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2024-07-17 05:29:08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论文参考文献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奥地利小说家茨威格的名篇,徐静蕾的中国版同名电影据此改编。这篇解读的文字最早在我的华尔街博客里贴过(2006-1-19),今天搬过来的同时修改了标题。希望能有更多的朋友看到。 她是他的邻居,就住在他的对面,三年的时间不短,尽管她那时还是个小孩,十三岁;他和她一起吃过饭,一顿浪漫的晚餐,十八岁;几年后他和她不止一次上过床,还留下了他们的儿子。男人始终没有把这些不同的人整合成一个人,对他来说每次和她相处的都是不同的人,直到读完她的信,他对她的记忆都不能完成这样的整合,“他两手哆嗦,把信放下。然后他长时间地凝神沉思。他模模糊糊地回忆起一个邻家的小姑娘,一个少女,一个夜总会的女人,可是这些回忆,朦胧不清,混乱不堪,就象哗哗流淌的河水底下的一块石头,闪烁不定,变换莫测。阴影不时涌来,又倏忽散去,终于构不成一个图形。他感觉的一些感情上的蛛丝马迹,可是怎么也回想不起来。他仿佛觉得,所有这些形象他都梦见过,常常在深沉的梦里见到过,然而也只是梦见过而已。” 在女人看来,陌生的意思是指他从未接纳她,把她看成是他生命的一部分她每次都盼望着她能认出她来,每次都让她失望,他认不出,而她又不做任何解释,不主动与他相认,更不会去主动表达她对他的爱,这是为什么?女人从见到他的第一面就爱上了他,这一爱就是十八年,忠贞不二的爱,而这个男人,出入花间柳巷,风流成性,这就是男人和女人爱的差别么?女人的爱就是这样盲目,这样不可理喻么? 充满蜜意的目光,既脉脉含情,同时又荡人心魄,又成了那种把对方紧紧拥抱起来的勾魂摄魄的目光,这种目光从前第一次把她唤醒,使她一下子从孩子变成了女人,变成了恋人。她,十八年来天天都想着他,他的模样,他的笑容,他的目光,他的话,都深深地刻在她的脑海里。而他,竟然连自己的邻居,和自己上过床的女人都不记得了,每次和他相见都把他当成不同的女人。这是一个重要的隐喻----男人只对新鲜的女人感兴趣。 她说她“卖身”了,其实她根本就没有卖身,此“卖身”非彼卖身。她说“卖身”是指背叛了自己的爱情,尽管是不得已,但她在心底不能容忍,把这称之为“卖身”。他只不过是勾引了有钱的男人,这些男人后来都疯狂的爱上了她。“我认得的这些男人,对我都很体贴,他们大家都宠我、惯我、尊重我。尤其是那位帝国伯爵,一个年岁较大的鳏夫,他为了让这个没有父亲的孩子、你的儿子能上德莱瑟中学学习,到处奔走,托人说情——他像爱女儿那样地爱我。他向我求婚,求了三四次——我要是答应了,今天可能已经当上了伯爵夫人,成为提罗尔地方一座美妙无比的府邸的女主人,可以无忧无虑地生活,因为孩子将会有一个温柔可亲的父亲,把他看成掌上明珠,而我身边将会有一个性情平和、性格高贵、心地善良的丈夫——不论他如何一而再、再而三地催逼我,不论我的拒绝如何伤他的心,我始终没有答应他。” 一个把爱和性结合在一起的人,过着无爱的性的生活就叫着“卖身”了,一个把性和爱可以分开的人会这样看么?这是男人和女人的一个重要差别,在这种意义上男人和女人彼此陌生。 在她看来,他在她的意识中存在着就足够了,这种存在就是一种拥有的形式,这种拥有不需要通过他的反应和认可来确证。这样的拥有虽说不上完美,但已足够让她幸福。这是一种怎样的爱?让人摸不着头脑,如果仅在男女之爱的圈子里转悠,似乎很难找到答案,跳出来之后,你会发现这里面有一种母爱的成分。又是一种陌生,女人的爱是不是都有一种母爱的成分呢? 女人之不对男人表白自己的爱,着实让人疑惑,更让人觉得不合情理,其实她是怕被拒绝,为了不被拒绝就干脆不给对方拒绝的机会。还有,谁不想被人追求啊,女人就更不用说了,她无数次想引起男人对她的注意,她当然成功了,他的美貌没有人能够拒绝,只要能被他需要,哪怕是被误认为自己是风尘女子也在所不惜;似乎当她表现得像个淑女的时候,他对她不屑一顾,而当她浪荡的时候,他就像只苍蝇似的凑了过来,难道他只对这号人感兴趣,好像是的,他在十八年间哪里有正经恋爱过。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女人不懂男人,男人对女人的确是陌生的,男人永远亏欠女人的,每一个男人都该深深地忏悔,对自己的女人。

