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液压金属打包机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2024-07-08 02:31:49

液压金属打包机论文参考文献

零散物品压缩在一起节省空间方便运输 赚赚经验 嘿嘿都别抢

液压系统 如压力开关 换向阀 减压阀 整定压力 i液压泵 理顺他们的动作关系 根据图纸和设备流程编辑相应的梯形图 然后根据现场对点调试 优化程序

该类型机械:主要使用废纸、废塑料、废海绵、废橡胶、饮料瓶、易拉罐、棉花、破布,垃圾、等松散物料压缩打包。提高劳动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减少运输费用和节省地方,环保、安全,是再生公司产量增加的好设备。

本机采用液压驱动;操作方便,维修简单,安全,产品从30t-200t手动多种型号产品。

液压打包机使用说明;一、安装步骤本机必须平稳放在混凝土上,基础视当地情况决定。检查油箱底部放油口是否已关闭,确定关闭后再打开油箱顶部加油口密封盖。注入约60KG68#液压油,液压油排号视当地气温及使用标准决定。[注!如果机型在60T以上,新机时必须分两次注油,第一次注入液压油高度至油尺顶部(蓝色界线)。待压板下压至底部再加注液压油至油尺底部(红色界线)详细见操作说明安装好本机电源线,电压及频率视当地电源决定,(注!电机和电器配件的电压及频率已按客户订购机器时的要求配置安装好)常规采用三相四线制,其中三条带电源线分别接入电相内相应的三个接线位,(图7左)另一条为接地防漏电保护线,应紧接机体外露金属表面,以防电器漏电伤人。二、操作方法:1、通入电源:把电箱内空气开关(本机总开关)合上,先检查三相电源电压是否正常,(用仪表或探电笔测试)关闭电相门,查看电相门板表面红色电源指示灯是否亮起。2、启动电机:把手动换向阀手柄(付图3)往下推至最底位(机体附有操作图标),然后把启动按钮NO按下(图5右下),(注:如装有急停开关机型的请把急停开关按箭头方向右旋,急停开关弹出即,如正常情况下电机启动。检看电机转向:(图8)电机启动后,手动换向阀手柄在最下位时,如压板不能往下移。这时请必须立即查看电机旋转方向是否正确,电机旋转方向必须按箭头指示方向一致。如果电机转向相反时则机器不能正常使用,这时应把手动换向阀手柄往上拉至中档位。然后按下停止按钮OFF(或急停开关按下)停止电机运转。切断输入总电源,把三相电源线其中二相线互换再接上即可。再按操作1和2重新操作,(注!必须确定电机转向是否与箭头指示方向一致。)注入油量的关健:当压板正常往下移时,压板在第一次移动,移动速度是不均匀的。待压板移至底部或移动中突然停止又或移动中噪声加大,这种情况下应先把手动换向阀手柄往上拉至中位,把停止开关OFF或急停开关按下,停止电机运行。再仔细查看油箱储油量是否足够,如油量底于油箱高度一半时,证明油量不足,这时应再次往油箱注入适当液压油。这次加油量应加至油位尺最底界线(红色界线)即可。[注! 新机分两次加入液压油是必须做的,因新机,油缸体内全是空气,当他需要移动时,它需要大量液压油补充,而油箱储油量不足够补充两支液压油缸所需油量。当油缸或(压板)第一次下移时,把油箱内第一次注入的液压油完全吸走来补充。第二次注入的液压油是用作油缸或(压板)上移下压时对流作用。当油箱油位底于油泵吸油口时,油泵吸入的全是空气,造成噪声增大或压板移动中突然停止。所以新机时,先将压板往下移至最底点,待油缸吸走油箱内液压油后,停止电机再次补充液压油是必须要做的,如油量不足会造成机器不工作或损坏油泵]、5、压板上移下压至停止:新机出厂时,压板一般是移至最顶部,把上行程开关打开,(图5)。机器通入外电源合上电相总开关后,将起动按钮NO按下或将急停开关旋钮按箭头方向旋转,急停开关弹出,在正常情况下电机不启动。[当在运输中压板自身往下移离开行程开关,在手动换向阀手柄往下按时,电机立刻启动。]当手动换向阀手柄往下推至最底位时,(手动阀手柄下装有一行程开关)。电机启动,压板随即往下移,手动换向阀手柄放在中位时电机在运转,压板移动停止。手柄往上拉至最高位时,压板往上移,移至上行程开关限位时停止工作[注:当使用新机时压板一定要上下移动多次,待油缸内空气完全排走才能工作。]6、机器不使用时:当机器长时间不使用,将压板移至顶部再把停止按钮OFF或急停按钮按下,然后断开总电源。 三、调整事项1、压力表:[图1]:本机要求最佳压力指针显示为10(100)--12(120)Mpa,当机器压倒物体受压力时,压力表才有显示压力指示,当液压杆往下移尽时,液压杆受压,压力表也显示压力。当液压杆往上或往下移动而且无压住任何物体时压力表指针不会显示。压力调整:当液压杆把物体压至最底点时,将受到最大的压力时,压力表显示为100(10)位或至12(120)时是正常压力.如低于10(100)或高于12(120)是属于不正常.这时需重新调节溢流阀(图4):①.先把调压手轮螺母往左松开.②.机器一定要启动,把手动阀把手往下,使液压杆行至底部,机器开始受压,然后旋转手轮.向左转是减压,向右转是增压.看压力表指针指向10(100)即可,然后立刻把手动阀放置中位或上位,以免液压杆长时受压而造成机器或电器劳损.然后锁紧溢流筏手轮紧固螺母即可.上行程开关调整:(图5左)上行程开关装在右旁门顶部,是控制压板往上移至顶部时停止作用。当压板往上移至顶部时电机还在运转,属不正常,必须重新调整,调整时先把压板往下移,然后切断电源,松开行程开关摇臂螺母,再往下调即可,如多次调整无效请检查行程开关是否损坏。下行程开关调整:(图5左)下行程开关装在手动换向阀手柄旁,作用是手动换向阀手柄往下推时带动下行程开关启动电机运行. 如手柄往下推至最底位,电机不启动属于不正常,这时应切断电源将手柄往上拉至高位。把行程开关摇臂螺母松开,将摇臂往前调即可,如多次调整无效,请检查开关是否损坏.:安全操作:投料:投料前先检查机器的活动门是否已锁紧,压板应往上升至行程限位.电机停止工作,然后均匀地投入所需打包物料.[注:投入物料先必须置平行均匀及物料不能超出打包范围外压料,防止压板下压时倾侧造成机器容易损坏及影响机器使用寿命。关好安全门:本机安全门打开后,整机不能启动.当物料筐放满打包料后关好安全门.本机才能操作启动,在运行过程中不能再往物料筐内投料或伸手入内,以免发生伤人意外操作人员站立正确位置:当机器启动,压料板往下压缩物料时,物料往外的推力非常大,当门锁损坏时,门受到极大的内推力,有可能自动弹出.门弹出力会很大,如果操作人员站在门前时,伤人意外随时发生.所以操作人员绝对不能站在门前.正确的站立位置应该是右手握住手动换向阀手柄,身体与圆主立柱成45度角.这样可以避开前门和侧门可能弹出时伤人。打压物料:当机器压板往下压缩物料时,压力表显示已升至最高压力[10(100)]Mpa时。请立刻将手动换向阀手柄放至中位或拉至上位,免得机器长时间处在高压期间,如果机器长时间打压,电机负荷加重,电流增大,液压油急剧升温.油缸和油管受彭涨力加大,这样会缩短机器寿命。打开物料门:当物料压缩至适合高度时,压料板紧压物料后,先把手动换向阀手柄放至中位,将停止开关OFF或急停开关按下,停止电机运转。这时操作人员应站立于圆主立柱成45度角拉开门锁防护棍(短黑色)。门受到压缩物料往外推力会自动弹出,因为弹出时弹力大,门会往前推移一段距离,所以操作开门时人不能站于门正面。以免发生意外。捆扎物料:当物料门全部打开后,找适合捆扎本次物料的钢丝或捆带,然后用一根约700MM长、直径约24MM带孔胶管(厂家配置)插入压板或底架槽内,再把钢丝或捆带穿入其中。注意!穿钢丝或扎带时,人眼睛不能与铁线孔位成水平线,以免扎带穿过胶管时刺伤眼部。翻出包料:把物料捆扎完毕后,先把手动换向阀手柄往上拉至最高位,这时在物料反弹作用力下,压板自动缓慢往上升。然后再启动电机,压板随即往上移至顶部,碰到行程开关后自动停止。[注意!当压板向上移动离开压缩物料表面时,压缩物料的彭涨力会作用在钢丝扎带上,当彭涨力大于扎带拉力时,钢丝扎带可能被拉断,这时压缩物料和钢丝扎带会弹出伤及操作者,避免发生意外,操作者站立位置应参照(安全操作3)。五:故障排查:电机不能启动 、电源电压是否正常:用仪表或探笔测试。、保险管是否容断:如保险管容断,保险管座小红灯会亮起、交流接触器是否损坏:查看触点是否损坏,接触器吸合是否正常。上下行程开关:松开外盖查看触点,重新调整。过载保护器是否脱开:(图6右)待冷后自动复合,检查电机是否发热。噪声增大:、油量不足:往油箱加油 滤清器堵塞(图2):拆下滤清器用汽油或柴油清洗。底温环境工作:机器运行约15分钟,当油温度自行升高即可。3、压板在手动阀控制时不能上下移动:①、电机转向是否正确:如电机转向相反请重新把电源线两相互换接上。油泵是否正常工作:油泵工作时查看油箱内是否有对流现象,如无对流现象,证明油泵已损坏。溢流阀(调压阀)(图4)是否堵塞:松开溢流阀各部份配件仔细清洗,因溢流阀内有工作小孔,如液压油有杂物,很容易堵塞工作小孔造成机器不工作或无压力。(附图4)注!溢流阀一般不轻易损坏只有堵塞现象较多。4、正常工作无压力:调整溢流阀。清洗溢流阀、油泵是否损坏。保养维护:油箱内虑网要定期清洗50T机型以下带附杆的,每周在附杆表面加抹润滑油。活动门及摇臂要定期加润滑油。油箱顶部加油口盖有一空气呼吸孔不能被杂件堵塞

