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空气动力学学报审稿

发布时间:2024-07-03 15:49:55

空气动力学学报审稿

国内的话力学杂志有《力学进展》、《力学与实践》等。给lz一些国际的期刊。国际知名的力学期刊 刊名 原文名 创刊年 附注《应用数学和力学》(中国) (AppliedMa hematics and Mechanics) 1980《应用数学和力学》编辑委员会 《热应力杂志》(美) Journal of Thermal Stresses 1978 美国 Hemispheres Publishing Co. 《国际非线性力学杂志》(英)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Linear Mechanics 1966 英国 Pergamon Press Ltd.《国际固体与结构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 1965 英国Pergamon Press Ltd.《国际多相流杂志》(英)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phase Flow 1973 英国Pergamon Press Ltd.《地震工程与结构动力学》 (英) Earthquake Engineering Structural Dynamics 1972 英国John Wiley Sons Ltd.《国际热与热流杂志》(英)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FluidFlow 1979 英国 Mechanical Engineering Publi-CationsLtd.《国际地震工程与土壤动力学杂志》(英)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 Soil Dynamics1981 英国 CML Publications《工程断裂力学》(英) 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 1968 英国 Pergamon Press Ltd.《国际压力容器与管道杂 志》(英)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essureVessels Piping 1973 英国Applied Science Publishers Ltd. 《国际工程数值方法杂志》 (英)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in Engineering 1969 英国John Wiley Sons Ltd.《工程材料与结构的疲劳》 (英) Fatigue of Engineering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1978 英国Pergamon Press Ltd《国际疲劳杂志》(英)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atigue 1979 英国 IP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国际岩石力学与采矿学及地 质力学文摘》(英)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MiningScienc Geomechanics ABSTRACTS 1964 英国Pergamon Press Ltd.《水利》(法) La Houille Blanche 1902 法国《理论与应用力学杂志》(法) Journal de Mecanique Theorique et Appliquee(Le) 1962 法国Centrale des revues DunodGauthier-Villars《工程师文献》(联邦德国) Ingenieur-Archiv 1929 联邦德国 Springer-Verlag《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 (奥地利) Rock Mechanics Rock Engineering1929 奥地利 Springer-Verlag 《固体力学文献》(荷兰) Solid Mechanics Archives 1976 荷兰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 《应用力学和工程技术中的计算机方法》(荷兰) Computer Methods in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1972 荷兰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 《风工程和工业空气动力学杂志》(荷兰) 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 1975 荷兰Elsevier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mpany(原名为Journal of Industrial Aerodynamics,1980年改为 现名)《国际断裂杂志》(荷兰)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racture 1965 荷兰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 《水利学研究杂志》(荷兰) Journal of Hydraulic Research 1963 荷兰International Assiciation for Hydraulic Research《非牛顿流体力学杂志》 (荷兰) Journal of Non-Newtonian Flluid Mechanics 1975 荷兰Elsevier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mpany 《波动》(荷兰) Wave Motion 1979 荷兰North-Holland Publishing Co. 《土木工程学报》(中国) China Civil Engineering 1954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China Civil Engineering Society《力学学报》(中国) Acta Me-chanica Subuca 1957 中国力学学会《力学学报》编辑委员会(The Editorial Board of ACTAMECHANIC A SINICA,the Chinese Society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力学译丛》(中国) 1964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分所《力学进展》(中国) 1982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应用力学》(中国) 1982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分所《固体力学学报》(中国) 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 1980 《固体力学》学报编辑委员会员《应用数学和力学》(中国)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1980 《应用数学和力学》编辑委员会《建筑结构学报》(中国) Jour-nal of Building Structures 1980 中国建筑学会《上海力学》(中国) 1980 《上海力学》编辑部 《爆炸与冲击》(中国) 1981 《爆炸与冲击》编辑部 《振动与冲击》(中国) 1982 《振动与冲击》编辑委员会《空气动力学学报》(中国) Acta Aerodynamica Sinica 1983 《空气动力学学报》编辑委员会《数学物理学报》(中国) 1981 《数学物理学报》编辑委员会《实验应力分析学会会报》 (美) Proceedings of the Society for Experimental StressAnalysis 1943 美国实验应力分析学会 (Society for Experimental Stress Analysis) 《实验力学》(美) Experimental Mechanics 1961 美国实验应力分析学会 (Society for Experimental Stress Analysis) 《结构力学杂志》(美) Journal of Structural Mechanics 1972 美国Marcel Dekker Ine.《流变学杂志》(美) Journal of Rheology 1957 美国John Wiley Sons Inc. Publishers. 《液压与气体力学》 (美) Hydraulics Pneumatics; Magazine of Fluid Powerand Control Systems 1948 美国Penton/IPC 《流体物理学》(美) Physics of Fluids 1958 美国物理学会(American Institute of Physics) 《流体力学年评》(美) Annual Review of Fluid Mechanics 1969 美国Annual Review Inc.《应用力学杂志》(美) Journal of AppliedMechanics 1935 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 (American Society ofMechanical Engineers)《实验应力分析学会年度春 季会议录》(美) Proceedingsof the SESA Annual Spring Meeting 美国实验应力分析学会(Society for Experimental Stress Analysis)《聚合物科学杂志》(美)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1946 美国John Wiley Sons Inc Publishers《生物工程学杂志》(美) Journal of BiomechanicalEngineering 1977 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 (American Society ofMechanical Engineers)《复合材料杂志》(美) Journal of Composite Materials 1967 美国 Technomic Publishing Company Inc.《流体工程学杂志》(美) Journal of FluidsEngineering 1973 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 (American Society ofMechanical Engineers)《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会报--工程力学组杂志》(美)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Engineers- Journal of the Engineer Mechanics Division 1873 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自动车工程师学会汇刊》 (美) SAE Transactions 1906 自动车工程师学会 (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船舶研究杂志》(美) Journal of ShipResearch 1893 造船与轮机工程师协会 (Society of NavalArchitects Marine Engineers)《美国航空与航天学会志》 (美) AIAA Journal 1930 美国航空与航天学会 (American Institute of Aeronautics Astronautics)《苏联流体力学研究》(美) Fluid Mechanics-Soviet Research 1972 美国 Scripta Publishing Co. 《流体动力学》(美) Fluid Dynamics 1966 美国 Plenum Publishing Co.《伦敦皇家学会会报,A辑: 数学及物理科学》(英)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A:Mathematical Physical Sciences 1854 英国皇家学会(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伦敦皇家学会哲学汇刊,A 辑数学与物理科学》(英)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Society of London,SeriesA:Mathematical PhysicalSciences 1854 英国皇家学会(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1887年(第178卷)起分A,B两辑出版《力学研究通讯》(英) Mechanics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1974 英国Pergamon Press Ltd《生物流变学》(英) Biorheology 1963 英国 Pergamon Press Ltd.《生物力学杂志》(英) Journal of Biomechanics 1968 英国 Pergamon Press Ltd.《材料科学杂志》(英)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1966 英国 Chapman and Hall Ltd.《应变》(英) Strain 1964 英国应变测量学会 (British Society for Strain Measurement)《工程设计应变分析杂志》 (英) Journal of Strain Analysis for EngineeringDesign 1965 英国 Mechanical EngineeringPublications Ltd.《力学研究》(英) Research Mechanica 1980 英国Applied Science Publishers《计算机与结构》(英) Computers Structures 1971 英国 《计算机与流体》(英) Computers Fluid 1971 英国 Pergamon Press Ltd. 《水力气体机械动力》(英) Hydraulic Pneumatic Mechanical Power 1955 英国Trade Technical Press Ltd. Ltd. 《飞机工程》(英) Aircraft Engineering 1929 英国 Bunhill Publications Ltd.《航空季刊》(英) Aeronautical Quarterly 1949 英国皇家学会(Royal Aeronautical Society)《航空杂志》(英) Aeronautical Journal 1897 英国皇家学会(Royal Aeronautical Society)《星际航行学报》(英) ActaAstronautica 1955 英国1974年改为现名,1955~1973年刊名为Astronautica Acta,Pergamon Press Ltc.《应用数学与力学杂志》(英)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 Mechanics1958 英国1974年改为现名,1955~ 1973年刊名为Astronautica Acta,Pergamon Press Ltd《理性力学与分析文 献》(联邦德国) Archive for Rational Mechanics and Analysis 1957 联邦德国 springer-Verlag 《流变学学报》(联邦德国) Rheologica Acta 1958 联邦德国 Dr. Dietrich Steinkopff Verlag 《流体力学实验》(联邦德国) Experiments in Fluid 1983 联邦德国springer-Verlag 《油压力学与气体力学》 (联邦德国) Olhydraulik und Pneumatik 1957 联邦德国 Krausskopf Verlagsgruppe 《数学生物学杂志》(联邦德国)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Biology 1974 联邦德国 springer-Verlag《热力学与流体力学》 (联邦德国) Warme-und Stoffubertragung 1968 联邦德国 springer-Verlag 《法国流变学小组手册》 《通报》(法) Cahiers et Bulletin du Groupe Franais de rheologie 1965 法国《法国科学院会议周报,A-B辑:数理科学》(法) Comptes Rendus Hebdomadaires des Seances deL’Academie des Sciences, Series A et B:”Sciences Mathematiques,SciencesPhysiques” 1835 法国 Centrale des Revues Dunod Gauthier-Villars《应用力学纪事》(法) Journal de Mecanique Appliquee 1977 法国Centrale des Revues Dunod Gauthier-Villars 《力学》(意) Mechanica 1966 意大利 Pitagora Editrice《力学学报》(奥地利) Acta Mechanica 1965 奥地利 Springer-Verlag 《弹性体杂志》(荷) Journal of Elasticity 1971 荷兰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 《天体力学》(荷) Celestial Mechanics 1969 荷兰 Publishing Co.《工程数学杂志》(荷)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athematics 1966 荷兰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 《材料力学》(荷) Mechanics of Materials 1981 荷兰 North-Holland Publishing Co. 《澳大利亚地质力学杂志》 (澳) The Australian Geomechanics Journal 1971 澳大利亚《加拿大航空与空间杂志》 (加) Canadian Aeronautics SpaceJournal 1955 加拿大,1962年改为现名,1955~1961年刊名为:Canadian Aeronautics Journal.《核工程与设计》(瑞士) Nuclear Engineering and Design 1965 瑞士Elsevier Sequoia . 《应用数学与力学杂志》 (民主德国) ZAMM-Zeitschrift fur Angewandt Mathematikund Mechanik 1921 民主德国 Akademic-Verlag 《理论与应用力学》(波兰) Mechanika Teoretyczna i Stosowana 1964 波兰 PWN 《工程汇刊》(波兰) Rozprawy Inzynierskie 1953 波兰 PWN 《力学文献集》(波兰) Archives of Mechanics 1849 波兰 PWN 《罗马尼亚技术科学杂志, 应用力学辑》(罗) Revue Roumaine des sciencesTechniques,Serie Mecanique Appliquee1956 罗马尼亚科学出版社《应用力学研究》(罗) Studii si Cerctari de Mecanica Applicata 1942 罗马尼亚科学出版社《日本应用力学全国会议 录》(日) Proceedings of the Japan National Congress of Applied Mechanics 1953 日本中央科学社 《材料》(日) 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Materials Science 1952 日本材料学会《日本机械学会论文集》(日) Transactions of the Jap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 1935 日本机械学会 《土木协会论文报告集》(日) Proceedings of the Jap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 1944 日本土木工学会《日本造船协会志》(日) Bulletin of the society of Naval Archiects of Japan 1915 日本造船协会《流体工程学》(日) 流体工学 1965 日本产业开发社(原名:学, 1965~)《日本材料强度学会志》 日本材料强度学会志 1967 日本材料强度学会《力学研究所报告》(日) 力学研究所报告 1967 日本力学研究所《日本流变学会志》(日) 日本一学会志 1973 日本流变学会《应用数学与力学》(苏联) 1936 苏联《苏联科学院通报:固体力 学》(苏) 1966 苏联,美国出版有英译本《磁流体力学》(苏) 1965 苏联,美国出版有英译本《燃烧与爆炸物理学》(苏) 1965 苏联《应用力学与物理学杂志》 (苏) 1960 苏联,美国出版有英译本《应用力学》(苏) 1955 苏联《复合材料力学》(苏) 1965 苏联《建筑力学与建筑物计算》 (苏) 1959 苏联《莫斯科大学力学通报》(美) Moscow University Mechanics Bulletin 1969 美国 Allerton Press Inc (译自俄文) 《得克萨斯大学巴尔科研究 中心年报》(美) Annual Repoet-Balcones Research Center, Texas at Austin 美国《剑桥哲学会数学汇刊》(英) Re Mathematical Proceedings of the CambridgePhilosophical Society 1977 英国Cambridge ,1977年改为现名,1843~1976 年名为Proceedings of Cambridge Philosophical Society;Mathematical Physical Sciences 《力学与应用数学季刊》(英) Quarterly Journal of Mechanics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1948 英国 《流体力学杂志》(英) 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1956 英国 Cambridge 《应用力学研究所报告》(日) Reports of Research Institute for Applied Mathematics 1952 日本九州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 《东京大学航天研究所报告》 ISAS (Institute of Space Aeronautical Science,Univ. Tokyo) 日本东京大学航天研究所 《布加勒斯特乔治乌德治工 学院通报:力学辑》(罗) Buletinul Institutului Politehnic“Gheorghe Gheorghiu-Dij” 1949 罗马尼亚《列宁格勒大学通报:数学, 力学和天文学类》(苏) 1946 苏联《莫斯科大学通报:数学力学类》(苏) 1946 苏联《国外科技资料馆藏目录━ 数学,力学》(中国)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力学文摘━流体力学部分》 (中国) 1958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重庆 分所翻译,苏联科学院科学情报 研究所文摘编辑委员会编辑《力学文摘━一般力学部分》 (中国) 1958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重庆 分所翻译,苏联科学院科学情 报研究所文摘编辑委员会编辑《力学文摘━弹性力学部分》 (中国) 1958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重庆 分所翻译,苏联科学院科学情 报研究所文摘编辑委员会编辑《数学文摘》(美) Mathematical Reviewswith Index toMathematicalReviews 1940 美国数学会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冲击与振动研究辑要》(美) Shock and Vibration Digest 1969 美国冲击与振动情报中心《流变学通报》(美) Rheology Bulletin 1937 美国物理学会 American Institute ofPhysics《应用力学文摘》(美) Applied Mechanics Reviews 1948 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 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地震工程文摘杂志》(美) Abstracts Journal i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1968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 校地震工程研究中心 Univ. of California,Berkeley, Earthquake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工程索引》(美) Engineering Index (Annual) 1884 美国 Engineering Index Inc.《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汇 刊》(美) Transactions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Engineering 1852 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ing《科学引文索引》 (美) Science Citation Index 1961 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Information《土木工程水利文摘》(英) Civil Engineering HydraulicsAbstracts 1968 英国流体力学研究协会 British Hydromechanics Research Association《流变学文摘》(英) Rheology Abstracts 1940 英国 Pergamon Press《固体-液体流文摘》(英) Solid-Liquid FlowAbstracts 1973 英国流体力学研究协会 British HydromechanicsResearch Association《工业空气动力学文摘》(英) Industrial Aerodynamics Abstracts 1970 英国流体力学研究协会 British Hydromechanics《流体动力学文摘》(英) Fluid Power Abstracts 1965 英国流体力学研究协会 Hydromechanics Research Association《英国土木工程师协会文 摘》(英) ICE Abstracts 1972 英国流体力学研究协会,1974 年改为现名(The Institution of Civil Engineers) 《法国全国科学研究中心 文摘通报,第130辑:数学, 物理,光学,声学,力学, 热学》(法) Bulletin Signaletique du 130 hysique Mathematique, Optique, Acoustique, Mecanique, Chaleur 1961 法国全国科学研究中心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机 械工学编》(日) Currdnt Bibliography on Science Technology 1975 日本科学技术情报中心 (日本科学技术情报)《文摘杂志:力学(综合本) 》(苏) 1953 苏联全苏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力学与实践》(中国) 1979 《力学与实践》编辑委员会 《美国物理学杂志》(美)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s 1933 美国物理学会 American Institute

