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机器人产业期刊

发布时间:2024-07-08 15:05:55

机器人产业期刊

我梦想中,未来的创伤骨科手术室,是由机器人全程参与的。手术床上有很多长着智能眼的机械手,这些机械手能够透视患者全身的创伤,并针对创伤部位进行微创、精准的手术操作。患者在急诊检查完,确定没有生命危险后,被推入这个手术室,几小时后再出来,就复原了。

——北京积水潭医院副院长、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吴新宝

例如航空航天、机械制造、办公文教等,甚至我们日常生活的几乎全部,都在走向自动化、智能化,医学不可能游离于这些之外。事实上,医学一直在发展和进步,但由于它实在是太特殊了,既是人的科学,也是人性的科学,所以它的发展永远走在 科技 发展的后面,虽永远滞后,但永远跟随。

——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主任医师 林进

「人类终将进入人工智能的时代。」虽然这一判断已近乎成为 社会 共识,但人们对于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始终持审慎态度。

在某乎上,一条关于「医疗机器人大规模上市后,外科医生会不会被替代?」的提问,收获了19个回答,其中大部分认为机器人无法替代医生;也有人认为现在不会,但未来可能会;还有小部分人表示,医疗机器人现在或许无法替代「主刀」医生,但有可能替代「助手」医生。

后者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用机器人工程与临床应用分会主任委员田伟的观点一致:「医疗机器人的未来,有很重要的两点,一是一定要以患者的利益为中心;二是不要去替代医生,而是要给医生提供崭新的帮助。」

然而,如果仅仅是起人工辅助作用,那于医院而言,动辄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单台机器购买费用;于患者而言,一次上万元的手术「开机费」,值得吗?

过去一年多,国内骨科手术机器人领军企业天智航股价遭遇瀑布式下跌,目前市值较最高点已跌去近9成。而微创医疗旗下拥有腔镜、骨科、泛血管等领域手术机器人产品的子公司微创机器人,自2021年11月登陆港股后,股价亦在波动中呈下跌趋势。

资本市场在逐渐丧失对骨科手术机器人的信心。

近日,一份关于征求「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操作价格的便函文件在业内传开,更是引发激烈讨论,对骨科手术机器人价值的质疑,被推至顶峰。

「现在手术收费是很低的,人工关节置换术这么高级的手术,价格还不到3000元,如果在这个价格基础上按比例加收,作为机器人的开机费用,我觉得只有用两个字来形容,那就是『荒唐』。」北京某三甲医院骨科专家对 健康 界说。

价值与价格争议之下,骨科手术机器人产业将去向何处?

「腔镜等微创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一定不要固步自封。」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林进对 健康 界表示,手术机器人作为全新一代的医疗器械,是对当前转化医学及精准医疗理念的最佳诠释,它的发展和临床普及应用,必将成为未来智能医疗模式的一部分。

2万元起 并不「经济」的选择?

中国第一台机器人辅助实施的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发生在2020年1月6日,一位膝关节严重疼痛、变形、受骨关节炎困扰20多年的66岁患者,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了该手术,该骨科手术机器人是由我国自主研发的。

首先,将患者的患肢三维影像扫描图像数据同步传输至机器人的「大脑」——计算机系统,接着,医生在计算机系统屏幕上规划手术方案,然后,机器人的机械臂基于手术方案,通过光学跟踪仪精准定位至预计手术位置,并按照规划路径与医生协作,进行截骨操作,随后由医生安装人工关节假体。

「手术机器人使医生的脑、眼、手,得到了提升和延伸。」这场手术的主刀者林进对 健康 界表示,机器人可以帮助医生实现精准定位,截骨的定位、假体安放的位置,都能够按照预先设定的方案完成,并且不会对骨骼、软组织有太多侵袭,手术创伤小、出血少、过程安全、患者恢复快。

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林进在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下进行截骨操作

然而,在国内,像这样由机器人辅助的骨科手术案例,并不多。

从应用场景来看,骨科手术机器人主要应用于关节置换术(膝关节或髋关节)、脊柱手术,以及创伤中的骨折复位(多为在研)等。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显示,2020年中国机器人辅助关节置换手术数量仅为243例,渗透率不足;而同期美国的机器人辅助关节置换手术数量高达10万例,渗透率为。

天智航在国内骨科手术机器人市场占据绝对优势,据其招股说明书披露,截至2019年末,其骨科手术机器人产品已在国内74家医疗机构投入临床使用,累计实施 5371 例脊柱手术。但单台机器的使用频率并不高,据国盛证券统计,2016—2019年,天智航单台骨科机器人在医院的平均使用频率分别仅为12例、47例、64例、73例。

为何拥有一定优势的骨科手术机器人,在国内推广应用情况不佳呢?

有医生发文指出,目前骨科脊柱手术机器人只是帮助大夫定位,提供导针置入路径而已,解决的是手术中的次要矛盾,而非矫形、减压等主要矛盾,算不上「雪中送炭」,至少现在还只属于「锦上添花」。

但这朵「花」的耗费不菲。

一台手术的收费通常包含手术费、麻醉费、输血费、药费、耗材费等。据统计,目前,机器人辅助骨科手术已经在北京、天津、吉林、安徽、河北、山东等18个省/市纳入临床收费目录,在患者手术的结算单中,骨科手术导航定位机器人的使用费(即「开机费」)作为新增项目单独收取。

根据北京市卫健委在官网公布的《2019年第一批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2019年,机器人辅助骨科手术在北京市海淀医院和垂杨柳医院收费为万元。

另据国盛证券资料显示,2020年,北京积水潭医院根据手术复杂程度分档,机器人辅助骨科手术收费在万元至万元;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和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机器人辅助手术收费,根据手术情况,大体在万元至万元。

据北京某大型三甲综合医院一位骨科主任医师向 健康 界透露,2019年该院引进骨科手术机器人后,采用机器人辅助脊柱手术费的最初定价为万元,后根据手术复杂程度分档,将费用调整为万元、万元、万元三个级别。

