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导游毕业论文摘要

发布时间:2024-07-08 02:54:46

导游毕业论文摘要

浅谈导游人员的讲解技巧[摘要] 本文试图通过对导游讲解方法的阐述,探讨导游在讲解过程中如何运用讲解技巧,有针对性地进行现场讲解,达到让游客满意的目的。[关键词] 导游 看人下菜 设置悬念 技巧“江山美不美,全在导游一张嘴”,景点讲解是导游带团过程当中的重要一环,精彩的讲解往往能够加深游客对景点的印象,使游客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从而使得整个旅游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反之,如果导游讲解枯燥乏味、漏洞百出,则会使游客游兴大减,整个旅游活动也将变得磕磕绊绊。那么,导游如何在讲解过程当中吸引游客的注意力,达到良好的讲解效果呢?下面就导游员的讲解方法做一些探讨。一、看人下菜法旅游团队的人员构成非常复杂,游客当中有机关人员、有普通市民、有知识分子也有工人农民,当中涉及到各个行业不同阶层,年龄大小不一,素质参差不齐,兴趣爱好价值取向也都不一样。如果在导游讲解中面对所有的游客都采取同样的导游词,自然就会众口难调。导游在实际讲解中,要针对游客的年龄、职业、知识层次适当的调整导游词的内容,游客喜欢听什么,导游就讲什么,尽量找到游客的兴趣结合点。例如,在讲解个园的竹子的时候,如果游客是一群中小学生,导游就需要侧重介绍竹子的种类和特点来增长他们的知识。世界上大约有1500多种竹子。毛竹主要分布在北纬30度左右的温带地区,如中国东部的丘陵地带,它高可达15米左右。尽管热带竹子可说是世界上最大的竹子种类,但是由于热带地区湿热的气候,用热带竹子制成的地板很容易发霉。而毛竹因其特有的细密均匀的纹理、坚硬的质地,非常适合用来生产地板及其它装饰板。竹子是重要的森林资源,具有分布广、生长快、用途多、生态和经济价值高等特点,被誉为“绿色的金矿”。中国是世界竹子中心产区之一,是世界上竹类资源最为丰富、竹林面积最大、产量最多、栽培历史最悠久、经营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之一,竹林面积占全世界竹林面积的1/5。我国竹子约300种,不但是亚洲竹子的主要起源地,也是现代竹子的分化和分布中心。竹子生长快,一次栽植可多次利用,在建材、食品、造纸、包装、工艺品等方面有几百种用途。“以竹代木” 成为有效保护森林的最好途径。新兴的竹产业也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支柱产业。考古证实我们的祖先在一万年之前已使用竹子狩猎和作战。竹简、竹帛、毛笔这些竹文化用品记载了历史。古往今来,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竹子是坚韧挺拔、虚心有节的性格象征和人格理想。假如游客是成年人,导游可以侧重介绍主人栽种竹子的目的。个园的主人姓黄叫做黄至筠, “筠”这个字在辞典里面解释就是竹皮的意思,从他的姓名来看,他就是一个非常喜爱竹子的人,因为爱竹子,便把他的园子取名“个园”,而且三片竹叶就像“个”字,这是对个园名字的最好解释。另外,主人在园林里面栽种这么多竹子,也是为了表现自己是一个品格高尚之人,因为苏轼有一首诗这样写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假如说游客是一群生意人,导游还可以讲一个竹子的故事来表现盐商之富。 黄至筠这个人非常喜欢吃竹笋烧肉,他一直认为老家安徽的竹笋最好吃,每次做这道菜的时候,他都要请一个人在安徽砍下新鲜的竹笋,在炉子上面烧上一锅肉,连夜从安徽启程,途中再将竹笋倒入锅中,第二天中午挑到扬州的时候回锅肉烧竹笋味道正好,这样一道普通的菜,花了别人几十倍的代价,可见当时的盐商确实是富甲天下。二、提问激趣法导游人员在讲解过程当中,经常需要提出问题来吸引游客的注意力,从而激发起游客的游兴。 1)我问客答法 导游员在讲解过程中, 为了启发游客开动脑筋, 防止单调乏味, 适当组织游客积极参与讲解是大有益处的。例如: 在中国的园林旅游景点中, 我们时常会看见各种砖雕、木雕以及各种花纹图案, 导游员除了讲解这些所见物的年代、历史和典故外, 还可以向游客提问它们的寓意。 比如蝙蝠、桃子和灵芝三种图案合在一起为何寓意? 导游员这么一问, 游客定会兴趣大增、七嘴八舌。导游员提出问题后, 一般要停顿数秒钟, 见游客回答不出, 立即给予答案, 否则时间过长会陷入尴尬的场面。当导游员将蝙蝠、桃子和灵芝在中国古代的象征意义细说一番后, 说“ 三者合而为一, 寓意为福寿如意!”此时周围定会响起一阵掌声。 再比如导游人员在讲解扬州汉墓的墓葬结构的时候会提到“黄肠题凑”,首先导游员要做一个提问,停顿一段时间以后导游人员再仔细解释什么是“黄肠题凑”,游客一定会恍然大悟,深深地佩服导游人员的知识丰富。 2)客问我答法游客在游览过程当中接触的都是新鲜事物,对很多东西都充满了好奇,所以往往会就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对导游进行提问,这个时候就需要导游导游员依据一定的事实基础和原则思想进行合适的表达。在整个旅游过程中, 游客的问题涉及面很广, 其难度也有深浅, 同时也具有随时性。导游员首先应该是不厌其烦, 对实在回答不出的问题也应谦虚, 想尽办法做到既不失面子, 又使游客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例如瘦西湖里面栽种了很多花卉,烟花三月的时候这些花一个个都争奇斗艳,很多游客都会在花前拍照留念,有一些还会忍不住问导游这些花的名称,实际上这个时候就是对导游知识储备的考试,如果导游能够把花的名称特点娓娓道来,游客一定会惊叹导游的知识面,但实际上这些花种类繁多,而且经常会增加一些新品种,万一碰到说不出来历的花卉,导游员可以说,既然它在春天开放,让我们就叫它迎春花吧,这样的回答虽然牵强,但往往也能赢得游客的会心一笑。3)自问自答法 自问自答就是由导游员自己提出问题, 并且由自己来回答。 此法 “ 自问 ” 实际和“ 我问 ” 相似, 而 " 自答 " 不是自说自话。 自问自答法在掌握节奏和速度上要比我问客答法来得快些, 因导游员在指导思想上不打算让游客来回答, 如果有游客要回答或者想回答, 那导游员也就顺水推舟, 顺其自然了。 例如: 导游员在讲解瘦西湖的植物时会说,湖边栽种桃树和柳树是什么寓意呢,接着答“三步一桃,五步一柳”,为什么要栽种玉兰树呢,接着答这样代表着玉堂富贵。自问自答法的关键在于动作、表情和眼神上, 也许自问自答法和我问客答法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此, 游客望着导游员的表情, 心中自然会有一杆秤, 哪些该回答, 哪些不该回答, 导游员驾驭这两种方法, 全凭自己灵活掌握, 只有这样导游员的讲解艺术才能发挥到淋漓尽致、浑然一体的境界。 4)客问客答法客问客答法一般在导游员使用以上 " 三法 " 中产生的。 当游客向导游员提出问题后, 导游员不马上给予解答, 而是故意让游客来回答, 这儿应当注意的是: 导游员要有意让那些活跃分子来回答,那些人如果回答正确, 心中自然高兴; 如果回答不对, 当导游员讲出正确答案时, 那些人也会哈哈一笑了之, 要知道只有在这时得到 的知识, 脑海中才能久久难忘, 像烙印一般。 例如很多寺庙天王殿里面的四大天王都是抬着一只脚的,很多游客看到这个情况都忍不住要提问,这个时候导游往往会卖一个关子,让游客先回答,等到最后导游才揭开谜底,所有的游客一定会印象深刻。三、 设置悬念法导游人员在讲解过程当中,往往需要故意设置一些悬念隐而不说,游客在游览过程中脑子里面始终绷着一根弦,注意力也会一直离不开导游。例如导游在讲解虎丘时,一般都会介绍唐伯虎在虎丘三笑留情的故事,在“枕石”那边会讲秋香一笑,在云岩禅寺会讲秋香二笑,而秋香三笑的地点一直隐而不讲,直到游览结束导游才抛出来,而此时游客心中的一块石头才总算落了地。四、 触景生情法 很多时候尽管导游人员讲的口干舌燥,但是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并不能充分调动游客的游兴,反而导游导游人员的临场发挥能够起到好的效果。 例如:在一个炎热的夏天, 导游员在上海带领着一群兴致勃勃的游客参观游览龙华古寺, 在宝塔下他滔滔不绝地讲解着。 开始时, 游客们津津有味地听着, 10分钟后, 游客走掉三分之一, 15分钟后, 游客又走掉一半, 当他讲解 20 分钟后, 身旁的游客寥寥无几, 忽然, 一边传来了悠扬动听的琐呐声, 只见 6 位穿着民族服装的抬轿人, 他们随着琐呐声吆喝着, 翩翩起舞, 轿内那位游客乐得笑个不停。 这位导游员深知游客的兴趣已转移到花轿上,自己的讲解时间越长其效果就越差, 倒不如顺水推舟, 想到这儿, 导游干脆领着游客来到花轿旁说: 各位来宾, 这就是中国古代的‘的士 ", 世界上第一辆汽车诞生时远远不如它那么漂亮。 说完, 他走到花轿旁, 学着那抬轿夫的姿势边跳舞边吆喝着, 游客兴趣盎然, 拍着手哈哈大笑起来。 事后游客都拍着导游员的肩膀说:“了不起, 短短一席话使我们了解了中国民间风俗的一个侧面”。在实际的讲解过程当中,导游人员还可以运用“分段讲解”法、“突出重点”法、“画龙点睛”法、“前后呼应”法等等,总的来说要达到“千篇一律”,“千变万化”的效果。 所谓“千篇一律”,指的是基本的资料不能有偏差,比如说年代、姓名等,如果唐代说成宋代,张三混淆成李四,那就显得导游不够严谨,甚至知识上面有缺陷,这些错误都是导游讲解的硬伤,千万不能出现。所谓“千变万化”,指的是在讲解实际内容时,可以增加佐料,甚至可以虚构杜撰情节,在此过程当中,即使出现偏差也无伤大雅,游客也能够理解。总之,导游人员在实际讲解过程当中要灵活运用各种技巧,以达到激发游客游兴,顺利完成游程的目的。参考资料《扬州导游词》,王兰编著《导游业务》,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司编 旅游教育出版社

