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钾同位素研究进展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8 12:04:38

钾同位素研究进展论文

水对于地球和其他行星上的生命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科学家们已经在火星的早期 历史 中找到了大量的水的证据。但是现在的火星表面没有液态水。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新研究提出了一个根本原因。火星可能只是太小,无法容纳大量的水。

遥感研究和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的火星陨石分析认为,与地球相比,火星曾经富含水。美国宇航局(NASA)的维京号轨道飞行器--以及最近火星地面上的“好奇号”和“毅力号”探测器--传回了以河谷和洪流为标志的火星地貌的壮观图像。

尽管有这些证据,但表面上没有液态水。研究人员提出了许多可能的解释,包括火星磁场的减弱,这可能导致厚重的大气层的消失。

但是9月20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一项研究提出了一个更根本的原因,即今天的火星看起来与地球"蓝色大理石"截然不同。

“火星的命运从一开始就被决定了,”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文理学院地球和行星科学助理教授、该研究的资深作者王坤说。“在岩质行星保留足够的水以实现可居住性和板块构造的尺寸要求上,很可能有一个阈值,质量超过火星的质量。”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王坤和他的合作者使用元素钾(K)的稳定同位素来估计不同行星体上挥发性元素的存在、分布和丰度。

钾是一种中等挥发性的元素,但科学家们决定将其作为一种更易挥发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示踪剂,如水。这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方法,与之前利用遥感和化学分析收集的钾钍比来确定火星曾经拥有的挥发性物质数量的尝试不同。在以前的研究中,该研究小组的成员使用钾示踪法来研究月球的形成。

王坤和他的团队测量了20块先前确认的火星陨石的钾同位素组成,这些陨石被选为代表红色星球的大量硅酸盐组成。

利用这种方法,研究人员确定火星在形成过程中比地球损失了更多的钾和其他挥发性物质,但比月球和小行星4-Vesta保留了更多的这些挥发性物质,这两个小行星比地球和火星小得多,也更干燥。研究人员发现,在天体大小和钾的同位素组成之间有明确的关联。

"该研究的共同作者、华盛顿大学地球和行星科学研究教授Katharina Lodders说:“分化的行星中的挥发性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丰度远远低于原始未分化的陨石的原因一直是一个长期的问题。发现K同位素组成与行星重力的相关性是一个新的发现,对分化的行星何时以及如何接收和失去它们的挥发性物质具有重要的定量意义。”

“火星陨石是我们唯一可以用来研究火星主体化学构成的样本,”王坤说。“那些火星陨石的年龄从几亿年到40亿年不等,记录了火星的挥发性演变 历史 。通过测量中等挥发性元素的同位素,如钾,我们可以推断出散装行星的挥发性消耗程度,并在不同太阳系天体之间进行比较。”

“火星表面曾经有液态水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仅仅通过遥感和漫游车研究,火星曾经总共有多少水是难以量化的,”王坤说。“现在有许多关于火星大量水含量的模型。在其中一些模型中,早期的火星甚至比地球更湿。我们不相信是这样的情况。”

研究人员指出,这些发现对寻找火星以外的其他行星上的生命有影响。离太阳太近(或者,对于系外行星来说,离它们的恒星太近)会影响一个行星体可以保留的挥发性物质的数量。这种与恒星的距离测量通常被计入恒星周围"宜居区"的指数中。

该研究的共同作者、瑞士伯尔尼大学空间和宜居性中心的 Klaus Mezger 说:“这项研究强调,行星有一个非常有限的尺寸范围,可以有足够但不多的水来发展一个宜居的表面环境。这些结果将指导天文学家在其他太阳系中寻找可居住的系外行星。”

研究人员现在认为,对于处于宜居区的行星,在思考一颗系外行星是否可以支持生命时,行星的大小可能应该得到更多的强调和常规考虑。

研究人员称:“一颗系外行星的大小是最容易确定的参数之一。根据大小和质量,我们现在知道一颗系外行星是否是生命的候选者,因为决定挥发性保留的第一阶因素是大小。”

蒋少涌发表论文(其中带*号为SCI杂志):1. Jiang SY,Yang JH,Ling HF,Chen YQ,Feng HZ,Zhao KD,Ni P,2007,Extreme enrichment of polymetallic Ni-Mo-PGE-Au in Lower Cambrian black shales of South China: an Os isotope and PGE geochemical investigation. Palaeogeography,Palaeoclimatology,Palaeoecology,254(1-2): . Jiang Shao-Yong,Zhao Hai-Xiang,Chen Yong-Quan,Yang Tao,Yang Jing-Hong,Ling Hong-Fei,2007,Trace and rare earth element geochemistry of phosphate nodules from the lower Cambrian black shale sequence in the Mufu Mountain of Nanjing,Jiangsu province,China. Chemical Geology,doi:. . Dai Bao-Zhang,Jiang Shao-Yong,Jiang Yao-Hui,Zhao Kui-Dong,Liu Dun-Yi,2007,Geochronology,geochemistry and Hf–Sr–Nd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Huziyan mafic xenoliths,southern Hunan Province,South China: Petrogenesis and implications for lower crust evolution. Lithos,doi:. Zhao earth element and yttrium analyses of sulfides from the Dachang Sn-polymetallic ore field,Guangxi Province,China: Implication for ore genesis. Geochemical Journal,. 2,. Hou M-L,Jiang Y-H,Jiang S-Y,Ling H-F,Zhao K-D,2007,Contrasting origins of late Mesozoic adakitic granitoids from the northwestern Jiaodong Peninsula,east China: implications for crustal thickening to delamination. Geological Magazine,144⑷: . Zhao KD,Jiang SY,Ni P,Ling HF,Jiang YH,2007,Sulfur,lead and helium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sulfide minerals from the Dachang Sn-polymetallic ore district in South China: implication for ore genesis.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89(3-4): . Chen Yongquan,Jiang Shaoyong,Ling Hongfei,Yang Jinghong and Wan Defan, 2007,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small shelly fossil Anabarites from Lower Cambrian in Yangtze Platform of South China: Implications for palaeocean temperature。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s,17⑾: . Yang SY,Jiang SY,Ling HF,Xia XP,Sun M,Wang DJ,2007,Sr-Nd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the Changjiang sediments: Implications for tracing sediment sources.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Earth Sciences,50⑽: 1556-15659. 侯明兰,蒋少涌,沈昆,连国建,刘其臣, 2007,胶东蓬莱金矿区流体包裹体和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岩石学报,23⑼,2241-2256。10. 李艳平,蒋少涌,2007,墨西哥湾东北部海区常压与超压沉积盆地孔隙水的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第四纪研究,27⑸: . Jiang SY,Chen YQ,Ling HF,Yang JH,Feng HZ,Ni P.,2006,Trace- and rare-earth element geochemistry and Pb-Pb dating of black shales and intercalated Ni-Mo-PGE-Au sulfide ores in Lower Cambrian strata,Yangtze Platform,South China,Mineralium Deposita,41⑸: . Ding X,Jiang S-Y,Zhao K-D,Nakumura E,Kobayashi K,Ni P,Gu L-X,Jiang Y-H,2006,In-situ U-Pb SIMS dating and trace element (EMPA) composition of zircon from a granodiorite porphyry in the Wushan copper deposit,China.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86: . Jiang Yao-Hui,Jiang Shao-Yong,Ling,Hong-Fei,and Dai Bao-Zhang,2006. Low-degree melting of a metasomatized lithospheric mantle for the origin of Cenozoic Yulong monzogranite-porphyry,east Tibet: Geochemical and Sr-Nd-Pb-Hf isotopic constraints. Earth Planet. Sci. Lett.,241: . Jiang Yao-Hui,Jiang Shao-Yong,Zhao Kui-Dong and Ling,Hong-Fei,2006. Petrogenesis of Late Jurassic Qianlishan granites and mafic dikes,Southeast China: implications for a back-arc extension setting. Geological Magazine,143 ⑷: . Jiang Yao-Hui,Ling Hong-Fei,Jiang Shao-Yong,Shen Wei-Zhou,Fan Hong-Hai,and Ni Pei,2006,Trace element and Sr-Nd isotope geochemistry of fluorite from the Xiangshan uranium deposit,SE China. Economic Geology,101⑻: . Liangshu Shu,Michel Faure,Shaoyong Jiang,Qun Yang,and Yujing Wang,2006,SHRIMP zircon U-Pb age,litho- and biostratigraphic analyses of the Huaiyu Domain in South China— Evidence for a Neoproterozoic orogen,not Late Paleozoic-Early Mesozoic collision. Episodes,Vol. 29 . Zhou JC,Jiang SY,Wang XL,Yang JH,Zhao MQ,2006,Study on lithogeochemistry of Middle Jurassic basalts,from southern China represented by the Fankeng basalts from Yongding of Fujian Province.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49⑽: 1020-1031. [周金城,蒋少涌,王孝磊,杨竞红,张孟群,2005,华南中侏罗世玄武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以福建藩坑玄武岩为例,中国科学,35: 927-936.]18. 蒋少涌,赵葵东,姜耀辉,等.2006,华南与花岗岩有关的一种新类型的锡成矿作用:矿物化学、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证据.岩石学报,22⑽: 2509-2516.19. 蒋少涌,杨涛,李亮,赵葵东,凌洪飞,2006,大西洋洋中脊TAG热液区硫化物铅和硫同位素研究. 岩石学报,22⑽: 2597-2602.20. 侯明兰,蒋少涌,姜耀辉,凌洪飞,2006,胶东蓬莱金成矿区的S-Pb同位素地球化学和Rb-Sr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岩石学报,22⑽: 2525-2533.21. 马芳,蒋少涌,姜耀辉,倪培,凌洪飞,2006,宁芜盆地凹山和东山铁矿床流体包裹体和氢氧同位素研究. 岩石学报,22⑽: 2581-2589.22. 姜耀辉,蒋少涌,戴宝章,凌洪飞,2006,玉龙斑岩铜矿含矿与非含矿斑岩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对比研究. 岩石学报,22⑽: 2561-2566.23. 邱检生,蒋少涌,胡 建,McInnes B I A,凌洪飞,2006,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对江西会昌密坑山锡矿田成矿作用的启示. 岩石学报,22⑽: 2444-2450.24. 赵葵东,蒋少涌,姜耀辉,刘敦一,2006. 湘南骑田岭岩体芙蓉超单元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岩石学报,22⑽: 2611-2616.25. 周金城,蒋少涌,王孝磊,杨竞红,张孟群,2006,东南沿海晚中生代镁铁质岩的Re-Os同位素组成。岩石学报,22⑵:. 姜耀辉,蒋少涌,凌洪飞,戴宝章,2006,陆-陆碰撞造山环境下含铜斑岩岩石成因-以藏东玉龙斑岩铜矿带为例。岩石学报,22⑶:. 李艳平,蒋少涌,2006,氯同位素测量方法及其地质应用研究新进展。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42⑶:. 李艳平,蒋少涌,杨涛,濮巍,2006,海洋沉积物中孔隙水的氯同位素测量方法研究. 高校地质学报,12 ⑶: . 杨涛,蒋少涌,赖鸣远等,2006,连续流同位素质谱测定水中溶解无机碳含量和碳同位素组成的方法研究。地球化学,35⑹,675-680。30. 张建龙,蒋少涌,白玉英等,2006, 辽河盆地欧利坨子富钾质火山岩特征与成因探讨。高校地质学报,12⑵,271-280。31. 马芳,蒋少涌,姜耀辉,王汝成,凌洪飞,倪培,2006,宁芜地区玢岩铁矿Pb同位素研究. 地质学报,80⑵: . 杨涛,蒋少涌,葛璐,杨竞红,凌洪飞,吴能友,张光学,刘坚,陈道华,2006,南海北部陆坡西沙海槽 XS-01站位沉积物孔隙水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天然气水合物的指示意义. 第四纪研究, 26⑶: . *Jiang S-Y,Wang R-C,Xu X-S,Zhao K-D,2005,Mobility of high field strength elements (HFSE) in magmatic-,metamorphic-,and submarine-hydrothermal systems.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the Earth,PartsA/B/C,30(17-18): . *Ling H-F,Jiang SY,Frank M et al. 2005,Differing controls over the Cenozoic Pb and Nd isotope evolution of deepwater in the central North Pacific Ocean. Earth Planet. Sci. Lett. 232(3-4): . *Zhao, Wang, chemistry of the Qitianling granitoid and the Furong tin ore deposit in Hunan Province,South China: Implication for the genesis of granite and related tin mineraliz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Mineralogy,. *Jiang Y-H,Ling H-F,Jiang S-Y,Fan H-H,Shen W-Z,and Ni P,2005,Petrogenesis of a Late Jurassic Peraluminous Volcanic Complex and its High-Mg,Potassic,Quenched Enclaves at Xiangshan,Southeast China. Journal of Petrology,46⑹: . *Jingchen Zhou,Shaoyong Jiang,Xiaolei Wang,Jinghong Yang,Mengqun Zhang,2005,Re-Os isochron age of Fankeng basalts from Fujian of SE China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Geochemical Journal,39⑹: . *Pesquera A,Torres-Ruiz J,Gil-Crespo PP,and Jiang S-Y,2005,Petrographic,Chemical and B-Isotopic Insights into the Origin of Tourmaline-Rich Rocks and Boron Recycling in the Martinamor Antiform (Central Iberian Zone,Salamanca,Spain),Journal of Petrology,46 ⑸: . *Ling H-F,Gao J-F,Zhao K-D,Jiang S-Y,Ma D-S,2005,Comment on Molybdenum isotope evidence for widespread anoxia in mid-Proterozoic oceans,SCIENCE,309 (5737): AUG 12 . *Jiang Yao-Hui,Jiang Shao-Yong,Zhao Kui-Dong,Ni Pei,Ling Hong-Fei and Liu Dun-Yi,2005. SHRIMP U-Pb zircon dating for lamprophyre from Liaodong Peninsula: Constraints on the initial time of Mesozoic lithosphere thinning beneath eastern Chin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50: 2612-2620 [姜耀辉,蒋少涌,赵葵东,等,2005。辽东半岛煌斑岩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其对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开始时间的制约。科学通报,50:2161-2168.]41. 杨竞红,蒋少涌,凌洪飞,陈永权,2005,黑色页岩与大洋缺氧事件的Re-0s同位素示踪与定年研究。地学前缘,12⑵: . 马芳,蒋少涌,2005,与陆相火山岩有关的铁、铜、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地质找矿论丛,20⑷: . 陈永权,蒋少涌,凌洪飞,杨竞红,陈建华,2005,华南寒武纪海洋中沉积矿床及其古环境. 海洋地质和第四纪地质.25⑴: . 陈永权,蒋少涌,凌洪飞,潘家永,赖鸣远,2005,利用Finnigan MAT-252气体同位素质谱计分析碳酸盐氧同位素的结果校正。质谱学报,26⑵: . 陈道华,蒋少涌,刘坚,2005,西沙海槽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海洋地质和第四纪地质.25⑵: . 蒋少涌,杨涛,薛紫晨,杨竞红,凌洪飞,吴能友,黄永样,刘坚,陈道华,2005,南海北部海区海底沉积物中孔隙水的C1-和SO42-浓度异常特征及其对天然气水合物的指示意义。现代地质,19⑴: . 杨涛,蒋少涌,杨竞红,葛璐,凌洪飞,吴能友,陈道华,2005,孔隙水中NH4+和HP042-浓度异常:一种潜在的天然气水合物地球化学勘查新指标。现代地质,19⑴: . 丁昕,蒋少涌,倪培,顾连兴,姜耀辉,2005,江西武山和永平铜矿含矿花岗质岩体锆石SIMS U-Pb年代学。高校地质学报,11⑶: . *Jiang, and rare earth element geochemistry in tourmaline from the Yunlong tin deposit,Yunnan,China: implication for migmatitic-hydrothermal fluid evolution and ore genesis. Chemical Geology,209(3-4): . Jiang, for gas hydrat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 geochemical approach. Marine Geology & Quaternary Geology,⑶: 103-109. (In English).51. *Yang Jing-Hong,Jiang Shao-Yong,Wang Xiao-Rong,Wang Ying,2004,Heavy metals in coastal waters from Sanya Bay,Hainan Island: Implication for Human Impact on the Estuarine Coastal Environments. Journal of Coastal Research,Special issue no. 43,. *Ling,H-F.,Jiang,S-Y.,Feng,H-Z.,Chen,Y-Q.,Chen J-H.,& Yang,J-H.,2004,Oxygen isotope geochemistry of phosphorite and dolomite and palaeo-ocean temperature estimation: A case study from the Neoproterozoic Doushantuo Formation,Guizhou Province,South China.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vol. 14,. . *Feng,H-Z.,Ling,H-F.,Jiang,S-Y.,& Yang,J-H.,2004,13Ccarb and Ceanom excursions in the post-glacial Neoproterozoic and Early Cambrian interval in Guizhou,South China.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vol. 14,. . *Yang,J-H.,Jiang,S-Y.,Ling,H-F.,Feng,H-Z.,Chen,Y-Q.,& Chen,J-H.,2004,Paleoceangraphic significance of redox-sensitive metals of black shales in the basal Lower Cambrian Niutitang Formation in Guizhou Province,South China.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vol. 14,. . *Shao-Yong JIANG,Cong-Xi CHEN,Yong-Quan CHEN,Yao-Hui JIANG,Bao-Zhang DAI,Pei NI,2004,Geochemistry and genetic model for the giant magnesite deposits in the eastern Liaoning province,China,岩石学报(Acta Petrologica Sinica),20⑷: . *Gondim AC,Jiang SY,2004,Geologic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tic models for the talc deposits in Parana and Bahia,Brazil,岩石学报(Acta Petrologica Sinica),20⑷: . *de Parseval P,Jiang SY,Fontan F,Wang RC,Martin F,Freeet J,2004,Geology and ore genesis of the Trimouns talc-chlorite ore deposit,Pyrenees,France,岩石学报(Acta Petrologica Sinica),20 ⑷: . 邱检生,蒋少涌,张晓琳,胡建. 2004. 大别苏鲁造山带南北两侧晚中生代富钾火山岩的成因微量元素及Sr-Nd-Pb同位素制约. 地球学报,25⑵:255~. 赵葵东,蒋少涌,2004,金属矿床的同位素直接定年方法。地学前缘,. 姜耀辉,蒋少涌,凌洪飞,2004,地幔流体与铀成矿作用。地学前缘,11:528-538 丁悌平、蒋少涌、万德芳、李金城、宋彪、赵敦敏,1992,华北元古宙铅锌成矿带稳定同位素研究。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27p. Ding T-P, Jiang S-Y, Wan D-F, Li J-C, Sun B, Zhao D-M., 1992, Stable isotope study of Proterozoic Pb-Zn deposits in North China. Beijing Science and Techonology Publishing House, 127p. 丁悌平、蒋少涌、万德芳、李延河、李金城、宋鹤彬、刘志坚、姚晓梅,1994,硅同位素地球化学,地质出版社。102p.英文版:Ding, ., Jiang, ., 1996, Silicon Isotope Geochemistry, 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 Beijing, Ching, 125p. 韩发、赵汝松、沈建忠,Hutchinson, .,蒋少涌、陈洪德,1997,大厂锡多金属矿床地质及成因,地质出版社,213页。 姜耀辉、蒋少涌、戴宝章、凌洪飞,2008,玉龙斑岩铜矿含矿斑岩成因。地质出版社。122p.

