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福建师大学报点评

发布时间:2024-07-04 18:54:16

福建师大学报点评

用社会学理论解释什么社会现象,社会现象那么多,楼主说的不清不楚,还不如直接去社会学期刊上找一篇不就得了。

我是安徽师大的,个人觉得福建师大稍微好点,毕竟是福建,比芜湖发达很多。

福建师大比安徽师大实力是要强一些的,虽然安徽师范大学也不错安徽师范大学是安徽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学校坐落在具有“徽风皖韵、千湖之城”美誉的国家级开放城市——芜湖,濒临浩瀚长江,傍依灵秀赭山,集江南自然之神秀、汇安徽人文之灵杰,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建设高校,是安徽省委省政府优先建设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和安徽省“地方高水平大学”项目建设高校。学校前身是1928年创建于安庆市的省立安徽大学,1946年更名为国立安徽大学,1949年12月成建制迁至芜湖。后又经历安徽师范学院、合肥师范学院、皖南大学(刘少奇同志题写校名)、安徽工农大学等几个办学阶段。1972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安徽师范大学(郭沫若同志题写校名)。2005年,芜湖师范专科学校整体并入安徽师范大学。在8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刘文典、周建人、郁达夫、苏雪林、陈望道、朱湘、朱光潜、王星拱、杨亮功、程演生、陶因、张慰慈、丁绪贤、项南、许杰等一大批知名的专家学者、社会贤达先后汇聚在菱湖之畔、镜湖之滨,著书立说,弘文励教。经过一代代师大人潜心耕耘、励志践行、培育后学、薪火相继、言传身教,砥砺出“厚重朴实、至善致远、追求卓越、自强不息”的精神,积淀出“严谨治学、敬业奉献、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教风,培育出“勤学慎思、质朴谦逊、知行合一、求实求新”的学风,凝炼出“厚德、重教、博学、笃行”的校训。建校以来,累计为国家培养全日制高等专门人才20余万名。学校现有文学院、政治学院、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历史与社会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数学计算机科学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等17个学院,以及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并办有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附中、附小和附幼。学校学科门类涵盖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艺术学等,形成了博士——硕士——学士教育等不同层次,全日制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留学生教育等不同类型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5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5个博士后流动站,2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8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8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学科建设重大项目,87个本科专业。有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安徽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5个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安徽省重点实验室,3个安徽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安徽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个安徽省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学校现有教职工2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410余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者810余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7人,“皖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讲席教授7人,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28人、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47人,5个省级教学团队,10个省级教学名师,12个省级教坛新秀。各类在籍学生37400余人,其中,研究生4800余人,普通本科生21800余人,留学生200余人,成人本专科生16000余人。校园占地总面积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亿元。学校图书馆是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藏书丰富,种类齐全,现有图书285万册,古籍善本600多种,其中《洪武正韵》为国内唯一全本、元刻明递修《通志》、明嘉靖刻本《李太白全集》、《杜工部集》均为海内珍本,还拥有国内外主要网络资源及数据库,馆藏资源基本实现了数字化。学校办有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安徽师范大学学报》、《高校辅导员学刊》、《学语文》、《安徽师大报》等多种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和报纸。学校是全国首批获准招收公费留学生的高校之一,也是国家华文教育基地、安徽省汉语国际推广中心。学校先后接收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长短期进修和学历教育留学生3000多人次,与美国、英国、德国、芬兰、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日本、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的几十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学术团体教育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与学术交流关系,并与澳大利亚查尔斯·达尔文大学共建了孔子学院。学校还是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教育部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基地、国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安徽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安徽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基地、安徽省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基地、安徽省教育管理干部培训基地、安徽省高中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安徽省旅游中职骨干教师培训基地。春华秋实,桃李芬芳。为迎接高等教育蓬勃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学校正在围绕“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在更高的起点上大力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学科领校、开放活校、依法治校、文化荣校”战略,坚持科学发展、内涵发展、和谐发展,不断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美好安徽”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以上数据截至2015年11月)

1、中国社会科学 2、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4、学术月刊 5、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文史哲 7、学术研究 8、江海学刊9、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0、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1、社会科学 12、社会科学战线 13、江苏社会科学 14、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15、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6、河北学刊 17、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8、浙江学刊 19、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浙江社会科学 21、天津社会科学22、社会科学研究 23、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4、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5、求是学刊 26、人文杂志 27、江西社会科学 28、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9、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0、学习与探索 31、江汉论坛 32、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3、南京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4、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5、求索 36、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7、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8、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9、中州学刊 40、南京社会科学 41、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2、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3、甘肃社会科学 44、思想战线 45、山东社会科学 46、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47、社会科学辑刊 48、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49、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改名为: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0、学术界 51、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2、广东社会科学 53、国外社会科学 54、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5、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6、学术交流 57、东岳论丛 58、东南学术 59、学海 60、学术论坛61、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62、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3、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4、探索 65、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6、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67、齐鲁学刊 68、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9、湖北社会科学 70、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71、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2、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73、广西社会科学 74、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5、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76、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7、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78、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9、河南社会科学 80、湖南社会科学 81、学术探索 82、探索与争鸣 83、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改名为: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4、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5、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6、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7、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8、高校理论战线 89、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0、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1、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2、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3、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4、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5、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6、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97、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8、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9、北方论丛 100、云南社会科学 101、社会科学家 102、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0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04、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05、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06、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7、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08、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09、江淮论坛 110、北京社会科学 111、前沿 112、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13、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114、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改名为: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15、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16、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17、宁夏社会科学 118、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19、内蒙古社会科学 120、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21、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福建师范大学报考点

福州考研考点有

1、3501福州市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办公室全国统考(不含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的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管理类联考、法律硕士联考报考人员。网上确认

2、3510福州市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办公室(福州大学报考点)全国统考(只接收福州大学的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人员。不接收报考管理类联考、法律硕士联考的人员。网上确认

3、3511福州市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办公室(福建师范大学报考点)全国统考(只接收福建师范大学和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的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人员。不接收报考管理类联考、法律硕士联考的人员。网上确认

4、3513福州市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办公室(福建农林大学报考点)全国统考(只接收福建农林大学和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的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人员。不接收报考管理类联考、法律硕士联考的人员。网上确认