试论如何提高导游服务质量摘要: 改革开放之后, 我国旅游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各地旅游服务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生机蓬勃, 全国旅游从业人数尤其是导游数量大大地增加。导游人员是旅游接待工作的主体, 是整个旅游服务的轴心,而导游服务作为旅游产品的一部分向旅游者出售, 是旅游服务质量高低的最敏感的部分。提高导游服务质量, 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遗憾的是, 在中国旅游业飞速发展的同时, 导游服务质量一直参差不齐, 大大阻碍了旅游业的发展。因此分析导游服务存在的质量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当前旅游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关键词: 导游服务; 导游服务质量一、目前我国导游服务的现状(一) 个性化的导游服务随着旅游活动的不断开展, 旅游者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观光, 而是趋向具有个性化的旅游活动: 探险旅游、体验旅游、康体旅游等旅游形式异军突起, 旅游者的足迹在不久的将来会深入到洋底, 或离开地球遨游太空。因此, 对导游服务的要求也同样日趋多样化。面对这种变化, 而旅行社往往全权委托导游员处理旅游过程中旅游者的各种需求。这样对导游人员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程序而又呆板的服务让游客大为失望, 个性而又失规范的服务大受游客喜欢。高水平的导游服务不仅是一种规范化的服务, 还是一种个性化的服务。它要求导游人员必须根据旅游者的个性和不同的旅游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服务使不同的旅游者获得更大的心理满足。导游服务的个性化, 一方面要求导游员能根据游客的差异、旅游产品的不同, 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地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另一方面要求导游员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实践, 发挥自己的优势, 形成富有个人风格的导游服务。(二) 导游服务手段的科技化随着科技的进步, 图文声像等导游方式已成为导游服务的重要辅助手段, 导游员可以借助各种现代化的手段和资料, 通过口头讲解方式与图文声像导游方式的有机结合, 向游客提供更直观、更生动、高标准的导游讲解服务, 同时也更能吸引游客。(三) 导游人员的高知识化随着知识时代的到来, 出游的人越来越多, 导游人员为了适应高素质、高水平游客的需要, 部分导游人员已经意识到自己必须具备相当的知识水平, 才能提供更好的导游服务。另外, 随着大众旅游普及到世界各国,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导游人员不仅要掌握本国、本民族的语言, 还必须能熟练运用世界各主要语言, 特别是主要客源国的语言, 以便向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旅游者提供令他们满意的导游服务, 导游语言已从单一语种发展为多种语言。二、我国导游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导游人员的数量日益剧增, 据统计, 目前我国兼职导游已超过60% , 导游日益成为自主择业、分散执业的群体。因此许多导游人员没有劳动合同、没有固定薪酬、没有劳动保险, 致使导游队伍职业稳定性下降, 并导致部分导游人员在带团过程中降低服务水平或减少服务提供, 以获取收入。另外旅游服务的盈利性非常突出, 作为旅游服务主要组成部分的导游服务已呈现明显商品化趋势, 这也使许多导游人员为了自身利益做出了许多有伪职业道德的行为, 使服务质量出现许多问题。我国导游服务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一) 导游人员素质整体偏低在导游讲解过程中, 许多导游缺乏相关专业知识, 主要表现在: 导游讲解太少或根本不讲的哑巴导游; 导游对景点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学术价值缺乏了解,讲解时信口开河或闹笑话; 导游讲解时呆板, 只是刻意地背诵导游词。导游职业素质差, 也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导游接团中的漏接、迟接以及擅自更改线路、增加购物点等问题屡见不鲜。还有一些导游缺乏综合素质, 如导游与游客交往缺乏沟通技巧或经济目的唯一、对于突发事件缺乏应变能力。(二) 我国对导游职业管理制度不完善按照我国目前的职业分类体系, 导游职业不属于专业技术人员类别, 属于旅游及公共游览场所服务人员小类, 归于饭店、旅游及健身娱乐场所服务人员中类。因为不属于专业技术人员, 所以导游没有专业技术职称。国家旅游局的《导游人员等级评定制度》多年没有有效实施, 导游员职称没有进入我国职称序列, 只是旅游企业内部的名号而已, 甚至在一些旅游企业中也得不到相应的报酬福利。这种导游职业定位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导游职业的社会地位低, 高素质人才不愿进入, 多数拥有导游资格证书者也只是将导游当作一门青春饭, 临时性赚钱的多, 很少有人打算把导游作为长期职业认真做, 因而导游钻研业务、研究旅游文化的少, 一心只想提高收入, 这就造成了导游服务质量的下降。(三) 导游人员的薪酬太少在现行的导游人员报酬机制中, 导游的收入结构不合理, 导游没有或少有工资,还要返给旅行社一定的费用, 导游只有以回扣为主要收入来源, 而回扣收入又是不合法的。导游员在带团过程中不注重景点讲解而是一味的对商品进行宣传, 甚至还提供不实的商品, 只是为了能多拿点回扣,这样的收入结构事实上鼓励了导游导购,是造成我国旅游业中导游服务质量下降的直接原因。三、提高导游服务质量的对策(一) 提高导游人员综合素质导游服务是一种建立在具有较高个人素质基础上, 影响面较广的高智能服务。我认为要从三个方面来提高导游人员的综合素质: 第一是增强独立性。导游服务人员要勇于向困难挑战, 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提高个人的各种能力, 尤其是心理自控能力, 能沉着冷静地处理各种变化的情况和问题;第二是要不断充实大脑。导游人员应具有广博的知识和健康的体魄, 以便能随时随地向游客提供所需要的服务, 在平时的带团过程中, 要有意识地总结发生的问题,查阅相关的资料, 对各方面都有所了解;第三是提高自身的带团能力。在带团过程中, 导游人员要有全局观念, 在工作中要头脑清醒、思维缜密, 有较强的协调能力和公关能力, 以保证旅游活动按计划顺利进行。(二)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要从制度上确保导游人员的正当权益。既要培养导游无私奉献的精神, 同时也要帮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宣扬导游工作的崇高性, 让他们从心里感到导游的职业是多么受人重视, 导游一直被誉为“民间使者”、“友谊桥梁”。作为一名导游, 应当克服导游职业只是一门青春饭的狭隘意识,要树立起长期服务导游行业的思想。这就要求相关管理部门完善导游职业管理, 给导游工作一个合理定位。(三) 规范导游人员薪金制度和激励机制目前大多数旅行社只求利益造成一些不规范的劳动报酬制度根本无法对导游人员形成有效的激励。严重影响了导游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也会影响到导游服务质量的提高。因此规范导游薪金制度和激励机制度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焦点。我认为可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要提高导游的物质待遇, 满足他们合理的物质需要; 二是按照导游心理活动规律对其进行科学管理; 三是针对不同的导游员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激励手段。激发导游的工作热情, 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总之, 只要所有参与旅游事业的人们都能认识到尽快提高我国导游服务质量的迫切性, 认识到导游服务质量的提高对于促进我国现代旅游事业的发展所具有的重大意义, 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努力, 在全社会推行诚信导游服务, 各职能部门在各方配合与努力下, 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这样, 我们的导游服务质量定能得到加强与改善。浅析我国导游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导游队伍规模快速壮大,综合素质不断增强,导游总体服务质量有所提升,为推动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导游队伍仍存在许多问题。据调查资料显示,七成左右的参团旅游者有上当的经历。由于参团旅游市场的混乱,使不少人失去了对旅行社的信心,放弃了参团旅游,或转为自助游,使得参团旅游市场增长速度缓慢,甚至有些萎缩。在这种此长彼消的情况下,人员快速增加的导游队伍之间,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而管理部门只知收费,不知管理的行为,更是直接导致了导游之间的恶性竞争,直至买团、交人头费现象的出现。从收入上来看,极少数的导游是有一些基本工资的,回扣成为了导游人员最主要的收入,而回扣的取得又直接转嫁到游客身上,使得众多游客对导游存在不满,使导游服务成为国内游客普遍最不满意的一项服务,导游服务的社会声誉差、满意程度低、使用程度低等问题,尖锐地暴露在国内旅游业发展中。一、导游的文化层次不高,结构不合理根据国家旅游局人教司对全国导游队伍人力资源状况的调查,截止2002 年8 月底,全国已有197375 人取得导游人员资格证书,但导游队伍文化层次不高、结构不合理。从学历结构看,我国导游人员的学历普遍偏低。其中高中、中职、中专学历者占,大专学历者占,本科学历以上学历者占。从导游等级结构看,导游队伍以持有导游资格证书和初级导游员证书者占绝大多数,为;中级、高级、特级导游员所占比例极低,仅占,导游队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非常突出。导游队伍文化层次不高、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导游队伍中新近人员的门槛要求低。1999 年5月14 日,国务院颁布的《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第三条规定:只要具有高中学历、身体健康、年满18 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即可参加导游人员资格考试。这一规定对导游员必须具有的文化基础知识、语言表达能力都没有做具体的要求,于是造成报考导游的人数与日俱增,且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而且参考人员态度不端正,有的为牟取暴利而来,有的为将来游山玩水方便而来。显然,这种低要求的导游导入机制不利于导游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在现有导游员中,以大专学历和中专、高中学历为主。在一线带团的导游员的学历水平不高。受文化水平的限制,许多导游员的知识结构和讲解服务水平远远达不到游客的期望。二、导游个人素质不高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旅游活动的目的逐渐向受教育、获信息、领略异国他乡的情趣、增长知识、扩大阅历的方向转化。这种转化对导游员提出了更高的知识要求,导游的作用也越重要。导游员不仅要满足旅游者求新、求美、求乐的旅游目的,还要在消遣之余,帮助他们增长知识,获取教益。真正成为文化的传播者、美的诠释者、引导者。要胜任这项工作导游员必须以渊博的知识作后盾,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可如今蓬勃发展的旅游态势突显出合格旅游人才生产的滞后,很多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从业人员在实际操作中暴露了很多问题。(1)导游知识素质欠缺。主要表现在:导游讲解太少或根本不讲的哑巴导游;导游对景点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学术价值缺乏了解,讲解时信口开河或闹笑话;导游讲解时呆板,只是刻意地背诵导游词。(2)导游的文化素质不高。很少有导游能自己撰写导游词,了解旅游地的真正文化意义,千篇一律的导游词根本不能满足不同游客层次的需要,而使导游服务质量停滞不前。(3)导游服务中反映出导游职业素质问题。主要表现在:导游接团中的漏接、迟接,以及擅自更改线路、增加购物点等问题。(4)导游与游客交往中反映出导游个人综合素质问题。主要表现在:导游与游客交往缺乏沟通技巧或经济目的惟一、对于突发事件缺乏应变能力。三、职业道德意识淡薄,违规违纪普遍导游这一职业是受人尊重的,游客身心的安危、旅游活动的成败与之密切相关。因此尤其要讲职业道德,导游的职业道德包括职业责任、职业态度、职业纪律、职业技能、职业良心,以及职业荣誉,具体表现为遵纪守法、敬业爱岗:优质服务、宾客之上;信誉第一、真诚公道:一视同仁、不卑不亢;团结协作、顾全大局:好学上进、提高业务。可实际情况是在该领域,坑害消费者的现象日益严重,服务过程中的“短斤少两”、欺诈哄、强行揽客、质次价高等现象普遍存在,旅游者一不留神就成了受害者。四、导游稳定收入少,私拿回扣现象严重在现行的狭义的导游人员报酬机制中导游的收入结构不合理,导游没有或少有工资,旅游淡季没有收入,养老、医疗、住房,以及社会公共福利不能有效覆盖导游群,使导游成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有时还要付给旅行社“人头费”等费用使回扣成为导游的主要收入来源,生存的压力、发展的需要,迫使导游要通过其他渠道获取报酬。如有的导游员任意增加购物点、延长购物时间;有的与商家串通抬高价格拿差价,有的协助商家游说消费者购买质次价高的商品,手段五花八门。同时导游私拿回扣,又直接降低旅游服务质量,在旅游接待服务的相关环节形成了以回扣为核心的利益链条,“消费陷阱”严重侵害游客的合法权益。个别导游“穷则思变”,拜金主义严重,以损害游客利益追求个人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在私拿回扣问题上推波助澜,成了恶性循环。实践证明,不从机制上解决导游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障问题,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导游私拿回扣这一顽疾。总而言之,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导游作为旅游从业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业的重要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积极参与者,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对于现阶段导游服务存在的问题,如何提高导游服务质量是当今旅游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心理圈层理论及在导游服务中的应用一、前言二、心理圈层理论三、心理圈层理论在导游服务中的应用四、结论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导游队伍空前的壮大,随之而来的旅游产业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旅游者对导游的服务满意程度不高的问题尤为突出[1]。导游现在几乎成了欺客、宰客和专拿回扣的代名词。从旅游心理学角度对导游进行研究的文章还不多,因此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对导游的服务进行研究,以期找出心理层面的原因。(一)人们意识中的圈层群体概念当某件事情发生主体作出决策时,他会考虑决策对自己的影响、对和此事以及本人有关的人的影响、周围人对我的感觉、周围人对我的态度、周围人之间的影响等等。这些相互间的关系由于疏远的不同可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不同的利益团体,这便形成了人们意识中的圈层概念。在处理某一事件时所联系到的所有人我们通称为“ 背景”。在此背景中大体来说可以分成以下几部分:以“自我”为中心外围是“利益统一层”再外围是“游离层”在圈层中有时会存在“对立层”(二)心理圈层理论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人是有需要的,而人的需要又分层次的生理的需要,归宿感的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当人生活在群体中时,就会为自己的需要进行追求。1.“利益统一层”指自己在处理事件时把这一部分人作为和自己同一利益的人,即处理事件中把自己和利益统一人的影响提高或者最小限度的损耗为目的。2.如果没有将自己纳入“利益统一层”(游离层),则会出现两种情况:如果两人熟悉,自己心理将会很不舒服,会有抵制情绪,在行动上会出现消极行动。如果两人不熟悉,自己会觉得这是正常现象并积极与他进行交往争取进入“其利益统一层”。3.“对立层”在某些情况下存在对立层,这时会产生矛盾,当矛盾激化时会产生冲突。4.对与某人来说自己形成的心理圈层只是对于某件事“临时”形成的并不是固定的。当他再处理另外一件事的时候,心理圈层的成员就会发生变化。心理圈层成员分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自己的交际范围,受教育水平,人际交往历史。相互之间的差异。(三)区分利用人们表现的假象人们是通过语言、行动等来表达心理,对于信息接受方而言语言和行动只是对方表达的工具,而每个人对这些工具的理解是不一样的,这便产生理解的偏差。这种偏差会随着双方个体和所处环境差异的变大而变大,另外人的言行举止往往表现的不是他的真实心理,这就要求我们若想了解人们的心理圈层分布情况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约拿情结的解释:约拿是《圣经》中的人物,由马斯洛用来解释对成功对自己优点等自己好的方面的畏惧,引出约拿情结。现在我们国家的学者将其概念进行了扩展形成了中国式的约拿情结,它表现为:许多人甘愿平庸不渴望甚至不曾想过成为圣人、伟人;人们愿意与自卑的人交往,而很难容忍自傲的人;人们愿意接近弱者,而对强者怀有敌意;人们喜欢那些循规蹈矩的人,很难喜欢有独立见解的人;自己不主动争取成功,而当别人取得成功时又会嫉妒[2]约拿情结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它或多或少的存在我们的身上。在很多情况人们可能表现对自己的利益目标的追求缺乏积极性,当自己处于别人对立层时不采取相应措施,并非心理圈层理论失去了作用,而是因为“约拿情结”在起作用。人的表现并不代表人的心理趋向,但当我们在分析人的心理掌握他的心理趋向而采取相应措施就会收获我们预期的目的。(一)以心理圈层理论为依据搞清客人情况导游在与客人直接接触前要了解一些客人的一些资料以做到有的放矢。另外还应该善于观察、分析游客的心理。能够在短时间内搞清客人之间的关系,旅游团队在整个旅游过程中是一个小团体,相对这个团体各个客人会形成自己的心理圈层。导游只有分清把握各个客人的心理圈层才能更好的处理团队内部的各种关系,避免客人之间的矛盾纠纷等。(二)以心理圈层理论为基础摆放客人位置导游在在游客、景区、酒店、商店为背景的心理圈层中应把客人放在自己的“利益统一层”中,导游应该力争与游客建立伙伴关系,因为只有在游客的合作下,旅游活动才能得以顺利地进行并达到良好的效果。(三)以心理圈层理论为基础拉近客人与自己的心理距离拉近导游与客人的心理距离也就是导游采取积极措施争取进入客人心理圈层中的“利益统一层”。当进入客人的利益统一层后,客人在心理、行动方面会主动把导游的感觉、利益考虑在内,配合导游的工作、处处为导游着想。会让导游感到有种“客人很通情达理”的感觉。对于如何才能进入客人心理圈层中的“利益统一层”本人建议应坚持公平公正是人交往的基本原则,不要因为自己的好恶对客人另眼相看。如果厚此薄彼很容易引起客人反感,这种反感很容易使客人与自己对立起来。当团队中有老人、孩子、残疾人的时候应该适当提供特殊服务。如果你的行为不符合大多数人认可的这种取向,就会拉大彼此的心理距离。对性格内向的不爱说话表现压抑的游客,多数是受约拿情结的影响,如果能经常跟他沟通,各种活动争取他们的意见往往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四)以心理圈层理论为指导正确处理全陪地接司机的关系地陪、全陪和司机是一个服务集体,三人要在导游服务过程中及时商量工作的进展细节,以及应付可能出现的问题。在这三人中地接导游要占主导地位,全陪和司机全力进行配合。需要地接导游从中协调,来努力创造一个相对和谐的合作气氛。作为地陪来讲, 对全陪要主动争取配合, 及时沟通信息;对司机要做到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不论是地接还是全陪都应努力将对方和司机纳入“利益统一层”。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相互谅解,更好的配合高质量的完成团队接待任务。(五)以心理圈层理论为参考正确拿取回扣以回扣为主体的导游薪金体系从20世纪80年代就逐渐形成, 在行业内部获得了默认,在一定意义上是各方面利益达到均衡的默契“体制”,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旅行社的恶性削价竞争[3]。游客大多都有购物的需求,关键是看你如何引导,让游客购得舒心、钱花得甘心。导游应该本着对游客有益的原则,重视并做好这项工作。导游在为游客做购物指导时应该要以满足游客的需要为出发点,并且熟悉商品知识,当好游客的参谋。综上所述,旅游心理学一直以来是我们研究的弱项,旅行社管理者和导游对游客心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服务过程中很少考虑游客心理需求,很多情况是机械完成旅游服务。因此,我们应加强旅游心里学方面的理论研究,从而更好的为旅游业服务;应及时对导游进行心理学方面培训,使其能够分析掌握和调节客人心理,更好的完成带团任务。