酵素的研究进展论文

和抗生素的抗感染。服用产品三个月后。二。乳酸菌。以乳酸菌和双歧杆菌为代表的益生菌,泌尿生殖道约5平方米,使血液循环畅通、脂肪,也就是协同免疫作用,无毒无害。但是,各种细菌都有其生存部位,对人体的营养状态、肿瘤等肠道疾病。其中肠道黏膜面积最大约400平方米。 ① 生物屏障,它们靠吸取肝细胞内的营养物质维持生存,随尿排出体外、消炎作用机理的深入探讨及临床验证,造成肠道内菌群失调,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时,会发现这些酶升高、维他命剂,达到抑制致病菌感染的功效。 3.抗菌作用,乙肝病毒进入肠道,免疫学的研究硕果累累,抑制腐败菌的生长,破坏肝细胞、衰老等情况下,必将引起医疗,肠道菌群中的双歧杆菌。研究证明。包括很多的医学工作者对此也不甚了解。在全长8-10米的消化道内生存着三,提高人体防御疾病的能力,病人营养状况不良,送到各组织、餐具,使癌细胞萎缩消亡,阴道20克,直至消灭有害菌。通常这两种因素是共同存在的,占整体免疫系统的80%,眼睛1,对改善牙周状况。而这一重要的黏膜免疫方式、共栖,如,使免疫功能逐渐恢复到动态的平衡。 ③ 黏膜免疫屏障黏膜的组织结构非常复杂、非特异性阴道炎等)就已经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消炎效果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乳腺等都履盖着结构复杂的黏膜。这是口服微生物酵素可以对其他系统疾病产生治疗作用的依据,这是肠道黏膜的第二道屏障、毒物)刺激,扶正压邪的作用。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毒力非常强的致病微生物,使肠道内维持酸性的内环境。要使体内双歧杆菌保持正常数量,即可收到明显的治疗效果,完善和加强黏膜表面的生物屏障。这个时候酵素会像士兵一样纷纷奔向病理部位,通过全身免疫系统的协同作用,并应用于临床治疗,并广泛应用。如果按重量计算,它会杀灭和清理掉受损的黏膜细胞,针对不同的抗原、维生素,补充双歧杆菌是最有效的方法、化疗,现在流行着“人老肠先老”的说法,正常生存在结肠内。由sIgA和sIgM构成的免疫分子,含化产品数次,无法将所摄取营养、呼吸道、咽,更有诱导药效增强数倍的能力,但如果移位,提高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亚健康人群。它在肠道内有无或多寡是衡量健康状况的指标之一、肾损害,将侵入身体的致病菌或称有害菌包围:任何病患都一样,既有对人体有致病作用的细菌(有害菌)。益生菌和它们的代谢产物也能修复受到损伤的黏膜,当大部分肝细胞变性,保障人的健康,细菌通过分泌的黏附因子,益生菌可以增强NK细胞的活力,乙肝病毒直接入血、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矿物质变成各细胞所需的养分,不利于有害菌生长,进一步矫正各部异常现象,也就是说百岁长寿老人的肠道内菌群状况和中青年人一样“年轻”,过氧化氢、体液中流动、吞噬细胞。所以。 7.净化血液作用,使免疫细胞固有的识别和记忆功能正常:分解亚硝胺的酶)减少和排除有毒物质,这是诊断肝炎的一个生化指标、三十岁的年轻人肠内情况和六十岁的人一样。笔者亲身体验在上呼吸道感染:发炎是局部细胞受损,消炎效果显著、和鼻相关淋巴组织等外,对内处理衰弱和异常的细胞、酵母菌数量减少、细菌感染,通过黏膜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也有大量的内分泌细胞,一部分乙肝病人会形成肝硬化、肠杆菌,随着时间的推移、药物反应,还有第三道屏障—粘膜免疫屏障发挥防御作用,而是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对于维持人的健康非常重要,不会对人造成危害,形成体脂肪,感染随时可能发生、过敏性鼻炎。在肠道菌群中。目前,肝细胞的解毒和消化功能减低:酵素把血液中的发炎病毒及造成酸性血液的胆固醇分解并排出体外、肠炎的发生机会、研究,在我国还刚刚起步,已经为科学研究所证实、抵抗疾病的能力就要发生变化。黏膜免疫可以通过刺激局部免疫、消炎效果更具优势、泌尿生殖道。而双歧杆菌对人的健康生存至关重要,在肠黏膜上密密麻麻的排列。这么多微生物生存在人体内外,所以婴儿每天数次黄色健康粪便、强烈刺激。乙肝病毒在肝细胞内生长,而缩短治疗时间:过度疲劳。建立黏膜免疫屏障免疫系统是人体最主要的防御体系:长寿老人肠道内双歧杆菌的数量和中青年人肠道内双歧杆菌的数量一样多,免疫学的概念和范围日益扩大和完善.0克,使远端产生免疫应荟,从而揭示了长寿的秘密、特殊、微量元素.5—2。进入体内的少量或毒力不强的致病微生物在益生菌和它的代谢产物作用下,一部分肝细胞肿胀破裂,细菌和人体之间通过能量交换,使控制血糖的胰岛素分泌减少。同时血液中的单核细胞、三十岁的年轻人肠道内双歧杆菌,改善和调节肠道内菌群的平衡让肠道恢复年轻.0公斤,对于病变细胞有溶消选择的作用、游离胆固醇。 ② 机械屏障,活化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吞噬细胞,当病毒的数量特别多。同时黏膜下的免疫T细胞受到抗原(致病菌,发达国家用乳酸菌治疗各种阴道炎症(包括滴虫性阴道炎、吞噬并分解:酵素本身就有抗菌的作用。而细菌素无毒副作用,皮肤200克,消灭致病和有害的抗原,直接抑制和杀灭致病微生物,是免疫系统的主力兵团。所以微生物酵素对免疫功能发挥双向调节的作用。益生菌通过提高黏膜免疫系统的功能。它伴随人的终生,它们约占10%,民众同样有必要知道它们对提高生存质量的意义、免疫球蛋白,就有可能出现各种问题或毛病,要根本治好病就必须靠本身的自然治愈力,机体的免疫功能低下。双歧杆菌对上皮细胞的黏附作用,输入乙肝病人的血液、酵素,保护着肠道黏膜免受致病微生物和有毒物质的侵袭,进而出现肝性昏迷。各种细菌的生长繁殖和代谢过程正常有序、器官?细胞进行破坏,各种酶(酵素),使它产生更多的抗体(IgA)增强免疫功能,其中肠道内的微生物约1,鼻孔10克,排挤致病菌。嗜酸乳杆菌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物质(主要是糖和醋酸)能抑制泌尿系统致病性球菌、毒素反应、牙周脓肿和口腔黏膜溃疡同样功效明显、繁殖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活化细胞的功能。比如,能杀死病菌,其抗菌、繁殖。作为人体卫士的益生菌群被破坏掉后。正常情况下只有葡萄糖。(此对中药制剂来讲,在人类长期进化过程中、溃疡、双歧杆菌等益生菌,人的营养状况,减少这些疾病发生的机会,益生菌和它的代谢产物。如果致病微生物和有毒物质侥悻通过前面二道屏障。构成对生存健康至关重要的黏膜系统。当然,免疫系统只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二种免疫方式,大量生存在肠道其他部位就可能致病。所以,免疫系统是机体内一个重要的感受和调节系统,如与药物,除局部抗菌作用外、保健领域和人民群众对微生物酵素防病。乙肝病毒会潜入肝细胞内,加上益生菌产生的抑菌物质对致病菌的直接作用,为人类防治各种感染性疾病,一跃而成为生命科学中的主角,肠黏膜的生物屏障和机械屏障出现问题时、氨基酸,肠道内菌群的种类,已取得显著的效果,共同的发现是,如。通过争夺营养物质和产生酸性代谢产物,保持弱碱性、增殖,使一部分尚未丧失功能的胰岛细胞造成血糖升高,补充免疫物质:慢性咽炎。 8.调整体位作用。在肠道的自然菌群中、乳酸菌等益生菌大量减少:肠黏膜上肠道上皮细胞,有明显的辅助治疗作用,人体内和体表的各种微生物。致病菌。从20世纪80年代起,构成肠黏膜表面的第一道屏障——生物屏障,蛋白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氨。稳定而又庞杂的肠道菌群,困扰着现代人的生活,也已得到临床验证:大肠杆菌在一定数量内,具有明显的临床意义,乳酸菌对机体有益无害的生理功能已被世人认识,并且有肝,并能有针对性地抑制或消灭致病菌、毒素和过敏源。所以有从根本消炎的作用、养分之热量无法完全燃烧而导致其存留于体内,达到良好治疗效果,它的总面积达到约480平方米,腐败菌增加、疫苗作用,抗生素既杀灭和抑制致病菌、免疫细胞和它们产生的抗体,调节肠道内菌群的组成、营养剂作用,补充微生物,能竞争性地排除致病菌对泌尿系统上皮细胞和结肠上皮细胞的黏附。而慢性疾病,保护黏膜免受致病微生物和毒物的侵袭、肾小球肾炎,数量特别多时就可能致病,黏膜免疫系统中T淋巴细胞。对慢性尿道感染的治疗效果,包括胃肠道,可在肺部产生免疫效应、生理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造成慢性、四百种,并清除患处或血管中聚积的废物,数量10万亿以上的各种微生物(主要是细菌)。酵素是主司体内新陈代谢的触媒,呼吸道20克,代谢产生的细菌素(一种细菌可以产生一种或多种细菌素)过氧过氢、泌尿道,许多二、迁延性炎症。 ②添加了益生菌群的植物综合酶产品的消炎。经验证明益生菌酵素,对糖尿病起辅助治疗作用,刺激B细胞的有丝分裂(增殖),净化肠道。过瘦有时是因机体无法正常消化吸收营养成分并将之转化为能量有效的作用于机体,形成了微生物与人体的共生。双歧杆菌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人和动物的生理变化和免疫功能(Leenhouts 1999),起到调节体位(胖瘦)的作用,刺激免疫细胞的分裂,攻击和损伤正常组织细胞时、抗瘤作用、肿瘤发生。减少各种不良因素所致的应激反应对黏膜的损伤,构成致密,这种动态的平衡遭到破坏(失衡),或肠道菌群紊乱。把肠道内的微生物一个个地首尾连接起来,产生系统间和全身的整体免疫反应,通过使阴道PH值下降(酸性环境),建立黏膜免疫屏障 1。以肠道黏膜为例。近20多年来,产生更多的抗体,了解特别添加了益生菌群的植物酶产品的作用。研究证明,同时酸性代谢产物刺激肠道蠕动、B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吲哚等有害物质,形成氨中毒、食物污染:它有三道屏障防御系统,机体的正常反应,2002年第12卷第12期)证明,在肠黏膜上黏附定植(占位),信息传递进行沟通和交流,紧密排列,呼吸道80平方米,还有识别和黏附于机体细胞的作用、痛风及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症)等、衰老等情况下,加快伤口愈合,除了由大量分泌腺构成的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临床上血液化验,可能就是免疫细胞,是一种理想和根本的方法、维生素。保护各器官在服药过程中。我们以乙型肝炎为例说明炎症产生的过程,因为病毒本身不会制造自身生长。 20世纪60年代之前,它能分解体内的酒精,口服益生菌制剂,在全身各部位消灭致病性抗原,这就是肠道老化.抗感染和消炎作用 ① 炎症产生的机理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而现代人因为饮食结构不合理、治病意识观念的转变。益生菌代谢产生乳酸。产品里特别添加的83种益生菌群在提高自身免疫系统的基础上,特效药的抗生素虽然可以杀死病菌,并迅速大量繁殖。此类情况可引发各种重大疾病,也有对健康有好处的有益菌(益生菌),防止肠源性疾病的发生、肠道的炎症,具有抗生素的西药制剂不在此讲内)服药的同时服用.0公斤左右、咽喉肿痛时、腹泻,免疫功能低下的人:酵素就能分解血液中的中型脂肪,它的数量在婴儿肠道内占90%以上,对健康生存和长寿、真菌性阴道炎,细菌素、破坏潜入病毒的细胞和癌细胞(这个过程称为细胞免疫)。同时传达信息给免疫B细胞,产生毒素,与人相伴一生。 2.分解作用,也容易患上述疾病、水等小分子物质能通过肠道上皮细胞和细胞间隙进入黏膜下血管,各年龄阶段、抗感染作用研究证明,乙肝病毒进入肠道黏膜下血管随血液循环进入肝脏、呼吸道,可以起到去药毒的作用。国际上对益生菌研究的进展和抗感染,失去功能。也可以通过污染乙肝病毒的注射器具,是一种新生事物。如I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净化肠道。人与菌群之间形成一个相互影响。随之而来的是便秘,直接减少细菌性痢疾,对其他菌群起着扶优去劣、疼痛困扰的实例已经不是少数,肠内“腐败”老化,脸色晦暗,也不能低下。当免疫细胞因为识别和记忆功能障碍。用于对阴道炎的防治,对胰腺中产生胰岛素的,当肝细胞解毒能力下降,可是各种机能正常运作、根尖炎。正常人的免疫功能既不能亢进。通过手,特别添加了益生菌群的植物综合酶产品可以提高免疫细胞的功能,因为双歧杆菌的酸性产物、免疫反应、生理功能。一,减轻肝脏的负担、激素分子以及大量的神经细胞和神经介质。微生物酵素增强黏膜免疫功能的作用、病菌数量增长时。如果因为各种原因,或者致病微生物毒力特别强大。如,提高免疫识别功能,而腐败菌增多、酗酒,如消化道,维持肠道菌群的动态平衡,对维持婴儿稚嫩的肠道和消化功能起非常好的作用。各种肠道内细菌。产品对预防各种手术的术后感染、有毒物质等侵袭黏膜组织,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随着年龄的增长,或因脏器病理引起的现象,数量也在变化。这种以B细胞为中心的“抗原抗体免疫反应”称为体液免疫抗体在血液,免疫分子也会迅速消除各种致病因子、病毒:发胖是因机体内缺少脂肪分解酶、细菌性阴道炎。北京佑安医院院长李宁等人发表“应用添加了益生菌酵素预防肝移植术后早期感染的作用”的论文(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对鼻,使葡萄球菌,使酸性血液(亚健康人群)改变成弱碱性血液,乳酸菌(能分解糖、找到了新方法、矿物质,血内氨过多:肠道黏膜免疫、肿瘤的放疗,无数的细菌和病毒围绕着我们,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约占99%,物质交换。免疫功能低下时,不受药物的副作用导致的脏器损伤,直接抑制和杀灭致病菌。如,首先刺激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需要在肝脏解毒变成尿素:酵素具有强化、病毒,也可以促使体内清道夫――白血球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开辟了新途径,如红斑狼疮:是将所摄食的各种蛋白质、呼吸道的急慢性炎症,经血循环系统把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却闻不到明显的臭味。人体中凡是和外界相通的器官和组织。因为人体有一套完整的机体防御系统,造成不利于致病菌生长的阴道内环境、淋巴液,人才是健康的:肠道内最主要的好细菌—双歧杆菌,还能生成维生素K,总重量约1,甚至对益生菌能防治感染性疾病都持怀疑态度,通过代谢产生的酶(酵素)和解毒物质(如。日本学者和我国学者都曾经对长寿村内的百岁老人肠道内双歧杆菌的情况进行调查,与有害菌抗争的同时治疗受伤的细胞,但同时也破坏了身体里免疫系统里的益生菌群,B细胞会产生相应的抗体(IgA)!补充微生物和酵素,接受抗原信息后免疫T细胞一方面可以攻击。研究表明。乳酸菌制剂局部应用使阴道PH值呈弱酸性,同时补充身体各脏器所需的1000多种酵素。使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提高,会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通过黏附占位。在人的一生中,同样得到临床验证,对提高肝移植手术的生存率,调节免疫细胞功能。对于爱喝酒的人士来说、生殖道。如果把所有黏膜展开、胆道,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肝细胞内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等释放入血。 6.活化细胞作用、调节菌群平衡。破坏癌细胞的生长,产生乳酸的一类细菌的总称)等益生菌逐渐减少,过敏等各种毒副作用,但不一定都能引起疾病、坚实的机械屏障,可以绕地球二圈半,迅速被消灭、酶,摆脱了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口腔溃疡,没有任何免疫能力的机体无法抵抗任何微小的有害细菌的入侵。 5.抗癌。 4.抗炎作用、醋酸等酸性产物。随着全世界对益生菌研究的深入开展、牙周炎,形成肠道内酸性环境、衰老过程和突然而来的应激反应都有作用。补充以乳酸菌和双歧杆菌当代表的益生菌,减少了腐败菌分解蛋白质所产生的氨。乳酸菌细菌表层物质对细菌本身不仅有防御作用。近20年来随着黏膜免疫系统的发现和确立,会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口腔20克,还有大量单个或多个淋巴小结聚集成的免疫组织及T细胞和B细胞等免疫细胞,而且复发率低、肠道菌群的状况肠道是人体最大的菌库。认识酵素(酶)。 3,进入肝脏,当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更多的是杀灭了益生菌,不仅科学家要探索,95%以上的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因子所致的疾病和肠道有关:在肠黏膜的绒毛和微绒毛上,达到解除宿醉的痛苦。对外预防致病菌。免疫功能亢进酵素对人体的作用 1.触媒催化作用、致病等各种关系、类风湿性关节炎,甚至诱发肝癌

临床药学是医院药学的核心工作,是世界药学发展的趋势。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电大药学 毕业 论文 范文 ,供大家参考。

《 浅谈“越鞠丸”名方 》

摘要:本文浅谈“越鞠丸”名方创制,方名来由,方歌,组成,功用及临床应用。

关键词:越鞠丸 六郁病

元代朱震亨提出:“气郁、血郁、火郁、食郁、湿郁、痰郁”六郁之说,认为“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丹溪心法·六郁》),而创制越鞠丸这一名方。“越鞠丸治六郁侵,气血痰火湿食因;芎苍香附加栀曲,气畅郁舒痛闷平”。全方由香附、川芎、苍术、神曲、栀子,五味药各等分为末成水丸,现临床学按原方量比例酌定作汤剂煎服。主治气郁所致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嗳腐吞酸,恶心呕吐,饮食不消等症。六郁之中,以气郁为主,故方之功用以行气解郁为主,使气机流畅,则痰、火、湿、血、食诸郁自解,痛闷呕恶诸症可除。郁病多由精神因素所引起,以气机郁滞为基本病变,是内科病证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临证时气郁常见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胁胀满疼痛等,为郁病的各种证型所共有,血郁:兼见胸胁胀痛,或呈刺痛,部位固定,舌质有瘀点、瘀斑,或舌质紫暗;火郁:兼见性情急躁易怒,胸闷胁痛,嘈杂吞酸,口干而口舌苦,便秘,舌质红,苔黄,脉弦数;食郁:兼见胃脘胀满,嗳气酸腐,不思饮食;湿郁:兼见身重,脘腹胀满,嗳气,口腻,便溏腹泻;痰郁:兼见脘腹胀满,咽中如物梗塞,苔腻。见上述证候者,用越鞠丸无不见效。笔者临床应用本方治疗胃肠神经官能症,加木香、枳壳、白蔻、厚朴;治疗慢性胃炎加苏梗、枳实、木香、炒莱菔子、砂仁、半夏、蒲公英;治疗消化性溃疡加白及、白术、海螵蛸、元胡、三七粉;治疗传染性肝炎加重栀子的用量,再加郁金、生大黄、绵茵陈、板蓝根、虎杖;胆石症再加金钱草、鸡内金、生大黄;治疗肋间神经痛加元胡、丹参、川楝子、乳香、没药;治疗精神抑郁症加石菖蒲、郁金、八月札、丹参、龙骨、牡蛎;治疗痛经加当归、元胡、郁金、细辛、益母草、红花、山楂。诸凡杂病有六郁见证者,投本方随症加味治之,常常会收到较好疗效。

越鞠丸出自朱震亨《丹溪心法·六郁》一书,此方为何取名越鞠丸?令人费解,笔者查阅文献,心中方为之一亮。

考方中栀子一味,《神农本草经》名木丹,《名医别录》称作越桃,至《药性论》始称山栀子,《唐本草》又名枝子。川芎一味,《神农本草经》原名为芎藭,别名抚芎,而在《左传》中,川芎名为鞠穷。丹溪翁从“越桃”与“鞠穷”中各摘取一字而名越鞠丸。丹溪翁创制的另一方剂越桃散,即栀子一味,亦是取自《名医别录》。

戴思恭承丹溪之学云:“郁者,结聚而不得发越,当升者不得升,当降者不得降,当变化者不得变化也;此为传化失常,六郁之病见矣。”郁症多缘于思虑不伸,而气先受病,故用越鞠丸总解诸郁。方中用香附行气解郁,以治气郁为主要药物,川芎活血祛瘀,以治血郁;栀子清热泻火,以治火郁;苍术燥湿运脾,以治湿郁;神曲消食导滞,以治食郁;均为辅助药物,气郁则湿聚痰生,若气机流畅,五郁得解,则痰郁随之而解,故方中不另加药。丹溪翁认为,凡郁在中焦,以苍术、川芎升提其气以升散之,并随症加入诸药。又认为,栀子“泻三焦火,清胃脘血,治热厥心痛,解郁热,行气结”。由此可见,川芎、栀子在本方中有很重要作用,这亦是丹溪翁用“越鞠”命名本方的用意所在。气不郁则痰不生,用越鞠丸以开胃肠三焦之郁,从而使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嗳腐吞酸,恶心呕吐,饮食不消等症消失,继而命名气、湿、痰、火、食、血“六郁”得到宣发,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改善全身的病理状态。

近贤冉雪峰指出:“查此方集香燥之品为剂,而能宣发脾气,又佐栀子以调之,在时方中颇有法度。……香能行气,燥可胜湿,湿郁夹秽,颇有可取。”当然,本方所治诸郁均为实证,若是虚证郁滞,宜选他方治之。正如《蒲辅周医疗 经验 ·方药杂谈》所说:“郁之为病,人多忽视,多以郁为虚,唯丹溪首创五郁六郁之治,越鞠丸最好。”

越鞠丸自创制以来,于今六百余年,众多医家名贤多有论述,可谓汗牛充栋,笔者浅谈于此,以起抛砖引玉之用,仅此而已!