装载机的转向系统是靠两个液压缸控制工作的,液压缸需要用换向阀来控制,用电磁换向阀,就需要用开关信号来控制电磁换向阀的得电与失电,用PLC来控制电磁换向阀,电磁换向阀可以选择液压缸的进出油回路,也就是说PLC通过电磁换向阀来控制液压缸的伸缩动作。

扩展资料: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其应用领域涉及开关逻辑控制、运动控制、闭环过程控制、通信联网等场合。

PLC控制的液压系统克服了继电器控制系统手工接线、可靠性差、控制不方便、响应速度慢等不足,将PLC应用到液压系统,能较好地满足控制系统的要求,并且测试精确,运行高速、可靠,提高了生产效率,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目前,在大多数情况下,液压系统均采用PLC控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液压系统控制与PLC应用

液压打包机毕业论文

该类型机械:主要使用废纸、废塑料、废海绵、废橡胶、饮料瓶、易拉罐、棉花、破布,垃圾、等松散物料压缩打包。提高劳动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减少运输费用和节省地方,环保、安全,是再生公司产量增加的好设备。

本机采用液压驱动;操作方便,维修简单,安全,产品从30t-200t手动多种型号产品。

液压打包机使用说明;一、安装步骤本机必须平稳放在混凝土上,基础视当地情况决定。检查油箱底部放油口是否已关闭,确定关闭后再打开油箱顶部加油口密封盖。注入约60KG68#液压油,液压油排号视当地气温及使用标准决定。[注!如果机型在60T以上,新机时必须分两次注油,第一次注入液压油高度至油尺顶部(蓝色界线)。待压板下压至底部再加注液压油至油尺底部(红色界线)详细见操作说明安装好本机电源线,电压及频率视当地电源决定,(注!电机和电器配件的电压及频率已按客户订购机器时的要求配置安装好)常规采用三相四线制,其中三条带电源线分别接入电相内相应的三个接线位,(图7左)另一条为接地防漏电保护线,应紧接机体外露金属表面,以防电器漏电伤人。二、操作方法:1、通入电源:把电箱内空气开关(本机总开关)合上,先检查三相电源电压是否正常,(用仪表或探电笔测试)关闭电相门,查看电相门板表面红色电源指示灯是否亮起。2、启动电机:把手动换向阀手柄(付图3)往下推至最底位(机体附有操作图标),然后把启动按钮NO按下(图5右下),(注:如装有急停开关机型的请把急停开关按箭头方向右旋,急停开关弹出即,如正常情况下电机启动。检看电机转向:(图8)电机启动后,手动换向阀手柄在最下位时,如压板不能往下移。这时请必须立即查看电机旋转方向是否正确,电机旋转方向必须按箭头指示方向一致。如果电机转向相反时则机器不能正常使用,这时应把手动换向阀手柄往上拉至中档位。然后按下停止按钮OFF(或急停开关按下)停止电机运转。切断输入总电源,把三相电源线其中二相线互换再接上即可。再按操作1和2重新操作,(注!必须确定电机转向是否与箭头指示方向一致。)注入油量的关健:当压板正常往下移时,压板在第一次移动,移动速度是不均匀的。待压板移至底部或移动中突然停止又或移动中噪声加大,这种情况下应先把手动换向阀手柄往上拉至中位,把停止开关OFF或急停开关按下,停止电机运行。再仔细查看油箱储油量是否足够,如油量底于油箱高度一半时,证明油量不足,这时应再次往油箱注入适当液压油。这次加油量应加至油位尺最底界线(红色界线)即可。[注! 新机分两次加入液压油是必须做的,因新机,油缸体内全是空气,当他需要移动时,它需要大量液压油补充,而油箱储油量不足够补充两支液压油缸所需油量。当油缸或(压板)第一次下移时,把油箱内第一次注入的液压油完全吸走来补充。第二次注入的液压油是用作油缸或(压板)上移下压时对流作用。当油箱油位底于油泵吸油口时,油泵吸入的全是空气,造成噪声增大或压板移动中突然停止。所以新机时,先将压板往下移至最底点,待油缸吸走油箱内液压油后,停止电机再次补充液压油是必须要做的,如油量不足会造成机器不工作或损坏油泵]、5、压板上移下压至停止:新机出厂时,压板一般是移至最顶部,把上行程开关打开,(图5)。机器通入外电源合上电相总开关后,将起动按钮NO按下或将急停开关旋钮按箭头方向旋转,急停开关弹出,在正常情况下电机不启动。[当在运输中压板自身往下移离开行程开关,在手动换向阀手柄往下按时,电机立刻启动。]当手动换向阀手柄往下推至最底位时,(手动阀手柄下装有一行程开关)。电机启动,压板随即往下移,手动换向阀手柄放在中位时电机在运转,压板移动停止。手柄往上拉至最高位时,压板往上移,移至上行程开关限位时停止工作[注:当使用新机时压板一定要上下移动多次,待油缸内空气完全排走才能工作。]6、机器不使用时:当机器长时间不使用,将压板移至顶部再把停止按钮OFF或急停按钮按下,然后断开总电源。 三、调整事项1、压力表:[图1]:本机要求最佳压力指针显示为10(100)--12(120)Mpa,当机器压倒物体受压力时,压力表才有显示压力指示,当液压杆往下移尽时,液压杆受压,压力表也显示压力。当液压杆往上或往下移动而且无压住任何物体时压力表指针不会显示。压力调整:当液压杆把物体压至最底点时,将受到最大的压力时,压力表显示为100(10)位或至12(120)时是正常压力.如低于10(100)或高于12(120)是属于不正常.这时需重新调节溢流阀(图4):①.先把调压手轮螺母往左松开.②.机器一定要启动,把手动阀把手往下,使液压杆行至底部,机器开始受压,然后旋转手轮.向左转是减压,向右转是增压.看压力表指针指向10(100)即可,然后立刻把手动阀放置中位或上位,以免液压杆长时受压而造成机器或电器劳损.然后锁紧溢流筏手轮紧固螺母即可.上行程开关调整:(图5左)上行程开关装在右旁门顶部,是控制压板往上移至顶部时停止作用。当压板往上移至顶部时电机还在运转,属不正常,必须重新调整,调整时先把压板往下移,然后切断电源,松开行程开关摇臂螺母,再往下调即可,如多次调整无效请检查行程开关是否损坏。下行程开关调整:(图5左)下行程开关装在手动换向阀手柄旁,作用是手动换向阀手柄往下推时带动下行程开关启动电机运行. 如手柄往下推至最底位,电机不启动属于不正常,这时应切断电源将手柄往上拉至高位。把行程开关摇臂螺母松开,将摇臂往前调即可,如多次调整无效,请检查开关是否损坏.:安全操作:投料:投料前先检查机器的活动门是否已锁紧,压板应往上升至行程限位.电机停止工作,然后均匀地投入所需打包物料.[注:投入物料先必须置平行均匀及物料不能超出打包范围外压料,防止压板下压时倾侧造成机器容易损坏及影响机器使用寿命。关好安全门:本机安全门打开后,整机不能启动.当物料筐放满打包料后关好安全门.本机才能操作启动,在运行过程中不能再往物料筐内投料或伸手入内,以免发生伤人意外操作人员站立正确位置:当机器启动,压料板往下压缩物料时,物料往外的推力非常大,当门锁损坏时,门受到极大的内推力,有可能自动弹出.门弹出力会很大,如果操作人员站在门前时,伤人意外随时发生.所以操作人员绝对不能站在门前.正确的站立位置应该是右手握住手动换向阀手柄,身体与圆主立柱成45度角.这样可以避开前门和侧门可能弹出时伤人。打压物料:当机器压板往下压缩物料时,压力表显示已升至最高压力[10(100)]Mpa时。请立刻将手动换向阀手柄放至中位或拉至上位,免得机器长时间处在高压期间,如果机器长时间打压,电机负荷加重,电流增大,液压油急剧升温.油缸和油管受彭涨力加大,这样会缩短机器寿命。打开物料门:当物料压缩至适合高度时,压料板紧压物料后,先把手动换向阀手柄放至中位,将停止开关OFF或急停开关按下,停止电机运转。这时操作人员应站立于圆主立柱成45度角拉开门锁防护棍(短黑色)。门受到压缩物料往外推力会自动弹出,因为弹出时弹力大,门会往前推移一段距离,所以操作开门时人不能站于门正面。以免发生意外。捆扎物料:当物料门全部打开后,找适合捆扎本次物料的钢丝或捆带,然后用一根约700MM长、直径约24MM带孔胶管(厂家配置)插入压板或底架槽内,再把钢丝或捆带穿入其中。注意!穿钢丝或扎带时,人眼睛不能与铁线孔位成水平线,以免扎带穿过胶管时刺伤眼部。翻出包料:把物料捆扎完毕后,先把手动换向阀手柄往上拉至最高位,这时在物料反弹作用力下,压板自动缓慢往上升。然后再启动电机,压板随即往上移至顶部,碰到行程开关后自动停止。[注意!当压板向上移动离开压缩物料表面时,压缩物料的彭涨力会作用在钢丝扎带上,当彭涨力大于扎带拉力时,钢丝扎带可能被拉断,这时压缩物料和钢丝扎带会弹出伤及操作者,避免发生意外,操作者站立位置应参照(安全操作3)。五:故障排查:电机不能启动 、电源电压是否正常:用仪表或探笔测试。、保险管是否容断:如保险管容断,保险管座小红灯会亮起、交流接触器是否损坏:查看触点是否损坏,接触器吸合是否正常。上下行程开关:松开外盖查看触点,重新调整。过载保护器是否脱开:(图6右)待冷后自动复合,检查电机是否发热。噪声增大:、油量不足:往油箱加油 滤清器堵塞(图2):拆下滤清器用汽油或柴油清洗。底温环境工作:机器运行约15分钟,当油温度自行升高即可。3、压板在手动阀控制时不能上下移动:①、电机转向是否正确:如电机转向相反请重新把电源线两相互换接上。油泵是否正常工作:油泵工作时查看油箱内是否有对流现象,如无对流现象,证明油泵已损坏。溢流阀(调压阀)(图4)是否堵塞:松开溢流阀各部份配件仔细清洗,因溢流阀内有工作小孔,如液压油有杂物,很容易堵塞工作小孔造成机器不工作或无压力。(附图4)注!溢流阀一般不轻易损坏只有堵塞现象较多。4、正常工作无压力:调整溢流阀。清洗溢流阀、油泵是否损坏。保养维护:油箱内虑网要定期清洗50T机型以下带附杆的,每周在附杆表面加抹润滑油。活动门及摇臂要定期加润滑油。油箱顶部加油口盖有一空气呼吸孔不能被杂件堵塞

事先声明,公布这些收集的网站只是为了供你们参考,毕业论文都知道严禁抄袭,那些网上一搜就找到的更不能看了,根据我搜集的一些网站来看,建议看看这个,要做毕业论文以及毕业设计的,推荐一个网站 这个网站的论文都是以words的形式原封不动的打包上传的,网上搜索不到的,对毕业论文的写作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论文写作资料,在此也推荐一些: 如果你不是校园网的话,请在下面的网站找: 百万范文网: 分类很细 栏目很多 引文数据库: 社科类论文: 经济类论文: 论文之家: 范文网: 如果你是校园网,那就恭喜你了,期刊网里面很多资料 中国知网: 龙源数据库: 万方数据库: 优秀论文杂志 论文资料网 法律图书馆 法学论文资料库 中国总经理网论文集 职业经理人论坛 财经学位论文下载中心 公开发表论文_深圳证券交易所 中国路桥资讯网论文资料中心 论文商务中心 法律帝国: 学术论文 论文统计 北京大学学位论文样本收藏

因为卧式液压打包机的设计原理是,将物料放入袋中,然后用液压推动物料,使其填满袋子,从而形成长包而不是宽包。

卧式液压打包机一般适用于不容易折叠的型材,如工字钢、方管等。这种机器采用全液压立式推动装置,使得长度变化范围较大,而宽度变化范围相对较小,所以打包成品通常是长包而不是宽包。

液压机液压系统毕业论文

你可以考虑一下四柱液压机的设计!只能帮你这么多了!我对这方面也不是很明白!

摘要 5 1 绪论 25-32 国内外液压机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25-29 课题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29-32 2 整体方案及重要参数的确定 32-39 整体方案的提出与确定 32-35 系统主要参数的确定及主要元器件的选型 35-37 高速数控压机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37-39 3 液压系统建模 39-52 建模的基本要求 39-40 比例阀数学模型 40-41 阀控缸数学模型的建立 41-50 液压系统最终数学模型 50 系统参数的确定 50-52 4 系统仿真 52-56 概述 52-53 稳定性分析 53-56 5 PID控制器设计 56-62 PID控制方法简介 56-57 PID控制方法设计 57-60 总体仿真 60-62 6 PID控制策略的工程实现 62-71 给定值处理 62-63 被控量处理 63-64 偏差处理 64-66 控制策略的实现 66-67 控制量处理 67-68 自动手动切换 68-71 7 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 71-78 机械设计 71-73 控制系统设计 73-78 8 结论 78-79 致谢 79-80