「实际上,价格调整前后,医院机器人辅助脊柱手术数量没有明显变化。」该主任医师表示,在患者自费的情况下,愿意增加支付2万元以上机器人使用费的患者,并不多。

单从手术费用来看,机器人辅助骨科手术,对于患者而言似乎并不是一项「经济」的选择。然而,如果从整体诊疗费用来看,未必不「经济」。

「传统手术需在患者体内植入金属接骨板系统,这些耗材价格昂贵,而采用机器人辅助手术,大部分情况下仅需在患者体内植入几枚螺钉,将极大地减少患者的花费。」北京积水潭医院副院长、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吴新宝对 健康 界表示。

「高不成,低不就?」

北京市医保局会同市卫健委、市人社局曾于2021年8月发文,规定自2021年10月23日起,机器人辅助骨科手术进入北京甲类医保支付目录(可100%报销),项目价格定为8000元/次;一次性机器人专用器械获得北京乙类医保支付(可报销70%)。

纳入医保之后,医院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开机率是否有所提升呢?

前述主任医师对 健康 界表示,采用机器人辅助脊柱手术的数量变化「并不明显」。

「与患者的选择意愿相比,医生的使用意愿,才是影响机器人开机率的关键。」该主任医师认为, 目前临床使用的骨科手术机器人还达不到医生所期望的目标,对复杂、高难度脊柱手术还起不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对于脊柱手术而言,一方面,手术规划还需由医生来完成;另一方面,机器人的三维影像扫描功能并非实时的,术中患者体位可能发生变化,导致与术前CT扫描结果存在一定差别,进而影响机械臂定位的精准度。对于经验丰富的医生而言,即便没有机器人辅助,也可以将螺钉较为精准地植入患者体内。

「现在骨科手术机器人的状态,我感觉是有点「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复杂的手术用不上机器人,能够用机器人的手术,相对来说又比较简单。」 该主任医师进一步补充,在使用手术机器人之前,需要花费一定时间做系统对接和调试,增加了手术的时间成本。

不过,亦有专家对手术机器人表示支持。

「人总有打盹儿的时候,人总有哆嗦的时候,即便是高级专家也有,这是人的弱点,但机器不会。」 吴新宝坦言,目前投入临床使用的机器人的确功能还不全面,主要用于「定位」、「瞄准」等功能,尚无法完成像辅助骨折复位这样更复杂的功能要求,但机器人带来的改变是颠覆性的,如果因为初期它的功能较为基础就放弃使用,其实是在扼杀未来。

林进对 健康 界表示,自己目前已基本上不再做传统方式的关节置换手术。 「人的精准度和机器人的精准度是有显著差异的,既然有更好的手术方式,为什么还死咬着古老的方法?」

减少外科医生的疲劳和颤抖,减少术中医生透视次数和时间,减少医生和患者的辐射剂量,提高操作器械的准确性和精确度...机器人辅助手术的优点鲜明,但与传统手术相比,究竟哪项才是更优选,现在可能还难以定论。

患者的意愿、医生的意愿、机器人的功能水平,以及「开机费」,都在左右着手术机器人的普及应用。

业界对此看法不一,但在骨科手术机器人的价值方面达成共识——手术机器人是实现精准医疗的非常有必要的工具,尤其是对推动医疗同质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机器人辅助,不同级别的医院、不同级别的医生,能达到同质化的治疗效果。普通的医生能够做较高难度、较复杂的手术;有经验的医生借助机器人,能够使手术效果更加精准、更加安全、更加省力。」前述主任医师同时也表示。

吴新宝也指出: 「从设计之初,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定位就相当于顶级骨科专家,即使是一名住院医生,只要懂解剖,就可以在机器人的辅助下完成和顶级专家一样的手术操作。」

「未来手术机器人更适合二级甚至二级以下的医院,只要进行机器人相关培训并按标准操作,低级别医院的医生,也能达到可靠的手术效果。」林进表示,手术机器人可以帮助缩短医生的学习曲线。

他认为,过去年轻的骨科医生要成长为主刀,需要几十台或上百台手术的训练,但在机器人的辅助之下,不到10台手术,医生便能独当一面,前提是医生具备一定的外科手术基础和骨科经验。

在我国,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较为薄弱。根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截至2020年末,全国医院总数为35394个,其中三级医院2996个(其中三级甲等医院1580个),二级医院10404个,一级医院12252个,未定级医院9742个。如何快速提升基层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如何让偏远地区的患者享受到大医院的诊疗服务,是现阶段中国面临的难题。

「借助手术机器人和5G网络技术,身在北京、上海的顶级专家可以远程指导偏远地区医院的医生做手术,为其规划手术方案,真正实现让患者『大病不出省』,同时又能得到同质化的高水平治疗。」吴新宝说。

开机费定价「打骨折」?

2021年9月,天智航负责人曾乐观地对投资者表示:「机器人辅助骨科手术进入北京医保是有标杆意义的,后续进入其他地区医保会逐步加速。」

然而,事情发展并没有想象中顺利。比加速进医保更快到来的,是定价调整。

2022年3月初,一份关于征求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操作价格的便函文件在互联网上传开。根据该文件显示,国家拟在人工椎体国采启动前,对机器人辅助骨科手术收费进行大调整,以确保医疗服务和收费质价相符。

该文件将骨科手术机器人收费标准作了如下划分:

现阶段,大部分国产骨科手术机器人都只是起导航定位作用,如果参照标准1)进行收费,包括导航定位工具包及手术机器人使用过程中消耗的其他耗材在内,每例机器人辅助骨科手术,将最多只能在传统手术基础上加收2000元。

「医院要考虑收支平衡,一台骨科手术机器人的价格普遍在1000万元以上,如果『开机费』定价过低,医院很难收回成本,将不会再有动力引进机器人。」前述主任医师表示。

「目前中国骨科手术机器人的行业水平已经有领先国际的势头,但如果收费标准这么定的话,对于行业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吴新宝强调,市场是讲究实际效益的,如果产品无人购买,将不会再有人进行进一步研发。

「骨科手术机器人是集基础和临床医学、人体工程学、机械电气工程学及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于一体的高 科技 医疗器械产品,它的研发投入、材料成本、人力物力消耗等等,难以想象是这种定价可以覆盖的。」林进说。