5、延安中学鼓楼区学院前港2号公交:1路、8路、20路

以上内容参考:福州新闻网-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福建考生应考须知

百度知道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人数21福建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含推免生)2023年拟招收约3400人。待国家正式下达2023年招生计划后,将根据生源质量、学科建设需求和推免生接收情况确定各专业(领域)的实际招生数。可参考2022年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2022年福建师范大学研报考人数为17470人,考研录取人数为3200人,报录比为。其中一志愿录取为不含推免生的原报考专业录取,调剂录取含校内及院内调剂。网上报名时间为2022年10月5日至10月25日,每天9:00-22:00。如需报考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建议提前网上报名防止错过报名时间。

3501 福州市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办公室    全国统考、管理类联考、法律硕士报考人员。不接收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的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 网上确认

3502 莆田市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办公室      全国统考、管理类联考、法律硕士报考人员。 网上确认

3503 泉州市教育招生考试院  全国统考、管理类联考、法律硕士报考人员。 网上确认

3504 厦门大学  报考厦门大学的全国统考、管理类联考、法律硕士的人员。 网上确认

3505 漳州市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中心     全国统考、管理类联考、法律硕士报考人员。不接收闽南师范大学的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 网上确认

3506 龙岩市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全国统考、管理类联考、法律硕士报考人员。 网上确认

3507 三明市教育招生考试工作站      全国统考、管理类联考、法律硕士报考人员。 网上确认

3508 南平市教育招生考试中心      全国统考、管理类联考、法律硕士报考人员。 网上确认

3509 宁德市教育局教育考试办公室      全国统考、管理类联考、法律硕士报考人员。 网上确认

3510 福州大学 全国统考、管理类联考、法律硕士报考人员。只接收福州大学的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 网上确认

3511 福州市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办公室(福建师范大学报考点) 全国统考、管理类联考、法律硕士报考人员。只接收福建师范大学和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的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 网上确认

3512 厦门市教育招生考试中心 全国统考、管理类联考、法律硕士报考人员。不接收报考厦门大学的人员。 网上确认

3513 福建农林大学 全国统考、管理类联考、法律硕士报考人员。只接收福建农林大学和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的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 网上确认

3514 闽南师范大学 全国统考、管理类联考、法律硕士报考人员。只接收闽南师范大学的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 网上确认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成人高考报名入口:福建省教育厅主管部门或福州市教育考试院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成人高考报名材料:身份证(正反面扫描在一个文件内);非福州市户籍考生须提供在福州市证明(福州市单位工作证明或福州市居住证);学历证书(报考专升本的考生还须提交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报考医学类和护理类专业考生须提供执业资格证书。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成人高考报名时间是什么时候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成人高考报名预计于8-9月份左右开始,考试采取个人网上报名方式,分为网上提交报考信息、报考资格审核和网上缴费三个阶段。所有参加全国统考、单考和免试入学的考生均需办理报名手续。考生在此期间需实时关注资格审核情况,若审核不通过,按院校要求重新网上提交材料等待再次审核。另外,2023年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成考预报名已经开启,有意向的朋友们也可以来点击底部官网报名咨询。我们招生老师坐标福州市,是多所学校助学合作办学点,更多关于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成人高考有想了解的欢迎提问,如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成考报名时间、报考条件、成绩查询、成考专业、成考答疑等,我们在线做出专业的解答,为你保驾护航,让你在提升学历的道路上少走弯路!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成考预报名和资料免费领取入口: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期刊点评

