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教育与关系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8 07:28:12

教育与关系研究论文

教育自身属于文化范畴,文化与教育的关系最为直接和密切。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谈教育与文化关系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谈教育与文化关系的论文篇一

《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研究述评》

摘要: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研究对于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研究开始开展。本文根据不同时期呈现的特点,将其分为起步时期、初步发展时期和多元化发展时期,通过对各个时期的研究概况作系统的梳理和分析,总结出研究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以对进一步研究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高等教育;文化关系;研究述评

在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界,关于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受到关注,当时伴随着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发展,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在这一文化背景下,教育理论、教育实践的发展备受各界人士的瞩目。此外,80年代出现了“文化热”,促进了此问题的研究。到90年代及新世纪以后呈现出了新态势和新特点。总的说来,学术界对此的研究并不成熟,探究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颇有意义。我根据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研究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将其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并总结出一些特点,为进一步研究提出建议。

一、起步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

关于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的阐述,是在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中初见端倪的。1980年,潘懋元在为一机部所属高校领导干部教育科学研究班讲学时,第一次提出了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其中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指:“从整个社会来说,教育跟政治经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教育所摆的位置和在社会中所承担的任务。”[1]这里的“其他社会现象”还未提及文化的因素。1983年,潘懋元编写的《高等教育学讲座》对教育内外部规律问题做进一步的阐述和分析,把外部关系规律修正为:“教育的外部规律是指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2]明确提出了教育与文化的关系。1988年,潘懋元发表了第一篇关于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的论文――《教育的基本规律及其相互关系》,将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表述为:“教育必须受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所制约,并为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服务。”[3]认为教育受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受社会制度的制约,这两种制约因素又需要文化传统这个制约因素的折光反射出来。以上所述都是由一般教育层面来论述的,并未涉及高等教育层面,是谓“小荷才露尖尖角”。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内掀起一股“文化热”,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开始受到高等教育界的关注。1989年,潘懋元、邬大光合作发表了《文化传统与高等教育的理论思考》,第一次从理论上明晰了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他们首先分析了文化传统对高等教育的作用:“高等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社会活动和传递文化的载体与文化传统有着更为直接的联系。生产力发展水平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等各种因素对高等教育的制约往往要通过文化传统的折光反射出来。”[4]如前所述,潘懋元在1988年论述教育的基本规律问题提及教育受文化传统制约,是从一般教育的层面来阐述的,而这篇论文将教育的基本规律问题具体化到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研究上来。1990年,潘懋元在《教育外部关系规律辨析》一文中再次明确提出:“文化传统也是制约教育的重要因素。”[5]并论述了高等教育对文化的作用是保存、传递、改造和创新文化。储皖中则对专门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作了更为具体和深入的分析,分别为:一是传递文化,二是促进文化传播、交流和融合,三是助于对文化进行选择、整理和改造,四是创造文化。[6]

在这一时期,对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进行研究的学者较少。一部分研究只是从一般教育的层面简要探讨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散见于几本著作之中。尽管如此,起步时期的研究为高等教育理论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体现在:首先,开始认识到高等教育与文化是有着重要关系的;其次,明确高等教育面对文化传统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和取舍原则。

二、初步发展时期(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的研究才在高教理论界得到重视。主要代表人物有潘懋元、张应强等,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此外,朱国仁、何云坤、刘海峰、黄福涛、吴岩、侯定凯和薛彦华等人也发表文章参与讨论。归纳如下:

(一)将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研究推向深入。潘懋元对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的论述概括为两种关系(外部关系和内部关系)、两重作用(直接作用和中介作用)和两大功能(传承和创新)[7],为此研究提供了基本的框架和线索。一些学者对上述关系、作用与功能及其他相关问题展开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其中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的研究较为集中,朱国仁、薛彦华、张应强和何云坤等对文化的选择、创造、批判、整合等功能专门撰文阐述。黄福涛则从比较和历史的视角考察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8]此外,开始明确了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研究意义。张应强提出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摆脱苏联教育学模式,形成完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有利于人们加深对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理解;推动和深化人们对教育与政治、经济关系的理论研究和认识;还可能促使“高等教育文化学”的产生。[9]正如潘懋元为张应强的著作《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作序时谈道:“研究高等教育的历史与现状,瞻望高等教育的未来,都不能只看到经济、政治与高等教育的关系,而不对文化与高等教育的关系有深入的理解。否则就会对许多高等教育现象迷惑不解,对许多高等教育问题思考不周,对高等教育发展的预见简单化;从而对21世纪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也难以提出周详准确的对策。因此,从文化的视野研究高等教育很有必要。”[10]

(二)加深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确立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注重阐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吸纳、传承和传播,并与现代化、国际化接轨。刘海峰用历史的视角分析了传统文化与高等教育的深刻关系,传统文化对近现代高等教育有相当的影响,在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后,中西教育模式经历了冲击、汇聚和融合的过程。[11]别敦荣提出我国的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国高等教育的鲜明的、强烈的民族特性,必须认清我国高等教育的民族特性,而不能一味地“国际化”或“某国化”。[12]张应强总结了传统文化的特性,分别是高度的综合性、广泛的弥漫性、显著的民族差异性和强大的历史惯性等四个方面,提出:“高等教育改革只能是对传统文化的‘主动适应’。”[13]吴岩则提出“新生中国本土化文化”这一概念,新生本土化文化是西方现代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自然在这个群体中经过比较、冲突、碰撞、融合、提炼而形成的新型文化。[14]此外,潘懋元和张应强在合作的两篇文章分别谈及了传统文化与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问题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外的传播和现代价值。[15]

三、多元化发展时期(进入21世纪以来)

进入新世纪以来,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研究呈现出了新的特点。90年代研究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的有关学者,兴趣转移,并未将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研究一直坚持下来。关于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研究,从理论上系统探讨“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研究较少,大多研究以高等教育的微观领域和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并走向多元。总结如下。

(一)联系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背景。21世纪,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是高等教育多元化,具体表现为国际化、大众化、民营化、地方化和终身化。在近十年来,已有的关于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研究从国际化和大众化出发。从国际化出发的有郭继超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中的文化双向互动》,宋彩萍的《全球化・民族文化・高等教育》,张红霞的《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的文化思考――兼谈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戚务念和何齐宗的《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文化取向》,白杰瑞和赵振洲的《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全球化进程:国际化与多元文化的链接》等文章。从大众化出发的有洪芳的《社会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李雯和欧阳玉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文化解读》,薛天祥的《大众化是一种文化精神――兼评〈大众高等教育论〉一书》。此外,还有学者将多元文化格局作为大背景,如张云洁的《试论多元文化格局下我国高等教育的文化使命》。

(二)关注中国教育发展的实际问题。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存在着城乡差距、贫富差距等社会问题。一些学者关注到由此而引发的教育发展问题,体现在关注西部高等教育、农村教育和家庭文化背景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等。比如有学者通过田野调查,认为高等教育应该承担起农村教育的文化使命。[16]

(三)研究视野更为开阔,研究方法更为丰富。除了涉及高校内部的微观领域外,还涉及社会的宏观领域。除了用本学科的知识进行阐述外,还运用了跨学科的视角。在高校微观领域方面,比如以“大学文化”或高校“校园文化”为主题进行的研究比较丰富。在社会宏观领域方面,比如黄琦提出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17]在跨学科视角方面,如张万红和彭勃合作的文章《高等教育资源的分类及文化资源的培植》有所体现。在研究方法方面,一些研究运用了比较研究法对不同国家的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进行探讨。陈昌贵和王璐从美国传统文化出发分析了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18]高桂娟和李敏则从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为考察对象,分析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之所以享誉世界是因为英国独特的文化传统,以此作为中国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参照。[19]

(四)出版了几本专著。继1999年张应强的专著《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后,2000年,顾冠华和沈广斌合著了《中国传统文化与高等教育》一书,全书从文化与高等教育之本质特征及相互关系出发,分别从观念层面、制度层面、操作层面等方面深入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教育的特点与优劣,研究了中国传统文化对我国当代高等教育的借鉴意义,以及两者间内在的互动功效。2001年,潘懋元主编了《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里面有专门一章以文化的视野来看高等教育。可见,专门论述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的专著并不多,但文化的研究见于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或教育哲学的书籍之中。在承认已取得的成果的同时,也应看到还有发展的余地。

四、结语

本文梳理了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研究概况和特点,由此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此研究的成果与存在的不足,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础。对于高等教育与文化的研究,我提出一些见解。

(一)要注重研究方法的创新。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运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理论思辨的方法。进入新世纪以后,开始运用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等。从宏观走向微观,是发展的必然,也必然要求运用更为丰富的研究方法。在西方,对文化的研究更多地采用人类学的学科知识进行分析,亦值得我们借鉴。

(二)要考虑高等教育如何为建设新文化服务。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高等教育改革只能是对传统文化的“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对文化具有创造功能。进入21世纪,高等教育如果仅仅停留在对文化的适应和创造上,就显然是不够的,高等教育对文化应该有引领的作用,从而实现从适应―创造―引领的功能的转变。

(三)要注意新兴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及作用。目前,进入多元化、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时代,瞬息万变,各种各样的新事物层出不穷,高等教育在这种环境下如何吸取有益的成分为高等教育服务,亦值得思考。

参考文献:

[1]转引自李均.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54.原引自潘懋元.高等教育学及教育规律问题.湖南大学教务处,.

[2]潘懋元.高等教育学讲座[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34.

[3]潘懋元.教育的基本规律及其相互关系[J].高等教育研究,1988,(3):1.

[4]潘懋元、邬大光.文化传统与高等教育的理论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1989,(1):1-2.

[5]潘懋元.教育外部关系规律辨析[J].厦门大学学报,1990,(2):5-6.

[6]储皖中.试论高等教育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J].高等教育研究,1991,(2):18-24.

[7]潘懋元.全面深入地认识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J].教育研究,1996,(11):17-18.

[8]黄福涛.谈谈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J].教育研究,1996,(11):20-22.

[9]张应强.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研究[J].上海高教研究,1995,(3):22-24.

[10]潘懋元.《序》.张应强.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M].江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

[11]刘海峰.传统文化与中国高等教育[J].教育研究,1996,(11):27-29.

[12]别敦荣.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民族性[J].教育研究,1996,(11):29-30.

[13]张应强.论传统文化与高等教育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1996,(3):6-12.

[14]吴岩.新生本土化文化与中国高等教育[J].上海高教研究,1997,(3):21-22.

[15]潘懋元,张应强.传统文化与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7,(1):15-21;潘懋元,张应强.华文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彰显[J].高等教育研究,1998,(3):12-15.

[16]林健.高等教育应担负起农村教育的文化使命――来自西部农村的几则田野调查及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6,(8):19-22.

[17]黄琦.高等教育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教育研究,2009(7):104-106.

[18]陈昌贵,王璐.从文化视角透视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J].江苏高教,2002,(2):117-121.

[19]高桂娟,李敏.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的文化力量[J].江苏高教,2008,(6):146-148.

浅谈教育与文化关系的论文篇二

《浅谈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摘要:教育自身属于文化范畴,文化与教育的关系最为直接和密切。本文在分析了教育与文化的关系基础上,探讨了新时期教育与文化的应变,从而深刻揭示了教育与文化的内在的本质联系,对于准确把握教育的文化本性和教育与文化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教育;文化;关系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教育”与“文化”词源上的同义性,反映了教育与文化关系的密切性。在汉语中,“文化”一词由“人文化成”简化而来,按照其字面意义来解释就是“文而化之”,其基本含义是通过文治教化把人培养成有教养的人的过程,即“教化”的意思。由此可见,“文化”与“教育”在词源上都是有直接联系的,以至于有人认为“教育即文化,文化即教育”,这些都反映了教育与文化的紧密联系。

一、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1.教育是文化的表现形式

文化人类学家认为,文化是一个含义广泛的名词,它包括人类通过后人的学习所掌握的各种思想和技巧,以及用这种思想和技巧创造出来的物质文明。文化人类学是从物质生产、社会结构、人群组织、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研究整个人类文化的起源、成长、变迁和进化的过程,并且比较各民族、各部族、各国家、各地区、各社团的文化相同之点和相异之点,借以发现文化的普遍性以及个别的文化模式,从而总结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社会学家认为,文化是人类群体或社会的共享成果,这些共有产物不仅仅包括价值观、语言、知识,而且包括物质对象。所有群体和社会的人们共享非物质文化――抽象和无形的人类创造,如“是”与“非”的定义、沟通的媒介、有关环境的知识和处事的方式。人们也共享物质文化――物质对象的主体,它折射了非物质文化的意义。人类社会的行为模式不仅仅依赖于遗传,而且还依赖于人类文化。人类行为深受我们生长在其中的文化的影响。

就教育而言,可分为两个紧密相联的组成部分:教育活动和教育理论。两者实际上分属文化的不同层面。教育活动隶属文化的制度层面,而教育理论则隶属文化的精神层面。在教育活动中,学校教育本身就是“制度化教育”的代名词,其“制度”色彩自不待言,就是非正规、非正式教育也并非是杂乱无章的、零散的,“制度化”的成分在其中仍占着重要地位。从教育理论的角度来讲,教育又是文化的精神层面这一大家庭中的一员。它所产生的思想观念是人类知识宝库的一部分;它所形成的价值规范是人类价值判断体系的一分子;它所需要的技能、技巧是人类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枝;它于文化的精神层面,实是生于斯,长于斯,又丰富于斯。

2.文化的流变制约着教育发展的历程

文化并非只是静态地固守其传统,它在历史长河中屡有变迁,教育也随之嬗变更迭。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知识的构成形态具有原始性,是以直接经验为主,并以感性的、现实的形态存在于社会实践之中的。这种原始的文化形态,完全可以用口耳相传的教育方式传至下一代。在这里,原始的、自然形态的教育方式与文化积累之间并不存在不相适应的矛盾。传授知识,要求施教者和受教育者付出更多的劳动,进行更多的专门训练,因而不能仅仅通过生产和生活中运用简单的示范和模仿,必须要创新专门的传授工具、专门的传授场所以及专门的途径,当然更需要专门的施教人员。在这种情况下,教育逐步成为专门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成了专门施教的场所。

在当今世界,现代化已成为一个中心议题,一些发达国家已在很大程度上将其付诸于实践,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已吹响了现代化的号角。文化现代化,建构新的文化观――这一现代化中或许是最富有渗透性的一面正在深入人心。与此相应,教育的现代化也扬起了风帆,建设现代化的国家正在使自己的一套教育制度适应其具体的要求,使各种类型的教育活动整合于一个共同的制度框架,不断加强教育活动之间的统一性和相互联系。

