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幼儿争抢玩具的研究水平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7 11:58:06

幼儿争抢玩具的研究水平论文

学术堂准备十五个新颖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进行参考:1 、关于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感的研究。2 、关于幼儿争抢行为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3 、关于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其指导策略。4 、关于幼儿不良饮食习惯的教育研究。5 、关于幼儿“人来疯”现象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6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研究。7 、幼儿教师工作压力现状的研究。8 、幼儿教师社会支持的现状研究。9 、幼儿教师家庭支持的现状研究。10 、幼儿同伴关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11 、幼儿园的奖惩制度与幼儿教师工作积极性的相关研究。12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13 、关于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途径和方法的研究14 、关于幼儿争抢玩具的现象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15 、关于幼儿冲突行为及其干预策略的研究。

在学前 教育 论文中,题目占据着重要地位,题目的好坏会直接影响着学前教育的论文质量高低。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学前教育 毕业 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题目(一) 1. 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 2. 托幼机构“特色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3. 现阶段某地区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调查 4. 现阶段某地区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调查 5. 幼儿园教研活动的调查研究 6. 幼儿园男教师若干个案调查研究 7. 农村教师工作状况和工资状况的调查研究 8. 某地学前教育的调查 9. 某地混合班教育的调查 10. 几例隔代教养幼儿的个案研究分析 11. 某地区 儿童 学前教育社会需求的调查研究 12. 某地区民办儿童学前机构近年来发展的调查研究 13. 某地区幼儿园办园成本的调查研究 14. 美术教学(音乐、科学、语言、数学、游戏、区域)活动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15. 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研究 16. 论幼儿园的研究性教学 17. 幼儿园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教师、时间、空间、物质)及对策 18. 蒙台梭利教学思想的实践运用 19. 关于幼儿小班游戏发展的研究 20. 关于幼儿记忆发展的研究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题目(二) 1. 特色幼儿园研究(园级特色、班级特色、教师特色研究) 2. 幼儿园男性教师特色塑造研究 3. 教师专业发展个案研究(名师、入门教师、跨行教师等) 4. 震后灾区幼教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5. 震后灾区幼儿心理抚慰教育研究 6. 灾区幼教机构环境创设研究 7. 幼儿歌谣创编研究 8. 幼儿早操研制的理论与实践 9. 幼儿舞蹈编制研究 10. 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调查(毕业学生的调查) 11.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12. 传统游戏(或玩具)的教育价值探新 13. 关于幼儿提问的研究 14. 幼儿(小班托班)自我服务能力的调查 15. 幼儿(大中班)自我服务及参与家庭劳动情况的调查 16. 幼儿教育小学化(非正常化)倾向的调查分析 17. 班级中幼儿伙伴交往情况的观察分析 18. 幼儿同伴交往中混龄交往的研究 19. 幼教机构儿童意外伤害事故的调查研究 20. 幼儿户外活动现状研究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题目(三) 1. 幼儿园各年龄班阅读材料的选择情况调研 2. 幼儿园课程内容综合化情况调研 3.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课程设置满意度的调研 4. 民办幼儿园教师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5. 幼儿园 安全教育 实施现状研究 6.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课程实施中的个案研究 7. 幼儿园男教师专业认同对其专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8. 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9. 幼儿园双语教学的个案研究 10. 提高幼儿园教师队伍稳定性的对策研究 11. 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及教育对策研究 12. 农村儿童隔代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13. 在园幼儿心理伤害问题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 14. 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现状分析及指导对策的研究 15. 幼儿园家长工作现状的调查 16. 班级中教师对幼儿个别化教育的调查 17. 教师对幼儿游戏指导策略的调查 18. 幼儿自由游戏中教师参与和指导情况的调查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题目(四) 1. 幼儿一日生活(活动)的设计与研究 2. 优秀教师自主成长影响因素研究 3. 关于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感的研究。 4. 关于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其指导策略。 5. 关于幼儿不良饮食习惯的教育研究。 6. 幼儿教师工作压力现状的研究。 7. 幼儿教师社会支持的现状研究。 8. 幼儿教师家庭支持的现状研究。 9. 幼儿园的奖惩制度与幼儿教师工作积极性的相关研究。 10. 关于幼儿争抢玩具的现象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 11. 关于幼儿冲突行为及其干预策略的研究。 12. 关于幼儿欺负行为及其干预策略的研究。 13. 关于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取向的研究。 14. 关于家长选择幼儿园时的主导因素研究。 15. 关于家长对幼儿园教育期望的现状研究。 16. 关于家长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配合现状研究。 17. 35岁以下年轻父母的早教观念的现状研究。 18. 关于家长对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的认识研究。 19. 关于幼儿教师对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的认识研究。 20. 关于男幼儿与女幼儿在师幼互动中的差异因素研究。 猜你喜欢: 1. 学前教育类论文题目 2.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选题指导 3. 学前教育学术论文范例 4. 学前教育专业论文范本 5. 学前教育论文题目