一封没有署名的信,却是一个尘封多年的秘密。她用一封信,写下这一世的深情,只怕不能传达给他。而他,直到她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不知道她的名字。                          01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广为流传的作品之一。这本书写于1922年,是战争时期的产物。它没有宏大的历史叙述背景,也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是却以细腻入微的心理描写,打动每一位读者。正是因为这样,茨威格被称为“世界上最了解女人的作家”,“心灵捕手”。高尔基评价这本书“真是一篇惊人的杰作。”这篇小说篇幅并不长,但是故事却曲折多变,让人读起来欲罢不能。作者通过信件的方式,让女主人公的全部心理活动一一展露在读者面前。让读者情不自禁地走进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陪她一同或喜或悲。看着她给R先生的信,一位历经沧桑却始终充满爱的女性形象,跃然纸上。                         02作家R先生,收到了一封没有署名,也没有地址的信。在信中,一个陌生的女人在临终前用尽最后的力气写下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但是,R先生并不知道,他竟然是这个故事里的男主角。 故事发生在很多年前,十三岁的女孩遇见了新搬来的R先生。他的出现,满足了她对于一切美好的想象 ,于是她不由自主地爱上了这个彬彬有礼的绅士。那时的她一定不会想到,从哪一天开始,她的一生都将会紧紧和这个男人相连。 后来,因为搬家,她离开了那里。此后,她所有的努力,都是尽全力再一次回到他的身边。在她一生中,确实有三次,她和他相遇,但是他却从来没有认出过她。因为爱,她愿意一个人抚养他们的孩子。可不幸的是,这个孩子和她,因为流感而相继去世。临终前,她终于鼓足勇气,向R先生吐露心声。并嘱咐他,在每年生日时,送自己白玫瑰。因为那个每年送他白玫瑰的人,以后再也不能送他花了。                             03泰戈尔曾经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而是我爱你到痴迷,却不能说我爱你。” 13岁是的相遇,让那个人成为了她一生的牵挂。是的,她的一生,都是属于他的。三次相遇,都得不到一份可以地久天长的承诺。她得到的,只是一次又一次的漫长的等待,然后是失望。可是即便如此,她从未怨恨过他,始终无条件地爱着那个连她名字都不记得的人。 她不愿意让这份爱成为他的负担,于是默默承担起抚养他们俩孩子的重任。她可以带着孩子去找他,但是她没有,她不想因为这份爱,强行夺取属于她的自由。她可以选择嫁给富裕的公爵,从此衣食无忧,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不必为生活而烦恼。可是为了他,她心甘情愿放弃所有的一切。她只是单纯地觉得,如果她因为生活嫁给了别人,那就意味着背叛了这份感情。 生活贫穷的她,连给孩子看病的钱都付不起,只能无助地看着他死去。她的职业很卑微,但她却不愿意放下自己的尊严,接受任何人的爱。对他的爱,是她唯一的坚持。                         04在电影《小时代》里有这样的一句台词,“没有物质的爱情,终究只能是一盘散沙。”因为这句台词,《小时代》遭到了很多人的抨击,说这部电影太过物质。可是真实的生活呢?难道不是这样吗? 越来越多的时候,爱情里融入了太多的复杂的东西。车子、房子、金钱……不排除最简单质朴感情的存在,就像三毛和荷西,她的作品里,唯一对于浪漫的描写,不过是她与荷西坐在公园的长椅上,两个人在冬日的寒风中被冻得瑟瑟发抖。可是这样的感情,真的太少太少。 小说人的女主人公,用自己的一生无怨无悔地爱着R先生,一次次的心碎,都无法阻挡她的这份执着。她的执着,让人感动,也让让心痛。                         05铁凝第一次见冰心,冰心问她“你现在结婚了吗?”30岁的铁凝回答“还没有。”冰心告诉铁凝“要等。”一直觉得,那是一种特别好的状态,不因为年龄的原因而做出违背内心的决定。确实,有的时候,很多东西是我们所不能控制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好像只有默默去等待,去接受。 可是,我们真的会等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吗?女主人公等了一生,她一直满怀希望的等啊等,但最后等到了什么呢?她只能在无奈中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生命一点点的消逝,在临终前,才鼓起勇气吐露心声。 所以,亲爱的女孩们,你可以等,但是也不要停止去追逐。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由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创作的短篇小说,是其代表作之一。 作品讲述的是一个陌生的女人,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饱蘸着一生的痴情,写下了一封凄婉动人的长信,向一位著名的作家袒露了自己绝望的爱慕之情。小说以一名女子最痛苦的经历,写出了爱的深沉与奉献。 高尔基 评价这篇小说“真是一篇惊人的杰作。” ​内容简介; ​小说以书信的形式讲述了一位女子在弥留之际,在她死去的孩子身旁,写下了一封凄婉的长信,向作家R诉说了她潜隐了一生的激情爱恋和情感痛苦。 ​由于父亲早逝,女孩与母亲过着深居简出,小市民的穷酸生活。随着时光的沉逝,女孩开始厌弃她与母亲的现实生存状态。女孩十三岁时,邻家搬来了一位英俊潇洒的年轻作家。对于一个生活天地非常狭小的女孩来说,在另一个大世界里颇有名气、英俊潇洒的作家是一个奇迹,对于女孩来说作家是一个诱人的谜,于是在以后的日子里,她把一个十三岁女孩的全部精力一股脑用来窥视作家的生活。一次偶然的机会,女孩与迎面走来的作家差点撞了个满怀。无人生阅历的女孩不知道作家对他身边的女性一概投去的那具有吸引力的、既脉脉含情又让人销魂的、天生诱惑者的目光和他那惯有的对女性温柔殷勤的态度并不意味着爱慕,她以为作家的柔情只是给她一个人的,于是从那一刻起女孩的心便永远属于他了。 ​女孩原先在学校里学习不太认真,但自从作家来了以后,女孩的生活整个变了样。成绩由的中等一跃成为第一名;阅读上千本书,且每天读到深夜,因为她知道作家是喜欢书的;突然坚持不懈地练习钢琴,因为她认为作家是喜欢音乐的;她生怕作家会因为她那条旧学生裙打了一个补丁而瞧不起她,因此每次上楼的时候,总是用书包挡在那个补丁上。 ​女孩16岁时因母亲改嫁举家迁往异地。她在单相思的苦恋中度过了青春时光。当她出落成一个美丽的少女的时候,童年时对作家的崇拜和暗恋迅速发展成为炽热的爱恋。为了将来能和他在一起,成年后她独自回到维也纳,每天晚上悄悄来到作家住宅的周围徘徊,默默关注他的行踪。起初她只想看作家一眼,碰见他一次。一次的偶然机会,作家兴冲冲地横过马路来,把挑逗的目光投向她时,她却胆怯羞涩地逃开了。但是她的内心却是多么希望他能注意她、认出她、爱上她。一天晚上,作家终于注意到她了,然而从作家好奇地、饶有兴趣地注视少女的神态中,她立刻意识到作家没有认出她就是当年那个邻家女孩,这是女孩第一次遭受到没有被认出的命运。 ​在日复一日望眼欲穿的痴情等待中,容貌出众的少女终于引起了作家的注意。他们渡过了销魂荡魄的三夜,那浓情蜜意的缠绵和缱绻令她心醉神迷、终生不忘,但她却没有诉说对他的爱情,而是希望作家把她搂在怀里的时候,心里能激荡起某个模糊而遥远的回忆,然而作家还是没有认出她这个当年的邻家女孩。 ​当少女意识到作家喜欢对所有女人滥施爱情,却不愿作出任何牺牲的时候。她不想让作家觉得自己是个累赘,甚至因此而恨她,于是在贫民医院里生下孩子后,独自承担起生活的重担。因为少女无意识中的欲望就是寻求作家对自己的认可,她要让作家想起她的时候没有一丝忧虑,使自己成为他所钟情过的女人中独一无二的一个,让他永远怀着爱情和感激来思念她。 ​为了能让他们的孩子能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长大后像作家一样跻身于上流社会,她不惜委身于一个个有钱的男人,但又拒绝倾慕者们的求婚,为的是不受婚姻的牵绊,保持自由之身,幻想将来有一天能够回到作家身边。在随后的岁月里,她和作家常常在剧院里,在音乐会上,在公园里,在大街上相遇,她的内心一次次发出深深的呼唤:"认出我吧,认出我就是你邻家的女孩!就是那个少女!"而作家投向她的目光永远是没有认出她的神情。 ​万般无奈之下她想起作家曾在那激情三夜之后送了几朵洁白的玫瑰花给她,于是此后每逢作家的生日,她都会派人给作家送去一束玫瑰花,只为了唤醒作家对那三夜的回忆,能继续重复她的欲望。在陌生女人与作家最后一次见面的舞会上,作家本能的、充满激情的目光使她浑身灼烫如焚,于是她扔下为她提供优越生活的军官跟着作家又一次渡过了销魂之夜。 ​次日清晨,女人用桌上的白玫瑰暗示作家,盼望他能想起些什么来,她的目光在呼喊:"认出我吧,最后认出我来吧!"而此刻作家心目中的她比以往任何时候部更加陌生,因为几分钟后作家小心地把几张钞票塞进她的手筒里,那一刻她的心彻底碎了,仿佛瞬间坠入了万丈深渊。 ​在即将离开人世之际,"陌生女人"对作家的唯一要求是在每年作家生日的时候,为自己买些玫瑰花来供在花瓶里,就像她曾经为他做的那样,只为了能继续悄悄地活在他心里,就像过去她曾经活在他身边一样,然而可悲的是,直到"陌生女人"在失去孩子的凄凉和病痛中孤独地死去,作家始终都没有认出那个与他几度邂逅甚至在黑暗中欢爱的女人就是当年的邻家女孩,只把她当作欢场中的卖笑女郎,无数风流艳遇中的一个。 ​读完"陌生女人"的绝笔倍,作家只朦胧地感觉到了一些感情上的蛛丝马迹,却始终没能确切地回忆起她的形象。 ​人物介绍; ​陌生女人 ​陌生女人的生活轨迹从谋求独立倒退回情妇的生存状态。她在17岁时拒绝了富裕继父的经济援助,返回维也纳后从事店员工作。这条道路意味着职业生活与经济独立,却只能持续到孩子的出生。为了给孩子提供好的生活和受教育机会,她成为富有男人的情妇。身体的不忠与内心的忠实相结合,如此复杂的情形将陌生女人生活道路的转变美化为母亲的牺牲模式,这无疑是在继续传播20世纪20年代广为流传的性别俗套。 ​作家R 男主人公是维也纳的唐磺,喜欢"轻松、游戏、不沉重的一切",生性风流,是个极端健忘的花花公子。 ​创作背景; ​1922年1月,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茨威格平静地等待着战前世界的各种主义浪潮离去,追忆昨日世界的种种问题,反思自己的创作,开始了最为重要的十年创作期。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正是他思想转折期的代表作。这个文本是茨威格所处的变革时代的精神危机的文学表达,同时也是茨威格在浪漫主义退潮后对其以自我为核心价值的怀疑和反思。 茨威格在生活中也收到过两封"陌生女人"的来信。正是这两封来信让茨威格有了灵感。所以,这本书也可以看成茨威格的"自传"。 ​作品鉴赏; ​有人认为,茨威格用孩子的眼光来写成人的情爱是为了描绘儿童的心理,这话没有错。但是,之所以这个描绘是有价值的,不仅源自写实,更重要的是,他在探讨一个深有传统的关于成长的话题。这种源自德语世界的启蒙小说类型不仅是茨威格所崇拜的歌德的小说母题,也几乎可以说是德国浪漫派的典型小说类型,是启蒙小说的同义词。 ​但是,茨威格并未通过游历和冒险来屉现一个少年如何经历世事最后达到完善的人格,或者得到何以为人的启示;也没有一个更高更完善的世界等着孩子去发现或者创造,没有一个更崇高更完满的人生等着孩子去经历。在茨威格的预设里,孩子所面对的那个他们也将要踏人的世界是一个自在的现实世界,是一个由男人与女人的关系组成的成人世界,它有着自然的运行规则并且始终在那里。但孩子在还未长成时是不明白这些规则也不知道它的存在的,他们被隔绝在现实世界之外,生活在另一个由浪漫幻想和成人的隐瞒而构造的温室里。 ​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文本而言,这个女人的家庭是非常不幸的。父亲早年去世,母亲深居简出不与人来往,邻居的家庭问题严重。她看不到一个正常的成人世界,也无从了解正常的两性关系。这一切都加重了女孩子与成人世界之间的陌生。 ​但是,R作家的出现第一次打破了这种隔绝的生活,让由两性关系组成的成人世界凸显在了女孩的面前,就像命运一样,强拉她坠入深渊。在这里,孩子与成人的主题不仅仅被表现为孩子向成人生长的心路历程,这个主题由于陌生女人始终坚持让R作家认出13岁的她而变得更为复杂--孩子在成长与拒绝成长中纠结--这部小说因此比以往任何一部小说都更为丰富地描绘了自我与他者相互争斗的状况。 ​这个世界是成人的世界。在茨威格的小说中,有一个重要的主题,那就是孩子与成人。茨威格把陌生女人描述成一个不断要求对方认出自己的单恋者。她不求物质上的回报,不求肉体上的贪欲,她只是对他的存在感兴趣,就像她只对自己的存在念念不忘一样。可见,陌生女人始终承认他者的地位,她的自我恰恰需要通过他者才能给予定义,她的悲剧并不是自我无法同化他者为自我,而是自我无法与他者联系在一起,又能同时保持自我和他者的独立性。 ​所以,她的死亡并不是自我的胜利,恰恰是面对命运的无奈和自我救赎的失败。通过死亡,她对自我的自足性与他者共存的纠结的确认同时满足了,这是她要的失败,死亡意味着自我毁灭--让存在的变成不存在的--所以自我的存在,与他者的共在,在死亡面前,都变成了无意义,死亡给了她最后救赎的同时,也给了她最后的失败。因此,她的精神危机并没有通过她的死亡来得到解决,而恰恰是通过她的死亡变得分外鲜明了。 ​艺术手法; ​在读了这篇小说数遍后,读者不禁会想,这样的爱情在这个世界上到底存不存在,这个女人对R先生有着超乎虔诚的痴迷,痛苦到极致,绝望到极致,从未改变,从未放弃,从未怨愤。然而,读者怀疑的只是这种感情在现实社会中是否存在,却从未怀疑否定过它在那个陌生女人身上的存在感,那是因为茨威格在刻画他们扭曲的心灵时,对他们的表达和叙述方式却没有任何古怪荒诞,他只是平淡地讲述不平淡,在风平浪静的平和下隐藏着惊涛骇浪式的情感,描绘其中合情合理的混乱,略有夸张却从不荒诞不经,这样极致的感情少有却并非没有,让读者毫不犹豫地信服。 ​更重要的,也是茨威格虽为人所欣赏的是,在他把一颗颗淌着脓血的绝望心灵剖开给众人看时,从不是纯粹地为了展示而展示,他倾注了虽温柔的同情,最深刻的理解和最后的光明,字里行间充盈着爱与人性的力量,最黑暗的地方仍旧有最纯粹的爱情。应该称之为理想主义,茨威格式的理想主义。在那个陌生女人倾诉苦一生唯一的爱情时,茨威格非常成功地用技巧将这份情感晕染地更加浓烈真实,真实得让我们觉得它甚至可以战胜绝望带来的一切痛苦,可以战胜现实的所有欲孽、罪恶与铜臭。 ​另一方面,反而因为这种刻意扭曲、暗带夸张的心灵倾诉,让这份感情拥有了超脱俗世的感人力量,愈是纯粹,愈是难得,愈是不求回报,毫无保留,直至令人为之潸然泪下。 ​茨威格的小说多以第一人称为主要叙述者,这样就佐证了主人公内心情感真实酣畅的传达,更具有感染力,而第一人称的叙述必然会带来主观抒情色彩的过于浓郁以及小说情节的薄弱,茨威格却成功地将二者进行了协调,他在刻画内心时,从未忽视过故事情节的建构。 ​"你,从来也没有认识过我的你啊!"是整封信的开头,既是标题也是称呼,这是封从一开始就透着奇怪的信,甚至有点儿莫名其妙,于是R的好奇心被激发了,而作为读者的我们想要一探究竟的心也被激发了,整封信中多次出现"我的儿子昨天死了"这句话,这样的反复出现的线索将一个可怜女人的一生穿起,组合,解释,说着最终让她提笔写下这封信的原因,更表达出一个母亲热烈的爱。女主人公的自述共有五段,每一段都是她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她爱情发展的一个阶段,而这每个阶段都是以"我的儿子昨天死了"作为开始,从主人公对儿子之死的感受中自然而然地引到某个人生阶段的情感表达中,各个阶段之间的间隔与停顿清晰合理,就好像生命体的呼吸一样,一呼一吸之间有着超脱般的安宁平静,却又涌动着强大的生命力,使得小说在充沛的情感和清晰理性的结构设置之间找到了一个奇异的平衡点,明明是女主人公在儿子死亡这种致命打击之下的絮语,却又完整地讲述清楚了她一生的故事。 作者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和传记作家。出身富裕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日后周游世界,结交罗曼·罗兰和弗洛伊德等人并深受影响。创作诗、小说、戏剧、文论、传记,以传记和小说成就最为著称。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反战工作,是著名的和平主义者。一九三四年遭纳粹驱逐,流亡英国和巴西。一九四二年在孤寂与幻灭中自杀。 ​代表作有短篇小说《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三大师》和《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 好词好句: ☺但在那些年月里,我整下午整下午地坐在那里等候着你,手里拿着本书,心绷得像根琴弦,你一走近,就颤动不已。我每每走近你,心都会紧张,可是你并没有察觉到,就像你不会察觉到你口袋里手表上紧的发条一样,这根发条忠诚地为你记录着钟点,追随着你的脚步,但你却听不到它的滴答声。也许在成百万秒中你只匆匆瞥了它一眼。 ☺我现在写下的都是些荒唐可笑的事儿,是一个少女奢侈的幻想。我应该为这些事感到害臊,可是我并不为此感到害臊,因为我的爱从来没有像那个时候那么纯洁和炽烈过。我可以花上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告诉你我当时是如何和你一起生活的,尽管你几乎没见过我的面。 ☺我的生活似乎碎成了一片片的。 ☺如果我告诉你在这个我住了两年的小城市,我认识的街道还不到十条,你会相信吗?忧伤愁苦是我的乐趣。我拒绝社会,拒绝任何的快乐,见不到你,我便压制自己的一切欲望,沉迷其中,以此为乐。而且,我不会让任何事情分我的心,影响我那只为你而活的强烈渴望。 ☺我完全不可能爱除你之外的任何人,哪怕是随意地在脑子里想也不不可能,以至于对其他男子稍有好感对我而言似乎也是种犯罪。我对你的感情依旧强烈,只不过随着身体的发育和情欲的觉醒有了些变化,变得更加炽烈,生理上的欲望更强,而且明显更像成熟女人的爱情。当年隐藏在那个懵懂小孩和那个按你门铃的少女心里的东西现在成了我唯一的渴望。我想把自己给你。 ☺往事涌出,我如遭电击——那种饱含爱怜、充满诱惑的目光,即刻间使人沉迷其中,为之失魂。几年前,你用这种目光将我这个女孩子唤醒,使我变成了女人,陷入爱情的女人。 ☺现在我懂了(你教我的!)一个少女或一个女人的脸对于一个男人来说一定是变化多端的。因为它通常只是人情绪的反映,这种反映会像镜子中的影像一样转瞬即逝。男人很容易忘记一个女人的长相,因为女人会改变它的光影和轮廓,在不同时候穿的服饰又会将其衬托成不同的样子。经历多了,女人也就接受了这个事实。 ☺现在我明白了为什么你感到惊讶。我现在才知道,一个女人即使是热切地想把自己献给一个男人,通常也要装出勉勉强强的样子,假装惊慌失措或者气愤羞恼。她一定要等到男人再三哀求,说出一通虚假的甜言蜜语,山盟海誓之后才会同意。我知道,只有职业娼妓才习惯于一口答应这样的邀请——要么是妓女,要么就是天真纯朴、还没有长大成人的女孩子。你怎么会知道,就我而言,如此直白的答应只不过是我长久以来的渴望的吐露,是持续了一千多个日子的思慕的迸涌。 ☺那栋房子里的每一件东西都浸透着我的激情;每件东西都象征着我的童年时代和年少的憧憬。在那扇大门后我千百次地等候过你;在这座楼梯上我倾听过你的脚步声,在那儿我第一次看见你;透过这个窥视孔,我曾看着你进进出出;在你门前的小地毯上,我曾经跪在上面;钥匙开锁的声音对我来说总是你出现的信号。我的童年时代,我年少时的激情都定格在这几平米大的空间之中。这里有我的整个一生,过去的一切如一场巨大的风暴向我席卷而来,因为一切都如愿以偿了,我和你走在一起,和你一起,走进你的,也是我们的房子。 ☺想想吧(我这话听起来很是无关紧要,可是我不知道其他更好的表达了),一直到你的房门口,一切都是在现实世界中,就是我以前生活的那个沉闷、平凡的世界。而在你房门口,则开始了我幼稚幻想中的魔法世界,阿拉丁的王国。想想吧,我千百次地用我炽烈如火的目光盯着我现在飘飘然走过这扇门。你会模模糊糊地察觉到——也只是模模糊糊地察觉到而已——这重要的时刻对我意味着什么。 ☺我抑制羞涩的痕迹,害怕会泄露我爱你的秘密。这肯定会吓你一跳的,因为你只喜欢轻松自在、悠然自得、洒脱不拘的生活。你害怕被卷进别人的命运之中。你喜欢将你的爱自由地给予所有的女人——但不愿意作出任何牺牲。 ☺他就是你,你的再生。你身上特有的玩笑戏谑和严肃认真的双重性格在他身上也越来越明显,而他越是像你,我就越是爱他。他学习很好,所以他可以像个小喜鹊似的滔滔不绝地说法语。他的作业本是全班最整洁的。他是个多么英俊强健的小伙子啊!夏天我带他到格拉多海滩玩的时候,女人们都会停下来摸摸他金色的头发。他在塞默林滑雪橇时,人们都会扭过头来看他。他是那么地俊俏,那么地文雅,那么地惹人疼爱。 ☺我说这话时想必非常激动,因为我的腔调使你动容了。你也站起来,注视着我,带着些讶异,又充满了温柔。你抓住我的双肩,说道:“美好的东西是忘不了的,我是不会忘记你的”。你目光专注地望着我,仿佛要把我的形象永远印在你的脑海里一样。当我感受到你这道穿透人心、探究着我整个生命的目光时,我禁不住幻想你无视我的魔咒终于要打破了。“他要认出我了!他要认出我了!”我整个灵魂因期待而颤抖起来。 ☺我的孩子,我们的孩子死了。再也没有人让我去爱了,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人了,除了你。可是你是我的什么人呢——你从来没有,从来没有认出我是谁;你走过我身边,犹如跨过一条小溪;你踩到我身上,犹如踩在一块石头上;你总是无所顾忌地走你的路,却让我永远地等待着。曾经我以为把你抓住了。我抓住了你,你这飘忽不定的人,在孩子身上抓住了你。可他是你的儿子。一夜之间他就这样残忍地扔下我,悄悄地走上了他的旅途,他已经忘了我,永远不会回来了。 ☺我又是孤零零一个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孤单。我一无所有,没有任何来源于你的东西。没有孩子,没有一个字,没有一句话,在你的记忆中没有一丁点位置。倘若有人在你面前提到我的名字,对你而言也只不过是个陌生人的名字而已。既然我对你来说已经死了,我又为何不乐意死去呢?既然你已离我而去,我又何必不离去呢? ☺我无法再写下去了。永别了,亲爱的,永别了。我把所有的感谢都给你。过去的一切都很好,不管怎么样,很好。我对你会一直心怀感激,直到我生命的最后一息。我很高兴把一切都告诉你了。尽管你不能完全理解,但你现在知道了,我一直以来是多么地爱你,而且我对你的爱从来不会成为你的负担。我很欣慰我不会负你。你光鲜亮丽的美好生活不会有什么改变。亲爱的,我的死不会给你带来伤害。这使我感到很安慰。 ☺可是有谁,哦,谁还会在你的生日给你送白玫瑰呢?花瓶会空的。再也不会有那丝来自我生命的气息和芳香一年一次地萦绕在你的房间里了。我还有最后一个请求——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为了我,请做这件事吧。每年你过生日的时候——一个人想起自己的那一天——去买些玫瑰花,插在花瓶里吧。请这样去做吧,就像别人一年一度为逝去的爱人做一次弥撒一样。我已经不再相信上帝,因此不想别人给我做弥撒。我只信你。我爱的只有你。 ☺我只信你。我爱的只有你。我只希望在你的心中继续活下去——一年就只活那么一天,温柔地、默默地活着,就像我一直以来活在你身边一样。请这样做吧,亲爱的,请这样去做……我对你的第一个请求,也是最后一个……谢谢,谢谢……我爱你,我爱你……永别了…… ☺是的,他对邻家的女孩,一个少女,一个舞厅的女人有一些模模糊糊的记忆——可是所有这些记忆都是朦朦胧胧、混乱不清的,就像哗哗流淌的溪水底下的一块石头,闪烁不定,变幻多端。那些影像在他脑中不时地闪现,但构不成整个画面。他感受到了丝丝涌动的记忆,但他还是想不起来。似乎所有这些影像他都梦见过,常常梦到,并且梦境非常鲜活——然而这些也只是虚无缥缈捉摸不定的梦中的幻影而已。 ☺他的目光落到了书桌上的那只蓝色花瓶上。瓶子是空的。多年来,在他生日这一天,瓶子都没有空过。他悚然一惊,似乎觉得有一扇看不见的门突然打开了,阴冷的风从另外一个世界穿过这扇门吹进了他紧闭的房间。他感觉到了一种死亡,感觉到了一种不朽的爱。某种情愫涌上他的心头,他脑中想起了那个死去的女人,无影无形,却充满激情,犹如远方传来的乐声。