3.教育可以传播文化,蕴育和创造文化,促进文化变迁

传播在文化变迁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指文化从一个社会传到另一个社会、从一个区域传到另一个区域的流动现象。文化传播离不开一定的传播关系、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教育利用其得天独厚的条件,为文化传播打开了方便之门:第一,教育可以对传播内容加以选择整理;第二,教育过程中可随时接受反馈,修正传播内容、渠道,避免所传文化的失真;第三,传播者大多是“闻道在先”的,值得信赖,易于为受传者接受;第四,传者与受传者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可建立起稳定、亲密的联系;第五,可利用远距离教育、班级授课等组织形式,大范围地进行文化传播。创新是文化变迁的另一重要维度。从一定意义上讲,教育过程就是创造文化的过程。教育在传递、传播文化的过程中,从来就不是简单地复制文化,它或因社会变革、受教育者不同的身心状况以及教育者自身价值观的差异,赋予已有文化以新的文化意义;或因融合、汇总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使原有文化发生性质、功能等方面的变化,衍生出新的文化要素。这些新的文化意义或文化要素往往会成为文化创造和革新的萌芽。

二、新时期教育与文化的应变

教育与文化的内在联系决定了新时期的教育必然会对文化的变迁有所应对,这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1.文化对教育的调适

教育对新时期文化的适应性调整不仅是教育中人的主观意欲而且也是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新时期教育变革的大势所趋。教育受文化所趋而进行的调适在教育的各个层级都应有所体现,但鉴于任何文化首先是一种价值之源,则文化对教育的调适最应该在教育价值的提升上有所反映。

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实践活动,能够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不断满足人类的需要,因此,从它产生的时候起,便具有了价值属性。“所谓教育价值,是指作为客体的教育现象的属性与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的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关系。”对这种关系的不同认识、评价、界定或描述就构成了人们的教育价值理念。教育价值理念作用于人们的教育行为是以意识为中介的,而这种意识的形成必然来源于意识主体所处的文化语境。这一点在当前文化形态下表现为,社会中的每个成员,都把教育当作发展和完善自己的重要手段,作为实现自己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在新时期的文化形态下,教育价值要凸显文化中的主流因素即现代性文化的精华,就不应只是有利于实现技术的现代性文化而更要追求解放的现代性文化。亦即,教育价值不应只是迅速发展的社会所需求的有利于创造物质财富的价值,这种价值如同技术的现代性文化一样,虽然是我国新时期社会转型发展正需要的,但它只是一种阶段性的价值而非教育的永恒价值。教育价值对新时期文化的调适还应该表现在教育对人性的合理自由与相对理性以及对社会民主与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在此,教育作为文化的承载者与传递者,理应承担起创新文化的使命。

2.教育对文化的创新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综合探讨教育对文化进行创新的可能。

一方面,我国传统型文化的核心就在于道德中心主义,这种道德中心主义重伦理规范、人伦关系,对维系社会及家庭的和谐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但是,这种极端的道德中心主义又确实钳制了人们的自由意志和民主意识,一直以来的教育活动也是以社会道德及伦理规范为蓝本来塑造受教育者的思维模式和行动方式。在这种保守的道德中心主义的传统文化导引下,教育之于社会生产力及人自身意义上的生存发展的价值就难以得到彰显。在当前社会转型的新时期,教育应该培养具有独立理性、科学精神、民主观念等现代文化精神及公德意识的现代公民,而不是缺乏自主判断和个人意识的传统意义上的臣民或顺民。唯此,教育方能通过对人的影响反作用于文化,进一步推进当前文化的现代创新,步入现代文明。

另一方面,西方现代性文化的核心精神如自由、理性、科学、民主等意识极大地推动了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无疑应该在新时期深深地植根到我们的教育价值中。那么,我们的教育应辩证对待西方现代文化,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就应该更多地弘扬人文精神,突出受教育者的个人生活空同的建构和人文关怀精神的养成。亦即,当前文化形态下的教育理念在输入西方现代文化中那些我们所缺乏的诸如科学民主意识和自由理性精神等优秀元素的同时,不应舍弃传统型文化中仍具有现代意义并且经过适度改造后将具有永恒价值的精华元素。在新时期,教育负载着现代理性文化启蒙的时代重任,同时也应承担起传统人文精神升华的历史使命。

此外,相对于后现代主义思潮而言,尽管其语义含混、内涵不明,但其反本质主义、反中心主义、反绝对主义、反基础主义等理论特征,零散化、边缘化、平面化等文化特征,以及分裂、偶然、不确定、非连续、不可表达、不可设定等思维和心理特征也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那么,我们在今天的教育过程中则应更多地给人以自由思维的空间,给人的个性以充分发展的可能。但是,“后现代性从现代性而来,只有吸纳了现代性之后,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的后现代性潜质才能转化成同现代性相辅相成的活力。”因此,新时期的教育对文化的创新关键,仍在于从传统型向现代性文化嬗变过程中对道德中心主义的扬弃及对工具或价值理性的审度。

结语

从文化与教育关系的认识中,我们不难看出,文化与教育的确是一种共生关系。没有文化,就不会有教育。如果抽去了文化,教育就不仅失却其内容,而且会失却其作用,教育也就无从谈起。同样,抛却了教育,文化就成了不可思议之物,无由存在和发展。文化与教育的关系是互相部分包含,互相作用,并互为目的与手段的交融关系。

参考文献

[1]周昌忠,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型[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文化生活水平。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论文2000字,希望大家喜欢!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摘要】所谓的教育在“东方”文化中,“教育”由“教”和“育”结合而成,即教书育人;而在“西方“文化中“教育”它起源于拉丁文Educare,即被理解为采用一定手段,把某种本来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从一种潜质变为现实。[1]由此可见,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文化生活水平。教育是伴随人类生产而生产,发展而发展,将永远存在于社会之中。因而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相互依赖。

【关键词】教育 社会 概念 关系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 -0247-02

1、前言

教育是一种大到可以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提高国家在国际当中的地位;小到可以增长个人文化水平,提高自身素质的现代文化技术。它影响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

2、教育

教育的概念

要弄清教育的概念,首先要明白“教育是什么”。那么教育是什么呢?各个学者和大师由于他们身处的环境不同,因此对教育所下的定义也就不同了。17世纪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人才能成为一个人”;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植物的形成由于栽培,人的形成由于教育”;德国思想家康德认为“人只有依靠教育才能成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又如中国古典《中庸》所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如此等等,这些各种说法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把教育看成是培养人的活动,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而没有从教育的本质去看待教育的概念,那么综合各家“教育”概念之认识,对“教育”概念之界定为:教育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促进个体社会化合社会个性化的活动。[2]

教育的本质

有的人认为教育的本质属于上层建筑,有的人认为教育的本质则是生产力,或既是上层建筑又是生产力,还有的人认为教育的本质太复杂,干脆把教育的本质定义为特殊的范畴等等。关于对教育本质的大讨论讨论虽然加深了对教育本的认识,但是却把教育本质的讨论局限在探讨教育的功能上。[3]不具有对教育实质的讨论。没有明确的定义。

3.社会

社会的概念

社会,汉字本意是指特定土地上人的集合。社会在现代意义上是指为了共同利益、价值观和目标的人的联盟,社会是共同生活的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社会关系联合起来的集合,其中形成社会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共同文化以及传统习俗。微观上,社会强调同伴的意味,并且延伸到为了共同利益而形成的自愿联盟。宏观上,社会就是由长期合作的社会成员通过发展组织关系形成的团体,并形成了机构、国家等组织形式。

社会的结构与功能

社会结构包含人口结构、家庭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消费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等若干重要子结构,其中社会阶层是核心。社会结构具有复杂性,整体性、层次性相对稳定性等重要特点。一个理想的现代社会结构应该具有公正性、合理性、开放性的重要特征。

社会功能在调节社会结构的各个层次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们的交流和发展。构建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

4.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教育对提高人口素质的作用

教育对提高人口素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人口质量与人口结构上:

教育与人口质量的关系:教育的作用不只是培养出各种人才,而且在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人口的质量体现在,人口身体素质、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教育对提高人口素质起到积极的作用,人口质量影响着教育质量,也是提高人口质量的基本手段。提高人口素质的作用有很多途径,但教育对于提高人口素质就变得切实可行。要提高国民素质,首要需要关注的对象就是青少年儿童,对提高人口素质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因此我国要抓好对基础教育的建设以及农村教育,以此来保证我国国民的素质基础,对政治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4]

教育与人口结构的关系:人口结构包括人口的自然结构与社会结构。其中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是人口结构中比较突出的问题,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我国的人口数逐步增多,这个增长趋势对教育也产生了供不应求的影响;人口年龄也趋于老龄化,中国老龄人口(65岁以上)比重已达占全世界老年人的五分之一。如此可见人口老龄化也制约着教育发展。其次,我国人口的性别结构,性别比例严重失调,根据1988年统计,全国有275万儿童未入学,其中女童占,女童流失率占70%~80%。[5]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必须提高素质教育,提高人们的思想意识,促进社会、个体的发展。

教育对培养社会人才的作用

教育对社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对人才的培养,如何进行育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对社会发展有利的人。而教育对培养社会人才的作用主要在于,如何培养出一名优秀的人。因此需要从儿童时期开始,要从生理发展、心理发展、社会发展着手,因材施教,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因此教育对人的发展越来越大。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体现在教育的社会的功能上,教育的一方面受到社会发展制约,另一方面表现出对社会的作用,教育主要通过育人功能而实现社会功能,功能主要是推动社会变迁与促进社会流动。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来协调教育与社会的共同发展,而教育的发展又主要体现在个体的流动功能上。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现科教兴国的重大战略方针。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5.结束语

教育从各个方面都促进的社会的发展,教育作用与社会,社会也可以反作用与教育。教育的价值在社会中得以实现,一个民族的兴旺体现在民族的教育发展水平上,应当结合经济文化水平,努力发展国家教育,是实现国家民族富强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2]朱德全,《教育概论》

[3]李吉芳,陈新宇《论“教育是什么”“与什么是教育”[现代教育学・普教研究]2011年第1期

[4]叶澜,《教育概论》

[5]《基本教育与国家发展:中国四十年历史经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本,第58页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和育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析师生关系的教育学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析师生关系》

【摘要】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和育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如此,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需要;教育工作是学生和老师知识上的交流,也是老师和学生情感上的沟通,通过聊天,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和谐;融洽;聊天

辅导员是学生的直接管理者,在角色定位方面,辅导员的追求目标是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而在实际工作中,常常能够听到来自学生方面的对辅导员的抱怨和指责,这种不和谐的声音说明了现实中的辅导员工作存在着师生关系紧张的问题,因此,作为一名辅导员如何处理好师生关系对有效开展工作有重要意义。

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意义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和育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如此,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能满足学生对爱、关心和尊重的需要。当代学生思想解放,少条条框框,要求别人尊重自己的民主权利,希望有个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民主平等的环境。若满足了这种需要,便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产生满意、愉快、互谅、互助等积极的态度和体验。

二、当前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师生关系的主流是和谐的,尊师重教是全社会的共同心声。与此同时,师生间也出现了一些关系淡漠化、表面化、功利化的情况,在师生关系矛盾聚集的情况下甚至出现极端的冲突事件。这些现象的背后是内外因素的错综交织。

1.从老师的角度看

一些教师中出现个人中心主义至上、奉献精神滑坡等现象。面对不断增多的社会机会,有的教师开始以新的社会目标观察自己的职业,并以新的价值参照系统衡量与自己相关的利益分配,从而改变了教书育人的价值取向。一些教师缺乏敬业精神,用较多的精力忙自己的事情,家庭孩子琐事、物质压力、工作压力等等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和同学生进行思想和学业上的交流,师生间感情生疏、关系平淡。

2.学生角度看

(1)随着经济发展学生观念改变,长期处于压力下的他们不限于条条框框,个性化成为一种时尚,与传统的老师产生冲突,另外独生子女多,缺乏人际交往经验,加之承受能力不够强,一旦外在压力大会产生抑郁、抵触情绪、自暴自弃或产生逆反心理,缺乏自我调节能力,这些心理问题的产生都会对师生关系产生一定影响。

(2)专业思想不稳定。很多学生对职高的了解还不够清楚,加之我们是独立高校,封闭式管理,其中不少人内心就不愿就读,但最后迫于形势又不得不读,因此有些学生的专业思想不稳定,情绪波动大,对前景信心不足。在我带的每届学生中都有不少这样的学生,他们经常会陷人迷茫的状态,并且时不时就有退学的打算,有违背老师的管理原则,对于辅导员与学生和谐关系的建立产生困难。

三、创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途径

1.对辅导员自身要求

(1)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是关键。前苏联一教育家说过,师生间最不幸的关系是学生对老师学问的怀疑。在知识爆炸、信息猛增的今天,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科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才容易与今天眼界更开阔、知识面更宽广的学生交往,并取得学生的信任。这就要求辅导员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具备良好道德素质的辅导员不仅能有效地教育学生,正确处理与学生之间的各种关系,而且最易得到学生的亲近、信任和认同,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以你为自己的榜样。

(2)塑造和提升现代教师人格。辅导员的人格对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江泽民曾深刻指出:“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才能真正为人师表。”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辅导员的影响不容忽视。辅导员是学生政治思想的领路人,道德品质的塑造者。辅导员若是在言行上出现双重人格,学生对教师关于做人的教诲就难以信服,甚至还会产生逆反心理。正如孔子所讲的那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

(3)教育要建立在爱的基础之上,辅导员应全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用真心去关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善于与学生沟通,给学生以情感上的安全感;有信心教育好每一位学生,特别是那些“问题”学生,家庭心理不健全的学生。只有在爱的氛围里,学生才尽可能地释放出所有的潜能,自我评价,全面健康的发展。

2.具体形式

(1)第一印象会关系到今后的相处。第一次见面,对于学生和老师都是非常重要的,学生非常关注新老师的性格和气质,一定要善于抓住时机和学生拉近心与心的距离。我曾做过实验:在不同的训练连队采取不同的见面方式。在40连,我表现的很严厉,不停的强调纪律,学生表现的很害怕;在37连,我面带笑容自我介绍后,请学生自由向我提问。刚开始,学生有些拘束,在我的一再鼓励下,气氛变得热烈起来,对于大家的问题我都一一做答。两个连学生产生了不同的效果,40连学生在一段时期内很少和我交流,因为从一开始就拉开了距离,而37连的学生和我在一起,关系十分融洽。由此可见,一个好的印象就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了一个好头,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

