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胸腔镜治疗胸腔积液护理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7 11:20:07

胸腔镜治疗胸腔积液护理研究论文

胸腔积液是胸膜表面间质的液体过多漏出或渗出并积蓄在胸膜腔。胸腔积液不是一种疾病,而是全身性疾病或胸膜疾病的一种后果。其症状包括胸膜性胸痛和气促。胸腔积液分为漏出液和渗出液。前者发生在影响胸膜腔液体形成或吸收的全身因素改变时,例如低白蛋白血症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或充血性心衰的静水压升高。渗出液发生在胸膜表面或淋巴管有病变时,在由细菌性肺炎、结核病或肿瘤引起的胸膜疾病,由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而产生胸腔液体积蓄。继发于淋巴瘤或转移性肿瘤的淋巴管阻塞亦可产生渗出性积液。所以对于胸腔积液,明确是漏出液还是渗出液,继而明确原发疾病,是诊治过程的关键。普通胸片几乎可以提示所有胸膜腔出现的异常液体。而胸腔穿刺液的常规、生化细胞学以及各种酶学检查对于明确原发疾病具有重要意义。胸膜针刺活检也是常用的诊断方法之一。当传统方法无法明确诊断时,电视辅助的胸腔镜检查(VATS)极有助于提高诊断率。治疗上,少量或无症状的胸腔积液,如果不是为了必要的检查,可以不予处理。非癌性胸腔积液通常只需治疗原发疾病。癌肿引起的胸腔积液,对肿瘤的化疗或放疗可消除积液并改善呼吸道症状。当积液较多,影响呼吸动力,甚至威胁生命时,在未找到其它有效治疗方法之前,胸腔穿刺有助于控制症状。治疗中,除了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外,针对胸腔积液的治疗方法可有胸腔穿刺、化学性胸膜粘连术及胸-腹分流术等。电视辅助的胸腔镜在胸腔积液的诊断与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胸腔镜手术在获得大量胸液标本的同时,直接观察胸膜病变的性质和范围,检查整个胸膜腔并对胸膜、肺及心包膜的可疑病变部位进行活检,显著地提高了胸腔积液的诊断率。在对癌性胸腔积液患者进行胸腔镜检查时,可施行滑石粉胸膜粘连术,后者是减少积液形成的有效方法之一

胸腔积液为胸部全身疾病的一部分,病因治疗尤为重要。漏出液常在纠正病因后可吸收。渗出性胸膜炎的常见病因为结核病、恶性肿瘤和肺炎。 一、结核性胸膜炎 多数患者抗结核药物治疗效果满意,少量胸液一般不必抽液或仅作诊断性穿刺,胸腔穿刺不仅有助于诊断,且可解除肺及心、血管受压,改善呼吸,防止纤维蛋白沉着与胸膜增厚,使肺功能免受损伤。抽液后可减轻毒性症状,体温下降,有助于使被压迫的肺迅速复张。大量胸液者每周抽液2~3次,直至胸液完全吸收。每次抽液量不应超过1000ml,过快、过多抽液可使胸腔压力骤降,发生肺水肿或循环障碍。此种由抽胸液后迅速产生的肺复张后肺水肿,表现为剧咳、气促、咳大量泡沫状痰,双肺满布浊湿啰音,PaO 2 下降,X线显示肺水肿征。应立即吸氧,酌情应用糖皮质激素及利尿剂,控制入水量,严密监测病情与酸碱平衡。抽液时若发生表现为头晕、冷汗、心悸、面色苍白、脉细、四肢发凉的“胸膜反应”时,应立即停止抽液,使患者平卧,必要时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密切观察病情,注意血压,防止休克。一般情况下,抽胸液后,没必要向胸腔内注入药物。 糖皮质激素可减少机体的变态反应及炎症反应,改善毒性症状,加速胸液吸收,减少胸膜粘连或胸膜增厚等后遗症。但亦有一定不良反应或导致结核播散,故应慎重掌握适应证。急性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全身毒性症状严重、胸液较多者,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同时,可加用糖皮质激素,通常用泼尼松或泼尼松龙25~30mg/d,分3次口服。待体温正常、全身毒性症状减轻消退、胸液明显减少时,即应逐渐关量以至停用。停药速度不宜过快,否则易出现反跳现象,一般疗程约4~6周。 二、脓胸 脓胸是指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胸膜腔感染性炎症,同时伴有外观混浊,具有脓样特性的胸腔渗出液。细菌是脓胸的最常见病原体。大多数细菌性脓胸与细菌性胸膜炎未能有效控制有关。少数脓胸可由结核菌或真菌、放线菌、奴卡菌等所致。目前感染性胸腔积液中最常见的病原体为革兰阴性杆菌,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肺炎球菌。革兰阴性杆菌中以绿脓杆菌等假单胞菌及大肠杆菌较为常见。厌氧菌作为脓胸的常见病原体亦已被广泛证实。肺炎并发的脓胸常为单一菌感染。若为肺脓肿或支气管扩张并发脓胸,则多为混合菌感染。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中,真菌及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甚为常见。 急性脓胸常表现为高热、消耗状态、胸胀痛等。治疗原则是控制感染、引流胸腔积液及促使肺复张,恢复肺功能。针对脓胸的病原菌尽早应用有效抗菌药物,全身及胸腔内给药。引流是脓胸最基本的治疗方法,反复抽脓或闭式引流。可用2%碳酸氢钠或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胸腔,然后注入适量抗生素及链激酶,使脓液变稀便于引流。少数脓胸可采用肋间开水封瓶闭式引流。对有支气管胸膜瘘者不宜冲洗胸腔,以免引起细菌播散。 慢性脓胸有胸膜增厚、胸廓塌陷、慢性消耗、杵状指(趾)等,应考虑外科胸膜剥脱术等治疗。此外,一般支持治疗亦相当重要,应给予高能量、高蛋白及含维生素的食物。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维持酸碱平衡,必要时可予少量多次输血。 三、恶性胸腔积液 恶性胸腔积液多为恶性肿瘤进展所致,是晚期恶性肿瘤常见并症,如肺癌伴有胸腔积液者已属晚期。影像学检查有助于了解肺内及纵隔淋巴结等病变范围。鉴于其胸液生长迅速且持续存在,常因大量积液的压迫引起严重呼吸困难,甚至导致死亡,故需反复胸腔穿刺抽液,但反复抽液可使蛋白丢失太多(1L胸液含蛋白40g),故治疗甚为棘手,效果不理想。为此,正确诊断恶性肿瘤及组织类型,及时进行合理有效治疗,对缓解症状、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有重要意义。 全身化疗对于部分小细胞肺癌所致胸腔积液有一定疗效。纵隔淋巴结有转移者可行局部放射治疗。在抽吸胸液后,胸腔内注入包括阿霉素、顺铂、氟尿嘧啶、丝裂霉素、硝卡芒芥、博来霉素等在内的抗肿瘤药物,是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助于杀伤肿瘤细胞、减缓胸液的产生,并可以引起胸膜粘连。胸腔内注入生物免疫调节剂,是近年探索治疗恶性胸腔积液较为成功的方法,诸如短小棒状杆菌疫苗(CP)、IL-2、干扰素β、干扰素γ、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细胞)、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等,可抑制恶性肿瘤细胞、增强淋巴细胞局部浸润及活性,并使胸膜粘连。为闭锁胸膜腔,可用胸腔插管将胸液引流完后,注入胸膜粘连剂,如四环素、红霉素、滑石粉,使两层胸膜发生粘连,以避免胸液的再度形成,若同时注入少量利多卡因及地塞米松,可减轻疼痛及发热等不良反应。虽经上述多种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预后不良。