一个陌生女子的来信论文题目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由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创作的短篇小说,是其代表作之一。 作品讲述的是一个陌生的女人,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饱蘸着一生的痴情,写下了一封凄婉动人的长信,向一位著名的作家袒露了自己绝望的爱慕之情。小说以一名女子最痛苦的经历,写出了爱的深沉与奉献。 高尔基 评价这篇小说“真是一篇惊人的杰作。” ​内容简介; ​小说以书信的形式讲述了一位女子在弥留之际,在她死去的孩子身旁,写下了一封凄婉的长信,向作家R诉说了她潜隐了一生的激情爱恋和情感痛苦。 ​由于父亲早逝,女孩与母亲过着深居简出,小市民的穷酸生活。随着时光的沉逝,女孩开始厌弃她与母亲的现实生存状态。女孩十三岁时,邻家搬来了一位英俊潇洒的年轻作家。对于一个生活天地非常狭小的女孩来说,在另一个大世界里颇有名气、英俊潇洒的作家是一个奇迹,对于女孩来说作家是一个诱人的谜,于是在以后的日子里,她把一个十三岁女孩的全部精力一股脑用来窥视作家的生活。一次偶然的机会,女孩与迎面走来的作家差点撞了个满怀。无人生阅历的女孩不知道作家对他身边的女性一概投去的那具有吸引力的、既脉脉含情又让人销魂的、天生诱惑者的目光和他那惯有的对女性温柔殷勤的态度并不意味着爱慕,她以为作家的柔情只是给她一个人的,于是从那一刻起女孩的心便永远属于他了。 ​女孩原先在学校里学习不太认真,但自从作家来了以后,女孩的生活整个变了样。成绩由的中等一跃成为第一名;阅读上千本书,且每天读到深夜,因为她知道作家是喜欢书的;突然坚持不懈地练习钢琴,因为她认为作家是喜欢音乐的;她生怕作家会因为她那条旧学生裙打了一个补丁而瞧不起她,因此每次上楼的时候,总是用书包挡在那个补丁上。 ​女孩16岁时因母亲改嫁举家迁往异地。她在单相思的苦恋中度过了青春时光。当她出落成一个美丽的少女的时候,童年时对作家的崇拜和暗恋迅速发展成为炽热的爱恋。为了将来能和他在一起,成年后她独自回到维也纳,每天晚上悄悄来到作家住宅的周围徘徊,默默关注他的行踪。起初她只想看作家一眼,碰见他一次。一次的偶然机会,作家兴冲冲地横过马路来,把挑逗的目光投向她时,她却胆怯羞涩地逃开了。但是她的内心却是多么希望他能注意她、认出她、爱上她。一天晚上,作家终于注意到她了,然而从作家好奇地、饶有兴趣地注视少女的神态中,她立刻意识到作家没有认出她就是当年那个邻家女孩,这是女孩第一次遭受到没有被认出的命运。 ​在日复一日望眼欲穿的痴情等待中,容貌出众的少女终于引起了作家的注意。他们渡过了销魂荡魄的三夜,那浓情蜜意的缠绵和缱绻令她心醉神迷、终生不忘,但她却没有诉说对他的爱情,而是希望作家把她搂在怀里的时候,心里能激荡起某个模糊而遥远的回忆,然而作家还是没有认出她这个当年的邻家女孩。 ​当少女意识到作家喜欢对所有女人滥施爱情,却不愿作出任何牺牲的时候。她不想让作家觉得自己是个累赘,甚至因此而恨她,于是在贫民医院里生下孩子后,独自承担起生活的重担。因为少女无意识中的欲望就是寻求作家对自己的认可,她要让作家想起她的时候没有一丝忧虑,使自己成为他所钟情过的女人中独一无二的一个,让他永远怀着爱情和感激来思念她。 ​为了能让他们的孩子能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长大后像作家一样跻身于上流社会,她不惜委身于一个个有钱的男人,但又拒绝倾慕者们的求婚,为的是不受婚姻的牵绊,保持自由之身,幻想将来有一天能够回到作家身边。在随后的岁月里,她和作家常常在剧院里,在音乐会上,在公园里,在大街上相遇,她的内心一次次发出深深的呼唤:"认出我吧,认出我就是你邻家的女孩!就是那个少女!"而作家投向她的目光永远是没有认出她的神情。 ​万般无奈之下她想起作家曾在那激情三夜之后送了几朵洁白的玫瑰花给她,于是此后每逢作家的生日,她都会派人给作家送去一束玫瑰花,只为了唤醒作家对那三夜的回忆,能继续重复她的欲望。在陌生女人与作家最后一次见面的舞会上,作家本能的、充满激情的目光使她浑身灼烫如焚,于是她扔下为她提供优越生活的军官跟着作家又一次渡过了销魂之夜。 ​次日清晨,女人用桌上的白玫瑰暗示作家,盼望他能想起些什么来,她的目光在呼喊:"认出我吧,最后认出我来吧!"而此刻作家心目中的她比以往任何时候部更加陌生,因为几分钟后作家小心地把几张钞票塞进她的手筒里,那一刻她的心彻底碎了,仿佛瞬间坠入了万丈深渊。 ​在即将离开人世之际,"陌生女人"对作家的唯一要求是在每年作家生日的时候,为自己买些玫瑰花来供在花瓶里,就像她曾经为他做的那样,只为了能继续悄悄地活在他心里,就像过去她曾经活在他身边一样,然而可悲的是,直到"陌生女人"在失去孩子的凄凉和病痛中孤独地死去,作家始终都没有认出那个与他几度邂逅甚至在黑暗中欢爱的女人就是当年的邻家女孩,只把她当作欢场中的卖笑女郎,无数风流艳遇中的一个。 ​读完"陌生女人"的绝笔倍,作家只朦胧地感觉到了一些感情上的蛛丝马迹,却始终没能确切地回忆起她的形象。 ​人物介绍; ​陌生女人 ​陌生女人的生活轨迹从谋求独立倒退回情妇的生存状态。她在17岁时拒绝了富裕继父的经济援助,返回维也纳后从事店员工作。这条道路意味着职业生活与经济独立,却只能持续到孩子的出生。为了给孩子提供好的生活和受教育机会,她成为富有男人的情妇。身体的不忠与内心的忠实相结合,如此复杂的情形将陌生女人生活道路的转变美化为母亲的牺牲模式,这无疑是在继续传播20世纪20年代广为流传的性别俗套。 ​作家R 男主人公是维也纳的唐磺,喜欢"轻松、游戏、不沉重的一切",生性风流,是个极端健忘的花花公子。 ​创作背景; ​1922年1月,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茨威格平静地等待着战前世界的各种主义浪潮离去,追忆昨日世界的种种问题,反思自己的创作,开始了最为重要的十年创作期。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正是他思想转折期的代表作。这个文本是茨威格所处的变革时代的精神危机的文学表达,同时也是茨威格在浪漫主义退潮后对其以自我为核心价值的怀疑和反思。 茨威格在生活中也收到过两封"陌生女人"的来信。正是这两封来信让茨威格有了灵感。所以,这本书也可以看成茨威格的"自传"。 ​作品鉴赏; ​有人认为,茨威格用孩子的眼光来写成人的情爱是为了描绘儿童的心理,这话没有错。但是,之所以这个描绘是有价值的,不仅源自写实,更重要的是,他在探讨一个深有传统的关于成长的话题。这种源自德语世界的启蒙小说类型不仅是茨威格所崇拜的歌德的小说母题,也几乎可以说是德国浪漫派的典型小说类型,是启蒙小说的同义词。 ​但是,茨威格并未通过游历和冒险来屉现一个少年如何经历世事最后达到完善的人格,或者得到何以为人的启示;也没有一个更高更完善的世界等着孩子去发现或者创造,没有一个更崇高更完满的人生等着孩子去经历。在茨威格的预设里,孩子所面对的那个他们也将要踏人的世界是一个自在的现实世界,是一个由男人与女人的关系组成的成人世界,它有着自然的运行规则并且始终在那里。但孩子在还未长成时是不明白这些规则也不知道它的存在的,他们被隔绝在现实世界之外,生活在另一个由浪漫幻想和成人的隐瞒而构造的温室里。 ​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文本而言,这个女人的家庭是非常不幸的。父亲早年去世,母亲深居简出不与人来往,邻居的家庭问题严重。她看不到一个正常的成人世界,也无从了解正常的两性关系。这一切都加重了女孩子与成人世界之间的陌生。 ​但是,R作家的出现第一次打破了这种隔绝的生活,让由两性关系组成的成人世界凸显在了女孩的面前,就像命运一样,强拉她坠入深渊。在这里,孩子与成人的主题不仅仅被表现为孩子向成人生长的心路历程,这个主题由于陌生女人始终坚持让R作家认出13岁的她而变得更为复杂--孩子在成长与拒绝成长中纠结--这部小说因此比以往任何一部小说都更为丰富地描绘了自我与他者相互争斗的状况。 ​这个世界是成人的世界。在茨威格的小说中,有一个重要的主题,那就是孩子与成人。茨威格把陌生女人描述成一个不断要求对方认出自己的单恋者。她不求物质上的回报,不求肉体上的贪欲,她只是对他的存在感兴趣,就像她只对自己的存在念念不忘一样。可见,陌生女人始终承认他者的地位,她的自我恰恰需要通过他者才能给予定义,她的悲剧并不是自我无法同化他者为自我,而是自我无法与他者联系在一起,又能同时保持自我和他者的独立性。 ​所以,她的死亡并不是自我的胜利,恰恰是面对命运的无奈和自我救赎的失败。通过死亡,她对自我的自足性与他者共存的纠结的确认同时满足了,这是她要的失败,死亡意味着自我毁灭--让存在的变成不存在的--所以自我的存在,与他者的共在,在死亡面前,都变成了无意义,死亡给了她最后救赎的同时,也给了她最后的失败。因此,她的精神危机并没有通过她的死亡来得到解决,而恰恰是通过她的死亡变得分外鲜明了。 ​艺术手法; ​在读了这篇小说数遍后,读者不禁会想,这样的爱情在这个世界上到底存不存在,这个女人对R先生有着超乎虔诚的痴迷,痛苦到极致,绝望到极致,从未改变,从未放弃,从未怨愤。然而,读者怀疑的只是这种感情在现实社会中是否存在,却从未怀疑否定过它在那个陌生女人身上的存在感,那是因为茨威格在刻画他们扭曲的心灵时,对他们的表达和叙述方式却没有任何古怪荒诞,他只是平淡地讲述不平淡,在风平浪静的平和下隐藏着惊涛骇浪式的情感,描绘其中合情合理的混乱,略有夸张却从不荒诞不经,这样极致的感情少有却并非没有,让读者毫不犹豫地信服。 ​更重要的,也是茨威格虽为人所欣赏的是,在他把一颗颗淌着脓血的绝望心灵剖开给众人看时,从不是纯粹地为了展示而展示,他倾注了虽温柔的同情,最深刻的理解和最后的光明,字里行间充盈着爱与人性的力量,最黑暗的地方仍旧有最纯粹的爱情。应该称之为理想主义,茨威格式的理想主义。在那个陌生女人倾诉苦一生唯一的爱情时,茨威格非常成功地用技巧将这份情感晕染地更加浓烈真实,真实得让我们觉得它甚至可以战胜绝望带来的一切痛苦,可以战胜现实的所有欲孽、罪恶与铜臭。 ​另一方面,反而因为这种刻意扭曲、暗带夸张的心灵倾诉,让这份感情拥有了超脱俗世的感人力量,愈是纯粹,愈是难得,愈是不求回报,毫无保留,直至令人为之潸然泪下。 ​茨威格的小说多以第一人称为主要叙述者,这样就佐证了主人公内心情感真实酣畅的传达,更具有感染力,而第一人称的叙述必然会带来主观抒情色彩的过于浓郁以及小说情节的薄弱,茨威格却成功地将二者进行了协调,他在刻画内心时,从未忽视过故事情节的建构。 ​"你,从来也没有认识过我的你啊!"是整封信的开头,既是标题也是称呼,这是封从一开始就透着奇怪的信,甚至有点儿莫名其妙,于是R的好奇心被激发了,而作为读者的我们想要一探究竟的心也被激发了,整封信中多次出现"我的儿子昨天死了"这句话,这样的反复出现的线索将一个可怜女人的一生穿起,组合,解释,说着最终让她提笔写下这封信的原因,更表达出一个母亲热烈的爱。女主人公的自述共有五段,每一段都是她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她爱情发展的一个阶段,而这每个阶段都是以"我的儿子昨天死了"作为开始,从主人公对儿子之死的感受中自然而然地引到某个人生阶段的情感表达中,各个阶段之间的间隔与停顿清晰合理,就好像生命体的呼吸一样,一呼一吸之间有着超脱般的安宁平静,却又涌动着强大的生命力,使得小说在充沛的情感和清晰理性的结构设置之间找到了一个奇异的平衡点,明明是女主人公在儿子死亡这种致命打击之下的絮语,却又完整地讲述清楚了她一生的故事。 作者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和传记作家。出身富裕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日后周游世界,结交罗曼·罗兰和弗洛伊德等人并深受影响。创作诗、小说、戏剧、文论、传记,以传记和小说成就最为著称。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反战工作,是著名的和平主义者。一九三四年遭纳粹驱逐,流亡英国和巴西。一九四二年在孤寂与幻灭中自杀。 ​代表作有短篇小说《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三大师》和《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 好词好句: ☺但在那些年月里,我整下午整下午地坐在那里等候着你,手里拿着本书,心绷得像根琴弦,你一走近,就颤动不已。我每每走近你,心都会紧张,可是你并没有察觉到,就像你不会察觉到你口袋里手表上紧的发条一样,这根发条忠诚地为你记录着钟点,追随着你的脚步,但你却听不到它的滴答声。也许在成百万秒中你只匆匆瞥了它一眼。 ☺我现在写下的都是些荒唐可笑的事儿,是一个少女奢侈的幻想。我应该为这些事感到害臊,可是我并不为此感到害臊,因为我的爱从来没有像那个时候那么纯洁和炽烈过。我可以花上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告诉你我当时是如何和你一起生活的,尽管你几乎没见过我的面。 ☺我的生活似乎碎成了一片片的。 ☺如果我告诉你在这个我住了两年的小城市,我认识的街道还不到十条,你会相信吗?忧伤愁苦是我的乐趣。我拒绝社会,拒绝任何的快乐,见不到你,我便压制自己的一切欲望,沉迷其中,以此为乐。而且,我不会让任何事情分我的心,影响我那只为你而活的强烈渴望。 ☺我完全不可能爱除你之外的任何人,哪怕是随意地在脑子里想也不不可能,以至于对其他男子稍有好感对我而言似乎也是种犯罪。我对你的感情依旧强烈,只不过随着身体的发育和情欲的觉醒有了些变化,变得更加炽烈,生理上的欲望更强,而且明显更像成熟女人的爱情。当年隐藏在那个懵懂小孩和那个按你门铃的少女心里的东西现在成了我唯一的渴望。我想把自己给你。 ☺往事涌出,我如遭电击——那种饱含爱怜、充满诱惑的目光,即刻间使人沉迷其中,为之失魂。几年前,你用这种目光将我这个女孩子唤醒,使我变成了女人,陷入爱情的女人。 ☺现在我懂了(你教我的!)一个少女或一个女人的脸对于一个男人来说一定是变化多端的。因为它通常只是人情绪的反映,这种反映会像镜子中的影像一样转瞬即逝。男人很容易忘记一个女人的长相,因为女人会改变它的光影和轮廓,在不同时候穿的服饰又会将其衬托成不同的样子。经历多了,女人也就接受了这个事实。 ☺现在我明白了为什么你感到惊讶。我现在才知道,一个女人即使是热切地想把自己献给一个男人,通常也要装出勉勉强强的样子,假装惊慌失措或者气愤羞恼。她一定要等到男人再三哀求,说出一通虚假的甜言蜜语,山盟海誓之后才会同意。我知道,只有职业娼妓才习惯于一口答应这样的邀请——要么是妓女,要么就是天真纯朴、还没有长大成人的女孩子。你怎么会知道,就我而言,如此直白的答应只不过是我长久以来的渴望的吐露,是持续了一千多个日子的思慕的迸涌。 ☺那栋房子里的每一件东西都浸透着我的激情;每件东西都象征着我的童年时代和年少的憧憬。在那扇大门后我千百次地等候过你;在这座楼梯上我倾听过你的脚步声,在那儿我第一次看见你;透过这个窥视孔,我曾看着你进进出出;在你门前的小地毯上,我曾经跪在上面;钥匙开锁的声音对我来说总是你出现的信号。我的童年时代,我年少时的激情都定格在这几平米大的空间之中。这里有我的整个一生,过去的一切如一场巨大的风暴向我席卷而来,因为一切都如愿以偿了,我和你走在一起,和你一起,走进你的,也是我们的房子。 ☺想想吧(我这话听起来很是无关紧要,可是我不知道其他更好的表达了),一直到你的房门口,一切都是在现实世界中,就是我以前生活的那个沉闷、平凡的世界。而在你房门口,则开始了我幼稚幻想中的魔法世界,阿拉丁的王国。想想吧,我千百次地用我炽烈如火的目光盯着我现在飘飘然走过这扇门。你会模模糊糊地察觉到——也只是模模糊糊地察觉到而已——这重要的时刻对我意味着什么。 ☺我抑制羞涩的痕迹,害怕会泄露我爱你的秘密。这肯定会吓你一跳的,因为你只喜欢轻松自在、悠然自得、洒脱不拘的生活。你害怕被卷进别人的命运之中。你喜欢将你的爱自由地给予所有的女人——但不愿意作出任何牺牲。 ☺他就是你,你的再生。你身上特有的玩笑戏谑和严肃认真的双重性格在他身上也越来越明显,而他越是像你,我就越是爱他。他学习很好,所以他可以像个小喜鹊似的滔滔不绝地说法语。他的作业本是全班最整洁的。他是个多么英俊强健的小伙子啊!夏天我带他到格拉多海滩玩的时候,女人们都会停下来摸摸他金色的头发。他在塞默林滑雪橇时,人们都会扭过头来看他。他是那么地俊俏,那么地文雅,那么地惹人疼爱。 ☺我说这话时想必非常激动,因为我的腔调使你动容了。你也站起来,注视着我,带着些讶异,又充满了温柔。你抓住我的双肩,说道:“美好的东西是忘不了的,我是不会忘记你的”。你目光专注地望着我,仿佛要把我的形象永远印在你的脑海里一样。当我感受到你这道穿透人心、探究着我整个生命的目光时,我禁不住幻想你无视我的魔咒终于要打破了。“他要认出我了!他要认出我了!”我整个灵魂因期待而颤抖起来。 ☺我的孩子,我们的孩子死了。再也没有人让我去爱了,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人了,除了你。可是你是我的什么人呢——你从来没有,从来没有认出我是谁;你走过我身边,犹如跨过一条小溪;你踩到我身上,犹如踩在一块石头上;你总是无所顾忌地走你的路,却让我永远地等待着。曾经我以为把你抓住了。我抓住了你,你这飘忽不定的人,在孩子身上抓住了你。可他是你的儿子。一夜之间他就这样残忍地扔下我,悄悄地走上了他的旅途,他已经忘了我,永远不会回来了。 ☺我又是孤零零一个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孤单。我一无所有,没有任何来源于你的东西。没有孩子,没有一个字,没有一句话,在你的记忆中没有一丁点位置。倘若有人在你面前提到我的名字,对你而言也只不过是个陌生人的名字而已。既然我对你来说已经死了,我又为何不乐意死去呢?既然你已离我而去,我又何必不离去呢? ☺我无法再写下去了。永别了,亲爱的,永别了。我把所有的感谢都给你。过去的一切都很好,不管怎么样,很好。我对你会一直心怀感激,直到我生命的最后一息。我很高兴把一切都告诉你了。尽管你不能完全理解,但你现在知道了,我一直以来是多么地爱你,而且我对你的爱从来不会成为你的负担。我很欣慰我不会负你。你光鲜亮丽的美好生活不会有什么改变。亲爱的,我的死不会给你带来伤害。这使我感到很安慰。 ☺可是有谁,哦,谁还会在你的生日给你送白玫瑰呢?花瓶会空的。再也不会有那丝来自我生命的气息和芳香一年一次地萦绕在你的房间里了。我还有最后一个请求——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为了我,请做这件事吧。每年你过生日的时候——一个人想起自己的那一天——去买些玫瑰花,插在花瓶里吧。请这样去做吧,就像别人一年一度为逝去的爱人做一次弥撒一样。我已经不再相信上帝,因此不想别人给我做弥撒。我只信你。我爱的只有你。 ☺我只信你。我爱的只有你。我只希望在你的心中继续活下去——一年就只活那么一天,温柔地、默默地活着,就像我一直以来活在你身边一样。请这样做吧,亲爱的,请这样去做……我对你的第一个请求,也是最后一个……谢谢,谢谢……我爱你,我爱你……永别了…… ☺是的,他对邻家的女孩,一个少女,一个舞厅的女人有一些模模糊糊的记忆——可是所有这些记忆都是朦朦胧胧、混乱不清的,就像哗哗流淌的溪水底下的一块石头,闪烁不定,变幻多端。那些影像在他脑中不时地闪现,但构不成整个画面。他感受到了丝丝涌动的记忆,但他还是想不起来。似乎所有这些影像他都梦见过,常常梦到,并且梦境非常鲜活——然而这些也只是虚无缥缈捉摸不定的梦中的幻影而已。 ☺他的目光落到了书桌上的那只蓝色花瓶上。瓶子是空的。多年来,在他生日这一天,瓶子都没有空过。他悚然一惊,似乎觉得有一扇看不见的门突然打开了,阴冷的风从另外一个世界穿过这扇门吹进了他紧闭的房间。他感觉到了一种死亡,感觉到了一种不朽的爱。某种情愫涌上他的心头,他脑中想起了那个死去的女人,无影无形,却充满激情,犹如远方传来的乐声。