桃李芬芳】校友李其畅:廿八载气动强军志今朝商业航天追梦人浏览次数:5524 次 2018-03-06 16:58:19校友办T T李其畅校友 李其畅是我校原基础一部(师范部)85721班(首届物理专业)校友。这位来自大别山区的农村伢,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工作,同时参军入伍,由“天之骄子”成为一名国防青年技术军官,1990年正式接触空气动力学专业。从军28年,成长为专业技术大校、研究员。参加工作后,在单位领导和相关专家的悉心指导下,李其畅刻苦学习,在较短的时间内,成为试验空气动力学专业人才。先后负责完成了以“神舟”、长征火箭系列、四代机等为代表的我国各项重点武器装备(包括航空、航天飞行器)的高速风洞试验与关键技术研究项目300余项。关注国际国内航空航天飞行器发展的新趋势与热点问题,他带领的团队主攻专业方向为飞行器大气数据设计与风洞试验技术研究、飞行器大攻角非定常动态气动力试验与研究。参加“高速风洞激光光纤蒸汽屏流态显示技术研究”课题。国内首次在高速风洞中开发应用激光器光纤片光技术,攻克了高速风洞运行极端环境条件下的光纤传导激光与片光的技术难题。在某型导弹研制过程中,获取了该导弹模型的流态显示试验结果,为澄清其大攻角、高马赫数条件下的空气动力特性“异常”问题提供了关键技术佐证,风洞试验的综合结果与后来的打靶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为该型导弹定性列装提供关键技术支撑,极大提升我国军机作战能力。李其畅参与或负责了“921”工程(后来命名为“神舟”)之运载火箭、逃逸塔、返回舱等气动外形优化设计,返回舱动稳定性预测与评估,运载火箭脉动压力特性预测与评估,运载火箭发射时大气数据受感标定等的风洞试验,为“921”工程的外形设计、结构设计、安全发射、安全返回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风洞试验依据,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圆满成功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瞄准武器装备的难点技术问题,开展飞行器大气数据试验研究与设计研究工作。立足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的FL-21风洞平台进行技术攻关,将其发展为国内目前唯一的空速管标定高速风洞试验技术平台;为我国现役军机飞行分层高度达到300米的国际标准,攻克了核心的风洞试验技术瓶颈。率领研发团队开展“嵌入式大气数据系统设计研究”课题研究,得到国内多家重点航空航天工业部门以及“总装备部武器装备空气动力学关键问题预先研究”项目基金的支持,所取得的成果居国内领先地位,且先后成功应用于四代机、航天工程某型号、某型号导弹等新一代武器装备。紧盯以SU-27飞机“眼镜蛇机动”为代表的非定常动态空气动力学热点问题,李其畅带领团队开展“飞行器高速动态空气动力学问题”风洞试验模拟研究,在高速不同尺度风洞建立了配套的动态试验技术平台,居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研制新一代飞行器(J20为代表)的动态气动力问题探索、飞行品质评估、控制律设计提供核心技术支持。为了系统提升风洞试验的效能与管理标准化,李其畅受命开展“高速风洞试验质量保证体系研究”的关键技术问题研究,通过对当时ISO-2001版质量认证体系的系统研究,结合我国风洞试验的工程实际,为气动中心高速所风洞试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奠定了技术基础,取得巨大的生产和社会效益。应某型导弹研制之急需,李其畅开展了超声速级间分离关键气动力问题研究。国内首次开发了超声速风洞级间分离与网格测力试验技术。获取了超声速巡航飞行器级间分离安全边界等关键气动力数据,为我国某型号的成功研制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在30年的空气动力学试验与空气动力学热点问题研究实践过程中,李其畅认真负责,作风严谨,待人热情;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积累了大量的科研实践与团队管理的工作经验。荣立三等功一次;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六项;主持编写“大气数据受感器风洞试验方法”国军标一项;申请专利一项;在国家核心期刊,国际、国内各种学术会议发表论文近20篇,其中多数被EI或SCI收录。李其畅被聘为“第五、六届中国空气动力学会流动显示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系我国“空气动力学学报”、“实验流体力学”核心刊物审稿专家。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这让李其畅更深刻的感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2017年,抓住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历史机遇,瞄准民营商业火箭研发的商机,紧扣军民融合主题,李其畅与志同道合的战友联合创立北京星途探索科技有限公司,从事系统级航天防务产品研制,航天运载器与飞行器研发及相关技术服务。李其畅校友带领北京星途探索科技有限公司倡导探索、创新、融合的企业精神,瞄准商业航天的商机与广阔应用前景,为实现商业航天的梦想,正在与团队一道,勠力同心,砥砺奋进!相关信息暂无资料上一条:人民日报刊发我校文法学院聂平平教授理论文章 [ 2018-03-13 ]下一条:省教育厅就教育服务航空

《空气动力学学报》是全国科技期刊三个重要检索系统收录和评选出的重要核心期刊,是中宣部、国家科委、国家科协评出的获奖优秀期刊。它主要刊载空气动力学领域具有创造性的理论、实验和应用研究论文、综述性专题论文及研究简报、学术讨论等。多年来,刊物在学会的领导下,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的支持下,在编委会和编辑部的共同努力下,遵循“理论上有创新、学术上有新思想、理论与实际结合上有新特色、新方法、应用上有较大价值”的办刊宗旨,在编辑出版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使刊物成为国内外公认的代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和发展水平的高科技学术期刊,成为航空航天类核心期刊的佼佼者。

空气动力学学报约稿稿费

毛主席成长故事 毛泽东少年时代和同伴放牛时,经常在山坡上玩耍,一玩起来往往就误了放牛,要么是到了时间牛还没有吃饱,要么是牛跑到人家的田里去啃庄稼。怎样才能既保证放好牛,又让大家玩得痛快?毛泽东和大家商量了一个办法。他把同伴们组织起来分成三班:一班看牛,不让它们吃了庄稼;一班割草;一班去采野果子。每天轮班,今天看牛的,明天割草,后天去采野果子。这样,各人都有自己的工作。 俞敏洪成长故事 快到晌午的时候,大家都回到了原来聚会的地方。看牛的孩子们,让牛吃得滚圆滚圆的;割草的孩子们,都装满了一大篓子;采野果子的孩子们,从山里带回来大堆大堆美味的野果……这时候,毛泽东就把草和果子拿来,合理地分给每个人。有时不够分了,他就少分一点。而有剩余的草,他就用绳拴起吊在树枝上,谁能跳起来抓着就归谁。和毛泽东一起,不仅能放好牛,而且玩得痛快,因此,小伙伴都乐意同毛泽东一起放牛,称他为“牛司令”。 前两次参加高考时,俞敏洪的英语成绩分别只有33分和55分,而那时他的目的也只是想到常熟师范学校去读个大专,就连这样的原望最后也没有达成。就在他几乎准备放弃时,县政俯办了一个补习班,请来一位曾经培养出北大学生的老师来给学生补习英语,俞敏洪由与成绩不够,因而落选。后来,他的母亲只道了这件事,居然找到从教育局到江阴一中的所有相关人员,最后求他们给自己儿子一个机会。俞敏洪记得特别清楚,~(母亲从城里回来的时候,刚好下大雨,从城里走到村里全是小路。母亲回来的时候浑身是泥,因为她摔在沟里好几次)。看到这个场景,俞敏洪产生了一种感觉,自己第三年是不可能不上大学的。 进了补习班之后,俞敏洪一改往日的自卑,被选为班长,并且努力而勤奋地学习。俞敏洪说~(当你觉得拼命是一种快乐的时候,你的学习成绩不太可能上不去。)后来,俞敏洪的高考总分和英语分数都超过了北大录取分数线。 从北大毕业后,俞敏洪留校当了老师,而且一干就是7年。在北大任教的那段时间,他身边的朋友和同学大多留学到美国或加拿大。虽然俞敏洪心里也有些落差。 张爱玲成长故事 张爱玲出生於旧中国曾经地位显赫的官宦家庭里。她的祖父张佩纶是清末着名清流派的代表, 是李鸿章的女婿。张爱玲的父亲一身遗少作风, 染有弄花捧月之恶习, 因而夫妻不和。她的母亲是南京黄军门的女儿, 曾经留过洋。张爱玲生长的这种家庭, 既给了她得天独厚的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修养, 又使她形成敏感而又冷漠、孤僻而又实际的性格。 张爱玲从小就显示出非凡的作家天赋。三四岁时, 母亲就教她吟诵诗词。聪颖的她, 一首诗词念不了几遍就会背诵。她读古典诗词有很好的悟性, 读一首小诗往往能心有灵犀仿作一首。7 岁左右张爱玲就能写小说了, 看她那信手“涂鸦”之作, 往往叫父母亲乐得手舞足蹈。 小爱玲9 岁那年的一天, 她信笔画了一幅漫画, 母亲说好, 父亲也说好。她把漫画投给了报社, 几天以后, 从报社寄来了5 元钱稿费, 她高兴得跳起来。爸爸妈妈说: “这些钱就随你支配吧。”小爱玲兴冲冲地跑到商场, 她买来了一枝丹琪唇膏, 真叫父母亲哭笑不得。 张爱玲上中学时, 文才已充分显露出来了。她所在的学校是上海玛利亚女校, 当时的学校有一种文学校刊叫《国光》, 张爱玲经常在校刊上发表小说、书评和论文。其中有一篇《霸王别姬》写得悲壮豪迈、慷慨激昂, 直令许多男儿叹赏, 其文辞灿烂, 也令许多文豪赞叹。