一 绪论 液压传动与控制概述液压传动与控制是以液体(油、高水基液压油、合成液体)作为介质来实现各种机械量的输出(力、位移或速度等)的。它与单纯的机械传动、电气传动和气压传动相比,具有传递功率大,结构小、响应快等特点,因而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及精密的自动控制系统。液压传动技术是一门新的学科技术,它的发展历史虽然较短,但是发展的速度却非常之快。自从1795年制成了第一台压力机起,液压技术进入了工程领域;1906年开始应用于国防战备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军事工业迫切需要反应快、精度高的自动控制系统,因而出现了液压伺服控制系统。从60年代起,由于原子能、空间技术、大型船舰及电子技术的发展,不断地对液压技术提出新的要求,从民用到国防,由一般的传动到精确度很高的控制系统,这种技术得到更加广泛的发展和应用。在国防工业中:海、陆、空各种战备武器均采用液压传动与控制。如飞机、坦克、舰艇、雷达、火炮、导弹及火箭等。在民用工业中:有机床工业、冶金工业、工程机械、农业方面,汽车工业、轻纺工业、船舶工业。另外,近几年又出现了太阳跟踪系统、海浪模拟装置、飞机驾驶模拟、船舶驾驶模拟器、地震再现、火箭助飞发射装置、宇航环境模拟、高层建筑防震系统及紧急刹车装置等,均采用了液压技术。总之,一切工程领域,凡是有机械设备的场合,均可采用液压技术。它的发展如此之快,应用如此之广,其原因就是液压技术有着优异的特点,归纳起来液压动力传动方式具有显著的优点:其单位重量的输出功率和单位尺寸输出功率大;液压传动装置体积小、结构紧凑、布局灵活,易实现无级调速,调速范围宽,便于与电气控制相配合实现自动化;易实现过载保护与保压,安全可靠;元件易于实现系列化、标准化、通用化;液压易与微机控制等新技术相结合,构成“机-电-液-光”一体化便于实现数字化。 液压机的发展及工艺特点液压机是制品成型生产中应用最广的设备之一,自19世纪问世以来发展很快,液压机在工作中的广泛适应性,使其在国民经济各部门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由于液压机的液压系统和整机结构方面,已经比较成熟,目前国内外液压机的发展不仅体现在控制系统方面,也主要表现在高速化、高效化、低能耗;机电液一体化,以充分合理利用机械和电子的先进技术促进整个液压系统的完善;自动化、智能化,实现对系统的自动诊断和调整,具有故障预处理功能;液压元件集成化、标准化,以有效防止泄露和污染等四个方面。作为液压机两大组成部分的主机和液压系统,由于技术发展趋于成熟,国内外机型无较大差距,主要差别在于加工工艺和安装方面。良好的工艺使机器在过滤、冷却及防止冲击和振动方面,有较明显改善。在油路结构设计方面,国内外液压机都趋向于集成化、封闭式设计,插装阀、叠加阀和复合化元件及系统在液压系统中得到较广泛的应用。特别是集成块可以进行专业化的生产,其质量好、性能可靠而且设计的周期也比较短。近年来在集成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液压元件组成的回路也有其独特的优点,它不需要另外的连接件其结构更为紧凑,体积也相对更小,重量也更轻无需管件连接,从而消除了因油管、接头引起的泄漏、振动和噪声。逻辑插装阀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密封性能好、功率损失小、动作速度快、易于集成的特点,从70年代初期开始出现,至今已得到了很快的发展。我国从1970年开始对这种阀进行研究和生产,并已将其广泛的应用于冶金、锻压等设备上,显示了很大的优越性。液压机工艺用途广泛,适用于弯曲、翻边、拉伸、成型和冷挤压等冲压工艺,压力机是一种用静压来加工产品。适用于金属粉末制品的压制成型工艺和非金属材料,如塑料、玻璃钢、绝缘材料和磨料制品的压制成型工艺,也可适用于校正和压装等工艺。由于需要进行多种工艺,液压机具有如下的特点:(1) 工作台较大,滑块行程较长,以满足多种工艺的要求;(2) 有顶出装置,以便于顶出工件;(3) 液压机具有点动、手动和半自动等工作方式,操作方便;(4) 液压机具有保压、延时和自动回程的功能,并能进行定压成型和定程成型的操作,特别适合于金属粉末和非金属粉末的压制;(5) 液压机的工作压力、压制速度和行程范围可随意调节,灵活性大。二 150t液压机液压系统工况分析本机器(见图)适用于可塑性材料的压制工艺。如冲压、弯曲、翻边、薄板拉伸等。也可以从事校正、压装、砂轮成型、冷挤金属零件成型、塑料制品及粉末制品的压制成型。本机器具有独立的动力机构和电气系统。采用按钮集中控制,可实现调整、手动及半自动三种操作方式。本机器的工作压力、压制速度、空载快速下行和减速的行程范围均可根据工艺需要进行调整,并能完成一般压制工艺。此工艺又分定压、定程两种工艺动作供选择。定压成型之工艺动作在压制后具有保压、延时、自动回程、延时自动退回等动作。 本机器主机呈长方形,外形新颖美观,动力系统采用液压系统,结构简单、紧凑、动作灵敏可靠。该机并设有脚踏开关,可实现半自动工艺动作的循环。 工况分析本次设计在毕业实习调查的基础上,用类比的方法初步确定了立式安装的主液压缸活塞杆带动滑块及动横梁在立柱上滑动下行时,运动部件的质量为500Kg。1.工作负载 工件的压制抗力即为工作负载:2. 摩擦负载 静摩擦阻力:动摩擦阻力:3. 惯性负载自重:4. 液压缸在各工作阶段的负载值:其中: ——液压缸的机械效率,一般取 =。工况 负载组成 推力 F/负载图和速度图的绘制:负载图按上面的数值绘制,速度图按给定条件绘制,如图:三 液压机液压系统原理图设计3.1 自动补油的保压回路设计考虑到设计要求,保压时间要达到5s,压力稳定性好。若采用液压单向阀回路保压时间长,压力稳定性高,设计中利用换向阀中位机能保压,设计了自动补油回路,且保压时间由电气元件时间继电器控制,在0-20min内可调整。此回路完全适合于保压性能较高的高压系统,如液压机等。自动补油的保压回路系统图的工作原理:按下起动按纽,电磁铁1YA通电,换向阀6接入回路时,液压缸上腔成为压力腔,在压力到达预定上限值时压力继电器11发出信号,使换向阀切换成中位;这时液压泵卸荷,液压缸由换向阀M型中位机能保压。当液压缸上腔压力下降到预定下限值时,压力继电器又发出信号,使换向阀右位接人回路,这时液压泵给液压缸上腔补油,使其压力回升。回程时电磁阀2YA通电,换向阀左位接人回路,活塞快速向上退回。3.2 释压回路设计:释压回路的功用在于使高压大容量液压缸中储存的能量缓缓的释放,以免她突然释放时产生很大的液压冲击。一般液压缸直径大于25mm、压力高于7Mpa时,其油腔在排油前就先须释压。根据设计很实际的生产需要,选择用节流阀的释压回路。其工作原理:按下起动按钮,换向阀6的右位接通,液压泵输出的油经过换向阀6的右位流到液压缸的上腔。同时液压油的压力影响压力继电器。当压力达到一定压力时,压力继电器发出信号,使换向阀5回到中位,电磁换向阀10接通。液压缸上腔的高压油在换向阀5处于中位(液压泵卸荷)时通过节流阀9、换向阀10回到油箱,释压快慢由节流阀调节。当此腔压力降至压力继电器的调定压力时,换向阀6切换至左位,液控单向阀7打开,使液压缸上腔的油通过该阀排到液压缸顶部的副油箱13中去。使用这种释压回路无法在释压前保压,释压前有保压要求时的换向阀也可用M型,并且配有其它的元件。机器在工作的时候,如果出现机器被以外的杂物或工件卡死,这是泵工作的时候,输出的压力油随着工作的时间而增大,而无法使液压油到达液压缸中,为了保护液压泵及液压元件的安全,在泵出油处加一个直动式溢流阀1,起安全阀的作用,当泵的压力达到溢流阀的导通压力时,溢流阀打开,液压油流回油箱。