摘要:学前教育是幼儿正式接受学校教育的启蒙阶段,纠正幼儿们的争抢行为,促使他们适应集体的学习、生活与成长,这是每一名教师的责任。本文结合幼儿争抢行为的成因,探究关于幼儿争抢行为的教育策路,以便改善幼儿争抢行为,有效培养幼儿谦让和分享的优良品质。关键词:幼儿教育;争抢行为;教育策略争抢行为在幼儿园里属于比较常见的不良行为,是幼儿在特定情境下选择的表达内心情感或维护自身利益的一种行为方式。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幼儿一边学习一边玩耍,发生争抢行为的可能性较大,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需要教师加强指导和教育。一、幼儿争抢行为的成因争抢行为指的是两个及以上的幼儿在教学活动之中争抢某个对象的行为。例如在某次户外活动中,我们给幼儿们分发跳绳,但有的幼儿没有从家里带回跳绳,导致跳绳不够分,只能让两个或三名幼儿共用一根跳绳,一些幼儿就开始争抢跳绳。幼儿发生争抢行为和我们教师的指导、教育有失妥当存在密切联系,是主要成因。当幼儿出现争抢行为时,我们习惯要求幼儿不准争抢,忽视倾听幼儿的心声。幼儿争抢行为的出现还和幼儿园条件有关,例如幼儿园缺乏充足的教育资源,相同类型的玩具较少,但很多幼儿都是看见别人做什么自己也想做什么,别人有的自己也想有,好不容易获得的玩具不会轻易和他人分享,争抢现象在所难免。当然,幼儿的认知水平较低,缺少分享意识和交往技能,遇到争抢问题时往往无法用谦让、协商等方式解决口。例如幼儿拿到玩具之后就据为己有,不和其他小伙伴分享,即便在教师的要求下交出玩具,也是一种外在干预,不是自身所愿,不仅无法体会玩要的乐趣,还会产生不满。二、关于幼儿争抢行为的教育策略(一)教师提供支持,减少幼儿争抢行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保持优良情绪状态,用愉快积极的情绪影响幼儿,用欣赏的态度对待幼儿,发现他们的优点,•援纳个体差升,在幼儿发生争抢行为时应冷静处理,严禁厉声斥责。为减少争抢行为,我们还应为幼儿提供足够的资源支持。例如在投放材料时,一个班级需要多少材料不但应考虑幼儿年龄特征、建构水平等,还应考虑班级活动室大小,每一种形状、颜色的玩具材料应充足,避免发生幼儿争抢某一形状或颜色的玩具材料的行为。幼儿园教育以游戏形式为主,游戏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公平、平等、谦让等行为规范和价值观,所以为减少幼儿争抢行为,教师有必要培养幼儿遵守规则的游戏意识,和幼儿一起制定游戏规则,明白每一个人在有规则的游戏活动中都必须遵守规则,体验分享与合作的欢愉。另外,模仿是幼儿重要的学习方式,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为幼儿树立典型,当幼儿主动把玩具分享给他人时要及时表扬,让幼儿长期保持分享行为,井对其他幼儿产生带头作用,促使幼儿们在和睦相处中慢慢减少争抢行为。

幼儿争抢玩具的教育策略论文研究

争抢行为是在幼儿园内较为常见的一种不良行为,是幼儿在一些特定情境下所选择的维护自身利益或表达内心情感的行为方式。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争抢的原因与目的虽然不尽相同,但并非都是负面的,正确地处理幼儿之间的争抢行为不仅有助于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而且能够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对于其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幼儿争抢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

通过观察幼儿在园生活、访谈多位任教老师,笔者发现,争抢行为在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之间皆有发生,其产生的原因与幼儿的性格、心理特征及所处的环境氛围密切相关。

(一)为获得物品

以获得物品为目的争抢行为包含两种情况,其一是为满足个人喜好而发生,其二则是由于物品数量不足造成。

小年龄段幼儿在喜欢某类物品时往往不顾及周围人的感受而将其占为己有,导致争抢行为。其主要原因在于该年龄段幼儿正处于自我意识萌芽阶段,时常以自我为中心,且缺失同伴交往策略,无法意识到他人的观点,也不会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沟通协商,唯有以争抢的形式取得物品的所有权才能得到心理上的安慰。

当幼儿人数过多、材料投放不充足时,争抢行为也极易发生。无论在游戏、运动还是学习活动中,一旦教师提供的活动材料不能满足每个孩子的需求,便容易发生为获得一件物品而产生的争抢。有时发生争抢并非孩子的主观意愿,而是为完成作品或游戏不得已为之。

(二)为表现自我

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性子较急、表现欲较强、能力出众的孩子在回答问题或承担操作任务时也会发生争抢,这在中大班年龄段的孩子中更为常见,其目的是引起成人的注意。孩子的表现欲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和提升,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当教师对孩子的行为作出肯定时,孩子便会得到鼓励,因此他们会通过“争抢”的方式来获得表现的机会、攒取“荣誉”,教师应当正确看待和处理幼儿的表现欲,在激发其学习兴趣的同时引导其恰当的表达方式。

(三)为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也会发生争抢?这一现象更多地发生在初期的小组合作中。中大班的孩子刚开始体验以团队的形式来完成任务,当组内的成员意见相左时便会产生意识上的争抢。所谓“意识”上的争抢,是指每个孩子都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并希望他人也能支持和相信自己,采取自己的办法,由此产生的矛盾若不能得到恰当的协调,不仅会影响组员间合作的默契度,而且也不利于孩子在交往过程中培养谦虚得体的良好品质。

(四)为模仿同伴

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模仿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幼儿时期正处于成长阶段,具有好奇心强、可塑性强、模仿性强等特点,例如“我也……”行为的发生正体现了其在语言上的模仿,而幼儿在行为动作上的模仿则表现得更多:当一名幼儿对某件东西产生兴趣时,即使那件物品并非自己所喜爱的,其他幼儿也会受同伴的影响而发生心理变化并将其视若珍宝,由此引发大范围的争抢(都想得到该物品),正确引导幼儿的模仿行为则能有效避免不愉快的发生。

