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铜陵学院学报退稿

发布时间:2024-07-05 23:58:28

铜陵学院学报退稿

省级的在上面发的论文以省级论文算的

(一)学术论文$ 核心期刊论文1、《转型期国家与农民关系的一项社会学考察——以安徽两村“环境维权事件”为例》,载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2年第9期(CSSCI)2、《国内农民环境维权研究:回顾与前瞻》,载于《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专业期刊)3、《国外环境抗争研究述评》,载于《学术界》2011年第9期(CSSCI,中国人民大学C类核心期刊)4、《中国公众环境意识自觉与低碳社会建设》,载于《新疆社科论坛》2011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核心期刊)5、《宗族组织在乡村社会控制中的运作逻辑——以清代徽州宗族社会为中心的考察》,载于《江西社会科学》 2011年第2期(CSSCI,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核心期刊)6、《宗族制度控制与社会秩序——以清代徽州宗族社会为中心的考察》,载于《天府新论》2010年第5期(CSSCI扩展版),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10年第12期全文转载(中国人民大学C类核心期刊)7、《清代徽州宗族社会的组织控制》,载于《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CSSCI,北大中文核心期刊)8、《清代徽州宗族社会的道德控制》,载于《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北大中文核心期刊)9、《清代江南宗族在乡村社会控制中的作用》,载于《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其它论文1、《转型期农民环境维权原因探析——以安徽两村为例》,载于《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CSSCI扩展版)2、《论底层研究与结构—制度分析及其在农民环境维权研究中的应用》,载于《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3、《论从史出 审慎考察——评庄华峰<魏晋南北朝社会>》,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5月10日第17版4、《中国公众环境自觉的形成机制及其社会意义》,载于《天府新论》2011年第2期(CSSCI扩展版),该文被《新华文摘》2011年第12期论点摘编5、《高校学校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要求》,载于《社会工作》2010年第12期6、《1931年安徽水灾状况及救济考察》,载于《皖西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第二作者)7、《50例问题大学生的挫折适应和支持网络》,载于《铜陵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8、《结构化理论视阈下的旅游者安全问题》,载于《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旅游管理》2007年第5期文摘转载9、《大学生素质培养的社会学思考》,载于《合肥工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10、《社会史与社会学成功嫁接》,载于《光明日报》2005年7月25日第6版11、《引导大学生培养积极心态的若干思路》,载于《芜湖师专学报》2004年第3期(二)著作/教材《个案工作》,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撰写10万字并担任主编之一

铜陵学院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工学、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坐落在我国青铜文化发祥地之一,素有“中国古铜都”之称的区域交通枢纽、沿江生态山水名城——安徽省铜陵市,其前身为铜陵财经专科学校,2002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铜陵学院。2009年9月,被批准为安徽省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学院校园占地面积1328亩(约885357平方米),现有两个校区,主校区(翠湖校区), 位于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地段,老校区(育秀校区)位于铜陵市文化、商业繁华地段--铜陵市北京中路。学院现有教职工767人,其中专任教师618人,教授、副教授191人,拥有博士、硕士学位人员400余人。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2270人,成人教育在籍生2000多人。学院现有馆藏纸质图书80万册,中外文期刊1500余种,各类校舍面积万㎡,教学仪器设备总值7000多万元。学院现有12个系,34个本科专业,另设有体育教学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继续教育学院等教学机构,设有光电子应用安徽省工程技术中心、教育教学研究所、区域经济研究所、铜文化研究中心、铜刻艺术研发中心、有色金属与加工工程研究所、农村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现代财务与会计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编辑出版学术刊物《铜陵学院学报》。学院是安徽省财经类人才培养、培训的重要基地,形成了一定的财经教育办学特色。拥有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管理学》、《成本会计》、《税法学》等8门省级精品课程,会计实务实验室、自动化工程实验中心等多个省级示范实验教学中心。为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需要,学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英国、阿根廷、智利等国高校建立正式交流与合作关系,并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联合成立了“安徽省西班牙语培训中心”。学院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促进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努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被列为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区人才培养基地。近几年来,我院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安徽省同类高校中处于领先水平,2009年,学院文、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分别为510分、535分,分别超出安徽省二本线9分、15分。毕业生就业率连续4年达到95%以上,连续两年被评为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近年来,为实现学院科学发展上水平,学院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和发展思路,提出把学院建设成为一所高质量有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奋斗目标。为积极推进高质量有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学院坚持内涵发展,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充分借鉴国内外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坚持开放办学,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主动贴近地方,融入地方,深入开展校地、校企、校际合作,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四个中心”(地方政府决策咨询中心、地方产学研合作中心、地方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培训中心和地方文化教育中心)、“四个基地”(与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共建教学基地、研究基地、毕业生就业基地和实习实训基地)。2008年12月,学院发起成立了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并担任首任轮值主席,积极推动联盟高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同时,学院还与合肥工业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开展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工作;坚持深化改革,强化管理,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提高学院的办学水平,增强学院的办学实力,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省内先进、人民满意的高质量有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

