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财政研究期刊编辑部主任是谁

发布时间:2024-07-08 22:02:50

财政研究期刊编辑部主任是谁

郭连成,男,1953年7月生。经济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本科和研究生均毕业于吉林大学,于1982年获硕士学位。1990年博士研究生毕业于苏联莫斯科财政学院财政金融系,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在苏联解体前获得其经济学博士学位的学者之一。曾任《东北财经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东北财经大学科研处处长、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等职。现任辽宁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财经大学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主任、《新兴经济体研究》(以书代刊)主编。现为东北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世界经济两个博士点的学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辽宁省优秀专家、辽宁省劳动模范、辽宁省教科文卫系统职业道德标兵;大连市优秀专家、大连市特等劳动模范、大连五一奖章获得者、大连市“三育人”标兵;首届、第二届和第四届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会长奖获得者;连续五届荣获东北财经大学杰出学者称号。 主要学术任职:中国亚洲太平洋学会副会长、中国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秘书长、辽宁省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原国立十六中(现铜陵市第一中学)学生。 1937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43年上海法学院学习,1944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45年在重庆“特园”召开的中国民主同盟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罗涵先与史良等一起被增选为民盟中央委员。1945年,民盟重庆市支部成立时,当选为第一届支部委员。1944年后,任《工商新闻》编辑部主任,中华职业教育社干事,《展望》编委,民盟中央宣传委员会委员兼秘书,《民主报》社论委员会委员兼秘书。1946年重入上海法学院读书。1949年后,任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研究室专门研究委员,《中国金融》编辑部主任,财政经济出版社编辑室副主任,农业出版社编辑室主任、副总编辑,《中国农业年鉴》主编,民盟中央副秘书长。1982年后,任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落实政策办公室主任,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农学院农业经济系及经济贸易系兼职教授,中国农业经济学会顾问,国际农业经济学家协会会员,中国中外社会文化交流协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协会会长,中国乡镇企业家委员会理事长,《中国黄金海岸年鉴》主编,《中国非国有经济年鉴》主编。2002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走访民盟中央机关,同民盟中央领导人丁石孙、罗涵先等座谈,共商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大计。陪同走访的有贾庆林、曾庆红、王刚、刘延东等领导同志。中国非国有经济年鉴1998年,中国非国有经济年鉴创办,罗涵先担任主编。1999年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2010年,罗主席在北京医院高干病房住院,空闲时,经常关心年鉴发展。罗公指出,编辑年鉴的关键环节是制定一个好的大纲。2008年,罗公说,中国非国有经济年鉴的复刊是我国新闻出版界的一件大事。年鉴工作方面,罗副主席秘书兼年鉴张晓东表示,能够接任中国非国有经济年鉴是一件很荣幸的事。2011年12月3日,中国非国有经济年鉴2000-2011发布,名誉主编罗涵先。2013年4月,中国非国有经济年鉴2012发布。中国非国有经济研究会成立中国非国有经济研究会是依托中国非国有经济年鉴品牌和专家资源,2011年发起筹备,于2012年依法注册登记的国际型社会团体,宗旨是为企业立言、办事、办会。2013年4月,第二届中国非国有经济发展年会召开,会上中国非国有经济研究会揭牌。

我是刘家伟 我正在读初中

......我现实生活中认识3个刘家伟。。。加上全国的得有10来个吧!

军事历史研究编辑部主任

彭玉龙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和百科研究部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研究室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大校军衔。长期从事抗日战争史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项目《中国抗日战争史》课题组成员。