起到保护作用。在液压系统中,一般都用溢流阀接在液压泵附近,同时也可以增加液压系统的稳定性。使零件的加工精度增高。3.3液压机液压系统原理图拟定上液压缸工作循环(1) 快速下行。按下起动按钮,电磁铁1YA通电,这时的油路为:液压缸上腔的供油的油路变量泵1—换向阀6右位—节流阀8—压力继电器11—液压缸15液压缸下腔的回油路液压缸下腔15—液控单向阀7—换向阀6右位—电磁阀5—背压阀4—油箱油路分析:变量泵1的液压油经过换向阀6的右位,液压油分两条油路:一条油路通过节流阀7流经继电器11,另一条路直接流向液压缸的上腔和压力表。使液压缸的上腔加压。液压缸15下腔通过液控单向阀7经过换向阀6的右位流经背压阀,再流到油箱。因为这是背压阀产生的背压使接副油箱旁边的液控单向阀7打开,使副油箱13的液压油经过副油箱旁边的液控单向阀14给液压缸15上腔补油。使液压缸快速下行,另外背压阀接在系统回油路上,造成一定的回油阻力,以改善执行元件的运动平稳性。(2) 保压时的油路情况:油路分析:当上腔快速下降到一定的时候,压力继电器11发出信号,使换向阀6的电磁铁1YA断电,换向阀回到中位,利用变量泵的柱塞孔从吸油状态过渡到排油状态,其容积的变化是由大变小,而在由增大到缩小的变化过程中,必有容积变化率为零的一瞬间,这就是柱塞孔运动到自身的中心线与死点所在的面重合的这一瞬间,这时柱塞孔的进出油口在配油盘上所在的位置,称为死点位置。柱塞在这个位置时,既不吸油,也不排油,而是由吸转为排的过渡状态。液压系统保压。而液压泵1在中位时,直接通过背压阀直接回到油箱。(3) 回程时的油路情况:液压缸下腔的供油的油路:变量泵1——换向阀6左位——液控单向阀7——液压油箱15的下腔液压缸上腔的回油油路:液压腔的上腔——液控单向阀14——副油箱13液压腔的上腔—节流阀8——换向阀6左位——电磁阀5——背压阀4——油箱油路分析: 当保压到一定时候,时间继电器发出信号,使换向阀6的电磁铁2YA通电,换向阀接到左位,变量泵1的液压油通过换向阀旁边的液控单向阀流到液压缸的下腔,而同时液压缸上腔的液压油通过节流阀9(电磁铁6YA接通),上腔油通过换向阀10接到油箱,实现释压,另外一部分油通过主油路的节流阀流到换向阀6,再通过电磁阀19,背压阀11流回油箱。实现释压。下液压缸的工作循环:向上顶出时,电磁铁4YA通电,5YA失电。进油路:液压泵——换向阀19左位——单向节流阀18——下液压缸下腔回油路:下液压缸上腔——换向阀19左位——油箱当活塞碰到上缸盖时,便停留在这个位置上。向下退回是在4YA失电,3YA通电时产生的,进油路:液压泵——换向阀19右位——单向节流阀17——下液压缸上腔回油路:下液压缸下腔——换向阀19右位——油箱原位停止是在电磁铁3YA,4YA都断电,换向阀19处于中位时得到的。四 液压系统的计算和元件选型4.1 确定液压缸主要参数:按液压机床类型初选液压缸的工作压力为25Mpa,根据快进和快退速度要求,采用单杆活塞液压缸。快进时采用差动连接,并通过充液补油法来实现,这种情况下液压缸无杆腔工作面积 应为有杆腔工作面积 的6倍,即活塞杆直径 与缸筒直径 满足 的关系。快进时,液压缸回油路上必须具有背压 ,防止上压板由于自重而自动下滑,根据《液压系统设计简明手册》表2-2中,可取 =1Mpa,快进时,液压缸是做差动连接,但由于油管中有压降 存在,有杆腔的压力必须大于无杆腔,估计时可取 ,快退时,回油腔是有背压的,这时 亦按2Mpa来估算。1) 计算液压缸的面积可根据下列图形来计算—— 液压缸工作腔的压力 Pa—— 液压缸回油腔的压力 Pa故:当按GB2348-80将这些直径圆整成进标准值时得: ,由此求得液压缸面积的实际有效面积为:2) 液压缸实际所需流量计算① 工作快速空程时所需流量液压缸的容积效率,取② 工作缸压制时所需流量③ 工作缸回程时所需流量4.2液压元件的选择4.确定液压泵规格和驱动电机功率由前面工况分析,由最大压制力和液压主机类型,初定上液压泵的工作压力取为 ,考虑到进出油路上阀和管道的压力损失为 (含回油路上的压力损失折算到进油腔),则液压泵的最高工作压力为上述计算所得的 是系统的静态压力,考虑到系统在各种工况的过渡阶段出现的动态压力往往超过静态压力,另外考虑到一定压力贮备量,并确保泵的寿命,其正常工作压力为泵的额定压力的80%左右因此选泵的额定压力 应满足:液压泵的最大流量应为:式中 液压泵的最大流量同时动作的各执行所需流量之和的最大值,如果这时的溢流阀正进行工作,尚须加溢流阀的最小溢流量 。系统泄漏系数,一般取 ,现取 。1.选择液压泵的规格由于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高,负载压力大,功率大。大流量。所以选轴向柱塞变量泵。柱塞变量泵适用于负载大、功率大的机械设备(如龙门刨床、拉床、液压机),柱塞式变量泵有以下的特点:1) 工作压力高。因为柱塞与缸孔加工容易,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可以达到很高的要求,油液泄漏小,容积效率高,能达到的工作压力,一般是( ) ,最高可以达到 。2) 流量范围较大。因为只要适当加大柱塞直径或增加柱塞数目,流量变增大。3) 改变柱塞的行程就能改变流量,容易制成各种变量型。4) 柱塞油泵主要零件均受压,使材料强度得到充分利用,寿命长,单位功率重量小。但柱塞式变量泵的结构复杂。材料及加工精度要求高,加工量大,价格昂贵。根据以上算得的 和 在查阅相关手册《机械设计手册》成大先P20-195得:现选用 ,排量63ml/r,额定压力32Mpa,额定转速1500r/min,驱动功率,容积效率 ,重量71kg,容积效率达92%。2.与液压泵匹配的电动机的选定由前面得知,本液压系统最大功率出现在工作缸压制阶段,这时液压泵的供油压力值为26Mpa,流量为已选定泵的流量值。 液压泵的总效率。柱塞泵为 ,取 。选用1000r/min的电动机,则驱动电机功率为选择电动机 ,其额定功率为。阀类元件及辅助元件的选择1. 对液压阀的基本要求:(1). 动作灵敏,使用可靠,工作时冲击和振动小。油液流过时压力损失小。(2). 密封性能好。结构紧凑,安装、调整、使用、维护方便,通用性大2. 根据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和通过各个阀类元件及辅助元件型号和规格主要依据是根据该阀在系统工作的最大工作压力和通过该阀的实际流量,其他还需考虑阀的动作方式,安装固定方式,压力损失数值,工作性能参数和工作寿命等条件来选择标准阀类的规格:序号 元件名称 估计通过流量型号 规格1 斜盘式柱塞泵 63SCY14-1B 32Mpa,驱动功率 WU网式滤油器 160 WU-160*180 40通径,压力损失 直动式溢流阀 120 DBT1/315G24 10通径,32Mpa,板式联接4 背压阀 80 YF3-10B 10通径,21Mpa,板式联接5 二位二通手动电磁阀 80 22EF3-E10B6 三位四通电磁阀 100 34DO-B10H-T 10通径,压力 液控单向阀80 YAF3-E610B 32通径,32MPa8 节流阀80 QFF3-E10B 10通径,16MPa9 节流阀80 QFF3-E10B 10通径,16MPa10 二位二通电磁阀30 22EF3B-E10B 6通径,压力20 MPa11 压力继电器- DP1-63B 8通径, MPa12 压力表开关- KFL8-30E 32Mpa,6测点13 油箱14 液控单向阀 YAF3-E610B 32通径,32MPa15 上液压缸16 下液压缸17 单向节流阀48 ALF3-E10B 10通径,16MPa18 单向单向阀48 ALF3-E10B 10通径,16MPa19 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 25 34DO-B10H-T20 减压阀 40 管道尺寸的确定油管系统中使用的油管种类很多,有钢管、铜管、尼龙管、塑料管、橡胶管等,必须按照安装位置、工作环境和工作压力来正确选用。