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中国城乡差距原因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4 04:03:42

中国城乡差距原因研究论文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做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定到2008年,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已经整整延续了30年。毫无疑问,无论是从总体上还是细节上来看,我们伟大的祖国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点只要我们比较一下1976年唐山大地震和今年四川汶川“”大地震期间国家和社会救援能力的巨大反差,便可以清晰地看出来。经过改革开放30年建设,我国综合国力和社会动员及应急能力都有了极大提高。本文将以社会变迁理论视野下的人民生活作为研究的对象,对改革开放给方大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所带来的变化进行一次初步的梳理和探讨。 一、从社会变迁理论看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人民生活 众所周知,在西方社会学理论中社会变迁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和范畴。虽然对此人们看法不一,但是都毫无例外地非常重视社会变迁问题,并将社会变迁作为一个或宏观或微观、或动态或静态的社会事实加以深度描述和学理分析。 1.关于社会变迁理论的几个概念 按照美国社会学伊思.罗伯逊在《社会学》一书中的归纳,社会学家、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提出的社会变迁理论包括进化理论、循环理论、功能主义理论与冲突理论。其中,帕森斯所倡导的社会秩序导向的功能主义理论影响较大。他认为,社会变迁不是扰乱社会均衡,而是改变社会均衡,其结果是造成一种新质的均衡,而这种社会变迁的均衡作用分别来自于社会之外和社会内部。并且认为,社会变迁通常是在一个社会变得日益复杂的情况下发生的。日本著名的社会学家富永健一在其《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一书中则认为,“所谓社会变迁,就是社会的结构发生变化,即结构变迁的发生”。应该补充说明的是,在富永健一看来,为了更好地分析社会变迁,就不能缺少社会结构分析这个前提。如果没有关于社会结构的意识,社会变迁的概念也是不可能得到深入认识和充分理解的。 事实上,在对改革以来社会变迁的学理探讨中孙立平等学者早就注意到了社会结构的角度。他和他的合作者认为,将改革开放引起的中国社会的一系列总体性的结构转型或结构变迁过程的重要变迁作为研究视角是很有社会学特色的。孙立平教授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认为在改革之前我国的总体性社会结构中国家几乎垄断了包括人们生存与发展机会及信息资源在内的全部重要资源,而且国家对社会生活的控制还有相当任意的特点。然而,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已不再是一个具有较强同质性的社会,而社会结构的分化与市场化程度的增加更是使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日益呈现出多样化和现代化的社会变迁特征。 2.改革开放进程中人民生活结构的变迁 这里的“生活结构”是指一种广义的现代人的“生活体系”。它既包括内隐的生活观念,又包括外显的生活场域、生活行动和生活模式或生活风格。很显然,如果我们认同马克思生产与生活互构的历史唯物主义社会理论的本质就是人类社会变迁的主要动力的话,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不重视人自身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所遇到的生活选择与生活质量背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为此,我们在对中国改革开放所导致的社会生活变迁进行理论反思时,必须紧紧地把握住“日常生活实践”。黄宗智和孙立平在对中国变迁的思考中,都曾提出了“实践”这一概念。黄宗智先生在2005年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上的《认识中国》一文中对比了二者的异同:孙立平的“实践”主要相对于制度而言的,他的“实践”则更倾向于理论和表述;孙立平的“实践”主要指市场转型这一“过程——事件”,他自己则指整个近现代的长期历史变迁。 在中国人民日益丰富和多元化的“生活实践”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一个线索,那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活实践”。而且正如李伍荣、胡德宝等学者所说:“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但最终落脚在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上。”全面小康生活水平是一个广泛、综合、系统的范畴。它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环境和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具体应包括经济发展、物质消费生活、社会进步、人口素质、社会保障与社会安全、生态环境与卫生七大指标。这些标准体现出来的是改革开放进程中人民生活结构变迁的重要方面,是我们今后评价和引导人民日常生活实践的关注点。 必须强调指出的是,改革开放进程中人民生活的变迁除了受到市场化和技术化等因素的影响之外,还是由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所提供的生活环境基础决定的。和30年前不同的是,中国已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的第四大经济体,这意味着中国的国家能力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据统计,2007年,我国GDP已达到246,619亿元,人均GDP也达到2,460美元。这无疑已成了改革开放进入转折阶段,并使中国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政府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和举办北京奥运会表现出的巨大的国家能力,以及“以人为本”的立国精神和开放心态,都为中国人民生活变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时代背景。 二、从对生活史的梳理看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变化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居民生活由贫困到温饱、由温饱到小康实现了两次历史性跨跃,人民物质生活整体上由量的满足逐步转向质的提高,由以生存资料消费为主逐步转向以发展和享受资料消费为主,政治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和闲暇生活日渐丰富,社会流动活跃,价值观念开放,进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生活方式逐步建立。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结构和体制模式的双重转换,给中国城市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下面将通过对衣、食、住、行、用和通讯六个日常生活领域的生活史的梳理,从整体社会背景探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变化。 1.衣:由穿暖到个性化 近30年来,城乡居民消费生活变化最快、最大的是服装。不仅衣着数量大幅度增加,而且穿着质量明显提高,服装功能也由过去的单纯遮体御寒演进为体现个性化的审美意识与塑造自我形象。人们的衣着原料和质地提高,成衣率也不断提高,购买原布自己动手做衣服的数量减少。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年服装生产量只平均每人一件,而今高档商场、品牌专卖店里的国际名牌服装琳琅满目,各种品牌、不同款式的服装争奇斗艳,使我国居民服装绮丽多彩。 2.食:由吃得饱到吃得好 这一变化,首先表现在粮食消费比重下降,表明人民不再为吃饱而发愁。而在粮食消费内部构成中,对玉米、高粱、红薯等粗粮消费明显下降,而对大米、小麦等精细粮消费上升。在主食消费比重下降的同时,副食特别是动物性食品消费的比重明显提高,在对原粮消费相对下降的同时,对加工食品特别是风味、疗效、方便食品的消费上升。 3.住:由拥挤到舒适宽敞 城镇居民住房,由缺房、拥挤逐步向比较宽敞、比较舒适方向发展。1978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仅平方米,2005年增加到平方米,增长了倍。住房的质量和配套性也不断提高。截止2000年末,有的城镇居民家庭住上了单元配套住房;74%的家庭居室内有厕所和浴室,的家庭用上了煤气或液化石油气,的家庭有可取暖的空调或其他暖气设备。农村居民平均每户使用住房面积由1978年末的平方米增加到2006年末的平方米,增长了倍,人均住房面积中,砖木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住房面积占81%,住房质量不断提高。 4.行:由闭塞受限到舒适快捷 随着各种运输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交通建设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基本形成以铁路为骨干,公路、水运、民用航空组成的综合运输网。各地的城市公用交通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公路汽车拥有量由1990年的万辆提高到2006年的万辆,私人汽车拥有量由1985年的万辆增加到2006年万辆,地铁通车里程不断延伸,出租车随叫随到。这些都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的出行条件,使居民的生活比过去舒适和快捷。 5.用:由物资紧缺到琳琅满目 城乡居民的用品消费,呈现出以非耐用消费品为主向以耐用消费品为主,以日常生活用品等生存资料为主向彩电、冰箱、空调、微机等发展和享受资料为主,以功能单一、低档用品为主向高科技、多功能中高档用品为主转化的趋势。同时,城乡居民家庭用品的更迭速度明显加快,经历了由“老四件”向“新六件”的转换过程。近几年又开始转向以电话、家用电脑、商品房、家用轿车等为主要代表的新的消费“热点”。耐用消费品大量“飞入寻常百姓家”,是城乡居民消费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 6.通讯:由鸿雁传书到人远天涯近 截至目前,中国固定电话用户已达亿多,移动电话用户总数接亿,已成为全球移动电话用户规模最大的国家。如今,无论走到国内哪个大中城市,电话可以直拨1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6年,电话普及率(含移动电话) 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部/百人。城镇每百户家用电脑拥有量达部/百户。从日常生活、医疗保健、文化教育等其他指标来看,我国目前许多反映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指标已经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有的已经达到和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已基本消除了长期以来消费品供应短缺的现象,初步形成了“买方市场”,部分消费品还出现了过剩现象。从商品短缺到“买方市场”的形成,居民消费从限量供应的抑制型消费转为敞开供应的自主型消费,这是我国居民消费方式的根本性变化。城镇凭票供应制度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退出历史舞台,农民自给性消费比重明显下降,逐渐向商品化、市场化方式转化。此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流动性增大,地区、城乡交往频繁,民族、国际往来增多,城乡二元结构已被乡镇企业的发展和流动人口的增多打破,国人已经走出国门,日益和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打交道。 三、从科学发展观审视当下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这与科学发展观倡导的“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存在着尚未逾越的屏障。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审视当下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不和谐因素,将对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未来良性生活方式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1.经济条件制约人的全面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验证明,为了提高生产力,必须发展市场经济,而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除了给人的发展带来积极效应外,也会带来消极效应,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市场经济可能滋生拜金主义,导致人的腐化。由于市场经济以物质利益为基本的追求,这就可能导致在市场竞争中出现见物不见人的现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人的经济关系通过商品、货币等物的形式表现出来,在一定条件下,商品、货币可能变成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强大力量,反过来支配人,使人拜倒在它们面前,成为它们的奴隶。 其次,市场经济可能导致个人主义的膨胀和人际关系的冷漠。市场经济是主体独立和个人自治的权利经济,在这种制度下,人的私人领域扩大,可供自由支配的时间、空间、财力等相对增加,因此自我意识和权利意识得以发展。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可能把人与人的友爱、关怀、情感等和谐关系变成赤裸裸的物的关系。市场经济的竞争法则可能导致个人发展的片面化和人格的异化。 最后,市场经济可能导致贫富两极分化,拉大人的发展差距。人们由于各种条件的差异可能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完全不同的地位,市场竞争就可能像不同级别的拳手之间的比赛,出现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现象,形成贫富两极的严重分化,使处于弱势地位的个人和群体的发展受到制约和不利的影响。 2. 上层建筑制约人的全面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我们的成绩还是初步的,无论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体制本身,还是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政策的实施过程中,都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在经济领域,不合理的分配制度严重影响着劳动者积极性的发挥;在政治领域,民主与法制特别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度还不够健全,影响着人的权利和价值的更好实现;在文化领域,脱离实际的教育体制严重影响着人的全面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伴随着对“文化大革命”的深刻反思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关于人的问题开始受到关注,并逐渐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研究领域。但是,时至今日,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在现阶段无法推进或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虚无主义”倾向仍然存在;只把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作为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片面认识依然存在;只重视经济发展、不重视人自身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错误观念仍未彻底得到澄清;只重视专业教育、不重视人文教育的错误认识仍未彻底得到纠正。上述种种片面的认识和错误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也影响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 3.人的自身条件制约人的全面发展 从人的自身条件来看,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受人的自身素质、生活水平和精神需求三个方面因素的制约。 (1)人的自身素质 我们在看到当前我国人的素质已较过去普遍有所提高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差距仍然相当明显。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来看,当前我国人的素质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思想素质方面。我国大多数人口的思想素质基本上是适应自然、半自然经济旧体制的观念,对新的市场经济体制总体适应不好,商品观念、市场经济观念、竞争观念等仍较薄弱。 第二,科学文化素质方面。一是人口素质水平普遍偏低,高等教育相对落后,高层次人才短缺。二是不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或社会教育,都只重视分数,却程度不同地忽视体能训练、品质修养,出现了较大范围内的“缺德”教育以及高分低能的情况。三是人口素质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在农村专业技术人才资源严重不足;与外向型经济发展相配套的工程技术型人才、技术与管理复合型人才、金融贸易人才和高新技术开发型人才普遍短缺。尤其是城乡人口素质差距较大,农村人口素质偏低,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突出矛盾。 (2)人的生活水平 我们在充分肯定人民生活水平己得到很大改善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在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一是城镇贫困人口呈增长趋势。由于近年来物价不断上涨,部分退休人员实际生活水平下降,各种改革相继出台后部分低收入职工负担越来越沉重。二是居民主体素质和创造新的生活方式的能力不高,不少人的业余生活单调,缺乏业余爱好,没有开拓意识,自我封闭,往往被动地打发时光。三是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没能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而及时合理地调整,居民消费行为不合理、非理性化。 (3)人的精神需求 从当前中国人的精神需求方面来看,也存在着一些与现代化不相适应的倾向。例如,人们在要求改善生活的同时,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抬头;要求思想解放的同时,少数地区封建迷信乃至黄色文化泛滥;要求民主的同时,自身的行为主动性却较差等等。但是,总的说来,中国人民对精神的需求是大大地提高了。 四、简短的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以改革开放后近30年来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变迁为中心对社会变迁理论视野下的人民生活史进行了宏观和微观的分析。我们清醒地意识到,虽然人民的日常生活实践存在个体生活因素的影响,但是,应该说这30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体系和生活景观以及未来的生活趋向都是得到了或将得到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所提供的生活条件和社会文明环境所支持的结果。因此,不管是作为一种社会变迁还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变迁,中国人的生活实践都不可避免地要打上改革开放的时代色彩和历史烙印。对此我们应有足够的社会自觉。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建构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健康的和充满幸福感的,多样化的中国社会生活方式时要与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时代精神相融合。