列的很全了。

2010年,学校共有575项科研项目获准立项,立项总经费万元,其中纵向项目经费9460万元,占,国家级项目经费万元,占;全年共完成下达经费十七批次850项,累计下达到位经费13143万元,加上其它项目的科技经费,年度实际到位经费16179万元。学校主持完成的“细菌农药新资源及产业化新技术新工艺研究”获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有14项成果进入福建省科技奖奖励公示,其中2项进入一等奖答辩。鉴定(评审)科研成果46项,通过省级审定植物新品种4个、认定植物新品种4个,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授权2个 。2011年学校获批科研立项326项(不包括横向项目),累计立项科研经费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82项,合计立项经费万元,占科研立项总经费的66%,年度科研到位经费8320万元,年科研立项经费连续第四年突破亿元大关。学校主持完成的“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灾变机理及其持续控制关键技术”获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此外,有15项成果进入福建省科技奖奖励公示,其中8项进入二等奖以上答辩;4项成果获省第九届社科优秀成果奖,其中一等1项、二等2项、三等1项。鉴定(评审)科研成果35项,通过省级审定植物新品种4个、认定植物新品种4个,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授权2个 。据2014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率先在福建省属高校中承担国家“973”项目,率先在福建省属高校中取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每年承担各类科研项目400多项,经费达亿多元,其中国家级项目数量和资助经费均超过60%,在甘蔗、蜂学、麻类、生物农药、杉木等研究领域形成独特优势;先后有672项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优秀社科成果奖,其中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28项(主持8项)。《大学》杂志发布的《2007中国高校科技贡献力排行榜》,福建农林大学科技贡献力居全国高校第39位,与福州大学并列福建省属高校第1位,在福建省仅次于厦门大学 。2013年1月11日下午,由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尤民生主持、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共同完成、英国剑桥大学等多家单位参与的小菜蛾基因组研究成果——“小菜蛾杂合基因组揭示昆虫的植食性和解毒能力”将于2013年1月13日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自然·遗传学》上发表。福建农林大学小菜蛾基因组的破译,宣告世界上首个鳞翅目昆虫原始类型基因组的完成,同时也是第一个世界性鳞翅目害虫的基因组的完成 。注:图册资料来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3年12月31日,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含期刊装订本)总量达万册,其中,中文图书万册、中文报刊(装订本)万册、外文图书万册、外文报刊(装订本)万册。通过图书馆主页“福州地区大学城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平台”(Fulink)可以共享福州地区大学新校区8所高校的电子资源和全国700多家图书馆各类资源。同时还可以通过访问“Dialog国际联机检索系统”在线检索Dialog中的600多个数据库。图书馆初步形成了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共存、实体馆藏与虚拟馆藏结合、单馆保障与多馆互借与传递相结合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2013年新增中文数据库6种,外文数据库1种(ProQuest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拥有Science和Nature等14种电子期刊,拥有CNKI、万方、维普、台湾资讯数据库、SCI、SpringerLink等中外文数据库65个(其中外文数据库27个),电子图书万册 。 学报期刊 学校主要出版有《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林学院学报》、《生物安全学报》、《林业经济问题》、《亚热带农业研究》、《武夷科学》7种学术期刊。 学术交流 学校先后承办了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海峡两岸生命科学发展论坛”之“农业分会”、2010年福建省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中国养蜂学会蜜蜂饲养管理专业委员会第15次学术会议暨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饲养与机具功能研究室第2次会议、2010年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术会议会、中国林学会树木学分会第十五届年会、全国高校农村区域发展专业2010年会、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国际黄麻组织第11次专业咨询委员会及麻类制品展示会、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2011年第三届全国植物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大会;举办了“福州国际植物病理学论坛:病原菌群体遗传学和进化生物学”学术研讨会、闽台现代农业合作交流研讨会、福建森林经理研讨会、海峡两岸森林培育高峰论坛等学术研讨会。 2010年,学校策划举办了农口单位领导讲学专场,邀请了省农科院院长刘波研究员等专家到校讲学报告,共邀请了来自国(境)内外81位专家,举办了84场校级学术报告。其中:国(境)内48位专家做了48场学术报告,台湾、香港地区专家10人,做了9场学术报告;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等国家的专家23人,做了25场学术报告。2011年,学校共邀请了来自国(境)内外87位专家,举办了85场校级学术报告。其中国(境)内的专家做了54场学术报告,台湾、香港地区专家做了9场学术报告;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等国家的专家做了24场学术报告 。 对外支援 2011年,“援卢旺达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通过验收并移交受援国。举办了两期发展中国家菌草技术培训班和一期发展中国家农业产业发展官员研修班,共有来自36个国家的110名培训班学员参加培训和研修。举办了“2011年菌草产业发展战略与国际合作研讨会”,有来自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卢旺达、斐济等10个国家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以及来自福建省菌草产业试点县的各有关负责人、专家服务团成员、福建省菌草开发工程协会常务理事等300多人参加 。 产研合作 2010年,福建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等省厅部门先后在学校海峡创业育成中心召开了多场产学研沙龙,共有来自部分省属高校、在闽台企、企业等近百个单位的100多位专家、企业家参加。还举办了福建省高校产学研结合研讨会,有省主管理部门、省各高校从事产学研工作管理和产业发展工作的专家和管理人员参加;并举办了福建省菌草产业与技术推广茶话会、动物药物与产品安全茶话会,60多家相关企业代表与会。中心还举办了台湾学籍企业家对接府谈会,加强了与台湾企业的协作;对首批入驻的企业进行重点扶持,为辅导专家安排辅导活动经费10万元;中心辅导专家团队经常性深入三明佳盛木业有限公司、福建蓝湖集团、闽清丰达生态农业大观园有限公司等十几家进驻企业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服务工作120多场次 。2011年,学校组织“6·18”、农(花)博会、林博会和茶博会等四大博览会的参展工作,积极展示和推介我校的优秀科技成果;在本届上实现对接项目409项,总投资亿元(其中合同232项,总投资亿元;协议177项,总投资亿元),对接资助转化数连续第九年居所有参会高校和科研院所第一;有27家企业入驻“海峡创业育成中心”。组织专家赴平潭、长汀调研;参与助推政和县经济倍增计划;与西藏林芝地区签订合作协议,组织专家赴林芝调研,菌草项目已启动实施;与连城、浦城、尤溪等县签订校地合作协议;举办了菌草技术新疆昌吉州骨干培训班、西藏林芝地区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培训班和新疆昌吉州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培训班、农业系统干部培训班等,共培训学员200多名。有10多项软科学研究成果获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决策采用 。2014年,海峡创业育成中心获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 技术研究 国家林业局依托福建农林大学建立了森林公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森林公园是我国森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要阵地、开展环境教育的主要载体、推进生态旅游的主要基地。建设森林公园,发展生态旅游,对于弘扬林业生态文化和促进林业产业转型升级等具有重要意义。该中心将紧密围绕森林公园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科技和社会需求,为促进森林公园的提质升级和健康持续发展开展工作。 福建农林大学在森林公园工程技术研究方面已经有多年的工作基础,在森林公园基础理论、森林景观资源保护与评价体系建设、森林生态文化与生态旅游开发等方面成果显著。具备相关领域成果转化的条件。