(五)为帮助他人

在中大班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教师会邀请孩子共同帮忙完成一些任务,其目的在于提高幼儿劳动能力,培养幼儿责任意识。例如在运动中请幼儿搬运器材,生活活动中做值日生,帮老师一起摆放桌椅、餐具等,幼儿总是很乐于参与这些活动,并为能够帮助他人而感到开心。有时当几名孩子都想搬运同一件物品时,争抢就会在不经意间发生,这并非孩子有意为之,只是选择的方法不恰当罢了。

【二】针对不同争抢行为成因的处理方式——基于案例的分析

案例一:小班幼儿为获得物品的争抢

午饭后的自由活动时间,小1班的孩子们都玩起了自己家中带来的玩具,军军看到玩具筐中思思带来的电动娃娃,拿起就玩。思思看见了立刻跑过去抓回娃娃并大声说:“这是我的!”军军说:“我先玩一会儿!”思思说:“不行!这是我带来的你不可以玩!”……玩具在两个孩子手中争来夺去,教师不得不介入其中。

>>>>>>教师处理方法:

对玩具的拥有者可以有如下几种引导语:

(1)你的玩具那么有趣,想不想让别的朋友也玩一玩,使他们也知道这玩具多好玩儿呀?(鼓励幼儿大胆沟通。)

(2)你愿意和你的好朋友一起玩一玩你的新玩具吗?(激发幼儿分享意识。)

(3)如果你把自己的玩具给了别的朋友,他们以后也会把自己好玩的玩具给你呢!(引导孩子理解交换的意义。)

对玩具的争夺者则可以这样引导:

(1)这个玩具不是你的,你想玩应该怎么说呢?(启发孩子使用礼貌用语。)

(2)你拿走别人的玩具,别人没玩具了怎么办?(引导孩子换位思考。)

(3)你可以等她玩好了再请她借给你玩哦!(提醒幼儿耐心等待。)

案例二:物品数量不足时导致争抢

建构游戏时,教师提供了几框积木供幼儿拼搭。亮亮想要搭一个生日蛋糕,但却缺少了5根长条形积木做蜡烛,他见同桌的乐乐手里有几根长积木,不假思索地便拿了过来。乐乐紧抓积木不放,两人吵了起来……

>>>>>>教师处理方法:

(1)提供更多材料供幼儿使用。

(2)鼓励幼儿尝试使用替代物。如用扁条形代替长条形积木来做蜡烛。

(3)引导幼儿共同合作完成拼搭。可以先问问乐乐在搭什么,也可以让亮亮邀请乐乐一起搭出蛋糕。

案例三:为表现自我引发的争抢

在一次研究水的浮力的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提出问题:“什么东西放入水中会沉下去?”,不少孩子争相回答,活动室内顿时一片吵闹。当教师示意举手回答时,孩子们都将手举的高高的,有些孩子为了得到回答的机会甚至离开了座位,冲到了老师面前。

这样的探索性话题无疑挑起了每个孩子的学习兴趣,当发现自己能够答出教师的问题时更是抢着想要表现。

>>>>>>教师处理方法:

保护幼儿表现欲的同时,引导幼儿寻找表达契机。

(1)帮助幼儿理解倾听的意义。可以对孩子说:也许有些答案是你们不知道的,让我们一起听听别人的答案吧!

(2)赞扬孩子积极表现的行为,安慰孩子:“不要着急,下一个就请你来回答!”尽可能给每个举手的孩子均等的表现机会。

案例四:为解决问题产生的争抢

大1班里,孩子们正在比赛小组合作拼图,洋洋想先拼好了再贴在底板上,而丁丁则拿起一块就贴上去,洋洋不得不一边把已经贴上的撕下来,一边跟丁丁说按自己的方法来,结果2分钟过去了,这一组一块拼图也没有完成。

>>>>>>教师处理方法:

(1)缓解幼儿焦急心理,鼓励幼儿取长补短。可以请幼儿先思考哪种方式更快。

(2)引导幼儿分工合作,支持幼儿尝试错误。对于不服气的幼儿,可以请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实验,帮助幼儿感受合作能够提高工作的速度和效率。

案例五:模仿同伴行为导致争抢

区域活动中投放了一种新的材料,在游戏时许多孩子都争抢着想要尝试,有些平时不太喜欢此类游戏的孩子也挤在其中。

>>>>>>教师处理方法:

(1)寻找一个没有争抢的孩子作为榜样,引导其他孩子向其学习。

(2)请孩子自己分析模仿的动机,让孩子理解自己真正的心意和需求。

案例六:帮助他人引发争抢

运动时老师请孩子们自己搬一块软垫,结果6个孩子一起冲向软垫,原本并不重的垫子却因为几个孩子往不同的方向拉扯而停滞在原地无法向前挪动。

>>>>>>教师处理方法:

既不能磨灭了孩子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和爱劳动的积极心理,也要使孩子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1)让孩子在应当做值日生的那天完成工作,遵守值日的规则。