1、沈祯云,刘丹丹,梁正,崔睿,闫天生.腋下小切口与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及费用比较.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1;2(1):、梁正,刘丹丹,沈祯云,闫天生,崔睿,吴长青,周凤彩.电视胸腔镜手术在胸外科疾病中的应用.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2;5(2):、沈祯云,梁正,刘丹丹,崔睿,王可毅,闫天生.电视胸腔镜胸腺切除9例报告.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2;5(2):、梁正,刘丹丹,沈祯云,崔睿,闫天生,王京弟,王可毅,周枫.胸腔镜纵隔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3;3(3):、沈祯云,闫天生,刘丹丹,梁正,崔睿,王京弟.上叶肺癌术后支气管切缘癌残留相关因素分析.实用癌症杂志,2004;1(19):、周枫,闫天生.肠内营养在胸外科应用.医学研究杂志,2006;1(35):、宋金涛,闫天生.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现状.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7;8(7):、沈祯云,闫天生,刘丹丹,梁正,王可毅,周枫,宋金涛.贲门癌手术切缘癌残留相关因素分析.中国肿瘤临床,2007;20(34):、王通,闫天生.电视胸腔镜食管癌微创手术现状及评价.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8;14(7):661-663.(通讯作者)10、王可毅,闫天生,崔睿,王京弟,沈祯云,刘丹丹.经胸腹联合小切口手术治疗贲门癌.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8;1(8):72-74.(通讯作者)11、王京弟,闫天生,刘丹丹,梁正,沈祯云,王可毅,宋金涛.高龄肺癌外科治疗及围术期处理95例.中国肿瘤临床,2008;35(18):1024-1027.(通讯作者)12、王京弟,闫天生,刘丹丹,沈祯云,梁正,王可毅,宋金涛.自发性血气胸25例外科治疗.中国医药,2008;3(12):797-799.(通讯作者)13、王可毅,闫天生,刘丹丹,沈祯云,梁正,崔睿,王京弟.中老年自发性气胸2种手术方法的比较.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8;8(2):134-136.(通讯作者)14、王京弟,闫天生,刘丹丹,梁正,沈祯云,王可毅,宋金涛,王通.高龄患者电视胸腔镜手术及围术期处理.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9;9(3):265-268.(通讯作者)15、沈祯云,宋金涛,王京弟,王通,王可毅,曹文功,游选清,闫天生,梁正,刘丹丹.胸腔镜下胸顶壁层胸膜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09;3(13):、王辉斌,张振立,闫天生,史建安,侯永强.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癌根治术39例报告.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9;8(9):700-701,、沈祯云,王可毅,宋金涛,王京弟,王通,刘丹丹,梁正,闫天生.应用直线型缝合器行食管胃侧侧吻合术.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09;6(13):、沈祯云,刘丹丹,梁正,宋金涛,王通,王京弟,王可毅,闫天生.胸壁肿瘤切除与重建方法探讨.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0;2(14):、梁正,刘丹丹,闫天生,沈祯云,王京弟,王可毅,宋金涛,王通.胸腔镜手术在孤立性肺结节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0;3(10):、宋金涛,闫天生.局麻下纤维支气管镜代胸腔镜在恶性胸腔积液诊治中的应用.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2;12(10):880-890.(通讯作者)21、贺未,宋金涛,王通,闫天生.影响原发性自发性气胸胸腔镜手术时长和引流管留置时间的因素分析.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9):3268-3270.(通讯作者)22、王通,闫天生,宋金涛,王可毅,王京弟,刘丹丹,梁正,贺未,白洁.胸腔镜术后复发性气胸的再次胸腔镜手术治疗.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3;13(8):680-682.(通讯作者)23、闫天生,孟平均.食管平滑肌肉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1998;1(5):、闫天生,张大为,张汝刚,黄国俊,汪良骏,程贵余,杨林,张德超,孟平均.高位食管癌切除颈部吻合的治疗结果(附414例报告).中华肿瘤杂志,1994;1(16);、闫天生,蒋俭,曾多,陈伟,于涛.腋下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1998;6(14):、蒋俭,曾多,闫天生,李建业,马山,于涛,陈伟.23例结肠代食管手术分析.现代外科,1999;1(5):、陈伟,闫天生,耿稚萍,蒋俭,于涛.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30例.现代外科,1999;2(5):15-16,、蒋俭,崔若恒,曾多,闫天生,李建业,马山,于涛,陈伟,韩志义.胸段食管穿孔56例.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0;1(7):、王可毅,解基严,闫天生,宋金涛,王通.EGF-C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与恶性程度关系的研究.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3;4(13):352-356.