3月30日,进一步明确消息传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健委联合发布《关于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人工关节)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配套措施的意见》(医保办发〔2022〕4号)(以下简称《意见》)。

根据《意见》,公立医疗机构采用「手术机器人」等智能化系统辅助手术操作的,按照智能化系统的实际功能,以「人工关节置换术」项目价格为基础上浮一定比例加收,不单独设立收费项目。

「现在手术收费是很低的,人工关节置换术这么高级的手术,价格还不到3000元,如果在这个价格基础上按比例加收,作为机器人的开机费用,我觉得只有用两个字来形容,那就是『荒唐』。」北京某三甲医院骨科专家说。

虽然现阶段优势不突出,但国家应当在收费上给予政策支持

骨科常被称为「外科老大」,却在手术机器人的应用上,并不争先。

进入21世纪以来,机器人系统在外科手术中的使用大大增加。普外科、泌尿外科、妇科等等,已经借助腔镜机器人系统走到了微创机器人外科的前面,甚至将机器人手术放在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

而很多中国骨科医生还在徒手打钉子、上钢板、换关节和进行内镜微创手术,几十年过去了,可能区别只在于钢板换了新型号,钉子换了新款式,关节换了新界面,微创出了一些新术式。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关节置换的术式、理念、材料、器械等仅仅有一些小的进步和改变,其实没有真正的革命性变化,直到『人工智能』出现。」林进表示。

在林进看来,手术机器人不仅是潮流,更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所以我们应该了解它、正视它、适应它——我们已经进入智能外科的新时代。

经过30余年发展,目前全球范围内已开发出多款商业化使用的手术机器人,涵盖脊柱外科、关节外科、创伤骨科等领域。国外布局骨科手术机器人赛道的公司有史赛克、美敦力、强生、捷迈邦美、施乐辉等。我国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已有多家国内企业进军该领域,例如天智航、和华瑞博、微创医疗、威高集团、罗森博特等。

骨盆骨折闭合复位是创伤骨科中公认最难的手术操作,如果将四肢骨折比喻成「筷子断了」,那么骨盆骨折就好比「碗碎了」,复位难度极大。

美、日、德等国家相继开展了骨盆骨折复位机器人的研发,但至今仍未有系统能进入临床应用。

2021年12月,世界首个智能化骨折复位机器人在北京积水潭医院成功完成22例科研临床试验,标志着我国骨科手术机器人的技术实力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传统骨盆骨折复位手术,主要依靠医生经验;在多人牵引辅助下,由术者徒手闭合复位,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复位效果难以保证。」吴新宝表示。

骨盆骨折复位机器人则完全颠覆了传统的「端对端」的复位理念,通过术前CT三维重建,机器人系统会智能规划出最佳骨折复位位姿。术中,机器人在实时3D导航、力位协同控制下,能够精准、安全地完成骨盆骨折自动复位。

从需要医生规划手术方案,到人工智能自动手术规划;从静态3D导航,到实时动态3D导航;从单纯的导航定位,到力位协同控制、自动复位,骨科手术机器人正在逐步「进化」成医生所期望的手术第一助手。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科学》杂志子刊《科学机器人》,将医疗机器人的自动化程度划分为了 6 个阶段:无自动化、机器人辅助、任务自动化、条件自动化、高度自动化、完全自动化。目前市场上大部分骨科手术机器人都处在「机器人辅助」阶段,毫无疑问,自动化是未来发展趋势。

「可能现阶段骨科机器人表现出来的优势还不是那么突出,但它带来的是质的飞跃,未来必将有非常好的前景。」林进认为,国家应当从医保政策、物价政策、准入政策等各方面扶持创新企业的发展,医院亦有责任、有担当引进前沿设备,尤其是大型公立医院要起到对行业的引领作用。

「手术机器人颠覆了传统治疗理念,体现了‘高 科技 助力更 健康 的治疗’,其价值是无限的,在产业发展初期,国家应当在收费上给予一定政策支持。」吴新宝表示。

未来已来,时间,会告诉我们真正的答案。

出品: 健康 界

撰文:申梦霞

监制:郑宇钧

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环境好 待遇也很好,是个好单位的, 薪酬是不能公开秘密,

单位还行 领导待遇还行 员工一般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各种类型的军用机器人已经大量涌现,一些技术发达的国家相继研制了智能程度高、动作灵活、应用广泛的军用机器人。目前军用机器人主要是作为作战武器和保障武器使用。在恶劣的环境下,机器人的承受能力大大超过载人系统,并且能完成许多载人系统无法完成的工作,如运输机器人可以在核化条件下工作,也可以在炮火下及时进行战场救护。在地面上,机器人为联合国维和部队排除爆炸物、扫除地雷;在波黑战场上,无人机大显身手;在海洋中,机器人帮助人清除水雷、探索海底秘密;在宇宙空间,机器人成了火星考察的明星。现在世界上正在研制或已投入使用的军用机器入主要有以下几种。本次军事机器人介绍周将每周介绍一种军用机器人。欢迎观注。

机器人顶级期刊

自动化领域三大顶级期刊是:

1、《自动化学报》创刊于1963年,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共同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刊载自动化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高水平理论性和应用性的科研成果。自2014年起,《自动化学报》为全中文学术期刊,同时向国际检索系统提供各篇文章的英文摘要。

《自动化学报》被EI, SA, JICST, AJ等数据库收录,多次获得"百强报刊", "精品科技期刊"、"百种杰出学术期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等荣誉称号,并持续获得中国科学院出版基金和中国科协出版基金等资助。

2、《自动化学报》英文版 IEEE/CAA Journal of Automatica Sinica (JAS) 创刊于2014年,由中国自动化学会和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主办,与IEEE合作办刊,全球发行。

JAS报道自动控制、人工智能、智能控制、模式识别、信息处理、机器人等自动化领域热点和前沿方向的研究进展,是一本全英文学术期刊。JAS已被IEEE, ESCI, EI,Inspec, Scopus, CSCD等国内外多个数据库收录,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称号。