(2)开展校外活动,让师生关系走出校园,走进生活。现今,由于安全问题,学校很少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课外活动,使师生交往的空间只能在学校里,也使教育的范围缩小。如果老师能和学生一起去逛逛超市、书店,走走公园,从中更深一步了解彼此的校外生活,扩大教育的空间,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还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在活动的过程中拉近了距离,师生关系就像亲人朋友般的亲密和谐。

(3)我利用中午晚上的时间进学生宿舍,贴近学生生活,聊天让学生消除了对我的戒备心理,感到老师平易近人,有什么难事就会想到我。我的一名学生张海波,家庭条件不错,请假回家没有准时回来,也没回家,几经周折找到他在同学家,他妈妈说这孩子平时也不和他们沟通,在家就钻进他的小屋,父亲看不惯就动手打他。张海波回校后自动找我说:“对不起张姐,不该让您操心,我不是好学生”我们聊了很久,走后我没想到他给我发了个短信:姐,快回去吧吃点药。(当时我发烧),我就发现他并不是他爸妈说的不懂事的孩子,后来经过几次和他聊天,并且我和他父母也进行沟通,告诉他们不要只看见孩子的缺点要多鼓励支持,抽出时间来陪陪孩子。不久他的妈妈就给我打电话说:“张老师真的谢谢你,海波真的和以前不一样啦,很懂事,太谢谢您啦。”再后来,就连张海波的发型不合适他妈妈也给我打电话催海波剪头。

(4)聊天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一次偶然机会,我和学生一起聊天,有个同就说:"老师,您笑起来更好看,您平时总那么严肃,我们都不敢跟您说话。"学生的话使我惊醒了,也许之前我在学生心中就是一个不可靠近的人。从那以后,我提醒自己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我刻意找机会与学生聊天,晚自习的时间在教室给大家聊聊学习以外的话题,让我们在说笑中拉近距离,从中我也进一步了解了学生。是聊天拉近了我们彼此之间的距离,使我的工作开展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

3.怎样与学生聊天才最有成效

首先要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放下老师架子,做到和蔼可亲,用幽默的语言,谈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这样才能打开学生的话匣子,通过感情、精神、语言感染学生。学会心理换位,面对学生时要避免一上来就评价或讲道理的习惯。比如,一个学生对我说:“我失恋啦……”如果我一味地对他讲:“好女孩多的是,不要吊在一棵树上,谈恋爱早了不好……”等等客套话,学生感觉你是在搪塞他,根本没有理会他内心的感受,因此感到很失望。如果站在学生的心理去感受,教会他们自我调节,给他一个说心里话的地方,或许他根本不需要你给建议,只是诉说。因此,我们要学会心理换位,只有真正融进学生的生活世界,才能知道他们的所思、所看、所说,才能真正和他们心灵相融。

再次,与学生聊天要坦诚相待。学会真诚,是打开心灵之锁的钥匙。教育学生不是儿戏,贵在真诚。真诚是内心的自然流露,如果教师戴着一副面具与学生交流,学生感到老师和他们之间有一道无形的墙,很难达到心灵相通。

四、结论

教育工作是学生和老师知识上的交流,也是老师和学生情感上的沟通,通过聊天,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实践已经证明,良好的师生关系已使我们的工作事半功倍,卓有成效。

参考文献:

[1]王化.教师素质[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

[2]王换成.《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

[3]李镇西.《爱心与教育》.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5月第2版

[4]李瑾瑜.《关于师生关系本质的认识》.[J]教育评论1998(4)

[5]卢洁芳.《师生关系实质新观念》.[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教育与城市的关系研究论文

教育以文化为根、以育人为本。在文化传承创新中培养人,正是教育的根本职能和永恒使命。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摘要】 所谓的教育在“东方”文化中,“教育”由“教”和“育”结合而成,即教书育人;而在“西方“文化中“教育”它起源于拉丁文Educare,即被理解为采用一定手段,把某种本来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从一种潜质变为现实。[1]由此可见,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文化生活水平。教育是伴随人类生产而生产,发展而发展,将永远存在于社会之中。因而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相互依赖。

【关键词】 教育 社会 概念 关系

1、前言

教育是一种大到可以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提高国家在国际当中的地位;小到可以增长个人文化水平,提高自身素质的现代文化技术。它影响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

2、教育

教育的概念

要弄清教育的概念,首先要明白“教育是什么”。那么教育是什么呢?各个学者和大师由于他们身处的环境不同,因此对教育所下的定义也就不同了。17世纪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人才能成为一个人”;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植物的形成由于栽培,人的形成由于教育”;德国思想家康德认为“人只有依靠教育才能成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又如中国古典《中庸》所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如此等等,这些各种说法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把教育看成是培养人的活动,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而没有从教育的本质去看待教育的概念,那么综合各家“教育”概念之认识,对“教育”概念之界定为:教育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促进个体社会化合社会个性化的活动。[2]

教育的本质

有的人认为教育的本质属于上层建筑,有的人认为教育的本质则是生产力,或既是上层建筑又是生产力,还有的人认为教育的本质太复杂,干脆把教育的本质定义为特殊的范畴等等。关于对教育本质的大讨论讨论虽然加深了对教育本的认识,但是却把教育本质的讨论局限在探讨教育的功能上。[3]不具有对教育实质的讨论。没有明确的定义。

3.社会

社会的概念

社会,汉字本意是指特定土地上人的集合。社会在现代意义上是指为了共同利益、价值观和目标的人的联盟,社会是共同生活的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社会关系联合起来的集合,其中形成社会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共同文化以及传统习俗。微观上,社会强调同伴的意味,并且延伸到为了共同利益而形成的自愿联盟。宏观上,社会就是由长期合作的社会成员通过发展组织关系形成的团体,并形成了机构、国家等组织形式。

社会的结构与功能

社会结构包含人口结构、家庭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消费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等若干重要子结构,其中社会阶层是核心。社会结构具有复杂性,整体性、层次性相对稳定性等重要特点。一个理想的现代社会结构应该具有公正性、合理性、开放性的重要特征。

社会功能在调节社会结构的各个层次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们的交流和发展。构建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

4.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教育对提高人口素质的作用

教育对提高人口素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人口质量与人口结构上:

教育与人口质量的关系:教育的作用不只是培养出各种人才,而且在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人口的质量体现在,人口身体素质、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教育对提高人口素质起到积极的作用,人口质量影响着教育质量,也是提高人口质量的基本手段。提高人口素质的作用有很多途径,但教育对于提高人口素质就变得切实可行。要提高国民素质,首要需要关注的对象就是青少年儿童,对提高人口素质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因此我国要抓好对基础教育的建设以及农村教育,以此来保证我国国民的素质基础,对政治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4]

教育与人口结构的关系:人口结构包括人口的自然结构与社会结构。其中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是人口结构中比较突出的问题,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我国的人口数逐步增多,这个增长趋势对教育也产生了供不应求的影响;人口年龄也趋于老龄化,中国老龄人口(65岁以上)比重已达占全世界老年人的五分之一。如此可见人口老龄化也制约着教育发展。其次,我国人口的性别结构,性别比例严重失调,根据1988年统计,全国有275万儿童未入学,其中女童占,女童流失率占70%~80%。[5]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必须提高素质教育,提高人们的思想意识,促进社会、个体的发展。

教育对培养社会人才的作用

教育对社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对人才的培养,如何进行育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对社会发展有利的'人。而教育对培养社会人才的作用主要在于,如何培养出一名优秀的人。因此需要从儿童时期开始,要从生理发展、心理发展、社会发展着手,因材施教,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因此教育对人的发展越来越大。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体现在教育的社会的功能上,教育的一方面受到社会发展制约,另一方面表现出对社会的作用,教育主要通过育人功能而实现社会功能,功能主要是推动社会变迁与促进社会流动。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来协调教育与社会的共同发展,而教育的发展又主要体现在个体的流动功能上。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现科教兴国的重大战略方针。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5.结束语

教育从各个方面都促进的社会的发展,教育作用与社会,社会也可以反作用与教育。教育的价值在社会中得以实现,一个民族的兴旺体现在民族的教育发展水平上,应当结合经济文化水平,努力发展国家教育,是实现国家民族富强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2]朱德全,《教育概论》

[3]李吉芳,陈新宇 《论“教育是什么”“与什么是教育”[现代教育学普教研究]2011年第1期

[4]叶澜,《教育概论》

[5]《基本教育与国家发展:中国四十年历史经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本,第58页

经济发展,教育先行!

社会发展对教育的影响不容忽视,社会生产力除了为教育提供条件和基础,更多为教育提出了要求:

(1)生产力制约人才培养的类型和质量规格。

(2)生产力的发展制约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3)生产力发展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

(4)生产力发展也制约着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方法和组织形式的变化。

从社会形态的变化可以看出教育是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而教育又同时促进着生产力。如,原始社会中并没有专门的教育,而是以口耳相传的形式将知识传递下来,而到了古代教育时,为了满足古代政治统治,因而催生了政治教育,但政治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业较弱,直到现代社会中几次工业革命后,逐渐催生了与经济发展相关的教育。在现如今的社会中,需要专业技术人才较多,因此进行了普及高中教育程度。自从教育从生产力中分离出来后,即一部分人成为了专门的教育者开始,教育的方向结构都由生产力所决定的,这也是大城市的教育与偏远地区教育差别的根本原因。

从一线城市与县城教育比较来说,在一线城市中由于生产力发达,因此有很多感性知识,比如各种科技馆,各种先进的现代教育手段都让教学过程更加容易,简便,但在县城中的教育感性教育较少,常使用的仍然是粉笔黑板的教学形式,因此不易理解,很难想象。

社会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影响

(1)社会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阶级性

(2)社会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和支配权

(3)社会政治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4)社会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教育方针和教育内容的选择

感想:社会是由人来组成的,所以一切的政治制度还是教育都是为了人所服务的,而随着人类的发展,使得人有了三六九等之分,即阶级之分,因此教育也随着一起出现了阶级性。每个人出生时由于家庭条件,生活背景的不同,本身所处的阶级并不相同,就造成了虽然仍然是同年龄的孩子,但是其起点很难相同。在这种社会形态中我们只能尽量保证每个孩子获得的教学资源是相同的,让所有的孩子尽快成长,所以城镇和乡村中教育资源的公平化,师资力量的公平化都是在教育中尽量在完成的事情。 同时教育还要为社会服务,为了保证社会和谐快速的发展,所以教育中要灌输一定的思想教育。

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1)文化传统影响教育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形成

(2)文化是教育资源的来源,制约着教育资源的发展

(3)文化作为一种氛围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

感想:从生活实例比较知,一个百年县城和建立县城仅十几年的县城其教育氛围完全不同。

百年县城其对教育程度的重视程度远高于新县城。主要可以体现在学生基础水平,家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人们对教师的尊重及重视程度等。

我国的教育世界观以社会为中心的教育世界观,而西方比较提倡以个人为中心的教育世界观。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1)教育具有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的不平衡性。

(2)社会对教育的印象经过教育的转换和选择。

(3)教育自身具有自我保存的功能和继承性。

(4)社会性是教育的派生属性,生命属性是教育的根本属性。

人类文明已经进入了21世纪这一高科技和高信息化的时代,在新世纪阳光的沐浴下,“学前教育”的全球化、长期化的主题正在注入新的思想与理念。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向教育提出了现代化的高要求,现代幼儿教育的超前性规律告诉我们,教育改革与发展不能只满足于眼前的社会需要,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种着眼于新世纪的、系统化的新的幼教模式,以便更好地发挥教育的功能。探索、构建符合时代特征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学前教育是我们每一位幼教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发展目标:

总目标:以新的理念构建管理模式,实施目标管理,提高师德修养,增强凝聚力,努力营造“团结、奉献、探索、奋进”的良好氛围,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求发展,以特色求声誉,以科研求品质,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向建设一个环境优美、管理精良、师资强大、科研扎实、质量过硬、特色育人的现代化优秀幼儿园而努力。

具体目标:

环境优美——应从“硬环境”和“软环境”两方面入手。不断改善园内环境,以创设优美、互动的教育活动环境为目标,尤其注重孩子们的参与,让孩子成为幼儿园的主人,充分发挥主动性。在园所文化的创设方面,应注重师德的培养,增强教职工的凝聚力,让所有教师共同参与幼儿园的管理,树立“以园为家”、“园兴我荣、园衰我耻”的集体荣誉感。

管理精良——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意识,优化管理机制,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使人本管理与自我管理相结合;完善层级管理机制,合理调整,充实各管理层人员,运用现代化管理系统,使各项工作层层落实、行之有效。

师资强大——跟随时代的发展,建立新的自培模式,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鼓励保教人员在工作中边思考、边实践、边总结,用爱心滋养孩子,用童心陪伴孩子,用诚心关注孩子,用恒心塑造孩子,与孩子心心相印、结伴成长;鼓励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张扬个性,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特色。

科研扎实——坚持课题从问题中来,课题从反思中来。使教师通过科研从经验型向专家型,传授型向研究型教师转变,促进幼儿园教研的提升,促使幼儿园通过科研形成自己的特色。

质量过硬——秉承“教育幼儿、服务家长”的宗旨,以“帮助幼儿获得成功”为出发点,以制度提升管理能力,以科研挖掘质量潜力,以特色扩大办学张力,努力建设成规模大、口碑好、声源足、效益高的“品牌”幼儿园。

具体措施:

1、遵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幼儿创造一个潜能得以自由发展的生态型社会化环境,使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2、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加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以幼儿发展为本,全面实施新教材,逐渐形成以创新教育为特色的园本课程,探索构建和谐师幼关系的途径方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3、立足于“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的教育理念,以“创一流的设施、建一流的管理、树一流的园风、培一流的师资、争一流的质量”为办园目标,坚持硬件抓配套,软件练内功,全面加特色,整体创一流,积极创设适合幼儿发展的、富有情趣的教育环境,以“帮助幼儿获得成功”为出发点,树立三位一体的大教育观,形成教育合力,关注每一个幼儿的健康发展。