按照武汉大学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方法公分为五个等级,即为A+, A, B+, B,C。农学方面的包括以下269种。其中1-55为A+和A类的排名。1 土壤学报A +2 作物学报A +3 中国农业科学A +4 中国水稻科学A +5 水土保持学报A +6 农业工程学报A +7 土壤A +8 园艺学报A +9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A +10 植物病理学报A +11 果树学报A +12 玉米科学A +13 茶叶科学A +14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A15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科版) A16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A17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A18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A19 麦类作物学报A20 中国生物防治A21 植物保护学报A22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A23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A24 华北农学报A25 土壤通报A26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A27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A28 农业现代化研究A29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A30 大豆科学A31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A32 棉花学报A33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A34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A35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A36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A37 新疆农业科学A38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A39 核农学报A40 江苏农业学报A41 分子植物育种A42 农业机械学报A43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A44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A45 农药学学报A4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A47 农药A48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A49 植物保护A50 杂交水稻A51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A52 江苏农业科学A53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A54 西南农业学报A55 中国土壤与肥料A属于B+类的有:(81 种) :水土保持通报、浙江农业学报、上海农业学报、新疆农业大学学报、福建农业学报、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甘肃农业大学学报、水土保持研究、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国农学通报、中国农业气象、花生学报、灌溉排水学报、中国蔬菜、昆虫天敌、节水灌溉、浙江农业科学、中国烟草科学、中国烟草学报、山地农业生物学报、中国农业科技导报、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亚热带农业研究、北京农学院学报、烟草科技、广西农业生物科学、内蒙古农业科技、热带作物学报、西北农业学报、中国稻米、世界农业、东北农业大学学报、湖北农业科学、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种子、杂草科学、现代农药、作物杂志、福建农业科技、农业科技管理、中国南方果树、中国农史、中国果树、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科版)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作物研究、广东农业科学、高等农业教育、中国棉花、农业科学研究、莱阳农学院学报、中国马铃薯、农药科学与管理、河南农业科学、黑龙江农业科学、江西农业学报、亚热带植物科学、山西农业科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山东农业科学、湖南农业科学、食用菌、耕作与栽培、贵州农业科学、安徽农业科学、中国水土保持、植物检疫、天津农学院学报、农业质量标准、宁夏农林科技、陕西农业科学、粮食储藏、北方园艺、茶叶、大豆通报、河北农业科学、吉林农业科学、福建茶叶、天津农业科学、热带农业科学、中国农业教育。属于B类的有:(81 种) :辽宁农业科学、中国糖料、农业网络信息、长江蔬菜、古今农业、中国茶叶、中外葡萄与葡萄酒、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世界农药、杂粮作物、延边大学农学学报、大麦与谷类科学、农机化研究、广西农业科学、台湾农业探索、中国种业、农业环境与发展、中国农机化、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中国植保导刊、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加工·学刊、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排灌机械、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西南园艺、青海农林科技、热带农业科技、福建果树、中国果菜、云南农业科技、辣椒杂志、农业考古、落叶果树、中国茶叶加工、现代化农业、茶叶科学技术、福建热作科技、北方果树、水土保持应用技术、中国瓜菜、甘肃农业科技、农业与技术、热带农业工程、甘肃农业、天津农林科技、河北农业科技、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中国农技推广、农业装备技术、广西农学报、新疆农业科技、广西蔗糖、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种子科技、茶业通报、福建稻麦科技、广西热带农业、江西植保、山西果树、广西植保、江西棉花、农业科技通讯、四川农业科技、新疆农机化、中国农村小康科技、河北果树、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广西园艺、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茶叶通讯、现代农业、西北园艺、福建农机、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中氮肥、安徽农学通报、上海蔬菜、北方水稻、上海农业科技。属于C类的有:(52 种) :肥料(当代生态农业) 、湖北植保、现代农业科技、新疆农垦科技、烟台果树、云南农业、中国果业信息、北京农业(学术版)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植物医生、蚕桑茶叶通讯、福建农业、吉林蔬菜、粮油仓储科技通讯、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山东农机化、世界热带农业信息、新农业、农村牧区机械化、吉林农业、农机质量与监督、浙江柑橘、当代生态农业、四川农机、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中国棉花加工、广东茶业、青海农技推广、亚热带水土保持、湖南农机、山西农业、农业机械、现代园艺、现代农业装备、中国农业综合开发、中国热带农业、贵州农机化、湖北农机化、国外农学. 油料作物、甘肃农村科技、茶叶信息、科学种养、南方园林花卉、闽北农业科技、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农学版) 、安徽农机、土壤学进展、山东农业、热带作物科技、热带亚热带土壤科学、热带作物机械化、农业开发与装备。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由福建农林大学主管和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本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繁荣和发展学术为宗旨,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学风,为农业和发村发展服务。本刊主要报道有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兼顾刊载其他社会科学方面的学术论文,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本刊主要栏目有海峡论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哲学·法律等。主要读者对象为有关专业的高校师生,农村和农业经济研究、管理人员等。本刊自创刊以来,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影响力也不断扩大。2008年本刊影响因子为,跃居全国农林医药院校社科学报第1名;2009年获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2009-2010),也成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2010-2011年)。同时本刊也获得多项奖励:(1) 2006年5月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第三届评优活动中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2)2006年被评为福建省高校优秀学报。(3)2010年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学报。(4)2010年本刊“海峡论坛”栏目被评为特色栏目。同时,本刊编辑部也被评为优秀编辑团队。2006年起改为双月刊,双月单5日出版,大16开112页。邮发代号:34-30。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期刊点评