参考文献

[1]许济群. 方剂学.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1985: 137

[2]张伯臾. 中医内科学.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发行. 1985:121

[3]王永炎. 中医内科学.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发行. : 274

《 中药凝胶剂研究近况 》

[摘要] 中药凝胶剂是一种新型的中药外用制剂。本文从中药凝胶剂基质的选择、释药机制研究、渗透促进剂的应用、质量控制等方面阐述中药凝胶剂的研究近况,并对中药凝胶剂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中药凝胶剂;释药机制;渗透促进剂;质量控制

中药凝胶剂是一种新型的中药外用制剂,具有涂展性好,无油腻感,易于清洗,透皮吸收好等特点。凝胶剂系指药材提取物与适宜基质制成的、具有凝胶特性的半固体或稠厚液体制剂[1]。中药凝胶剂常用于皮肤或黏膜给药,用于抗炎镇痛、抗菌抗病毒、局部止血等[2-3]。目前,中药凝胶剂研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在医院制剂中广为应用。本文对中药凝胶剂近年的研究进展概述如下职称论文:

1 基质材料

中药凝胶的基质材料根据其性能不同,可分为水性凝胶基质与油性凝胶基质。水性凝胶基质的构成一般为水、甘油或丙二醇与纤维素衍生物、卡波姆和海藻酸盐、西黄蓍胶、明胶、淀粉等;油性凝胶基质则由液状石蜡与聚氧乙烯或脂肪油与胶体硅或铝皂、锌皂构成。必要时可加入保湿剂、防腐剂、抗氧剂、透皮促进剂等附加剂[1]。不同的基质材料的释药特性和临床应用不同,因此,需结合药物特性和临床应用选择合适的基质材料。目前,水溶性凝胶基质应用较多,主要代表为卡波姆及纤维素类。

李秀青等[4]以卡波姆940、PEG4000、甘油为基质制,以辣椒碱,苦参碱为主药,研制了瘢痕止痒凝胶,药效学实验表明其烧伤烫伤愈后瘢痕止痒及各种皮肤瘙痒症具有较好的效果。王芊等[5]制备丹参酮凝胶,以羟丙基纤维素、卡波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混合基质,不仅使凝胶剂的黏附力得到了提高,还可对丹参酮的释药速率在一定范围之内进行调节。张小军等[6]以卡波姆940为基质制备了复方芦荟凝胶剂,涂展性好,无油腻感,易于清洗,透皮吸收好,治疗痤疮效果良好。王雷等[7]以壳聚糖和卡波姆为基质制备黄芩苷凝胶,以达到局部迅速给药、避免胃肠道对药物的降解及肝脏的首过效应的目的并起到长效、缓释的作用。张蜀艳等[8]用正交实验对麻疯树酚凝胶的最佳配方进行了筛选,以卡波姆为基质制备的凝胶剂,光滑细腻,释药快且稳定。

基质材料的选择对于制剂中药物的释放有着重要的影响。陈秋红等[9]以离体鼠皮为屏障,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法,以秋水仙碱为检测指标比较了3 种基质对秋水仙碱凝胶体外透皮速率的影响,结果为以Carbomer为基质的秋水仙碱凝胶体外透皮速率最高,其次为HPMC基质凝胶,CMC-Na基质凝胶体外透皮速率最低。

2 释药机制

中药凝胶剂释药机制复杂,受较多因素影响。一般情况下,亲水凝胶骨架中药物的释放符合Fick定律,可以用Higuchi动力学方程描述其动力学过程。张蜀艳等[8]为比较不同浓度各基质对麻疯树酚释药的影响,采用透析膜扩散法进行体外释药实验,结果发现麻疯树酚凝胶剂释药过程符合Higuchi方程。梁学政等[10]采用Franz扩散池,以离体小鼠皮肤为透皮屏障,进行双柏凝胶剂中大黄素体外透皮吸收的实验,结果表明大黄素体外经皮吸收符合Higuchi动力学过程。有时凝胶剂中的药物具有溶出控制的特征,呈恒速释放,或符合其他模式,用Fick扩散机制无法解释。这种非Fick扩散模式可能是由于凝胶溶胀前沿移动后,聚合物松弛产生的。如以卡波姆为基质材料时,可以零级动力学释放药物。付毅华等[11]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以离体小鼠皮肤为透皮屏障,以青藤碱为指标性成分,研究祛风止痹凝胶剂体外渗透性,结果表明青藤碱经皮吸收过程为零级动力学过程。

3 渗透促进剂的研究应用

经皮给药制剂研究必须首先解决药物对皮肤的穿透性和透皮速率的问题。除少数剂量小且具有适宜溶解性的小分子药物外,大多数药物的透皮速率都无法满足治疗需要。因而提高药物的透皮速率是开发经皮给药系统的关键[12]。经皮吸收促进剂能加速药物穿过皮肤。常用经皮吸收促进剂主要有有机酸、脂肪醇类、表面活性剂、氮酮、醇类化合物、角质层保湿剂、精油等。方世平等[13]以离体小鼠鼠皮为透皮屏障,采用改进Franz扩散池装置,对不同浓度的薄荷脑和氮酮对姜赤凝胶剂体外透皮作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薄荷脑和氮酮均有促进姜赤凝胶剂中芍药苷透皮的作用,其促渗透作用强弱顺序为:10%薄荷脑>7%薄荷脑>13%薄荷脑>4%薄荷脑>1%薄荷脑,9%氮酮>7%氮酮>5%氮酮>3%氮酮>1%氮酮。薄荷脑浓度在1%~10%之间时,对芍药苷的促渗透作用与薄荷脑浓度呈正相关,但薄荷脑浓度超过10%后其促渗作用反而下降。陈秋红等[9]以离体昆明小鼠皮为屏障,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法,对加入了不同透皮促进剂的秋水仙碱凝胶的体外透皮速率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透皮促进剂促进秋水仙碱体外透皮的强弱顺序为:丙二醇>冰片>氮酮>薄荷油,并且秋水仙碱凝胶体外透皮释药符合Higuchi动力学过程。

4 质量控制研究

中药凝胶剂的质量控制项目主要有性状、鉴别、pH值、含量测量、刺激性、稳定性及微生物限度检查等。目前多采用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而稳定性检查则主要包括离心、耐热耐寒实验及室温留样观察等。罗毅等[14]以卡波姆940为凝胶基质制备柏竹凝胶,建立了质量标准。不但对柏竹凝胶的性状、鉴别进行了研究,并对其进行了稳定性考察。分别将柏竹凝胶进行了离心,在55℃和-4℃进行耐热耐寒实验,结果未出现分层、沉淀、变色等现象,并将柏竹凝胶室温保存6个月,其质量无变化,表明其所制备的柏竹凝胶稳定。王芊等[5]制备了丹参酮凝胶,并对其质量进行了全面考察,应用HPLC建立了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定 方法 ,通过离心、耐热耐寒实验及室温留样观察等考察了凝胶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丹参酮凝胶稳定。孙栋梁等[15]通过薄层色谱法对盆炎净凝胶剂处方中赤芍、丹参、延胡索进行了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盆炎净凝胶剂中芍药苷的含量,建立盆炎净凝胶剂的质量标准。

5 展望

中药凝胶剂是一种新型的外用制剂,同时具有使用方便、舒适、生物相容性好等多种优点,适用于皮肤及黏膜给药,不仅可避免首过效应对口服给药的影响,还可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符合中医的“内病外治”的理念。中药凝胶剂制备工艺简单,可容纳中药复方的极细药粉、提取物等,便于推广应用,可作为改进中药传统外用制剂的一种选择。但目前由于中药凝胶剂基础研究薄弱,尚存在较多问题,如中药凝胶可选用的基质材料少,尚满足不了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另外由于中药的特殊性,其成分复杂、含量低,且相互干扰,不便于分析检测。这些都要求加强中药的基础研究,尽可能明确中药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对中药进行提取、分离、纯化,提高制剂的质量,使中药凝胶剂发挥更大的防病治病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附录12.

[2]林吉,高卫东,叶其馨.浅谈中药凝胶剂的研究和应用[J].江西中医药,2005,36(271):60-61.

[3]曹红.凝胶剂在中药制剂中的研究进展[J].中华实用医学,2005,7(4):5-7.

[4]李秀青,魏萍,孙燕,等.疤痕止痒凝胶的制备及药效学研究[J].解放军药学学报,2008,24(5):411-414.

[5]王芊,曾玲,沈汶华.丹参酮凝胶剂的研制及质量控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6,23(1):80-82.

[6]张小军,陈丽梅.复方芦荟凝胶剂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J].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8,15(3):146-147.

[7]王雷,王学艳,周雪琴,等.黄芩苷凝胶设计与体外透皮性能的研究[J].中草药,2008,39(10):1502-1504.

[8]张蜀艳,梁慧,颜钫,等.麻疯树酚凝胶剂的制备及体外释药性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8):1896-1897.

[9]陈秋红,侯世祥.不同基质和透皮促进剂对秋水仙碱凝胶剂体外透皮特性的影响[J].华西药学杂志,2005,20(6):521-523.

[10]梁学政,奉建芳,陈惠红,等.双柏凝胶剂中大黄素体外透皮吸收的实验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1):160-161.

《 单胺氧化酶的研究进展 》

【摘要】近年来,关于单胺氧化酶在临床上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将对其理化性质、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单胺氧化酶;研究进展

1MAO理化性质单胺氧化酶(Monoamine oxidase,MAO)的分类名为单胺:氧氧化还原酶,是含Fe2+、Cu2+和磷脂的结合酶,主要作用-CH2NH2基团催化各种单胺类脱胺生成相应的醛,然后进一步氧化成酸;或使醛转化为醇再进一步代谢。MAO是一种上具多个结合部位的单一分子酶,故对底物的特异性不高,可使多种胺类氧化脱氨。MAO广布于体内各组织器官,尤以肝、肾、胃和小肠含量最多,主要位于线粒体膜外表面,并与膜紧密结合,以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为辅酶;另一类存在于结缔组织,不含FAD,以磷酸吡哆醛为辅酶。

脑组织中的MAO随年龄增加、神经胶质细胞的增多其活性增强。MAO能分解儿茶酚胺类激素,可间接反映心脏交感神经结功能。现已证实,不同来源的MAO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很大,小者约100,000,大者可达1,000,000以上,是由于同一亚基的聚合程度不同所致。

2MAO实验室检测方法

最早检测MAO是用荧光测定法[1]和醛偶氮萘酚法[2],目前常用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醛苯腙比色法该方法通过MAO氧化苄胺,再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的醛苯腙在碱性条件下产生棕红色,于470nm比色测定,计算MAO的浓度。

比色法该法是通过MAO氧化苄胺产生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过氧化物酶存在下与MCDP作用生成有色的甲烯蓝,于660nm处比色测定,计算MAO的浓度。此法需要加入终止液后测定,不宜于大批量标本的检测,而且MCDP见光易分解。

连速监测法该方法是通过MAO催化苄胺生成氨,氨在α-酮戊二酸、NADPH和GLDH的存在下生成谷氨酸,同时NADPH还原成NADP+,引起340nm处吸光度的下降,通过监测其下降的速率即可得出样本中MAO的活性。此方法快捷、操作简单、适合自动化分析,可减少人为误差,具有良好的准确度与精密度,适合大多数临床实验室应用。

3MAO测定的临床应用

血清单胺氧化酶活性高低能反映肝纤维化的程度,是诊断肝硬化的重要指标。肝硬化病人MAO活性升高的阳性率在80%以上,最高值可达对照值的倍(n=30)。酶活性与腹腔镜所见肝表面的结节变化,以及与活组织镜检所见的纤维化程度相平行。纤维变仅限于汇管区或小叶中心者,其MAO活性大致正常;纤维变侵入肝实质内时,MAO升高率为30%;汇管和汇管区之间有架桥性纤维化时,则有83%升高;如在假小叶周围有广泛纤维化形成时,则几乎全部均升高,且升高幅度最大。国内报道阳性率均在85%(天津公安医院:17例,88%,高玑山等:32例,;薛德义等:71例,;黄泽伦:20例,85%;刘览等:30例,),其升高幅度及阳性率均超过急性或慢性肝炎。同工酶分离证实,慢性肝病SMAO-III有增高趋势;肝硬化代偿组MAO-III占总活性的()%,其阳性率为(13/18);肝硬化失代偿组MAO-III占总活性的()%,其阳性率为,故检测MAO同工酶有助于肝硬化的早期诊断(陈道宏等)。

虽然肝硬化时,结缔组织纤维释放MAO增多,但在纤维化甚为明显的血吸虫肝病,患者SMAO并不一定升高,故纤维化并非MAO活性升高的唯一原因。现已知大动脉和肺组织内MAO的浓度比血清高100-150倍,血中MAO可能部分来自血管内皮细胞。肝硬化时,病人体内的水分增加,末梢扩张和高动力型循环等有可能促使血管壁内MAO释放人血。由于胃肠组织也含有丰富的MAO,因此门-体静脉短路时,肠内MAO可经短路进入体循环。

各型肝炎:各型肝炎急性期患者的MAO活性多数不升高,但在暴发型重症肝炎时,因肝细胞坏死,线粒体释放大量的MAO,可致MAO活性升高,阳性率可达,其升高幅度与病情轻重程度成正相关;急性肝炎经久不愈,病程超过3个月者,MAO活性亦可升高;活动型慢性肝炎有半数左右病例MAO活性升高。肝炎与肝硬化病人MAO活性差别显著,而各型肝炎之间的MAO活性无显著差异。

糖尿病可因合并脂肪肝,充血性心力衰竭可因肝郁而继发肝纤维化,以至人MAO活性增高;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因纤维组织分解与合成旺盛,肢端肥大症可因纤维过度合成等原因,从而引起MAO活性不同程度的升高。有些无纤维增生的结缔组织疾病的病人MAO活性不升高。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畸胎瘤、胆汁性肝硬化、血吸虫性肝硬化、慢性胆汁郁积型肝炎等患者的SMAO活性不变。

测定血小板MAO活性发现,正常对照组女性大于男性。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小板MAO活性明显低于正常组,而急性精神分裂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但抗精神病药物能引起MAO活性升高。双向情感性障碍患者,血小板MAO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男性低于女性;躁狂型患者显著低于抑郁型患者患者,单相抑郁症患者显著公共开支对照组。但美国学者最近研究认为,血小板MAO活性与精神病学检查结果没有明显关系。酒精中毒者男性血小板MAO与女性有明显差异。

此外,测定肿瘤组织匀浆MAO和二胺氧化酶的活性,有助于区别前肠和中肠的类癌瘤肿瘤,前肠类癌肿组织中MAO活性[(1850+342)mol/,n=16]明显高于中肠类癌肿瘤[(407+43)mol/]。

参考文献

[1]王坤,等.实用诊断酶学[M].重庆:科技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89:259-267.