胸腔积液治疗的最佳方式要依据胸腔积液产生的原因而定,抽水引流不是最佳选择,一般都是水过多,已经喘不上气的时候,我们才会建议抽水缓解一下 。

胸腔积液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的明清两朝,与西方的文艺复兴及资产阶级革命几乎同时代,然而,却上演着截然不同的两幕:一是封建社会日趋退幕,科学文化发展缓慢;二是活力四溅,日见朝气,经济、科学、文化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明、清:中医学的综合和集大成 明清是中国封建社会走向成熟和渐趋停滞时期,中医学的发展也有与这个时代相近似的特征。这一时期中医学发展的主要特点是:1、“温病学派”形成:温病是的多种外感急性热病的总称,早在,《内经》中就有一些零散的记述。汉代张仲景对温病的初期证候作了特征上的描述,“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伤寒杂病论》)。宋元时,温病开始脱离伤寒学说体系,提出了热病初期应以辛凉解表为治,突破了以往一概辛温解表的治法。明清时,大瘟疫多次流行,医家们在不断探索和经验的总结中,对温病的病因、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诊断、治疗提出不少创见。如“戾气”病因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的发展规律的认识,“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的诊断方法,“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需凉血散血”的治疗原则等。正是明清时期的医家总结、革新、探索和理论上的创新发展,促使温病在理、法、方、药上自成体系,形成了较为系统而完整的温病学说,使中医学对外感热病的认识理论、诊断方法、防治措施等方面都更为系统而完善。不少领域出现了深化发展的趋势。如对生命的探讨已深入到生命的起源和原动力,有了“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的重要论断;命门学说有了长足发展;医家们对于某些常见病有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出现了一批治疗虚劳、中风、吐血、郁证、痘疹的专家和专著。 清代出了一位具有革新精神的伟大医学家——王清任,他在《医林改错》中,纠正了以往医书中对人体解剖方面的错误记载,他所创制的活血逐淤方剂,至今仍有实用价值。3、药物学成就辉煌。明代李时珍著成举世闻名的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书中内容丰富、论述广泛,所载药物多达1800余种,并附有药图1000多幅,药方10000多首,是我国药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他对药物的分类,从无机到有机、从低等到高等、符合进化论的观点,是当时最先进的科学分类法;书中还有对人的生理、病理、疾病症状、卫生预防等内容的正确记述,而且还综合了大量的科学资料,包括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物理学、天文学、气象学等方面的内容,丰富了世界科学宝库,对这些学科的发展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这一时期还有赵学敏著述的《本草纲目拾遗》、吴其浚的《植物名实图考》、兰茂的《滇南本草》等也促进了药物学的发展。4、病案格式的建立和医案专集的出版。医案的记载,首见于《史记》。到明代,形成了记录详细、项目固定的病案格式。1522年,《韩氏易通》里提出病案内容应包括望形色、闻声音、问情状、切脉、论病原、治方术六大部分,还有具体项目31项,制定了较为详细的病案格式。1584年,吴昆在其所著《脉语》中,对病案格式又作了修改补充,规定病案内容的7大部分,内容更为详备。这对医疗经验的总结、医疗水平的提高以及理论的发展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举措。明代起,医案专辑大量出现,1552年江瓘的《名医类案》编撰完成,这部医案专辑内容空前丰富,是对历代医家的验案及经史百家文献中所记载的重要医案的收集、总结,并进行了分类编排和评议,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清代魏之琇在《名医类案》的基础上,又写成《续名医类案》。另外,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徐大椿的《洄溪医案》等都流传较广,影响较大。清隆庆二年(1568年),成立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个民间医学学术团体——“一体堂宅仁医会”。十八世纪末,。清代唐大烈主编了中国最早的中医杂志——《吴医汇讲》。这在当时医学交流上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明清时期,由于中外交通的发展,中外医学交流盛况空前。国外来华学习中医的或是我国把中医传到国外的人数和次数都超过以往任何时期;中医药学传到国外后,在国外继续发展,有不少人翻译著述中医药学著作,并且有些还形成了学派。如《东医宝鉴》把中医学介绍到了朝鲜。1487年日本的田代三喜来华学习中医药学,尤其崇尚李杲和朱丹溪的学说,回国后力倡李、朱学说,著有《捷术大成印可集》、《福药势剪》、《直指篇》、《医案口诀》等书,使李、朱学说在日本广为流传,并逐渐形成了一个学派。

天下文章一大抄。爱思医学信息公司,已经引入不端文献检索系统。如发现有抄袭论文,马上辞退写手。

首先,登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或者 维普数据库(此为中国三大专业文献数据库)或国外Pubmed/Medline等国外专业数据库,然后搜索相关的文献,写出您的文章。其次,再去以上数据库中搜索相关专业期刊编辑部信息,找到投稿联系方式,这样的方法避免网上很多钓鱼网站,确保您投稿的期刊是合法的。最后,祝好运。欢迎交流。静石医疗,竭诚为您服务