高德纳曾在自传的开头幽默地发问:“Donald Knuth真的只是一个人么?”作为现代计算机科学的鼻祖,他完成了编译程序、属性文法和运算法则等领域的前沿研究,出版专著17部,发表论文150余篇(涉及巴比伦算法、圣经、字母“s”的历史等诸多内容),写出两个数字排版系统,同时在纯计算数学领域也有独特贡献。他获得的奖项难以胜数,其中包括ACM Turing Award颁发的图灵奖(1974),美国国家科学奖(1979),日本KYOTO奖(1996),瑞典科学院的Adelskold奖及冯诺伊曼奖。而他对荣誉从不经意,据说那只代表至高荣誉的图灵碗被用来盛放水果。——回首过往,几十年时光如白驹过隙,大约是他自己对做出的成果如此之多也感到吃惊,所以才有以上一问。八岁时的高德纳即显出超凡智力:当时某糖果商以小学生为参与对象举办了一项益智趣味比赛,要求用“Ziegler’s Giant Bar”(分别为糖果厂名和出产的棒棒糖名)里的字母写出尽可能多的单词。高假装胃疼宅家两周,依靠一部大字典列出了4500个单词(超出裁判掌握的2000个单词一倍多),不仅使所在班级夺冠(奖品为一台电视机和每人一块Giant Bar),本人也赢得一付雪撬。其赛后感言曰:我还能写出更多。在数学上,高德纳也很早就表现出天才。高中一年级时,他发明了一种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对任意画出的2条相交直线,他能立即给出相应的方程。在高中第一学年,高德纳并未对数学发生太大兴趣,他更喜欢听音乐与作曲,一度考虑过报考音乐专业。这个爱好深度影响到他后来的生活及研究——他将写作喻为演奏管风琴,其书房里的确也摆放有一台特制的84管管风琴,此外他还会萨克斯和大号等乐器。所著《娱乐和游戏论文集》一书有四个章节内容涉及到高的“主要副业”——音乐;进入90年代,当连续工作几天需要放松一下时,他会着手谱写管风琴乐曲。1956年以科均97.5的分数高中毕业进入凯斯理工学院物理专业后,高德纳中学时创作的科幻小说《普茨比度量衡体系》发表于著名的《疯狂》(Mad)杂志,挣得平生第一笔稿费25美元及西屋“科学天才”提名奖。这个作品曾多次再版,直到作者即将退休的1991年还重印过一次。大学一年级留校打工,毗邻的计算机房新到了一台IBM650——这个指示灯闪烁不定的庞然大物让高德纳生出莫大兴趣。当获准在晚上操作那台计算机后,他几天不眠不休地观察探究,并且改动了说明手册上的程序使之更加好用。一年后,高改入数学系,自此终生同计算机结缘。当时兼职学校篮球队的他用IBM650写了一个程序,用于对球员在每场比赛中得分、助攻、抢断、篮板球、盖帽等一揽子数据的分析评估,球队教练据此挑选球员,使凯斯理工学院赢得了1960年的联赛冠军。这个“神奇的公式和程序”引来了当地媒体乃至CBS电视台的大肆报道,高所在球队和IBM650的合影被IBM印到了产品宣传册上。这段经历的重要性不言而明,以至高德纳在巨著《计算机程序设计的艺术》第一卷卷首写下“献给曾经安装在开思理工学院的650型计算机,以纪念那些愉快的夜晚”的题辞。上大二那年,某教授在课堂上给出一个刁钻的题目,宣称谁能破解就可记成绩“A”。高跟大多数同学都以为那是道无解的题,直到某日他未赶上公共汽车,只能步行去看一个演出时,方决定利用路上的闲暇碰下运气。不曾想问题很快便获得解决,成功地得到了“A”。在接下来的那个学年里,他的离散数学成绩又一次被老师评为“A”。高德纳1960年毕业于开思理工学院,因学业特别出色,被破例同时授予学士和硕士学位。之后在伯克利攻读数学博士期间,ALGOL60经常因为编译器不成熟出现故障,他为此编写了一个简单的测试程序,人称“Man or boy test”(男人或男孩测试),可以译成“是男人就得-67”。高解释,用ALGOL60来编译这段程序,只要运行结果等于-67,就说明这个编译器没有问题了,是纯爷们儿。习惯用铅笔而非键盘写初稿,高将原因归咎于打字速度远高于思考速度(每分钟 80 个单词以上),而这会导致思考出现太多停顿,用铅笔可以让思考与输入速度保持一致——“我打字的速度比我思考的速度更快,这样当我试图用键盘创作重要内容时,就会产生同步问题。速度通常不会是最重要的标准。科学一般都难以迅速解释或迅速领会……我通常的工作方式是用铅笔和纸先把所有东西都写下来,然后在旁边放一个大废纸篓。然后使用Emacs将所有文本键入到机器中……特定的Emacs快捷键使得写书的过程有点儿像演奏风琴……”“我戴着一顶计算机科学家的帽子,而不是一顶数学家的帽子。”这似乎暗示了身为加州理工学院数学博士的高对数学家的某种成见——在他看来后者只知道“What is it(这是什么)”,而前者还知道“How to do it(如何做到这一点)”这可能是他心目中的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的区别。斯坦福大学曾让高德纳为自己选择一个头衔,他确定的是“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名誉教授”。高认为“计算机科学”不是科学(他很讶异人们为何如此喜欢科学),而是一门艺术。它们的区别在于:艺术是人创造的,而科学不是;艺术是可以无止境提高的,而科学不能;艺术创造需要天赋,而科学不需要。传闻高改作业通常是随机翻到一页认真批阅,有了一个初步印象后,对剩下的内容就只大概看看了。阅读大致也照此办理:遇上大部头先读第316页,如果书比较薄就看第100页;随后就可以作出判断了,据说准确率还八九不离十。如果追随他的人很多,以后著书就要注意了:写到第316页或100页时一定要停下来多推敲下。这或许是高德纳推崇随机算法的结果。“文学编程(Literate Programming)”是高写的又一程序,他自称写这个程序的动机有二:A.让一个程序员(或许就是他自己)在某一日拿到普利策奖;B.让那些提出“结构化程序”的家伙在写“非文学程序”时,就像他当年写“非结构化程序”时一样怀有罪恶感——娃哈哈。有关“文学编程”设想的文字最先发表于英国的《计算机学报》,有人问为何不在美国发表,高答曰:美国人没文化,他们理解不了啊。《美国数学月刊》刊载过高德纳一篇名为“卫生纸问题” 的论文,研究如何合理使用厕纸的算法,小节标题中使用了大量的“粪便学”词汇。编辑警告他,过度调侃的文风在我们这里是危险的,请三思!高替换了小标题里的某些词,但不想动文章标题,遂在给编辑的回信里写道:我用这个题目做过两次演讲,主题早已被广泛采用和讨论……云云。编辑无奈之下只好表示:“你的厕纸被接受了!”(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楼内的厕纸架可并放两筒厕纸,供如厕者取用。卷筒大小不等时,喜欢从大筒拿纸的叫big-chooser【大的选择器】,喜欢从小筒拿纸的则称little-chooser【小的选择器】;若两筒大小接近,一般人的选择可能是离手最近的。厕纸平时由janitor【看门人】负责更换,用完一筒换掉一筒;不过要是同时用完,恐怕就会有人遇上麻烦了……高研究的似是两筒纸同时用完的窘境出现的概率)在伯克利毕业的前一年,著名的艾迪生-韦斯利出版社约初露头角的高德纳写一本编译器和程序设计方面的书,这件原本寻常的事最终成就了计算机科学史上的一个奇观。出版社1962年约稿,可直到1966年还动静全无,编辑忍不住去电催促,说都过去4年了,书写到啥程度了啊?高答才3000来页。编辑惊呼那干嘛还不交稿?答曰还没进入正题呢。编辑崩溃地说,那只能出多卷本了……高做过大受欢迎的“信仰与科学的关系”系列讲座,对访者问及的写作和信仰之间的关系,他回答说:“计算机科学是既壮观又优美的,我尝试尽自己所能,以最恰当的方式来解释我所了解的某些片断……我相信,总有一些神秘的东西是超越人类的理解而存在的……我认为,上帝希望我能创造某些成果,而这些东西能够启发其他人去创造别的成果。”高德纳这个中文名来自姚储枫教授(香港城大计算机科学系主任,华裔图灵奖得主姚期智的夫人)。以“高”为姓,据Knuth自述是因其个头高大,且辅音G和K读音接近;“德纳”则与“Donald”相谐,且在中文里含体面高贵之义。其时(1977年)高德纳携夫人及儿女John和与Jen正准备访问中国大陆——姚储枫给孩子也分别起了“高小强”、“高小珍”的名字,他们全家还同中国孩子在公园玩过无须语言交流的游戏。有人视高为文艺复兴时期式的天才人物,因其不仅博学,更难得的是具超一流的动手能力——在分工日益细化,专业领域愈来愈狭窄的现代社会,这种博而专,基础与应用兼能,理论和操作并行的人才类型尤为罕见。如同一个人独力设计制造一架飞机,除了需要精通空气动力学理论,还须考虑机身上每一颗螺丝钉的固定方式,这确实不免让人想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列奥纳多·达·芬奇那样的全能巨人。《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第一卷于1968年推出,可真正能读完读懂的人为数并不多(传比尔·盖茨费时几个月才读完这一卷,然后说,如果你想成为一个优秀的程序员,那就去读这个《基本算法》吧)。高对此解释道:“我知道我的书是不容易读,不过要知道的是,如果不是我精雕细琢地写的话,它们会比现在难读一百倍。”1973年,这部刚出到第三卷的书(计划写七卷)已被计算机界视为“神作”,最初几年就卖出100多万套;译为俄、日、西、葡、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多种文字后,更创造了计算机类图书的销售纪录。美国计算机协会(ACM)也不淡定了,1974年就将国际计算机界的至高荣誉“图灵奖”授予了他——此时的高德纳年方36岁,他迄今还是这项最年轻图灵奖获得者纪录的保持者。