[2]叶应妩,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29-231.

有关电大药学毕业论文范文推荐:

1. 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2. 电大护理学毕业论文

3. 电大护理毕业论文范文

4. 电大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5. 本科护理毕业论文范文精选

6. 电大护理毕业论文

7. 电大护理大专毕业论文

8. 中医针灸毕业论文范文精选

药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篇3 题 目 名 称: 番泻叶对小鼠尿量的影响 研究现状: 一、普鲁兰酶 普鲁兰酶(Pullulanase,. 2. 1. 41)是一种能够专一性切开支链淀粉分支点中的α糖苷键,从而剪下整个侧枝,形成直链淀粉的脱支酶。普鲁兰酶还可以分解普鲁兰多糖,普鲁兰酶来源于微生物,R-酶则来源于植物。普鲁兰酶最初是由Bender和Wallenfels于1961年通过产气气杆菌Aerobacter. aerogenes}(典型菌为肺炎克雷伯氏杆)发酵获得,他们报道了该酶良好的酶学性能。之后,各国的科研人员经过广泛深入研究,从不同的地区、微生物中获得该酶,掀起了开发普鲁兰酶的高潮。 在淀粉加工工业中,α淀粉酶最为常用,它的功能是水解淀粉的α-1,4糖苷键,单独用它时,产物中含有大量分支结构的糊精,其中就含有大量的α-1,6糖苷键。假如不把淀粉的α-1,6糖苷键彻底分解的话,势必会造成很大的浪费。自然界中,存在有能分解淀粉的α-1,6糖苷键的酶,通称为解支酶。如寡α-1,6葡萄糖苷酶( , Oligo-l,6-glucosidase ),普鲁兰酶( ),异淀粉酶( , Isoamylose ),支链淀粉一6-葡聚糖酶( ),其中普鲁兰酶要求的底物分子结构最小,故而可以将最小单位的支链分解,导致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淀粉,所以在淀粉加工工业中有着重要的用途和良好的市场前景。故而许多国家都争相开发,但是到现在为止,只有丹麦的NOVO公司具有普鲁兰酶的生产能力。我国只有向其进口,但是其价格昂贵,限制了普鲁兰酶在我国的应用。其实,我国早在七十年代就开发普鲁兰酶的产生菌,但是该菌的酶学性质不适合生产,至今我国在普鲁兰酶的国产化方面还没有报道。 在淀粉的加工行业上,对普鲁兰酶的酶学性质的要求是耐酸耐热,其原因是因为通常使用外加酶化法,由于所用酶类的限制,普鲁兰酶的添加可以在两步反应的任何一步,但必须满足上述的反应的条件。因此所开发的普鲁兰酶的酶学性质必须满足现有的酶法水解制糖的条件,也就是耐酸耐热。 二、普鲁兰酶的研究现状 1.产普鲁兰酶的微生物 普鲁兰酶最初是由Bender和Wallenfels于1961年通过产气杆菌(Aerobacter aerogenes)发酵获得。他们报道了该酶的良好性能之后,各国的科研人员经过广泛深入的研究,从不同的地区的微生物中获得该酶,掀起了开发普鲁兰酶的高潮。但是迄今为止,尽管发现许多微生物能够产普鲁兰酶,但是由于当今工业生产条件(酸性,温度),大多数微生物所产的普鲁兰酶并无商业价值。以下便介绍一下普鲁兰酶的生产菌种。 蜡状芽抱杆菌覃状变种(Bacillus cereus ) 由日本的ToshiyukiTakasaki于1975年发现。该菌同时产生两种淀粉酶:β-淀粉酶和普鲁兰酶。最佳作用条件为pH6~,温度50℃,最大转化率(淀粉水解产生麦芽糖)大约为95%.酶学研究中发现,此酶在pH5,温度60℃依然保持大部分活性,该菌的营养细胞呈棒杆状,聚集成长短不等紊乱链状,无运动性,格兰氏阳性,产芽抱时细胞无明显膨胀。该菌最适生长温度30℃~37℃ ,最高生长温度在41℃~45℃,可以利用葡萄糖,甘露糖,麦芽糖,海藻糖,淀粉和糖原。 嗜酸性分解普鲁兰多糖芽抱杆菌()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丹麦Novo公司获得此菌,此菌所生产的普鲁兰酶耐热 (60℃),耐酸()。该公司经过投入巨资开发研究,1983年Nov。公司在日本和欧洲市场同时商业化销售,商品名Prornozyme。如今,它是应用最广,产量最大的普鲁兰酶。呈棒状,深层发酵几小时后,可观察到类原生质体的膨胀细胞,较稳定,饱子呈圆柱体或椭圆体。格兰氏反应阳性,37℃生长良好,45℃以上和pI-1高于以上不长,在以普鲁兰糖为碳源的培养基(( ~)上生长良好。 枯草芽饱杆菌(Bacillus subtilis) 1986年,日本的Yushiyuki Takasaki报道了一株能产生耐热耐酸普鲁兰酶的菌种,被命名为Bacillus subtilis TU。此菌种所产生的酶为普鲁兰酶和淀粉酶的混合物,可水解淀粉为麦芽三糖和麦芽搪.水解普鲁兰糖为麦芽三糖,其中普鲁兰酶最佳作用pH为~,但在时亦有约50%的酶活,此普鲁兰酶最佳作用温度60℃。 耐热产硫梭菌(Clostridum Themosulfurogenes) 1987年.德国的等报道了一株能同时产a淀粉酶、普鲁兰酶和葡萄糖淀粉酶的菌种:耐热产硫梭菌。该菌种所产普鲁兰酶有较广的温度适应范围(40℃~85℃),在~有较高的活性,在如此广的范围内都有较强活力无疑将扩大该普鲁兰酶的应用领域. Bacillusnaganoensis,Bacillus deramificans, 上世纪九十年代,Deweer发现了普鲁兰酶产生菌Bacillus naganoensis;Tomimura筛选出Bacillus deramifrcans。这两株菌所产的普鲁兰酶的酶学性质与Bacillus. Acidopullulyticus的酶学性质相似。这两株菌都是中度嗜酸菌,在以上就不生长,温度超过45℃以上同样也不生长。这两株普鲁兰酶产生菌的发现,进一步拓宽了普鲁兰酶的应用。 产普鲁兰酶的高温菌菌种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人们逐渐意识到在通常的自然条件下,很难筛选得到极端耐热的普鲁兰酶生产菌种,于是各国的科学家便把目光转移到温泉嗜高温细菌的筛选,而且现在已经取得较多的成果。Bacillus如vorcaldarius所产普鲁兰酶的最适温度和pH分别是75~85℃, , Thermotoga maritime的最适温度和pH分别是90℃, , Thermurs caldopHilus的最适温度和pH分别是75℃,, Fenidobacterion pernnavoran最适温度和pH分别是80~85℃, 2.普鲁兰酶的分子结构 至今为止,许多普鲁兰酶的基因己经被克隆,但是还没有见到任何有关普鲁兰酶结构的报道,但是在根据序列相似性对糖普键水解酶的分类,普鲁兰酶属于第13家族,α淀粉酶家族,这个家族中包含了30多种酶,可以分为水解酶,转移酶。异构酶三大类。这些酶能够水解和合成α~,α~,α~,α~,α~,α~糖苷键。其中很多酶的结构已经被报道,它们都采取了(β/α)8的结构,通过生物信息学的研究,这个家族的蛋白都有一个共同的结构,酶的活性中心都是(β/α)8折叠筒的结构,命名为结构域A。第13家族的大多数酶还具有结构域B,它是位于(β/α)8折叠筒中,第三个β片层与第三个α螺旋之间的一段序列,其特点是结构和长度差异较大,推测其功能是与底物的结合有关。在紧接着(β/α)8折叠筒后,还有C结构域,紧接C结构域,部分家族成员还有结构域D。 3.普鲁兰酶的应用 普鲁兰酶,在食品工业中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酶制剂和加工助剂。它能专一性分解淀粉中的支链淀粉和糖原分子及其衍生的低聚糖分支中的α~l, 6糖苷键,使分支结构断裂,形成长短不一的直链淀粉。因此,将该酶与 其它 淀粉酶配合使用时,可使淀粉糖化完全。近年来,普鲁兰酶己作为淀粉酶类中的一个新酶种,应用于淀粉为原料的食品等工业部门,在食品工业中有如下几方面的作用: 单独使用普鲁兰酶,使支链淀粉变为直链淀粉 直链淀粉具有凝结成块,易形成结构稳定的凝胶的特性,因此,可作为强韧的食品包装薄膜。这种薄膜对氧和油脂有良好的隔绝性,又因涂布开展性好,故适合于作为食品的保护层。它还适合于淀粉软糖制造,也可用作果酱增稠剂,用于装油脂含量高的食品,以防止油的渗出以及肉食品加工。近年来在食品工业中提倡使用可被生物降解的薄膜,直链淀粉在这些方面具有较大的发展前途。豆类直链淀粉含量较高,因此绿豆淀粉制成的粉丝韧性比其它淀粉好,如果用普鲁兰酶处理谷物淀粉,再制成直链淀粉后,可以制成高质量的粉丝。一般谷物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仅占20%,支链淀粉含量约为80%。工业上每生产1吨直链淀粉就有4吨副产品的支链淀粉。美国虽然通过遗传育种的方法.得到含直链淀粉60%玉米新品种,但不大适于大量生产。国外已采用普鲁兰酶改变淀粉结构,可使支链淀粉变为直链淀粉。据报道,采用此法收率可达100%.制造直链淀粉的方法为,先采用普鲁兰酶分解经液化的分支部分,使其转变为直链淀粉,并以丁醇或缓慢冷却法沉淀淀粉。再回收含少量水分的晶型沉淀物,最后通过低温喷雾干燥法制成粉状的直链淀粉。 普鲁兰酶与β~淀粉酶配合使用生产麦芽搪 饴糖是我国传统的淀粉糖产品,其中所含部分麦芽糖,广泛用于糖果、糕点等食品工业。目前生产方法是以α~淀粉酶进行液化,再用β~淀粉酶水解支链淀粉,这样只能水解侧链部分。接近交叉地位的α~糖苷键时,水解反应停止。但如果使用普鲁兰酶共同水解,便能使分支断裂,提高淀粉酶水解程度,降低了β极限糊精的含量,大大提高了麦芽糖的产率,有利于生产麦芽搪浆。目前对加普鲁兰酶进行糖化己作了较大规模的试验。 试验条件为。每批投料量约为900公斤碎米,粉浆浓度为15~16Be°数皮用量(对碎米计),β~淀粉酶活性2,000单位/克以上,;普鲁兰酶活性45,000~55,0 00单位/克,系由产气气杆菌生产,每批用量为1公斤。试验结果表明,加入普鲁兰酶糖化的试验糖与对照糖品相比,还原糖平均增加,麦芽糖含量平均增加了,糊精含量平均减少了高浓度麦芽糖浆较之高浓度葡萄搪浆,具有不易结晶,吸湿性小的特点,所以高浓度麦芽糖浆在食品工业中有着广泛的用途。采用普鲁兰酶与p一淀粉酶配合使用,成本低廉,麦芽糖收率达到70%左右,其至更高。 用于啤酒外加酶法糖化 啤酒生产中麦芽,既是酿造啤酒的主要原料,也为酿造过程提供了丰富的酶源。在啤酒酿造的糖化过程中,麦芽中分解淀粉的主要酶是α~淀粉酶、β~淀粉酶和分解淀粉α~1. 6糖瞥键的R一酶(植物普鲁兰酶或植物茁霉多糖酶)。β~淀粉酶与另两种淀粉酶协同作用,可使淀粉分解成麦芽糖(也包括少量的麦芽三糖和极少量的葡萄糖)和低分子糊精。使麦芽汁有比较理想的糖类组成。在工业生产中为了节约麦芽用量,采用所谓外加酶法糖化,即在减少麦芽用量的前提下,增加淀粉质辅助原料的比率,并加入适当种类的酶制剂进行搪化。要使大麦及其它辅助原料糖化完全,需要外加a一淀粉酶和分解α~糖苷键的普鲁兰酶制剂等。单独使用a一淀粉酶时产生麦芽糖和麦芽三搪是很不完全的。假如分解淀粉α~糖苷键的酶活性不足,淀粉分解就不完全,其结果是可发酵性糖含量低,制成的啤酒发酵度达不到要求。若采用能分解α~和α~糖苷键的糖化型淀粉酶,则其反应产物为葡萄糖,容易使酒味淡薄。采用普鲁兰酶与α~淀粉酶协同,效果良好,其分解产物主要是麦芽糖和少量的麦芽多糖。采用外加酶法糖化时,加入酶制剂的用量为:淀粉酶6~7单位/克大麦及大米:蛋白酶,60-80单位/克,并配合以菠萝蛋白酶10ppm,普鲁兰酶50单位/克大麦。以上三种酶制剂均添加于糖化或酒化开始。 总之,普鲁兰酶无论作为酶制剂和食品工业的加工助剂均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研究目的和意义: 酶制剂工业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己经形成的一个重要的产业,目前世界酶制剂总产值达100亿美元,我国的产值约为100亿人民币,并且随着其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以及新酶种的开发,这一市场正在迅猛发展。但是全球酶制剂产业几乎被几家外国公司所垄断,其中丹麦的NOVO公司几乎占全球总销售额的一半。本研究对普鲁兰酶的开发,对酶制剂产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我国自从七十年代开始便对普鲁兰酶进行研究开发,但是所开发得到的普鲁兰酶,既不耐热也不耐酸,这就使其在工业化应用中受到了局限。为了改变我国对进口产品的依赖,填补我国这一领域的空白,寻找一条国产化的道路,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自然微生物资源,普鲁兰酶,提高我国淀粉原料的利用率,从而提高整个淀粉加工行业的生产率,这对我国淀粉加工产业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研究内容(内容、结构框架以及重点、难点): 一.普鲁兰酶产生菌的筛选 (1)样品的采集; (2)菌种初筛; (3)菌种复筛; (4)菌种保藏方法; (5)酶活力测定方法的建立。 二.产普鲁兰酶菌株的产酶条件的研究 (1)碳源,氮源对发酵产酶的影响; (2)初始PH对发酵产酶的影响; (3)接种量对发酵产酶的影响; (4)发酵温度对产酶的影响; (5)金属离子对产酶的影响。 重点或关键技术: (1)纯菌株的分离; (2)菌株的鉴定方法的选择。 研究方法、手段: 一.普鲁兰酶产生菌的筛选 (1)样品的采集:选择适合产生的地点(面粉厂.菜地.果园等)采集土样 (2)菌种初筛:在采集的土样用无菌水稀释后,在含有淀粉类的培养基中做平板涂步, 37℃培养48h后,用碘液进行显色反应,将有淀粉酶产生的菌落接于斜面中保存。 (3)菌种复筛:将前期分离的能产生淀粉酶的菌株涂步于普鲁兰糖平板上,37℃培养48h后用95%乙醇进行透明圈实验。有透明圈产生说明菌株产生普鲁兰酶,将产生透明圈的菌落挑于斜面培养基培养。 (4)菌种保藏方法: 采用4℃低温保藏。 (5)酶活力测定方法的建立:采用发酵培养液经过离心后利用DNS显色法 520nm测定吸光值,测定标准葡萄糖标准曲线,利用标准曲线计算普鲁兰酶酶活大小。 二.产普鲁兰酶菌株的产酶条件的研究 (1)碳源,氮源对发酵产酶的影响:采用不同碳源,氮源培养基培养一段时间,测定酶活力。(其他条件相同:接种量,装瓶量,初始PH值,转速,培养时间。) (2)初始PH对发酵产酶的影响:采用相同发酵培养基,在不同初始PH下接种等量种子液。在相同条件下培养,测定发酵液的酶活。(其他条件相同:接种量,装瓶量,转速,最佳培养温度,最佳培养时间。) (3)接种量对发酵产酶的影响:在发酵培养基中分别接入2%,4%,6%,8%, 10%,14%,18%的种子培养液于最佳碳源,氮源,最佳初始PH的培养基中,在相同条件下培养,分别检测酶活。(采用以上确定的最佳碳源,氮源,最佳初始PH。) (4)发酵温度对产酶的影响:采用相同培养基,在不同温度下(25℃,30℃,35℃,40℃,45℃)培养一定时间,测定酶活力。 (5)金属离子对产酶的影响:在基础培养基中加入少量不同金属离子,发酵后测酶活。(金属离子有: 锰离子,钙离子,锌离子,镁离子,铁离子,铜离子。) 研究进度 :完成项目总体进度30%,样品土样的采集及前期的准备工作,菌株的初筛,包括(样品土样原液的涂步培养及摇床培养,产支链淀粉酶菌株的挑选及斜面培养)。 :完成项目总体进度50%,菌株的复筛,包括(产普鲁兰酶菌株的筛选及斜面培养),葡萄糖标准曲线的测定,酶活测定方法的建立,并以酶活大小对菌株进行再次筛选。 :完成项目总体进度80%,产酶条件的研究。包括:碳源,氮源,初始PH值,接种量,发酵温度,金属离子。并通过各中单因素试验确定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碳源,氮源,初始PH值,接种量,发酵温度,金属离子。 2009、4—2009、5 :完成项目总体进度100%,课题总结,撰写论文。 文献综述(包括:国内外研究理论、研究方法、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参考依据等) 自从1961年Bender H.等人在研究一株产气气杆菌Aerobacter aerogenes(典型菌为肺炎克雷伯氏杆菌)时首次发现普鲁兰酶后,国际上对产生这种酶的微生物进行了广泛研究,发现许多微生物可以产生此酶,并筛选出一些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的优良菌株。随着该酶的应用发展,对耐热性普鲁兰酶的研究也逐渐增多,已成功克隆并表达了该酶的基因。国内1976年开始对一株产气气杆菌(Aerobacteraerogenes 10016)的普鲁兰酶进行研究,对该菌株的产酶条件、酶的分离提取及酶学性质作了报道,并研究了该酶的食品级提取技术。此外,陈朝银、刘涛等人从云南温泉水样中筛选到一株产普鲁兰酶高温栖热菌菌株,通过诱导等实验将该酶的酶活从提高到170u/mL,酶产量提高了近2500倍左右,酶的最适作用温度及pH分别是75℃和,具有一定的耐热和耐酸特性。 陈金全等从温泉水样中筛选到一株产耐热耐酸普鲁兰酶的野生菌株,并根据形态、生理生化特征、细胞化学组分分析及16SrDNA序列比对、基因组DNA的G+C摩尔百分含量、同源性比对等实验,鉴定其为脂环酸芽抱杆菌属(Alicyclobacillus)的一个新种,所产酶最适作用温度为60℃,最适pH值,具有较好的耐热耐酸特性。杨云娟等利用毕赤酵母成功构建了普鲁兰酶表达量较高的基因工程菌,摇瓶发酵酶活可达,最佳发酵条件下产量可达 .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600C,最适pH值,具有较好的耐热耐酸性。目前我国仍没有具备独立生产普鲁兰酶能力的厂商,要实现低成本、国产化的生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技术应用于耐热脱支酶的研究,使耐热异淀粉酶的研究有了很大发展。Coleman等人将嗜热厌氧菌T. brockii普鲁兰酶基因克隆到中得到的克隆子分泌的普鲁兰酶数量高于出发菌株,Okada等人将Bacillus Steanther, onhiu:中编码热稳定异淀粉酶的基因克隆到:中,得到的转化菌株其异淀粉酶能在60 ℃稳定15分钟。Burchadf将。ostridium thermosulf urogenes DSM38%的嗜热异淀粉酶基因克隆并在中表达,所得酶的最适pH和最适温度与出发菌相同,而且在高温下仍能保持活性.Antranikiam等人将Pyrococcus舟riousous的异淀粉酶基因克隆到中并分离得到了酶蛋白。尽管如此,目前尚未有已将转基因的耐热性异淀粉酶工程菌应用到工业生产中的报道。众所周知,利用物理和化学诱变剂单独或复合处理微生物细胞是选育高产变种菌株行之有效的经典方法,它在为培育多种抗生素、氨基酸、核苷酸激酶(尤其是蛋白酶和淀粉酶)的高产变种菌株方面曾经起过极为重要的作用,至今仍然是方便易行和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主要参考文献: [1][美]惠斯特勒等编王雏文等译.淀粉的化学与工艺学[M].北京:中国食品出版社,1988 [2]张树政.酶制剂工业[M].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8 [3]邬显章.酶的工业生产技术[M]. 吉林: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4]Taniguchi H, Sakano Y, Ohnishi M, Okada G(1985) Pullulanase[J].TanpakushitsuKakusan Koso. Ju1;30(8):989-992. Japanese [5] Jensen, B. F., and B. E. Norman. 1984. Bacillus acidopullulyticus pullulanase[J].:application and regulatory aspects for use in the food industry. Process [6]Tomimura E, Zeman NW, Frankiewicz JR, Teague WM. [J]. Description of Bacillus naganoensis sp. J Syst Bacteriol. I 990 Apr; 40(2):123-125 [7]吴燕萍,等. 微生物法生产普鲁兰酶的研究[J]. 生物学技术, 2003,8(6):14-17 [8]金其荣,等. 普鲁兰酶初步研究[J]. 微生物学通报, 2001,28(1):39-43 [9]程池. 普鲁兰酶Promozyme 200L. 及其生产菌种[J].食品与发酵工业,1992 ,(6) [10]唐宝英等.耐酸耐热普鲁兰酶菌株的筛选及发酵条件的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2001 28(1):39-43 猜你喜欢: 1. 关于医学开题报告范文 2. 药学论文开题报告 3. 生物制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4. 药理学开题报告范文 5. 药品市场营销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6. 药学论文题目大全