作者: 尤黎明等主编字数: 1190000开本: 16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117078320包装: 平装所属分类: 图书 >> 医学 >> 医药卫生教材定 价:¥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成年人的主要健康问题第二章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第三节急性呼吸道感染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二、急性气管一支气管炎第四节肺部感染性疾病一、肺炎概述二、肺炎链球菌肺炎三、葡萄球菌肺炎四、其他肺炎第五节肺脓肿第六节支气管扩张第七节肺结核第八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第九节支气管哮喘第十节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第十一节肺血栓栓塞症第十二节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第十三节胸腔积液第十四节自发性气胸第十五节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一、呼吸衰竭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三、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的护理第十六节机械通气第十七节呼吸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一、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二、胸腔穿刺术第三章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循环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第三节心力衰竭一、慢性心力衰竭二、急性心力衰竭第四节心律失常一、窦性心律失常二、房性心律失常三、房室交界区性心律失常四、室性心律失常五、心脏传导阻滞六、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第五节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第六节心脏办膜病一、二尖办狭窄二、二尖办关闭不全三、主动脉办狭窄四、主动脉办关闭不全五、心办膜病病人的护理第七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一、心绞痛二、心肌梗死第八节原发性高血压第九节病毒性心肌炎第十节心肌病一、扩张型心肌病二、肥厚型心肌病三、心肌病病人的护理第十一节感染性心内膜炎一、自体办膜心内膜炎二、人工办膜和静脉药瘾者心内膜炎三、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的护理第十二节心包疾病一、急性心包炎二、缩窄性心包炎三、心包疾病病人的护理第十三节循环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一、心脏起搏治疗二、心脏电复律三、心导管检查术四、心导管射频消融术五、经皮穿刺球囊二尖办成形术六、经皮穿刺球囊肺动脉办成形术七、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八、冠状动脉介入性诊断及治疗九、先天性心血管病介入性治疗第四章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五章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六章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七章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第八章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九章传染病病人的护理第十章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附录一传染病的潜伏期、隔离期与观察期附录二预防接种参考文献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毕业论文

1、《端粒酶逆转录酶在食管癌中的表达》2、《恶性胸腺肿瘤的手术治疗》3、《食管平滑肌瘤的诊断与治疗》4、《胸腔镜辅以胸壁小切口的肺叶切除》5、《胸腔镜在胸部疾病中的应用》6、《黑色素瘤抗原基因在肺癌和食管癌中的表达》7 、《经心包内处理血管的各种肺切除术》8、《食管癌的优化治疗》9、《胸腹二野淋巴结清扫结合辅助化疗治疗食管癌》10、《同时支气管肺动脉联合成形术治疗中央型肺癌》11、《侵犯隆凸的非小细胞肺癌的外科治疗》12、《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多学科治疗对预后因素的影响》13、《气管、支气管食管瘘外科治疗》14、《支气管成形术在肺癌胸外科的扩大应用》15、《高龄肺癌患者的外科治疗》16、《贲门癌MMP-2表达的意义》17、 RASSF1A, APC, ESR1, ABCB1 and HOXC9, but not p16INK4A, DAPK1, PTEN and MT1G genes were frequently methylated in the stage I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in China. J Cancer Res Clin Oncol,2009,135(12):1675-1684. 18、《原发性气管肿瘤的诊断与治疗》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7,30(7):1-3。 19、《恶性气管肿瘤的外科治疗》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8,31(11):19-21 20、《纵隔镜的应用》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8,31(4):16-19。

而本文介绍的肺叶切除术则不像传统手术那样,这种手术可以说是一种微微手术,只需在患者胸壁开一个1cm观察孔和两个分别、操作孔即可完成手术;一方面要求患者必须是符合一定条件的肺癌病人,另一方面要求医生必须是具有丰富的开胸手术和胸腔镜手术经验。手术的优点是:第一,创伤小、出血少;第二,术后疼痛轻,恢复快,次日即可下床活动;第三,伤口美观。和所有的微创技术一样,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最大优势在于它的微创性 手术创伤小、病人痛苦轻、术后恢复快、后遗症状少。与传统开胸手术以及小切口手术相比,胸腔镜手术减少了创伤,病人元气和免疫力得到最大程度保护。