如果要写城乡收入差距的论文应该从哪几方面写?1,分析我们国家城市的收入情况2,分析我们国家乡村的收入情况3,城市收入多的原因4,农村收入低的原因 5,怎么解决农村收入低的问题6,怎么解决城乡收入差距7,城乡共同发展才是合理的8,总结。

、从事的产业不同我国农村人民主要从事第一产业也就是农业,而城市居民主要从事第二、三产业也就是工业和服务业。农业劳动力大,利润率普遍较低,而工业和服务业报酬多。2、劳动力分布因为城市里赚钱更容易,很多农村的劳动力前往城市打工赚钱甚至落户。建设主要靠劳动力,农村缺乏青壮年的劳动力。3、中国体制城乡二元体制也是关键因素之一。城乡二元体制也就是城市主要搞生产,而农村主要务农,这就造就了收入的差异。4、政府的政策导向政府的政策导向偏向城市,很多福利难以流入农村,比如教育资源,医疗资源,道路建设等等。这导致农村人才缺失,加剧了城乡的差异。

1、从事的产业不同

我国农村人民主要从事第一产业也就是农业,而城市居民主要从事第二、三产业也就是工业和服务业。农业劳动力大,利润率普遍较低,而工业和服务业报酬多。

2、劳动力分布

因为城市里赚钱更容易,很多农村的劳动力前往城市打工赚钱甚至落户。建设主要靠劳动力,农村缺乏青壮年的劳动力。

3、中国体制

城乡二元体制也是关键因素之一。城乡二元体制也就是城市主要搞生产,而农村主要务农,这就造就了收入的差异。

4、政府的政策导向

政府的政策导向偏向城市,很多福利难以流入农村,比如教育资源,医疗资源,道路建设等等。这导致农村人才缺失,加剧了城乡的差异。

扩展资料:

城乡差距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中国对农村功能定位的计划经济思想。计划思想在三农问题上的体现,是将生产结构与区域联系在一起。