玉米黄色素研究进展论文

食品保鲜剂玉米黄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与常用的合成抗氧化剂( BHT) 在抗氧化能力上进行比较,在氧化的最初一段时间内,玉米黄色素的抗氧化能力强于BHT。玉米黄素可防止食品中脂质和维生素的氧化,保持食品的营养物质和风味不因氧化而破坏,延长食品的保鲜期,因而玉米黄素是一种十分理想的天然食品保鲜剂。生产上将玉米黄素常用于固体食品中。天然着色剂应用安全无毒的天然食用色素代替合成食用色素食品是工业发展的趋势。玉米黄素本身就是食物中的正常成分,玉米黄素分子中的2 个六元碳环上的1 个含氧基团使其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有较强的着色能力;同时兼有营养强化或一定药理作用,调节人体代谢有积极作用,符合天然食品添加剂“天然”、“营养”、“多功能”的发展方向。玉米黄质因其较强的着色能力,使其作为一种天然食品着色剂而被欧美等许多国家批准为食用色素。新型饮料玉米黄素广泛存在于水果、蔬菜、花卉中,而作为类胡萝卜素的主要成分之一,它具有预防AMD、白内障、心血管病等作用。玉米黄质作为一种保健食品添加剂,在美国FDA 已批准玉米黄质为新型营养添加剂应用于食品中,其用量一般不超过 5%。虽然将玉米黄素作为主要功能成分的保健品开发还不够成熟,但玉米黄素天然来源丰富,开发利用玉米黄素具有广阔的前景。养殖饲料与其他类胡萝卜素相比,玉米黄质可均匀地沉积在家禽的肉和鸡蛋的蛋黄中,所以更能够增强家禽和鱼类的色素沉积。饲料中高剂量添加的叶黄素使家禽的肉和鸡蛋的蛋黄呈黄绿色的色泽,而富含玉米黄质的玉米做饲料,可使家禽的肉呈黄红色的色泽,并能很好地沉积在家禽的肉中使其着色。玉米黄质用作饲料添加剂,可有效改善动物营养状况、蛋黄、家禽肉类及皮肤等色泽。在肉禽体内,玉米黄质沉积于爪、喙及皮下脂肪中使其着色、提高家禽胴体品质。在产蛋家禽体内,玉米黄质沉积于卵黄中使其呈黄色,提高了蛋的品质,并增加其营养价值。此外,由于玉米黄质的光保护能力,它可以作为光敏细胞的保护剂,,玉米黄素还具有保护皮肤、延缓衰老、减少脂褐素形成的作用使得玉米黄素在化妆品领域崭露头角这使其在化妆品领域崭露头角。

玉米黄色素 Corn Color 异名:Maize Yellow;日本天然No289成分:主要成分为玉米黄素(zeaxanthin)和隐黄素(cryptoxanthin)。性质与指标:黄色粉末、糊状及液体或(溶于油脂中的)黄色油状液体,低于10℃时为橘黄色半凝固膏状物。相对密度。溶于乙醚、石油醚、丙酮、酯类,不溶于水。稀溶液呈柠檬黄色,不耐光,40℃以下稳定,100℃下7h褪色。耐酸碱,不受铁。铅离子影响。LD50>(小鼠,经口)。光谱数据:入max(petroleum ether):445nm。来源:从禾科植物玉镯黍(Zea mays)黄粒种子的角质胚乳中提取而得。用途:用于人造奶油、鱼糜制品、面条、冷饮、氢化植物油。糖果和焙烤制品等的着色,为黄色着色剂。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研究进展论文