指发生在肺实质及肺间质的肿瘤。按其来源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转移性);按其生物特性分为良性或恶性;按其组织形态可归类为上皮性肿瘤、软组织肿瘤和间皮细胞瘤。治疗原则手术治疗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已成为早期肺部肿瘤的成熟疗法之一,近、远期疗效与传统开胸手术相当,但前者在降低创伤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既往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主要用于治疗肿瘤直径≤5cm的肺部肿瘤,原因在于肿瘤占位小,容易翻动肺组织,对肺门、叶间裂血管的影响小,且操作较为方便。对于肿瘤直径>5cm的肺部肿瘤而言,肿瘤占位明显,难以翻动肺组织,电视胸腔镜下的术野狭窄,全镜下切除、取出的难度显著增大。近年来,随着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成熟、发展,肿瘤直径>5cm的肺部肿瘤已不再作为该术的禁忌证,但在治疗过程中仍需要考虑手术安全性、彻底性和有效性。放射治疗放疗对小细胞肺癌疗效最佳,鳞状细胞癌次之,腺癌最差。肺癌放疗照射野应包括原发灶、淋巴结转移的纵隔区。同时要辅以药物治疗。鳞状细胞癌对射线有中等度的敏感性,病变以局部侵犯为主,转移相对较慢,故多用根治治疗。腺癌对射线敏感性差,且容易血道转移,故较少采用单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化疗一般不能治愈非小细胞肺癌,只能延长患者生存和改善生活质量。化疗分为治疗性化疗和辅助性化疗。化疗需根据肺癌组织学类型不同选用不同的化疗药物和不同的化疗方案。化疗除能杀死肿瘤细胞外,对人体正常细胞也有损害,因此化疗需要在肿瘤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论文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青年优秀论文评奖结果胸心血管外科青年优秀论文评选-心外科 序号 题目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获奖等级 1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累及弓部:杂交全弓修复术与传统全弓替换术的对比研究 李岩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一等奖 2 Hippo-YAP信号通路的变化在肥厚性心肌病发病中的作用 姜文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一等奖 3 Matricellular Protein CCN3 Limits the Progression of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张超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二等奖 4 术中直视植入肺动脉分支血管支架的镶嵌治疗 胡仁杰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二等奖 5 Cardiac hemangioma -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200 cases 李伟栋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三等奖 6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低射血分数冠心病患者的心脏扭转(Torsion)运动的改善情况研究——采用最新的磁共振特征性追踪技术 成楠 解放军总医院 三等奖 7 超微孔ePTFE球囊扩张型介入肺动脉瓣膜的实验研究 张本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三等奖 8 风湿性二尖瓣成形近期结果总结及学习曲线 罗天戈 北京安贞医院 三等奖 9 利用疾病特异诱导多能干细胞进行肥厚型心肌病心脏停搏液个体化选择 魏嵬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三等奖 10 心脏恶性肿瘤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王文硕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三等奖 胸心血管外科青年优秀论文评选-胸外科 序号 题目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获奖等级 1 3D打印技术指导下的胸膜外漏斗胸Nuss术 王磊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一等奖 2 comparative study of VATS vs open thymectomy for thymoma in one single center 袁祖阳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 一等奖 3 术前新辅助化疗对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分析 范宜楚 天津市胸科医院 二等奖 4 单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34例分析 汪巍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二等奖 5 食管癌病人术后不同营养途径的临床效果比较 陈宇 浙江省台州医院 二等奖 6 气管腺样囊性癌的外科治疗模式探讨:单中心20年109例患者分析 姚烽 上海市胸科医院 三等奖 7 不同肠内营养管留置方式对食管癌术后并发症影响的研究 钱凯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 三等奖 8 单孔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学习曲线 张树亮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等奖 9 Selected Advanced Pulmonary Adenocarcinoma Treated by Surgical Resection aft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by Gefitinib 杜恒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三等奖 10 无抓持整块纵隔淋巴结清扫在单孔胸腔镜肺癌手术中的应用 林宗武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三等奖

而本文介绍的肺叶切除术则不像传统手术那样,这种手术可以说是一种微微手术,只需在患者胸壁开一个1cm观察孔和两个分别、操作孔即可完成手术;一方面要求患者必须是符合一定条件的肺癌病人,另一方面要求医生必须是具有丰富的开胸手术和胸腔镜手术经验。手术的优点是:第一,创伤小、出血少;第二,术后疼痛轻,恢复快,次日即可下床活动;第三,伤口美观。和所有的微创技术一样,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最大优势在于它的微创性 手术创伤小、病人痛苦轻、术后恢复快、后遗症状少。与传统开胸手术以及小切口手术相比,胸腔镜手术减少了创伤,病人元气和免疫力得到最大程度保护。

两个都厉害前沿全国首届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学习班6月13至14日,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举办2014年全国首届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学习班。肺科医院党委书记张雷教授,丁嘉安教授,姜格宁教授以及朱余明教授担任主持。副院长陈昶教授,李文涛教授,蒋雷教授以及赵德平教授担任会议讲解以及授课。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是国内外最新开展的微创手术方式,是基于传统三孔胸腔镜的一次技术腾飞。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相较传统胸腔镜手术,最大限度减轻了手术对肋间神经的影响,因而术后疼痛更轻,创伤更小,更易于接受。同时由于切口减少,观察角度及器械操作空间受限,需要术者具有娴熟的手术技巧,与传统胸腔镜手术不同的操作思路。从传统三孔胸腔镜转为单孔胸腔镜手术需要较长的学习曲线。对有一定基础的胸外科医生而言,观念的转变也许比技术转型更困难。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于2012年5月28日开展第一台单孔胸腔镜右上肺叶切除手术,至今已经累计开展了926台单孔胸腔镜手术,包括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并于2013年12月31日成功完成国内首例单孔胸腔镜右肺上叶袖式切除术。目前朱余明教授、谢博雄教授、蒋雷教授、赵德平教授等已经常规开展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以及肺段切除。姜格宁教授介绍了胸腔镜肺癌外科治疗的新进展,朱余明教授讲授了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的主要技巧;李文涛教授讲授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并发症的处理技巧,蒋雷教授以及赵德平介绍了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的主要经验和个人体会。授课结束后,朱余明教授,李文涛教授,蒋雷教授以及赵德平教授等医师还通过视频系统,同步演示了20余台单孔胸腔镜下肺叶、肺段切除术,全面体现了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在微创外科领域的实力和水平。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长期致力于开展以及推广胸部疾病的微创外科治疗,1993-2013年累计已开展胸腔镜肺外科手术11000余例,2013年年手术量达5300余例,2012年该院胸腔镜肺外科治疗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13年获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目前该院70%以上的患者采用纯胸腔镜外科治疗。

初向阳,男,1971年出生。

中国人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胸外科主任,硕士研究生,1985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医学系,香港中文大学外科学硕士。擅长肺癌、食管癌、贲门癌和胸腺疾病的手术及胸部疑难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国内较早开展了电视胸腔镜、纵隔镜等胸部微小创伤手术;近期开展了单操作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北京医学会胸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师学会胸外科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学会胸外科分会常委、《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中国肺癌杂志》和《J of Thorac Dis》等杂志编委。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微小肺癌术中定位精准切除手术。主要研究课题包括高龄肺癌患者微创手术治疗,胸部战创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主编参编专业书籍10余部,发表科学论文40余篇,其中SCI 8篇。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体会毕业论文