这本书的主题思想就是反映社会现象,通过这本书中的故事阐述自己的观点,表达人性的问题。

这本书的主题思想主要是讲了这个陌生女人的一些生活习惯,还有这个陌生女人喜欢的东西,从这本书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个女人的生活是非常积极向上的。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写作社会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动荡的年代。 相关资料: 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为茨威格代表作之一。一个男子在四十一岁生日当天收到一封没有署名和地址的信,一个临死的女人,讲述了一个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而故事的男主人公也就是收信的这个男人对此一无所知。故事始自十一年前,她初遇男人的刹那,还是个孩子,之后经历了少女的痴迷、青春的激情,甚而流落风尘,但未曾改变对男人的爱,直至临死前才决定告白。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是享有世界声誉的奥地利作家,他的小说和传记的特点是对于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深刻细致,洞诛探幽,善于从心理角度再现人物的性格和生活遭遇,特别擅长刻画女性心理,塑造女性形。因此有“心理现实主义大师”、“灵魂的猎手”之称。高尔基曾由衷地赞赏这篇小说“真是一篇惊人的杰作。” 在这部茨威格脍炙人口的心理分析小说集中,一段段哀婉动人的故事、在作者笔下娓娓道来,一个个人物的喜乐、苦痛、迷惘和绝望都能悄悄渗入你的心灵,触动那最深处的一隅,而人类细腻的千百种情感,都带着独有的美丽,化成了似幻似似真的现实。

论文参考文献陌拜

参考文献是指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

按照字面的意思,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然而,按照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定义,文后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要求,很多刊物对参考文献和注释作出区分,将注释规定为“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

扩展资料:

参考示例:

A.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

[1]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 图书馆目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辛希孟. 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3]张筑生. 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 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

[4]冯西桥. 核反应堆压力管道和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 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

[5] Gill,R. 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M] . London: Macmillan,1985.

B. 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7]金显贺,王昌长,王忠东,等. 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3:62-67.