肖裕声,祖籍衡阳,1950年生于贵阳。他是一个有着三个弟弟的大哥哥。学生时代的肖裕声特别喜欢的就是读书和无线电,一有时间就摆弄一些电子元件,拼装个收音机什么的。1968年,肖裕声中学刚毕业,就走进了贵阳市塑料二厂,当了一名工人。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里,虽然年龄不大,但是肖裕声早早地就懂得了尊重老师傅,努力工作,积极参加厂里的学习宣传活动,因此上上下下的领导、老师傅们都很喜欢这个聪明灵气的小伙子。1969年,和许多青年人一样得知贵阳市征兵的消息后,立刻赶去报了名,尽管厂领导舍不得让他离开,但终究耐不过他的软磨硬泡。至今肖裕声还记得:“到武装部报到的那天,天已经很晚了,黑压压地站了一操场的人,等喊到我名字的时候天已经很黑了。我和同入伍的一批人上了一辆大卡车,被编到了贵州省军区独立师。车子开到部队时,只是觉得没多远,没想到,第二天天一亮,跑出营房一看,原来就是小时候玩过的东山后边,如果走着回家的话也就是15分钟的路程。”这个时候的肖裕声和许多热血青年一样,明白一个道理,参军入伍就是为了磨练自己,要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自找苦吃”。他暗下一个决心,既然当兵,就要以部队为家,越是离家近,越是要严格要求自己。“我是来当兵的,是来锻炼自己的,为的就是像保尔·柯察金那样,将来回想起往事来,不会懊悔”。在当战士的两年期间,逢年过节,他除了一次利用年初一回去两小时外,再没有回过家。说来很有意思,听肖裕声谈到他的中学、入伍、上大学的每个阶段的故事时,我不知道他有没有意识到,其实他的每个阶段的进步都是由坎坷成就的。肖裕声是1966年的老初中生,在学校里是个班干部。他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好干部,可是没想到的是,入团的时候竟然好几个同学表示不同意。这对他一个15岁的孩子来说,刺激很大,由此他学会了反省自己和换位思考。“哦,当时仔细回想一下,那个时候年轻,爱憎分明,要求自己严格,同样要求别人也严格,是方法不对,得罪了同学。”肖裕声回忆说,“从那以后,我就悟出了团结的重要性,与人为善的重要性。”直到1968年赶上“四个面向”,进入工厂,肖裕声的与人为善都做得非常好,“在入团这个问题上,是我人生中遇到的第一次挫折。”1969年入伍,肖裕声被分配到警通连,半年后又被调到放映队。除了完成好下团放映电影的任务之外,他的业余时间用在了练字和画画上。因为他发现,部队出墙报和搞其它宣传活动都需要掌握这方面的技能。肖裕声就是这么一个善于根据工作需要而不断调整自己学习方向的人。在他的心里,始终牢记着入伍前父母对自己的叮嘱:“一定要做一个踏踏实实、本本分分的人。”“几次拉练,我发现部队宣传员在行军途中特别需要一个扩音器,但是当年的条件很艰苦,师首长讲话时用的还是需要用发电机的那种很老式的扩音机。于是我就动脑筋,到处搜罗无线电元器件,结果真让我找到了几样,比如线圈,大功率三极管什么的。声音输入输出的匹配完全是靠我在变压器上一圈一圈试出来的。”肖裕声回忆当年,“拉练的时候,我们宣传员要比别的战友辛苦很多,要提前跑到队伍的前面,唱歌、打快板,鼓舞部队的士气。等队伍走过去了,我们再追上去,超过他们。我当时身上除了背着拉练需要的背包、枪、米袋子、铲子以外,还比其他人背包上多出一个15W的高音喇叭,胸前多出一个装着8节电池的木头盒子‘半导体扩音机’。”尽管贵州的冬天寒冷难耐,尽管肖裕声和战友们的脚上水疱加血疱,尽管累得行军途中经常睡着走路,但是他依然咬紧牙关,目的就是要磨练自己。没有想到的是,肖裕声发明的扩音器在师首长给全师同志们做讲话的时候,给他们团争了大光。“那次拉练到娄山关山顶,部队集合等待师首长讲话,但是因为发电机太重,没有拉到山上来,所以,我做的扩音器有了用武之地。”可以想见,当年站在师首长身后,胸前挂着木头盒子,两手高高地举着扩音器,站在全师人面前的那个小战士,心里会有多么的自豪啊!这一年,肖裕声被评为省军区的“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在那个年代,这可是一种很高的荣誉称号了。由于表现好,肖裕声连续两年被评为“五好战士”并且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提了干,军装也从两个兜改换成了四个兜。1971年部队派肖裕声到昆明军区电影放映师资干部培训班学习,他成绩名列前茅。其实去之前,肖裕声就听到省军区要调他去电影工作站当教员的消息,但是学习结束后,很长时间都没有动静,肖裕声依然按部就班地工作,依然把刻意磨练自己当作首要的任务。直到1974年,肖裕声被部队选派到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之后,他才知道,自己没有被调到军区电影工作站,是因为有人背后打他的小报告,说他的学习成绩很差。作为穿军装的工农兵学员,从走进南京大学的那一天起,肖裕声就被选为副班长和校学生会副主席。但是又是一个没想到,在“文革”特殊背景下,竟然有几个“造反派”同学串联,企图把肖裕声的校学生会副主席、副班长的职务统统换掉。对此,肖裕声看得非常明白,他当机立断,“急流勇退”,向学校提出了辞呈。因为他深知,部队送自己来学习极为不易,许多战友还在第一线工作,自己的任务就是要努力学习,回去更好地为部队服务,不是来搞“政治运动”的。这一年,肖裕声正好24岁。“其实人生的道路有两种走法,一种是先天头脑聪明,后天积累丰富的人,经过努力成了科学家。而我属于脑子聪明,但是前期积累不够,必须抓紧时间补课的那种人。”肖裕声总结说。就是这样,肖裕声在大学期间把所有的精力全部集中在了学习上。大学毕业后不久,他被调到中央军委政治学院工作。1978年肖裕声被分配到北京,在中央军委政治学院政治机关秘书处工作,一个月后,学校成立政治工作教研室,肖裕声被调到教研室的资料室工作。