名人成长故事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位总统。他是孩子的时候,砍掉他父亲的两棵樱桃树。 他父亲回来了,非常生气。他暗自思量,“如果我查明谁砍了我的树,我要狠狠揍他一顿。” 他父亲到处询问。当他问儿子时,华盛顿开始哭了起来。 “我砍了你的树!”华盛顿和盘托出。 父亲抱起他的儿子说:“我好聪明的孩子,我宁愿失去一百棵树,也不愿听你说谎。”列宁小时候列宁小时候是一个认真学习的孩子。 列宁在学校里,每门功课都学得很好。老师讲课,他用心听。老师留的作业,他认真做。 列宁做完学校里的功课,还读许多课外书。他常常把书里的故事讲给别人听。他爱书里那些勤劳勇敢的人,拿他们做自己的榜样。 列宁十分爱护书。他从来不把书弄脏,也不把书到处乱扔。 列宁小时候就是这样学习的。《陈平忍辱苦读书》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林则徐对联立志》这个故事讲的是清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则。林则徐小时候就天资聪慧,两次机会下,作了两幅对联,这两幅对联表达了林则徐的远大志向。林则徐不仅敢于立志,而且读书刻苦,长大后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受到了后世的敬仰。《文天祥少年正气》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一次,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加树立了文天祥金榜题名的志向。《叶天士拜师谦学》叶天士自恃医术高明,看不起同行薛雪。有一次,叶天士的母亲病了,他束手无策,多亏薛雪不计前嫌,治好了他母亲的病。从此,叶天士明白了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道理。于是他寻访天下名医,虚心求教,终于成了真正的江南第一名医。《李清照少女填词》宋代女诗人李清照才思敏捷,一生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她个性爽直、自由、不羁一格,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文学天赋。这个故事讲述的就是她触景生情,即兴填词的故事。《杨禄禅陈家沟学艺》杨禄禅受到乡里恶霸的欺负,他不甘心受辱。一个人离开了家,到陈家沟拜师学艺。拳师陈长兴从不把拳法传外人,杨禄禅也不例外。不过,杨禄禅的执着精神终于感动了陈长兴,终于学到了拳法,惩治了恶霸,也开创了杨式太极拳。《王献之依缸习字》王献之,字子敬,是东晋大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他自己也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王献之三四岁的时候,母亲就教他背诗诵诗,到五六岁的时候,就能够出口成章,顺口吟出几句诗来。和他的哥哥王凝之相比,越发显得机警聪敏,而且还特别喜欢习字。王献之家有一只大水缸,本片的故事,正与这个大水缸密不可分!《朱元璋放牛读书》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从小连私塾都没有念过,但是他聪颖过人,勤学好问,终于成为建立明朝的开国皇帝。《柳公权戒骄成名》柳公权从小就显示出在书法方面的过人天赋,他写的字远近闻名。他也因此有些骄傲。不过,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没有手的老人,竟然发现老人用脚写的字比用他手写的还好。从此,他时时把“戒骄”记在心中,勤奋练字,虚心学习,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家。《匡衡凿壁偷光》西汉时期,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屈原洞中苦读》这个故事讲述了,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王十朋苦学书法》王十朋从小聪颖过人,文思敏捷,可是书法却不如人意。于是,他痛下决心,一定要练好书法。终于,宝印叔叔的指点下,他终于悟到了书法真谛,成为一名大书法家和文学家。《王羲之吃墨》被后人称为“书圣”的王羲之,小的时候是一个呆头呆脑的孩子,每天都带着自己心爱的小鹅悠悠逛逛。王羲之每天刻苦练字,却被老师卫夫人称作是死字,王羲之很是苦恼,在小鹅的启发下,王羲之在书房写成了金光灿灿的“之”字,但却误将馒头沾墨汁吃到了嘴里,留下了王羲之吃墨的故事。《范仲淹断齑划粥》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省吃俭用。终于,他的勤奋好学感动了寺院长老,长老送他到南都学舍学习。范仲淹依然坚持简朴的生活习惯,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馈赠,以磨砺自己的意志。经过刻苦攻读,他终于成为了伟大的文学家。《车胤囊萤照读》车胤,字武子,晋代南平(今湖北省公安市)人,从小家里一贫如洗,但读书却非常用功,车胤囊萤照读的故事,在历史上被传为美谈,激励着后世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囊萤照读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从我们要给大家讲的这个有趣的故事,你一定会明白。《司马光警枕励志》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张三丰创太极》张三丰,名全一,又名君实,号三丰,又号元元子,因不修边幅,又名张邋遢,辽东懿州(今辽宁彰武西南)人,明朝英宗时被封为“通微显化真人”。关于他的传奇故事当时曾经广泛流传于民间,甚至把他看成了神仙。我们大家都知道太极拳吧?太极拳最大的特点就是柔中带刚!你知道张三丰到底怎么创造的太极拳吗?本片要说的,正是这个故事。《诸葛亮喂鸡》诸葛亮,字孔明,东汉三国时期徐州琅琊郡阳都县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如果你看过《三国演义》,肯定不会忘记诸葛亮。至今,诸葛亮的智慧一直被后人所传颂,许多人甚至把他当作了智慧的化身。可是你知道吗,在诸葛亮的小时候,为了上学,发生过一些故事,好玩极了!《玄奘苦学佛法》玄奖是唐代一位高僧,为了求取佛经原文,玄奘从贞观三年八月离开长安,万里跋涉,西行取经,终于到达印度,历时十七年,著有《大唐西域记》,为佛教和人类进步、世界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岳飞学艺》民族英雄岳飞生逢乱世,自幼家贫,在乡邻的资助下,拜陕西名师周桐习武学艺,期间,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萌发了学艺报国的志向,克服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寒暑冬夏,苦练不缀,在名师周桐的悉心指导下,终于练成了岳家抢,并率领王贵,汤显等伙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国的爱国洪流中。《厉归真学画虎》五代画虎名家历归真从小喜欢画画,尤其喜欢画虎,但是由于没有见过真的老虎,总把老虎画成病猫,于是他决心进入深山老林,探访真的老虎,经历了千辛万苦,在猎户伯伯的帮助下,终于见到了真的老虎,通过大量的写生临摹,其的画虎技法突飞猛进,笔下的老虎栩栩如生,几可乱真。从此以后,他又用大半生的时间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见识了更多的飞禽猛兽,终于成为一代绘画大师。《沈括上山看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当读到这句诗时,沈括的的眉头凝成了一个结,“为什么我们这里花都开败了,山上的桃花才开始盛开呢?”,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沈括约了几个小伙伴上山实地考察一番,四月的山上,咋暖还寒,凉风袭来,冻得人瑟瑟发抖,沈括矛茅塞顿开,原来山上的温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来得比山下来得晚呀。凭借着这种求索精神和实证方法,长大以后的沈括写出了《梦溪笔谈》。《徐霞客志在天下》有一天,江边发生了一件怪事,很多人在打捞落水的石狮,却怎么也找不着。这时,一个叫徐霞客的小孩说,只要溯江而上,就能找到石狮。果然石狮找到了,大家都赞誉这个聪颖的小孩。原来他就是长大后成为伟大地理学家、旅行家的徐霞客。《华佗拜师学艺》华佗,字元化,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沛国(今安徽亳县)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华佗发明的“麻沸散”,是一种很有效的全身麻醉药,比西方的麻醉药要早一千六百年左右,华佗对世界医学的贡献非常巨大。不要以为华佗一生下来就是神医,华佗小时候学医,经历了千辛万苦。《皇甫谧浪子回头》皇甫谧,魏、晋年间人,是西晋著名的学者和医学家。皇甫谧小的时候玩劣异常,被村子里的人称为小霸王,一次,他将同窗受气包家的枣树的树皮铲掉,使得枣树枯萎,全村人看到他,都不理他了,在婶婶的教育下,皇甫谧终于浪子回头,成为了一个有用的人。林 肯 的 台 阶一个1 周岁左右的小男孩, 被年轻的妈妈牵着小手来到公园的广场前, 要上有十几个阶梯的台阶了。 小男孩却挣脱开妈妈的手, 他要自己爬上去。 他用胖胖的小手向上爬, 他的妈妈也没有抱他上去的意思。 当爬上两个台阶时, 他就感到台阶很高,回头瞅一眼妈妈, 妈妈没有伸手去扶他的意思, 只是眼睛里充满了慈爱和鼓励。 小男孩又抬头向上瞅了瞅, 他放弃了让妈妈抱的想法, 还是手脚并用小心地向上爬。他爬得很吃力, 小屁股抬得老高, 小脸蛋也累得通红, 那身娃娃服也被弄得都是土,小手也脏乎乎的, 但他最终爬上去了。 年轻的妈妈这才上前拍拍儿子身上的土, 在那 通 红 的 小 脸 蛋 上 亲 了 一 口 。 这个小男孩, 就是后来成为美国第1 6 届总统的林肯。 他的母亲便是南希· 汉克斯。 林肯的父亲是个农民, 家境极为贫穷。 林肯断断续续地接受正规教育的时间, 加起来还不足1 年。 但林肯从小就养成了热爱知识、 追求学问、 善良正直和不畏艰难的好品质。 他买不起纸和笔, 就用木炭在木板上写字, 用小木棍在地上练字。 他抓紧一切时间看书学习, 练习讲演。 林肯失过业, 做过工人, 当过律师。 他从29 岁起, 开始竞选议员和总统, 前后尝试过 11 次, 失败过9 次。 在他 51 岁那年, 他终于问鼎白宫, 并取得了辉煌的业绩, 被马克思称之为“全世界的一位英雄” 。 母亲南希在林肯9 岁那年不幸病故。 但毫无疑问, 她用坚强而伟大的母爱抚养了林肯, 使他勇敢 而 坚 定 地 走 向 未 来 。 不言而喻, 人的一生有无数级台阶——生活、 学习和工作。 如何面对和攀登这些人生之阶? 对于孩子, 是牵着手、 搀扶着上, 还是抱着上? 不同的父母会有不同的答案。 显而易见, 如果家长牵着、 搀扶着孩子, 就会使孩子产生依赖性, 常常把父母当成拐棍而难以自立。 如果家长抱着孩子上台阶, 把孩子揽在襁褓里, 那么, 孩子就会成为被“抱大的一代” , 不经风雨, 不见世面, 更难立足于社会。 平时, 孩子饭来张口, 衣来伸手, 上学接送, 晚上陪读, 甚至考上大学父母还要跟着做“保姆” 。孩子大学毕业后找工作, 又得父母跑单位, 当“职介” ……这样, 孩子是很难自立成 人 大 有 作 为 的 。 再富也不能富孩子, 不妨让孩子吃点苦, 有“台阶” 让他自己爬。 这样, 孩子也许能“一鼓作气” , 攀上光辉的顶点。比 尔 . 盖 茨 与 父 母比尔. 