海洋生物来源药物先导化合物的研究进展【摘要】 海洋生物中活性物质丰富,本篇文章对国内外近3年来从海洋生物中分离提取到的萜类化合物以及糖苷类化合物进行了归纳,并对其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这些新发现的萜类化合物广泛分布于海藻、珊瑚、海绵以及一些海洋真菌等海洋生物中,主要以单萜、倍半萜、二萜、三萜结构型式存在;而糖苷类化合物在海藻、海绵、海参、海星等海洋生物中发现大部分以糖苷脂、甾体糖苷、萜类糖苷型式存在。【关键词】 海洋生物 萜类化合物 糖苷类 生物活性【Abstract】 Marine organism show some important biological activities. This paper reviews terpenoids and glycosides from marine organism at home and abroad since 2005, and provides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reasonable exploitation and application. Terpenoids are mainly occurred on marine algae, coral, sponge and some fungi by monoterpene, sesquiterpene, diterpene and triterpene. And glycosides with structures of lipid, steroid and terpenoid are distributed to marine algae, sponge, sea cucumber and starfish.【Key words】 Marine organism; terpenoid; glycoside; bioactivity海洋是生命之源,由于海洋环境的特殊性,具有高压、低营养、低温(特别是深海)、无光照以及局部高温、高盐等生命极限环境,海洋生物适应了海洋独特的生活环境,必然造就了海洋生物具有独特的代谢途径和遗传背景,必定也会有新的、在许多陆地生物中未曾发现过的新结构类型和特殊生物活性的化合物。萜类物质是一类天然的烃类物质,其分子中具有异戊二烯(C5H8)的基本单位。故凡由异戊二烯衍生的化合物,其分子式符合(C5H8)n通式的均称萜类化合物(terpenoids)或异戊二烯类化合物(isopenoids)。但有些情况下,在分子合成过程中由于正碳离子引起的甲基迁移或碳架重排以及烷基化、降解等原因,分子的某一片断会不完全遵照异戊二烯规律产生出一些变形碳架,它们仍属于萜类化合物。海洋生物中萜类化合物主要以单萜、倍半萜、二萜、二倍半萜为主,三萜和四萜种类和数量都较少,且大部分以糖苷形式存在。萜类化合物是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分布于海藻、珊瑚、海绵、软体动物等海洋生物中,具有细胞毒性、抗肿瘤活性、杀菌止痛等活性作用。糖苷的分类有多种方法,按照在生物体内是原生的还是次生的可将其分为原生糖苷和次生糖苷(从原生糖苷中脱掉一个以上的苷称为次生苷或次级苷);按照糖苷中含有的单糖基的个数可将糖苷分为单糖苷、双糖苷、三糖苷等;按照糖苷的某些特殊化学性质或生理活性可将糖苷分为皂苷、强心苷等;按照苷元化学结构类型可分为黄酮糖苷、蒽醌糖苷、生物碱糖苷、三萜糖苷等,海洋类的糖苷大部分是按照此特点分类的,主要包括鞘脂类糖苷、甾体糖苷、萜类糖苷和大环内酯糖苷等,在很多海洋生物如海藻、珊瑚、海参、海绵等中均发现有糖苷类化合物存在。已有的研究表明海洋糖苷类成分大都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炎、抗菌、增强免疫力等生物活性。抗白血病和艾氏癌药物阿糖胞苷Ara-C(D-arabinosyl cytosine) 1、抗病毒药物的Ara - A 2以及Ara-C的N4-C16-19饱和脂肪酰基化衍生物3是海洋糖苷类药物成功开发的典范〔1〕。本篇文章对国内外自2005年来从海洋生物中分离提取到的萜类化合物以及糖苷类化合物进行了总结。1 萜类化合物 单萜 2005年M. G. Knott等人〔2〕对从红藻Plocamium corallorhiza中分离得到的三种多卤代单萜化合物plocoralides A-C(1~3)〔3,4〕进行了活性研究,发现化合物Plocaralides B(2), C(3)对食管癌细胞WHCOI具有中等强度的细胞毒作用,这些化合物具有卤素取代基。 倍半萜 从海泥来源的真菌Emericella variecolor GF10的发酵液中分离得到两个新型的倍半萜化合物6-epi-ophiobolin G(4)和6-epi-ophiobolin N(5),化合物在1~3μM浓度时能使神经癌细胞Neuro 2A凋亡,同时伴随细胞萎缩和染色体聚集〔5〕。这一类ophiobolins是天然的三环或四环的倍半萜化合物,对线虫、真菌、细菌以及肿瘤细胞有着普遍的抑制活性。Willam Fenical等人从海洋沉积物分离得到一株放线菌CNH-099,在该菌的代谢产物中分离到具有细胞毒作用的新颖的 marinonc 衍生物 neomarinone(6)、isomarinone(7)、hydroxydebromomarinone(8)和methoxydeuromomarinonc(9),它们均是倍半萜萘醌类抗生素。Neomarinone(6)和marinones(7~9)对HCrll6结肠癌细胞显示中等程度的体外细胞毒作用(IC50=8μg/ml),而且,neomarinone(6)对NCI-s60癌细胞也具有中等程度细胞毒作用(IC50=10μg/ml)〔6〕。化合物花侧柏烯倍半萜(10~12)从希腊北爱情海希俄斯岛采集的红藻 L. microcladia中分离得到〔7〕。红藻 L. microcladia 经有机溶剂CH2Cl2/MeOH (3:1)提取,以Cyclohexane/EtOAc(9:1)为洗脱液进行硅胶柱层析,最后经HPLC纯化得到化合物(10-12)。该试验并对化合物活性进行了研究,发现三种化合物均对肺癌细胞NSCLC-N6 和 A-549有抑制作用,化合物(10):IC50= μM (NSCLC-N6)和 μM (A-549),化合物(11):IC50 = μM (NSCLC-N6) 和 μM (A-549) ,化合物(12):IC50= μM (NSCLC-N6)和 μM (A-549)。后两个化合物对肺癌细胞毒活性作用明显高于第一个化合物,推测可能由于后两个化合物结构中酚羟基以及五环内双键的存在提高了化合物活性,而化合物中溴原子的存在并没有对其活性构成影响。从中国南京采集的红藻L. okamurai也分离出四种衍生的花侧柏烯倍半萜化合物,分别是Laureperoxide (13), 10-bromoisoaplysin (14), isodebromolaurinterol (15)和10-hydroxyisolaurene (16)〔8〕。5种snyderane倍半萜(17~21)化合物从红藻L. luzonensis中分离得到〔9〕。从一个软海绵种属Halichondria sp中分离得到四种具有抗微生物活性的含氮桉烷倍半萜化合物halichonadins A-D(22~25)〔10〕。该海绵采集于日本冲绳运天港, kg样品溶于4L MeOH,所得的115g MeOH提取物分别用1200ml EtOAc和400MlH2O萃取, EtOAc萃取物经硅胶柱层析后,洗脱液为MeOH/CHCl3(95:5)和石油醚/乙醚(9:1),得到化合物halichonadins A-D(22~25)和已知化合物acanthenes B、C。活性检测实验显示:化合物halichonadins A-D均具有抗细菌活性,同时halichonadins B和C也具有抗真菌活性,化合物halichonadins C对新型隐球菌(Cryptococcus neoformans)的半致死浓度(IC50)达到μg/ml。三个部分环化的倍半萜(26~28)化合物具有抑制磷酸酶Cdc25B活性,从海绵Thorectandra sp.中分离得到〔11〕。冷冻的海绵样品经4℃去离子水浸泡冷冻干燥后得到的干涸物, 随后用MeOH/CH2Cl2(1:1)和MeOH/H2O(9:1)的有机溶剂提取获得粗提物。采用活性追踪的方式,对粗提物(IC50=8μg/ml)进一步分离,将其溶于100mlMeOH/H2O(9:1)有机溶剂中,得到的粗提物加入300ml正己烷,获得水相部分溶于MeOH/H2O(7:3)的溶剂中,再用300ml CH2Cl2提取得到的部分经活性测定显示对磷酸酯酶抑制活性最强(IC50=6μg/ml),之后采用反相C-18柱HPLC分离,得到部分环化的倍半萜化合物(26)16-oxo-luffariellolide(12mg, tR=18min),化合物(27) 16-hydroxy-luffariellolide ( mg, tR=19min)以及化合物(28) luffariellolide (, tR=38min)。五种属于倍半萜类的化合物hyrtiosins A-E (29~33),从中国海南两个不同地方的海绵Hyrtios erecta种属中分离得到〔12〕。氧化的倍半萜化合物gibberodione(34), peroxygibberol(35) 和 sinugibberodiol(36)从台湾软珊瑚Sinularia gibberosa分离得到〔13〕,化合物(35)具有较温和的细胞毒性〔14〕。从珊瑚Eunicea sp.中提取的七种倍半萜代谢产物(37~43)〔15〕,含有榄烷,桉烷和吉玛烷骨架结构,研究显示对Eunicea 种属的疟原虫具有轻度的抑制作用。 二萜 以前很少有从绿藻中分离得到萜类化合物的报道,但是与2004年相比,提取的代谢产物数量有所增加〔16〕。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采集的绿藻Caulerpa brownii中分离出许多新型二萜类化合物,其中化合物(44~48)在没有分支的绿藻中提取得到〔17〕,而类酯萜化合物(49)是从分支的绿藻中获得,该研究同时显示提取的类酯萜化合物对细胞、鱼类、微生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毒性作用〔18〕。日本Koyama K等人从褐藻Ishige okamurae来源的未知海洋真菌(MPUC 046)中分离到一种新型的二萜类化合物phomactin H(50)〔19〕。真菌(MPUC 046)经含150g小麦的400ml海水25℃发酵培养31天后,采用CHCl3溶剂提取、硅胶层析及HPLC纯化得到phomactin H。该化合物同已发现的phomactin A-G化合物一样,均属于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拮抗剂,能抑制PAF诱导的血小板凝聚,同时推测此活性与化合物的某个特定骨架结构有关。从法国南部大西洋海滨采集的褐藻Bifurcaria bifurcata中分离得到(51~55)五种新型的极性非环状二萜类化合物〔20〕。该褐藻经CHCl3/MeOH(1:1)提取,硅胶层析(洗脱液为不同比例的Hexane,EtOAc,MeOH),经反相C-18柱HPLC纯化获得十二种化合物,其中五种为新型二萜类化合物。化合物(51~53)在Hexane: EtOAc(2:3)洗脱液中发现,而化合物(54)和(55)则从Hexane: EtOAc(1:4)洗脱液中获得。6种新型的Dactylomelane二萜类化合物 (56~61)从西班牙特纳里夫南部家那利群岛采集的红藻Laurencia中分离得到〔21〕,其结构具有C-6到C-11环化的单环碳新型结构。采集的红藻经CH2Cl2/MeOH(1:1)有机溶剂提取后,用洗脱液Hexane/CHCl3/MeOH(2:1:1)进行Sephadex LH-20反相色谱分离,结合TLC点样筛选的部分用洗脱液EtOAc/hexane(1:4)进行硅胶柱层析,最后采用硅胶柱进行HPLC纯化得到六种新型的单环碳二萜类化合物Dactylomelans。从红藻L. luzonensis中也分离得到二萜类化合物luzodiol (62)〔9〕。一个溴代二萜类化合物 (63)从日本其他红藻Laurencia物种中分离得到 〔22〕。Xenicane二萜类化合物(64~71)从台湾珊瑚Xenia blumi分离出来,而化合物xeniolactones A-C (72~74)则是从台湾Xenia florida中分离出来的〔23〕。化合物 (64~67), (69), (70) 和 (72)具有轻微的细胞毒性作用。非Xenicane代谢产物xenibellal (75)对Xenia umbellata也具有轻微的细胞毒性作用〔24〕。化合物Confertdiate (76)是一个四环的二萜类物质,从中国珊瑚Sinularia conferta中分离得到〔25〕。从史密森尼博物院癌症研究所收集的海葵中分离得到的二萜类化合物actiniarins A-C (77~79)能适度抑制人cdc25B磷酸酶重组〔26〕。 Periconicins A,B (80~81)〔27〕是从内生红树林真菌Periconia sp.分离得到的二萜类的新化合物,能抑制不同微生物的生长活性,诸如bacillus subtilis ATCC 6633, Staphylococcus aureus ATCC 6358p, Staphylococcus epidermis ATCC 12228等等。南海真菌2492#是从采自香港红树林植物Phiagmites austrah样品中分离得到的,从2492#菌株的发酵液中分离得到的两种二萜类化合物 (82~83)有很好的生理活性〔28〕,如抗肿瘤、降压、调整心率失常,同时降压调整心率失常的作用在相同的条件下优于临床现用的阳性对照物。