3、《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tomation and Computing》(简称IJAC, 中文名《国际自动化与计算杂志》)是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和英国旅英华人自动化与计算学会共同主办的一本全英文学术期刊,与Springer、科学出版社合作出版,全球发行。

期刊重点报道人工智能、机器人、智能计算等相关学科的前沿和热点。IJAC现已被ESCI, EI, Inspec, Scopus, ACM, CSCD等15家国际数据库收录,多次获得"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称号,并连续两次获得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B类支持。

据《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数据显示,自动化所主办的3本学术期刊《自动化学报》、《IEEE/CAA Journal of Automatica Sinica》 (IEEE/CAA JA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tomation and Computing》(IJAC)荣获“2018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称号。

在自动化和计算机领域的143本学术期刊中,仅有6本脱颖而出、获此殊荣,自动化所占据三席!其中,IEEE/CAA JAS各项指标位列榜首,IJAC排名第三,《自动化学报》排名第五。

《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2018版)由中国学术文献国际评价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图书馆研制、中国知网出版。截至2018年,《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已连续发布7年,其提供的统计数据科学准确、客观公正地分析我国自主创办的本土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水平。

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称号的期刊,是我国学术期刊“走出去”的杰出代表,对我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提升起到了良好的带动作用。

1、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ICRA)   2、IEEE/RSJ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Robots and Systems (IROS) 上述两个会议是机器人领域的顶级学术会议,以下会议水平相近,多数也是由IEEE RAS资助或协助,不分名次混列如下: 3、IEEE/ASM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Intelligent Mechatronics (AIM) 4、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Biomimetics (ROBIO) 5、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tronics and Automation (ICMA ) 6、World Congress on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Automation(WCICA,一年两次) 7、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Robotics(ICAR) 8、IEE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Safety, Security and Rescue Robots (SSRR) 9、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habilitaion Robotics(ICORR) 10、IEEE-RAS/RSJ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umanoid Robots (Humanoids) 11、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i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CIRA) 12、IEEE/RAS-EMB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medical Robotics and Biomechatronics (BioRob) 13、 IEEE Workshop on Advanced Robotics and its Social Impacts (ARSO)

机器人领域顶级期刊

1、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ICRA)   2、IEEE/RSJ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Robots and Systems (IROS) 上述两个会议是机器人领域的顶级学术会议,以下会议水平相近,多数也是由IEEE RAS资助或协助,不分名次混列如下: 3、IEEE/ASM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Intelligent Mechatronics (AIM) 4、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Biomimetics (ROBIO) 5、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tronics and Automation (ICMA ) 6、World Congress on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Automation(WCICA,一年两次) 7、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Robotics(ICAR) 8、IEE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Safety, Security and Rescue Robots (SSRR) 9、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habilitaion Robotics(ICORR) 10、IEEE-RAS/RSJ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umanoid Robots (Humanoids) 11、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i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CIRA) 12、IEEE/RAS-EMB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medical Robotics and Biomechatronics (BioRob) 13、 IEEE Workshop on Advanced Robotics and its Social Impacts (ARSO)

IEEE的期刊论文一般要比会议论文质量高。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大部分的IEEE会议并不是由IEEE主办,而是由一些学校或者其他机构主办,这些会议主办方提交申请由IEEE出版会议论文集。

IEEE只参与后续的出版工作,并没有派遣专家学者参与论文评审。而IEEE会议属于EI检索。除了计算机的顶级会议,这两个区别很大,一般期刊EI就比大部分IEEE会议论文级别高。

扩展资料:

SCI(科学引文索引 )、EI(工程索引 )、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 ) 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其中以SCI最为重要。

科学引文索引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其覆盖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物理化学、农业、生物、兽医学、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性检索刊物。

除此之外也是目前国际上三大检索系统中最著名的一种,其中以生命科学及医学、化学、物理所占比例最大,收录范围是当年国际上的重要期刊,引文索引在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

IEEE会议属于EI检索。除了计算机的顶级会议,会议和杂志有天壤之别,一般期刊EI就比大部分IEEE会议论文级别高。当然,一个的目的是交流,另一个是发表 IEEE的期刊论文的确一般要比它的会议论文质量高,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绝大部分的IEEE会议并不是由IEEE主办,而是由一些学校或者其他机构主办,这些会议主办方提交申请由IEEE出版会议论文集,所以IEEE只参与后续的出版工作,并没有派遣专家学者参与论文评审。当然,会议非常多,不可一概而论,IEEE Transactions是公认的权威,绝大多数是所属领域的顶级期刊。但是很多IEEE的标志性会议也是非常好的,比如IEEE ICRA(机器人领域顶级会议)、IEEE CDC(控制领域顶级会议)、ACC(控制领域顶级会议)等,这些会议并不比国内一些EI期刊好中。