本设计中油管采用钢管,因为本设计中所须的压力是高压,P= , 钢管能承受高压,价格低廉,耐油,抗腐蚀,刚性好,但装配是不能任意弯曲,常在装拆方便处用作压力管道一中、高压用无缝管,低压用焊接管。本设计在弯曲的地方可以用管接头来实现弯曲。尼龙管用在低压系统;塑料管一般用在回油管用。胶管用做联接两个相对运动部件之间的管道。胶管分高、低压两种。高压胶管是钢丝编织体为骨架或钢丝缠绕体为骨架的胶管,可用于压力较高的油路中。低压胶管是麻丝或棉丝编织体为骨架的胶管,多用于压力较低的油路中。由于胶管制造比较困难,成本很高,因此非必要时一般不用。1. 管接头的选用:管接头是油管与油管、油管与液压件之间的可拆式联接件,它必须具有装拆方便、连接牢固、密封可靠、外形尺寸小、通流能力大、压降小、工艺性好等各种条件。管接头的种类很多,液压系统中油管与管接头的常见联接方式有:焊接式管接头、卡套式管接头、扩口式管接头、扣压式管接头、固定铰接管接头。管路旋入端用的连接螺纹采用国际标准米制锥螺纹(ZM)和普通细牙螺纹(M)。锥螺纹依靠自身的锥体旋紧和采用聚四氟乙烯等进行密封,广泛用于中、低压液压系统;细牙螺纹密封性好,常用于高压系统,但要求采用组合垫圈或O形圈进行端面密封,有时也采用紫铜垫圈。液压系统中的泄漏问题大部分都出现在它管系中的接头上,为此对管材的选用,接头形式的确定(包括接头设计、垫圈、密封、箍套、防漏涂料的选用等),管系的设计(包括弯管设计、管道支承点和支承形式的选取等)以及管道的安装(包括正确的运输、储存、清洗、组装等)都要考虑清楚,以免影响整个液压系统的使用质量。国外对管子的材质、接头形式和连接方法上的研究工作从不间断,最近出现一种用特殊的镍钛合金制造的管接头,它能使低温下受力后发生的变形在升温时消除——即把管接头放入液氮中用芯棒扩大其内径,然后取出来迅速套装在管端上,便可使它在常温下得到牢固、紧密的结合。这种“热缩”式的连接已经在航空和其它一些加工行业中得到了应用,它能保证在40~55Mpa的工作压力下不出现泄漏。本设计根据需要,选择卡套式管接头。要求采用冷拔无缝钢管。2. 管道内径计算:(1)式中 Q——通过管道内的流量v——管内允许流速 ,见表:允许流速推荐值油液流经的管道 推荐流速 m/s液压泵吸油管液压系统压油管道 3~6,压力高,管道短粘度小取大值液压系统回油管道 (1). 液压泵压油管道的内径:取v=4m/s根据《机械设计手册》成大先P20-641查得:取d=20mm,钢管的外径 D=28mm;管接头联接螺纹M27×2。(2). 液压泵回油管道的内径:取v=根据《机械设计手册》成大先P20-641查得:取d=25mm,钢管的外径 D=34mm;管接头联接螺纹M33×2。3. 管道壁厚 的计算式中: p——管道内最高工作压力 Pad——管道内径 m——管道材料的许用应力 Pa,——管道材料的抗拉强度 Pan——安全系数,对钢管来说, 时,取n=8; 时,取n=6; 时,取n=4。根据上述的参数可以得到:我们选钢管的材料为45#钢,由此可得材料的抗拉强度 =600MPa;(1). 液压泵压油管道的壁厚(2). 液压泵回油管道的壁厚所以所选管道适用。4. 液压系统的验算上面已经计算出该液压系统中进,回油管的内径分别为32mm,42mm。但是由于系统的具体管路布置和长度尚未确定,所以压力损失无法验算。系统温升的验算在整个工作循环中,工进阶段所占的时间最长,且发热量最大。为了简化计算,主要考虑工进时的发热量。一般情况下,工进时做功的功率损失大引起发热量较大,所以只考虑工进时的发热量,然后取其值进行分析。当V=10mm/s时,即v=600mm/min即此时泵的效率为,泵的出口压力为26MP,则有即此时的功率损失为:假定系统的散热状况一般,取 ,油箱的散热面积A为系统的温升为根据《机械设计手册》成大先P20-767:油箱中温度一般推荐30-50所以验算表明系统的温升在许可范围内。五 液压缸的结构设计 液压缸主要尺寸的确定1) 液压缸壁厚和外经的计算液压缸的壁厚由液压缸的强度条件来计算。液压缸的壁厚一般指缸筒结构中最薄处的厚度。从材料力学可知,承受内压力的圆筒,其内应力分布规律应壁厚的不同而各异。一般计算时可分为薄壁圆筒和厚壁圆筒。液压缸的内径D与其壁厚 的比值 的圆筒称为薄壁圆筒。工程机械的液压缸,一般用无缝钢管材料,大多属于薄壁圆筒结构,其壁厚按薄壁圆筒公式计算设 计 计 算 过 程式中 ——液压缸壁厚(m);D——液压缸内径(m);——试验压力,一般取最大工作压力的()倍 ;——缸筒材料的许用应力。无缝钢管: 。= =则 在中低压液压系统中,按上式计算所得液压缸的壁厚往往很小,使缸体的刚度往往很不够,如在切削过程中的变形、安装变形等引起液压缸工作过程卡死或漏油。因此一般不作计算,按经验选取,必要时按上式进行校核。液压缸壁厚算出后,即可求出缸体的外经 为2) 液压缸工作行程的确定液压缸工作行程长度,可根据执行机构实际工作的最大行程来确定,并参阅<<液压系统设计简明手册>>P12表2-6中的系列尺寸来选取标准值。液压缸工作行程选缸盖厚度的确定一般液压缸多为平底缸盖,其有效厚度t按强度要求可用下面两式进行近似计算。无孔时有孔时式中 t——缸盖有效厚度(m);——缸盖止口内径(m);——缸盖孔的直径(m)。液压缸:无孔时取 t=65mm有孔时取 t’=50mm3)最小导向长度的确定当活塞杆全部外伸时,从活塞支承面中点到缸盖滑动支承面中点的距离H称为最小导向长度(如下图2所示)。如果导向长度过小,将使液压缸的初始挠度(间隙引起的挠度)增大,影响液压缸的稳定性,因此设计时必须保证有一定的最小导向长度。对一般的液压缸,最小导向长度H应满足以下要求:设 计 计 算 过 程式中 L——液压缸的最大行程;D——液压缸的内径。活塞的宽度B一般取B=()D;缸盖滑动支承面的长度 ,根据液压缸内径D而定;当D<80mm时,取 ;当D>80mm时,取 。为保证最小导向长度H,若过分增大 和B都是不适宜的,必要时可在缸盖与活塞之间增加一隔套K来增加H的值。隔套的长度C由需要的最小导向长度H决定,即滑台液压缸:最小导向长度:取 H=200mm活塞宽度:B=缸盖滑动支承面长度:隔套长度: 所以无隔套。液压缸缸体内部长度应等于活塞的行程与活塞的宽度之和。缸体外形长度还要考虑到两端端盖的厚度。一般液压缸缸体长度不应大于内径的20~30倍。液压缸:缸体内部长度当液压缸支承长度LB (10-15)d时,需考虑活塞杆弯度稳定性并进行计算。本设计不需进行稳定性验算。 液压缸的结构设计液压缸主要尺寸确定以后,就进行各部分的结构设计。主要包括:缸体与缸盖的连接结构、活塞与活塞杆的连接结构、活塞杆导向部分结构、密封装置、排气装置及液压缸的安装连接结构等。由于工作条件不同,结构形式也各不相同。设计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设 计 计 算 过 程1) 缸体与缸盖的连接形式缸体与缸盖的连接形式与工作压力、缸体材料以及工作条件有关。本次设计中采用外半环连接,如下图1所示:图1 缸体与缸盖外半环连接方式优点:(1) 结构较简单(2) 加工装配方便缺点:(1) 外型尺寸大(2) 缸筒开槽,削弱了强度,需增加缸筒壁厚2)活塞杆与活塞的连接结构参阅<<液压系统设计简明手册>>P15表2-8,采用组合式结构中的螺纹连接。如下图2所示:图2 活塞杆与活塞螺纹连接方式特点:结构简单,在振动的工作条件下容易松动,必须用锁紧装置。应用较多,如组合机床与工程机械上的液压缸。