“我一个从贵州大山里走出来的年轻干部,能来到北京,每天能见到那么多的高层军事领导,还能涉及到很多党和国家的高层卷宗资料,我连做梦都没想过。所以我当时对这个工作非常地珍惜。”肖裕声说。“资料室的工作是一个辅助性的工作不是吗?”我问。“的确是,但是我那个时候的想法很单纯,就是两个字,干好!”事实证明,肖裕声确实是把资料员的工作干到了极致,并且从不自觉直做到自觉。工作环境变了,但是肖裕声对于工作的执著与认真踏实的作风没有丝毫的改变。资料室的工作看起来好像不太重要,但是在当年,肖裕声负责的工作并不是人们想象的保存看管资料,这只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大量的工作是为一线(授课的教授)查找资料,甚至替学员准备资料。在肖裕声的身上应了毛主席的那句话:“怕就怕认真二字!”而肖裕声不但认真并且非常的执著。工作没多久,无论是历史博物馆、军事博物馆,还是中央档案馆、军委档案馆,包括中央文献研究室、党史研究室和国家部委的档案馆、资料室,他都跑遍了不说,还结识了许许多多的朋友。就是在无意识的忙碌工作中,肖裕声有机会接触到了许多尘封多年的历史卷宗和档案。这时的他就像遇到了一位深藏不露的历史老人一样,既神秘又充满了好奇,于是便一步一步地向前靠了过去,强烈地被那朦胧的面容吸引着,召唤他前去探访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由于肖裕声把党在大革命时期“国民革命军的政治工作”的资料提供工作做得非常到位,中央军委政治学院专门开设了这门课程。后来参加学习的各军区领导这样评价说,这门课程的开设,为粉碎林彪、“四人帮”后的军队政治工作教学打响了第一炮,是我军早期军事工作的系统探索,填补了一个空白。对肖裕声而言,如果把南京大学中文系的学习经历比做文化补课的话,那么资料室的工作经历则是他对党史、军史、战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积累过程。1979年底,当日历即将翻到新的一年的时候,肖裕声想到了敬爱的周总理,因为不久前在查阅资料的时候,一个选题逐渐地在他心里形成,这便是《周恩来同志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创建军队政治工作的活动》。“对,就以此作为对敬爱的周总理的最好纪念吧!”肖裕声和他的一个同事吴启炎一起,共同完成了这篇文章,标题定为《功著南天铁流千里》,然后投寄给了解放军报社。“我记得很清楚1980年1月5日,解放军报社的一位编辑打来电话,通知我稿件已经被选用,三天后见报。”肖裕声说,那个时候,就他们这么两个小年轻,在解放军报刊发一整版文章,在政治学院引起多大的反响可想而知啊!这之后,他们便一发不可收拾,接连发表了好多篇文章。“当时军报的理论处处长是邵华泽同志,再后来,我们就直接接到军报的约稿了,比如《刘少奇同志在新四军的三年》等文章都是那一年撰写的。”谈到整理资料,肖裕声还有一件难以忘怀的事,那就是他无意中的一个发现:1944年毛泽东在审定谭政《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时亲笔写下了十多段精辟的论述,计3000来字。这个曾与“古田决议”同被党中央规定为全党整风文件和军队固定教材的谭政报告,却被林彪以剥夺谭政“政治工作权威”等“莫须有”罪名、无端地删除原作者谭政的署名,并被打入冷宫达20多年之久。当他把这个情况向当时的教研室副主任、老红军阎稚新报告后,引起了教研室领导陈耶、阎稚新和姜思毅首长的高度关注。经过这几位领导和首长的努力,1984年中央军委批准恢复《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署名篇名并将这个报告重新印发全军学习。这件事在当时影响很大,不仅成为彻底纠正林彪诬陷谭政的冤假错案的重要部分,而且成为继续肃清政治工作领域“左”的影响、政工领域拨乱反正的有力思想武器。回想这件往事让肖裕声十分感慨:“当时还很年轻的我没有想到自己在工作中不经意的发现,会得到领导如此重视。如果不是姜思毅、阎稚新两位老首长的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历史责任感,就不会产生如此大影响。”肖裕声对当年的情景记忆犹新。据说当年他们得到了许多单位和领导同志的鼓励,但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当时,“文革”的遗毒未尽,“名利思想”的大帽子还令人不寒而栗,再加上那论资排辈的年代,他们俩当时的境遇会是什么样子?现在也不难想象。但是,初出茅庐,他们竟然闯了开去。他们的大名一时间引起了军战史学界的关注,甚至军事博物馆设立新展区时,特别邀请肖裕声做他们的顾问。此刻的肖裕声还没有察觉到,自己对学术的追求已经逐渐地从不自觉阶段过渡到了自觉阶段,他给自己确立了三个原则:首先,业内研究的最新动向自己随时要掌握;其次,党和国家、军队需要解决的问题自己必须了解;第三,自己研究的成果一定要能够有创新、有价值。由此决定自己的选题。其实这也是肖裕声文章发表的命中率极高的重要原因。俗话说初生的牛犊不怕虎,在与许多同志讨论问题的时候,他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总是有理有据,毫无保留。也正因此,一些曾经误解他的人对他的印象逐渐改变了。人们发现,这个年轻人的确是一个很单纯并且执著认真的好苗子。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领导开始注意上了这个年轻人,当时学院的副政委乐时鸣就常把肖裕声找去帮助起草文稿,可见对他很是欣赏的。更让肖裕声没有想到的是,他受到了刚解放出来、暂时担任学院副教育长的姜思毅的关注。我在肖裕声的办公室里看到过当年(1982年)他在政治工作教研室工作期间参与编就的《军队政治工作历史资料》,共13册1300万字。