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关于内卷的论文文献

发布时间:2024-07-05 09:22:26

关于内卷的论文文献

2020年,一群清华大学生夜晚骑自行车的照片火爆全网,照片中,一个清华大学生一手骑单车,一手却抱着笔记本电脑看程序代码,这个学生也被称为“清华卷王”。而“内卷”这个热词也由此火爆全网。内卷是指很多大学生拼命学习,几乎达到废寝忘食地步,只为让自己提高学业竞争力。随着高校加强考试管理,让那些试图靠混日子拿到大学毕业证书的人,开始有了紧张感。可以说靠“划水”就企图蒙混过关完成大学学业的人来说,不得不把精力投放到学业中来,下功夫去完成学业。所以“内卷”,说白了就是竞争。

那么我作为一名大四学生对于内卷也是深有体会,下面就来具体看看我对于“卷”的看法:①我认为“内卷”这个词既不属于褒义词,也不属于贬义词,应为中性词。之所以我认为是中性词,最关键一点,就是大学生本应该在大学期间专注于学业,花很多精力去提升自己的综合专业水平和素质,这样才能在毕业后走向社会参与社会竞争赢得先机。能力为王的时代终将来临,就如最近几年考研大军不断壮大一样,学历竞争日趋白热化,如果在大学读本科期间不努力,可能毕业是问题,而择业更成为问题。

②在“内卷”这个流行词出现后,大众的视线才聚焦到高校内那些苦读的学子身上。这一关心不要紧,发现竟然有走极端的现象。如有些学生论文为拿高分,明明导师规定写5000字即可,偏偏要写到8000——10000字,其理由是写的越多,说明论文质量越高。实际上这就是盲目的表现,根本没有什么意义。

下面我举个我身边的人真实发生的例子:1,我们学校的学姐丽丽是一名大四学生,这次任课老师对全班同学布置了一个论文作业,字数要求5000字即可。但很多人为了获取更好的成绩,都选择将论文写到10000字,左右,甚至更多,最后,老师批改论文时发现,几乎全班同学都超出了预期要求,但高分的名额却还是不会变。丽丽班级的同学几乎都超额完成了老师布置的论文,可换一个方向看,大家的水平线依然不相上下,那就代表字数远超要求和刚好达标的结果其实是一样的。哪怕大家普遍付出了更多的努力,但每个人最终得到的收益却没有显著增加。

2,再比如上中学或者高中时,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语文考试最后一道题是作文,明明题目要求的是800字,可语文老师却告诉我们玩写1000字,甚至更多才可以。当然,老师是为了让同学们在字数上占领优势,可后来等我们升到更高的一级,结识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小伙伴时发现,到头来大家都是在以1000字为标准。这样就相当于私下将作文的标准提高了,同学们为此付出了更多的时间,但却并没有什么收获。

③有些高校大学生为了增强自身实力,会考很多证书,尽管有些证书和将来择业关系不大,但为了增强竞争力,也要耗费很多精力去考证。这样一来,就会占用学习专业的时间,反而使专业能力得不到真正的提升。“内卷”化是一种被曲解的学业观念,如果大学生自己不能正确对待,极有可能会对自己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这样看来,“内卷”似乎是代表着竞争的不必要,而这种方式也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压力。

比如我在北京上学的表哥小凯,是来自北京一所大学的学生,他认为“内卷”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中非常普遍:“最早,可能我学了一个小时,我的同学学了一个半小时,后来他比我多考一分。现在,我的同学学了5个半小时,我没有办法,学了5个小时,最后他还是比我多考一分。但是两个人那几个月每天都感到非常疲惫不堪,心理更是焦躁不安。从结果上来看,什么都没变,但是我们都被卷入了这样高压力焦躁的生活。”从小凯的叙述中可以看出,他和自己的同学存在一种竞争式的攀比,比的不是谁学习好,而是比谁学习的时间长。最后两个人都没从中取得进步。④我搜索网站,看到针对大学生内卷现象,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陈阳也曾说过:“学生说的内卷,往往想表达这样一种困惑:自己明明忙忙碌碌,学得很刻苦认真,但是好像并没有实现太大的突破,并没有提高太多。”

而记得我的辅导员也曾表示:自己经常和学生强调要有“思维意识”。“很多大学中的考核并不是比量的竞争,因此学生们要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跳出自己认为的高度一体化的竞争,静下心来向内分析自己,再向外分析整体竞争环境,结合大势锻炼和发展自己。”

在进入社会或者大学之后,大家都很容易“内卷”,这也是应对竞争压力的正常反应。 在竞争的同时,或许我们被‘内卷’驱使着前进,克服了困难,但这种行为是被动的,我们应该学会思考我希望成为怎样的人,而不是盲目跟风。最后找到人民日报对于内卷的九大建议,收藏起来:停止内耗,拒绝躺平,防止内卷,人民日报给出的9条建议。从实际、从行动、从机遇、从接纳、从过程、从潜能、从自我、从现在、从放下……

那么,在这种普遍内卷的大环境中,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具体怎么应对呢?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聊聊内卷有哪些具体表现和解决办法 。一、精美的错题集和积累本常见现象:错题集,积累本,整理得特别漂亮。用彩色笔,工工整整的整理自己的错题集或积累本,注意力都在让自己的本子如何漂亮,因为老师可能会表扬。但是这种精益求精,对知识的本身没有梳理,没有思考,是无意义的,对学习没有多大用处。大多本子整理漂亮的,学习成绩并不理想。解决问题:整理之前,一定对整理的内容进行思考,是错题,那就重新做一遍,然后整理到本子上。主要整理自己的思路,当时做错题的原因,过程,心理,也简单的写一下。每隔一段时间,回头再做一遍这些错题。真的会了的题,就可以划去。不会的,再细心思考,题目前做一个标记,比如标记“正”来表明自己是第几遍不会做。

二、疲劳战,加班加点常见现象:看到别人晚上学习,自己也学,看到别人早起,自己也早起。以为时间拉长,就能提高学习收益,岂不知晚上多学一会,结果搞得自己疲惫不堪,白天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哈欠连天,听课效果不佳,记忆力下降等。解决问题:注重白天课堂上的学习效果,提高课堂效率,在此基础上,可以适当延长晚上学习时间。如果感到白天精力不充沛,一定要抓紧休息。另外,课下多活动,多吃正餐,也是减少困倦的好办法。期末考试前,一定不要搞疲劳战,及时调整自己的生物钟,保证白天考试时间有充沛的精力和清醒的头脑。

三、抄作业 赶作业常见现象:忙着赶作业,抄作业,应付老师检查。做作业拖沓,不及时做,临要上交了,才忙着抄答案,抄同学的。为了免于被老师惩罚,被动应付作业,这属于严重的内卷。解决问题:作业多,完不成,根据自己手中的时间和作业量,合理分配。需要早一点交的,早一点做。优先完成自己的弱科。对简单的题可以不做。做作业时,给自己制定计划,不要拖沓,不分心,一气呵成。

四、装作学习,垃圾学习常见现象:在家长或老师的督促下,装作学习,但心思还在游戏、垃圾书和其他杂事上面。对未来没有目的,对自己没有定位,缺乏强烈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没有兴趣,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学习,学习起来都是装样子,耗时间。解决问题:游戏和其他不能陪伴自己一辈子,也不能靠他们吃饭。要生存,还是要生活,都取决于自己的当下。结合自己的成绩,给自己定个位,比如自己想考什么大学,上网查找这些大学的资料,然后给自己制定每一次考试切实可行的目标计划,制定每一天切实可行的计划,让父母作见证,让老师作见证。完成了计划,奖励自己一下,未完成,惩罚自己。今天对自己手软,明天生活就会对自己下狠手。

五、盲目购买辅导书常见现象:为了成绩,只要看到别人有的辅导书,自己也去购买。但是买了之后,翻都没有翻,就束之高阁。没弄懂自己真的需要什么,盲目的比较,偏离自己的实际需要。这是对别人的低水平的模仿和复制,浪费金钱,浪费自己的信心,只能是自己越来越懒散。解决问题:结合自己的实际,知道自己的成绩,给自己合理的定位。如果成绩不好,先优先把课本上的内容学会,如果再好一点,就把老师发的资料、试卷弄懂弄透,如果还学有余力,再精挑细选辅导书。辅导书怎么用,也要清楚,是用来当成字典的查阅,还是全面依赖他。不管是哪一种,都要坚持到底,这一本辅导书未用完,坚决不买下一本。看着自己写的琳琅满目的辅导书,是不是也是一种骄傲,这是自信的积累。然后,奖励自己再买一本辅导书吧!

六、无意义的自习课常见现象:自习课上,没有学习计划,看到同学学英语自己也学英语,看到同桌学数学,自己也学数学。这也是一种低水平的模仿和复制。就比如,自己得了病,看到别的病人吃什么药,自己也吃什么药,不仅病没好,反而愈加严重。在学习上,无意义的模仿别人,失去了自己。无论学习什么,都是机械被动,东一榔头西一锤。解决问题:要明确自己的层次,要懂得自己的需要。有多少作业,有多少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然后对时间合理的分配,把大的时间段分成小时间段,每个时间段完成什么学习内容进行简单规划,然后就全力去完成自己的规划。你会发现,完成作业不是那么难。而且,从中也找到完成时的快乐,学习中的快乐越多,学习信心就越足。

七、拔高自己,钻研难题常见现象:喜欢钻研难题,在某一道题上面耗费太多的时间。自我较劲,乐在其中的自讨苦吃。其实用处不大。解决问题:要知道考试时试卷中容易题和基础题加起来就占到70-80%,真正的难题是提供给学霸做的,如果自己不是学霸,那就勇于放弃。平时的学习也是这样,自己的增长点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自己会做,却做错了;二是做错了,看了答案会了,听了老师讲懂了。在这两类问题上下功夫,才能使得自己提高。对第一类解决的方法是思考自己怎样避免小失误,然后得满分。第二类重在知识点的梳理和思路的整理。

结语:总之吧,关于内卷要平常心看待,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关于自己的事情,自己尽最大的努力去做就好,即使做的达不到自己预期,那也是争取过了,可以更好的放开,接受自己能够得到的东西。最怕的就是你一方面自己懒得努力,另一方面又怕别人太努力,未来让自己吃亏。所以诚惶诚恐,只能来网上痛骂内卷,那这就没救了。

文化的“字典”收入任何新鲜的“名词”,取其精华而去其糟粕

--  网友热评

一、“内卷的由来与定义”

最近抖音热搜“一生中国要强的男人”在互联网火了起来,起因是冬奥会冰墩墩的走红,让一位糖艺小姐姐在网络上上传了她做的冰墩墩,评论有人说她做的不好被大家指责“怒”买一千五百元的材料发视频证明,而小姐姐也不甘示弱砸碎重新制作。

“一生要强的中国男人带出了一生要强的中国女人”,“卷起来了,卷起来了,坐等吃瓜!”,“内卷越来越严重了!”这样的话语让“内卷”成为当下年轻人的口头禅,甚至纷纷效仿。

1.非理性竞争

“内卷”,本意是指人类社会在一个发展阶段达到某种确定的形式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即在存量竞争下的互相内耗,导致竞争中的个体付出增多,而实际收益未变的过程。在大学中则为大学生非理性的内部竞争

2.最初来源

“内卷”最早的“出处”是几张名校学霸的图片。现在很多高校学生来指代非理性的内部竞争或“被自愿”竞争。这个词在大学生中广为流传、屡次出圈,引起了一波又一波网络讨论。2020年12月4日,入选《咬文嚼字》2020年度十大流行语。

这些看似抽象的理论之下隐藏的内卷的本质是一种因无序的不良的竞争而导致的没有发展、停滞的状态。处在这种状态下的人,既不能停止努力,也无法打破现有的竞争边界,无法实现突破性生长。