城市的定位是发展工商业,而农村只能发展农业。比如,有观点认为,农村不是搞建设的地方,农村主要有两个功能,一是提供农产品,二是提供生态环境产品,这才叫农村。

也就是,在国家的意识形态中,农村的功能就是生产粮食,保证“万一”打仗时可能出现的“粮食安全”问题。

在有序的安排下,农村和农民是为整个国家机器服务的一个部件。让农村依赖农业,农业不赚钱,农村这个部件就会一直贫穷。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城乡差别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论文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分析常鹏宇,张信东(山西大学管理学院,山西太原,030006)摘要:分析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探讨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深层原因,并就这一问题的解决提出若干政策性建议。关键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二元结构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现状按照国际通行的反映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程度的基尼系数表示,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基尼系数仅为,现在据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2002年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达到,超过了国际警戒线(),提高了80%,其中最明显的当属城乡收入差距。改革开放20多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由逐渐扩大到逐渐缩小,再由逐渐缩小到加速扩大的发展过程。如果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来衡量城乡的收入差距,就国际一般情况而言,当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在800美元~1 000美元阶段,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大体上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倍,而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一直超过国际一般情况,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以农村居民收入为1),1985年达到历史最低点,为∶1,1994年达到顶峰,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1997年达到新的谷底,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1997年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开始加速扩大,2001年突破历史最高点,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1,2003年继续扩大到∶1,2004年收入差距比为。但这个结论,还不能真实地反映城乡之间的实际收入的差别。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没有涵盖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各种各样的实物性补贴。如果把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各种各样的实物性补贴(医疗、教育、养老金保障、失业保险、最低生活费救济等等)考虑进去,城乡收入差距可能要达到4倍~5倍,甚至是6倍。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演变过程中,合理差距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产生一定正效应,但不合理差距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产生负效应。由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较大,因此当前城乡收入差距的负效应占主导地位。正面影响(1)一定时期内能使我国经济在生产力发展方面有长足进步,比如改革开放后打“破大锅饭”及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确实把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提前了(在汽车等方面)。(2)推动农业发展。当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调节到工业化所需要的一个理想差距程度时,企业会在农村用较低的价格获得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而促进工业化进程,而留在农村的劳动力能享受更多农业资源,最大限度利用现有的生产手段,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农业增长。(3)使农村居民向城市聚集,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素质。城乡收入存在适度差距,会对农村居民产生吸引力。一方面,会使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变成市民,这使他们的文化素质、劳动技能得到提高,比如农村居民通过努力,以升学、学习劳动技能等方式到城市定居;另一方面,农村居民到城市打工,在自己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在一定条件下接受城市先进的思想观念和生产技术,提高了素质。负面影响(1)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从而影响改革发展的进程。经济发展需要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但是如果没有农村的稳定也就不会有整个社会的稳定。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数的70%,是社会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作为劳动群众,也是我们的政权基础,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社会成员心态的平和程度、社会关系的协调程度和社会形势的稳定程度。在贫富悬殊的社会中,收入分配对社会稳定的影响较多表现为社会秩序的混乱。这个问题在转型社会中尤为突出。贫困阶层不断扩大并日益边缘化,必然引发社会成员对社会的不满情绪,继而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使社会秩序混乱无序,从而造成社会形势的动荡不安,致使经济发展可能止步。(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导致农村居民购买力过低,难以激活农村广大消费市场,可导致农村边际消费倾向持续走低,而这又影响了投资乘数作用的发挥,难以起到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从而影响我国经济全面发展。(3)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会导致农村教育投入不足和人力资本水平低下,直接导致了农村教育投入不足,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水平难以提高,这也决定了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缺乏真正的支撑。为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最关键的还是要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唯有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才能真正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收入的不平衡行业垄断带着计划经济深深的烙印,虽然在一定期间可明显提升此行业与国外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但其长期存在,必然导致行业间及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因行业垄断由中央政府的主管部门实施,所以能够创造出完全排斥竞争的效果,如电力、电信、金融等自然垄断的行业,以及一些因行政体制原因产生的制度性垄断行业,由于机会不均条件下的垄断和特权,在这些行业从业的人员几乎都成为社会的高收入者。由于行业垄断,破坏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均衡规律”,弱化甚至排斥了市场的调节功能,使垄断行业与非垄断的行业出现了收入上的差距。再有是一些人将权力作为一种资本参与收入分配,贪污腐败,导致收入分配的严重变形。这些权力资本的使用不当已经成为影响城乡居民收入的重要因素。城乡户籍制度的影响城乡户籍制度是城乡分割体制的基础,它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符合当时对城市倾斜发展和城乡社会稳定的需要,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它已成为影响社会协调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因素,具体表现在农民劳动力转移不顺畅、农民工子女上学(中小学)难等问题。市场运作不规范在市场机制尚未完全健全的前提下,保证市场运作规范的重要条件是法制建设的先行。当前,由于我国法制不健全或执法不严,致使非法非正常收入大量存在;而且由于市场运作不规范,城乡间信息的不对称,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出现的农业产业布局不科学,也导致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社会保障的功能在于它通过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等方面的运作,缩小居民间收入差距,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然而,目前社会保障面太窄,只有城市职工享受,而农民却很少享受。这种在享受社会保险方面的相对不均等性,特别是医疗保险,使农民由病返穷。虽然国家在2005年采取了农村医疗统筹,但就实际情况看,对于完全单纯靠土地生存、困难(孤寡老人)及大(多)病的农民群体,按现在的统筹标准,其本身支付的部分也是有相当难度的。教育机会不均等在现实社会中,受过高等教育人员的收入水平普遍高于未受过教育或受过很少教育的成员。目前教育软硬件投资明显不足,特别是农村地区、西部地区。据2002年9月12日的《经济时报》报道,各级财政教育投入分配格局为:中央和省级政府掌握了主要财力,但只分别承担了义务教育经费的2%和11%,也就是说只承担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极小部分责任,县乡政府财力薄弱,却分别负担了经费的绝大部分。事实上,县乡财政收入的大部分却是对农民的征收,这就客观上加重了农民的负担,而城镇居民则是无需缴纳这部分费用的,这就不可避免地加大了城乡居民收入之间的差距。4缩小城乡差距的建议和措施完善法律制度建设通过法律形式来查处政府官员的渎职行为和打破垄断,保证机会的均等,允许民间资金进入,消除不正当竞争。通过反垄断法等法律法规,限制和打破垄断,逐步消除行业壁垒和垄断,降低垄断行业的市场准入标准,鼓励资本在行业之间的合理流动和有序竞争,促进行业之间平均利润的形成,逐步消除非法收入形成的条件与环境,缩小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改革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城乡户籍制度就是实行开放式管理的户口制度,即任何人不论从何处迁往另外任何一处,只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就应该依法享有同当地居民同等的权利,如享受教育(子女上学问题)、医疗等。改革户籍制度的实质是去除依附在户籍关系上的种种社会差别,真正做到城乡居民在发展机会上的均等,社会身份的同等,使户籍只承担对人口的社会管理职能,不再与特定的社会经济利益联系在一起。优化产业结构通过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等落实农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发展农村经济和非农产业,以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国际上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解决贫困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长期性和根本性措施。农村工业化,就是大力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不断提高第二、三产业在农村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使越来越多的农民剩余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提高农民收入。同时,对于农村经济,政府应积极指导,使城乡对农产品供求双方信息得到尽可能对称,以便科学布局。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增加投资,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社会保障等的投入力度;增加资金、技术、人力投入,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同时改革农业投入体制,推进农村投资和金融体制改革,特别是搞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坚持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方向,信贷资金不准或按特定优势比例投向非农领域和非农产业,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加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并广泛吸纳外资、工商资本和社会闲散资金,形成多元化的农业投融资体制,扩大农业投入来源,增加农业投入总量。通过各种投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农业、农村的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并且使广大农民拥有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制定税收优惠政策政府应进一步通过对高收入人群的征税来调整收入差距,因为税收可直接有效地减少高收入人群的比例,并且能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起到稳定社会的作用。对于农用物资也应制定一些税收优惠政策,国家虽然减免了农业特产税等税种,但是对于农业物资(如化肥等)也应依照一定比例来减少其税率,让农民最直接受益,让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能较快缩小。增加农村教育投入国家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把农村基础教育列入中央预算,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和办学模式,并且在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完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让广大的农村劳动者掌握一些实用技术,实现教育在农村的真正普及。此外,还要对农民进行法律法规培训,全面提高农村人员素质,从根本上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5正确看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是哪一项具体措施就可以做到的,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这就必须坚“持统筹安排”,不能因过分强调公平而忽视效率,重“返大锅饭”,如统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就要在初次分配中注重效率,公平、合理拉开收入差距,把劳动者的物质利益与劳动贡献直接结合起来,鼓励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把生产要素投入到经济活动中去,按贡献参与分配;而在再分配中注重公平,把公平放在突出的位置,更多地考虑低收入群体的实际困难。统筹市场力量、政府力量和社会力量,更科学地对社会资源配置;从社会的角度出发,应切实贯彻收入分配政策,保护每一个社会成员各方面的积极性并使其收益最大化,使我国经济能在稳定中持续增长,让全社会成员共同过上富裕生活。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收入差距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重要对中国的地区收入差距的现状进行介绍,然后对产生这种现状进行原因分析,以使人们能够更正确的理解和对待收入差距。关键词:地区差距 贫富差距 经济政策 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使人们的收入得到了非常大的提高。“三步走”的第二步——在20世纪末人们的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也已经在20世纪末顺利实现了。我们现在正朝着第三步迈进。可是就在我们为到下个世纪中叶,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奋斗时,中国的贫富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在中国,造成贫富差距拉大的原因十分复杂,有市场经济发展的自然选择因素,有转型期的特定结构性、体制性因素,也有腐败、市场失序等非正常因素。要想正确的理解中国的收入差距,必须对中国收入差距类型及原因有着很好的理解。现在中国收入差距大体可以分解为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以及不正当收入差距。下面主要介绍中国的地区收入差距以及对出现此差距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地区差距现状城镇居民收入的地区差距进一步拉大。东部地区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及增速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收入差距逐年扩大。从1981年至1999年,按现价折算,东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了倍,中部地区增长了倍,西部地区增长了倍,以中部地区收入为1,东、中、西三大地带的收入比例从1981年的改变为,中西部与东部的收入绝对差额由79元,8元扩大到1999年的2299元和1844元,分别扩大了29倍和231倍。城填居民人均收入地区差距变化[1]针对这种地区间差距的扩大,有人将其概括为“一个中国,四个世界”,即把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除台湾外)放到全球来认识,按实际购买力平价来计算美元值,可划分为四个世界:第一世界是上海、北京、深圳。1999年,上海和北京人均GDP分别为15516美元和9996美元,明显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为8320美元),上海和北京两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第二世界是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中上等收入地区,天津、广东、浙江、江苏、福建、辽宁等沿海省份人均GDP均高于世界下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为3960美元),六省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第三世界是下中等收入地区,包括沿海地区的河北、东北、华北中部部分地区,人均GDP均低于下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人口占总人口的26%。第四世界包括中西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地区、边远地区、低收入地区。低于世界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为1790美元),人口约亿,占全国总人口数的50%。二、地区差距原因1.历史因素在中国,不同地区在改革的初期所面临的初始条件是不同的,初始条件的差异也构成了不同地区在改革过程中的收获各不相同。首先,这些初始条长期累积起来的商品经济观念在东西部地区之间存在相当明显的差异。历史上,东部地区尤其是江浙一带居民的商品经济观念比较浓,对市场的理解和参与意识较深。相反,中西部地区的居民则相对比较保守,习惯于固守本土观念,缺乏冒险精神和创业意识,相应地,中西部地区人口的流动性相对较差。所以,当中国开始市场化改革的时候,东南沿海地区的居民由于积极地参与便首先分享了改革的“红利”,而中西部地区的居民则由于行动迟缓而丧失了先动优势,从而使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越拉越大。其次,东西部地区的工业基础存在差异。虽然在六、七十年代中国政府出于军事战略的考虑,在工业布局和资源分配上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在中西部地区设立了一系列军事工业基地,这些工业基地增强了中西部地区的生产能力和工业基础,但并没有从实质上弥补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工业化水平的差距。加上六、七十年代所建立的军工企业在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存在经营困难,不但没有提高中西部地区的工业生产水平,反而成为这些地区的沉重包袱。2.政策因素中国政府在开放次序方面的安排使得不同地区在改革中所能够获得的收益存在较大的差异。改革开放伊始,中国政府的经济政策便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五个经济特区、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都是在东部,这些地方在财政政策上无论对外商还是当地企业都非常照顾,使得东部沿海地区在改革开放初期得以吸引大量的外国资本,当地经济得到巨大发展。虽然外商投资并不是经济发展的唯一因素,但它毕竟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的转轨经济而言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1983--1996年,中国的外商投资有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仅有分布于中部地区,分布于西部地区。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分布相适应,内地省份在经济发展速度上远远落后于沿海地区,更进一步的结果便是各地区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拉大。3.贸易因素贸易依存度与出口依存度是反映贸易规模的两个重要指标。从1993—2003年,东部地区的贸易依存度从上升到,出口依存度从—,中部地区贸易依存度从下降到,出口依存度从下降到,西部地区贸易依存度则从到,而出口依存度一直在左右徘徊。[4]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的对外贸易多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则较少。1999年,东南沿海地区12个省市的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其他地区只占不到10%。因此,东南沿海地区的居民享受对外贸易带来的利益比中西部地区的居民要多。同时,由于中国地区之间劳动力要素流动不畅,职业转换困难程度不同,劳动力的流动性在东部地区要强于西部地区。这在客观上造成了劳动者收入在地区之间的差别。4.教育因素随着教育的发展,它会拉大受过教育者与未受过教育者之间的差距,因为受过教育的人有更高的生产能力和更高的配置能力,它能占据收入更高的职业和岗位,从而获得较高的收入。中国不同地区之间教育水平的差距是相当明显的,东部沿海地区拥有较好的教育设施和较高的教育水平,居民受教育程度比较高,而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的滞后,导致教育投入不足,进而使居民的人均受教育水平远远低于东部地区。这种教育水平尤其是基础教育方面的差距构成了东西部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一个重要原因。5.自然条件及地理位置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在自然条件及地理位置方面的差异也不利于中西部地区。从地理区位上讲,东南沿海地区拥有众多的港口码头、密集的公路和铁路网,并且与经济发达的香港、澳门、台湾、日本、韩国相比邻,具有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地缘优势。同时,东部地区气候条件好,物产丰富,适宜生产及生活,这些都使得东部地区在经济发展中获得一种比较优势,从而能够先行一步。三、结束语上述是对中国现阶段存在地区收入差距现状以及原因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现阶段出现收入差距是在我们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必然要出现的,但有些差距是可以避免的。我们要理性看待贫富差距的两重性,客观分析引起贫富差距扩大的因素,区分正常因素与非正常因素。2005年中国两会的召开,代表们就收入差距提出了好多好的建议和意见,中国政府也高度重视这个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体制的健全,中国的各项制度的建立,中国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农民负担的减轻,一定能够消除各种不正当收入,减少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以及行业差距,使中国社会实现共同富裕。论文天下 求采纳