[8] Heider, .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1999: 62-67.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指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

按照字面的意思,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然而,按照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定义,文后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要求,很多刊物对参考文献和注释作出区分,将注释规定为“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

扩展资料:

书写格式:

(1)顺序编码制的具体编排方式。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被反复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号标示。一般来说,引用一次的文献的页码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

格式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页码(或页码范围).”。多次引用的文献,每处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分别列于每处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处,置于方括号后并作上标。作为正文出现的参考文献序号后需加页码或页码范围的,该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作上标。

作者和编辑需要仔细核对顺序编码制下的参考文献序号,做到序号与其所指示的文献同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一致。另外,参考文献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准确无误。

(2)参考文献类型及文献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

专著M ; 报纸N ;期刊J ;专利文献P;汇编G ;古籍O;技术标准S ;

学位论文D ;科技报告R;参考工具K ;检索工具W;档案B ;录音带A ;

图表Q;唱片L;产品样本X;录相带V;会议录C;中译文T;

乐谱I; 电影片Y;手稿H;微缩胶卷U ;幻灯片Z;微缩平片F;其他E。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我们写论文中的“参考文献”又叫参考书目,根据我自己写论文的经历来看它的意思是指我们在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所查阅参考借鉴过的著作和报刊杂志等等一些资料,然后把它标注在在毕业论文的末尾。

一、那论文的参考文献具体是指什么呢?

二、我们在引用参考文献时需要注意什么呢?

三、我给大家讲一下参考文献格式:

1、参考文献和注释。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

[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

[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

2、附录。包括放在正文内过分冗长的公式推导,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

[M]——专著,著作

[C]——论文集(一般指会议发表的论文续集,及一些专题论文集,如《xxx大学研究生学术论文集》

[N]—— 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发表在期刊上的论文,尽管有时我们看到的是从网上下载的(如知网),但它也是发表在期刊上的,你看到的电子期刊仅是其电子版

[D]——学位论文 :不区分硕士还是博士论文

[R]——报告:一般在标题中会有"关于xxxx的报告"字样

[S]—— 标准

[P]——专利

[A]——文章:很少用,主要是不属于以上类型的文章

[Z]——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可用字 母"Z"标识,但这种情况非常少见

[DB/OL] ——联机网上数据(database online)

[DB/MT] ——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 ——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CP/DK] ——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 ——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 ——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很显然,标识的就是该资源的英文缩写,/前面表示类型,/后面表示资源的载体,如OL表示在线资源。

四、经验总结

我们在写论文的时候,尤其是我们的毕业论文,说多了都是泪呀,这都是根据我自己当年写毕业论文的血泪史,总结出来的结论参考文献有三个好处:

个人信用管理论文的参考文献

哎,又没挑战性又没分

银行类论文参考文献

在各领域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我整理的银行类论文参考文献,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张磊.我国结构性存款产品设计研宂[J].商场现代化.2010,(6).

[2]谭莹,李舒.我国商业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的现状,特点及发展[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12).

[3]包爱丽,曹朝龙.结构性基金产品创新探讨,国投瑞银基金公司,2008.

[4]陈蓉.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设计、定价与风险管理研宄[D].厦门:厦门大学,2005.

[5]陈博,《结构型银行理财产品定价与设计探讨》,[D],上海:复旦大学,2008 .

[6]区良伟.看涨期权型理财产品的对冲策略研宄[J].金融技术与工程,2010(2).

[7]任学敏,李少华.收益与汇率变化范围挂钩的存款产品定价[J].同济大学学报,2005(4).

[8]黄晋渊.带你走入结构性产品[J].中国外汇管理,2004,(10).

[9]李景欣,刘楠.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法律分析m,法商研宄,2007(5).

[10]李畅.结构性金融衍生产品定价研宂[D].上海:同济大学.2007.

[11]李赋冰,结构性理财产品的设计[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12]杜平.论银行理财产品合理品种结构的构建一从零收益,负收益现象谈起[J]理论月刊,2008,(11 ).

[13]陈建超.余磊.2008年上半年投资金融市场的理财产品分析,衡平信托有限责任公司,2009:12-13.

[14]李明.我国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的现状及发展[J].科学与财富,2010,(11).

[15]King S. R, Remolona. E. M., The Pricing and Hedging of Market Index Deposits [J].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Quarterly Review, 1987(12〕.

[1]徐诺金.关于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问题[J].金融研究,2003(12)

[2]余敏.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0(08)

[3]陈琼.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现状及对策[J].金融经济,2010(22)

[4]黄浩.个人理财概念及理论基础浅议[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05)

[5]张桥云.中国银行业存款产品设计创新研宄[M].中国金融出版社,2

[6]李文.从香港看国内理财业务发展趋势[J].现代商业银行,2006(11)

[7]崔蕾.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市场现存问题及对策[J].时代金融,2010(7)

[8]胡斌,胡艳君.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现状、特点及机遇[J].新金融,2006(05)

[9]胡云样.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性质与理财行为矛后分析[J].上海金融,2006(09)

[10]乔滢.浅议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防范[J].现代商业,2008(32)

[11]王淳.国内银行业的个人理财业务[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5(07)

[12]凯伦.D ·哈尔彭.认识金融:货币、资本和投资[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13]Gerry Ward . Personal financial planning for individuals and femilies [J]. ISO Bulletin, 2003

[1]陈晓莉,杨杨.汇率变动对银行业经营绩效的影响[J].金融论坛,2010,(11):22-28

[2]陈建斌,龙翠红.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错配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6,(5) :99-104

[3]刘少波,贺庆春.货币错配下的央行行为选择:一个多重均衡模型[J].财经研究,2010, (6): 4-13

[4]陈建波.中国货币错配的非对称性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8): 19-21

[5]葛艳丽,刘颖.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J].金融经济,2008,(6):39-40

[6]贺庆春,宋健.货币错配对我国货币政策影响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绎济研究,2009,(2): 127-136

[7]陈守东,谷家奎.我国境内银行货币错配比较研究--基于人民币汇率变化不确定性视角[J].当代经济科学,2013,(9): 1-11

[8]乔海曙,李远航.基于VAR模型的我国货币错配影响因素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07,(11): 16-22

[9]谭本艳,周先平.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徵观效应--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的分析[J].财贸研究

[10]陈晓莉.本币升值冲击与银行业危机:一个基于不对称信息的分析框架[J].世界经济,2006,(7): 36-95

[11]陈文玲.论实物经济、虚拟经济与泡沫经济--从崭新的视角看东南亚金融危机与中国的宏观经济运行[J].管理世界(月刊),1998,(6) :33-42

[12]陈守东,谷家奎.中国货币错配程度综合度量及影响因素实证检验[J].制度经济学研究,2012,C1): 48-71

[13]唐伟霞,朱超.货币错配与净值损失:来自银行部门的`经验证据[J].上海金融,2007,(8): 40-45

A. Economic Backwardness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A Book of Essays[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2

2. Leland H,Pyle D. Information Asymmetries, Financial Structure and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J], Journal of Finance, 1977,(32): 371-388.

. and Gertler M .Trends,cycles,and policy. NBER Macroeconomics Annual. [J] Us commercial banking ,1993

S. A., F. R. Forsund, L. Hjalmarsson and M. Suominen, Banking efficiency in the Nordic countries [J],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1993

5. Douglas . Bank Runs,DepositInsurance,andLiquidity[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3,(6):401-419

6.涂永红等.个人理财方案设计对我国的启示[J].南方金融,2005,(5)

7.张磊,沈水辰.中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策略初探[J].新金融,2007,(8).

8.贺坤.关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几个问题[J].中国金融,2005,(24)

9.仲岩.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市场细分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市场,2005,(36).

10.陈全,卢长宝.拓展城市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J].财政金融,2007,(9):44-45.?

11.刘楹,杜胜,谢丽娟.国内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发展状况与趋势[J].西南金融,2007,(6):22-23.

12.刘毓.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模式变迁、发展瓶颈与突破之路[J].金融论坛,2008.

13.谢怀筑,陈利敏.美国个人理财业的发展历程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金融半月刊,2007(11):61-62

14.李姝婉.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管理[J].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6(1)

15.易宪容,肖滔.当前银行个人理财的现状、问题和出路.西部论坛,2005(5)

16.李浩.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J].中国金融,2003(32).

17.刘敏.新形势下拓展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思考[J].城市个人金融,2002,(11):9-10.

18.吕全波.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办法与风险控制实施手册[M].北京:中国知识出版社,2005.

19.张颖.个人理财教程[M].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7

20.胡庆康.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

参考文献:

[1] 陈萍.饭店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评估与定价研究[D].青岛大学,2005.

[2] 黄晓虹,梁玉.北部湾银行模式探讨[N].广西日报数字报刊,2007-9-4.

[3] 刘兵.基于年薪制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研究[EB/OL].

[4] ]苗向阳.我国企业管理层激励机制构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郑州大学,2007.

[5] 让-雅克·拉丰,大卫·马赫蒂摩.激励理论:委托——代理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6] 汤明.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创新刍议[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10).

[7] 杨新立.包头××纺织公司薪酬制度再设计[D].内蒙古大学,2005.

[8] 张小华.企业家人力资本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06.(责任编辑:admin)

[1]宋路遥: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投资与合作》,2011 年第 9 期

[2]周晓庆:浅谈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现代商业》,2009 年第 11 期

[3]李英: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内部信用风险评级研究--以 A 银行为例.《山东大学》,2012 年

[4]许谨良:《风险管理》,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 年

[5]詹原瑞:《银行内部评级的方法与实践》.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年

[6]祝清泉:中信银行沈阳分行公司贷款分类标准设计研究.《大连理工大学》,2009 年

[7]魏峻彪: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客户信用评级的构建.《南开大学》,2005 年

[8]张栋兴:内部评级法在我国实施的困难及对策研究.《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9]杨琳:内部评级法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应用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10]李晓慧,何玉润:《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理论、实务与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年

[1]谷冰茹、刘春:《企业或有负债的分析与建议》,《中国市场》,2014 年 01 期。

[2]连平:《21 世纪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年版。

[3]伍德里奇:《横截面与面板数据的经济计量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年版。

[4]艾迪。凯德:《银行风险管理》,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年版。

[5]朱巧:《多元化经营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江西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3 年。

[6]张晓峒:《EViews 使用指南与案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年版。

[7]高铁梅:《经典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 应用及实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刘寒冰:《浅谈或有事项在评估实务中的确认、估值和披露》,《会计之友》,2011 年 32期。

[9]桓宇:《巴塞尔协议下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调整行为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10]周开国、李琳:《中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多元化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国际金融研究》2011 年 5 月。

[11]徐爱军:《浅谈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监管》,《金融经济》,2012 年

[12]戴国强:《商业银行经营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年版。

[13]刘孟飞、张晓岚、张超:《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多元化、经营绩效与风险相关性研究》,《国际金融研究》,2012 年 08 期商业银行论文参考文献论文。

[14]乔雪利:《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与绩效和风险相关性研究》,《中国商贸》,2013 年 19 期。

[15]萧政、李杰:《面板数据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年版。

[16]杨正良:《浅谈银行或有负债的核算》,《财会通讯》,1998 年 10 期。

Chan A T S. WWW+ smart card: towards a mobile health care management system[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Informatics, 2000, 57(2): 127-137. Brittenham P J, Henson L W, Kleinert S R.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smart card product management: . Patent 6,880,084[P]. 2005-4-12. Chen Z. Java card technology for smart cards: architecture and programmer's guide[M]. Addison-Wesley Professional, 2000. Röhrig C, Jochheim A. Java-based framework for remote access to laboratory experiments[C]//Proc. of the IFAC/IEEE Symposium on Advances in Control Education. 2000: 1-6.

徽州女人生活论文参考文献

“徽州”在哪里?

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

毕竟每个中国人心里

都有它的影子

钟灵毓秀的 黄山

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名震天下

蜿蜒曲折的 新安江

自西向东串起一个个古老的村落

它的下游则是筑坝蓄水形成的

千岛湖

依山傍水的 婺源

粉墙黛瓦、油菜梯田

一派诗情画意之景象

没错

它们都是“徽州”的一部分

不仅如此

安徽省之“徽”

徽派建筑之“徽”

风云一时的徽商之“徽”

八大菜系的徽菜之“徽”

均取自徽州之名

即便如今的“徽州”

仅以黄山市的一个区存在

占地面积不过全省的

但人们依然无法忽略它

更不得不提及它

徽州,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安徽、江西、浙江三省交界之处

山岭遍布、川谷崎岖

自古便被称为 “山限壤隔之地”

古徽州就诞生于此

北部

黄山一脉横亘东西

鼎鼎有名的72峰或雄伟、或秀丽

莲花峰、光明顶、天都峰

三大主峰名声如雷贯耳

其中 莲花峰 海拔达米

居安徽全省山峰之首

南部

五龙山、白际山、天目山连绵展布

成为古徽州西南至东部的天然屏障

山脉南北夹持、东西合围

将古徽州团团围住

来自北方的寒流被黄山阻挡在外

而来自南方的湿润空气则在山间积蓄

造就了一个云雾缭绕的仙境世界

暖湿气流沿山体爬升

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

水汽则不断凝结

在空中形成奔涌翻腾的云海

凝结后的水滴形成降雨落下

雨水又在山间汇聚

遇悬崖峭壁则飞泻而下

飞瀑深潭,点缀山间

然而在漫长的地史时期

由于地层多次发生断裂

导致部分地壳隆起成山

形成重重山脉

另一部分则相对下沉

形成山间平坦的 断陷盆地

发源自山区的溪流

不断向这些盆地中汇聚

当河流冲出山谷

便失去了两侧山峦的束缚

宽度从数十米变为百余米

流速也随之迅速减缓

于是水中携带的石砾泥沙纷纷沉降

日积月累之下

形成大大小的 冲积平原

其中规模最大者

便是新安江沿岸的 休屯盆地

其面积约660平方千米

接近一个新加坡大小

此外

还有各支流沿岸的

黟县盆地、华阳盆地、练江盆地、芦昆常盆地等

这些盆地沿江串联

往往地势平坦、土层深厚

加之终年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

极其适宜人类居住和耕种

外有崇山峻岭

内有沃土良田

这片山限壤隔之地

已然拥有成为世外桃源的标配

于是自汉代以来

为了躲避中原的战火和灾难

大量士族和百姓纷纷迁徙至此

在山间盆地中安居乐业

甚至河流凸岸的边滩

也成为一方隐秘的家园

至北宋末年

在繁重的课税和徭役下

歙县佣工 方腊 率众揭竿而起

一时间从者如云、聚众数万

然而在短暂的辉煌后

“方腊起义”迅速溃败

而成功镇压起义的北宋朝廷

便以意为“绳索”的“徽”字

将该地由“歙州”改为“徽州”