铜陵学院学报刊号

铜陵学院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工学、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坐落在我国青铜文化发祥地之一,素有“中国古铜都”之称的区域交通枢纽、沿江生态山水名城——安徽省铜陵市,其前身为铜陵财经专科学校,2002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铜陵学院。2009年9月,被批准为安徽省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学院校园占地面积1328亩(约885357平方米),现有两个校区,主校区(翠湖校区), 位于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地段,老校区(育秀校区)位于铜陵市文化、商业繁华地段--铜陵市北京中路。学院现有教职工767人,其中专任教师618人,教授、副教授191人,拥有博士、硕士学位人员400余人。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2270人,成人教育在籍生2000多人。学院现有馆藏纸质图书80万册,中外文期刊1500余种,各类校舍面积万㎡,教学仪器设备总值7000多万元。学院现有12个系,34个本科专业,另设有体育教学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继续教育学院等教学机构,设有光电子应用安徽省工程技术中心、教育教学研究所、区域经济研究所、铜文化研究中心、铜刻艺术研发中心、有色金属与加工工程研究所、农村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现代财务与会计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编辑出版学术刊物《铜陵学院学报》。学院是安徽省财经类人才培养、培训的重要基地,形成了一定的财经教育办学特色。拥有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管理学》、《成本会计》、《税法学》等8门省级精品课程,会计实务实验室、自动化工程实验中心等多个省级示范实验教学中心。为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需要,学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英国、阿根廷、智利等国高校建立正式交流与合作关系,并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联合成立了“安徽省西班牙语培训中心”。学院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促进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努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被列为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区人才培养基地。近几年来,我院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安徽省同类高校中处于领先水平,2009年,学院文、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分别为510分、535分,分别超出安徽省二本线9分、15分。毕业生就业率连续4年达到95%以上,连续两年被评为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近年来,为实现学院科学发展上水平,学院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和发展思路,提出把学院建设成为一所高质量有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奋斗目标。为积极推进高质量有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学院坚持内涵发展,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充分借鉴国内外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坚持开放办学,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主动贴近地方,融入地方,深入开展校地、校企、校际合作,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四个中心”(地方政府决策咨询中心、地方产学研合作中心、地方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培训中心和地方文化教育中心)、“四个基地”(与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共建教学基地、研究基地、毕业生就业基地和实习实训基地)。2008年12月,学院发起成立了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并担任首任轮值主席,积极推动联盟高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同时,学院还与合肥工业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开展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工作;坚持深化改革,强化管理,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提高学院的办学水平,增强学院的办学实力,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省内先进、人民满意的高质量有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学校地址:安徽省铜陵市北京中路297号(育秀校区)新校区:翠湖一路

铜陵学院的院校代码是10383。是一所财经特色鲜明,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工、文、理、艺、法等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普通本科高校。是安徽省财经类人才培养、培训的基地,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创始成员,安徽省首批示范应用型本科院校、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简介:

学校创建于1978年4月,初建时为安徽劳动大学铜陵市师范专科班,1983年5月,更名为铜陵财经专科学校。2000年8月,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安徽省冶金工业学校和铜陵师范学校并入铜陵财经专科学校。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铜陵财经专科学校升格为铜陵学院。2019年,学校正式被纳入安徽省省级硕士立项建设单位。

截至2021年3月,学校有翠湖、育秀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310亩(约873630平方米),各类校舍面积42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万册,中外文期刊1500余种。学校有14个二级学院(部),63个本科专业(含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和第二学士学位专业)。

历史沿革

铜陵财经专科学校

1978年,安徽劳动大学铜陵市师范专科班创建。

1979年,更名为安徽师范大学铜陵专科学校。

1983年,升格为铜陵财经专科学校。

安徽冶金工业学校

1958年,安徽省铜官山有色金属工业学校创建。

1959年,升格为安徽省铜官山矿冶专科学校。

1960年,更名为安徽省铜官山有色金属专科学校。

1962年,安徽省铜官山有色金属专科学校撤销建制。中专层次改建为铜陵有色金属工业公司半工半读真的技术学校。大专层次并入安徽机械学院(后更名为安徽工学院,现并入合肥工业大学)。

1963年,铜官山有色金属专科学校(中专部)参与合并组建马鞍山钢铁工业学校,现发展为安徽工业大学。

1978年,铜陵有色金属工业公司技术学校更名为铜陵有色金属工业学校,后更名为安徽冶金工业学校。

铜陵师范学校

1958年,铜陵市第一中学附设师范班创建。

1960年,铜陵市第一中学附设师范班改建为铜陵师范学校。

1961年,铜陵师范学校停办。

1970年,铜陵五七干校师训队创建。

1978年,铜陵五七干校师训队改建为铜陵师范学校。

1979年,铜陵市第十中学并入(合署)铜陵师范学校。

1982年,铜陵师范学校独立办学。

1984年,铜陵市长江路小学、铜陵市人民幼儿园并入铜陵师范学校。

合并发展

2000年,铜陵师范学校、安徽冶金工业学校并入铜陵财经专科学校。

2002年,铜陵财经专科学校升格为铜陵学院,并开始招收本科生。

2008年12月,铜陵学院发起创立了“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并担任首任轮值主席单位。

2009年,铜陵学院获批为安徽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院校立项建设单位。

2013年,学院通过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院校项目验收。

2015年,学院获批为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

2019年,学校正式被纳入安徽省省级硕士立项建设单位。

2020年4月,“铜陵学院大学生创客空间”成功入选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名单,成为安徽省唯一依托高校运营的国家级众创空间。

2022年,铜陵学院团委被授予2021年度安徽省五四红旗团(工)委称号。

院系概况:

截至2021年12月,该校有14个二级学院(部),开设63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工、文、理、艺、法等学科。

师资队伍:

截至2021年3月,铜陵学院现有专任教师904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309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716人,外聘教师233人。全日制本科在校生20337人,成人教育在籍生991人。

教学建设

截至2021年3月,学院设有63个本科专业(含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和第二学士学位专业),拥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10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财务管理)、13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等。

国家级特色专业: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财务管理。

省级特色专业:国际经济贸易、会计学、金融学、市场营销、自动化、财务管理、审计学、社会保障学、税收学、经济统计学。

省级精品课程:《管理学》、《税法学》、《C语言程序设计》、《成本会计》、《会计学基础》、《金融学》、《社会保障概论》、《经济法》、《网站开发与网页制作》、《西方经济学》、《财政学》、《电路》、《人力资源管理》。

省级示范实验教学中心:自动化工程实训(实验)中心、会计实务实验教学中心、法学教学实验实训中心、用友会计综合实训中心、经济管理类实习实训应用平台。

省级卓越会计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会计学。

省级人才创新实验区:应用型高校联盟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自动化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科研平台