机器人生产线毕业论文

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机器人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替工人进行一些复杂、繁重的体力劳动,能减轻人们的工作负担。下面是由我整理的工业机器人技术论文 范文 ,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工业机器人技术论文范文篇一:《浅谈工业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它可以接受人类指挥,也可以按照预先编排的程序运行,现代的工业机器人还可以根据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就工业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 应用 工业 1 引言 工业机器人最早应用于汽车制造工业,常用于焊接,喷漆,上、下料和搬运。工业机器人延伸和扩大了人的手、足和大脑功能,它可代替人从事危险、有害、有毒、低温和高热等恶劣环境中的工作;代替人完成繁重、单调的重复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工业机器人与数控加工中心、自动搬运小车以及自动检测系统可组成柔性制造系统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实现生产自动化。 2 工业机器人的主要运用 (1)恶劣工作环境及危险工作军事领域及核工业领域有些作业是有害于人体健康并危及生命,或不安全因素很大而不宜由人去做的作业,用工业机器人去做最合适。例如核工厂设备的检验和维修机器人,核工业上沸腾水式反应堆燃料自动交换机。 (2)特殊作业场合和极限作业火山探险、深海探密和空间探索等领域对于人类来说是力所不能及的,只有机器人才能进行作业。如航天飞机上用来回收卫星的操作臂;用于海底采矿和打捞的遥控海洋作业机器人。 (3)自动化生产领域早期的工业机器人在生产上主要用于机床上、下料,点焊和喷漆。用得最多的制造工业包括电机制造、汽车制造、塑料成形、通用机械制造和金属加工等工业。随着柔性自动化的出现,机器人在自动化生产领域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下面主要针对工业机器人在自动化生产领域的应用进行简单介绍。 焊接机器人 点焊机器人工业机器人首先应用于汽车的点焊作业,点焊机器人广泛应用于焊接车体薄板件。装焊一台汽车车体一般大约需要完成3000~4000个焊点,其中60%是由点焊机器人来完成的。在有些大批量汽车生产线上,服役的点焊机器人数量甚至高达150多台。 点焊机器人主要性能要求:安装面积小,工件空间大;快速完成小节距的多点定位;定位精度高(土0 .25 mm ),以确保焊接质量;持重大(490~980N ) ,以便携带内装变压器的焊钳;示教简单,节省工时。 弧焊机器人 弧焊机器人应用于焊接金属连续结合的焊缝工艺,绝大多数可以完成自动送丝、熔化电极和气体保护下进行焊接工作。弧焊机器人应用范围很广,除汽车行业外,在通用机械、金属结构等许多行业中都有应用。弧焊机器人应是包括各种焊接附属装置在内的焊接系统,而不只是一台以规划的速度和姿态携带焊枪移动的单机。如图1所示为弧焊机器人的基本组成。适合机器人应用的弧焊 方法 主要有惰性握体保护焊、混合所体保护焊、埋弧焊和等离子弧焊接。 1-机器人控制柜2-焊接电源3-气瓶4-气体流量计5-气路6-焊丝轮7-柔性导管8-弧焊机器人9-送丝机器人10-焊枪11-工件电缆12-焊接电缆13-控制电缆 图1 弧焊机器人系统的基本组成 弧焊机器人的主要性能要求:在弧焊作业中,要求焊枪跟踪工件的焊道运动,并不断填充金属形成焊道。因此,运动过程中速度的稳定性和轨迹是两项重要指标,一般情况下,焊接速度约取5~50 mm/s ,轨迹精度约为.2 ~ ) mm;由于焊枪的姿态对焊缝质量也有一定影响,因此希望在跟踪焊道的同时,焊枪姿态的可调范围尽量大。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性能要求,这些要求包括:设定焊接条件(电流、电压、速度等)、抖动功能、坡口填充功能、焊接异常检测功能(断弧、工件熔化)及焊接传感器(起始焊点检测,焊道跟踪)的接口功能。 喷漆机器人 喷漆机器人广泛应用于汽车车体、家电产品和各种塑料制品的喷漆作业。喷漆机器人在使用环境和动作要求上有如下特点: (1)工作环境空气中含有易爆的喷漆剂蒸气; (2)沿轨迹高速运动,途经各点均为作业点; (3)多数被喷漆部件都搭载在传送带上,边移动边喷漆。如图2所示为关节式喷漆机器人。 搬运机器人 随着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物流技术、自动仓储技术的发展,搬运机器人在现代制造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机器人可用于零件的加工过程中,物料、工辅量具的装卸和储运,可用来将零件从一个输送装置送到另一个输送装置,或从一台机床上将加工完的零件取下再安装到另一台机床上去。 装配机器人 装配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有关资料统计表明,装配劳动量占产品生产劳动量的50%~60%,在有些场合,这一比例甚至更高。例如,在电子器件厂的芯片装配、电路板的生产中,装配劳动量占产品生产劳动量的70 %~80%。因此,用机器人来实现自动化装配作业是十分重要的。 机器人柔性装配系统 机器人正式进入装配作业领域是在“机器人普及元年”的1980年前后,引人装配作业的机器人在早期主要用来代替装配线上手工作业的工序,随后很快出现了以机器人为主体的装配线。装配机器人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装配生产自动化的进展。装配机器人建立的柔性自动装配系统能自动装配中小型、中等复杂程度的产品,如电机、水泵齿轮箱等,特别适应于中小批量生产的装配,可实现自动装卸、传送、检测、装配、监控、判断、决策等机能。 机器人柔性装配系统通常以机器人为中心,并有诸多周边设备,如零件供给装置、工件输送装置、夹具、涂抹器等与之配合,此外还常备有可换手等。但是如果零件的种类过多,整个系统将过于庞大,效率降低,这是不可取的。在机器人柔性装配系统中,机器人的数量可根据产量选定,而零件供给装置等周边设备则视零件和作业的种类而定。因此,和装配线比较,产量越少,机器人柔性装配系统的投资越大。 3 结束语 工业机器人是以机械、电子、电子计算机和自动控制等学科领域的技术为基础,融合而成的一种系统技术;也可说是一门知识、技术密集的,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化的高新技术。随着这些相关学科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工业机器人技术也一定会到迅速发展和提高。 工业机器人技术论文范文篇二:《探讨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趋势》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机器人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替工人进行一些复杂、繁重的体力劳动。目前,机器人是一种制造业与自动化设备中的典型代表,这将会是人造机器的“终极”版。它的应用已经涉及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传感器与知识化等多个学科和领域,这是目前,是我国乃至世界高新技术成果的最佳集成,因此,它的发展是与许多学科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以现在的发展趋势来看,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同时在技术操作中,他也变得越来越标准化、规范化,提高工业机器人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工业机器人发展越来越微型化、智能化,在人类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智能化 应用领域 安全性 随着社会复杂的需求,工业机器人在应用领域中越来越广泛。一方面,工业机器人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代替工人危险、复杂、单调的长时间的作业,例如在机械加工、压力铸造、塑料制品成形及金属制品业等各种工序上,同时还应用于原子能工业等高危险的部门,这已经在发达国家中应用比较广泛。另一方面,工业机器人在其他的领域应用也比较多,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提高了工业机器人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其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应用的范围已经突破了工业,尤其在医疗业中应用比较好。 一、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程 第一代机器人,一般指工业上大量使用的可编程机器人及遥控操作机。可编程机器人可根据操作人员所编程序完成一些简单重复性作业。遥控操作机制每一步动作都要靠操作人员发出。1982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装配线上为机器人装备了视觉系统,从而宣告了第二代机器人―感知机器人的问世。这代机器人,带有外部传感器,可进行离线编程。能在传感系统支持下,具有不同程度感知环境并自行修正程序的功能。第三代机器人为自治机器人,正在各国研制和发展。它不但具有感知功能,还具有一定决策和规划能力。能根据人的命令或按照所处环境自行做出决策规划动作即按任务编程。 我国机器人研究工作起步较晚,从“七五”开始国家投入资金,对工业机器及其零部件进行攻关,完成了示教再现式工业机器人成套技术的开发和研制。1986 年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开始实施,智能机器人主题跟踪世界机器人技术的前沿,经过几年的研究,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成功地研制出了一批特种机器人。 我国工业机器人起步于70年代初期,经过30多年的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70年代的萌芽期,80年代的开发期和90年代的适用化期。 上世纪70年代是世界科技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人类登上了月球,实现了金星、火星的软着陆。我国也发射了人造卫星。世界上工业机器人应用掀起一个高潮,尤其在日本发展更为迅猛,它补充了日益短缺的劳动力。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于1972年开始研制自己的工业机器人。 进入80年代后,在高技术浪潮的冲击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机器人技术的开发与研究得到了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七五”期间,国家投入资金,对工业机器人及其零部件进行攻关,完成了示教再现式工业机器人成套技术的开发,研制出了喷涂、点焊、弧焊和搬运机器人。1986年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开始实施,智能机器人主题跟踪世界机器人技术的前沿,经过几年的研究,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成功地研制出了一批特种机器人。 从90年代初期起,中国的国民经济进入实现两个根本转变时期,掀起了新一轮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技术进步热潮,我国的工业机器人又在实践中迈进一大步,先后研制出了点焊、弧焊、装配、喷漆、切割、搬运、包装码垛等各种用途的工业机器人,并实施了一批机器人应用工程,形成了一批机器人产业化基地,为我国机器人产业的腾飞奠定了基础。 我国工业机器人经过“七五”攻关计划、“九五”攻关计划和863计划的支持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工业机器人市场也已经成熟,应用上已经遍及各行各业。 