3.新型内卷

而如今的“内卷”却被当代大学生带出了新的色彩和定义。“边骑车边看电脑”“论文要求 5000 字却写了 10000 字”等大学生内卷现象已经不再是笑谈,内卷开始渗透到大学生活的各个层面,小到上课占座,大到考证、考研、就业,内卷几乎无处不在。

二、 当代大学生“内卷”包括

1.学习

最近网络纷纷上传舍友学习到深夜而带动其他舍友纷纷跑去图书馆奋笔疾书的视频,这样的“内卷”行为上传到网上引起网友效仿,从而带动一起“学习热”。

从前无人问津的图书馆,宿舍喧闹杂乱的游戏声,清冷的教室到如今人满为患,翻书声代替了游戏声,无声的“烟火”在校园里弥漫开来,白天,朝气的他们带着灿烂的笑容将知识写进书本里,晚上,年轻的身体披星带露将一天的收获巩固。

“内卷”让一向较为放松的大学生认识到了学习的乐趣,“韶华易逝,学习不老。”新时代的大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焕发出了新的学习乐趣。

2.能力

来到大学里,学习不再是唯一的必选项,能力的突出同样受得关注。

形色匆匆的班委,大会上侃侃而谈的学生会主席,任劳任怨的各部门部长,她们的作为“卷着”大学生的上进,认真规划每一次活动,努力编排着每一次演讲稿。好好准备每一次的任务能力,随着这样的“内卷”慢慢增长。

他们终究会走出这个“小社会”,来到社会这个大舞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当厚积薄发的能力可以展现出来时,社会的长路对于他们而言则平坦而又轻松的多。

3.经济

大数据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让“奢侈品”对于普通人来说不算陌生,同样,在人流混杂的大学,当奢侈与朴素的碰撞,使其展现出别样的火花。

“女大学生裸贷二十万还不起选择跳楼。”这是网上广为流传的一段新闻,文中的女生只是普普通通的一个女大学生,父母靠着微薄的收入抚养女生上大学培养,而女生却因为舍友购买奢侈品的羡慕与虚荣心裸贷二十万,“她有我为什么不能有?”这样的“内卷”行为最后落得家破人亡。

少女裸露出稚嫩的酮体支撑着不属于她的负担,闪耀着财富光芒的奢侈品迷住了那双纯洁未经世事的脸,冰冷的地面肆意流淌着她的鲜血,她何其可悲可叹!

4.爱情

从前车马慢而路程长,一生只能爱一个人,如今这是快节奏的时代,大家都忙得很,错过就是一辈子。

高速发展的社会,让更多人选择了“快节奏不负责的爱。”,这种行为迅速“内卷”着大学生群体的呼应和模仿,“海王”,“渣男渣女”成为大学生口口相传的新名字,“滥情”这只角落里的老鼠如今堂而皇之的站在了马路的中央,和忠诚做着对抗。

“我曾无数次看到身边的同学在炫耀着自己一个月换了多少个对象,这让我感到迷茫和困惑,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对爱情的想法。”这是我的朋友告诉我的话,大学生是新鲜的团体,他们是鲜活的力量,对于爱情的理解迷茫又困惑。“内卷”这样快节奏的爱情,让他们看轻了爱情。

三、 大学生是如何被内卷的

为什么说说是被内卷,内卷的实质是不良的竞争、徒劳无功的努力、明知没有价值依然不得不做的无意识行为……那么对于刚刚走入大学,离开高中的大学是如何被内卷的呢?

1.不良的竞争

经历过高考的洗礼,每个大学生都是高考大军中的优胜者。但是,当他们进入大学以后,大学里的优秀人士将不再只局限于小小的圈子,来自全国各地的精英学子齐聚一堂,危机感,就在其中悄然而至。因此,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不自觉地被内卷:我一定会做的更好,我不能比别人差。

这种竞争背后隐藏的是单一的价值观念,该如何顺利毕业?该怎么取得一份比别人更高的成绩?要怎么在考研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思想,社会发展的快速变化让大学生感到了恐慌感,从而价值观念开始局限起来。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过,每个人一生中都在追求着一种优越感。单一的追求成功的价值观、物化思维定义下的“成功”,无疑会导致不良竞争的产生。当不良的竞争在当代大学生的意志中根深地固,自然会形成这种“内卷”的现象。

2.缺失对于未来的规划和见解

雨果曾说未来将属于两种人:思想的人和劳动的人。实际上这两种人是一种人,因为思想也是劳动。刚上大学的年轻人,对未来的规划都存在缺失和欠佳,“随波逐流”成为他们不得不选择的,在未来的跑道上,随波逐流不一定适合自己,另辟捷径反而会得到意向不到的收获。

3.大学生是年轻群体

大学生群体本身就年轻,对于新名词和行为的接受度远远高于其他群体,“内卷”这种行为对于大学生而言,是一种新鲜的体验,从而“年轻气盛”,“好胜心”促使着大学生开始相互“内卷”,形成如今大学生“内卷”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4.“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当代数据时代的发展,经济水平的告诉增长让大学生的压力变大,“如何在一众人中脱颖而出,如何成为更优秀的人”成为了当代年轻人不得不面对的事情,“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内卷”这个名词在这种情形下应运而生,这是时代的必然产物。

四 、大学生该如何应对内卷?

对于大学生该如何应对内卷的问题,这是我的建议和方法。

1.懂自己,做自己

对于尚处在学习和摸索阶段的大学生来说,来日方长,未来可期,明确未来要走的路,做好规划才是当代大学生要注意的事情。

做规划让你的努力有方向,不会被周围的环境所影响。未来总留着什么给对它抱有信心的人。生涯生计规划的目的,在于把握住此刻,看得见未来;促进自我了解、自我定位、自我成长及自我实现。

当“内卷”的狂潮漫步开来时,就应该马上知道自己的定位,我要做什么样子的人?

一千个人的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适合别人的东西也许并不适合你,时间的针脚中有一段话道“所谓正常,就是我自己的意愿、承诺和言行,全都遵从我内心最真实的声音。所以,我的正常生活,永远都跟我在一起。去别的地方寻找,或想从过去的时光中将它挽回,都将是徒劳。”

当然,在规划确定方向的时候,我们扔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不要陷入贪婪的深渊,作为当代大学生而言,经验不足,不能分清事物的好坏成为当代大学生陷入贪婪的主要原因,当你在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着你,千金难买后悔药。

②坚定自己。有些大学生即使确定了自己的方向依然会被卷进“内卷”,林肯中年成为总统,在他竞选的那些年,面对无数的质疑,他依旧选择坚定自己,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只有自己才能决定自己以后的未来,和自己交朋友,坚定自己的信念,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什么是适合我的?

“如果我不是北斗七星,就不算是星星了吗?”这是我最近听到的很有意思的一句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梦想,成功也不只是只有一条路。当你迷茫在十字路口中不知道如何选择的时候,不如大胆走出来,好好想想什么是适合我的。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就像古代的读书人都选择走仕途一样,虽然今天的大学生的选择更多,但一般也局限在公务员、外企白领、互联网大厂的职员等看起来光鲜亮丽、收入颇丰的职业,很少会选择一些不在公众事业或者没那么“光彩”的职业,初中政治课本上有一则漫画,招聘两个秘书的地方水泄不通,而招聘技术性工作的单位却门可罗雀。这是当代大学生对于职业的选择问题。

“上完大学回家种果子?”“北大毕业生卖猪肉”在近些年成为笑谈,“名校毕业的学生竟然卖猪肉?”,“真是对不起我这些年辛辛苦苦的栽培,我的儿子上个大学竟然学了农业,我砸锅卖铁的不就是让他不和我一样种地吗?”

大学毕业生不应该去卖猪肉,也不应该去种地,上了大学就应该安安稳稳的坐在办公室里上班,这就是单一价值观的体现,也是一种社会认知的局限。近几年的公务员又一次引起了热潮,图书馆上到处都是备战公务员的年轻人。可是,只有这份工作是最适合他们的吗?

将近 20 年过去了,当初选择养猪的北大毕业生用实际行动让人们闭上了嘴。他和一个校友一起开办了一所「屠夫学校」,卖猪肉的同时也卖知识,为行业培养人才。后来,他又紧跟时代潮流,开启了网上卖猪肉的业务。据说仅 2018 年的销售额就达到了 18 亿元。来到乡村支教的大学生让贫瘠的土地上开了花,留守的孩子飞出了大山,他们为祖国奉献出了自己的力量,回家种果子的大学生让乡里颗粒无收的果园农业发展了起来,修道,售卖,形成产业链,让乡里人过上了好日子。

难道工作不光鲜就不能为国家和自己创造利益吗?大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和专业性在这样的工作上发挥了重大作用,更有专业性的做大家眼中“并不光鲜”的工作,往往收获是巨大的,谁说站在光里的才叫英雄。

如何选择自己适合的工作?首先需要大学生拓宽自己的视野,积累足够多的能力。大学校园相对来说信息是比较闭塞的,很多大学生对未来的规划都来自于老师、亲人的建议,或者参考身边的同学。事实上,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政策的扶持,现在有很多新的行业、职业出现。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新兴职业走入了大家的视野,自媒体融合发展了现在生活,国家大力发展支持这些兴起的事业,冉冉新星刚刚升起,他们的光虽然并不绚丽,但是也有都属于自己的耀眼。

因此,关注国家时事政治热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认真观察工作,多留意社会上工作的变化和新兴职业的发展,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放弃“内卷”的十字路口徘徊随波逐流的日子,破开云雾可见光明。

五、 对于当代大学生“内卷”有什么看法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就在想如何要写的更好些,“卷”住和我一起写的人,不知不觉间,我已经是“内卷”的一员,当代大学生“内卷”是严重的这件事情有目共睹,那么对于当代大学生“内卷”我有什么看法呢?

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内卷”这个词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当代大学生“内卷”在我看来是新鲜的,是有趣的,同样的,“内卷”是一把双刃剑,它能代表好的事物也同样展现了缺点。

①优点

“惰性”是当代大学生的常态,没有了高中时代的斗争,较为轻松的大学时光让当代大学生产生了惰性,没有心思学习,没有心情参加活动,得过且过挂科就补成为了当代大学生普遍的行为。

大学是增长见识丰富自己思想的地方,浑浑噩噩无所事事对于大学生来说,是极其不利的,当能力和知识没有学会且熟练运用时,大学生未来就业则是个严峻的问题。同样,这对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阻塞。“内卷”的大热使当代大学生产生了新的积极性,促进当代大学生丰富自己的内涵。

②缺点

因为内卷而一生无碌无为,不合理的“内卷”让当代大学生以及年轻人失去了人生的方向,为奢侈品迷失理智的眼睛而家破人亡,为了当上“学生会官职”获得自己的私利而讨好学姐学长。这些都是不合理“内卷”的缩影。

2.掌握好“度”

凡事都有正反面,掌握好“度”是“内卷”的重中之重,适当内卷当然有利,改变人的惰性思维,年轻的身体不该沉浸在无所事事中,不过,物极必反,当盲目追求内卷,那么来带的只是一场又一场的恶性循环,掌握分寸,理智跟从“内卷”。

总而言之,虽然大学生内卷的根源在于校园内的不良竞争,但只要大学生自己确定好方向,做好规划,坚定自己的目标前进,就不会轻易被周围的环境所裹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适当“内卷”可以让当代大学生看到社会主流方向,改变自身的惰性。不过要做具有判断力的大学生,不要盲目被“内卷”主导,一个人如果明白他想要什么并且有坚定的信念, 那么整个世界都会为其让步。

它表达的是一种消耗精力的死循环,宽泛一点说,所有无实质意义的消耗都可称之为内卷。“内卷”的英文叫involution,复旦大学的韦森教授,曾经在2006年写了一篇论文,名字叫《斯密动力与布罗代尔钟罩——研究西方世界近代兴起和晚清帝国相对停滞之历史原因的一个可能的新视角》,在这篇论文里考证了内卷这个词最早可能是哲学家康德发明的。