郭英德,著名作家,男,1954年10月生,福建人,文学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北京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等国家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的学术委员会委员。1996年被评为北京市“培养跨世纪理论人才百人工程”人选者,2000年被评为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跨世纪优秀人才。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戏曲、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化、中西文化比较等方面的研究。目录人物简介学术兼职参加和完成的科研项目获奖情况学术研究成果专著参加撰写编撰论文类近期研究课题人物简介 学术兼职 参加和完成的科研项目 获奖情况 学术研究成果 专著 参加撰写 编撰 论文类近期研究课题展开 编辑本段人物简介 郭英德 (Guo Yingde) ,1978 年 9 月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1982 年7月毕业,获学士学位,同年考上北师大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聂石樵教授, 1985 年 7 月获硕士学位,学位论文:《元杂剧与元代社会等级结构》。 1986 年 9 月开始攻读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导师:启功教授、邓魁英教授, 1988 年 12 月,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明清文人传奇综录及研究》。 1996 年评为北京市“培养跨世纪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入选者, 1999 年被评为国家教育部文科跨世纪优秀人才。现为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副主任,教授,中文系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博士生指导教师。曾在日本访学数年。编辑本段学术兼职 1985 年,任中国古典戏曲研究会理事。 1997 年,任北京市《水浒》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 1997 年,任中日韩东方诗话学会会员。 1998 年,教育部考试中心聘为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大专起点本科班入学考试命题教师。 1998 年,任黑龙江大学《求是学刊》编委。 1998 年,任江西吉安师范专科学校《吉安师专学报》编委。 1999 年,任郑州大学兼职教授。 2000 年,任《文学遗产》杂志编辑委员会委员。编辑本段参加和完成的科研项目 参加《中国古代文人活动与文学风貌》, 1988 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本人撰成专著《中国古代文人集团与文学风貌》,获得 1997 年上半年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已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年出版。 主持《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 1990 年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青年项目。 1 万元。该项目已于 1993 年完成,撰成专著约 60 万字,其中本人撰写约 18 万字,专著已于 1995 年 10 月由中华书局出版。 参加《中国古代文学形象的历史文化研究》,“八五”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一般项目。该项目已于 1998 年完成,撰成专著约 25 万字,本人撰写约 10 万字。该书获得 1998 年下半年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将于 1999 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主持《清初明遗民爱国思想研究》, 1996 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百人工程”项目。 万元。( 主持《中国古籍总目提要·总集卷》, 1996 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横向项目。 万元。( 1996. ) 主持《中国古代文体资料笺释》, 1998 年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直接资助项目。 万元。项目批准号: 9823 。 ( ) 主持《古诗词诵读精华》,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横向项目。 万元。( ) 专著《元杂剧与元代社会》,获得 1994 年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已于 1996 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编辑本段获奖情况 1994 年,《明清文人传奇研究》获北京师范大学第二届励耘奖学助学基金优秀学术著作三等奖。 1995 年,《叙事性:古代小说与戏曲的双向渗透》获广东中华文化王季思学术基金《文学遗产》优秀论文提名奖。 1996 年,《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获第十届中国图书奖; 1997 年,《向后倒退的革新——论明末清初的求实文学观念》获《湖北大学学报》 1997 年优秀论文二等奖。 1998 年,《叙事性:古代小说与戏曲的双向渗透》获首届北京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一等奖。 1999 年,《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获首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三等奖。编辑本段学术研究成果专著 《世俗的祭礼——中国戏曲的宗教精神》,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88 年。 《明清文人传奇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1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 年。 《痴情与幻梦——明清文学随想录》,北京三联书店, 1992 ;台北锦绣出版公司, 1992 年。 《明人奇情》(与过常宝合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 年。 《优孟衣冠与酒神祭祀——中西戏剧文化比较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4 年。 《中国古代的恶霸》(与过常宝合著),商务印书馆, 1995 年;台湾商务印书馆, 1999 年。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与谢思炜、尚学锋、于翠玲合著),中华书局, 1995 年。 《中国古代戏剧》(与陶庆梅合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 年。 《元杂剧与元代社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年。 《长河落日——中华文学通览·清代卷》,中华书局, 1997 ;香港中华书局, 1997 年。 《明清传奇综录》,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7 年。 《中国古代文人集团与文学风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年。 《李渔》,春风文艺出版社, 1999 年。 《明清传奇史》,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9 年。参加撰写 《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90 年。 