我国未来工业机器人技术发展的重点有:第一,危险、恶劣环境作业机器人:主要有防暴、高压带电清扫、星球检测、油汽管道等机器人;第二,医用机器人:主要有脑外科手术辅助机器人,遥控操作辅助正骨等;第三,仿生机器人:主要有移动机器人,网络遥控操作机器人等。其发展趋势是智能化、低成本、高可靠性和易于集成。 二、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趋势 机器人是先进制造技术和自动化装备的典型代表,是人造机器的“终极”形式。它涉及到机械、电子、自动控制、计算机、人工智能、传感器、通讯与网络等多个学科和领域,是多种高新技术发展成果的综合集成,因此它的发展与众多学科发展密切相关。当今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一是工业机器人性能不断提高(高速度、高精度、高可靠性、便于操作和维修),而单机价格不断下降。二是机械结构向模块化可重构化发展。例如关节模块中的伺服电机、减速机、检测系统三位一体化;有关节模块、连杆模块用重组方式构造机器人。三是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向基于 PC机的开放型控制器方向发展,便于标准化,网络化;器件集成度提高,控制柜日渐小巧,采用模块化结构,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易操作性和可维修性。四是机器人中的传感器作用日益重要,除采用传统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传感器外,视觉、力觉、声觉、触觉等多传感器的融合技术在产品化系统中已有成熟应用。五是机器人化机械开始兴起。从94年美国开发出“虚拟轴机床”以来这种新型装置已成为国际研究的 热点 之一,纷纷探索开拓其实际应用的领域。 总体趋势是,从狭义的机器人概念向广义的机器人技术概念转移,从工业机器人产业向解决方案业务的机器人技术产业发展。机器人技术的内涵已变为 灵活应用机器人技术的、具有实际动作功能的智能化系统。机器人结构越来越灵巧,控制系统愈来愈小,其智能也越来越高,并正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 三、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前景 我国工业底子薄,工业机器人发展一直处于一个初步发展阶段,虽然我国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研发工业机器人,但是技术力量不足与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对此,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细分起来,有如下几点: 首先,我国基础零部件制造能力差。虽然我国在相关零部件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无论从质量、产品系列全面,还是批量化供给方面都与国外存在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在高性能交流伺服电机和精密减速器方面的差距尤其明显,因此造成关键零部件的进口,影响了我国机器人的价格竞争力。 第二,我国的机器人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虽然已经拥有一批企业从事机器人的开发,但是都没有形成较大的规模,缺乏市场的品牌认知度,在机器人市场方面一直面临国外机器人品牌的打压。国外机器人作为成熟的产业采用整机降价,吸引国内企业购买,而在后续的维护备件费用很高的策略,逐步占领中国市场。 第三,认识不到位,在鼓励工业机器人产品方面的政策少。工业机器人的制造及应用水平,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制造业水平,我们必须从国家高度认识发展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重要性,这是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参考文献: [1]任俊.面向熔射快速制模的机器人辅助曲面自动抛光系统的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钟新华,蔡自兴,邹小兵.移动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设计及控制算法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S1期. [3]张中英.基于遗传算法的机器人神经网络控制系统.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4]李磊,叶涛,谭民,陈细军.移动机器人技术研究现状与未来.机器人,2002年05期. [5]杜玉红,李修仁.生产线组装单元气动搬运机械手的设计.液压与气动,2006年05期. [6]徐晓峰.基于串行通信技术的机器人实时控制研究.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工业机器人技术论文范文篇三:《试论工业机器人机电一体化》 1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现状 工业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人的劳动,对于高辐射、高噪声污染、高浓度有害气体的工作场合来说,工业机器人是一个理想的选择。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代工业机器人智能化程度较低,只能通过预设的程序进行简单的重复动作,无法应对多变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岗位。随着科技的发展,在第一代机器人的基础上通过各种传感器的应用使其可通过对环境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并反馈给动作单元,从而进行一些适应性的工作,这种机器人虽然智能化程度较低,但已经在一些特定的领域得以成功应用。在机电一体化技术相对成熟的今天,第三代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已经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其可以通过强大的传感原件收集信息数据,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类似于人脑的判断,因此可以在多种环境下进行独立作业,但成本较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实际应用。 分布式控制系统。 分布式控制系统是相对于集中式控制系统而言的,是通过一台中央计算机对负责现场测控的多台计算机进行控制和指挥,由于其强大的功能和安全性,使其成为当前大型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主流技术。根据实际情况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层级可分为两级、三级或更多级,通过中央计算机完成对现场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管理和操作控制等,同时,随着测控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分布式控制系统还可以对生产过程实现实时调度、在线最优化、生产计划统计管理等功能,成为一种集测、控、管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具有功能丰富、可靠性高、操作方便、低故障率、便于维护和可扩展等优点,因此使系统的可靠性大幅提高。 2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化。 人工智能就是使工业机器人或数控机床模拟人脑的智力,使其在生产过程中具备一定的推理判断、 逻辑思维 和自主决策的能力,可大幅提升工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甚至实现真正的无人值守,对于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加工精度和工作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人工智能已经不只是停留在概念上,因此可预见机电一体化技术将向着人工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虽然以当前的科学技术水平不可能使机器人或数控机床完全具备人类的思维模式和智力特点,但在工业生产中,使这些机电一体化设备具备部分人类的职能是完全可以通过先进的技术达到的。 网络化。 网络技术 的发展给机电一体化设备远程监视和远程控制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将网络技术与机电一体化技术结合起来将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的重点。在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在车间内来回走动,对设备的状态进行掌握,并对机床的操作面板进行操作,通过在机电一体化设备与控制终端之间建立通信协议,并通过光纤等介质实现信息数据的传递,即可实现远程监视和操作,降低工人的劳动量,并且各种控制系统功能的实现,理论上来说都是建立在网络技术基础上的。 环保化。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近几十年里,虽然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然而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使得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严重的污染,因此,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的今天,发展任何技术都应当以对环境友好作为前提,否则就是没有前途的,故环保化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机电一体化应用过程中,通过对资源的高效利用,并在制造过程中做到达标排放甚至零排放,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不造成影响,即便报废后也可对其进行有效回收利用,这就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环保化的具体表现形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模块化。 由于机电一体化装置的制造商较多,为降低系统升级改造的成本,并为维修提供便利,模块化将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研究方向。通过对功能单元进行模块化改造,可在需要增加或改变功能时直接将对应的功能模块进行组装或更换,即便出现故障,只需将损害的模块进行更换即可,工作效率极高,通用性的增强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成本。 自带能源化。 机电一体化对电力的要求较高,如果没有充足的电能供应就会影响生产效率,甚至由于停电造成数据的丢失等,因此通过设备自带动力能源系统可始终保持充足的电力供应,使系统运行更流畅。 3结语 综上所述,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可使产品的生产效率和精度大幅提高,在当前工业生产中具有较大的技术优势,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水平也会不断提高,为工业生产做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1. 初三机器人科学论文2000字 2. 工业智能技术论文 3. 传感器技术论文范文 4. 机器人科技论文3000字 5. 初三智能机器人科技论文2000字 6. 人工智能机器人的相关论文