(2)对于更大的孩子而言,可以引导他们在帮忙前略微思考下如何分工才能既轻松又高效。例如两个人就能搬运的软垫不需要5、6个人一起搬,也就不会有争抢发生。

由此可见,一般情况下产生的争抢行为应当得到制止和调整,而有些特殊情况下产生的争抢则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习得,如为解决问题、表现自我、帮助他人时产生的争抢完全是“事出有因”,教师可以藉此机会帮助幼儿掌握更适宜的行为方式。因此,对于不同前提背景下产生的争抢行为,教师切莫一概而论,必须从幼儿个体出发,了解事件始末,选择合理的处理方法加以解决,从而提高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幼儿园教育的一项基本活动便是游戏,但是玩具争抢问题也随之产生。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我们时常看到,由于幼儿不善合作或者不会合作,导致出现为玩具而出现面红耳赤,加之孩子不能正确看待而赌气一个人玩,不再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交流,这样对幼儿的自身发展和人际交流带来了消极后。如何引导幼儿解决争抢玩具的问题,学会真正地分享行为呢?如何让他们形成良好的思维和行为意识,从而在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待于我们进步一去研究和探讨。一、幼儿争抢玩具现象及原因(1)幼儿争抢玩具的频率较高幼儿的活动中游戏占据很大一部分,因此,孩子们接触玩具的机会也很多。所以争抢玩具的时间可以发生在一天中的所有时间段,如餐前、离园前等。通过观察,我发现这种争抢不仅发生在各个时间段,而且就发生频率来说也是非常的高。由此可见,这种现象已经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问题。当然,这种争抢的持续时间比不是很长,一般都在3分钟之内。(2)争抢过程中的大部分幼儿具有“反抗者”形象有些孩子不愿意与同伴请自己先拿到的玩具,在拿到玩具后将其占为己有。对其他孩子想要分享该玩具的想法和行为置之不理,采取忽略策略。而在教师干预后,这类孩子会消极地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如拿出多占的玩具,但是对于剩余的玩具的占有欲则更加强烈,保护意识也会增强。二、争抢玩具现象产生的主管和客观原因(1)客观因素客观因素主要有教师、环境、家庭和社会因素等。在幼儿园活动中,有些教师单纯传授孩子知识技能,缺乏对幼儿全面发展的培养,这点尤其体现在孩子的交往能力和道德意识的培养上。其次是幼儿园自身条件有限,缺乏充足的玩具。再次是很多家长对于孩子学会与他人分享等方面不够重视。最后,社会有时候不能为孩子提供道德意识发展的良好的环境。(2)主观因素在我的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争抢事件是由于孩子缺乏分享意识造成的。如很多孩子在拿到玩具后将其据为己有,不与其他同伴分享,虽然在教师的干预下被迫交出玩具,但这只是一种屈服于教师权威的外在干预,并非自身所愿,更不是发自内心。因此,在这类游戏过程中,不管分享与否,这类孩子都体会不到游戏所带来的真正快乐,反而会产生不满,甚至是仇恨情绪。合作意识的强弱也是影响幼儿争抢行为的一项主管因素。在争抢现象之外,也有幼儿学会了合作。如在一次组装玩具的过程中,他们明白了想要做得更好,就需要同别人合作才能完成任务。可以看出,主观原因引起的玩具争抢是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三、幼儿争抢玩具问题的解决策略通过观察,我发现大部分解决方法就是增强玩具的数量,如果仍然出现争抢现象,则进一步对幼儿进行训话式教育。如,在第一、二节课后,教师安排幼儿进行拼接游戏,全班学生则围着桌子等待教师分发玩具,每张桌子周边坐4~6名幼儿,每桌分配一大盒玩具零件。时间:. 上午地点:通渭县幼儿园大三班事件:我们有玩具玩了!幼儿A:“老师,×××抢我的玩具!”教师:“×××,你为什么要抢他的玩具?这样做是不对的。”幼儿B:“他们把玩具全部拿走了,我们没玩具玩!”当我查看玩具盒后,发现里面的玩具确实被抢光了,再看其他几个组的孩子都在兴趣盎然地忙着搭建自己喜欢的建筑模型,如果这个时候强制命令他们拿出部分玩具,则会影响到游戏活动的开展,也会让大部分幼儿情绪低落,没有兴趣继续游戏。于是,我让幼儿B去人数相对较少的小组去,安排他玩游戏。毕竟是幼儿园的孩子,只要有玩具玩,至于是什么玩具,其实是不会太在意的。这一争抢事件就这样顺利得到了解决。通过对一些老教师的访谈,我得知玩玩具本来就是幼儿园最普遍和最为寻常的游戏活动,同时也会导致争抢事件频率的上升。教师在幼儿园不仅要对幼儿进行思想教育,更要注意孩子们的安全性,在教学工作量较大的情况下,再处理较多的玩具争抢事件,难免让教师倾向于高效、便捷的办法,例如增加玩具。但我经过较长时间的后续观察后认为:争抢事件并不会因为玩具增加而减少,相反,由于新玩具的加入,幼儿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占有欲使得争抢事件发生频率明显比以前增加。因此增强幼儿分享、合作意识,进而减少争抢现象,从长远上讲这个方法则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但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会无形增加工作难度和工作量。因此,这种方法并不能得到大部分教师的认同和首选。然而这种方法难道真如其他教师所说的那样难以实施和操作吗?事实是否定的。幼儿争抢玩具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但是,作为教师的我们却不能因为常见普遍而做简单处理或者忽略,要有“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危机意识。这种现象小则会影响幼儿及教师的情绪,大则影响孩子今后的良好的道德意识的形成。因此,要重视幼儿园阶段孩子的各种行为,从小事上去发现大问题,寻求有效的方法,以“大智慧”来培养祖国的花朵。