《元曲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0 年。 《中国古代小说人物辞典》,齐鲁书社, 1991 年。 《中国古代文学名著辞典》,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2 年。 《中华文明史》(十卷本),任中国文学史学科副主编,撰写其中元明清文学部分约 20 万字,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4 年。 《中国文学史》(第三册、第四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年。编撰 张养浩《三事忠告》(今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 年。 《中国学生百科全书·语文卷》(主编),国际文化出版社公司, 1991 年。 《明史故事选》(编著),学苑出版社, 1991 年。 《清史故事选》(编著,署名张应),学苑出版社, 1991 年。 《中外古典名剧鉴赏辞典》(主编),北岳文艺出版社, 1992 年。 《文史英华·戏曲卷》(编注),湖南出版社, 1993 年。 《炎黄文化精品丛书·艺事精品》(评释),学苑出版社, 1994 年。 《唐宋八大家散文总集·柳宗元卷》(校评),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5 年。 《唐宋八大家文集·柳宗元文》(评注),人民日报出版社, 1996 年。 《新编千家诗》(评注),中华书局, 1999 年。 《古诗词诵读精华》(副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年。论文类 《浅谈元杂剧三国戏的艺术特征》,《三国演义研究集》(四川省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 年 12 月) 《漫谈中国古代对戏剧审美功能的认识》,《福建戏剧》 1984 年第 3 期。 《也说“衙内”》(与长胜合作),《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1985 年第 1 期。 《明清时事剧概述》,《江苏戏剧》 1985 年第 2 期。 《明清之际时事剧的思想艺术特色》,《中州学刊》 1985 年第 2 期。 《论〈水浒传〉的思想意义》 , 《水浒争鸣》第 4 辑。 《论元杂剧的戏剧冲突》 , 《戏曲研究》第 15 辑。 《元杂剧作家身分初探》,《晋阳学刊》 1985 年第 4 期。 《福建戏史录补遗二则》,《福建戏剧》 1985 年第 5 期。 《古典戏曲脚色漫谈》,《福建戏剧》 1985 年第 6 期。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义山诗意蠡测》,《名作欣赏》 1986 年第 1 期。 《“戏剧之道,出之贵实,而用之贵虚”——古代戏剧家的戏曲虚实论》,《戏曲艺术》 1986 年第 2 期。 《论元杂剧的时代精神》,《河北师范学院学报》 1986 年第 2 期。 《“戏剧之道,出之贵实,而用之贵虚”——中国古代戏曲美学散论之一》,《福建戏剧》 1986 年第 3 期。 《“剧场即一世界,世界只一情人”——中国古代戏曲美学散论之二》,《福建戏剧》 1986 年第 4 期。 《寄讽实无,雪耻或有——〈琵琶记〉创作意图之疑案》,《古典文学知识》 1986 年第 4 期。 《关于元杂剧兴盛的社会原因的争议》,《文史知识》 1986 年第 8 期。 《论元杂剧中的喜剧性类型形象》,《中华戏曲》第 2 辑。 《无奇不传 , 无传不奇——中国古代戏曲美学散论之三》 , 《福建戏剧》 1987 年第 1 期。 《“异物之情也有人道”——〈任氏传〉的任氏形象》,《古典文学知识》 1987 年第 1 期。 《蒋士铨〈临川梦〉传奇漫议》,《名作欣赏》 1987 年第 3 期。 《“一夫不笑是吾忧”——李渔〈风筝误〉传奇的喜剧特征》,《名作欣赏》 1987 年第 4 期。 《画出潇湘水墨图——元杂剧雨景描写赏析》,《陕西电大》 1987 年第 5 期。 《论晚明清初才子佳人戏曲小说的审美趣味》,《文学遗产》 1987 年第 5 期。 《论元杂剧作家的基本思想特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87 年第 6 期。 《论汤显祖文化意识的悲剧冲突》(与李真瑜合作),《戏曲研究》 1987 年 12 月。 《半世清狂,一生情种——谈沈起凤〈才人福〉中张幼于和祝希哲形象》,《古典文学知识》 1988 年第 1 期。 《“偌大乾坤无处住”——谈尤侗的〈钧天乐〉传奇》 , 《名作欣赏》 1988 年第 1 期。 《浅谈元杂剧善恶观的性质》,《语文学刊》 1988 年第 3 期。 《“才人福分从来少”——沈起凤〈才人福〉传奇的审美趣味》,《名作欣赏》 1988 年第 4 期。 《古代文学研究的两难心理与多元选择》,《文学遗产》 1988 年第 5 期。 《论明清文人传奇的理想人格范型》,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增刊《学术之声》第 2 辑。 《论明清文人传奇的创作方法》,《戏曲研究》第 28 辑 1988 年 .12 月。 《四十年古典小说研究道路批评》,《文学遗产》 1989 年第 3 期。 《古典戏曲理想人格论》,《戏剧文学》 1989 年第 7 期。 《“借太真外传谱新词,情而已”——明清浪漫思潮与〈长生殿〉的“至情观”》,《文史知识》 1989 年第 7 期。 《论明清文人传奇的时代主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89 年第 5 期。 《关剧文化意蕴发微》,《戏曲研究》第 30 辑。 《论古代戏曲文学的文体特性》,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增刊《学术之声》 1989 年第 6 辑。 《丁耀亢生平及其剧作》(与郝诗仙合作),《齐鲁学刊》 1989 年第 6 期。 《蒋士铨传奇本事考略》,《文献》 1990 年第 1 期。 《艺术精神的传承与文化精神的变异——戏曲艺术出路断想》,《戏剧文学》 1990 年第 1 期。 《蒲松龄文化心态发微》,《文史哲》 1990 年第 2 期。 《明清文人传奇的历史演进》,《文学遗产》 1990 年第 2 期。 《“最怜儿女又英雄,才是人中龙凤!”——〈儿女英雄传〉的“人情天理”观新诠》,《民族文学研究》 1990 年第 2 期。 《论〈水浒传〉作家的创作思想》,《语文学刊》 1990 年第 3 期。 《“因情成梦,因梦成戏”——明清文人传奇作家文学观念散论》,《中国文学研究》 1990 年第 3 期。 《是“风教”还是“风情”——明清文人传奇作家的文学观念散论》,《中州学刊》 1990 年第 4 期。 《抄本〈一合相〉传奇作者考》,《文献》 1990 年第 4 期。 《论明清文人传奇的忠奸斗争主题模式》,《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1990 年第 4 期。 《“等为梦境,何处生天”——〈南柯梦〉、〈邯郸梦〉荒诞意识谈》,《文史知识》 1990 年第 12 期。 《元曲与少数民族文化》(署名张应),《民族文学研究》, 1991 年第 1 期。 《贾宝玉和宋江——浅谈〈水浒传〉对〈红楼梦〉的影响》,《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1991 年第 2 期。 《论〈水浒传〉作者的创作思想》,《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1991 年第 2 期。 《佳园结构类天成——〈红楼梦〉网状艺术构思的特征》,《红楼梦学刊》 1991 年第 4 期。 《中西戏剧观念的当代形态》,《戏剧文学》 1991 年第 8 期。 《中国古书的价值》,《大学生》 1991 年第 9 期。 《浅谈元杂剧的市民意识》,《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增刊》 1991 年。 《漫谈明清文学中的才子佳人》,《名作欣赏》 1992 年第 1 期。 《两宋酬和词述略》,《中国文学研究》 1992 年第 1 期。 《关于中国古典文学学术史研究的思考》(与傅璇琮、谢思炜合作),《文学评论》 1992 年第 3 期。 《明代文人结社说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92 年第 4 期。 《漫谈中西戏剧形象创造的审美规律》,《戏剧文学》 1992 年第 8 期。 《启功先生的治学之道》,《文献》 1993 年第 1 期。 《书圣原是大诗人》,《跨世纪》 1993 年第 2 期。 《中西戏剧文体的本质特征》,《戏剧文学》 1993 年第 8 期。 《审美趣味的多元化走向——论明清文人传奇的丑的形象》,《中华戏曲》第 14 辑 (1993 年 8 月)。