自动化生产线设计要点分析论文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自动化生产线设计要点分析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 要:

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各类物资需求的不断增加,尤其是以汽车、电子、家电等工业制品为代表的工业品的需求在不断的增加,传统的粗放型的生产模式正在逐步被自动化生产线所取代,在提高产品生产效率、产品生产质量的同时也极大的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现代自动化生产线依托于不断发展的工业机器人以及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在总结分析工业品生产流程的基础上采用细分化的设计从而实现自动化的生产。文章在分析自动化生产线设计流程的基础上对自动化生产线设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举例分析,并对如何做好相关问题的解决进行探讨。

关键词:

自动化生产线;设计;装配线

前言

自动化生产线是现今在工业生产领域中应用较多的生产设备。自动化生产线现今多采用的是全自动、半自动的形式加以实现,其中半自动化生产线主要是通过将生产线中的一部分不经济的人工操作转变为机器替代,从而更好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产品成产效率。做好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需要在熟悉工业产品生产工艺的基础上做好对于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

1 自动化生产线设计流程

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需要在熟悉产品生产工艺的基础上得以实现,首先只有在熟悉产品生产工艺的及产品特点的基础上来对自动化生产线进行设计,同时产品生产工艺也是一个产品装配过程的完整体现,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都会对产品的每一步生产进行详细的要求与说明,并对相应的规格标准进行说明。因此,在对自动化生产线进行设计之前首先要对产品的生产工艺进行分析、熟悉。

2 做好自动化生产线的节拍分析

做好自动化生产线的生产节拍的分析对于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自动化生产线的产品生产节拍决定着自动化生产线所产生的产品的质量。自动化生产线的生产效率主要指的是自动化生产线在单位时间内所生产出半成品所需要的时间,其是评价一个自动化生产线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标之一,在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各个工位进行节拍分析并整合小节拍工位对自动化生产线中的瓶颈工位予以消除减少自动化生产线设计中的冗余工序环节,提高生产效率。

自动化生产线中的生产节拍主要由工艺操作时间和辅助作业时间所组成,在自动化生产线的生产节拍的设计时要首先对生产线的平衡率进行一定的设计计算。在完成了对于生产线平衡率计算的基础上再对生产线节拍进行计算,这是由于自动化生产线中的节拍最长的工位将会对其他工位的运行产生较为严重的限制,因此,自动化生产线中的生产节拍主要是由自动化生产线运行过程中运行时间最长的工位节拍所决定的。在对自动化生产线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最长工位进行分析以确定是否能缩短其运行时间从而有效的减少节拍瓶颈,从而使得自动化生产线中的各工位的运行节拍保持一定的均衡。