如何看待目前的居民收入差距[摘要] 90年代末以来,由于经济增长速度相对放缓,经济结构的调整逐步加快,国企改革开始进入攻坚阶段,因而导致下岗人员增多,就业压力日益加大,收入差距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敏感话题。作者认为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个人素质的差异;市场竞争产生的影响;新型行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发展基础和自然禀赋的差距。但是,造成收入差距扩大或说引起社会大众不满的更多是不合理因素所致。其中有各种非法收入的大量存在;比较突出的垄断问题;政策因素的影响;再分配能力不足等因素。90年代末以来,由于经济增长速度相对放缓,经济结构的调整逐步加快,国企改革开始进入攻坚阶段,因而导致下岗人员增多,就业压力日益加大,收入差距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敏感话题。那么,居民收入差距究竟有多大?影响如何?我们应采取怎样的对策?这些问题不仅成了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焦点,而且也引起了经济界的深层次对话。一、居民收入差距的表现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体制和收入分配的规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80元,是1978年的倍,剔除价格因素,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978年的倍;200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253元,是1978年的倍,剔除价格因素,200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1978年的倍。与此同时,居民个人收入差距的扩大也比较迅速,全面扩大已经为社会各界所承认。其具体表现和特点为:1、城镇居民之间收入差距尚在合理范围内。根据国家统计局有关部门依据城镇居民经常性调查年度资料计算,城镇居民的基尼系数1978年为,1999年则上升为,上升了个百分点。从其发展阶段看,1978至1984年收入差距很小,基尼系数几乎没有发生变化;1985至1994年城镇居民收入高速增长,收入差距也迅速扩大,基尼系数1994年达到;1995至2000年城镇居民收入增速放缓,基尼系数出现徘徊状态,变化不大。就此统计数据而言,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基尼系数总体水平低于美国,与国际比较属中等水平。但这与大家日常的感受有较大差别,其原因主要是目前高收入水平居民收入有瞒报的情况。比如1999年三季度国家统计局联合有关部门对15万户城镇居民基本情况的调查显示,用1999年8月份户人均计算的基尼系数达,明显高于。另外,由于受持续存在的收入差距的影响,居民家庭之间的财富占有情况更为明显,根据国家统计局的一份调查报告提供的数据,在城市,截止1999年6月末,拥有金融资产量最多的20%城市家庭所拥有的金融资产量占全部城市居民金融资产量的,而最低20%家庭仅拥有全部金融资产的。还有一些调查报告显示了更大的差距。因此,尽管从目前统计数据可以得出城镇居民之间收入差距尚在合理范围内的基本结论,但我们也应注意到实际的基尼系数是高于这个数的,有必要引起重视。2、农村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比城镇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略大,但增速没有城镇快。根据有关人员的计算,农村居民基尼系数1978年为,1998年达到,提高了13个百分点,绝对水平高于城镇,增速慢于城镇。3、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更为明显。根据世界银行的测算,我国1978年全国的基尼系数为,1988年为,1995年则达到,已超过国际上认可的中等不平等程度。据1994年有关部门计算的城乡合计五等分组资料表明,最富有的20%的家庭占全部收入的,而最贫穷的20%家庭仅占全部收入的,已经接近或相当于美国的水平。且不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有高估而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相对保守的可能,2000年城乡收入比为,这一水平仅次于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点即1994年的。由于农村居民的收入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要作为下一年的生产性投入,因此,实际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更为突出。从国际比较看,我国目前的城乡收入比已经超过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城乡差距水平。可以说,城乡收入差距是我国收入分配领域中面临的最大问题,也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4、地区差距十分明显。目前无论是城镇居民内部,还是农村居民内部,不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都是十分明显的。从城镇内部的情况看,三大直辖市和广东、浙江等沿海省区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如平均收入水平最高的上海市是收入水平最低的山西省的倍。从农村内部的情况看,由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普遍较低,各地发展差异更大,其收入差距也更大。如1999年收入最高的上海市人均收入5409元,三大直辖市以外,收入最高的浙江省人均收入为3948元,分别为收入水平最低的西藏自治区的和倍。如果细划区域的话,那么这种差距将表现得更为明显。根据我们初步掌握的世界各国的数据判断,我国的地区差距是全世界最高的国家之一。5、行业之间差距进一步扩大。1990年最高收入行业与最低收入行业的收入比为:1,1999年上升为:1,1990年收入最高的三个行业是:采掘业、科研技术和地质水利,收入最低的三个行业是:制造业、农林牧渔和商业餐饮;1999年收入最高的三个行业变为:房地产、金融保险和科研技术,收入最低的三个行业变为:商业餐饮、社会服务和采掘业。而且这种差距与从业者的受教育程度和能力没有关联,完全是行业性质所决定的。6、工资外收入成为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据有关部门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城镇居民的工资性收入仍是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占总收入的45%左右,对总差距的贡献率为40%左右,除5%的高收入组外,其他收入组占工资性收入的比重均高于或相当于其在总收入中的比重,说明工资性收入一直发挥着使收入均等化的作用。但是,我们注意到,工资外收入已经占到总收入的55%左右,对总差距的贡献率达到近60%左右,超过了工资性收入的贡献,说明工资外收入不均等是形成总体差距的主要因素。当然,工资外收入更大程度地集中在高收入组,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组别。此外,居民收入差距还体现在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企业类型及所有制区别等等。二、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形成的原因对于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我们认为它既有合理的因素,也有不合理的因素。从合理因素方面讲,主要有:1.个人素质的差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能力的大小是与收入成正比的关系,能力越强,收入越高,这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人们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创新进取的积极性。目前看,特别是进入90年代后期,高收入者中越来越多地出现了具有合理知识结构、良好的敬业精神、发现机会的能力和把握机会的勇气、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等优秀品质的高素质的人。应该说,以此而起的个人收入差距形成是合理的。2.市场竞争产生的影响。经过20余年的改革,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已基本确定,市场已经成为配置资源的最主要力量。在收入分配领域,市场机制已基本取代了传统的计划方式,并基本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参与分配的收入分配制度体系。因此,在市场竞争过程中,不同社会成员、不同经济组织因竞争能力的差异、劳动贡献和要素投入的不同,收入差距的形成及扩大是必然的。由竞争形成收入差距特别是初次分配领域的差距是经济市场化的必然结果。3.新型行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我们注意到,近年来由于传统行业的竞争能力下降,加之市场空间狭窄,收入水平提高不快。而那些新型行业如IT业等发展很快,职工收入水平也比较高。其实这也是市场竞争、获利能力大小差别所致,是一个世界性的趋势,具有一定的合理性。4.发展基础和自然禀赋的差距。在不同地区之间,无论是不同地区城市还是不同地区农村,在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基础以及各种资源占有方面的差异都极为突出,这些差异很大的起点对竞争结果的影响显而易见。无论是经济发展差距还是居民收入差距事实上从一开始就被大致确定了。而且,不同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基础条件及收入差距通常还会形成很强的“马太效应”,越是发达的地方,其聚集资源的能力越强,发展潜力越大,居民收入也就越高,基础条件差的地方则相反。在此情况下,如果没有特殊因素,差距的逐步扩大不可避免。应该说,因发展基础、自然禀赋等差距导致的竞争起点差异在任何国家和社会都会普遍存在,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不平衡的大国来说更是如此,这其中有其一定的内在规律。但是,造成收入差距扩大或说引起社会大众不满的更多是不合理因素所致,具体讲有:1.各种非法收入大量存在。90年代以来,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程度和范围都在迅速扩展。从主要环节看,由资金、物资的分配延伸到土地批租转让、工程建设的发包承包、产品的购销与集体的消费(回扣)等环节,现在正向国有企业产权变动扩展。从产生权钱交易的部门看,由经济管理部门扩展到工商、税务、海关、公安等执法部门以及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服务部门,甚至开始向组织宣传等政治领域渗透。非法收入的大量存在,加剧了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据有关部门估计,当前我国千万、亿万富翁不乏其入。特别值得重视的是目前全国各地偷税、漏税问题十分严重。有关专家指出,我国各类经济组织和个人对国家税收的非法截流比例分别是:国有经济为40%,乡镇经济50%,个体经济为70-80%,从而导致我国税款流失总额每年至少在1000亿元以上,其中从个体户那里流失约300亿元左右。由此种种非法收入造就了一批高收入阶层,从而加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目前,社会反映最为强烈可能也是对收入不平等影响最为突出的是利用职权牟取不义之财的腐败行为,近几年查处的一批大案要案及涉案人员动辄数百万、数千万的巨额非法所得就充分说明了这一问题,虽然目前无法准确估计腐败等不法因素在加剧收入不平等方面的作用,但考虑到公众的普遍不满并综合媒体等反映的大量情况,可以肯定,有关问题已比较严重。目前很多有关分配状况的统计结果与公众感觉不一致,甚至难以解释现实生活中巨大的消费差距,主要原因可能正在于此。2.垄断问题比较突出。垄断,一直是我国经济市场化过程中的一个顽症,其主要表现形式是一些部门或行业甚至一些个体社会成员,或通过各种方式实施市场进入限制,排斥甚至打击其他竞争者,进行垄断经营;或控制、操纵市场价格以获得超额利润;或利用信息不对称即信息垄断进行不公平交易甚至实施投机。