一本本发黄了的书籍,无声地讲述着所有编辑人员付出的巨大劳动。1983年5月的一天,也就是在被誉为军中“一支笔”的姜思毅平反后出任政治学院副院长兼党委副书记时,他点名要肖裕声担任自己的秘书。肖裕声是一个悟性很高的人,虽然从来没有做过秘书工作,但是他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总结出了做个好秘书的标准。用他的话来说就是:“首先是全心全意对首长负责。第二就是在处理日常事物中不断地摸索经验,有意识地了解各种情况,为首长提供最有价值的参考意见。第三即是要跟得上首长的思路,抓紧时间学习,多学习。”这就是肖裕声,经得起任何环境的磨练。谈到老首长姜思毅,肖裕声的语气中充满着感情和敬佩:“他是一个大学问家,军内外有名的笔杆子,老革命,天津‘一二·九’学生运动的发起人和组织者之一,在他身边,我学到了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学不到的东西,尤其是首长的战略思维能力、决策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确,如果没有在姜思毅身边工作的这段经历,肖裕声的个人成长之路也许可能是另外一种样式。在跟随这位受人尊敬的首长、学者、长者工作的日子里,肖裕声的各方面得到了很快的提高。首先是没有耽误学术研究,协助首长编辑出版了150万字的《中国共产党军队政治工作七十年史》,同时在日常工作中的协调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作为秘书,肖裕声把首长既当作长辈更当作导师,尤其善于学习首长的长处,善于学习其他秘书工作中的优点,从来没有耽误过一件首长交办的任务。有一次,我看到一篇采访肖裕声的文章,他很有感慨地对记者说:“人生需要战略思维。”工作中,肖裕声掌握了许多哲学道理。1990年,考虑到肖裕声的个人发展,组织上安排肖裕声担任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编研室副主任。1993年,姜思毅首长退居二线,当时的秘书提出要离开,首长身边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接替人员,首长想让肖裕声回来继续担任秘书。已经当了三年副主任的肖裕声二话没说,立刻回到了首长身边,兼任秘书工作。这一年,首长已经73岁了。在肖裕声的思想里,首长就像自己父辈,只要首长需要,随叫随到。在首长秘书中间,肖裕声的口碑很好,几乎是众口一致地说他是一个乐于助人,不求回报的人。由此,肖裕声无论在军界还是地方都有很多好朋友。“人都是相互的。以心换心,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么对待你。”这是肖裕声悟出的道理。1996年,副师职的肖裕声面临着提职,但是部里有一位同志也面临着同样问题,尽管那位同志任职没有他长,条件也各有优势,但肖裕声仍然主动向部领导提出,自己年纪轻,还有机会,这次就让给老同志吧。这件事在院内影响很好。一年后,当部里再度调整正师职干部时,肖裕声几乎是得到了所有人的呼吁。忠诚的“军内高参”2001年是肖裕声人生获得重大突破的一年,由于他倾心竭力于国家安全战略、军事理论、军战史等领域的研究,经常为中央和军委提供重要的决策咨询和建议,并且发表和出版了众多政治、军事、战史论著,贡献突出,肖裕声迈出了他人生重要的一步,组织决定由他担任军事历史研究部副部长(副军职)。2003年肖裕声被中央军委授予少将军衔。2004年他又出任世界军事研究部副部长。从此,在共和国将军的行列中更增添了一位军战史专家。肖裕声是一个忠诚并且值得信任的人,无论是他的领导、共过事的同事都这样评价,他的爱人当然也是一样。“老肖最大的优点就是诚恳、热情、关心人。”她平淡的语言中,透出的是无限的深情。正是因为信任,毛泽东主席的次子毛岸青首长和夫人邵华将军,把自己唯一的儿子毛新宇交给了肖裕声,由他一直担任毛新宇的博士生和博士后的培养工作。肖裕声凭着他优秀的品格和渊博的学识,圆满地完成了这一任务。不仅如此,这些年来,随着事业的进展,肖裕声的工作越来越忙碌,除了本院的研究工作以外,还经常地给中央党校、国防大学、中央部委讲大课,并且更加频繁地到各地参加调研,为高层领导建言献策。2005年和2006年,军科院接到给中央政治局常委讲课的任务后,院长政委亲自点将肖裕声,由他担任授课班子的顾问。而肖裕声依旧是保持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守着党员的党性和学者的良知,一丝不苟,严肃认真。前年上半年,国家领导人访日前,针对中日钓鱼岛存在的争端,肖裕声直接向有关领导同志呈报了一个建议。建议应当尽快调整“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这个提法,新的政策应该体现:主权在我,存在争端,以和平方式解决。“我上午十时送到,领导同志很快就作了批示”。难怪有媒体把他称做“军内高参”。肖裕声对领导同志在百忙中善于听取各种意见的工作作风充满着敬意。党的十七大召开后,军队组织军事理论学习,肖裕声受命为军委领导和驻京各大单位领导讲授了世界军事理论的创新与发展趋势。不仅如此,肖裕声还作为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和平年代》的主讲,先后讲授了“大国的战争思维”等专题十几讲。前年,中央电视台“激情广场”曾经播出了军事科学院组织的一场节目,其中最为振奋人心的一个场景就是院长、政委和所有的军科院研究人员共同合唱《我们是自豪的军科人》,而这首歌的词作者就是肖裕声将军。我相信,这首歌蕴涵了肖裕声对军科院和军事科学研究事业的深厚感情,同时也代表了所有为军事科学研究奉献过心血的军人们的心声。