3 确定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方案

在完成了对于自动化生产线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后需要对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方案进行确定,在自动化生产线设计方案的确定过程中需要对自动化生产线进行多套方案设计并在上述方案中选择最优的设计方案。最优自动化生产线设计方案的评价标准:简单实用、可靠性并尽可能的`降低人工操作并在满足所有功能的前提条件下从自动化生产线的生产成本、生产效率等方面来进行确定。在完成了对于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方案确定后需要对自动化生产线进行三维模型设计,并绘制相关的二维工程图。

自动化生产线的传动系统及结构设计

自动化生产线在对于传统系统及结构的设计需要根据产品的结构形式来进行确定。现今在自动化生产线中使用较多的输送方式主要有:链传输、皮带传输以及转盘输送和振动盘供料等的多种方式,而后需要对产品自动生成中的产品分隔和环向等进行考虑,如需要在工位上对零件进行检测或是定位时需要对产品的分隔且脱离传送进行精确的定位。从而确保在没有其他外力参与的情况下对产品进行装配、加工和检测。在自动化生产线中对于产品的转换向主要由X/Y/Z三个自由度所组成,在进行换向时可以通过使用换向汽缸、分度盘或是凸轮分度器及特定的机械工装来实现自动化生产线生产过程中的旋转功能,在自动化生产线中的分隔过程中由于各工位的节拍存在着差异将会存在着一定的等待现象,如这一等待时间稍长则需要在自动化生产线中设计暂存料的料垛。

做好自动化生产线中的气动原理图的绘制

在对自动化生产线产品工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需要对各工位的举升、夹紧、直线运动、转动等功能的实现进行确定,在对其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依靠工作站的运行方式来对自动化生产线中的气动系统的原理图进行确定与绘制。对于依靠气动来实现举升等受重力因素影响或是在紧急情况下禁止动作的环节需要在气动控制环节的设计中增加气动控制单向阀,并在阀片的选择设计中选用三位五通中空阀的设计,从而在断气或是紧急情况下气动单元因重力动作而产生的危险。

做好现场工艺布局图的绘制

在自动化生产线现场工艺布局图的绘制过程中需要根据产品的生产工艺来对自动化生产线中的各工位进行确定,在工位的确定过程中需要依照现场的实际情况来对各工位的位置进行合理的布局并绘制成图,从而实现将各工位有序的串联或并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过程中还需要充分考虑到客户现场中的气源气路、电源、线控走线的方式以及中间转接环节等,做到细致分类。在走线方式上主要分为空中和地面两种走线方式,对于自动化生产线走线中所需要使用的气管、电源线、控制线、线槽等进行充分的考虑并在确定所需要的长度时乘以一定的系数,以确保实际走线管过程中的损耗。

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原则

在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对工艺步骤进行优化、设计过程最简化、设计成本最小化。在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过程中对于自动化生产线所使用的各个零件如传感器、PLC等的部件应当尽量选择统一的标准,从而在降低自动化生产线成本的同时能够方便的对其进行管理、互换。

做好自动化生产线中的机器人形式的确定

在自动化生产线中的机器人形式的确定中需要在综合分析产品零件的加工节拍、自动化生产线所在平面形式的区别以及产品上、下料的时间、产品加工过程中处理中间件物流所需要使用的时间自己设备加工工位等的基础上来对生产机器人的形式进行确定看是采用关节式还是其他的形式。

做好基于现场总线的自动化生产线组网

控制系统是自动化生产线的核心中枢,现场总线是现今工业自动化生产中进行现场通讯的主要通讯手段,同时使用现场总线来将自动化生产线中各个独立的控制单元模块进行链接以实现对于自动化生产线的控制。自动化生产线的控制管理主要由上位机和主、从站构建起整个控制系统,从站主要将本站功能完成信号和本站功能准备好信号传输至主站,主站通过与上位机进行信息交换来按照工艺流程对整个自动化生产线进行启停控制。在主、从站控制设备的选择上主要采用PLC来作为现场工作站的主控制器,并通过现场总线将各控制器构建起一个控制网络以实现对于自动化生产线的控制。

4 结束语

自动化生产线是现今工业化生产中发展的重要方向。文章在分析自动化生产线设计流程的基础上对自动化生产线设计中的要点进行了分析介绍。

参考文献

[1]何平阳,姚杰,程西伟.基于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冰柜箱壳成形自动化生产线设计[J].模具工业,2012,38(10):58-61.

[2]李伟光,蒙启泳,练小华.基于PLC的不锈钢锅复合压力焊自动化生产线设计[J].制造业自动化,2012,34(23):97-100.

[3]李伟光,刘铨权,许阳钊,等.基于PLC和触摸屏的DVD盒自动化生产线设计[J].机械与电子,2009(5):71-74.

机器人领域的顶级期刊

《机器人》,是核心级的,《机器人技术与应用》也是有正规刊号公开发行的。仿真方面也有一些期刊,例如《系统仿真技术》。当然还有一些科技类的。

自动化领域三大顶级期刊是自动化学报、控制与决策、控制理论与应用。

《自动化学报》主要刊载自动化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高水平理论性和应用性的科研成果,据2018年3月学报官网显示,学报第十三届编委会拥有82名编委。

据2018年3月中国知网显示,《自动化学报》出版文献量5804篇、总下载次数1776345 次、总被引次数103508 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

《自动化学报》,无疑是国内自动化&机器人领域的最牛刊,是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中国自动化学会主办的,目前有中文版和英文版两种。《自动化学报》英文刊,是从学报录用文章中选出了四期文章,中英文对应发表,中文发表在《自动化学报》,英文发表在ScienceDirect上。

2013年12月,《自动化学报》(英文版)与IEEE正式签署国际合作备忘录,确认期刊名称为IEEE/CAA Journal of Automatica Sinica,简称为JAS,由中国自动化学会和IEEE共同组成指导委员会、编委会。

机器人和自动化领域国际权威杂志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IEEE Transactions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Machine LearningJournal of Machine learning researchData Mining and Knowledge DiscoveryIEEE-KDEIEEE-PAMIPattern RecognitionArtificial IntelligenceJournal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search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Neural ComputationIEEE-NN在线阅读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