学院深入推进校地、校企、校校合作,努力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建设“四个中心”(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培训中心、产学研合作中心、政府决策咨询中心、教育文化中心)“四个基地”(实习实训基地、毕业生就业基地、教学基地、研究基地)。拥有“工程液压机器人”省级重点实验室、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皖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光电子应用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铜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等17个科研机构,建成“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省级高校智库、“面向铜基新材料智能加工技术”省级科研团队,初步形成了校地、校企、校校互利共赢、共生共育、共同发展的局面。

截至2018年11月,该校建有省高校智库1个、省高校科研创新平台团队1个、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5个、院(部)所合一科研机构11个。

省高校智库: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省高校科研创新平台团队:面向铜基新材料产业的光电检测与智能装备。

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铜陵学院皖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光电子应用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育基地(铜陵学院)。

校级协同创新中心:皖中南光机电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集团公司内部控制协同创新中心、铜文化协同创新中心、皖江地区经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铜加工及其关键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铜陵学院系(部)所合一科研机构:公司法研究所、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所、有色金属与加工工程研究所、农村经济与文化研究所、公司金融研究所、现代财务与会计研究所、信息技术与工程管理研究所、自动化设计研究所、铜工艺品研发中心、岩土研究所、铜文化发展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2011-2014年,铜陵学院获得各级各类科研课题545项,教师发表各类学术论文1000多篇,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21项。

2013年-2017年,铜陵学院发表专著33部,授权专利21项,其中包括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外观设计专利4项。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根据2018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铜陵学院图书馆由育秀校区和翠湖校区两个图书馆组成,馆藏有纸质藏书近150万册,电子图书116万种,各类中外文报刊1500余种,中外文数据库47种。图书馆藏书以经济、管理学文献为主体,兼有工学、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等学科,形成多类型、多载体的综合性馆藏体系。

学术期刊

《铜陵学院学报》曾用刊名《铜陵财经专科学校学报》,创办于2002年8月30日,是铜陵学院主办的学术期刊,是ASPT和中国期刊网的来源刊。《铜陵学院学报》内容以财经为主,并适当兼顾其他学科;设“本刊特稿”、“经济理论”、“财政金融”、“企业管理”、“皖江区域经济”、“政法论坛”、“工程科技”、“文化艺术”、“铜文化研究”、“教育研究”等栏目。

学校荣誉

2009年1月,铜陵学院获评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

2013年,铜陵学院获评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

2017年6月,铜陵学院获评第十一届安徽省文明单位。

2017年,铜陵学院获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高校。

2017年6月20日,铜陵学院获得安徽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的“第十一届安徽省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学术交流:

截至2018年11月,该校与美国、英国、法国、爱尔兰、韩国、阿根廷等国家和台湾地区10余所高校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2005年,铜陵学院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联合成立了“安徽省西班牙语培训中心”。2012年,铜陵学院与韩国又松大学联合开展了“2+2”合作办学。与美国、爱尔兰、法国等国家的高校开展“3+1+1”、“2+2”等形式的合作办学项目,并与友好高校互派访问学者。与武汉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安徽工业大学等学校联合开展硕士学位培养。

你想问什么 ???

对啊 您想问啥?