西克特退役后曾有一些著作,最主要的是:Gedanken Eines Soldaten(一个士兵的思考),1935年修订版。他的很多文件可以在弗赖堡Freiburg的德国军事文献中心找到。一本较旧的两卷的传记“Hans von Seeckt汉斯·冯·西克特”: Aus Meinem Leben,(1866-1917) andAus Seinem Leben, (1917-1936), 由他的助手弗里德里希·冯·瑞本将军General Friedrich von Rabenau在1938和1940年完成,而且他当时使用的一些材料在二次大战中丢失了。2013年比较权威的西克特传记由汉斯·米尔-沃克Hans Meier-Welcker在1967年撰写,书名“Seeckt西克特”。米尔-沃克先生是德国军事历史研究室的主任。

知识就是力量编辑部主任

各位大哥,写点自己的东西行吗????????????????????????只要你认为你可以胜任,你还怕什么?战胜自己就可以,请时刻告诉自己,最重要的是我的行动,别人都无法让你自惭形秽,只有你自己!

时代变幻间,由中国科协主管,科学普及出版社主办的《知识就是力量》杂志已经悄然走过了60个年头。60年的变化,60年的成长,60年的感恩。11月20日,在中国科技馆一层报告厅(新馆),《知识就是力量》杂志举办杂志创刊60周年主题纪念活动及专场科普讲座,以此感谢这么多年来社会各界读者们的鼎力支持与厚爱。本次活动邀请了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编委会主任徐延豪、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规划发展司李建臣司长等嘉宾出席。在会上,徐延豪书记指出,60年来,作为科普杂志的一个优秀代表,《知识就是力量》也始终注意与时代同行,在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学爱好者的支持和关注下,不懈探索、开拓进取,在传播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质、培养科技人才、推动科技进步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堪称我国科普的时代先锋、面向大众普及科学的一面旗帜。他希望,《知识就是力量》要牢牢抓住变革之时代机遇,坚持与时俱进,勇于自我革新,继续发挥专业权威的优势,将《知识就是力量》深度打造为孕育青少年科学梦想的摇篮,弘扬科学精神的殿堂,滋养科技创新的沃土,在引导青少年乃至社会大众认识科学、热爱科学、用好科学的征途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李建臣司长也发表讲话:“非常高兴的是,在前不久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全国报刊媒体融合创新优秀案例100佳’中,我们看到《知识就是力量》杂志路演成功,这是此全媒体平台面向全社会公众和面向同行的一次公开集中亮相,我们能够看到杂志改版这三年为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不仅在纸质科普期刊的内容策划、发行销售上得到更多读者和渠道的认可,更在全媒体平台的搭建上不断创新,取得了不俗的成果。更加可喜的是,就在《知识就是力量》杂志60周年之际,成功完成了体制改革,为品牌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次主题纪念活动,以穿越舞台剧的形式呈现杂志60年的发展历程,由杂志社的编辑们带来的惟妙惟肖的精彩表演,充分展示了创刊阶段、复刊阶段、改刊阶段的杂志风采,旨在发扬传承历代科普工作者的知力精神,点燃青少年的科学梦想。我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事业的先驱和奠基者、《知识就是力量》杂志作者代表高士其之子、高士其基金委员会秘书长、著名辞赋家高志其老师也上台回忆了家父高士其先生与杂志的深厚缘源,他表示,其父高士其先生在1979年为《知识就是力量》杂志创作的复刊词,登在《知识就是力量》复刊后的第一期上,就是1979年1月刊,杂志编辑部用心地请著名作曲家石夫先生把这首词谱成了歌曲。“最近我听到《知识就是力量》杂志带着青少年重新演唱了这首歌曲,感谢杂志社赋予这首歌新的生命力。相信我父亲衷爱的这本科普期刊,将在引领青少年和社会大众走上科学探索之路上贡献更多的力量,也希望青少年能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的刻苦钻研精神,用你们的所知所学,用你们的青春和梦想,为中国科技创新不懈努力。”在现场,活动主办方还颁发了知识传承奖和杰出贡献奖。获得杰出贡献奖的专家分别是王麦林、王天一、高士其、茅以升、路甬祥、金涛、陈芳烈;获得知识传承奖的专家分别是王潜、王谷岩、王益平、文有仁、尹传红、邓俊峰、甘本祓、叶永烈、田如森、付万成、白丽娟、冯昭奎、曲建翘、朱志尧、朱毅麟、刘夕庆、刘仁庆、刘嘉麒、齐仲、许健民、杜爱军、李青、李敏、李佑华、李荫浓、李家春、史军、杨先碧、肖枕石、位梦华、余海若、张劲硕、陈会忠、欧阳自远、金维克、庞之浩、郑永春、赵璞、赵震东、郝应其、星河、秦利中、袁同辰、莫功敏、顾瑞金高广元、曹嘉晶、戚发轫、董素民、董新生、蒋志刚、鲍云樵 、缪印堂。不仅如此,该活动还举办了专场科普讲座,邀请老中青三代科学家代表,如欧阳自远的《火星生命探寻》、傅前哨的《从珠海航展看中国航空装备的发展》、张劲硕的《蹄兔非兔,象鼱非鼱》,分别以青少年最感兴趣的自然科学领域为主题,为近300名中小学生和教师代表展开一场科学前沿盛宴。在场的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踊跃举手发言,现场气氛一度达到高潮。 文/纪阿黎本文系原创作品,商业合作及转载请联系 投稿请联系