盖茨出生于律师和教师之家, 这个家庭的大人非常注意小盖茨的智力开发和培 养 。 盖茨三四岁时, 母亲外出总是把盖茨带在身边, 当他在学校里向学生讲解西亚图的历史和博物馆的情况时, 盖茨总是坐在全班最前面, 尽管盖茨是个好动的孩子,但 在 教 室 里 他 表 现 得 比 其 他 学 生 还 要 专 注 、 认 真 。 盖茨从小酷爱读书, 尽管他是个儿童, 但他喜爱读成人的书。 在自己家里, 他可以 随 意 翻 阅 父 母 的 藏 书 。 他7 岁的时候, 最喜欢读的书是《世界图书百科全书》 , 他经常几个小时地连续阅读这本大全, 一字一词地从头读到尾。 小盖茨的父母还尽可能鼓励和提供他各种机会, 让他逐渐长大时, 父母鼓励他参加童子军的野营活动, 小盖茨从与其他孩子的 相 处 中 得 到 了 友 情 的 满 足 。 自从盖茨进湖滨中学那间小计算机房的那一天起, 计算机对他就产生了一种无法抗拒的魅力 。 1 5 岁 时, 他就为 信息公司 编写 过异常 复杂的 工资 程序。 1 973 年春, 他被哈佛大学接受为学生, 他更一发不可收, 经常在计算机房通宵达旦 地 工 作 。 有好几次, 盖茨告诉父母, 他想从哈佛退学与他人一道干计算机事业。 但父母极力反对儿子开公司, 尤其是毕业以前。 父母还请了受人尊敬、 白手起家的一个著名企业家--斯托姆来说服盖茨打消开公司的念头。 斯托姆不但没有劝阻他, 反而倾听了这 位 十 几 岁 孩 子 的 演 说 后 , 鼓 励 他 好 好 干 。 1 977 年盖茨正式退学。 他不是厌倦哈佛, 而是希望另有远大前程。 进80 年年代后, I BM 开始寻求合作伙伴, 在于盖茨交谈了 5 分钟后, I BM 的人认为这是与他们打交道的最出色的人物之一。 此后, 盖茨为自己写下了更引人注目及有趣的故事。廖昌永廖昌永——这一响铛铛的名字, 为我们中国人在世界歌唱家中搏得了地位, 你可知道他原来是农民的儿子, 廖昌永 7 岁那年, 父亲病故了, 这对本来就十分贫困的廖昌永来说, 无疑是雪上加霜, 上学后, 廖昌永渐渐地喜欢上了音乐, 他对音乐的最初了解, 来自于农村的大喇叭, 每天清晨村头电线杆的喇叭里传出的歌声, 如同细雨一样, 滋润着他那颗热爱音乐的心。 从此, 廖昌永不放弃任何学习音乐的机会。 虽然他也曾失败过, 但音乐那优美的旋律一次次漫湿了他枯干的心灵, 最终他从阴影中 走 出 来 了 , 成 为 一 个 著 名 的 男 高 音 歌 唱 家 。你一定久仰过著名作家——张海迪的大名吧! 她是怎样从一名残疾人成为一位赫赫有名的人呢? 她是怎么克服困难与挫折的呢? 带着一连串的疑问, 让我们一起走 进 她 的 童 年 吧 … … . 。 在五岁时, 这个只能用画笔来描绘一串串梦想的时候, 厄运就无情地降临在他身上, 残酷的剥夺了她的自由。 她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高位截瘫, 从此变成了一个残疾儿童, 她的美好人生就从此毁灭了吗? 不! 我们的张海迪在残酷的命运面前,她没有沮丧和沉沦, 而是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 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圆 了 她 的 轮 椅 梦 ! 还有许许多多的名人, 他们都用自己坚强的毅力战胜了挫折与困难, 要知道自强是更珍贵的财富, 因为成功是狡猾的, 它不会轻易出现在你的面前, 他躲在勤奋的背后, 他藏在坚强的旁边。 “天道酬勤” , 意外的收获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 要靠自己去创造, 去努力。陈景润: 小时候, 教授送我一颗明珠20 多年前, 一篇轰动全中国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 , 使得一位数学奇才一夜之间街知巷闻、 家喻户晓。 在一定程度上, 这个人的事迹甚至还推动了一个尊重科学、 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的伟大时代早日到来。 他的名字叫做陈景润。 不善言谈, 他曾是一个"丑小鸭" 通常, 一个先天的聋子目光会特别犀利, 一个先天的盲人听觉会十分敏锐, 而一个从小不被人注意、 不受人欢迎的"丑小鸭"式的人物, 常常也会身不由己或者说百般无奈之下穷思冥想, 探究事理, 格物致知, 在天地万物间重新去寻求一个适合自己的位置, 发展自己的潜能潜质。 你可以说这是被逼的, 但这么一"逼"往往也就"逼"出来不少伟人。 比如童年时代的陈景润。 陈景润1933 年出生在一个邮局职员的家庭, 刚满4 岁, 抗日战争开始了。 不久, 日寇的狼烟烧至他的家乡福建, 全家人仓皇逃入山区, 孩子们进了山区学校。 父亲疲于奔波谋生, 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 母亲是一个劳碌终身的旧式家庭妇女, 先后育有12 个子女, 但最后存活下来的只有 6 个。 陈景润排行老三, 上有兄姐、 下有弟妹, 照中国的老话, "中间小囡轧扁头", 加上他长得瘦小孱弱, 其不受父母欢喜、 手足善待可想而知。 在学校, 沉默寡言、 不善辞令的他处境也好不到哪里去。 不受欢迎、 遭人欺负, 时时无端挨人打骂。可偏偏他又生性倔强, 从不曲意讨饶, 以求改善境遇, 不知不觉地便形成了一种自我封闭的内向性格。 人总是需要交流的, 特别是孩子。 禀赋一般的孩子面对这种困境可能就此变成了行为乖张的木讷之人, 但陈景润没有。 对数字、 符号那种天生的热情, 使得他忘却了人生的艰难和生活的烦恼,一门心思地钻进了知识的宝塔, 他要寻求突破, 要到那里面去觅取人生的快乐。 所谓因材施教, 就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 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一个根据自己的特点充分得到发展的空间。 小小陈景润, 自己对自己因材施教着。 一生大幸, 小学生邂逅大教授 但是, 他毕竟还是个孩子。 除了埋头书卷, 他还需要面对面、 手把手的引导。 毕竟, 能给孩子带来最大、 最直接和最鲜活的灵感和欢乐的, 还是那种人与人之间的、 耳提面命式的, 能使人心灵上迸射出辉煌火花的交流和接触。 所幸, 后来随着家人回到福州, 陈景润遇到了他自谓是终身获益匪浅的名师沈元。 沈元是中国著名的空气动力学家, 航空工程教育家, 中国航空界的泰斗。 他本是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毕业的博士、 清华大学航空系主任, 1948 年回到福州料理家事, 正逢战事, 只好留在福州母校英华中学暂时任教, 而陈景润恰恰就是他任教的那个班上的学生。 大学名教授教幼童, 自有他与众不同、 出手不凡的一招。 针对教学对象的年龄和心理特点, 沈元上课, 常常结合教学内容, 用讲故事的方法, 深入浅出地介绍名题名解, 轻而易举地就把那些年幼的学童循循诱入了出神入化的科学世界, 激起他们向往科学、 学习科学的巨大热情。 比如这一天, 沈元教授就兴致勃勃地为学生们讲述了一个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 师手遗"珠", 照亮少年奋斗的前程 "我们都知道, 在正整数中, 2、 4、 6、 8、 10. . . . . . , 这些凡是能被2 整除的数叫偶数; 1、 3、 5、 7、 9, 等等, 则被叫做奇数。 还有一种数, 它们只能被1 和它们自身整除, 而不能被其他整数整除, 这种数叫素数。 " 像往常一样, 整个教室里, 寂静地连一根绣花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 只有沈教授沉稳浑厚的嗓音在回响。 "二百多年前, 一位名叫哥德巴赫的德国中学教师发现, 每个不小于6 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譬如, 6=3+3, 12=5+7, 18=7+11, 24=11+13. . . . . . 反反复复的, 哥德巴赫对许许多多的偶数做了成功的测试, 由此猜想每一个大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之和。 " 沈教授说到这里, 教室里一阵骚动, 有趣的数学故事已经引起孩子们极大的兴趣。 "但是, 猜想毕竟是猜想, 不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 就永远只能是猜想。 " 这下子轮到小陈景润一阵骚动了。 不过是在心里。 该怎样科学论证呢? 我长大了行不行呢? 他想。 "后来, 哥德巴赫写了一封信给当时著名的数学家欧勒。 欧勒接到信十分来劲儿, 几乎是立刻投入到这个有趣的论证过程中去。 但是, 很可惜, 尽管欧勒为此几近呕心沥血, 鞠躬尽瘁, 却一直到死也没能为这个猜想作出证明。 "从此, 哥德巴赫猜想成了一道世界著名的数学难题, 二百多年来, 曾令许许多多的学界才俊、数坛英杰为之前赴后继, 竞相折腰。 " 教室里已是一片沸腾, 孩子们的好奇心、 想像力一下全给调动起来。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皇后, 而这位皇后头上的皇冠, 则是数论, 我刚才讲到的哥德巴赫猜想, 就是皇后皇冠上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啊! " 沈元一气呵成地讲完了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 同学们议论纷纷, 很是热闹, 内向的陈景润却一声不出, 整个人都"痴"了。 这个沉静、 少言、 好冥思苦想的孩子完全被沈元的讲述带进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神奇世界。 在别的同学啧啧赞叹、 但赞叹完了也就完了的时候, 他却在一遍一遍暗自跟自己讲: "你行吗? 你能摘下这颗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吗? " 一个是大学教授, 一个是黄口小儿。 虽然这堂课他们之间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交流、 甚至连交谈都没有, 但又的确算得上一次心神之交, 因为它奠就了小陈景润一个美丽的理想, 一个奋斗的目标, 并让他愿意为之奋斗一辈子! 多年以后, 陈景润从厦门大学毕业, 几年后, 被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慧眼识中, 伯乐相马, 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自此, 在华罗庚的带领下, 陈景润日以继夜地投入到对哥德巴赫猜想的漫长而卓绝的论证过程之中。 1966 年, 中国数学界升起一颗耀眼的新星, 陈景润在中国《科学通报》 上告知世人, 他证明了(1+2) ! 1973 年2 月, 从"文革"浩劫中奋身站起的陈景润再度完成了对(1+2) 证明的修改。 其所证明的一条定理震动了国际数学界, 被命名为"陈氏定理"。 不知道后来沈元教授还能否记得自己当年对这帮孩子们都说了些什么, 但陈景润却一直记得,一辈子都那样清晰。 名人成长路 陈景润(1933-1996) , 当代著名数学家。 1950 年, 仅以高二学历考入厦门大学, 1953 年毕业留校任教。 1957 年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后任研究员。 1973 年发表论文《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积》 。 1979 年, 论文《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 问世 。 1980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收藏。