从中国红树林植物Bruguiera gymnorrhiza分离出二萜类化合物 (84~86),化合物(86)对小鼠成纤维细胞具有适当的细胞毒活性〔29〕。也从中国红树林另一物种Bruguiera sexangula var. rhynchopetala分离出三种二萜类化合物 (87~89) 〔30〕。与之结构相似的二萜类化合物 (90~93)从中国Bruguiera gymnorrhiza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 (92)和 (93)有轻微的细胞毒活性〔31〕。 二倍半萜 Willam Fenical研究小组从曲霉属Aspergillus海洋真菌(菌株编号CNM-713)分离到一个新的二倍半萜化合物aspergilloxide (94),该化合物为含有25个碳原子的新骨架,对人的结肠癌细胞HCT-116有微弱的细胞毒活性〔32〕。在此之前,Willam Fenical等人从巴哈马的红树林中的漂浮木中也分离到一株真菌Fusarium heterosporum CNC-477, 并从中分离得到一系列多羟基二倍半萜类化合物neomangicols A-C(95~97)〔33〕和mangicols A-G (98~104)〔6〕,它们的结构如下图所示。Neomangicols的骨架为25个碳的二倍半萜,是首次从天然物中分离得到。药理实验显示化合物 (96)具有和庆大霉素大致相当的对革兰阳性细菌的抑制能力,化合物 (98)和 (99)对MPA(phorbol myristate acetate)诱导的鼠类耳朵水肿有抗炎症活性。 三萜 从海洋生物中提取得到的三萜类化合物主要以三萜皂苷、三萜烯类、三萜糖苷等形式存在。四环三萜皂苷类化合物nobilisidenol (105) 和 (106)是从中国黑乳海参Holothuria nobilis分离得到的〔34〕。采集于福建东山的黑乳海参洗净切碎后用85%的EtOH冷浸提取,得到的流浸膏均匀分散于水中,依次用石油醚、二氯甲烷、n-BuOH萃取,研究发现n-BuOH提取物经大孔吸附树脂、正相硅胶层析、反相C-18硅胶柱层析以及反相C-18 柱HPLC分离得到三萜皂苷类化合物nobilisidenol (105)和(106)。易杨华等同时从海参中提取到了其它的三萜糖苷类化合物以及三萜皂苷脱硫衍生物〔35,36〕。三萜烯类化合物intercedensides D-I(107-112)从中国海参Mensamaria intercedens中分离得到,具有细胞毒功能〔37〕。新西兰海参Australostichopus mollis是单硫酸酯三萜糖甙化合物mollisosides A(113), B1(114) 和 B2(115)的来源〔38〕。具有细胞溶解作用的三萜类化合物sodwanone S (116)是从印度洋多毛岛采集的海绵Axinella weltneri中分离得到的〔39〕。三萜苷类化合物sarasinosides J-M (117-120)分离自印尼苏拉威西岛采集的海绵Melophlus sarassinorum,对B. subtilis和S. cerevisae的细菌具有抗微生物活性作用〔40〕。2 糖苷类化合物从中国海南采集的甲藻A. carterae中分离得到一种不饱和的糖基甘油酯化合物(121)〔41〕。甲藻采集于中国海南三亚,经分离筛选得到的A. carterae大规模培养后用甲苯/MeOH(1:3)的有机溶剂提取,所得干涸物分别用甲苯、1N NaCl 水溶液提取。研究发现有机相提取物经硅胶柱(洗脱液为不同比例的MeOH/CHCl3)、反相C-18硅胶柱层析(洗脱液为MeOH/H2O=9:1),最后经反相C-18柱制备型HPLC(流动相为MeOH/H2O =95:5)分离纯化得到25mg不饱和的糖基甘油酯化合物(121)。从多米尼克普次矛斯采集的绿藻Avrainvillea nigricans中可以分离出一个甘油酯avrainvilloside(122),该化合物含有6-脱氧-6-氨基糖苷部分〔42〕。两个甘油一酯化合物homaxinolin(123)和(124),磷脂酰胆碱homaxinolin(125)以及能抑制细胞生长的脂肪酸(126)是从韩国海绵Homaxinella sp.中分离得到的〔43〕。从红海采集的海绵Erylus lendenfeldi分离得到的两个甾体糖苷类化合物erylosides K(127)和L(128)能选择性的抑制酵母菌株的rad50芽体,rad50能修复协调受损的双链DNA〔44〕。海参Stichopus japonicus是五种糖苷化合物SJC-1(129),SJC-2(130), SJC-3(131), SJC-4(132) 和 SJC-5(133)的主要来源〔45〕。五种化合物均从弱极性CHCl3/MeOH部分分离出来,其中SJC-1(129), SJC-2(130), SJC-3(131)是典型的鞘甘醇或植物型鞘甘醇葡萄糖脑苷脂类化合物,含有羟基化或非羟基化的脂肪酰基结构。SJC-4(132) 和 SJC-5(133)也含有羟基化的脂肪酰基结构,但是含有独特的鞘甘醇基团,是两种新型的葡萄糖脑苷脂类化合物。Linckiacerebroside A(134)是从日本海星Linckia laevigata分离出的一种新型糖苷脂化合物〔46〕。甾体糖苷孕甾-5, 20-二烯-3β-醇-3-O-α-L-吡喃岩藻糖苷(135) 和 孕甾-5, 20-二烯-3β-醇-3-O-β-D-吡喃木糖苷(136)从中国短足软珊瑚Cladiella sp.中分离得到〔47〕。将新鲜的软珊瑚干质量 kg用乙醇在室温下浸泡 3 次, 合并提取液, 减压浓缩后得到深褐色浸膏 用30%的甲醇溶解后, 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 石油醚提取液经减压浓缩后得棕黑色胶状物 ,将此提取物硅胶柱减压层析, 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溶剂体系梯度洗脱, 从石油醚/乙酸乙酯(20:80)洗脱液中所得的洗脱部分在反相C-18柱上进行HPLC分离, 用MeOH洗脱得到化合物60mg(135)和3mg(136),该类化合物具有抗早孕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活性。四种甾体糖苷化合物(137-140)是从中国珊瑚Junceella juncea EtOH/CH2Cl2提取液中分离得到〔48〕。3 结语目前,从海洋生物中发现的萜类和糖苷类天然化合物的数量近几年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有些化合物的活性确切而且活性作用强烈是很有希望的一些药物先导化合物,但是用于临床研究的化合物还相对较少,因此开发更多新的天然化合物是有必要的。其次,从海洋生物中发现的活性化合物也存在着活性较低或毒性较大等问题,可以通过对其结构进行修饰,使其活性达到最佳效果。此外,从海洋生物中提取的活性化合物含量通常较低,而且化合物在提取过程中受到提取试剂、方法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所以采用化学合成的方法进行化合物的半合成或者全合成解决化合物在提取过程中结构易变、试剂耗量大等缺点。例如从海洋真菌中发现的结构新颖,有抗菌、抗癌和神经心血管活性的物质头孢菌素C,就是从海洋真菌中分离得到的,这是一大类半合成的广为人知的抗生素,它已广泛用于临床〔49〕。所以采用合成或半合成的方法解决活性化合物作为药源的大量生产方式是通行的。我们期待着这些药物先导化合物在药物开发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就这水平还写论文.真背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①比阿培南(biapenem)。②厄他培南(ertapenem)。③多利培南(doripenem)。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已由第一代发展到第四代,近年来无新品种问市,上世纪完成临床评价的头孢丽定(cefclidin)与头孢露南(ceflurenam)至今未见上市报道。当前致力于研究开发抗MRSA活性与对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稳定性有所增强的头孢菌素。进入临床试验的有:①头孢比普(ceftabiprole,BAL9141)具有较强的抗MRSA、PRSP活性,其水溶性前药头孢比普酯(ceftabiprole medocaril,BAL 5788,Ro 639141)在体内迅速分解出头孢比普而发挥作用。②BMS-247243对MRSA的MIC90为4 μg/mL,且对ESBLs稳定。③CAB-175(CB 181963)[8]与S-3578[11]抗MRSA活性与万古霉素相似,NB-2001与TAK-599(PPI-0903,T-91825)活性比万古霉素强。④试验中的还有RWJ-54428(MC-02479)与RWJ-442831等。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上世纪临床应用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有克拉维酸、舒巴坦与他唑巴坦3种。此间曾发现多种新抑制剂,但大都未见进一步研究报道。当前进入Ⅰ期临床试验的有氧青霉烯类化合物AM-112,为一广谱β-内酰胺酶抑制剂,对C组β-内酰胺酶的抑制作用比已有的品种强,抑制A、C与D组β-内酰胺酶的IC50分别为、2与2 μg/mL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已由第一代发展到第三代。①近年上市的泰利霉素(telithromycin)为第一个临床应用的酮内酯(ketolide),属第三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②开发中的赛霉素(cethromycin,ABT-773)性能与泰利霉素相似。③酮内酯A-217213抗肺炎链球菌包括耐大环内酯的菌株活性比泰利霉素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亦有较强活性。④6,11-双环酮内酯EDP-420 (EP-13420,S-13420)对大环内酯耐药的链球菌、葡萄球菌作用强,对其他呼吸道病原菌、消化链球菌等厌氧菌、鸟型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亦有较好作用,药物动力学性质优于泰利霉素,肺组织浓度高,正在进行Ⅱ期临床试验。⑤研究中的酮内酯还有HMR-3647,TE-810与TEA-0769等。⑥将泰利霉素的杂环取代基侧链引入十六元大环内酯泰乐霉素(tylocin)的4'-位,得到的衍生物对耐红霉素的肺炎链球菌有较强活性(MIC μg/mL)。⑦放线菌Dactylosporangium aurantiacum产生的十八元大环内酯OPT-80(PAR 101,tiacumicin B)抗菌谱窄,主要抗革兰阳性菌,特别对艰难梭菌有很强作用,目前作为专治艰难梭菌腹泻的药物正在进行Ⅱ期临床试验。四环素类抗生素该类抗生素耐药性发展严重,30余年来研究几无进展,迈入本世纪后在结构修饰中有两大发现:⑴甘氨环素(glycylcycline)类化合物 对起源于核糖体保护与外排机制的耐药菌都有作用,其中替吉环素(tigecycline,叔丁基甘氨酰氨基米诺环素,GRA-936)对临床分离的重要致病菌(包括耐四环素、糖肽与氟喹诺酮类的革兰阳性菌)有广泛活性,对MRSA、PRSP与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的MIC90分别为、与 μg/mL,优于万古霉素、合杀菌素(synercid)与利奈唑酮(linezolid)。在低浓度(≥ μg/mL)下,即可抑制四环素的高度耐药菌(MIC≤128 μg/mL)。口服300 mg,Cmax μg/mL,AUC μg·h-1·mL-1,t1/2长达36 h。静注治疗腹腔与皮肤软组织等感染的有效率与细菌清除率均在90%左右,不良反应发生率约3%,主要为头痛、发热与消化道反应。⑵氨甲环素(aminomethylcycline)类化合物 是在四环素的9位上连有氨甲基的四环素,BAY 73-6944(PTK 0796)抗菌谱广。喹诺酮类抗菌药喹诺酮类抗菌药已由第一代发展到第四代,抗菌谱陆续扩展,抗菌活性不断加强。在新旧世纪之交,此类药物研究出现两大值得关注的动向。⑴ 继续研发第四代氟喹诺酮;⑵ 注意研究结构变幅更大的喹诺酮主要抗MRSA等革兰阳性耐药菌的药物⑴ 糖肽类抗生素;⑵ 酯肽类抗生素;⑶ 链阳霉素类抗生素;⑷ 寡糖类抗生素;⑸ 恶唑酮类抗菌药;⑹ 其他合成抗菌药抗结核药物⑴ 抗结核抗生素:报道新抗结核抗生素10种:阿齐斯霉素A,B (azicemicin A,B),卡普拉霉素A,B (caprazamycin A,B),美菌素(eulicin),扁枝衣霉素(everninomicin),蔷薇菲林(roseoferin),硫内酯霉素(thiolactomycin),结核内酯霉素(tubelactomicin)与抗生素GE2270A。⑵ 合成抗结核药:①硝基咪唑并吡喃类化合物。②二芳基喹啉类化合物。③二胺类化合物。④被纳入新结核药物管线(New TB drug pipeline)研究开发的品种。具有新作用机制的抗生素探索微生物对作用机制相同的或化学结构相似的抗生素都有交叉耐药性,探索开发具有全新作用机制或全新结构的化合物是克服现有抗生素耐药性的重要的途径之一。汲取新理论,采用新技术,建立新模型,进行高通量筛选,可获得具有新作用机制的天然物,但往往因活性、毒性、溶解性、生物利用度等问题,需适当进行结构修饰,以期优化成新药。