摘要:学前教育是幼儿正式接受学校教育的启蒙阶段,纠正幼儿们的争抢行为,促使他们适应集体的学习、生活与成长,这是每一名教师的责任。本文结合幼儿争抢行为的成因,探究关于幼儿争抢行为的教育策路,以便改善幼儿争抢行为,有效培养幼儿谦让和分享的优良品质。关键词:幼儿教育;争抢行为;教育策略争抢行为在幼儿园里属于比较常见的不良行为,是幼儿在特定情境下选择的表达内心情感或维护自身利益的一种行为方式。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幼儿一边学习一边玩耍,发生争抢行为的可能性较大,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需要教师加强指导和教育。一、幼儿争抢行为的成因争抢行为指的是两个及以上的幼儿在教学活动之中争抢某个对象的行为。例如在某次户外活动中,我们给幼儿们分发跳绳,但有的幼儿没有从家里带回跳绳,导致跳绳不够分,只能让两个或三名幼儿共用一根跳绳,一些幼儿就开始争抢跳绳。幼儿发生争抢行为和我们教师的指导、教育有失妥当存在密切联系,是主要成因。当幼儿出现争抢行为时,我们习惯要求幼儿不准争抢,忽视倾听幼儿的心声。幼儿争抢行为的出现还和幼儿园条件有关,例如幼儿园缺乏充足的教育资源,相同类型的玩具较少,但很多幼儿都是看见别人做什么自己也想做什么,别人有的自己也想有,好不容易获得的玩具不会轻易和他人分享,争抢现象在所难免。当然,幼儿的认知水平较低,缺少分享意识和交往技能,遇到争抢问题时往往无法用谦让、协商等方式解决口。例如幼儿拿到玩具之后就据为己有,不和其他小伙伴分享,即便在教师的要求下交出玩具,也是一种外在干预,不是自身所愿,不仅无法体会玩要的乐趣,还会产生不满。二、关于幼儿争抢行为的教育策略(一)教师提供支持,减少幼儿争抢行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保持优良情绪状态,用愉快积极的情绪影响幼儿,用欣赏的态度对待幼儿,发现他们的优点,•援纳个体差升,在幼儿发生争抢行为时应冷静处理,严禁厉声斥责。为减少争抢行为,我们还应为幼儿提供足够的资源支持。例如在投放材料时,一个班级需要多少材料不但应考虑幼儿年龄特征、建构水平等,还应考虑班级活动室大小,每一种形状、颜色的玩具材料应充足,避免发生幼儿争抢某一形状或颜色的玩具材料的行为。幼儿园教育以游戏形式为主,游戏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公平、平等、谦让等行为规范和价值观,所以为减少幼儿争抢行为,教师有必要培养幼儿遵守规则的游戏意识,和幼儿一起制定游戏规则,明白每一个人在有规则的游戏活动中都必须遵守规则,体验分享与合作的欢愉。另外,模仿是幼儿重要的学习方式,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为幼儿树立典型,当幼儿主动把玩具分享给他人时要及时表扬,让幼儿长期保持分享行为,井对其他幼儿产生带头作用,促使幼儿们在和睦相处中慢慢减少争抢行为。

幼儿抢玩具的原因及解决措施如下:

一、原因

1、社会因素

幼儿间发生争抢玩具行为的时间、地点是多种多样的,产生的主要原因也各不相同,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和随机性。

2、家庭环境因素

在现今的家庭中,很多家中的长辈对幼儿有求必应,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的要求,缺乏对幼儿独占欲的矫正。过分的保护、溺爱使幼儿逐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表现,容易产生争抢玩具现象。

3、教育机构因素

在晨间锻炼活动中,幼儿刚刚入园,精力旺盛,同时,操场场地较大,人数较多,多种玩具摆放过于集中,容易发生争抢玩具行为。

4、主观因素

幼儿本身年龄较小,见识浅薄,认知、情感等各方面的发育都不完善,他们无法自主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对与错,也很难自发地产生分享行为。由于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大,每个幼儿的个人发展水平也有所不同。

二、解决措施

1、家园合作,沟通交流

教师不能忽视与家长的沟通,应主动联系家长,争取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从家、园两方面引导幼儿,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从根本上减少争抢玩具行为的发生。

2、提供条件,营造氛围

幼儿园是幼儿的第二个家,幼儿园应该给幼儿提供合理的游戏条件,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游戏氛围。教师对幼儿游戏的环境需要有自己的考量,确认幼儿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游戏,并且幼儿对设置的环境感兴趣。

教育工作者对幼儿园环境的设置需要贴合幼儿的兴趣爱好,也要确保场地的大小,避免幼儿在游戏中出现碰撞、争夺场地等现象的出现。

幼儿园玩教具的价值研究论文

玩教具在幼儿教学的有效作用论文

一、利用玩教具,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对于幼儿未来的思维能力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来源,只有幼儿具有想象力,才能拥有多样化的学习想法与生活想法。没有想象力,幼儿会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陷入死读书、读死书的循环中。很多教育工作者同意“创造力缺乏是因为想象力没有得到开发”这一观点。在幼儿教育工作中,教师要重视幼儿想象力的开发,借助玩教具,让幼儿成为幼儿教学活动中的主体。给幼儿自由,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游戏与玩游戏。教师在幼儿活动过程中要起到引导作用,不得过分干预幼儿的游戏活动,也不要指责幼儿多天马行空的游戏想法。塑料积木是幼儿学习与成长过程中经常用到的玩具与教具,在幼儿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很多幼儿教育工作者会在活动之前告知幼儿游戏的具体规则,一旦发现幼儿没有按照自己提示的游戏规则玩游戏,就认为幼儿没有认真听讲,不遵守纪律。要求幼儿必须用教师传授的方法玩塑料积木,影响了幼儿想象力的发挥,更不利于幼儿创造力的形成。如果幼儿教师一味引导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拼积木,他们的想象能力发展就会受到限制。鼓励幼儿用个性化的.思路去拼塑料积木,大胆想象,大胆实践,即使完全脱离了教师建议的游戏规则也无所谓。在幼儿园的成长过程中,教师给幼儿营造开放化的学习氛围,让幼儿在玩教具的过程中能够找到自己的乐趣,探索出个性化的玩法,往往能够促进幼儿想象能力的快速提高。幼儿形成较强的想象能力,对于其未来的学习与生活都有着极大的益处。