这种垄断与传统国家垄断体制具有根本不同的是,垄断利益不可能向国家集中,而是绝大部分都转化为行业、部门自身的小群体利益,并突出地表现为这些行业或部门从业人员与其他群体收入差距的不合理扩大。换句话说,利用垄断等不公平竞争,某些群体可以以很少的投入获得非常高的收益。在目前行业收入差距、部门与单位收入差距中,垄断等不平等竞争的作用相当突出。3.政策因素的影响。从地区收入差距看,尽管地区之间的差距与自然环境、地理区位以及与过去在基础设施、重点项目等领域的投资体制有关。同时,也与改革开放的推进顺序、发展过程中的差别政策有关,也就是说,改革以来的一些政策加剧了地区差异的扩大。从居民个人情况看,在改革开放初期,在“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支持下,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大幅度增加,与此同时,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提高,但当时的高收入者既非政府官员,也非企业管理者,更不是专业技术人员,而是从事简单商品贸易的待业和无业人员。这当然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我国的发展阶段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不能不说也与当时的政策体制有关。4.再分配能力不足。运用转移支付等手段实施再分配,是缓解收入分配差距的基本手段,也是政府的基本责任。但从现实的情况看,各种再分配手段并没有能够发挥其应有的功效,未能对由市场竞争以及非市场因素介入所形成的分配差距形成有效调节,在一些领域甚至进一步加剧了收入差距。具体讲有:(1)对高收入阶层的调节不力,税收特别是个人收入所得税的力度发挥得不够理想:一是个人所得税收入情况不理想,二是在一些领域,低收入群体的实际税赋负担高于高收入群体,比较典型的就是农民与城市居民之间的差异。(2)对低收入阶层的保护不够有力。(3)某些形成的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着向高收入群体倾斜的现象,这其中突出地表现在医疗、住房等福利体制方面,比如诸多福利基本上只是提供给城市居民,而收入总体低下的农村居民却无法享受。三、收入差距较大所产生的影响不可否认,存在一定的收入差距有利于激发居民奋发向上、积极奋斗的精神,对于国民经济发展是有好处的,这从以前我国的大锅饭制度和打破大锅饭之后的对比中就可以看得出来。但是,过大的收入差距以及存在的分配不公问题也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1.影响国内需求的有效增长。如果收入差距过大,以至于出现两极分化的趋势,而且这种差距的出现又主要是由于不公环境或非法手段而引起的,就会压抑广大劳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给国民经济发展造成损害。因为,生产决定分配,分配又对生产起反作用。如果分配合理,随着人们收入增加,会提高消费能力,拉动市场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反之,如果收入差距太大,大量的钱集中在少数富人手里,大多数工薪阶层的购买力得不到相应提高,形成“有钱的不买东西,想买东西的没有钱”的现象,社会整体消费水平必然下降,同时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形成和支柱产业的发展也会受到一定的抑制,进而使投资需求下降,对国内有效需求的增长产生不良影响。近几年,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并没有大家所期望的那样好,除了国际环境和发展阶段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的原因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低收入阶层收入水平特别是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增长缓慢,甚至一些地方出现下降,影响了其消费需求的增长,对未来预期产生了不良影响,使得扩大内需政策不能取得理想效果。2.对社会安定和社会风气产生不良影响。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对社会政治生活也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影响社会的健康风气和社会安定。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社会福利的减少,收入水平的低下,其心态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一些人甚至会铤而走险,走上犯罪的道路,从而危及社会安定,给社会的稳定造成一定影响。特别是由于收入分配不公现象的大量涌现,使群众产生了强烈的不满情绪,影响其对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参与程度,甚至对政府的信任度也会出现下降,使政策措施的实施在实际工作中打折扣。而且,这种不稳定的情绪极具传染性,将使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因此,收入分配不公和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绝不能小视,它不仅是收入分配领域中的问题,同时也是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大问题。四、对收入差距问题的认识与思考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的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确已比较突出,这其中既有合理的因素,也有不合理的因素,同时过大的收入差距对经济发展也会产生不良的影响,那么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1. 追求效率、兼顾公平仍应是未来一段时期内收入分配政策的基调。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库兹涅茨通过对多个国家的收入分配进行统计分析,提出了“倒U字型”假说,即一个国家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会随着早期经济发展而恶化,达到最高之后,又随着后期经济发展而改善,同时得出结论,人均国民收入在300--500美元之间,收入分配不均等程度达到最高。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800美元,超过了“倒U字型”的顶点区,由此一部分专家认为收入分配政策应做出比较大的调整,要更加强调公平问题。不过笔者认为,库兹涅茨的经验性结论未必适合我国的情况,特别是由于历史发展阶段的不同,彼300--500美元与现在的300--500美元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同时,我国是一个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一个发展中大国,发展是硬道理,是永恒的主题。而且,随着市场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市场机制在分配格局和分配规模上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对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率提高的合理的、有序的收入差距,首先应予以肯定,同时在政策上也要予以更多的环境支持。特别是在初次分配中,应将效率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上。2.创造收入分配的公平环境,追求起点公平,而非终点公平。所谓起点的公平,就是指人们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通过自身的竞争来获取不同的结果,而终点的公平,则是指社会成员的最终收益是一样的,而不区别其在竞争的过程中的努力情况。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缺乏对私有财产应有的认可和尊重,其本质是一种追求“终点公平”的思想,这样的话,在目前阶段将影响社会效率的提高,也有可能会培养出一批懒汉阶层。收入分配政策的调整不是让富人变穷,而是让穷人变富,应从增量的角度去做大经济蛋糕,进而提高穷人的收入水平,而不是从存量的角度去剥夺富人。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让居民个人凭借其个人能力获取合理的收入回报,这应是目前收入分配的大方向。3. 对于按“资”分配中存在的收入差距问题,应当置于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予以审视。资本是社会生产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社会的物化劳动,作为生产过程中活劳动的物质承担者和活劳动发生作用的物质条件,是社会生产的必要条件,是创造和增值价值不可缺少的要素和条件,这是社会经济发展到市场经济阶段社会财富积累和集中的客观必然。按“资”分配通过利益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起社会有关生产要素转化为社会生产资本,使市场经济以前所未有的规模不断发展。因而,按“资”分配是在社会生产力有了发展但又不充分的历史阶段社会积累和财富增长的强制形式和有效手段。按“资”分配是对生产资料和货币所有权的承认和报偿。正因为如此,资本利益和劳动利益一样不可忽视,同样是社会财富总量构成要素。不容忍按“资”分配中存在一定的收入差距,无疑使资本利益受到侵害,资本收益率下降,投资欲望减弱,资本运动速度减缓,生产规模缩小,经济发展速度下降。既然收入差距的拉大在按“资”分配中无法避免,我们对按“资”分配中的收入差距问题就不应当简单地诉诸道德、正义和感情而不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更不能采取超经济的手段去取消它。只有这样,生产力才能发展,社会才能进步。4.打破垄断,创造收入分配公平的制度环境。目前,垄断的大量存在和制度的障碍已成为收入分配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从我国垄断性行业的经营情况看,垄断性过高,其背后存在着较多的非自然的制度性因素,行业部门的利益割据比较顽固,对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建立起到了阻碍作用,也助长了腐败之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不满,也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因此,打破垄断,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解决收入分配不公的一条途径。另外,城乡收入差距的突显,除了其它因素外,城乡壁垒的制度性障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为了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打破城乡壁垒,让生产要素特别是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充分自由流动是十分必要的。5.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使居民收入更加透明化。目前,我国个人收入的来源过于繁杂,细分有十几种甚至几十种之多,包括货币收入与实物收入,单位内收入与单位外收入,工资奖金收入和福利性收入等等。由于收入形式繁杂混乱,个人收入的透明度不高,无法真实地反映收入差距、贫富差距的真实情况。收入分配秩序的紊乱,一方面加大了不合理的收入差距,另一方面也使对收入分配调控的难度加大,因此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加强居民收入的透明度,一方面可避免税源的流失,一方面也可一定程度上防止腐败等不正当行为,缩小收入差距。6. 加大再收入分配力度。如果说初次分配是以效率为先,那么再次分配则应以公平为主,发挥国家在这方面的功能,对低收入阶层给予充分的考虑和照顾,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拉大。7. 加大中西部地区发展力度。尽量纠正以前为了促进经济发展而采取的地区差别发展政策,从政策环境上给予公平对待,在再分配方面给予照顾,促进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以缩小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