应聘面试时应注意的问题 1、基本注意事项 (1)要谦虚谨慎。面试和面谈的区别之一就是面试时对方往往是多数人,其中不乏专家、学者,求职者在回答一些比较有深度的问题时,切不可不懂装懂,不明白的地方就要虚心请教或坦白说不懂,这样才会给用人单位留下诚实的好印象。 (2)要机智应变。当求职者一人面对众多考官时,心理压力很大,面试的成败大多取决于求职者是否能机智果断,随机应变,能当场把自己的各种聪明才智发挥出来。首先,要注意分析面试类型,如果是主导式,你就应该把目标集中投向主考官,认真礼貌地回答问题;如果是答辩式,你则应把目光投向提问者,切不可只关注甲方而冷待乙方;如果是集体式面试,分配给每个求职者的时间很短,事先准备的材料可能用不上,这时最好的方法是根据考官的提问在脑海里重新组合材料,言简意赅地作答,切忌长篇大论。其次要避免尴尬场面,在回答问题时常遇到这些情况:未听清问题便回答,听清了问题自己一时不能作答,回答时出现错误或不知怎么回答的问题时,可能使你处于尴尬的境地。避免尴尬的技巧是:对未听清的问题可以请求对方重复一遍或解释一下;一时回答不出可以请求考官提下一个问题,等考虑成熟后再回答前一个问题;遇到偶然出现的错误也不必耿耿于怀而打乱后面问题的思路。 (3)要扬长避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不足,无论是在性格上还是在专业上都是这样。因此在面试时一定要注意扬我所长,避我所短。必要时可以婉转地说明自己的长处和不足,用其他方法加以弥补。例如有些考官会问你这样的问题:“你曾经犯过什么错误吗?”你这时候就可以选择这样回答:“以前我一直有一个粗心的毛病,有一次实习的时候,由于我的粗心把公司的一份材料弄丢了,害的老总狠狠地把我批评了一顿。后来我经常和公司里一个非常细心的女孩子合作,也从她那里学来了很多处理事情的好办法,一直到现在,我都没有因为粗心再犯什么错。”这样的回答,即可以说明你曾经犯过这样的错误,回答了招聘官提出的问题,也表明了那样的错误只是以前出现,现在已经改正了。 (4)显示潜能。面试的时间通常很短,求职者不可能把自己的全部才华都展示出来,因此要抓住一切时机,巧妙地显示潜能。例如,应聘会计职位时可以将正在参加计算机专业的业余学习情况”漫不经心’地讲出来,可使对方认为你不仅能熟练地掌握会计业务,而且具有发展会计业务的潜力;报考秘书工作时可以借主考官的提问,把自己的名字、地址、电话等简单资料写在准备好的纸上,顺手递上去,以显示自己写一手漂亮字体的能力等。显示潜能时要实事求是、简短、自然、巧妙,否则也会弄巧成拙。 2、 面试时如何消除紧张感 由于面试成功与否关系到求职者的前途,所以大学生面试时往往容易产生紧张情绪,有的大学生可能还由于过度紧张导致面试失败。所以紧张感在面试中是常见的。 紧张是应考者在考官面前精神过度集中的一种心理状态,初次参加面试的人都会有紧张感觉,慌慌张张、粗心大意、说东忘西、词不达意的情况是常见的。那么怎样才能在面试时克服、消除紧张呢? (1)要保持”平常心”。在竞争面前,人人都会紧张,这是一个普遍的规律,面试时你紧张,别人也会紧张,这是客观存在的,要接受这一客观事实。这时你不妨坦率地承认自己紧张,也许会求得理解。同时要进行自我暗示,提醒自己镇静下来,常用的方法是或大声讲话,把面对的考官当熟人对待;或掌握讲话的节奏,”慢慢道来”;或握紧双拳、闭目片刻,先听后讲;或调侃两三句等等,都有助于消除紧张。 (2)不要把成败看得太重。”胜败乃兵家常事”要这样提醒自己,如果这次不成,还有下一次机会;这个单位不聘用,还有下一个单位面试的机会等着自己;即使求职不成,也不是说你一无所获,你可以在分析这次面试过程中的失败,总结经验,得出宝贵的面试经验,以新的姿态迎接下一次的面试。在面试时不要老想着面试结果,要把注意力放在谈话和回答问题上,这样就会大大消除你的紧张感。 (3)不要把考官看得过于神秘。并非所有的考官都是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可能在陌生人面前也会紧张,认识到这一点就用不着对考官过于畏惧,精神也会自然放松下来。 (4)要准备充分。实践证明,面试时准备得越充分,紧张程度就越小。考官提出的问题你都会,还紧张什么?”知识就是力量”,知识也会增加胆量。面试前除了进行道德、知识、技能、心理准备外,还要了解和熟悉求职的常识、技巧、基本礼节,必要时同学之间可模拟考场,事先多次演练,互相指出不足,相互帮助、相互模仿,到面试时紧张程度就会减少。 (5)要增强自信心。面试时应聘者往往要接受多方的提问,迎接多方的目光,这是造成紧张的客观原因之一。这时你不妨将目光盯住主考官的脑门,用余光注视周围,既可增强自信心又能消除紧张感;在面试过程中,考官们可能交头接耳,小声议论,这是很正常的,不要把它当成精神负担,而应作为提高面试能力的动力,你可以想象他们的议论是对你的关注,这样你就可以增加信心,提高面试的成功的率;面试中考官可能提示你回答问题时的不足甚至错误,这也没有必要紧张,因为每个人都难免出点差错,能及时纠正就纠正,是事实就坦率承认,不合事实还可婉言争辩,关键要看你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和你敢于和主考官争辩真伪的自信的程度。 3、面试时应注意的礼仪 (1)服饰要得体。就服饰而言,应聘者在去求职面试前,必须精心选择自己的服饰。那就是服饰要与自己的身材、身份相符,表现出朴实、大方、明快、稳健的风格。在面试时,着装应该符合时代、季节、场所、收入的程度,并且要与自己应聘的职业相协调,能体现自己的个性和职业特点。比如应聘的职位是机关工作人员、管理人员或教师、律师等,打扮就不能过于华丽,而应选择庄重、素雅、大方的着装,以显示出稳重、严谨文雅的职业的形象;如应聘的职位是导游、公关、服务员等职位,则可以穿得时髦、艳丽一些,以表现热情、活泼的职业特点。一般说来,服饰要给人以整洁、大方得体的感觉,穿着应以保守、庄重一点为好,不要追求时髦,浓妆艳抹,尤其是女性,如果衣着过于华丽,描眉搽粉,项链、耳环、戒指都戴上,这样会给用人单位一种轻浮的印象,影响面试的成绩。此外,如果衣服的面料、品牌都挺好,却不洗不熨,不按正确的方法穿着,也容易给人一种精神不振的感觉。女同志的装束以朴实、庄重为好,男同志则以整洁、干练为好。要注意提前理好自己的发型,如在夏季,男同志可穿着整洁的衬衫或T恤衫,其他季节则以合体的中山装或西装为好。另外,装束打扮一定要与谋求的职业相称,应与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习惯相符合,一个平时着装随便的人,突然间让他衣冠楚楚,他会感到拘谨、不自在。 (2)遵守时间。守时是现代交际时效观的一种重要原则,是作为一个社会人要遵守的最起码的礼仪。面试中,最忌的首先就是不守时,因为等待会使人产生焦急烦躁的情绪,从而使面谈的气氛不够融洽。有专家统计,求职面试迟到者获得录用的概率只有相当于不迟到者的一半。可见,守时这一礼仪在面试中的重要性。