导游专业毕业论文导游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摘要: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导游起主导作用,导游服务的质量关系到整个旅游产品的质量。目前导游服务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就导游服务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进而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关键词:旅游 导游人员 服务质量旅游业在中国已得到了迅猛发展,现已具备了�6�8定的产业规模,形成了“食、住、行、游、购、娱”六位一体的体系,然而在这一体系中导游服务却不尽如人意。现阶段我国导游服务质量存在严重的问题,这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极 协调,也不能适应现代游客对旅游需求的更高要求。1导游服务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1.1导游队伍等级结构、语种结构不合理,供求矛盾突出从整体上看,导游队伍学历水平偏低,等级结构不合理 据r解,至2006年9月,全国拥有导游资格证的人数达到47.27万人,其中执业导游32.O5万人,32万执业导游中,3O岁以下的占80%,大专及以F学历者占80‰ 初级导游占97%。另外导游语种结构不合理。外语类导游缺乏 这与游客对导游需求不相适应,供求矛盾突出。1.2导游服务质量总体偏低,导游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有些导游经验不足,综合能力差。有些导游连基本的讲解技能也未过关;有 导游应变能力较差,当出现意外情况时不知如何处理。部分导游知识面窄,知识结构单一,缺乏综合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人才。1.3部分导游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与旅游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导游松散的职业状态决定他们缺少归属感,而且导游必须应付社会偏见与旅行社的压力,这种双重困境使导游人员对自己的职、I 并不看好。很多导游急功近利、心态浮躁,赚到钱就赶紧跳槽。导游人员的职业倦怠感日渐突显。1.4规范化操作不达标,个性服务意识欠缺许多导游并未严格规范化作业而是压缩正常行程用以私增各种项目。另一方面,大多导游员对旅游者合理的 l生化要求不能积极有效地满足。2 影响导游服务质量的原因分析2.1整体旅游市场不规范导游队伍的一些不良表现和旅游市场大环境的不规范有关。如:旅游法律法规不健全导游管理体制不健 旅游主管部门职责小列位,市场信息不对称 旅行社之阆恶性竞争;游客消费心理 成熟等。2.2导游准入门槛太低由于近几年导游人数需求量增大和导游资格准入条件放宽,我国现有导游人员的学历普遍偏低。导致丁导游队伍素质偏低,结构不合理。2.3导游人贝的收入结构不合当前,导游基本是“ 无人员”, 即无薪水、尢固定T作单位、7己保险。导游员的收入依靠宰游客、购物回扣和小费,根本没有保障。正常的经济要求得不到满足。服务水准很难提高。为了满足自身的利益,在工作中 是把游客需求放在首化,而是过分地追求个人的经济利益。2.4激励机制不健全大部分旅游企业不太重视员工激励。即使对导游员进行激励,也是手段 �6�1,覆盖而小。同时,我国的导游员的晋级要求与职称制度脱钩。在我国职称制度 ,没仃导游员这一系列。这不仅阻碍了高素质导游员队伍的建设,而且使导游员缺乏走向职业化的内在动力和外在环境。2.5部分导游员自身素质不高部分企业在选拔导游员时,注雨数量轻质量,重、 务能力轻思想素质。忽略了导游员的德才兼备。同时导游 资格考试的参考标准也在降低,可以说学历标准的降低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导游员的整体素质。2.6导游人员流失严重,流动性大,难干培养高素质的导游队伍许多导游员把导游看成是一种过渡性工作,没有把导游工作作为终身事业的追求,使导游员流失率较高,持资格证书人员的流失率为45,3%,持特级导游员证书人员的流,大率为37%。3 提高导游服务质量的思路与对策3.1提高导游准入门槛,改革导游资格考试制度提高导游员资格准入学历要求,从源头上保证导游队伍素质,力求蛮现导游服务市场多层次供求平衡,最大限度满足社会导游服务需求。日前,大学生报考导游的人数在逐年增长,这有助丁导游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3.2 建立健全导游激励机制建立一种既能使 职的导游获得应得的回报,又能使导游为其质量问题付出代价的激励机制,来调动导游的T作积极性,保证导游服务的质量。一是建立合理的薪酬制。一方面提高导游员的物质待遇,满足其合理的物质需要一方面将不同级别的导游报酬分开来。二是建立导游员的职称评定机制,使导游队伍走向职业化建设二是引进竞争淘汰机制。通过平等竞争氛围的营造,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3.3加强导游员自身素质建设导游代表着国家和地区的形象。所以需要不断尢电。提高个人的修养和知识层次。优秀的导游人员应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较强语言表达能力和广博的知识;很强的沟通能力;较高的个人素养;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较强的法冶意识,优秀的心理品质和应变能力。

旅游专业人才供需矛盾问题长期存在,完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是解决人才供需矛盾,培养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旅游专业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通过文献分析及访谈的方法,提出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测量模型由七个维度构成。对该模型进行了因子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测量模型包括情况专业前景、专业归属与发展、专业教学3个维度,最后提出地方高校应从提高教学水平,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寻求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开展专业各项活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归属感等方面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认同;福建省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地方本科院校也开设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多。然而,就业形势缺不容乐观。造成这一矛盾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但从现实情况而言,可能更多的是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度低造成的,认同度低,就缺乏学习的兴趣,即使毕业了,也不会愿意从事本专业的工作。为此,以专业认同为视角,对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调查,了解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评价情况,为营造有利于专业认同的生成环境、提高专业认同水平提供参考。

1研究假设

“专业认同”是由埃里克森首次提出的,是自我认同和自我发展的重要内容。白凯等人认为学科认同由专业学习、专业前景、专业意识、职业发展、专业投机、社会偏见、专业归属等7个维度构成[1]。邱宏亮等人认为导游专业认同包括专业教学、专业前景、专业意识、专业归属和职业发展等5个维度[2]。再结合现实的情况,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测量模型划分教学、专业前景、专业意识、专业归属、专业发展、专业投机、职业偏见等7个维度。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测量模型具有多维性,包含专业教学、专业前景、专业意识、专业归属、专业发展、专业投机和职业偏见。

2研究设计

为了解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现状,笔者对福建省部分新建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依据上述假设的七个维度,设计23道问题,对学生的专业认同情况进行调查。采用李克特量表,分为五个等级,分值分别为1~5分,分数越高者,代表其对专业的认同度越高,反之则越低[5]。本次调查一共发放了350份问卷,最终回收的有效问卷为326份,有效率达到93%,符合要求。其中,男生72名,占22%;女生278名,占78%。从性别看,男女生数量差距较大,原因在于旅游管理专业的生源中,女生要比男生多。

3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因子分析

在进行因子分析前,先要进行题项的纯化。题项纯化标准是:(1)题项与总体的相关系数值小于且删除题项后内部一致性α系数反而变大者删除;(2)旋转后因子载荷值小于或者同时在两个因子上的载荷值都大于者删除[2]。根据上述标准,使用进行题项纯化,23个选项最后删除了10项,剩下13个题项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13个题项的KMO检验统计量的值为,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的值为,Sig值为,符合探索性因子分析的要求。采用进行因子分析,由方差解释贡献率来看,前3个因子累计解释了的信息,符合要求,说明可以提取3个公因子。从因子分析的结果看,第一个公因子“专业前景”;第二个公因子“专业归属与发展”;第三个公因子“专业教学”。

4结论与建议

结论

通过上述因子分析,验证了文章开头的假设,即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测量模型具有多维性,只是从实际分析结果看,多维性只包括专业前景、专业归属与发展和专业教学3个维度,其中专业归属与发展包含了专业归属和专业发展的部分指标。

建议

(1)提高教学水平,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工作是培养学生专业认同的重要途径。所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首先应该从提高教学水平、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着手。地方高校可以有计划分派到国内外知名高校进行深造进修,完善、拓展其知识体系,提升其教育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鉴于旅游管理专业强烈的实践性和地方高校培养目标的职业化,增强教师的实践技能显得尤为重要。

(2)寻求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教学中,要打破过往的以教师纯理论知识教授为主的授课模式,尝试创建以培养学生应用、创业、创新能力的职业技能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要将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结合地方高校特色,以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讲授为辅。

(3)开展专业各项活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归属感。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需要校方和专业教师的共同引导。一方面校方可以出台指导学生专业认同和职业素质培养的相关制度文件,比如对学生的社会调查给予资金支持,由专业教师分别带队就知名的旅游城市、旅游饭店、旅游集团等进行社会调查,形成书面报告进行交流学习,让学生提升专业认知度和把握行业最新动态;另一方面需要深化师生互动关系,让教师走下讲台,与学生多些交流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鼓励学生创新,引导整个专业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从而促进学生专业归属感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官春兰等.特殊教育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现状的调查研究-以两所部属全国重点师范大学为例[J].中国特殊教育,2011(4):22-29.

[2]白凯等.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认同:量表开发与维度测量[J].旅游学刊,2012(5):41-48.

摘要:旅游行业的特点决定了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必须具备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但是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仍然存在着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不够、教育模式单一、课程体系不合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通过优化教学模式、营造学术氛围、实行校企联合等方式,培培育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旅游管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经济竞争的核心;当今社会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竞争。对于综合性旅游产业而言,创新型人才尤为重要。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是为旅游业培养具有创新能力高端人才的摇篮,所以加强对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育的研究尤为重要。

一旅游管理研究生创新能力概述

(一)创新能力的概念

创新能力是指研究者运用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经过科学的思维加工和再造,产生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成果的能力,是一种思维作用动机、认知指导实践的综合性能力。创新能力强调的是一种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产生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的能力。

(二)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需具备的创新能力

(1)获取和转化知识的能力

掌握丰富的的基础理论知识是研究生进行创新的必要条件,没有知识的积累,一切创新都只是空谈。在研究生阶段,对于知识的获取需要注意的有知识的广度、深度以及获取知识的速度。旅游管理是一个涉及知识面非常广的专业,学生只有拥有了广博的知识才能使自己的思维更加灵活。研究生阶段学习具有很强专业性,对知识的获取需更加深入,在“专”的基础上再“破”。同时,快速获取和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是知识创新的基础和前提。知识是永无止境的,学术研究也是无止境的,加之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学生如果不能保证获取知识的时效性,那么创新就无从谈起[1]。

(2)开拓创新的能力

墨守成规是发展的绊脚石,创新的意义在于“出新”,新是创新的本质,是创新的价值所在。要创新,就要突破常规戒律,突破固有的习惯,突破条条框框,突破已有经验,突破过去的思维定势。旅游管理专业的研究生要善于用新思维、新方法、新角度看问题,突破旧的观念,使用新思维方式对现有资料进行梳理和分析;在汲取优秀文化遗产的同时,赋予其新时代内涵;除需具备时代精神外,还要注重新资料的发掘考证,对其进行科学分析,古为今用,赋予新的内涵和外延。

(3)预测和承担风险的能力

创新就意味着风险,任何创新都与风险相伴相依,充满了不确定因素。旅游行业本身也是一个风险重重的行业,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使得旅游管理创新型人才必须勇于承担风险,对经营、管理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勇于接受挑战,并能够经受风险考验,在困难中不断开拓进取。

(4)实践和应变的能力

创新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学生的实际活动,学生只有在各种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不断探索中产生新的观点和思想火花,才能形成“求异”的思维,萌发创新意识。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实践的作用,旅游属于服务性的行业,实践和应变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将研究与实践有机结合,在实践中灵活处理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随机应变,才能碰撞出真正符合实际的创新火花,使这些创新成果运用到实处,实现创新目的。

(5)集成和移植创新能力

集成创新能力是指创新行为主体采用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方法,以提供特别优点的方式,将创新要素经过主动的优化、选择搭配,使其相互之间以最合理的结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由适宜要素组成的、相互优势互补、匹配的有机体,从而使有机体的整体功能发生质的跃变的一种自主创新过程的能力[2]。移植创新能力指的是将已有的知识在不同的时空引进、消化、吸收并进行再次创新的能力[3]。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覆盖很多门类的学科,经济学、心理学、历史学等学科知识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研究生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学科合理整合可以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时避免了直线思维方式,有助于创新思维形成,在研究学习中,旅游管理专业的研究生要善于灵活运用交叉学科,采用不同的标准思考问题。

二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市场对各层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长,对旅游管理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一)创新是旅游企业家的使命

研究生培养的核心是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职业定位已经和本专科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有了明显区别,旅游企业家已经成为了很多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职业选择。创新是企业家的本质特征和核心使命,也是企业家精神的灵魂。对于欲在旅游行业中有所作为的企业家而言,创新显得尤为重要。旅游作为新兴产业,存在的机会和可以利用的资源都还很充足,需要旅游企业家具有独特的投资眼光,发现一般人无法发现的机会,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包括一般人不能运用的资源,找到一般人无法想象的办法,创造性地进行开发,或者对已有资源重新进行整合,实现再次发现,为自己创造具有独创性的事业保证。这些都需要企业家具备创新精神和能力。

(二)创新是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

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很多种能力的有机结合,它是旅游企业自身控制的且不易被别的企业所模仿和复制的可以是旅游企业在行业竞争中保持持久优势的一种综合能力,创新是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4]。创新是旅游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最重要的因素,创新的主动与被动以及创新的快慢与效果也成为了旅游企业在竞争中获得优势的关键。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断生成与强化,特别明显地表现在开发潜在市场能力的不断更新,强化产品的升级换代上。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直接的体现是旅游企业产品之间的竞争。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改变,旅游消费者对旅游企业产品的需求也随之更为多样化。所以,绝妙的创意、经典的策划和产品的不断开发创新将对旅游企业行业地位的提升及企业未来的长远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创新是旅游行业持续发展的推动力

旅游业是高度综合的服务型产业。加快旅游业持续健康地发展,必须树立新的旅游资源观、新的旅游产品观、新的旅游市场观和新的旅游投入观,不能仅仅局限于对本行业的研究,而要拓宽视野,根据市场要求,并结合旅游相关行业的发展情况,开拓新的旅游市场,推出新的旅游产品,开发引领创新型的旅游消费方式。只有不断更新,不断改进,才能确保整个旅游行业蓬勃发展。旅游行业的发展需要具有专业旅游管理知识的人才,创新型旅游管理人才的优势,对于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高校旅游教育是我国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原动力。

三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自主创新意识不强,学术氛围不浓

我国研究生大多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对老师传授的知识被动地接受,甚少对老师所讲授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更鲜见提出自己的观点,学术讨论和交流的氛围不浓。包括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在内的我国研究生普遍地养成了一种依赖性接受知识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缺少教育发达国家所倡导的开放式追问风气,没有养成批判性思维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形成良好的学术风气是重要环节之一。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开展的学术活动相对较少,学术氛围不够浓厚,很少组织有研究生参加的科研实践和学术活动[5]。很多学校研究生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因为导师的不同,即使在同一学院或同一专业,除了在公共课或全体大会之外学生基本很少联系,那么相互之间对学术问题的探讨就很少。一些导师忙于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对研究生的学术活动关注不够,研究生学术视野狭窄,对学科国际前沿问题缺乏了解,科研能力、创新意识不强。

(二)教学模式和方法落后,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研究生教学与本科教学的方法有着本质区别,但我国研究生教学仍存在许多问题。很多学校教学模式单一,归纳型和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仍被广泛运用于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学中。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便教学内容再新颖、再先进,没有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也很难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目前,我国研究生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导师仍旧采用灌输式的“授之以鱼”方法,而很少采用引导式的“授之以渔”授课方法。很多老师教学方式手段落后,很少利用先进教学设备进行辅助授课,很难激起学生兴趣,影响教学效果。旅游管理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学科,师资力量还不够雄厚,很多导师都是直接从别的专业转入,知识体系不够完备;大师级别的导师较少,师资力量相对于其他成熟专业较弱,严重影响了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当前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仍不够合理,存在学分较多、公共基础课偏多、课程体系缺乏层级性、实践课比重不足、跨学科、跨专业课程较少、前沿性课程不够等问题,没有突出课程的专业性、前沿性、综合性,不能充分反映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的新发展。旅游管理是一个跨多个领域的学科,但是很多学校对于此专业的研究生课程安排没有体现这个显著的特征,课程安排很少涉及除旅管理专业之外的其他专业课程。课程设置和本科专业课程部分重复。

(四)创新与实践结合的能力不强

目前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学仍主要是对于课本知识的课堂讲授,这种方式不仅空洞乏味,而且理论和实践脱节现象较为严重,忽视了对学生研究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及与社会沟通协调能力的综合培养。很多学校只是注重学生发表的论文数量,注重学生所获的学分多少,却不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本专业而言,学校和旅行社、酒店等旅游企业的横向合作是培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需要学校和旅游企业密切合作、协同发展,为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搭建坚实的平台。