每个大学生提起“内卷”2字,都可谓是怨声载道。李升华曾写过这样一首诗:“高耸庙堂贤圣在,读书利弊任析歪。犹民虑国何其有?自幼光宗耀祖来。”形象地描述了内卷现象及其危害。内卷不仅会影响学生们的自身发展,还会扰乱社会的正常发展秩序。

我第一次认识“内卷”这个词,是看到我的朋友们纷纷转发一篇名为《顶尖高校绩点考核下的人生突围》文章,并纷纷表示共鸣,由此我也开始审视我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原来,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事,其实都已经异化为不正常的内卷了。

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内卷”具体是什么意思,那么我来举一个通俗易懂的例子为大家介绍:在一场露天演出中,本来每个人都可以安安静静地坐在座位上欣赏节目,可是总有人想更清楚地看到台上的场景,于是他就选择站到凳子上,可是这样后面的人就看不清了,于是后面的人也会纷纷从凳子上站起来,渐渐得越来越多的人从凳子上站了起来,导致本来轻松坐在凳子上就可以欣赏的演出,反而要所有人都站起来才能够看清。这种无意义的内耗就叫做“内卷”。

“内卷”其实并不是这几年的新词,它在很早以前就出现了,由美国人类学家戈登威泽提出,之后由我国学者黄宗智引进、改造,在现在也是一个非常有争议性的词。

内卷有两个标志性的因素:其一,就是资源有限性。我们每个人所处的生存、学习环境中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因此每个人都不能无限地向外发展,都要受到外部边框的限制。其二,就是无意义内耗导致的边际效益下降,即人们在刚开始额外付出的时候会觉得自己获得了更多收益,但是随着付出越来越多,收益反而不断下降。下图就形象地表明了这一点。

具体针对到大学生,“内卷”则可解释为:因为每个学校的教育资源、环境资源有限,所以学生们为了争取更优质的资源而不断地增加投入,并使自己的付出更加细致化、结构化,进而导致非理性竞争,最终导致边际效益递减。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斜杠青年”这一在当今时代非常流行的网络热词。所谓“斜杠青年”,就是指拥有多重身份或者是多种职业的青年人。比如我们经常会看到有的人介绍自己说“我是一位学生/作家/音乐人”,这一个个的“斜杠”就代表了人的一个个不同身份。

“斜杠青年”本身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它代表了一种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即现在的青年在生活中可以不只选择一种人生方向,他们可以全面发展,选择更加丰富多彩的人生。

比如有的大学生作为“斜杠青年”,既可以在学习中取得门门全A的优异成绩,又可以在自己的社团活动中带领组员参加各种竞赛夺得冠军。这种大学生对自身的认知非常清晰,因此他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不同的活动,成为了一个优秀的“斜杠青年”,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可是,在内卷的社会背景之下,有的人本身并不具备成为“斜杠青年”的能力,却被迫把自己劈成了好几半,妄想做很多事,却一件也做不好,这对他们的生活就产生了负面影响。他们被社会大背景裹挟,头顶着虚假全面发展的压力,不停向前走、向前爬。自己的学科作业完成不了,却还想着去参加别的竞赛,最终一事无成。

浅析其中的原因,首先,是他们的精力不足以支撑如此多的工作,他们没有办法合理分配好学习、生活与课外活动的时间,以至于他们在完成每一项任务的时候,都不能专注,而导致精力过度分散。其次,成为“斜杠青年”,必须以每个大学生的个人兴趣和个人能力为基础。如果大学生的个人素质达不到此要求,却被迫踏入了“斜杠”生活这一虚门,这只会让他们“竹篮打水一场空”,而不会使他们的生活“全面开花”。

其实这也不能全怪大学生们,现在的社会压力确实越来越大,对大学生的考核方式也越来越复杂,人们不再“唯成绩论”,而更注重学生们的全面发展。这种方向无疑是正确的,可是也不可避免地给大学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压力。

上面说到,大学生如果想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只能去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可是参加的活动越多,必然意味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但是,付出多少精力,并不代表着我们能获得多少收益,因此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无效投入的现象。如何衡量自己的投入标准,如何获得最大效益,应该成为当代大学生思考的一个重点,而不是去无脑、无限制地增加自己的时间投入。

很多大学生都曾经抱怨说,“感觉自己每天都在忙碌,可是坐下来细想,却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忙些什么,不知道到底有没有收获。”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大学生们都想在有限的时间中争取更多的资源,所有人都想成为、或被迫成为了“时间管理大师”,他们希望自己可以白天上课,下午参加社团活动,晚上再去和同学们聚餐,完成自己在大学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社交。可是,这真的可能吗?这种理想固然是美好的,可是现实却是他们在被迫进行一场毫无价值、毫无意义的时间竞赛,这反而与我们培养大学生的目标背道而驰。

我身边有很多同学,他们看见自己周围的同学忙忙碌碌,内心就会非常着急,觉得好像自己在碌碌无为,于是自己也开始盲目努力。但是没有人真正静下心来想一下,自己的实际能力界限在哪里,这项活动对自己的发展是否有所裨益,都只是“为了忙而忙”,最后换来的只有每天的睡眼惺忪、头昏脑胀和黑黢黢的黑眼圈。

提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经典案例:老师布置了一篇仅2000字的论文作业,可是所有的学生拿到作业的第一时间想的不是如何提升自己论文的质量,还是想着如何要把字数凑到1万字,仿佛通过这种无效的文字堆砌,就能建起一个虚空的“文字城堡”,从而在老师的心目中建立良好形象,获得高分。而现实是,所谓的“文字城堡”不过是“空中楼阁”,完全经不起推敲。

不知道从何时起,总有人在你的耳边说,“上了大学呀,就要多交朋友,多认识一些人,尤其是一些师兄、师姐、老师,他们都是你们以后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人力资源。”于是,大学生们不仅在学习成绩、科学竞赛上,甚至连社交中都开始内卷了!

大学生的社交人格,大体可以分为3种:

第一种是“积极外向型”。他们经常选择主动出击,在各种场合都能努力展现自己的特长,不断向别人发起挑战,点燃周围的竞争气氛,给他人制造压力,从而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与心理优势。

第二种是“被动体验型”。他们是被迫卷入社交的大学生,本身根本不想参与社交,可是却总是有人推着他们去。他们一方面根本不愿意和别人沟通,每次参加活动都要努力进行一番心理建设,才能够踏出自己封闭的大门;另一方面,他们又渴望社交给自己带来的益处,渴望收获大量的朋友。他们很矛盾、很痛苦,却不得不社交。

第三种是“阴暗破坏型”。他们致力于破坏所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给其他人制造无效的焦虑和压力。比如在你复习的时候,他会跑到你身边阴阳怪气地跟你说,“哎哟,你怎么才复习到这儿啊,这本书我都看过三遍了。”你说是不是很气人!

以上三种社交人格并不全是负面的,前两种在一定程度上都有积极影响,但最后一种是我们需要尽力去避免的。在大学生活的社交中,我们应该更多关注自己的发展,不要盲目社交。但是,也不要封闭自己,如果你觉得孤身一人确实为自己带来了很多困扰,那么你就应该努力地去打开自己的心房,以结交更多朋友。但如果你现在的社交生活已经繁杂混乱,影响到了你的正常的学习生活,那么你就应该相应地克制,减少自己的社交时间,交朋友“在精,不在多”。

每个大学生都深受内卷其害,具体有以下几个表现:

当今社会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大学生得抑郁症的新闻,在各种社交媒体中也经常可以看到有小伙伴陈述自己现在陷入焦虑症的苦恼之中。朋友圈中出现最多的内容不再是分享自己成功的喜悦,也不再是分享旅途中的美景,而是频繁地出现像“又脱发了”“肝不动了”等消极词语。由此可见,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与无休止的内卷中,大学生的健康情况每况愈下。

对于很多人来说,提到“健康”,他们的第一反应都是身体健康,好像只要不感冒发烧就是健康。但其实,精神健康也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层面。

当今社会,每个人都在拼命地成为“时间管理大师”,反而会让自己的精神长时间高度紧张而得不到有效休息,产生焦虑症、抑郁症等问题;每个人都拼命地成为“社交达人”,反而会让一些本身不善于社交的同学产生社交恐惧症。这些疾病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可能会导致校园恶劣事件,残害我们社会的栋梁、祖国的花朵。

社会、高校在不断的发展中,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独有的竞争规则,而内卷现象的出现,则打破了这一原有的规则,进而导致了不良竞争,影响大学生自身的发展。

比如,在竞争中,人们妄想得到优异的成绩,会采取很多不良手段,例如盗窃数据、剽窃论文、垄断信息等。这些方法虽然会帮助竞争者获得虚假的成绩,但是会严重阻碍那些遵守规则的竞争者获得自己应有的成绩,是一种非常不公平的现象。

不良竞争还会导致“囚徒困境”。囚徒困境本意是指两个被捕歹徒,在只要合作就能产生最大收益的情况下竟然放弃了合作,最后导致零和的现象。

延伸到我们的大学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大学生竞争者之间本应该相互分享信息,以节约时间成本,共同进步。可是现在为了所谓的内卷,每个人都不愿意分享自己手里的信息,这就导致了很多不良的时间消耗,产生盲目竞争。

所有的高校都应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旨在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可是现在很多高校却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就业率等客观指标,反而忽视了对学生内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以至于在现在出现了很多内卷现象,显然是与立德树人的目标背道而驰。

内卷使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恶化,在本应该温馨的象牙塔内产生了凶残的丛林法则、弱肉强食。很多大学生开始走钢丝,不惜破坏规则来为自己争取优质资源。所谓的“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本来应该是每一个学生做人的根本,现在却成了某些人的奢望。

不仅如此,由于不良竞争增加了大学生的时间成本和发展成本,他们本来用一年时间就可以达到的目标,现在反而要用两年甚至三年才能够完成。盲目成为“斜杠青年”,使学生本身应该掌握的基础能力落不实,最终导致他们缺少自身的看家本领,无法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从而无法更好地建设我们的社会和祖国,白白流失一大批优秀人才。

所有的大学生都不喜欢内卷,可是每个大学生又都被迫内卷。如何解决如今的内卷现象,不仅需要大学生自身的努力,更需要整个社会的鼎力支持。

内卷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现在高校的教育资源、环境资源实在有限,且分配不均。因此学生们为了争夺更多资源,不可避免地要付出很多额外的、甚至是无效的时间与精力。所以,如果想减少内卷现象,就要从源头进行优化,高校资源的合理分配就成了必须要走的关键一步。

首先,在物质资源的分配上,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例如,在奖学金、助学金等物质奖励的发放上,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程序进行,不允许任何人走后门、踩红线,以禁止任何违背规则的行为,让真正应该得到奖赏的学生得到自己应有的奖励。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其次,我们还要注重精神资源的发展。教育者应该向学生投入更多的、平均的思想关怀,避免过度关注一部分学生,而忽视其他学生,尽量在主观上做到公平公正。对于所有主观评议的项目都要加入信度、效度的考核,进行第三方评议或者加入同行评审制度,尽可能减少主观偏差,提升科学性、客观性。

结果公正和程序公正都是促进资源有效分配不可缺少的关键程序。因此,各大高校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两头并举,从根源上解决大学生内卷的问题,缓和大学生内卷的矛盾。

在内卷的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了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而学生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校园中度过的,因此我们的高校和社会更应该多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积极做好心理疏导。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式进行:

1. 设置心理诊疗室。高校可以向学生们提供一个主动向老师寻求帮助的途径。这样觉得自己心里有焦虑、有疙瘩的学生们,就可以主动同心理老师沟通,以疏解压力,修正自己盲目竞争的错误信念,从而促进自己心理健康的优良发展。