深刻地审视过去,冷静的剖析现在,总结经验,反思不足,才能保证幼儿园的未来能乘风而上,踏浪前行,真正实现跨越式的可持续发展。

幼儿园是教师显现生命价值的舞台;是幼儿积聚生命潜能的乐园;是父母放飞家庭希望的起点;让我们用激情与智慧把长泾中心幼儿园变成孩子们幸福的源泉。

少年盛则国盛,少年强则国强,一个国家,一个名族的成败,辉煌与否绝大部分取决于少年的整体素质,然而少年的一生主要又受其教育的影响,这教育此时并不是单单指学校的文化知识传授,比这更重要的是这个学习的过程和模式,在学习期间,到底大家都获得了除学习成绩以外的什么东西?不同的教育模式又各有什么样的差异?     其实,我们大家都必须承认一点,城市的孩子天生并不比农村的聪明,只是由于一些后天的环境的不同于熏陶才让每年的农村与城市的儿童的升学率悬殊,这世世代代的教育表现与群羊效应有什么区别呢.世代在不断进步,但由于曾经先辈们生活时的条件限制而产生的教育模式以及教育观念却一直影响到现在的农村,老一辈,甚至下一辈,下下一辈都是放羊娃.....     在过去,饥寒交迫的先辈们在教育与生活面前无奈的选择首要的温饱,教育对于他们大多数来说是一种奢望,也许那时所谓的学校就是为除大部分百姓外的其少数富有家庭的孩子的高档次的童年栖息地,哪怕到后来的教育改革后,许多老百姓的观念还是没有读书照样能像自己一样的生活,每当听见类似的话语,我感觉很悲哀,但也感觉很无奈,为现代的"教育是强国之道"的今天居然还视知识为粪土而悲,也为不能一蹴而就的观念转变而无奈,同时还有他们对教育的本质的理解与定义.....     而如今,国家在愈加的重视农村的发展,尤其是教育,但是同样观念最重要,哪怕大家都懂得知识改变命运,哪怕大家都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但与此同时,城市的人们也在进步,此时的观念是让自己的孩子尽量的学会除学习课本知识以外更多的技能,将自己的孩子打造成一个复合型的全能人才,所谓的技多不压身,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以后有更好的出路.....因此在农村的努力追赶和政府的帮助下,差距仍在不断的拉大,由于生活所迫,目前的农村年轻人的外出打工给了在家的孩子的另一个名字:留守儿童,也许每一个孩子都不愿成为这个名字的主人,因为一旦这样,就意味着与父母的分离,在家的日子便会少了那一份应该属于自己童年的爱,同样,在农村,这样的孩子大多在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身边长大,在这样少了父母的监督和爱的呵护下的他们只有需要更多的勇气和毅力来让自己成长,而能依然做得很好的终究是极少数...而其他的孩子也就真的愈加远离本应在父母身边的更加完美的自己,或许那时的他们并没有那么的在意,因为这种现象在农村是比比皆是的,几乎每一个家庭都是这样,每天放学回家后又有谁来管束和教育你生活的准呢.而监护人则把孩子的一切都归给学校,殊不知家庭才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地方,而同时孩子们还得一直承受着一份远离亲人的孤独感,或是没那么开朗,,抑或是很孤独,郁郁寡欢,也正是因为这些,更加拉大了差距.....      同时,成功也依赖于一定的基础,虽然农村的孩子占有相对坚强和勇敢等方面的优势,但也可以说这也让他们输在了起跑线,至少在起点就不同,走的道路也是不会那么的被人铺垫的平坦,也至少在需要帮助的时候除了鼓励,擦干泪还得都靠自己....我也相信意志是最好的基奠,但在当今的社会中do己,在现状面前,事实是最好的证据.....      或许农村与城市就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这鸿沟依然是那么的历史悠久,改变,很难..... 但在不同的生活天平上,大家都保持了必需的平衡,或许社会就是应该这样,得有不同的分工,在不同的生活和就业岗位得有不同的角色,尽管农村在进步,城市也在更加的富有,我们对于农村城市化也别那么的急功近利,只要各自的生活在一天天美好,或许这才是更应该追求的最终目标。

社会资本与教育关系研究论文

1.社会文化对青年夫妇家庭角色认同的影响,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第10期,CSSCI2.中国人生育观念研究:回顾与展望,人口与发展,2008年第6期,CSSCI3.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关系问题研究,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第17期,CSSCI4.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研究,人口与经济,2011年第5期,CSSCI5.我国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研究,西北人口,2012年第3期,CSSCI6.独生子女家庭养老责任与风险研究,人口与发展,2012年第5期,CSSCI—2013《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7.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研究设计的逻辑与方法,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年第5期—2014《人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8.思想政治理论课“两个课堂”实证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年第4期,CSSCI9.近10年来中国社会学研究进展,北京社会科学,2014年第9期,CSSCI10.我国西部地区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生产力分布研究,学术界,2014年第10期,CSSCI11.近10年来我国农民工问题研究述评,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4年第5期,CSSCI12.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反思与展望,人口与经济,2014年第6期,CSSCI13.中国空巢老人“孤独死”现象研究,北京社会科学,2015年第7期,CSSCI14.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居住方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兰州学刊,2015年第10期,CSSCI15.贴近与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访谈法教学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 (参著)

谈高等教育助推阶层固化的社会资本

高等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与社会分层及流动之间有着密切关系。怎样对高等教育助推阶层固化的社会资本分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阶层分化的加剧,“阶层固化”现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议题。阶层固化是指社会阶层分化严重导致的社会阶层间流动减少,父母的阶层地位决定了子女的阶层地位,社会阶层结构实现了接近原样的代际复制,不平等在代际被固定化的现象。[1]阶层固化的出现对正处于社会转型过程的矛盾凸显期的中国是严峻的挑战,如果不能遏制这种趋势,将会对社会发展及社会稳定带来负面的影响。

高等教育是实现个人向上流动的最好通道。人们可以通过高等教育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使个体跨越社会阶层间的障碍。在我国恢复高考制度后的一段时间内,许多农村青年或者出身贫寒的学子正是通过接受高等教育实现了向上流动。但是近年来,人们发现,虽然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高等教育却不再是实现社会阶层合理流动的渠道,反而成为“阶层固化”的助推器。“‘阶层固化’所导致的严峻社会现实已经摆在我们面前,再不可漠视。”[2]那么,高等教育助推阶层固化体现在何处?高等教育又为何和如何助推了阶层固化?本文运用布尔迪厄的社会资本理论分析这一问题。

一、“寒门难出贵子”与“蚁族”:高等教育助推阶层固化的表现

高等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与社会分层及流动之间有着密切关系。人们对高等教育领域中阶层固化的关注起因于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寒门难出贵子”的讨论。年,一篇题为《穷孩子没有春天?——寒门子弟为何离一线高校越来越远》的文章,引发了人们对阶层差距影响教育公平问题的广泛讨论。该文记者针对国内名牌高校农村学生越来越少的现象进行了调查和访谈,感叹“‘出身越底层,上的学校越差’,这一趋势正在被加剧和固化。三十年来,国家的转型在继续,但底层个体命运的转型,却在逐渐陷入停顿”[3] 。“寒门难出贵子”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改革开放以来,高考制度为许多草根阶层尤其是农村孩子提供了鲤鱼跃龙门的机会,所谓“知识改变命运”正是这样的写照。但是近年来,随着社会阶层分化加剧,贫富差距拉大,教育差距也随之拉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已经由精英化转向大众化,农村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没有扩大反而降低了。教育学者杨东平主持的“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调研得出,中国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自1990年代起不断滑落。北京大学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从三成落至一成。清华2010级农村生源仅占17%。[4]越是名牌高校这种现象愈加明显。

如果说“寒门难出贵子”体现的是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差异,那么“蚁族”现象则是接受高等教育后的年轻人在走向社会时的差异。廉思及其研究团队的调查表明,在北京、上海、武汉、广州等大城市有很大一部分低收入大学毕业生群体,被称为 “蚁族”。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受过高等教育,但大都毕业于国内二三流高校,大部分来自农村和小城镇,家庭收入较低。当他们来到大城市,就只能居住在人均不足10平方米的城乡结合部或近郊农村,大多数从事简单的技术类和服务类工作,以保险推销、电子器材推销、广告营销和餐饮服务为主,月平均收入不足2千元。[5]虽然也受过高等教育,但以他们的起点在大城市打拼,想要实现向上流动是非常困难的。他们中的大多数来自于社会中下阶层的家庭,将来也很难摆脱与父辈相同的阶层地位,套用一句网络流行语,屌丝的后代仍然还是屌丝。

二、布尔迪厄的社会资本理论:高等教育助推阶层固化的分析范式

社会资本近年来成为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分析范式。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在20世纪80年代正式提出了“社会资本”的概念。“社会资本是那些实际的或潜在的、与对某种持久网络的占有密切相关的资源的集合体,这一网络是一种众所周知的共同熟悉的、体制化的网络,或者说是一种与某个团体的成员身份相联系的网络,它在集体拥有的资本方面为每个成员提供支持,或者提供赢得各种各样声誉的‘凭证’。”[6]根据这一定义,社会资本以关系网络的形式存在,“特定行动者占有的社会资本的数量,依赖于行动者可以有效加以运用的联系网络的规模的大小,依赖于和他有联系的每个人以自己的权力所占有的(经济的、文化的、象征的)资本数量的多少”[7]。不同阶层成员的社会网络规模大小不同,所拥有的社会资本总量不同,为个体所提供的支持自然不同,取得的成就也不同。在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及毕业后的职业选择中,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学生由于社会资本质和量的不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布尔迪厄的社会资本理论与他对教育的研究是分不开的。“在布尔迪厄的著作中,教育占据着中心地位,他致力于探讨现代分层社会中阶级、文化和权力之间的紧密联系。”[8]他把教育体系看做社会地位获得和权力分配的主要机构。当社会普遍认为教育机会的扩大减少了社会不平等,促进了社会公平时,布尔迪厄坚持认为,教育实际上有助于维持社会体系的不平等,“教育体系——远不止家庭、教会或公司——已成为现代社会传递社会不平等的最主要机构”[9]。因为教育活动与各种资本形式密切相关,“教育活动中产生的学术性收益,取决于家庭先期投资的文化资本这一前提,而且,教育资格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也取决于社会资本,而后者是继承得来的,又可以用来支持人们获得这类收益”[10]。占有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不同决定了人们能否获得教育及获得什么样的教育。

高等教育作为实现社会阶层流动的主要渠道之一,从表象看,通过接受高等教育,不同社会阶层的青年达到了相同的社会位置,高等教育因此实现了缩小社会不平等的功效。但是,在高等教育机会的获得中,不同阶层社会资本的差异却进一步强化了阶层间的不平等。布尔迪厄认为,由于所处社会结构位置的不平等,所以下等阶层出身的学生,在上学期间就不容易获得成功,特别是在高等教育期间,他们大多被剥夺了在主导文化及其能力获得方面的系统训练的机会。[11]社会分层客观上是社会成员因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和机会不同而呈现出高低有序的等级层次的现象。社会资本是社会资源的一部分,每个人在社会结构中处于不同的位置,从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关系,拥有不同的社会资本。当社会资本分布严重不均衡时,就会产生阶层固化的现象。

三、社会资本差异与失衡:高等教育助推阶层固化的成因分析

自20世纪90年代末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之后,接受高等教育的适龄青年的绝对数量大大增加。但是不同阶层背景、家庭背景、城乡背景的学生进入高层次学校的`机会却大不相同,毕业后的就业选择机会也有云泥之别。家庭社会资本和城乡社会资本的不均衡使得高等教育成为阶层固化的助推器。

(一)家庭社会资本差异导致高等教育机会及就业机会不平等,催生了阶层固化个人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因此先赋因素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当阶级或阶层地位首先来自世袭时,我们把地位获得方式称为先赋(ascription),即人们在社会分层体系中的地位来自他们不可控制的特质(例如,种族、性别、出身);当阶级或阶层地位首先是由个体自身可控制的特质来决定时,我们把这种地位获得方式称为自致(achievement),即人们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是因为他们的优点,因为他们追求理想,因为他们遵循某种成功法则。”[12]如果一个社会的地位获得方式是自致因素重于先赋因素,则说明这个社会具有合理的社会流动渠道,社会结构是开放的。反之,如果是先赋因素决定地位获得,那么社会结构就会板结,社会阶层趋于固化。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流动的增强给了许多寒门子弟改变命运的机会,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笔者上大学的20世纪80年代初,班里同学有许多来自农村,毕业后通过分配工作又都留在了城市。虽说当年的高考堪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一旦考上大学,家庭出身的作用就淡化了,因为毕业分配政策是与学习成绩和地域因素相关联的。现今党政机关、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许多干部和学者都是当年来自于贫寒农家的孩子,这些人真的是通过知识改变了命运,彻底实现了身份的转换。他们的奋斗历程生动诠释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从身份到契约”的进步。

但是近年来,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深入和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一方面国家不再包办大学生的就业,一方面每年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在增加,社会普遍认可的地位高收入好的就业岗位成为稀缺资源。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的本能反应必定是动用家庭关系。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曾经说过:“普天之下,家庭显然是重要的社会资本之源。”[13]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出现福建屏南县财政局为某官员女儿量身定做招聘条件的事情了。“拼爹”就是人们对大学生动用家庭社会资本的形象说法。这样的结果必然是家庭背景好的大学生得到了高社会地位和高薪的工作。当家庭背景成为就业过程中一道不断升高的门槛,普通人家的子弟因为父母没有金钱和权力,也就没有足够的家庭社会资本为其就业提供条件。而那些家庭社会资本充裕的孩子,则可以轻松获得体面的工作、较高的收入以及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就业是实现不同群体流动的重要环节,如果不能遏制这种状况,会进一步加大社会底层向中间阶层以及更上阶层流动的难度,催生阶层固化现象。

(二)城乡社会资本失衡导致高等教育资源占有不均,进一步加剧了阶层固化

我国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造成了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使得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明显增多了,但是户籍制度却仍然是横亘在城乡之间的障碍。杨东平的研究表明:“在国家重点高校,具有较强的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强势社会阶层的子女,占有较大的份额,而农村学生和弱势阶层的子女所占份额逐渐减少。”[14]毫无疑问,强势阶层都来自城市,自身经济条件和城市教育资源的优势,使他们既可以为孩子提供较好的学习条件从而在起点上高于农村学生,也可以为孩子动用社会资本以在高等教育入学竞争中享受到各种优惠政策。寒门子弟为何离一线高校越来越远,不是因为他们不聪明不努力,而是因为他们一开始就没有享受到城市中优质的教育资源,他们在高等教育的起点上已经输了,结果也就可以预见了。这就是高校扩招后“教育资源、教育质量相对较弱的地方性高等院校聚集了最多的农村学生,同时也集中了最多的高校贫困生”的原因。[15]高校扩招缩小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距,但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社会资本不平衡却使城乡学生在就读的高校类型和层次上有了更大的差距,直接导致毕业时的就业差距,进而导致未来的阶层差异。