四提升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

(一)重视知识积累,培养自主创新意识,营造良好学术氛围

知识积累是创新的基础,任何创新都是在前人基础上做出的,只有了解前人成果,才能实现超越。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既要注重培养获取和转化知识的能力,也要了解问题的研究基础,善于思考问题,在丰富的理论知识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学校要设法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努力创造教师到境外培训、学习的机会,同时让研究生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扩宽研究生视野、增长见识、锻炼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学生通过参加学术活动,与同行接触交流,孕育创新的思想,产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聆听专家和优秀代表的报告,相互交流,拓宽研究视野,启迪思维,激发创新灵感,培养创新意识,促进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在一种良好的学术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实现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培养导师创新观念,优化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

对于研究生而言,导师的作用不言而喻。一个拥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导师往往能给予学生很多帮助,要让研究生做出好的研究,导师首先带头垂范。这种垂范要体现在教授、示范、指导和控制等多个方面。学校要优化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可采取小班授课,采用讲座式、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扩大自学比重,鼓励研究生进行课程专题报告,互相讨论交流。有条件的课程可以通过聘请院士、知名专家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进行。学校应该以旅游管理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科研建设为中心,加大经费投入,建立一支年富力强的培养教育、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师资队伍。充分发挥学科教学带头人作用,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创建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研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改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

(三)优化课程体系,拓宽学生视野

要进一步优化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结构。降低必修课程总学分,提高选修课比重;调整部分老化课程,增加包含新观点、新方法、新内容的课程,鼓励开设学科交叉的课程;鼓励研究生跨专业、跨学科选课。由于旅游管理专业的涉及面很广,学校可以加入一些旅游相关专业的课程,如经济学、历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课程,打破学科界限,加大课程融合,培养学生广博的知识面和良好的综合素质。

(四)加强实践教学,在实践中创新

学校和学生都要提高对实践的认识,实践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研究生而言尤为重要,脱离了实践,培养出来的创新型人才将无法真正服务于社会。学校需要提升实践课程地位,通过实验实训课、旅游企业调研、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环节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在实践创新能力。旅游资源富集区是旅游专业学生见习和实习难得的社会课堂。在旅游专业课的学习之余或者是学习过程中,可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授课,让学生走出校门,带着问题到宾馆、风景区、旅行社去学习。在实践中深化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创新,做真正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烨,王庆生.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育模式研究[J].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62-65.

[2]孙金梅,黄清.企业集成创新要素及评价指标体系[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6(5):97-99.

[3]张林.培养医学硕士研究生从“移植创新”到“自主创新”的能力[J].考试周刊,2009(40):197-198.

[4]路文静.旅行社企业竞争力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

[5]叶建军.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缺失及其对策[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03-106.

[6]姜乃力.高校旅游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措施探究[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4,(12):105-107.

[7]陈福义.整合、创新及品牌营销是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根本[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3,10(4):65-68.

[8]王奕.人文社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之路——以重庆大学为例[J].中国研究生,2011(11):56-57.

拼图游戏毕业论文摘要

拼图游戏难点主要是拼图方块顺序的模拟吧?主要有3个操作:打乱,交换序号,判定完成。所谓拼图就是把一张图片分成若干小块,然后按顺序编号(比如说打成4x5=20块就编号.。20)。然后所谓打乱就是对这个数组进行随机打乱,有很多种方法,比如说每次从这个数组随机抽出一个号放入新数组,执行20次就可以了。然后就是交换序号(鼠标先后点击两个拼图方块后触发,这个可以设置一个FLAG判断鼠标选择了几个方块),那就是直接交换数组元素了。最后就是判定完成,也就是打乱的数组重新变成了1,2,3..20就可以了(注意判定的时候不能用操作符"=",而是用for循环逐项判定)。基本上难点也就这些了吧。毕竟一个小游戏……并不是有很难的地方。有啥不明白的再问我吧。

摘要是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摘要主要是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毕业设计(论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摘要中应用第三人称的方法记述论文的性质和主题,不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应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设计了…系统”等表达方式。排除在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不得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书写要合乎逻辑关系,尽量同正文的文体保持一致。结构要严谨,表达要简明,语义要确切,一般不再分段落。商品名需要时应加注学名。对某些缩略语、简称、代号等,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处必须加以说明。摘要中通常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以及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毕业设计(论文)的摘要可包含中文摘要和外文摘要。中文摘要字数为200字左右,外文摘要约为150个实词。

网络游戏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摘要: 近年来网络游戏产业发展迅猛,游戏产品和服务供给的各个环节逐步完善,产业链初步成形。网络游戏产生的机理是源于对高级化交互式数字娱乐的社会需求。 以下就是由我为您提供的网络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研究背景:

需求拉动供给,并且为供给链各环节提供价值分享。网络游戏产业链各环节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相互关联、相互依赖关系,上、下游之间存在扩张和整合的可能性。网络游戏产业模式的核心是运营模式,以及由此衍生发展收入模式、产品模式、技术进步模式、利益分配模式等。随着网络游戏的发展,一种新的信息业趋势也随之未来。本文首先介绍了网络游戏业的产业模式, 然后论述其代表的信息业网络运营商和内容提供商( ICP) 的紧密合作的新趋势, 最后对如何实现更好的合作提出建议。

课题意义:

游戏产业是文化产业中的重要领域。当前,网络游戏产业已经成为备受各方关注的新兴行业。据英国市调公司Juniper Research的'最新一份调查报告指出,预计2011年全球游戏市场的整体产值会到达350亿美金,而游戏产业也会成为全球最大的娱乐产业,重要性远远超过电影、音乐等产业。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普及,中国网民的快速增长,网络游戏在我国已经逐步兴起,并成为一个高利润、快速发展的产业领域。网络游戏这个新兴的游戏产业,作为网络历史上最成功的盈利模式之一,网络游戏已带动信息业的新趋势的形成,日益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分析中国网络游戏产业的现状,以及相关信息业的新趋势,对于促进中国网络游戏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回顾和总结近五年来我国网络游戏产业研究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的趋势,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以上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网络游戏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旅游路线毕业论文摘要

旅游专业人才供需矛盾问题长期存在,完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是解决人才供需矛盾,培养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旅游专业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通过文献分析及访谈的方法,提出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测量模型由七个维度构成。对该模型进行了因子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测量模型包括情况专业前景、专业归属与发展、专业教学3个维度,最后提出地方高校应从提高教学水平,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寻求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开展专业各项活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归属感等方面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认同;福建省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地方本科院校也开设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多。然而,就业形势缺不容乐观。造成这一矛盾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但从现实情况而言,可能更多的是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度低造成的,认同度低,就缺乏学习的兴趣,即使毕业了,也不会愿意从事本专业的工作。为此,以专业认同为视角,对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调查,了解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评价情况,为营造有利于专业认同的生成环境、提高专业认同水平提供参考。

1研究假设

“专业认同”是由埃里克森首次提出的,是自我认同和自我发展的重要内容。白凯等人认为学科认同由专业学习、专业前景、专业意识、职业发展、专业投机、社会偏见、专业归属等7个维度构成[1]。邱宏亮等人认为导游专业认同包括专业教学、专业前景、专业意识、专业归属和职业发展等5个维度[2]。再结合现实的情况,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测量模型划分教学、专业前景、专业意识、专业归属、专业发展、专业投机、职业偏见等7个维度。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测量模型具有多维性,包含专业教学、专业前景、专业意识、专业归属、专业发展、专业投机和职业偏见。

2研究设计

为了解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现状,笔者对福建省部分新建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依据上述假设的七个维度,设计23道问题,对学生的专业认同情况进行调查。采用李克特量表,分为五个等级,分值分别为1~5分,分数越高者,代表其对专业的认同度越高,反之则越低[5]。本次调查一共发放了350份问卷,最终回收的有效问卷为326份,有效率达到93%,符合要求。其中,男生72名,占22%;女生278名,占78%。从性别看,男女生数量差距较大,原因在于旅游管理专业的生源中,女生要比男生多。

3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因子分析

在进行因子分析前,先要进行题项的纯化。题项纯化标准是:(1)题项与总体的相关系数值小于且删除题项后内部一致性α系数反而变大者删除;(2)旋转后因子载荷值小于或者同时在两个因子上的载荷值都大于者删除[2]。根据上述标准,使用进行题项纯化,23个选项最后删除了10项,剩下13个题项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13个题项的KMO检验统计量的值为,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的值为,Sig值为,符合探索性因子分析的要求。采用进行因子分析,由方差解释贡献率来看,前3个因子累计解释了的信息,符合要求,说明可以提取3个公因子。从因子分析的结果看,第一个公因子“专业前景”;第二个公因子“专业归属与发展”;第三个公因子“专业教学”。

4结论与建议

结论

通过上述因子分析,验证了文章开头的假设,即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测量模型具有多维性,只是从实际分析结果看,多维性只包括专业前景、专业归属与发展和专业教学3个维度,其中专业归属与发展包含了专业归属和专业发展的部分指标。

建议

(1)提高教学水平,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工作是培养学生专业认同的重要途径。所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首先应该从提高教学水平、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着手。地方高校可以有计划分派到国内外知名高校进行深造进修,完善、拓展其知识体系,提升其教育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鉴于旅游管理专业强烈的实践性和地方高校培养目标的职业化,增强教师的实践技能显得尤为重要。

(2)寻求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教学中,要打破过往的以教师纯理论知识教授为主的授课模式,尝试创建以培养学生应用、创业、创新能力的职业技能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要将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结合地方高校特色,以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讲授为辅。

(3)开展专业各项活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归属感。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需要校方和专业教师的共同引导。一方面校方可以出台指导学生专业认同和职业素质培养的相关制度文件,比如对学生的社会调查给予资金支持,由专业教师分别带队就知名的旅游城市、旅游饭店、旅游集团等进行社会调查,形成书面报告进行交流学习,让学生提升专业认知度和把握行业最新动态;另一方面需要深化师生互动关系,让教师走下讲台,与学生多些交流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鼓励学生创新,引导整个专业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从而促进学生专业归属感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官春兰等.特殊教育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现状的调查研究-以两所部属全国重点师范大学为例[J].中国特殊教育,2011(4):22-29.

[2]白凯等.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认同:量表开发与维度测量[J].旅游学刊,2012(5):41-48.

摘要:旅游行业的特点决定了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必须具备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但是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仍然存在着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不够、教育模式单一、课程体系不合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通过优化教学模式、营造学术氛围、实行校企联合等方式,培培育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旅游管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经济竞争的核心;当今社会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竞争。对于综合性旅游产业而言,创新型人才尤为重要。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是为旅游业培养具有创新能力高端人才的摇篮,所以加强对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育的研究尤为重要。

一旅游管理研究生创新能力概述

(一)创新能力的概念

创新能力是指研究者运用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经过科学的思维加工和再造,产生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成果的能力,是一种思维作用动机、认知指导实践的综合性能力。创新能力强调的是一种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产生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的能力。

(二)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需具备的创新能力

(1)获取和转化知识的能力

掌握丰富的的基础理论知识是研究生进行创新的必要条件,没有知识的积累,一切创新都只是空谈。在研究生阶段,对于知识的获取需要注意的有知识的广度、深度以及获取知识的速度。旅游管理是一个涉及知识面非常广的专业,学生只有拥有了广博的知识才能使自己的思维更加灵活。研究生阶段学习具有很强专业性,对知识的获取需更加深入,在“专”的基础上再“破”。同时,快速获取和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是知识创新的基础和前提。知识是永无止境的,学术研究也是无止境的,加之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学生如果不能保证获取知识的时效性,那么创新就无从谈起[1]。

(2)开拓创新的能力

墨守成规是发展的绊脚石,创新的意义在于“出新”,新是创新的本质,是创新的价值所在。要创新,就要突破常规戒律,突破固有的习惯,突破条条框框,突破已有经验,突破过去的思维定势。旅游管理专业的研究生要善于用新思维、新方法、新角度看问题,突破旧的观念,使用新思维方式对现有资料进行梳理和分析;在汲取优秀文化遗产的同时,赋予其新时代内涵;除需具备时代精神外,还要注重新资料的发掘考证,对其进行科学分析,古为今用,赋予新的内涵和外延。

(3)预测和承担风险的能力

创新就意味着风险,任何创新都与风险相伴相依,充满了不确定因素。旅游行业本身也是一个风险重重的行业,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使得旅游管理创新型人才必须勇于承担风险,对经营、管理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勇于接受挑战,并能够经受风险考验,在困难中不断开拓进取。

(4)实践和应变的能力

创新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学生的实际活动,学生只有在各种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不断探索中产生新的观点和思想火花,才能形成“求异”的思维,萌发创新意识。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实践的作用,旅游属于服务性的行业,实践和应变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将研究与实践有机结合,在实践中灵活处理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随机应变,才能碰撞出真正符合实际的创新火花,使这些创新成果运用到实处,实现创新目的。

(5)集成和移植创新能力

集成创新能力是指创新行为主体采用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方法,以提供特别优点的方式,将创新要素经过主动的优化、选择搭配,使其相互之间以最合理的结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由适宜要素组成的、相互优势互补、匹配的有机体,从而使有机体的整体功能发生质的跃变的一种自主创新过程的能力[2]。移植创新能力指的是将已有的知识在不同的时空引进、消化、吸收并进行再次创新的能力[3]。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覆盖很多门类的学科,经济学、心理学、历史学等学科知识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研究生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学科合理整合可以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时避免了直线思维方式,有助于创新思维形成,在研究学习中,旅游管理专业的研究生要善于灵活运用交叉学科,采用不同的标准思考问题。

二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市场对各层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长,对旅游管理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一)创新是旅游企业家的使命

研究生培养的核心是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职业定位已经和本专科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有了明显区别,旅游企业家已经成为了很多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职业选择。创新是企业家的本质特征和核心使命,也是企业家精神的灵魂。对于欲在旅游行业中有所作为的企业家而言,创新显得尤为重要。旅游作为新兴产业,存在的机会和可以利用的资源都还很充足,需要旅游企业家具有独特的投资眼光,发现一般人无法发现的机会,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包括一般人不能运用的资源,找到一般人无法想象的办法,创造性地进行开发,或者对已有资源重新进行整合,实现再次发现,为自己创造具有独创性的事业保证。这些都需要企业家具备创新精神和能力。

(二)创新是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

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很多种能力的有机结合,它是旅游企业自身控制的且不易被别的企业所模仿和复制的可以是旅游企业在行业竞争中保持持久优势的一种综合能力,创新是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4]。创新是旅游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最重要的因素,创新的主动与被动以及创新的快慢与效果也成为了旅游企业在竞争中获得优势的关键。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断生成与强化,特别明显地表现在开发潜在市场能力的不断更新,强化产品的升级换代上。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直接的体现是旅游企业产品之间的竞争。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改变,旅游消费者对旅游企业产品的需求也随之更为多样化。所以,绝妙的创意、经典的策划和产品的不断开发创新将对旅游企业行业地位的提升及企业未来的长远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创新是旅游行业持续发展的推动力