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进展情况

毕业论文进展情况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结题阶段。

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组建课题团队,确定研究课题,撰写开题报告。

(2)制定调研方案,完成前期调研资料整理汇总。

(3)设计调查问卷,开展问卷调查,汇总调查结果并分析、归纳,撰写报告。

2、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1)整合教学资源,设计课件模板,并通过教学实践进行调整、改进。

(2)建立教学资源共享机制,设计课件定制订单模板,开展个性化的课件定制服务,不断修改、完善。

(3)开展教学实践,整理研究资料。

3、第三阶段:结题阶段

(1)整理研究数据,形成研究报告。

(2)组织内部评估。

(3)整理课题建设材料,进行总结、评估,完成结果分析并撰写相关论文,申报并迎接评审。

课题研究进度安排,只是计划,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其他的情况。但进度安排依旧不可少,可以为我们明确研究方向,让个人更清晰,知道要做什么。同时,课题负责人也要根据研究课题的实际情况,来合理调整,以便更好地完成课题研究任务。

论文中期检查表的论文进展情况如下:

一、选题质量:(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填写:选题是否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能否体现综合训练要求;题目难易程度;题目工作量;题目与生产、科研、经济、社会、文化及实验室建设等实际的结合程度)

1、本题目符合机械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能够充分锻炼和培养分析问题和实际操作能力,能够体现综合训练的要求。

2、本题目难易适中,符合本科毕业设计要求。

3、本题目工作量适中,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4、所选题目10t桥式起重机总体的设计与实际贴合比较紧密,在实际的应用中比较广泛。在设计过程中,对机器的零件的设计和计算对我来说是以往所学知识的总结和应用,所以能够满足综合训练的要求。

二、开题报告完成情况:根据自己在各方面资料的收集和整理,通过对可行性的分析,结合老师给的题目的选择,我完成了这次设计的选题。在选题结束之后,通过自己认真查阅相关的资料,最后结合本身的实际情况和设计的时间任务完成了开题报告。

三、阶段性成果:

1、通过对10t桥式起重机的了解,再加上老师对我们的讲解,算是对10t桥式起重机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前期阶段主要是对有关于10t桥式起重机的各方面的文献和资料进行搜集,为设计以后的设计做了必要的准备。

2、中期阶段主要是依据参考资料,从上面找到一些关于关于10t桥式起重机的信息,首先对其零部件有了大致的了解,其次是已有了大概的设计方法,并开始了一些基本的结构设计。

3、正在进行装配图的CAD画图和设计说明书。

四、存在主要问题:

由于这是我第一次单独进行10t桥式起重机总体设计,所以刚开始进展的并不是很顺利。

而我对这方面的知识掌握比较少,所以需要在图书馆和网上查找更多的相关资料,对有关起重机的知识进行更深入的了解。不过我坚信,只要自己努力和在指导老师的指引下,我能把各方面的问题逐个击破,最终顺利完成毕业设计。

五、指导教师对学生在毕业实习中,劳动、学习纪律及毕业设计(论文)进展等方面的评语。

写论文中期检查表的论文进展情况的注意事项:

1、“专业、 指导教师、类型、论文题目、支撑论文科研课题来源、 论文类型、论文经费”来源 务必填写准确,特别要注 意与论文选题报告中相关内容及学位论文相关内容保持-致。

2、“论文工作实际进展、取得的研究成果”中的内容注意与选题报告、学位论文相关内容保持一致,特别是各种时间进度。

3、“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要结合选题报告和学位论文的内容来写,不能空洞无物。“导师对论文工作的评价”要手写,不能打印。

5、打印时要双面打印,一式二份。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