二、利用玩教具,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幼儿时期是儿童语言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幼儿教育工作中,借助玩具与教具去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发散、幼儿的思维,有助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与提高。借助玩教具,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需要幼儿教师引导幼儿长期训练,促进幼儿表达能力的自主提高。“芭比娃娃”是很多幼儿喜欢的玩具,在玩芭比娃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幼儿一边玩一边说一说自己的娃娃叫什么名字,娃娃今年几岁,娃娃有着怎么样的性格,娃娃现在在做什么。在操作芭比娃娃的过程中一边玩,一边表达,能够让幼儿学会基本的介绍用语,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性格特点。除此之外,幼儿教师还可以借助合作型的游戏引导幼儿与其他人交流,促进幼儿交际意识的形成以及交流能力的提高。像在利用玩具玩“过家家”游戏的过程中,教师组织幼儿几个人一组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游戏开始之前,幼儿需要结合玩具设计过家家的场景,编排过家家所涉及的小故事。在交流与讨论的过程中,幼儿需要倾听他人的想法,也需要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对于幼儿语言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的提高都有较大益处。借助玩具与教具,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减少幼儿的交流障碍,促进幼儿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三、利用玩教具,培养幼儿道德素养

幼儿的年龄较小,心理年龄决定了他们的思考方式,大多数幼儿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没有换位思考的能力。幼儿希望得到他人的关爱与关注,在幼儿园生活中,希望得到教师的赞扬与他人的认可,他们不懂得从其他人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在幼儿教育阶段,如果教师忽视了幼儿性格的培养以及道德水平的提高,会使幼儿更容易成长为自私、自我、极端任性的人。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玩具与教具,促使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个性。例如,在借助玩具与教具做游戏时,教师要引导幼儿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游戏上,不要一边做游戏,一边还想着其他的事情。让幼儿集中注意力,专心做一件事情,有助于幼儿专注度的提高。在游戏的过程中,很多幼儿无法控制失败时的个人情绪,甚至将失败的负面情绪发泄到玩具或者教具上。教师要借助这样的情况引导幼儿建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识,控制好个人情绪与个人行为。

综上所述,在幼儿成长时期,幼儿的可塑性较大。在玩教具的过程中,给幼儿明确的指导,开发幼儿潜力,能够促进幼儿快乐地接受教育。明确玩教具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借助玩教具活动,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语言能力,提高道德水平,有助于幼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陆晓益.幼儿园自制玩教具的开发和运用[J].科技展望,2015(5).

[2]张燕萍.浅谈自制玩教具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4(28).

[3]周春.幼师生自制玩教具能力现状及对策[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8).

幼儿园自制玩教具的意义:

游戏是幼儿的生活,玩具是他们亲密的伴侣。通常我们把成人专门为儿童制作的、供儿童游戏之用的物品称为“玩具”,对于幼儿来说,“玩具”可以是任何东西。

“教具”一般是指“教学时用来讲解说明某事某物的模型、实物、图表和幻灯等的总称”,主要用作教学的辅助物。“寓教于乐”一直是人们对于教育、尤其是年幼儿童教育的理想。幼儿园自制玩教具,是社会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自制玩教具在取材上往往利用当地的自然材料,我们为什么还要倡导幼儿园自制玩教具呢?因此我们更加有必要重新认识幼儿园自制玩教具的重要意义。

(一)制作玩教具以弥补教育资源的不足

自制玩教具是厉行节约、勤俭办园,减轻幼儿园在购置玩教具方面的负担,是倡导幼儿园自制玩教具的重要原因。

(二)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玩具为幼儿的学习提供了各种感知觉刺激和可操作的、具体形象的“概念框架”,为幼儿动手动脑主动学习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玩具的具体形象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决定了玩具作为幼儿学习的“课本”的年龄适宜性,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三)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幼儿参与自制玩教具的活动,从过程到结果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幼儿动手做玩具的过程是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培养其动手能力、想像和创造性,丰富他们的经验体验到自己的能力,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幼儿园游戏与玩具的研究论文

幼儿教育与游戏理论实践研究论文

一、游戏理论概况

游戏理论大致分为传统游戏理论和近现代游戏理论。传统游戏理论主要包括剩余精力理论、松弛理论、生活预备理论、生长理论、成熟理论;近现代理论主要有精神分析派的游戏理论、认知发展的游戏理论、学习理论、原苏联游戏理论。这些基于不同的出发点提出的游戏理论都有一定的合理性。我国的幼儿游戏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幼儿游戏的意义与作用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和提高,我国对于幼儿游戏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化,新时期我国的幼儿教育游戏理论,已经发展为“以儿童发展为本”的现代幼儿教育理念。现代幼儿教育理念,将幼儿教育的目标定位于贴近生活,充分考虑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实现“促进每一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充分的发展”,促进幼儿生动、活泼的发展,为幼儿终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游戏理论指导下的幼儿教育实践现状