旅游业是高度综合的服务型产业。加快旅游业持续健康地发展,必须树立新的旅游资源观、新的旅游产品观、新的旅游市场观和新的旅游投入观,不能仅仅局限于对本行业的研究,而要拓宽视野,根据市场要求,并结合旅游相关行业的发展情况,开拓新的旅游市场,推出新的旅游产品,开发引领创新型的旅游消费方式。只有不断更新,不断改进,才能确保整个旅游行业蓬勃发展。旅游行业的发展需要具有专业旅游管理知识的人才,创新型旅游管理人才的优势,对于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高校旅游教育是我国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原动力。

三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自主创新意识不强,学术氛围不浓

我国研究生大多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对老师传授的知识被动地接受,甚少对老师所讲授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更鲜见提出自己的观点,学术讨论和交流的氛围不浓。包括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在内的我国研究生普遍地养成了一种依赖性接受知识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缺少教育发达国家所倡导的开放式追问风气,没有养成批判性思维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形成良好的学术风气是重要环节之一。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开展的学术活动相对较少,学术氛围不够浓厚,很少组织有研究生参加的科研实践和学术活动[5]。很多学校研究生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因为导师的不同,即使在同一学院或同一专业,除了在公共课或全体大会之外学生基本很少联系,那么相互之间对学术问题的探讨就很少。一些导师忙于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对研究生的学术活动关注不够,研究生学术视野狭窄,对学科国际前沿问题缺乏了解,科研能力、创新意识不强。

(二)教学模式和方法落后,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研究生教学与本科教学的方法有着本质区别,但我国研究生教学仍存在许多问题。很多学校教学模式单一,归纳型和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仍被广泛运用于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学中。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便教学内容再新颖、再先进,没有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也很难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目前,我国研究生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导师仍旧采用灌输式的“授之以鱼”方法,而很少采用引导式的“授之以渔”授课方法。很多老师教学方式手段落后,很少利用先进教学设备进行辅助授课,很难激起学生兴趣,影响教学效果。旅游管理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学科,师资力量还不够雄厚,很多导师都是直接从别的专业转入,知识体系不够完备;大师级别的导师较少,师资力量相对于其他成熟专业较弱,严重影响了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当前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仍不够合理,存在学分较多、公共基础课偏多、课程体系缺乏层级性、实践课比重不足、跨学科、跨专业课程较少、前沿性课程不够等问题,没有突出课程的专业性、前沿性、综合性,不能充分反映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的新发展。旅游管理是一个跨多个领域的学科,但是很多学校对于此专业的研究生课程安排没有体现这个显著的特征,课程安排很少涉及除旅管理专业之外的其他专业课程。课程设置和本科专业课程部分重复。

(四)创新与实践结合的能力不强

目前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学仍主要是对于课本知识的课堂讲授,这种方式不仅空洞乏味,而且理论和实践脱节现象较为严重,忽视了对学生研究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及与社会沟通协调能力的综合培养。很多学校只是注重学生发表的论文数量,注重学生所获的学分多少,却不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本专业而言,学校和旅行社、酒店等旅游企业的横向合作是培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需要学校和旅游企业密切合作、协同发展,为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搭建坚实的平台。

四提升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

(一)重视知识积累,培养自主创新意识,营造良好学术氛围

知识积累是创新的基础,任何创新都是在前人基础上做出的,只有了解前人成果,才能实现超越。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既要注重培养获取和转化知识的能力,也要了解问题的研究基础,善于思考问题,在丰富的理论知识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学校要设法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努力创造教师到境外培训、学习的机会,同时让研究生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扩宽研究生视野、增长见识、锻炼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学生通过参加学术活动,与同行接触交流,孕育创新的思想,产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聆听专家和优秀代表的报告,相互交流,拓宽研究视野,启迪思维,激发创新灵感,培养创新意识,促进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在一种良好的学术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实现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培养导师创新观念,优化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

对于研究生而言,导师的作用不言而喻。一个拥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导师往往能给予学生很多帮助,要让研究生做出好的研究,导师首先带头垂范。这种垂范要体现在教授、示范、指导和控制等多个方面。学校要优化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可采取小班授课,采用讲座式、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扩大自学比重,鼓励研究生进行课程专题报告,互相讨论交流。有条件的课程可以通过聘请院士、知名专家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进行。学校应该以旅游管理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科研建设为中心,加大经费投入,建立一支年富力强的培养教育、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师资队伍。充分发挥学科教学带头人作用,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创建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研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改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

(三)优化课程体系,拓宽学生视野

要进一步优化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结构。降低必修课程总学分,提高选修课比重;调整部分老化课程,增加包含新观点、新方法、新内容的课程,鼓励开设学科交叉的课程;鼓励研究生跨专业、跨学科选课。由于旅游管理专业的涉及面很广,学校可以加入一些旅游相关专业的课程,如经济学、历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课程,打破学科界限,加大课程融合,培养学生广博的知识面和良好的综合素质。

(四)加强实践教学,在实践中创新

学校和学生都要提高对实践的认识,实践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研究生而言尤为重要,脱离了实践,培养出来的创新型人才将无法真正服务于社会。学校需要提升实践课程地位,通过实验实训课、旅游企业调研、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环节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在实践创新能力。旅游资源富集区是旅游专业学生见习和实习难得的社会课堂。在旅游专业课的学习之余或者是学习过程中,可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授课,让学生走出校门,带着问题到宾馆、风景区、旅行社去学习。在实践中深化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创新,做真正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烨,王庆生.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育模式研究[J].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62-65.

[2]孙金梅,黄清.企业集成创新要素及评价指标体系[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6(5):97-99.

[3]张林.培养医学硕士研究生从“移植创新”到“自主创新”的能力[J].考试周刊,2009(40):197-198.

[4]路文静.旅行社企业竞争力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

[5]叶建军.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缺失及其对策[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03-106.

[6]姜乃力.高校旅游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措施探究[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4,(12):105-107.

[7]陈福义.整合、创新及品牌营销是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根本[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3,10(4):65-68.

[8]王奕.人文社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之路——以重庆大学为例[J].中国研究生,2011(11):56-57.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摘要:旅游治理毕业论文: 内容摘要: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消费心态的日益成熟我国旅游业已经出现了由较低层次的观光旅游向更为高级的消费模式体验旅游逐步过渡的趋势。本文通过对体验旅游和我国导游现状的分析提出了适应体验旅游发展的导游发展方向。 关键词:体验旅游 导游 新型要求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消费心态的日益成熟在经历了多年“黄金周”的培育之后我国旅游业已经出现了由较低层次的“观光旅游”向更为高级的消费模式—以情景化、体验化为特征融高品味吃、住、行、游、购、娱活动为一体的“体验旅游”逐步过渡的趋势。美国两位闻名学者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姆在《体验经济》中认为以后世界经济已经步入“体验经济”时代。所谓“体验”是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围绕消费者创造出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体验旅游”是在体验经济规模不断膨胀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崭新旅游产品其最大的特征是注意旅游者的体验效能本质是“以人为本”终极目标是快乐感、亲切感、自我价值。因此“体验旅游”特殊强调游客自身的积极参与和自身体验使游客真正感受到旅游中的乐趣。 旅游从本质上讲就是人们离开常住地到异地去寻求某种体验的一种活动。“体验旅游”将“体验”的概念单独提炼出来意在突出“体验”的强烈性。从旅游业的发展表明近年来随着人们旅游观念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现代旅游更多的是一种旅游心情的分享一种生活方式的体验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体验旅游已成为现代旅游最具开发潜力的部分它强调游客对旅游地文化的、生活的、历史的体验强调参与性与融入性。体验旅游将是体验经济时代旅游消费的必然需求。 体验旅游与观光旅游是在体验经济和服务经济两种不同的经济形态下的产物二者在产品形态、消费心理、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之间的关系等诸多方面都有着不同。体验旅游用个性化旅游产品代替原来的标准化旅游产品。面对同样的景区景点或娱乐设施不同的游客亦可能有完全不同的体验;即使为了同样的一种体验(犹如样的道教旅游的体验)不同的游客也会选择不同的实现方式、地点等。因此体验旅游时代旅游者将不再满意被动接受设计好的、标准化的旅游产品而是希望能亲自参与设计自己的旅游线路和旅游经销商共同完成其所需旅游产品的生产。个性化特征由此凸现。 从游客追求的价值目标看体验旅游不仅重视旅游结果更重视旅游过程。观光旅游阶段游客的旅游观念尚处于较低水平基本是“白天看庙晚上睡觉走到景点拍拍照”旅游体验不深重游率不高。体验旅游时期的旅游者不仅关注得到什么样的旅游产品而是更加重视在哪里、如何得到这一产品。 在体验旅游中旅游消费心理转向更高级的情感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需要层次中提出“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类的最高需要。注重以人为本的体验旅游将使人们的旅游消费心理从消极的逃避转向积极的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体验旅游更加强调与旅游者的沟通并以此触动其内在情感加强旅游体验。体验旅游的第二个终极目标是使游客产生亲切感而亲切感产生的首要条件就是与旅游者的沟通。只有导游与游客之间有了良好的互相沟通才能使游客全身心的放松充分融入到景物中情景交融从而加强旅游体验。 导游行业现在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行业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现在导游的社会声誉不佳普遍印象是“素质不高”工作雷同。根据国家旅游局人教司对全国导游队伍人力资源状况的调查截止2002年8月底全国已有人取得导游人员资格证书但导游队伍内部结构不合理。从等级结构来看低等级(资格和初级)导游人员占导游队伍的绝大多数为;中、高、特级导游员人数尚不到4%。从学历结构来看我国导游人员的学历普遍偏低其中高中、中职、中专学历者占大专学历者占本科以上学历者占。外语类导游人员的学历比中文导游员稍高但大专及以下学历仍占52%。此种现状直接导致的后果是“导游就是导购”以及宰客、甩团、强行索要小费等不文明行为屡见不鲜。而千篇一律的导游辞、线路安排、游玩项目等等使得游客在旅游过后对导游工作的认同更无从谈起。 尽管如此不论导游自身或旅行社对体验旅游时代导游环节都未引起充分重视。导游作为连接旅游主体和旅游客体的中介因素是旅游目的地、旅行社、旅游者三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体验旅游时代的到来导游的作用会越来越重要对高素质的新型导游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 体验旅游对导游的详细要求 大学生论文写作指导论文的选题方法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格式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注意... 毕业论文格式 毕业论文注意事项(一)提升文化素养 从景区景点的层面看体验旅游是观光游更深层次的挖掘和更广层面的拓展;从游客的层面看日益成熟的游客消费心态以及日益提高的游客文化品味是“体验旅游”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体验旅游阶段导游应该让游客体会到美在其中乐在其中轻松在其中感悟在其中。由此导游就必须针对景区景点所需要、所能够传递给游客的体验自己先停止的深入思索并揣摩不同游客的审美特点、心理习惯、消费观念乃至身体状况来“量身定做”旅游产品(包括景点选择、导游辞的选择、线路的选择、景点停留工夫的选择景区内互动项目参与程度的选择甚至导游自己组织开展的小活动的选择等等)。 “体验旅游”呼唤高素质的导游也只有高素质导游能够让游客深刻理解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使“体验”更深。 (二)自身素质专业化 传统观光旅游阶段旅游者还未挣脱“眼睛旅游”的方式;体验旅游阶段随着旅游者对个性化旅游产品的购买对高品质旅游体验的需求他们希望通过导游的穿针引线来深刻了解、感受旅游区的人文环境和历史脉络从而加深对景点的印象提高旅游体验层次。有学者提出“一流的导游应该是博士水平”。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导游只能千篇一律的复述相同的导游词真正能深入了解旅游目的地风俗习惯、文化渊源的高素质导游极少。这些现象的出现直接导致了游客感慨不深更别说获得某种终身难忘的体验。其实不论从景区景点的角度还是从游客的角度都希望导游能够在深入了解、发掘景区特色的基础上将景区景点的优势贯穿旅游过程的始终并不断发挥到极致。因此培育专业化导游的时机已经成熟如专业的红色旅游导游专业的宗教旅游导游。知识的专业化会使导游对某一类旅游资源、某些旅游景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甚至有创新的见解这样就克服了传统导游什么景点都讲但都讲解不深不能给游客留下深刻旅游体验的缺点。因此可以设想在不久的将来熟知中国革命史的红色导游将大量出现在井冈山、延安;熟读道教、佛教经典的宗教导游将带领游客领略武当山、普陀山的道义、佛文化;而九寨沟、张家界是山水导游大显身手的地方。同时景区自身也应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定点导游并把此纳入旅游景区规划中这样便可以在最快的工夫以最高水平的讲解来向旅行社、旅游者宣传本景区并以此扩大景区的知名度。 (三)重视差异化服务 这主要是从游客的社会角色来考虑。前面已经提到体验旅游时代游客要求个性化那么具有不同的社会角色的游客参与其中时即使针对同一旅游项目也应有不同的服务侧重点。比如同样的山水旅游对于一群老年朋友来说在游玩过程中就应该多留些工夫给他们悄悄的品味、欣赏;而对于一群青少年而言导游则应充分调动他们的感观和四肢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这样才让他们真正体会到放松的感觉。同样即使是同一个人重游同一个景点导游也要因其扮演的具体的社会角色而采用不同的讲解。 (四)具备强健的体魄 体验旅游阶段从“走马观花”到“下马看花”个性化旅游产品要求导游更多的亲身参与身体力行的引导游客融入景物中并和他们一起体验。导游只有在和游客一起经历的过程中才能激发游客的兴致并在思想上达到共鸣使两者之间产生信任感产生如同朋友之间的情谊最终实现体验旅游的第二个目的——亲切感。

建议看看下面的资料网,在这里想要谁给现写一篇,可能不会有,因为这里没人会为了这个区花费一些时间去写的,所以根据我搜集的一些网站来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用心去做,不管毕业论文还是平时作业吗,我相信你都可以做好的。毕业论文以及毕业设计的,推荐一个网 这个网站的论文都是以words的形式原封不动的打包上传的,网上搜索不到的,对毕业论文的写作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论文写作建议看看下面的资料网,下面给你一些范文资料网: 如果你不是校园网的话,请在下面的网站找: 百万范文网: 分类很细 栏目很多 毕业论文网: 引文数据库: 社科类论文: 经济类论文: 如果你是校园网,那就恭喜你了,期刊网里面很多资料 中国知网: 龙源数据库: 万方数据库: 优秀论文杂志 论文资料网 法律图书馆 法学论文资料库 中国总经理网论文集 职业经理人论坛 财经学位论文下载中心 公开发表论文_深圳证券交易所 中国路桥资讯网论文资料中心 论文商务中心 法律帝国: 学术论文 论文统计