我去帮你找找~

河南省城乡差距问题的研究论文

论文结构:一、引言二、提出论点三、支持论点四、分析城乡差异1.经济差距2.发展差距3.生活水平差距4.教育水平差距5.医疗条件差距五、结论论点:1.城乡差异的存在严重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发展;2.城乡差异的缩小需要政府加大投入,比如在教育、医疗等方面;3.政府应该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环境;4.政府应该完善政策,加强城乡经济协调,以消除城乡差异;5.应该加大对农村经济支持力度,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异。

如果要写城乡收入差距的论文应该从哪几方面写?1,分析我们国家城市的收入情况2,分析我们国家乡村的收入情况3,城市收入多的原因4,农村收入低的原因 5,怎么解决农村收入低的问题6,怎么解决城乡收入差距7,城乡共同发展才是合理的8,总结。

1.可以浅谈资源分配的原则和规律,大原则; 2.可以谈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改革前的我国的城乡差距包括收入差距,改革后的城乡差距变化趋势; 3.截止目前已采用的手段,和可以供参考的建设性的手段,有经济杠杆的,有政策导向的,有文化引领的。。 4.城乡收入差距最后归结到一个点,只是一个表象,而涉及和反映出的广泛的值得我们改革的和思考的,需要更多的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以上的可能是不成熟的回答,仅供参考!希望能从此多一个为国计民生思考的莘莘学子!

城乡经济差距毕业论文

您好:我认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论文应该从这几方面入手:1城乡劳动者文化与技能的差距;2城乡基础设施与职业范围的差距;3城乡生活成本与基础设施服务体系的差距;诸如此类以重点关注并缩小城乡差别,提升乡村居民收入水平和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服务,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构建和谐社会做为主线进行论证为好!

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使人们的收入得到了非常大的提高。“三步走”的第二步——在20世纪末人们的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也已经在20世纪末顺利实现了。我们现在正朝着第三步迈进。可是就在我们为到下个世纪中叶,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奋斗时,中国的贫富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在中国,造成贫富差距拉大的原因十分复杂,有市场经济发展的自然选择因素,有转型期的特定结构性、体制性因素,也有腐败、市场失序等非正常因素。要想正确的理解中国的收入差距,必须对中国收入差距类型及原因有着很好的理解。现在中国收入差距大体可以分解为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以及不正当收入差距。下面主要介绍中国的地区收入差距以及对出现此差距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地区差距现状城镇居民收入的地区差距进一步拉大。东部地区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及增速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收入差距逐年扩大。从1981年至1999年,按现价折算,东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了倍,中部地区增长了倍,西部地区增长了倍,以中部地区收入为1,东、中、西三大地带的收入比例从1981年的改变为,中西部与东部的收入绝对差额由79元,8元扩大到1999年的2299元和1844元,分别扩大了29倍和231倍。城填居民人均收入地区差距变化[1]针对这种地区间差距的扩大,有人将其概括为“一个中国,四个世界”,即把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除台湾外)放到全球来认识,按实际购买力平价来计算美元值,可划分为四个世界:第一世界是上海、北京、深圳。1999年,上海和北京人均GDP分别为15516美元和9996美元,明显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为8320美元),上海和北京两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第二世界是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中上等收入地区,天津、广东、浙江、江苏、福建、辽宁等沿海省份人均GDP均高于世界下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为3960美元),六省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第三世界是下中等收入地区,包括沿海地区的河北、东北、华北中部部分地区,人均GDP均低于下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人口占总人口的26%。第四世界包括中西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地区、边远地区、低收入地区。低于世界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为1790美元),人口约亿,占全国总人口数的50%。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分析常鹏宇,张信东(山西大学管理学院,山西太原,030006)摘要:分析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探讨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深层原因,并就这一问题的解决提出若干政策性建议。关键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二元结构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现状按照国际通行的反映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程度的基尼系数表示,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基尼系数仅为,现在据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2002年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达到,超过了国际警戒线(),提高了80%,其中最明显的当属城乡收入差距。改革开放20多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由逐渐扩大到逐渐缩小,再由逐渐缩小到加速扩大的发展过程。如果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来衡量城乡的收入差距,就国际一般情况而言,当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在800美元~1 000美元阶段,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大体上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倍,而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一直超过国际一般情况,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以农村居民收入为1),1985年达到历史最低点,为∶1,1994年达到顶峰,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1997年达到新的谷底,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1997年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开始加速扩大,2001年突破历史最高点,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1,2003年继续扩大到∶1,2004年收入差距比为。但这个结论,还不能真实地反映城乡之间的实际收入的差别。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没有涵盖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各种各样的实物性补贴。如果把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各种各样的实物性补贴(医疗、教育、养老金保障、失业保险、最低生活费救济等等)考虑进去,城乡收入差距可能要达到4倍~5倍,甚至是6倍。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演变过程中,合理差距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产生一定正效应,但不合理差距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产生负效应。由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较大,因此当前城乡收入差距的负效应占主导地位。正面影响(1)一定时期内能使我国经济在生产力发展方面有长足进步,比如改革开放后打“破大锅饭”及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确实把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提前了(在汽车等方面)。(2)推动农业发展。当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调节到工业化所需要的一个理想差距程度时,企业会在农村用较低的价格获得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而促进工业化进程,而留在农村的劳动力能享受更多农业资源,最大限度利用现有的生产手段,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农业增长。(3)使农村居民向城市聚集,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素质。城乡收入存在适度差距,会对农村居民产生吸引力。一方面,会使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变成市民,这使他们的文化素质、劳动技能得到提高,比如农村居民通过努力,以升学、学习劳动技能等方式到城市定居;另一方面,农村居民到城市打工,在自己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在一定条件下接受城市先进的思想观念和生产技术,提高了素质。负面影响(1)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从而影响改革发展的进程。经济发展需要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但是如果没有农村的稳定也就不会有整个社会的稳定。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数的70%,是社会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作为劳动群众,也是我们的政权基础,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社会成员心态的平和程度、社会关系的协调程度和社会形势的稳定程度。在贫富悬殊的社会中,收入分配对社会稳定的影响较多表现为社会秩序的混乱。这个问题在转型社会中尤为突出。贫困阶层不断扩大并日益边缘化,必然引发社会成员对社会的不满情绪,继而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使社会秩序混乱无序,从而造成社会形势的动荡不安,致使经济发展可能止步。(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导致农村居民购买力过低,难以激活农村广大消费市场,可导致农村边际消费倾向持续走低,而这又影响了投资乘数作用的发挥,难以起到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从而影响我国经济全面发展。(3)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会导致农村教育投入不足和人力资本水平低下,直接导致了农村教育投入不足,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水平难以提高,这也决定了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缺乏真正的支撑。为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最关键的还是要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唯有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才能真正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收入的不平衡行业垄断带着计划经济深深的烙印,虽然在一定期间可明显提升此行业与国外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但其长期存在,必然导致行业间及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因行业垄断由中央政府的主管部门实施,所以能够创造出完全排斥竞争的效果,如电力、电信、金融等自然垄断的行业,以及一些因行政体制原因产生的制度性垄断行业,由于机会不均条件下的垄断和特权,在这些行业从业的人员几乎都成为社会的高收入者。由于行业垄断,破坏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均衡规律”,弱化甚至排斥了市场的调节功能,使垄断行业与非垄断的行业出现了收入上的差距。再有是一些人将权力作为一种资本参与收入分配,贪污腐败,导致收入分配的严重变形。这些权力资本的使用不当已经成为影响城乡居民收入的重要因素。城乡户籍制度的影响城乡户籍制度是城乡分割体制的基础,它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符合当时对城市倾斜发展和城乡社会稳定的需要,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它已成为影响社会协调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因素,具体表现在农民劳动力转移不顺畅、农民工子女上学(中小学)难等问题。市场运作不规范在市场机制尚未完全健全的前提下,保证市场运作规范的重要条件是法制建设的先行。当前,由于我国法制不健全或执法不严,致使非法非正常收入大量存在;而且由于市场运作不规范,城乡间信息的不对称,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出现的农业产业布局不科学,也导致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社会保障的功能在于它通过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等方面的运作,缩小居民间收入差距,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然而,目前社会保障面太窄,只有城市职工享受,而农民却很少享受。这种在享受社会保险方面的相对不均等性,特别是医疗保险,使农民由病返穷。虽然国家在2005年采取了农村医疗统筹,但就实际情况看,对于完全单纯靠土地生存、困难(孤寡老人)及大(多)病的农民群体,按现在的统筹标准,其本身支付的部分也是有相当难度的。教育机会不均等在现实社会中,受过高等教育人员的收入水平普遍高于未受过教育或受过很少教育的成员。目前教育软硬件投资明显不足,特别是农村地区、西部地区。据2002年9月12日的《经济时报》报道,各级财政教育投入分配格局为:中央和省级政府掌握了主要财力,但只分别承担了义务教育经费的2%和11%,也就是说只承担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极小部分责任,县乡政府财力薄弱,却分别负担了经费的绝大部分。事实上,县乡财政收入的大部分却是对农民的征收,这就客观上加重了农民的负担,而城镇居民则是无需缴纳这部分费用的,这就不可避免地加大了城乡居民收入之间的差距。4缩小城乡差距的建议和措施完善法律制度建设通过法律形式来查处政府官员的渎职行为和打破垄断,保证机会的均等,允许民间资金进入,消除不正当竞争。通过反垄断法等法律法规,限制和打破垄断,逐步消除行业壁垒和垄断,降低垄断行业的市场准入标准,鼓励资本在行业之间的合理流动和有序竞争,促进行业之间平均利润的形成,逐步消除非法收入形成的条件与环境,缩小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改革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城乡户籍制度就是实行开放式管理的户口制度,即任何人不论从何处迁往另外任何一处,只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就应该依法享有同当地居民同等的权利,如享受教育(子女上学问题)、医疗等。改革户籍制度的实质是去除依附在户籍关系上的种种社会差别,真正做到城乡居民在发展机会上的均等,社会身份的同等,使户籍只承担对人口的社会管理职能,不再与特定的社会经济利益联系在一起。优化产业结构通过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等落实农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发展农村经济和非农产业,以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国际上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解决贫困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长期性和根本性措施。农村工业化,就是大力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不断提高第二、三产业在农村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使越来越多的农民剩余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提高农民收入。同时,对于农村经济,政府应积极指导,使城乡对农产品供求双方信息得到尽可能对称,以便科学布局。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增加投资,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社会保障等的投入力度;增加资金、技术、人力投入,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同时改革农业投入体制,推进农村投资和金融体制改革,特别是搞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坚持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方向,信贷资金不准或按特定优势比例投向非农领域和非农产业,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加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并广泛吸纳外资、工商资本和社会闲散资金,形成多元化的农业投融资体制,扩大农业投入来源,增加农业投入总量。通过各种投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农业、农村的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并且使广大农民拥有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制定税收优惠政策政府应进一步通过对高收入人群的征税来调整收入差距,因为税收可直接有效地减少高收入人群的比例,并且能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起到稳定社会的作用。对于农用物资也应制定一些税收优惠政策,国家虽然减免了农业特产税等税种,但是对于农业物资(如化肥等)也应依照一定比例来减少其税率,让农民最直接受益,让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能较快缩小。增加农村教育投入国家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把农村基础教育列入中央预算,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和办学模式,并且在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完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让广大的农村劳动者掌握一些实用技术,实现教育在农村的真正普及。此外,还要对农民进行法律法规培训,全面提高农村人员素质,从根本上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5正确看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是哪一项具体措施就可以做到的,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这就必须坚“持统筹安排”,不能因过分强调公平而忽视效率,重“返大锅饭”,如统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就要在初次分配中注重效率,公平、合理拉开收入差距,把劳动者的物质利益与劳动贡献直接结合起来,鼓励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把生产要素投入到经济活动中去,按贡献参与分配;而在再分配中注重公平,把公平放在突出的位置,更多地考虑低收入群体的实际困难。统筹市场力量、政府力量和社会力量,更科学地对社会资源配置;从社会的角度出发,应切实贯彻收入分配政策,保护每一个社会成员各方面的积极性并使其收益最大化,使我国经济能在稳定中持续增长,让全社会成员共同过上富裕生活。