并保留自唐代以来 “一府六县” 的格局

至此

“徽州”正式登上 历史 舞台

而一段长达790年的传奇才刚刚开启

不过

世外桃源中的生活并不安逸

人们享受安稳与平静的同时

也面临着两大严峻的考验

第一个问题

是 水灾

由于山区坡地陡峭、河道短促

每逢夏季降雨增多

水流便由山区向河谷盆地中倾泻

令聚居于此的人们深受洪涝之扰

于是

人们一面挖塘蓄水、一面筑坝拦洪

再通过水沟引水入田、引水入村

不仅解决了灌溉、防洪和行舟问题

也造就了“小桥流水人家”的别致景象

在众多堨坝中

最闻名遐迩的当属歙县 “渔梁坝”

其坝身长约143米、高5米

全部以坚硬的花岗岩巨石筑垒而成

既可蓄上游之水

亦可缓坝下之流

极有利于发展农业和建设码头

困扰人们的第二个问题

是 地少

以绩溪县为例

全境山地丘陵占比可达92%

适宜规模居住和耕种的盆地仅有8%

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

山间盆地显得越发拥挤

曾经流行于中原的合院式建筑

因占地太多、密度太低

在人多地狭的古徽州实在过于奢侈

人们亟待寻找一种新的居住方式

于是

在北方移民和土著山越的融合中

一种独特的“天井式楼居”建筑

在古徽州的土地上诞生了

这便是 “徽派建筑”

徽派建筑延续了北方的庭院结构

但为了增加建筑“容积率”

又汲取了山越人架楼巢居的特点

往往设有二层甚至三层楼

为了尽量减少占地

庭院面积也大大缩小

最终形成了狭长的 天井

天井不仅用于通风采光

还可令雨水沿四围屋檐汇聚而下

被视为财富聚集的象征

人称“四水归堂”

院落与院落间

仅留有狭窄幽深的小巷

土地利用率几乎接近极限

徽派建筑主体以木为材

又排布得如此密集

必定是“一家起火、全村遭殃”

因此在传统“人”字形屋顶的基础上

古徽州人创造性地发明了阶梯状的山墙

山墙高出房顶、层层叠落

用以防止火灾蔓延

因其铺以黛瓦、如高昂的马头

故称为 “马头墙”

加之为了吸湿防潮

徽派建筑往往使用白垩(è)涂制高墙

在雨水的侵蚀下

白墙逐渐变得水印斑驳

像极了一幅山村水墨画

于是“粉墙黛瓦马头墙”

便成了徽派建筑最经典的符号

住房问题解决了

人们还面临着严峻的吃饭问题

据统计

南宋时期古徽州人均耕地15亩

到明万历年间仅有亩

清康熙年间甚至缩减至亩

本地存粮入不敷出

人们不得不从外地买粮糊口

▼引自康熙时《休宁县志》

一日米船不至,民有饥色,三日不至有饿殍,五日不至有昼夺

无奈之下

人们将目光望向了广袤的山林

不料却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

这令耕地最为紧俏的明清时期

反倒成了古徽州最为辉煌的年代

高山的松木、低山的茶

山间的油桐、油茶、漆树、竹林、桑桠

甚至山中的矿产、石料

纷纷成为重要的经济来源

尤其在海拔400-800米的低山丘陵

广布适宜茶树生长的红黄壤

加之气候常年温暖湿润

黄山毛峰、祁门红茶、屯溪绿茶

一众名茶声名鹊起、广销各地

而从中原带来的生产技艺

更是令古徽州人如虎添翼

除了大名鼎鼎的澄心堂纸

松木的主干、油桐的种子等

被用于制作 徽墨

婺源龙尾山出产的龙尾石

因富含绢云母等矿物

成为打磨 歙砚 的优质石料

此外还有 徽笔

油纸伞

众多独特的古徽州工艺品悉数诞生

文房四宝一应俱全

其声名远播、传扬至今

而人们为了走出大山

又在层峦叠嶂间

开辟了四通八达的 徽州古道

借由这些古道和发达的水系

人们肩挑背扛、船载舟运

将徽州特产销往全国各地

又将粮米油盐等运回家乡

开启了“ 寄命于商” 的徽州模式

▼引自明代史学家王世贞,意为10个徽州人中仅有3人留在家乡,7个在外营生

大抵徽俗,人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

直至明清时期

徽州商人叱咤风云、富甲天下

得名 “徽商”

徽州也随之被推向了鼎盛时代

距今800多年前的南宋

52岁的朱熹历时多年

终于在前人的基础上

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四篇儒学经典进行注释并合刊

始称 “四书”

成为后世历代科举取士的范本

而古徽州作为朱熹祖籍地

其学说的影响则更为深远

人们崇尚忠、孝、仁、义

“三纲五常”、“礼义人伦”深入人心

彻底改变了古徽州人的观念和生活

从北方移民至此的士族们

本就多选择聚族而居

而朱子学说中对宗法等级的推崇

更将宗族的地位推向了极致

一个森严团结、世代传承的 宗族 社会

在古徽州的土地上诞生了

▼引自清代赵吉士《寄园寄所寄》

千年之冢,不动一抷;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千载之谱,丝毫不紊

但凡有关家族兴衰之事

古徽州人都尤为重视

其中之一便是风水学

因此古徽州人往往举全族之力

对村落进行选址、规划和建设

被朱熹誉为”江南第一村“的 呈坎村

便是最为典型的风水村落

四围环绕的8座山峰

分别对应八卦的8个方位

穿越村庄的“S”型河流

亦如八卦阴阳鱼的分界

村中三街九十九巷交错排列

有如棋盘

即便没有山环水绕的理想环境

古徽州人也能利用人造工程

改变当地的“风水”条件

其中一重要方式,便是引水

近年来声名大噪的 宏村

村落形态如同青岗卧牛

其中以月沼为胃、南湖为肚

曲折的水圳形如牛肠

串起了一套贯穿全村的人工水系

而在同姓聚居的村庄中

至关重要的建筑往往是 宗祠

所谓“举宗大事,莫最于祠”

作为祭祖、宴饮、正俗之地

全体族人出资出力、大兴土木

祠堂建筑庄严肃穆、规模空前

当然,在儒学的影响下

光宗耀祖的最好方式莫过于入仕为官

历任明代三朝重臣的歙县人 许国

便在家乡立一宏伟的八柱牌坊

其四面围合、精雕细琢

题有“先学后臣”“上台元老”“大学士”等字样

以旌表他的功勋和德政

有了出相入仕的梦想

古徽州人格外崇尚教育

并鼓励学子参加科举取士

在外完成财富累积的徽商

也不惜靡费大把金银建设教育事业

明清时期

古徽州共建大小 书院 约93所

学堂、家塾更是数以百计

“十户之村,不废诵读”之景象

在这里俯拾皆是

接受了良好教育的的徽州学子

不断在科举考试中崭露头角

清代全国共有状元及第者114人

而徽州一地便独占17席

休宁更是当之无愧的“状元县”

古徽州亦被世人称为 “东南邹鲁”

成功入仕的徽州官员手握权柄

为当地的商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土壤

而从小受到礼义经典熏陶的徽州商人

更是 “亦贾亦儒”

深谙与各类官员相处之道

通过依附国家政府

加之“近水楼台”的地理条件

他们除了经营传统的农林业贸易外

还一度获得垄断 江淮盐业 的特权

数年间便可“累资巨万”

▼引自明代文学家汪道昆

新安多大贾,其居盐策者最豪

徽商的另一片天下为 典当业

凭借巨额之资和宗族之力

他们减息让利、诚信经营

以“义字招牌”抢占市场

这种“义中取利”的理念十分有效

在经济发达的苏浙一带

典当行业纷纷被徽商垄断

以商养文、以文入仕、以仕促商

这种独特的徽州模式

如同滚滚向前的车轮

将古徽州推向了商业、教育、政治的巅峰

从山限壤隔之地走出来的徽州人

更是走上中国商业史的舞台

其财力之雄厚堪与雄踞北方的晋商比肩

人称“南徽北晋”

而深受儒学影响的徽商

大多选择将财富投向固定资产

以反哺乡梓、建设家乡

他们的家宅“富而显贵”

虽然为了防火防盗

高墙上仅开设小小的窗洞

但 门楼、门罩 却是精雕细琢

字匾门、拱形门、垂花门、八字门

不仅形式多种多样

砖雕工艺更是出神入化

彰显着院落主人的财富、地位和审美

内院的木雕同样登峰造极

梁架、斗拱、栏板、门窗无一不雕

花鸟鱼虫、戏曲民俗皆可入画

堪称徽派建筑的点睛之笔

村镇水运发达、商业繁荣

众多商业街拔地而起

钱庄、当铺、盐肆、纸行

瓷器、绸布、药材、黄烟

行业众多、商铺林立

明清时的万安老街

清末时的屯溪老街

均是人烟稠密、热闹非凡

民居、宗祠、牌坊

书院、商铺、水圳、街道

在一代代古徽州人的经营下

村落规模如日中天、宛如城郭

18至19世纪的 西递村

已拥有约600幢民居、99条街巷

34座祠堂、13座牌坊和近万人口

以“三千烟灶九千丁”闻名于世

随着徽州声名远播

徽商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徽州文化同样走出崇山峻岭

在全国各地生根发芽

清乾隆年间

四大徽戏戏班进京为皇帝祝寿

此后近百年中

徽州戏曲博采众长、融四方之音

催生了如今家喻户晓的国粹 “京剧”

一些仕途不畅但满腹经纶的学子

有的抱定“经世救民”之心转而行医

成就了世代相传的 “新安医学”

他们“博学精术、不求于利”

世称“儒医”

有的则交游山水、寄情林泉

创造了以山水野趣为风貌的 “新安画派”

新安画家尤以黄山之韵见长

可谓中国水墨画中的经典意象

直到清朝末年

随着西方列强入侵及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各地战火连绵、硝烟不断

徽商所倚靠的政策优势荡然无存

甚至还要面临更为严重的赋税

来自大洋彼岸的新思潮

猛烈地冲击着千年来的传统思想

推动古徽州崛起的根基逐渐动摇

加之外来商品的恶劣竞争

这片辉煌了数百年的土地

终于没能扛过时代的风云巨变

在无奈中走向了衰落和沉寂

如今

曾经的古徽州散落在两省三地

包括安徽省 黄山市

安徽省宣城市 绩溪县

以及江西省上饶市 婺源县

然而即便如此

它依然是许多人的应许之地

2017年,仅婺源一县

慕名而来的旅行者便超过2000万人次

相当于整个北京市的人口数量

名山古村并立的黄山市

全年接待人数更是超过5700万人次

从这里走出的一众名士

前国家领导人胡锦涛

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

“红顶商人”胡雪岩等

都对中国 历史 或当下产生了重要影响

而随着数十万件古徽州文书的发现

人们更得以跨越近千年的岁月

窥得当时 社会 的些许原貌

也让“徽学”这一学科

与“敦煌学”和“藏学”三足鼎立

成为中国地域文化中的一大瑰宝

所以

徽州并没有消失

待你踏上这片土地便会发现

它就在那里

在那片山河里

也在故人的故事里

创作团队

撰文:木兰减字

图编:刘白、任炳旭

制图:张靖

地图:巩向杰

审校:纪秋梅、GeGe

. 本文主要参考文献:中国地理百科《徽州地》、《徽州文化全书》、何警吾《徽州地区简志》、朱永春《徽州建筑》、陆林《徽州村落》、李传玺《徽州古村落》等

. 星球研究所长期招聘地理、地质、城市规划、天文、 历史 、考古、生物、建筑等各领域撰稿人,以及视频编辑、设计师、图书策划、商务策划等,请在后台回复“招聘”即可查看

... The End ...