大学生自助旅游探析 摘要] [关键词] 自助旅游是一种时尚的旅游方式。在旅游消费已经成为大学生热点消费时,大学生自助旅游也随之而生。但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 系列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从配套服务设施的完善、安全建设的加强、高效信息平台的构建、专项服务机构的设立和学生旅游优惠政策 的加强等方面进行探讨,使得大学生自助旅游能够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繁荣大学生旅游市场。 大学生自助旅游对策 一、大学生旅游的影响因素 二、大学生自助旅游发展现状 三、大学生自助旅游存在的问题 四、大学生自助旅游的解决对策 (一)经济因素 大学生目前大多仍为消费者,没有独立 的经济收入,收入来源主要是父母给的零花 钱,还有其他亲戚给的压岁钱,有些学生也 利用假期打工得到一些收入,但总的来说, 收入来源十分有限,受制于家庭经济状况等 因素,因而在旅游时仍以基本消费为主,只 是花在吃、住、行上,享受型的不多。 (二)时间因素 大学生出游的时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 征。调查结果显示,多集中在假期较长的寒 假和暑假。旅游平均停留时间为天。 (三)空间因素 大学生的旅游愿望是非常强烈的,但因 为长期生活在学校和家庭范围内,缺少旅游 经验,社会实践能力较弱,出游的顾虑较 多,因此多选择中短线。调查结果显示,大 学生省内游的百分比是%,国内游是 %,海外游为%。[5]可见,大学生 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符合旅游的距离衰减规 律,即旅游人数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少。 (一)出游人数越来越多 大学生的出游人数越来越多,接触和了 解外面的世界是他们习惯性的选择。据对重 庆、昆明、南京三个城市的300名在校大学生 进行抽样调查显示:%的大学生有外出 旅游的经历,%的大学生正准备出游; Troveilok网在线调查也显示:52%的大学生 准备暑假参团旅游或邀几个朋友自游天下。[6] (二)背包族日益受到关注 由于他们背着大包做徒步旅行,因此在 国外被称为backpacker或trekker、hiker; [7]他们通常比较节省,有时也被称为budget traveler,也正是由于这个特点,使他们一直 没有受到国内旅游业的重视。近几年,随着 自助旅游的发展,背包族也日益受到了关 注。学生族自然是这一群体的主力军。 (三)自助旅游越来越深入人心 具备了一定旅游经验的大学生,越来越 偏向于较为个性化而且具有挑战性的自行出 游。一方面,自助游可以自行选择个性化的 旅游路线;另一方面,自助出行可以得到较 便宜的旅行费用,花费最少的金钱而获得最 大的精神满足。因此,自助旅游对追求新 奇、体力较好而且文化层次较高的大学生具 有较大的吸引力。 (一)基础配套设施不够完善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全面发展,旅游基础 设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对于自助旅游者来 说,这一因素仍然制约着大学生自助旅游的 发展,如旅游目的地各景点之间缺乏便利的 公共交通,旺季住宿设施紧张,并且很多的 自助旅游者前往的旅游目的地以及他们所选 择的住宿设施都缺乏预订网络,很难提前预 订房间。 (二)安全问题急待解决 安全问题对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没有 安全保障,大学生即使有强烈的旅游动机也 无法成行。2006年的“五一黄金周”期间, 全国发生较大的与旅游相关的安全事故11 起,共有游客19人死亡,23人受伤,90人被 施救,来自全国假日办的统计信息显示,上 述事故,除1起发生在景区内,其余10起均是 散客自助旅游或离团自行活动过程中发生 的。[9] (三)自助旅游信息不够全面 人们现在查询旅游信息的渠道越来越 多,旅游报刊、自助丛书、电视中的旅游栏 目等。但是这些渠道所提供的信息却不够全 面,真正能为大学生提供的自助旅游信息相 对较少。一些网络开通了酒店预订、机票预 订、旅游线路预订、网上拼团等多项服务, 但必须“在线预订,离线确认,离线付 款”,自助旅游者无法通过网络预订使自助 游更轻松便捷。[10] (四)旅游企业行为短视 大学生旅游正在成为旅游客源市场的新 宠儿,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其利润薄、 事情多、责任大,许多旅游企业也因此而不 愿涉足这一市场。另外,传统的旅行社产品 多数属于团体旅游产品,对自助旅游的重视 不够。 (五)优惠政策的力度较小 在国外,对大学生旅游有很多的优惠政 策,对开拓学生旅游市场的旅游企业也予以 支持。日本、美国、朝鲜等国对开拓学生旅 游市场的旅行社实行税收、线路设计等方面 的优惠。[11]而我国大中专学生凭学生证一年 只能坐四次火车,且局限在学校和家庭所在 地之间,对开发学生旅游市场的企业也没有 相关的优惠政策,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大 学生旅游的快速发展。 (一)基础配套设施的完善 无人导游系统的设立。大学生自助游没 有导游陪同,许多事情都要自己解决。因 此,设立无人导游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它 可以帮助自助游者更方便、更安全地完成旅 游活动。无人导游系统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的内容:自助旅游手册,地面标示物,景区 游客咨询中心。 (二)安全建设的加强 健全安全救援系统。目前我国公共救援 体系基本还是空白,救援任务多数时候是由 俱乐部成员、公安及当地政府部门来承担, 但是公安和政府部门未必具备安全专业的救 援能力,这给他们造成很大的压力。政府应 发挥主导作用承担发起,协调责任,再通过 市场手段吸引保险公司建立相关险种,多方 合作,建立公共救援体系,以保障救援能及 时有效。 (三)高效信息平台的构建 大学生自助旅游网的建立。大学生自助 旅游网站的建立可促进大学生自助游的发 展,可收集大学生旅游活动记事,把他们旅游 的所见、所闻、所感用文字和图片的形式表现 出来,建立在线互动栏目,让大学生在网上自 由交流,交流信息,使他们的出游更加安全、 便利。在线咨询和预订服务的完善。 (四)专项服务机构的设立 随着大学生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旅游 商家也逐渐看到了这一商机,他们根据大学 生求新、求险、求刺激、求知识、求沟通的 心理需求为大学生建立了专项服务机构-学 生旅游超市。它的主要特点就是选择线路的 自由化,旅游消费的廉价化,实际出游的便 捷化,团体联合的规模化。 (五)学生旅游优惠政策的加强 应放宽自助旅游出游的相关政策,激发 更多的大学生选择自助旅游,支持旅行社经 营自助旅游业务;在各方面给予优惠,降低 自助旅游价格;另外,应该积极推动银行业 向大学生提供旅游消费贷款服务政策,政府 和学校联合设立大学生旅游专项基金,积极 推动修学游,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全面 素质,繁荣大学生旅游市场。[11] 参考文献 [1]陈俊鸿,论风景名胜区自助旅游的开发[J]旅游学 刊,1995,6:40-44 [2][7]盛蕾,背包旅游及其特征[J]社会科学家, 2003(7):88-90 [3]杨丽娟,赖斌,论我国当代自助旅游的兴起与旅 游者需求的变迁[J]商场现代化,2005(18):52- 53 [4][5]梁留科,钱宏胜,陈德广,河南高校大学生旅 游市场初探[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7,7 (2):79-80 [6][11]焦士兴,曹新向,关于开发学生旅游市场的 思考[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5):99;101 [8]丁磊,浅析自助旅游发展的障碍与对策[J]商业研 究,2006(9):95-96 [9]刘丽梅,黄金周自助游检验安全意识[N]中国青年 报,2006-05-12

西藏旅游毕业论文摘要

我国主要的宗教旅游景点,可以写西藏,这是比较典型的宗教旅游地。开题报告主要、写你自己的思路,如果是写西藏可以写摘要:西藏发展的概述 第一章西藏旅游业的兴起 二西藏旅游业的特点。第三写宗教旅游开发的利弊。这几个章节题目都很大,可以找导师帮你看看哪个好写比较容易下手的写,每个都可以写成本科的毕业论文。

业论文应收集的资料及主多少字我原创的

导游毕业论文导游的启示

对司机:尊重,不卑不亢;遇事商量,闲聊时多请教;分配公平(该他得的一分不少,不该他得的一分不多);有必要时请他出面对付客人和全陪;尽量少绕路,尽量配合套车;对于事多话多的司机告诉他“开好车就行了”;合情合理合法的在团结中斗争;对全陪:尊重,不卑不亢;遇事商量,闲聊时多请教;分配大体公平(根据工作表现);合理安排他的工作;对于太笨或太年轻的全陪指导几句;该发火时发火但事后能找补回来;不送东西(已经成为朋友的除外),垫付的钱事先声明事后扣除;合情合理合法的在团结中斗争;对旅行社:尊重,不卑不亢,不谄媚、不巴结,不居功自傲、不功高盖主,能做朋友更好但要把握分寸;及时沟通信息,提合理化建议但不强制要求执行;所有资料往来手续齐全;保存好重要证据,和平讨债,讨债不成上法院或想别的办法,绝不吃亏;对合作单位:尊重;配合工作;流水越高越好;多请教(尤其是购物店);有几家铁杆餐厅;对客人:尊重,热情,实诚,有亲和力,不卑不亢,和客人的关系把握在上帝与朋友之间(拿捏好这个分寸是最考验导游功力的);服务专业快捷;知识渊博(不仅仅是知识,甚至包括家长里短,总之要说什么知道什么);讲解风趣幽默,玩笑恰到好处;善于运作客人心情;在指导购物、加点等消费时有专家水平让客人花钱花的踏实、痛快又高兴,客人在北京天天给你买吃的、离京时掌声如潮谢声不断、到家后发平安短信甚至时不常的打电话问候;对自己:严格要求自己。热爱工作;上团认真、聪明、机灵、利落,下团总结经验教训;永远处在学习的状态中;不断调整心态,以挣钱为乐趣而不为目的,坚信“无欲则刚”和“不争者得天下”的千古信条;热爱生活,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家”,说起吃的、穿的、玩的、用的如数家珍但你不一定去买,知道点儿八卦新闻但自己不八卦;女导游不一定漂亮但一定要会倒饬,穿着打扮要漂亮但也要符合导游的身份,照顾好老年人和孩子,男导游要阳光、幽默、大气,照顾好女客人;精神饱满,乐观向上,让客人每天看见你都会眼睛一亮,让每个人感觉到你的快乐并分享你的快乐,让绝大多数人喜欢和你在一起甚至依恋你。以上写得这些,如果你真的能做到,我敢保证你会很快成为一名好导游,但要真正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导游,最重要的是找一个爱你、你爱、你们共同热爱生活的爱人然后赶紧结婚赶紧要孩子,生活的安定与幸福会让你的带团水平和带团心态有意想不到的神奇变化。男导游的收入要比媳妇高30%—50%,女导游的收入最好比老公低,总之在他的眼里你挣的钱无论多或者少都只不过是你家买菜的钱。本人就是导游呵呵但上面写的都是从自身 也就是导游的角度出发的一下是朋友的长篇大论 或许你用得上吧呵呵威信是由导游的个人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铸成的,而人格魅力是感染游客的法宝。导游想要具有感染游客的人格魅力,必须做好四个方面:一是把握价值取向,具有向心力。导游人员对旅游团队的吃、住、行、游、购、娱等活动全面负责,必须当好游客的主心骨,始终站在游客立场上,明辨是非曲直、认准价值取向,不随波逐流。二是牢记岗位责任,具有免疫力。能不能过好金钱关是检验原则性强弱的试金石,是掂量其人格魅力的秤盘星。关键在于慎独,时刻告诫自己事事出于游客心。三是强化职业素质,具有自控力。个别导游知错犯错的根源在于经不起种种诱惑,缺乏内在的定力。要加强道德修养和世界观改造,牢守游客原则防线、思想道德防线和法律法规防线,不伸手、不越轨,处处体现职业道德高境界,时时显示服务技能真水平,才能真正赢得游客的信赖。四是待客公正平等,具有亲和力。导游要为游客进行长时间面对面的服务工作,摆正心态和和谐处理各种关系十分重要,要学会尊重、体贴和关心每一位游客,要做到服务全面性和针对性的有机结合。对部分旅游者出现的思想波动不横加指责,对少数游客存在的缺点不讽刺挖苦,对个别客人遇到的困难不袖手旁观。青春活力是激发游兴的根本提高游客满意度的关键在于激发旅游者的游兴,要想使游客在整个旅游活动过程中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高昂的兴致,导游自己必须做到青春洋溢、活力四射,具有出色的鼓动能力和诱导作用。一是要讲解生动。要安排多彩的节目、动听的故事和运用感人至深的情感来凭吊古迹文物,要充分考虑游客人身财产安全、旅游心理和个体细致生活服务。二是要详细了解旅游全过程的各种情况,掌握及时与旅游团队进行有效沟通的方法。成功地带领、组织和引导团队,需要导游工作团队(全陪、领队、地陪、讲解员等)、司机和旅游者的互相支持,要详细了解旅游过程中的情况,掌握如何将了解到的情况告诉司机、团长和旅游者的渠道和方法,多采取鼓舞、激励等积极的办法引导大家顺利完成旅游活动。三是要经常关心游客生活。要与游客打成一片,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激发游客的旅游热情。要有自知之明,努力克服个人的缺点,充分发挥优点,把全体游客集体利益和圆满完成带团任务放在首位。做到时刻鼓动游客不畏困难艰险,能在气馁时刻使游客面带微笑,能在困难中获得必要的外援,能提高团队的士气并使游客始终对自己充满信心。要善于提高凝聚力和士气,加强游客的团结与协作精神,赢得游客的支持和帮助。观察能力是服务出色的基础敏锐的观察能力是新形势下对导游的基本要求,有利于导游选择对客服务的适当时机和对旅游活动情况做出预测,通过及时服务和正确判断能够确保导游提供出色的接待服务。导游应在三方面注意积累:一是注意总结。导游要多了解、学习和交流自己和他人的带团日记和工作总结,并使之成为经常性行为和良好的工作习惯。日记和总结是产生经验的源泉,可帮助导游通过借鉴过去带团的成功范例来解决与预测问题,也可以增强工作的自信心。二是实际带团。带团技能可以为确定带团旅游需求提供依据,研究带团艺术可以确定哪些事情可能办到,了解游客的旅游动机有助于完成既定的任务。掌握实际带团观察力,可使导游制定出协调运用旅游团队各种力量以取得预期带团效果的游览方案。三是组织有序。组织观察力可使导游关心游客,使游客积极主动地配合司陪人员和旅游接待相关部门的工作,有序实施旅游计划,顺利进行旅游活动。要保持组织观察力,导游必须亲自参加各项活动,为团队和游客服务,关心游客的游兴、动机和偏好。永葆朝气是工作创新的保证导游如果没有朝气,必然漫不经心、萎靡不振,工作也死气沉沉、枯燥无味。导游有朝气,就能够做到开拓进取、锐意创新,以新观念、新办法、新技能努力开创工作新境界。导游要做到永葆朝气,必须做到三不:一是正视困难不气馁。导游在带团旅游过程中,常常会因为沟通不够、信任不足发生一些“背黑锅”的事、受气的事和不被人理解的事。要经得起这些委屈和误会,做到做人、做事态度积极而不消极。二是负重奋进不低头。导游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新工作层出不穷,压力非常大。必须做到负重奋进,在压力面前决不低头,以充沛的精力、体力和智力进行综合考虑和协调配合,努力推动旅游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勇于开拓不后退。导游不能局限于原有的老套路、过去的旧办法,不能被旅游行业的条条框框束缚住自己的视野和思路,要乐于从各行各业汲取新观念、不断从游客的现实需要中接受新事物,工作中要体现出一种敢于突破常规、敢于突破经验、敢为天下先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要经常思索旅游者是否更加满意,要时刻考虑旅游线路能不能继续更新,要随时揣摩导游方法可不可以持续改进,要反复琢磨接待服务会不会更加切合实际。提升才气是成就事业的关键才气是知识、经验、能力和工作水平的综合体现。导游要得到旅游者的广泛欢迎,就必须力争工作出特色、服务上水平;要符合旅游行业的现实需要,就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超强的服务意识,并时刻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清醒的头脑;要顺应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就必须不断掌握现代科技知识,还能与时俱进、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导游的综合素质是这一切的首要保证,只有不断提升才气,导游才能成就一番事业。要提升自己的才气,导游必须在两个方面下苦功夫:一是千方百计丰富知识功底。导游是游人之师,应该熟知天文地理、中外历史、风土人情等各方面的知识。导游要真正胜任岗位工作,就必须勤于学习史地知识、游记文学,广泛涉猎中外民俗、异域风情,不断拓展工作视野和知识领域,争当学者型导游人才,努力成为导游界的行家里手。二是想方设法综合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怎样针对不同国籍、不同种族的旅游者心理特点和现实需要运用相关知识,怎样综合利用已有的史地知识、诗歌文学知识、艺术美学知识、科学管理知识服务于旅游活动和旅游团队,怎样区别对待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旅游者,充分发挥自己已经掌握的服务技术和导游技能来提高工作水平和游客满意度,是导游始终需要处理的困难和面临的挑战。铸造名气是自我实现的核心名气不是自封的,而是行业的认同和广大游客的“口碑”。导游的思想和行为,能力与水平,旅游者看得最透彻,最有发言权。名气传颂会对导游工作产生极大的激励和促进作用,会为旅游业和导游本身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有助于导游个人价值的社会化和最大化。名气的铸造,需要从夯实自身综合素质的点点滴滴做起,要有过硬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渊博的旅游文化知识,要有较高的导游服务技能与强健的个人身体素质。