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的对象、任务和方法》,《中国文学研究》 1993 年第 4 期。 《沈璟传奇本事考略》,《文献》 1993 年第 4 期。 《近代古典文学研究方法的更新》,《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1994 年第 4 期。 《( 1992 年)元明清戏曲小说研究综述》,《中国文学年鉴( 1993 )》。 《元明文学史观散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95 年第 3 期。 《中国现代话剧的形成及其启示》,《戏剧文学》 1995 年第 7 期。 《叙事性:古代小说与戏曲的双向渗透》,《文学遗产》 1995 年第 4 期。 《中西传统戏剧观念辨异》,《戏剧文学》 1995 年第 11 期。 《桃花扇底系兴亡——〈桃花扇〉的历史意识》,《名作欣赏》 1995 年第 6 期。 《第一印象·第二视力·第三只眼(评〈宁宗一小说戏剧研究自选集〉》,《文学遗产》 1996 年第 2 期。 《刺世伤时,显微阐幽——论苏州传奇的文化内涵》,《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96 年第 3 期。 《中国古代文人集团论纲》,《中国文化研究》 1996 年夏之卷。 《论明代的文学流派研究》,《求是学刊》 1996 年第 4 期。 《明清传奇的价值》,《文史知识》 1996 年第 8 期。 《稗官为传奇蓝本——论李渔小说戏曲的叙事技巧》,《文学遗产》 1996 年第 5 期。 《建构中国叙事学的操作规程——评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的方法论》,《文学评论》 1996 年第 5 期。 《向后倒退的革新——论明末清初的求实文学观念》 , 《湖北大学学报》 1996 年第 6 期。 《古籍校勘原则之我见》,《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1996 年第 6 期。 《论清前期的正统派传奇》,《文学遗产》 1997 年第 1 期。 《情的探险——从汤显祖到曹雪芹》(与过常宝合作),《红楼梦学刊》 1997 年第 1 期。 《传奇戏曲的兴起与文化权力的下移》,《中国社会科学》 1997 年第 2 期。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理论品格》,《文学评论》 1997 年第 4 期。 《论明代传奇剧本体制的规范化》,《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 4 辑。 《论元明清小说戏曲中的雷同形象》,《明清小说研究》 1997 年第 4 期。 《论中国古代典籍文化的现代阐释》,《殷都学刊》 1997 年第 4 期。 《论明清传奇剧本长篇体制的演变》,《聂石樵教授七十寿辰学术纪念文集》。 《论“知人论世”的古典范式》,《中国古典文学学术史研究》, 1997 年。 《“温情与敬意”的国史学——谈钱穆的几部著作》(与李山、过常宝合作),《书品》 1998 年第 1 期。 《如何突破文学史写作的三大传统——〈明清传奇史·后记〉》,《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8 年第 1 期。 《雅与俗的扭结——明清传奇戏曲语言风格的变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98 年第 2 期。 《论先秦儒家的叙事观念》,《文学评论》 1998 年第 2 期。 《学术研究范式的嬗变轨迹——关于二十世纪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研究的谈话》(与刘勇强、竺青合作),《文学遗产》 1998 年第 2 期。 《〈宝剑记〉:忠奸剧的定型》,《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8 年第 2 期。 《〈浣纱记〉:历史剧的新篇》,《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8 年第 3 期。 《〈鸣凤记〉:时事剧的发轫》,《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8 年第 4 期。 《在感性与知性之间——评叶嘉莹的文学研究著作》(与过常宝、李山合作),《书品》 1998 年第 3 期。 《江湖奇人写真录——清初传记文选注》(与陈洁合作),《中华活页文选》, 1998 年。 《说诗说稗自风流(评陶尔夫、刘敬圻〈说诗诗稗〉)(与赵仁珪合作),《文学遗产》 1998 年第 3 期。 《论“知人论世”古典范式的现代转型》,《中国文化研究》 1998 年夏之卷。 《论明清传奇剧本长篇体制的演变》,《湖北大学学报》 1998 年第 4 期。 《话剧是演给谁看的?》,《戏剧文学》 1999 年第 1 期。 《元杂剧:中国古典戏曲艺术的奇葩》,《高校理论战线》 1999 年第 2 期。 《元明的文学传播与文学接受》,《求是学刊》 1999 年第 2 期。 《困境和出路:古典文学研究的现代化历程》(与过常宝合作),《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99 年第 2 期。 《明清小说的文化意蕴》,《高校理论战线》 1999 年第 3 期。 《悬置名著——明清小说史思辨录》,《文学评论》 1999 年第 2 期。 《长时间远距离的姿态检讨历史——谈黄仁宇的几部历史著作》(与过常宝、李山合作),《书品》 1999 年第 2 期。 《挑战自我 超越极限——〈杨义文存〉读后》,《中国社会科学通讯》 1999 年 4 月 27 日。 《论戏曲角色的文化内涵》,《戏剧文学》 1999 年第 9 期。 《经典文献的诗学读法——评介杨义〈楚辞诗学〉》,《文学遗产》 1999 年第 5 期。 《论顾炎武的遗民心态》,《新国学》第一卷,巴蜀书社, 1999 。 The Cult of Passions though The Image of Beauties in Ming and Qing Literature,Ming QingYanjiu (《明清研究》) 1999 , Napoli-Roma , 1999 。 《元杂剧与元代文艺思潮》,《光明日报》 1985 年 7 月 16 日。 《典籍的现代阐释和文化传统》,《光明日报》 1993 年 7 月 7 日。 《蒲松龄与孩子王》,《人民政协报》 1993 年 10 月 7 日。 《艺术与淫秽: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中国消费者报》 1995 年 1 月 7 日。 《禅宗的三重境界》,《中国消费者报》 1995 年 3 月 18 日。 《中国古典小说史的理论思考——读杨义的〈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人民日报》 1996 年 5 月 16 日。 《我们比王国维多走了多远——二十世纪中国古典戏曲研究随想》,《文艺报》 1997 年 10 月 23 日。 《正史以外的补充——简评〈珍本中国古代历史演义小说丛书〉》,《中国图书商报》 1997 年 10 月 24 日。 《详备精细,益智启思——评丁锡根〈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中华读书报》 1998 年 1 月 21 日。 《文学研究与文学史研究》,《人民政协报》 1999 年 1 月 20 日第 4 版。 《元杂剧:中国古典戏曲艺术的奇葩》,《中国教育报·文化周刊》 1999 年 4 月 27 日;《光明日报》 1999 年 5 月 10 日。 《明清小说的文化意蕴》,《中国教育报·文化周刊》 1999 年 5 月 4 日。 《文学史著作的读者》,《师大周报·文化增刊》 1999 年 4 月 23 日。 《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宋元明思想史纲〉、〈清代思想史纲〉读后》(与李山合作),《师大周刊》 1999 年 6 月 25 日。编辑本段近期研究课题 清初明遗民作家思想研究 中国古代文体资料汇编及中国古代文体学史论 明代文学编年史 郭英德,男,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兼任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等。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戏曲、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化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四川理工学院这个好了、、、、