2. 高校老师在授课的时候,可以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们传输良性竞争的观点。让学生们在这种价值观的默默影响中,慢慢改变自己的心态、观念。比如,老师在布置论文时,可以明确提出这次作业的字数上限,超过此上限的文字不计成绩,从而引导学生们把重点放在提升自己文章的质量上,而不是无意义地内卷字数。

在社会、高校不断努力的同时,大学生们也可以积极开展自救行动。在完成每一项任务的时候,都认真思考一下这是否是我们需要的,这是否能提升我们的能力、丰富我们的经验。所谓“三思而后行”。

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注重良性竞争,时刻提醒自己在竞争中坚决不越雷池,在完成任务的时候一定要多关注质量,而不是盲目堆砌数量。

大学生内卷现象确已出现,我们每个人都不应该掩盖、忽视,而应该正视,并且积极寻找途径去解决。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也要注意:

1. 并不是所有的竞争都可以用“内卷”来解释,不要将内卷扩大化,从而阻碍了大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打消他们的积极性。

2. 高校老师也不可以将“内卷”这个词应用到任何场合,从而减少自己的工作负担。如果学生中出现了其他用“内卷”无法解释的问题,也要多多关注,从而促进学生们的健康发展。

总书记说过这样一句话:“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希望我们每个大学生都能冲出内卷的重围。要记住,世间万物本就是参差多态的,而这,恰恰才是幸福的本源。

关于内卷主题的论文

躺和卷选择当今社会如何看待躺平和内卷这一话题来写议论文。

内卷化时代,大家压力越来越大,同行间相互付出更多努力以争夺有限资源,从而导致个体的“收益努力比”下降。长期处于这种低效竞争,“躺平主义”就出现了,其实是相对于奋斗而言的。躺平了,就是不想再活得那么累了,不想再为了追求升职加薪去拼命了。

许多人决定放弃靠拼命工作来攒钱且焦虑不断产生而导致伤身的生活模式了,开始奉行通过主动降低自身欲望来缓解生存压力的生活哲学了。内卷化时代,当个躺平人没错。

然而,“躺平族”显然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有很多不利。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等多方面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离不开青年的创造性贡献。相较于“未富先老”这一特殊历史背景促成的客观趋势,“未富先躺”这一现实问题带来的主观倾向同样需要引起我们警惕。

写作分析:

议论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评论、说服,以表明自己的见解、主张、态度、看法、观点的表达方式,通常由论点 、论据、论证三部分构成。议论文题目分为论题,论点,寓意型。

论点型,题目为作者观点但以简洁为主,所以中心论点一般不能直接抄论题;论题型,题目中一般没有观点倾向性,例如:低碳与城市生活;寓意型一般与论题论点并存且不能直接作为中心论点要还原本意。

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又可分为三部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论题是有待于证明的命题。

对内卷的看法的议论文范文如下:

题目:对内卷的感悟

由熵增定律,对一个系统而言,总是趋于熵增的状态。对社会系统来讲也是这样,社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会趋于多元化。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一片叶子,也没有完全一样的人。道理千万条,方法百样多,每个人如若能坚持自己的想法,对于群体来讲是进步的。而内卷化我理解是,人们踩着同样的、可以看得见的、拥挤的道路,争先恐后地往前走。

这个过程中,互相都担心被落下,但也没去尝试新的不同的道路,而试图在熟悉的氛围里找寻到安全感,然而安全感没有带来,反而带来了压力和烦恼。

跟随着内心的想法,基于事物具有多样性的客观事实,最终每个人能得到发展,社会团体可以更加进步。

议论文写作技巧:

1、拟好题:

议论文的题目要求符合文体特征,要求鲜明,使人见其题而知其旨。观点鲜明的文章最受阅卷者的欢迎,因为它具有清澈感和透明感,便于把握整篇文章的基本内容。

2、开好头:

议论文的开头要讲究“短、快、靓”。短,即要简捷,最好三两句成段,引入本论。开头短,可避免冗长之赘,而且短句成段。快,即入题要快,最好三言两语就点题。

3、中间段:

议论文的结构是否严谨,条理是否清楚,论证是否严密,论据是否典型,关键在中间段的写作。而结构、条理、论证和论据等是议论文评分的重要细则。

4、论据:

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分论点是支撑起这个灵魂的骨架,而论据是议论文的血肉。同样一篇议论文只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是不能称为文章的,它还必须有典型而鲜活的论据。

5、结好尾:

议论文结尾的写作,要收束全文,突出中心论点;要体现全文结构的紧凑、完整,不能草率收兵,也不能画蛇添足;语言要干脆有力、清音留响,富有启发性和鼓舞性。

内卷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摘要写法举例:若剖析内卷背后的原因,离不开一个词:竞争。进入大学后,大家对于优秀的定义变得多样化,大学生们自身学业发展和未来人生规划的选择也比中学时期丰富得多。然而,每一条道路总会有更厉害的人存在:想做科研,有人发的论文更多更重要。想玩社团,有人的兴趣和专业水平更高。想找工作,有人简历上积累的证书和经历更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学生们的内卷,也是应对竞争压力的正常反应。随着竞争的加剧,我们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才能争取到我们想要的东西,我们也就被‘内卷’驱使着前进,并不断克服困难。陈佳颖说,即便这种前行是被动的,但当我们做到之后,再回头看,就会发现:那些自己曾经认为的困难,其实也不过如此吧。此前,有媒体就中国顶尖高校中绩点为王的现象进行报道,并表示不少顶尖高校的学生因内卷而迷茫,这些中国最聪明的年轻人在极度竞争中,成功压倒成长,同伴彼此PK,精疲力竭。有大学生认为,竞争本就一直存在,网络上关于内卷的讨论更多是在贩卖焦虑。"。

关于vlog的毕业论文问卷

节目策划案

1. 目标受众画像

从问卷调查的用户群体来说,主要集中在大学生群体范围。女性的人数偏多,年龄集中在18岁~25岁之间,每月的消费水平一般为1000-2000元,也有部分是1000元以下的。并且有大部分人对自身的生活费不大满意,会偶尔或经常有感到不够用的时候。

假定用户:

名字:小青

基本属性:年龄在18-25岁的年轻群体为主,

消费特征:消费较谨慎,讲求性价比,希望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好的体验

社交行为:活跃在社交视频平台,对一些新奇的内容感兴趣

心理特征:积极活泼

观看场景:在生活费较为紧张时在视频平台搜索“10元”“贫穷”等相关关键词,看到此此系列视频后,点击观看。

2. 市场分析:

行业现状分析

近年来vlog的热度逐年递增,出现了越来越多UGC内容,哔哩哔哩、西瓜视频等成为了热门的短视频集聚地,日均产量大,吸引了许多年轻群体乃至中年群体。其需要在大量视频素材的基础上再进行剪辑和拼接,同时在制作过程中要做到不同片段之间的流畅“转场”,以避免观看的突兀感。这对拍摄者的技术手法、审美水平、设备的专业化都具有一定的门槛要求。尽管其内容类型选择范围广, 但目前内容已经呈现出高度同质化,且有低俗化倾向,因此要在已有的视频类型上进行一定的特色创新,从而吸引用户。

现在多数的短视频主要围绕搞笑类、美妆类、知识类短视频为主,而生活类的短视频在市场上的数量不多。

竞争对手分析

视频内容 : 主要以美食制作为主,制作了10元系列美食的vlog

视频剪辑 : 对美食整个制作过程的进行剪辑拼接,中间插入与up主配音相关的表情包,增加趣味性。

视频特色 :

1.整个美食制作过程会一直伴随着up主的评说,其内容有关制作步骤、近期物价、最近的娱乐等多方面的

2.在视频结尾处会附上制作的食材和具体金额

3.菜式多样,难度中上

4.更新的速度较快,该系列已经有100多期

­­­

3. 栏目策划

主题: 以大学生为主角,运用十元的成本进行不同主题的视频拍摄。每期主题不一样,根据用户推荐或投票选出。

可行性分析:

1制作成本低,明确每期10元的成本,可以吸引一些消费水平较低或还未获得独立经济能力的学生。

(可以看到在受调查人群中出现生活费不够的情况普遍存在的)

2每期主题不同,增加趣味性,提高观众的兴趣

3轻松搞笑的生活记录类视频技术要求相对较低,门槛不高

创意点:视频内容的成本在十元,且主题由观众选择,增加与粉丝的互动感觉。

节目类型:生活类短视频

播放平台:哔哩哔哩

播出时间:每周的周五(一周一期,共8期)

节目时长:4分钟左右,不超过6分钟

节目内容:

主题1:怀旧

请两位大学生,以10元为成本,去市区拍怀旧主题的内容,可以购买她们认为是“怀旧”的物品、吃怀旧的食品、去怀旧的地点,以达到引起观众回忆的效果。借此升华主题,随着时间流逝,很多在我们回忆的东西都逐渐消失,我们应该珍惜、保护或是留下记忆。

主题2:学习

去文具店或是书店,以10元为成本,购买她们觉得学习时最特别且必须要用到的物品或书,中途可以说自己在学生年代的特别记忆,也可以采访路人。借此升华主题,珍惜自己的学生年代。

主题3:复古

以10元为成本,去老街或是古着店购买复古单品,让店主介绍古着的特点、各单品的来历和为什么小众。借此向观众介绍古着,借此升华主题,不论是古着或是洛丽塔、汉服等,小众服装不应该被歧视。

主题4:追星

以10元为成本,用一下午的时间,去追喜欢的明星,采访路人是否有喜欢的明星,是什么特质吸引你,有无为他花过钱。借此升华主题,追星要理智,需要在自己的经济范围内追星。

主题5:送礼

以10元为成本,去购买送朋友或情侣的礼物,或是购买素材自己制作,以及送出去的时候收礼人的反应。借此升华主题,送礼物多少钱没有关系,最重要的心意。

主题6:野餐

以10元为成本,去制作去野餐的物品或是食物,去公园对比别人的野餐。借此升华主题,不要盲目跟风,野餐舒服实用最重要。

主题7:摆摊

以10元为成本,去制作摆摊的商品,并且摆摊销售。借此宣传摆摊经济,但不能影响安全和环境。

主题8:美食

以10元为成本,在宿舍制作一顿晚餐,并且试吃作出反应。借此升华主题,在宿舍做饭,用电需要符合规范。

4. 具体一期节目

以第八期“美食”主题作为拍摄(根据前期调查问卷的结果,美食类的主题票数最高)

10****元干啥呢之美食篇

节目内容 :以10元为成本的食材,在宿舍进行美食制作,第一期的菜式是改良版的一人部队火锅,制作完成后进行试吃。

创意点:以十元为成本制作简便美味的宿舍美食

可行性分析

(1)在大学环境内进行对大学生有较高的模仿性和参考性

(2)大学生群体的食物选择有一定的环境局限性,有自行烹饪的需求

(3)轻松搞笑的生活记录类视频有一定的热度和观众基础

(5)制作简单美味的食物,烹饪工具要求低

人员安排

出镜人员:梁嘉颖

拍摄人员:刘主茵

剪辑人员:杨幸

****宣传方式

在微信朋友圈、微信视频号、微博宣传、

对于大学新生的建议

1.      在上大学之前一定要清楚自己的目标,向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清楚自己想要学习什么专业,学好专业技能,专业技能的熟练掌握可以让你在你的专业中发光发彩,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要听你的高中老师说上了大学之后就可以放松了,在大学里面学习好,奖学金拿到手软,而且各种奖项都有很大的资格获得,对你的未来工作的非常有帮助的,虽然在大学里面学习不是全部,但是如果你学习很好在大四的时候可以获得保研资格