胸腔闭式引流主要是用来恢复胸腔的负压和进行胸腔引流的,主要是在胸部手术、胸外伤导致胸腔积气和胸腔积血、积液、胸腔急性感染脓液引流使用,如果引流管脱出时,以上的情况都已经处于痊愈的状态下,可以马上用一块厚的凡士林纱布封堵引流口,用胶布牢固封闭,复查胸部X光平片,没问题的话,2~3天后引流口就会长闭了,4~5天后取走凡士林纱布即可;如果胸腔的情况没有得到好转的,即没有达到拔除引流管的指征的,就要先用凡士林纱布封堵引流口,再重新选择原引流口邻近的肋间隙作胸腔闭式引流术。

1、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 使用前注意引流装置是否密封,胸壁伤口引流管周围,用油纱布包盖严密,更换引流瓶时,必须先双重夹闭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胸膜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2、体位 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常置病人于半卧位,以利呼吸和引流。鼓励病人进行有效咳嗽和深呼吸运动,利于积液排出,恢复胸膜腔负压,使肺扩张。3、维持引流通畅 闭式引流主要靠重力引流,水封瓶液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CM。任何情况下引流瓶不应高于病人胸腔,以免引流液逆流入胸膜腔造成感染。定时挤压引流管,30-60分钟1次,以免管口被血凝块堵塞。挤压方法为:用止血钳夹住排液管下端,两手同时挤压引流管然后打开止血钳,使引流液流出。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最简单的方法是观察引流管是否继续排出气体和液体,以及长玻璃管中的水柱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必要时请病人深呼吸或咳嗽时观察。水柱波动的大小反应残腔的大小与胸腔内负压的大小。正常水柱上下波动4-6CM。如水柱无波动,病人出现胸闷气促,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的症状,应疑为引流管被血块堵塞,需设法挤捏或使用负压间断抽吸引流瓶短玻璃管,促使其通畅,并通知医生。4、妥善固定 运送病人时双钳夹管,下床活动时,引流瓶位置应低于膝关节,保持密封。5、观察记录 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水柱波动范围,并准确记录。手术后一般情况下引流量应小于80ML/U,开始时为血性,以后颜色为浅红色,不易凝血。若引流量多,颜色为鲜红色或红色,性质较粘稠,易凝血,则疑为胸腔内有活动性出血。每日更换水封瓶。作好标记,记录引流量。如是一次性引流瓶无需每日更换。6、脱管处理 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消毒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协助医生做进一步处理。如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立即双钳夹闭胸壁导管,按无菌操作更换整个装置。7、拔管指征 48-72小时后,引流量明显减少且颜色变淡,24H引流液小于50ML,脓液小于10ML,X线胸片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病人无呼吸困难即可拔管。方法:嘱病人先深吸一口气后屏气即可拔管,迅速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宽胶布密封,胸带包扎一天。8、拔管后观察 病人有无胸憋、呼吸困难、切口漏气、渗液、出血、皮下气肿等症状

ICU集中收治危重病人,抢救生命是首要任务,因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关注生命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成为最重要的工作。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危重病人的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目的:探讨危重病人院内转运中的护理安全管理 方法 与途径的效果,方法:对危重病人转运前病情及风险评估,危重病人院内转运途中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模式,重视转运途中的病情观察及管道护理,做好危重病人口头、书面的交接,结果:提高了危重病人院内转运护理的安全性,结论:实施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管理,可缩短转运时间,提高转运效率,减少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及意外事件的发生率。

【关键词】危重病人;院内转运;安全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 编号】1004-4949(2014)02-0228-01

做好各种危重病人转运途中的安全护理工作,对病人的治疗、预后和康复都有一定重要性和必要性[1]。我院 2011 年 1 月以来,加强了危重病人院内安全转运的管理,减少了不良事件和意外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重症医学科每年院内安全转运的危重病人600人,期中: 男 346例,女 254 例; 年龄 16 ~90 岁,平均45 岁; 内科病人80例,外科重大手术病人520 例,病情稳定后转回病房594例,死亡6例,.

2护理方法

. 转运前的护理

转运前向病人及家属做好 自我介绍 ,解释转运的目的及必要性,取得他们最大的配合。其取得配合。

. 转运前病情评估 重症病人病情复杂、凶险、变化快,转运途中可能有不同程度并发症及一些意外情况的发生。因此,护士在运送病人前准确地综合评估病人病情是安全转送的关键[2]。所有病人转运前当班护士必须对病情充分地了解和评估。根据评估的情况,做好相应的准备。

对于有潜在危险性的病人,如重症颅脑外伤、大面积脑出血等病人,应尽量去除增加颅内压的因素,包括转运前吸净痰液、控制躁动,转运中抬高头部、妥善约束等,并带上便携式吸痰器;对于昏迷病人应备口咽通气管及人工呼吸皮囊、气管插管等用物,对于有气管切开者,应检查人工气道的固定情况,必要时加固,防插管脱落或移位。

.检查静脉通路是否通畅,各处连接是否紧密,最好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确保转送途中保持有效的静脉通路。

转运时所需物品、药品、仪器的准备 根据病人的病情准备不同的抢救药品,如肾上腺素、阿托品、盐酸利多卡因、尼可刹米、洛贝林、地西泮、乳酸钠林格液等。同时备好心电监护仪、氧气袋、简易呼吸气囊、吸痰器等,必要时准备便携式呼吸机。

2. 加强与ICU的有效沟通及协调 转运前应电话通知ICU做好相应的准备,告知病人的基本情况,包括病人初步诊断、目前生命体征、需要准备的药物及仪器,以减少等候时间,为病人诊断、治疗争取时间。

2. 转运过程的护理负责转运的护士应有较强的责任心、准确的判断力、并具有独立工作和应急处理问题的能力.若病人生命体征不平稳,转运途中至少需2名陪同人员,要求主管医生同往。