1.在幼儿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就认为游戏是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提出一系列认可游戏的积极作用的主张。但是在实践中,以知识传递为中心的学本位主义教学观,长期以来占据我国幼儿教育领域的统治地位。在这种教学观念指导下,幼儿仅仅是被动接收教师传递的知识信息的客体。教学方法是幼儿教师向幼儿的单向灌输。

长此以往,幼儿园就演变为应试教育的“预演”。游戏的设计与内容不仅是完全服务于课堂教学的`需要,而且游戏的实施与情节往往按照教师预先的设计与安排发展,这样的僵硬化、机械化的游戏设计难以发挥游戏对于幼儿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违背了将游戏理论引应用到幼儿教育领域的初衷。虽然在短期内可以达到使幼儿提前接受小学所学知识的效果,但是以扼杀和牺牲儿童的天性和长远发展为代价的,必须改变这种不足。

2.幼儿教育实践的有益探索

面对我国幼儿教育领域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关于幼儿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都发生深刻的变化。首先,在幼儿教育实践中,不再把幼儿视为被动接收知识的客体,而是肯定和越来越重视发展幼儿的主体地位,并认识到幼儿是自身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游戏是幼儿参与和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进而形成自身知识结构的重要媒介和载体。

教师应当提供和创造条件引导幼儿进行游戏。其次,重视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这种观点认为,个体差异广泛存在于幼儿之间,主张因材施教,反对“一刀切”的游戏方法,促进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四、结语总之,游戏在激发幼儿天性,培养和发展幼儿个性,促进幼儿的长远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在幼儿教育实践中,应当认识到游戏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和研究符合儿童发展规律和特点的游戏理论,并将游戏理论应用到幼儿教育实践中,促进幼儿在快乐、愉悦的环境中实现全面发展。

玩教具在幼儿教学的有效作用论文

一、利用玩教具,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对于幼儿未来的思维能力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来源,只有幼儿具有想象力,才能拥有多样化的学习想法与生活想法。没有想象力,幼儿会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陷入死读书、读死书的循环中。很多教育工作者同意“创造力缺乏是因为想象力没有得到开发”这一观点。在幼儿教育工作中,教师要重视幼儿想象力的开发,借助玩教具,让幼儿成为幼儿教学活动中的主体。给幼儿自由,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游戏与玩游戏。教师在幼儿活动过程中要起到引导作用,不得过分干预幼儿的游戏活动,也不要指责幼儿多天马行空的游戏想法。塑料积木是幼儿学习与成长过程中经常用到的玩具与教具,在幼儿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很多幼儿教育工作者会在活动之前告知幼儿游戏的具体规则,一旦发现幼儿没有按照自己提示的游戏规则玩游戏,就认为幼儿没有认真听讲,不遵守纪律。要求幼儿必须用教师传授的方法玩塑料积木,影响了幼儿想象力的发挥,更不利于幼儿创造力的形成。如果幼儿教师一味引导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拼积木,他们的想象能力发展就会受到限制。鼓励幼儿用个性化的.思路去拼塑料积木,大胆想象,大胆实践,即使完全脱离了教师建议的游戏规则也无所谓。在幼儿园的成长过程中,教师给幼儿营造开放化的学习氛围,让幼儿在玩教具的过程中能够找到自己的乐趣,探索出个性化的玩法,往往能够促进幼儿想象能力的快速提高。幼儿形成较强的想象能力,对于其未来的学习与生活都有着极大的益处。

二、利用玩教具,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幼儿时期是儿童语言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幼儿教育工作中,借助玩具与教具去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发散、幼儿的思维,有助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与提高。借助玩教具,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需要幼儿教师引导幼儿长期训练,促进幼儿表达能力的自主提高。“芭比娃娃”是很多幼儿喜欢的玩具,在玩芭比娃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幼儿一边玩一边说一说自己的娃娃叫什么名字,娃娃今年几岁,娃娃有着怎么样的性格,娃娃现在在做什么。在操作芭比娃娃的过程中一边玩,一边表达,能够让幼儿学会基本的介绍用语,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性格特点。除此之外,幼儿教师还可以借助合作型的游戏引导幼儿与其他人交流,促进幼儿交际意识的形成以及交流能力的提高。像在利用玩具玩“过家家”游戏的过程中,教师组织幼儿几个人一组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游戏开始之前,幼儿需要结合玩具设计过家家的场景,编排过家家所涉及的小故事。在交流与讨论的过程中,幼儿需要倾听他人的想法,也需要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对于幼儿语言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的提高都有较大益处。借助玩具与教具,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减少幼儿的交流障碍,促进幼儿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三、利用玩教具,培养幼儿道德素养

幼儿的年龄较小,心理年龄决定了他们的思考方式,大多数幼儿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没有换位思考的能力。幼儿希望得到他人的关爱与关注,在幼儿园生活中,希望得到教师的赞扬与他人的认可,他们不懂得从其他人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在幼儿教育阶段,如果教师忽视了幼儿性格的培养以及道德水平的提高,会使幼儿更容易成长为自私、自我、极端任性的人。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玩具与教具,促使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个性。例如,在借助玩具与教具做游戏时,教师要引导幼儿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游戏上,不要一边做游戏,一边还想着其他的事情。让幼儿集中注意力,专心做一件事情,有助于幼儿专注度的提高。在游戏的过程中,很多幼儿无法控制失败时的个人情绪,甚至将失败的负面情绪发泄到玩具或者教具上。教师要借助这样的情况引导幼儿建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识,控制好个人情绪与个人行为。

综上所述,在幼儿成长时期,幼儿的可塑性较大。在玩教具的过程中,给幼儿明确的指导,开发幼儿潜力,能够促进幼儿快乐地接受教育。明确玩教具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借助玩教具活动,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语言能力,提高道德水平,有助于幼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陆晓益.幼儿园自制玩教具的开发和运用[J].科技展望,2015(5).