2.      在大学里面要坚持锻炼,合理安排时间,早睡早起,对于高中来说,大学的课程是非常少的,自己有很多独立的时间,可以发展自己的一些兴趣爱好,合理的根据自己的课表去上课,一定要安排自己一些时间去加强锻炼,四年的时间可以荒废一个身体,长期保持锻炼身体,保持身体健康,在大学里面每学期都要进行体育测试,体育测试如果成绩好的话,对于很多的奖项都是有帮助的

3.      处理好人际交往在大学里面很多事情,避免不了与人之间的交流,要想协调好人际关系,让别人接纳和喜欢自己,首先要悦纳自己,我们在生活中要对自己有信心,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只有这样,才能对自己有个客观公正,符合实际的自我认识和评价。当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客观合理时才会增强自己的信心,自信心强才有可能克服不必要的自卑心理。真诚待人、尊重他人是人际沟通的基本原则

4.      多参加点课余活动,社交广一点对以后是有好处的。学会这样去和各种各样的人交往,大学中的同学基本上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从生活作息习惯、对人待事、个人性格、言语方面都有很多的差异,在昭昭相处后,也就慢慢地让你知道怎么去和各式的人打交道并相处。

1、拍摄工具的选择

说到拍摄vlog,很多人在拍摄工具上就犯了愁,认为一定需要专业的摄影器材。事实上,拍摄vlog一部能拍摄清晰、内存较大的手机就可以了,现在手机拍摄功能非常强大,也便于携带。因为考虑到拍摄的高度设置和防止出现抖动,影响观感,所以还需要购置一个三脚架稳定。

2、Vlog剪辑工具

剪辑可以选择电脑剪辑和手机剪辑,电脑剪辑的话推荐万兴神剪手,操作比较简单,适合新手小白。手机剪辑目前比较多人选择的是VUE,一方面是它与Vlog的贴合度高,另一方面是它能满足较多类型的诸如剪辑功能,镜头的快慢调整、简单的数码变焦等等功能,比较容易上手,对新手来说相当友好。

3、拍摄内容的选择

不管是拍摄其他类型的视频还是vlog视频,都要注意内容垂直,垂直内容更能吸引关注。因此要想吸引高忠实度用户,首先需要确定的是你要在哪个领域上深耕,比如你是做农村生活vlog、还是上班族vlog、海外生活vlog等,具体的领域要根据自己实际生活来选择,选定领域后再去谈内容才能事半功倍。

关于Vlog制作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环球青藤小编暂时和您分享到这里了。如果您对影视后期有浓厚的兴趣,希望这篇文章可以为您提供帮助。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摄像技巧、后期剪辑的方法及素材等内容,可以点击本站的其他文章进行学习。

以中学的教育角度出发,有如下题目:

1、中学XX探究学习方法运用的研究

2、将研究学科性学习引入中学XX教学初探

3、范例教学法在XX课堂中运用的研究

4、中学XX学科反思教学促进教师成长的研究

5、中学XX情景---体验教学法

6、初高中XX学科衔接的研究

7、初中XX活动课的研究

8、中学XX课堂情景教学模式的运用研究

9、常规教学中如何发挥好自学指导的教学功能

10、XX课程资源的开发与信息技术整合

11、校本课程、地方课程的研发与应用

12、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验

13、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指导与效果检测研究

14、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效果的方法、途径研究

15、教学环节的高效创新研究

16、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研究

17、营造班级良好XX学习氛围的研究

考研内卷论文文献

感觉2022年的考研应该不会这样了,因为这些问题已经出现过了,那么肯定是会根据这些问题作出整改,所以我感觉到2022年的考研应该会更加的规范,会更加的严谨。

2020年考研生377万,招生人数大概是110万人。虽然有的院校是扩招的情况,但是由于中国的优质高教志愿有限,有34所自划线院校。39所985大学,42所双一流大学,招生人数不多,想不内卷都难。

2021年最明显的考研情况不同于往年的是:

1考研国家线先于34所自划线院校复试资格线公布。往年34所自划线复试线先行公布,并开始进行复试,当这些院校复试进行得差不多快接近尾声时,国家线出来了。这样有利于报考34所落榜考生调剂。

2国家考研调剂系统开得早。有的高校复试的早,有的复试的晚。有高校调剂信息已经发出来了,考生第一志愿复试还没有一点消息,让考生,家长心焦。出现的让人哭笑不得的是:

1)有的考生在最后的时间里接受了调剂院校的拟录取通知,第一志愿院校复试通知姗姗来迟。

2)更有的是刚刚接受了调剂院校的拟录取通知,目标院校的拟录取通知也来了。

3调剂条件不一样。往年调剂时没有规定必须是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而且统考科目应该相同。有的院校数学是自命题,今年调剂时就是很受限。

4有的院校在招生时是扩招了名额,也有的院校减少了部分名额。

5受国际疫情的影响,部分出国的考生改为国内考研。

由于考研,应届生与往届生没有任何区别。所以部分考生就是要考就考985大学,要么不考。而且复读生也越来越多,应试学霸不断的涌现,所以出现400分进不了复试的情况,(总分500分)内卷厉害。

根据现在出来的有关考研的政策分析:

1)2022年考研部分高校相应教育部的号召,如计算机考研大都改为全国统考科目。有的专业课试题改为按照一级学科出题。也有的更改了部分考试试题参考科目。

2部分学硕停招,专硕扩招。由于专硕学费普遍比学硕贵,且奖学金,助学金不如学硕全覆盖。

有的部分专业大招非全日制研究生,全日制名额减少,特别是会计专硕,审计专硕,计算机专硕,法律专硕基本第一志愿落榜,调剂的可能性几乎为0。

也有部分大城市高校专硕不给考生提供住宿。

这几条不难发现考生的读研成本加大了,而且不是一点。研究生扩招的结果是什么?能早上岸的同学不要太任性,非牛校不读要不得。双非大学完全可以达到985大学毕业生的水平。网络上某一兰州大学硕士毕业生给甘肃教育厅写的一封信,发出来让人看了笑掉大牙,没有自己能拿出来的成果,你还在网络上这样搞?研究生毕业是要你的研究成果,否则你毕业都难。

国家将按照本,硕,博贯通方式培养学硕研究生。而且已经开始:强基计划的继续推行就是一很好的说明。还有国家计划等。

所以建议2020年考研生:

1)择校同样是你努力学习的一部分。选报院校时要多方收集资料,数据,多加分析,否则400多分进不了复试有的是。选择大于努力。

2)考研不能是只会应试考试。科研能力,动手能力,阅读文献少不了。导师需要的是马上就可以上手的优秀学生或者能给发出优质论文的学生。不是应试能手,否则:你只会应试考试吗?这样的话可能就要出现在你的复试现场。

3)尽力不要换专业考研。如果要换的话一定要早点行动,把落下的功课想办法补起来。

预计2020年考研竞争会更加激烈。

您好,根据您的要求,我为您提供以下国外关于考研决策的文献:1.《考研决策:理论、方法和实践》,作者:罗伯特·布莱克,出版于2015年,本书探讨了考研决策的理论、方法和实践,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框架,以便更好地理解考研决策的过程。2.《考研决策:概念、方法和应用》,作者:罗伯特·布莱克,出版于2011年,本书探讨了考研决策的概念、方法和应用,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框架,以便更好地理解考研决策的过程。3.《考研决策:理论、方法和实践》,作者:罗伯特·布莱克,出版于2016年,本书探讨了考研决策的理论、方法和实践,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框架,以便更好地理解考研决策的过程。4.《考研决策:概念、实践和应用》,作者:罗伯特·布莱克,出版于2013年,本书探讨了考研决策的概念、实践和应用,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框架,以便更好地理解考研决策的过程。5.《考研决策:理论、实践和应用》,作者:罗伯特·布莱克,出版于2014年,本书探讨了考研决策的理论、实践和应用,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框架,以便更好地理解考研决策的过程。6.《考研决策:方法、实践和应用》,作者:罗伯特·布莱克,出版于2017年

考研内卷是指由于竞争过度激烈,使得选拔逐渐有些偏离原本的初衷。

“内卷”最早的“出处”是几张名校学霸的图片。现在很多高校学生来指代非理性的内部竞争或“被自愿”竞争。该词在大学生中广为流传、屡次出圈,引起了一波又一波网络讨论。

因为可选的人太多了,基本的标准已经不足以满足筛选了,所以就需要引入其他的筛选标准,哪怕是和初心不吻合的标准,甚至是不可靠的标准。

高校内卷化

2020年10月,记者调查发现,大学生之间的“内卷”是一个普遍现象。比如说,任课老师对论文作业的字数要求是5000字左右即可,但是不少人为了获得更好的成绩,都选择写到8000到10000字,甚至更多。到最后几乎每个人的作业都大大超出了老师的要求,而能够获得满绩的学生比例是固定不变的。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陈阳表示,无论是相对于个体而言,还是相对于整个社会来说,面对“内卷”都是一项挑战。她表示:“学生自己需要想明白‘我希望成为怎样的人’;而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以及学生父母,需要想清楚‘我们的教育目标是为了培养怎样的人才’‘我们希望看到孩子成为怎样的人’。”

内卷论文参考文献

文化的“字典”收入任何新鲜的“名词”,取其精华而去其糟粕

--  网友热评

一、“内卷的由来与定义”

最近抖音热搜“一生中国要强的男人”在互联网火了起来,起因是冬奥会冰墩墩的走红,让一位糖艺小姐姐在网络上上传了她做的冰墩墩,评论有人说她做的不好被大家指责“怒”买一千五百元的材料发视频证明,而小姐姐也不甘示弱砸碎重新制作。

“一生要强的中国男人带出了一生要强的中国女人”,“卷起来了,卷起来了,坐等吃瓜!”,“内卷越来越严重了!”这样的话语让“内卷”成为当下年轻人的口头禅,甚至纷纷效仿。

1.非理性竞争

“内卷”,本意是指人类社会在一个发展阶段达到某种确定的形式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即在存量竞争下的互相内耗,导致竞争中的个体付出增多,而实际收益未变的过程。在大学中则为大学生非理性的内部竞争

2.最初来源

“内卷”最早的“出处”是几张名校学霸的图片。现在很多高校学生来指代非理性的内部竞争或“被自愿”竞争。这个词在大学生中广为流传、屡次出圈,引起了一波又一波网络讨论。2020年12月4日,入选《咬文嚼字》2020年度十大流行语。

这些看似抽象的理论之下隐藏的内卷的本质是一种因无序的不良的竞争而导致的没有发展、停滞的状态。处在这种状态下的人,既不能停止努力,也无法打破现有的竞争边界,无法实现突破性生长。

3.新型内卷

而如今的“内卷”却被当代大学生带出了新的色彩和定义。“边骑车边看电脑”“论文要求 5000 字却写了 10000 字”等大学生内卷现象已经不再是笑谈,内卷开始渗透到大学生活的各个层面,小到上课占座,大到考证、考研、就业,内卷几乎无处不在。

二、 当代大学生“内卷”包括

1.学习

最近网络纷纷上传舍友学习到深夜而带动其他舍友纷纷跑去图书馆奋笔疾书的视频,这样的“内卷”行为上传到网上引起网友效仿,从而带动一起“学习热”。

从前无人问津的图书馆,宿舍喧闹杂乱的游戏声,清冷的教室到如今人满为患,翻书声代替了游戏声,无声的“烟火”在校园里弥漫开来,白天,朝气的他们带着灿烂的笑容将知识写进书本里,晚上,年轻的身体披星带露将一天的收获巩固。

“内卷”让一向较为放松的大学生认识到了学习的乐趣,“韶华易逝,学习不老。”新时代的大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焕发出了新的学习乐趣。

2.能力

来到大学里,学习不再是唯一的必选项,能力的突出同样受得关注。

形色匆匆的班委,大会上侃侃而谈的学生会主席,任劳任怨的各部门部长,她们的作为“卷着”大学生的上进,认真规划每一次活动,努力编排着每一次演讲稿。好好准备每一次的任务能力,随着这样的“内卷”慢慢增长。

他们终究会走出这个“小社会”,来到社会这个大舞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当厚积薄发的能力可以展现出来时,社会的长路对于他们而言则平坦而又轻松的多。

3.经济

大数据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让“奢侈品”对于普通人来说不算陌生,同样,在人流混杂的大学,当奢侈与朴素的碰撞,使其展现出别样的火花。

“女大学生裸贷二十万还不起选择跳楼。”这是网上广为流传的一段新闻,文中的女生只是普普通通的一个女大学生,父母靠着微薄的收入抚养女生上大学培养,而女生却因为舍友购买奢侈品的羡慕与虚荣心裸贷二十万,“她有我为什么不能有?”这样的“内卷”行为最后落得家破人亡。

少女裸露出稚嫩的酮体支撑着不属于她的负担,闪耀着财富光芒的奢侈品迷住了那双纯洁未经世事的脸,冰冷的地面肆意流淌着她的鲜血,她何其可悲可叹!