液态金属控制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崔铮,东南大学(原南京工学院)本科毕业(1981),并获该校硕士(1984)和博士(1988)学位。1989年受英国国家科学与工程研究委员会访问研究基金资助,到英国剑桥大学微电子研究中心做博士后研究。1993年到英国卢瑟福国家实验室微结构中心做高级研究员,1999年以来任微纳米技术首席科学家,曾任微系统技术中心负责人,现负责微纳米技术的工程应用。十多年来先后参加了8项欧洲共同体联合研究项目,并担任其中两个项目的主持人。任欧洲微机电/微光机电设计、测试、集成与封装年会的程序委员会委员,国际微纳光刻、微机电与微光机电系统杂志编委,欧洲第七框架研究计划纳米技术分计划的评审专家,英国国家科研项目评审专家,并应邀为多种学术杂志评审论文;英国物理学会会员,英国工程技术学会(IET)资深会员。1994.年以来开始与国内开展合作,先后受聘为国内多家科研单位与大学的客座研究员、客座教授。先后4次受王宽诚科研奖金资助回国进行合作研究与讲学。2001年以来,先后主持了两项由英国皇家学会资助的中一英联合研究项目。2002年受聘为中国科学院海外评审专家。2004年获中国科学院海外杰出学者(B类)基金。2007年参加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纳米电子材料与器件海外合作团队。 图书目录 微纳米技术与微纳米加工技术 微纳米加工技术的分类 本书的内容与结构参考文献 引言 光学曝光方式与原理 掩模对准式曝光 投影式曝光 光学曝光的工艺过程 光刻胶的特性 光刻胶的一般特性 正型胶与负型胶的比较 化学放大胶 特殊光刻胶 光学掩模的设计与制作 短波长曝光技术 深紫外曝光技术 极紫外曝光技术. x射线曝光技术 大数值孔径与浸没式曝光技术 光学曝光分辨率增强技术 离轴照明技术 空间滤波技术 移相掩模技术 光学邻近效应校正技术 面向制造的掩模设计技术 光刻胶及其工艺技术 二重曝光与加工技术 光学曝光的计算机模拟技术 部分相干光成像理论 计算机模拟软件 光学曝光质量的比较 其他光学曝光技术 近场光学曝光技术 干涉曝光技术 无掩模光学曝光技术 激光三维微成型技术 灰度曝光技术 厚胶曝光技术 传统光刻胶 SU一8光刻胶 LIGA技术 用于LIGA的x射线光源 x射线UIGA掩模 用于x射线LIGA的厚胶及其工艺 影响x射线uGA图形精度的因素参考文献 引言 电子光学原理 电子透镜 电子枪 电子光学像差 电子束曝光系统 电子束曝光图形的设计与数据格式 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中间数据格式 AutoCAD数据格式 机器数据格式 电子束在固体材料中的散射 电子束曝光的邻近效应及其校正 低能电子束曝光 电子束抗蚀剂及其工艺 高分辨率电子束抗蚀剂 化学放大抗蚀剂 特殊显影工艺 多层抗蚀剂工艺 电子束曝光的极限分辨率 电子束曝光的计算机模拟 特殊电子束曝光技术 变形束曝光 电子束投影曝光 多电子束曝光 微光柱系统曝光参考文献 引言 液态金属离子源 聚焦离子束系统 离子在固体材料中的散射 聚焦离子束加工原理 离子溅射 离子束辅助沉积 聚焦离子束加工技术的应用 审查与修改集成电路芯片 修复光学掩模缺陷 制作透射电镜样品 多用途微切割工具 聚焦离子束曝光技术.. 聚焦离子束注入技术参考文献 引言 扫描探针显微镜原理 抗蚀剂曝光加工 STM曝光 NSOM曝光 局部氧化加工 添加式纳米加工 扫捕探针场致沉积 扫描探针点墨法光刻 抽减式纳米加工 电化学刻蚀加工 场致分解加工 热力压痕法加工 机械划痕法加工 高产出率扫描探针加工参考文献 引言 热压纳米压印技术 热压纳米压印的印模 热压纳米压印材料 热压纳米压印的脱模 热压纳米压印的对准 室温纳米压印技术 紫外光固化纳米压印技术 透明印模 紫外固化压印材料 步进闪光压印光刻技术 透明印模压印的对准 曝光—压印混合光刻 反向纳米压印技术 软光刻技术 软光刻的印章 微接触印刷 毛细管力辅助注模 塑料微成型技术 热压成型 微注塑成型 浇铸成型参考文献 引言 薄膜沉积技术 溶脱剥离法 电镀法 嵌入法 模版法 喷墨打印法参考文献 引言 化学湿法腐蚀技术 硅的各向异性腐蚀 硅的各向同性腐蚀 二氧化硅的各向同性腐蚀 干法刻蚀之一:反应离子刻蚀 反应离子刻蚀的原理 反应离子刻蚀的工艺参数 干法刻蚀之二:反应离子深刻蚀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刻蚀系统 Bosch工艺 纳米结构的深刻蚀 反应离子深刻蚀中存在的问题 干法刻蚀之三:等离子体刻蚀 干法刻蚀之四:离子溅射刻蚀 干法刻蚀之五:反应气体刻蚀 干法刻蚀之六:其他物理刻蚀技术 激光微加工技术 电火花微加工技术 喷粉微加工技术参考文献 引言 侧壁沉积法 横向抽减法 横向添加法 垂直抽减法 纳米球阵列法 多步加工法 超级分辨率法参考文献 引言 自组装过程 分子自组装 纳米粒子自组装 可控自组装 表面形貌导向 表面能量导向 静电力导向 磁力导向 纳米系统的基本建筑单元 DNA构架 碳纳米管 嵌段共聚物 多孔氧化铝参考文献 引言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 纳米电子技术 光电子技术 高密度磁存储技术 微机电系统技术 生物芯片技术 纳米技术参考文献索引结束语...