幼儿园论文参考文献包括幼儿园的管理幼儿园的培养幼儿园的策划幼儿园的作文等等的幼儿心理这些论文都可以捐助。

[1].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反思的三维框架及其应用.《教育探索》.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年10期.甄丽娜.仇晓春.[2].儿童与知识——一个值得反思的幼儿园教学哲学问题.《学前教育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年10期.郑三元.[3].完整经验的概念解析及其对幼儿园教学的启示.《学前教育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年5期.陈纳.[4].高结构低控制理念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及其要求.《学前教育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年2期.张玉敏.许卓娅.[5].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学前教育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年6期.周榕.[6].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教师提问的现状及其改进.《学前教育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年2期.王春燕.林静峰.[7]."最近发展区"概念解析及其对幼儿园教学的启示.《学前教育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年9期.赵南.[8].试论幼儿园教学的游戏化实践策略.《新课程·上旬》.2016年2期.赵彩丽.[9].幼儿园教学从儿童出发:应然与实然之差异.《学前教育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年12期.顾荣芳.[10].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游戏精神的探寻与重塑.《学前教育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年6期.刘慧.二、幼儿园教学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研究.被引次数:18作者:范元涛.学前教育学西南大学2011(学位年度)[2].幼儿游戏的教学价值及其实现.被引次数:18作者:陈维霞.学前教育学山东师范大学2009(学位年度)[3].多媒体辅助幼儿园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被引次数:12作者:赵楠.学前教育学东北师范大学2011(学位年度)[4].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下的幼儿音乐教育——以河北师大第二幼儿园教学为例.被引次数:1作者:王芳芝.音乐学河北师范大学2014(学位年度)[5].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被引次数:9作者:何凡.教育·现代教育技术东北师范大学2008(学位年度)[6].言它与言我——幼儿园教学中师幼问答语研究.作者:吴婵.学前教育湖南师范大学2013(学位年度)[7].幼儿园生命关怀教学研究.被引次数:2作者:邵小佩.学前教育学西南大学2012(学位年度)[8].支持儿童带着理论前进——基于儿童朴素生物理论的幼儿园教学.作者:魏婷.课程与教学论四川师范大学2009(学位年度)[9].幼儿园教学用书评价研究——以某省2011版《幼儿园数学活动》为例.作者:陈曼丽.学前教育学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学位年度)[10].精心预设灵动生成——幼儿园教学活动预设与生成之研究.被引次数:2作者:胡冬群.学前教育学湖南师范大学2009(学位年度)三、相关幼儿园教学论文外文参考文献[1]Problemsolvingby56yearsoldkindergartenchildreninacomputerprogrammingenvironment:《Computers&education》,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2]《Journalofscienceeducationandtechnology》,被SCI收录[3]EverythingINeededtoKnowAboutTeachingILearnedinKindergarten:《SIGCSEbulletin:ACMSIGCSEAnneHaworthHeatherSimmonsLizSchimanskiPamMcGarvaEileenKennedy《Language,cultureandcurriculum》,20091[10]CountingSounds:

福建中学数学期刊点评

国内主要数学教育期刊 1.《数学教育学报》ISSN 1004—9894,CN12—1147/G4,代号6—132,季刊,天津师范大学主办,编辑部地址:天津师范大学北院数学系,邮政编码:300073。2.《数学通报》ISSN 0533—1458,CN11—2254/O1,代号:2—501,月刊,中国数学会、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编辑部地址:北京师范大学,邮政编码:1008753.《数学通讯》ISSN 0488—7395,CN42—1152,代号38—23,月刊,湖北省数学会、武汉市数学会、华中师范大学主办。编辑部地址: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数学系,邮政编码:430079。4.《数学教师》ISSN 1003—2770,CW41—1225/O1,代号36—83,月刊,河南省教科所主办,编辑部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顺和路17号,邮政编码:450003。5.《数学教学》CN31—1024,代号4—357,双月刊,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主办,编辑部地址: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邮政编码:200062。6.《中学生数学》ISSN 1003—1901,CN11—1531/O1,代号2—518(初中版),2—519 (高中版),双月刊,中国数学会普工委、北京市数学会、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主办。编辑部地址: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邮政编码:100037。7.《中等数学》CN12—1121,代号6—75,双月刊,中国数学会普工委、天津市数学会、天津师范大学数学系主办。编辑部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八里台,天津师范大学数学系,邮政编码:300074。8.《中学数学教学参考》ISSN1002—2171,CN61—1058/G4,代号:52—30,月刊,陕西师范大学主办,编辑部地址:西安市陕西师范大学数学系,邮政编码:710062。9.《数学教学通讯》ISSN 1001—8875,CN51—1182/G4,代号:78—120(初一卷)、78—121(初二卷)、78—122(初三卷)、78—123(高一卷)、78—124(高二卷)、78—125(高三卷),双月刊,重庆市数学会、西南师范大学数学系主办。编辑部地址:重庆市西南师范大学数学系,邮政编码:400715。10.《中学数学研究》CN44—1140/O1,代号:46—82,月刊,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系主办。编辑部地址: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系,邮政编码:510631。11.《中学数学》ISSN 1004—1176,CN32—1270/G4,代号:28—75,月刊,江苏省数学会、苏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主办。编辑部地址:苏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邮政编码:215006。12.《中学数学教与学》(高中版)ISSN 1007—1830,CN32—1398/O1,代号:28—151,月刊;(初中版)ISSN 1007—1849,CN32—1392/G4,代号:28—152,月刊,扬州大学主办。编辑部地址:扬州大学师范学院数学系,邮政编码:225002。13.《上海中学数学》CN31—1572/G4,代号:4—369,双月刊,上海师范大学数学系主办。编辑部地址:上海师范大学数学系,邮政编码:200234。14.《中学数学教学》ISSN 1002—4123,CN34—1070/O1,代号:26—7,双月刊,安徽省数学会、安徽师范大学数学系、安徽教育学院主办。编辑部地址:合肥市安徽教育学院,邮政编码:230061。15.《福建中学数学》CN35—1084/O1,代号:34—9,双月刊,福建省数学会、福建师范大学数学系主办。编辑部地址:福州市福建师范大学数学系,邮政编码:350007。16.《湖南数学通讯》ISSN1003—7381,CN43—1112/O1,代号:42—14,双月刊,湖南省数学会、湖南长沙教育学院主办。编辑部地址:湖南省长沙市熙宁街43号,邮政编码:410008。17.《中学数学》ISSN 1002—7572,CN42——1167/O1,代号:38—69,月刊,湖北省中学数学教育研究会、湖北大学数学系主办。编辑部地址:武汉市湖北大学,邮政编码:430062。18.《中学数学杂志》ISSN 1002—2775,CN37—1116/O1,代号:24—68,双月刊,山东省高师数学会、曲阜师范大学主办。编辑部地址: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邮政编码:273165。19.《数学教学研究》CN62—1042/O1,代号:54—50,双月刊,甘肃省数学会,西北师范大学主办。编辑部地址:兰州市西北师范大学数学系,邮政编码:730070。20.《中学教学研究》CN36—1100/O1,代号:44—33,双月刊,江西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主办。编辑部地址:南昌市江西师范大学数学系,邮政编码:330027。21.《中学教研(数学)》ISSN 1003—6407,CN33—1069/G4,代号:32—17,月刊,浙江师范大学主办。编辑部地址:浙江省金华市浙江师范大学,邮政编码:321004。

《数学通讯》《物理教师》

到中国期刊网,好多的

比如中等数学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