在谈起我是怎样靠写作赚稿费之前,我想先谈谈写作本身带给我的情绪体验。我希望每一个真正热爱写作的人,不要抛弃掉自己一开始写文的初衷,在物质的诱惑下把自己写文的追求和目的定义为赚稿费。 注册已有一年,开始写文却只有6个月,从纯粹的读者转变为文字的创作者的过程,我获得了肯定,在创作中享受到了乐趣。实际上,实习的3个月我基本没有更文,都是直接复制粘贴在实习的公众号写的文章,严格算下来,真正写文的时间,也就3个月。 我没想到堪堪结束实习,一眨眼竟已九月了。金秋九月,桂子飘香,收获的季节,空气相比平时,都显得格外与众不同。其实,自从爱上写作以后,我觉得每一天都比昨天更加明媚和灿烂。文字在笔尖流淌的时候,不仅会静心,还能拂去心上蒙的尘。我想,每一个热爱文字,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的作者,都明白写作带给自己的乐趣,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 写作在愉悦自己的同时,若能让读者也能产生共鸣,觉得你写的是故事,却仿佛在描绘他的心理和生活,刻画的人物仿佛就是他自己,进而和你产生互动的时候,作为作者,你会油然而生一种满足和喜悦。 写作这件事,悦己的同时也悦他人,悦他人的时候也在悦己。对于作者来说,收获的是情绪的体验。 与我而言,我更看重写作带给我的快乐,而不是把写文的追求定义为稿费。 写文的原因,本来就应该源于爱好。 写文的追求,不应该只局限于爱好。靠喜欢和热爱去维持不断输出文字的动力,却只收获寥寥无几的点赞,久而久之,浓烈的激情终将消散。 或者点赞评论都很多,但就是得不到打赏,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自己的文字却仍然停留在精神层面的欣赏,没有变现的能力。在写文的人,要不就是和我一样的大学生,要不就是步入社会的工作者,我相信职业作者,少之又少。 学生党课业繁重,上班党工作压力大,每一篇文章的输出,付出的代价都是压榨得之不易的休息时间。有时灵感半夜作妖,突然在脑海闪现,更是立马从床上蹦起来,不眠不休把碎片的思维火花拼凑成完整的故事。 费时费力地更文,却得不到物质奖励,时间久了,也就不想写了。一开始的热爱,早就消磨殆尽。 我也一样,当文章没有人看的时候,我曾无数次想过封笔不写,却还是坚持了下来。我告诉自己:“你之所以在更文,就是纯粹想记录学厨艺的过程,偶尔写一两篇小感悟就是为了记录生活,干嘛把打赏看得那么重?” 很庆幸我坚持了下来,然后就收到了约稿需求,第一篇文章就被采用,稿费200块,我给老妈买了个按摩仪。 尝到了甜头,我更文特别勤快,平均两天一篇,但大多数都被毙掉了。编辑的回馈是我写的文太青春,他们公众号的定位是二十几岁的女性,要不就是我的文里举的例子无法支撑观点,总之就是不过稿。 才赚了几百块稿费,我的脑子里就没有灵感了,那时我怀疑自己,觉得仅有的丁点才华已经被耗尽。 本来对自己的文笔还蛮自信的,结果信心严重受挫,备受打击。 我明白文字的输出不是自说自话就可以的,而是要有理有据,逻辑分明,并且要保持不断看书去输入文学精髓,才能写出有质量的文章。因此我停笔了20天,专心去图书馆看名著。 把自己的爱好变成自己赚钱的能力,我从茫然无知到渐渐探索出门路,用了3个多月。其中让我收获最多、受益匪浅的,是实习期间学到的写文技巧。 我只擅长写情感文或者毒鸡汤,而实习的公司两个新号的定位是干货和观点文,我根本不知道从何下笔。生拉硬套的文字,写出来的干货介绍语气平平,本来干货就会让人觉得枯燥,我不懂如何用生动有趣的措辞去润色,没有人会产生想看的欲望,写一篇就被毙一篇。 观点文切入的角度毫无新意,已经被其他公众大号写烂了,一个刚刚起家的新号,想要用内容吸引用户,必须出奇制胜。 两个新号初起步的半个月,真的令我痛不欲生,我觉得公众号的定位不是我擅长的领域,运营部门负责人的一句话,简直醍醐灌顶,一语惊醒梦中人。她告诉我: 我就想,读者什么时候会感动?然后在阅读中,我会把触动自己心灵的句子,让自己读完就鼻头发酸的心理描写和场景刻画记下来,分析10w+爆文是如何层层架构的,把观点穿插在故事的何处比较适宜,慢慢的去打磨自己的文风和文笔,把自己带入到文中的角色去推进故事的发展,沉淀熟练运用观点+例子去写文的能力。 实习的时候,我没有分心去给其他公众号写稿,我深知没有练好扎实的基本功,写了也是被拒稿的结局。现在有前辈看我写的文,都说文字比以前成熟很多。 每个人都想把爱好变成赚钱的途径,但别忘了,你应该先做的是把爱好发展成能力,稳定、能让你持续输出有价值内容的能力。 所以,你一定要努力,但千万别着急。记得先要沉淀自己。 我加入的一个非官方组建的、出于写文爱好者相互交流学习的一个小群聊里,有写文资历深的前辈对我这种写作小白的建议是:“如果你想成为的签约作者,最好只选择一个定位,专写某一方面的文章,才能迅速崛起。” 但我真的不想只写一种类型的文章,太枯燥乏味了。对签约的确产生过奢望,但不想把自己写文的目的,局限为签约。 不抱着太重的名利心,把作为一个写作编辑器,写自己想写的东西,自己喜欢的东西,也许有人觉得我写得杂乱无章,但我个人认为,生活本就该多姿多彩。 不要为了追逐成功、名利、头衔,就把自己局限在一个框里,给自己设限。你要做的不是去适应平台,而是让平台适应你。 我在写的文阅读量很低,基本就是爱情、食物和乡土情怀,除了爱情稍微有点人看,其他的阅读量惨不忍睹,但我从来没有因为没人看就不写。 也是因为一直坚持,所以收到一些以美食为主题的APP的约稿,写一些关于美食的感悟以及和美食有关的故事,以篇计价或者赚流水,一般这些APP的规定是三个月的流水账都会打入我的账户。 写的一些散文和感悟也收到了约稿,刚刚起步,收到的稿费虽然不多,几十块一篇,但我从不嫌少。 在写文的这半年,我明白的一个道理就是不要把当前利益看得太重,你只要认认真真地写,保证文章的质量,自然会有约稿编辑发现你。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另外,一开始进驻一个平台,编辑给你开的价都不会很高,别急着让人家加钱,否则就直接拒绝。不是让你不谈钱,是别把钱看得太重,你一点人气基础都没有,刚开始的阅读量肯定惨淡,报酬自然不会太高。 你要做的就是用内容说话,不断去进步,不断地去写出好的文章,被拒稿并不可怕,他让你发现了自己的不足,那就多看书多写多练笔,去克服自己的短处,任何能力,都可以通过练习得到提高,写作也不例外。 写作的爱好,带给我的收获是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奖励,在平时的官方群里组建的互相评文活动,也让我在交流的过程里学习到了其他作者的长处,非官方群里每晚的文章分享和日常的写作技巧和心得的交流,也让我受益匪浅。 这些收获,全是在这个平台直接获得或者以这个平台作为途径间接获得的,很感谢遇见了,我不仅重拾乐观开朗的自己,还慢慢在实现经济独立,甚至连实习,都是依靠写文的能力找到的。 将来会不会凭借写文的能力,得到更高的报酬,甚至被更多人熟知,这些都不是我考虑的范围。我只想在不荒废学业的基础上,抽空写几篇文,赚点生活费,等到能力上升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才有资格讨价还价,才去考虑未来的规划。 这篇文可能更多的是在讲自己在写文章收获了什么,而不是一篇讲解如何赚稿费的干货文,至于标题为什么单单提及稿费,因为大家都特别关心钱呀~ Ps:鉴于篇幅有限,文中提到的实习时领悟的写文技巧,以及在大神群里前辈们写文的心得体会,后续会单独出一篇文讲解。在收获的东西,一篇文怎么写得完~~~ 所有内容: 《想把文字变现,你知道用户的阅读习惯吗?》 《自己不喜欢的话题,如何去写?》 《没了解清楚平台属性,千万别盲目投稿!》