中国西方绘画差异原因研究论文

中国古代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艺术特点之比较中西方艺术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归纳起来主要是:中国艺术追求写意性,意在表达其神韵,以线条和水墨作为基本的造型手段,而西方艺术追求写实性,也就是对现实事物的模仿再现,主要以块、面、明、暗和色彩为造型手段。当然,比较中西方艺术我们并不能泛泛而谈,在此,我们以中国古代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为代表,对中西艺术作一个较初步的分析和比较,使我们对这两种艺术形式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一、中国古代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特点及艺术精神中国古代山水画区别于西方风景画的就是它的写意性,这也是中国绘画艺术最根本的特点。所谓写意,就是偏重于意韵与情趣的表达,并不拘泥于客观对象本质的外貌形态,强调创的主观情感的融入。或强调哲理性的显现,或重视抒情的表达,但这种抒情的表达又并不是无本之源,并不是的随心所欲,而是在观察客观对象的基础上完成的。当然,中国绘画表现出来的这种偏重主观情感的表达,强调写意性的特点,与中国的文化传统、哲学思想及宇宙人生观紧密相连。因为中国古代信奉道家思想,道家的那种重心略物的哲学思想奠定了中国古代山水画乃至整个中国艺术的重表现而略再现的美学基础。所以,一个中国山水画家就要有容纳百川万物的胸中意气,才能做到下笔挥墨洒脱自如,才能表现出山水画那种超然与淡泊的意境。西方艺术因为受到基督教的影响,认为:艺术家对外在美的准确、完美的体现,目的是向上帝靠拢,是对上帝的一种贡献。所以西方画家非常注重绘画的写实性。写实性与写意性是相对的。所谓写实,顾名思义即艺术家偏重于客观描写对象的外在特征,把客观对象的色彩、外貌及其所受的光影关系都尽可能真实地描绘出来。西方艺术家和中国艺术家关注内容所不同的方面主要在于是否较真实地模仿再现对象,而不是强调艺术家的主观感受和体验。所以,西方风景画家追求的是尽可能地再现自然,采用不同的手法描摹自然的景色,甚至寻找科学的方法,试图更形象、更直接地表现自然。这种表现基础是建立在他们对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之上的。二、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表现手法不同中国画因为使用的是最富有弹力的毛笔和对笔触、水分变化反应最为灵敏的宣纸,所以形成了中国画笔墨不易塑形,笔触变化无究的特点。同时中国山水画主要是依靠水墨和毛笔用线造型,用线和毛笔的各式各样的皴擦来塑造各种山石及流水的特性。因此,线在中国山水画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元素。对线应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一幅山水作品的成功与否。所以想要画好中国画并非一日之功,它需要大量的时间去摸索与练习笔墨和线条,以达到十分娴熟,这样才能得心应手地画好一幅画作。因为,每一个画家对生命的领悟都不一样,中国画家把这种对人生的认识与感悟渗透到线条与笔墨之中,最后形成具备自己独特风格的画风。西方绘画使用的是与中国画完全不同的油画笔、油性颜料与画布,因为工具与表达媒介的差别,就必然导致中西绘画表现手法的不同。上面说到西方艺术强调写实性,真实的摹写对象,而绘画是二维空间艺术,要想在平面的二维空间中塑造出三维空间来,必须用块面和明暗来表现对象。所以西方风景画不同于中国山水画的线条,它用油画笔和颜料表现形体的块面和明暗,加之以色彩作为主要的造型手段。西方艺术家认为,必须通过一个个小的块面,才能塑造出接近现实事物具有立体感的对象来,因此西方风景画中的湖光山色都是由一个个的面组成的,加之光影与色彩,来增强画的体积感与真实感。所以我们看到的西方风景画比中国山水画更接近现实生活中的自然景观。三、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空间观念不同我们比较中西的两幅作品:黄宾虹的《山中坐雨》和多比尼的《奥普特沃兹的水闸》。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山水画《山中坐雨》是一种自由的流动式的空间观念,这种空间观念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没有固定的视点,可以将不同视点观察到的对象同时组合在画幅中。正如宋代郭熙所说的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可见中国画的这种空间观念不是一般的物理空间观念,而是一种置于天地间非常自由灵活的空间表现,所以中国古代山水画,大多山下农舍掩映于群山林野之中、行旅之人漫步于溪桥湖畔边,画中充满着诗情画意,毫不拘泥于现实的空间环境。这就体现了中国绘画中特殊的透视方法散点透视法。再来看看西方风景画的代表作多比尼的《奥普特沃兹的水闸》。画家力图在平面上塑造出一种立体空间感,逼真的再现对象所处的空间环境,他只是在自然和风景画的空间转化中充当了一个载体的角色。他运用的是带理性的科学分析的焦点透视法,他的这种空间观念是建立在其科学和理性思想的指导下的,是用明暗和透视来表现的。所以说,西方艺术家对于空间理念的认识,就是对自然实实在在的空间认识,并不能像中国画家那样能够脱离真实自然的约束。中西艺术的确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其审美思想和表现手法都有着较大的差异,但作为人类艺术精神的表现,它们又有着共同之处,完全可以互为借鉴,共同创新协调发展。