作者: 夏巨谌、张启勋ISBN: 9787111153450页数: 403定价: 元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装帧: 平装出版年: 2005-1-1 本书共分为五篇:第一篇系统地讲述了液态金属的成形过程及控制、各种典型铸造技术的原理和方法、铸件的工艺设计和液态金属成形新工艺;第二篇在简要介绍毛坯加热和锻件冷却的基础上,着重讲述了固态金属塑性成形中的民开式模锻、精密模锻和板料冲压等工艺方法和相应的模具设计,其次讲述了其它体积金属塑性成形和板管成形新工艺;第三篇系统讲述了金属连接成形原理、主要工艺方法、构件的连接设计、焊接新技术和焊接成形件的缺陷分析及相应的检测技术;第四篇在简要讲述塑料的性能与工艺特性的基础上,重点讲述了塑料制品的设计原则、注射成型工艺及模具,其次讲述了橡胶成形工艺与橡胶成形模具设计;第五篇着重讲述了各种形工艺的选用原则、方法和工艺方案的技术经济论证。本书可供高等院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的学生使用,也可供机类专业学生和从事铸、锻、焊生产与科学研究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前言绪论第一篇 液态金属铸造成形工艺第一章 液态金属成形过程及控制第二章 各种典型铸造技术的原理和方法第三章 液态金属成形件工艺设计第四章 液态金属成形新工艺第二篇 因态金属塑性成形工艺第五章 毛坯加热与锻件冷却第六章 开式模锻工艺及模具设计第七章 精密模锻工艺及模具设计第八章 其它体积金属塑性成形工艺第九章 板料冲压工艺及冲模设计第十章 板管成形新工艺第三篇 金属连接成形工艺第十一章 金属连接成形原理及途径第十二章 金属连接成形的主要工艺第十三章 焊接新技术及相关技术第十四章 金属构件焊接的工艺设计第十五章 焊接成形件的缺陷及检测第四篇 高分子材料成形工艺第十六章 塑料的性能与工艺特性第十七章 塑料制品的设计原则第十八章 注射成型工艺及注射模第十九章 橡胶成形工艺模具第五篇 综合应用第二十章 材料成形工艺的选用参考文献