铜陵学院学报查重

一、铜陵学院教务处登录入口 铜陵学院教务处登录入口为 ,学生可以复制该网址到浏览器地址进入登录页面。 二、铜陵学院简介 铜陵学院是一所财经特色鲜明,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工、文、理、艺、法等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其前身为铜陵财经专科学校,2000年合并安徽省冶金工业学校和铜陵师范学校,2002年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学校是安徽省首批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2015年获批为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2018年5月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学校坐落于皖江新兴工贸港口城市、素有“中国古铜都”之称的铜陵市。现有翠湖、育秀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310亩,各类校舍面积424393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亿元,馆藏纸质图书万册,中外文期刊1500余种。设有14个二级学院(部),62个本科专业(含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和第二学士学位专业),拥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10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财务管理)、13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等。编辑出版学术刊物《铜陵学院学报》。现有专任教师826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252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684人,外聘教师243人。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8734人,成人教育在籍生842人。 积极探索应用型高校办学之路,深入推进实践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三位一体”教学改革。学校率先提出培养应用型人才、建设应用型高校的办学理念,2008年,发起创立了“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行知联盟),在全国产生积极影响,受到了时任国务委员刘延东的批示,《光明日报》等国家媒体评价“为新建院校谋求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深入推进“三进入三延伸”(企业进校园、企业家进课堂、科技攻关项目进学校;实验室延伸到企业、课堂延伸到生产一线、教师培养延伸到社会)校企协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企业合作开设了华为、蓝盾、中鼎、金纬、招商信诺、速度中国、青鸟储备等特色冠名班,泰富、新能等创新创业特色班。建有GE Fanuc自动化集成、罗克韦尔DCS集散控制、博世力士乐气液电、用友新道仿真企业虚拟商业社会等一批实验实训中心,建成1个国家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5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13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和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注重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加拿大、俄罗斯、韩国等10余所高校建立交流与合作关系,与韩国又松大学联合开展了“2+2”合作办学。 牢固树立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理念,深入推进校地、校企、校校合作,努力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建设“四个中心”(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培训中心、产学研合作中心、政府决策咨询中心、教育文化中心)“四个基地”(实习实训基地、毕业生就业基地、教学基地、研究基地)。拥有“工程液压机器人”省级重点实验室、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皖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光电子应用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铜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等17个科研机构,建成“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省级高校智库、“面向铜基新材料智能加工技术”省级科研团队,初步形成了校地、校企、校校互利共赢、共生共育、共同发展的局面。 始终坚持文化育人,大力培育和弘扬以沈浩精神为内核、以铜文化为特征的校园文化。积极践行,秉承“明德尚能、博学日新”校训,坚持把沈浩精神融入校园文化活动,建设了沈浩精神传承基地。 办学声誉不断扩大,学校先后荣获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高校。招生分数线连续多年稳居安徽省同类院校前列,2018年,学校文、理科最低录取线分别超出安徽省控线51分、55分。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高,学生多次在国际国内大赛上获奖,在2015年“英国国际微电脑鼠大赛”中荣获冠军。多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0%以上,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均在96%以上。《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国家级媒体多次报道我校办学成果。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走内涵建设、开放办学、合作育人、特色发展办学道路,深入贯彻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战略部署,实施“十三五”发展规划,积极发展新经管、新工科专业,继续巩固和彰显财经教育优势,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铜陵学院王牌专业 比较好的特色专业名单 铜陵学院在哪里 附准确地址 铜陵学院邮编 铜陵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铜陵学院有几个校区 铜陵学院教务处电话 铜陵学院高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放-快递查询入口 铜陵学院招生办电话 铜陵学院新生开学报到时间及入学考试军训转专业指南须知 铜陵学院有哪些专业 附特色重点专业名单 ;

你想问什么 ???

学校名称:铜陵学院 高校代码:10383

铜陵学院的院校代码是10383。是一所财经特色鲜明,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工、文、理、艺、法等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普通本科高校。是安徽省财经类人才培养、培训的基地,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创始成员,安徽省首批示范应用型本科院校、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简介:

学校创建于1978年4月,初建时为安徽劳动大学铜陵市师范专科班,1983年5月,更名为铜陵财经专科学校。2000年8月,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安徽省冶金工业学校和铜陵师范学校并入铜陵财经专科学校。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铜陵财经专科学校升格为铜陵学院。2019年,学校正式被纳入安徽省省级硕士立项建设单位。

截至2021年3月,学校有翠湖、育秀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310亩(约873630平方米),各类校舍面积42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万册,中外文期刊1500余种。学校有14个二级学院(部),63个本科专业(含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和第二学士学位专业)。

历史沿革

铜陵财经专科学校

1978年,安徽劳动大学铜陵市师范专科班创建。

1979年,更名为安徽师范大学铜陵专科学校。

1983年,升格为铜陵财经专科学校。

安徽冶金工业学校

1958年,安徽省铜官山有色金属工业学校创建。

1959年,升格为安徽省铜官山矿冶专科学校。

1960年,更名为安徽省铜官山有色金属专科学校。

1962年,安徽省铜官山有色金属专科学校撤销建制。中专层次改建为铜陵有色金属工业公司半工半读真的技术学校。大专层次并入安徽机械学院(后更名为安徽工学院,现并入合肥工业大学)。