试论如何提高导游服务质量摘要: 改革开放之后, 我国旅游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各地旅游服务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生机蓬勃, 全国旅游从业人数尤其是导游数量大大地增加。导游人员是旅游接待工作的主体, 是整个旅游服务的轴心,而导游服务作为旅游产品的一部分向旅游者出售, 是旅游服务质量高低的最敏感的部分。提高导游服务质量, 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遗憾的是, 在中国旅游业飞速发展的同时, 导游服务质量一直参差不齐, 大大阻碍了旅游业的发展。因此分析导游服务存在的质量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当前旅游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关键词: 导游服务; 导游服务质量一、目前我国导游服务的现状(一) 个性化的导游服务随着旅游活动的不断开展, 旅游者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观光, 而是趋向具有个性化的旅游活动: 探险旅游、体验旅游、康体旅游等旅游形式异军突起, 旅游者的足迹在不久的将来会深入到洋底, 或离开地球遨游太空。因此, 对导游服务的要求也同样日趋多样化。面对这种变化, 而旅行社往往全权委托导游员处理旅游过程中旅游者的各种需求。这样对导游人员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程序而又呆板的服务让游客大为失望, 个性而又失规范的服务大受游客喜欢。高水平的导游服务不仅是一种规范化的服务, 还是一种个性化的服务。它要求导游人员必须根据旅游者的个性和不同的旅游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服务使不同的旅游者获得更大的心理满足。导游服务的个性化, 一方面要求导游员能根据游客的差异、旅游产品的不同, 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地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另一方面要求导游员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实践, 发挥自己的优势, 形成富有个人风格的导游服务。(二) 导游服务手段的科技化随着科技的进步, 图文声像等导游方式已成为导游服务的重要辅助手段, 导游员可以借助各种现代化的手段和资料, 通过口头讲解方式与图文声像导游方式的有机结合, 向游客提供更直观、更生动、高标准的导游讲解服务, 同时也更能吸引游客。(三) 导游人员的高知识化随着知识时代的到来, 出游的人越来越多, 导游人员为了适应高素质、高水平游客的需要, 部分导游人员已经意识到自己必须具备相当的知识水平, 才能提供更好的导游服务。另外, 随着大众旅游普及到世界各国,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导游人员不仅要掌握本国、本民族的语言, 还必须能熟练运用世界各主要语言, 特别是主要客源国的语言, 以便向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旅游者提供令他们满意的导游服务, 导游语言已从单一语种发展为多种语言。二、我国导游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导游人员的数量日益剧增, 据统计, 目前我国兼职导游已超过60% , 导游日益成为自主择业、分散执业的群体。因此许多导游人员没有劳动合同、没有固定薪酬、没有劳动保险, 致使导游队伍职业稳定性下降, 并导致部分导游人员在带团过程中降低服务水平或减少服务提供, 以获取收入。另外旅游服务的盈利性非常突出, 作为旅游服务主要组成部分的导游服务已呈现明显商品化趋势, 这也使许多导游人员为了自身利益做出了许多有伪职业道德的行为, 使服务质量出现许多问题。我国导游服务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一) 导游人员素质整体偏低在导游讲解过程中, 许多导游缺乏相关专业知识, 主要表现在: 导游讲解太少或根本不讲的哑巴导游; 导游对景点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学术价值缺乏了解,讲解时信口开河或闹笑话; 导游讲解时呆板, 只是刻意地背诵导游词。导游职业素质差, 也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导游接团中的漏接、迟接以及擅自更改线路、增加购物点等问题屡见不鲜。还有一些导游缺乏综合素质, 如导游与游客交往缺乏沟通技巧或经济目的唯一、对于突发事件缺乏应变能力。(二) 我国对导游职业管理制度不完善按照我国目前的职业分类体系, 导游职业不属于专业技术人员类别, 属于旅游及公共游览场所服务人员小类, 归于饭店、旅游及健身娱乐场所服务人员中类。因为不属于专业技术人员, 所以导游没有专业技术职称。国家旅游局的《导游人员等级评定制度》多年没有有效实施, 导游员职称没有进入我国职称序列, 只是旅游企业内部的名号而已, 甚至在一些旅游企业中也得不到相应的报酬福利。这种导游职业定位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导游职业的社会地位低, 高素质人才不愿进入, 多数拥有导游资格证书者也只是将导游当作一门青春饭, 临时性赚钱的多, 很少有人打算把导游作为长期职业认真做, 因而导游钻研业务、研究旅游文化的少, 一心只想提高收入, 这就造成了导游服务质量的下降。(三) 导游人员的薪酬太少在现行的导游人员报酬机制中, 导游的收入结构不合理, 导游没有或少有工资,还要返给旅行社一定的费用, 导游只有以回扣为主要收入来源, 而回扣收入又是不合法的。导游员在带团过程中不注重景点讲解而是一味的对商品进行宣传, 甚至还提供不实的商品, 只是为了能多拿点回扣,这样的收入结构事实上鼓励了导游导购,是造成我国旅游业中导游服务质量下降的直接原因。三、提高导游服务质量的对策(一) 提高导游人员综合素质导游服务是一种建立在具有较高个人素质基础上, 影响面较广的高智能服务。我认为要从三个方面来提高导游人员的综合素质: 第一是增强独立性。导游服务人员要勇于向困难挑战, 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提高个人的各种能力, 尤其是心理自控能力, 能沉着冷静地处理各种变化的情况和问题;第二是要不断充实大脑。导游人员应具有广博的知识和健康的体魄, 以便能随时随地向游客提供所需要的服务, 在平时的带团过程中, 要有意识地总结发生的问题,查阅相关的资料, 对各方面都有所了解;第三是提高自身的带团能力。在带团过程中, 导游人员要有全局观念, 在工作中要头脑清醒、思维缜密, 有较强的协调能力和公关能力, 以保证旅游活动按计划顺利进行。(二)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要从制度上确保导游人员的正当权益。既要培养导游无私奉献的精神, 同时也要帮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宣扬导游工作的崇高性, 让他们从心里感到导游的职业是多么受人重视, 导游一直被誉为“民间使者”、“友谊桥梁”。作为一名导游, 应当克服导游职业只是一门青春饭的狭隘意识,要树立起长期服务导游行业的思想。这就要求相关管理部门完善导游职业管理, 给导游工作一个合理定位。(三) 规范导游人员薪金制度和激励机制目前大多数旅行社只求利益造成一些不规范的劳动报酬制度根本无法对导游人员形成有效的激励。严重影响了导游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也会影响到导游服务质量的提高。因此规范导游薪金制度和激励机制度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焦点。我认为可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要提高导游的物质待遇, 满足他们合理的物质需要; 二是按照导游心理活动规律对其进行科学管理; 三是针对不同的导游员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激励手段。激发导游的工作热情, 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总之, 只要所有参与旅游事业的人们都能认识到尽快提高我国导游服务质量的迫切性, 认识到导游服务质量的提高对于促进我国现代旅游事业的发展所具有的重大意义, 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努力, 在全社会推行诚信导游服务, 各职能部门在各方配合与努力下, 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这样, 我们的导游服务质量定能得到加强与改善。浅析我国导游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导游队伍规模快速壮大,综合素质不断增强,导游总体服务质量有所提升,为推动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导游队伍仍存在许多问题。据调查资料显示,七成左右的参团旅游者有上当的经历。由于参团旅游市场的混乱,使不少人失去了对旅行社的信心,放弃了参团旅游,或转为自助游,使得参团旅游市场增长速度缓慢,甚至有些萎缩。在这种此长彼消的情况下,人员快速增加的导游队伍之间,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而管理部门只知收费,不知管理的行为,更是直接导致了导游之间的恶性竞争,直至买团、交人头费现象的出现。从收入上来看,极少数的导游是有一些基本工资的,回扣成为了导游人员最主要的收入,而回扣的取得又直接转嫁到游客身上,使得众多游客对导游存在不满,使导游服务成为国内游客普遍最不满意的一项服务,导游服务的社会声誉差、满意程度低、使用程度低等问题,尖锐地暴露在国内旅游业发展中。一、导游的文化层次不高,结构不合理根据国家旅游局人教司对全国导游队伍人力资源状况的调查,截止2002 年8 月底,全国已有197375 人取得导游人员资格证书,但导游队伍文化层次不高、结构不合理。从学历结构看,我国导游人员的学历普遍偏低。其中高中、中职、中专学历者占,大专学历者占,本科学历以上学历者占。从导游等级结构看,导游队伍以持有导游资格证书和初级导游员证书者占绝大多数,为;中级、高级、特级导游员所占比例极低,仅占,导游队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非常突出。导游队伍文化层次不高、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导游队伍中新近人员的门槛要求低。1999 年5月14 日,国务院颁布的《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第三条规定:只要具有高中学历、身体健康、年满18 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即可参加导游人员资格考试。这一规定对导游员必须具有的文化基础知识、语言表达能力都没有做具体的要求,于是造成报考导游的人数与日俱增,且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而且参考人员态度不端正,有的为牟取暴利而来,有的为将来游山玩水方便而来。显然,这种低要求的导游导入机制不利于导游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在现有导游员中,以大专学历和中专、高中学历为主。在一线带团的导游员的学历水平不高。受文化水平的限制,许多导游员的知识结构和讲解服务水平远远达不到游客的期望。二、导游个人素质不高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旅游活动的目的逐渐向受教育、获信息、领略异国他乡的情趣、增长知识、扩大阅历的方向转化。这种转化对导游员提出了更高的知识要求,导游的作用也越重要。导游员不仅要满足旅游者求新、求美、求乐的旅游目的,还要在消遣之余,帮助他们增长知识,获取教益。真正成为文化的传播者、美的诠释者、引导者。要胜任这项工作导游员必须以渊博的知识作后盾,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可如今蓬勃发展的旅游态势突显出合格旅游人才生产的滞后,很多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从业人员在实际操作中暴露了很多问题。(1)导游知识素质欠缺。主要表现在:导游讲解太少或根本不讲的哑巴导游;导游对景点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学术价值缺乏了解,讲解时信口开河或闹笑话;导游讲解时呆板,只是刻意地背诵导游词。(2)导游的文化素质不高。很少有导游能自己撰写导游词,了解旅游地的真正文化意义,千篇一律的导游词根本不能满足不同游客层次的需要,而使导游服务质量停滞不前。(3)导游服务中反映出导游职业素质问题。主要表现在:导游接团中的漏接、迟接,以及擅自更改线路、增加购物点等问题。(4)导游与游客交往中反映出导游个人综合素质问题。主要表现在:导游与游客交往缺乏沟通技巧或经济目的惟一、对于突发事件缺乏应变能力。三、职业道德意识淡薄,违规违纪普遍导游这一职业是受人尊重的,游客身心的安危、旅游活动的成败与之密切相关。因此尤其要讲职业道德,导游的职业道德包括职业责任、职业态度、职业纪律、职业技能、职业良心,以及职业荣誉,具体表现为遵纪守法、敬业爱岗:优质服务、宾客之上;信誉第一、真诚公道:一视同仁、不卑不亢;团结协作、顾全大局:好学上进、提高业务。可实际情况是在该领域,坑害消费者的现象日益严重,服务过程中的“短斤少两”、欺诈哄、强行揽客、质次价高等现象普遍存在,旅游者一不留神就成了受害者。四、导游稳定收入少,私拿回扣现象严重在现行的狭义的导游人员报酬机制中导游的收入结构不合理,导游没有或少有工资,旅游淡季没有收入,养老、医疗、住房,以及社会公共福利不能有效覆盖导游群,使导游成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有时还要付给旅行社“人头费”等费用使回扣成为导游的主要收入来源,生存的压力、发展的需要,迫使导游要通过其他渠道获取报酬。如有的导游员任意增加购物点、延长购物时间;有的与商家串通抬高价格拿差价,有的协助商家游说消费者购买质次价高的商品,手段五花八门。同时导游私拿回扣,又直接降低旅游服务质量,在旅游接待服务的相关环节形成了以回扣为核心的利益链条,“消费陷阱”严重侵害游客的合法权益。个别导游“穷则思变”,拜金主义严重,以损害游客利益追求个人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在私拿回扣问题上推波助澜,成了恶性循环。实践证明,不从机制上解决导游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障问题,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导游私拿回扣这一顽疾。总而言之,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导游作为旅游从业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业的重要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积极参与者,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对于现阶段导游服务存在的问题,如何提高导游服务质量是当今旅游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心理圈层理论及在导游服务中的应用一、前言二、心理圈层理论三、心理圈层理论在导游服务中的应用四、结论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导游队伍空前的壮大,随之而来的旅游产业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旅游者对导游的服务满意程度不高的问题尤为突出[1]。导游现在几乎成了欺客、宰客和专拿回扣的代名词。从旅游心理学角度对导游进行研究的文章还不多,因此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对导游的服务进行研究,以期找出心理层面的原因。(一)人们意识中的圈层群体概念当某件事情发生主体作出决策时,他会考虑决策对自己的影响、对和此事以及本人有关的人的影响、周围人对我的感觉、周围人对我的态度、周围人之间的影响等等。这些相互间的关系由于疏远的不同可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不同的利益团体,这便形成了人们意识中的圈层概念。在处理某一事件时所联系到的所有人我们通称为“ 背景”。在此背景中大体来说可以分成以下几部分:以“自我”为中心外围是“利益统一层”再外围是“游离层”在圈层中有时会存在“对立层”(二)心理圈层理论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人是有需要的,而人的需要又分层次的生理的需要,归宿感的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当人生活在群体中时,就会为自己的需要进行追求。1.“利益统一层”指自己在处理事件时把这一部分人作为和自己同一利益的人,即处理事件中把自己和利益统一人的影响提高或者最小限度的损耗为目的。2.如果没有将自己纳入“利益统一层”(游离层),则会出现两种情况:如果两人熟悉,自己心理将会很不舒服,会有抵制情绪,在行动上会出现消极行动。如果两人不熟悉,自己会觉得这是正常现象并积极与他进行交往争取进入“其利益统一层”。3.“对立层”在某些情况下存在对立层,这时会产生矛盾,当矛盾激化时会产生冲突。4.对与某人来说自己形成的心理圈层只是对于某件事“临时”形成的并不是固定的。当他再处理另外一件事的时候,心理圈层的成员就会发生变化。心理圈层成员分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自己的交际范围,受教育水平,人际交往历史。相互之间的差异。(三)区分利用人们表现的假象人们是通过语言、行动等来表达心理,对于信息接受方而言语言和行动只是对方表达的工具,而每个人对这些工具的理解是不一样的,这便产生理解的偏差。这种偏差会随着双方个体和所处环境差异的变大而变大,另外人的言行举止往往表现的不是他的真实心理,这就要求我们若想了解人们的心理圈层分布情况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约拿情结的解释:约拿是《圣经》中的人物,由马斯洛用来解释对成功对自己优点等自己好的方面的畏惧,引出约拿情结。现在我们国家的学者将其概念进行了扩展形成了中国式的约拿情结,它表现为:许多人甘愿平庸不渴望甚至不曾想过成为圣人、伟人;人们愿意与自卑的人交往,而很难容忍自傲的人;人们愿意接近弱者,而对强者怀有敌意;人们喜欢那些循规蹈矩的人,很难喜欢有独立见解的人;自己不主动争取成功,而当别人取得成功时又会嫉妒[2]约拿情结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它或多或少的存在我们的身上。在很多情况人们可能表现对自己的利益目标的追求缺乏积极性,当自己处于别人对立层时不采取相应措施,并非心理圈层理论失去了作用,而是因为“约拿情结”在起作用。人的表现并不代表人的心理趋向,但当我们在分析人的心理掌握他的心理趋向而采取相应措施就会收获我们预期的目的。(一)以心理圈层理论为依据搞清客人情况导游在与客人直接接触前要了解一些客人的一些资料以做到有的放矢。另外还应该善于观察、分析游客的心理。能够在短时间内搞清客人之间的关系,旅游团队在整个旅游过程中是一个小团体,相对这个团体各个客人会形成自己的心理圈层。导游只有分清把握各个客人的心理圈层才能更好的处理团队内部的各种关系,避免客人之间的矛盾纠纷等。(二)以心理圈层理论为基础摆放客人位置导游在在游客、景区、酒店、商店为背景的心理圈层中应把客人放在自己的“利益统一层”中,导游应该力争与游客建立伙伴关系,因为只有在游客的合作下,旅游活动才能得以顺利地进行并达到良好的效果。(三)以心理圈层理论为基础拉近客人与自己的心理距离拉近导游与客人的心理距离也就是导游采取积极措施争取进入客人心理圈层中的“利益统一层”。当进入客人的利益统一层后,客人在心理、行动方面会主动把导游的感觉、利益考虑在内,配合导游的工作、处处为导游着想。会让导游感到有种“客人很通情达理”的感觉。对于如何才能进入客人心理圈层中的“利益统一层”本人建议应坚持公平公正是人交往的基本原则,不要因为自己的好恶对客人另眼相看。如果厚此薄彼很容易引起客人反感,这种反感很容易使客人与自己对立起来。当团队中有老人、孩子、残疾人的时候应该适当提供特殊服务。如果你的行为不符合大多数人认可的这种取向,就会拉大彼此的心理距离。对性格内向的不爱说话表现压抑的游客,多数是受约拿情结的影响,如果能经常跟他沟通,各种活动争取他们的意见往往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四)以心理圈层理论为指导正确处理全陪地接司机的关系地陪、全陪和司机是一个服务集体,三人要在导游服务过程中及时商量工作的进展细节,以及应付可能出现的问题。在这三人中地接导游要占主导地位,全陪和司机全力进行配合。需要地接导游从中协调,来努力创造一个相对和谐的合作气氛。作为地陪来讲, 对全陪要主动争取配合, 及时沟通信息;对司机要做到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不论是地接还是全陪都应努力将对方和司机纳入“利益统一层”。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相互谅解,更好的配合高质量的完成团队接待任务。(五)以心理圈层理论为参考正确拿取回扣以回扣为主体的导游薪金体系从20世纪80年代就逐渐形成, 在行业内部获得了默认,在一定意义上是各方面利益达到均衡的默契“体制”,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旅行社的恶性削价竞争[3]。游客大多都有购物的需求,关键是看你如何引导,让游客购得舒心、钱花得甘心。导游应该本着对游客有益的原则,重视并做好这项工作。导游在为游客做购物指导时应该要以满足游客的需要为出发点,并且熟悉商品知识,当好游客的参谋。综上所述,旅游心理学一直以来是我们研究的弱项,旅行社管理者和导游对游客心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服务过程中很少考虑游客心理需求,很多情况是机械完成旅游服务。因此,我们应加强旅游心里学方面的理论研究,从而更好的为旅游业服务;应及时对导游进行心理学方面培训,使其能够分析掌握和调节客人心理,更好的完成带团任务。