空气动力学学报投稿要求

不是,是中文核心期刊

收录《空气动力学学报》的国内外重要数据库系统

国外:

《空气动力学学报》 是中国空气动力学会主办、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主管的国家一级刊物,是一种基础性和高科技学术期刊,是全国科技期刊三个重要检索系统收录和评选出的重要核心期刊,是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局、国家科委、中国科协评出的获奖优秀期刊,在全国科技期刊界特别是航空航天领域有较高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内容涉及空气动力学各领域及其相关科学。它刊载空气动力学学科的理论、技术、实验、应用研究中的最新成果最新进展,研究综述,也发表流体力学、风工程等方面的好论文。本刊还不定期地组织空气动力学领域前沿课题如分离流、涡控制、非定常效应等方面的专集,并积极开展学术讨论。

《空气动力学学报》是全国科技期刊三个重要检索系统收录和评选出的重要核心期刊,是中宣部、国家科委、国家科协评出的获奖优秀期刊。它主要刊载空气动力学领域具有创造性的理论、实验和应用研究论文、综述性专题论文及研究简报、学术讨论等。多年来,刊物在学会的领导下,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的支持下,在编委会和编辑部的共同努力下,遵循“理论上有创新、学术上有新思想、理论与实际结合上有新特色、新方法、应用上有较大价值”的办刊宗旨,在编辑出版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使刊物成为国内外公认的代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和发展水平的高科技学术期刊,成为航空航天类核心期刊的佼佼者。

空气动力学学报投稿难度

国内的话力学杂志有《力学进展》、《力学与实践》等。给lz一些国际的期刊。国际知名的力学期刊 刊名 原文名 创刊年 附注《应用数学和力学》(中国) (AppliedMa hematics and Mechanics) 1980《应用数学和力学》编辑委员会 《热应力杂志》(美) Journal of Thermal Stresses 1978 美国 Hemispheres Publishing Co. 《国际非线性力学杂志》(英)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Linear Mechanics 1966 英国 Pergamon Press Ltd.《国际固体与结构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 1965 英国Pergamon Press Ltd.《国际多相流杂志》(英)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phase Flow 1973 英国Pergamon Press Ltd.《地震工程与结构动力学》 (英) Earthquake Engineering Structural Dynamics 1972 英国John Wiley Sons Ltd.《国际热与热流杂志》(英)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FluidFlow 1979 英国 Mechanical Engineering Publi-CationsLtd.《国际地震工程与土壤动力学杂志》(英)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 Soil Dynamics1981 英国 CML Publications《工程断裂力学》(英) 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 1968 英国 Pergamon Press Ltd.《国际压力容器与管道杂 志》(英)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essureVessels Piping 1973 英国Applied Science Publishers Ltd. 《国际工程数值方法杂志》 (英)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in Engineering 1969 英国John Wiley Sons Ltd.《工程材料与结构的疲劳》 (英) Fatigue of Engineering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1978 英国Pergamon Press Ltd《国际疲劳杂志》(英)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atigue 1979 英国 IP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国际岩石力学与采矿学及地 质力学文摘》(英)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MiningScienc Geomechanics ABSTRACTS 1964 英国Pergamon Press Ltd.《水利》(法) La Houille Blanche 1902 法国《理论与应用力学杂志》(法) Journal de Mecanique Theorique et Appliquee(Le) 1962 法国Centrale des revues DunodGauthier-Villars《工程师文献》(联邦德国) Ingenieur-Archiv 1929 联邦德国 Springer-Verlag《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 (奥地利) Rock Mechanics Rock Engineering1929 奥地利 Springer-Verlag 《固体力学文献》(荷兰) Solid Mechanics Archives 1976 荷兰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 《应用力学和工程技术中的计算机方法》(荷兰) Computer Methods in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1972 荷兰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 《风工程和工业空气动力学杂志》(荷兰) 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 1975 荷兰Elsevier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mpany(原名为Journal of Industrial Aerodynamics,1980年改为 现名)《国际断裂杂志》(荷兰)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racture 1965 荷兰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 《水利学研究杂志》(荷兰) Journal of Hydraulic Research 1963 荷兰International Assiciation for Hydraulic Research《非牛顿流体力学杂志》 (荷兰) Journal of Non-Newtonian Flluid Mechanics 1975 荷兰Elsevier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mpany 《波动》(荷兰) Wave Motion 1979 荷兰North-Holland Publishing Co. 《土木工程学报》(中国) China Civil Engineering 1954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China Civil Engineering Society《力学学报》(中国) Acta Me-chanica Subuca 1957 中国力学学会《力学学报》编辑委员会(The Editorial Board of ACTAMECHANIC A SINICA,the Chinese Society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力学译丛》(中国) 1964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分所《力学进展》(中国) 1982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应用力学》(中国) 1982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分所《固体力学学报》(中国) 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 1980 《固体力学》学报编辑委员会员《应用数学和力学》(中国)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1980 《应用数学和力学》编辑委员会《建筑结构学报》(中国) Jour-nal of Building Structures 1980 中国建筑学会《上海力学》(中国) 1980 《上海力学》编辑部 《爆炸与冲击》(中国) 1981 《爆炸与冲击》编辑部 《振动与冲击》(中国) 1982 《振动与冲击》编辑委员会《空气动力学学报》(中国) Acta Aerodynamica Sinica 1983 《空气动力学学报》编辑委员会《数学物理学报》(中国) 1981 《数学物理学报》编辑委员会《实验应力分析学会会报》 (美) Proceedings of the Society for Experimental StressAnalysis 1943 美国实验应力分析学会 (Society for Experimental Stress Analysis) 《实验力学》(美) Experimental Mechanics 1961 美国实验应力分析学会 (Society for Experimental Stress Analysis) 《结构力学杂志》(美) Journal of Structural Mechanics 1972 美国Marcel Dekker Ine.《流变学杂志》(美) Journal of Rheology 1957 美国John Wiley Sons Inc. Publishers. 《液压与气体力学》 (美) Hydraulics Pneumatics; Magazine of Fluid Powerand Control Systems 1948 美国Penton/IPC 《流体物理学》(美) Physics of Fluids 1958 美国物理学会(American Institute of Physics) 《流体力学年评》(美) Annual Review of Fluid Mechanics 1969 美国Annual Review Inc.《应用力学杂志》(美) Journal of AppliedMechanics 1935 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 (American Society ofMechanical Engineers)《实验应力分析学会年度春 季会议录》(美) Proceedingsof the SESA Annual Spring Meeting 美国实验应力分析学会(Society for Experimental Stress Analysis)《聚合物科学杂志》(美)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1946 美国John Wiley Sons Inc Publishers《生物工程学杂志》(美) Journal of BiomechanicalEngineering 1977 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 (American Society ofMechanical Engineers)《复合材料杂志》(美) Journal of Composite Materials 1967 美国 Technomic Publishing Company Inc.《流体工程学杂志》(美) Journal of FluidsEngineering 1973 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 (American Society ofMechanical Engineers)《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会报--工程力学组杂志》(美)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Engineers- Journal of the Engineer Mechanics Division 1873 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自动车工程师学会汇刊》 (美) SAE Transactions 1906 自动车工程师学会 (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船舶研究杂志》(美) Journal of ShipResearch 1893 造船与轮机工程师协会 (Society of NavalArchitects Marine Engineers)《美国航空与航天学会志》 (美) AIAA Journal 1930 美国航空与航天学会 (American Institute of Aeronautics Astronautics)《苏联流体力学研究》(美) Fluid Mechanics-Soviet Research 1972 美国 Scripta Publishing Co. 《流体动力学》(美) Fluid Dynamics 1966 美国 Plenum Publishing Co.《伦敦皇家学会会报,A辑: 数学及物理科学》(英)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A:Mathematical Physical Sciences 1854 英国皇家学会(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伦敦皇家学会哲学汇刊,A 辑数学与物理科学》(英)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Society of London,SeriesA:Mathematical PhysicalSciences 1854 英国皇家学会(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1887年(第178卷)起分A,B两辑出版《力学研究通讯》(英) Mechanics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1974 英国Pergamon Press Ltd《生物流变学》(英) Biorheology 1963 英国 Pergamon Press Ltd.《生物力学杂志》(英) Journal of Biomechanics 1968 英国 Pergamon Press Ltd.《材料科学杂志》(英)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1966 英国 Chapman and Hall Ltd.《应变》(英) Strain 1964 英国应变测量学会 (British Society for Strain Measurement)《工程设计应变分析杂志》 (英) Journal of Strain Analysis for EngineeringDesign 1965 英国 Mechanical EngineeringPublications Ltd.《力学研究》(英) Research Mechanica 1980 英国Applied Science Publishers《计算机与结构》(英) Computers Structures 1971 英国 《计算机与流体》(英) Computers Fluid 1971 英国 Pergamon Press Ltd. 《水力气体机械动力》(英) Hydraulic Pneumatic Mechanical Power 1955 英国Trade Technical Press Ltd. Ltd. 《飞机工程》(英) Aircraft Engineering 1929 英国 Bunhill Publications Ltd.《航空季刊》(英) Aeronautical Quarterly 1949 英国皇家学会(Royal Aeronautical Society)《航空杂志》(英) Aeronautical Journal 1897 英国皇家学会(Royal Aeronautical Society)《星际航行学报》(英) ActaAstronautica 1955 英国1974年改为现名,1955~1973年刊名为Astronautica Acta,Pergamon Press Ltc.《应用数学与力学杂志》(英)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 Mechanics1958 英国1974年改为现名,1955~ 1973年刊名为Astronautica Acta,Pergamon Press Ltd《理性力学与分析文 献》(联邦德国) Archive for Rational Mechanics and Analysis 1957 联邦德国 springer-Verlag 《流变学学报》(联邦德国) Rheologica Acta 1958 联邦德国 Dr. Dietrich Steinkopff Verlag 《流体力学实验》(联邦德国) Experiments in Fluid 1983 联邦德国springer-Verlag 《油压力学与气体力学》 (联邦德国) Olhydraulik und Pneumatik 1957 联邦德国 Krausskopf Verlagsgruppe 《数学生物学杂志》(联邦德国)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Biology 1974 联邦德国 springer-Verlag《热力学与流体力学》 (联邦德国) Warme-und Stoffubertragung 1968 联邦德国 springer-Verlag 《法国流变学小组手册》 《通报》(法) Cahiers et Bulletin du Groupe Franais de rheologie 1965 法国《法国科学院会议周报,A-B辑:数理科学》(法) Comptes Rendus Hebdomadaires des Seances deL’Academie des Sciences, Series A et B:”Sciences Mathematiques,SciencesPhysiques” 1835 法国 Centrale des Revues Dunod Gauthier-Villars《应用力学纪事》(法) Journal de Mecanique Appliquee 1977 法国Centrale des Revues Dunod Gauthier-Villars 《力学》(意) Mechanica 1966 意大利 Pitagora Editrice《力学学报》(奥地利) Acta Mechanica 1965 奥地利 Springer-Verlag 《弹性体杂志》(荷) Journal of Elasticity 1971 荷兰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 《天体力学》(荷) Celestial Mechanics 1969 荷兰 Publishing Co.《工程数学杂志》(荷)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athematics 1966 荷兰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 《材料力学》(荷) Mechanics of Materials 1981 荷兰 North-Holland Publishing Co. 《澳大利亚地质力学杂志》 (澳) The Australian Geomechanics Journal 1971 澳大利亚《加拿大航空与空间杂志》 (加) Canadian Aeronautics SpaceJournal 1955 加拿大,1962年改为现名,1955~1961年刊名为:Canadian Aeronautics Journal.《核工程与设计》(瑞士) Nuclear Engineering and Design 1965 瑞士Elsevier Sequoia . 《应用数学与力学杂志》 (民主德国) ZAMM-Zeitschrift fur Angewandt Mathematikund Mechanik 1921 民主德国 Akademic-Verlag 《理论与应用力学》(波兰) Mechanika Teoretyczna i Stosowana 1964 波兰 PWN 《工程汇刊》(波兰) Rozprawy Inzynierskie 1953 波兰 PWN 《力学文献集》(波兰) Archives of Mechanics 1849 波兰 PWN 《罗马尼亚技术科学杂志, 应用力学辑》(罗) Revue Roumaine des sciencesTechniques,Serie Mecanique Appliquee1956 罗马尼亚科学出版社《应用力学研究》(罗) Studii si Cerctari de Mecanica Applicata 1942 罗马尼亚科学出版社《日本应用力学全国会议 录》(日) Proceedings of the Japan National Congress of Applied Mechanics 1953 日本中央科学社 《材料》(日) 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Materials Science 1952 日本材料学会《日本机械学会论文集》(日) Transactions of the Jap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 1935 日本机械学会 《土木协会论文报告集》(日) Proceedings of the Jap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 1944 日本土木工学会《日本造船协会志》(日) Bulletin of the society of Naval Archiects of Japan 1915 日本造船协会《流体工程学》(日) 流体工学 1965 日本产业开发社(原名:学, 1965~)《日本材料强度学会志》 日本材料强度学会志 1967 日本材料强度学会《力学研究所报告》(日) 力学研究所报告 1967 日本力学研究所《日本流变学会志》(日) 日本一学会志 1973 日本流变学会《应用数学与力学》(苏联) 1936 苏联《苏联科学院通报:固体力 学》(苏) 1966 苏联,美国出版有英译本《磁流体力学》(苏) 1965 苏联,美国出版有英译本《燃烧与爆炸物理学》(苏) 1965 苏联《应用力学与物理学杂志》 (苏) 1960 苏联,美国出版有英译本《应用力学》(苏) 1955 苏联《复合材料力学》(苏) 1965 苏联《建筑力学与建筑物计算》 (苏) 1959 苏联《莫斯科大学力学通报》(美) Moscow University Mechanics Bulletin 1969 美国 Allerton Press Inc (译自俄文) 《得克萨斯大学巴尔科研究 中心年报》(美) Annual Repoet-Balcones Research Center, Texas at Austin 美国《剑桥哲学会数学汇刊》(英) Re Mathematical Proceedings of the CambridgePhilosophical Society 1977 英国Cambridge ,1977年改为现名,1843~1976 年名为Proceedings of Cambridge Philosophical Society;Mathematical Physical Sciences 《力学与应用数学季刊》(英) Quarterly Journal of Mechanics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1948 英国 《流体力学杂志》(英) 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1956 英国 Cambridge 《应用力学研究所报告》(日) Reports of Research Institute for Applied Mathematics 1952 日本九州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 《东京大学航天研究所报告》 ISAS (Institute of Space Aeronautical Science,Univ. Tokyo) 日本东京大学航天研究所 《布加勒斯特乔治乌德治工 学院通报:力学辑》(罗) Buletinul Institutului Politehnic“Gheorghe Gheorghiu-Dij” 1949 罗马尼亚《列宁格勒大学通报:数学, 力学和天文学类》(苏) 1946 苏联《莫斯科大学通报:数学力学类》(苏) 1946 苏联《国外科技资料馆藏目录━ 数学,力学》(中国)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力学文摘━流体力学部分》 (中国) 1958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重庆 分所翻译,苏联科学院科学情报 研究所文摘编辑委员会编辑《力学文摘━一般力学部分》 (中国) 1958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重庆 分所翻译,苏联科学院科学情 报研究所文摘编辑委员会编辑《力学文摘━弹性力学部分》 (中国) 1958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重庆 分所翻译,苏联科学院科学情 报研究所文摘编辑委员会编辑《数学文摘》(美) Mathematical Reviewswith Index toMathematicalReviews 1940 美国数学会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冲击与振动研究辑要》(美) Shock and Vibration Digest 1969 美国冲击与振动情报中心《流变学通报》(美) Rheology Bulletin 1937 美国物理学会 American Institute ofPhysics《应用力学文摘》(美) Applied Mechanics Reviews 1948 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 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地震工程文摘杂志》(美) Abstracts Journal i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1968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 校地震工程研究中心 Univ. of California,Berkeley, Earthquake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工程索引》(美) Engineering Index (Annual) 1884 美国 Engineering Index Inc.《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汇 刊》(美) Transactions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Engineering 1852 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ing《科学引文索引》 (美) Science Citation Index 1961 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Information《土木工程水利文摘》(英) Civil Engineering HydraulicsAbstracts 1968 英国流体力学研究协会 British Hydromechanics Research Association《流变学文摘》(英) Rheology Abstracts 1940 英国 Pergamon Press《固体-液体流文摘》(英) Solid-Liquid FlowAbstracts 1973 英国流体力学研究协会 British HydromechanicsResearch Association《工业空气动力学文摘》(英) Industrial Aerodynamics Abstracts 1970 英国流体力学研究协会 British Hydromechanics《流体动力学文摘》(英) Fluid Power Abstracts 1965 英国流体力学研究协会 Hydromechanics Research Association《英国土木工程师协会文 摘》(英) ICE Abstracts 1972 英国流体力学研究协会,1974 年改为现名(The Institution of Civil Engineers) 《法国全国科学研究中心 文摘通报,第130辑:数学, 物理,光学,声学,力学, 热学》(法) Bulletin Signaletique du 130 hysique Mathematique, Optique, Acoustique, Mecanique, Chaleur 1961 法国全国科学研究中心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机 械工学编》(日) Currdnt Bibliography on Science Technology 1975 日本科学技术情报中心 (日本科学技术情报)《文摘杂志:力学(综合本) 》(苏) 1953 苏联全苏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力学与实践》(中国) 1979 《力学与实践》编辑委员会 《美国物理学杂志》(美)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s 1933 美国物理学会 American Institute