1963年,铜官山有色金属专科学校(中专部)参与合并组建马鞍山钢铁工业学校,现发展为安徽工业大学。

1978年,铜陵有色金属工业公司技术学校更名为铜陵有色金属工业学校,后更名为安徽冶金工业学校。

铜陵师范学校

1958年,铜陵市第一中学附设师范班创建。

1960年,铜陵市第一中学附设师范班改建为铜陵师范学校。

1961年,铜陵师范学校停办。

1970年,铜陵五七干校师训队创建。

1978年,铜陵五七干校师训队改建为铜陵师范学校。

1979年,铜陵市第十中学并入(合署)铜陵师范学校。

1982年,铜陵师范学校独立办学。

1984年,铜陵市长江路小学、铜陵市人民幼儿园并入铜陵师范学校。

合并发展

2000年,铜陵师范学校、安徽冶金工业学校并入铜陵财经专科学校。

2002年,铜陵财经专科学校升格为铜陵学院,并开始招收本科生。

2008年12月,铜陵学院发起创立了“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并担任首任轮值主席单位。

2009年,铜陵学院获批为安徽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院校立项建设单位。

2013年,学院通过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院校项目验收。

2015年,学院获批为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

2019年,学校正式被纳入安徽省省级硕士立项建设单位。

2020年4月,“铜陵学院大学生创客空间”成功入选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名单,成为安徽省唯一依托高校运营的国家级众创空间。

2022年,铜陵学院团委被授予2021年度安徽省五四红旗团(工)委称号。

院系概况:

截至2021年12月,该校有14个二级学院(部),开设63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工、文、理、艺、法等学科。

师资队伍:

截至2021年3月,铜陵学院现有专任教师904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309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716人,外聘教师233人。全日制本科在校生20337人,成人教育在籍生991人。

教学建设

截至2021年3月,学院设有63个本科专业(含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和第二学士学位专业),拥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10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财务管理)、13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等。

国家级特色专业: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财务管理。

省级特色专业:国际经济贸易、会计学、金融学、市场营销、自动化、财务管理、审计学、社会保障学、税收学、经济统计学。

省级精品课程:《管理学》、《税法学》、《C语言程序设计》、《成本会计》、《会计学基础》、《金融学》、《社会保障概论》、《经济法》、《网站开发与网页制作》、《西方经济学》、《财政学》、《电路》、《人力资源管理》。

省级示范实验教学中心:自动化工程实训(实验)中心、会计实务实验教学中心、法学教学实验实训中心、用友会计综合实训中心、经济管理类实习实训应用平台。

省级卓越会计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会计学。

省级人才创新实验区:应用型高校联盟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自动化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科研平台

学院深入推进校地、校企、校校合作,努力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建设“四个中心”(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培训中心、产学研合作中心、政府决策咨询中心、教育文化中心)“四个基地”(实习实训基地、毕业生就业基地、教学基地、研究基地)。拥有“工程液压机器人”省级重点实验室、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皖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光电子应用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铜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等17个科研机构,建成“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省级高校智库、“面向铜基新材料智能加工技术”省级科研团队,初步形成了校地、校企、校校互利共赢、共生共育、共同发展的局面。

截至2018年11月,该校建有省高校智库1个、省高校科研创新平台团队1个、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5个、院(部)所合一科研机构11个。

省高校智库: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省高校科研创新平台团队:面向铜基新材料产业的光电检测与智能装备。

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铜陵学院皖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光电子应用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育基地(铜陵学院)。

校级协同创新中心:皖中南光机电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集团公司内部控制协同创新中心、铜文化协同创新中心、皖江地区经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铜加工及其关键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铜陵学院系(部)所合一科研机构:公司法研究所、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所、有色金属与加工工程研究所、农村经济与文化研究所、公司金融研究所、现代财务与会计研究所、信息技术与工程管理研究所、自动化设计研究所、铜工艺品研发中心、岩土研究所、铜文化发展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2011-2014年,铜陵学院获得各级各类科研课题545项,教师发表各类学术论文1000多篇,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21项。