4.爱情

从前车马慢而路程长,一生只能爱一个人,如今这是快节奏的时代,大家都忙得很,错过就是一辈子。

高速发展的社会,让更多人选择了“快节奏不负责的爱。”,这种行为迅速“内卷”着大学生群体的呼应和模仿,“海王”,“渣男渣女”成为大学生口口相传的新名字,“滥情”这只角落里的老鼠如今堂而皇之的站在了马路的中央,和忠诚做着对抗。

“我曾无数次看到身边的同学在炫耀着自己一个月换了多少个对象,这让我感到迷茫和困惑,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对爱情的想法。”这是我的朋友告诉我的话,大学生是新鲜的团体,他们是鲜活的力量,对于爱情的理解迷茫又困惑。“内卷”这样快节奏的爱情,让他们看轻了爱情。

三、 大学生是如何被内卷的

为什么说说是被内卷,内卷的实质是不良的竞争、徒劳无功的努力、明知没有价值依然不得不做的无意识行为……那么对于刚刚走入大学,离开高中的大学是如何被内卷的呢?

1.不良的竞争

经历过高考的洗礼,每个大学生都是高考大军中的优胜者。但是,当他们进入大学以后,大学里的优秀人士将不再只局限于小小的圈子,来自全国各地的精英学子齐聚一堂,危机感,就在其中悄然而至。因此,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不自觉地被内卷:我一定会做的更好,我不能比别人差。

这种竞争背后隐藏的是单一的价值观念,该如何顺利毕业?该怎么取得一份比别人更高的成绩?要怎么在考研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思想,社会发展的快速变化让大学生感到了恐慌感,从而价值观念开始局限起来。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过,每个人一生中都在追求着一种优越感。单一的追求成功的价值观、物化思维定义下的“成功”,无疑会导致不良竞争的产生。当不良的竞争在当代大学生的意志中根深地固,自然会形成这种“内卷”的现象。

2.缺失对于未来的规划和见解

雨果曾说未来将属于两种人:思想的人和劳动的人。实际上这两种人是一种人,因为思想也是劳动。刚上大学的年轻人,对未来的规划都存在缺失和欠佳,“随波逐流”成为他们不得不选择的,在未来的跑道上,随波逐流不一定适合自己,另辟捷径反而会得到意向不到的收获。

3.大学生是年轻群体

大学生群体本身就年轻,对于新名词和行为的接受度远远高于其他群体,“内卷”这种行为对于大学生而言,是一种新鲜的体验,从而“年轻气盛”,“好胜心”促使着大学生开始相互“内卷”,形成如今大学生“内卷”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4.“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当代数据时代的发展,经济水平的告诉增长让大学生的压力变大,“如何在一众人中脱颖而出,如何成为更优秀的人”成为了当代年轻人不得不面对的事情,“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内卷”这个名词在这种情形下应运而生,这是时代的必然产物。

四 、大学生该如何应对内卷?

对于大学生该如何应对内卷的问题,这是我的建议和方法。

1.懂自己,做自己

对于尚处在学习和摸索阶段的大学生来说,来日方长,未来可期,明确未来要走的路,做好规划才是当代大学生要注意的事情。

做规划让你的努力有方向,不会被周围的环境所影响。未来总留着什么给对它抱有信心的人。生涯生计规划的目的,在于把握住此刻,看得见未来;促进自我了解、自我定位、自我成长及自我实现。

当“内卷”的狂潮漫步开来时,就应该马上知道自己的定位,我要做什么样子的人?

一千个人的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适合别人的东西也许并不适合你,时间的针脚中有一段话道“所谓正常,就是我自己的意愿、承诺和言行,全都遵从我内心最真实的声音。所以,我的正常生活,永远都跟我在一起。去别的地方寻找,或想从过去的时光中将它挽回,都将是徒劳。”

当然,在规划确定方向的时候,我们扔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不要陷入贪婪的深渊,作为当代大学生而言,经验不足,不能分清事物的好坏成为当代大学生陷入贪婪的主要原因,当你在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着你,千金难买后悔药。

②坚定自己。有些大学生即使确定了自己的方向依然会被卷进“内卷”,林肯中年成为总统,在他竞选的那些年,面对无数的质疑,他依旧选择坚定自己,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只有自己才能决定自己以后的未来,和自己交朋友,坚定自己的信念,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什么是适合我的?

“如果我不是北斗七星,就不算是星星了吗?”这是我最近听到的很有意思的一句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梦想,成功也不只是只有一条路。当你迷茫在十字路口中不知道如何选择的时候,不如大胆走出来,好好想想什么是适合我的。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就像古代的读书人都选择走仕途一样,虽然今天的大学生的选择更多,但一般也局限在公务员、外企白领、互联网大厂的职员等看起来光鲜亮丽、收入颇丰的职业,很少会选择一些不在公众事业或者没那么“光彩”的职业,初中政治课本上有一则漫画,招聘两个秘书的地方水泄不通,而招聘技术性工作的单位却门可罗雀。这是当代大学生对于职业的选择问题。

“上完大学回家种果子?”“北大毕业生卖猪肉”在近些年成为笑谈,“名校毕业的学生竟然卖猪肉?”,“真是对不起我这些年辛辛苦苦的栽培,我的儿子上个大学竟然学了农业,我砸锅卖铁的不就是让他不和我一样种地吗?”

大学毕业生不应该去卖猪肉,也不应该去种地,上了大学就应该安安稳稳的坐在办公室里上班,这就是单一价值观的体现,也是一种社会认知的局限。近几年的公务员又一次引起了热潮,图书馆上到处都是备战公务员的年轻人。可是,只有这份工作是最适合他们的吗?

将近 20 年过去了,当初选择养猪的北大毕业生用实际行动让人们闭上了嘴。他和一个校友一起开办了一所「屠夫学校」,卖猪肉的同时也卖知识,为行业培养人才。后来,他又紧跟时代潮流,开启了网上卖猪肉的业务。据说仅 2018 年的销售额就达到了 18 亿元。来到乡村支教的大学生让贫瘠的土地上开了花,留守的孩子飞出了大山,他们为祖国奉献出了自己的力量,回家种果子的大学生让乡里颗粒无收的果园农业发展了起来,修道,售卖,形成产业链,让乡里人过上了好日子。

难道工作不光鲜就不能为国家和自己创造利益吗?大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和专业性在这样的工作上发挥了重大作用,更有专业性的做大家眼中“并不光鲜”的工作,往往收获是巨大的,谁说站在光里的才叫英雄。

如何选择自己适合的工作?首先需要大学生拓宽自己的视野,积累足够多的能力。大学校园相对来说信息是比较闭塞的,很多大学生对未来的规划都来自于老师、亲人的建议,或者参考身边的同学。事实上,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政策的扶持,现在有很多新的行业、职业出现。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新兴职业走入了大家的视野,自媒体融合发展了现在生活,国家大力发展支持这些兴起的事业,冉冉新星刚刚升起,他们的光虽然并不绚丽,但是也有都属于自己的耀眼。

因此,关注国家时事政治热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认真观察工作,多留意社会上工作的变化和新兴职业的发展,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放弃“内卷”的十字路口徘徊随波逐流的日子,破开云雾可见光明。

五、 对于当代大学生“内卷”有什么看法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就在想如何要写的更好些,“卷”住和我一起写的人,不知不觉间,我已经是“内卷”的一员,当代大学生“内卷”是严重的这件事情有目共睹,那么对于当代大学生“内卷”我有什么看法呢?

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内卷”这个词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当代大学生“内卷”在我看来是新鲜的,是有趣的,同样的,“内卷”是一把双刃剑,它能代表好的事物也同样展现了缺点。

①优点

“惰性”是当代大学生的常态,没有了高中时代的斗争,较为轻松的大学时光让当代大学生产生了惰性,没有心思学习,没有心情参加活动,得过且过挂科就补成为了当代大学生普遍的行为。

大学是增长见识丰富自己思想的地方,浑浑噩噩无所事事对于大学生来说,是极其不利的,当能力和知识没有学会且熟练运用时,大学生未来就业则是个严峻的问题。同样,这对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阻塞。“内卷”的大热使当代大学生产生了新的积极性,促进当代大学生丰富自己的内涵。

②缺点

因为内卷而一生无碌无为,不合理的“内卷”让当代大学生以及年轻人失去了人生的方向,为奢侈品迷失理智的眼睛而家破人亡,为了当上“学生会官职”获得自己的私利而讨好学姐学长。这些都是不合理“内卷”的缩影。

2.掌握好“度”

凡事都有正反面,掌握好“度”是“内卷”的重中之重,适当内卷当然有利,改变人的惰性思维,年轻的身体不该沉浸在无所事事中,不过,物极必反,当盲目追求内卷,那么来带的只是一场又一场的恶性循环,掌握分寸,理智跟从“内卷”。

总而言之,虽然大学生内卷的根源在于校园内的不良竞争,但只要大学生自己确定好方向,做好规划,坚定自己的目标前进,就不会轻易被周围的环境所裹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适当“内卷”可以让当代大学生看到社会主流方向,改变自身的惰性。不过要做具有判断力的大学生,不要盲目被“内卷”主导,一个人如果明白他想要什么并且有坚定的信念, 那么整个世界都会为其让步。

对内卷的看法的议论文范文如下:

题目:对内卷的感悟

由熵增定律,对一个系统而言,总是趋于熵增的状态。对社会系统来讲也是这样,社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会趋于多元化。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一片叶子,也没有完全一样的人。道理千万条,方法百样多,每个人如若能坚持自己的想法,对于群体来讲是进步的。而内卷化我理解是,人们踩着同样的、可以看得见的、拥挤的道路,争先恐后地往前走。

这个过程中,互相都担心被落下,但也没去尝试新的不同的道路,而试图在熟悉的氛围里找寻到安全感,然而安全感没有带来,反而带来了压力和烦恼。

跟随着内心的想法,基于事物具有多样性的客观事实,最终每个人能得到发展,社会团体可以更加进步。

议论文写作技巧:

1、拟好题:

议论文的题目要求符合文体特征,要求鲜明,使人见其题而知其旨。观点鲜明的文章最受阅卷者的欢迎,因为它具有清澈感和透明感,便于把握整篇文章的基本内容。

2、开好头:

议论文的开头要讲究“短、快、靓”。短,即要简捷,最好三两句成段,引入本论。开头短,可避免冗长之赘,而且短句成段。快,即入题要快,最好三言两语就点题。

3、中间段:

议论文的结构是否严谨,条理是否清楚,论证是否严密,论据是否典型,关键在中间段的写作。而结构、条理、论证和论据等是议论文评分的重要细则。

4、论据:

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分论点是支撑起这个灵魂的骨架,而论据是议论文的血肉。同样一篇议论文只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是不能称为文章的,它还必须有典型而鲜活的论据。

5、结好尾:

议论文结尾的写作,要收束全文,突出中心论点;要体现全文结构的紧凑、完整,不能草率收兵,也不能画蛇添足;语言要干脆有力、清音留响,富有启发性和鼓舞性。

每个大学生提起“内卷”2字,都可谓是怨声载道。李升华曾写过这样一首诗:“高耸庙堂贤圣在,读书利弊任析歪。犹民虑国何其有?自幼光宗耀祖来。”形象地描述了内卷现象及其危害。内卷不仅会影响学生们的自身发展,还会扰乱社会的正常发展秩序。

我第一次认识“内卷”这个词,是看到我的朋友们纷纷转发一篇名为《顶尖高校绩点考核下的人生突围》文章,并纷纷表示共鸣,由此我也开始审视我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原来,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事,其实都已经异化为不正常的内卷了。

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内卷”具体是什么意思,那么我来举一个通俗易懂的例子为大家介绍:在一场露天演出中,本来每个人都可以安安静静地坐在座位上欣赏节目,可是总有人想更清楚地看到台上的场景,于是他就选择站到凳子上,可是这样后面的人就看不清了,于是后面的人也会纷纷从凳子上站起来,渐渐得越来越多的人从凳子上站了起来,导致本来轻松坐在凳子上就可以欣赏的演出,反而要所有人都站起来才能够看清。这种无意义的内耗就叫做“内卷”。

“内卷”其实并不是这几年的新词,它在很早以前就出现了,由美国人类学家戈登威泽提出,之后由我国学者黄宗智引进、改造,在现在也是一个非常有争议性的词。

内卷有两个标志性的因素:其一,就是资源有限性。我们每个人所处的生存、学习环境中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因此每个人都不能无限地向外发展,都要受到外部边框的限制。其二,就是无意义内耗导致的边际效益下降,即人们在刚开始额外付出的时候会觉得自己获得了更多收益,但是随着付出越来越多,收益反而不断下降。下图就形象地表明了这一点。

具体针对到大学生,“内卷”则可解释为:因为每个学校的教育资源、环境资源有限,所以学生们为了争取更优质的资源而不断地增加投入,并使自己的付出更加细致化、结构化,进而导致非理性竞争,最终导致边际效益递减。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斜杠青年”这一在当今时代非常流行的网络热词。所谓“斜杠青年”,就是指拥有多重身份或者是多种职业的青年人。比如我们经常会看到有的人介绍自己说“我是一位学生/作家/音乐人”,这一个个的“斜杠”就代表了人的一个个不同身份。

“斜杠青年”本身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它代表了一种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即现在的青年在生活中可以不只选择一种人生方向,他们可以全面发展,选择更加丰富多彩的人生。

比如有的大学生作为“斜杠青年”,既可以在学习中取得门门全A的优异成绩,又可以在自己的社团活动中带领组员参加各种竞赛夺得冠军。这种大学生对自身的认知非常清晰,因此他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不同的活动,成为了一个优秀的“斜杠青年”,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可是,在内卷的社会背景之下,有的人本身并不具备成为“斜杠青年”的能力,却被迫把自己劈成了好几半,妄想做很多事,却一件也做不好,这对他们的生活就产生了负面影响。他们被社会大背景裹挟,头顶着虚假全面发展的压力,不停向前走、向前爬。自己的学科作业完成不了,却还想着去参加别的竞赛,最终一事无成。

浅析其中的原因,首先,是他们的精力不足以支撑如此多的工作,他们没有办法合理分配好学习、生活与课外活动的时间,以至于他们在完成每一项任务的时候,都不能专注,而导致精力过度分散。其次,成为“斜杠青年”,必须以每个大学生的个人兴趣和个人能力为基础。如果大学生的个人素质达不到此要求,却被迫踏入了“斜杠”生活这一虚门,这只会让他们“竹篮打水一场空”,而不会使他们的生活“全面开花”。

其实这也不能全怪大学生们,现在的社会压力确实越来越大,对大学生的考核方式也越来越复杂,人们不再“唯成绩论”,而更注重学生们的全面发展。这种方向无疑是正确的,可是也不可避免地给大学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压力。

上面说到,大学生如果想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只能去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可是参加的活动越多,必然意味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但是,付出多少精力,并不代表着我们能获得多少收益,因此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无效投入的现象。如何衡量自己的投入标准,如何获得最大效益,应该成为当代大学生思考的一个重点,而不是去无脑、无限制地增加自己的时间投入。

很多大学生都曾经抱怨说,“感觉自己每天都在忙碌,可是坐下来细想,却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忙些什么,不知道到底有没有收获。”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大学生们都想在有限的时间中争取更多的资源,所有人都想成为、或被迫成为了“时间管理大师”,他们希望自己可以白天上课,下午参加社团活动,晚上再去和同学们聚餐,完成自己在大学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社交。可是,这真的可能吗?这种理想固然是美好的,可是现实却是他们在被迫进行一场毫无价值、毫无意义的时间竞赛,这反而与我们培养大学生的目标背道而驰。

我身边有很多同学,他们看见自己周围的同学忙忙碌碌,内心就会非常着急,觉得好像自己在碌碌无为,于是自己也开始盲目努力。但是没有人真正静下心来想一下,自己的实际能力界限在哪里,这项活动对自己的发展是否有所裨益,都只是“为了忙而忙”,最后换来的只有每天的睡眼惺忪、头昏脑胀和黑黢黢的黑眼圈。

提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经典案例:老师布置了一篇仅2000字的论文作业,可是所有的学生拿到作业的第一时间想的不是如何提升自己论文的质量,还是想着如何要把字数凑到1万字,仿佛通过这种无效的文字堆砌,就能建起一个虚空的“文字城堡”,从而在老师的心目中建立良好形象,获得高分。而现实是,所谓的“文字城堡”不过是“空中楼阁”,完全经不起推敲。

不知道从何时起,总有人在你的耳边说,“上了大学呀,就要多交朋友,多认识一些人,尤其是一些师兄、师姐、老师,他们都是你们以后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人力资源。”于是,大学生们不仅在学习成绩、科学竞赛上,甚至连社交中都开始内卷了!

大学生的社交人格,大体可以分为3种:

第一种是“积极外向型”。他们经常选择主动出击,在各种场合都能努力展现自己的特长,不断向别人发起挑战,点燃周围的竞争气氛,给他人制造压力,从而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与心理优势。

第二种是“被动体验型”。他们是被迫卷入社交的大学生,本身根本不想参与社交,可是却总是有人推着他们去。他们一方面根本不愿意和别人沟通,每次参加活动都要努力进行一番心理建设,才能够踏出自己封闭的大门;另一方面,他们又渴望社交给自己带来的益处,渴望收获大量的朋友。他们很矛盾、很痛苦,却不得不社交。

第三种是“阴暗破坏型”。他们致力于破坏所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给其他人制造无效的焦虑和压力。比如在你复习的时候,他会跑到你身边阴阳怪气地跟你说,“哎哟,你怎么才复习到这儿啊,这本书我都看过三遍了。”你说是不是很气人!

以上三种社交人格并不全是负面的,前两种在一定程度上都有积极影响,但最后一种是我们需要尽力去避免的。在大学生活的社交中,我们应该更多关注自己的发展,不要盲目社交。但是,也不要封闭自己,如果你觉得孤身一人确实为自己带来了很多困扰,那么你就应该努力地去打开自己的心房,以结交更多朋友。但如果你现在的社交生活已经繁杂混乱,影响到了你的正常的学习生活,那么你就应该相应地克制,减少自己的社交时间,交朋友“在精,不在多”。

每个大学生都深受内卷其害,具体有以下几个表现:

当今社会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大学生得抑郁症的新闻,在各种社交媒体中也经常可以看到有小伙伴陈述自己现在陷入焦虑症的苦恼之中。朋友圈中出现最多的内容不再是分享自己成功的喜悦,也不再是分享旅途中的美景,而是频繁地出现像“又脱发了”“肝不动了”等消极词语。由此可见,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与无休止的内卷中,大学生的健康情况每况愈下。

对于很多人来说,提到“健康”,他们的第一反应都是身体健康,好像只要不感冒发烧就是健康。但其实,精神健康也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层面。

当今社会,每个人都在拼命地成为“时间管理大师”,反而会让自己的精神长时间高度紧张而得不到有效休息,产生焦虑症、抑郁症等问题;每个人都拼命地成为“社交达人”,反而会让一些本身不善于社交的同学产生社交恐惧症。这些疾病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可能会导致校园恶劣事件,残害我们社会的栋梁、祖国的花朵。

社会、高校在不断的发展中,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独有的竞争规则,而内卷现象的出现,则打破了这一原有的规则,进而导致了不良竞争,影响大学生自身的发展。

比如,在竞争中,人们妄想得到优异的成绩,会采取很多不良手段,例如盗窃数据、剽窃论文、垄断信息等。这些方法虽然会帮助竞争者获得虚假的成绩,但是会严重阻碍那些遵守规则的竞争者获得自己应有的成绩,是一种非常不公平的现象。

不良竞争还会导致“囚徒困境”。囚徒困境本意是指两个被捕歹徒,在只要合作就能产生最大收益的情况下竟然放弃了合作,最后导致零和的现象。

延伸到我们的大学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大学生竞争者之间本应该相互分享信息,以节约时间成本,共同进步。可是现在为了所谓的内卷,每个人都不愿意分享自己手里的信息,这就导致了很多不良的时间消耗,产生盲目竞争。

所有的高校都应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旨在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可是现在很多高校却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就业率等客观指标,反而忽视了对学生内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以至于在现在出现了很多内卷现象,显然是与立德树人的目标背道而驰。

内卷使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恶化,在本应该温馨的象牙塔内产生了凶残的丛林法则、弱肉强食。很多大学生开始走钢丝,不惜破坏规则来为自己争取优质资源。所谓的“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本来应该是每一个学生做人的根本,现在却成了某些人的奢望。

不仅如此,由于不良竞争增加了大学生的时间成本和发展成本,他们本来用一年时间就可以达到的目标,现在反而要用两年甚至三年才能够完成。盲目成为“斜杠青年”,使学生本身应该掌握的基础能力落不实,最终导致他们缺少自身的看家本领,无法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从而无法更好地建设我们的社会和祖国,白白流失一大批优秀人才。

所有的大学生都不喜欢内卷,可是每个大学生又都被迫内卷。如何解决如今的内卷现象,不仅需要大学生自身的努力,更需要整个社会的鼎力支持。

内卷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现在高校的教育资源、环境资源实在有限,且分配不均。因此学生们为了争夺更多资源,不可避免地要付出很多额外的、甚至是无效的时间与精力。所以,如果想减少内卷现象,就要从源头进行优化,高校资源的合理分配就成了必须要走的关键一步。

首先,在物质资源的分配上,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例如,在奖学金、助学金等物质奖励的发放上,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程序进行,不允许任何人走后门、踩红线,以禁止任何违背规则的行为,让真正应该得到奖赏的学生得到自己应有的奖励。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其次,我们还要注重精神资源的发展。教育者应该向学生投入更多的、平均的思想关怀,避免过度关注一部分学生,而忽视其他学生,尽量在主观上做到公平公正。对于所有主观评议的项目都要加入信度、效度的考核,进行第三方评议或者加入同行评审制度,尽可能减少主观偏差,提升科学性、客观性。

结果公正和程序公正都是促进资源有效分配不可缺少的关键程序。因此,各大高校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两头并举,从根源上解决大学生内卷的问题,缓和大学生内卷的矛盾。

在内卷的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了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而学生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校园中度过的,因此我们的高校和社会更应该多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积极做好心理疏导。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式进行:

1. 设置心理诊疗室。高校可以向学生们提供一个主动向老师寻求帮助的途径。这样觉得自己心里有焦虑、有疙瘩的学生们,就可以主动同心理老师沟通,以疏解压力,修正自己盲目竞争的错误信念,从而促进自己心理健康的优良发展。

2. 高校老师在授课的时候,可以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们传输良性竞争的观点。让学生们在这种价值观的默默影响中,慢慢改变自己的心态、观念。比如,老师在布置论文时,可以明确提出这次作业的字数上限,超过此上限的文字不计成绩,从而引导学生们把重点放在提升自己文章的质量上,而不是无意义地内卷字数。

在社会、高校不断努力的同时,大学生们也可以积极开展自救行动。在完成每一项任务的时候,都认真思考一下这是否是我们需要的,这是否能提升我们的能力、丰富我们的经验。所谓“三思而后行”。

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注重良性竞争,时刻提醒自己在竞争中坚决不越雷池,在完成任务的时候一定要多关注质量,而不是盲目堆砌数量。

大学生内卷现象确已出现,我们每个人都不应该掩盖、忽视,而应该正视,并且积极寻找途径去解决。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也要注意:

1. 并不是所有的竞争都可以用“内卷”来解释,不要将内卷扩大化,从而阻碍了大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打消他们的积极性。

2. 高校老师也不可以将“内卷”这个词应用到任何场合,从而减少自己的工作负担。如果学生中出现了其他用“内卷”无法解释的问题,也要多多关注,从而促进学生们的健康发展。

总书记说过这样一句话:“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希望我们每个大学生都能冲出内卷的重围。要记住,世间万物本就是参差多态的,而这,恰恰才是幸福的本源。

2020年,一群清华大学生夜晚骑自行车的照片火爆全网,照片中,一个清华大学生一手骑单车,一手却抱着笔记本电脑看程序代码,这个学生也被称为“清华卷王”。而“内卷”这个热词也由此火爆全网。内卷是指很多大学生拼命学习,几乎达到废寝忘食地步,只为让自己提高学业竞争力。随着高校加强考试管理,让那些试图靠混日子拿到大学毕业证书的人,开始有了紧张感。可以说靠“划水”就企图蒙混过关完成大学学业的人来说,不得不把精力投放到学业中来,下功夫去完成学业。所以“内卷”,说白了就是竞争。

那么我作为一名大四学生对于内卷也是深有体会,下面就来具体看看我对于“卷”的看法:①我认为“内卷”这个词既不属于褒义词,也不属于贬义词,应为中性词。之所以我认为是中性词,最关键一点,就是大学生本应该在大学期间专注于学业,花很多精力去提升自己的综合专业水平和素质,这样才能在毕业后走向社会参与社会竞争赢得先机。能力为王的时代终将来临,就如最近几年考研大军不断壮大一样,学历竞争日趋白热化,如果在大学读本科期间不努力,可能毕业是问题,而择业更成为问题。

②在“内卷”这个流行词出现后,大众的视线才聚焦到高校内那些苦读的学子身上。这一关心不要紧,发现竟然有走极端的现象。如有些学生论文为拿高分,明明导师规定写5000字即可,偏偏要写到8000——10000字,其理由是写的越多,说明论文质量越高。实际上这就是盲目的表现,根本没有什么意义。

下面我举个我身边的人真实发生的例子:1,我们学校的学姐丽丽是一名大四学生,这次任课老师对全班同学布置了一个论文作业,字数要求5000字即可。但很多人为了获取更好的成绩,都选择将论文写到10000字,左右,甚至更多,最后,老师批改论文时发现,几乎全班同学都超出了预期要求,但高分的名额却还是不会变。丽丽班级的同学几乎都超额完成了老师布置的论文,可换一个方向看,大家的水平线依然不相上下,那就代表字数远超要求和刚好达标的结果其实是一样的。哪怕大家普遍付出了更多的努力,但每个人最终得到的收益却没有显著增加。

2,再比如上中学或者高中时,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语文考试最后一道题是作文,明明题目要求的是800字,可语文老师却告诉我们玩写1000字,甚至更多才可以。当然,老师是为了让同学们在字数上占领优势,可后来等我们升到更高的一级,结识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小伙伴时发现,到头来大家都是在以1000字为标准。这样就相当于私下将作文的标准提高了,同学们为此付出了更多的时间,但却并没有什么收获。

③有些高校大学生为了增强自身实力,会考很多证书,尽管有些证书和将来择业关系不大,但为了增强竞争力,也要耗费很多精力去考证。这样一来,就会占用学习专业的时间,反而使专业能力得不到真正的提升。“内卷”化是一种被曲解的学业观念,如果大学生自己不能正确对待,极有可能会对自己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这样看来,“内卷”似乎是代表着竞争的不必要,而这种方式也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压力。

比如我在北京上学的表哥小凯,是来自北京一所大学的学生,他认为“内卷”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中非常普遍:“最早,可能我学了一个小时,我的同学学了一个半小时,后来他比我多考一分。现在,我的同学学了5个半小时,我没有办法,学了5个小时,最后他还是比我多考一分。但是两个人那几个月每天都感到非常疲惫不堪,心理更是焦躁不安。从结果上来看,什么都没变,但是我们都被卷入了这样高压力焦躁的生活。”从小凯的叙述中可以看出,他和自己的同学存在一种竞争式的攀比,比的不是谁学习好,而是比谁学习的时间长。最后两个人都没从中取得进步。④我搜索网站,看到针对大学生内卷现象,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陈阳也曾说过:“学生说的内卷,往往想表达这样一种困惑:自己明明忙忙碌碌,学得很刻苦认真,但是好像并没有实现太大的突破,并没有提高太多。”

而记得我的辅导员也曾表示:自己经常和学生强调要有“思维意识”。“很多大学中的考核并不是比量的竞争,因此学生们要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跳出自己认为的高度一体化的竞争,静下心来向内分析自己,再向外分析整体竞争环境,结合大势锻炼和发展自己。”

在进入社会或者大学之后,大家都很容易“内卷”,这也是应对竞争压力的正常反应。 在竞争的同时,或许我们被‘内卷’驱使着前进,克服了困难,但这种行为是被动的,我们应该学会思考我希望成为怎样的人,而不是盲目跟风。最后找到人民日报对于内卷的九大建议,收藏起来:停止内耗,拒绝躺平,防止内卷,人民日报给出的9条建议。从实际、从行动、从机遇、从接纳、从过程、从潜能、从自我、从现在、从放下……

那么,在这种普遍内卷的大环境中,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具体怎么应对呢?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聊聊内卷有哪些具体表现和解决办法 。一、精美的错题集和积累本常见现象:错题集,积累本,整理得特别漂亮。用彩色笔,工工整整的整理自己的错题集或积累本,注意力都在让自己的本子如何漂亮,因为老师可能会表扬。但是这种精益求精,对知识的本身没有梳理,没有思考,是无意义的,对学习没有多大用处。大多本子整理漂亮的,学习成绩并不理想。解决问题:整理之前,一定对整理的内容进行思考,是错题,那就重新做一遍,然后整理到本子上。主要整理自己的思路,当时做错题的原因,过程,心理,也简单的写一下。每隔一段时间,回头再做一遍这些错题。真的会了的题,就可以划去。不会的,再细心思考,题目前做一个标记,比如标记“正”来表明自己是第几遍不会做。

二、疲劳战,加班加点常见现象:看到别人晚上学习,自己也学,看到别人早起,自己也早起。以为时间拉长,就能提高学习收益,岂不知晚上多学一会,结果搞得自己疲惫不堪,白天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哈欠连天,听课效果不佳,记忆力下降等。解决问题:注重白天课堂上的学习效果,提高课堂效率,在此基础上,可以适当延长晚上学习时间。如果感到白天精力不充沛,一定要抓紧休息。另外,课下多活动,多吃正餐,也是减少困倦的好办法。期末考试前,一定不要搞疲劳战,及时调整自己的生物钟,保证白天考试时间有充沛的精力和清醒的头脑。

三、抄作业 赶作业常见现象:忙着赶作业,抄作业,应付老师检查。做作业拖沓,不及时做,临要上交了,才忙着抄答案,抄同学的。为了免于被老师惩罚,被动应付作业,这属于严重的内卷。解决问题:作业多,完不成,根据自己手中的时间和作业量,合理分配。需要早一点交的,早一点做。优先完成自己的弱科。对简单的题可以不做。做作业时,给自己制定计划,不要拖沓,不分心,一气呵成。

四、装作学习,垃圾学习常见现象:在家长或老师的督促下,装作学习,但心思还在游戏、垃圾书和其他杂事上面。对未来没有目的,对自己没有定位,缺乏强烈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没有兴趣,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学习,学习起来都是装样子,耗时间。解决问题:游戏和其他不能陪伴自己一辈子,也不能靠他们吃饭。要生存,还是要生活,都取决于自己的当下。结合自己的成绩,给自己定个位,比如自己想考什么大学,上网查找这些大学的资料,然后给自己制定每一次考试切实可行的目标计划,制定每一天切实可行的计划,让父母作见证,让老师作见证。完成了计划,奖励自己一下,未完成,惩罚自己。今天对自己手软,明天生活就会对自己下狠手。

五、盲目购买辅导书常见现象:为了成绩,只要看到别人有的辅导书,自己也去购买。但是买了之后,翻都没有翻,就束之高阁。没弄懂自己真的需要什么,盲目的比较,偏离自己的实际需要。这是对别人的低水平的模仿和复制,浪费金钱,浪费自己的信心,只能是自己越来越懒散。解决问题:结合自己的实际,知道自己的成绩,给自己合理的定位。如果成绩不好,先优先把课本上的内容学会,如果再好一点,就把老师发的资料、试卷弄懂弄透,如果还学有余力,再精挑细选辅导书。辅导书怎么用,也要清楚,是用来当成字典的查阅,还是全面依赖他。不管是哪一种,都要坚持到底,这一本辅导书未用完,坚决不买下一本。看着自己写的琳琅满目的辅导书,是不是也是一种骄傲,这是自信的积累。然后,奖励自己再买一本辅导书吧!

六、无意义的自习课常见现象:自习课上,没有学习计划,看到同学学英语自己也学英语,看到同桌学数学,自己也学数学。这也是一种低水平的模仿和复制。就比如,自己得了病,看到别的病人吃什么药,自己也吃什么药,不仅病没好,反而愈加严重。在学习上,无意义的模仿别人,失去了自己。无论学习什么,都是机械被动,东一榔头西一锤。解决问题:要明确自己的层次,要懂得自己的需要。有多少作业,有多少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然后对时间合理的分配,把大的时间段分成小时间段,每个时间段完成什么学习内容进行简单规划,然后就全力去完成自己的规划。你会发现,完成作业不是那么难。而且,从中也找到完成时的快乐,学习中的快乐越多,学习信心就越足。

七、拔高自己,钻研难题常见现象:喜欢钻研难题,在某一道题上面耗费太多的时间。自我较劲,乐在其中的自讨苦吃。其实用处不大。解决问题:要知道考试时试卷中容易题和基础题加起来就占到70-80%,真正的难题是提供给学霸做的,如果自己不是学霸,那就勇于放弃。平时的学习也是这样,自己的增长点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自己会做,却做错了;二是做错了,看了答案会了,听了老师讲懂了。在这两类问题上下功夫,才能使得自己提高。对第一类解决的方法是思考自己怎样避免小失误,然后得满分。第二类重在知识点的梳理和思路的整理。

结语:总之吧,关于内卷要平常心看待,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关于自己的事情,自己尽最大的努力去做就好,即使做的达不到自己预期,那也是争取过了,可以更好的放开,接受自己能够得到的东西。最怕的就是你一方面自己懒得努力,另一方面又怕别人太努力,未来让自己吃亏。所以诚惶诚恐,只能来网上痛骂内卷,那这就没救了。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