中国画与西方画的主要区别在于:中国画重神韵,西洋画重形似. 其他的区别主要的表现在以下几点:一.分类不同:中国画分为工笔、写意;另一种分法是山水、花鸟、人物等;西画分为油画、版画、水彩、雕塑等。二、中国画盛用线条,西洋画线条都不显著。线条大都不是物象所原有的,是画家用以代表两物象的境界的。中国画家就用,而西方就不用,所以西洋画很象实物,中国画不象实物,给人以神韵的感觉。三、中国画不重背景,西洋画很重背景。中国画不重背景,例如写梅花,一支悬挂空中,四周都是白纸。写人物,一个人悬挂空中,好像驾云一般。故中国画的画纸,留出空白余地甚多,下方描一株菜或一块石头,就成为一张立幅。西洋画就不然,凡物必有背景,例如果物,其背景为桌子。人物,其背景为室内或野外。故画面全部填涂,不留空白。国画注重写意,即借物言志,致力于表现中国画家的精神追求。四、西洋画题材以人物为主。中国画在汉代以前,也以人物为主要题材。但到了唐代,山水画即独立。五、中国画的山水、花鸟往往含有象征性,例如梅花、松树象征不畏严寒,顶风冒雪,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西洋画风景和静物画主要是追求画面上的美,讲究光和色的调和,画的内容反而居于次要地位。中国画的景物,不重视、也不描绘物体上的光及色彩变化,而注重景物的神韵,即不重视形似而重视神似,注重“以形传神”、“形神兼备”。西洋画受科学法则的制约,即遵照透视学、解剖学和彩色学的原理进行创作。六、中西方绘画在色彩运用和对色彩的感受上显然有所不同。中国传统的绘画是以墨调色,与西方绘画以油色烘染出的立体感、明暗透视等有巨大差异,在厚与薄、深与浅、淡与浓等多组矛盾中求得视觉性效果。中国古代画论中认为,墨具有五色:焦浓、重、淡、清等;墨色之中又分为六彩:黑、白、干、湿、浓、淡。中国的绘画艺术以直觉的方式来感觉色彩的万千变化,而西方绘画艺术,整体上则是倾向于光学意义上的,更加富于几何精神和理性的思考。另外一种说法:对于中国古典绘画与欧洲传统绘画的区别来说,主要表现为: 1. 绘画工具材料的不同 中国绘画往往采用中国特制的毛笔、墨或颜料,在宣纸或绢帛上作画。中国画运用钩、勒、点等毛笔的不同技法,是中国画表现出无穷变化的线条情趣;且以墨代色,使墨色产生丰富而细微的色度变化,也就是“墨分五色”。 欧洲传统油画是用油质颜料在布、木板或厚纸板上画成,其特点是油画颜色丰富、鲜艳,覆盖力强,能够充分表现物体的质感,使绘画对象显得逼真可信,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2. 造型语言的不同 中国画以线造型,线条中充满运动节奏美感。注重墨在空间处理上将不同时间、不同角度观察对象获得的形象特点有机结合起来。而欧洲传统油画以明暗色彩为造型手段,立体感强、光感强、质感强烈。油画客观性强,观察细致表准确,给人以强烈真是感。西方是定点写生按焦点透视法描绘所见物象,偏重于对客体的描绘和对本体画面的构建。其利用色彩的变化,明暗对比,近大远小的焦点透视,在二维空间产生三维真实的幻象。 3. 审美价值的倾向不同 在审美倾向上,中国古典绘画则更加重视物象内在精神和作者主观情感的表现。中国绘画尚意,中表现、重情感,中国古典绘画根基于中国民族的基本哲学,即《易经》的宇宙观。以“天人合一”为其追求的至高境界。顾恺之“传神论”的提出使中国画从一开始就以“神”为中心,而以“形”为表现“神”的一种手段。“以形传神”成为中国绘画之要义,千古不易。 在欧洲传统油画中更加重视物象形貌逼真的再现。欧洲传统油画尚形,欧洲传统油画中再现、重理性。欧洲传统油画根基于“模仿自然”于“和谐的形式”的艺术观念,其意境渊源基础在于古希腊的雕刻与建筑。其宇宙观点仍是“人与物”、“心于境”的对立相视。 总之,两种画是两种理念的主导。

从古希腊时代开始,西方美术 教育 就崇尚“自由教育”追求真实的色彩。在中国偏重于主观意识,讲究意境。纵观中西方美术教育的发展过程,无论是 文化 差异还是教育思想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论中西方美术教育差异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从发展过程比较中西方美术教育》

摘 要:从古希腊时代开始,西方美术教育就崇尚“自由教育”追求真实的色彩。在中国偏重于主观意识,讲究意境。纵观中西方美术教育的发展过程,无论是文化差异还是教育思想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采用比较的 学习 方法 能更直观的从中领略中西方美术教育的魅力。

关键词:发展过程;美术教育;比较

在《大不列颠 百科 全书》中,对美术的定义是非功利主义的视觉艺术,或主要与美的创造有关的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美术囊括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在我国,我们对美术的理解也已经由传统的绘画扩大到包括绘画、雕塑、设计、工艺等门类。美术教育是以美术作为载体的,随着美术的概念在不断的扩张,那老师和学生也得需要在满足自我发展或社会需求的同时,有计划的提高美术技能。

一、西方美术教育发展过程

在西方,美术教育从古希腊时代就存在着一种理想化的方式――“自由教育”,从小培养 儿童 对美的认识,促进他们身心健康。这种非功利目的的教育方式,作为一种美育手段,对儿童的自身成长有很大帮助。到了中世纪这个充斥着宗教神权的时期,传教士在宣传宗教的同时,美术也随之成为一种很好的传教工具。美术教育得到重大意义的转型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具有知识含量的专业美术学院应运而生,如达芬奇学院,弗洛伦萨绘画学院等,这些学院的教育方式不仅继承了古希腊时期全面性的美术教育方式,并且进一步加强了学生技能,素养等方面。19世纪,工业革命爆发,不仅带动了工业发展,而且带动了美术教育的发展。由于工人阶级的审美水平有限,所生产的产品销量受到阻滞。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在培养审美教育的同时,美术教育得到很大范围的普及。20世纪的美术教育已经不再仅限于绘画技能方面,这时产生了更深层次的艺术教学理论,进步主义教育思想也在学校的地位得到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美术教育的思想更加多样化,在不断改善教育方式同时,把美术教育推向较稳定的阶段。

二、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过程

在中国的古代,由于美术教育对象不同也就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教育模式:其一,提高个人素养的贵族。一般采用拜师学艺或私塾师授的方式。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临摹是最主要的学习方法,在临摹至具有基本技能后逐渐形成自己的画风。其二,以美术为生存方式的工艺者。这类的美术学习中囊括的知识面很广,技巧性很强,大都是采取族内传承或者拜师的教育方式。这两种不同的传统的美术教育模式,对中国的美术教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洋务运动之后,美术教育逐渐以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出现在历史舞台上。1902年清政府拟定的《钦定学堂章程》中规定学堂开设图画等课程,标志着美术教育渐渐走入学校。此后,在以培养师资为目的的师范学校也开设图画手工科。在辛亥革命后,上海 国画 美术院成立,这标志着中国美术逐渐踏上专业美术教育的路程。在此后本着用教育方式来救国的一批新青年,留洋后回国,他们把西方美术和日本美术带回了中国,专业美术迅速发展。近代的美术教育也开始延续古代传统美术的教育方式,实用技能教育和审美教育并行前进。现代学校美术教育在“”期间受到重创,但是社会美术却异常活跃。漫画也在当时的政治局势下,得到很好的发展。在_粉碎后,学校教育恢复正常,图画课也改名为美术课,打破了原来图画课的局限性。在教育部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美术教育逐渐成为学生基本素质的一部分。

中西方的文化虽然存在着差异,但是美术教育的发展都走上了正轨。当代社会的美术处于一种多元化的状态,在主流和非主流教育中,美术或多或少得会受到影响。从整个美术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我们应该有意识的去认识和分析,影响美术教育发展的因素。

三、文化差异因素

中国古代哲学家主张中庸思想,强调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美术教育符合中国的传统思想,注重陶冶情操,用绘画等表达内心的思想世界。多数作品将篆刻、书法和绘画相互呼应,创造中国画的形式美和意境,具有独特的表现力,充满浪漫主义的思想,更丰富的抒发内心的情感,更形象的表现高尚品德。这 种植 根于中国民族性的思想和文化对美术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西方的美术教育却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中世纪的神学思想提倡压制思想,抵制异教文化。在____的兴起后,摧毁了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建筑、绘画等文物。西方美术教育的发展在这种神学思想的影响下,画家的思想受到控制,继而培养了一批画神像的工匠。在西方美术中,油画是常见的画种,用颜料在特制的布和板上完成。作品追求的是色彩丰富和真实感,注重科学和逻辑,且多以人和神为创作范围。中西方不同的历史文化,也就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模式。

四、教育思想因素

不同文化差异,必然存在着一些不同的教育思想。在西方,德国美学家席勒最早提出“美育”的概念,他把古希腊和近代社会相比较,让人们感受到古希腊时期的人格解放,来实现人性的改造。席勒的思想让美育具有独立的地位,让美育产生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对于具有悠久美术教育史的中国产生了很重要的作用。在中国,蔡元培把席勒和中国美育结合在一起,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1他强调了陶冶情操的重要性。蔡元培及其他的美育思想体系把美育与科学放在同等高度上,并且在五四运动前,提出“文化进步的国民,既要实施科学教育,又要普及美术教育”。在王国维,蔡元培、鲁迅等人的推动下,才形成了现在两种美术教育思想,即实用和审美教育。他们以独特的美术教育思想,才慢慢推开中国美术教育阴霾的天空。

五、社会经济因素

中国的美术教育从受众群体来看就已经注定了经济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发展模式的差别。在西方,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科技在社会经济中所占比例逐渐扩大。由于工人审美水平有限,导致产品销量受到阻滞。在普及美术教育后,不仅增大了产品的销量,而且促进了美术教育的发展。在信息时代的现代环境里,无形中人们慢慢的接受这种大众化的美术普及教育。

另外,美术教育的发展,还会受到国家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影响。

比较是一种直接明了的学习方法,在比较过程中较直观的体现各自在美术教育上所持的观点,较明智的分析各自的优势和劣势。西方的美术教育思想的模式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但是我们并不需要抄袭西方的教育思想。中国美术教育正在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发展着,逐渐趋向于多元化。美术教育在对发展历史因素不断 总结 过程中,针对现实社会的需要,吸取有利于中国美术发展的国外美术教育思想,不断的调整自己,争取做到传承和创新。

参考文献:

[1] 《蔡元培美学文选》第174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浅论中西方美术教育差异的论文

相关百科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2