2013年-2017年,铜陵学院发表专著33部,授权专利21项,其中包括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外观设计专利4项。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根据2018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铜陵学院图书馆由育秀校区和翠湖校区两个图书馆组成,馆藏有纸质藏书近150万册,电子图书116万种,各类中外文报刊1500余种,中外文数据库47种。图书馆藏书以经济、管理学文献为主体,兼有工学、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等学科,形成多类型、多载体的综合性馆藏体系。

学术期刊

《铜陵学院学报》曾用刊名《铜陵财经专科学校学报》,创办于2002年8月30日,是铜陵学院主办的学术期刊,是ASPT和中国期刊网的来源刊。《铜陵学院学报》内容以财经为主,并适当兼顾其他学科;设“本刊特稿”、“经济理论”、“财政金融”、“企业管理”、“皖江区域经济”、“政法论坛”、“工程科技”、“文化艺术”、“铜文化研究”、“教育研究”等栏目。

学校荣誉

2009年1月,铜陵学院获评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

2013年,铜陵学院获评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

2017年6月,铜陵学院获评第十一届安徽省文明单位。

2017年,铜陵学院获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高校。

2017年6月20日,铜陵学院获得安徽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的“第十一届安徽省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学术交流:

截至2018年11月,该校与美国、英国、法国、爱尔兰、韩国、阿根廷等国家和台湾地区10余所高校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2005年,铜陵学院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联合成立了“安徽省西班牙语培训中心”。2012年,铜陵学院与韩国又松大学联合开展了“2+2”合作办学。与美国、爱尔兰、法国等国家的高校开展“3+1+1”、“2+2”等形式的合作办学项目,并与友好高校互派访问学者。与武汉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安徽工业大学等学校联合开展硕士学位培养。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投稿

查找: 作者 刘筱勤 的文献《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共找到 9 条[1] 刘筱勤,庄国波,李安林. 现行公共权力监督制度体系效能评析[J].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03)[2] 刘筱勤,庄国波. 科层官僚制与公共权力监督[J].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1(05)[3] 刘筱勤,庄国波. 科层制视角下的权力监督[J]. 廉政文化研究. 2011(04)[4] 刘筱勤. 从权力监督到权力制约——论公共权力监控机制的转型[J].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0(02)[5] 刘筱勤. 权力监督与权力制约论析[J].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3)[6] 刘筱勤. 权力监督与权力制约的差异分析[J]. 改革与开放. 2009(11)[7] 刘筱勤. 我国人才管理等级身份制的弊端[J]. 人才开发. 2008(04)[8] 刘筱勤. 我国人才管理机制弊端及其对策[J].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02)[9] 刘筱勤. 高校多校区办学条件下教育教学的困境[J].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03)