总序序言第一章徽州民俗与徽州社会第一节徽州地理环境与变会变迁第二节徽州民俗的历史演变第三节徽州民俗的内涵与特征第二章徽州的物质生产民俗第一节徽州山区经济民俗的主要内容及表现第二节民间计亩及土地租佃和买卖习俗第三节山区土特产及其习俗第四节徽州经商民俗的形成第三章徽州的物质生活民俗:居住习俗第一节徽州的村落第二节徽州的居室结构与室内装饰第四章徽州的物质生活民俗:服饰民俗第一节徽州服饰民俗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徽州服饰习俗的构成第五章徽州的物质生活民俗:饮食民俗第一节徽州的饮食结构第二节徽州的饮食习俗第三节徽州的饮食风尚第四节徽菜第六章徽州社会组织民俗:家庭与宗教民俗……第七章徽州社会组织民俗:会社民俗第八章徽州社会组织民俗:乡约民俗第九章徽州的人生仪礼第十章徽州婚姻、过继与继承的民俗传承第十一章徽州的岁时节日民俗第十二章徽州的民间信仰和禁忌第十三章徽州民间语言与口头文学第十四章徽州的楹联与曲艺第十五章徽州的争讼与健讼民俗第十六章徽州历史上的陋俗种种主要参考文献后记《徽州文化全书》后记

译文:即使有美味的食物,但是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道;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但是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因此,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哪里理解得不透。

知道自己有困惑之处,然后才能勉励自己奋发上进;知道自己有所欠缺,然后才能刻苦地钻研。所以说教导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的。

出处:《礼记·学记》,由西汉戴圣编纂。

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教学相长的意思是:教学是教育和学习的双方。相长中,相是相互,长是启发,促进增长知识,促进共同成长。连起来讲,就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共同增长知识,共同在成长。

其中,揭示出一个真理,即不是总是教育者使学习者增长知识。被教育者的学习领略的信息回馈,也在触动教育者,也在促进,启发教育者,增长教育者的知识和体验。一言蔽之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在共同增长知识,共同成长。

扩展资料:

《礼记》据传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所作,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孔子教授弟子的“六经”,是中国古典文化中最高哲理的载体,但是文古义奥,不易通读,因而多做解读以辅助理解。

六经中的“《礼》”,后来称《仪礼》,主要记载周代的冠、婚、丧、祭诸礼的“礼法”,受体例限制,几乎不涉及仪式背后的“礼义”。而不了解礼义,仪式就成了毫无价值的虚礼。

所以,七十子后学在习礼的过程中,撰写了大量阐发经义的论文,总称之为“记”,属于《仪礼》的附庸。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后,西汉能见到的用先秦古文撰写的“记”依然不少,《汉书·艺文志》所载就有“百三十一篇”。

《隋书·经籍志》说,这批文献是河间献王从民间征集所得,并说刘向考校经籍时,又得到《明堂阴阳记》《孔子三朝记》《王史氏记》《乐记》等数十篇,总数增至二百十四篇。

由于《记》的数量太多,加之精粗不一,到了东汉,社会上出现了两种选辑本,一是戴德的八十五篇本,习称《大戴礼记》;二是戴德的侄子戴圣的四十九篇本,习称《小戴礼记》。《大戴礼记》流传不广,北周卢辩曾为之作注,但颓势依旧,到唐代已亡佚大半,仅存三十九篇。

《隋书》《唐书》《宋书》等史乘的《经籍志》甚至不予著录。《小戴礼记》则由于郑玄为之作了出色的注,而风光无限,畅行于世,故后人径称之为“《礼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教学相长