金属液态成型工艺论文参考文献

作者: 夏巨谌、张启勋ISBN: 9787111153450页数: 403定价: 元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装帧: 平装出版年: 2005-1-1 本书共分为五篇:第一篇系统地讲述了液态金属的成形过程及控制、各种典型铸造技术的原理和方法、铸件的工艺设计和液态金属成形新工艺;第二篇在简要介绍毛坯加热和锻件冷却的基础上,着重讲述了固态金属塑性成形中的民开式模锻、精密模锻和板料冲压等工艺方法和相应的模具设计,其次讲述了其它体积金属塑性成形和板管成形新工艺;第三篇系统讲述了金属连接成形原理、主要工艺方法、构件的连接设计、焊接新技术和焊接成形件的缺陷分析及相应的检测技术;第四篇在简要讲述塑料的性能与工艺特性的基础上,重点讲述了塑料制品的设计原则、注射成型工艺及模具,其次讲述了橡胶成形工艺与橡胶成形模具设计;第五篇着重讲述了各种形工艺的选用原则、方法和工艺方案的技术经济论证。本书可供高等院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的学生使用,也可供机类专业学生和从事铸、锻、焊生产与科学研究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前言绪论第一篇 液态金属铸造成形工艺第一章 液态金属成形过程及控制第二章 各种典型铸造技术的原理和方法第三章 液态金属成形件工艺设计第四章 液态金属成形新工艺第二篇 因态金属塑性成形工艺第五章 毛坯加热与锻件冷却第六章 开式模锻工艺及模具设计第七章 精密模锻工艺及模具设计第八章 其它体积金属塑性成形工艺第九章 板料冲压工艺及冲模设计第十章 板管成形新工艺第三篇 金属连接成形工艺第十一章 金属连接成形原理及途径第十二章 金属连接成形的主要工艺第十三章 焊接新技术及相关技术第十四章 金属构件焊接的工艺设计第十五章 焊接成形件的缺陷及检测第四篇 高分子材料成形工艺第十六章 塑料的性能与工艺特性第十七章 塑料制品的设计原则第十八章 注射成型工艺及注射模第十九章 橡胶成形工艺模具第五篇 综合应用第二十章 材料成形工艺的选用参考文献

基本学制:四年 | 招生对象: | 学历:中专 | 专业代码:080203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强烈的 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工程素质、职业道德和人文科学素质,具备机械科学、材料科 学、自动化及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能够在材料加工理论、材料成型过程自动控制、成型工 艺过程及装备设计及先进材料工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计制造、生产组织与管理, 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复合型高级工程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及机械工程、材料科学、材料成型加工工艺及技术 和装备的设计方法与控制理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接受工程素质和人文科学素 质的基本培养和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在本专业领域从事设计、制造、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生 产组织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 子技术、材料科学、自动化基础、材料成型与控制基础、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2.掌握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社会科学和经济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文 学艺术修养和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

3.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信息获取、处理、分析、总结和表达能力,具有计算机和外语应用 能力,具备初步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产品与工艺研究、设计、开发和生产组织与管理的能力;

4.了解国家有关行业和企业管理与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 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技 术标准,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5.了解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领域最新的发展动态,包括新工艺、新方法、先进的成型设备和 控制方法以及新的成型理论知识;

6.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具有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 系统和过程的能力,设计过程中能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因素;

7.具有初步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能力,以及终身学习 能力;

8.具有全球意识、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了解全球化背景下工程技术问题对环境和 社会的影响。

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力学。

核心知识领域:工程图学、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基础、控制工程基础、材料成型 技术基础、金属凝固原理及技术、金属塑性成型原理、材料连接原理与技术、材料成型设备、材料 加工CAD/CAE/CAM技术基础、先进材料成型技术与理论、热加工传输原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属工艺实习、电子工艺实习等工程训练以及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专 业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科技创新与社会实践等。

主要专业实验:

1.工程力学实验、机械设计基础实验、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传动与控制技术实验等专业 基础实验;

2.热处理原理与工艺实验,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等基本热处理工艺,以及钢铁热处理 后的各种主要的组织形态及性能实验等;

3.金属液态成型工艺实验,包括液态金属流动性测试、铸件温度场测试和定向凝固等;

4.塑性加工力学实验,包括真实应力一应变曲线测试、摩擦因子的测定、平面变形抗力的测 定和硬化曲线的测定等;

5.焊接原理实验,包括焊接热循环测定、焊接过程中的变形测定、焊接接头中残余应力的测 定等;

6.模具设计实验,包括模具拆装和模具CAD/CAM设计等;

7.材料成型过程的计算机模拟实验; 8.材料成型设备实验; 9.特种热加工成型工艺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职业能力要求

职业能力要求

专业教学主要内容

专业教学主要内容

《材料热力学》、《自动控制原理实验》、《CAD技术基础》、《模具制造工艺学》、《动力学》、《表面工程学》、《材料加工工程》、《金属学及热处理》、《模具材料及失效分析》、《材料力学性能》 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模具、焊接技术、模具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专业(技能)方向

专业(技能)方向

机械制造类企业:生产过程控制、技术开发、机械制造、塑性加工、焊接材料、模具设计与制造、热处理、金属材料加工。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继续学习专业举例

就业方向

就业方向

就业方向:该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热加工领域内的设计制造、试验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从事职业有机械设计/制造、材料类、机械制图、模具设计/制造与维修等。

对应职业(岗位)

对应职业(岗位)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是研究塑性成型及热加工改变材料的微观结构、宏观性能和表面形状过程中的相关工艺因素对材料的影响,解决成型工艺开发、成型设备、工艺优化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模具设计理论及方法,研究模具制造中的材料、热处理、加工方法等问题。 该专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制造业的核心专业,是先进制造业和智能制造技术(比如3D打印)的主要专业。

1、材料不限,各种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均可使用;

2、原型的复制性、互换性高;

3、制造工艺与制造原型的几何形状无关,在加工复杂曲面时更显优越;

4、加工周期短,成本低,成本与产品复杂程度无关,一般制造费用降低50%,加工周期缩短70%以上;

5、高度技术集成,可实现设计制造一体化。

扩展资料:

液态金属在砂型中流动时呈现出如下水力学特性:

1、粘性流体流动:液态金属是有粘性的流体。液态金属的粘性与其成分有关,在流动过程中又随液态金属温度的降低而不断增大,当液态金属中出现晶体时,液体的粘度急剧增加,其流速和流态也会发生急剧变化。

2、不稳定流动:在充型过程中液态金属温度不断降低而铸型温度不断增高,两者之间的热交换呈不稳定状态。随着液流温度下降,粘度增加,流动阻力也随之增加;加之充型过程中液流的压头增加或和减少,液态金属的流速和流态也不断变化,导致液态金属在充填铸型过程中的不稳定流动。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