“蚁族”现象也与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社会资本差异密切相关。廉思研究团队的调查表明,“蚁族”大学生有来自农村。[16]其家庭的社会关系网络在农村,他们的社会资本投资人群主要在农村和城市非正规部门就业,对他们在城市正规部门求职几乎没有帮助,这使得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就业选择面越发窄小。由于高校毕业生的相对过剩,就业单位动辄非“985”、“211”院校的毕业生不予录用,这些人沦为“蚁族”也就不足为奇了。而城市户籍大学生的社会关系网络集中在城市,那里是国家机关、高校、科研机构集中的地方,城市居民更有机会把社会资本投资集中在上述机构,因此更有可能动用社会资本获得就业信息或直接达成就业目标。这使得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差异在代际间继续扩大,从而进一步加剧阶层固化现象。

四、小结

布尔迪厄基于对法国社会的研究,把教育看做使社会等级再生产合法化的机构。在我国,高等教育成为社会分层工具已是不争的事实。社会分层本来就是社会结构不平等的产物。在一个开放的社会中个人可以凭借自身努力实现向上的流动,而高等教育是最主要的渠道。社会资本在家庭和城乡间的不平衡,导致高等教育已经很难成为出身于社会中下层的成员实现向上流动的通道。这与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目标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是不相符合的。为此,如何消除社会资本差异带来的教育不公平,达成高等教育促进阶层流动、消解阶层固化的目标是本文后续研究的主题。

谈高等教育助推阶层固化的社会资本

高等教育作为实现社会阶层流动的主要渠道之一,从表象看,通过接受高等教育,不同社会阶层的青年达到了相同的社会位置,高等教育因此实现了缩小社会不平等的功效。但是,在高等教育机会的获得中,不同阶层社会资本的差异却进一步强化了阶层间的不平等。布尔迪厄认为,由于所处社会结构位置的.不平等,所以下等阶层出身的学生,在上学期间就不容易获得成功,特别是在高等教育期间,他们大多被剥夺了在主导文化及其能力获得方面的系统训练的机会。[11]社会分层客观上是社会成员因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和机会不同而呈现出高低有序的等级层次的现象。社会资本是社会资源的一部分,每个人在社会结构中处于不同的位置,从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关系,拥有不同的社会资本。当社会资本分布严重不均衡时,就会产生阶层固化的现象。

三、社会资本差异与失衡:高等教育助推阶层固化的成因分析

自20世纪90年代末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之后,接受高等教育的适龄青年的绝对数量大大增加。但是不同阶层背景、家庭背景、城乡背景的学生进入高层次学校的机会却大不相同,毕业后的就业选择机会也有云泥之别。家庭社会资本和城乡社会资本的不均衡使得高等教育成为阶层固化的助推器。

(一)家庭社会资本差异导致高等教育机会及就业机会不平等,催生了阶层固化个人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因此先赋因素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当阶级或阶层地位首先来自世袭时,我们把地位获得方式称为先赋(ascription),即人们在社会分层体系中的地位来自他们不可控制的特质(例如,种族、性别、出身);当阶级或阶层地位首先是由个体自身可控制的特质来决定时,我们把这种地位获得方式称为自致(achievement),即人们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是因为他们的优点,因为他们追求理想,因为他们遵循某种成功法则。”[12]如果一个社会的地位获得方式是自致因素重于先赋因素,则说明这个社会具有合理的社会流动渠道,社会结构是开放的。反之,如果是先赋因素决定地位获得,那么社会结构就会板结,社会阶层趋于固化。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流动的增强给了许多寒门子弟改变命运的机会,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笔者上大学的20世纪80年代初,班里同学有许多来自农村,毕业后通过分配工作又都留在了城市。虽说当年的高考堪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一旦考上大学,家庭出身的作用就淡化了,因为毕业分配政策是与学习成绩和地域因素相关联的。现今党政机关、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许多干部和学者都是当年来自于贫寒农家的孩子,这些人真的是通过知识改变了命运,彻底实现了身份的转换。他们的奋斗历程生动诠释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从身份到契约”的进步。

但是近年来,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深入和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一方面国家不再包办大学生的就业,一方面每年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在增加,社会普遍认可的地位高收入好的就业岗位成为稀缺资源。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的本能反应必定是动用家庭关系。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曾经说过:“普天之下,家庭显然是重要的社会资本之源。”[13]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出现福建屏南县财政局为某官员女儿量身定做招聘条件的事情了。“拼爹”就是人们对大学生动用家庭社会资本的形象说法。这样的结果必然是家庭背景好的大学生得到了高社会地位和高薪的工作。当家庭背景成为就业过程中一道不断升高的门槛,普通人家的子弟因为父母没有金钱和权力,也就没有足够的家庭社会资本为其就业提供条件。而那些家庭社会资本充裕的孩子,则可以轻松获得体面的工作、较高的收入以及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就业是实现不同群体流动的重要环节,如果不能遏制这种状况,会进一步加大社会底层向中间阶层以及更上阶层流动的难度,催生阶层固化现象。

(二)城乡社会资本失衡导致高等教育资源占有不均,进一步加剧了阶层固化

我国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造成了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使得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明显增多了,但是户籍制度却仍然是横亘在城乡之间的障碍。杨东平的研究表明:“在国家重点高校,具有较强的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强势社会阶层的子女,占有较大的份额,而农村学生和弱势阶层的子女所占份额逐渐减少。”[14]毫无疑问,强势阶层都来自城市,自身经济条件和城市教育资源的优势,使他们既可以为孩子提供较好的学习条件从而在起点上高于农村学生,也可以为孩子动用社会资本以在高等教育入学竞争中享受到各种优惠政策。寒门子弟为何离一线高校越来越远,不是因为他们不聪明不努力,而是因为他们一开始就没有享受到城市中优质的教育资源,他们在高等教育的起点上已经输了,结果也就可以预见了。这就是高校扩招后“教育资源、教育质量相对较弱的地方性高等院校聚集了最多的农村学生,同时也集中了最多的高校贫困生”的原因。[15]高校扩招缩小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距,但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社会资本不平衡却使城乡学生在就读的高校类型和层次上有了更大的差距,直接导致毕业时的就业差距,进而导致未来的阶层差异。

“蚁族”现象也与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社会资本差异密切相关。廉思研究团队的调查表明,“蚁族”大学生有来自农村。[16]其家庭的社会关系网络在农村,他们的社会资本投资人群主要在农村和城市非正规部门就业,对他们在城市正规部门求职几乎没有帮助,这使得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就业选择面越发窄小。由于高校毕业生的相对过剩,就业单位动辄非“985”、“211”院校的毕业生不予录用,这些人沦为“蚁族”也就不足为奇了。而城市户籍大学生的社会关系网络集中在城市,那里是国家机关、高校、科研机构集中的地方,城市居民更有机会把社会资本投资集中在上述机构,因此更有可能动用社会资本获得就业信息或直接达成就业目标。这使得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差异在代际间继续扩大,从而进一步加剧阶层固化现象。

四、小结

布尔迪厄基于对法国社会的研究,把教育看做使社会等级再生产合法化的机构。在我国,高等教育成为社会分层工具已是不争的事实。社会分层本来就是社会结构不平等的产物。在一个开放的社会中个人可以凭借自身努力实现向上的流动,而高等教育是最主要的渠道。社会资本在家庭和城乡间的不平衡,导致高等教育已经很难成为出身于社会中下层的成员实现向上流动的通道。这与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目标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是不相符合的。为此,如何消除社会资本差异带来的教育不公平,达成高等教育促进阶层流动、消解阶层固化的目标是本文后续研究的主题。

文化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研究论文

文化与教育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它们之间是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关系。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论教育与文化关系的有关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论教育与文化关系的有关论文篇一

《论和谐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摘 要】和谐文化建设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启示。和谐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内在一致,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和谐文化建设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为大学生和谐发展创造条件。

【关键词】和谐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认为,文化是人类认识世界以后产生的必然结果,是“人化的自然界”,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可见,文化主要反映了人的思维与社会存在的关系,反映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与社会进步的科技知识、创造发明、理论思想、风俗制度等,是一定社会主体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社会生活的一种自觉认识和向往。文化的本质在于:文化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并影响、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它对人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准则。和谐文化是以人为本,以和谐思想为核心,融理想信念、行为规范、价值取向等为一体,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的文化体系。大学生作为一个正在成长成才并处于开放、竞争环境和知识、信息集散地前沿的群体,既灵敏地反映和折射着社会的动态与面貌,也预示着社会的未来与前景。为此,加强和谐文化建设,用先进性、时代性、民族性的文化引导大学生,对其进行深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帮助其树立远大理想、确立坚定信念,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重大的课题,也是当代社会最富有挑战性的难题。和谐文化的内涵及其意义表明,和谐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和谐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思想文化,它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胡锦涛指出:“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是现阶段我国文化工作的主题。”无论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还是人与人的和睦相处,乃至人自身的心理和谐,都离不开和谐文化的支撑。没有和谐文化,就没有社会和谐的思想根基。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培育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

和谐文化建设有利于人们树立科学发展观

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人类、社会、自然的共生与和谐,包含着协调发展、均衡发展的理念,蕴涵着社会发展的科学思想方法、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在现代社会,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还应当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也不仅仅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核心虽然是经济实力,但只有经济实力而没有文化的支撑,社会发展会受到制约。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需要和谐文化来指引和推动,那种单纯、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和物质生活提高,甚至不惜付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代价的做法,是与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发展背道而驰的。建设和谐文化,有助于人们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实现文明发展、和谐发展、又快又好的发展;有助于推动人们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相互促进。

和谐文化建设有利于实现文化内部结构的和谐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先进文化、有益文化与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并存,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交织。各种思想文化有吸纳有排斥,有融合有斗争,有渗透有抵御,这种交流、交融、交锋不仅发生在国际而且发生在国内。对不同文化的冲突、碰撞、摩擦,如果不注意协调、妥善解决,就会引起思想混乱,甚至导致社会危机。和谐文化强调各种健康思想文化相互借鉴、相得益彰,主张在坚持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推动不同文化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实现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有机统一。

建设和谐文化,必将有利于核心价值体系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壮大,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减少思想冲突、增进社会认同,有效避免因认识差异引发社会动荡;有利于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生动局面,使先进文化得到发展,健康文化得到支持,落后文化得到改造,腐朽文化得到抵制,使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在交流比较中互动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因此,文化内部结构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和谐文化建设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与人之间融洽相处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由于经济条件、社会地位、个体背景的差异,各阶层之间、各种社会组织之间,乃至人与人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矛盾和冲突。思想文化、道德规范对人际关系具有调解和整合的功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既需要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健全的法律调解机制,也需要思想文化的引导和道德规范的约束。社会越是向多样化方向发展,越需要发挥思想文化、道德规范沟通思想感情、调节人们行为、整合社会关系的作用。和谐文化强调和而不同、以和为贵,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反对相互敌视、相互欺诈、相互对抗。建设和谐文化,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就能够形成解决社会矛盾的新认识、处理社会关系的新方法,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想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内化为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就能够培育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道德情感和见利思义、顾全大局的处事准则,在处理利益关系和各种矛盾时,互谅互让、友好协商,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尚。

2.和谐文化建设蕴涵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和谐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内在一致,反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因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文化建设蕴涵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和谐文化的本质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内在一致

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和谐文化建设视野,是由二者的本质和内涵决定的。首先,和谐文化应该是以人为本,以和谐思想为核心,融理想信念、行为规范、价值取向等为一体,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的文化体系。从根本意义上讲,和谐文化建设就是要使一个人有健全的人格,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合理地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个人自身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做到融入自然、融入社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对大学生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教育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其次,和谐文化建设,需要牢牢把握其方向。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我们要牢牢把握和谐文化建设的方向,就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而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求大学生自觉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次,和谐文化建设还要求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而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如:在大学生中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五爱”为基本要求、以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主要内容的道德教育,进行以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竞争意识”、“信誉意识”的思想教育。可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与和谐文化的本质要求基本一致。

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是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之一,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力量。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是建设和谐文化的必然要求。当代大学生通过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自身的学习、锻炼,努力选择、取向、认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主流积极、健康、向上,涌现了一大批有理想信念和大有希望的积极分子。但是,在价值多元的社会条件下,一些学生发出“迷茫”、“困惑”的呼唤和希望“发展”、“超越”的诉求,出现目标选择与价值取向上的困难,有的甚至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的状况。大学生思想出现这样的情况,有受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社会的不断开放,多元文化的激荡,传媒环境的影响,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使高校更加成为社会信息的集散地和信息化的前沿,大学生受社会信息、社会环境的影响更加直接和强烈。高校学生往往处在社会环境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张力之中,进行着比较与选择。在开放环境条件下,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经济与科技强势,在推进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同时,也以之为载体大肆推行其思想文化。一些青年学生由于不了解发达国家经济和科技强大与我国经济与科技相对落后的历史缘由,一时难以认识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本质,往往以现实的经济与科技为参照,来判定国家制度、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优劣。加上苏东社会主义遭受挫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思想文化影响力的不对称,这正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现实难题。面对现状,把和谐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结合起来,用先进文化塑造大学生,使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方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和谐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个国家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必然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一核心价值体系,其一、体现了先进性。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其二、体现了理想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反映了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爱国者的利益、愿望与要求,是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乃至以后更高发展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其三、体现了时代性。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面向时代、立足现实,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一致的思想文化体系。其四、体现了现实性。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核心价值体系,不仅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对于每个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施加着深刻的影响。

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要求,适应了现阶段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必然成为引领社会思潮的主导力量。所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继续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和谐发展的重要思想观念,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

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过去我们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主要是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着眼点是“管理学生”,缺乏理念和思路上的创新。和谐文化给我们的一个重要新理念、新认识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就是要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从“以人为本”这一新的理念出发,有助于满足大学生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助于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形成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合力,从而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到和谐文化建设这一更高的层次上。

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为大学生的和谐发展创造条件

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培育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和谐社会并不是说没有矛盾,没有问题,而是社会的各要素之间,以及与系统外的各要素之间,融洽匀称,配合得当,互相包容,协调运作,良性运行。这就要求我们在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应动员全社会力量,尽可能多地帮助大学生,尤其是那些有困难的群体,妥善地解决实际问题。近年来,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的思想和实际问题明显增多,矛盾日益突出。从一般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学生思想问题的,但问题的产生有其主客观因素,与他们自身的生存发展密切联系。因此,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要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同样需要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各个要素共同努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困难,为他们全面和谐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陈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J].实事求是,2004,(6).

[2]屠春友.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构建[J].理论学刊,2004,(12).

[3]陈建中.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思想政治工作及其效应[J].党政干部论坛,2004,(12).

[4]贾华强,马志刚,方栓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5]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6]郑永廷主.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7]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2001.