因此,面试时,千万不能迟到,而且最好能够提前十分钟到达面试地点,以有充分的时间调整好自己紧张的情绪,也表示求职的诚意。假如依照约定的时间匆匆前往,对方也许已在等候你,那样就显得你欠礼貌、欠诚意,同时还容易使你情绪紧张而影响面试效果。遵守时间有时还会有这样一种含义,即要遵守事先约定的面试时限。有时招聘者主动提出只能谈多长时间,有时需要你主动问可以谈多长时间,无论何种情况,求职者都一定要把握好时间,以体现你的时间观念和办事效率。 (3)表情要自然,动作要得体。进门时,不要紧张,表情越自然越好,在对方没有请你坐下时切勿急于坐下,请你坐下时,应说声”谢谢”,坐下后要保持良好的坐姿,不要又是挠头皮、抠鼻孔,又是挖耳朵,或起二郎腿乱抖。对于女同学来讲,动作更应得当,任何轻浮的表情或动作都可能会让招聘人员读你不满。另外各种手势语也要恰当得体、自然。 (4)要讲究文明礼貌。进门时应主动打招呼:“您好,我是某某”,如果是对方主动约自己面谈,一定要感谢对方给自己这样一个机会;如果是自己约对方面谈,一定要表示歉意“对不起,打扰您了”等等。面谈时要真诚地注视对方,表示对他的话感兴趣,决不可东张西望,心不在焉,不要不停地看手表,否则,显得不尊重对方。另外,对对方的谈话的反应要适度,要有呼应。他说幽默话时,你的笑声会增添他的兴致;他说话严肃认真时,你屏住呼吸则强化了气氛,这种反应要自然坦率,不能故意做作或大惊小怪地做出表情。 (5)保持安静。在等候面试时,不要到处走动,更不能擅自到考场外面张望,求职者之间的交谈也应尽可能地降低音量,避免影响他人应试或思考。最好的办法就是抓紧时间熟悉可能被提问的问题,积极做好应试准备。 (6)“听”的学问。有位大学毕业生到一家编辑部去求职,主编照例同他谈话,开始一切都很顺利,由于对他第一印象很好,主编后来就拉家常式地谈起了自己在假期的一些经历,大学生走了神,没有认真去听。临走时,主编问他有何感想,他回答说:“您的假期过得太好了,真有意思。”主编盯了他好一会儿,最后冷冷地说:“太好了?我摔断了腿,整个假期都躺在医院里”。可见,善于聆听,是面谈成功的又一个要决。那么怎样听人说话才能取得对方的好感呢?首先,要耐心。对对方提起的任何话题,你都应耐心倾听,不能表现出心不在焉或不耐烦的神色,要尽量让对方兴致勃勃地讲完,不要轻易打断或插话;其次,要细心。也就是要具备足够的敏感性,善于理解对方的“弦外之音”,即从对方的言谈话语之间找出他没能表达出来的潜在意思,同时要注意倾听对方说话的语调和说话的每一个细节;再次,要专心。专心的目的是要抓住对方谈话的要点和实质,因此,你应该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专心致志地注视对方,并有表示听懂或赞同的声音或动作;如果对方提出的问题本身很明确,但你却没有完全理解,那么你可以以婉转诚恳的语言提出不明确的部分,对方会进一步解释的。这样既能弄清问题的要点和实质,又能给对方以专心致志的好印象;最后,要注意强化。要认真琢磨对方讲话的重点或反复强调的问题,必要时,你可以进行复述或提问,如:“我同意您刚才所提的……”、“您是不是说……”重复对方强调的问题,会使对方产生”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感觉,往往会促进情感的融风 (7)交谈的学问。“听”有学问,“说”同样有学问。参加面谈的求职者不可避免地会不同程度地产生紧张情绪或羞怯心理,因此你谈话之前应尽可能地清除紧张、克服羞怯,并坦率、谦虚地告诉对方“对不起,我有点紧张”等,对方会理解你,甚至会安慰你,帮助你放松。承认紧张对推荐自己没有什么消极影响,反而会显示你实在、坦率和求职的诚意,这是良好交谈的第一步。其次,采用呼应式的交谈,并巧妙地引导话题。求职面谈既不同于当众演讲,又不同于自言自语,而在于相互间的呼应。成功的对话是一个相互应答的过程,自己每一句话都应是对方上一句话的继续,并给对方提供发言的余地,还要注意巧妙地引导话题。如当所谈内容与求职无关,而对方却大谈特谈时,你可以说:“这件事很有意思,以后一定向您请教。现在我有个问题不明白……”,从而巧妙地转移了话题;“您认为某项工作应具备哪些素质?”以引起双方感兴趣的话题。再次,谈话要动之以情,处处表现情真意切,实实在在。不要海阔天空,华而不实,更不能虚情假意,说假话、空话。另外,人们在紧张的情况下,往往讲话的节奏加快,这不利于进行情感交流,因此,谈话时应掌握节奏,必要时可用机智、幽默、风趣的语言使双方都放慢谈话的节奏。 (8)尊重对方,善解人意。取得招聘者的好感必须真正尊重对方,善解人意。在求职时往往有这种情况:招聘者的资历或学历、职称、年龄等可能不如求职者,此时千万不能妄自尊大。如果一旦流露出不尊重对方的表情,处处显示出优于对方、待价而沽的情绪,引起了对方的反感,往往会将好事办砸。 4、面试九忌。 (1)忌握手无力,靠近试者过近。中国人见面问候的方式是握手,面试时与主试者应恰如其分地轻轻一握,不要有气无力地被动握手,给对方一种精力不足,身体虚弱之感。落座后应与对方保持合适的距离,不能过分靠近对方,逼视对方。更不能以姓名称呼主试者,而应时时表现出你对他们的尊敬。 (2)忌坐立不安,举止失当。面试时决不能做小动作,如摇头晃脑、频频改变坐姿,更不能嚼口香糖、抽烟。主试者可能示意你抽烟,但最好谢绝他的好意。主试者的“宽宏大量”是暴露应聘者弱点的最佳武器之一,在整个面试过程中,注意不要让自己的小毛病浮出水面。 (3)忌言语离题。有的求职者讲话不分场合,不看对象,让主试者听得莫名其妙。例如说些俗不可耐的笑话,谈及家庭和经济方面的问题,讲些涉及个人生活的小道消息,或任意对面试室的家具和装修评头论足。主试者可没有时间猜测你想真正表达的是什么。 (4)忌说得太急。言谈中迫不及待想得到这个工作,急着回答自己没听清或没有理解透彻的的问题,而不是有礼貌地请对方再说一遍或再说明;不加解释就自称掌握某种技术,何处培训、何时参加、何人教授一律避而不答,令人生疑。所谓“欲速则不达“。 (5)忌提问幼稚。在想考官提问时要考虑自己提的问题是否有价值或者主考官已经回答过或解释过。千万别提一些很幼稚的问题,如:“办公室有空调吗?”“你知道某某主任在哪里吗?” (6)忌言语粗俗。粗俗的语言,毫不修饰语言习惯并不代表你男子汉的气概或不拘小节,反倒另人难堪、生厌。 (7)忌反应迟钝。聆听主考官讲话并非单纯用耳朵,还包括所有的器官;不仅用头脑,还得用心灵。如果对方说话时你双眼无神、反应迟钝,这组已让考官对你失去信心,不论你将来如何推销自己,一切都基本上是徒劳,败局已定。 (8)忌做鬼脸。顽童做鬼脸,人们往往觉得其天真可爱,而且在平时人们的表达中也经常用到。但是,在面试中,夸张的鬼脸会使主试者认为你过于造作、善于伪装、会演戏,另外,表达恶意的鬼脸更容易另对方觉得你是没有礼貌、无教养的。 (9)忌像个嫌疑犯一般。应但意识到面试是一种机会平等的面谈,不是公安机关审讯嫌疑犯。不要过多理会主试者的态度。一开始就与你谈笑风生的主试者几乎是没有的,多数人的表情是正儿八经的。但应聘者还是应该把自己解放出来,不要担当被审察的角色。这样才利于自己正常的发挥。 自信别紧张,保持微笑。