黄道周大事年记(参考侯真平教授文献) 万历十三年(1585) 二月初九出生于福建漳浦铜山所深井村(今福建东山铜陵)。 万历十七年(1589)5岁 就学。读《论语》,问先生:“孔子止教人读书,有子如何教人孝弟?孔子止教人老实,曾子如何教人省事?”先生不能回答。 万历十九年(1591)7岁 因喜曹植诗,遭黄父斥责,黄父特地到郡府购买朱熹的《通鉴纲目》,亲自教授道周。 万历二十年(1592)8岁 从胞兄耕读于顿坑,开始广泛涉猎经传子集、诗赋声律、炼丹术等等。 万历二十一年(1593)9岁 仍在顿坑读书,开始学作文章,始读易。 万历二十四年(1594)12岁 仍在顿坑读书,开始写古诗词,作《书嵇康〈琴赋〉后》,这是至今发现道周写作最早的文章。 万历二十五年(1597)13岁 开始广交朋友,云游四方。谒福建平和王阳明先生祠。 万历二十六年(1598)14岁 受当时风气影响,喜欢炼丹术,颇有心得,常有弃家腾举之意。得知江西二王子来闽,试图前去拜谒,未成行。曾就炼丹术上书神宗,没有得到回音。 听说广东罗浮山有真人居住,欣然前往,至博罗拜访乡绅韩日瓒,作《罗浮山赋》,受赏识,获誉“闽海才子”,得以阅读他家藏书。骑马进山寻真人,不幸落水,幸韩大夫请人医治方愈。 作《观海楼赋》。 万历二十七年(1599)15岁 在广东博罗拒富显贵女婚配,回乡。 万历二十八年(1600)16岁 广东回来,因黄父责备他不务科举正业,愧而焚诗稿,开始研习科举文章。 万历二十九年(1601)17岁 研究音律,颇有心得。 万历三十年(1602)18岁 绘作《周易畴象图》八卷。 万历三十一年(1603)19岁 七月,向福建当局上书时事策论,未被采纳。 万历三十二年(1604)20岁 春,欲进京上书大理寺,不果。 去平和大峰山(今灵通岩)居住读书。 万历三十三年(1605)21岁 重游广东,没有少年时的意气风发,心境大不一样,数月而返。 万历三十四年(1606)22岁 因“族人之难”再次搬家到顿坑,与兄道琛耕读讲《易》。秋,再次上书福建当局,仍不为采用。 万历三十五年(1607)23岁 首次参加县试,本拟第一,但因四月父丧不能登学籍。 四月,父亲去世。家境贫窘,为办丧事,道周四处借钱。作《离疚经》,《九戾传》纪念父亲。 五月,漳浦县令黄应举读了道周的文章后,深为感动,召见了道周。 万历三十六年(1608)24岁 至漳浦,执教于卢维贞家塾,结识林茂桂、张爕、张绍科、高克正等诸多好友。 在张燮家藏书阁读书,漳州士人多来问易。 万历三十七年(1609)25岁 服除,奉母迁居漳浦县城东郭。 七月,赴省城参加考试,落第归。回来路上渡钓龙江时,翻船落水,恍惚梦“倪黄”。 娶妻林氏。 万历三十八年(1610)26岁 居漳浦,经常到漳州与诸友们磋学术。 向郑怀魁学习测量日昝,研究日照盈缩之理,学习根据实测数据来研究日月运行与易理的关系。 万历三十九年(1611)27岁 再次参加县试,首次参加郡试,皆获第一。 万历四十年(1612)28岁 作《一岁寒暑之候论》等文,获得督学冯挺赞赏,免院试,得以直接参加乡试。 始交蔡保祯,为其父蔡清溪撰写行状(崇祯三年再书之)。 秋,参加乡试,落第而归。 开始授课教学生,其中有铜山的陈瑸、陈士奇。 万历四十一年(1613)29岁 杜门著书,撰《大咸经》。旁开一门,只许学者进出。 推演729幅《河图》。 春,返铜山省视故居。 万历四十二年(1614)30岁 再次参与郡试,名列第五,座师是福建提学副使郑三俊。 万历四十三年(1615)31岁 春,应广东潮州郡守詹佐雨之邀,前去讲学。 秋,第3次赴乡试,拟列第一,却因“违式”(不符合八股规定作文)落第。 郑三俊请他代草《齿录后序》。不久,郑三俊去官,携道周还乡。被道琛以母命追回,郑三俊赠送给道周130两银子。 结识黄景昉。 万历四十四年(1616)32岁 闭门著《易象》、《诗揆》、《春秋揆》等。 万历十五年(1617)33岁 闭门读书著述,请教的人须从矮门进出。 撰《林奎甫合选 近义序》。 万历四十六年(1618)34岁 第三次郡试,名列第一,被主考官福建学使岳和声请至福州讲学。 八月,第四次参加乡试,中举,因抨击时政屈居第七,座师为丁绍轼、张孔教、张履端。 乡试期间,认识李应熊。 十一月,赴北京参加明年春季的会试。 万历四十七年(1619)35岁 春,会试落弟,回漳浦。 继续写《三易洞玑》,因无经济来源,生活越发困窘。 万历四十八年(1620)泰昌元年36岁 闭门续撰《三易洞玑》,测量星象,布图运算。 八月十六日,为刘道生兄弟撰《古竺游诗小序》。 天启元年(1621)37岁 秋,赴京参加明年会试。 刻刊《逆流小草》义理文章集。 天启二年(1622)38岁 中进士,名列二甲73名,选庶吉士。座师为韩日缵、何宗彦、朱国祚。同年进士后来有关系的有:文震孟、郑鄤、倪元璐、方逢年、方一藻、陈演、卢象升、蒋德璟、王铎、马思理、张国经、张国维、祁彪佳等。 考上进士后,上《中兴十三言疏》等,没有回音。 因贫困没钱租房,借住漳州会馆。 谢绝莆田林湖长赠砚,追至章义还之。 时值魏忠贤当政,朝纲混乱,十月前后,与状元文震孟、庶吉士郑鄤相约报国,后因母亲在来京路上,三疏三焚而爽约,一生抱愧。 天启三年(1623)39岁 在庶常馆学习,借居同乡周起元家。黄母、妻子林氏、女子本在来京途中,经浙江嘉兴时林氏不幸病故,幸亏周起元(时任苏松巡抚)料理后事。 正月初,撰《拟黔中事宜状》。 七月,为蒋德璟父撰《蔡宪长诔》。 九月,撰《谕朝鲜不宜废立其主檄》。 秋,郑鄤、文震孟被贬,作七绝送行。 天启四年(1624)40岁 年初,庶常馆学习结束,授翰林院编修,预修国史实录。参加修纂《神宗实录》。 自请出使朝鲜以及调往辽东前线,均未获批准。 有清客朱振渠赠送名砚,奉还不及,次年缴公。 五月,作《与女婿朱垣书》。 六月,作《至亲家朱节庵书》,流露出自己无心于官场。 天启五年(1625)41岁 三月,新任讲经筵展书官,第一天任职,在魏忠贤注视下,一反膝行奉书,平步以进,得罪魏忠贤。 四月,告假携黄母、女子本还乡,途中过常州,客郑鄤家。离时郑鄤及其继母吴氏相送出境。过苏州,会晤文震孟,7月回到漳浦。 欲资助张燮刊印《七十二家文选》,张燮谢却。 十二月,改葬父亲于漳浦北山,并在墓庐附近搭建一草庐居住,从此,除了外出,终生居之。 天启六年(1626)42岁 本年在漳浦,居北山墓庐。 二月,周起元被抓,集资营救。 三月,续弦娶蔡玉卿(户部侍郎蔡乾釜侄女)。 五月,黄母去世。从此服丧三年,禁宴饮吟咏书画。 年底,周起元被害于狱中,为其撰墓志铭。 天启七年(1627)43岁 墓居,闽南海盗肆虐横行,但敬重先生的德行,没有前来骚扰。 撰《答叶文忠公书》并附印章4方,托千如法师带给叶向高,答谢他对母丧的吊唁。 十二月,合葬父母太夫人于北山家墓,撰写并手书《赠考青原公墓碑》。 崇祯元年(1628)44岁 春,葬祖母、伯、叔及原配林氏于北山。 四月,徐霞客来访。因在守制,不得唱和诗画。 八月,母丧服除,始作诗文。 崇祯二年(1629)45岁 著成《三易洞玑》。 冬,听说后金兵入关,慨然辞墓出山。 已巳之变,皇太极率军10万,避开宁锦防线,长途奔袭,京师告急,各路兵马进京勤王。 袁崇焕率军阻击,赶跑皇太极。 崇祯三年(1630)46岁 四月之前于赴京途中。 正月初,经信州,十五日经浙江,过吴门,与蔡保祯会面,重书《蔡清溪行状》。 二月十七与郑鄤聚首,安顿玉卿在郑鄤家。霞客闻讯,追道周至丹阳相会。二月二十一至镇江。之后再接玉卿北上。 四月,抵京,城围已解。 五月,奉命主持浙江乡试。确定中举名单时,删去有作弊嫌疑的考生尚观声。 取士98人,解元曹振龙、举人何瑞图、孟应春等后来成了大涤书院的弟子。 事竣还京,逢神宗实录完成,晋升右春坊右中允。 八月,抗清名将袁崇焕被冤杀,次辅钱龙锡遭陷害受连累。举朝无人敢复言,唯道周三疏救钱。十二月十三疏上,崇祯疑道周诋毁曲庇,着令回奏,十八日、二十七日两次回奏,奉旨答辩。期间,待命四十日。 崇祯四年(1631)47岁 正月十九,因救钱龙锡,上《遵旨回奏疏》第三疏。下旬至二月初,奉旨以“曲庇罪辅”降三级调用。礼科又追究浙江乡试一事,道周三疏乞休回乡。倪元璐称赞道周为古今第一词臣,愿以职相让。 二月中旬,因删榜一事被礼科参纠。四月二日,崇祯下令调查。 五月,大旱,崇祯求雨得解,五月十三释放钱龙锡,戍定海卫。 十一月,退休申请得以批准。 十二月二十一,生长子,写诗“乳汁不从俸米得,后来应记伐檀诗”以记。 崇祯五年(1632)48岁 正月初一,作七律 初三,书写该诗赠倪元璐,跟他讨论书法。 元宵,作七律,小钱买灯。姚希孟、倪元璐来访。 二十四日,上《放门陈事疏》,劝崇祯“小人勿用”,影射权臣温体仁。崇祯震怒,削籍为民。 二月初九,挂帽出东门,离京。一路访孔林、孟林等。 四月二十九,行至淮安。 五月初三至初五,在南京观象台测量日晷 六月,留蔡玉卿母子于南京,携两仆西溯长江,游牛首山、池山、齐山、九华山、浮山、湖口、庐山,然后返回南京。逢杨廷麟。 七月初七,致信杭州学生曹振龙,让蔡玉卿母子先往杭州。自己独游灵岩山、积金峰、竹坞(文震孟家)、华山寺、寒山寺、天平山。 过洞庭湖,与霞客相聚。 七月下旬,抵浙江余杭,染疾入大涤山,创建大涤书院,由学生何瑞图负责营建讲舍。 八月初,出大涤,西游黄山、白岳。 九月前,东游天台山、雁荡山,循浙、闽沿海入乡。 冬抵漳浦墓庐,床几腐烂,书卷犹存。道周叹:“道坚于器。” 岁末,腊日,无以祭祀,幸好友人送来两只熟鸡,道周喜不自禁。 崇祯六年(1633)49岁 墓庐修书、讲学、著述。 秋,偕弟子洪京榜、张瑞钟首次卜筑邺山书院,不果。 深秋,霞客第3次来访。 崇祯七年(1634)50岁 于漳浦北山著书立传。作《懿畜前编》、《懿畜后编》。 五月,应漳州知府曹惟才邀请,开始在紫阳学院讲学,并编成《榕坛问业》。从业弟子有120多人。 六月,作《书〈六事诗〉后》。 八月,书《王文成公碑》。 九月,为张燮父撰《张大夫墓表》。 十二月,回北山守墓。 崇祯八年(1635)51岁 正月十五,跋《榕坛问业》,在榕坛讲学第1期至第8期。 五月,复讲学于榕坛第9期至第16期。 十月初三,漳州地震,道周正与诸友登天治岩。 十一月十六,接旨以“清望”复官(右中允兼翰林院编修),道周感慨悲愤异常,痛哭不已。结束讲学,返回漳浦。 年底,回北山。 崇祯九年(1636)52岁 春,整理《榕坛问业》第17期。 二月初九,请蒋德璟选出18个问题答之,编成第18期。 八月十一日,撰《裴度论》。郑鄤进京复职,却因得罪温体仁被陷害入狱 迟迟不肯动身北上。九月,闻清兵入关,兵围京城,毅然毁家纾难,招募36名乡勇,北上勤王。 十二月抵京,清兵已撤,遣散了36名乡勇。 崇祯十年(1637)53岁 正月初一,见朝。 二月中旬,主持分校会试,得士21人,其中有陈子龙、夏允彝。作《〈诗〉一房制义序》,认为制艺文章无益于治国。 参加会试的亲家朱节庵在考试期间病逝于北京。 四月二十八日,具疏乞休,不允。 闰四月,草《拟论杨嗣昌不居两丧疏》,反对杨嗣昌夺情出任兵部尚书及其筹饷政策 五月,晋升左谕德(从五品),掌司经局。 六月十三,上《三罪、四耻、七不如疏》,具疏辞职,不允。 冬十月,上《申明掌故疏》,建议重新整理司经局书库。 十二月,晋升詹事府少詹事(正四品),协理府事,兼管玉牒。复疏改授蒋德璟、谢德溥二臣,不允。 崇祯十一年(1638)54岁 二月,侍经筵,随班召对。崇祯问人才,道周答用才之道,二月十二再上疏补牍,举荐废臣郑三俊、姚希孟等,劝崇祯用人应重其人品。二月二十三,崇祯下旨认为道周偏私。道周再疏,崇祯认为文过饰非。道周复奏表明自己忠心可鉴,一心为国。 三月初九,崇祯旨下,不再追究。 四月,廷推阁臣,道周是主要候选人。 六月十八起,先后写三疏“一论推督臣不拘守制,一论宣大督臣夺情,一论辽抚议款。”因考虑到其他人同上引疏,担心有结党之嫌,没有及时递上。 七月初三,得知自己落选,杨嗣昌当选,三疏并上。 七月初五,崇祯特意召开平台召对。崇祯与道周展开纲常伦理大辩,期间杨嗣昌插嘴被道周驳回。最后,崇祯被道周辩得哑口无言,君臣不欢而散。 七月初六,内阁拟定道周“结党串通扰乱政务,降级调外使用”。 八月,被连降七级,调任江西布政司都事。临行前上疏乞退,不允。 当月出发回乡,途中登泰山顶。 冬天到达大涤,在大涤书院授课,曹振龙、陈子龙等名士前来学习。 倪元璐前来相聚,同游杭州。 在大涤过年,是年作《孝经大传》。 崇祯十二年(1639)55岁 年初,与诸友登钩台。 后回漳浦,在北山守墓。建十朋轩和九串阁,以明心志,申雪结党之冤。 崇祯十三年(1640)56岁 北山守墓。 二月初九,在门上题:“残生余年,死不敢受吊,况受贺乎?”,谢绝做寿。 时值薛国观、蔡国用执掌朝政,有异僧含蓄劝告,恐有余祸。 因江西巡抚解学龙举荐,被弄臣陷害,诬陷结党,不久,接着逮捕令就来了。 五月二十三,辞墓上路。 六月,到山东寿张,接邸报闻薛国观被处死,蔡国用停职被废。 七月下旬到北京,锦衣卫未上报,户部主事叶廷秀上疏营救。 八月,道周与解学龙各被先廷杖八十,杖后被发往刑部监狱问罪。几日后,叶廷秀准备好寿衣被捕,被廷杖一百。道周写诗表示感谢。 在刑部监狱卧病八十多天。在狱中写《孝经》定本120本,送给狱守。 著《易象正》。 推演易经《大象十二图》,收狱友方孔炤学生。 太学生涂仲吉上书鸣冤,道周老朋友施邦曜以为不妥,留存不发,并劝告涂仲吉,没想到涂仲吉得知后把施邦曜一起告了,结果连累施邦曜被削职,其副手马思理被捕。 弟子朱永明入狱服侍。 十二月下旬,转到诏狱,被严刑拷打,刑讯逼供; 在狱中经受九次审问,四次拷打,要道周承认结“福党”。 崇祯十四年(1641),57岁 正月,徐霞客从探监归来的长子得知道周的惨状,悲痛不绝,不久病逝。 经拷问多次,被诬曾以银100两贿赂解学龙以求荐用,300两收买涂仲吉疏救等,道周拒不承认,只承认“结社讲学”而已。 众人被押到北寺锦衣卫监狱当堂对质,没想到皆不相识。 在诏狱中完成《易象正》。 五月二十,结束在诏狱的拷问,移回刑部监狱。 六月初一,刑部尚书刘泽深疏请会审。 六月初四,崇祯授权刑部自行审拟。 七月、八月,刑部拟戍广西,兵部拟戍湖南酉阳(今属四川),崇祯皆不同意。 十一月,刑部拟定罪,道周上疏表明自己进京后一直埋头于整理典籍,不问世事,没有时间和机会结党。 十二月,刑部尚书刘泽深上疏力请轻罚,不久,道周再次上疏鸣冤。 十二月十九,后经多方营救,以永戍酉阳获释出狱。解学龙、叶廷秀、马思理、涂仲吉一同被贬谪各地。 去年底至今年五月,复社领袖张溥多次托周延儒设法营救道周。 崇祯十五年(1642)58岁 正月底,离京赴酉阳戍所。 二月,戍途中取道到大涤。 蒋德璟上疏请求起用道周等人。 四月底至五月下旬,第三次在大涤书院讲学。 五月下旬,出大涤书院,经杭州赴戍。 六月,从南京溯江而上,拟赴戍所,抵九江后,患疟疾,泄不止,滞留九江。 八月,得知免戍,官复原职。 九月,具疏辞谢,但未能送达。 十月,接旨,以“清操力学”免戍还职。从九江经南京抵镇江,经嘉兴,抵上虞,会倪元璐。 十一月上半月,第四次入大涤书院讲学。 年底,回到漳浦。 崇祯十六年(1643)年,59岁 本年居漳浦北山墓庐。 三月,众弟子在漳浦东郭故居旧墟上构筑明诚堂。 五月中旬,开始构建邺山书院。 八月初一,,传授和刊印《孝经集经》。 十二月十三前后,与弟子至邺山,不慎从江东绝壁处坠崖,左腕和左足受轻伤。 崇祯十七年(1644),60岁 三月初一,回铜山老家祭扫。 三月十二,明诚堂落成,举行首次讲问大会。 五月初五,邺山书院与善堂落成。 五月初九,在邺山书院举办首次讲问大会。 五月初十,在邺山书院举行第二次讲问大会。 五月二十七,闻三月十九明亡消息,痛哭崇祯。 六月上旬,闻弘光朝召用为吏部左侍郎。 六月二十一,上《时务疏》,建议以福建和江西为首藩,力图恢复。 八月二十九,邺山书院乐性堂落成,邺山书院工程全部竣工。 九月初一,邺山书院举行第三次讲问大会,出席有404人。 九月十五,辞墓赴弘光朝召用。 九月下旬,行至福州,收徒李世熊。 十月二十一,至江浙衢州,闻已被晋升为礼部尚书。 十二月底,会寓居的弘光朝旧阁臣高弘图。 弘光元年(1645),61岁 正月,抵南京,就任礼部尚书。 二月二十三,因对弘光政权失望,上疏请赴浙江绍兴祭祀禹陵。二十六日获准。 四月初一抵绍兴,八日抵禹庙祭祀。 五月十三出绍兴,十五日闻弘光朝灭亡,偕弟子南下金华,召募义勇。 六月初七,抵杭州。 六月初八,参加潞王监国典礼,趁隙与潞王面谈。 六月十一,清兵攻至杭州,潞王政权灭亡,移舟富春江上。 六月十三,会见唐王朱聿键。 六月十四,奏请唐王监国。 闰六月初,顺流经福州近郊回漳浦。 闰六月初七,唐王在福州行监国礼。派人到漳浦拦道,接道周到福州。 隆武元年(1645),61岁 闰六月二十七,唐王登基,年号隆武。道周任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内阁首辅。 七月二十二,加任兵部尚书,只身带120份空白委任状,4500两银子出师。 七月二十三,领兵出征。 八月初三,在延平滞留五天。募得秀才陈雄飞等义士384人,编为第1营。 当天,派人前往江西建昌和浙东,劝说益王朱由本和方国安来附。 上《谏亲征疏》,劝阻隆武御驾亲征。 八月初五,作《与献汝书》,动员倪元璐子侄前来投军。 八月初七,抵建安,募得高天荣等义士384人,编为第2营。并进行第一次操演。 八月十八,抵建阳。 募义士共3100人,凡8营。进行第二次操演。 八月二十六,先遣陈雄飞、应天祥两营往崇安。 八月二十七,作《答李元仲书》,答复弟子李世熊七月劝道周不出关之来信。 八月二十九日,上《江浙机权疏》 九月初一,上《恭报出关日期略陈军实情形疏》,迄今,发自联络信76封。 九月初十,抵崇安(今武夷山),增至12营,4416人。 九月十六,先遣陈雄飞等凡6营出分水关入广信。 九月十八,撰《将出关疏》,接福建巡抚吴春枝信,内称8月26日隆武帝有旨说道周留关内。 九月十九,上《请定出关驻留疏》。 九月二十一,上《请酌用人才疏》 九月二十五,不待复旨,毅然率中军2营后军2营,循分水关进入广信。 十月初一,抵广信,闻讯七天前徽州已沦陷。先派遣将士扼守马铃岭。 十月初三,倪元璐遗孤倪会鼎、倪会覃以侄儿携家丁70多从从浙东前来投军。 十月初六,以陈雄飞等人所率5个营近2000人,组成北伐军,进伐婺源。 十月初九,派遣夏孚先等3个营约1500人组织西伐军,拟经河口、上清挺进抚州,抗击汉奸金声桓部。 十月十二,道周收到隆武《谏亲征疏》的回复,旨说:“朕虑卒然未可成军,何忍鱼水重臣孑然令进乱离之地……朕亲发袍膳三百两,为卿制寒衣。卿身若暖,朕始心和。” 十月十四,北伐军黄奇寿、应天祥有牛头岭小捷,杀清军41人,缴马三匹,兵器40具,盔甲30件。 十月十五,向洪京榜颁发委任状。 十月十九,北伐军屡战清军,擒清将姜美光。斩清官4员,清兵八九十人。 十月二十一,西伐军克复安仁县,擒获清官邹雄飞。 十月二十三,西伐军收编私人武装500多人。 当日,黄澍致信表示愿意策反,里应外合,劝道周率军前往。 十月二十六,西伐军擒获清朝推官司朱盛德。 十月二十七,已控制安仁、余干2县。联络南昌守军金声桓及明朝遗臣孙戴等人。 迄今,北伐军与西伐军各扩至2500余人,加上驻留广信3500人,施福、施郎水兵近2000人,总兵力已超过一万人。 十一月初三,北伐军被清军突袭,损失不大。 十一月初六(冬至),西伐军300人夜袭鱼洲清兵,焚其大粮船3只,小船5只,焚溺清兵200多人。 迄此,北伐军约3000人,西伐军2300人,大本营3500人,水兵2000人,巡抚除世荫率领近1000人来,道周麾下总兵力11800人。 只是,所携带的空白委托状已颁尽。 十二月初六,亲自率中军2个营700多人以及乐平、德兴2县将士1000多人,携3日粮,北征婺源。至童家坊,闻乐平失陷,弋阳、铅山、贵溪等地募2000多义勇不至。不顾广信守将和乡绅劝阻,率军一路前往。 十二月二十四,自新建抵婺源十里而阵。 十二月二十五,遭清朝提督宁池总兵张天禄四路合击,临危不乱,策马直前,指挥若定。兵溃之际,独率中军不退,从容就俘。 同时被俘的人赵士超、赖继谨、蔡春溶、毛玉洁,被解至婺源。 隆武二年(1646),62岁 正月初三,押离婺源,取道徽州。开始第一次绝食,为期7天。 正月初六,抵徽州。 正月十五,见徽州百姓灯戏如常,寒心不已,开始为期14天的第二次绝食。 正月二十一,抵江宁(南京)。 正月二十九,绝食结束。 二月初二,第三次自杀未遂。 期间,严辞拒绝投降,正色唾斥洪承畴、陈谦等汉奸。 三月初五,慷慨就义于南京曹街,一同遇难的还有赵士超、赖继谨、蔡春溶、毛玉洁四义士。 隆武朝赠官太子太师、赐爵文明伯,谥忠烈,命立“闵忠庙”于福州,并树“中兴大忠坊”。 清顺治七年(1650),长子黄麑在大涤弟子帮助下,觅得道周遗骸,殡于北山祖墓。 康熙三十三年(1694),玉卿病逝,与道周合葬。 乾隆四十一年(1776),赞道周为“一代完人”,谥忠端。 道光五年(1825),下诏准道周从祀文庙。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