[8]宋思佳,许婕,刘西金.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探析[J].法制与经济(上旬刊),2011(1).

论教育与文化关系的有关论文篇二

《论华夏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关系》

摘要: 本文提出,以华夏传统文化命名中华传统文化更为合适,现代教育与教育现代化不是一个概念,而文化与教育又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 它们之间是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关系,现化教育在推动自身的完美化、理想化的同时把华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传承发扬光大。

关键词: 华夏传统文化;教育现代化;现代教育;动态平衡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而随着新世纪的逐步深入,现代教育步伐越来越大、越来越深。现代教育意味着继承与变革,继承就是传承优秀的华夏传统文化,变革就是改变传统教育中的不合理因素,使教育和各方面符合时代的特征和培养新时代的和谐发展的人。

一、文化与华夏传统文化

文化是与自然和先天相对应的一种概念,它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社会和自我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语言符号体系、知识技术体系、行为习惯体系、价值规范体系、信仰宗教体系是文化的重要内容。

1.华夏文化

华夏是中国和华夏族的古称。“华”意为荣,“夏”意为中国。

华夏民族起始于距今约四五千年。在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炎帝和黄帝,在涿鹿一战中大败蚩尤。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在此后的几千年的发展和融合过程中,形成了以汉民族为大多数和各少数民族共生共荣的中华民族。

华夏文化对应的英文有china cultural,huaxia-china culture,chinese culture。一般人们认为,华夏文化是指一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上居住民族的总的文化系统,子文化则是在华夏文化这个总系统下一定的地域和一定民族产生的小文化;也有人认为,古代中华民族创造的文化就是华夏文化。

在常见的使用过程中许多报刊杂志甚至学术论文把它与华夏文明、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国学、儒学混为一谈,我认为这都是对华夏文化的一种狭隘化现象。

华夏文化的主干是以“六经”为代表的儒学,但华夏文化博大精深,包含很多内容,不仅仅有儒学,还有道家、墨家等诸子百家及佛教,在地域上还包括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西藏文化和新疆文化等甚至大陆以外的亚洲的四小龙和日本等文化因素的多元文化体系,而“中国”是一个政治实体,我们不能直接用到文化上来。

华夏文化不是一个政治实体,也不是一个具体学术派别,所以我认为华夏文化是一个与华夏文明、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国学、儒学相区别的概念,她应该定义为:古代的中华民族及现代的中华民族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她以中国范围内的文化为主体,也包括世界范围内一切华人甚至其他民族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所以相对应的最合适的名称是中华文化。

2.华夏传统文化

华夏传统文化就是超越时代的华夏文化,从古延至今,仍然活跃于现实中的动态的华夏优秀文化。上文提到华夏传统文化主干是儒、道、墨、释,以地域上表现为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西藏文化和新疆文化等子文化。

华夏传统文化在历史上传承了几千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有以下特性:

(1)旺盛的软文化生命力结构,软文化是内层的通过社会各种媒体的传播,可以对现代化社会甚至未来社会产生深刻影响,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绵延不绝的重要原因。

(2)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和无限的超地域性。早期的华夏文化具有鲜明的河洛文明特色,各个地域文化在发展和进化的过程中,同中国范围内其他文化互相接触、吸收和同化,由此形成一些超地域的共性,即华夏文化的天下观等。

(3)具有超时代的先进性。有人说华夏文化总体上说是一种农业时代的文化,但在现代化过程中,华夏文化圈的迅速崛起正说明了其具有超时代的先进性。

(4)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华夏传统文化具有善于吸收各种异质文化并使之有机地与本民族文化相结合的特性。

(5)具有强大的整合力;具有世俗性、伦理性等。

二、有别于教育现代化的现代教育

现代教育与教育现代化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

首先,有的学者认为现代教育主要是与传统教育相对应而提出来的。对于从夸美纽斯以来到赫尔巴特形成的较为系统的教育思想体系,称作“传统教育”。同时由于杜威对“传统教育”进行了批判,他对教育作了“进步”与“保守”、“传统教育”与“进步教育”的划分,因此,以杜威为主的教育思想就称为“现代教育”。

其次,有的学者认为教育现代化所要实现的目标就是现代教育,对于现代教育也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用相对立的方法大量描述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如在教育目的上,两者表现为知识技能与能力和素质的对立;在教育过程上,传统教育强调教师传授知识技能和规范学生行为,现代教育强调学生自己发现知识和自觉行为;在教育结果上,传统教育强调对确定性知识的掌握,现代教育强调创造性的发展;在教育评价上,传统教育强调统一性和标准化,现代教育强调个性和兴趣的发展;在师生关系上,传统教育强调教师对教育过程和学生的控制,现代教育强调学生的自主性,等等。

最后,有的学者认为无论是所谓“传统教育”,还是其以后的教育思想都有现代化教育的成分和思想,即现代教育是传统教育的延伸和发展,是对传统教育的继承和创新。

但是教育现代化和现代教育二者也是有区别的:首先,前者更多地具有时代和社会的意味,而后者更多地具有教育革新的意味;其次,前者的过程比较漫长,而后者可以在短时期内有一个突破性和超前性的发展;最后,前者更多地强调宏观的物质和管理及指导方面,而后者则更多地强调在现有的教育物质基础上如何发展和用先进的理念和模式在微观的教育过程中理想地实施教育应有的功能。

我认为目前的现代教育应该定义为:在知识经济、信息化、全球化背景下,以构建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以人为本社会为目标的立体教育体系,在教育过程和教育理念上吸取传统教育精华和现代教育思想家的优秀成果,并灵活运用的和现代教育技术结合具体教育实情而进行的以培养具有民主精神和全面和谐发展的创造性人才的最优化教育。

三、华夏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的动态平衡

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动态平衡的关系。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教育是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有双重的文化属性,即传递和深化文化与构成文化本体。“教育几乎与文化体内所有部分都发生直接联系,任何一种文化物质和文化模式如果不借助于教育的传递和深化,都将影响它存在的质量或缩短它存在的历史长度”。

华夏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与时俱进的先进性才使得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很长时间里处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因而对其的传递和深化的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现代教育虽然是相对于一个传统教育的概念,但又不是截然对立的,有一部分是要继承的,而且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使教育系统的内外部条件都发生了不平衡,因此,现代教育就意味着变革,意味着进步,只是这种变革和进步是围绕着“现代化”而来的。

简单地说,现代教育和华夏传统文化的关系是在推动自身的完美化、理想化的同时把华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传承发扬光大。

如我们弘扬华夏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发扬谦让为怀、贵和尚中的精神,创造一个多元文化和平发展并和谐相处的世界;发扬以背离祖国为耻,维护祖国荣誉和利益的矢志爱国的精神;发扬“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精神,不为现代文明的物质和技术形形色色的外在诱惑而异化;发扬业精于勤、勤俭简朴的精神,形成不比享受而比贡献的良好社会风气。

现代教育的时代背景决定华夏传统文化、教育传统和以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为代表的世界优秀文化成果都是它的活水源头,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和新教育的宝贵资源。华夏传统文化最大的特点是,它的精华和糟粕是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就像“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因此,要使身不在此山中者用马克思主义来对它们进行吸收和再创造,这是根本的保证。

参考文献:

[1]童富勇.现代教育新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2]顾明远.教育:传统与变革.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文化生活水平。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论文2000字,希望大家喜欢!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摘要】所谓的教育在“东方”文化中,“教育”由“教”和“育”结合而成,即教书育人;而在“西方“文化中“教育”它起源于拉丁文Educare,即被理解为采用一定手段,把某种本来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从一种潜质变为现实。[1]由此可见,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文化生活水平。教育是伴随人类生产而生产,发展而发展,将永远存在于社会之中。因而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相互依赖。

【关键词】教育 社会 概念 关系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 -0247-02

1、前言

教育是一种大到可以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提高国家在国际当中的地位;小到可以增长个人文化水平,提高自身素质的现代文化技术。它影响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

2、教育

教育的概念

要弄清教育的概念,首先要明白“教育是什么”。那么教育是什么呢?各个学者和大师由于他们身处的环境不同,因此对教育所下的定义也就不同了。17世纪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人才能成为一个人”;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植物的形成由于栽培,人的形成由于教育”;德国思想家康德认为“人只有依靠教育才能成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又如中国古典《中庸》所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如此等等,这些各种说法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把教育看成是培养人的活动,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而没有从教育的本质去看待教育的概念,那么综合各家“教育”概念之认识,对“教育”概念之界定为:教育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促进个体社会化合社会个性化的活动。[2]

教育的本质

有的人认为教育的本质属于上层建筑,有的人认为教育的本质则是生产力,或既是上层建筑又是生产力,还有的人认为教育的本质太复杂,干脆把教育的本质定义为特殊的范畴等等。关于对教育本质的大讨论讨论虽然加深了对教育本的认识,但是却把教育本质的讨论局限在探讨教育的功能上。[3]不具有对教育实质的讨论。没有明确的定义。

3.社会

社会的概念

社会,汉字本意是指特定土地上人的集合。社会在现代意义上是指为了共同利益、价值观和目标的人的联盟,社会是共同生活的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社会关系联合起来的集合,其中形成社会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共同文化以及传统习俗。微观上,社会强调同伴的意味,并且延伸到为了共同利益而形成的自愿联盟。宏观上,社会就是由长期合作的社会成员通过发展组织关系形成的团体,并形成了机构、国家等组织形式。

社会的结构与功能

社会结构包含人口结构、家庭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消费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等若干重要子结构,其中社会阶层是核心。社会结构具有复杂性,整体性、层次性相对稳定性等重要特点。一个理想的现代社会结构应该具有公正性、合理性、开放性的重要特征。

社会功能在调节社会结构的各个层次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们的交流和发展。构建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

4.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教育对提高人口素质的作用

教育对提高人口素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人口质量与人口结构上:

教育与人口质量的关系:教育的作用不只是培养出各种人才,而且在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人口的质量体现在,人口身体素质、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教育对提高人口素质起到积极的作用,人口质量影响着教育质量,也是提高人口质量的基本手段。提高人口素质的作用有很多途径,但教育对于提高人口素质就变得切实可行。要提高国民素质,首要需要关注的对象就是青少年儿童,对提高人口素质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因此我国要抓好对基础教育的建设以及农村教育,以此来保证我国国民的素质基础,对政治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4]

教育与人口结构的关系:人口结构包括人口的自然结构与社会结构。其中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是人口结构中比较突出的问题,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我国的人口数逐步增多,这个增长趋势对教育也产生了供不应求的影响;人口年龄也趋于老龄化,中国老龄人口(65岁以上)比重已达占全世界老年人的五分之一。如此可见人口老龄化也制约着教育发展。其次,我国人口的性别结构,性别比例严重失调,根据1988年统计,全国有275万儿童未入学,其中女童占,女童流失率占70%~80%。[5]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必须提高素质教育,提高人们的思想意识,促进社会、个体的发展。

教育对培养社会人才的作用

教育对社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对人才的培养,如何进行育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对社会发展有利的人。而教育对培养社会人才的作用主要在于,如何培养出一名优秀的人。因此需要从儿童时期开始,要从生理发展、心理发展、社会发展着手,因材施教,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因此教育对人的发展越来越大。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体现在教育的社会的功能上,教育的一方面受到社会发展制约,另一方面表现出对社会的作用,教育主要通过育人功能而实现社会功能,功能主要是推动社会变迁与促进社会流动。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来协调教育与社会的共同发展,而教育的发展又主要体现在个体的流动功能上。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现科教兴国的重大战略方针。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5.结束语

教育从各个方面都促进的社会的发展,教育作用与社会,社会也可以反作用与教育。教育的价值在社会中得以实现,一个民族的兴旺体现在民族的教育发展水平上,应当结合经济文化水平,努力发展国家教育,是实现国家民族富强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2]朱德全,《教育概论》

[3]李吉芳,陈新宇《论“教育是什么”“与什么是教育”[现代教育学・普教研究]2011年第1期

[4]叶澜,《教育概论》

[5]《基本教育与国家发展:中国四十年历史经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本,第58页

教育以文化为根、以育人为本。在文化传承创新中培养人,正是教育的根本职能和永恒使命。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摘要】 所谓的教育在“东方”文化中,“教育”由“教”和“育”结合而成,即教书育人;而在“西方“文化中“教育”它起源于拉丁文Educare,即被理解为采用一定手段,把某种本来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从一种潜质变为现实。[1]由此可见,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文化生活水平。教育是伴随人类生产而生产,发展而发展,将永远存在于社会之中。因而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相互依赖。

【关键词】 教育 社会 概念 关系

1、前言

教育是一种大到可以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提高国家在国际当中的地位;小到可以增长个人文化水平,提高自身素质的现代文化技术。它影响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

2、教育

教育的概念

要弄清教育的概念,首先要明白“教育是什么”。那么教育是什么呢?各个学者和大师由于他们身处的环境不同,因此对教育所下的定义也就不同了。17世纪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人才能成为一个人”;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植物的形成由于栽培,人的形成由于教育”;德国思想家康德认为“人只有依靠教育才能成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又如中国古典《中庸》所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如此等等,这些各种说法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把教育看成是培养人的活动,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而没有从教育的本质去看待教育的概念,那么综合各家“教育”概念之认识,对“教育”概念之界定为:教育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促进个体社会化合社会个性化的活动。[2]

教育的本质

有的人认为教育的本质属于上层建筑,有的人认为教育的本质则是生产力,或既是上层建筑又是生产力,还有的人认为教育的本质太复杂,干脆把教育的本质定义为特殊的范畴等等。关于对教育本质的大讨论讨论虽然加深了对教育本的认识,但是却把教育本质的讨论局限在探讨教育的功能上。[3]不具有对教育实质的讨论。没有明确的定义。

3.社会

社会的概念

社会,汉字本意是指特定土地上人的集合。社会在现代意义上是指为了共同利益、价值观和目标的人的联盟,社会是共同生活的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社会关系联合起来的集合,其中形成社会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共同文化以及传统习俗。微观上,社会强调同伴的意味,并且延伸到为了共同利益而形成的自愿联盟。宏观上,社会就是由长期合作的社会成员通过发展组织关系形成的团体,并形成了机构、国家等组织形式。

社会的结构与功能

社会结构包含人口结构、家庭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消费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等若干重要子结构,其中社会阶层是核心。社会结构具有复杂性,整体性、层次性相对稳定性等重要特点。一个理想的现代社会结构应该具有公正性、合理性、开放性的重要特征。

社会功能在调节社会结构的各个层次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们的交流和发展。构建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