人教社现任总编辑是谁

李海东 李海东 男,是河北遵化人,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数学编辑室主任,编审。《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执行编委,《中小学数学》初中编辑室主编,北京市中学数学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中学数学教育研究以及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的研究与编写。

现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是李志军。李志军,1982年江西师大本科、1986年中央党校硕士研究生毕业,先后在教育部担任过人事司副司长、直属高校工作司司长职务。2003年5月至2004年3月曾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党委书记兼副社长。2007年1月19日中共教育部党组任命李志军同志为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部所属大型专业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People's Education Press,缩写PEP),是教育部所属的一家大型专业出版社,主要从事基础教育教材和其他各级各类教材及教育图书的研究、编写、编辑、出版与发行。成立于1950年12月1日,其前身是华北联合出版社,上海联合出版社和华北教科书编审委员会,1961年与高教出版社合并,是教育部直属的主要从事基础教育教材和其他各级各类教材、教育图书的研究、编写、出版、发行的专业出版社。毛泽东同志题写社名。首任社长兼总编辑是我国著名教育家、文学家、出版家叶圣陶先生。2010年12月和2011年3月,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教育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相继成立,人民教育出版社成为其核心成员单位。

人教是胡愈之创立的。首次公开提议创设人教社的是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署长胡愈之,他在1950年7月10日京津出版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要“创立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成立人教社的决定,是在9月16日第一届全国出版会议上做出的。主持人教社筹办工作的是出版总署副署长兼编审局局长叶圣陶(1954年10月改任教育部副部长),他担任人教社首任社长、总编辑长达十多年。教育部部长马叙伦也是建立人教社的倡导者和决策者,他最早为人教社题写社名,后又请毛泽东主席为人教社题写了社名(见图1)。代表教育部具体负责及部署协商的是视导司司长柳_(1952年11月任教育部副部长),他在人教社成立时兼任副社长、副总编辑。

首任社长兼总编辑为文学家、教育家、出版家叶圣陶。

财讯期刊编辑部电话

财讯软件是国内专业的金融软件开发商,软件OEM,指标模型编写,量化交易程序化交易系统的开发,其中财讯通行情软件是一款专为中小投资者开发的金融分析利器。

财讯app是一款专门为普通消费者打造的一个服务平台,通过app可以直接了解周边的商家详情信息,许多优惠活动都能第一时间了解,还可以实现买卖闲置商品。

财讯应用是面向邮政报刊订阅用户,与纸质刊物同步发行。内容涉及期刊、图书、听书,资讯文章,为用户提供阅读、收听、下载、收藏、分享、关注等功能。

财讯的科普

《财讯》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综合性教育理论学术期刊”,由广东财讯杂志社 , 主办,面向全国各级各类大、中专经济院校工作者;银行、经贸委、财政及行政管理人员,是作者科研、晋级等方面权威依据的优秀期刊,主管主办单位是广东省家庭期刊集团有限公司。

财讯杂志不会停刊。根据查询相关信息,近期财讯杂志任然活跃,不存在停刊。《财讯》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综合性教育理论学术期刊。由广东财讯杂志社主办,面向全国各级各类大、中专经济院校工作者。银行、经贸委、财政及行政管理人员

财经杂志是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主办的。而且《财经》是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主管的财经类杂志周刊。该杂志的主要读者为中国的中高级投资者、政府管理层和经济学界。《财经》隶属于财讯传媒集团(SEECMediaGroupLtd)。财讯传媒成立于1998年,是中国最具全球视野和国际影响力的主流媒体运营商,是香港上市公司。集团多年来成功经营平面及互动媒体,旗下拥有《新旅行》、《财经》、《证券市场周刊》、《新地产》等二十余种刊物,以及财经网、支点网等网络媒体。

时代商家期刊和财讯期刊都是省级经济类刊物,财讯期刊涉及面比时代商家要广泛的多。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