浅谈导游人员的讲解技巧[摘要] 本文试图通过对导游讲解方法的阐述,探讨导游在讲解过程中如何运用讲解技巧,有针对性地进行现场讲解,达到让游客满意的目的。[关键词] 导游 看人下菜 设置悬念 技巧“江山美不美,全在导游一张嘴”,景点讲解是导游带团过程当中的重要一环,精彩的讲解往往能够加深游客对景点的印象,使游客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从而使得整个旅游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反之,如果导游讲解枯燥乏味、漏洞百出,则会使游客游兴大减,整个旅游活动也将变得磕磕绊绊。那么,导游如何在讲解过程当中吸引游客的注意力,达到良好的讲解效果呢?下面就导游员的讲解方法做一些探讨。一、看人下菜法旅游团队的人员构成非常复杂,游客当中有机关人员、有普通市民、有知识分子也有工人农民,当中涉及到各个行业不同阶层,年龄大小不一,素质参差不齐,兴趣爱好价值取向也都不一样。如果在导游讲解中面对所有的游客都采取同样的导游词,自然就会众口难调。导游在实际讲解中,要针对游客的年龄、职业、知识层次适当的调整导游词的内容,游客喜欢听什么,导游就讲什么,尽量找到游客的兴趣结合点。例如,在讲解个园的竹子的时候,如果游客是一群中小学生,导游就需要侧重介绍竹子的种类和特点来增长他们的知识。世界上大约有1500多种竹子。毛竹主要分布在北纬30度左右的温带地区,如中国东部的丘陵地带,它高可达15米左右。尽管热带竹子可说是世界上最大的竹子种类,但是由于热带地区湿热的气候,用热带竹子制成的地板很容易发霉。而毛竹因其特有的细密均匀的纹理、坚硬的质地,非常适合用来生产地板及其它装饰板。竹子是重要的森林资源,具有分布广、生长快、用途多、生态和经济价值高等特点,被誉为“绿色的金矿”。中国是世界竹子中心产区之一,是世界上竹类资源最为丰富、竹林面积最大、产量最多、栽培历史最悠久、经营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之一,竹林面积占全世界竹林面积的1/5。我国竹子约300种,不但是亚洲竹子的主要起源地,也是现代竹子的分化和分布中心。竹子生长快,一次栽植可多次利用,在建材、食品、造纸、包装、工艺品等方面有几百种用途。“以竹代木” 成为有效保护森林的最好途径。新兴的竹产业也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支柱产业。考古证实我们的祖先在一万年之前已使用竹子狩猎和作战。竹简、竹帛、毛笔这些竹文化用品记载了历史。古往今来,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竹子是坚韧挺拔、虚心有节的性格象征和人格理想。假如游客是成年人,导游可以侧重介绍主人栽种竹子的目的。个园的主人姓黄叫做黄至筠, “筠”这个字在辞典里面解释就是竹皮的意思,从他的姓名来看,他就是一个非常喜爱竹子的人,因为爱竹子,便把他的园子取名“个园”,而且三片竹叶就像“个”字,这是对个园名字的最好解释。另外,主人在园林里面栽种这么多竹子,也是为了表现自己是一个品格高尚之人,因为苏轼有一首诗这样写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假如说游客是一群生意人,导游还可以讲一个竹子的故事来表现盐商之富。 黄至筠这个人非常喜欢吃竹笋烧肉,他一直认为老家安徽的竹笋最好吃,每次做这道菜的时候,他都要请一个人在安徽砍下新鲜的竹笋,在炉子上面烧上一锅肉,连夜从安徽启程,途中再将竹笋倒入锅中,第二天中午挑到扬州的时候回锅肉烧竹笋味道正好,这样一道普通的菜,花了别人几十倍的代价,可见当时的盐商确实是富甲天下。二、提问激趣法导游人员在讲解过程当中,经常需要提出问题来吸引游客的注意力,从而激发起游客的游兴。 1)我问客答法 导游员在讲解过程中, 为了启发游客开动脑筋, 防止单调乏味, 适当组织游客积极参与讲解是大有益处的。例如: 在中国的园林旅游景点中, 我们时常会看见各种砖雕、木雕以及各种花纹图案, 导游员除了讲解这些所见物的年代、历史和典故外, 还可以向游客提问它们的寓意。 比如蝙蝠、桃子和灵芝三种图案合在一起为何寓意? 导游员这么一问, 游客定会兴趣大增、七嘴八舌。导游员提出问题后, 一般要停顿数秒钟, 见游客回答不出, 立即给予答案, 否则时间过长会陷入尴尬的场面。当导游员将蝙蝠、桃子和灵芝在中国古代的象征意义细说一番后, 说“ 三者合而为一, 寓意为福寿如意!”此时周围定会响起一阵掌声。 再比如导游人员在讲解扬州汉墓的墓葬结构的时候会提到“黄肠题凑”,首先导游员要做一个提问,停顿一段时间以后导游人员再仔细解释什么是“黄肠题凑”,游客一定会恍然大悟,深深地佩服导游人员的知识丰富。 2)客问我答法游客在游览过程当中接触的都是新鲜事物,对很多东西都充满了好奇,所以往往会就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对导游进行提问,这个时候就需要导游导游员依据一定的事实基础和原则思想进行合适的表达。在整个旅游过程中, 游客的问题涉及面很广, 其难度也有深浅, 同时也具有随时性。导游员首先应该是不厌其烦, 对实在回答不出的问题也应谦虚, 想尽办法做到既不失面子, 又使游客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例如瘦西湖里面栽种了很多花卉,烟花三月的时候这些花一个个都争奇斗艳,很多游客都会在花前拍照留念,有一些还会忍不住问导游这些花的名称,实际上这个时候就是对导游知识储备的考试,如果导游能够把花的名称特点娓娓道来,游客一定会惊叹导游的知识面,但实际上这些花种类繁多,而且经常会增加一些新品种,万一碰到说不出来历的花卉,导游员可以说,既然它在春天开放,让我们就叫它迎春花吧,这样的回答虽然牵强,但往往也能赢得游客的会心一笑。3)自问自答法 自问自答就是由导游员自己提出问题, 并且由自己来回答。 此法 “ 自问 ” 实际和“ 我问 ” 相似, 而 " 自答 " 不是自说自话。 自问自答法在掌握节奏和速度上要比我问客答法来得快些, 因导游员在指导思想上不打算让游客来回答, 如果有游客要回答或者想回答, 那导游员也就顺水推舟, 顺其自然了。 例如: 导游员在讲解瘦西湖的植物时会说,湖边栽种桃树和柳树是什么寓意呢,接着答“三步一桃,五步一柳”,为什么要栽种玉兰树呢,接着答这样代表着玉堂富贵。自问自答法的关键在于动作、表情和眼神上, 也许自问自答法和我问客答法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此, 游客望着导游员的表情, 心中自然会有一杆秤, 哪些该回答, 哪些不该回答, 导游员驾驭这两种方法, 全凭自己灵活掌握, 只有这样导游员的讲解艺术才能发挥到淋漓尽致、浑然一体的境界。 4)客问客答法客问客答法一般在导游员使用以上 " 三法 " 中产生的。 当游客向导游员提出问题后, 导游员不马上给予解答, 而是故意让游客来回答, 这儿应当注意的是: 导游员要有意让那些活跃分子来回答,那些人如果回答正确, 心中自然高兴; 如果回答不对, 当导游员讲出正确答案时, 那些人也会哈哈一笑了之, 要知道只有在这时得到 的知识, 脑海中才能久久难忘, 像烙印一般。 例如很多寺庙天王殿里面的四大天王都是抬着一只脚的,很多游客看到这个情况都忍不住要提问,这个时候导游往往会卖一个关子,让游客先回答,等到最后导游才揭开谜底,所有的游客一定会印象深刻。三、 设置悬念法导游人员在讲解过程当中,往往需要故意设置一些悬念隐而不说,游客在游览过程中脑子里面始终绷着一根弦,注意力也会一直离不开导游。例如导游在讲解虎丘时,一般都会介绍唐伯虎在虎丘三笑留情的故事,在“枕石”那边会讲秋香一笑,在云岩禅寺会讲秋香二笑,而秋香三笑的地点一直隐而不讲,直到游览结束导游才抛出来,而此时游客心中的一块石头才总算落了地。四、 触景生情法 很多时候尽管导游人员讲的口干舌燥,但是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并不能充分调动游客的游兴,反而导游导游人员的临场发挥能够起到好的效果。 例如:在一个炎热的夏天, 导游员在上海带领着一群兴致勃勃的游客参观游览龙华古寺, 在宝塔下他滔滔不绝地讲解着。 开始时, 游客们津津有味地听着, 10分钟后, 游客走掉三分之一, 15分钟后, 游客又走掉一半, 当他讲解 20 分钟后, 身旁的游客寥寥无几, 忽然, 一边传来了悠扬动听的琐呐声, 只见 6 位穿着民族服装的抬轿人, 他们随着琐呐声吆喝着, 翩翩起舞, 轿内那位游客乐得笑个不停。 这位导游员深知游客的兴趣已转移到花轿上,自己的讲解时间越长其效果就越差, 倒不如顺水推舟, 想到这儿, 导游干脆领着游客来到花轿旁说: 各位来宾, 这就是中国古代的‘的士 ", 世界上第一辆汽车诞生时远远不如它那么漂亮。 说完, 他走到花轿旁, 学着那抬轿夫的姿势边跳舞边吆喝着, 游客兴趣盎然, 拍着手哈哈大笑起来。 事后游客都拍着导游员的肩膀说:“了不起, 短短一席话使我们了解了中国民间风俗的一个侧面”。在实际的讲解过程当中,导游人员还可以运用“分段讲解”法、“突出重点”法、“画龙点睛”法、“前后呼应”法等等,总的来说要达到“千篇一律”,“千变万化”的效果。 所谓“千篇一律”,指的是基本的资料不能有偏差,比如说年代、姓名等,如果唐代说成宋代,张三混淆成李四,那就显得导游不够严谨,甚至知识上面有缺陷,这些错误都是导游讲解的硬伤,千万不能出现。所谓“千变万化”,指的是在讲解实际内容时,可以增加佐料,甚至可以虚构杜撰情节,在此过程当中,即使出现偏差也无伤大雅,游客也能够理解。总之,导游人员在实际讲解过程当中要灵活运用各种技巧,以达到激发游客游兴,顺利完成游程的目的。参考资料《扬州导游词》,王兰编著《导游业务》,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司编 旅游教育出版社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