4.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教育对提高人口素质的作用

教育对提高人口素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人口质量与人口结构上:

教育与人口质量的关系:教育的作用不只是培养出各种人才,而且在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人口的质量体现在,人口身体素质、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教育对提高人口素质起到积极的作用,人口质量影响着教育质量,也是提高人口质量的基本手段。提高人口素质的作用有很多途径,但教育对于提高人口素质就变得切实可行。要提高国民素质,首要需要关注的对象就是青少年儿童,对提高人口素质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因此我国要抓好对基础教育的建设以及农村教育,以此来保证我国国民的素质基础,对政治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4]

教育与人口结构的关系:人口结构包括人口的自然结构与社会结构。其中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是人口结构中比较突出的问题,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我国的人口数逐步增多,这个增长趋势对教育也产生了供不应求的影响;人口年龄也趋于老龄化,中国老龄人口(65岁以上)比重已达占全世界老年人的五分之一。如此可见人口老龄化也制约着教育发展。其次,我国人口的性别结构,性别比例严重失调,根据1988年统计,全国有275万儿童未入学,其中女童占,女童流失率占70%~80%。[5]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必须提高素质教育,提高人们的思想意识,促进社会、个体的发展。

教育对培养社会人才的作用

教育对社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对人才的培养,如何进行育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对社会发展有利的'人。而教育对培养社会人才的作用主要在于,如何培养出一名优秀的人。因此需要从儿童时期开始,要从生理发展、心理发展、社会发展着手,因材施教,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因此教育对人的发展越来越大。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体现在教育的社会的功能上,教育的一方面受到社会发展制约,另一方面表现出对社会的作用,教育主要通过育人功能而实现社会功能,功能主要是推动社会变迁与促进社会流动。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来协调教育与社会的共同发展,而教育的发展又主要体现在个体的流动功能上。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现科教兴国的重大战略方针。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5.结束语

教育从各个方面都促进的社会的发展,教育作用与社会,社会也可以反作用与教育。教育的价值在社会中得以实现,一个民族的兴旺体现在民族的教育发展水平上,应当结合经济文化水平,努力发展国家教育,是实现国家民族富强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2]朱德全,《教育概论》

[3]李吉芳,陈新宇 《论“教育是什么”“与什么是教育”[现代教育学普教研究]2011年第1期

[4]叶澜,《教育概论》

[5]《基本教育与国家发展:中国四十年历史经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本,第58页

经济发展,教育先行!

社会发展对教育的影响不容忽视,社会生产力除了为教育提供条件和基础,更多为教育提出了要求:

(1)生产力制约人才培养的类型和质量规格。

(2)生产力的发展制约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3)生产力发展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

(4)生产力发展也制约着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方法和组织形式的变化。

从社会形态的变化可以看出教育是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而教育又同时促进着生产力。如,原始社会中并没有专门的教育,而是以口耳相传的形式将知识传递下来,而到了古代教育时,为了满足古代政治统治,因而催生了政治教育,但政治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业较弱,直到现代社会中几次工业革命后,逐渐催生了与经济发展相关的教育。在现如今的社会中,需要专业技术人才较多,因此进行了普及高中教育程度。自从教育从生产力中分离出来后,即一部分人成为了专门的教育者开始,教育的方向结构都由生产力所决定的,这也是大城市的教育与偏远地区教育差别的根本原因。

从一线城市与县城教育比较来说,在一线城市中由于生产力发达,因此有很多感性知识,比如各种科技馆,各种先进的现代教育手段都让教学过程更加容易,简便,但在县城中的教育感性教育较少,常使用的仍然是粉笔黑板的教学形式,因此不易理解,很难想象。

社会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影响

(1)社会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阶级性

(2)社会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和支配权

(3)社会政治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4)社会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教育方针和教育内容的选择

感想:社会是由人来组成的,所以一切的政治制度还是教育都是为了人所服务的,而随着人类的发展,使得人有了三六九等之分,即阶级之分,因此教育也随着一起出现了阶级性。每个人出生时由于家庭条件,生活背景的不同,本身所处的阶级并不相同,就造成了虽然仍然是同年龄的孩子,但是其起点很难相同。在这种社会形态中我们只能尽量保证每个孩子获得的教学资源是相同的,让所有的孩子尽快成长,所以城镇和乡村中教育资源的公平化,师资力量的公平化都是在教育中尽量在完成的事情。 同时教育还要为社会服务,为了保证社会和谐快速的发展,所以教育中要灌输一定的思想教育。

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1)文化传统影响教育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形成

(2)文化是教育资源的来源,制约着教育资源的发展

(3)文化作为一种氛围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

感想:从生活实例比较知,一个百年县城和建立县城仅十几年的县城其教育氛围完全不同。

百年县城其对教育程度的重视程度远高于新县城。主要可以体现在学生基础水平,家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人们对教师的尊重及重视程度等。

我国的教育世界观以社会为中心的教育世界观,而西方比较提倡以个人为中心的教育世界观。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1)教育具有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的不平衡性。

(2)社会对教育的印象经过教育的转换和选择。

(3)教育自身具有自我保存的功能和继承性。

(4)社会性是教育的派生属性,生命属性是教育的根本属性。

人类文明已经进入了21世纪这一高科技和高信息化的时代,在新世纪阳光的沐浴下,“学前教育”的全球化、长期化的主题正在注入新的思想与理念。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向教育提出了现代化的高要求,现代幼儿教育的超前性规律告诉我们,教育改革与发展不能只满足于眼前的社会需要,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种着眼于新世纪的、系统化的新的幼教模式,以便更好地发挥教育的功能。探索、构建符合时代特征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学前教育是我们每一位幼教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发展目标:

总目标:以新的理念构建管理模式,实施目标管理,提高师德修养,增强凝聚力,努力营造“团结、奉献、探索、奋进”的良好氛围,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求发展,以特色求声誉,以科研求品质,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向建设一个环境优美、管理精良、师资强大、科研扎实、质量过硬、特色育人的现代化优秀幼儿园而努力。

具体目标:

环境优美——应从“硬环境”和“软环境”两方面入手。不断改善园内环境,以创设优美、互动的教育活动环境为目标,尤其注重孩子们的参与,让孩子成为幼儿园的主人,充分发挥主动性。在园所文化的创设方面,应注重师德的培养,增强教职工的凝聚力,让所有教师共同参与幼儿园的管理,树立“以园为家”、“园兴我荣、园衰我耻”的集体荣誉感。

管理精良——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意识,优化管理机制,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使人本管理与自我管理相结合;完善层级管理机制,合理调整,充实各管理层人员,运用现代化管理系统,使各项工作层层落实、行之有效。

师资强大——跟随时代的发展,建立新的自培模式,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鼓励保教人员在工作中边思考、边实践、边总结,用爱心滋养孩子,用童心陪伴孩子,用诚心关注孩子,用恒心塑造孩子,与孩子心心相印、结伴成长;鼓励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张扬个性,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特色。

科研扎实——坚持课题从问题中来,课题从反思中来。使教师通过科研从经验型向专家型,传授型向研究型教师转变,促进幼儿园教研的提升,促使幼儿园通过科研形成自己的特色。

质量过硬——秉承“教育幼儿、服务家长”的宗旨,以“帮助幼儿获得成功”为出发点,以制度提升管理能力,以科研挖掘质量潜力,以特色扩大办学张力,努力建设成规模大、口碑好、声源足、效益高的“品牌”幼儿园。

具体措施:

1、遵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幼儿创造一个潜能得以自由发展的生态型社会化环境,使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2、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加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以幼儿发展为本,全面实施新教材,逐渐形成以创新教育为特色的园本课程,探索构建和谐师幼关系的途径方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3、立足于“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的教育理念,以“创一流的设施、建一流的管理、树一流的园风、培一流的师资、争一流的质量”为办园目标,坚持硬件抓配套,软件练内功,全面加特色,整体创一流,积极创设适合幼儿发展的、富有情趣的教育环境,以“帮助幼儿获得成功”为出发点,树立三位一体的大教育观,形成教育合力,关注每一个幼儿的健康发展。

深刻地审视过去,冷静的剖析现在,总结经验,反思不足,才能保证幼儿园的未来能乘风而上,踏浪前行,真正实现跨越式的可持续发展。

幼儿园是教师显现生命价值的舞台;是幼儿积聚生命潜能的乐园;是父母放飞家庭希望的起点;让我们用激情与智慧把长泾中心幼儿园变成孩子们幸福的源泉。

文化和教育是社会文明的基础

社区教育与乡村振兴关系研究论文

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共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下面我给大家带来2022乡村振兴 心得体会 7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2乡村振兴心得体会1

一路走来,桐庐县的精致大气,环溪、荻浦的秀美和谐,现代化的城乡风貌、错落有致的特色村庄,整洁清新的村容村貌,各具特色的景观小品,底蕴深厚的 文化 内涵给考察团成员留下了深刻印象。参与考察的同志纷纷表示,“桐庐样本”可圈可点、可看可学,将借鉴和学习该县在城建管理、绿化美化、及美丽乡村建设的好 经验 和好做法,结合自身实际和基础。

近年来,我市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得到了有力推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加强领导、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注重细节。

启示一:要因地制宜。美丽乡村建设要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善于挖掘自己的特色,彰显自己的个性美。越剧文化是我市的特色和优势。我们一定要立足自身实际,突出个性特色,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

启示二:要重视群众。“和美越乡”建设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件大事,单靠政府唱“独角戏”是不可能完成的。我们要积极发挥群众的主体性作用,把宣传工作抓深入、抓到位,把道理讲透,事实摆清,用行动感召,用典型示范,形成全社会多方凝心聚力、共同参与“和美越乡”建设的良好局面。

启示三:要突出重点。“和美越乡”建设是个长期的过程,全面铺开不现实,一步到位更加不切实际。

重缓急,逐步推进,就当前来看,农村环境卫生是重点,要转变思路,实施从“重建设”向“建管并举”转变,把“清洁家园”工程作为重中之中来抓。另一个是要打造亮点,要按照丰富内涵、打造特色、形成品牌的要求,集中力量打造精品带、示范区块和精品村。

启示四:要注重细节。细节决定成败。我们要从消除一处卫生死角、建好一处垃圾站房、改好一座卫生厕所等细微环节入手,用“纳米精神”,一点一滴抓推进、抓示范、抓落实,最终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真正把我市建设成为“和美越乡”。

2022乡村振兴心得体会2

为期一周天的乡村教师进名校培训活动结束了,我有幸成为30名学员中的一员。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精彩的讲座、现场的观摩,以及师生研讨会等。

通过这次培训,让我耳目一新,豁然开朗,新的 教育 思想,新的教育理论,新的教育手段,让我深深的 反思 起自己的教学来,使我如“井里之蛙”从“井里”跳了出来。认识了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也认识了农村教育落后的根本原因,农村教育要想改变当前的教育现状,必须从我们农村教师身上入手,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提倡“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允许学生有个性的发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从真正意义上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创设平等、互助、和谐的学习氛围。

“教师活到老,学到老。”从很多的教学案例可以看出,一个教师要想把课讲得好,有吸引力,授课的教师必需具有丰富的阅读知识,在庄季葵老师的课堂中,庄老师的学生训练有素,庄老师是个非常有个人底蕴的老师,他的课堂让人有种浓浓的文学气息。可以看出她平时就十分注重个人修养的提高有直接关系。让我深刻的认识到了读书、阅读对于教师的重要性。而记忆最深刻的是,在集体观课议课活动团队展示的环节,教师们分工明确,提出的问题针砭时弊。是我大开眼界。

我们每个学员都来自农村,多媒体教学在我们学校是很难开展的、没有先进的教学设施和教学用具。但我想这都不应该成为我们做为一名好师的绊脚石。做一个有灵魂的教师,用自己的师魂塑造孩子的灵魂。让他们的未来充满阳光。

这次培训在紧张、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了。通过这次培训我对教育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新的奋斗目标,确定了新的教学理论。对自己的教育事业更加充满了热情与信心,我相信我们的我们的农村教育会有一次更大的提高。

2022乡村振兴心得体会3

20__年10月23日至11月7日,我参加了由川师大主办的“国培”乡村教师访名校——小学数学教师培训学习。期间,聆听了很多专家和名师的 报告 ,他们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论引领,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撞击,每一天都有新的收获。同时,结交了一群优秀的同行,一齐探讨了不少疑惑,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道德修养,都有了较大提高。

一、教育观念的更新

当今时代的教师应成为学生潜在品质的开发者;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成为学生的心理咨询者和健康引领者;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促进者、合作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深度理解和挖掘教材,以摸索 教学 方法 。经过这次培训,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只有“爱”是远远不够的,只会“传道授业解惑”也不是好教师,务必与时俱进,勇于探索,勇于创新。

二、新颖视角的感悟

本次培训,专家、教授的精彩讲座使我们了解到小学数学教育发展的最新信息、动态和趋势;深刻领会了数学学科教育的理念、有效教学的方法。这些讲座资料对我们太有借鉴、指导好处了,必须静下心来细细琢磨,好好 总结 ,对专家的讲座全面系统的梳理,理清思路,并用于自我的教学实践,并将带领其他数学教师共同进步。

三、专业素养和文化修养的增强

透过培训,我更加体会到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升,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胜任教育这项工作。本次培训充溢着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刻诠释,充满了智慧,开阔了眼界。作为教师,要了解新理念的内涵,要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研究,不断地反思,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适应时代改革的步法。今后要不断更新自我,努力提高自我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潜力,课堂教学潜力等。这就需要自我今后付出更多的时光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勇于在课堂中进行实践。

通过培训使我真正体会到了一种全新的现代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让我的数学教学思想有脱胎换骨之感,必将指导我今后的小学数学教学,也将本次收获与同行共享,带领学校小学数学教学迈向新征程!