[2]张燕萍.浅谈自制玩教具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4(28).

[3]周春.幼师生自制玩教具能力现状及对策[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8).

幼儿争抢行为的论文题目

在学前 教育 论文中,题目占据着重要地位,题目的好坏会直接影响着学前教育的论文质量高低。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学前教育 毕业 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题目(一) 1. 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 2. 托幼机构“特色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3. 现阶段某地区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调查 4. 现阶段某地区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调查 5. 幼儿园教研活动的调查研究 6. 幼儿园男教师若干个案调查研究 7. 农村教师工作状况和工资状况的调查研究 8. 某地学前教育的调查 9. 某地混合班教育的调查 10. 几例隔代教养幼儿的个案研究分析 11. 某地区 儿童 学前教育社会需求的调查研究 12. 某地区民办儿童学前机构近年来发展的调查研究 13. 某地区幼儿园办园成本的调查研究 14. 美术教学(音乐、科学、语言、数学、游戏、区域)活动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15. 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研究 16. 论幼儿园的研究性教学 17. 幼儿园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教师、时间、空间、物质)及对策 18. 蒙台梭利教学思想的实践运用 19. 关于幼儿小班游戏发展的研究 20. 关于幼儿记忆发展的研究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题目(二) 1. 特色幼儿园研究(园级特色、班级特色、教师特色研究) 2. 幼儿园男性教师特色塑造研究 3. 教师专业发展个案研究(名师、入门教师、跨行教师等) 4. 震后灾区幼教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5. 震后灾区幼儿心理抚慰教育研究 6. 灾区幼教机构环境创设研究 7. 幼儿歌谣创编研究 8. 幼儿早操研制的理论与实践 9. 幼儿舞蹈编制研究 10. 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调查(毕业学生的调查) 11.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12. 传统游戏(或玩具)的教育价值探新 13. 关于幼儿提问的研究 14. 幼儿(小班托班)自我服务能力的调查 15. 幼儿(大中班)自我服务及参与家庭劳动情况的调查 16. 幼儿教育小学化(非正常化)倾向的调查分析 17. 班级中幼儿伙伴交往情况的观察分析 18. 幼儿同伴交往中混龄交往的研究 19. 幼教机构儿童意外伤害事故的调查研究 20. 幼儿户外活动现状研究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题目(三) 1. 幼儿园各年龄班阅读材料的选择情况调研 2. 幼儿园课程内容综合化情况调研 3.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课程设置满意度的调研 4. 民办幼儿园教师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5. 幼儿园 安全教育 实施现状研究 6.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课程实施中的个案研究 7. 幼儿园男教师专业认同对其专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8. 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9. 幼儿园双语教学的个案研究 10. 提高幼儿园教师队伍稳定性的对策研究 11. 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及教育对策研究 12. 农村儿童隔代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13. 在园幼儿心理伤害问题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 14. 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现状分析及指导对策的研究 15. 幼儿园家长工作现状的调查 16. 班级中教师对幼儿个别化教育的调查 17. 教师对幼儿游戏指导策略的调查 18. 幼儿自由游戏中教师参与和指导情况的调查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题目(四) 1. 幼儿一日生活(活动)的设计与研究 2. 优秀教师自主成长影响因素研究 3. 关于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感的研究。 4. 关于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其指导策略。 5. 关于幼儿不良饮食习惯的教育研究。 6. 幼儿教师工作压力现状的研究。 7. 幼儿教师社会支持的现状研究。 8. 幼儿教师家庭支持的现状研究。 9. 幼儿园的奖惩制度与幼儿教师工作积极性的相关研究。 10. 关于幼儿争抢玩具的现象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 11. 关于幼儿冲突行为及其干预策略的研究。 12. 关于幼儿欺负行为及其干预策略的研究。 13. 关于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取向的研究。 14. 关于家长选择幼儿园时的主导因素研究。 15. 关于家长对幼儿园教育期望的现状研究。 16. 关于家长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配合现状研究。 17. 35岁以下年轻父母的早教观念的现状研究。 18. 关于家长对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的认识研究。 19. 关于幼儿教师对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的认识研究。 20. 关于男幼儿与女幼儿在师幼互动中的差异因素研究。 猜你喜欢: 1. 学前教育类论文题目 2.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选题指导 3. 学前教育学术论文范例 4. 学前教育专业论文范本 5. 学前教育论文题目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5、论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论点;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d.结论。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据学术堂了解,一篇好的论文首先得有一个好的论文题目,下面给大家整理了10篇优秀学前教育毕业论文选题供大家参考:1.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感的研究2. 幼儿争抢行为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3. 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其指导策略4. 幼儿不良饮食习惯的教育研究5. 幼儿“人来疯”现象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6.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研究7. 幼儿教师工作压力现状的研究8. 幼儿教师社会支持的现状研究9. 幼儿教师家庭支持的现状研究10. 幼儿同伴关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