接收科室准备。接收科室的准备也很重要。转运前应电话通知相关科室做好相应的准备。如病人有人工气道且使用呼吸机,应提早通知,告知病人的基本情况。临出发前,再次确认接收方已做好相关准备,通知病人到达的时间或与检查科室联系确切时间,以保证随到随做。

转运途中护理:

转运中的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

严密观察各种管道的情况。查看各管道是否在位,并妥善固定。按从头到脚的顺序逐一检查管道固定是否稳妥,并要求接头、三通管连接处拧紧。保持各种管道通畅、有效、防止扭曲、受压、滑脱。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转运途中要确保静脉输液通畅,以便抢救时用药。对于可暂时关闭的引流管道如尿管、部分腹部伤口引流管等进行夹闭,并将夹闭的管道及引流袋固定于患者腹部。

转运时保持平车车速平稳,防止颠簸,保持头部在大轮端,可因大轮转速慢、稳而减轻震动。上下坡时患者头部始终在高处端,以免引起患者不适。冬天注意保暖,夏天、雨天为病人遮挡,盖好被子。对烦躁不安的病人,予以镇静、约束,以防病人发生坠落受伤。

转运途中出现并发症的处理。一旦出现严重并发症,应就地抢救,同时与有关科室联系,以便得到专科的救治。

转运途中监测与记录,转运中应严密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病人的意识状态、呼吸频率与呼吸形态,同时应记录各项监测指标数值、意识活动状态、转运途中抢救和治疗经过等。

认真做好交接班 到达接收科室后,与相关人员认真做好交接工作。交接的内容包括病人的诊断、意识、瞳孔、生命体征、氧流量、各种管道名称及植入深度、引流液的情况、特殊用药及皮肤情况等。

3 讨论

危重病人院内安全转运管理的意义非常重大.危重病人的转运在治疗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操作得当, 既能融洽病人救治过程中的医患关系,还可以减少法律纠纷.作为护理管理,要把护理安全管理工作放在首位.有文献报道,急危重病人院内转运有 11. 6%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及意外情况.通过预见性护理程序可以明显减少坠床、脱管、病情恶化、心跳停跳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我们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有痰液时及时抽吸,防止痰堵引起窒息.颅脑外伤病人转运时要有安全合适的体位,例如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有脑脊液耳漏者头偏向患侧,有颈椎损伤的病人带颈托固定.搬动血气胸患者时,须将胸腔闭式引流管钳闭,以防导管脱落、漏气或液体逆流.注意检查胃癌、肠癌术后患者身上的各种管道,保持通畅,妥善固定,防止脱落、打折、扭曲.病人回到科室后由高级责任护士或护理组长对患者进行再次评估,观察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妥善固定好各种管道.

危重病人院内转运前及转运中预处理 对高风险的危重病人进行转运前和转运中预处理是降低风险保障转运安全的重要 措施 。转运前对气道内分泌物及误吸物的清除,呼吸困难或血氧饱和度较低患者应预先气管插管保持气道通畅,出血部位的有效包扎止血及输血,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扩容,心衰病人的血管活性药物的微泵调整,颅内高压病人的脱水剂的使用,血气胸状态下的胸腔闭式引流,骨折部位的固定等;转运中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处理气道分泌物,调整呼吸机模式,稳定血压(如加快输液、血管活性药滴数),纠正严重心律失常(如室颤等)以及各种管道、夹板的稳固。通过这些预见性的处理,明显提高了危重患者转运安全系数。

4 小结

危重病人院内转运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治疗和护理。院内转运可能导致病人生命体征的改变,甚至加重病情,引发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因此,转运病人必须采用合适、安全的护理方式,确保为病人提供的医疗护理服务安全有效。成功地运送对降低危重病人的病死率及伤残率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冠敏,刘喜英.开胸手术病人院内转运的安全管理[J].护理研究,2009,23(增刊1):129.

[2]唐梅宗.危重病人院内转运的安全管理[J].护理研究,2010,24(1):105~106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危重病人施行肠内营养的护理措施, 总结 其治疗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并施行肠内营养的68名危重病人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资料所选取的68名危重病人中,有4名患者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消化道出血而中止鼻饲,其余64名患者耐受性良好,68名患者在接受营养支持疗法后2周,测量患者血糖、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的水平恢复到正常。结论临床上及早给予患者胃肠营养支持并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使患者内环境紊乱明显降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使患者死亡率降低。

【关键词】危重病人;肠内营养;护理

研究证明,合理的营养支持是抢救和治疗危重病人必不可少的环节,正因为如此,近年来肠内营养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得到了长足发展,肠内营养不仅能够保护胃肠黏膜,维护胃肠功能,还能够维持正常的内脏血流。危重病人的身体状态处在高度分解代谢的状态下,场内营养可以为病人供给充分的能量,以纠正负氮平衡,还能够防止因细菌移位造成的肠源性感染。本文对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并施行肠内营养的68名危重病人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详见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资料的选取为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并施行肠内营养的68名危重病人。68名患者中,男性患者41名,女性患者27名;年龄最小的18岁,年龄最大的88岁,平均年龄为47岁。在所患疾病上,有39名患者诊断为重度胸腹复合伤,有14名患者被诊断为头胸复合伤,15名患者诊断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68名患者均存在肠胃功能问题,不能经口进食,经专业诊断需要进行营养支持治疗长达7天以上。

方法患者在开始肠内营养治疗后,定期对患者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和血糖进行连续监测。

营养支持给予途径①经鼻胃管途径:此种营养支持给予途径适用于肠胃功能状态正常,施行期间没有出现昏迷,或者在短时间内尚且可以完成鼻饲给予营养途径到口服饮食这一过渡的病人。②经鼻空肠置管喂养:若患者肠胃功能处于正常状态,且没有昏迷,或者在短时间内能够完成鼻饲给予营养途径到口服饮食这一过渡,那么可以使用此营养支持给予途径,此方式能够使因导管途径问题产生的误吸和返流发生几率降低。③经胃、空肠造口喂养:这种方式因其具有创伤性,所以适用于需要长时间进行肠内营养的患者,这种方法需要运用手术造口的方式将营养管放置到胃或空肠内。