2022乡村振兴心得体会4

为切实推进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加强农村在岗乡村医生培养,提高乡村医生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逐步实现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的转化,南咀卫生院立足于农村医疗卫生的实际需要,建立了完善的乡村医生培养模式,全方位地为农村和基层卫生事业服务,通过本次学习我就乡医培训工作谈几点体会。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培训质量的关键所在。为确保乡医培养目标的顺利实施,南咀卫生院根据学员特点及知识需求情况,在教师配备上选择基础知识扎实、实践技能较强、教学水平较高的“双师素质型”教师担任教学培训任务。卫生院组织教师认真研究成人医学教育规律,学习有关教育理论和教育 管理知识 ,把握成人心理和成人教育特点,开展学员的 医学知识 需求情况调查,定期开展教学经验交流座谈会,使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根据乡医实际需要,圆满的完成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培训的质量。

首先,突出实用、适用、够用、合用的原则。强调淡化学科意识,强化核心课程、骨干课程,新开适合农村和社区实际需要的课程。再次,突出基层卫生人员的工作特点,强调一专多能。

加强教学科学化管理,是提高培训质量的重要保证。南咀卫生院将教学管理工作作为提高乡医培训教学质量的基础,建立了教学质量保障的基本框架。

每次乡医培训前召开一次有明确主题的教学管理工作会议,推进乡医教学的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二是严格按照医学宝制定切实可行的 教学 工作计划 ,在教学实施中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三是加强教学督导和检查,确保教师授课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杜绝自由化教学现象。

强化医德医风和法律法规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乡村医生的必要条件。只有让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 爱岗敬业 的精神,才能下得去、留得住,才能将所学的医学理论和实践技能更好地运用于乡村的医学实践。为此,卫生院要求教师把医德教育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实用型农村卫生技术人才。

通过这次乡医培训工作使我深刻认识到,乡村医生培养不仅是促进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保障广大农民健康的重要保证,而且对保护农村生产力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样具有重大意义。培养高素质乡村医生是医学教育责无旁贷的重要使命,只有正视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迫切性,探索出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不断提高乡村医生队伍的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给农民带去更好的医生,带去更好的医疗技术。

2022乡村振兴心得体会5

我是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对于我来说,今年暑假是个特别的日子,难忘的日子,有意义的日子,因为我暑期有幸参加爱飞翔。乡村教师培训,因为从教34年来第一次走出大山,让我这只井底之蛙终于有机会跳出了井面,第一次看到了五彩缤纷灯红酒绿的大城布;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零距离的听专家讲座、交流;第一次吃西餐;第一次接受别人尊敬的献花;第一次目睹志愿者的热情、辛劳、无怨无悔的精神。

通过这一次体验式的培训,虽然短暂,但我受益非浅,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无论是知识还是 其它 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每位专家是那么敬业,那样的专业,他们那种不惜自己的休息时间的那种牺牲精神,他们那种不计报酬的奉献精神,以及他们那渊博的知识,他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古通今,让我赞叹不已。还有他们那种风趣幽默,让人感到无比的亲切和自然。

那些可爱的志愿者们,他们是那么认真那么热情,那么执著,他们不谓醋暑,白天黑夜为我们忙碌,牺牲了他们本应他们的休息时间,有时看到他们满身大汗,加班加点的身影,我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

听了各位专家的精彩讲座,使我的认知水平得到了进一步你提升,视野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原来我们在教育上对待每个学生都是用种定性式的偏面的观点看待学生,没有用发展的眼光、辨证的思维去对待每孩子。过去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而忽视了学生的其它闪光点,成绩不好的学生也许他长大后是一名设计师、发明家、艺术家、企业家。所以通过这次学习,今后我们要善待每个孩子,一视同仁对待每个孩子。

通过实地参观,我知道了我国越来越强大了,作为中国人的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我们亲身体会世界上第一辆磁悬浮列车,是那么舒适快捷。夜游浦江的美景,真是人间的天堂。聆听了90高龄的曹鹏老先生亲自指挥的音乐会,特别是被老先生的精神所打动,还有他对下一代人的培养和关心的那种高尚品质所打动。

通过这次的学习,我也深知自己身上责任的重大,农村的教育与城市的教育差距实在太大了,真是天壤之别。我们乡村老师只有不断地完善自己,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去补充桶里的水,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能更好地去教书育人。我要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做好乡村教育工作。

最后,通过这次体验式培训,我要把这种爱传承下去,把这爱播种在乡村的土壤里,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与本校的师生共同分享,让他们更加了解‘爱飞翔’,喜欢“爱飞翔”。

2022乡村振兴心得体会6

为了更好的让全乡的教师进入工作状态,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中心校在28号29号这两天举行了对全乡教师进行培训的活动,所以才有幸听到了李全明老师给我们讲解的《读懂教材厚重数学课堂》,这一精彩的展示,他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一句话,给我的印象,尤为深刻,他不但说了课堂上要我们以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也提出来了,要掌握好的 学习方法 ,特别是他对课标的讲解,让我感触颇深,如壶灌顶,他不单只出了研读课标的重要性及特性,还让我们展示了数学的定义、数学课程是做什么的、数学课程的核心理念、设计思路、总目标、一起数学课程提出的教学建议和评价经验还有教学活动对于学生和课堂的意义,让我从整体上有了一定的把握,我们也读教材,学习教材,钻研教材却没有你老师讲的那么透彻,认识那么彻底。李老师还从研读教材的作用,教材的编排体系和特点编排意图,还有四个层次,遵循的基本思路、基本策略以及我们日常要注意的问题,都加以阐述,浅显易懂,受益颇深。他还指出:教材是一句不是圣经,是权威不是维权,是参考而不是照搬,是材料而不是唯一,是范例却不是专利,是思路,而不是定路,我们要做到依而不赖,信而不迷。多么经典的话,是那么简洁,而又是那么让人深思,每一句话都是我们以后要学习的典范,每一句话都是李老师的知识的浓缩。

下午我们又听___主任的《积累活动,经验提升数学素养》,他从什么是核心素养?什么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数学课程的“四基”“四能”“六个素养”“三会”“四种价值”……还指出出了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种类、以及四个维度三个层次,并用固定的案例,剖析,让我们体会到课堂上如何把握数学课程,从而让学生获得最基本的数学素养,通过两位老师的讲解和传授,让我对数学课程有一个新的认识,不再那么迷茫,那么没有目标,在以后的课堂上,我会用今日所学,加以利用,为我所用,从而更丰富自己的教学课堂。

在29号我们进行了观课议课活动,两位老师临行指导,我们对同一课题进行磨课议课,然后微课的形式进行展示,针对我们的微课两位老师进行了点评,经过老师的点评,我们在对我们的课进行了再加工,再充盈,再展示,两位老师再点评,这样周而复始的进行,从中我们知道了我们的不足之处,我们的欠缺,我们的努力方向,我们的学习目标。

通过这两天的学习,不单是我,我相信我们所有的老师都有所进步,对这学期的教学充满了信心,也充满了力量。

2022乡村振兴心得体会7

近日,中组部推出党员教育电视系列片《美村三十六法》,以《做景观天》为题的我县古郊乡锡崖沟村作为全省唯一村庄入选其中。

据了解,《美村三十六法》聚焦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美丽中国主题,讲述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建设美丽乡村的生动实践,提炼出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之“法”。该片共36集,每集介绍一个村的典型做法,对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锡崖沟村作为我省唯一一个入选《美村三十六法》的乡村,以“做景观天”为题,采用纪实的手法,展示锡崖沟村民在党支部带领下,不甘闭塞、艰苦奋斗、久久为功,历时30年在悬崖绝壁上凿出了一条“挂壁公路”。走出大山后,锡崖沟村民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继续秉承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利用自身红色传承、绿色生态优势,以打造“避暑花园”为发展目标,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开辟多种经营、发展旅游事业、大力兴办教育,不断加强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小康村,解答了只要自强不息、自力更生,充分发掘自身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就能将区位劣势转化为独特发展优势,昂首阔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征程上的时代课题。

2022乡村振兴心得体会7篇相关 文章 :

★ 推进乡村振兴心得体会

★ 2022关于乡村振兴与时代意义的心得体会作文

★ 2022关于乡村振兴议论文3000字范文五篇

★ 2022参观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心得体会5篇

★ 2022最新奋力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心得作文(十篇)

★ 2022乡村振兴实践报告通用10篇

★ 乡村振兴战略学习心得五篇

★ 建功新时代乡村振兴心得体会7篇

★ 2022乡村振兴工作个人总结(通用10篇)

★ 2022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心得感悟

“社区 教育 ”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社区教育浅谈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社区教育模式特点分析》

摘要:社区教育模式具有地域性、整体性、多样性、动态性、多重性、广泛性等特点,对这些特点进行分析,对理解社区教育、社区教育模式和社区教育发展能够提供一些较好的启示。

关键词:社区教育 社区教育模式 特点

“社区教育”(communityeducation)最早源于20世纪初杜威“学校是社会的基础”的思想,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它孕育于欧洲(尤其是北欧地区),继而向北美拓展,随后在东南亚及其他地区得以存在和发展。

社区教育模式是反映社区教育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以及教育层次、内容、方式等相互作用的结构形态,使社区教育的发展有一个与区域相适的参照系、较合理的工作谋略和规范的运行机制。它是有关社区教育理论与社区教育实践之间的中介,是社区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研究社区教育的模式,对丰富社区教育的理论与指导社区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地域性

区域、人口和组织结构是社区构成的基本要素,各个社区受地域的影响,发展目标呈现多样化,造成社区教育的形成、发展环境多元化,必然使社区教育模式具有地域特征的、多种多样的模式,具有十分强烈的地域性。因此,社区教育模式应从地域性出发,根据各社区地理位置、人文环境、人口构成、资源状况等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符合社区居民实际需要的教育活动。比如,有的社区下岗失业人员较多,社区教育应以再就业培训为重点;有的社区外来人口多,社区教育应在外来人口教育为重点;有的社区内各类学校较多,教育资源丰富;有的社区内人文景观多,社区教育模式就应充分发挥这些优势,突出重点,办出特色,满足社区居民对教育的需求,达到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目标。

2 整体性

社区是一个社会大系统,社区教育在这个社会大循环系统里是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对外为社区服务,自身内部又是自我循环的子系统,必须建构成能发挥教育功能的整体结构。社区教育由社区举办,涉及社区内各部门、各单位及社区内全体成员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社区自主活动、群众广泛参与”。社区教育模式要依托社区内各种教育资源(教育主管部门、高等院校、中小学、社区教育学院、社区教育学校、社区教育分校或教学点)进行整合,组成社区教育网络,建立一支以专职为骨干、兼职为主体、专兼结合,适应社区教育多层次、多形式办学、掌握社区教育规律和特点的教师队伍,并创建学习型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单位、学习型街道、学习型团体、学习型社区、街道、居委会形成一体化,综合利用社区内各类教育机构、工作场所、 文化 设施、大众媒体和其他机构的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家庭教育 、自我教育的作用,形成区域性、整体性的教育体系。

3 多样性

由于社区教育具有十分强烈的地域性,社区发展和进步是每个社区的共同追求和主题,但在现代化主题下,各个社区发展目标呈现多样化,而实现目标的具体途径和手段各有不同的选择,模式大多是非标准型的,很难说是纯粹的某一标准模式,在不同地域必然会出现社区教育通过多种多样的有效途径来实现的现象。比如:近现代世界上最早的社区教育模式——北欧各国(如丹麦、瑞典、挪威、芬兰)民众教育,以美国、英国、加拿大为代表的社区学院模式,日本“公民馆”社区教育模式;目前我国形成的以街道办事处为中心进行的连动型社区教育、以中小学校为主体进行的活动型社区教育、以社区学院为载体进行的综合型社区教育、以地域为边界进行的自治型社区教育四种模式。

4 动态性

由于时代发展的动态性和每个社区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的非均衡性,社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社区教育模式,很难一蹴而就,这在开展社区教育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即使是相对成功的某些模式,其本身也在不断反馈中优化调整,在不断嬗变中丰富完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具有开放、发展和进化的动态性。比如,我国乡村社区教育模式有以普教为基础的延伸型、以科教兴农为着眼点的农科教结合型、由社会与教育双向参与的全民教育型3种基本类型,在此基础上发展为延伸型社区教育、农科教结合型社区教育、全程教育型社区教育和贫困地区社区教育4种模式。

5 多重性

社区教育的宗旨是提高社区内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社会活动,面对社区内全体成员决定了社区教育模式呈现出交叉性和多重性,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单一价值取向,而是动态发展的、多重价值取向,而且模式大多是非标准型的,很难说是纯粹的某一标准模式,在各个历史阶段是不完全相同的,必须针对社区实际进行重塑。同时,社区教育模式的形式也是多种多种的,可以采取正规教育形式、非正规教育形式、非正式教育形式,也可采用全日制、半脱产或业余学习、自学形式,还可以采用课堂面授、远程教授、业余函授等形式,以及选用座谈讲座、理论研究 经验 交流、参观访问、学术 报告 、个别交流、以师带徒、实操训练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因此,社区教育模式只有从社区的实际出发,针对本社区成员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才能满足社区全体成员多元化、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需求。

6 广泛性

“全员、全程、全面”是社区教育区别于其他各类教育最基本的特点。全员是指社区内全体成员都是社区教育的对象,是社区教育的主体。全程是指每个人从出生到生命终结的人生全过程都要、也都应不断地接受教育,社区教育应为社区内全体成员提供终身的教育服务。全面是指社区教育的内容应包括德、智、体、美、劳等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教育内容,并为社区内全体成员提供这种全面的教育服务。社区教育对象决定了社区教育内容的广泛性。社区教育是面向社区内全体成员的教育活动,而社区内各类人群对教育的需求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从年龄结构来看,婴幼儿、青少年、成年、老年人群的教育需求显然有很大差别。单就成年人而言,在职人员需要岗位培训;下岗失业人员需要再就业培训;外来人员需要适应城市生活培训;弱势人群需要提高生存技能培训等,而岗位培训就涉及到几千个岗位式种。此外,还需要考虑部分人群对生产技能、科学技术、健康卫生、法律法规、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更高要求。因此,社区教育模式必须结合社区教育对象的实际,采取多种社区教育模式,才能满足社会全体成员对教育多元化、多层次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厉以贤.社区教育原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

[2]陈乃林,杨向群.现代社区教育理论与实验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张丹海,汪明骏,__刚,等.我国社区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10.

[4]郜岭,阴志红.国外社区教育与社区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成人教育,2008,4.

作者简介:刘小碧(1988-),女,四川南充人,硕士,主要从事教育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研究。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社区教育浅谈论文

据报道,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千百年来,乡村文化凝聚着乡土之美、人文之美,乡村振兴同时还要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千百年来,乡村文化凝聚着乡土之美、人文之美。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表示,目前我国乡土性特征已经发生变化,乡村社会的实体结构及乡土文化呈现新趋势,构成了中国乡村社会的后乡土性特征。 乡村文化振兴,要体现浓郁的当代特色,伴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和城市文明的扩张,传统乡村文化被忽视、被破坏、被取代的情况比较严重,一些地方传统生活形态、社会关系日趋淡薄,乡村文化日渐荒芜。同时,厚葬薄养、铺张攀比、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等风气蔓延。农村是人情社会、熟人社会,要在红白喜事、结婚彩礼这些“关键小事”上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防止不良习气蔓延。乡村文化振兴,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要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