务量或运量变化的可变成本和不随服务量或运量变化的固定成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随考查范围不同分类也有所不同,所有成本都有部分固定特征,部分可变特征。一般情况下,对于物流运输企业,其固定成本包括获取路权的成本和维护成本,端点设施成本、运输设备成本和承运人管理成本。可变成本通常包括线路运输成本,如燃油和人工成本、设备维护成本、装卸成本、取货和送货成本。

二、影响运输成本的因素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物流专家鲍尔索克斯将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运输成本的因素归纳为七个方面:运距、载货量、货物密度、装载能力、装卸搬运、责任、运输市场因素。

(一)运距

运输距离是影响运输成本的主要因素,直接对劳动、燃料和维修保养等变动成本发生作用,图1显示了距离和成本的一般关系,并说明了以下两个要点:

1、成本曲线不是从原点开始,因为在运输环节中始终存在与接货、发货相关的一些固定成本与运输距离的远近无关,但与货物的提取与交付活动所产生的固定费用有关;

2、成本曲线是随运输距离减少而增长的一个函数,该特征被称为“远距离递减原则”。

(二)载货量

装载量与其他许多物流活动一样,大多数运输活动中存在着规模经济。这种关系如图2所示,它说明了每单位重量的运输成本随载货量的增加而减少。这种关系对管理部门而言,说明了小批量的载货应加以整合,形成大规模的载货运输,从而利用规模经济。

(三)货物密度

货物的密度是货物重量和体积结合,任何运输成本通常都用每个单位重量所产生的费用来表示,运输工具更多的受到载货容积的限制,而不是载重重量的限制。在现实生活中,运输工具、劳动力和燃料费用受到重量的影响不是很大,高密度的产品能够将相对固定的运输成本分摊到更多的重量上,因此,较高密度的产品每个单位重量上分摊的运输成本较低。图3表明随着产品密度的增加,每单位重量的运输成本下降。

(四)装载能力

装载能力是指产品的具体尺寸及其对运输工具(公路、铁路、水运)的空间利用程度的影响。由于有些产品具有特殊的尺寸形状,比如超重或超长、超高、超宽等特征,通常要用专业运输工具进行特殊装载,因此会造成运输工具空间的浪费。

同时,装载能力还受到装运规模的影响,大批量的产品往往能够相互嵌套、方便装载,而小批量的产品则有可能难以装载。

(五)装卸搬运

公路、铁路或水运等的运输可能需要特殊的装卸搬运设备,产品在运输和储存时所采用的成组方式,如装箱或托盘等,也是影响运输成本的因素。

(六)责任

责任主要关系到货物损坏风险及其所导致的索赔事故。承运人必须通过向保险公司投保来预防可能发生的索赔,否则有可能要承担任何可能货物损坏的赔偿责任;托运人可以通过加强保护性包装,或通过降低货物丢失损坏的风险来降低运输成本。

(七)运输市场因素

运输通道中的货物流量以及运输通道流量的平衡等市场因素也会影响到运输成本。“运输通道”是指在运输的起点与终点之间货物发生位移的渠道。运输工具和驾驶员都必须要回到起点,若不能进行返程运输,那么只有空车返回。理想的情况就是“平衡”运输,即运输通道两端流量相等。但由于制造地点与消费地点的需求不平衡,通道两端流量相等的情况很少见。

三、运输成本控制方法

通过分析影响运输成本的因素,我们提出从以下几个方面控制运输成本。

(一)通过提高产品密度优化物流运输成本

目前,大型货运码头和航运多采用集装箱运输,因为这可以使货物的单位容重接近理想状态,即既能恰好满足载重量限制、又恰好满足容积限制,但这种情况几乎是不存在的。轻货密度较小,能满足车辆的载重限制,但易超出车辆的容积限制,单纯运输这种货物会使载重量利用率低下、利润降低,所以企业应该适当配以重货以增大产品的综合密度。同样,给重货配以适当的轻货,也可使产品综合密度接近于车辆的单位容重。

现代运输企业应规范管理来合理搭配轻重货物,以正当途径降低成本获取利润。在实行配载的时候,应注意4点:①配载的货物目的地应为同一方向;②应考虑配载货物的性质能否搭配;③承运人必须充分注意货主对运输的特殊要求;④要考虑产品特性与运输车辆的配置。

(二)利用返程载货提高车辆里程利用率

在实际应用中,利用返程载货来提高车辆的里程利用率将面临很多约束条件,需要解决一些问题。

首先,应该通过缩小运输半径来提高回城载货率;

其次,要在法规和政策层面规范鼓励返程载货;

第三,正确处理和规避由返程载货引起的运输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一般来说,运输企业进入异地后会受到当地企业的排挤,降低运输价格的企业间竞争也在所难免。因此,要预先加强市场调查并拟定对策。

(三)选择最佳运输方式

快运即可由公路运输完成,也可以由铁路、水路、航空等运输方式承担,主要取决于货主对运输质量的要求。时间要求十分紧迫的货物运输,可以由公路或航空承担;而大批量的、时间要求不太紧迫的货物可由铁路甚至水路运输。对于长途运输中的铁路、航空、水路运输,多是采用以下运输手段:

1、拼装整车运输。即运输企业在组织货物运输时,由同一发货人将不同品种货物发往同一到站、同一收货人的零担托运货物,由运输企业自己装配在一个车皮(集装箱)内,以整车运输的方式托运到目的地;或把同一方向不同站点的零担货物,集中组配在一个车皮(集装箱)内运到一个适当的站点,再中转分运。

2、实施托盘化运输。托盘化运输是指利用托盘作为单元货载运输的一种方法,托盘可以相互连续使用。

(四)优化运输路径

重复运输、迂回运输等不合理运输方式造成了运力浪费,增加不必要的运输成本。优化运输路线可择优选择运输方式,降低运输成本。目前多采用的基本算法有点点间运输——最短路径求解法和多点间运输——运输算法。

1、点点间运输最短路径求解法

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算法是运输企业配送系统的最基本算法,通过计算两点之间的最短路线来决定多个配送点之间的最佳运输路线。最短路径问题是优化模型理论中最为基础的问题之一,也是解决其他一些线路优化问题的有效工具。

2、多点间运输——运输算法

多点间运输问题是指有起始点或目的点不唯一的运输调配问题。多点间运输最常见的是产销平衡运输问题,它们设计的总供应能力和总需求是一样的,但是由不同的路径进行配送时,会导致最终的总运输成本不同,此类问题的目标就是寻找最低的总运输问题。

目前运输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运输企业要想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就要形成适合自己的一套科学合理的运输配送体系,同时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加以辅助,从而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参考文献:

[1]叶忠慧.公路货运大型化对降低运输成本的影响[J].公路与汽运, 2009,(01).

[2]徐建,曹有挥,孙伟.基于公路运输成本的长三角轴—辐物流网络的构建[J].地理研究,2009,(04).

[3]王志琴.如何降低运输成本——我国运输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2,(06).

[4]李晓蕾.关注运输成本控制[J].全球瓦楞纸箱工业,2005,(02).

[5]李刚,胡慧娟.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制度构建[J].商业研究,2005,(10).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