肠内营养的应用原则肠内营养的应用要充分考虑到患者的肠胃功能,可以选择要素型和整蛋白型两种肠内营养类型。要素型肠内营养剂:百普素、百普力。整蛋白型肠内营养:使用这类肠内营养供给的患者因要使用安素、能全素,所以患者的肠道功能要处于一种较为良好的状态。在进行肠内营养治疗的过程中,要注意对患者血糖和电解质的测定,询问患者胃肠道情况,根据患者的不同身体状况调整肠内营养液的剂量和浓度。

喂养方式①一次性投给:这种方式是把调配好的肠内营养食物一次性注入,这种方式存在诸多并发症。②间歇性喂养:就是分次给予所需的肠内营养食物,注入频率为3-4小时给予一次,若需重力滴注,注入频率为30-40分钟给予一次。③连续滴注:这种方式需要借助于肠内营养泵,对患者连续性20-24小时内进行滴注,因为此种方式需要时间较为长久,就要求患者能够具备较好的耐受力。④循环滴注:此种方式需借助于输液泵的控制,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持续泵入。

2结果

在资料所选取的68名危重病人中,有4名患者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消化道出血而中止鼻饲,其余64名患者耐受性良好,68名患者在接受营养支持疗法后2周,测量患者血糖、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的水平恢复到正常。

3讨论

营养支持的基本概念营养支持是指为治疗或缓解疾病,增强治疗的临床效果,而根据营养学原理采取的膳食营养措施,又称治疗营养。所采用的膳食称治疗膳食,其基本形式一般包括治疗膳、鼻饲、管饲膳、要素膳与静脉营养。是维持与改善器官、组织、细胞的功能与代谢,防止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的主重要措施。肠内营养支持的适应证包括:①经口摄食不足或不能经口摄食者。口腔肿瘤、咽喉肿瘤手术后;营养素需要量增加而摄食不足,如脓毒症、甲状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及其化疗或放疗时、畏食、抑郁症;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如知觉丧失,脑血管意外以及咽反射丧失而不能吞咽者。②胃肠道疾病。胃肠道瘘;炎性肠道疾病(溃疡性结肠炎与克罗恩病);短肠综合征;胰腺疾病、肠道准备。③胃肠道外疾病。肿瘤放疗和化疗的辅助烧伤和创伤;术前和术后营养支持;心血管疾病;肝病、肾病、肠外营养的过渡;先天性氨基酸代谢缺陷。肠内营养支持的禁忌症包括胃肠道功能衰竭;完全性肠梗阻;严重的腹腔内感染。

危重病人肠内营养的护理

鼻饲管的护理鼻饲管的选择大多数为采用鼻肠胃管或者是鼻胃管,导管放置后,要注意对存在躁动或不配合的患者进行适当的约束,以防导管的意外拔出。导管的固定要使用无侵入性的固定方法,将长方形绷布的上端贴在鼻尖下端,然后再把绷布的下端撕开,左右交叉后螺旋粘于鼻饲管。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鼻饲喂养的时候,要注意检查鼻饲管的位置是否正确,并抽取胃液,这样能够保证肠内营养的顺利进行。为了防止导管堵塞,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如果持续性输注高浓度营养液,要每隔2-4小时用10-20毫升温开水对导管进行冲洗,间隔24小时要更换体外输注管。②如果需要经鼻饲管给予药物,要注意不同的药物区分输注,这样可避免药物和营养液混合。

营养液输注的护理营养液的温度要有效控制在35-37摄氏度之间,如果天气寒冷,要输液时要先加温输注,输液增温器的使用应放置在输液管道上离输入口的段上,还要注意更换增温器的位置,以防局部温度过高。护理人员在进行营养液调配的时候,要注意检查营养液的外包装和出厂日期,避免把过期、污染的营养液输注给患者,在进行操作前,要注意对手部的清洁,营养液要摇匀。营养液开启后的放置条件是,2-8摄氏度条件下不超过24小时。输注营养液时的正确体位是取卧位,头部抬高30-45°,输注后半小时可调整体位。

口腔护理经总结及研究,很多肠胃置管的病人,会发生口腔炎。这主要是因为一旦口腔腺体长时间缺乏食物刺激,口腔内唾液分泌会逐渐减少。所以,对于肠胃置管的患者,护理人员要指导帮助其进行漱口,一般使用水或者漱口液,昏迷患者要用生理盐水对整个口腔进行擦拭。

心理护理有的危重病人实施了气管切开,多个引流管会对患者产生刺激,引发疼痛;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过程中,患者也会发生反复性的腹胀和腹泻,这些原因都会使患者对治疗产生抗拒心理,不愿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这时候护理人员要耐心解释相关知识给患者及家属。诸如肠内营养的优点、在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等,要及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详细介绍并进行详细沟通,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使患者能够信任和依赖于护理人员。

4小结

危重病人是临床营养支持最重要的群体之一,这是因为患者出现的应激性分解代谢增强,危重病人因为疾病原因很多还实行了机械通气、气管切开等,其能量消耗增大,对营养的需求也就随之增高;另一方面,危重病人的肝肾功能不全,营养负荷地下,会出现代谢紊乱现象。经研究,临床上及早给予患者胃肠营养支持并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使患者内环境紊乱明显降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使患者死亡率降低。

参考文献

[1]严海萍.危重病人的肠内营养应用及护理[J].青海医药杂志,2006(36).

[2]张水娇.危重病人的肠内营养支持[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

[3]陈素坤.临床心理护理指导[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38.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