维普期刊服务平台期刊导航期刊评价报告期刊开放获取下载APP登录期刊文献+任意字段请输入检索词高级检索期刊导航检索历史试论颜之推家庭教育思想及启示 认领 被引量:3在线阅读 下载PDF引用收藏分享摘要颜之推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自成体系并集中体现在《颜氏家训》这一著作中。文章对颜之推有关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家庭教育的内容、学习态度与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力求从古代名家那里获得一些经验,以期对现今家庭...展开更多作者徐峰机构地区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出处《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 2008年第6期102-105,共4页关键词颜之推 《颜氏家训》 家庭教育思想 启示分类号G40-09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G78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节点文献二级参考文献5参考文献3共引文献7同被引文献12引证文献3二级引证文献6参考文献31沈剑娜,张文京,许家成.颜之推教育思想及其对家庭教育的启示[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124-127. 被引量:22刘杭玲,周小萍,等.家庭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家庭教育,2000(7):6-8. 被引量:63张永祥.颜之推家庭教育思想述评[J].许昌学院学报,1996(1X):89-91. 被引量:2二级参考文献51施良方.课程理论[M].高雄:台湾丽文文化公司,.颜氏教训教子[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3.颜氏教训勉学[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4.颜氏教训治家[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5李军.魏晋南北朝玄学、儒学教育理论的比较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3,0(2):39-50. 被引量:1共引文献71念烨.颜之推德育思想初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4):曹麦玲.略析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今家庭教育的启示[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S1):310-312. 被引量:123冯桂明.我国家庭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析[J].商,2013(20):杨会菊.南北朝教育家颜之推的家教思想教育观解读[J].兰台世界:下旬,2014(4):144-145. 被引量:25程正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功能错位及其复归[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35(5):192-193. 被引量:46黄河清.失重的家教——试论家庭教育相关因素的嬗变及家庭教育的困境[J].当代青年研究,2002(3):32-35. 被引量:97刘晓林.论家庭教育中的知行合一[J].儿童大世界,2019,0(1):40-42.同被引文献121洪卫中.试论颜之推的教育思想理念[J].社会科学论坛,2010(12):44-50. 被引量:42秦四霞.《颜氏家训》的早期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指导意义[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校长,2007(1):68-69. 被引量:23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教子[M]{H}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匡后丽.颜之推家庭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4):130-132. 被引量:45郭振有.家庭教育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第一道屏障[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3(1):47-50. 被引量:26刘世杰.颜之推家庭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J].教育探索,2013(5):1-2. 被引量:77王佩,申国昌.颜之推治学观及其当代价值[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7(5):86-90. 被引量:28卢清,程亚蒙.幼儿家庭教育的合力策略[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32(7):11-13. 被引量:159赵梦雷,古再努尔.阿布都热衣木,黄红亚.新加坡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及启示——以传统儒家孔学思想为视角[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7,33(2):12-17. 被引量:310李同同.强制到自愿:“互联网+亲职教育”的行动转化路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9,0(16):60-64. 被引量:112>引证文献31丁昕.略谈颜之推家庭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J].学园,2013(1):王其红.颜之推早期教育思想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借鉴[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7,33(10):41-45. 被引量:33颜河清,刘胜,唐灵芝.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路径——基于几宗未成年学生弑师案的反思[J].当代教育论坛,2020(6):110-118. 被引量:3二级引证文献61陈岚.《梁启超家书》中的家庭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9,35(7):8-12. 被引量:22李享真.谈《颜氏家训》的思想及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借鉴[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5):113-115. 被引量:23王国祥,林安民.家庭教养视角下未成年人犯罪特征差异研究[J].青少年犯罪问题,2021(5):135-146. 被引量:14李凤玲,谢华.《颜氏家训》中的家庭教育思想对当前儿童教育的启示[J].基础教育研究,2022(1):王东.父母的“成绩焦虑”及其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启示--基于2019年全国家庭教育现状调查的分析[J].中华家教,2022(2):颜河清,刘志强.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路径问题探讨[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1(3):20-25.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8年 第6期维普数据出版直通车投稿分析尚唯相关作者赵忠心杨曼英严俊杰杜学元黄正泉经柏龙王淑珍李锦全陈云相关机构沈阳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相关主题家庭教育思想颜之推《颜氏家训》;公司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服务协议 移动版版权所有© 2001-2023 渝B2-20050021-1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3号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举报邮箱: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渝)字10号机构客服热线 使用帮助返回顶部意见反馈

铜陵学院学报副主编

铜陵学院王牌专业有经济学、税收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广告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等专业。

学校设有14个二级学院(部),63个本科专业,拥有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广告学),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财务管理)、2个国家级一流课程(会计学基础、大学生创业基础)。

学校还有3个一流本科人才示范引领基地、12个省级特色专业、15个省级一流专业、13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等。编辑出版学术刊物《铜陵学院学报》。现有专任教师919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330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788人,外聘教师227人。全日制本科在校生21335人,成人教育在籍生768人。

以上内容参考 铜陵学院——学校简介

想干吗呢 犯法的事咱可不能做呀

你想问什么 ???

敢问兄弟的意思是?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