《空气动力学学报》是全国科技期刊三个重要检索系统收录和评选出的重要核心期刊,是中宣部、国家科委、国家科协评出的获奖优秀期刊。它主要刊载空气动力学领域具有创造性的理论、实验和应用研究论文、综述性专题论文及研究简报、学术讨论等。多年来,刊物在学会的领导下,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的支持下,在编委会和编辑部的共同努力下,遵循“理论上有创新、学术上有新思想、理论与实际结合上有新特色、新方法、应用上有较大价值”的办刊宗旨,在编辑出版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使刊物成为国内外公认的代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和发展水平的高科技学术期刊,成为航空航天类核心期刊的佼佼者。

刊名: 空气动力学学报Acta Aerodynamica Sinica主办: 中国空气动力学会周期: 双月出版地:四川省绵阳市语种: 中文;英文;开本: 大16开ISSN: 0258-1825CN: 51-1192/TK邮发代号: 62-27

空气动力学学报稿酬多少

国内的话力学杂志有《力学进展》、《力学与实践》等。给lz一些国际的期刊。国际知名的力学期刊 刊名 原文名 创刊年 附注《应用数学和力学》(中国) (AppliedMa hematics and Mechanics) 1980《应用数学和力学》编辑委员会 《热应力杂志》(美) Journal of Thermal Stresses 1978 美国 Hemispheres Publishing Co. 《国际非线性力学杂志》(英)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Linear Mechanics 1966 英国 Pergamon Press Ltd.《国际固体与结构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 1965 英国Pergamon Press Ltd.《国际多相流杂志》(英)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phase Flow 1973 英国Pergamon Press Ltd.《地震工程与结构动力学》 (英) Earthquake Engineering Structural Dynamics 1972 英国John Wiley Sons Ltd.《国际热与热流杂志》(英)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FluidFlow 1979 英国 Mechanical Engineering Publi-CationsLtd.《国际地震工程与土壤动力学杂志》(英)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 Soil Dynamics1981 英国 CML Publications《工程断裂力学》(英) 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 1968 英国 Pergamon Press Ltd.《国际压力容器与管道杂 志》(英)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essureVessels Piping 1973 英国Applied Science Publishers Ltd. 《国际工程数值方法杂志》 (英)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in Engineering 1969 英国John Wiley Sons Ltd.《工程材料与结构的疲劳》 (英) Fatigue of Engineering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1978 英国Pergamon Press Ltd《国际疲劳杂志》(英)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atigue 1979 英国 IP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国际岩石力学与采矿学及地 质力学文摘》(英)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MiningScienc Geomechanics ABSTRACTS 1964 英国Pergamon Press Ltd.《水利》(法) La Houille Blanche 1902 法国《理论与应用力学杂志》(法) Journal de Mecanique Theorique et Appliquee(Le) 1962 法国Centrale des revues DunodGauthier-Villars《工程师文献》(联邦德国) Ingenieur-Archiv 1929 联邦德国 Springer-Verlag《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 (奥地利) Rock Mechanics Rock Engineering1929 奥地利 Springer-Verlag 《固体力学文献》(荷兰) Solid Mechanics Archives 1976 荷兰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 《应用力学和工程技术中的计算机方法》(荷兰) Computer Methods in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1972 荷兰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 《风工程和工业空气动力学杂志》(荷兰) 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 1975 荷兰Elsevier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mpany(原名为Journal of Industrial Aerodynamics,1980年改为 现名)《国际断裂杂志》(荷兰)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racture 1965 荷兰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 《水利学研究杂志》(荷兰) Journal of Hydraulic Research 1963 荷兰International Assiciation for Hydraulic Research《非牛顿流体力学杂志》 (荷兰) Journal of Non-Newtonian Flluid Mechanics 1975 荷兰Elsevier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mpany 《波动》(荷兰) Wave Motion 1979 荷兰North-Holland Publishing Co. 《土木工程学报》(中国) China Civil Engineering 1954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China Civil Engineering Society《力学学报》(中国) Acta Me-chanica Subuca 1957 中国力学学会《力学学报》编辑委员会(The Editorial Board of ACTAMECHANIC A SINICA,the Chinese Society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力学译丛》(中国) 1964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分所《力学进展》(中国) 1982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应用力学》(中国) 1982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分所《固体力学学报》(中国) 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 1980 《固体力学》学报编辑委员会员《应用数学和力学》(中国)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1980 《应用数学和力学》编辑委员会《建筑结构学报》(中国) Jour-nal of Building Structures 1980 中国建筑学会《上海力学》(中国) 1980 《上海力学》编辑部 《爆炸与冲击》(中国) 1981 《爆炸与冲击》编辑部 《振动与冲击》(中国) 1982 《振动与冲击》编辑委员会《空气动力学学报》(中国) Acta Aerodynamica Sinica 1983 《空气动力学学报》编辑委员会《数学物理学报》(中国) 1981 《数学物理学报》编辑委员会《实验应力分析学会会报》 (美) Proceedings of the Society for Experimental StressAnalysis 1943 美国实验应力分析学会 (Society for Experimental Stress Analysis) 《实验力学》(美) Experimental Mechanics 1961 美国实验应力分析学会 (Society for Experimental Stress Analysis) 《结构力学杂志》(美) Journal of Structural Mechanics 1972 美国Marcel Dekker Ine.《流变学杂志》(美) Journal of Rheology 1957 美国John Wiley Sons Inc. Publishers. 《液压与气体力学》 (美) Hydraulics Pneumatics; Magazine of Fluid Powerand Control Systems 1948 美国Penton/IPC 《流体物理学》(美) Physics of Fluids 1958 美国物理学会(American Institute of Physics) 《流体力学年评》(美) Annual Review of Fluid Mechanics 1969 美国Annual Review Inc.《应用力学杂志》(美) Journal of AppliedMechanics 1935 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 (American Society ofMechanical Engineers)《实验应力分析学会年度春 季会议录》(美) Proceedingsof the SESA Annual Spring Meeting 美国实验应力分析学会(Society for Experimental Stress Analysis)《聚合物科学杂志》(美)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1946 美国John Wiley Sons Inc Publishers《生物工程学杂志》(美) Journal of BiomechanicalEngineering 1977 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 (American Society ofMechanical Engineers)《复合材料杂志》(美) Journal of Composite Materials 1967 美国 Technomic Publishing Company Inc.《流体工程学杂志》(美) Journal of FluidsEngineering 1973 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 (American Society ofMechanical Engineers)《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会报--工程力学组杂志》(美)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Engineers- Journal of the Engineer Mechanics Division 1873 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自动车工程师学会汇刊》 (美) SAE Transactions 1906 自动车工程师学会 (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船舶研究杂志》(美) Journal of ShipResearch 1893 造船与轮机工程师协会 (Society of NavalArchitects Marine Engineers)《美国航空与航天学会志》 (美) AIAA Journal 1930 美国航空与航天学会 (American Institute of Aeronautics Astronautics)《苏联流体力学研究》(美) Fluid Mechanics-Soviet Research 1972 美国 Scripta Publishing Co. 《流体动力学》(美) Fluid Dynamics 1966 美国 Plenum Publishing Co.《伦敦皇家学会会报,A辑: 数学及物理科学》(英)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A:Mathematical Physical Sciences 1854 英国皇家学会(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伦敦皇家学会哲学汇刊,A 辑数学与物理科学》(英)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Society of London,SeriesA:Mathematical PhysicalSciences 1854 英国皇家学会(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1887年(第178卷)起分A,B两辑出版《力学研究通讯》(英) Mechanics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1974 英国Pergamon Press Ltd《生物流变学》(英) Biorheology 1963 英国 Pergamon Press Ltd.《生物力学杂志》(英) Journal of Biomechanics 1968 英国 Pergamon Press Ltd.《材料科学杂志》(英)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1966 英国 Chapman and Hall Ltd.《应变》(英) Strain 1964 英国应变测量学会 (British Society for Strain Measurement)《工程设计应变分析杂志》 (英) Journal of Strain Analysis for EngineeringDesign 1965 英国 Mechanical EngineeringPublications Ltd.《力学研究》(英) Research Mechanica 1980 英国Applied Science Publishers《计算机与结构》(英) Computers Structures 1971 英国 《计算机与流体》(英) Computers Fluid 1971 英国 Pergamon Press Ltd. 《水力气体机械动力》(英) Hydraulic Pneumatic Mechanical Power 1955 英国Trade Technical Press Ltd. Ltd. 《飞机工程》(英) Aircraft Engineering 1929 英国 Bunhill Publications Ltd.《航空季刊》(英) Aeronautical Quarterly 1949 英国皇家学会(Royal Aeronautical Society)《航空杂志》(英) Aeronautical Journal 1897 英国皇家学会(Royal Aeronautical Society)《星际航行学报》(英) ActaAstronautica 1955 英国1974年改为现名,1955~1973年刊名为Astronautica Acta,Pergamon Press Ltc.《应用数学与力学杂志》(英)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 Mechanics1958 英国1974年改为现名,1955~ 1973年刊名为Astronautica Acta,Pergamon Press Ltd《理性力学与分析文 献》(联邦德国) Archive for Rational Mechanics and Analysis 1957 联邦德国 springer-Verlag 《流变学学报》(联邦德国) Rheologica Acta 1958 联邦德国 Dr. Dietrich Steinkopff Verlag 《流体力学实验》(联邦德国) Experiments in Fluid 1983 联邦德国springer-Verlag 《油压力学与气体力学》 (联邦德国) Olhydraulik und Pneumatik 1957 联邦德国 Krausskopf Verlagsgruppe 《数学生物学杂志》(联邦德国)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Biology 1974 联邦德国 springer-Verlag《热力学与流体力学》 (联邦德国) Warme-und Stoffubertragung 1968 联邦德国 springer-Verlag 《法国流变学小组手册》 《通报》(法) Cahiers et Bulletin du Groupe Franais de rheologie 1965 法国《法国科学院会议周报,A-B辑:数理科学》(法) Comptes Rendus Hebdomadaires des Seances deL’Academie des Sciences, Series A et B:”Sciences Mathematiques,SciencesPhysiques” 1835 法国 Centrale des Revues Dunod Gauthier-Villars《应用力学纪事》(法) Journal de Mecanique Appliquee 1977 法国Centrale des Revues Dunod Gauthier-Villars 《力学》(意) Mechanica 1966 意大利 Pitagora Editrice《力学学报》(奥地利) Acta Mechanica 1965 奥地利 Springer-Verlag 《弹性体杂志》(荷) Journal of Elasticity 1971 荷兰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 《天体力学》(荷) Celestial Mechanics 1969 荷兰 Publishing Co.《工程数学杂志》(荷)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athematics 1966 荷兰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 《材料力学》(荷) Mechanics of Materials 1981 荷兰 North-Holland Publishing Co. 《澳大利亚地质力学杂志》 (澳) The Australian Geomechanics Journal 1971 澳大利亚《加拿大航空与空间杂志》 (加) Canadian Aeronautics SpaceJournal 1955 加拿大,1962年改为现名,1955~1961年刊名为:Canadian Aeronautics Journal.《核工程与设计》(瑞士) Nuclear Engineering and Design 1965 瑞士Elsevier Sequoia . 《应用数学与力学杂志》 (民主德国) ZAMM-Zeitschrift fur Angewandt Mathematikund Mechanik 1921 民主德国 Akademic-Verlag 《理论与应用力学》(波兰) Mechanika Teoretyczna i Stosowana 1964 波兰 PWN 《工程汇刊》(波兰) Rozprawy Inzynierskie 1953 波兰 PWN 《力学文献集》(波兰) Archives of Mechanics 1849 波兰 PWN 《罗马尼亚技术科学杂志, 应用力学辑》(罗) Revue Roumaine des sciencesTechniques,Serie Mecanique Appliquee1956 罗马尼亚科学出版社《应用力学研究》(罗) Studii si Cerctari de Mecanica Applicata 1942 罗马尼亚科学出版社《日本应用力学全国会议 录》(日) Proceedings of the Japan National Congress of Applied Mechanics 1953 日本中央科学社 《材料》(日) 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Materials Science 1952 日本材料学会《日本机械学会论文集》(日) Transactions of the Jap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 1935 日本机械学会 《土木协会论文报告集》(日) Proceedings of the Jap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 1944 日本土木工学会《日本造船协会志》(日) Bulletin of the society of Naval Archiects of Japan 1915 日本造船协会《流体工程学》(日) 流体工学 1965 日本产业开发社(原名:学, 1965~)《日本材料强度学会志》 日本材料强度学会志 1967 日本材料强度学会《力学研究所报告》(日) 力学研究所报告 1967 日本力学研究所《日本流变学会志》(日) 日本一学会志 1973 日本流变学会《应用数学与力学》(苏联) 1936 苏联《苏联科学院通报:固体力 学》(苏) 1966 苏联,美国出版有英译本《磁流体力学》(苏) 1965 苏联,美国出版有英译本《燃烧与爆炸物理学》(苏) 1965 苏联《应用力学与物理学杂志》 (苏) 1960 苏联,美国出版有英译本《应用力学》(苏) 1955 苏联《复合材料力学》(苏) 1965 苏联《建筑力学与建筑物计算》 (苏) 1959 苏联《莫斯科大学力学通报》(美) Moscow University Mechanics Bulletin 1969 美国 Allerton Press Inc (译自俄文) 《得克萨斯大学巴尔科研究 中心年报》(美) Annual Repoet-Balcones Research Center, Texas at Austin 美国《剑桥哲学会数学汇刊》(英) Re Mathematical Proceedings of the CambridgePhilosophical Society 1977 英国Cambridge ,1977年改为现名,1843~1976 年名为Proceedings of Cambridge Philosophical Society;Mathematical Physical Sciences 《力学与应用数学季刊》(英) Quarterly Journal of Mechanics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1948 英国 《流体力学杂志》(英) 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1956 英国 Cambridge 《应用力学研究所报告》(日) Reports of Research Institute for Applied Mathematics 1952 日本九州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 《东京大学航天研究所报告》 ISAS (Institute of Space Aeronautical Science,Univ. Tokyo) 日本东京大学航天研究所 《布加勒斯特乔治乌德治工 学院通报:力学辑》(罗) Buletinul Institutului Politehnic“Gheorghe Gheorghiu-Dij” 1949 罗马尼亚《列宁格勒大学通报:数学, 力学和天文学类》(苏) 1946 苏联《莫斯科大学通报:数学力学类》(苏) 1946 苏联《国外科技资料馆藏目录━ 数学,力学》(中国)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力学文摘━流体力学部分》 (中国) 1958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重庆 分所翻译,苏联科学院科学情报 研究所文摘编辑委员会编辑《力学文摘━一般力学部分》 (中国) 1958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重庆 分所翻译,苏联科学院科学情 报研究所文摘编辑委员会编辑《力学文摘━弹性力学部分》 (中国) 1958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重庆 分所翻译,苏联科学院科学情 报研究所文摘编辑委员会编辑《数学文摘》(美) Mathematical Reviewswith Index toMathematicalReviews 1940 美国数学会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冲击与振动研究辑要》(美) Shock and Vibration Digest 1969 美国冲击与振动情报中心《流变学通报》(美) Rheology Bulletin 1937 美国物理学会 American Institute ofPhysics《应用力学文摘》(美) Applied Mechanics Reviews 1948 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 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地震工程文摘杂志》(美) Abstracts Journal i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1968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 校地震工程研究中心 Univ. of California,Berkeley, Earthquake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工程索引》(美) Engineering Index (Annual) 1884 美国 Engineering Index Inc.《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汇 刊》(美) Transactions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Engineering 1852 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ing《科学引文索引》 (美) Science Citation Index 1961 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Information《土木工程水利文摘》(英) Civil Engineering HydraulicsAbstracts 1968 英国流体力学研究协会 British Hydromechanics Research Association《流变学文摘》(英) Rheology Abstracts 1940 英国 Pergamon Press《固体-液体流文摘》(英) Solid-Liquid FlowAbstracts 1973 英国流体力学研究协会 British HydromechanicsResearch Association《工业空气动力学文摘》(英) Industrial Aerodynamics Abstracts 1970 英国流体力学研究协会 British Hydromechanics《流体动力学文摘》(英) Fluid Power Abstracts 1965 英国流体力学研究协会 Hydromechanics Research Association《英国土木工程师协会文 摘》(英) ICE Abstracts 1972 英国流体力学研究协会,1974 年改为现名(The Institution of Civil Engineers) 《法国全国科学研究中心 文摘通报,第130辑:数学, 物理,光学,声学,力学, 热学》(法) Bulletin Signaletique du 130 hysique Mathematique, Optique, Acoustique, Mecanique, Chaleur 1961 法国全国科学研究中心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机 械工学编》(日) Currdnt Bibliography on Science Technology 1975 日本科学技术情报中心 (日本科学技术情报)《文摘杂志:力学(综合本) 》(苏) 1953 苏联全苏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力学与实践》(中国) 1979 《力学与实践》编辑委员会 《美国物理学杂志》(美)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s 1933 美国物理学会 American Institute

《空气动力学学报》是全国科技期刊三个重要检索系统收录和评选出的重要核心期刊,是中宣部、国家科委、国家科协评出的获奖优秀期刊。它主要刊载空气动力学领域具有创造性的理论、实验和应用研究论文、综述性专题论文及研究简报、学术讨论等。多年来,刊物在学会的领导下,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的支持下,在编委会和编辑部的共同努力下,遵循“理论上有创新、学术上有新思想、理论与实际结合上有新特色、新方法、应用上有较大价值”的办刊宗旨,在编辑出版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使刊物成为国内外公认的代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和发展水平的高科技学术期刊,成为航空航天类核心期刊的佼佼者。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